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范文

时间:2023-03-25 02:5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荷塘月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荷塘月色

篇1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了我身旁…。。”

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我猛然记起,已经是盛夏了,荷花都盛开了吧,这时的荷花儿一定很美吧!

沿着通往荷塘的小路,我漫无目的地走着,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银色的光海中。月光侵染着大地,也许只有着圣洁的荷花才能陪衬这完美无瑕的月儿。

轻轻踏步在荷塘边的石子路上,惟恐惊扰了沉睡的鱼儿,却不知鱼儿依然活泼地穿梭在荷茎间。在月光的洗涤下,荷花更加美丽,如画一般,就像蒙娜丽莎的眼睛令人心驰神往。一阵风拂过,在平静的池上划出一道浅浅的波痕,池水微微漾起,荷叶互相来回推挤着,扭动着腰肢,显得婀娜多姿。

看,那绿绿的荷叶,仿佛一张圆盘,支起一片天地。读过冰心奶奶的《荷叶·母亲》,方知荷叶依下护红莲我走到池塘边,用手捧抚着这荷叶,似乎对他们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荷花没有荷叶营养它,衬托他,花儿又怎么会漂亮呢?荷花正是因为有了绿叶的光合作用,才能吐蕾绽开。也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才显得更美丽。绿叶虽然普通,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红花还需绿叶衬”。

月光下的荷如此圣洁,可你却不知它出于污泥。当万世良方追忆叫他活在盛夏,忘记其它丑陋事物 ,全被感化。谢谢过去令梦中荒野盖荷花,将所有的眼泪奕掉下,只因为它庆幸旧日不枉这记挂着时间,即使多可怕,总留下他依然。

“荷塘呀荷塘,你慢慢慢慢唱哟;”

“月光呀月光,你慢慢慢慢听哟;”

篇2

今年深圳的夏天溽热,让人难以忍受,去到荷塘月色,就像一次心灵之行。

整座会所以厚重沉稳的黑,明亮温暖的黄,搭配荷叶的绿和莲花的红做主色调,持重之中又颇显明快。

会所的入口,是一个中空的淡金色祥云屏风,将苏州园林里的移步换景灵活置于其中。屏风后面便是一小方荷塘,荷花在清浅的水里生长,毕毕剥剥的声响里,枝枝蔓蔓都透着灵性。红色的金鱼在清澈的池水中游弋,淙淙的流水从荷叶形制的水器中汩汩流出。巨幅的山水画前,是一座半人多高的翡翠观音像,眉目祥和地注视着每一个走进的人。

古色古色之中,又很好地契合进了现代化的装置,入口右手边,是翡翠物语贵宾互动投影设备,只要手指轻轻一滑,投影上便有莲花盛开,荷叶蹁跹。会所的简介和藏品图,在这里也可见一斑。

做会所,少不了贵宾室,荷塘月色的贵宾室分了两重。一重就是特设的贵宾会客室,隐在镂空的红木屏风后面,室内有占满整面墙玻璃橱窗里的翡翠摆件。这一重贵宾室是典型的明清式茶室,蝶柜、明清条案、雕花窗栏、水晶制成的荷叶灯,都是道地的贵重材质制作,又经过了很好的剪裁,古雅的氛围之下,吴冠中的名画和精巧的莲碗相映成趣。

更私密的贵宾会客室是另一重,这里营造了一种私密的交谈氛围,丝丝缕缕的香氛,舒适的原木凳,特别适合坐着聊天、品茶。如果要拿什么来形容私密贵宾会客室的氛围,陶渊明的名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便是再好不过的写照。

其实,还有比贵宾会客室更隐蔽的——古香古色的会议室。条形的红木会议桌,明清风格的靠椅,四壁的名家书画,来这里开会,大概要穿上长袍马褂才衬得起这样的格调吧?

