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28 17:5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建设背景
(一)学科的特色要求
当今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主题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应保存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课堂多元评价体系。但长期以来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缺少这样一个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建设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思应运而生。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的要求,我们试图建成一个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平台。
(二)新课程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主旨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与检测》明确指出,引导学校大力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探索。教材方式的改变源于理念的改变,课改引得源头活水,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注成一潭清泉。
二、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构思与设计开发
(一)专题内容的确定
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系统。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交流工具和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而使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学习、研究课题,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资料,应用知识和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它不同于一般的网络课件或网络学校,它主要是提供实现学习资源和协作研究学习环境。为此,我们所确立的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包括四大板块:专题知识、专题协作学习环境、专题资源库和专题评价。其内容如下:
专题知识―――包括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信息学奥赛、中小学电脑制作三个子栏目。每个栏目包括文字、课件、视频等各种教学资源。
专题协作学习环境―――包括论坛子栏目。栏目中建立多个小论坛。学习者能够进入不同的论坛,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言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为本专题学习者创造一个协作、探索学习的环境。
主题资源库―――主题资源库是关于信息技术专题知识方面的知识资源,满足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学习时需要的各类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 频、视频、软件等。
专题评价―――包括在线考试、学生作品、在线调查三个子栏目。在线考试栏目供学习者进行自我测试与评价,学生作品栏目实现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作品的多元评价体系,在线调查栏目实现教育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控。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功能
为学习者提供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在线学习功能,实现保存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功能。专题知识部分具有能对专题知识定期更新的功能。专题资源库部分具有允许师生增加、更新、删除等资源的基本维护功能,具有目录检索、关键字检索的资源搜索功能。专题学习网站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学习者可以按主题分组进行讨论、发问、回答等。专题学习评价部分能对学生的自我评测作出反馈。
三、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主题化、学习过程的探究化、学习活动的网络化、学习交流的多样化、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一)学习内容主题化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由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以各种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研究性学习设置大概的分类。
(二)学习过程探究化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型。
(三) 学习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和老师的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
(四)学习交流的多样化
在过去课堂教学中,鉴于信息技术的特殊地位,信息技术教师没有机会和班里的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也有许多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害怕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流自由、灵活,消解了以往交流、反馈的时空、空间限制,在虚拟、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者得到真正的自我释放。可以通过Email、论坛、微博、实时聊天工具等方式进行交流。体现师生交流和反馈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位。
(五)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评价功能,在线实现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篇2
新华网消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速全要素整合,促进全产业链创新,提升辽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辽宁省科技厅研究出台了《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和《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启动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切实为全省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高度融合提供重要载体。
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企业主体、市场机制、任务导向、政府服务”原则,面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突出全要素整合、全产业链布局,建设共性、专业和综合服务三大类平台,构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整合人才链、提升经济与社会价值的“4+1”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一是推动建设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分析全省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判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前沿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吸引和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是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团队。三是推动建设以社会化服务为内涵的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政策信息、先进技术引进、在线知识服务、前沿信息采集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开展信息、金融、知识产权、财务、法律培训等新型技术创新专业服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技术需求,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推进产学研合作。到2017年,全省力争建成10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50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10个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出100个“中国第一”的重大创新产品,打造100个创新人才团队,建立起与辽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有力支撑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创新型辽宁建设。
篇3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D cent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e-congruence, a management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anagement mode for R&D center is also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problems in R&D center,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R&D center management.
