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存款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需求的能力。从保证这种支付能力来说,流动性应包括两种意义:一是指资产的流动性;二是指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商业银行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从存量角度看,流动性是所持资产的变现能力。从流量角度看,流动性又是获得资金的负债能力。概括地讲,所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亏损状态迅速变现的能力,或者说是以现金资产来保证必要的支付能力。
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也是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需求的保证。所以,对商业银行乃至整个经济体系来说,流动性显得非常重要:
1、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动最频繁。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整个经营活动都要通过现金收付来进行。而且商业银行经营的这种特殊资产又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媒介,为了保证频繁的现金流动和经济的顺畅发展,银行资产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2、商业银行资产来源中绝大部分是负债,而负债中相当部分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提取是随时可以进行和难以预料的。因而,商业银行的资产要求有较高的流动性。
3、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要求具有刚性特征。如果流动性不足,不能应付客户的提款要求,则容易导致挤兑风潮,最终可能导致银行倒闭。
4、银行保有流动性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提存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客户正当的贷款需求。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拒绝客户尤其是基本客户的正当贷款要求,不仅会影响到银行的利息收入和为客户提供多方位服务而带来的费用收入,而且还会失去客户对该银行的忠诚,进而影响银行未来存贷款业务的增长,使其市场竞争力下降。
二、流动性需求预测:资金来源和运用法
流动性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关注流动性,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流动性预测。在此,我们主要讨论资金来源和运用法。
资金来源和运用法是一种通过估算一定期间内(即流动性计划期)潜在的资金来源量与潜在的资金需求(运用)量的变动,以确定商业银行流动性短缺或盈余的方法。这种方法将计划期内存款和贷款的数量增减变化作为分析和测算的重点,包括了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资金需求变动三个方面的内容。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1)预测计划期(如1年)存款和贷款数额(根据往年的历史数据在预测趋势的基础上考虑季节性变动因素和周期性变动因素,得出按月或按周计算存贷数额的预测值)。
(2)根据同一时期存贷款增减额变动的估计,测算出流动性需求净额(预计流动性需求净额=存款变动额-应缴准备金-贷款变动额)。
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明了,既从静态的角度考虑了流动性的来源和耗损,即从存款变动量和贷款变动量两个方面去衡量其流动性缺口,也从动态的角度考虑了流动性变动的原因,即从历史数据中总结出了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的变动幅度。
当然,这种简单地通过资金来源和运用法来预测流动性的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简单的划分过于粗略,以致这种存款量和贷款量的总体变化并不能完全地反映流动性意义层面上的变动信息。
(一)从存款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存款的稳定性是决定存款流动性的基本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存款对流动性的影响都是一致的,或许我们可以引入弹性的概念来帮助理解。简单地说,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的流动性要求高,因为活期存款有随时被提取的可能,准备金的比率也大,一旦集中挤兑,必然产生很高的流动性风险。一般情况下,使银行存款产生波动的是易变存款,即对利率变化敏感和因季节、经济情况变化而波动的存款。在我国,存款利率在一定时期内变化相对较小,故易变存款主要是指为了结算方便和存取自由的活动存款,不言而喻,活期存款中余额稳定的部分应予扣除。全部存款减去易变存款为核心存款,即对利率变化不敏感和不随季节周期、经济情况变动而相对稳定的存款,在我国一般指定期存款、专项存款、大额可转让存款,以及其他存款、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因此,反映存款稳定状况的主要指标是核心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
(二)从贷款角度来看。贷款也分很多种类,其期限的不同以及债务人资信度的差异都会给流动性的影响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分析贷款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而不只是一个总量的变化。我们不妨引入贷款均衡的概念。贷款均衡是贷款期限分散、贷款对象分散的反映,是回收贷款、促使信贷资金合理循环周转的前提,因而也是资产流动性的一种保证。如果中长期贷款或信用放款的比重过大,或者贷款对象过于集中,债务人资信度不高,那么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三)从二者的相互交叉影响和未进入模型的其他因素来看。我们知道,流动性预测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动性需求变化;二是流动性供给状况。流动性需求相对于供给来说基本上是外生变量易于变化,因此要实现流动性均衡就必须首先预测其变化趋势。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主要包括存款人净提取存款的需求和新增的有效贷款需求,但这绝对不全面,我们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法加价是犯了这样以偏概全的错误。流动性的需求预测还包括归还借款和同业清算等流动性需求变化,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产业周期的波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市场动态、客户的经营情况等。流动性供给状况是指流动性资产的供给能力及其前景,与资产结构密切相关;而预期供给能力则主要通过负债流量反映出来,因而与负债结构有紧密的联系。但两者又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预期供给无一不是建立在即期供给基础之上的,现在的预期供给又总是未来的即期供给。因此,对流动性供给状况具有现实意义的预测和分析,必须建立在即期和预期、存量和流量双重分析的基础上。
(四)作为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还应对下列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1、存贷款增长率适应性分析。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增长率必须相互适应,如果贷款增长率大于存款增长率,会造成信贷资金运用过度,降低商业银行的备付能力,如果贷款增长率小于存款增长率,又会导致存款运用不足,降低银行效益。在通常情况下,贷款增长率和存款增长率的比值接近1就比较正常,如若商业银行存款的存量不能相互适应,则应进行反向操作。即贷款运用过多时,应减少贷款增长率;贷款运用过少时,应提高贷款增长率。
2、存贷款期间配置差异性分析。存贷款期间配置不当将使商业银行在以后经营过程中发生流动性问题,因而要求缩小存贷款期间配置的差异率。
篇2
[关键词]净利差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引言
