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篇1

关键词:有机化学;绿色化;实验;教学模式

前言:要想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必须是从思想上抓起,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改变,从每个化学老师的思想开始。对整个化学实验的过程严格把关,在材质上采用安全、无污染的材料,催化剂的使用也要注意安全性,对于一定会产生污染的实验要注意污染的处理。从自身坐做起,为学生做好榜样。

1.有机化学实验的含义及意义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分支,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

有机化学实验对化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也是相当的重要,有机化学实验是现在的普通高校化学、化工、材料、药学、食品、生物、环境、农学等专业以及相近专业本科生一门必修课。在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有毒性的试剂,溶剂,有的时候也会合成一些有毒性的物质,这是化学发展中必然会产生的污染,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概念,因此化学实验中的这些有毒物体就必然引起公众的反感,包括一些具有高腐蚀性的催化剂,实验后产生的废弃、废渣、废液处理不当对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的污染,这种影响比一般的污染所持续的时间也会更久。因此,如何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的环保性,这是有机化学的发展中一个新的课题,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高校如何构建有机化学的绿色实验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试验中和教学中,如何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概念是现在高校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必须做到学生从观念和认识上意识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的发展。从根源上认识到环境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可协调发展的重要。

2.我国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有机化学发展的相较于西方来说,发展的速度和技术都相对来说是落后的,我国的有机化学实验也停留在最初的模式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采用的是基本操作实验+基础合成实验+性质实验。相较于西方对化学的重视,我国在教学上仍然采用的是照本宣科,遵从教材,缺少积极主动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化学实验要不得的思想,现在的高校教学实验仍是简单的基本技能,蒸馏、分馏、回流、水蒸气蒸馏、干燥、过滤、加热、冷却、搅拌、萃取、重结晶等。这些基本的合成、提炼实验都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首先,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着对人身的威胁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毒性较大,易挥发,而且部分材质还存在着高腐蚀性的缺点;其次,这种具有诸多缺点的试剂的使用量还很大,将会产生很多的废弃物,普通人用眼看不到,但是长此以往,环境将会被破坏;再次,我们做过实验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堂课,课堂结束后我们的实验结果都是直接的倾倒,不会经过任何的处理,这对环境的污染是相当的严重的,而且这种基本的实验反复的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从这些分析中不难看出这都是违背环境发展原则的,违背了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这些在威胁我们这一代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为人类带来无法消除的永久性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改变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3.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及实施方案

3.1 新型教学模式

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就是从化学实验的每一步去改变,达到实验从头到尾无污染,是有机化学实验发展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发展的要求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的模式从原料的选取到试剂的使用以及用量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在教学手段上也运用了先进的现代化媒体,在试验的方法方式上注重环保的概念,三者的配合促成了新型的有机化学实验绿色教学模式的发展。

3.2 具体的实施方案

当设计好实验的方式后,具体实施的时候要注意每个环节的把关,在有机化学实验的课程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基本的实验,传统的基本实验采用的都是有毒性的物质或者高度挥发的对环境有污染的材质,只要在不违背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基础实验是可以采用简单的无污染的试剂达到教学的目的,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目的。这种做法在达到环保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的的实践中还包括合成实验的操作,合成实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且对基本实验掌握的更加纯熟,新的教学模式本着绿色教学的目的对合成实验进行了改革,包括题目的选择以及相关科研结果的使用,甚至包括多步骤的实验,多步骤的实验相对于单步骤的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变少,变废为宝,是环境发展的根本要求。而且在部分高校中还出现了设计型实验,也就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发挥想象,创造新的实验,这种实验的要求是本着绿色化的理念,所运用的材料也要求安全、无污染,这在提升学生创意空间的同时也对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一举双得的好事,值得提倡。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都选用了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的材质,但是不能保证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实验的方法、过程要严格把关,保证每一步的实验安全且稳定,产生的污染要尽可能的降低,实验的每一步都要有相关污染的处理环节。在部分条件好的高校,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相对产生的废弃物就少,但是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就要注意实验的步骤,以及对每一步的废弃物有回收利用和清理的程序。从实验的手段到实验的过程都需要严格密切的注意,不论是运用传统的方式还是现代化的方式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篇2

