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施保护条例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设施保护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路设施保护条例

篇1

1.热烈祝贺《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于20xx年7月1日正式实施

2.贯彻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促进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

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是实现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的法律保障

4.认真贯彻执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促进公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热烈祝贺《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于20xx年8月1日正式实施

6.贯彻实施《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 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交通

7.保护路产路权,保通保畅保安全

8.我公心执法、你顺心平安、平安旅途

9.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以路为本

10.规范交通运输执法行为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推动交通运输发展

11.公路连接千万家 畅通整洁靠大家

12.打击违法行为 保护合法运输

13.加强公路路政管理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4.爱路源于一点一滴 护路始于一举一动

15.少一点“滴、洒、遗、漏” 多一份“畅、安、舒、美”

16.公路连着你我他 爱路护路靠大家

17.公路连接千万家 畅洁绿美靠大家

18.加强路网运行管理 服务公众便捷出行

19.爱护脚下公路 方便你我出行

20.保护公路设施 倡导安全出行

21.依法保护公路 服务公众出行 促进经济发展

22.关爱生命 拒绝超限

23.车辆超限一吨 危险增加十分

24.加强区域联动 消除治超“死角”

25.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巩固扩大治超成果

26.违法超限害人害己 合法运输利国利民

27.修路架桥造福社会 超限运输贻害无穷

28.珍爱生命 关爱路桥 请君切莫超限运输

29.为了您和家人幸福 请勿超限运输

30.对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三次的货运车辆,吊销车辆营运证

31.对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三次的货运车辆驾驶人,责令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

32.要想富 先修路 要更富 护好路

33.手拉手参与公路保护 心连心共建交通和谐

34.我以我心爱公路 我以我行护安全

35.公路安全源于心 同防同护践于行

36.远离公路建房屋 住得安全又舒服

37.请勿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违章搭建

38.保护公路安全 严禁沿路搭建

39.公路两边要盖房 先找路政来丈量

40.为了公路顺又畅 莫把公路当市场

41.把我的爱心铺在路上 把您的关心留在路上

42.把心放在路上 把路放在心上

43.我筑一条大路盼望您平平安安 您献一份爱心保公路完完整整

44.修建公路促发展 保护公路惠民生

45.打造平安公路 构建和谐社会

46.公路保护人人出力 和谐交通个个受益

47.安全是公路最美的风景 护路是你我共同的心愿

48.维护路产路权 优化发展环境

49.公路为致富提速 安全靠大家呵护

50.破坏公路坑人害己 爱路护路富国利民

51.保护公路就是保护生命

52.保护公路是责任 爱护公路是美德

53.公路受国家保护 公路要大家爱护

54.人人需要公路 护路人人有责

55.依法保护公路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56.加强公路路政管理 创建和谐交通环境

57.文明行路从脚下起步 爱路护路从你我做起

58.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59.依法加强公路安全保护 提高公路通行服务能力

60.管好公路保障畅通 保护公路造福人民

61.享受安全通行权利 履行保护公路义务

62.保护公路是你我共同的责任

63.畅洁绿美安的公路环境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

64.公路为生活提速 安全靠你我保护

65.爱护公路人人有责 损坏公路依法赔偿

66.维护路产路权群策群力 公路安全畅通利国利民

67.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68.群防群治护好路 群策群力保安全

69.建养并重 科技兴路 依法管理 保障畅通

70.千桥万路百姓路 大家携手来爱护

71.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提高通行保障能力 提供优质出行服务

72.路产路权不容侵犯 依法治路保障安全

73.损坏公路要报告 私自逃逸受处罚

74.爱路护路光荣 毁路占路可耻

75.统筹规划 建管并重 保障畅通 依法治路

7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非法占用或非法利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

77.禁止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

78.建设美好家园从爱路护路做起

篇2

一、基本情况

交通管理行政审批事项分为公路路政审批和道路运输审批两大类,具体分别由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和县交通管理总站组织实施。

(一)公路路政行政审批事项有行政许可12项,没有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审批事项。公路路政承担行政审批事项有:

1.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许可。

2.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许可。

3.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的许可。

4.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的许可。

5.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的许可。

6.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的许可。

7.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埋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的许可。

8.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树木的许可。

9.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公路标志的许可。

10.铁轮车、履带车或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需要在公路上行驶的许可。

11.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确需在公路上行驶的许可。

12.在中型以上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以及修建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设施的许可。

