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困生帮扶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学困生帮扶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困生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特殊群体,如果忽视学困生群体的教学活动,整体教学成效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认真分析,首先要准确定位学困生属于什么类型,对学困生进行画像。其次要对学困生分类制定帮扶计划促进其转变,要综合运用情感激励、基础回顾、技巧辅导、分层要求,以及结对帮扶等方式,让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技巧、夯实基础、得到帮助,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提供良好条件。
二、立足学困生实际状况,落实综合转化推进措施
1.情感上予以关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许多学困生由于自身语文学习成绩滞后,或是存在抵触畏难情绪,语文学习投入程度不高。对此,教师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多加关心帮助,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使他们逐步融入到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对学困生要保持和蔼的态度,交流的语气要亲切,在课堂提问方面予以倾斜,课后辅导指点方面也要充分关心到这一群体,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环境的温馨,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2.基础上巩固夯实,弥补语文学习缺陷。许多学困生由于在上一阶段,或是上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基础薄弱,导致现阶段学习存在较大难度。对于这种类型的学困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头看,通过基础知识测试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学困生语文学习基础方面的薄弱环节,从而使复习巩固更具针对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要挤出时间帮助学困生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技巧上予以指点,增强语文学习效率。许多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绩滞后,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要领。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强化学习技巧的指导,例如作文是许多学困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从选题立意、间架结构、材料布局、表现手法、情感思想等方面,总结一些形象直观、简单可行的经验,让学困生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他们作文写作能力,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正是由于技巧的匮乏,才导致部分学生成为了语文学困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强化知识点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习技能的指导,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
4.要求上分层分级,注重开展因材施教。学困生群体暂时处于班级的后列,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具有一些差距,如果以统一的要求开展语文教学,不利于积极情感的激发。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目标设置的方式,为这一群体单独设置教学目标,在教学难度方面适当降低,倾向于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整个教学活动按照分层设置的目标进行,从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考试考查、能力过关等方面同步推进,这一点对于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转化效果方面意义明显。
5.帮扶上整合资源,校内校外联动开展。对学困生的转化,既要教师亲力亲为,同时也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时间与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多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弥补基础知识短缺,尽快赶上班级语文学习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发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作用,要求语文学习优秀生、班级干部和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还要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技巧。除了在校内进行帮扶之外,在假日尤其是暑假、寒假等较长的假期内,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电话联系等方式,继续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将帮扶的触角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形成对学困生帮扶的立体体系。
三、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注意点
篇2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都会在课余时间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反思和讨论,但是由于经验缺乏和能力有限,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无从下手。本周,我们又对英语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日常教学方面:
一、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单词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记忆单词方法欠佳,记忆单词很吃力,这样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英语的学习。
二、英语教师工作量繁重,班额大,课时量不足,班级中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随着年级的增大而增多。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很难兼顾到这些学生,那怎么才能更好地处理好这一关系呢?
三、如何让学生对活动感兴趣的同时也积极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课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时活动不容易收回,甚至有的学生往往对活动本身更感兴趣,而对运用语言并不是很感兴趣。
四、如何提高后半节课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性差,后半节课老师更多的精力忙于管纪律较多,所以,教学效果开始下降。
五、低段年级学生回答问题容易出现人云亦云,有时师生互动难以开展,特别是小组活动的效果难以实施,那怎样才能逐步改变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呢?
六、四年级的字母书写教学虽然教师也很重视,不断采用各种方法,但是部分学生的书写作业还是不太理想,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七、高段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怎样照顾到程度较差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
八、高段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在一点点减少,我们应考虑怎样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九、高年级英语课中有时知识点多,且繁杂,有的一课时根本来不及完成任务,但为了赶进度,有时教学难以到位,如何做好教材处理和加工?
十、高段学生(包括优生)上课不愿意主动发言,如何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十一、对于课堂中一些书面作业,教师往往会在学生完成后先集体进行讲评,但是后进生的书面作业问题还是很大,特别是高年段的学生如何提高这些学生作业质量?
