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范文
时间:2023-04-05 22:2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晦涩,主题如何的深邃意蕴,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学实施中师生一起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鲁迅的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空间,对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就体现除了阅读中的体验性和主动性。加上教师的引导,达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双重的自我,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作者同时也发现自己。
另外,除了“让学”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外,可以利用鲁迅在作品中的儿童视角来拉近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例如在《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体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童真天性的理解,这就去掉了鲁迅在学生心目中冷峻的脸谱,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鲁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对于求知欲望特别强,创造意识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要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引导,不能硬性的反驳某位学生的观点,也不能要求统一见解。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不但要注重“有用”“有益”“有力”,还要注重“有趣”“有味”“有度”,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占有、挑选、拿来”,并且“放出眼光”,这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将成为他们面前的黑是名词
术语的堆砌而没有任何的感彩,更不要说领悟和文学鉴赏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潜意识的把鲁迅的作品与战斗檄文捆绑在一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向,强硬的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消减了教师的积极性。
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探讨鲁迅以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而获取更多的收获。
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深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启发学生对自然、社
篇2
一、“走近”鲁迅,让学生的阅读兴致倍增
鲁迅与学生在时空上的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走近”鲁迅,即让他及其作品走下圣坛,用通俗的眼光解读鲁迅和他的经典文学。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往往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工作中的“座右铭”,他们坚持走“知人论世”的传统教学途径,在导入新课时特别注重“作者简介”的环节,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些教学环节是空洞的、“大而化之”的“简介作家”,可能导致学生对鲁迅产生敬畏感;有些教师在介绍作者时,总是喋喋不休地“授予”鲁迅“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之类的“光环”,其神态与语气恰似孔乙己教店小二写茴香豆的“茴”字一样。显然,这样的“简介作者”对于解读文本的主旨是甚为“渺茫”的。以此,我们必须把鲁迅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介绍,可以适当地补充作者的轶事趣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活着的鲁迅就在身边,并自然的对阅读鲁迅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减少由于特别的“敬重”而“畏惧”甚至“疏离”鲁迅的现象了。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就结合《鲁迅自传》(初中语文所选的范文)介绍鲁迅的童年,特别是其父的早逝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以利学生轻松理解鲁迅为何希望弟弟要有“大出息”,不要“玩风筝”的“本心”了;同时,由于此文所在单元的主题也是“亲情”,我就着重引导学生从这一个“角度”去理解文本主旨,这完全学生的心智的。
二、以生为本,让学生的阅读活色生香
鲁迅小说的情节发展是波澜不惊的,既没有莫泊桑小说情节上的波澜起伏,也没有契诃夫小说那种不动声色进行讽刺的冷幽默,鲁迅作品的背景是凝重的、灰色的,语言隽永、凌厉。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沿着学生学习的思路去引导,不仅自身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教学效果会更理想。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首先要求阅读范文至少两遍,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勾画出来。然后,让他们结合课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下问题:刘和珍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称刘和珍为“刘和珍君?”并要求学生从文本中选择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一回答上述问题,结果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小儿科”。但是,我的理由有两个:其一,学生能理解这些足够了,若把那些高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告诉”学生则是画蛇添足;其二,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反复阅读,特别是经典作品更需要“重读”。假如大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重读”,或许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得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个性化。
三、因材施教,让学生的阅读理性攀升
教材是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金钥匙,目前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而定鲁迅作品,本身就是思想美、语言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有比较突出的思想意义导向,即尊重生命、关注自然、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带领学生走入其中,让他们感悟鲁迅对信念的追求、对生命的思索;切身感悟其中的历史的厚重、世事的沧桑,催人泪下的奋争、感天动地的悲壮……师生互动合作,一起吸收仁义、诚信、和谐、自省、谦让等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得到理性攀升。诸如学生通过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由之态和自在之趣,能激发他们呵护生命、探索自然的美好感情。
篇3
摘要 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文本里的绘画意象,他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哲理思考。绘画意象使鲁迅的作品更富有直观性和视觉表现力。本文从绘画意象的角度对鲁迅作品进行了全新分析,通过雪意象、枣树意象、月亮意象以及夜色意象等分析说明:绘画意象为鲁迅文本拓展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使其作品超越具体事实,创造一种超然变幻的美;昭示了绘画艺术对鲁迅文学创作、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表现了鲁迅在文学作品与美术的审美关系。
