儿科实习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实习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现状分析;具体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我科室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以患者为中心,以"优质护理,尽我职,暖您心"为口号,开展了一系列优质护理活动并且制定出了具有儿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措施。通过2013年全年每月对患儿家属随机问卷调查,以及对每季度对医护人员随机问卷调查,分析现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患儿家属对优质护理问卷调查结果 2013年我科室共收入3672人,每月随机调查患儿家属20人,全年共调查240人。通过全年对患儿家属满意度问卷待查,可以看出2013年优质护理平均满意度分95.36分,满意度率为96.035%。
1.2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问卷调查结果 我科室儿科病房共有医生7人,护士17人。每季度对医护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医生组调查5人,护理组调查7人。2013年全年共调查医生20人,护士28人。见表1,可以看出2013年优质护理医生平均满意率为90%,护士平均满意率为92.9%。
2优质护理具体措施
2.1"暖您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2.1.1温馨的儿科病区环境 针对患儿对医院和护士的恐惧心理,为给患儿营造一个轻松的就医环境。我科室在病区走廊、穿刺室以及护士站等地张贴卡通人物,病区电视播放动画片,使病区充满天真与童趣。护理人员的工作服也由传统的白色变成了粉红色,从整个外表着装上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在患儿病床床头安置了呼叫器,方便患儿获得护士的帮助。
2 1.2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根据我科室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们建立了儿科健康教育手册,每个病房都悬挂着一本健康教育手册,方便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疾病与护理知识。在科室大厅处,我们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展板,每季度根据好发疾病进行更新,并有专人负责。针对手足口病、腹泻病以及高热惊厥等疾病,我们制作了健康教育处方,在疾病好发阶段将健康教育发给患儿家属,促进家属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2.1.3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每月我科都会开展公休座谈会,根据当月常见疾病给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知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我科病区每间病房也悬挂着责任护士的照片,帮助让家属认识责任护士,在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找到责任护士,拉近护患距离。我科室每一种仪器上面都悬挂着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小卡片,当责任护士告知之后,家属通过小卡片能够再次明白仪器的注意事项,消除家属对仪器使用的各种焦虑。
2.1.4欢庆"六一"儿童节 每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科室都会组织欢庆六一系列活动,增进患儿与医护人员的感情。例如装扮病区,给患儿一种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为每一位患儿分发小礼品等。
2.2弹性的护理排班模式 科室改革了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APN排班。把病区护士分为AB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名护士组成,组长由高年资护士担任,组员之间相互协作。在科室较繁忙的阶段,如晨间、午间及晚间适时增加护理人员,保证患儿治疗及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优化人力资源。
2.3简化护理文件书写 以前护理文件书写内容多,范围广,护理人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护理文件书写。在开展优质护理以后,我们缩短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时间,优化儿科护理文件书写的内容,制定了儿科护理文件书写表格,用数字和符号代替文字,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到病房观察患儿病情,了解家属的心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4加强专科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继续学习的激情。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每个月科室护理人员学习专科知识、疾病护理常规、药物使用、应急预案等知识。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低年资(0~3年)每个月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高年资(3年以上)每季度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绩效挂钩。
2.5优化护理流程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新老搭配,为患儿提供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简捷有效的流程。如入院流程、出院流程、抢救流程等。
2.6培训服务礼仪规范 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才能、爱心、责任、礼仪于一体的技术职业。针对于这项特殊的服务,采用书本知识、视频观看与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并且由专人定期培训。
2.7完善保障系统,确保优质护理落实 通过后勤工作社会化,领药、送标本等非护理都由相关职能部门完成,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儿在一起。科室配备了必要的基础设施,科室增设了微波炉、便民箱等生活设施,方便了住院患儿。
3 结论
