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原则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学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实际情况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新课改所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新课改下,教师的教要让步于学生的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为核心来设计教学活动。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新越好。信息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是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选择时切勿盲目追求新颖别致,而是要深入研究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与学生学情相符合的最具代表性与针对性的信息材料。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与生活经验来展开有效的探究,在探究中获得自身的最大发展。如果忽视农村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追求新奇异,这样的教学在一开始确实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却无法让学生将这些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将这种激情与动力转移到学习上来。空有学习热情,而无法促进自身的提高,这同样是失败的。因此,在运用时我们要有一种务实精神,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视角来进行审视,这样所选取的内容才能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才能真正做到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参与热情转移到具体内容的学习上来,从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要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服务
许多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忽视学科本身,完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心,所选入的素材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关联不大,指向不明,学科特征不明显。整节课下来,只是在欣赏一节优美的展示课,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而是过多地表现在形式上。这是运用的一大误区。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要突出学科特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作用,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能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阅读教材,研读教材,把握好教材。只有将教材了然于胸,把握好学科特征,才能在选择和运用上都突出学科特有的特征。
三、要准确把握运用的时机性
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我们要考虑到两点:第一,本校的办学条件。我所处的是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虽然近年来对农村学校办学更加重视,倾注了很大的人力与物力,但是计算机有限,全校各班级每节都用,并不现实。第二,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不管哪一学科,其内容多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有的内容简单易懂,运用多媒体教学只能是画蛇添足,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因此,在运用时,我们要合理运用,科学把握运用的时机,在最需要的时候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运用时机呢?
(一)学生思维涣散时
小学生年龄小,难以长时间对某一事物保持集中的注意力与思维。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思维容易涣散。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图文声像功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分散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更能让学生长时间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二)学生理解困难时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丰富的生活之中,这样更能化解教学的枯燥与抽象,大大降低知识难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丰富的形象事物中获取感性信息,再通过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上升为理性认知,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达到对这些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真正掌握。
(三)需要突出重难点时
重难点一直是制约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传统的黑板与粉笔教学单调枯燥,并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与难点。而现代信息技术更具直观性、形象性与动态性,可以特殊的方式来展现信息,可以利用其特殊的功能来突出重点,引起学生的关注,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运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1-0007-03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中小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功能教室的建设、内部配备就成为了必然。
规划设计者智慧的一笔,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还可以惠及子孙后代,如出现失误,不仅浪费资金,还会贻害无穷。如何做到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实效性相统一,本文结合我县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科学性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中小学办学的基础,是实施教学大纲、推进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功能教室的装备、建设要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要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要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保证建设装备的科学性,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调研,充分论证
教育装备主管部门应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加强调研,了解教学所需。
2.整体规划,科学布局
立足全县实际,放眼发展愿景,优先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应用效果好的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惠及更多教师,推动全县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
3.区域定位,特色发展
一个优质学校的发展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特色发展。特色学校是立足于本校实际,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个性化会形成较为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理念的形成需要课程支撑,教育装备为课程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必须立足于学校特色和定位,从设施配备、队伍建设、管理应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等诸多内在要素着手,深入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师生的心里,成为培植教育文化、提升教育质基、铸造五莲教育品牌的重要手段。
比如: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由于室内卫生环境较差(考虑到安全因素,全县平房教室全部拆除。室内天棚),若选用投影机,灰尘是无法克服的难题,若选用“液晶触控-体机”,价格贵,农村教师年龄结构欠合理,许多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可采用推拉式黑板镶嵌液晶电视模式完成多媒体教室的更新。城镇学校,学生人数多,卫生状况、师资力量强,可选用短焦投影机、电子白板等模式;五莲县实验学校等一批新建县城学校的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室、演播室、报告厅、机器人实验室、理科实验室、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等内部设施配备全部采用当前先进的设备进行建设。
二、规范性
1
新建中小学功能教室在面积、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水、电、通风设施、信息传输等方面,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及《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设计、建设,并要请县教育装备相关部门审核、指导。已建成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要加以改造,力争3-5年内使全县中小学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
1.注重标准化
严格按照“依据不同层次、规模,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整体推进、标准统一、合理配置,一切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尤其注重在城乡一体上下功夫,高标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装备的高标准并不是盲目追求教育设备的高档次,因地制宜,能用、好用、适用于教师的装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才是高标准。
