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知识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知识

篇1

关键词:金融教育 印度金融教育 国际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68-02

一、调查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居民的金融常识欠缺,而农村的情况更不乐观

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国民的金融素质都比较的低,包括部分发达国家。表面上,人们金融知识的高低与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关。但是事实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收入的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可能与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收入的消费者一样无知。增强消费者对金融素质的兴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加拿大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拿大人认为为退休计划作出正确的投资计划是艰难的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60%的调查对象的积蓄是用现金存放在家里,这些人同时又借有高利贷。

二、印度中央银行多渠道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教育

印度储备银行为印度中央银行,在全国农村的金融教育方面起着主导、检查和督促的作用,印度储备银行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保障金融教育的有效实施。

1.为农村金融教育的开展制定系统规划。一是由银行的高层领导直接参与,由执行董事、各部门的高级官员、外部专家领导的指导小组,由具有创意和写作才能的银行年轻官员组成的工作组,为实施全国范围内金融教育推广方案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发动政府机构、教育设施、村务委员会、银行网点,广泛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开展金融教育。三是重视现场考察。高层领导在每个省至少实地调研一个村庄,高层领导主要是通过直接到村庄了解金融教育的事实情况,通过对实地的考察来检验有关政策、方案的实施情况,并认为通过实地考察比阅读报告和参加会议了解效果更为详实。四是督促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金融教育计划。央行要求每个地区的牵头银行在2010年3月前提交了计划,确保在2012年3月2000人口以上的村庄都有银行的营业网点提供金融服务,在2010年3月前国内所有国营商业银行和私营商业银行制定三年内的金融包容计划(Financial Inclusion Plans ,即FIPs)。以印度联合银行为例,印度联合银行为了帮助农村人口发展创业能力,已建立201个“乡村知识中心”、13个“农村自我雇佣训练机构”、90个联合中心以及1个“金融扫盲及信用咨询中心”,此外,印度联合银行还通过设立“联合银行社会信托”计划捐款60万卢比给儿童基金、捐款以改善农村基建设施,致力于农村金融扫盲,推行社会责任。

2.聚焦农民,开展前期调研,明确教育对象,重视孩子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针对信用卡知识、银行储蓄或支票户、无担保品债券、金边债券、回购利率等知识点,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国民金融常识状况,明确教育的目标对象。印度金融教育的目标对象是普通人,普通人被定义为不具备金融知识,在银行业务、金融和经济方面缺乏操作技术知识的人。印度重视金融教育从孩子抓起,认为教育越早越好,同时关注弱势群体,聚焦农民、贫困人口、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3.结合印度的国情,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教育活动。印度语种复杂,有23种官方语言、2000种方言,印度金融服务覆盖面有限,至少有3亿人口没有银行账户。金融扫盲材料以多种语种印刷,为了分发金融教育资料,还配了运输金融教育材料的专列。央行通过开办展览、为学校的孩子举办作文竞赛、在偏远的村庄建立金融扫盲营地、请外部专家、为大学生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开展金融教育。此外,还设立了货币博物馆、咨询中心。咨询中心在特定区域促进金融扫盲,促进和指导农民使用金融服务,为农民资金周转困难提出解决办法。

三、我国农村居民金融常识欠缺抑制了金融的深化发展

1.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资金缺口问题。由于金融知识的欠缺,大部分农村居民在经济生活中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境。对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业务不了解,不了解自己拥有的哪些资产可以用于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和质押品,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资金紧张的局面,难以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可能寻找高利贷或是让计划搁浅。部分农村居民手持存单,但不知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又因为存单没有到期,也不想损失定期存款的利息提前支取,而受到资金面的捆扰。

2.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能否优化配置直接与金融知识密切相关。金融知识不足可能直接导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由于金融知识的局限性,一些农民的资产配置不尽合理,如:大部分农民将全部积蓄存到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或是定期存款加国债的配置,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民将收入用现钞放在坛子里,埋在家里;有些农村居民常年将大量的资金存放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上,既不办其他理财业务,也很少支取使用。由于金融常识的不足,相当部分农村居民对证券、基金、黄金交易知之甚少,几乎不涉足这类业务。居民金融知识的不足也不利于农村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深化发展。

3.缺乏金融操作的常识与技能。

(1)不能运用网银业务。由于网络知识、电脑知识的不足,部分农村居民不能使用网络银行办理银行业务、进行理财,在金融方面的需求,都依赖于到营业网点,而农村交通不便、网点布局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参与金融的深度和广度,大量新开发出的金融产品难与农村居民见面。

(2)由于用卡知识有限导致对各类银行卡存在排斥心理。由于用卡知识有限,特别是在信用卡的使用方面知识不足,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和银行产品的推广,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对各类银行卡存在排斥心理。诸如在保护个人身份信息,识别电话欺诈、密码设置与保护等方面缺乏常识性知识,或在在ATM机上的使用、银行自助终端的使用、银行卡转账、异地存取款、异地POS机消费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或产生的费用认知有限,导致了对银行卡的一种心理畏惧,限制了银行卡业务在农村的发展。此外,由于信用卡更多的知识点,如透支、透支期限、宽限期、信用卡还款、逾期还款、滞纳金、逾期还款利息的计算等知识点,在办卡之前大部分消费者是不甚了解的,可能在被收了滞纳金、逾期还款被银行收了罚息后,才渐渐有所了解。由于保证办卡时营销人员都告知办卡申请人有关情况,也难以保证办卡申请人都仔细阅读了银行的信用卡用卡手册,导致了部分消费者对银行的不满,部分农村居民用卡客户甚至出现了情绪化倾向,甚至部分持卡人对信用卡避而远之,办理信用卡销卡手续。

四、加强我国农村金融教育的措施建议

农民在我国人口占比高,农民的金融教育是我国国民金融教育的重要部分。结合农村特点,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文化程度差异大,金融机构网点少而且分散,开展金融教育有一定难度,需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针对性,以保障效果。

1.通过调研明确农村居民需要补缺补漏的金融知识。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农村居民的重要性日显凸出。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是最基本的传统业务,但是存款、贷款也存在不少知识点,存款有定期、活期,定期中还有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又有七天和一天之分,这些品种涉及起存金额、预约时间等问题。贷款涉及抵押品和质押品、贷款期限、偿还方式等问题,让农民正确认识什么可以作为银行的抵押品和质押品,就可以办理贷款,获得资金,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农村居民合理配置家庭金融资产具有重要作用。对金融产品的认知是农民成为金融产品消费者的前提,这必将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农民的资产呈多样化配置,财产性收入增长,生产生活有更多保障,同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得以扩大,金融产品的结构得以优化升级,金融发展的后劲得以增强。

2.以政府、央行为主导,联合商业性金融机构、教育系统开展金融教育。

(1)政府、央行督促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教育。针对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督促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践行社会责任。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欠缺,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点优势、人才优势,定期安排员工下乡宣传,宣传农村创业小额贷款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使用ATM、自助终端设备,认识并正确使用网银和各类银行卡,引导农民在其现有的财力、资产的条件下理智地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家庭理财,了解资产配置组合,能够正确测算不同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了解在遇到金融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抵押物可以办理信贷业务,以解决在资金缺口问题,增加财产性收入,帮助贫困的农民走出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针对农村高收入群体,可以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本身的盈利性动机的作用。在金融领域里存在帕累托法则,也称二八法则――即金融机构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农村高收入群体是农村金融机构零售业务利润的重要来源,高收入群体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金融机构高端理财的对象,金融机构的许多金融产品也是专门为高端客户打造的,是银行高端理财的对象。农村人口居住比成是分散,针对高端群体,金融机构更需要配备专业的理财顾问,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农村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去重视实施对高端客户群体的金融教育,结合特定客户的特点,宣传基金产品、跨国投资、外汇买卖、黄金交易、期货期权、保值增值、避险等内容。

(2)发挥教育系统的作用。理财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的知识、习惯对一个人成年后的思维模式、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教育应从根基抓起,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好,不仅是一个人一生中金融教育的起点,也是金融素质培养的重要启蒙阶段。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可以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编写相应的课程、制作音像资料等素材,如漫画书、幻灯片材料、专题短片、学校专题演出等形式,使金融教育寓于生动的丰富的日常经济生活中,生动形象地宣传储蓄、财务、证券等金融知识,潜移默化地灌输理财的正确观念;另一方面在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再增补一些金融专业的课任教师,使中小学生有机会从小接触到系统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学会一部分金融操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理财的观念,这必将对成年后的理财意识理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许多球星、电影明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到晚年可能靠领取救济金度日,主要原因是没有妥善地理财。理财的概念包括范围较广泛,包括从超市采购到银行储蓄、购买基金、投资国债、公司债券、股票、银行贷款等内容。

(3)对农村大中专生进行重点培训以发挥该群体的辐射作用。农村教育程度有限,在农村进行金融教育难度高于城市。发挥农村中大中专生的作用,文化层次相对高一些的群体,只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够较快地熟练运用一些金融产品,并可以在亲朋好友和邻里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展客户群体,可以将经验传授到更多角落,提高特定群体在金融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农村中起到宣传示范作用,通过农村固有的地缘、血缘关系,将金融产品服务范围扩展到金融机构员工难以办到的“空白”地带,发挥辐射作用。

(4)政府、央行牵头组建农村金融扫盲志愿者服务队。国民金融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教育系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尝试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志愿人员发挥的积极性,践行志愿精神,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通过选取不同专长的志愿者组合成团队,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进行现场金融知识宣讲和普及,商业银行的教授实用银行课程、为基层群众进行解惑答疑,指导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对家庭资金余缺进行合理安排,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员工志愿者可以教授证券投资、家庭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方面的基本知识,宣传金融知识,志愿者队伍的努力付出有助于帮助基层群众提高金融素质,增强金融产品的运用能力、操作能力。以福建省为例,福建方言复杂,方言差异大,沟通存在语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懂方言又熟悉业务的志愿者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且福建部分居民,居住地较为分散,还可以通过志愿者回家乡探亲的机会,分配任务,将探亲与志愿工作结合,延长回家乡探亲的总时间,携带宣传手册等资料,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范.印度银行业的“另类”社会责任[N].21世纪,2010.8.20

2.植凤寅.危机下的金融教育[J].中国金融,2009(4)

篇2

    一、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经验总结

    合作金融组织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趋普及,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信用合作社世界理事会”(World Council of Credit Unions,INC),该机构现有86个会员国和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合作金融组织无论在组织形式还是在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变化更大,具体表现为:

    1.金融经营目标的变化。合作金融组织的最初形式是信用合作社。当时信用合作社的参加者大多是小生产者、小经营者和农民,他们为了抵御大资本的剥削,维护自身的利益,自发组织起来,在融资领域实行资金互助合作,其宗旨和经营目标是:不追求利润,以为社员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营活动都要追求利润,讲究自身效益。因此,绝大多数合作金融组织实际上都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

    2.资金来源的变化。最早的合作社主要以股本金和存款为资金来源,现在西方国家多数合作金融组织,在资金来源上已经是多渠道,除上述来源外,还有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并且有些国家发行债券所筹措资金占合作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比例相当大。同时,存款的种类也多样化。

    3.资金运用及其业务经营的变化。在贷款对象上,由社员发展到以社员为主;在贷款数额上由小额贷款发展到小额和大额贷款都发放;在贷款用途上,不再局限于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也提供消费性和流通性贷款;在贷款方式上,不再只是靠社员的个人信用担保,而注重票据贴现、财产抵押、经济担保等形式;在贷款利率上,不再强调低利原则。

    4.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现代合作金融组织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不再强调“民主管理”、“一人一票”,注重所有者、经营者与投资者三者利益相统一的管理原则。

    纵观世界各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变迁,其总趋势是:由非营利合作转向营利合作,由劳动联合转向资金联合,由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的信用合作组织转向商业性金融组织。但是,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并存是各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共同特性。或者说,商业性金融不会取代合作金融。