(二)道路、水路运输行政审批事项有行政许可6项,没有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审批事项。道路、水路运输承担行政审批事项有:

1、道路客运站经营许可。

2、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

3、道路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

4、机动车驾驶培训经营许可。

5、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许可。

6、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7、水路运输经营许可。

二、运行情况

1.在信息公开方面。县公路站、县交管站对所承担的行政许可项目向社会公开、并重新进行流程再造;有关审批事项、依据、数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也逐项分类对外公示;依法依规公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2.在实施程序方面。实行了“一个窗口对外”制度;切实履行了“一次性告知制”,有关印章和书面凭证使用符合法律规定,在实施审批项目中没有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依法依程序实施行政审批,对有关需要依法举行听证的事项进行听证,行政许可变更与延续符合法律规定,办理期限符合承诺期限要求,在实施行政许可程序中符合法律特别规定,严格依法告知救济渠道和方式,对行政审批案卷立卷归档。

3.在许可费用方面。公路运输收费项目和标准是《关于调整我省占用损坏公路路产赔补偿费标准的通知》,并依法公开,对实施行政许可依法收取费用,收取的费用全部上缴国库,在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中不收取任何费用。道路运输许可不收取任何费用。

4.在监督检查方面。严格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并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检查制度;许可核实工作人员持有效行政执法证件;撤销、注销行政许可符合法律规定;对被许可人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依法予以处理;对监督检查案卷进行分类、整理、立卷归档。

三、清理精简意见建议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rveying markers, the damage reason and management,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work of surveying markers and gives suggestions and ideas to protect.

关键词:测量标志;保护;管理现状;思路

Key words: surveying markers;protect;management situation;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094-01

1测量标志简介

测量标志是维持国家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重力系统及其框架的基础设施,为城乡规划建设、土地规划开发、地震监测及铁路、公路、水利等各项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空间定位。它不仅是获取各种测绘数据的起算点,同时也是地学及有关学科进行研究、分析的主要参照物。测量标志是建设在地上、地下或者建筑物上的各种等级的三角点、基线点、导线点、军用控制点、重力点、天文点、水准点的木质或者钢质觇标及标石标志和全球卫星定位控制点、用于地形测图、工程测量和变形测量的固定标志、海底大地点设施等永久性或者临时性的测量标志等。

2有关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政府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如1996年9月4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了对破坏测量标志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下简称《测绘法》)规定了测量标志保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尽管我国已经具备了上述测量标志保护的法规,但由于测量标志保护涉及面广,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测量标志保护的状况不容乐观。

3测量标志的现状

测量标志是为各项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石,然而我国测量标志破坏情况却令人堪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建永久性测量标志共90多万个,其中有25万个三角点(一、二等5万个,三、四等20万个),25万个水准点(一、二等5万个,三、四等20万个),重力点40多万个(其中包括各专业部门建的20多万个)。目前,我国测量标志的平均完好率仅有50%左右。其中,严重损毁的占10%,一般损毁的约占40%,有些地区测量标志完好率只有20~30%。以上数字足以说明拯救测量标志刻不容缓。测量标志大量被破坏不断使国家多年的测量成果和经济方面遭受巨大损失。

4测量标志破坏原因分析

①自然因素损坏:从测量标志大量被损毁而失去使用价值的事实分析,大约30%~40%的测标属自然因素损坏,如风吹、雨淋、地震、及年久失修等因素。由于测量标志维护机制不健全,使得受损害的测量标志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使破坏越来越严重,以致失去使用价值。②人为破坏:另外60%-70%的测量标志被人为破坏。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中要面临拆迁问题,一些测量标志不可避免遭到损坏。另一方面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受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了测量标志被破坏。③法律法规不健全加速破坏程度:国家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测量标志建设、管理、破坏反馈、查处的有效管理机制,以至于不能及时保护测量标志,往往是发现某地有测量标志损坏时,巳成为既成事实。相当一部分被破坏的测量标志无法找到当事人,长期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5测量标志管理现状