关键词:鲁迅 作品 绘画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在美学偏好上不同于一般的作家,其美术眼光的世界性和超前性是绘画界公认的。因此,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幽玄深邃的绘画意象。他所描绘的文字画面里多了新颖别致的绘画意象,使其作品带有黑白分明的传统木刻特点,同时又带有西方油画的丰富色调。如他在《阿Q正传》中所描绘的“钱家的粉墙上映出了蓝色的虹形的影子”。又如,《秋夜》中“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鲁迅通过这些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和色彩运用,使其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 关于意象与绘画意象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一诗学范畴,从内涵而言,涉及诗学、美学等;从外延而言,涉及文学、绘画、心理等。意象不同于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的审美想象空间。而意象的基本特征是象征性或荒诞性,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先有“意象”而后才能产生“意境”。
本文所说的“意象”都是指情思和物象的结合,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作家主观情志的体现。在西方文学理论界,从亚里士多德到乔伊斯、奥登、兰波等人都认为意象属于诗学范畴,认为意象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交相辉映的结果。总的来说,意象是主体审美的产物,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是经过主体的加工改造,在审美客体的基础上,心与物相互交融的产物。意象为表意之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的结合,意象可以说是作家主观意志的体现,是借助于外在之象和内在情思相互转化而生的形象。
什么是绘画意象?绘画意象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意象造型范畴。画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结合而创造出的视觉形象就称之为绘画意象。中国绘画在造型方面既重视客观造型的“形似”,又强调主观的“神似”,绘画意象是创作过程中主体对客体情感化的观照,是艺术家心物交融的产物;绘画意象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家以审美的心态来观照生活,在心中形成一个崭新的审美意象,它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觉把握。作家借助于文本之中的绘画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读者通过绘画意象体验到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鲁迅提出文人画要重视“立象”,他笔下的绘画意象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神韵。鲁迅作品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意象的存在,其艺术感受敏感而细腻,对于中外绘画均有精深的研究。在鲁迅的作品中,他所创构的意象丰富多彩,作品的意蕴通过深刻的哲理和炽热的情感融入绘画意象之中,并具有中国传统黑白木刻色彩分明的韵味,这在《呐喊》、《朝花夕拾》、《鲁迅诗歌全集》、《彷徨》、《野草》等诸多作品中均有表现。可以说,鲁迅作品里的山水景物描写像是一首首中国传统的抒情诗。例如,鲁迅在他文本中对于黑暗的描摹,黑夜、黑暗、寒夜、深夜、夜色、秋夜、暗夜、昏沉的夜、空虚中的暗夜等,以其固定的色彩表现和意象表征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意识中。
二 绘画意象在鲁迅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鲁迅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他的哲理思考和心理活动,通过潜意识和梦的组合形式,借助绘画意象进行暗示和自由联想,使其作品超越了具体事实的感官描述,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审美。下面,我们通过四种绘画意象:夜色意象、月亮意象、雪意象、枣树意象,来详细分析鲁迅文本的艺术底色。
1 鲁迅作品中的夜色意象
在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夜色这个意象。他在《夜颂》中自称是一个“爱夜的人”,这种所谓的“爱夜”,正视与解剖了自己心中的鬼气与虚无。鲁迅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对于中华民族抱着一片黑暗的悲观,致使其形成了一种痛苦和黑暗的人生观,而他精神中的那种不安于黑暗的呐喊常常侵扰着他的灵魂。他向那黑暗奋挣,以自我的反抗显示人的价值,他把视野放入夜色的审美观照之中,把内在情思外化到文本,夜色意象给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审美。鲁迅专注于夜色,夜色意象蕴含着深刻的涵义,成为他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情绪表达。如他的作品《孤独者》中的夜色,阴冷黑暗。《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目睹吃人惨剧发生的夜,《祝福》中神秘诡异之夜等,构成了鲁迅文学作品的永恒基调。夜色意象在鲁迅的审美中贯注了一种灰暗阴郁的色调,他充分运用色彩的对比烘托,真实书写了主人公的绝望与痛苦。
鲁迅笔下的夜色意象描摹带有传统写意手法的特征。他使用单线条的组合,将精神潜伏在深层结构中,在夜色意象中,鲁迅将中国传统写意手法与西方现代主义巧妙结合,更多运用了这种写意的手法以传达出某种情绪。通过夜色意象的描绘,黑调渲染了某种精神氛围。如在《孤独者》中,夜色的描摹渲染了人物的黯然与悲凉:“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祝福》的结尾里,则通过除夕之夜渲染了祥林嫂的凄凉:“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又如,《白光》里,暗夜渲染了陈士成发疯的心理情绪:“独有月亮,却缓缓地出现在寒夜的空中。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鲁迅一生过着痛苦的生活,他通过传统写意笔法的渲染烘托,表现了现实的残酷与黑暗,使夜色成为了鲁迅作品中自然景物及心理情绪的独特艺术描法,成为了鲁迅文本的底色。
2 鲁迅作品中的月亮意象
在鲁迅笔下,月亮代表某种象征意味的意象,通常表现为阴冷、孤独、寂寞、凄凉。鲁迅喜欢写月,在他的笔下,关于各种月亮的描写都极其生动,恰如鲁迅心灵上的投影。这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金黄的圆月、雪白的月亮、灰白色的月影、生铁一般冷而且白的月亮等,都集中表现了他对于笔下意象的描摹。少年时代阴冷的情绪记忆外化带来了他作品中的阴冷色彩。如《彷徨·孤独者》中:“在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月亮意象的阴冷是外在险恶时代氛围和阴暗文化,在他的人生情绪体验之中无不充满阴冷的色彩,月亮已经成了他内在心境的一种外现,形成了文本中阴冷的主色调,因而有《狂人日记》中清冷的月亮,《兄弟》中表现的沛君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月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鲁迅笔下的“月亮”是对中国传统月亮意象的继承,它容纳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如欢乐与感伤、憧憬与幻想等。如鲁迅对于童年及美好回忆的作品《故乡》中所描写的月亮:“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如,《在奔月》中表现了其童年和生命意志:“只见那边是一轮雪白的圆月,挂在空中,其中还隐约现出楼台、树木;当他还是孩子时候祖母讲给他听的月宫中的美景。”
鲁迅主要运用了单纯白描的手法来描摹月亮意象。白描是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强调以线造型,注重于线条的运用。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里用白描的手法对线的表现力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出了其所想表达的内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他还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描摹方法描绘“月光”,如在《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第八则日记中写道:“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狂人一种理性精神的象征。