关键词: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管理模式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pplication technology;R&D center;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207-03
0 引言
为加速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河北省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012年10月河北省教育厅了《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应用本科和示范高职院校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截至2016年底河北省共审批立项了三批35个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探索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规律,提升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为推进河北省甚至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参考。
1 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功能定位分析
《管理办法》中规定,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学科领域发展需求,开展以应用开发研究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提高研发平台的工程化水平为重点,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开发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培育和稳定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队伍。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开展应用开发研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学科领域发展需求,最终实现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两个功能定位:一是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人才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
1.1 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已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的背景下,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功能定位选取在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该项功能对推进河北省甚至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提升行业、企业和高校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结构中,从“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的角度看,创新系统由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知识应用和扩散子系统构成[1],其中,知识创新是基础和源头,技术创新及其扩散是核心。《管理办法》规定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是“以应用开发研究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提高研发平台的工程化水平为重点”来实现其功能定位。由此可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是技术创新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创新体系系统中,研发中心应担负起创新链中的四个连续环节:开发、工程化、产业化、技术转移。
在科研定位方面,研发中心一是要准确定位研发目标。因研发中心的研究领域应是针对特定行业的工程技术,所以,研发中心的研发目标定位应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为主,侧重于工程技术,而非工程科学。二是特色定位。研发中心要有自己的技术特色,高校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瞄准技术研发方向,确定研发中心的技术特色。
1.2 人才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依托高校建立的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不但要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科技成果转化,而且还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研队伍建设的战略高地。培育、稳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才和管理人才,建设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是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教学。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经历工程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际的体验三个环节。高校用技术研发中心是综合性工程实践基地,可为这三个环节提供真实的环境,为教师和学生亲历工程实践提供机会,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由此可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科研活动也为人才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提供了便利。
2 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管理模式的构建
根据目标统一性原则,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管理模式的构建应以实现上述功能定位为目标。
2.1 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管理系统
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管理系统包括研发中心外系统和研发中心内系统;管理层次包括研发中心的宏观管理层、中观管理层和微观管理层。
外系统包括主管部门管理、社会评价和社会监督。主管部门管理在管理系统中属宏观管理层,对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实行宏观领导。社会评价,社会监督直接作用于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外系统的功能是对内系统进行调控和领导、评估和监督;内系统包含研发中心的内部组织系统和管理系统的中观、微观管理层次。其功能除保证自己系统正常运行外,还向外系统反馈信息和输送成果。
2.2 省教育厅是研发中心的宏观管理部门
河北省教育厅是研发中心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研发中心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指导和监督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批准研发中心的建立、重组、调整和撤消;制定研发中心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组织评估和验收。
作为宏观管理部门,教育厅应重视科学和规范化管理,严格研发中心的组建标准并通过运行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确保研发中心的建设水准。将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成省内的“四个一流”科研平台,即:一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一流的工程实验条件,一流的管理运行水平,实现人才、技术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2]。
2.3 研发中心所在学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行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所在学校作为中观管理层,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积极探索、实施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研发中心所在学校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省教育厅研发中心总体发展规划,制订本学校的研发中心发展规划,并组织研发中心的申报和建设;负责研发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指导研发中心的运行和管理,配合省教育厅做好对研发中心的评估工作;为本学校研发中心的运行和发展提供配套条件、经费及后勤保障;负责聘任研发中心主任、副主任,确定研发中心编制和人员安排;聘任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及组成人员;对研发中心进行年度考核;根据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协助研发中心制定研究发展方向、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