十二、练习册中的部分练习不能与相应年段学生实际水平相符,但是教师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自编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巩固练习,如何能更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
十三、英语除了写,读、听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们也十分重视课后听磁带跟读这样的作业,但是听磁带跟读作业难以落实与检查,如何调动家长对对学生学习英语进行督促?
课外辅导及活动方面
篇3
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困生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有困难,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学困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的达不到规定要求;
(2)身心生长发育正常,感官和智力正常;
(3)造成原因不同,学困生之间有差异;
(4)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通过干预或辅导是可以逆转的。
2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因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意识的形成不仅受周围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的影响,还与其自身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2.1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很多人看到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认为考学无用,致使学生不愿再去考学,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另外,学生涉世不深,未谙世事,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身心不能健康成长。学校周边环境多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分散学生的精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导致逃学甚至辍学现象发生。
2.2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是家长无暇管理子女。农村近80%学生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成了监护人,“留守学生”极易形成任性、自私、懒惰、骄横的性格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二是家长对孩子放任自由,不过问孩子的活动,常常让孩子随意活动,有的孩子因此而沾染上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嗜好。三是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易形成孩子自卑、自闭、恐慌、抑郁、安全感缺失的心理。
2.3学校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在升学的压力下只注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中还存在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教学方法也不尽如人意,未能完全体现人文怀。
3转化措施及对策
3.1以长补短,以优代困面对后进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即使是点滴进步,也应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多用闪光的语言激励学生,通过疏导促使后进生积极向上,同时在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竞赛,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问中找学困生到乐趣,享受进步的喜悦。
3.2针对后进生,教师要加倍的爱护和关心,细心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后进的前因后果,因人而异。
3.3制定多元目标评价机制: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级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3.4布置作业因人而异,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课堂上对于以些简单题目给予他们机会,让这些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
篇4
关键词: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42-02
1 问题的提出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是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以合作学习促学困生的发展作为研究重点,从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入手,通过师生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学习,为学困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空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关注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学习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推进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化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围绕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并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转化和减少“学困生”的基本途径。
2 化学“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学生本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2.1.1学习方法不当
初三刚接触化学时,奇妙的化学现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但部分学生只注重看热闹而不注重看门道,注重表象知识的感知而不注重理性知识的思考和记忆,对化学反应看表象而不知其实质,不懂得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思考问题,也不重视事实、原理、概念的理解记忆,头脑中的化学知识是零碎的、零乱的,从而造成知识上的脱节,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对化学学习产生畏惧、厌学。
2.1.2缺少自信,活动参与度不够
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善于观察,学习的原动力始终不足,总觉得自己笨手笨脚,害怕参与学习活动,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说错。学习上遇到到困难,不敢向同学、老师请教,有了疑问、异议也不敢提出,渐渐地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困难。
2.1.3缺乏学习兴趣与动力
部分“学困生”化学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刻苦攻读、认真钻研的精神,缺乏踏踏实实学习化学的决心和毅力,学习全凭一时热情,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情绪烦躁,觉得自己缺乏学习化学的才能,产生放弃学习化学的念头,变成“学困生”。
2.2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1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滞后
初中化学教师长期任教毕业年级,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体的快节奏的教学模式,他们不能把学生看作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能采取积极的心理优化措施,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一味加大课堂的容量,不顾学生的感受,肆意拔高,一步到位,提高所谓的“课堂学习效率”,教与学严重脱钩,致使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2.2.2对“学困生”缺乏研究了解