    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特点

    1.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异化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其他体制改革“惯性”的作用,使农村金融体制长期成为政府或其他经济体制的附属物。例如,信用社从最初的合作组织到人民公社的一个部门,再到国有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再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但要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即使这样均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强制性变迁的方式,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这种方式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滞及摩擦成本,但同时其效率也随之降低。

    2.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和制度的变迁具有强烈的形式主义。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和制度的变迁均是法人地位和权利的易位,而非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动以及金融产权主体的让渡。也就是说,都是形式上的变化,而非经营管理模式以及金融效率提高等实质上的变革。

    3.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诱发性变迁方式,第一次变革:的实行和推广,第二次变革: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这两次变革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则使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不清。这两者制度变迁路径的相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民间非规范化借贷的产生和发展。

    4.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之所以选择渐进性制度变迁的路径,原因在于渐进性制度变迁可以把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在时间、空间上分散开来,为社会化解和消化制度创新风险和成本提供一个缓冲区。认识上的渐进性决定了改革实践的渐进性,改革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时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目标往往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改和调整。

    三、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动因

    1.政策性设计的缺陷。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不明确,使农村金融的功能定位和产权制度处于模糊尴尬位置。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在管理体制的选择上始终未摆脱“官办色彩”,1958年实现后,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合并,下放由人民公社管理,1979-1996年由农业银行代管,1996-2003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始终走的是“官办”道路,实际成为国家金融机构的附属物。同时信用合作社也失去了自主性、民主性和灵活性;在产权制度建设上,产权代表主体不明确,产权结构不清晰。农村信用社每次改革,由于过度强调金融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组织内部人员的思维模式天然地排斥改革,依然保留计划经济的特色,失去其做强做大的内在动力;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实行的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而非合作性金融,与建立信用合作社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其功能丧失成为必然。

    2.制度变迁的政府强制推动。纵观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和制度的变迁,每次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行为,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行为,其主要原因:一是从原有的金融体制来看,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具有高度的集权性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政府高度的依赖性。其具体表现为3方面:(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农村金融组织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导致农村金融主体长期缺位;(2)我国金融体制实行的是条块分割,使单纯服务农村经济的金融主体无法独立出来;(3)我国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制度环境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形成的制约,例如农民的素质、农村的经济体制和农村的商业化水平等。二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的变迁要符合国家的效用函数。因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体制性租金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

    3.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与金融市场的供给存在着巨大差距。从1996年起,我国农村的金融缺口还出现了逐年扩大的趋势,导致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

    四、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再认识

    通过对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和我国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特点及其动因的论述和分析,我们有必要用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与职能、性质与衡量标准、合作制与商业化关系、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等进行再认识。

    1.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职能定位的再认识。要充分认识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职能,就必须回答我国是否存在农村合作金融基础、我国是否存在农村合作金融需求,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1)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能够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可提供互助互利、灵活多样的融资形式,可实行优惠利率贷款,可采取多种分配形式。(2)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可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在我国东部地区金融需求以非农业为主,应依靠具有规模经营优势的商业银行满足,而中西部地区金融需求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为主,那么,就应该建立以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3)从金融机构的功能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是向着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方向推进的,其结果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明显趋于减弱,这显然不科学、不平衡,不符合我国国情。(4)合作金融组织不仅能够保障资金供给,还能对社员实行利润返还,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大力加强合作金融组织建设。

    2.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和衡量标准的再认识。长期以来,尽管合作制提法不尽相同,但在理论上一直把合作制原则、民主化管理作为判断农村信用社是否属于合作制的标准。但是现实中都不尽然。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上弱者之间的互助融资,而不是为实现民主管理,看起来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实质上混淆了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因此,目前理论界出现的把民主管理作为衡量农村信用社是否合作制度的主要标准是值得商榷的。民主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是民主管理本身,而是为保障社员利益、实现互助融资。承认互助融资是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衡量标准并不否认合作制原则,坚持合作制原则是实现互助融资目的的手段。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内生发展;视角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3-0044-10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健康转型的瓶颈。我国“三农”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是因为它关乎“强位弱势”群体的命运。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肩负着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农村金融问题列入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瓶颈亟待破解,以充分适应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瓶颈制约和症结分析

(一)农村金融主体萎缩,服务竞争乏力

由于商业金融信贷投向高赢利性与农业固有的高风险性和弱质性之间的矛盾,近几年来,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调整,信贷资金向城市和大中型企业集中,对基层行网点实施战略性收缩,欠发达地区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基本撤销,向县城甚至市内收缩。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弃农,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承担农村金融服务使命的唯一正规金融机构。而2005年农村信用社为防范风险撤并了所有的代办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边缘化”,一些乡村甚至出现金融服务盲区,金融支农职能严重弱化。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包袱沉重,基础薄弱,资金实力不强,经营困难,出现了“一农”服务“三农”而独木难支的局面。同时,在单一的金融结构下,农村信用社“一社独大”的垄断地位十分突出,服务功能弱化,极大地制约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这突出表现在,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掌握着农村贷款利率的绝对定价权和客户选择权,缺乏外部竞争压力,造成了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感应迟钝”,阻碍了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也导致农村金融效率低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监会2007年6月28日向社会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具有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的特点:我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机构数只有1.26个,而城市超过了2个,农村地区仍有3302个乡镇没有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目前分布在县城以下乡镇的银行业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全国只设有一家银行业机构网点的乡镇有8231个,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服务动力不强,服务活力不足。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银行“弃乡进城”,而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自身建设不足、发展不力。

(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资金需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刚性增长态势,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金融资金支持,但受资金趋利性和农业自身弱质性的影响,现有的农村金融资金供给却出现了与其反方向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发挥农村地区资金“供水站”的作用,反而成为资金的“抽水机”,大量资金抽离县域农村市场,造成农村资金供求失衡,抑制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农村资金外流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县级金融机构向上级行存放资金。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上存资金利率普遍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1―2个百分点,基层的分支机构为规避风险和回避责任,更倾向于将资金上存,缺乏放贷的动力。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以债券投资方式,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票市场。三是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以存放同业或拆放同业形式向主城区金融机构输出资金。四是邮政储蓄机构无论改制前后,其从农村地区吸取的储蓄存款,大部分按政策规定转存中央银行,获取利差收入,导致农村地区资金体外循环。资料显示,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为2000亿元至3000亿元,很大部分通过上存净流出农村,1994年到2004年我国农村存贷差额累计达到40876.52亿元(尚不包括乡镇企业存款),2005年为农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了1.87万亿元,2005年底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余额达到8839亿元,并转存央行。2007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款规模约1.7万亿元,但目前其开办的小额质押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仅有1000多亿元。[1]农村现有正式金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获取净储蓄的机制,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和持续外流,严重恶化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资金配置存在“非农偏好”,民间金融“有为而无位”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战略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强调城市过多,关注农村过少,尤其是农产品短缺问题解决以后,发展重点向城市倾斜更加明显。据统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金投入8.8万亿元,而用于农村的仅为1.4万亿元,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占有16%的社会投资,2004年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的比重仅为5.5%,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只占财政总支出的7.5%,虽然近几年来财政对农村投入总量在逐渐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是下降的。[2]日前专家指出,我国城市占据了85%的金融资源,广大农村地区只占15%左右,即使这15%左右的金融资源中,真正投向农业和农民身上的更是微乎其微,资金问题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大的制约瓶颈。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该行2006年大口径涉农贷款所占比重不到50%,若按小口径即纯农口径计算,其投向农业的贷款比例更低。这种非农偏好的国家资源分配制度严重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与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相称,也与农村各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极不相适应。从国际经验来看,欧盟用于农业的农业基金已达欧共体财政总预算的60-70%,而我国目前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比重非常低,不及欧盟的1/4,以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计算则更低。[3]当前受宏观调控政策趋紧、货币信贷紧缩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更难以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相比之下,民间融资以其手续简便易行、机制灵活快捷、利率区间弹性较大等优势,近年来发展日趋活跃,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对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补缺效应”正日益显现,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农村金融萎缩所带来的市场空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民间金融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被视为“草根金融”,“有为而无位”,一直潜行在非明非暗之间,博弈于合理性与非法性之中,常常被比作是“涌动于灰色地带的金融潜流”。从另外一个视角看,非正规金融本身是一种非制度化和非组织化的体系,适应于农村经济散、市场主体小的特点,但由于民间金融完全游离于政府监管视野之外,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相应的规范,也很容易诱发成为高利贷、非法集资,并危及金融稳定。

(四)信贷管理机制不畅,资金供需矛盾尖锐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4]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至49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3600―39200亿元之间。[5]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情况和投融资体系的变化,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大部分仍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渠道仍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的主渠道。而目前在农村资金投入方面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村有需求但力量不足,财政有意愿但财力不足,银行有资金但手段不足,且形成市场与政府干预双重失灵的局面,导致农村面临严重的“资金饥渴症”。

1.责、权、利不对称。当前,金融机构普遍实行贷款回收个人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基层行(社)没有贷款审批权却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发生贷款偿还违约,信贷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处分、罚款、内部下岗。而对贷款放得好收得回的信贷人员奖励则相对不足,信贷员放贷积极性不高。因此,面对贷款风险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反映即是“慎贷”。

2.农贷利率定价偏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地区实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点,主要做法是扩大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以期缓解由于农户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成本高所导致的金融机构不作为问题。但由于享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甜头”的试点机构范围过窄,并缺乏相关政策措施的跟进,受资金趋利本性驱使,客观上导致其他金融机构被挤出,并导致大量农村资金被吸纳外流。反观利率市场化的农村信用社,由于高利率覆盖了现实风险损失并可化解部分历史陈账,刺激了农信社的放贷积极性。[6]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贷款利率政策上,没有考虑借款人信誉、不同类贷款风险程度等实行差别利率,而是简单地套用政策规定,普遍上浮20-100%不等,有的还“一浮到顶”,不少地区农信社半年期和1年期贷款月利率分别达到10.695‰和11.73‰,与农业生产收益率较低的现实相比,农民难以承受,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不但没有享受到国家投入大量成本进行改革的成果,反而增加了农民利息负担的结果,造成“最弱势的群体承受了最高的利率”,贷款利率过高已成为农民对金融服务满意度最低的一项。

3.农户贷款额度、期限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现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联保贷款是针对传统农业设计的,额度小、期限短、支持范围窄,贷款主要以短期非跨年度性贷款为主,且规定当年贷款当年回笼,现行小额农贷推广模式与现实的不匹配束缚了小额农贷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调查,当前农户贷款需求已从过去单纯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简单的农业生产,逐步向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的家庭作坊和农村中小企业方向转变,贷款额已由过去几百元至几千元为主,逐步向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需求转变,5千到1万元的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远远不够。在贷款使用的时间上已打破了过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常规,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甚至出现了四季有贷有还的需求形势,而目前农金部门仍采用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不论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1年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

4.贷款抵押物缺失。据调查,当前农民、农村企业贷款难除了风险和信用影响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除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外,其余贷款均需要贷款户向金融机构提供土地、房产、不动产抵押,而农村中可用于抵押的房屋大多没有办理房产证,不符合抵押条件,农村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规定不得抵押,不能流转。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很难通过抵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农村企业问卷调查和农户问卷调查均显示,认为贷款难的主要因素是“找不到担保人”和“没有合适的抵押物”的占62%。

5.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村地区和县域一般无信用担保机构,已设立的市级及以上担保机构为防范风险,普遍设定较高的担保条件,一般未对涉农贷款提供担保,农业和小规模的农矿产品加工企业,往往被拒之担保大门之外,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担保需要。

6.联保贷款风险防范与农户“联富不联穷”之间存在矛盾。为了防控风险,农信社在发放联保贷款时,推动农户间实行强弱联合,而在实际执行中农户普遍存在联强不联弱的心理,导致经济条件较差但实际上最需要资金支持的贫困农户被排除在联保贷款支持的范围外,一定程度上使得弱势农户群体通过联保获取贷款难的问题凸显。