近几年,有些学校用推拉式黑板镶嵌“液晶触控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模式对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改造,设备非常先进,但设备的核心价值互动性、生成性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仅仅起到了电子显示屏的作用。
2.加强特色建设
特色一定是与众不同,也可能是标新立异,但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引领,注重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标准化与特色化的统一,提倡将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起来。
例如:实验室内部设施的排布,采用排排坐式、岛式、中央台式及自由组合式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实验类型、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生物标本室开放式的设计,学生可自由出入,标本橱为全玻璃结构,并设置局部照明,通体透明,便于学生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
再比如:莲海学校实验室实行教室化管理,突出“教室”元素,积极倡导、鼓励理、化、生、科学各科教学都在实验室进行,逐渐形成在实验室里解决科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
三、前瞻性
教育信息化、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把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纳入五莲县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
1.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规划、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关键,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才是最具前瞻性的工作。
茅盾在《风景谈》中说过的“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疲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2.理念建设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结合《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大力推进具有五莲特色的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县域单位数字校园数据支撑中心建设,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管理服务一卡通、网络学习环境“人人通”的数字校园环境。
跟踪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推进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升级换代,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技术装备水平,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备,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
3.规划建设
在具体规划建设时应做到:一是坚持标准,又不拘泥于形式;二是坚持均衡发展。尤其强调镇域内均衡发展,又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布局及装备发展趋势统筹考虑;三是设计立足实际,又留有发展空间。
例如:县实验学校、洪凝小学等一批新建、改建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各现代化的功能用室较多,网络上要通过大量的视频数据,这需要比较宽的内网带宽,最好六类布线,万兆主干,但受资金的制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算,于是采用了一个折中设计方案,主干网络采用六类布线,可升级到万兆,使信息化建设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满足学校需求。
四、实效性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各功能教室建设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及学科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实际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室内文化切忌同质化
各功能教室室内文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学校调研时发现,大多数学校的室内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与本校文化特色相融合;室内张贴、悬挂的内容不少,但能结合用室、学科特点并能给人启迪者甚少,名人语录有时有那么一两句就够了。
例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句话不知道开启了多少儿童智慧的大门。
再比如:实验学校图书室入门醒目处有一句话:“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通俗的语言、与环境非常协调的标牌、红色的启功体,再加上开放、整洁、宁静、温馨的环境,使进入者会产生读书的冲动。
2.内部建设应方便管理应用
各功能教室在设计、建设上,应尽可能地突出学生元素。
例如:莲海学校物理教室,设置了边台用于放置公用实验设备,在边台上方设置仪器架,用于存放分组实验用品。一是可弥补仪器室不足仪器盛不下的缺陷;二是让仪器更贴近学生,减少来回到仪器室取用仪器的麻烦,方便使用。在实验台中间设计为突起的用品架,上面可放置实验用品,架内镶嵌常用仪表,方便使用。
在生物教室边台上方安装标本架,用于存放标本、模型,使该室可兼用做生物标本室,标本开放式管理,方便学生参观学习。实验台中间的用品架里面镶嵌生物灯,避免按普通模式安装生物灯时妨碍操作空间且易损的弊端。
五、结束语
篇3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必定成为教育的先锋,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完善,从早期的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到现在的VCD、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等。
特殊需求的人群是整个人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对这一人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更能加快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速度,体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包括对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视觉障碍以及工读等儿童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普遍性原则,同时还要突出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原则,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信息技术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坚持教育的普遍性原则
1.教学的目的性原则
对任何受教育者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遵循教学的目的性原则,即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依照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特殊需求的人群(特殊教育对象)由于某种原因促使他们对某项需求相对于普通人群有更加明显的选择性,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应该对不同的需求者采用不同的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针对聋童的教学,应该突出图片和视频等方面媒体的运用;对具有残余听力的儿童,还应该注意对他们听觉的刺激;针对盲童的课堂教学应该突出音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合理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使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容易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深印象与理解,同时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传递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双边关系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例如,在教学聋校九年义务制教材《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中,讲读课文之前,首先给学生放映《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段,并布置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牢记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人物、典礼顺序等情况,当学生复述时遇到难以说清的情况再出示课文,引用课文中的语句表达,使学习课文与发展语言同步前进,互相促进。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平时对于聋童很难理解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在不经意间轻松地解决了。由于合理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3.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主要是对一些已有的材料重新组织,编制成教学软件和相应的素材库,它们是记录、存储、传输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制的,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严格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检验教学效果标准的基础,技术性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艺术性是为科学性和技术的。三者有机地结合能够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体现出无穷的魅力。例如,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最年轻的,在特殊教育领域合理地应用互联网的优势,会使受教育者超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长春市聋哑学校创办的长春特殊教育网校,在互联网中为中国特教争得了一席之地,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普及聋哑儿童的“普通话”──中国手语,传播特教知识,鼓励和帮助有特殊需求者回归主流社会。