教师不注意研究和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知之甚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把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时,一味的责怪学生学习基础差、思维慢、脑子笨。
2.2.3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教学过程中不善于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感性材料,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教学中许多应该探究、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还是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以学生机械记忆理解为主,造成学生的学习是雾里看花,稀里糊涂,学习能力日趋减弱,学习困难愈加明显。
3 化学教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3.1缩短与“学困生”的距离,加强感性沟通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困生”充满爱心,了解其性格,尊重其个性,努力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参与教学活动,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露脸”的机会,让“学困生”能经常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加自信心,减少自卑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赞许,要经常和学困生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励其克服困难。对“学困生”的每一次练习和作业情况都要及时反馈,做好作业面批和作业订正辅导,练习难度要恰当,针对性要强,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究”,加强对他们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的训练。
3.2切实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观察、谈话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课外活动、作业批改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3.2.1研究“学困生”所误
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练习中的错误信息,研究、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洞察其心理,巧妙而准确的帮助其纠正错误,并督促其订正。
3.2.2研究“学困生”所疑
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善于发现和排除学生思维的“疙瘩”,体察他们的困难,根据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精心设置教学过程,做到预设和生成相结合,及时帮助他们化解学习中的疑难。
3.2.3研究“学困生”所遗
调查表明,学困生常有“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和知识与解决问题联系不上的感受。教师要经常帮助学生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提高知识的应用水平,克服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3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应培养和保持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其突破化学知识的分化。课堂教学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缩短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生活用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学。
3.4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浅、慢、精”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和记忆的方法,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注重运用典型实例,注意联系对比,注意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网络型知识结构。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要给学生反复点拨、启发和疏通;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5加强实验教学
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演示时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学生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实验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仪器简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
3.6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注重观察和思考,不断模仿、不断重复、不断操练,帮助学生做到眼勤、耳勤、手勤和口勤,学会记忆的方法,学会科学地利用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指导“学困生”阅读。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第二,启发“学困生”思考。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应当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发而动全身的关健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
第三,组织“学困生”讨论。讨论是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困生”参与问题讨论,鼓励“学困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在热烈的气氛中体验学习,感悟知识。
第四,引导“学困生”总结。复习教学中指导“学困生”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使“学困生”掌握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第五,面向全班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是有一定差别的。教学中如果对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就会出现“尖子吃不饱,慢生不消化”的现象。学生在一起上课,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法。即简单地把全班学生分为上、中、下三层,授课时采用低起点(适合少数下层学生)、中坡度(适合大多数中层学生),统一进度,分层要求和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处于“不跳够不到,跳一跳能摘到”的状态,其效果是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得到最佳发展。
面对化学学困生的存在与转化,在实践中笔者作了许多的思考与努力。许多学困生都不是智力原因造成的,是暂时的现象。我对不同类型学困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认为,只要老师在思想上重视学困生的存在和转化工作,在教学中对学困生倾注更多的爱和热情,在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减少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会取得更大的成效,整体教学质量会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杜芳艳.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原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
篇5
两级分化信任爱心自信心上进心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走进其他班级听课,我都会发现一些特点,智力好、反应快的学生无论做题,还是回答问题都十分活跃,而一小部分学生则胆小怯懦,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习惯于被动地学习。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引发我深深的思索,学生是不是真的两极分化了?