(五)农村保障机制缺失,涉农产业防灾避险能力低下

在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其潜在的风险不言而喻,如不可抵御的冰雹、大风、低温等自然灾害,大面积病虫灾害和市场风险等。由于未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缺少国家财政政策扶持等多种原因,农业保险风险大,经营成本和赔付率高,回报率低,农业保险业务呈现持续亏损状况,保险公司在商业化经营中追求经济效益,使得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农业保险险种少、保额低、业务覆盖范围狭窄,涉农产业防灾避险能力十分低下,保险对农村经济的风险补偿作用几乎丧失殆尽。从1985-2004年近20年间,我国农业保险呈逐年萎缩的态势,18年呈现亏损。从1994年起,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年下降,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3.96亿元,与历史最高的1992年相比,下降了约55%。[7]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4%,占总保费收入的0.6%,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农业保险的险种不足30个。农业保险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同时,我国的农产品期货交易目前有12个品种,分布在3家期货交易所,但较活跃的只有7个品种,未能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等经济功能。[8]

(六)农村金融创新滞后,金融服务手段缺失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趋向多样化。但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沿用传统金融服务手段,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1.金融服务品种和融资渠道单一。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投资理财、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支持,但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实际上是单一的银行信用,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在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空白,乡镇农村金融产品匮乏,服务功能明显欠缺,难以适应新农村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农村融资渠道单一,农村企业很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筹措资金。

2.信贷产品缺乏创新。农村贷款品种上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少量的联保贷款外,其余就是担保抵押贷款,而农村担保抵押物稀缺,农民住房、看病、就学等消费性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信贷消费正形成城乡二元体制。

3.支付结算系统落后。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没有全国统一的总社,不同区域机构在机制、业务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支付结算系统各自独立,大部分只具有同城结算功能,不具备跨市、县,特别是跨省等异地结算功能,结算渠道不畅通,结算工具种类少,支付功能不全,不但使农村农产品外销、资金结算遇到障碍,也使其在银行业中竞争力不强,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农信社目前发行的银行卡主要是借记卡,缺乏授信和透支功能,无法满足客户随时使用正常授信额度等需要,专为外出务工农民设计推出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因手续费偏高而制约了其推广使用。

(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优,与金融本身安全性要求相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资金流入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有赖于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也是金融本身安全性的基本要求。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资金“洼地效应”的形成和催生更多的金融创新工具;反之,将阻碍资金的流入,束缚金融创新空间。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和金融机构本身安全性要求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

1.法制环境欠佳造成金融维权难。当前法律设计存在缺陷,现行《破产法》在清算程序上把银行排在最后,且未明确金融机构对欠债不还债务人享有无条件的破产权。《刑法》对有意提供虚假财务资料骗贷的企业刑事责任无明确规定。《物权法》中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过于狭窄,最高法院关于只要证明抵押住房是自住用的生活必需品,银行不得对其处置拍卖的司法解释等等都不利于金融机构维护正当权益。

2.农村信用意识淡薄造成信用风险。近年来,相当多的供销、粮食和乡镇企业转制和改革,拖欠、逃废或变相逃废、悬空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债务,扶贫贷款被挤占、挪用和“视贷款为救济”的情况相当普遍,导致大量银行呆坏账产生。不良的履约制度严重影响了信贷资金安全,也限制了银信部门对部分农村地区和企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当前农村尚未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银信部门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出合理评估还有很多困难,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不得不慎重,发放大额贷款要求有足够的担保抵押等。这样不但进一步增加了服务成本,降低了服务效率,而且有效的信贷需求也难以满足。

3.行政干预和司法不公导致“法律白条”。我国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国家,司法与行政难分离,在某种程度上司法要受行政制约,司法活动中不恰当的行政干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司法部门执行不严、不力、不公,执行费用高、执行周期长、办案结案率低助长了某些企业和个人的逃废债行为,造成农村金融债权难、结案难、执行难,使金融部门维权陷入“不打官司难维权,赢了官司输了钱”的两难窘境,严重挫伤了金融支农积极性。调查表明,我国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而农村地区则是地方保护主义的重灾区。[9]

4.中介机构缺乏社会公信力。目前,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往往是相关行政部门的挂靠单位,在国家权利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驱使下,其逐利性明显,信息披露不规范,自律机制薄弱,行为监管失控。诸如有的会计“尺子”有弹性,虚构“资不抵债”,方便企业废债;有的审计“审美”、评级“评绩”,方便企业骗贷;有的评估随意伸缩,误导银行放贷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中介机构不仅没有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助力,反使银行变得更加谨慎。中介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及有关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和诚信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

三、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制约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一)以竞争为导向,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不可否认,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城乡改革分割现象,造成城乡二元金融体系。有些地方,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相比至少滞后20年。[10]城乡金融改革的不同步,执行不同的标准,人为地割断了城乡金融体系之间的统一,这显然与我国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相悖。这种改革的分割恶化了金融发展的城乡差距,并且消弱了城市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带动作用。因此,我国金融改革必须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的利益,建立一个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多元化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厘清各类金融机构的重点支持领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1.强化金融业支农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金融体系是社会公共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社会性要求把公平正义延伸到金融领域,体现金融公平正义、机会平等均等,为一切有劳动能力、创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劳动者提供金融服务,使他们拥有平等的社会发展机会。为此,金融既要为社会发展“锦上添花”,支持经济效益好的领域,也要大力解决社会瓶颈和政府的难点热点问题,尤其是支持“三农”、县域经济等融资瓶颈领域的发展。如美国有90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有8000多家都与农业有关系。[11]这说明美国金融机构也有一种支持社会、支持三农的社会责任。同时,很多国家对非涉农的银行都有最低的涉农贷款要求,规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涉农贷款,否则就要会到处罚,这个措施很管用。从这个视角看,构建弱势金融体系,既是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业支持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

2.大力发展和培育适应“三农”特点的各类新型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它们经营方式活、管理层次少、运行成本低、运营效率高等特点,立足农村,实行商业化运作,业务定位为农户和农业生产服务,以切实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运行效率,有效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允许村镇银行到城市设立营业部筹资并限定到农村发放贷款,提防并减少其对农村资金的“虹吸效应”。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私有资本、外资和国际组织参股,设立能够满足农村民营经济需要的民营银行,服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在发放自营性贷款的同时,可以承接其他金融机构的转贷和委托业务。

3.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从目前情况看,农信社改革模式仍过于单一,垄断经营局面没有改变,绝大多数农信社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实质性变化不显著,“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应注重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并重和多元化,允许成立跨行政区划的信用社/商业或合作银行,一个基层农信社可以跨几个乡经营,也可以让联社/商业或合作银行跨几个县经营;允许盈利的信用社保留在联社之外,或自主选择加入哪个联社;允许一个县有两个县联社,允许有的县联社/商业或合作银行不加入省联社,等等。同时,应有效协调对农信社监管的问题。坚持市场主导,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尊重农村信用社股东和法人的自主选择权,防止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农村信用社兼并重组,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市)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于“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

4.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鉴于“三农”的弱势特征和商业金融的趋利性,商业金融不可能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现阶段必须使政策性金融发挥主导作用,这也是作为弥补市场“失灵”或“缺失”的一种必要手段。但当前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都出现了商业化趋势,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为此,应逐步将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重心由目前的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从主要提供短期资金转向主要提供中长期农业开发资金,重点支持周期长、收益低、不适合商业运作条件的农村公益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现代化和扶贫等贷款业务。并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主动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意愿和努力,发挥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针对政策性金融介于财政和金融两者之间的特殊性,应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衡量指标体系以及风险防范体系。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需要通过财政补贴来支持一些项目和地区的发展。但补贴容易导致政策性金融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并将亏损归咎于“政策性业务”,导致另一种道德风险的出现。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衡量指标来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5.农业银行要厘清地区差异化的支农思路。我国农业银行目前的城市化导向和业务转移不应成为其忽视农村市场的借口,但应完全按照市场化、商业化方式运作,发挥其支持农业的传统优势,主要服务县域,增加农业贷款比重,自主地对农村有市场、有效益的高端客户进行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商业化程度高、资金需求量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农村村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项目以及县域以上工商企业,还可以对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作批发贷款业务,间接地为农户贷款,并可以对非金融组织(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批发贷款业务。

6.加快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步伐。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以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的方式将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使用,用于支农信贷投放。充分利用邮政储蓄银行点多面广的网络优势,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经营体系,发挥其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支付服务功能,积极扩大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涉农信贷业务。通过以上措施,从而在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农村信用社单一垄断的市场格局,从机制上解决农村金融信贷交易权垄断、货币政策承载主体单一的问题,有效解决当前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严重缺失。

(二)以利益为导向,再造农村资金供给和回流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质产业,自身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决定了其资金运营成本高、风险高,效益低的特点。农村信贷的比较收益长期低于城市信贷,必然产生“挤出效应”,利益驱动使银行“贷农不如贷工,贷小不如贷大”,并促使机构网点向收益高的地区转移。突破资金瓶颈、切实解决“三农”的融资难题,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视的核心问题。要引导资金回流,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解决资金的收益问题。为此,有关部门应抓紧立法,并发挥政府的行政作用,制定包括财政、税收、货币政策在内的一揽子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采取激励有效、风险可控、协调配套的扶持措施,以解决无法由市场解决的“公平”问题和“非农偏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1.尽快制定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律和有关实施办法。建议抓紧制定《农村政策金融法》、《农业保险法》、《农村合作金融法》、《农业信贷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应针对不同机构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存贷比例和直接支农贷款比例的下限,并将农村地区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作为一项长期性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且尽快出台其实施办法,监管部门应将其纳入对金融机构监督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加大对“三农”业务的考核力度,以建立农村资金强制回流机制。可采用商业银行直接投入或缴存资金给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其资金实力两种方式。

2.发挥政府的行政作用,建立支农联系制度。政府应利用其特殊的职能作用,召集相关部门、单位建立支农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各方面有关政策、支农信息、农村经济状况、难点问题等,共同研讨,使各部门的支农政策和措施相协调,使金融服务与各项支农政策相对接,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做到有重点、有目标、有实效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3.建立财政资金配套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财政部门应将现有的财政支农资金划一部分作为贷款贴息资金、担保基金、支农风险基金,通过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等来加以扶持,撬动商业金融对“三农”信贷介入。对因信贷支农需要而必须保留的亏损金融网点给以财政支持政策,对政策性原因造成的农村金融机构呆坏账,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联手打包处置或组建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处置。由政府出资设立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冲销坏账或弥补亏损。

4.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税务部门应对所有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实行免征营业税、减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其经营性收入、贷款损失核销、抵贷物资处置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扶持其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增强其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经营。

5.实行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在当前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给予涉农贷款机构再贷款、再贴现、金融市场资金拆借等资格优先、利率优惠等货币政策,对“三农”信贷投入大的农村金融机构应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差别利率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优化信贷结构,适当控制非农贷款,促进商业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首先,中央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支农再贷款额度调剂力度,将支农再贷款集中用于春耕生产不足的地区,并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的投向监督和使用效果考核,切实发挥其杠杆作用,引导农村信用社扩大支农信贷投放,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支农再贷款的期限、额度和发放时机。其次,中央银行要强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继续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已办理特种存款,同时涉农贷款比例较高、支持春耕资金不足的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其增加支农信贷投放的合理资金需求,提前支取特种存款,并按其实际持有期限对应的特种存款利率标准计付利息,以增加春耕旺季信贷资金来源。再次,央行要充分发挥再贴现工具的结构调整作用,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和农副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环节的票据,各金融机构应优先予以贴现,人民银行要优先办理再贴现,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涉农行业、企业的资金投入。最后,对涉农贷款投放比例较高的农村信用社,支持其优先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扩大支农信贷资金来源。