关键词 计算机;化学实验;实验器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141-02

多年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表明,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单一地靠教师的讲授与个别指导,有时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在当今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并辅助于化学实验教学就成为研究的课题之一。

通过深入地探索与比较教学研究,特别是将计算机引入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深深体会到,只有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与全面说明各种化学实验器材的作用;通过计算机将实验步骤的规范性详细教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已有的操作能力;通过计算机教给学生如何处理化学实验数据,并进行比较性实验学习,才能实现初中化学实验的最优化,才能真正培养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才能实现化学实验教学于改革中。

这是因为初中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对于实验的学习,主要包括基本器材的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等。这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取用药品给物质加热,连接和使用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过滤和蒸发,并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还要掌握实验原理以及一些气体的置备,主要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置备等。所有这一切,如果是仅靠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内进行指导,或者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是通过化学教师的精心实验教学,并通过有形的实验过程、有形的实验器材和装置、有形的实验操作规范步骤,全面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技能。也只有这样,化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作用。

1 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与全面说明各种化学实验器材的作用

为全面深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以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突破口,这是因为现代的初中学生由于受网络和计算机的影响,其对网络与计算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并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对化学的学习。尤其是初中化学实验,由于它涉及化学器材和各种化学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严格的使用规范,特别是对于普通和经常使用的化学器材,这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也是化学实验教学必须突破的难点之一,也只有让学生全面掌握了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实验、操作有规程、应用有方法、实验能够突破动手”这个重要的环节。”

1)从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入手,通过教育资源查询与教师动手制作,将初中化学演示与学生实验中的各个实验器材,逐一进行网络与计算机展示,并通过网络教室与化学实验平台,向学生进行化学器材学习与应用的学习教育,这样学生就会通过网络与计算机辅助,对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规格、作用和不同实验器材的区别达到分类掌握、全面领会与应用的目的,实现实验教学中器材使用与操作的零失误。

2)依据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将各个化学实验的器材使用方法、规格和作用,一一进行示范性动作分解,并结合日常的生活、社会和自然现象,对器材验证的使用方法做到解剖性示范。例如,量筒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器材,为此,通过网络短片和计算机动画模拟,将测量与应用进行密切联系,学生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学习时,能够做到对号入座,理解其应用内涵,效果很好。

3)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网络和计算机教室,特别是网络的教室化教学,不定期向学生进行化学单元器材、分实验器材和重点实验器材的网络化教育,让相对难以掌握的化学实验器材转化为形象化的有形素材,实现网络化实验教学。

2 通过计算机将实验步骤的规范性详细交给学生,转化为学生已有的操作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虽然相对简单,但由于受学校条件和资源的限制,特别是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不单单是动手、动脑的体现,更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再现,是现代初中学生初中技能的一种体现,是需要化学教师精心挖掘与组织教学的。例如,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课堂上要做一个化学演示实验,表面上看很简单,但由于受学生接受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制约,往往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甚至影响到下一节课的正常进行。如果将初中化学实验的步骤进行规范化,详细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认知的条件与环境下完成或者观察实验,其效果就完全不同。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资源的大力支持下,化学教师通过挖掘网络资源、动手制作课件等形式,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部分学生实验,通过影像、动画、实际操作的形式,将实验步骤进行分解式呈现,并制作了初中化学实验步骤集锦,结合课后的开放学习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进行展播,让学生初步接触到化学实验的内涵和基本的动作要领。特别是有的化学实验,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步骤的播放,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渗透性教学引导。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它的实验探索、实验验证和实验的独立操作都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并不像高中或者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所以指导好初中化学,必须从基础入手,从简单的要求和步骤入手,从已有的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入手。也只有如此,初中化学实验才能得以实现教学改革,促进初中化学实验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网络教室,点对点向初中学生传输与渗透化学实验步骤与操作过程,突出实验现象与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