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在其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较大。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强调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但利差收入仍是银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一直被作为一个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适度的银行利差水平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存贷利差水平是商业银行体系自身因素和外部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李成(1996)认为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决定和影响银行利差,并且社会资金的供求对利差有直接影响,同时,多数商业银行的平均经营成本与利差水平正相关。郭妍,张立光,郭森林(2007)对银行利差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通过计量检验得出资金供求状况基本上与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贷利差呈现较弱的负相关,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利差合理性较差。赵国栋(2010)研究得出,银行利差与不良贷款率、银行运营成本成正比,与中间业务收入比例成反比,与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成正比,与银行持有的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等非生息资产与利差成正比,但该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AnthonySaunders和LilianaSchumacher(1997)指出,法定准备金及其所产生的相关机会成本与净利差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二、利差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
1.利差的概念及分类
利差,是指商业银行负债利率与资产利率之间的净差值,即贷款利率减去存款利率的数值。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利差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概念也有狭义与广义的分别。狭义的利差是指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而广义的利差则包括再贷款利差、债券利差、拆借利差等。但在利差的多种表现形式之中,存贷利差仍是核心利差,因此以下分析中所涉及利差均指存贷利差。
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可划分为毛利差和净利差。毛利差为平均贷款利率减去平均存款利率。但毛利差是事前利差,还存在存贷款期限不匹配、存贷款金额不同等问题。净利差为净利息收入除以银行平均贷款余额,其中净利息收入等于贷款利息收入减去存款利息支出。净利差还可写成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减去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其中,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利息收入除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利息支出除以付息负债平均余额。
由于银行贷款中存在一部分的不良贷款,该类贷款的贷款人不能按原贷款协议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从而导致银行的部分资产不能为其带来收益。由于在净利差的计算过程中排除了不良贷款的影响,从而净利差低于毛利差,且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二者的差额越大。因此,相对于毛利差而言,净利差更能反映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2.我国利差的变化过程
我国基准存贷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在调整基准利率水平及利差时,是需要考虑不同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的。而各家银行可根据自身情经营况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存贷款利率进行调整。
1996年以前,我国社会资金供不应求,人民银行为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一方面增加了资金供给,逐步将存款利率提高至最大值10.98%;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则把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基本保持在小于1%的水平。1996年之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逐渐累积,已威胁到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因此人民银行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渐提高了存贷利差。2002年,人民银行开始的逐渐加息,这也推动了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逐步加大。到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状况开始好转,不良贷款率已降至7.1%,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已达到监管要求。但此时商业银行过于依赖利息收入,而阻碍了中间业务的拓展,这既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转型和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宏观调控。2007年,我国逐渐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为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和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先后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逐渐缩小了存贷款利差。2008年上半年,市场资金趋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中国人民银行继续4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17.5%的高位。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资本市场低迷,银行的定期存款占比开始增加,使得存贷利差开始收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为应对金融危机,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又重新转为“适度宽松”状态。
由图1可以看出自1991年到2008年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利差的变化趋势。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趋于平稳。2007年,虽然人民银行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提高存贷款利率,但存贷利差却在逐渐缩小。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在1993年达到最小值零,在1999年达到最大值3.60%,并在之后总体趋于平稳。
三、银行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的变化受宏观经济因素和各银行的自身经营状况的双重影响。虽然宏观经济因素使得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基本走势相同,但由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生息资产结构、计息负债结构以及存贷比率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1.银行生息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主要包括客户贷款及垫款、证券投资、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各项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各不相等,因此不同类型银行间不同的生息资产结构也将导致不同类型银行间净利差的差异。