通过2013年全年随机对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优质护理问卷调查现状分析,我科室优质护理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优质护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成效[1]。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各种高效的护理手段的方法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拉近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
篇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xx年儿科护士年终总结?xx年儿科护士年终总结哪里有范文?了xx年儿科护士年终总结供护士们参考: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即将结束儿科的实习,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儿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蛮重视,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如,静脉穿刺,吸痰,雾化,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篇3
[关键词] 新生儿科;实习带教;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12-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儿科逐渐从大儿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正因为它是个相对新兴的学科,现行教科书对新生儿疾病阐述简单,再加上很多院校担任儿科教学的教师多从事普通儿科专业,对新生儿疾病临床教学不熟悉,从而导致实习生对新生儿疾病了解甚少,对新生儿科的实习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厌恶。我院是通过广东省卫生厅和教育厅评估后的教学医院,每年接受不同医学院校、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实习生约60人,新生儿科是我院的三大重点科室之一。我们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把新生儿的实习带教工作做得更好。
1 存在的问题
1.1普遍存在恐惧心理
由于学生在校时对新生儿科理论知识学习不多,见习机会也少,一到临床实习时脑海里一片空白,再加上认为新生儿生命脆弱,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高,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从而对新生儿科实习失去兴趣,积极性不高。
1.2 实习目的不明确
由于各院校实纲对新生儿科疾病要求较低,市面上关于新生儿实习指导性书籍很少,所以很多同学实习目的很不明确,连自己想学哪方面的知识和疾病都不清楚,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去实习了,最后收获甚少。
1.3 临床基本技能不熟练
由于近几年医学院校大量扩招,学生多而教学设施有限,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所以临床操作很不熟练。再加上新生儿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和精细,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普遍带教老师不敢让学生操作,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1.4 人文关怀不够
大多学生认为新生儿不懂表达,对新生儿的保护意识非常淡薄,所以对新生儿操作动作粗暴,手法不规范,对新生儿的啼哭和反抗完全不理会,甚至没带教老师指教情况下擅自操作,对新生儿的生命毫不尊重。
1.5 带教老师因素
由于新生儿科年轻医生人多,临床带教经验不足,而且新生儿科是一个高风险的学科,日常工作繁忙,紧张度高,再加上当前严峻的医疗形势,大家都怕出事,所以对带学生不热心,各种诊疗操作大都由带教老师自己完成,学生只能一旁观看,不能亲自实践和体会。
2 解决的方法
2.1消除恐惧,增强信心
针对实习生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我们加强了实习前的培训和教育,除了介绍我们新生儿科的日常运作外,还利用一些诊治成功的危重新生儿的图片和实例向实习生展示,让他们明白其实新生儿的生命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同时也和他们分享一些抢救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消除恐惧心理,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2.2制订计划,按部就班
针对实习生对新生儿科实习目标不明确,我们根据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层次和本院新生儿科的特点,帮助他们制订具体的实习实施计划,规定他们在实习期间必须掌握哪些疾病的诊疗规范,掌握哪些常见的操作,并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和考核。让每位实习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目标明确了,实习起来当然就更有劲了,效果也更明显了。
2.3重视理论,升华操作
针对实习生对临床操作不熟练,我们加强了操作前的理论复习,一般在提前1天要求学生先复习该项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和失误的补救方法,或先在模型上训练,临床操作前再利用提问、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该项操作的熟悉程度,指出不足及操作的关键之处,操作中及时提醒和纠正不足及错误的地方,做到放手不放眼,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操作的顺利进行。这样学生在复习好理论的基础上,再加上术前讨论,他们信心大增、思路明确,操作的成功率和质量都明显提高。
2.4转换角色,细心呵护
针对实习生对新生儿的人文关怀甚少,我们捕捉一些新生儿操作时痛苦、反抗的表情和一些他们安睡或玩耍的情景让实习生对比,再让他们和新生儿转换角色,或当新生儿是他们自己的弟妹,这样他们很快就明白了新生儿也有疼痛和抗议的表达,也明白新生儿虽不会使用言语表达,但更应该受到细心呵护和尊重,从此对新生儿倍加关护。
2.5 加强培训,奖惩分明
针对带教老师的原因,一方面,我们尽量争取更多机会到医学院校学习先进的带教方法,定期请附属医院的专家教授到我们医院进行临床带教指导,提高整体带教老师的水平;另一方面我们设定了竞争和奖惩制度,每年让学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和最不受欢迎带教老师,分别给予不同程度奖励与惩罚,这样可以提高各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新生儿科的临床带教中去,效果也很显著。
以上只是我们在新生儿科临床带教中的一点体会,还很不成熟、不全面,我们还要在日后的临床带教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让实习生学到更多实用的医学知识,得到更多的临床锻炼,为日后医疗工作打下基础。
(特别鸣谢广东佛山南海梁植佛纪念医院医务科科长王运武主任医师及新生儿科史学凯副主任医师的指导和关心!)