3 通过计算机教给学生如何处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性实验学习

初中的化学实验,虽然数据简单,但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处理的思维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化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对化学的实验能力培养做出科学的要求,这就是通过化学教学,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化学的理论、概念、定律和实验的方法,简要掌握化学的处理思维方法,让学生进入神秘的化学实验殿堂。

基本的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是化学的基础,也是化学实验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每次都将实验涉及的计算内容,通过计算机一一呈现给学生,并附有运算与处理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化学的思维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科学分析方法,以便让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实验探索与学习中获得启示与教育。

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行呈现 初中化学实验,尽管没有高中化学实验那样复杂且数据处理繁多,但它的处理思维方法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爱与兴趣,影响到对高一级化学实验的处理思维方法。所以,每做一个化学实验,都将数据的处理,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析到推论,从基本的运算到习题巩固,做出课件演示,以唤起学生对化学数据处理的内在动力。

篇3

一、 初中化学实验应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重点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未知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实验几乎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对实验具有观察能力。所以开始时就应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学习仪器、药品的相关知识,为培养观察能力打好基础。首先应做好准备工作,学会认识仪器,再结合形状绘制该仪器的平面图,达到实物与图形统一。如在第一节实验课时,先引导学生认识试管、酒精灯、漏斗、铁架台、量筒、烧杯、集气瓶等。对这些仪器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还要学生讲出常用仪器的特点,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明确观察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之后,要不失时机的发展和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观察能力。如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时,要先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再让学生观察每一步的规范操作。在做实验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是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并用带橡胶塞的导气管塞紧试管口。第三步是把装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是给药品加热。第五步是收集氧气。第六步是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第七步是移去酒精灯。第八步是拆卸仪器。这八个步骤中,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形成观察能力,除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操作步骤之外,还要在关键的步骤上提出问题以达到正确的操作目的。如上述实验的第六步和第七步不能颠倒,为什么?分析原因之后,学生懂得了顺序若颠倒了,水就会从水槽中倒流回来,使试管炸裂。

二、 初中化学实验还应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作为重点

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可以说是没有的。要学好化学,在初中阶段就应该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使他们初步掌握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要培养他们的能力,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

1.规范基本操作。培养实验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操作能力。初中学生具备了观察仪器、药品取用的能力之后,还应通过具体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装置的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和仪器的洗涤。这些基本操作要领需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练和学中掌握和提高,达到熟练程度,最终形成能力。例如药品的取用,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学习粉末固体药品的取用,所需仪器、操作要领,然后让学生观察练习。其次是根据初中实验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如:粗盐的提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氢气的制取和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酸、碱和盐的性质。这些实验都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所以要认真做好。具体的方法是: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第二,让学生用实物进行模拟操作,对一些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并予以纠正。第三,让个别学生实际操作,让一些能力差的学生见习。第四,每位同学轮流操作,这样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篇4

对于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来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是实验课堂的一大特色,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激发起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多媒体的使用则能大大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的具体应用如下所示:

1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确保化学实验

清晰明朗化学实验演示的目的是让化学知识更具备科学性,让书本上的化学内容更有说服力,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由于其真实的展示内容,清晰明朗的展示过程帮助化学实验的教学意义得以加强。比如在氧化汞的加热分解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收集有毒的汞蒸气,也要让学生观察加热氧化汞时试管壁上出现的水银液滴,并试燃氧气。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水银液滴的观察效果,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来将试管中的现象扩大,省去了老师实验和精力和让学生轮流观察试管的时间,让实验过程和化学现象更加清晰明朗。

2开展多媒体教学,确保化学操作演示

规范具体由于化学实验是一件非常细致的过程,每一个步骤出现偏差都会改变最终实验结果的走向,而多媒体的运用则可以降低实验失误率,让化学实验演示更加规范。不仅如此,学生动手操作时化学实验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中学生的化学实验经验有限,学习过程多是对教师的模仿,教师的每一个行为会对学生的操作手法有不小的影响,但是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不但复杂多变,对学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对此多媒体则可以用规范的操作给学生最好的演示。以实验的基本环节“过滤”这一步骤为例,实验要求过滤中“一贴二低三靠”,其中每一个过程都有严格的手法要求,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保证全班的学生在各个位置,都可以观察到正规的过滤手法,既照顾了全体学生的需求,又保证了化学实验的规范与具体,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也有重要影响。