2.4 研发中心内部管理分工负责制
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在微观层面,实行依托学校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研发中心主任和技术委员会应履行其重要职责。
①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的职责。研发中心主任应是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其主要职责是全权负责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
②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设立独立的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是研发中心的研究技术指导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审议研发中心的发展规划,研究开发方向、计划和项目,评价工程实验设计方案,帮助提供技术、经济、管理咨询和市场信息等。技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3 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运行管理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3.1 没有明确经费来源
《管理办法》并没有像《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那样明确规定:“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所以目前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既没有基本运行费,也没有稳定的研l经费支持及相关设备更新费用。
研发中心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上级的科研课题研究经费,这些科研经费多是研究人员通过直接申报省内、部门和地方的各类竞争性科技计划而获得的研究经费,只能用于指定方向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不能用于研发中心的运行管理。同时,高校提供的配套资金对研发中心的运转来说仅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支撑研发中心对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调整。
3.2 管理定位不明确
《管理办法》也没有明确规定研发中心是“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由于没有明确的管理定位,研发中心依托建设高校与研发中心的关系不明确,导致研发中心在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流动方面的问题较突出。
4 加强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管理的措施
4.1 健全经费筹集机制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指出,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投入的资金比例大约是1:10:100:1000[3]。充足的经费来源是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后续设备更新、改进、高效利用和研发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必须健全研发中心经费筹集机制。
①完善法规制度,明确政府部门对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经费投入职责。为了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并保持连续性,建议主管部门协调省内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法规或制度,设立研发中心建设专项经费。主管部门可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科研经费和研发运行经费来源渠道,并形成与省财政相应增长的研发中心经费投入机制,以确保研发中心有稳定而充足的财政经费支持。
②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投资体系。我国科研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多渠道地争取对应用技术创新的投入,也是研发中心发展的关键。除巩固和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外,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从政策上鼓励地方、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支持应用技术研究。如将企业的投入经费列入税前开支,甚至以捐代税,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参与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大学也要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逐步形成政府投入、项目承担、企业资助和成果转化收益补贴相结合的多投资渠道。
③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应力求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科研经费的分配要“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尽量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4.2 明确管理定位
在科研平台与依托建设高校之间的关系和管理定位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形成了3种不同的相互关系模式[4],即依附于学院(系部)的隶属模式、学科交叉(跨专业)――多学院(系部)联合组建模式和独立二级单位模式。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与依托高校之间的管理定位,也可参考上述三种模式。下面分析三种模式下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流动的特点。
①行政管理方面。隶属模式和联合模式的研发中心没有独立行政管理权,其所在学院或系部掌控着人事和财务管理权。对高校来讲,研发中心主要是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平台,并没有履行行政管理的职能。独立模式的研发中心是与学院(系部)平级的二级单位,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行政事务均由研发中心自身完成,人员身份独立、财务独立,对依托高校而言是一个独立的二级实体。
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隶属模式的研发中心人才队伍相对稳定,但缺少竞争力,不够合理。联合模式的研发中心能够根据技术研发方向和发展规划,为人才发展提供一个高效运作的平台,有助于打造应用技术人才梯队。但由于采取“双聘”制引进研究人员,大多数人员兼有双重身份,研究中心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客观上造成部分人员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意识。独立模式研发中心对青年骨干人才有更强的吸引力,人才梯队年轻化,扎实的人才储备对中心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但此模式的研发中心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③在人员流动方面。隶属模式的研发中心人员少,无法在管理体制内合理流动,固定研究人员易进难出,内部缺少竞争;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联合模式的研发中心允许一部分研究人员合理流动,但是对研究人员实行“双聘”制度;建有人员和团队的退出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员流动;只有独立的管理人员编制。独立模式研发中心有相当比例的流动研究人员;受聘人员能够在管理体制内合理流动,虽然能够形成紧张的竞争氛围,但人才队伍频繁调整,不太稳定;有独立的人员编制。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独立模式能更好地实现研发中心“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5 结束语
加强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的管理,是提高研发中心研发能力、实现研发中心功能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应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着手,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健全经费筹集机制、明确研发中心与依托建设高校之间的关系和管理定位,才能保证研发中心的建设任务、目标及核心作用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02):43-48.
[2]陈伟维,曹煜中.关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2014(02):150-153.