客户贷款及垫款是银行生息资产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其平均收益率也最高。若该类生息资产占比较高时,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也就会相对较高,从而净利差较高。证券投资也是银行生息资产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但其所占比例明显少于客户贷款及垫款。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2009年和2008年的生息资产结构为例,来说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生息资产结构上的差异对净利差的影响。
由表可以看出,生息资产结构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及垫款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及垫款所占的比重,从而大型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其净利差也会相对较低。
2.银行计息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的计息负债主要包括存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应计次级债券。各项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各不相等,因此不同类型银行间不同的计息负债结构也将导致不同类型银行间净利差的差异。
虽然应计次级债券的平均成本率是商业银行计息负债结构中最高的项目,但其由于其在该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所有对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影响并不大。在商业银行的计息负债结构中,存款所占比例最大,而且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比例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比例。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存款的平均成本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的平均成本率。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占比较高,导致其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从而其净利差相对较小。
3.存贷比率
银行的存贷比率是指银行的贷款总额比上存款总额。人民银行为了控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规定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为75%。银行存贷比越高,则其盈利越多,但其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商业银行应根据管理要求和其自身状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存贷比率。
大型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一方面,相对于各自的存款规模而言,大型商业用于放贷的资金比例较低。另一方面,相对于计息负债的规模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规模较小。因此,其带来的利息收入也相对较少,从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低,使其净利差相对较小。此外,自2008年9月25日中小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起,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再相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放贷能力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银行的存贷比率。由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其可用于放贷的资金比例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其存贷比率和净利差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
四、结论
从2006年开始,虽然我国基准存贷利率经历了大幅度波动,银行业存贷利差却持续收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国上市银行的净利差表现出相似的总体走势,但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生息资产、计息负债的结构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和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具有影响,从而也对二者的净利差水平产生影响。此外,银行的存贷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二者净利差间的差异进行解释。由此可见,我国宏观因素决定各银行净利差的基本走势相同,但不同类型银行的自身经营状况却决定它们之间的净利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成:论利差变化规律及作用[J].集团经济研究,1996,(1)
[2]赵国栋:商业银行利差研究[J].特区经济,2010,(1)
篇3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事实上存在着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隐性存款保险。在我国经济转型和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国家为了通过银行体系来控制金融资源以支持经济发展;随着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国家进而对银行业提供了隐性存款保险,以短期低成本的财政支出来维护金融稳定,但同时也造成了诸多弊端。
关键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制度经济学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隐性存款保险相关概念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隐性存款保险是指一国虽然未公开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但基于过往的政府行为或声明,公众预期当银行失败时政府会采取行动来保护存款人利益。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以法律形式明确对存款权益的具体保障,没有建立存款保障基金或存款保险机构,也没有明确规定金融机构是否受到保护,更没有明确保护方式和程度。但从问题银行处置和银行业改革实践中,不难发现我国对所有存款人进行隐性的国家信用担保,即实质上采取了隐性存款保险。
自1997年关闭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以来,我国已经关闭了近700多家金融机构。有央行相关官员指出,为处理经营失败金融机构的债务,国家已经支付了数万亿元人民币。从我国处理金融机构危机事件的方式,可以发现我国确实存在着隐性存款保险的特征,即以政府为主导,不仅涵盖银行机构,而且扩展到信托业及证券业等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具体实施则由中国人民银行设计处置方案,存款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或者国有银行的贷款;主要受保对象是以自然人为主,处理措施一般视危机的严重程度对金融机构相应地采取托管、撤销、关闭等方式,近年来还体现在银行股份制改造中,利用政府注资、债权置换等手段来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
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成因分析