二、突出特殊教育的个别性原则
1.补偿性原则
缺欠补偿理论认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缺欠,那么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方面得到补偿。例如,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语言和听力能力,为了补偿他们在听觉上的障碍,视觉的观察力和头脑的分析能力得到加强;盲童由于丧失了视觉能力,因此在听觉和触觉上有所加强。我们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体现补偿性原则。在聋童教学中更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和丰富多采的图片,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对于用语言(手语)不能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利用教学软件等手段来完成,既回避了烦琐教学语言的重复而无效的使用,又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对新知识有了认识,从此攻克语言障碍这一难点。在盲童教学中利用他们听觉的发达,对于难于理解的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播放表现这种情景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说补偿性原则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用得更加充分和合理。
2.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特殊教育教学是以形象直观为其特点的,但是直观的感性认识只能产生表象,掌握知识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大脑皮层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形象、直观)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抽象、概念、思维、词语)就不能活动。对于听觉障碍的儿童理解事物只能靠视觉的观察,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应该特别突出色彩和影像,但是再直观的图片和再真实的影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直观性与抽象性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4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1、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彩的认识倾向,它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兴趣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从事活动,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并作为正在形成某种思维能力的契机来培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利用电脑从网上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动画,以直观的、生动的形象通过多媒体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跨越历史时空,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3、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
思想政治课教材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大多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显得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对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二、职高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有教育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本身就体现着时代性。它使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时代的特征紧密相联,这对于培养师生的现代意识,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取得现代的意识,学会现代的技巧,感受现代的问题……拿起现代文明的钥匙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化文件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职高思想政治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政治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增强教学感染力,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如果认为可以不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只要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或上网就可以完成一堂示范课或优质课,那就陷入到“唯技术论”的误区之中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还要遵循一些原则,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
第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①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也是政治课的生命和灵魂,这一思想也应贯彻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整个过程之中。②目标一致原则。教师要能够确定教学目标,规划所制作课件的结构,选择刺激种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把教学目标既当作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当作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过程的归缩。③直观性原则。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课件,设计者如果想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注重选例直观、情境逼真。④选例适度原则。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不管是文体声音还是图像,均需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才能使用。数字化方式的精度大小直接影响存贮空间和课件运行的速度。
篇5
关键词: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动态交互;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7-4776-02
随着教育理论的深入与技术实践的探索,社会形成了新的产物--教育技术。发展迅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不断充实和完善的理论将技术更切实地纳入教育的轨道,新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思想应运而生。加之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d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CAI一般可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课程软件三部分,作为课堂上上课的教师,只要会使用课程软件便可。为了简单易懂在课堂上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被称为课件或多媒体课件。根据课件的使用对象不同,多媒体课件一般分为两类:供教师使用的是演示型课件,供学生使用的是导学型课件。在多数课程不能堂堂去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边讲边练的班级讲授制的背景下,演示型课件在教学中更常用。由于多种原因,相当数量的演示型课件不尽人意,体现不到CAI的功能。因此,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应用的问题,值得探索研究。
1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应用多媒体课件之前要设计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如何设计制作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应掌握以下四个原则:
1.1 科学教育原则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一个课程的内容或主要思想从书本上“搬迁”到幻灯片上,知识以课件做为载体,所以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首先要有科学性和教育性。
科学性: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科学性的设计原则,应该做到内容正确、容量大,思维清晰,逻辑严谨、层次清楚。
教育性:多媒体课件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件的设计应该紧扣教学大纲,渗透进新课改理念,做到选题得当,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1.2 精益求精原则
演示型课件这个载体上载的信息量一般是很大的,教师要传给学生的是知识,但是信息不等于知识(但知识等于信息),所以要求课件中信息量虽大,但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如何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是教师在掌握整个课程的前提下,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化的问题形象化。这样教师教起来不难,学生学起来更不累。