篇4
今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国家11部委联合《关于推进再制造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再制造技术与经济现场交流会”,会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就《意见》进行了解读。
发展再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
再制造业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起源于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再制造产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再制造产值已达700多亿美元,部分国家维修配件的50%以上均为再制造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炳光说,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制造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面。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4957万辆,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2009年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新增的退役设备和维修需求将不断增加,为再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再制造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是兼具制造业与服务业特征的产业。再制造产品主要用于维修,既能提高维修技术质量,又能提高维修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培育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外经验表明,当再制造零部件占维修配件市场的65%时,汽车维修速度将增加8倍。发展再制造产业还能使制造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形成良性循环,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技术进步和人员素质提高十分有利。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再制造业现状和问题
何炳光说,国家高度重视再制造产业发展。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2008年,国家发改委开展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有关部门从不同角度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
他强调,仅用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再制造产业就从无到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再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再制造理念逐渐被社会接受。经过几年努力,再制造理念已逐渐被社会各界认识和接受,从事再制造的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一些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由疑虑到信任,开始选用再制造产品或服务。
二是再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8年,14家企业成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到2009年底,我国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并在探索旧件回收、再制造生产、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三是再制造关键技术取得进展。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和生产企业结合,在汽车零部件、大型工业设备、机床等再制造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四是再制造保障体系开始形成。国家发改委着力把建立再制造保障体系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再制造项目,解决企业建设初期资金难的问题;会同国家工商总局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志,为再制造产品的规范流通创造了条件。
今年5月,国家11部委联合印发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目前,我国再制造产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再制造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等相关法规有待修订,有关管理制度急需健全,技术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何炳光说,发展再制造业的指导思想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紧紧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再制造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法规规范、政策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坚持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强规划指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推进再制造试点示范,由点到面,有序推进。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体系建设相结合。鼓励科技创新,解决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再制造标准体系、旧件回收体系、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等建设。四是坚持严控质量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加强对再制造产品的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重点领域和技术创新
何炳光指出,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深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消除制度瓶颈,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努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压缩机、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继续推进大型旧轮胎翻新。
二是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组织开展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及办公信息设备等的再制造,提高再制造水平,加快推广应用。
他说,在推进重点领域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再制造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再制造产品设计技术和产品剩余寿命评估、经济环保的拆解和清洗、微纳米表面工程、无损检测等技术的研发,开展旧件性能评价、再制造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攻关。鼓励生产企业、研究设计单位开展有利于再制造的环境友好设计。
二是加强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依托国内有基础的技术研发单位和企业,加快建立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和再制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做好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成熟适用技术的衔接,形成再制造关键设备生产研发体系。
加快再制造支撑体系建设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何炳光表示,这包括四个重要方面;
一是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加快完善有利于再制造业发展的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的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加强有效分类和回收管理,形成与再制造规模相匹配的旧件收集能力。
二是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再制造标准体系,制定再制造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再制造技术通则、旧件检测与评价技术标准、再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和再制造专利标准等。
三是规范再制造环保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分类储存管理,提高后续废物再利用潜力,减少废物的处理处置量,消除再制造产品的安全环保隐患。
四是推动再制造服务体系建设。在部分定点维修网点(含汽车“4s”店)设立再制造产品专柜,建立再制造产品连锁示范店和售后服务点。选择若干制造企业和维修企业,开展再制造产品生产与售后服务一体化试点。
发展再制造业的政策保障措施
政策保障对再制造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意见》的着眼点之一。
何炳光表示,完善再制造业产业发展要从六个方面着力。
一是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组织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中期发展目标和重点,提出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
二是完善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尽快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适当取消对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强制回炉的限制。根据再制造产品原料自身的安全环保风险及国内实际需要,建立鼓励、限制、禁止进口的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再制造旧件和再制造产品的进出口管理目录及管理办法,并规范再制造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三是完善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制定《再制造产品目录》,研究对列入目录的再制造产品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再制造提供信贷、担保等投融资服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要将再制造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项目作为支持重点,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
四是建立再制造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再制造产品标识制度,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建立再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拆解企业的监管,防止可再制造的旧件流失,加强进出口旧机电产品检验和监管。
篇5