卢文鹏、尹晨(2004)指出在经济转型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完整的政府隐性担保体系,其中隐性存款保险就是重要的一环。我国隐性存款保险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伴生品,我国金融体制的形成是国家强制推动的政府主导型金融制度(江曙霞、罗杰,2004),这种金融制度是最大限度服务于国家偏好、以国家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效用偏好于通过直接控制金融以获取金融剩余;这是由于金融资源和金融剩余日趋分散化,国家财政支配能力迅速下降,需要通过扩展国有金融产权来聚积分散于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在渐进改革的前期,政府通过利率管制、国有银行的信用垄断及银行信贷管制等措施,形成了我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低成本地将巨额社会金融剩余集中在银行系统,其核心就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使政府有效地推行了对重点产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从整个宏观经济层面上来看,这种带有垄断性和强制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由于国家掌握了金融资源的控制权。实践表明,政府主导型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张杰(1998)通过中国与俄罗斯、东欧在改革后的对比发现,中国政府拥有较强的控制经济的能力,使金融剩余中的绝大部分通过国有银行用于支持体制内的产出增长。
然而,在利用国有银行体系调配资金中往往出现了低效率和大量的不良贷款。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居民投资渠道较窄,多数将经济剩余存入了国有银行,并且相信国家信誉的担保会消除资金风险。因此,存款人对国有银行形成了较强有力的硬预算约束。其次,国有银行原本就是为支持体制内产出的制度安排,出于政策面的导向,国有银行将大量贷款发放给国有企业,从而无法分散风险(张杰,2003)。由于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性质,国家承担了无限责任,国家对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只是一种软预算约束。国有企业取得低息贷款后,并不存在显著的还款约束,反而可能从事高风险低效率的项目。同样,国家信誉担保下的国有银行也无视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约束。这就造成了国有企业不打算还贷,国有银行也不寄希望收回的恶性循环,当风险大量积聚而使国有银行面临危机时,国家便会陷入不得不出面承担后果的局面,导致国家事实上为国有银行提供了隐性存款保险,而国有银行的过度保护会使其盲目扩张、效率下降,而且会造成非生产性寻租行为,最终会压抑金融企业和整个经济的创造力;并且制定的金融政策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这种封闭性和排他性使金融交易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形成的损失最终将使政府承担无限责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一问题日益凸显,金融安全的地位日益提升,鉴于银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政府绝不可能让其破产,从而就形成了对政府的“倒逼机制”,迫使政府动用各种手段来处理不良贷款和弥补亏损,而隐性存款保险因其暂时性处置成本小和自由裁量性,便成为我国的理性选择;另外,社会公众已经了解到国有银行的困境,但是基于对政府的强大信任,并不会采取挤兑等剧烈手段来抑制银行风险,最终形成了隐性存款保险。
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存在的弊端
在隐性存款保险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用最小的显性财政成本平稳地推进银行业改革的进程。因此在短期条件下,隐性担保似乎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政府补偿手段。这就往往会使政策制定者忽略隐性存款保险的负面影响。
隐性存款保险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对金融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显著,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了银行业道德风险、弱化市场约束机制
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割裂了银行享有存款保险保障与保费缴纳义务的联系,保费最终由纳税人承担。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更多地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赚取高收益而无视风险存在,从而肆意扩张规模,不注重经营效率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薄弱,最终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给我国银行业埋下了隐患,这在上世纪90年代表现尤为突出,并至今仍在基层金融机构中大量存在(如农信社)。在隐性存款保险下,政府以国家信誉对银行提供担保,弱化了存款人的风险意识,使之丧失了自我约束的根本动力,从外部减轻了银行的压力;存款人作为投资者对于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随之失效。在我国,公众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赖度较高,在存款时漠视银行的风险状况,也不存在监督银行的激励,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增加财政负担
在我国隐性存款保险下,银行可以免费享受国家的存款保险服务。由于没有事前确定的规则和程序作保证,也没有专门的保险基金,因此政府不得不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国家事实上提供了无限制的存款保险、一再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同时还要对问题银行提供紧急援助,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国家财政成本,增加了国家本已沉重的财政负担。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中、外汇注资也导致了财政重压有增无减,隐性存款保险使我国财政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三)效率低下
在隐性存款保险下,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措施大都是事后进行的,随机性地作为个案进行处理,没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的设置,临时性地需要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配合工作,存在着的决策时滞,不利于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工作,而且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活动带有较大的任意性,特别是对非国有商业银行。因此,由隐性存款保险对金融体系所提供的保护,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无法从根本上树立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四)银行待遇不平等
隐性存款保险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操作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一旦银行出现问题,政府是否承担风险时间完全无章可循,完全凭政府的意志相机处理。
一般而言,在隐性存款保险下,政府倾向给予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提供更多保护。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即使资产质量不算最高,也因此而占据了垄断市场,而中小商业银行只能依靠实力相对弱小的地方政府,其市场份额与市场信誉远不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可见,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扭曲了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阻碍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推进,依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已经于2006年底实现了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日益削弱;在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状况下,银行倒闭己不仅仅是可能,甚至大型金融机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也同样可以破产。一旦单个银行出现危机并呈蔓延趋势,将威胁存款人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定,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是题中之义。