①测量标志的管理难度:保护测量标志和保护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相比,其难度在于测量标志种类繁多,量大面广,且分布区域广。二是地面状况千差万别、管理线长,管理成本较高。②测绘单位管理积极主动性差: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中规定,国家对测量标志实行义务保管制度,但测量标志义务管理难的原因关键是难以落实管理责任。一些测绘单位建立测量标志时积极性较高,但保护管理工作主动性较差。③有偿使用制度难执行:《条例》中规定国家对测量标志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将有偿使用收入用于保护和维修觇标。但实际执行却非常困难。原因主要在于国家至今对有偿使用测量标志收费没有明确的规定。④公民无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我国各级地方领导对保护测量标志的重要性认识差距还很大,百姓对测量标志保护的认识十分模糊。忽视了测量标志通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的现实。社会对相关法律及配套法规的了解程度让人忧虑。

6对测量标志管理的建议和思路

①切实加强对测量标志保护管理的宣传。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让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和了解测绘工作,了解测量标志的重要性。依靠社会力量加大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力度,坚持以预防为主,保护为辅的原则,严肃查处各类测量标志违法案件。②加强制度建设。要及时制定相关规章、规定,细化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测量标志维护方面的职责,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测量标志维护制度,依法办理测量标志占地手续,要通过制度创新,确保测量标志维护工作有效开展,逐步建立起测量标志保护的定期维护、投入的制度。③指定测量标志管理员,采取有偿管理。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保管新机制,实行有偿保管制度,摒弃义务保管制度,我们地区明确国家级控制点指定保管人的管理方式,同时由县测绘主管部门指定经常和控制点接触的测量部门对测量标志点进行调查与保管。④采取拍照登记的形式对每一个测量标志点进行控制,定期组织复检该点状态。对每一个标志进行备案登记,通过一些技术资料对测量标志进行保护管理。建立测量标志事前审批的新思路。⑤制定有关收费标准,坚持测量标志有偿使用制度。针对测绘市场行为的收费标准不明确的现状,应尽快制定,制定时要统筹考虑测量标志使用费,该标准要考虑费用支出的实际需要,不能是只是短期行为。⑥测量标志的更新维护问题需要解决。必须定期对测量标志进行更新、建设和补充。投入经费专用于测量标志的建设维护,能更有效地组织实施该项工作。⑦向工程建设单位贯注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协调其共同配合此工作的开展。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避开永久性测量标志;确实无法避开,需要拆迁永久性测量标志或者使永久性测量标志失去使用效能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履行《中国人民共各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中规定的批准手续。

7结束语

目前,测量标志的破坏程度不容乐观,如果不加强保护和管理,若干年以后,所有的测量标志将荡然无存。以上是我们作为专业工作者关于测量标志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全社会都应共同加强对测量标志的保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各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1997.1.

篇4

关键词:公路管理 超限运输 治理措施

近期,“超限运输”一词在各媒体上濒濒出现。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对超限运输解释为货运车辆的车货总质量、轴载质量及外廓尺寸,超过了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荷载限制的一种违法运输行为。近年来,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道路四通八达,等级不断提升。但由于超限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驶,造成水泥路面板块断裂,沥青路面沉陷、龟裂,桥梁损害坍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安全与畅通。超限运输是扰乱我国道路运输秩序的顽症,多年来,全国各地一直在治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超限车辆仍大量存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理超限运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超限的成因

(一)非法生产改装车辆。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受利益驱动,为打开销路,迎合购车者需求,随意生产 “大吨位车轴小”的重型车和“大吨小标”车,以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二) 道路运输市场恶性竞争。一些运输车主为争取货源,千方百计压低运价,为牟取暴利拼命超限超载,导致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竞争有序的货物运输市场秩序。

(三)车辆出厂源头管理不力。车辆上牌前,车辆管理部门把关不严,出现“大吨小标”车辆,让货物运输承运人有机可乘。

(四)公路部门管理力量薄弱。有些公路管理部门管理不力,有些单位或个人受利益趋动,对超限运输车辆只罚款不卸载或收月票行为,助长了超限之风。

二、车辆超限的危害

(一)车辆超限运输严重损害公路和桥梁。当车辆超限载运输时,车货总重及轴载量大大超出了公路桥梁的设计荷载标准,路面处于弹塑性状态,残余变形增大,路面抵抗能力减弱,致使公路严重损坏,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年限。

(二)车辆超限运输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诱发了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危害。车辆超限,使车辆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降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转向、刹车、悬挂承荷能力降低,轮胎爆胎可能性增大,刹车失灵、转向器抖动、钢板折断、半轴断裂,直接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车辆超限运输扰乱运输秩序。随着交通物流业的发展,货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货物运输承运人以低廉的价格吸引货主,竞相压价的结果使运输价格低于正常运输水平,为了弥补压价造成的经济损失,车主采用超限运输的办法予以补偿,使运力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挖不到货的货物承运人则以更低的运价争揽货源,又以更多的超载超限来弥补亏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扰乱了运输秩序,影响了货物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治理超限的措施