6.实行分类监管政策。银监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在统一监管标杆下实行分类监管,以提高监管有效性,如在资本充足率监管、风险监控指标确定等方面都应考虑农村金融的实际,实行较低的监管标准,而不应与其他商业银行采取同一标准,并在监管费收取政策上也应将农村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相区别。从而形成资金支农的政策合力,以利益驱动为导向,引导金融资金向县域经济倾斜,提升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支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三)以疏通为导向,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和小额信贷组织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民间融资发展是农村金融抑制下的诱致性变迁,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其实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存在其内在合理性和必然性,更重要的是其对于农村经济来说是内生性的,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当正规金融体系发展到相当程度、金融抑制被充分解除之后,非正规金融活动才会缩小到无足轻重的程度。因此,有必要放松对民间金融的政策限制和金融管制,允许有组织的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融资服务。国内外经验表明,民间贷款组织是推动民间融资公开化的制度性安排。实践亦证明,在农村地区存在民间融资滋生土壤的情况下,对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融资一味地禁止、打压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对民间融资应从立法正名、政府定位、规范管理、监测监督、市场竞争等方面采取一揽子制度安排,逐步使农村民间融资成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资金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要尽快制定《民间金融法》或《民间贷款组织法》,从法律的角度予以正名,给其以合法地位,加强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和保护,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让民间金融“浮出水面”。并把非正式金融、正式金融和准正式金融并列看作金融市场、金融秩序和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另外,在市场化导向下,大银行撤出农村是必然的,关键是大银行撤走后要有新机构进来,其途径就是放开小额信贷业务和小额信贷机构。[12]在这方面,孟加拉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小额信贷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组织来做,也可以由大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经营。但相比之下,由前者经营更合适。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不同,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额信贷组织完全可以在各地生存发展,并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一个载体。例如,可以由大银行对小额信贷组织发放贷款,然后再由后者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就是说,大银行可以充当贷款批发商,小额信贷组织则充当贷款的零售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困难还比较多,关键在于一些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一是政策问题,目前我国规定成立村镇银行必须有大银行参股20%,对于纯民间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还限制得较死。建议对于小额信贷组织应当引导而不应主导其发展,应当给民间的小额信贷组织松绑。二是对风险的认识问题。我国管理层对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存在一种担忧,即担心其会演变成基金会,从而重蹈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覆辙。但只要是真正的私人民间性质的金融组织,就不会重走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老路。三是利率问题,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小额信贷组织从大银行批发借款然后再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必然会使农户借到的贷款利率上升,加之农户贷款风险较大,其利率也必然相对较高,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增加利息负担。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例如可以通过减免金融组织的营业税、所得税,或者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等来加以扶持,在对小额信贷组织的监管上应当同一般商业银行有所区别等。同时,国家应针对小额贷款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小额信贷机构以合法地位,尤其是应尽快废除原有不合理的“只贷不存”规定,逐步放宽对小额贷款机构的种种不合适限制,配套相关政策措施,最终允许它们吸收存款,以扩大其资金来源。

(四)以创新为导向,改革完善现行农村信贷管理体制

1.制定合理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在建立和完善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的基础上,适当下放基层行社信贷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信贷手续,加大涉农信贷支持范畴,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授权授信机制。改进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将信贷员的权、责、利紧密挂钩,对信贷风险按“市场风险与责任风险”区别对待,建立有效管理下的信贷免责机制,激发信贷员培植和挖掘新的涉农客户资源。

2.建立科学的以溢价覆盖贷款风险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辅以政府必要的政策扶持。农业产业具有经营风险大、周期长、盈利水平低、生产分散等特点,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资金的使用成本都比较高,实施严格的利率管制特别不利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是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桎梏。要抓紧研究降低农村金融抑制程度的措施,通过溢价覆盖贷款风险,吸引资金流向或留在农村,增强农村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性,配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整体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贷款定价机制,正确运用利率覆盖贷款风险,利用利率杠杆增强其发放“三农”贷款的内在动力。实行贷款利率定价分级授权制度,法人机构应对分支机构贷款权限和利率浮动范围一并授权。分支机构应在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贷款利率授权,综合考虑借款人信用等级、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资金及管理成本、风险水平、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在浮动区间内进行转授权或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农村信用社要灵活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合理确定利率水平,提高对“三农”贷款的积极性。但以溢价覆盖贷款风险必然会使农户借到的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增加利息负担,如上所述,政府为此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例如可以通过减免金融组织的营业税、所得税,或者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等来加以扶持。

3.提高小额农贷额度。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收入水平和信用状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小额贷款额度。原则上,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发达地区可提高到10万-30万元,欠发达地区可提高到1万-5万元,其他地区在此范围内视情况而定;联保贷款额度视借款人实际风险状况,可在信用贷款额度基础上适度提高。对个别生产规模大、经营效益佳、信用记录好、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在报经上级管理部门备案后可再适当调高贷款额度。

4.合理确定小额贷款期限。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农民销售农副产品的时间和综合还款能力等,灵活确定小额贷款期限。禁止人为缩短贷款期限,坚决打破“春放秋收冬不贷”和不科学的贷款不跨年的传统做法。允许传统农业生产的小额贷款跨年度使用,要充分考虑借款人的实际需要和灾害等带来的客观影响,个别贷款期限可视情况延长。对用于温室种养、林果种植、茶园改造、特种水产(畜)养殖等生产经营周期较长或灾害修复期较长的贷款,期限可延长至3年。消费贷款的期限可根据消费种类、借款人综合还款能力、贷款风险等因素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确因自然灾害和疫病等不可抗力导致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予以合理展期。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公司+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在收获季节不得不被迫接受低价格的农副产品收购行为。

5.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涉农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动产抵押、权利质押等有效担保方式,进一步发掘符合农户和农村经济特点的抵押物。对抵押担保物不足,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企业,可审慎发放信用贷款或几家小企业相互联保发放联保贷款。当前,应扩大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允许耕地、林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根据我国农村实情,借鉴国际经验,尝试将集体土地使用权、动产抵押等概念引入法律和信贷实践中,对于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住宅,建议采取发证确权等有效方式,促使农民手中的资源能够转发为金融部门认可的、可流转的信用手段,积极探索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采用房产、土地承包权、宅基地、林权质押、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在建工程、订单、仓单质押等多种抵押形式。

6.创新信贷品种。探索以工哺农和以城带乡的新型信贷模式,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尝试改变以抵押担保为前提的信贷管理方式,大力推行收入为第一还款来源的信贷模式;在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的同时,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大力推广农户联保协议贷款,提高小额农贷覆盖面;积极开展农村住房、医疗、教育、耐用消费品等消费信贷,开办大额农业贷款、农业生产合作社贷款、林业长期贷款、果木业长期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劳务贷款,农民工回乡创业贷款、农村自然灾害应急贷款等,打通资金供给与需求的连接渠道,真正将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愿望转变为现实的信贷需求,将滞留于金融机构的闲置资金转变为现实的信贷投放。

7.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针对农户不愿强弱联合的心态,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户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培育,特别是应当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农户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建立良好的乡规、民约引导培育农户的公德意识,形成“富帮贫”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以补偿为导向,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农村金融保障体系

1.完善担保体系。尽快成立由政府出资或由政府支持的县域信用担保中心,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以有效解决“三农”经济融资担保难问题,降低信贷支农风险。当前,应由国家出资设立农村开发信贷担保公司,对区域内新农村建设项目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农村建设项目等提供担保服务,或建立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归集社区资金、农村个体私营企业资金、农户资金,弥补农户联保的不足。

2.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保险业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市场化的社会互助机制和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相一致的。当前,有必要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担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投保模式,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以突破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要积极借鉴国际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管理技术,从财政补贴、定价原则、风险补偿和转移等多方面,加大我国现代农业保险要素市场的支持,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传承能力。当前,保监部门和银监部门应沟通协调,探索生猪保险与农村小额信贷相结合的新模式,帮助养殖户解决养猪贷款难问题。目前值得探讨和尝试的农业保险模式有:一是在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尽快组建不以营利为目标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那样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等。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有效方式。

3.尽快建立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开发农业贷款补偿保险品种。针对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风险较大的特点,为解决农业贷款风险大的问题,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组建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设置一条保障线,增加银行持续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保险公司应创新险种,或由农户、农村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协商具体保险条款,在农民、农村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向保险公司投保,解除金融机构贷款的后顾之忧,既拓宽了保险业务,又可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实现三方共赢。这亦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我国金融结构最大的问题――期限不匹配问题,就是主要依靠银行的短期资金来支持长期的投资。

4.发展农产品期货。建议在规范发展原有农产品交易品种的基础上,扩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尽快取消部分行业资金的准入限制和投资者准入限制,引导相关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同时,建议国家在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中,扩大期货市场信息的传播,积极引导农民获取农产品现货与期货两个市场的信息,形成现、期货一体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5.完善相应配套体系建设。如农村财产制度安排的相关法律保障问题,农村资金互助会管理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接轨问题,人民银行对新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账户开户、资金清算、发行库存取款、信贷登记咨询、征信管理等系统接入管理问题等。

(六)以需求为导向,重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进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创新是逐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和金融机构自身效益的必要途径。

1.扩大服务领域。要基于解决农村信贷融资需求的视角,把资本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信贷市场、农业资产评估市场、产权交易等相关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发展农村的投资基金和信托业、金融租赁业等,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链条,有效解决政策性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农村政策性小额信贷目标客户达到率低的问题,切实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2.完善结算体系。要加快改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结算工具,为农村信用社加入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积极创造条件, 推进资金清算系统建设,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汇划难、异地存取款难等问题。尝试将农信社银行卡功能升级,与农户授信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把借记卡升级为贷记卡,实现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有关部门要对农民工特色银行卡实施优惠政策,降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手续费标准,引导农民工多用卡。要积极探索发展符合农民使用特点和习惯的电子银行业务,为“三农”发展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3.健全农村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我国的农业经济要尽快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朝着“高资金积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模式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资金积累、国家财政支持及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话,根本无法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与农村融资渠道单一的矛盾,必须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持,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加快培育和借助于农业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创新多种金融衍生产品来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应制定一些倾斜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为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和基金的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在证券市场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七)以诚信为导向,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完善相关立法制度。要通过立法,确立金融生态建设的法律地位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努力建设“诚信政府”。建议尽快出台《征信法》、《强制执行法》、《中小金融机构破产法》等法律法规,抓紧修订《破产法》、《刑法》、《民法》和《担保法》等法律,切实贯彻落实《物权法》,改进上述法律关于破产清算、贷款欺诈和担保抵押物等的规定,完善会计准则,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硬约束,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与义务,化解长期困扰中国银行界的一个巨大风险――银行能从那些向其举债的经营不善企业收回贷款,为金融改革和维护金融债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法律支持。

2.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包括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体系和信贷登记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准确记录和保存各类客户的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违约责任、信贷记录等重要数据,通过准确识别贷款人身份,改善农村信用缺失和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准确判断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金投放效率,为农村企业和农户贷款业务提供信用支持,缓解农村企业和农户贷款难问题。建立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进行实时监测、科学评价,金融业要配合社会相关部门加强农村地区诚信教育和金融知识、金融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以增强群众的金融意识,大力宣讲孟加拉尤努斯模式“穷人的信用”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开展“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和守信者的授权授信。

3.优化农村金融司法环境。司法部门要降低金融债权案件的诉讼费用,加强对金融案件的审判执行力度,提高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结和执结率,保证金融债权得到公平清偿,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和逃废债行为。可组建独立于地方的专业司法机构,专门负责胜诉贷款的执行难问题,排除有关方面不恰当的干预,有效维护金融债权,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4.规范中介机构运作。要按市场原则建立健全中介服务准入和退出法规,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使其与有关行政部门彻底脱钩,防止因部门利益而产生中介垄断。大力培育一批民间中介机构,通过相互竞争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市场化运作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努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金融部门信贷支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加大 形成合力[N].金融时报,2008-01-05.

[2] 曾建中.略论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想[DB/OL].中国经济网,2006-07-31.

[3]王健君.金融支农新思维[J].望,2007,(39).

[4]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关于二00七年十一月份湖南省市场利率监测情况的通报(长银货[2007]45号).

[5] 林铁钢.深化改革 完善体系 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J].中国金融,2006,(11).

[6]周清玉.实施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金融,2006,(11).

[7]王进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缺失与破解[J].中国金融,2006,(12).

[8] 赵德旺.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需求与供给[N].金融时报,2007-08-09.