1.3 应用软件工具运用自如原则
教师要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要么口述,要么板书,要么肢体动作,在课堂了除了以上几种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多媒体制作工具来体现。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涉及到任课教师与课件设计制作者之间教学思想兼容问题,如果教师使用的课件不是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作品,那么溶解在课件中的思想、行进的思路、表现形式、体系结构和技巧运用可能与任课教师就会产生代沟,任课老师使用起课件来僵硬,甚至使整个课堂气氛窒息。所以灵活自如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是体现教师思想,传授知识的重要转换工具。
多数教师使用微软产品Powerpoint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式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容易上手,用它可以很方便的创作出一个演示型课件。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挖掘它的功能实现。如动画功能有多种方式实现,其中一种是通过“自定义动画”的闪烁定义加以实现;交互功能通过“动作按钮”或“链接”来实现。Powerpoint还有“控件工具箱”及VBA提供功能扩展。课件设计工具还有金山公司的“WPS2010”, “几何画板” ,CSC的“CSC多媒体课件创作工具”等;Frontpage也可以用作制作开放式多媒体课件。WPS2010和Frontpage 相对于Powerpint更有优势。不打包的AuthorWare等课件也应列入多媒体课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些教师对以上工具都不太会使用,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具有向导功能的课件制作系统(例如奥龙 (AOLONG)课件制作系统)来完成。
1.4 动态交互原则
“动态”和“静态”的区别不言而喻,表达的效果大相径庭。动态交互就是为更好的配合教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件中加入的一种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课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学”是为了更好的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都需要动态交互才有可能实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动态交互与静态交互相有机结合,有效组织教学资源,动态展示教学内容。其次,“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交互式教学中能大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原则
为了使带有作者思想及课程知识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更有效地发挥的淋漓尽致,达到其预期效果,运用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应把握如下三个原则:
2.1 非用才用,适量运用原则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将课件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口述给学生的话,后果可想而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主动性,长期就会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即使课件上有优美的音乐和刺激大脑的动画,课后学生回忆起上课内容也无非是绚丽多彩的画面,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知识。如果现代教师过度的依赖课件,不能关了课件不会讲课,停了电等于下课,那课件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非用才用,说的是非要用时才可使用,课件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适量运用原则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联想意境,使学生通过眼耳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知识的传授效率,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性。如果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应用适量的话,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解、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和教师能有足够的时间一起交流、讨论。
2.2 结合实际原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信息量大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想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足够多的信息传给需要不同信息的同学。如果教师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信息中充满“实际”,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在“大海”中找到他所需要的“针”。例如:对于医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机电等专业的同学使用的课件都是同一个课件的话,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很难找到课件上信息中对自己实用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将课件上的信息加工成一些大众专业都能懂的,身边经常发生或使用的例题、实例的话,相信各专业的学生不会对课程产生囫囵吞枣的听课现象。
2.3 有机结合,以不变应万变原则
不同的课程,教学方法也有不同,不是所有的课都用多媒体课件表现效果最好。例如:高等数学中数学方程公式推算、函数和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用板书的好。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如有机结合一下教学效果会很好。其次如果加上现场教学设备,有机结合,以不变应万变,课堂教学更会生动活泼,事半功倍。例如: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Excel章节中难点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如果教师将脚底下的地板砖作为Excel中工作表的单元格来使用,教师和学生充当单元格中的数据,相信学生学起来会更有兴趣。
理论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个体劳动付出很重的一项工作,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处理可能各有特点。在众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下,加上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支持,相信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将会更加深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也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讲解艺术 讲解方法 科学化 多样化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76
我们知道,精讲多练是体育与健康教学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是由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决定的。精讲,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完全表达教师所要传达的信息,要求具有准确性、简洁性、权威性;多练,不单止学生练习要多,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讲解指导下,学生乐于练、勤于练、善于练。教师的精讲为学生的多练提供了可能,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优化讲解艺术、提高讲解效果,是体现现代教学的要求,是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讲解内容结构科学化
从现代教学观来看,知识是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的支点。教师讲解时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相吻合,要善于开启学生多学科知识的阀门,使学生固有的多学科知识产生冲撞互补,达到融会贯通,综合学力得到增强,对体育与健康运动的领悟力也会得到认识上质的飞跃。如利用物理学上的光学定律,在同一媒质中,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阐述篮球的反弹传球、足球的踢墙式配合技术、排球的垫球及乒乓球的推挡技术等。使学生容易接受,学有所用,尝到甜头,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也是一门科学。讲解的结构要紧凑、合理、有创意,讲解力求导入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讲解知识要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气氛活跃,明确易懂;讲解结束要留有余地,使学生思路开放,各有所悟。
二、讲解手段形式多样化
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提问式讲解,根据教学需要,分别对学生进行知识水平、理解应用水平、综合评价水平的提问,可以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学习。
鼓励学生讲解,给学生创造讲解时机,有利于教学信息反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创造和谐的民主教学气氛,使教学增值、师生融洽成为可能。
利用电化教学,实现讲解手段现代化。如在教学足球裁判的知识时,可以结合无声比赛录像进行即时讲解,使学生在一个动态化的学习中求得新知。
三、讲解原则科学化
1.集中与个别讲解相结合原则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此时的运动心理,尽量满足学生较快进入运动状态的特点。场地大、活动范围宽广、调控难度大,要使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明确自己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练习什么,必须集中讲解。精讲课的内容、联系形式操作序性、具体目标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动而有序,练有成效。