怎样看待学生的两极分化?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我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是如何践行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公平面对每一位学生
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学生,他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我总是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逐步放大这些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信。
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大事小事都要付诸于爱心,要和风细雨,要对症下药,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给学困生吃“小灶”,多提问、多关注、多鼓励,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详细说来,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
如我班的任天勇(化名)和邵帅(化名)两位,他们父亲的去世,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巨大的伤痛。对于需要父爱的孩子,对于需要帮助的这两个孩子,我一有机会就同他们交流,同他们谈心,并让学生课下和他们多交流互动,让他们走出失去父亲的阴影。他们有错时,要及时地批评指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弃他们,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现在他们已经走出往日的阴影,脸上又露出久违的笑容。
二、成立帮扶学习小组
相互帮助是我教学中一贯提倡的做法。事实证明,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前提下的互助,带动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两两结对,选出小组长。负责他们的学习以及作业的监督,困难时的帮助,通过帮困这种形式来创设一种学习氛围.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结意识和不断向上的竞争意识。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增无减,效果很明显。
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李传政(化名)和米俊宇(化名)等学习差的学生。无论成绩还是课堂纪律,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也就能信心十足地去学习,不再畏惧,不再胆小,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会了帮助别人,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团结、融洽。
三、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我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文中的字词,字写得好要及时鼓励,写得潦草或写错时要及时指正。对于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时,要面带笑容地及时表扬他们。要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后进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四、师生关系要和谐良好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平时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多鼓励,不要动辄就批评,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老师热爱、关心学生,学生也会热爱老师,并由此爱屋及乌,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程。对于“掉队”的学生,我要及时了解学生“掉队”的原因,帮助其树立自信。对“学困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我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他们也会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作业布置应层次等级化
每当学习新的知识,我就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布置不同的作业。成绩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从阅读题上下工夫,多做一些课外阅读题,以提高他们做阅读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则是会读课文,会写本文要求会写的字与同语,写工整规范。会写会读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完成了这些,再让他们去做阅读题。我不想让班的学生掉队,让班里的每个学生总能进步,不管是进步多大,只要进步就好,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能学一点是一点,也让学生找到自信,让他们逐步变成爱学乐学的孩子。
六、单元测试区别对待
篇6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深入推进减负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2013年5月,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和北京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联合举办“初中减负工作校长论坛”,全市初中校校长代表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
论坛旨在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各方面和各环节总结经验,探索减负工作新做法、新思路。论坛主旨发言均选自各区县推荐的初中减负工作典型学校代表。本期所刊登的九位校长的文章分别从关注差异、构建不选择学生的教育、精细教学管理、学科减负、“学困生”帮扶、加强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中小衔接等不同方面,交流了学校减负工作的真招和实效。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高度肯定了全市初中校减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并对进一步推进初中减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北京市教委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将减负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在工作规范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减负工作八项具体要求;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三个结合”,即减负与增效相结合、调查研究与实践改进相结合、规范管理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在实施策略上,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断加大减负工作力度,引导区县和学校结合实际创新实践,使减负工作不断深化。
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在朝阳实验小学召开了“向幸福出发”减负工作主题现场交流会。现在,我们又在这里召开初中减负工作校长专题论坛。9位校长的主题发言,使我很受启发,同时也高兴地看到市教委颁布减负“八项规定”后,各个区县和学校针对实际情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推进工作。可以肯定地说,我市中小学减负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减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无论是社会观念还是教育观念都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后,减负工作推进要重在行动,“行于教育过程优化,成于教育品质的提升”。