另外,月亮意象的描绘还用来渲染作品氛围,如在《白光》中用了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这里的月光,烘托了陈士成落第后发疯的神秘气氛,是陈士成心理情绪的一种外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鲁迅小说的主要色彩意象是黑色与白色意象,月亮意象是鲁迅对于纯白之心的向往,白心之说通过月亮这一绘画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月亮意象同时也是鲁迅童年诗意的栖居体现。鲁迅童年的温馨与母亲的爱可以通过《朝花夕拾》前九篇中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有对儿时花园的留恋,也有对于美好童年爱与温情的反顾,所回顾的诗意童年充满了温情。
3 鲁迅作品中的雪意象
雪意象是在鲁迅文本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绘画意象。最集中表现在《雪》中:“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馨口的蜡梅花草。”在《雪》中,他描绘了故乡“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是对童年记忆雪中场景的真实描绘。相比较于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是作者对记忆中朔方之雪的主观再现。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意象的设置是对立的,突出了朔方的雪这一意象主体,使文本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使读者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成为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意象共存,是在表达一种情绪。江南的雪运用了工笔白描,通过具体丰富的细节描写逼真再现了童年记忆。朔方的雪则是现实的抽象描摹,以此来表现主体内心的煎熬,并潜移默化到他的文学作品中,形成了雪意象。在《雪》中,朔方的雪已经如他失去童年的美好理想一样永远失去,甚至模糊了其中的青春影子。朔方对雪的描绘是以雪的洁白衬以血红的宝珠山茶,点染出朔方的雪的瑰丽奇幻,使旋转升腾着的朔方的雪产生了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雪这一外象表现出其内心爱憎的交织、痛苦和绝望的交替,体现了生命的不羁与狂放,使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梦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对雪意象的描绘使鲁迅完成了精神世界的归乡之旅。
鲁迅牺牲精神的外化就表现为雪意象,鲁迅一生对牺牲有着深刻的个人体验。他身上强烈的怀疑否定的反抗精神形成了他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牺牲精神。《雪》中凛冽的天宇下有“死掉的雨”的精灵在“升腾”,这是鲁迅孤独寂寞者的牺牲外化。鲁迅牺牲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看破牺牲的本质,看透现实的黑暗却以绝望与黑暗抗战,甘愿牺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在看透生命悲剧的同时,牺牲是其作品的主题之一。另一方面,鲁迅又把温情和爱留给了人间。在《雪》中,鲁迅将中国传统的生命悲剧置换为西方的现代战斗意识,在解剖过去的残酷无情中,却更具人间气息,蕴藏着无尽的温情与爱恋,使这牺牲精神更持久。
鲁迅的牺牲精神是对雪绘画意象的继承,在鲁迅的笔下,雪意象又在传统牺牲精神里面加入了复仇主题,形成了鲁迅的英雄主义式的复仇牺牲精神。
另外,枣树意象在鲁迅博大的人生情怀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一生饱尝痛苦和绝望,纠结了多种无法言说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枣树意象含蓄表达了出来,形成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层把握。枣树绘画意象将他韧性战斗的抗争意识凝聚,作为启蒙者和觉醒后无路可走者的不安与孤独寂寞充分表达出来,显示了鲁迅对绝望的不降服。如《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富于诗意的直观艺术表现,更好地突出了韧性战斗的战士形象。
三 结语
综上,鲁迅的文学创作和美术有相通之处。他充分运用绘画意象进行他极富个性的文学创作,为其文本开拓了别致独特的艺术世界,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绘画的意味,令其文学作品具有了超越文字之上的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隋清娥:《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
[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篇4
(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精心备课、大包大揽,试图解决阅读鲁迅作品当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甚至越俎代庖,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把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固定化,进行说教式教学。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失去自我表达的机会和欲望,体悟不到探究的意义和乐趣。
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所要做的,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这些,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二)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另外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很多教师认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就要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里的两个“有利于”主要是从当下的效果来看,至于学生在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表现,并不考虑在内。
建构主义认为,建构是分阶段完成的,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建构意义由表浅向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建构都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不可少的。语言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规范作用,伽默尔说“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长大成人。”这就要求教育者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深刻的,从艺术和思想上都堪称典范的言语材料,供他们学习。丰富的生命感受贮藏在优秀的语言中,即使一时不好理解,在个体生命行进的过程中,会获得常悟常新的感受。
作为教师,更要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作为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的对象。在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教师完全应当可能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形成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和露短的氛围。假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中止了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有利时机。
(三)建构主义关于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理论对于鲁迅作品教学也非常有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讲解。