2.知识横向渗透原则
在讲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阐述体育与健康运动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如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来解释蹲踞式起跑技术原理;用数学知识来说明在操场上进行中长跑时靠近跑道内沿有利于减少跑的距离等等。
3.同步即时性原则与逐层递进性原则相结合
讲解时,教师要选择好讲解时机,控制好讲解节奏,与学生的思维用步,如同给试管注水,多则浪费溢出,少则不够吸收。当学生对一些问题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古语曰: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在讲解教学时,还要遵循逐层递进原则,始终站在略高于学生的认识层次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学路畅通。如同“虹吸现象”,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同时也提升教师的乐教善导之功。
四、讲解者与时俱进
1.更新观念,加强学习
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科学理论,站在理论的高度,把握学科时代的发展趋势,推进体育与健康教学素质的进程,使自己的观念现代化。
2.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电教手段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要求,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储备科学知识。互联网是现代教学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掌握现代电教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讲解效果的根本保证。
3.讲解是一门语言艺术
要表达准确,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讲解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驾驭语言艺术,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使学生听有所悟,听有所得。
4.科研成果的课堂化应用
篇7
申建芳(1978—),女,河南新郑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少问题的出现。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为提高整体的体育教学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现代体育教学;教学论;方法;体育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138—02
一、何谓现代学校体育教学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掌握“三基”的前提下,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现代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不仅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人文精神的研究,从传统的向学生强行灌输转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即从让我学转为我想学。教师不仅要能站在施教的立场认识教法,还要从学生的角度认识学法,寓教法于学法之中,求得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因此,教师既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施教者,又是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开拓者、培养者和评价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渗透新的时代意识,把握体育课中模仿和创造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体验到乐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
二、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原则
1.更加明确的体育教学要求
体育教学要求有很多,而体育教学原则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人们认识体育教学规律后做出的主观反应,即体育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的最核心部位。体育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揭示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必然”。这些“必然”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原则,那么从此体现出的教学要求更具有集约性、概括性,如此更明了的体育教学要求,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施教者都应该遵循的,更不能突破的底线。
2.审视体育教学,明确工作思路
体育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之多,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但只要铭记体育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就能满足教学要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原则观察评价体育教学的合理性程度,并且通过体育教学原则明确体育教师的工作准则和工作思路,若反行之,则降低工作效果、徒劳无功。
3.明细体育教学评价标准
近年来,在很多文献中显示教学评价标准单一,那么该从何下手丰富体育教学标准呢?找出根源所在:体育教学原则。以体育教学原则为核心,分析各项目的技术特征与实用性,制定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所学对象适当调整标准,这样我们就会有简明而清晰的标准。
三、现代教学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每个个体都具有其内在的积极性和一定的创造潜力,因此,教师具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潜力,进而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比如,健美操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创编小组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去获取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既可能产生知识间的碰撞也可能产生学生之间的矛盾,但知识的碰撞会激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矛盾的产生促进知识的学习,合理化解后学生交流沟通更积极,感情更融洽。在教学中,给学生一片天地,我们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奇迹。教师应对学生从行为上放手从思想上抓严抓牢,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这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一致的,既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又发展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结合
近年来,随着对体育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纷纷指责教学过程中重教轻学,对传统体育教学原则提出了诸多异议,摒弃传统课堂上为教运动技术而死练的“满堂灌”的局面,明确为学而教。在课堂上,教师围绕上课内容提出问题,通过旁敲侧击扩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欲望,树立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譬如:在乒乓球课堂上学发上旋球,首先提出上旋与下旋的形式,然后思考球拍如何与球体接触以及摩擦的方向,最后是手腕的旋转角度。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会更明确技术要领,课堂也不枯燥无味,学生发挥的空间还更大更自由。
3.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出人文关怀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重新定义为:“心理健康、躯体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一个个体只有在这四方面都健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具有良好的心态是一切成功的开始,注重和突出教学主体性发展的问题研究,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内部需求与动力,开放学生的自主活动,师生间要平等交往、民主合作,目的即是培养和激发学生主体性精神。注入了情感成分的教育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突出人文关怀,而教育的方式要不乏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对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制约着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任何时期的教学论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价值认识,其价值观都是指向知识的授—受,因此,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任务的完成,都着重强调学生现能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并不考虑教学未来发展目标。这种只注重对教学事实关系的描述,而放弃对教学应然关系的研究与揭示,是无法促使教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地不断转换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发展,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未来的价值判断上。
2.理论知识体系保守