篇7
【关键词】 弱势群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措施
义务教育法赋予了每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当孩子们进入小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就要和同龄人一起学习同样的知识,掌握同样的本领,但由于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或努力程度不同,导致每个班级都会出现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把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他们是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弱势群体”的主要表现
(一) 不能结合实际问题,正确运用概念、定理。他们在短期内能记住概念,但在应用上又十分困难,比如说,刚学了垂直的定义,让他们说怎样能得到两直线垂直,他们就蒙了,在概念的体系上不能及时加以巩固消化,久而久之概念之间又互相混淆,比如说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在解题时,说不清用的是性质还是判定。
(二) 这类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阅读速度较慢,而且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分不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的突破点,不能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预习、复习时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看。
(三) 学习上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活动,漠不关心、我行我素,缺乏积极参与课堂的激情,缺少思考问题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得过且过,对待问题避而不答,或用敌视的心态对待老师的提问。
(四) 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差。从不预习、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应付了事,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清解题的依据,分不清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经常是张冠李戴,笑话连天。解题过程混乱,不遵循一定的步骤,前后步骤颠三倒四,没有逻辑性。不能准确灵活的运用公式、定理,或死搬硬套。作业完成后更没有认真复查的习惯。
(五) 缺少竞争意识,不重视考试。每逢考试不愿认真复习,他们抱着反正我不会,马虎应付,采用可有可无的态度。在考场上“临场发挥”。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当多的学生学习数学是出于无意识的,是因为要考数学而被迫学数学,其学习数学的动力就可想而知了,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数学教师本身。一些数学老师认为a数学课的任务是教学生记住一些求圆周长、面积等等公式或者一些定义,然后通过大量做题,到时就“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许许多多的学生就在这漫长而乏味的过程中,逐渐厌倦数学。
(二) 缺乏学习思维方法。小学数学中正确的思维方法是解题的重要因素。不能自主顺利解决问题的学生比较缺乏逻辑知识,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后进生常会有概念不清楚、判断不恰当、推理不严密等表现,归根到底是没有认识和掌握必要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思维规律。后进生由于认识不清、知识系统混乱,加上题中设置的条件的干扰和变式,就会出现乱套解题方法,机械模仿,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学习障碍。
(三)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数学后进生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不能提前预习,在课堂上不专心,对老师布置的练习和作业马虎应对,遇难则过,抄袭了事。不能自主说明解题依据,不想寻根求底,解题时不讲过程,不讲条理,得出结论便可,课后不去及时复习,认真总结。考试前不认真复习,马虎应对,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弱势群体”转化的具体措施
(一) 帮助弱势学生树立自信心。弱势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或性格内向,或智商低下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作为老师和班主任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弱势群体的每个成员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鼓励他们并用多种办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二) 加强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的目的就是自身求知的需要。而对于数学课堂上那些基础较差,反应慢的同学恰恰在学习动机上缺乏目的性,作为教师就要多关心他们一下,给他们一些偏爱,尽可能的多给他们提供和设计一些表现机会,给他们以上进的希望。
(三) 实施“三优惠”政策。弱势群体普遍存在自卑、畏难、厌学、懒惰等心理,对他们实行优惠政策,使他们产生温暖感、愉悦感,这对消除他们诸多的病态心理,激发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
①作业上的“优惠”。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弱势群体的作业采用优先面批面改的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个别辅导,再让他们纠正作业中的错误。②课堂上的“优惠”。弱势群体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低,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条件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锻炼他们的胆量,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多次体验成功的喜悦。③评价上的“优惠”。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作业上都以积极的评价为主,只要有一个闪光点,教师要注意捕捉,予以表扬。
(四) 实施“一帮一”帮扶策略。同班同学之间结对帮扶,安排特殊座位。每星期利用班会课开展评比活动,看谁的结对帮扶最成功,最有效,发挥榜样作用。
只有我们关注了弱势群体,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和谐充满活力。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可以这样说,道路是曲折的。数学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渴望帮助,期盼关怀,教师应在学习上、情感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温暖。“弱势群体”中的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应从人本化教学理念出发,从每一位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去关注他们,让我们从教学上、从情感上为他们铺设一条快乐的学习之路、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不断获得成功。弱势群体成功了,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和谐了。
参考文献:
篇8
一、工作目标任务
(一)抓好常规教研,促进教学进一步规范。