[参考文献]
[1]黄明珍.儿科临床实习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15):109.
[2]麦智广,梁少霞,仇永. 新生儿疾病临床教学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5,2:97-98.
篇4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临床带教
传统的带教模式以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实习学生经培训后一般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较好,但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而进行循证护理的带教培训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还具一定创新意识和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为探究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将其应用于儿科临床带教活动中,并总结经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儿科进行临床带教培训的护理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名实习生,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3±1.5岁;其中大专学生15名,本科学生5名;对照组20名实习生,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5±1.4岁;其中大专学生14名,本科学生6名。两组实习生在年龄、学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首先对实习生统一进行科室内的工作环境以及仪器设备的介绍,随后选择专科以上学历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业务水平较高的护理作为带教老师进行带教活动,在带教活动中需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根据每日的学习内容对实习生进行相应的儿科临床护理知识的教学,并监督和检查他们在临床学习与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完成的情况,并于实习结束前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教学:
(1)理论联合实际进行教学:护理工作者一般是医嘱的执行者,同时其与患儿直接进行接触,又是患儿病情的观察和记录者,在执行医疗工作的同时还需对患儿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并根据患儿的需求对患儿进行细致的护理和对家属的宣教。由于儿科患儿年龄一般较小,表达能力有限,因此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还需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患儿的需求进行满足,同时,在对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思考患儿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并及时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对护理实习生的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在对实习生进行以上这些知识的教学时还应要求其具有正确的规范的操作技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熟练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避免因不规范操作给患儿带来的危害。
(2)进行循证护理的实践教学:根据实纲的要求对儿科疾病提出循证问题,且应在对患儿进行全面且正确的评估,并掌握患儿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后进行循证问题的确认。在确认问题后,带教老师可对实习生进行文献知识报道相关内容的检索方法的培训,并将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带教老师还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实习生进行证据的筛选、确定的指导,帮助其确定问题研究的结论。随后,可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总结的结论进行个性化的循证护理证据的探讨,以获得可靠、真是有用的依据。最后,可将得到的循证护理依据结合个体差异以及患儿的需求运用于临床实践,并进行实践效果的监测。在得到循证问题的研究结果后,可对该次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行展示,共同探讨此次循证护理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循证护理活动更具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
(3)扩展教学范围:在带教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循证护理的学习任务,还应对实习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宣教,对于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相应的卫生法律和法规,实习学生也应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医疗器械的维护,医疗药品的保存,血液制品以及生物制品的使用保存等都应是实习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
(4)加强信息反馈: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循证护理工作的执行,提高带教质量,科内应定期在实习生和带教老师间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内容以及带教质量的反馈学习,针对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经验的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促进循证护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3观察指标在两组实习生进行学习后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试,对两组实习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习生的创新能力、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并进行综合能力优与差两个等级的评价。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
对照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0.32±12.55分,操作能力考试成绩为80.11±11.78分;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7.64±10.92分,操作能力考试成绩为85.93±11.29分;两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中综合能力评价优秀率为90%(18/20),对照组实习生中综合能力评价优秀率为65%(13/20)。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评价优秀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5
关键词: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医学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实际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进入儿科实习前先入为主,觉得儿科不好学,而且临床工作繁忙,风险高,经济回报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部分实习生决定将来自己不做儿科医生,加上找工作、考研的压力,对儿科临床实习工作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得过且过,难以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笔者科室在临床本科生实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儿科临床实习的成效。