生活在今天的中学生,对大半个世纪以前“吃人”的社会的黑暗,对孔乙己的麻木,祥林嫂的悲剧,都很难理解,对鲁迅作品中隐晦的讽刺艺术,辞曲意深、语谐意庄的笔法,一时可能还读不懂,把握不住实质。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切身进入作者所表述的境界,体会作者表达的内涵。
篇5
关键词:情节单纯化 取材 创作人称 心理描写 暧昧分析 结尾创作
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深受日本国民的喜爱,也是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中国文学者瞩目的作家。鲁迅是中国的大文豪、中国近代文学的先驱。作为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具有相似性,但又拥有各自的创作特征。因此,本文从情节的单纯化和取材、作品的创作人称、心理描写、暧昧分析、结尾的创作等五个方面,阐述两者在创作上的异同。
情节的单纯化和取材
在小说的创作方面,《鼻子》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奇妙的鼻子,描写了主人公愚蠢的自尊心以及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孔乙己》这部作品,以孔乙己悲惨的人生为中心,批判了利己的人性、封建科举制度以及病态的社会。即芥川龙之介和鲁迅都尽可能地追求情节的单纯化。但是,两者在取材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芥川龙之介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是从传说故事集《今昔物语集》中获取创作材料的。《今昔物语集》中关于长有长鼻子的内供的描写,主要是外部描写,没有加入特别的思想、意识等,是极其简单的叙述,完全没有对于人性的批判,即是历史典故的本来面目。芥川创作的《鼻子》,在其单纯的故事情节中加入合理的想象,把现代人的心理体验巧妙地反映在历史传说中,重新诠释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从创作来看,芥川龙之介放弃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如实告白,选择了与自己生活毫无关系的世界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那么,芥川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式呢?也许是因为与身边的事情相比,人们对历史传说的虚构、异常更为感兴趣。所以,为了作品的主题更艺术地、更强有力地表现出来,芥川采取了古为今用的方法,创作了《鼻子》。另外,我认为这样的取材方式也和包括芥川在内的日本人的暧昧性不无关系。
在当时的中国,像孔乙己那样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愚蠢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像酒客和酒店掌柜那样冷酷、麻木的民众也有很多。鲁迅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从人们见惯的事情中取材,创作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这并不是说鲁迅的小说中没有根据神话、传说改编的作品,只是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更多一些而已。鲁迅认为虽然艺术的真实同生活的真实应有差别,但艺术作品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应该基于现实生活,加入客观的变更而创作出来的。就是在世上,将所体验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实实在在地或稍微变更一下表现出来。
作品的创作人称
芥川和鲁迅同样都把小说的内容明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但他们采取了不同叙述者的叙述方式。
《鼻子》不是从“我”、“你”等人称的角度,而是从某个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角度创作的。《鼻子》中的叙述者不介入故事情节,只是客观地担任叙述故事的中间媒介。因此叙事者不表明主观的态度、想法、评价。《孔乙己》却和《鼻子》完全相反。《孔乙己》是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情节的。《孔乙己》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事件的旁观者,又是构成孔乙己生存其中的冷酷社会环境的一分子。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我”充当故事的主角,或至少成为当事人,这样,“我”不仅拥有了构建情节的功能,而且获取了营造主题的功能。
在作品的完整性与清晰度上,《鼻子》和《孔乙己》的叙述方法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我们认为在真实性与深刻性上有所差异。读《鼻子》时,会有一种别人给你讲故事的感觉。《孔乙己》中,“我”的观点、意识、体验,弥漫、笼罩全文,所以容易缩短作品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亲切感,从而增强小说的艺术效果。
芥川龙之介受各方面的影响,也许根本就没有想过用第一人称创作作品。或者也许他想让读者客观地读解小说、自己体味小说的主题。鲁迅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并不仅仅是叙事学意义上的技巧,从根源上来看,应该是鲁迅启蒙思想的外在表现。即鲁迅借“我”,把想拯救国民的思想直接传达给读者。《孔乙己》中的“我”既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又是戏弄孔乙己的人之一。因为“我”的冷眼旁观,作品多了一份冷峻、添了一份悲凉,因而鲁迅的启蒙思想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在读者眼前。
无论采取哪种叙述方法,都不仅仅是叙事学上的追求,也是反映自国文化、传达作者思想的必然选择。
作品中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人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心理活动,根据意识或行动捕捉到的心理过程。心理描写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等,所以被称作无声的语言。人的心理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独白的方式或通过动作、语言、反应等揭示出来。芥川龙之介和鲁迅都很重视心理描写。
在小说《鼻子》中,芥川似乎把主题设定为内供的心理变化,通过细微的描写把内供的心理巧妙地刻画出来。《鼻子》中,没有一句是内供心情的独白,但内供积极地、消极地尝试各种方法想把鼻子变短的行为,清楚明晰地表明了他在意自己鼻子的心理。另外,当弟子求得变短鼻子的方法时,虽然内供很想马上把鼻子变短,但他不坦率地讲出来,让弟子觉察他的心情。观察这个场面的描写,读者就会发现内供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在意鼻子,想保护自尊心的心理。弟子踩他鼻子时,内供很不高兴。鼻子宛如被当做物品一样,内供不满的心情也随之表现出来了。还有,鼻子刚变短时,内供显得很满意,但他还担心鼻子会不会再变长,所以只要有时间就摸鼻尖。但如愿以偿变短的鼻子更加引发了他人的嘲笑,内供开始后悔了。鼻子恢复原状,内供感到非常轻松愉快。这些微妙的心理变化,得惠于机敏巧妙的细节描写,十分引人注目。
乍一看,小说《孔乙己》似乎注重的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他人对孔乙己的态度,但是从细微的方面,我们也能看出孔乙己的心理。例如,孔乙己虽然站着喝酒,但他是唯一穿长衫的。他说出来的都是叫人半懂不懂的奇怪的话。另外,偷了何家的书,他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是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孔乙己还考过小说中的“我”是否真的认识字。孔乙己从不拖欠酒钱,也许他并不是真的不想拖欠,只是拖欠的话和他读书人的身份不符而已。孔乙己想保护知识分子身份的心理,不是通过孔乙己的独白,而是通过他展现出的不同于短衣帮的姿态,巧妙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对于恶意的嘲笑,孔乙己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样的变化,是孔乙己对冷酷的人世感到失望无奈并沮丧颓废的心理表现。鲁迅通过细致的描写,间接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
作品中的暧昧分析
读《鼻子》和《孔乙己》,就会知道周围人都嘲笑主人公。但是,两者对主人公的嘲笑写法是不同的。《鼻子》中,即使有一个中童子嘲笑内供的场面,但城中百姓、弟子们、武士都是在背地里谈论内供的怪鼻子,从来没面对面嘲笑他。与之相比,《孔乙己》中,酒客和酒店掌柜都是直接嘲讽孔乙己的。例如,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等。同样是嘲笑主人公,为什么芥川龙之介和鲁迅采取不同的方法呢?