整座会所以这样一种国画工笔画法似的细致,营造了一种绝不同于普通商铺的高端与古雅氛围。除了格局与环境上偏重私人体验的设计,会所还提供有私人顾问,让顾客了解珠宝以及收藏的价值和传世的意义,即便不去收藏或者购买,会所也不会将人拒之门外,因为会所更重在提供一处以玉会友的荷香雅境。

翡翠物语荷塘月色珠宝会所地址:

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路3005号国贸商业大厦28楼

篇3

一、构思之美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

二、描绘之美

有学者评论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如同“工笔画”,景物描绘精雕细刻,细腻传神。此言放在《荷塘月色》尤为确切。《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工笔画”的特点。

首先,朱自清先生把水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以月色为背景,重点描写荷塘的各样景色;“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以荷塘为背景,重点描写了月色的层次变化。这样划分,使景物描写得以细腻地进行。

其次,朱自清先生对剖开来的“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作进一步的“精耕细作”,从视觉(“弥望”、“不能见”等)、听觉(“渺茫的歌声”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嗅觉(“清香”等)等角度去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这样,就把景物表现得非常细腻。

再次,在“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的描写中表现出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辞技巧。《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短短378字(不含标点符号),仅比喻就有十一处,另有拟人两处,通感两处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就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语言之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

一是朴素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

二是凝练美。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用的绝妙之极。

三是音乐美。 作者常常运用叠字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

在《荷塘月色》中,共运用了“日日(走过)”、“渐渐”等叠词25个26次(“淡淡”重复了一次),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均匀”、“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篇4

关键词:和谐美 景物 审美价值 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脍炙人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深受世人的喜爱。选入中学课本的几篇名作,更是如此。令人遗憾的是,读者大多囿于教材的训练体系,未能尽情感受先生 “美文” 的艺术魅力,致使它的美被白白地掩饰了起来。鉴于此,本文就从美学角度鉴赏《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中的和谐美,赏析作者如何把“杂多”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构成一副美妙和谐的荷塘月色图,力图让读者进一步体味先生散文的美感意蕴。

让我们先看塘边的树。“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葱葱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后文回应:“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漏着的几段空隙很妙,否则月光就照不到塘中的荷叶荷花上了。而这些树远近高低的“不均匀”,正构成树的和谐美。树的繁多、茂密,以及树的长势、排列和走向是树的总体特征――均衡、统一;而树的远近、高低、空隙则又恰好打破了这一均衡和统一的局面,使之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完美。所有的树又分为两类:不知名的树和知名的杨柳。如果都是弯弯的杨柳,便显得太单调太乏味了,因而需要有高处丛生的灌木来陪衬,使之形成“杂多”的统一。而且这些树恰又妙在杨柳最多,这样月下塘边杨柳的婀娜柔美便与月色的淡雅朦胧协调一致了。

再看看塘中的荷。“田田的叶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但毕竟只是平面的;再写“层层的叶子”,便增强了荷叶的立体感、层次感。只有叶,没有花,即便满眼碧绿,颜色也未免有些单调;因此,又在一片碧绿中,“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色彩便丰富些了。白花若一味盛开,或一味含羞,也不美;好在“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样就美态芬呈了。写到这里,已写尽了荷的“静若处子”之美,但作者仍显不足,仍再写那叶与花像闪电般的“颤动”,写叶子“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令人想到惊若翩鸿的洛神风韵,充分表现出塘中的荷动静相衬的和谐旋律,难怪乎作者要说“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如果说,先生在为我们演奏一首名曲,那么塘边的树,塘中的荷,只是伴奏,只是烘托,主旋律便是他用小提琴拉出的月光曲;而先生恰又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他又把这首月光曲绘成了一副淡雅和谐的月色图。