“以旧换再”是指中国境内再制造产品购买者交回旧件并以置换价购买再制造产品的行为。国家按照置换价格(再制造产品销售价格扣除旧件回收价格)的一定比例,通过推广企业对消费者给予一次性补贴。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推广试点企业和产品的公告》的规定,
“以旧换再”的产品为汽车发动起和变速箱,由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10家企业为试点单位,负责实施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再制造产品的“以旧换再”工作,涉及112个型号发动机和变速箱再制造产品,财政部现已向各地预拨补助资金。
据了解,再制造产品要能够推广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包括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原型新品标准、置换价格不超过原型新品的60%、再制造率达到65%以上、生产标准规范不低于国家标准等。而对于所回收旧件应具备的条件,一是旧件来源须为消费者自用等清晰可查来源,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有相关证明;二是交回旧件需与回收推广企业再制造试点验收公告目录公布产品的型号一致。
共性问题是发展瓶颈
鉴于试点工作刚刚启动,大部分企业暂时没有遇到具体问题,除对工作开展的细节问题表示担忧外,受访企业依然迫切希望能够解决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汽车自动变速器专业再制造企业,也是此次10家“以旧换再”试点企业之一。据其总经理黄志勇介绍,正式开展“以旧换再”工作已有一周,部分经销商表示由于要先按照“以旧换再”的价格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对是否能及时领取补贴表示担心。“数据审核过程十分严格,产品信息录入不规范或不齐全都将导致企业无法领取补贴。”黄志勇说。
2013年―2015年,我国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工作历经两年才正式落地实施,行业认知仍是制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再制造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因此维修厂与4S店对引导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黄志勇表示,目前维修厂与4S店并没有积极鼓励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希望行业制定相关政策使维修厂与4S店能够更加积极地向消费者介绍、推广再制造产品。”
此外,一些企业还提到再制造产品的旧件回收渠道、技术研发、多元化销售渠道等方面依旧存在困惑,希望得到国家层面指导与支持。同时,大部分再制造企业也认为,国家要加速再制造产业政策的落地实施与完善,给予再制造企业信心。其中,多数企业建议扩展财政补贴的零部件品种与范围,而不仅限于发动机和变速器。
建服务体系解难题
篇6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44-01
引言
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党和国家关注“三农”问题、主张科教兴农的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切实保障农民生产利益,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是当前我国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经营化转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人员素质不高、资金支持不足、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须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有效对策,从机制、人才、资金、装备等方面入手,为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切实保障。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1.农业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中不乏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不思进取者,对当前农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农业技术新成果了解不深入,导致自身掌握的农业技术逐渐被时代淘汰;急功近利意识的泛滥导致年轻一辈更倾向于进入城市工作,而不愿学习农业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不愿走进田间地头与广大农民群众接触,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样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致使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大多为妇女、老人,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低,科学素养差,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差,这无疑是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
2.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良好机遇,各级政府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装备完善均需要大量资金,致使出现经费缺口,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进程。
3.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所具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装备落后,推广手段缺乏有效性,同时关于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保险、住房等政策不甚完善,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漏洞频现,难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探讨
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根据党和国家深化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相关方针、政策,把握最佳契机,明确农业技术推广前进方向,逐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广泛地推进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与切实具体的做法指导;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结合地方实际,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建立相对完备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做好权责划分,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各个步骤都能高效完成。
2.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必须依仗于坚实、持续的资金支持,当前政府须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技术推广消除后顾之忧。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人才培养,设立专项奖学金、科研基金等,加强鼓励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等积极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严于律己,提高科学素质,成为能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政府要加资金投入用于技术引进与创新,地方可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并将其推广使用,同时注重创新能力提高,认清地区差异,找准现存问题,对引进的农业技术进行适当改良后付诸推广实践,还要根据自身实际加快研发特色农业技术,树立专利意识,为农业技术顺利推广提供保障。面对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大量资金的事实,政府有时也会力不从心,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拓展资金来源,广泛获取社会支持,努力争取企业投资,政府可在服从法律、法规制约的前提下,赋予提供投资的企业、个人以相应鼓励政策和便利条件,以期获得持续性资金支持。
3.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
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须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专注于打造一支热爱农业、敢于创新、善于实践、科技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专业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使其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价值体现得到最大化,成为新时期背景下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强大驱动力。为打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不足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限制,应在完善相应保障机制的前提下,一方面组织现有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形势学习,不断更新工作观念与理论知识体系,在熟练掌握原有农业技术的同时切实促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实践;另一方面从源头抓起,积极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高校、研究所等机构之间的广泛联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与新形势的宣传,健全奖励机制,鼓励年轻人投身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年轻化,并争取政府、高校、企业支持,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田,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还要建立起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不断革除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权责不明、责任推诿等不良现象,为人员素质提高提供空间与动力。
4.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装备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应推广装备的水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装备水平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以发达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进程,建立起实用有效的农业监测中心、预警中心、检验中心等,辅以完善推广服务手段,不断提高预警、检测能力,切实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三、展望与思考
切实改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应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贯彻改革措施,如此定能开创农业技术推广新局面,助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创新思路[J].天津农业科学,2008(14).