3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可控性

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往往不是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完成,也需要学生对每一个化学步骤都进行详细的观察、思考和记录,但是通常情况下,化学实验的进行是很快的,为了让学生在复杂的步骤中可以清晰的记录下每一个步骤,则必须要借助多媒体的回放功能来帮助学生追溯实验过程。比如,在铝和盐酸及硫酸铜的置换反应试验中,需要将铝丝轮流放在盐酸和硫酸中,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分析化学反应。在这一试验中借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观察两个实验步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让实验过程变得更加清晰,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和推导。

二、多媒体运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对于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不过如果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不恰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化学实验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多媒体带来的一些疑问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3.1多媒体使用不能降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多媒体虽然有着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当教师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实验展示、尤其是危险复杂的实验展示时,如果在展示之余并不给学生亲手操作的机会,则无法保证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并不能代替学生来学习,而学生亲手进行试验也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把学生观看过多媒体资料“知道实验方法”和学生亲自实验“运用实验方法”混为一谈,就会让化学实验削弱其实践意义。

3.2多媒体播放不能使课堂脱离

教师的掌控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虽然实验过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的讲解同样重要。对于化学实验来说,每一个实验过程都要结合化学课堂的基础知识来进行,如果在教学中过于依赖多媒体展示而减少了教师讲解的比例,则会使得化学实验的过程减少了化学学习的严肃性,学生在观看资料中怀着“看热闹”的心态,少了一些学习的精神。不仅如此,,如果教师过于信任课件,让多媒体按照正常的流程播放,对于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来说,并不能发挥多媒体应有的优势。因此,虽然多媒体是化学实验的得力助手,但其地位也必须停留在“助手”这一级别,课堂气氛和节奏必须牢牢把握在教师手中。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 苏教版 高中化学 化学模块 先进性

与传统教材比较,苏教版高中《实验化学》教材在化学实验模块的设计和编写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将化学学习的先进理念和思想融入到化学实验模块中。下面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模块为基础,通过对总体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全面探讨苏教版教材实验化学的先进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1.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的思路先进性探讨

苏教版《实验化学》主要将高中化学实验课程部分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化学基础实验部分加强和巩固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拓展部分则是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深化和补充,实现化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在巩固高中生化学知识基础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化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双赢的效果。

(1)将基础实验与拓展相结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主要通过将拓展实验课题设置在教材的特定位置,将基础化学实验与探究型化学实验相结合,深化基础化学教学,达到化学知识和化学探究方法融合教授的目的。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通过基础实验教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借助拓展板块训练学生的类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并实现自主学习,达到对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的深化。

(2)重视化学研究方法渗透,教授学生方法。

苏教版《实验化学》通过在基础化学实验中融入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化学自主研究能力。例如,在化学元素的分离和提纯的拓展专题中,将方法优选的研究思想融入到海带碘元素分离和提纯的研究主题中,不但教授学生如何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对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还培养学生方法优选的意识。因此,苏教版《实验化学》重视化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双重教授,在完成基础实验部分的学习后,通过拓展部分的深化,实现化学知识的迁移和向化学研究方法的合理、科学的过渡。

(3)加大实验设计内容比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苏教版《实验化学》综合考虑现今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适当加大了化学实验设计的比重,在合理的程度上训练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在试验操作原理方面,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主要从化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实现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实验反应原理方面,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主要以化学反应的反应本质和反应条件为基础,通过对试验中定量关系的分析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化学装置原理方面,模块主要从不同化学仪器的配合方面实现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2.苏教版《实验化学》模块理念先进性研究

(1)将生活中的化学融入到实验课题中。

化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如淀粉的显色试验、蔗糖的燃烧试验、干电池化学反应模拟和食醋中醋酸的实际含量等[2]。苏教版《实验化学》将生活中的化学融入到教材的内容中,摒弃了死板的传统化学教学,实现了化学课题的生活化,让化学教学更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将化学实验中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日常生活进行反复认知和升华,从实质和根本上了解化学的价值,并在生活中完成化学学习,强化化学教学效果。