治理超限运输涉及到车辆制造业、物流业、货运市场等诸多方面,要彻底根治这一顽症,必须按照“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的原则,逐步建立长效的治理超限运输机制。

(一)强化管理非法生产改装车辆的生产企业,杜绝车辆“大吨小标”现象。地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强汽车生产环节的控制管理,禁止生产违规超限车辆,禁止非法改装车辆,制定相关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大吨小标”车辆生产。公安交警要加强车辆落户的源头管理,凡是行驶证登记的技术数据与改装后的车辆技术数据明显不符的应不予落户。对违规擅自改装车辆的单位和个体业主依法给予取缔,禁止违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

(二)加大源头管理工作力度。深入货运企业加强货运源头管理。规范货站、码头、配载场等货物集散地装卸配载行为,控制车辆源头超载。

(三)联合行动,综合治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实施,是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强大后盾。各级政府可以组织公安、交通等部门形成合力联手治超。交通部门检查到“大吨小标”的超限车辆,可交给公安部门注销其证照。交通内部也可以组织路政、运政、稽查三部门联合治理。超限车辆为改装车辆的,除超限处罚外,运政部门对改装行为进行处罚。对多次超限行为,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六条“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其车辆营运证;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驾驶人,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道路运输企业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道路运输企业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告”。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强化爱岗敬业精神,变管理为服务,使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维护路权、保护路产”的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

(五)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治超工作全面顺利开展。路政部门做好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规划布置工作,加快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规范化建设。充实执法人员,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使治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对超限超载运输和道路运输承运人的监督、处罚力度,规范运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确保治超工作全面顺利开展。

总之,治超工作是一场攻坚战,是一项长期而坚巨的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公路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治超工作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只有各部门互相配合、协调作战,并且常抓不懈,才能够实现治超工作的预期目标,才能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篇5

陕西省中小学保护条例完整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中小学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境内中小学的校园校产、教学环境、教学秩序和教师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居民组织、部队和公民都有保护中小学的责任。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中小学保护工作的领导,并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各级教育、公安、工商、城建、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履行其职责。

第二章 校园校产保护

第五条 学校的校舍、场地、林木和教学、生活、勤工俭学设施,以及校办的厂(场),均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学校使用的场地和用于勤工俭学的山林、果园、农田、池塘、牧场等土地,属于全民所有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使用权;属于集体所有的,由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使用和批准使用的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

第六条 学校的校舍、场地必须用于教学活动和勤工俭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或者非法转让。

第七条 学校停办、合并后,校园、校产应当继续用于教育事业。用于非教育事业的,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实施城市、村镇建设规划或者其他建设必须征用、占用学校场地、校舍的,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根据需要划拨场地或者另建校舍。

第九条 学校不得在校园内自建或者与外单位联建家属住宅。

任何单位不得占用学校的校园、场地为本单位修建办公楼或者家属住宅。

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办学单位统筹解决。

第三章 教学环境教学秩序保护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堆置货物、停放车辆、碾打粮食、种植、放牧、取土、采石或者进行商贸活动。

禁止在校园恢复或者建造祠堂、庙宇、坟茔和进行迷信活动。

第十一条 在学校周围,不得建造产生污染、噪音的工厂、娱乐场所或者其他设施。

在校门附近,禁止修建公共厕所,设置垃圾台,摆放垃圾桶。

第十二条 禁止在校门附近开设农贸市场。

小商小贩不得进入校园叫卖,未经许可不得在校门附近摆摊设点。

教职工、家属和学生不得在校园内兜售商品。

第十三条 除教学需要外,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

禁止非法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以及其他管制刀具进入校园。

禁止在学校打架斗殴、赌博、酗酒或者其他滋扰教学秩序的行为。

第十四条 学校的教学活动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责令学校停课、放假和抽调教师,进行非教学活动。

第四章 教师学生人身安全保护

第十五条 教师、学生的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

禁止以任何形式侮辱、殴打教师和学生;禁止对学生进行堵截、威逼、搜身。

教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侮辱学生人格。

第十六条 禁止对女学生进行调戏、猥亵或者害。

第十七条 学校、办学单位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经常检查校舍,禁止安排师生在危险房屋、场地住宿或者进行教学活动。