芥川龙之介也许并不是不想表现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只是不能露骨地表达出来,只能让读者心神领会。这是缘于芥川成长背景的影响以及包括芥川在内的日本人的暧昧性。
照顾芥川的姨母是被其兄嫂抚养的身份,一直生活得小心翼翼,害怕他人的目光。于是,她把同样身份的芥川教育成了坚守情理、礼节,重人情的人。我认为芥川龙之介也许把他那种好客气、彬彬有礼的性格投射到作品的创作中了。
日本人的暧昧和其风土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四周环海,19世纪中叶以前,与世隔绝。日本人单一的民族习惯,以及相互之间长期使用同一语言,使彼此非常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日本人之间产生了某种默契,即使话说得不够清楚,也能理解对方的意思。于是日本的暧昧文化也随之产生了。另外,日本人集团主义意识很强,最重视人际关系的“和”。在群体生活中,为了维持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及平安无事,和人交流时,尽量避免摩擦,用词非常谨慎。在《鼻子》中,作者也是通过非辛辣、非严厉的致密心理描写把内供在意他人目光的个性表现出来。不管芥川多么想表达利己的人性,他还是选择了谨慎暧昧的写法。
鲁迅从失败的黑暗中,燃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弃医从文。鲁迅把自己看到的中国民众几千年来所遭受的压迫,借用文学的力量表现出来,试图唤起他们的觉醒。正如《孔乙己》写的那样,鲁迅通过严格的分析,用锐利的笔锋,把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卑鄙的人性裸地暴露出来了。对鲁迅来说,从事文学并不是想成为艺术家,只是想让民众看到自己所见到的中国社会的病态,并希望挽救这样的社会。这才是鲁迅文学创作的目的。因此,与芥川龙之介不同,鲁迅选择了露骨的表达方式。
结尾的创作
芥川龙之介以“这样的话,一定再没有人笑了,内供自己心里说。使长鼻子荡在破晓的秋风中”结束全文。小说到此突然停止了,看起来会给人一种不太放在心上,随意结束全文的感觉。但其实这样的结尾包含着没有表现在外的千言万语,是回味无穷的。
今后真的没有人再嘲笑内供了吗?这仍然是未知数。文末“破晓的秋风”弥漫着悲凉的气氛,它也许暗指的是残酷冷淡的人世。内供经历了鼻子变化的反复,这不仅仅是鼻子长短的问题了,已经成为一件趣闻了。那么,内供依然会受到他人的嘲笑,甚至比以前更为厉害。“这样的话,一定再没有人笑了。”也许是内供对自己未来的主观忧虑和愿望吧。我们从内供这样的愿望中,能够看出生根于他心中的软弱的人性。
但我们想把它解释为内供向崭新的人生迈进的起点。只要内供的鼻子是长的,就无疑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不过,我们认为内供恐怕不会再把鼻子弄短了。鼻子由长变短的过程,公然暴露了内供一直苦恼于鼻子的心理,但愿他能够超越、克服心理自卑的枷锁,能够从容对待世人的嘲笑。另外,小说最后“院子里像是铺了黄金似的通明”这样的色彩描写,也会给人一种希望的力量吧。再者,我们认为芥川也企盼内供能够成为不在意他人目光的真正高僧。
小说《孔乙己》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为结尾。如果分别看,“大约”表示推测,“的确”表示肯定,两者给人互相矛盾的感觉。那么,孔乙己最后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死呢?其实这样的结尾已经含蓄地道出了孔乙己的结局。从内容的叙述来看,自从孔乙己在中秋节前被打折了腿之后,就一次也没来过酒馆,所以周围人推测他也许已经死了,但将近初冬的一天下午,孔乙己又来了。之后,到了年末,到了第二年的端阳节、中秋节,直至再到年末也一直没有看见他,所以可以断定孔乙己早已离开人世了。另外再从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来观察,首先他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如果不死的话,一定还会来买酒喝。再者,他从不拖欠酒钱,没有现钱时,不出一月也一定还清。如果孔乙己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来还钱的。由他还欠着十九个钱看来,“我”推测孔乙己的确死了是有根据的。但又始终没有听到他已经死了的确实消息,所以又在“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前面加上“大约”。鲁迅用这样一个含蓄的语句来结尾,意在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在语言的矛盾中,明晰地表达了深刻的意义。鲁迅同情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冷酷病态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作品的结尾耐人寻味是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创作魅力。它们并不是单纯的故事结尾,而能给人一种思考的力量。
文学不是属于某一国的,它是全世界的,应该遵循相同的规则。所以,很多作品具有相似性,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作家创作的作品理应各具千秋。
参考文献:
1.三好行雄:《芥川龙之介论》,筑摩书房,1981年6月版。
2.王志强:《如此日本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4.于荣胜:《日本现代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5.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篇6
关键词 鲁迅;作品改编,小说;戏曲
鲁迅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作用,而且表现在他对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影响。时至今日,鲁迅先生去世已逾70年,但是他的作品仍在不断被解读,尽管解读的方式、角度、目的不尽相同。在所有的解读方式中,鲁迅作品的改编怕是遭到诟病最多的形式之一。但是,如果从传播学角度来审视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这确是一种让鲁迅走下神坛、走向普通受众的重要方式。
对鲁迅作品的改编主要集中在他的小说上,这是因为小说具有较强的叙事性,是鲁迅作品中最适合改编的文学体裁。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鲁迅作品改编大多集中于话剧和电影两种载体。90年代以后,鲁迅作品改编的主流是将鲁迅的作品改编成戏曲,其中不少作品改编还取得了很大成功。在这一阶段,沪浙两地联手演绎经典越剧《祥林嫂》,著名越剧演员茅威涛主演的越剧《孔乙己》搬上舞台。由河南剧作家陈涌泉改编、著名青年曲剧演员杨帅学主演的《阿Q与孔乙己》受到鲁迅研究者和广大受众的一致好评;台湾“复兴剧社”将《阿Q正传》改编为同名京剧并“吸引了许多戏迷”;钟文农改编的京剧《阿Q》在《剧本》杂志上发表。
在这些改编的作品之中,陈涌泉曲剧本《阿Q与孔乙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它“很有创新意识,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创造,是近年来根据鲁迅先生小说改编的戏剧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因此,我们以该剧本为例,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探讨了改编后的作品和鲁迅先生原作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传播对象的变化、传播内容的变化和传播形式的变化。
一、传播对象的变化:从精英受众到普通受众