1多种措施提高实习质量
1.1加强入科宣教
实习学生入科后需进行入科宣教,向其讲解本科室概况(其中包括诊疗新技术和新项目),介绍儿科疾病的诊断特点,掌握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初步使学生认识到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每个年龄阶段均有自身的特点,有年龄段高发病、常见病,年龄越小与成人差异越大。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完全需通过儿科医师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技能来判断患儿的病情,且儿科疾病涉及范围广,横跨内外科,儿童疾病有来势凶猛、起病快、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因年龄幼小,患儿不能详细描述不适,不能配合医护诊疗工作,要靠医师全面查体及详细问诊、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强调问病史、体检在儿科的重要性;其次,要强调科室纪律,查房制度,儿科轮转时间及出科考试时间,考核的形式;最后要强调医德医风,使学生认识到儿科与其他学科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就算以后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儿科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获得其对儿科实习的重视。
1.2加强参与感,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实习是每名医学生学习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理论走向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是踏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对医学生的影响较大。儿科教师在指导实习学生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即结合各项检查指标和患儿临床表现,利用所学医学知识,快速对患者进行诊治的思维过程。对于每位实习学生入科后积极鼓励其参与儿科临床实践,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学生入科后给予分配床位,每个学生管床2~3张,病人入科后随带教老师一起问诊病史、查体后带教老师可先给予讲解患儿疾病特点、鉴别诊断、注意事项、诊疗常规;(2)目前我院已实行电子医嘱,医嘱修改方便,处理医嘱时可由带教老师制定治疗方案后由学生先行开具医嘱,当医嘱出现错误时带教老师及时给予纠正,并说明错误原因;(3)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及时肯定实习学生的成绩,使其获得成就感,引起其对儿科实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4)在工作制度方面,要求实习学生入科后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先行查房,在正式查房时由实习学生行病情汇报,带教老师进行查房后点评、讲解,同学对老师查房内容进行对比,明确自己不足,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改正;(5)加强儿科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培养,改变实习学生被动抄写病例开检查单的习惯,带教老师应带领学生多深入病房,并指导学生参加操作,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机会,加强基本功训练,科室应定期利用多媒体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弥补儿科危重病例、典型病例不足的缺点,提高儿科实习的带教质量,指导学生掌握临床诊治要领[1]。以上方法避免了以往带教过程中实习同学入科后跟着带教老师往往干一些写病历、送化验单跑腿等任务,使其丧失儿科实习兴趣,避免得过且过,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1.3重视教学查房
每周常规安排一次教学查房,由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的教师主持,主要是针对各专业组收治的重点病例进行教学讨论,在每次教学查房前均提前两天通知学生所查病人及病种,发放病例资料,让每个学生自行查找和搜集相应的文献资料或相关知识,认真准备。教学查房时,首先由管床学生或带教老师指定学生汇报病史、实验室检查情况,并分析病例特点,讨论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重要辅助检查的意义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根据病史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和课前所查资料进行讨论,由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由主持教师总结本病应掌握的内容,介绍本病最新进展、主要的参考文献和书籍,对查房中学生的疑问进行点评,并提出思考。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师展示医学素养、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机会。在教学查房中,要让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教师要及时纠正其中不规范的项目,示范正确的方法,可给实习学生深刻印象,并可能对学生今后的行医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1.4鼓励提问,对共性、疑难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在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带教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对儿科临床中的难点问题及学生的共性问题,可应用多媒体给予专题讲座,如大多数实习同学对小儿腹泻脱水补液及休克补液问题感到困惑,可结合临床病例给予专题讲座,并要求学生按正规医嘱方式给出补液方案,带教老师给予点评,争取让学生“理得清、记得住、用的出”。
2解决找工作、考研、实习矛盾的建议及对策
2.1问题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由建国初期的44所、1.52万人,发展到2000年的177所、71.48万人[2]。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综合性医院需要的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本科生就业非常困难,压力越来越大[3]。很多学生不想到基层工作,认为考研是就业的唯一出路,对实习得过且过,把精力都投入到考研复习中,考研结束后又紧接着是投简历找工作,去单位面试等,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同学儿科实习结束时连问病史、书写病例都不会,动手操作能力更是一塌糊涂。2.2加强学前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实习、考研、就业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三者在时间上过于集中[4]。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医学专业的要求,必然是培养精英型、综合型人才,学历要求会越来越高,考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趋势,对未来医生的要求,必然是专业性和学术性双方面的。而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一是靠学校的培养,二是靠实习医院的锻炼[2]。因此,对医学院校而言,在本科医学生入学时就应该向学生说明考研和实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尽早认识到考研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实习是理论运用、培养临床思维、动手能力的必要过程,早早引起学生对实习的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有目的的侧重研究生考试学科的学习,争取在实习前就熟练掌握研究生理论考试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互印证,用实际病例促进理论内容的学习,查缺补漏,使实习、复习相互促进,减少实习占用时间对考研复习的影响。