我国现行体育教学论框架是在20 世纪50年代凯洛夫教学论模式基础上形成的,体育教师遵循阶段化了的教学程序,依据理想化的教学原则与方法,以集体统一授课的形式,讲授具体的专项技术,关注学生一节课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定量和定性的东西。40余年来,教学论研究中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排它性习惯,使得面对鲜活的教改实验却无所适从。近年来,各项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都是在传统理论框架上运作,充其量也就是对原框架的补充与完善。现今,面对90、00后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信息来源广泛,继续延用这一封闭且日显落后的教学论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教学论学科发展这么多年,它已经积聚了丰富的时代营养和深厚理论基础,已经不允许传统教学论继续占据主角地位。
3.网络资源利用率低
毫无疑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带来的是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时代,这是一个知识迅速更新、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对教学论的影响是革命性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把信息技术的影响仅仅局限在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革新上,严重阻碍了我国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因此,我们应为构建适应信息时代教与学要求的现代教学论而努力,将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以给大家提供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育的适应性大大加强,更加突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五、结论与建议
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既要通过学生模仿获得现代的知识、技术,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让学生从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体验到乐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在体育教育中转变保守、僵化的教学观念,渗透新的时代意识,走出传统教学论的围城,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全面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和原则,使我国从体育大国向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韩林凤.现代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篇8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系, 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将体育教学论划分为多个原则,并讨论如何通过这些原则的运用将体育教学论合理地运用到足球课教学中,达到提高高校足球教学质量及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论 原则 足球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6—0070—02
作者简介:陈俊吉(1985~),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前言
足球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针对高校学生“足球基础差,课时数少”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足球课的教学质量及效果, 这是摆在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体育教学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科学体系,是研究教学规律的科学。因此,把现代先进的体育教学论思想应用到足球教学中势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完成足球教学任务,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教学论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教学论的分析研究, 阐述如何运用体育教学论提高高校足球教学。
2.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学论的概念
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现象和特征、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论从动态的体育教学整体着眼,全面考察和研究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现象、特征、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以便科学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3.2 体育教学论的原则
通过对现代教学论的研习, 同时结合教育心理学与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本文将体育教学论划分出以下几个原则, 通过这些原则实现体育教学论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应用。
第一,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这就使体育教学不同于普通课程教学,而是要求体育教学应当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不断的体育实践来完成体育技能的学习。但在坚持实践为主的原则下也应当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 强化运动技能的形成。第二,教学准备性原则。体育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实践教学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是主体,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的各项准备。在教学前充分准备教学用具,预先划定教学负荷等;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受伤等意外事故。第三,教学的科学性原则。体育教学是基于体育科学的一门教学,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体育科学的基本规律, 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进行教学与训练,所有违反科学原则的体育教学都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破坏体育技能的形成。科学性原则不但包括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还需要在教学安排,教学考核中坚持科学性。第四,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由于体育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体育教学应当注重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的将体育技能及其练习方法呈现到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技能表象,加快技能学习过程及牢固建立技能。第五,教学循序渐进性原则。体育技能形成是需要一定过程的,是需要通过各种阶段来完成技能自动化的,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由简到繁,有难到易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形成运动技能。第六,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第七,教学的启发性原则。体育技能的形成是以学生为主体,且并不是使学生将体育技能的要点倒背如流, 而是要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形成体育技能,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与体会完成体育技能的形成。
3.3 体育教学论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体育教学论就必须坚持体育教学原则,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教学原则正是将体育教学论运用于高校足球教学之中。在高校足球教学之中运用体育教学论可以提升教学的水平,明确教学的目的,优化教学的结构,提高教学的效率。合理的将体育教学论运用到高校足球教学之中, 教师的教学将更加高效实用,学生的学习则会更加得心应手。
3.3.1 科学安排高校足球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与高校足球教学课时较少的特点,因此科学安排高校足球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成为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合理安排适当的理论课不但不影响教学的具体实践,而且会促进实践课的教学更好更快的得进行,学生学到的不但是如何去做,还能学到为什么做。但是由于足球运动技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稳定的技能,如果安排过多实践课,而使实践课时间过短则会影响足球运动技能的形成。
3.3.2 认真准备高校足球教学课,尤其是实践课
足球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有器械参加的教学过程, 因此在进行足球教学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分为三个内容:一是对教学内容合理得安排,教学前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前对当节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更好地控制课的节奏与负荷,使课堂既完成教学目标又合理有趣。二是课前教学用具的准备,进行足球教学前器械的准备是必要的,提前安排好教学器械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不至于出现临时无器械而改变原有教学安排的情况。三是教学前学生身体的准备。足球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因而必须安排学生进行热身活动,通过适当负荷的活动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
3.3.3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多进行示范教学