目前,鲁迅研究学界一直在进行“一个鲁迅和多个鲁迅”的争论,对鲁迅文本进行正解还是允许有不同的解读方法甚至是曲解,研究者各抒己见,这也是鲁迅作品改编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到底是通过改编把鲁迅作品的原貌展现给受众,还是允许改编者进行适当的创新,学界众说纷纭。正如王家平先生所说,“鲁迅如果那么容易被打倒,那就不是鲁迅了。”我认为应该有“多个鲁迅”,让不同欣赏水平和不同欣赏角度的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鲁迅,这对于鲁迅传播来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我们在分析陈涌泉曲剧本《阿Q与孔乙己》时,也是坚持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认为该剧本中对于鲁迅先生原作的适当背离正是扩大受众群、增强传播效果的必要手段。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阿Q正传》发表于1921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晨报副刊》上。纸质媒介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字载体限制了传播对象的范围;同时,鲁迅作品中深刻的社会内涵及其批判实质,也决定了受众的局限性。在那个时代,鲁迅作品的传播是基于这样两个前提的:其一,对文字符号的解码需要受众具有识字能力,而鲁迅作品使用的是早期的白话文,其中还有一些文言词汇存在,这就决定了受众要具备较高的识字能力。在20世纪初,知识垄断仍然十分严重,尽管以晏阳初、陶行知等为首的平民教育家有力地抨击了旧社会的不平等,要求教育应该成为人人都能够享受的事物,他们希望通过普及平民教育,实现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平等社会。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知识与经济的关系仍然密不可分。由此,鲁迅作品的受众需要拥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其二,鲁迅作品的隐喻性决定了受众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顺利解读,而较强的理解能力是以一定的社会地位为基础的。所以,鲁迅作品的受众受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在更大程度上被定义为精英受众。
鲁迅的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强调以白描手法揭示人物灵魂的鲁迅小说和以写意传神为特征的中国戏曲有着天然相似性,这给两者之间进行艺术转化提供了便利,也为受众的选择和接受提供了基本前提。尽管陈涌泉在创作曲剧《阿Q与孔乙己》时,“仅把主体观众定位于大中学生、城市观众”,但是该剧在公演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受众、知识分子受众。人们在这个剧本中既看到了河南戏曲的“热闹”,也看到了鲁迅先生原作中的深意。以戏曲的形式演绎鲁迅先生的作品,摆脱了对受众“识字能力”的限制,使得受众范围得以扩大,另外,鲁迅传播的普及也使得人们对于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闰土等人物形象深谙于心。信息传播的接近性也促使广大受众有兴趣通过戏曲这种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鲁迅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
,
显然,鲁迅作为我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符号,已经深深影响了几代人,他的文学作品的张力是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改编的重要内在因素。这种传播对象上的变化,从精英受众到普通受众,也是鲁迅作品传播广度得以扩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传播内容的变化:从微观真实到宏观真实
作品改编,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在被论及改编作品是否应该与原作保持一致时,人们往往出现两种观点,这正如著名越剧演员茅威涛主演的《孔乙己》受到的褒贬一样。
戏曲不可能照搬小说的内容,作者在改编过程中势必加入自己对原作的主观态度,并会根据新的艺术形式的需要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加工。相对于鲁迅先生的原作来说,改编后的作品如何才能称得上真实呢?真实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改编之后的作品和原作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在此我们不妨借用新闻传播学中的两个概念――“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来做一分析。
我们仍然以陈涌泉曲剧本《阿Q与孔乙己》为例,在把鲁迅原作与陈涌泉改编本进行对照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细节的差异,也就是说从微观层面来看,二者是背离的。
其一,鲁迅笔下的阿Q和孔乙己是分别作为独立篇章的主人公出现的,而在陈涌泉本中却将二者放到同一个时代背景、同一个舞台之上,并由此生出了一系列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比如,在全剧的第三幕《一块钢洋》中,假洋鬼子在成亨酒店中利用一块钢洋把二者联结在一起。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宁折不屈,让人觉出他的迂腐和倔强,令人捧腹又感到心酸。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并形成强烈矛盾冲突的是阿Q的不顾尊严和精神胜利,为了一块钢洋而去钻桌子,并甘愿承受假洋鬼子的侮辱和众人的戏谑。在全剧第四幕《恋爱悲喜剧》中,孔乙己又成了阿Q追求吴妈途中的拦路石,他用自己固有的封建意识劝说吴妈不要“改醮”。全剧第六幕《梦里风光》中,孔乙己又成了阿Q的军师,乃至在第七幕、第八幕中都有出现。把自己不同作 品中的人物放在一起,鲁迅先生似乎并不反对,他曾指出“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全貌的方法是很好的。”
其二,与原作比较,陈涌泉本对阿Q与吴妈的关系作了改变,这主要体现在吴妈这个人物角色上。在全剧中,吴妈和阿Q的出场是这样的:吴妈舂米时遭到了赵太爷的骚扰,躲无可躲,急中生智,喊出阿Q,吓走赵太爷。由此可见,阿Q是作为一个男人甚至是英雄的形象出现的,与前后的情节联系起来可以看出,阿Q对吴妈一直有着“非分之想”。而在陈涌泉本中,吴妈却是一个从心底追求爱情生活,但是迫于社会压力而“想爱而不敢爱”的悲剧人物,这和原作也是有较大区别的。
其三,关于假洋鬼子形象的塑造也是有别于原作的。陈涌泉为假洋鬼子设计了一段唱词让其自叙身世,也正是这一段唱词反映了他从一个满怀抱负的有志青年向对世俗压力屈服,直至成为扼杀“革命”的帮凶的变化历程。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到如今国力衰道德沦丧,官腐败民麻木令人神伤。求科学进城我把新学上,寻出路又赴日本去留洋。目睹了异国一派新气象,不由我大长见识心里亮堂堂。《猛回头》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警世钟》倒背如流出口成章。示决心先把辫子剪,脱去了长袍马褂换洋装。头脑里装满了新思想,乘东风满怀壮志返故乡。脚跟儿未站稳,豪情落千丈;现实像瓢水,浇得我透心凉。旧势力好像一张网,网里人糊涂成了一锅汤:妻子见我便跳井,母亲哭了十几场;儿童们如同见了外星人,跟前撵后论短长。无奈何取条假发先接上,息事宁人免祸殃。怪当初一时冲动欠思量,始知道新思想难比老思想!”