月光如流水,“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是动感,但作者却用“静静”一词来对衬;月光如流水,照在荷叶上,应当是很明亮的,但它却偏偏又要穿过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月光如流水,静静地往下“泻”,塘上薄薄的青雾又往上“浮”,这一“泻”一“浮”便衬托出了月色的朦胧、恬静和柔美,如此多姿多彩的月色,给人多么和谐的美感!既是满月就该朗照荷塘,但“天上却有一丝淡淡的云”,使得这“笼着轻纱”的月色又笼上一层轻纱,朦胧复朦胧,梦中又有梦!如果让这淡淡的月光均匀地撒在荷塘上也未尝不可,但作者偏要让她“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她“隔了树照过来”,让“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与“画在荷叶上”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相映,竭力突出这不均匀的月色构成的和谐美。而这是怎样的“光与影”啊!蒙着青雾,蒙着淡淡如流水一般的月色,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衬着的杨柳的倩影,淡淡地画在这田田的荷叶上。先生正是以荷塘的碧绿荷叶作画布,以淡雅的月光绘这婀娜的树影;在这幅不均匀而极和谐的月色图中,贮满了怎样的诗情啊!

篇5

一、背景音乐: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清新悠扬,给学生情景氛围。

二、教学目标:(幻灯片放映)

(1)知识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揣摩语言,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彷徨苦闷的心境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4)教学重点、难点:体味语言美,画面美、音乐美。本课时着重语言美。

(5)能力拓展:比喻修辞。

三、教学过程:听着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们仿佛进入朦胧又美丽的荷塘世界,想象一下这唯美的画面,我们开始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1、作者简介。(学生简单介绍)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2、再次通读全文,品味语言,之后思考。(幻灯片)

(1)比较下面几组句子,看看哪一句的语言更好?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如流水一般,安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送来一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回答:恰当地运用叠词,创造了独特的语言美。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看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美。(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境)

②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薄薄的轻雾升起在荷塘里。

学生回答: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赋予月光以动感。

雾的轻柔,月光映照,朦胧恬静,表现了叶与花的飘渺姿容。

3、请找出下面两句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通感)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有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③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小结语言特点。

通感;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一种意境美;叠词的使用――语言美。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手法――艺术美;用博喻、通感等修辞――意境美。

四、知识拓展:

比喻修辞

1、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小试身手:

请以“青春”为中心写一个片段。

篇6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了我身旁…。。”

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我猛然记起,已经是盛夏了,荷花都盛开了吧,这时的荷花儿一定很美吧!

沿着通往荷塘的小路,我漫无目的地走着,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银色的光海中。月光侵染着大地,也许只有着圣洁的荷花才能陪衬这完美无瑕的月儿。

轻轻踏步在荷塘边的石子路上,惟恐惊扰了沉睡的鱼儿,却不知鱼儿依然活泼地穿梭在荷茎间。在月光的洗涤下,荷花更加美丽,如画一般,就像蒙娜丽莎的眼睛令人心驰神往。一阵风拂过,在平静的池上划出一道浅浅的波痕,池水微微漾起,荷叶互相来回推挤着,扭动着腰肢,显得婀娜多姿。

看,那绿绿的荷叶,仿佛一张圆盘,支起一片天地。读过冰心奶奶的《荷叶·母亲》,方知荷叶依下护红莲我走到池塘边,用手捧抚着这荷叶,似乎对他们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荷花没有荷叶营养它,衬托他,花儿又怎么会漂亮呢?荷花正是因为有了绿叶的光合作用,才能吐蕾绽开。也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才显得更美丽。绿叶虽然普通,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红花还需绿叶衬”。

月光下的荷如此圣洁,可你却不知它出于污泥。当万世良方追忆叫他活在盛夏,忘记其它丑陋事物 ,全被感化。谢谢过去令梦中荒野盖荷花,将所有的眼泪奕掉下,只因为它庆幸旧日不枉这记挂着时间,即使多可怕,总留下他依然。

“荷塘呀荷塘,你慢慢慢慢唱哟;”

“月光呀月光,你慢慢慢慢听哟;”

篇7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其中,“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笔者认为用在此处很不协调,理由如下:

1.音韵上不协调。“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与“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句式整齐划一,搭配匀称,语气和谐一致,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而又缀上一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就显得有点多余、累赘,语言上也显得很不顺畅。