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需要通过大脑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形象的肢体动作,而人对文字的理解以及转化能力是不同的,这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差异性。在学习足球技术的过程中,如果能多进行示范教学,也就坚持了体育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原则,同时使学生可以省去转化过程,直接了解技术动作的全貌,进而进行模仿练习,再加上教师对技术动作要点的讲解,学生将会更快且更好地学习到技术动作要点, 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掌握并巩固技术动作。
3.3.4 应当由简至繁地进行足球教学
足球运动是一个有球参加的运动, 不单是人体自身完成动作,而是通过人体结合足球做出动作,产生相应效果的运动。足球运动不同于篮球和排球这样运用人体做灵活的手去完成技术动作,而是运用相对比较笨拙的脚去完成复杂的技术动作,因而足球教学更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教学由无球向有球过渡, 由单一动作向组合动作过渡,切不可由于急功近利忽略了基本动作的学习,而直接跳向高难动作,这样会产生根基不稳的现象。
3.3.5 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学
人与人是不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同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对这些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技术的缺陷是不同的,分组教学可以强化对其缺陷部分进行练习,全面发展技术动作。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有些学生传球技术较好但射门技术较差,有些学生对脚型的把握较好,但对触球点的把握较差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分组练习解决,不能“一刀切”。
3.3.6 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足球技术是一门系统的复杂深刻的技术, 教师应当通过不同的手段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 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学习技术,当学生通过被启发真正理解了技术的真谛时, 技术自然牢固地被掌握,且可以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忠,毛振明等.体育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对象和任务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2]刘锦,张松奎.论现代教学论思想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王洁.现代教学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大学报,1998.
篇9
论文摘要: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建设项目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是指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则指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设施建设和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一般包括:班级电视教育系统、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以及校园网络建设等。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不但影响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也反映着学校办学总体的水平。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这项工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
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对于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有利于学校群体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室,对工程制图课程或房建课程的教学采用投影仪进行作图投影,就能节省教师在黑板作图的时间;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人机互交,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感官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是体现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标志。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具有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科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已成为可能。半个世纪以来,每当新的技术有所突破,就有人尝试把它应用于教育领域,其目的在于教育要保持领先水平。教育领先,就意味着人才领先,人才领先,就意味着经济建设能快速发展,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就决定了国力状况。所以说,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教育领先关系着国家的成败兴衰。要使教育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要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高度来认识。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着差距,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加快教育的改革,必须加快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满足国家对建设人才的需要,才能使我们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项目分析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不同于学校其它环境建设。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要考虑它的功能和特点满足当今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项目选择方面也要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应该加强建设的项目有:
班级电视教育系统。班级电视教育系统就是在班级配置电视和VCD,组成教育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使用灵活方便、高效和经济的特点。用班级电视教育系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课程教学,是通过收看电视广播或播放VCD教学光盘完成的。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不但能节省师资力量,而且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它是加强建设的首选项目。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是指具有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专用教室。在多媒体教室中,一般配有大屏幕投影仪、电影放映机和音响设备。投影仪可供胶片或实物投影。用透明胶片投影时,教师可事先在胶片上写好教学内容,也可边教边写,并且由于投影仪具有代替黑板的作用,教师教学不必因板书而背向学生,所以一般教学效果较好。投影仪也可当幻灯机使用,特别可以做多层次复合胶片,可供随时迭加,平面旋转,能清晰地表现运动发展过程。使用投影仪和电影放映机进行教学,由于表现动态效果好,所以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投影仪作为现代教学设备,目前在高校已较普及;而电影机则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才可考虑配置。
计算机室和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室一般指配有多台计算机的工作室或学习室。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习题编成教学程序输人计算机,学生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对话,可以自学、自辅、自检式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语音实验室,则是专门用于外语课程的教学。语音实验室目前在高校已普遍建设,它备有学生的隔音座和教师控制台,每一座位和控制台上都配有耳机和话筒,教师通过控制台对学生进行授课、提问、答疑、对话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校园网络和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是把校园内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信息交流和信息传输系统。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网络了解各个部门工作情况和指令;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活动和信息交流。如果把校园网络与电子阅览和国际互联网连接,则可实现教学、管理、资料查询的升级,即实现教学、管理和资料查询的全面网络化和信息化。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措施和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学校的全体员工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目前从各高校的建设情况来看,发展很不平衡,有的高校好些,有的却与当前教育发展形势极不相称。学校的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只有在学校领导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建立起来。
在进行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还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首先要统一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投资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建设与一般建设的统筹安排,适当集中资金重点装备、配套购置,使之迅速形成优势并发挥效能。