以上主要是陈涌泉曲剧本《阿Q与孔乙己》与鲁迅先生原作在传播内容上的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违背鲁迅先生的初衷,仍然是在批评阿Q式的麻木和孔乙己式的迂腐。也就是说,改编之后的作品虽然无法与原作保持微观层面的一致,但是在宏观上是忠实于原作的。这也许能解决名著改编中的真实性问题。其实,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在鲁迅研究学界,每个人都尽力使自己的解读更接近于作者的初衷,但是任何人都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所有的解读之间无非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既然如此,对鲁迅作品进行改编,适当调整传播内容,并以此来扩大鲁迅的传播范围、加强鲁迅的传播效果,其实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借鲁迅作品之名而肆意改编,丝毫不注意原作的思想实质,就不大合适了,也许倪墨炎对越剧《孔乙己》的批评正缘于此。
三、传播形式的变化:从平面传播到立体展示
在传播形式上,戏曲似乎比小说更有优势,也更容易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力,与书籍的平面传播形式的“静”态相比,戏曲更富“动”感,这也许暗合了当今受众“快餐式的”文化消费理念(尽管戏曲也是这种消费理念的受害者,其程式化、抽象性已经不能满足追求文化快餐的人们的需求)。
以文字为载体的书籍媒介是冷峻的、严肃的、含蓄的,受众在理解过程中必须进行二次解码,才能够“渐悟”其内涵。但是戏曲形式以及由此衍生的影视传播媒介,在传递信息时声音、图像、文字俱全,使得受众接受起来更加便捷,也更容易增加受众在接收过程中的乐趣,是一个“快乐”而非“痛苦”的过程。因此,从鲁迅先生的小说到改编之后的艺术形式,经历了由平面传播到立体展示的嬗变,也因此具有了更为强大的传播功能。
对原作进行二次加工,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已经有了较好的受众基础(我们不得不感谢那些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出现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这是保证改编之后拥有固定受众群的重要条件。从鲁迅作品问世以来,就有很多人尝试对其进行改编,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人们宁愿去重拍经典,也不愿意冒险改编名不见经传的作品的原因之一。陈涌泉把《阿Q正传》与《孔乙己》改编为曲剧,实在是一个双赢之举: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再一次被解读并因此而为更广大的观众接受,陈涌泉的曲剧作品也因此而名声大振,并由此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饰演阿Q的著名曲剧青年演员杨帅学在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凭着在《阿Q与孔乙己》中成功塑造了阿Q的艺术形象,在强手如林的竞赛中蟾官折桂,成为河南曲剧界获得“梅花奖”的第一人,这也许与鲁迅作品的强大张力是分不开的。
篇7
一、奖项设置
鲁迅文学奖包括七种文学体裁、门类,分别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
二、推荐标准
鲁迅文学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世界和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优秀作品,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鲁迅文学奖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学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尤其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重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三、推荐范围
1.根据《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推荐参评的作品均应为在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由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中文作品,由国家批准拥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网站发表的中文作品。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2.鉴于评选工作的语言限制,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应以汉文译作参加评选。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可参加中国作协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奖。
3.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除小小说外)和报告文学以单篇作品参评。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中的小小说作品,以出版的诗集、散文集、杂文集、小小说集参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述,单篇作品和作品集均可参评。结集参评的作品,应在评奖年限内出版且其间创作的作品应占结集字数的1/3以上(若书中未予标示,则每篇作品须注明首次发表或写作日期并由推荐单位出具证明)。结集参评的作品,须拥有合法出版书籍的统一编号和版权页。不接受多人作品合集、选集参评。
4.中篇小说指篇幅在2.5万字以上、13万字以下的小说;短篇小说指篇幅在2.5万字以下的小说,短篇小说中的小小说指篇幅在2000字以下的小说。推荐材料中须注明字数。
5.参评文学翻译的作品,文体不限,中译外、外译中均可。
四、推荐办法及时间
中国作协各团体会员单位、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可推荐本地区本系统作家的参评作品,各文学出版社、文学报刊社可推荐本单位发表和出版的作品。
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各网站可推荐本网站的参评作品,参评作品须为已完成的作品,推荐时需注明本网站拥有参评作品的独家版权并加盖公章,并附上本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复印件。
各推荐单位推荐的篇目,每个奖项不得超过5篇(部)。
各推荐单位请以公函方式列出推荐作品名单,并填写“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推荐表”(内容包括800字左右作品简介和200字以内作者简介,并加盖公章),连同作品寄送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每部请寄送五份。参评文学翻译的作品,需附上原文复印件两份)。请在邮件外部标明参评作品的类别,如“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作品简介、作者简介须同时报送电子文本,请按参评体裁、门类分别发送至各奖项指定的电子邮箱(邮箱附后),并视为同意授权将这些内容在网上公布,供公众阅读。
本届参评作品推荐时间为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以邮件寄出地邮戳为准。
五、评奖办公室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25号中国作家协会 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3
电 话:010-6448998764489989
传 真:010-64221879
联系人:赵 宁 郑苏伊
电子邮箱:中篇小说:.cn
短篇小说:.cn
报告文学:.cn
诗 歌:.cn
散文杂文:.cn
文学理论评论:.cn
文学翻译:.cn
对各推荐单位和作者的协作支持,谨致衷心感谢!