(2)重视实验设计的绿色化。

苏教版《实验化学》中的不同类型的实验都是基于绿色化要求和可行性分析设计的,具有环保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其中,化学使用的相关仪器都是高中化学常用仪器;实验的化学材料均是依据无毒无害、绿色化无污染的目的选择的;化学实验的相关指导都是在基础知识上深化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遵循可持续性原则、绿色原则。

(3)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苏教版《实验化学》通过基础知识、试验方案设计和拓展部分的合理配合,在加强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教授的同时,实现基础知识与研究能力的迁移,深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迁移,将会巩固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实现分析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4)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拓展化学思维空间。

在化学课题的设计和选择过程中,苏教版《实验化学》通过拓展课题提高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例如:淀粉的显色试验、蔗糖的燃烧试验和干电池的模拟实验等。在合理的情景启发条件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推动化学问题的解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5)注重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应用。

苏教版《实验化学》中试验专题多是通过特定的实验设置对实际操作提出合理的要求,通过化学实验中称量、溶解、滴定、过滤、萃取等基本操作步骤及程序的设计[3],使学生逐步了解不同实验的化学程序和步骤,并通过反复的化学实验操作逐步熟悉和掌握化学实验基本程序,从而增强学生基本试验技能,深化学生对于化学步骤和程序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化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汉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实验化学》模块教学探析[J].成才之路,2008(32).

篇6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启发学生探究实验内容

我们知道,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自然科学要尊重客观事实,因此,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树立严谨细致、科学认真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不可以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在指导学生实验的时候,要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时候,不能马虎应付,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改正后重新再做一遍;对于能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学生,要启发他想一下实验过程遇到什么问题了?能不能对实验进行改进……可见,要做好这一切,我们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目的。

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很薄弱,动手实验的能力很差,因此,需要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各种常用仪器和常用药品的使用方法、避免使用不当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具体指导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掌握了基本技能后,还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进行实验方案或步骤的设计,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指出实验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要求学生严格按实验步骤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这样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后,会使学生养成严谨、良好的实验态度和习惯,使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指导学生实验,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从而按要求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三、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或验证某种结论,不仅仅是做完实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试验操作完成后,一定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实验报告。试验成功时,要有结论的呈现;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或者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

四、主动设计趣味性实验

篇7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能力;考核办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80X(2015)11-0114-02

生物化学科目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对其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往后课程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思维能力。所以,在生物化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改革时,也必须注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办法的改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随着生物化学科目内容的不断扩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许多高级院校已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其理论教学分开,生物化学实验成为了独立的教学课程,而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办法也与其理论课程分开,建立了独立的考核办法。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标准比较简单,只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并没有将考核内容细化到每个知识点上,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过程中比较被动,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科研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仅注重实验报告,不注重自身实验思维的培养,由此可见,科学、规范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办法是目前生化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1生物化学教学的考核缺陷

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的考核项目中并没有期末实验考核这一环节,以致带来的负面影响有:①在生化的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对生化实验课越来越不感兴趣,不重视实验基础技能的学习;②学生在实验课堂上不认真完成实验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教学的目标;③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对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注意事项不了解,操作步骤也不规范;④生化实验课程考核的标准比较单一,难以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操作能力与水平;⑤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必须在教师或课本的帮助下才能继续实验,学生的依赖性太强,难以取得理想的实验成果;⑥生化实验课程考核的项目太少,只有学生平时的实验表现及实验报告,无法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实验能力与实验素养。

2生物化学实验考核办法的创新

为了保证生化实验的教学质量且实现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思维的目标,教师应对传统的实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与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1)预习报告的考核。学生通过教学进度安排表可以了解到每个实验项目的课时安排,教师也要提示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教师会在课前给学生分发预习报告表,里面会明确列举该节实验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根据教师罗列的提示对本课时知识点进行预习,完成预习后提交预习报告。预习报告明确要求学生要查找哪些资料,要求学生将实验原理、步骤、药品配制、实验注意事项等等进行详细归纳与总结。尤其是实验步骤的整理,要求学生要细化到每个具体的操作步骤。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验原理的讲解主要是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进行,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够完善则由教师进行补充。课前准备阶段的预习报告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10%。