2.表意不连贯。该句的本体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属群体概念,下文予以描写:“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是对荷花的分类描写,但也不是荷花的个体形象,而下文中的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更是写荷花整体形态,且繁而多,而“刚出浴的美人”固然是个美好的形象,但无论我们如何联想,也很难把“刚出浴的美人”想象成群体形象。退后一步,即便能把它想象成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但这个群体的形象显然又缺乏美感,较之于“星星”“明珠”而言,形象高大且反差明显,本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几乎不存在。如果具体到一朵荷花,又在月下,将其写成“刚出浴的美人”,那自然是再贴切不过了。人教版旧教材将这句删去,除过了因那个社会看到这样的描写未免会说有小资情调外,另一个原因恐怕与此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我看来删去也罢。

其瑕疵出现在另外一处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进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在不能朗照的月光下,如何画在荷叶上,是写实,还是想象?据笔者观察,即使晴朗的夜晚,杨柳的影子,清晰地照在地上是可能的,然而要照在月下大致呈黑色的荷叶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是像画上去的一般,更是无从看到。同时,也与上文“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所描写的朦胧意境不符,且作者在下文写到“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等隐约、雾气腾腾的景象也与之很难协调一致。

篇8

在月亮悄悄爬上天的时候,我漫步到荷塘边,欣赏着这美丽又清幽的美景。

月儿的笑脸印在水中,鱼儿游在荷叶下,荷花好像已经睡着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平静。忽然,一滴水珠子好像不懂事的小孩子,忍不住跑进了荷塘,水珠们欢快地跳起了舞蹈。荷塘里的鱼儿好像不止困意,一直自由地在这充满荷香的世界里畅游。

月半树梢,月亮那皎洁的脸庞害羞的藏在了柳树后面,但那皎洁的、飘渺的月光总是落在我和旁边的荷塘上。

我手举着琴,弹了一首清幽而又长远的曲子,带着满脸的笑与满身的皎洁的月光离开……

华新小学五年级2班五年级:陈妍滢

篇9

在朱自清去游荷塘之前,其心境并不佳,时代的忧伤和现实的苦闷使他“心里颇不宁静”,感觉自己不是个“自由的人”。我们常认为作者是为了排解苦闷心情而选择了夜游荷塘,荷塘美景又使他内心恬淡,暂得宽余。这种解读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过,情与景是互为因果的,优美的景致的确能使人心情愉悦,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人有了好的心境,才有可能将自己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进而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妙意境。

在调整好了心境的前提下,朱自清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看到“田田的叶子”尽收眼底,心境也就显得更为开阔,更为纤尘不染。平日里感觉再寻常不过的荷叶,此时看来却如“亭亭的的裙”,满池荷叶如无数身材修长的美女翩翩起舞,为荷塘增添了不少灵动之美。月光下的荷花是“零星地点缀着”的,“袅娜”的,“羞涩”的,如“明珠”、“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其淡淡的色泽,其优雅的神态,可谓妙绝。人行荷塘上,如在画中游。

当微风吹来时,月下荷塘又显示出了其动态之美,形成了“凝碧的波痕”,飘来了“缕缕清香”,且这“清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属于嗅觉,歌声为听觉,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歌声”确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所以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其实,这种手法在古诗中也常见,如“风来花底鸟语香”、“鸟抛软语丸丸落”等,其表达效果与平铺直叙相比自然要更好一些。

不过,荷塘的优雅在白天是感受不到的,因为这都是因为有塘上的月色在起着调和与渲染的作用。在朱自清看来,这月光“如流水一般”,是“泻”在荷叶与荷花上的,月色与荷塘相融为一体。塘中的“青雾”也浮起得正是时候,与月光融合,笼罩了整个荷塘,于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不但给人以清新之感,也照应了前文“流水”的比喻,更为后文“笼着轻纱的梦”蓄势,雾如“轻纱”,叶子和花如“梦”,飘渺,和谐,幽静。