第十八条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集会、公益劳动、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参观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应当指定专人带队,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多所学校联合举行的大型集体活动,公安机关应当派人协肋维持秩序,保护学生的安全。

第十九条 公安交通部门应当在通过学校门前的公路、街道旁设立标志,各种机动车辆通过时应当减速慢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买卖、非法转让校舍、场地或者在校园内联建家属住宅以及外单位在校园内修建办公楼、家属住宅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学校限期收回;逾期不收回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收回,用于教育事业,并由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给予

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情节严重的,由学校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校门附近随便摆摊设点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学校周围建造产生污染、噪音的工厂等设施,或者在校门附近修建厕所、垃圾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并处以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学校周围建造的工厂或者其他设施,污染学校环境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予以处罚,并可责令其赔偿损失、停产治理。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破坏校园校产的;

(二)在校园内进行迷信活动的;

(三)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以及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进入校园的;

(四)在校园内打架斗殴、赌博、酗酒或者滋扰教学秩序的;

(五)侮辱、殴打教师、学生和对学生进行堵截、威逼、搜身的;

(六)调戏、猥亵、奸学生的。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第二十条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

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理决定的,由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致使学校或者教师、学生的财产权、人身权受到侵害时,受侵害单位或者受害人申请负有保护责任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受申请的行政主管部门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受侵害单位或者受害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职业中学、盲聋哑学校和幼儿园的保护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陕西省教育委员会进行解释。

贵阳市保护中学小学教育用地规定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学、小学教育用地的保护和管理,促进 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划拨给中学、小学的现有教育用地和规划预留教育用地。

第三条 中学、小学的规划和建设,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城市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实施。

第四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是中学、小学教育用地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计划、规划、教育、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保护中学、小学教育用地的相关事项进行管理,协同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 禁止非法改变中学、小学教育用地使用性质;禁止挤占中学、小学教育用地。

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教育用地调整需要,占用学校现有和规划预留教育用地的,应当根据城市规划要求,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全部占用的,应当在学校服务半径内按不少于原面积先安置后拆迁;部分占用的,应当在保证教育用地整体性的情况下,按不少于原面积先安置补偿后拆迁。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中学、小学教育用地新建、扩建住宅。

不得在中学、小学教育用地内修建与教育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

违反前两款规定已经占用的,要逐步归还。

第七条 教育用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出租、抵押。

在保证学校用地标准、使用功能及校园环境的情况下,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引资修建教育设施。

第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分离自办中学、小学时,应将原有教育用地使用权完整无偿移交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企业、事业单位自办的中学、小学停办、合办、搬迁,需要调整教育用地时,须征得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中学还须征得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小学还须征得区、县(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中学、小学教育用地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应当按照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间距,不得妨碍学校的正常教育活动。

第十条 规划建设住宅新区、旧城改造时,应按规定同时规划中学、小学教育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参加会审。

住宅新区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规划和设计方案配套建设中学、小学。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占用或改变中学、小学教育用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建设、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行政划拨给幼儿园的教育用地,参照本规定执行。

篇6

关键词:配网故障安全管理反事故处理

1.前言

配网――顾名思义,是指电力系统与客户联系的纽带,即10kV网络。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公司的形象,关系到配网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关系到配网管理的直接水平。配网能否安全,是否高效运作是摆在我们配网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我们要以南网方略统揽全局,用“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服务理念,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配网的安全管理。

2.配网安全管理

2.1配网的基本管理工作

(1)加强对配网规划的管理,尽量减少配网接线繁乱的情况。

(2)电网运营企业要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使配网规划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使配网接线清晰,方便配网的维护与检修。

(3)加强对用户配网设备的管理,对于接人配网的用户线路,用电管理部门、配网设备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关。

2.2配网自动化技术管理

(1)对配网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实现配网自动化,减少人员的现场操作,隔离配网危险源。

(2)选用本质安全型设备。例如选用绝缘包裹的配电线路、配网接地闭锁装置,以保障员工在误碰、误动配网设备情况下的人身安全。

(3)加强员工个体防护设施的配备,如配备绝缘手套、护目镜等,降低人员在发生触电、高空坠落等情况下的伤害程度。

(4)选用标准化的新技术、新设备。电网运营企业在配网建设和改造中,应尽量使用标准化的新技术、新设备、使配网设备统一、规范,便于运行维护,减少配网工作人员在运行维护上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降低配网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2.3强化监督制度管理