(2)对实验课的风纪严格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必须要列为实验考核的一项内容,这也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让学生按时上课,掌握好每一节课程的知识点。上课纪律的考核是为了优化教学课堂管理效果,“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于实验台的清洁卫生考核也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内容,考核学生对实验环境的环保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以上的考核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10%。

(3)对实验操作表现进行考核。教师应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步骤、实验安全意识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发现学生的操作不规范要及时指出并纠正,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另外,教师还要记录每个学生探究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教师从学生的实验报告考查其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是否准确,从中了解学生探讨问题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实验报告的主要考核内容包括讨论部分、实验结果及实验中学生的表现,这部分的考核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40%。

(4)期末实验测试考核。教师可以将每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定为期末考试课,期末实验测试考核主要包括笔试与实验操作两部分。笔试部分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及实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这部分由学生通过笔试的形式进行作答。关于实验操作考核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五个典型的操作实验,考核学生各方面的操作技能。可以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具体的考核题目,主要的实验材料由教师提供,但具体的药品配制需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全部操作,最后的实验结果需教师审阅后才能打分。期末成绩考核占总实验成绩的40%,其中笔试部分占10%,实验操作部分占30%。

3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能力是学生进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否对提高学生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科研素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考核办法,既有利于检验和监督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广大生化教师应重视和不断优化生物化学实验的考核标准与内容。

参考文献

[1]徐文俊,谭茂玲,谢贞建,郭晓强,颜军.生物化学实验综合能力量化考核实践与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8):89-92.

[2]吴伟刚,沈凤英,侯勇.农学类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J].科技风,2015,(19):216.

[3]张立,卢忠燕,申晓冬,何凤田.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

篇8

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最基本的。化学实验能力是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一、观察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学好化学就离不开对实验的观察。观察能力是指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通过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成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前提。

具体来说,实验的观察能力主要是指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及化学药品;教师的基本实验操作(例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量取、加热、分离和提纯,仪器的选择与装配,溶液的配制等);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例如:物质状态、颜色、气味及其变化)以及实验中的图象、图示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1、自觉拟定观察方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注意矫正学生只被实验现象所吸引,图新鲜,看稀奇而忽视了化学变化的实质。观察实验内容有三个:(1)实验装置的安装及连接(实验前的观察)。(2)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中和实验后观察)。(3)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实验中的观察)。观察实验的顺序一般为“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

2、注意并思考教师的演示实验步骤、仪器使用方法及规范化操作的技能。如一些试验顺序、步骤和仪器的组装等。乙烯实验室制法和石油的蒸馏实验就很具代表性。

3、观察要分清主次,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抓住实验的本质和特点;并处理好局部观察和整体观察的关系。有的实验要观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实验操作方法。

4、在实验中既能敏锐地观察稍纵即逝的变化,也会观察微弱、缓慢的变化现象。可向学生讲一些故事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如布里尔在废铁桶里发现了不锈钢;占德伊尔找到硫化橡胶的新方法;贝克勒发现铀的放射性等。

5、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的变化,分析观察对象的变化条件。

要把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对观察的现象进行逻辑分析,理解其背后的本质。如实验室制氢气实验,为什么要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浓盐酸?为什么不用镁和铁来代替锌?可以补充实验作进一步解释。

二、实验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系列实验动作的合理、完善、协调活动的能力,它在活动中形成,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操作能力包括掌握各种化学仪器及药品的用途、性能和使用,掌握药品的选择和仪器的选用。实验操作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能力的基本功。

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方面,我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边听课,边动手实验,或请个别实验技能较好的学生在前面讲台上代替老师演示实验。这样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时对学生作如下要求:

1、根据实验原理,恰当地选择实验仪器。

2、对实验仪器会进行合理地安装和布局,恰当地安排实验步骤。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由:装置安装,检验气密性,加热,收集气体,实验气体性质,导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等一系列有序的操作构成的。

3、对一些定量实验要做到:会测定、会控制、会读数、会计算。如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4、对一些定性实验要做到:会取用、会放置、会连接、会安装、会控制实验节奏。

5、在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或实验故障,能迅速、准确地查找到原因,并及时排除。

6、客观地进行实验,实事求是地记录现象和数据,逐步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能力中的关键。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会正确运用化学术语,描述实验现象要层次分明。如对钠跟水反应现象的描述。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小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滴几滴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2、会独立选择实验数据,识别好坏数据。如中和滴定若两次滴定体积相差超过0.10毫升时,可再做―次实验,进而恰当取舍,求平均值。

3、能独立地写出或填写实验报告,对实验中得到的结果进行全面综合考查和分析以加深理解。如对金属钠跟水反应过程中各现象的理解。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金属钠与水反应放热且熔点较低,放出的气体使小钠球随合力方面四处游动,而且气体作用于水面发出“嘶嘶”响声,随着反应的进行,钠逐渐被消耗并生成氢氧化钠,其溶液使酚酞变红。

4、会分析异常现象或误差产生的原因,能采取避免异常现象或减少误差的措施。如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以及数据取舍的原因分析。

四、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是根据实验目的统筹考查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实验因素,进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这不仅需要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所以实验设计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能力中的较高层次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时,我有意在做过某个实验后布置―些实验改进的思考题,让他们对本实验的原理、方法、装置进一步完善,引导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对他们给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选出最佳实验方案。如对于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的改进,为了便于观察界面,滴加紫色石蕊试剂作指示剂。为了便于后排同学观察,可利用投影技术把影像放大。

篇9

关键词:实验技能 演示实验 创新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合理组织教材内容。

一、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很薄弱,动手实验的能力很差,因此,需要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各种常用仪器和常用药品的使用方法,避免使用不当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具体指导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掌握了基本技能后,还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进行实验方案或步骤设计,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指出实验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要求学生严格按实验步骤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后,会使学生养成严谨、良好的实验态度和习惯,使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指导学生实验,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二、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化学课本中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都不太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去做。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做个别必要指导。这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效果要好的多。再如《溶液》一章,概念多,条件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对进行溶液计算的教学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点,我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凡有关概念和计算的实验一律让学生动手去做,教师只是恰当的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规律。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所以理解掌握得比较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刚学化学时,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因此,我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不失时机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堂化学课中,我并未按教材的安排先讲 “化学的博大精深”“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而是先做几个有趣味的化学实验,如“自制牛奶”“白兰地变红葡萄酒”等趣味实验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并提出一个个为什么,使学生们激发出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同时,我还介绍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如,在讲乙醇可燃性时,设计补做“烧不坏的手帕”,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以增设趣味实验为引导,就使化学这门功课如同一块磁石强烈地吸引着学生。

四、落实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措施,确保学生实验效果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一些实验中能获得良好效果,必须抓好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学生每次实验前,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当天写好实验报告,统一上缴。实验报告必须具备: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解释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及实验讨论。

五、加强学生对演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由教师完成实验操作,并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内容和现象等。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而得出结论的实验活动过程。实验现象能有效地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涵义和变化规律。故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在对演示实验中现象的产生观察、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方面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演示实验时操作要正确、标准和熟练,以保证演示实验中有效现象的产生,这对学生是有较强的示范和感化作用。接着要运用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清楚地把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使现象更明显直观便于学生观察。然后加强引导学生要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有效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实验分析,最后通过正确推理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六、注意改进演示实验,增强实验直观性