2.3加强就业服务
拓宽就业渠道,院校负责就业的部门和人员应尽早联系各层次医院,对有用人意向的单位尽早向学生公布,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避免学生盲目乱投简历,解决其后顾之忧,将精力放到实习上来。
3重视考核,以考促学
在重视实习生思想教育、临床技能培养同时,给予定期考核,主要内容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并对每项考核内容给予量化,与出科理论试题结合,分值各占50%;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分期进行2次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可以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效果进行检验,促进实习生加强业务学习,还可促进实习生积极主动锻炼个人动手能力,避免死读书现象的产生。每次针对实习学生的不足提出改正建议,并在查房过程中有意进行复查,使学生考核后有意识进一步学习,改正自身不足。注意发掘其优点,并给予展示自己的机会,及时提出表扬,使实习生获得成就感,争取使每一个进入儿科实习的同学出科时均感到意犹未尽,为其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由于儿科工作任务繁重,儿科疾病范围广,提高儿科实习教学质量必须发挥医学院校和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有意加强实习生的参与,增加其对儿科实习的兴趣,使儿科临床带教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培养出合格的儿科学临床人才。
作者:陈永林 张惠荣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参考文献:
[1]吴英杰,李霞,沈秋燕.儿科实习生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66-367
[2]张艳.医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矛盾及对策[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01):70-72
篇6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医生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做好个人工作计划,进步专业技术水平。
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天天学习,天天把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碰到不懂的题目勇于向上级医师请教,努力进步自己综合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在内儿科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操纵,能规范书写各类文书,并能做好内儿科常见病的诊疗。在工作中,发现题目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技术与病房治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熟悉和了解。
三、严格要求自己。
篇7
【关键词】儿科;实习;临床带教;方法
1内容和方法
实验组采用改良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习结束后评价实习效果。其中改良带教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下。
1.1入科前培训要求
教学秘书在实习第一天就对医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并上好入科指导第一课。带领医学生认识带教教师,消除学生的顾虑。主要内容有:(1)介绍环境,熟悉科室规章制度、实习生纪律和职责,以及医德医风和法制建设等。(2)了解入科8周的技能掌握进度、时间安排,明确需要掌握的技能及完成的实习任务。
1.2提前接触临床活动
(1)每天早上提前20分钟到岗,进入病房,了解所管患儿前一天的病情变化及各项检查结果,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行病史采集、体检等;查房时由医学生汇报患儿的病情,提出当天的诊疗重点。(2)每人分配1~3个固定的床位,跟主管医生一起管理患儿。(3)每天上、下午各巡视病房一次,随时了解患儿病情。(4)每周四进行一次大病区病情汇报,使信息互通,不拘泥于各自所管理的病种。(5)每周五教学查房,随机挑选医学生汇报病史,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由带教教师总结存在的问题。(6)查房时随机抽查医学生的完整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着重培养其诊疗逻辑思维能力。
1.3模拟医学
结合医学生实习特点进行操作技能模拟训练,包括静脉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等。操作前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即如何在操作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等。应用模拟医学教学时,由医学生根据理论及教学光碟先独立操作一次,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和总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
1.4开展循证医学(EBM)教育
每周挑选有代表性的病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等,鼓励实验组医学生按下列步骤接受EBM教育:(1)根据临床信息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2)寻找问题的证据。对文献中的证据进行检索,搜集证据。(3)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4)将证据与患者的个体因素相结合作出医疗决策并予以实施。(5)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总体评价。在此过程中,实验组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和报告。
2评价
2.1病例分析测评
指定两名带教教师对两组医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测试,并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项目有:主诉提炼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辅助检查的判读;鉴别诊断及依据(至少3种);进一步应做哪些辅助检查,目前的治疗方案。
2.2病历书写测评
随机抽查两组医学生的病历、医疗文书,并按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2.3技能操作测评
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是否提前与家属沟通,沟通技巧,操作的手法及无菌观念,定位是否准确,操作后对患者的安排及操作器械的清理等。
2.4主客观评价
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家属对医学生的总体评价;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学生对改良后带教方法的评价。
2.5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u检验。
3结果
3.1两组考评成绩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医学生各项考评成绩更高,组间存在的差异明显。
3.2实习结束后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比较
实习结束后对180名患儿家属及医护同事进行实习效果问卷调查,客观评价结果上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医学生就实习效果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医学生实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高分值区间选择者较多,尤其在EBM等上有明显区分。