1、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促进小学教学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将《规范》贯穿到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环节,用《规范》来要求教师的常规工作。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评估,促进教师树立教学中心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研员对常规业务的指导能力,加大检评指导力度,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认真学习市教学策略,领会策略的精神实质,指导教师,使之提高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学科研讨活动,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我镇网络交流平台,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施行网上交流,实施网上“问题教研”;开展实践性作业创新活动,规范作业设置,创新作业形式,使之更具有实践性,让学生乐于实践,快乐创新。
3、继续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指导课等活动,加强教师互动评课活动,发挥活动的最大效益;督促教师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4、做好教学质量的调研和检测工作。本学期教研室将继续加大对全镇小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开展教学质量检测和调研活动,及时分析检测结果,对出现的问题与学校、教师共同研讨,制定方案及时整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好晨读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抓好学生蓓蕾读书和个性特长发展培训 (写字、英语口语、实验、信息)等工作。
(二)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过程优化,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本学期继续在语数两科中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认真组织教师科学的设计预习提纲,使预习提纲成为指导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改变教师观念,学生能自行获取的知识放给学生,教师应讲的是学生不理解的或是本课的重难点,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多研究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帮扶与激励共施,使学困生觉得学习更容易。
6、教研员要坚持深入课堂,加大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力度,要多上实践课、示范课和研究课,通过互动评课,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积极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教研队伍。
7、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业务讲座、示范课、外出学习、理论学习和考核等培训活动,多渠道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队伍,增强全镇教学研究能力。
8、继续开展双周教育故事交流活动。通过一个个生动鲜亮的教育故事让每一位老师都分享着其中的经验,引发教师的思考,体会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碰发出教育智慧的火花。教干和青年教师在博客发表的教育故事,教师撰写教育故事上交镇教研室,教研室择优在网站公开发表,供大家交流。同时每月由教研室牵头向全镇教师推荐一例学习材料,由各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撰写学习体会,促进教师的成长。
9、借助“农远工程”平台,提升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弱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着力解决这些弱科教师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及时将教研信息、先进理念、优秀课堂等农远资源传送给一线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0、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对教干和青年教师的博客使用管理,及时总结通报,定期举行优秀博文评选活动,编写博客文集。开展丰富的网络教研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县市网络教研活动,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博客平台的积极作用。
11、继续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学期向教师推荐部分经典名作或教育教学类书籍供教师阅读。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内容,督促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撰写学习体会,把理论学习搞扎实,改变过去为了迎检而进行应付的现象,让理论发挥作用。同时定期进行教师理论知识考核,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综合量化评估,对参加县理论知识竞赛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八月份:
1、进行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理论知识培训。
2、组织好课改年级参加课程改革培训学习。
3、组织教研员参加县组织的教研员考核工作。
4、参加县组织的乡镇教研员、小学教导主任培训。
5、举行新分配教师业务培训学习。
6、召开教导主任会议,布署下半年教学教研工作安排。共2页,当前第1页12 九月份:
1、蓓蕾读书经验交流会。
2、教研员活动周。
3、安排语数预习提纲设计活动。
4、语数英教研员示范课观摩。
5、实践性作业设计活动。
6、组织出版博客文集。
7、布置教师读书活动、每月一荐活动。
8、“高效课堂”调研活动。
十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课堂达标活动。
2、举行教师理论知识竞赛。
3、调研各学校“蓓蕾读书”活动的开展。
4、“高效课堂”经验研讨会。
5、迎接县“百人听课团”课堂教学评估工作
6、教学常规半学期调研、检评。
7、参加全市小学数学第十届年会。
8、名师、专家课堂教学观摩。
9、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培训指导。
十一月份:
1、教师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教学札记、案例评比。
2、迎接县教学工作专项督导。
3、调研各学校教科研立项课题研究工作。
4、迎接县评估验收第二批星级教研室,复验第一批星级乡镇教研室工作。
5、讲故事比赛。
十二月份:
1、考查学科教学质量抽测(笔试、技能)。
2、教学常规检评。
3、城乡分片联研“手拉手”活动。
4、迎接县教育局年终督导评估。
篇9
一、认真合理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的分工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实践初期,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都会要求 :“小组里每个人积极发言,讨论后小组里派代表来发言”。可在全班交流时,很多小组都没有代表来交流或是只有小组长举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思考研究,发现是因为学生对于小组内的分工并不明确。
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组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小组内应有四个角色: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评价人,组内的角色分工定时进行轮换,当角色明确就不容易造成少数人包办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我有时也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选择合适的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在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知道几个边长?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操场的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之前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能力等都得到发挥和提高。