(一)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深化,金融安全的地位日益上升,以隐性存款保险来实现这一目标只是路径依赖的结果,而且成本不断攀升,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收益则逐渐增加,这种成本―收益的对立最终将促使政府去推动强制性的制度变革。并且,银行业改革的深化在产权结构中也不断削弱了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非国有产权等外部竞争力量的增长也将促进国家进行变革。
引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以制度化的规则来更好地维护金融安全,减少隐性存款保险的不确定性,也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的隐性负担;有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促进银行业的公平竞争。
(二)建立相关配套措施并适时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变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应循序渐进,把握时机适时推出。首先要从法律体系上予以正式的制度规章,如加速《存款保险条例》的出台;其次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配合,以防止制度变迁过程中金融风险的扩散;在具体规则上还要区别对待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型银行。此外,还要注重加强公众对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认识,避免居民对银行安全的预期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段银弟.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效用函数[J].金融研究,2003(11)
2.江曙霞,罗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政府效用函数的动态优化―基于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的选择[J].财经研究,2004(11)
3.林波.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模型与效用函数―及以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为例的解释[J].金融研究,2000(12)
4.卢文鹏,尹晨.隐性担保、补偿替代与政府债务―兼论我国的财政风险问题[J].财贸经济,2004(1)
5.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2008
6.颜海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J].银行家,2006(6)
7.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1998(10)
8.张杰.中国金融制度选择的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张杰.交易、风险与所有权―解释中国经济转轨路径及其绩效的一种新视角[J].管理世界,2003(5)
10.Demirguc-Kunt, A,Detragiache E.Does deposit insurance increase banking system stabilit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2(7)
11.Kornai, J.The Evolution of Financial Discipline under the Postsocialist System[J].Kyklos,1993(3)
篇4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流动性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久。随着危机的缓和,经济逐渐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危机并没有完全解决,世界经济形势还很严峻,处于动荡与缓和并存的状态。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受到重创,同时也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二是全球金融格局变化。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经济收到重创。在这新的经济形式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要进行变革,加强资金流动性,加强抗风险能力,争取在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
所谓流动性是指银行对全部应付款的支付、清偿能力及满足各种合理资产需求的流动性。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负债的流动性,即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二是资产的流动性,即银行的资产在不发生亏损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商业银行作为高负债运作的金融机构,其业务性质需要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师商业银行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银行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付到期的债务,就会产生流动性风险问题,流动性风险一般包括资产流动风险和融资流动风险。资产流动风险是指由市场风险而导致银行资产出售出现困难,导致流动资金不足;融资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履行其到期债务的义务时,所造成的银行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对银行的经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银行的存亡。2008年得金融危机将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暴露无遗。危机爆发之后,大量银行由于人们的挤兑纷纷倒闭,同时也使得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大大降低,因此也导致银行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运转,进而引起资金流动风险。银行业务的开展具有传导性,因此,银行的倒闭具有连锁效应,在很短的时间里,金融危机就席卷全球,导致了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由这次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银行的流动性对银行的关键性作用,流动性风险完全可能会直接导致一家具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的商业银行的破产。因此,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更加凸显,破坏性更强。被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关闭的银行大多资产大于负债,具有清偿能力,仅仅是由于不能及时清偿债务而破产。因此,最终把银行打垮的,不是资本金,而是流动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决定我国经济能否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世界经济特征有所变化,因此商业银行在加强其资金流动性方面也要有所调整,在保持其有效的资金流动性措施之外,还应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做出创新性改革或加强其风险监控与预防,使其保持良好的资金运转。