篇7
(1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湖北 武汉 430064 2湖北技术交易所 湖北 武汉 430071
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7)
摘 要: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了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分析了建立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结合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从主导机制、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等提出了湖北技术服务转移体系建设的思路,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07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项目“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BDF096);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学术基金课题“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ZD06)
收稿日期:2015-05-06
2014年9月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该战略承接沿海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促进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三级经济阶梯”之间的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建设也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从服务本地转向加强区域协作,要有“立足长江、放眼全国”的新定位。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大区域合作的角度来探讨湖北省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未来发展构想。
1 建立与发展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1.1 加快内部技术资源流动和产业升级
以往各省市为了促进本地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纷纷建立相应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这类技术转移服务体系通常主要服务于本地的技术研发者和技术受让方,因此受限于本地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技术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率有限。与之相比,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突出特点在于技术的来源、流动和市场化突破了以往的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了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技术转移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从而更有效地促进长江流域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1.2 整合区域经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实力
长江流域各省市的资源要素条件、特色产业定位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经济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也参差不齐,带来了极大的互补性。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将分散的科技资源和市场资源整合起来,带动各省市在智力资源、金融资本、制造能力之间的融合,实现了区域经济整合效应,通过沿海长三角与中西部在技术领域和市场领域的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提高长江流域的整体竞争力。
1.3 提高区域创业能力,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当前长江流域各省市中,上海、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及周边区域集合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催生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但是各省市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技术资源共享和利用的层次较低,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能力弱,企业吸纳技术转移能力不强,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一旦实现了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运作和品牌管理能力与中西部的能源、人力资源和迫切的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必然会激发该区域的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加大对各省市的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2 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湖北定位
2.1 长江经济带中的湖北定位
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城镇体系完备。农业以优质粮棉油、蔬菜和水产品为主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形成了以汽车、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水电、建材和食品等为主的优势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商贸、金融、物流、旅游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在此基础上,湖北长江经济带将打造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主题,以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了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三大主题。
2.2 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的湖北定位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条战略通道。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全国水源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国家级生态风景廊道、现代水利航运带、生态环保带、先进制造业带、现代农业带、沿江沿线城镇带、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和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将突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沿江沿线城镇带建设及生态产业发展。
3 助力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3.1 主导机制
湖北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创新驿站站点、投融资平台等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其中包括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6家,位居中部第一。在这些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政府推动型。从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类型来看,以单一服务为主体,如专利、项目申报、技术咨询、技术检测等。技术转移服务仍停留在低综合低增值的服务模式下,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互动频率很低。对此,提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二元主导机制”,即政府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市场主导的创新服务平台。①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和管理权限建立一站式公关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系统的信息整合与开发,实现研发与市场的在线对接和在线交易服务,解决供需对接不畅的问题;②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需求引导技术开发与转移,并突破当前的技术交易咨询、等单一服务范畴,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创业投资与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服务、技术评估与科技等经纪服务、侵权鉴定与打假处罚等司法服务,建立全流程的创新服务平台。