其次,要培养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帮助,以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等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
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辩别、评价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辩别、评价的能力及习惯,是向别人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轮流分工当汇报员,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帮扶等措施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五、总结评价
篇10
因为读书,我看到了遥远的风景;因为读书我懂得了班级管理的良策,以及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内涵;读书带给我“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新感觉,把精力全心全意投放到耕耘之中,不为收获所累;在班级工作方面,我践行着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原则。
一、更新思想,对症下药
学期之初接任新班级,面对着当下被分数证明的差班,凭着往日的教学经验,我试着平复那颗躁动的心,的那句“不问收获,但闻耕耘”给我以心灵的慰藉,心想只要过程好,结果也不会差。为了改变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不断翻阅书籍、查找各种资料,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近况以及家庭状况,当我满怀信心地进行班级管理教育时,却没能看到我希望的喜悦与信心。从那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我读出沮丧,更读出了他们对学习的反感。他们想学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改变“学习贫困”难道真的很困难?我困惑了、迷茫了,如何才能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成了我和其他教师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就在我深陷郁闷与迷惘之时,一位教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班的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兴趣,由重点教给学生知识转变到教会学生学习。”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如醍醐灌顶,顿时醒悟,原来比给予学生常规知识还要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其他教师们的指点下,笔者转变自己的教育观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教育。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笔者不断为他们搭建舞台,与同学们一起过所有的节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这一年来,一批批学生在我的爱心与耐心的倾注下不断改变着、成长着。
二、创新课堂,兴趣引领
笔者不仅在管理学生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上课时,笔者抓住重点,认真讲授,大胆地把学唱歌、做游戏等活动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把平时书籍中看到的理论和经验消化吸收,适当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笔者最常用的教学法是情境教学法,以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模式:谈心热身――预习学习――小组交流――反思自己。这样设计主要是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思想。在预习上,笔者特别重视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课前预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预习卡对预习任务进行充分全面的归纳,也保证了小学生预习的兴趣培养及预习效果。除了预习,笔者还引导学生总结,每一单元结束,笔者都会让学生做一张复习卡,整理学过的知识,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形成牢固的记忆。
另外,笔者在授课时还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遥远的东西近距离化。笔者鼓励学生表演课本剧,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做不仅强化了课本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学习上互相帮扶,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困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就这样,到期末检测时,整个联校同年级总共有19个班,我班由原来排名倒数第一上升到第五名。如果教师能为同学们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给学生需要的,想他们所想的,默默耕耘,就能让同学们在生动有趣、幽默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知识,受到启迪,快乐成长。
三、细心观察,走进心灵
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生活,才能实现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的童心对话,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适合的指导,让他们受益。如读《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后,笔者试着让孩子们抬起头来走路,试着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学习,懂得感恩。对于那些父母离异,家庭不幸的孩子,我们要像对待花草上的露珠一样,小心呵护,努力让他们因与我们的相遇得到更多的阳光。在学习生活中,哪个同学有思想问题,笔者都细心观察,然后与之交流沟通。
笔者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爱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鼓励。读书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微;在时更加轻柔;在工作中,跟着米斯特拉尔一起祝福孩子的明天;让每天繁琐的教学生活灿烂多彩。
四、创新模式,轻松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笔者建立了班级管理档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档案。档案十几页内容涉及面很广,分别从自己的简介、学习目标,参加的活动、想对老师说的话,对父母说的话,父母寄语,读书积累录、自己每学期总结与反思等诸多方面进行积累。笔者靠着班级小信箱,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这样笔者在开班会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更强。我班从班级纪律到卫生打扫,分工很明确,做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各负其责。时常忙碌的我,没时间管理班级,但因为班上有一支比较上进的班委会队伍,所以很多事情都能办妥帖,所以很多教师都会问我,你做班主任看起来蛮轻松的,有什么办法支个招,我时常笑笑说,不过是舍得放手给他们自主管理的空间,所以孩子们就知道怎么去管理班级,怎么去处理学校安排的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