对于一些现象不明显、可见度小或成功率不高的实验,最好选择变通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例如,新教材上册有关于面粉爆炸的实验,教材上提供的方法由于对纸盒的大小、蜡烛的长短、面粉的干燥程度以及口吹气流量的大小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所使用的纸盒往往又是不透明的,实验现象也不易观察,而极大影响着实验的效果。因此可以这样来做:取一个易拉罐,在一端打上几个小孔,放上适量面粉,另一端也打一孔与脚踩的气筒相连,在易拉罐旁边点上一支蜡烛,再在外面罩一个带橡皮塞的大塑料筒(可由盛2.5L色拉油的油筒或其它塑料筒改装而成)。当面粉爆炸时学生可观察到火光及橡皮塞被冲掉的现象。此实验的优点是效果明显,且成功率高。对于不纯氢气的爆炸实验,也可以作以下改进:取一个易拉罐,装大半瓶水,然后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到一罐不纯的氢气;把电子打火机的打火装置取下,用两根导线延长打火装置的导线,导线的末端接近但不接触,确保在按下打火装置的开关时,能产生火花。然后把导线末端伸入到易拉罐中,按下打火装置的开关,即可听到爆炸声。实验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篇10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多媒体;大势所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73-02

基础化学实验是大学实验课程当中的基础性实验,是大学生进行其他专业实验的基础。因此,只有把基础化学实验做好,才能做好以后的专业实验。传统基础化学实验,老师们每次都要在做实验之前把实验步骤、目的、意义等内容板书写在黑板上,既浪费时间,又因为学生有的站得比较远,看不清楚,对实验过程不是特别了解,造成做实验时,各种错误频现,既浪费药品,日积月累又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直观认识,增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降低学生因操作不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1],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实验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传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每次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往黑板上书写当堂课的实验步骤、目的和意义等内容,在说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预习,在老师说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完全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在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总是出现错误,或者是抄袭别人的实验,既不利于学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加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2-5],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在黑板上实验教师只能画出二维的实验过程,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后,实验教师用三维图画制作出生动而又直观的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可以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再配上实验教师的讲解,大大降低了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时候,频繁出现错误的几率。可以说,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复杂而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预习实验方面的应用

从前,学生在做每个实验之前,主要是通过实验教材来进行预习。引进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后,实验教师购买虚拟实验软件,以《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为例,详见图1。学生只要先预习一下实验教材当中的实验内容,然后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就能基本掌握即将要做的实验的全部要点和实验步骤,既让学生充分预习了实验,又让学生在脑子里温习了一遍实验的过程,等真正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减少了对实验药品的无谓消耗。既节省时间,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操作当中的应用

传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只采用板书对实验进行讲解,既枯燥又不利于学生的理解。采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授课后,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以《有机化学实验》为例,见图2。指导教师一边实际操作展示,一边用多媒体幻灯片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采用多媒体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出错率,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数据处理当中的应用[6]

以《物理化学实验》为例,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时间长,学生做完实验以后,要手绘实验数据图,而且由于受实验条件,以及自身操作不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数据往往不够准确,绘制出的数据图形误差较大。引进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以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步骤以及仪器操作指导以后,学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操作实验仪器,并得出较理想数据。然后再到实验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理想曲线,见图3。学生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实验操作时间,还熟练掌握了Excel软件使用,使复杂而枯燥的化学实验,变得既简单又快捷。

五、总结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现在已经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网上预习实验,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更清楚地了解在具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准确的数据曲线。

基础化学实验是理工科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实验的基础,只有基础化学实验做好了,将来才能更好地完成专业化学实验。随着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指导教师通过不断提高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手段,不断改革授课方法,一定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为专业化学实验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刍议基础化学实验的绿色化[J].大学教育,2013,(5):50-51.

[2]王翊如.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大学化学,2007,(22):11-12.

[3]龙剑,张守花.多媒体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0,(22):73-74.

[4]卢声.多媒体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讲坛,2009,(29):580.

[5]邓昌爱,刘慧君,陈仲清,夏良树,王晓娟.多媒体技术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65-67.

[6]宫竹云,王岩,尹宇新,郭烨F.计算机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应用[J].俪人:教师,2015,(11):233,227.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GONG Zhu-yun1,GUO Ye-min2,FU Ying-huan1,WANG Yan1

(1.School of Light Industry&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34,China;

2.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of Jilin,Changchun,Jilin 13001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