3.2 组织机构
完善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运转涵盖了需求产生、技术研发、技术交易与成果产业化等多个环节,涉及到信息、资金运作、经营管理、法律援助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按照技术转移服务的流程,将相关组织机构分为以下三大类。
3.2.1 前端服务机构
前端服务机构是为技术所有者和技术需求方提供在技术交易之前的信息对接与评估服务的相关机构,主要包括对技术需求信息进行挖掘与分析的信息整合机构、对技术成果质量和转化潜力进行评价的评估机构。前端服务机构为技术对接和顺利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3.2.2 核心服务机构
核心服务机构是为技术的转移和交易提供直接服务的综合类服务机构,主要包括技术与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创业投资与贷款担保等金融创新服务机构、产权保护与维权等法律专项服务机构,以及培养专业技术经纪人才的培育中心。核心服务机构直接影响了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
3.2.3 辅助服务机构
辅助服务机构是为科研院所所拥有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但是尚未找到产业化的机会的技术成果进行登记、专利申请的技术储备机构。这类机构有效保护了技术沉淀和积累,通过技术储备为将来的技术转移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3.3 职能定位
3.3.1 服务模式
结合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相关组织机构建设,构建了一个立足于“技术需求挖掘科技创新评估技术及产权交易成果储备”环节的服务模式(见图1)。
3.3.2 资源定位
湖北作为中部大省,在教育、光电子信息、钢铁、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比较优势。武汉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现有人才总量已超过600万。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本地的高教与科研资源优势,为本省优势产业的技术扩散与共享服务。
3.3.3 区域定位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起着衔接长江“龙头”和“龙尾”的重要作用,2014年获批部省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依托湖北的天然地理位置,加大对长江流域周边省份的交流,成为推动“从东向西传递市场管理、品牌运营;从西向东传递能源、生态保护与旅游”互助合作模式的中部地区枢纽。同时重点发展针对优势产业的技术转移服务项目,争取成为长江流域在相关产业领域的主要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形成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的特色服务。
3.3.4 服务定位
提高服务质量是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只有创建一体化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将公共信息服务与创新服务整合起来,提供技术转移的“一站式”体验,以市场为导向,深入解决转移主体所面临的信息、市场运营、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各类服务项目,并将之制度化、常态化,才可以真正将服务体系对技术转移和地区发展的促进效应最大化,从而树立起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品牌形象。在服务产业选择方面,结合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要求,重点突出对新兴产业、产业生态化、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转移服务。
4 进一步完善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4.1 推进政策,优化环境
政府管理部门应积极通过营造环境、完善技术转移市场、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明确各类参与机构的权利义务,对各类缺位的法规政策加以完善。理顺现有技术转移法律法规政策的关系,形成法律定位清晰、市场竞争平等、监督管理完善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同时,加强科技政策的宣传和辅导。使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掌握技术转移相关政策,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加快技术转移市场的完善,使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划清与中介的边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委托,为中介机构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2 建设平台,完善机制
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优化和完善湖北省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物理平台和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构建丰富的平台功能。①通过提供全天候在线科技供给与需求信息,为双方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融合政策、技术、资金、人才、市场需求等资源,打造湖北省产业链协作平台;②突出服务主业。服务方向要覆盖省内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及涉水产业领域;③促进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常态化,广泛开展项目推介、项目配对洽谈等;④对科技成果项目进行权威评估和鉴定。鉴定成果的技术水平,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提高技术成果交易的成功率;⑤完善平台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市县联动服务机制、科技成果收储机制、技术需求收集挖掘机制、科技成果同行专家评级机制、服务体系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绩效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等。
4.3 培育人才,提升服务
进一步加强技术经纪人培育工作,主动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湖北省技术转移核心竞争力。培养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伍。鼓励个人通过资格考试和认证进入技术经纪人行列。从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留学归国人才等群体中,吸引优秀专业人才进入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引导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引导大学或科研院所内部的技术转移机构,进一步拓展其服务内容,鼓励其开展技术交易和技术信息服务。做厚做长技术转移服务链,以区域创新平台为依托,整合技术评估、专利、风险投资等功能,增强技术转移服务能力。
4.4 整合资源,搭建联盟
发挥湖北省的产业优势,面向长江经济带未来战略重点产业,整合各类技术转移资源,搭建完善技术转移服务联盟,促进区域内技术流动。加强功能整合协作。整合全省各类创新服务资源和力量。以科技成果的保护、评估、转让、孵化、产业化为主线,将全省专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进行力量整合。促进中介行业协会及联盟成员间相互协作,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平台的运作,促进各类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 彭顺昌.从梯度理论浅析加速技术转移的路径——以厦门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7)
2 蔡峰,黄祥国.湖北省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10)
3 于桂芳,毕海燕,程英姿,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转移[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2)
篇8
去年以来,山东省围绕民生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获得科技部支持项目32项,经费20878万元。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山东省民生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水平。