(1)各级生产管理人员要全方位履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职责,强化配网生产运行、基建、检修和技改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监督在先”上来,继续完善、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肃查处不执行规章制度、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行为。

(2)要加强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对不落实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就盲目作业的违章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以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3)要狠抓违章,提高现场安全监察的精细程度,进一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4)结合实际情况,对照主网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根据实际可执行的配网安全管理制度,使配网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化。

(5)在配网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化的基础上,从配网工作票的办理、安全措施的实施、配网工作的许可、配网工作流程的优化等方面使制度体系化,形成一套有机的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配网工作的安全。

3.配电网反事故处理措施

3.1防车辆撞击电杆、挂导线

(1)对公路边沿电杆(含城市道路、村级公路),全部涂刷距地1m高红白相间的夜间反光警示标志;对易被车辆撞击的电杆底部修筑堡坎,并涂刷夜间反光警示标志;对城区、农村、学校周围及公路边的拉线,全都安装(完善)拉线护套。

(2)跨越公路的1OkV线路最低点对地距离不低于7m,0.4kV或0.22kV低压线路最低点对地距离不低于6m。该跨越档导线设为独立耐张段,以方便运行维护。跨越高速公路,除必须设置独立耐张段外。10kV及0.4kV主干线路导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0mm2的钢芯铝绞线或带钢芯的绝缘线,10kV及0.4kV分支线路导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钢芯铝绞线或带钢芯的绝缘线。采用架空绝缘线的,必须同时完善线路防雷装置。

3.2防建筑施工导致配电网故障

(1)严禁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任何建筑施工作业。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10kV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5m,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一旦发现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法施工,应立即制止,必要时,可以切断其施工电源,同时向地方安监部门和本单位安监部、生产技术部汇报,及时制止违法施工行为。

(2)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外邻近电力设施附近施工作业,所属供电企业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明确安全要求和安全责任,并检查塔吊是否设置限位装置;在施工放炮、塔吊起吊旋转过程中,是否采取防止损坏电力设施的措施;施工挖掘过程中,是否危及杆塔基础的稳固等。施工期间,要求运行单位缩短巡视周期,并进行不定期抽查,必要时,现场可以派人驻守监督。一旦发现施工单位违反安全协议施工,危及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应依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时处理。

3.3防高空抛物及小动物导致配电网故障

(1)应逐步更换城网及农村场镇高、低压线路为电缆或架空绝缘导线。对城网配电变压器及农村场镇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桩头安装绝缘罩。对易受高空抛物威胁的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也应加装绝缘罩。

(2)配电房(室)门必须关闭严密并锁牢,窗户护网必须完好。应利用配电网改造机会,逐步将农村配电房改为台架式结构。

3.4防盗窃配电网设施

(1)农村及城市郊区配电变压器均应加装防盗锁,并保管好防盗锁钥匙。

(2)城网低压线路逐步加装配电线路防盗监测系统,并制订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同时应为值班人员提供快捷的交通工具,做到反应敏捷、动作迅速。还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和沟通,一旦发现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全面做好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3.5防电杆附挂弱电线路导致配电网故障

篇7

第二条条例所称建房,包括建设建筑物和构筑物。

农田水利占用耕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第三条占用园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视同占用耕地征收耕地占用税。

第四条经申请批准占用耕地的,纳税人为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中标明的建设用地人;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中未标明建设用地人的,纳税人为用地申请人。

未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纳税人为实际用地人。

第五条条例第四条所称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包括经批准占用的耕地面积和未经批准占用的耕地面积。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占用税的平均税额,按照本细则所附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占用税平均税额表》执行。

县级行政区域的适用税额,按照条例、本细则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条例第七条所称基本农田,是指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

第八条条例第八条规定免税的军事设施,具体范围包括:

(一)地上、地下的军事指挥、作战工程;

(二)军用机场、港口、码头;

(三)营区、训练场、试验场;

(四)军用洞库、仓库;

(五)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和测量、导航、助航标志;

(六)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讯、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

(七)其他直接用于军事用途的设施。

第九条条例第八条规定免税的学校,具体范围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大学、中学、小学、学历性职业教育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内经营性场所和教职工住房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十条条例第八条规定免税的幼儿园,具体范围限于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或者备案的幼儿园内专门用于幼儿保育、教育的场所。