虽然这晚的月光“不能朗照”,却也是“别有风味”,因为淡淡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所以“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明暗掩映,错落有致,亦真亦幻。这又是一幅淡雅的中国画,与之前那幅相比,更为朦胧,更多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当然,荷塘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境界,它的四周也是隐约朦胧的,也是优雅恬静的。那些树在淡淡的月光下看得并不真切,如一团团“烟雾”,透过树梢,还可看见“只有些大意”的隐隐约约的“远山”,昏暗的灯光如“渴睡人的眼”。这种幽暗或许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但应该不像他在文章开头时所说的那样“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了。作者完全可以用一种欣赏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因为风中流动着缕缕清香,身上披着一袭轻柔的月色,白天的疲惫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篇10

“风”作为一种常见自然现象,在作家作品中并不新鲜,而在朱先生的写景散文中尤为常见。《绿》、《春》、《匆匆》等无不有风。“微风”“轻风”“清风”“小风”比比皆是。尽管它们风力小,轻柔,但它们的作用却丝毫小觑不得。它们不仅是构成美景佳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在其中担当重要作用,使那风光更旖旎,景色更诱人,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将人们送进微醉微醺的艺术境地。

在《荷塘月色》里,“风”是作者写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看成是整个景动感的灵魂。

作者在写景时,先用细致的工笔和一连串精妙的比喻着力刻画了荷叶和荷花的形、神、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先生这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荷叶、荷花的美。但若仅此而已,它们给予我们的美感还是零散的。虽也很美,但却只能说它更多的是美在了朱先生高超的语言功力之下。我以为文中景的“大美”境界是源于一掠从天而降的“微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正是“风”的构思大大地提升了景美的程度,也正是“风”让整个荷塘有了动景。“风”为我们制造了叶动花颤,带来了醉人荷香,让我们见到了本难望见的田田荷叶下的流水,叶与花、形与神、色与香浑然一体。那零散的美感在微风中化合了,人们也不知不觉地全身心地沉醉在这美景佳境之中。这样的“微风”真可谓是聚美的磁铁,是色、香、味酿成的琼浆,是催人入醉的最后一滴佳醇。

朱先生散文里的“风”总是那么的美妙和及时,它常常出现在对自然景物从形、色、神等方面细加描绘之后。一股风力就将一切景物统摄在了一个运动节奏之中,并夹带着从这些景物中摄来的味与声,让读者从视觉、嗅觉、触觉感受到的美的诱惑,在通感中融会、凝聚,形成一股合力,使你一下子身不由己地被摄进他所创造的艺术天地里去。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荷塘月色》里的“风”又是转换层次的潜流,组接画面的针线。

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着力描绘的是荷塘月色,而荷色与月色又是分别在第四、第五两段文字中各有侧重地得以描绘的。那么文章是如何由对荷色的描写过渡到对月色的描写的呢?文章衔接过渡非常自然,这一切都还得功于“风”。如果没有写荷色时的那一掠从天而降的“微风”,田田的荷叶就不会“宛如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也就更不会让人联想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可叶下的流水偏又被遮住了,寻觅不着,倒是那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引人注目地“静静地泻”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于是,朱先生便顺势展开了第五段对月色的描写。在这两段之间“微风――波痕――叶下的流水――叶上如流水的月光”的转换,恰如一道脉脉的流水,承载着作者的文思,由荷色向月色漂流而去。而这流水的源头正是那一掠适时而至的“微风”,是它将荷色与月色融成了一个整体。这一转换过渡真可谓不露形迹、天衣无缝。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说过:“把田园木石写美了是比较容易的,任何一个平凡的文人也会编造些‘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类的句子。把任何景物都能恰当地、简要地、准确地写成一景,使人读到马上能似身入其境,就不大容易了。”朱先生此文里的“风”,不仅能令人“似身人其境”,而且能给人那么多的回味和思索,就更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