[9]郭左践.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6,(11).

[10] 苏宁.优化金融环境 改善金融生态,金融时报[N].2005-07-13.

篇4

【关键词】 县级 财政 农村金融

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腹地,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现有耕地180万亩,人口156万人,行政区划调整后辖29个镇、5个乡、一个省级开发区,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水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同时为省级“不锈钢特钢制品出口基地”和“脱水蔬菜出口基地”。2011年兴化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6.5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56亿元。2012年1月至6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36.97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73亿元,同比增长9.5%。

一、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兴化市目前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8家,担保机构16家。截至2012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9.49亿元,比年初增加60.85亿元,同比多增加22.61亿元,余额比年初增长17.45%,存款总量突破400亿元大关;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2.66亿元,比年初增加30.16亿元,同比多增加12.86亿元,余额比年初增长12.97%。

1、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服务面临的困难

(1)农业生产经营项目收益低、风险高,放贷机构存在顾虑。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回报率低,而且受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上农业政策保险机制尚未完善,农村生产得不到保障。这就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发放存在顾虑,农村生产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2)农户贷款额小、分散,成本较高,信贷人员缺乏放贷动力。农户贷款具有额度小、手续繁、客户量大面广的特点,信贷人员需投入较大的精力,放贷成本加大。兴化市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行“阳光信贷”,采取建立农户信用档案,集中授信的方式,既提高了放贷效率,同时也减轻了信贷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贷款成本,但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建立了信贷业务考核机制,实行信贷人员绩效工资与贷款发放量挂钩,不少信贷人员将眼光瞄准额度大的企业贷款,对于发放额度小的农户贷款自然缺乏动力支持。

(3)农村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加大了银行审贷难度。目前,虽然大部分农村企业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真正按公司制规范操作的为数不多,其多数股东为家庭成员,实质为一人公司。因而不少企业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对外报送的账表有多种数据。农村金融机构无法通过报表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及时作出准确评价,从而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放贷顾虑。甚至少数企业无专门会计人员,无账无表或做假账,农村金融机构无法准确把握其资产、负债、成本、效益等情况,贷款额度很难把握。

(4)缺少担保抵押,贷款难以发放。农村金融机构出于防范信贷风险考虑,必然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可是,不少企业尚处初步发展阶段,自有资产有限,缺少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同时,信用担保机构对大部分农村企业认同度不高,使得农村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的担保途径,银行贷款难以得到落实。

(5)农村信用环境不佳,银行存在畏惧心理。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环境有所改善,但少数企业和农户信用观念依然淡薄,诚信意识不强,逃债行为时有发生,无疑加大了贷款风险,挫伤了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2、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

(1)与银行合作关系未能有效提升。具体表现在与协作银行的风险分摊比例、担保贷款的利率优惠以及与贷款配套银行收取的各种费用减免等,这些因素将导致担保机构所担保的贷款质量偏低,承担风险过大,收益偏低。

(2)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不强。由于担保公司普遍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同时又尚未接入人行征信系统,无法调阅被担保人的征信报告,难以对担保项目进行有效评估和审查。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不需要担保公司担保,银行就可以贷款;需要提供担保的企业大多是新成立、经济效益一般的企业。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诚信度低,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大大增加了担保公司的风险。

(3)担保机构专业人才匮乏。担保行业属于新兴的特殊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和熟悉金融政策法规。据相关部门统计,兴化市担保行业现有从业人员中从事过金融工作的人员数量比例严重偏低。

(4)担保业务收益偏低。担保公司属于低收益高风险,担保手续费费率每年仅为担保金额的1.8%左右,导致兴化市正常开展担保业务的14家担保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最高3.74%,最低仅为-1.24%,平均仅为0.81%,其中有两家亏损,大大低于其他行业收益水平。个别担保公司为了弥补收益上的不足,甚至出现超范围经营现象。

(5)政府缺乏有效监管。国家针对担保机构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但相关管理部门缺乏行使监管职能的有效手段。个别担保机构存在违规超范围经营、抽逃注册资本、内部管理制度混乱、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等现象。

另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针对涉农保险机构的优惠措施不多。目前除农业保险保费的营业税优惠外,无其他优惠措施,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由于县级财政不宽裕,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的财政支持以中央级、省级为主,而从本级财政获得的支持较少。

二、当前县级金融机构享受的财政政策

篇5

(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本文以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大力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为研究背题,通过建立完善“农村青年+征集+信贷”的信贷投入机制,打通了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金融支持;固原市;农村青年创业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31-02

收稿日期:2015-04-10

一、引言

2014年以来,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大力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通过建立完善“农村青年+征集+信贷”的信贷投入机制,打通了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1.统一规范评定标准

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针对各金融机构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工作程序不一、标准不一、评定结果不能够被广泛运用的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统一制定印发了《固原市县(区)信用青年农户、信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考评办法》,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形成了系统化、组织化、规范化的农户信息征集和信用评价机制,提高了评定结果的认可度和利用率。按照统一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2014年起计划每年为600名农村创业青年建立信用档案,每年评定300名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20个以青年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信用示范合作组织,并定期对农村青年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结果进行更新,不符合标准的对其信用示范户称号予以降级或取消。

2.加强教育和培训

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以宣传教育培训为先导,充分依托全市建立的一千多个金融知识宣传站,组建由乡镇团委书记、银行信贷员、大学生“村官”和村团员骨干组成的义务宣传员和咨询员,通过集中授课和一对一宣传的方式增强农村青年的金融素养和诚信意识,引导他们诚信创业、诚信守业。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推进金融支持农业青年创业的规范化、项目化和制度化,打通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的“最后一公里”,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还牵头组建了全国首个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导师团,通过集中辅导、定期咨询、日常联络和“联合会诊”等方式为创业青年提供金融知识、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指导和结对扶持,帮助创业青年顺利获得创业资金方面的担保、信贷等金融支持。同时,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探索建立了“六盘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基金,重点面向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

3.推动金融扶持

对于已确定具有较高信用等级的农村青年信用户和农村经济信用示范合作组织,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积极引导当地金融机构不仅给予较大的授信额度,而且在贷款利率方面享受优惠。如固原市农村信用联社对于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业贷款项目贷款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对于农村经济信用示范合作组织贷款额度最高提高到100万元;泾源县农村信用联社对信用良好的农村青年推出“接力贷”、“富农卡”等信贷产品,满足了农村创业青年长期性、灵活性的信贷需求。为了帮助农村青年成功创业,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还专门建立了定期问卷调查和回访的长效工作机制,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听取意见和建议,努力提升工作质量。自2014年以来,共回访信用示范户一百多户,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二十多个。

4.搭建创建平台

为了搭建起农村青年与金融机构之间合作交流的平台和桥梁,交流创业经验,促进银农合作,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还举办了全市首届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论坛,对涉及农村青年创业的金融优惠政策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各金融机构对各自的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流程做了全面细致的推介,农村创业青年代表结合各自的创业经历做了经验交流。金融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论坛将围绕不同主题,每年举办一次。

5.争取政策扶持

为提高农村青年创业信贷需求的满足率,增加农村青年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积极努力,向当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为农村青年创业示范户争取到了财政贴息、减免税收、利率优惠等15项扶持政策,推动当地金融机构建立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贷款实行“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发放”,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拿到所需创业资金。

6.构建监督考核体系

为强力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积极推动地方政府部门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纳入地方金融生态示范县乡考核范围,进行季度考核、半年通报和年终排名;当地人民银行按照金融机构在农村青年创业工作中支持度和贡献率,对金融机构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同时,根据各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中的贷款额度、利率、贷款条件等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动态调整支农再贷款额度,向重点支持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的信用社倾斜。

三、取得成效

1.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固原市辖内金融机构依托评选出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和农村经济信用示范合作组织,加大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力度,真正实现了金融机构与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互惠共赢的双赢格局。截止2014年10月末,固原市四县一区已全面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县域覆盖面达100%,评定示范户200户和合作组织10家,共发放贷款5 000多万元,为其减免利息支出250多万元,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8亿元,直接受益农户达4 600多户。

2.建立了示范户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目前,泾源县已被确定为“全市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示范县”,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确定“金融支持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示范单位”,全市还建立了6个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示范基地。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团委联合固原市金融团工委对在全市金融机构支持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过程中表现突出的20个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3.调动了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

篇6

【关键词】农村产权;改革;实践;金融

一、金融支持下的农村产权改革实践

成都作为改革的试验田,以集体资产的确权等办法,通过金融机构,完成对农村产业规模化,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与此同时,农林用地的原始使用用途不得发生改变,这是其根本和需要坚持的原则,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加快产业流转。

1.第一步:“完成确权登记”

确权登记是一个工作量较为巨大的工程,需要对各个地区各个乡镇的下属各村的每一处集体用地做地毯式的排查。难度高、工程量大,但是作为改革的基础工程,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也将其作为重点工作,下达专项指令,力求对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都某区,5个镇街7个试点村10试点组共710户完成了确权等工作在6月底完成,剩余的地区还在加紧进行。仅一个县,就彻查完成了26904户。确权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下面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2.第二步:“建立城乡一体化资产交易平台”

建立这个平台就需要各级政府在制定制度上审时度势,既要保证资金在担保金融机构和银行间合理有序流通,又要保证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免使集体资产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而且,由于集体资产的从属比较复杂,需要调节各个部门之间的意见异同,所以,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平台,是一件极为繁琐的工程。不过事在人为,通过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已经有了典型的范例。

同样是成都市,温江区,作为首批试点地区,经过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为农村产权流转设立的专门的服务机构,成都市也同时成立了由农投和城司等投资部门共同投资设立的16家产权流转担保企业。不同于政府完全投资且应用于各类现代农业项目的农业担保企业,其主要的业务是进行信用担保和行为担保(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流转行为作保,大大降低流转的风险)。注册资金共3亿元人民币,显示了成都市政府坚定改革的态度。而经过协商,信用社可按照最高8倍的比例发放贷款,即24亿的流动资金。

但是改革若慢慢进入深水区,暴露的问题便会逐步增大。在各级机构顺利进行各项工作的良好表面下,政策的弊端和漏洞逐步显现出来。

二、金融支持下的农村产权改革研究

1.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

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还是在法律方面,且主要集中在如,流转用地的用途问题,和宅基地等集体产权能否被抵押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我国在这种环境下法律的空缺,而在现有法律基础之上,无法对这部分进行监管或者抵押。

《物权法》等法规明确规定,宅基地禁止被当作抵押财产使用,且建设部2008年2月颁布, 自2008年7月施行的《房屋登记办法》的新规定也明确表明,农业宅基地的转移转让仅允许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即农房无法从法律上脱离集体,作为抵押物出现。

2.改革还需完善的方面

(1)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的垄断地位,使得本身面临信贷高风险的信用社为了规避风险会自然的提高其利率,从而增大此间借款人的还款压力,恶性循环,以至还款人不按时还款,从而进一步造成损失。虽然某些地区会对此建立产权流转抵押还款风险保障机制,但是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仍需要我们的关注。

(2)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的立足比较稳定,但是仅凭其一家的经济实力,难免到时会出现资金短缺和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且一旦改革进入发展期,对资金的需求相对初期而言是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到时则必然面临资金短缺的窘境。

(3)风险的分担制度尚有欠缺,政府兜底后,各种产权若仍无法得以有效处理,风险集中在政府设立的各个金融机构上,这些机构又能否直接承担责任。若无法承担责任,将使财政风险转移成为金融风险,这对金融系统及其结构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三、由改革问题分析得出的结果

改革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关系到我国农业集体产权能否被充分利用和制度能否优化升级,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大事,而若要应对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各个部门在自己负责的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1.国家应加强对改革所涉及的政策的立法

在《物权法》、《产权法》等现定法律无法进行修改的情况下,可以限定地区的政策做一定程度的细化,当然应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