(1)加强存款业务经营,防范资金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主要是以存贷款业务为其主要的经营方式,存款业务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要防范银行的资金性风险,就必须从存款业务下手。在存款方面,银行除了做好大型存款业务外,还应重视个人存款的作用,由于个人存款分散性较强,风险小,有较好的流动性,因此银行应加强对个人存款的吸收,以减少资金来源的风险。
(2)加强贷款人资信状况监管,有效防范融资流动性风险。纵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其根本原因是美国银行放贷过多,超过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最终由于不良信贷的积累过多后爆发,引起存款人挤兑,而导致银行大量破产。对银行的健康发展而言,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在后经容危机时代,银行要不管加强其贷款人的资信调查,严加防范不良资产的产生,有效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促进银行良好稳健运转。
(3)加强银行经营的过程控制,完善风险防范体系。随着世界金融运转方式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运行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更加深刻,各国经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当部分国家经济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时,将严重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如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更是具有强有力的支配作用。因此,各国金融发展受到风险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完善银行危机防范体系至关重要。
针对其加强流动性以及防范金融危机而言,银行必须要有自己的风险防范机构或完整而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体系,经过对以往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以及风险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制定出应对风险的资金流转机制,在金融危机抬头之势,能够快速的启动其过程及意外防范机制,有效遏制或尽可能降低金融危机对银行的破坏性。
每次金融危机背后都暴露了世界金融机构运转的弊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了世界各国以及警告,在今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给各国在经济发展带来挑战,是否能做好银行的流动性,将决定一国经济能否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传峰.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金融发展研究,2008,(8).
[2]廖岷.从全球金融危机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西部金融,2009,(1).
篇5
打破“本金无风险”旧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中一直是国有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府也就一直承担着储户存款的隐性担保职能。
随着我国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工作完成、我国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性角色凸显,政府不应再为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承担着隐性担保的职责。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一时刻,即通过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为银行破产建立通道,打破中国巨额存款资金的“本金无风险”的安全机制,为直接融资市场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将资金的本金风险放大,才能真正建设结构优化的金融体系。
减速货币扩张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视为无风险资产,即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会有政府来为此买单,而无需承担或较少承担破产后的损失赔偿责任,这就极其容易助长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近年来,我国M2存量呈现加速上涨态势,截止目前已经突破100万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有一定规模的M2支持。然而,目前我国M2占GDP比重已经高达190%,这一比重的不断上升反映了中国经济投资效率日益低下、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问题,突显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箭在弦上,迫在眉睫。
目前若要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系统性全盘思考如何降低M2,如何降低货币乘数,如何降低银行业的重要性,如何降低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高比例等一系列现实课题。只有实现这些,才能构想一个今后十年M2可控的未来。
护航利率市场化
作为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的一个方向,利率市场化无疑是提升金融市场效率的必然之举。由于我国银行和信贷市场占金融比重太大,只有利率市场化,才能真正改善信贷的质量、效率,提高风险价格,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工作,强化商业银行合规稳健的经营意识。
2012年我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人民银行在6月8日和7月6日两次降息,其中6月8日的降息规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今年以来央行决定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则被市场解读为是利率市场化的继续迈进,随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取消了信用债发行价格在估值中枢上加点保护的措施,放开一级市场采取市场竞争性的方式进行定价,也被市场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侧面推进。除了相关的基础性建设会继续推动之外,2013年存款利率的上限可能继续放开。这些举措都无疑彰显着中国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信心和决心,因为对于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价格发现,纠正资金价格“双轨制”和市场的扭曲现象,促进商业银行的公平竞争进而提升竞争力,并形成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正面积极作用,业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强化金融机构财务约束,增强市场配置资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同样,我们也应该正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要不断加强SHIBOR基础利率建设工作,早日确立统一的市场基准利率,提高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完善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利率市场化提供市场定价基础。
同时,我们也必须要前瞻性地意识到,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经营差异扩大,银行业风险上升。通过建立完善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可有效降低挤兑风险,促进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公平竞争,维护金融稳定。
引导资金流向资本市场