4讨论
4.1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普遍下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很多医学生由于茫然而随波逐流,实习盲目而被动[1]。为此,我们把对医学生的要求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入科实习前培训,制定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应掌握的内容,详细列出实习工作要求,使医学生心中有数。而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有助于医患沟通能力、临床能力及临床思维的培养,能促使医学生了解更多病种,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且改良的实习方法打破了以往集中实习的模式,患儿及其家属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医学生在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病史采集不全,由于患儿不合作不能很好地完成体格检查等[2-3]。经过主管医师和带教教师的具体指导,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逐渐提高。
4.2模拟医学有助于提高操作技能。由于模拟人及操作模块采用了与人体近似的材料,与在患者身上操作很相似,所以学生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通过反复练习手法越来越熟练,无菌意识也逐步增强。模拟医学的应用,使医学生较早接触临床,增加了动手机会。我们鼓励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儿科内容,全组人员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最后发现,医学生对专题疾病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远不是几堂理论课所能比拟的,而且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他们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EBM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医学生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科学治病的理念。
4.3调查结果显示,客观评价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问卷设计及“人情打分”有关,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因而测评结果较模糊,需要改进;在主观评价结果中,实验组医学生的高分值区间选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尤其在EBM教育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许莉.关于儿科临床实习带教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77-178.
[2]韦桂姬.规范带教程序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5)101-102.
篇8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医生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做好个人工作计划,进步专业技术水平。
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天天学习,天天把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碰到不懂的题目勇于向上级医师请教,努力进步自己综合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在内儿科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操纵,能规范书写各类文书,并能做好内儿科常见病的诊疗。在工作中,发现题目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技术与病房治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熟悉和了解。
三、严格要求自己。
篇9
【关键词】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对策
在儿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临床实习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由学到的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过渡阶段。但是近年来,由于儿科病患对象的特殊性和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等多方面原因,为儿科护理的临床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笔者将就临床护生的特点、带教原则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临床带教效果的对策。
1 临床护生特点
临床护生由于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医院的临床实习相对于学校的理论课程学习更加生动,因此大多数护生学习热情较为高涨,但是大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于医院的很多医疗器械的操作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之前临床接触的机会较少,在实习期间转科频繁,存在对于医院环境不熟悉的情况。同时,面对患者沟通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情绪较为敏感易怒,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长期处在学校这一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的团体中,社会阅历不足,语言沟通方面难免存在问题。还有一个临床护生的特点是风险意识不足,由于在过去的学习中偏重理论的学习,在临床具体操作中往往缺乏风险意识,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缺乏经验,对药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了解不足,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 临床带教原则
2.1 一对一原则
在护生入科后一般实行带教老师一对一的带教原则,一位老师同时只能带一位护生,而且护生不能再没有带教老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单独的操作,应当由带教老师首先进行示范讲解,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临床操作负有重要的监护责任。
2.2 循序渐进原则
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临床教学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一方面为护生以后投入具体工作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保持护生的学习热情,不要在一开始就以很大的难度使得护生知难而退,存在畏惧心理。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当将教与学相结合,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同时注意每一次临床操作都要与理论相结合,专业理论作为引导临床操作的重要基础,在实习过程中应当及时给护生复习之前在学校里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3 临床带教的具体方法