例如宅基地的适时抵押制度,可以在改革试验区域放宽政策法规的约束,在保证对宅基地用途不改变的基础之上,给予信用社和基层政府抵押集体宅基地的权利。各地方政府也应在自己的权限内,积极寻求制度外的解决办法,例如对建设部等部委的特定解决办法做出官方的独立解释和应对所遇困难积极向国家发改委寻求帮助或是求助社会金融机构,在不做质押的前提下,提供及时的金融服务。

2.政府应规范合理风险分担机制

措施之一是可以将保险体系引导到农村产权体制改革中,增大商业保险的保护范围,增加保额,对农业改革涉及的方面做具体化的担保,将风险的规避市场化,细致化,这样使原本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同步降低,且没有给与企业过多的资本支出,是保障改革有效进行的法宝。

措施之二是可以利用社会监督机制,监督引导资本的使用和流向:

(1)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农村群众,以保证资本的切实利用。

(2)聘请专业的农学、经济学专家,对资本高效利用。

(3)借鉴已有的类似情况的成功经验,将风险性降到最低。

3.在金融市场引入方面,政府可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的提高

比如通过财政政策影响引入其他商业银行进入改革,从而消除一家独大引起的垄断市场出现,避免资金集中和过度依赖,从而避免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短缺和风险规避导致的利率极度提高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彼此间的竞争性,有利于银行行业均衡发展和产业优化,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长足的影响。由此,便可在结构上降低了改革所承担的风险,为改革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

4.在金融市场引入方面,金融机构应了解和做到的方面

首先,金融机构应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到农村产权改革的推行中,我国广大的农村中的集体财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是十分可靠的信贷保证,而除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此项问题关注较多的金融机构并不是多数,应该说,这是金融机构自身考虑的漏洞。如果能尽自己所能的提高自身在改革中所保持的地位,这对其经营和收益是有着深远影响的,毕竟,我国还是个庞大的农业国,农民数量占总人口比重较多。

其次,金融机构在等待政府政策下达的同时,应该努力完善自身信贷融资制度,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大对农村产权方面贷款的力度,在推动农业发展,提高自身收益和客户群上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

在战争、灾难、污染、疾病蔓延日益严重的今天,粮食及食品问题也作为一个重点问题被写入讨论的议题中进行研究。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近年来农耕用地的逐步被侵蚀,国企农场已经不能完全担负国人的需要,粮食问题已经渐渐影响到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所以,虽然如今世界的工业化虽已逐渐成形,农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且我国现阶段还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农村产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盘活农村经济形式,改善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以达到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过去的产权结构不利于经济生产继续较快发展的时候对其进行合理的革新,通过集体产权运作产生资金,再通过资金运作改善生产方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陈学建.关于金融支持农村产权改革的思考――以巴中市为例[J]. 西南金融,2014,02:59-61

[2]雷永健.金融支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调查与思考[J]. 南金融,2009,01:44-46

[3]张颖慧.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黄光伟.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5]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郑锦国,陆小权. 金融支持农村住房改造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州市为例[J]. 浙江金融,2011,02:60-63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体制 体制改革 体制缺陷

通过从政府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方面角度出发,综合应用经济政策,财政,法律,信息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通过政府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来得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一、当前河北省农村金融的运行情况

2009年,河北省金融系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诸多影响的情况下,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支农力度,河北省各银行机构增设基层营业网点44个,增加基层网点服务人员2339人,创新支持“三农”产品42个,创新中小企业贷款产品59个,创新群众理财金融产品60个,基层网点新增自动柜员机1518台,POS机22388台。

二、河北省农村金融体制的缺陷分析

(一)中外农村金融体制比较分析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的特点是金融机构和营业网点逐渐减少,业务相对萎缩,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撤离。信用社在很多地区事实上已经成为农村融资的惟一金融机构。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机构设置、经营机制及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日本农村金融体制由政府主导的以合作金融和财政支持的政策性金融及相关商业金融机构组成,其中以合作金融占主要地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按照市场定位指导,较好地满足了农村中的资金需求,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农村合作金融,是公认的比较成功的典型代表之一。

(二)主要的缺陷和不足包括以下几点

制度变迁使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加剧。近几年,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从县以下行政区域大规模撤离分支机构,县以下地区基本上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未撤的分支机构也多是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农村经济发展开始陷入困境,河北省在这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严重失衡。

农村金融过于商业化及合作性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都倾向于商业化,导致农村信用社的小商业银行性质没有改变。商业银行提供农业生产的信贷支持需要有相应高利率的风险作为补偿,而高利率对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更为不利,与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是南辕北辙。

政策性金融职责不清及功能异化。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业务狭窄,而在农产品的生产领域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则过于“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兼营商业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争夺金融资源,也严重阻碍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使得政策性金融职责不清及功能异化,甚至出现混乱,这一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存在河北省的农村金融体系中。

三、应对农村金融体系缺陷的解决措施

(一)从政府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提供担保的支持体系。政府应当提供金融贷款的担保来降低农村金融的交易费用及准入门槛,使得农民民众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得相对公平的贷款机会,有效解决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资金不足的难题。

提供财政方面的支持。政府应当提供财政方面的支持,体现在对农村金融组织的补贴或者财政支持上,政策性金融中的利息损失由财政提供支持,使得农民民众在获得资金贷款方面减少一些经济压力,在生产和生活上能够轻装上阵,从而有效促进河北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

通过科技和信息来引导。政府相关的金融机构应当在农村基层大力发展信息和科技,提高农民民众的信息和科技的掌握程度,使得政府的相关农村金融政策在第一时间到达农村基层,并且使得农民民众有效了解信息的内涵。

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农村金融组织分级管理经营,发展中小规模金融机构,发展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农民客户的营业网点,缩短金融服务经济距离,以缓解对农村金融排斥。

(二)从农村金融体系自身完善

建立新型农村商业银行机制。建立新型农村商业银行机制,例如村镇银行,完善农村信用社,建成产权明晰、有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控机制健全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实现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共存共荣,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有效做到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通力合作。

扩大金融主体的投入范围。建议相关农业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内部商业目标和外部支农扶贫的关系,实现“扶贫工作到户,效益到户”,用好用活扶贫贷款,增加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规模。同时,要面对农村和农业积极开发新的贷款品种。

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河北省目前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直由国家机构承担隐性担保。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当提上日程。

建立全方位多元化融资制度。建立新型邮政储蓄,完善农村资金回流制度。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对农村的“输血”机制,使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引导农业金融资本流人,降低社会资金的成本,维护农村经济的稳定。建立农业贷款收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三)从农民民众角度方向来促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完善

扩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渠道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要大力推广农牧渔副林业的有效结合,走农业综合化经营道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将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再加工,扩大农产品的生产链条,从而提高了将农产品直接销售出去的价差收入。

完善金融资产投资的多元化。要引导农民民众要进行资金多元化,储蓄、保险、债券及资本市场,增长农民投资性收益。

参考文献:

[1] 郭东.《2009河北农村金融发展综述》 [J]. 河北日报,2010;01:06

篇8

【关键词】农村市场;多赢机制;金融结算

一、以物流企业为中心开发农村市场的多赢机制的构建过程

以服务“三农”为导向的地区连锁经营企业的创建与管理,针对农村市场特点,通过服务“三农”理念的树立,农村市场连锁经营体系的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及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打造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多赢和共赢的连锁经营企业的运营模式,利益主体多方共同实现服务于“三农”的目标。

(1)树立服务意识,坚定一切工作围绕“三农”开展的经营理念;(2)构建网络,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的连锁经营体系;(3)建立内部运营机制,为系统运转提供高效服务;(4)培育品牌,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5)开发信息系统,为物流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现代化的支持手段。

信息系统是连锁经营的神经中枢。农村连锁地域广大,仅靠人力的控制,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连锁,“三农”服务也难以落到实处。由方兴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以“分工协同、流程透明、实销实结、合作共赢”为建设原则的小康树连锁经营体系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统一的、多元的、连贯的信息传输和环节控制。该系统全面体现了“为合作者创造利益、为消费者带来价值”的经营理念,使连锁体系真正成为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相结合的现代物流模式。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1.小康树信息查询系统

以小康树购销存信息系统为核心,建立了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相关企业(生产商、商、连锁加盟店公司、分公司、业务部)信息查询系统。

2.GPS运输监控系统

GPS系统实现了实时跟踪车辆,集成GPS调度监控,优化运输配送路线。调度人员从货物起运时就可以获得准确的货物到达时间、到达位置等信息,这样发货、配送、收货各环节相关部门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实现货物的快速流动与安全抵达,使配送效率、效益在有效的、科学的调控下得到体现。

3.客户关系管理(含电话访问)系统

各加盟店、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全部进入信息系统,商品信息回馈靠一个电话就能实现,信息记录全部存入服务器,通过查询、归纳全面地了解到整个商品和服务的信息,管理者、生产商可以各取所需,提取有用的信息。对加盟连锁店定期进行的电话访问,不仅及时了解了他们的需求、问题和建议,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组织感”,同时通过电话访销的信息,合理规划配送线路,也大大节省了终端配送费用。

4.单位“钱包”模块

生产商、供应商、分公司、业务部、连锁加盟门店都设有电子钱包,后台与银行连接,形成系统后台分配。按照“实销实结”原则,每卖出一件商品,各方应得的利益即时进入自己的电子“钱包”,可以很直观地体现每个层面和相关合作者的利益分配,真正达到了即时结算、分配透明,取得合作者之间的互信,赢得了合作者的信赖。

二、通过建立多赢共赢的运行机制实现利益共享

在市场经济下,只有利益共享,兼顾各方才能保证连锁体系的长期发展,才能保障切实服务于“三农”,成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提供者和依赖者。“分工协同、流程透明、实销实结、合作共赢”的总原则,就全面包含着利益共享的管理思想。

(一)实现多方共赢

连锁经营体系整个机制运转活动中所包含的五方:方兴公司、供应商、连锁加盟店、农村消费者、政府都是这个体系中的利益享受成员。

(二)分配机制透明

多方共赢的具体体现也落脚到最终的经济分配上。在方兴的体系中,分配过程是透明的也是即时的,经济活动中的各方都能清楚地计算出自己的收益。

1.根据劳动和投资获得收益

在业务层面,从分公司到业务部分配中,实行五五制原则。一是劳动所得,即业务部将商品配送到连锁店的劳动过程在整个收益中占50%;二是投资所得,即总的效益的50%作为股金红利分配。在执行分配中,实现即时化,劳动所得通过电子钱包即时分配,投资所得月初按照上月效益情况进行分配。这种即时化的特点分配方式使物质的激励成为一个即时和连续的过程,起到了促进劳动者和管理者积极性的作用。

2.每个商品都体现各方利益

从一个商品走上平台开始就在其定价中体现出分配。保证了相关各方的收益,同时由于价格和收益透明,促进了互信,各环节都能主动地加强商品的维护乃至店铺的维护服务。

3.电子结算保证各方经济利益的即时化、透明化

信息系统设立的电子钱包,使各方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天每时的经济效益。银行后台结算系统,在一件商品完成销售的同时,即按照预先设计即时分配到连锁店、供应商、业务部、分公司、总公司的钱包内,并可以立即查询或提取。即时化和透明化的分配管理,使各方能够将精力都投放在运营上、服务上、商品的改进上,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和互相的不信任感。

三、以物流企业为中心开发农村市场的多赢机制的特点

(一)分工协同

以服务“三农”为导向的地区连锁经营企业的创建与管理一改过去农村经营业户的单打独斗和流通企业的“小而全”,专业化分工,每个环节都干自己最内行的事,然后协同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在商品的供应、仓储、分销,以及终端等各环节都实现专业化,各负其责,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各环节之间协同行动,共同提高系统整体的运营效率。该运营模式不求全、求多,而是由各环节专业化来实现整个系统的专业化、规模化,如同由每个齿轮的性能优化决定整个机器的运转效率和运行效果。

(二)流程透明

在各业务和管理环节,每个部门的每个人,从商品进入平台的采购行为开始,到最后由业务部分销到连锁店,由连锁店再至终端,各种交易和运作行为都在严密的信息系统监控之中,重要信息即时披露给相关者,实现了公开、公正和透明,大大减少了扯皮现象和互相猜疑等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各环节的互信和效率。

(三)实销实结

即实时销售实时结算。这是实现以服务“三农”为导向的地区连锁经营企业的创建与管理的核心,也是各方主体利益得以实现的本质所在。连锁经营体系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如何保证顺利地实现各方利益,实销实结通过利用电子手段,以及商品进销存系统内与银行联合驱动的后台分配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因素,解决了结算环节中可能存在的信誉风险问题。

(四)合作共赢

以服务“三农”为导向的地区连锁经营企业的创建与管理,构建了以供应商、物流企业、连锁店(包括加盟店)、政府以及消费者等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共赢机制,各方主体互相协作、协调配合,形成了共同开拓农村市场,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利益共同体,各方通过在同一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效益、共同发展。

以方兴物流为总枢纽构建的“小康树”连锁经营体系,坚持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建立起高效、畅通的现代化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渠道,构筑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满足农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消费需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拓农村市场,依靠信息系统建立虚拟仓库,设置最接近售点的吞吐码头,辐射各村街集市,改造和组织农村经营资源,逐步建立农村市场商品供应和农产品购销体系,同时加强产品的宣传和信息反馈,搞好售后服务,引导消费理念的提升,激发农民的消费热情,保护农民的消费权益,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促进了当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万君.农村超市——未来农村市场营销的主力军[J].市场论坛,2004.