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指在加强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要能体现和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并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教育内容和手段也更新很快,因此建设要充分考虑适时性和方向性。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就是在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中,要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使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并节省开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离不开装备先进的设备,但现有各学校的财力毕.竟还是有限的,所以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一方面要考虑购置新设备,另一方面要考虑对旧设备的改造和利用,使在装备现代化设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原有设施的潜力,通过对旧设施的改造来满足对新的教育技术的要求。
篇10
一、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
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虽不同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知识体系入手,遵循认知规律,让学员先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没有一定投影及作图基础知识作铺垫,即使有再先进的条件,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首先必须把握好“适时”性原则。例如:在讲授投影原理时,先用幻灯提供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种形式的图,借助于幻灯本身即为投影中心,让学员充分观察,得到感性认识,进而再出示挂图或播放录像,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获得理性知识。如果一开始就采用挂图、录像等,不论放出多么动感的镜头,都不能达到上述效果。再如:在讲述三视图投影规律时,因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建立,教者可利用教室为三投影面体系,把黑板作为V面,把地面作为H面,把学员方位的右墙作为w面。将简易的木模托在手上,通过教者引导,启发学员思考,综合分析木模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方位关系等等,然后假设将其展开摊平,进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此时为了使学员能够更直观地掌握从空间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间的演变过程,要求学员每人手上拿一个简易的模型,如笔(作线)、三角板(作面)、橡皮(作体)、书(作三投影面体系),观察比较,让学员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电教媒体放出三投影面体系,由物体、视图总结出三面投影的规律。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学员知识掌握牢、印象深,而且学员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直接运用多媒体课件分析得出结果,强迫学员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开发思维潜力。先通过录像给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让学员从录像中了解工艺过程,再由挂图给出规定画法,并从中了解视图画法细节,形成连接图。师生似乎在共同享受着安装机器的一种乐趣。然后,采取讨论法讲授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并利用活动挂图改错,使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规定画法。因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内部结构相类似,故在讲解规定画法时,直接利用活动挂图对其连接图进行改错。归纳小结时,参照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其工艺过程,利用课件让学员重点比较三者规定画法的异同,力求使学员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钉三种规定画法,通过测试,其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践证明,着眼于从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三、从学科特点出发,坚持适当性原则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员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以单一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如果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是画蛇添足。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图像型与实物型组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先利用学员按三视图尺寸自制的“橡皮泥”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CAI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员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有线,哪儿无线?从而进一步开拓学员的思维,拓展学员的思维空间,增强学员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不恰当地运用CA1分析组合体时,教者成为CAI课件制作者和操纵者,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淡化直观教学,不注重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致臻致美的理想境界。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无比的优越性,但即便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仍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员思维进程的一致性。为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到实处。生吞活剥地接受理论,学员也许会由于动画的闪烁引起大脑皮层的~时兴奋,但知识掌握不牢固,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掌握火候运用多种媒体,则能改善课堂结构,优化制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过早使用则欲速不达,过迟则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成为装饰而已。
二、从教学对象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
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还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即从学员可接受性入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学员的接受能力。笔者曾做过试验,对同一内容“螺纹紧固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大相径庭。第一种方法充分利用模型,一边展示模型,一边讲解,一边画图。由于学员们对于常见的三种螺纹紧固件的工艺过程不太了解,再加上模型不能充分表达连接件的内部结构,即使教者讲得很认真,但学员听起来仍很吃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测试中一部分学员不清楚这三种紧固件是怎样连接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这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员的可接受性,很难生动、直观地表达其工艺过程和内部结构,教者未能适应注重对学员知识技能的培养。第二种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为了使学员能够较好地掌握工艺过程,对立体图进行透视、旋转、剖切,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同步讲解其工艺过程和画法中的注意事项,整个课堂上几乎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教者没有任何板书。虽然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课堂测试时有相当部分学员只了解工艺过程,不能正确画出连接图。究其原因,完全依赖多媒体,教者指指点点,学员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学员看大屏幕时问较长,大脑皮层兴奋程度受抑制,造成疲劳。可见整个课堂仍然没有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过度运用多媒体,未能注重学员绘制技能的培养。第三种方法是对前两者进行扬弃,教者围绕教学目的正确引导学员,不失时机地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开发思维潜力。先通过录像给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让学员从录像中了解工艺过程,再由挂图给出规定画法,并从中了解视图画法细节,形成连接图。师生似乎在共同享受着安装机器的一种乐趣。然后,采取讨论法讲授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并利用活动挂图改错,使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规定画法。因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内部结构相类似,故在讲解规定画法时,直接利用活动挂图对其连接图进行改错。归纳小结时,参照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其工艺过程,利用课件让学员重点比较三者规定画法的异同,力求使学员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钉三种规定画法,通过测试,其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践证明,着眼于从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