临床带教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护生的入科教育,针对护生入科后心理不适应的情况,带教老师应当给予及时的安抚,并向其介绍科室的病房设置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二是安全教育,临床的护理不同于护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如果擅自进行操作极易引起医疗事故,一方面应当加强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操作中安全意识的培养。三是理论知识强化,护生在实习期间同时也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强化,最好可以随身携带笔记本,及时将重要的信息进行记录,如果遇到不了解的问题在自己学习解决不了的基础上可以寻求带教老师的帮助。四是操作规范和沟通训练。在护生训练过程中应当定期组织护生观看操作录像,并在带教老师的示范下引导学生掌握标准的操作流程;在沟通方面应当首先鼓励护生积极换位思考,接触病人,提高其倾听和沟通的能力,还可以采取护生之间角色扮演的练习方式。最后一点是护生的出科考试,在护生结束在儿科护理临床的实习后必须进行出科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带教老师带教效果的测评,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两方面[1]。
4 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4.1 护生因素
护生因素正如前面分析的护生特点,在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工作积极性较差,因为护理队伍中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护生,由于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动手能力较差,排斥基础护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在之前学校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整合,并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很多情况下面对临床常见的疾病都无法应对。
4.2 带教老师因素
带教老师作为引导实习生带教过程的主要责任人,儿科的临床护理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护理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大,同时琐碎的护理内容要求护士有较好的耐心。有的带教老师由于担心发生护理纠纷或者护生操作不熟练等问题,不允许护生动手参与具体的操作,影响护生实践性的学习。
4.3 社会因素
一方面是由于患儿家长的保护意识增强,对儿科的工作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护理过程中,本来是对于患儿没有伤害的部分护理体检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引起小儿的哭闹,家长就会马上制止,从而使护生缺乏锻炼。另一方面,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更新无法满足各种新发疾病的需求,在高校的护理专业学习中存在诸多缺陷。此外在临床教学的法律规范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全面规范代课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法律意识相对淡薄[2]。
5 应对措施
首先要加强护生的入科教育,在入科后引导护生认真系统的复习儿科的理论知识,并在临床实习中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在每一次的教学查房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入科教育中还应当由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进行科室环境、物品设置、工作流程等科室工作情况的介绍和讲解,同时重视学生在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方面的讲解,并强调学生在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要重视科室中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是学生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和启蒙者,带教老师的工作经验和师风师德直接影响师生的操作行为和心理。因此必须选择基础知识扎实、经验丰富,责任心较强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选择可以通过公开的竞聘来选取。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积极探索有效的带教方式。新形势下的护理带教,以传统的传帮带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应该在带教实践中不断总结,更新带教理念,可以从症状护理全过程为主线安排教训内容,定期进行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双向互评的方式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3]。
参考文献
[1]刘林.影响儿科护理带教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08期.
篇10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儿科学是重要的主干临床实习科目,但因儿科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要求过高,加之儿科临床工作十分繁琐,因此儿科医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技术技能,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及健全的人格。在儿科实习的医学生也常常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实习生尤其是男生惧怕,甚至逃避儿科临床实习,妨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甚至失去宝贵的就业机会,因此在带教工作中,应重视这些实习生的心理特征并给予正确引导。
思想偏差产生的原因
1.学习热情不高的原因
由于病床周转率较高,多数医学生认为,儿科临床实习工作繁忙,整天有写不完的病历,办不完的入出院及做不完的基础操作,加上患儿哭闹,家长唠叨,体格检查患儿不合作,询问病史家长不配合,临床操作难度大,极易产生厌烦,畏惧心理。此外,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紧张,很多患儿家长拒绝给实习生问诊、查体,尤其是进行相关诊疗操作更是拒绝实习生动手。由于患者与医务人员信息的不对等,而实习医师往往对病情缺少把握,病情交待不清楚,在与患者沟通中缺乏自信。在诊疗过程中又常因操作不熟练而致操作不规范甚至操作失败,容易加重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医生的不信任。此外,患儿家长往往对医疗诊治有较高的期望值,加上社会舆论的不利导向,很容易因为治疗不符合预期设想而迁怒于实习医师,致使实习生容易出现焦虑或羞涩心理,害怕与患者交流,甚至对与患者沟通丧失信心。
2.考研与实习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和考研热的升温,临床实习与考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的质量。实习生在实习与考研两难处境中,不能正确处理考研与实习的关系,出现重考研,轻实习的现象,在临床实习中挤占了大量的时间用在复习考研上,不能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服从带教老师的指导,不参加教学查房,不参加临床病例讨论,不珍惜学习机会,反而将毕业实习视为考研的负担而与带教老师周旋应付[1]。这使实习质量明显下降,很难真正达到实习目的。
3.人生观、价值观与现实的冲突
进入临床实习后实习生与社会各阶层人群接触大大增多,逐渐了解到不同行业间的经济收入差别,同行业的不同区域的收入差别,与之在学校所抱有的美好想象有较大出入,使绝大多数学生不由自主的把毕业后的高收入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和短期目标,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只追求物质享受,只讲实惠,不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奉献,觉得多做多亏。而儿科在医院中往往是经济效益最差的科室,使学生产生轻视、鄙夷儿科的心理,很多学生表示毕业后绝不做儿科医生,因此在儿科实习时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4.就业压力大