[2]董云鹏.农村超市发展初探[J].商业研究,2002.

[3]李碧珍.农村连锁经营:可行性、现状、对策[J].商业经济文荟,2006.

[4]潘旭明.农村连锁经营的创新模式[J].农村经济,2007.

篇9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1-0082-04

一、“公司+农户+金融”模式的形成背景

(一)城区“三农”发展状况

鹿城区作为温州的行政中心,按照市政府“东移、西扩、南联、北接”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不少原来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都被纳入市区范围,表1反映了近几年城区“三农”发展呈现的明显特征,即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极低,基本上保持在0.5%的水平;纯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占比极低,基本保持在1%的水平;农民的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

表1鹿城“三农”发展状况表

(二)城区农村合作金融的支农困境

城市的扩张和城市中心的迁移使得原来郊区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也使得与郊区乡镇有着紧密联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被纳入了城市范围。现实的“三农”发展环境导致城区农村合作金融的支农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以鹿城农村合作银行为例,自1996年与农行脱钩以来,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前身为温州市郊农村信用社)尽管对自身市场定位的认识不断深化,为“三农”服务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支农投入得到增加,但截至2005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318170万元,其中纯农业贷款余额为11772万元,占比仅为3.7%。

面对这种特定环境,除了采取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方式满足农户的资金需要外,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探索新的路径选择,才能实现服务“三农”的突破。

(三)温州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在列入温州市“百龙工程”的农业龙头企业中抽取了30个样本进行调查,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1)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规模持续扩张,无论融资额度还是融资面均呈扩大趋势;(2)融资需求相对集中于开办初期和已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30个样本中,创办2年内的7家企业均发生过融资行为,创办期5年以上、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11家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融资行为,融资额占全部融资总额的58%;(3)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以自有资金为主,其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约占50%,银行借贷约占40%,民间借贷约占10%,融资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发展比较缓慢。

表2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状况抽样调查表单位:个

通过调查还发现,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困难并不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因为资金有效供给不足,银行和信用社作为正规金融仍然是农业企业的融资首选,从融资意向的调查情况看,农业龙头企业有90%倾向于银行、信用社贷款,比实际高出13个百分点,愿意通过民间融资的企业只占10%,低于实际23个百分点,此外有80%的企业希望得到财政补助。可见,高利率的民间融资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另外从融资保证方式上看,依次为信用评估、担保、产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家庭财产连带抵押,信用担保融资是目前农业龙头企业最希望得到的担保方式。

造成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1.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投资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投资风险较大。

2.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所拥有的资产量小、值低且地处农村变现难,有的还权属不清、证照不全,在现行制度下缺乏银行可接受的抵押物,同时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一般不愿提供贷款。

3.对农业贷款要实行优惠政策,利率很低。从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的纯农业贷款看,平均月利率约为4.65‰,贷款年息率比全市平均利率约低5个百分点,因此商业银行从自身效益出发一般不愿提供贷款。

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天然担负着支持“三农”的责任,但它仍然是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三农”贷款的扶持极少,贷款风险仍要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己来化解。在收益低、风险大的条件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得不慎贷。

5.个别优质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规模较大,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受资本约束难以承担,当地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又因贷款权限不够,报批程序繁琐而难以满足。

二、“公司+农户+金融”支农模式的运作机制

为有效解决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难题,鹿城农村合作银行与温州市农信担保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温州市农信担保公司由市供销社、市农业局、市菜篮子开发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专门为市级示范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由于市农信担保公司是在市政府支持下创建的,且能够按照《公司法》和《担保法》的要求规范运作,所以同担保公司合作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农村合作银行单独贷款的风险。这就为建立“公司+农户+金融”的支农机制创造了可能。

鹿城农村合作银行与市农信担保公司通过协商结成了比较稳固的贷款担保业务关系,形成了以稳健为原则的运作机制。

一是把好贷前调查关。对企业提出的贷款申请,由农信担保公司进行初审,然后由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和农业局三方联合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财务状况和信用程度等;再通过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比较全面地掌握基本情况,经综合审定后确定贷款规模和期限。

二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目前还只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提供贷款;为防止恶意转移资产,使债权落空,要求企业法人以自然人身份作为第二担保人,一旦出险将追溯其个人家庭财产;建立风险基金,实行分级代偿,出现风险首先以风险基金偿还贷款,不足部分由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分级代偿,合作银行承担12%,免交利息,担保公司承担88%。

三、对“公司+农户+金融"支农模式的效果评析

“公司+农户+金融”的支农模式为建立扶持农业的长效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同时也实现了银企“双赢”。

1.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扩大,效益提升。新的支农模式使农业龙头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有效缓解了资金紧缺、贷款难的问题,从而带动企业迅速发展。有5家企业在三年内通过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的支持评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设备、基地、产品的科技含量得到明显提高。

2.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带动了农户生产,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如瓯海五凤淀粉厂地处本市西部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创办已有二十年,其原料来自当地的农家粮食品种――地瓜,带动农户多,市场前景好,近几年来年本行向其累放贷款132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在温州市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90%以上,还远销德国、西班牙、捷克等国外市场,2005年销售收入达7759万元,为贷款支持前的5倍多,创利441万元;该厂在瓯海西部山区建立了38000亩淀粉原料基地,与1200户种植户签订了保护价收购订单,并在四川丰都建立了红薯基地,带动当地5000户种植户增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为建立扶持农业的长效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公司+农户+金融”的支农模式区别于政府安排的无偿性农业扶持资金,而是按照市场化、商业化方式运作,实行规范化操作和风险控制,其效果远比单一的资金补助强。它可以使支农资金永续滚动使用,发挥长期效应,又能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市场意识和信用意识。同时还可按照“扶优限劣”的原则,通过信贷杠杆适时调整资金投向,向强势农业龙头企业倾斜,使资金投入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企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4.形成了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三农”的新路径。“公司+农户+金融”的支农模式使鹿城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了有效体现支农宗旨的资金运用途径,为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度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由于操作规范、管理严格、运作得当,目前为止到期的102笔担保贷款均已顺利收回贷款本息,实现了银企“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由于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当地居民的储蓄和中小企业存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形成了资金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较好地体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有利于城乡和谐发展。

四、“公司+农户+金融"模式与其他支农模式的比较

(一)与“公司+农户”模式的比较

“公司+农户”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比较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通过组建龙头企业可有效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目前农业龙头企业绝大多数还属于中小企业,真正的“大龙”、“强龙”不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但从其与农户的利益关系看,龙头企业仍处于强势地位,加之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上的有效监督,因此极易出现订单难兑现、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将风险转嫁给农户的现象,很少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合作。与此同时,一些农户不守信用,私自毁约损害公司利益也时有发生。

而“公司+农户+金融”模式则将担保公司和银行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一方面可以在龙头企业遭遇市场风险时,保持资金链的延续,保证龙头企业的生存,并通过订单的兑现间接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在农户失信时,也对龙头企业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公司+农户+金融”模式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更有利于农业龙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与“四位一体”模式的比较

“四位一体”模式最早由北大林毅夫教授、亚洲开发银行汤敏博士提出,试图通过“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农户”的金融创新解决农村资金问题,延长农业产业链。具体思路是:由龙头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性担保公司;银行根据龙头企业建立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的需要,将贷款发放给相关农户;然后由龙头企业用收购农产品的价款归还银行贷款;担保公司对银行向农户贷款的安全提供担保。目前云南省临沧地区正在进行“四位一体”模式试点。

该模式和“公司+农户+金融”模式的构成要素一致,其不同点在于:一是担保公司的组建上不同,前者由龙头企业组建,后者由政府部门组织;二是支持对象不同,前者面对农户,主要解决广大农户的融资困难,后者面向龙头企业,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四位一体”模式的运作中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充分考虑该模式中最关键环节――龙头企业的市场风险,“四位一体”模式的前提之一是龙头企业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这在供求关系正常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的,但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供求关系稍微变化就可能导致价格大幅波动,而遇到市场风险时,如果龙头公司自身都面临困境,则由其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就更难以为继,所以要使这个模式持续正常运作就必须考虑另外建立风险基金来对冲龙头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二是农户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从农民的意愿来看,一般对利率3%―4%的政策性贷款非常欢迎,对5%―7%的利率水平能够承受,而正规金融的贷款利率一般在6%左右,再加上贷款利息一半的担保费,高达9%的融资成本是农户不愿承受的,而农业龙头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则远远超过农户个体。三是贷款银行的管理成本,尽管有龙头企业提供担保,但作为贷款人仍必须掌握农户的家庭财产等有关信息,农户贷款额小量大面广,信息收集和贷款管理的成本仍然会很高,且当担保公司出险时,银行的风险也会相应加大;同时目前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是松散型的联合,龙头企业本身的担保意愿并不强烈:另外实践已经证明,对农户的金融支持采取小额信用贷款或农户联保贷款的方式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因此,从成本上考虑,银行的积极性并不高。

而“公司+金融+农户”模式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它首先关注的是龙头企业这个根本,遵循企业受益然后惠及农户的基本思路,其一是满足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对资金的要求,使其资金链得到保障;其二是简化了银行的管理,作为贷款人只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风险管理,而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则由龙头企业自主管理、自担风险;其三是风险共担机制更加简明有效,“四位一体”模式需要另外再建立政府牵头的风险基金或政策性担保,以防止市场风险集中时造成运行流程被打破,“公司+金融+农户”模式则直接由政府农口部门牵头组织担保公司,弱化了银行的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公司+金融+农户”模式在支持“三农”中具有更高的效率。

五、总结

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在提高支持新农村建设贡献度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支农模式,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体现了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本特征。

1.要跳出支农的传统思维。城区经济的纯农业占比极低,如果局限于传统农业,或局限于传统的服务区域范围,则只能开展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等业务,势必使城区农村合作金融的支农功能越来越萎缩,因此,突破传统支农思路至关重要。鹿城农村合作银行跳出了鹿城辖区,支持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从而扩大了视野,突破了局限于当地的传统支农思维,拓宽了城区农村合作金融的支农范畴。

2.要从创新担保机制入手。扶持“三农”的资金投入,无论从农村中小企业还是农民的角度看,抵押担保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因此如何降低或转移风险,从而符合农村合作金融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农村金融投入的焦点,这使得担保机制的创新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关键性问题。对此,鹿城农村合作银行选择与市农信担保公司合作,实现了对担保机制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分散或转移风险,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合作者为政府下属部门或有政府部门参与,信用度较高,并且对借款人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能够比较准确及时地掌握借款人的经营状况,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信息;二是形成了多重风险防范机制,防止风险聚集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3.要形成支农的放大效应。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果只将支农效用局限于支持对象本身,其支农功能仍然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必须寻求农村产业链中的关键点作为支持对象,通过其双向互动和连锁效应,使支农效用得到放大,从而使城区农村合作金融的支农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大量农户,使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的支农资金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双宁.银行业机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作为.金融时报,2006.04.29