第十一条条例第八条规定免税的养老院,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设立的养老院内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的场所。

第十二条条例第八条规定免税的医院,具体范围限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医院内专门用于提供医护服务的场所及其配套设施。

医院内职工住房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十三条条例第九条规定减税的铁路线路,具体范围限于铁路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及其按照规定两侧留地。

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十四条条例第九条规定减税的公路线路,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属于农村公路的村道的主体工程以及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

专用公路和城区内机动车道占用耕地的,按照当地适用税额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十五条条例第九条规定减税的飞机场跑道、停机坪,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民用机场专门用于民用航空器起降、滑行、停放的场所。

第十六条条例第九条规定减税的港口,具体范围限于经批准建设的港口内供船舶进出、停靠以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场所。

第十七条条例第九条规定减税的航道,具体范围限于在江、河、湖泊、港湾等水域内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

第十八条条例第十条规定减税的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是指农村居民经批准在户口所在地按照规定标准占用耕地建设自用住宅。

农村居民经批准搬迁,原宅基地恢复耕种,凡新建住宅占用耕地不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对超过部分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

第十九条条例第十条所称农村烈士家属,包括农村烈士的父母、配偶和子女。

第二十条条例第十条所称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其标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根据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纳税人改变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税或减税情形的,应自改变用途之日起30日内按改变用途的实际占用耕地面积和当地适用税额补缴税款。

第二十二条条例第十三条所称临时占用耕地,是指纳税人因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等需要,在一般不超过2年内临时使用耕地并且没有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因污染、取土、采矿塌陷等损毁耕地的,比照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临时占用耕地的情况,由造成损毁的单位或者个人缴纳耕地占用税。超过2年未恢复耕地原状的,已征税款不予退还。

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用地,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用地。

第二十五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牧草地,包括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

第二十六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农田水利用地,包括农田排灌沟渠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养殖水面,包括人工开挖或者天然形成的用于水产养殖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第二十八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渔业水域滩涂,包括专门用于种植或者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海水潮浸地带和滩地。

第二十九条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他农用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适用税额可以适当低于当地占用耕地的适用税额,具体适用税额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具体包括:储存农用机具和种子、苗木、木材等农业产品的仓储设施;培育、生产种子、种苗的设施;畜禽养殖设施;木材集材道、运材道;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的设施;专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灌溉排水、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必需的食宿和管理设施;其他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

第三十一条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耕地占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占用农用地手续通知的当天。

未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耕地占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实际占用耕地的当天。

第三十二条纳税人占用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应当在耕地或其他农用地所在地申报纳税。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调动电力、经发、公安等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同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确保我县电力设施安全和输电线路畅通,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供用电环境。

二、目标任务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把保护电力设施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深入扎实地开展保护电力设施活动,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专职和群众性巡护电力设施工作,严防本区域内电力设施被盗、破坏案件和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问题发生,有效遏制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发生,确保电力设施安全运行,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良好的供电环境。

三、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经发局、公安局、安监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统计局、物价局、局、工商局、林业局、广电中心、供电分公司及各镇(办)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供电分公司。各镇(办)都要成立相应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构,并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全县保护电力设施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保护电力设施工作的工作机制。各镇(办)和保护电力设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保护电力设施工作,并加强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必须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严防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发生。进一步强化侦查措施,对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案件快侦快破,依法从重从严打击;加强对保护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排查和整治不安全因素;依法取缔非法收购电力设备的站点,净化电力设施经营市场;切实加强电力企业治安保卫机构建设,协助公安机关大力查处、打击各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案件。对于严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司法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以起到震慑犯罪作用。

(二)强化电力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保护电力设施网络建设,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大力开展企地共建和创安活动,认真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大对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投入,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护线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本区域内发生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

(三)把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列入严打整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切实总结经验,加强工作调研,把握斗争规律,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特点,凡是电力设施盗窃破坏严重的区域,要适时开展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进一步加强对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管理检查,堵塞销赃渠道。

五、职责分工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各镇(办)、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防止反弹,依法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属地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组织沿线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检查本辖区电力设施保护情况,配合司法机关查处非法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对沿线群众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有关电力规程的宣传教育工作,调解和处理专业护线员以及变电站因工作等原因与当地村民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经发局负责把握好规划的衔接,配合供电部门做好全县中长期电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不仅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要相互结合,专项规划之间特别是电网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也必须有机统一,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相互配合的规划体系,发挥综合效应。