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篇8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抛锚式教学,阐述如何有效地对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抛锚式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类真实事例或问题就作为“锚”,而建立和确定这些事件或问题就可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也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而被确定了。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也渐为古今中外名家之首。但由于鲁迅的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往往比较难教,学生则觉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发现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根据“抛锚”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她?请在文中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来。
2.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你能了解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吗? 请在文中找出作者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这两个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一个“真实宏观情境”的“锚”。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教学难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复调。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这里,恰当的视角是作者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这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锚”去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 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及其精神关系构成的呢? 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呢? “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达
编辑整理本文。
到对作品的充分的理解。
五、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与大多数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一样,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使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懂得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到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7年2版
篇9
10月19日,以“生态・健康・孩子”为主题的“2016森林中国・绘美家园儿童艺术作品公益巡展”在北京隆重启幕,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公益合作伙伴对这一公益艺术展进行了赞助支持,并直接参与了展出。有包括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林学会、光明日报社、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政府及社会团体领导和特邀艺术家、各大媒体人士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巡展的仪式,通过展会中各类生动的生态保护题材作品,以及绿色公益行动精彩记录照片,大家一起回顾了斯巴鲁与森林中国在倡导森林生态保护的共同目标下所作出的切实贡献以及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而为期5天的公益艺术展也以丰富的展出内容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绿色生态视觉盛宴,让人们在缤纷的展品中体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本次“2016森林中国・绘美家园儿童艺术作品公益巡展”采用了开放展出的独特形式,展览内容也相当丰富,其中包括:斯巴鲁今年赞助的“森林中国・绘美家园儿童艺术作品展”活动历时半年从全国儿童生态题材参选作品中甄选出的优秀画作;斯巴鲁“31座森林星之旅”第四季松花湖公益写生活动邀画家的写生作品;前不久与斯巴鲁一起参展联合国总部生态保护主题艺术展的中国知名画家作品。
而斯巴鲁“31座森林星之旅”四季活动的精彩记录照片也成为了展览中的一抹亮色,并与现场展示的Forester森林人、Outback傲虎、SUBARU XV等精品车型一同向现场观众传达了斯巴鲁所倡导的生态保护、和谐自然、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理念,以及自身对健康户外运动和全新生活方式的探索和追寻。在本次公益巡展中,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山野达也先生也亲临展会,并在开幕式的发言中为大家回顾了斯巴鲁近年来的生态公益行动,同时表示斯巴鲁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森林中国的公益活动,也将继续对森林生态保护进行更加切实有力的投入。整个公益艺术展展出内容丰富、生动,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
本次公益巡展通过开放的展出形式、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让参观者对斯巴鲁与森林中国所宣传的生态保护理念及森林保护行动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斯巴鲁希望能以这些形式丰富、内容精彩的生态保护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生态建设,参与生态保护。接下来至11月底,斯巴鲁还将继续赞助“2016森林中国・绘美家园儿童艺术作品展”在南通、广州的巡展,斯巴鲁期待有更多朋友加入绿色行动,携手护卫美丽家园。
篇10
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了鲁迅六篇作品,分别是《社戏》、《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已己》、《秋夜》。纵观全套教科书所选作品,从数量上看鲁迅无疑是第一人,留览一下全国其它省市的教科书,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这足以说明鲁迅作品在初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作用。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年来鲁迅作品越来越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头痛的问题。做为一个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曾经多次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结果却是无功而返。直到近日读了中国教育报的作者访谈《亲近鲁迅:充满温暖的发现之旅》及刘发建老师的《触摸鲁迅的童心》两篇文章,同时细细品味了周一先生的《把鲁迅还给儿童》,我才找到了解决鲁迅教学问题的匙钥。即在鲁迅作品教学中,老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真实的鲁迅还给学生,并在鲁迅和学生中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在的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是可以理解的,根本的原因还是一开始老师就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鲁迅是如何的伟大,作品的思想性是如何的深遂,战斗性是如何的强大等等内容,让学生一下子就望而生畏、畏而止步了。讲《故乡》必讲社会黑暗,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非常自然地涉及到“三味书屋”的不自由,讲《孔乙已》更是向学生大讲特讲封建科举的毒害。《秋夜》呢,笼罩在学生心头的是军阀统治的沉沉黑暗。诚如刘发健老师所言“习惯性地对鲁迅进行贴标签式的政治图解”。其结果是“很容易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语文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也就就此关闭”。既然如此,我们做老师的倒不如抛弃那些冰冷的、枯噪的政治图解,把鲁迅和鲁迅的作品从神坛请下来,当做一般的作品来对待,多从初中学生的视角来认识鲁迅和鲁迅作品,尽量的让鲁迅的内心世界和学生的内心世界接近,一开始就产生一种亲近感。老师不必进行政治上的说教,而应该让学生认真细致阅读作品本身,从作品的文字里寻找自己熟悉的生活,喜欢的人和事,感悟他们的爱与恨。学生从内心真正地喜欢上鲁迅,喜欢上鲁迅的作品。
稍微留心一下河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你就会发现,六篇文章中,有五篇文章是鲁迅写自已的少年生活的,只有《藤野先生》一文除外。同时也发现,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儿时生活、对孩子的关注是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的,始终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这也是作家当中所不多见的。在鲁迅的作品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充满乡土气息的少年形象。《社戏》有以双喜、阿发为首的少年群像,《故乡》里有少年润土和以后润土的孩子水生,《孔乙已》里通过孔乙已也看到了“我”的存在。同时,作家以少儿的视角和心理刻画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六一公公、孔乙已等成年人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鲁迅表达了对儿时伙伴的羡慕和喜爱,也赞美了农民的纯朴、厚道。不仅如此,鲁迅还热情地抒写了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对儿时生活的无比留恋。所有这些都是和当下绝大部分孩子,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农村孩子的心完全相通的。孩子们也完全可以借助“我”的描写,找回自己儿时的生活,儿时的影子、儿时的梦想。刘发建老师在谈到这一事时说得好:“我的渴望就是同学们的渴望,我的心声就是课堂里孩子们的心声。”“鲁迅的文字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后,仍和当下的孩子们心灵相通,童趣相映。”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假如在鲁迅教学中,围绕鲁迅的少儿生活多做一些研究,自始至终地抓住鲁迅真实的内心,抓住鲁迅内心的感受直白,关注鲁迅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努力地调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点拨学生,使鲁迅和学生成为真正的伙伴和朋友。学生们对鲁迅、也对鲁迅作品的态度肯定会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从心理上接受鲁迅和他的作品,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王富仁先生说:“鲁迅的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也是缘于此吧。
刘发建老师说走进了鲁迅的故乡,进入了鲁迅的童年,就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此语道出了鲁迅语文教学的真谛。鲁迅是把“故乡”做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这个精神家园。这就是说对故土的神情凝眸,做为鲁迅教学中另一个突破口,理应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特别重视。老师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近鲁迅作品中那些充满了泥土气息、弥漫着故乡情绪的文字,品味鲁迅对故土的思念,对故乡的关注。进而勾起学生自身对家乡山水深情触摸,回忆学生自己发生在家乡的那些快乐和忧愁。用自己的眼光观察、思考家乡发生的一切。激发起学生创作的冲动和勇气。我个人就有这方面的经历。小时候读鲁迅的文章,深深被鲁迅的描写所吸引、所折服,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贴切。河里摸鱼、草里捉虫、庄稼地里剥玉米、瓜地里搬西瓜,那些快乐而有趣的事,哪一件没有干过,不都是发生在故乡吗?故乡,是鲁迅的创作源泉,也是我们的创作源泉。
李吉合,教师,现居河北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