[2]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我国农村融资现实审视与制度重构[J].金融研究,2006;1

[3]林毅夫.推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增加农民收入.毅夫博客(blog.省略/m/linyifu)

[4]刘巍,李振华.新农村建设样本:“四位一体”模式的临沧实践.21世纪经济报道第452期,2006年4月10日

篇10

摘要:金融支持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指出了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492(2006)06-0031-0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有什么样的金融期盼与资金需求,金融制度安排与金融资源配置就应该作相应的跟进,以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此,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对河北省11个地市的2346户农户 其中种植业813户,养殖业473户,运输业257户,建筑业139户,农产品加工业231户,其他275户。以下简称样本农户和637家县域企业其中涉农企业198家,采掘业47家,制造业230家,建筑业42家,餐饮业83家,其他37家。以下简称样本企业进行调查,以期全面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供求状况,剖析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在此基础上寻求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路径。

一、对农村资金需求的现实考量

(一)农村资金需求总量刚性扩张趋势明显

问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样本农户资金需求量扩大2.4倍,样本企业资金需求扩大2.3倍,分别以年均60%、58%增长。农户的融资面与融资额均为扩大之势。户均资金需求由2001年的3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4万元,融资需求正由分散小额向集中大额的方向转变,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进入2006年,融资需求更趋旺盛。有69.6%的农户有贷款需求,计划扩大融资30%以上的企业占了近四成。由于受供给不足的影响,近年来农村资金缺口有增无减。2005年样本农户资金缺口高达2363万元,样本企业资金缺口为273858万元,分别是2001年资金缺口的3.7倍和2.5倍。

(二)农村融资用途多样化特征突出

从2006年农户贷款用途的性质上分析,用于生产经营与生活需要的分配比例为6.21。深入分析借贷资金的用途,发现非农产业和农民建房、供子女上学等资金需求占据一半左右的比重,贷款出现脱离传统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向。据统计,“八五”以来,河北省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是同期农林牧渔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13.8倍、2.8倍、3.3倍,与此相应的贷款需求意向也比较强烈。

(三)农村融资来源多元化渐成趋势

对样本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以来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筹资的能力明显增强,资金来源结构呈现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调查的样本企业2005年全部资金负债中,11%的资金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11%为股东入股资金5%为向社会融资12%为商业信用净融入资金39%为国有银行贷款10%为农信社贷款12%为其他渠道融资。农户资金来源中,61.7%为自筹资金14.8%为民间借贷资金23.5%为银行信用社贷款。从过去五年的发展趋势看,虽然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依然是融资的主渠道,但在企业负债中的占比成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57.5%下降到2005年的49.3%,下降8.2个百分点,融资出现一定程度的“脱银行化”趋向,民间借贷、社会集资、股东入股、商业信用等融资发展迅速。

(四)农村资金需求数额大、周期长倾向明显

伴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事业投资力度的加大,过去那种只满足于农户家庭小规模传统种植业的小额贷款已非主流,大额贷款、中长期资金需求越来越高。调查显示,农户用于传统种植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逐步减少。农村规模种养户和特种养殖经营户、产业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需求数额大、时间长,如栽植林果、饲养奶牛等项目生产周期一般为2―3年,甚至更长,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多,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如购买大型农用、运输、建筑机械一次性资金需求在3―40万元之间。

(五)农村建设资金财政与金融次第投入渐成趋势

随着“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落实,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扩大,农村资金投入呈现财政转移支付在前、市场性的金融手段逐步跟进并相互融合的特点。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需求,必需首先依靠财政力量提供供给。根据国家“农业支出预算安排,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规定,河北省2006年安排省级财政预算投入资金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31%,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将投资63亿元规划改造中低产田786万亩,进行生态综合治理30万亩,扶持有偿项目150个,参股经营项目25个,贷款贴息项目50个。

伴随财政对“三农”不断投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将会形成巨大的金融需求。今年初,农发行总行与河北省政府签订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在今后三年内向全省提供500亿元政府信用额度,其中2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300亿元用于支持购销企业收购粮棉油。

(六)农村金融服务向全方位多样化需求发展

当前农村对金融服务有多样化需求,除贷款需求外,快速便捷的存取款业务、银行卡业务、投资理财服务如代销国债、基金、投资性保险和证券产品、子女助学贷款、务工贷款、住房贷款、消费信贷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二、对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审视

(一)县域金融机构缩减,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伴随国有银行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基层金融机构纷纷弃农奔城,造成支农金融主体缺位,农村金融服务战线大幅度收缩。2005年,全省共有国有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机构1853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142家,农村信用社5157个,邮政储蓄网点997个。与2001年相比,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减少1358个,从业人员减少8299人,与网点大量缩减相伴而生的是信贷增量不足。

不仅如此,表面看来目前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家涉农金融机构组成的“三足鼎立”支农格局,也己经“空心化”和形式化。农业发展银行几乎定位于专营政策性粮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粮食银行”;农业银行从具有传统经营优势的农村金融阵地退出农村信用社事实上成为农村金融的“独立军”。“一社难支三农”且改制后的农信社,法人地位从乡一级上升到县一级,正从农民互助组织衍变成与国有商业银行为伍的官办银行,服务“三农”的宗旨发生了动摇。据唐山市调查,农村信用社存量贷款中约有20%以上投放于市区大中型企业。由于支农金融主体定位不准,功能模糊,使农村发展资金陷入财政无力投入、政策金融无权投入、商业金融不愿投入、合作金融力不从心的尴尬境地。

(二)信贷投入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

表现之一支农贷款 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和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够。2003年以来,支农贷款已明显低于第一产业增长速度。2005年,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831.8亿元,比上年增长3.9%乡镇企业贷款余额449.4亿元,比上年下降4.4%。而当年农业产值增长6.2%。可见金融尚未成为支撑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力支柱。

表现之二农村贷款增幅大大低于城市贷款增幅,金融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严重失衡。“十五”时期,全省投放县及县以下的贷款简称农村贷款年均增长只有5.6%,比城市贷款11.5%的年平均增幅低了近6个百分点。到了2005年未,农村贷款不增反降,出现罕见负增长,比上年下降0.8%。

表现之三县域商业银行贷存比不断降低,并长期低于全省贷存比,对存款资源的利用显著不足。

表现之四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目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除了人民银行少量的支农再贷款和有限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外,尚缺乏其他资金注入渠道。特别是一些资金需用规模较大、使用时间相对集中的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尤为突出。调查的隆化县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种业基地”,“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2005年资金缺口高达5000万元。

(三)多家分食农村金融资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失血”现象严重。

一是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超常发展。2005年来,全省邮政储蓄存款余额667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增长23.7%,占全部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增量的15%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7.3个百分点。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多存少贷,上存资金。从对72个县市国有商业银行调查情况看,2005年上存资金802.7亿元,占到当年各项存款余额的33.8%,上存资金是2001年的2.3倍,成为资金外流的主要管道。

三是信用社投资有价证券,分流资金。据72个县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统计,2005年认购投资各种债券64.5亿元,约占信用社外流资金的57%。

四是拆借资金或异地贷款,投放外地。据72个县市国有商业银行统计,2005年共净拆出县域外或信贷投放县域外资金4.5亿元,比2001年增加2.2亿元。

农村现有的金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获得净储蓄的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经营内容己经由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为主变为了以吸收存款为主。被视为经济发展“血液”的金融资源正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农村资金“非农化”,使得农村资金“失血”严重。

(四)金融市场品种单一,贷款定价偏高

近年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种类没有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适合农业发展的中间业务和结算种类相对较少,银行卡和网络业务在农村还是空白。特别是作为金融支农主体的农村信用社,仍然习惯于“春放秋收冬不贷”的经营理念和以存贷款为主的经营方式,贷款期限以一年内的短期为主、贷款额度以几千元为主、贷款利率以“一浮到顶”为主。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得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内在动力,高浮的农贷利率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相悖。问卷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利率过高的占37%贷款手续繁琐的占45%;可抵押物不足的占40%;担保人难找的占26%。农村金融产品开发的滞后、服务品种的单一、服务手段的落后,严重抑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五)结算渠道不畅,“肠梗阻”现象严重

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还不能实现电子信息化服务。银联卡还不能在农村乡镇使用,资金结算难以实现“一汇通”。大部分农信社尚未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在商业银行瞬间即可到账的资金,农信社至少要2―3天才能到账。调查的张家口市,金融从业人员人均拥有PC机0.36台,在农村乡镇人均只有PC机0.22台用于存取款的ATM机总共有12台,平均16万人一台。结算渠道上的不畅与农村资金要求跨行跨区流动的矛盾加剧,既给客户带来了不便,也给农信社自身经营带来许多尴尬。如不能吸收贷款对象的派生存款和经营性存款失去了对信贷对象资金流动的监控,不利于防范农贷的风险流失了不少优质客户。

(六)保险市场发展缓慢,保险对农业经济补偿机制严重缺失

目前,河北省8家财产险经营主体中,仅人保财险经营农险业务,依托所辖分支机构直接承保或委托乡镇政府、银行、信用社、兽医站等单位代为办理。所开办的主要险种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虽经十几年的努力,农村保险市场展业困难。据统计,2001―2004年,人保财险共承担风险保额累计116.7亿元,共收取农险保费2771.1万元,累计支付赔款2253.6万元,81.3%的高赔付率高于79%农业保险经营盈亏平衡点,使农业保险难以为继。近年来保额、保费持续下滑,承保面逐年减少,2001―2004年保额分别为39.7亿元、36.0亿元、22.8亿元、18.2亿元,保费分别为989.7万元、812.8万元、603.6万元、365万元。农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其中养殖业保险赔付率高达120%,保险公司单险种核算亏损。

三、对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分析

通过对农村资金供给与需求各层面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远小于需求,资金供给不足、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其症结与矛盾焦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支农体系不完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金融机构全方位地支持“三农”,要求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乃至证券、保险体系设置合理、服务全面,但目前的农村金融组织仍然存在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农信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但无力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金融资产的趋利性与农业的弱质性矛盾难以调和

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资金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趋利。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从而成为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区域。

(三)农村金融机构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机构支农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金融产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农村金融机构现有的信贷管理方式、落后的经营模式、低下的服务水平和单调的金融产品与此要求相去甚远。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良好环境不协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一环境要求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规避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及银企关系协调等方面的内容的协调运作、相养相生。而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远不尽如人意。农村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完备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缺位,涉农金融法律滞后,执法环境也不理想。

四、加大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政策建议

(一)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服务主体,尽快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着力打造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组织保障和金融制度保证。

(二)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步调一致,协调运作,建立诚信社会、诚信农村,诚信个人的信用环境。一是要建立农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农村企业和个人建立信息档案。二是要大力培育小额农贷组织和信用担保机构,使之与农信社之间既保持竞争又充满生机和活力。三是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四是建立失信惩戒机制,打击逃废债行为,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五是在立法上给农村金融主体宽松的公平的法律环境,加强法制监管,保证其健康发展。

(三)实行金融政策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

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创新适应农村、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一是加大结算改革和结算工具创新力度,畅通结算渠道,加速农村资金周转。二是实行分类支农的信贷政策,大力支持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同时,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四是完善中央银行“窗口指导”和调节机制,实现金融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五是在农村推行票据业务,发挥票据业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国有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和调整农村市场经营策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一是针对基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中小企业的评级授信标准与管理系统,做到既“抓大”又“顾小”。二是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充分调动基层行放款积极性。三是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和信用企业的授权授信,促进建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实行财政税收政策倾斜,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

要想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让金融机构有利可图,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或鼓励措施,对投向农业领域的信贷资金国家可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财政资金补贴,以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的积极性。

课题组长王景武

课题副组长李小秋

课题组成员:曹吉平

王建国

郑向阳

李允

张双英

刘莉亚

张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