公安局负责依法侦破各类破坏、盗窃电力设施案件。加强对易爆物品的管理监督。加强对废旧物资收购行业的监督管理,全面清理整顿物资回收、废品收购站点,坚决依法取缔未经批准设立的非法收购点,依法查处违法、违章超范围经营的收购点。加大对县域发生的危害性大、影响恶劣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重点案件的侦查力度,对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公开处理。公布涉电违法犯罪的举报电话,实施群防群治。

住建局负责把好规划审批和执行关。编制城乡规划要结合电网发展规划,预留输变电设施的通道走廊和安全保护区域;新建和扩建项目,凡涉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必须征求当地电力安全管理部门和电力企业的意见。会同供电、公安等部门依法处理违反电力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

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查办理电力设施通道和保护区域土地征(占)用手续以及涉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用地手续;依法查处侵占电力建设用地的违法行为,并将结果报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林业局负责会同电力企业做好电力设施通道、保护区域内树木修剪、砍伐的协调工作。对影响电力设施安全运行,需要砍伐的林木,依法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办理下发采伐许可通知。同时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区域内有关林木地征占和涉及电力设施安全建房使用林地的审批工作,并将办理结果报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审批新建废旧物资收购站点,核定经营范围,确定主体资格。依法对非法收购、出售电力设施专用器材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安监局负责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开展电力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监督各镇(办)、相关部门、单位履行各自职责。

供电分公司负责组织所属部门建立和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网络,加大资金投入,落实人防技防措施,完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做好电力设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备用电力设施的安全管理,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查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和偷盗电能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维护电力网设施安全的奖励制度。在破坏、盗窃电力设施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后,要尽快修复损毁的电力设施和线路,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交通局负责按照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在规划、乡、村公路项目时,注意避开电力线路保护区,不能危及电力线路的安全。对确因建设需要,需要迁移电力设施的,应按照《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相关规定,与电力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联系,协调解决。

文体广电局负责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宣传,开辟专栏或专题对全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其它相关部门,负责在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保护电力设施。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电力设施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各级镇(办)、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保护电力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保护电力设施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建立相应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

篇9

一、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进行管理。

(一)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经、油生产基地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三)蔬菜和园艺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和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

(五)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既要为经济发展预留出必要的建设用地,又要严防“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做法。

(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内,不再保留基本农田。

(七)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路线,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退耕还林、还牧的耕地,不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我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予以特殊保护

(一)基本农田保护列入我党政领导任期考核目标之一,长为第一责任人。

(二)基本农田保护落实责任制。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村民委员会与自然村以及具体各农户

责任人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职责、权利、义务、奖励与处罚,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具体责任人,使基本农田确实得到特殊保护。

(三)基本农田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改变或者占用。

(四)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进行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对荒芜、闲置的基本农田应收取闲置费,直至收回其承包权和使用权。

(六)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

(七)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毁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八)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的建设。

(九)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

(十)不准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三、保护区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严格控制各项非农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禁止基本农田改变用途。

四、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

五、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没有开垦条件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耕地开垦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垦。

六、级人民政府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将基本农田分等定级、登记备案,经常性对基本农田质量、环境等予以监测,定期评定农田地力等级。

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评定基本农田地力等级,使基本农田保护落到实处。

篇10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管理,认真落实专家论证制度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今后我市主城区和各县(市、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道路工程必须按国标和规范同步设计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电子警察”地下管线部分(含立杆基础和手井)等交通安全设施;公路项目必须按国标和规范同步设计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严格实行专家论证制度。今后市政道路、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案要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国省道的新、改建工程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提前书面征求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意见,吸纳合理内容后,再上报省级部门审批;地方公路新、改建项目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论证会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经过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县(市、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主城区快速路、主次干道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论证会由建设单位组织,市规划部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参加。主城区支路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应征求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各县(市、区)快速路、主次干道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论证会由建设单位组织,县(市、区)规划建设部门、县(市、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参加。各县(市、区)支路的交通安全设计方案应征求县(市、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市政道路和县乡公路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应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加。

二、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管理

建立健全道路安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新建、改建、扩建市政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资金应当一并纳入道路工程总概算;公路安全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基础设施应当同步验收和投入使用。交通安全设施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参加。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整改完毕前,道路不得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