一、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2012年山东省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6项,立项数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和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在山东省济南、烟台、潍坊布局,对全省医药产业发展、研发力量的整合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并创出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的新路子。今年5月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全国已建的七家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进行验收,山东省基地考核成绩名列第一位,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创新驱动的典型。借助基地平台,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并成为承担医药领域重大专项的主体,烟台绿叶制药承担的“天然药物与新制剂综合大平台”,是国家批复的8个企业类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之一,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入选企业,代表了山东省企业为主体的新药创制技术体系建设水平。2013年上半年,山东省医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36.86亿元,赶超江苏,重返全国第一位次。
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2012年,山东省承担实施了4项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山东省在环境保护、城镇化、资源节约等方向上的研究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环境治理方面,山东省承担的“南四湖核心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攻克南四湖核心区生态带构建技术、流域水源水强化生物治理技术与装备,将对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其生态带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三、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2012年,山东省新启动建设胶类中药、海洋腐蚀与防护工程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省社发领域研究中心已达8家,对山东省提高社发领域科技持续创新力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四、科技惠民项目得到关注。国家科技部2012年启动实施科技惠民项目,在2013年项目支持方面,山东省已有“全民健身设施及健身指导科技惠民示范工程”、“直饮水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沂河源头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科技惠民示范工程”三个项目入选,这将对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满足民生需要起到促进作用。(来源:山东省科技厅)
篇9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不仅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更是关乎其他重点领域能否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规划》中从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市场应用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从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来看,创新发展的主线将有利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从《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中可以看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打破了发展传统产业固有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路,强调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并要求骨干企业研发强度要力争达到5%以上。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强调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创新联盟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资源信息库建设以及标准体系建设等。
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中对骨干企业研发强度的要求,旨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完善全面的创新环境建设要求,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软件产业构建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为支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进而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来看,产业化示范工程将有利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应用推广
《规划》以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产业化示范工程拓展市场应用,针对七大发展重点的细分领域实施了22项重大工程,制定了到2015年的产业化目标。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主要是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以及信息惠民工程。物联网和云计算作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兴领域,是未来规模增长迅速、业务模式多样、创新能力强的细分领域,将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服务甚至整个信息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目前我国在物联网和云计算领域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大规模的行业应用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的实施,对于该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标准规范形成以及应用推广具有重要作用。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应用模式、标准规范和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信息惠民工程中,主要是针对社会管理、医疗、交通、数字家庭等领域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扩大信息服务在城乡及各领域的覆盖和应用。不言而喻,这将极大地拓宽信息技术服务应用的宽度和深度。
篇10
董事长王国兴在总结2012年德乐市场情况时指出,德乐内销在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仍取得了100%的增长。王董事长在烟机行业有着近30年的从业经历,亲自主抓新品研发,超越同行的业绩使得王总更坚持了德乐走中高端品牌的发展思路,走高品质的产品策略,并力争在三年之内内销规模达到1.5个亿。
总经理王奎向参与会议的经销商介绍公司基础体系建设的进展,德乐新增海外营销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并尽力贯彻BOT规范化基础管理体系建设,对于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与整合进行了说明和图示。接着,王总对于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生产保障、新品研发、品牌营销、新厂区建设情况、公司未来股权结构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随着德乐规模的扩大,德乐的组织架构更加完善;激励政策更趋合理;生产保障从销售中心,人力资源,新增设备,产品款式等方面进行保障;研发将依靠德乐30年的技术沉淀与积累,丰富的研发经验和设计触感,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来确保产品的不断创新;在品牌营销上,德乐将从央视、网络、车体、杂志、地方台等方面来进行推广;在经销商上管理上,提前激励政策到位,提高积极性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销售翻一番的目标;在新厂房建设上,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二、三期正在报建,新厂房的使用并缓解德乐供货紧张的局面;公司股权发展上将走公司、经销商、供应商、员工共同持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