随着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医学生已由过去国家统分逐步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医疗行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为了将来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许多学生提前进行就业准备,因绝大多数学生不把儿科医生当作首要职业选择,在儿科实习时经常请假外出找工作,直接影响毕业生的临床实习质量[2],但结果往往是四处碰壁,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针对原因主动疏导纠正
1.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实习生学习信心
在带教过程中,老师应尽量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学生,带学生诊治每一个实习对象时,尽量挖掘患儿聪明可爱、天真烂漫的一面,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这些患儿,同时启发他们回忆起自己在童年的患病感受和治疗经历,使学生在愉快和谐气氛中接受和喜欢小儿,消除畏难和厌烦心理,同时展示多名危重儿在儿科医师悉心诊治下战胜病魔、康复在望的病例,帮助他们树立做好儿科临床实习信心。在带教工作中,注意多传授各种医疗文件书写的知识经验及技巧,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来观察患儿及进行各种实用的临床操作,使他们能品尝到实习儿科的快乐,逐渐消除心理压力,多采用目标、行为、榜样激励法,激发他们对儿科实习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儿科实习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医患沟通
医学生缺少人文素质教育是医患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着重理科的学习,而缺乏人文素质的教育[3]。缺少人文关怀是医学生的通病,医学生往往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待病人,忽视了病人的社会性,不能从医学、社会、道德和伦理中去处理医患关系,与患者的沟通存在障碍[4]。带教中首先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重任,工作的对象是人,为患者提供诊治服务,要求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要有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诊疗活动基本手段。更要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学习沟通技巧,提高服务意识,医患之间真诚有效的交流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5],也是避免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因此,带教老师应注意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所需、所想、所惑、所感、所求,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在进行各项操作时,积极鼓励学生,并表现出对他们的信任,即使有些地方他们处理不够妥当也不当患儿及家长的面批评指责,但事后对他们做得不到之处及时指出。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各种临床操作如骨穿、腰穿、鞘注及胸穿等,应先讲解,演示操作,再让学生操练,最后让其实际操作并做现场指导。对他们给予心理支持可以消除他们紧张心理,提高操作成功率,让他们找到被尊重、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感觉。
3.正确处理临床实习与考研的关系
临床实习生考研并不意味着可忽略临床实习,个别实习生有一味追求考研而放弃临床实习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把握学生心理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每个实习生正确评价自己。如各方面条件成熟,有考研成功希望的,在不明显影响临床实习工作的情况下,就多给他们时间,鼓励他们认真准备考研;对于外语水平差,英语四级尚未通过或者医学基础差,考研条件不成熟的,鼓励他们从现在开始加倍努力,认真学习。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让学生对自己能够正确定位,引导其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的矛盾,使其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实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实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实习中充分体会到所学知识有一个从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掌握好由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过渡,为考研的专科定向打下基础。
4.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引导作用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健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及对儿科教育事业的高度忠诚和责任感等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起表率作用,教师不仅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要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思想作风和治学精神传授给学生,不仅教学生做事,更要教学生做人。多与学生沟通,使他们了解到儿科实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只要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勤于动口及观察,就能日渐进步。更要他们知道选择医学就要“献身医学”,杜绝“急功近利,贪图享受”的心理,让他们明白献身于伟大的儿科医学事业是医学生神圣的职责。
5.正视现状,端正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也是实习生面临的较大问题,实习结束学生很快面临暂时失业的可能。纪律和稳定是实习工作的重心,老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给他们建议,使他们树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就业观;帮助他们分析形势,结合本人的具体情况作出选择;当学生碰到挫折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总结失败的经验,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向他们阐述“小儿科,大世界”的道理。因儿科临床实习涉及面广,几乎涵盖所有内科系统疾病的基本诊治过程及方法,所以学好儿科无疑就为今后其他各科的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儿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逐年上升,儿科医学生的就业率比较乐观,能够投身于伟大的儿科事业,呵护祖国的花朵,托起祖国的未来,成为儿科医学界的栋梁,是值得每个医学生将之作为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宝琴,马淑琴,李玲君,等.考研影响临床实习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研究,2002,10(4):218-219.
[2]张玉根.加强医院对实习生管理[J].中化医院管理杂志,2002,7(18):419-420.
[3]孙士锦,姚元章,张连阳,等.浅谈临床实习生人文素质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