中国作为一个高储蓄率国家,目前中国储蓄占到GDP的50%左右。一般而言,在一个国家GDP强劲增长的同时,都将经历储蓄率的下降,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未来的收入状况有更好的预期。然而,中国在GDP增长保持强劲的同时,储蓄率始终维持高位。究其原因,普通民众在不同人生阶段面临较大的财务支出压力、政府对社会保障和教育体系的支持有待加强以及银行储蓄存款以外的有限的投资渠道才是影响中国高储蓄率的重要成因。
中国的储户从来不会怀疑商业银行的信用问题,这并不表示国内的商业银行运行稳健、风控严密,而是因为储户始终认为政府会为银行的经济行为承担无限连带担保责任,因此储户的存款也会受到政府很好的保护,不会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
因此,我国必须以尽快推进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为切入口,持续加强舆论宣传教育,让储户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尽快打消银行存款是无风险资产的陈旧观念,通过加强引导,逐步让市场在资金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参与到公平竞争中来,让民营资本参与到金融改革中来,进而增加我国金融机构的活力,提升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控制力和市场化经营的竞争力,逐步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所占比重,积极培育和发展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市场,拓宽社会公众的资金投资渠道和方式,加强金融机构体系的全方位建设工作。
维稳金融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净息差实现的,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还尚未成为构成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正是由于这种高资本消耗、高成本投入、高风险投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我国银行业利润来源的维持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经济环境趋好的时候,银行通过增加信贷投放实现超额利润,而当经济环境恶化之时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经营风险空前释放,存款挤提和挤兑风险陡升,给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让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缺失,因为在银行业集体暴利的背后,随着一件件金融机构大案要案的浮出水面,暴露出来的竟是银行内部脆弱不堪的风险管控。
金融业处于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和中枢,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银行类金融机构又首当其冲,必须要让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有信心,这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控体系,优化业务结构,改善资产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社会责任,还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一同推进,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就是加强社会公众对银行信心的有力推手,有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基金将由政府注资和保费收入共同组成。根据国际存款保险的经验,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收取保费、投资收入和借款等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重要的金融监管工具。短期内央行会以简单分类作为划分存款保险费率的依据。但中长期来看,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就赋予了未来的中国存款保险公司以一定的监管职责或权限,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经营风险挂钩,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受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监管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铺垫银行破产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就是在于通过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摊因金融机构倒闭而产生的财务损失。比如说,1998年6月21日,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对海南的金融形象造成了破坏。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清偿居民储蓄及合法利息等债务,提供了40亿元人民币的再贷款。海南发展银行关闭的时候虽然符合破产的条件,但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规定,并没有称其为破产,并在之后的清算工作也与一般破产清算有所不同。由此也可以反映出我国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一项成本很高的制度,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通过立法建立显性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篇6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服务“三农”的重任[1]。然而,农村商业银行是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从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到现在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是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在当今金融业的不断兴盛形式下,农村商业银行正在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2]。相比其他的商业银行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传统银行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不完全适合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进行经营活动和资源利用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实现对农村商业银行科学、系统的管理。
从目前的农村商业银行的形式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监督、决策以及执行的制衡机制,对工作人员的鼓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也不完善[3]。具体的形式表现为:决策、监督以及执行机构分工模糊,效率低下。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均集中于一个部门,这使得监督这一重要环节形同虚设,也直接导致了一些新规章制度未能得到贯彻执行。这些管理上的缺陷使得农村信用银行无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更严重的是农村信用银行的改革发展均十分缓慢。因此,农村信用银行迫切地需要建立起一套绩效评价体系,并加速进行农村信用银行的体制改革。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还要全面考虑,构建出一套高效且符合农村商业银行特性的绩效评价体系。
1 提出问题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各个金融机构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农村信用银行在绩效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具体如下:
1.1 评价过于形式,造成信息偏差
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绩效问题通过参考依据,对问题的解决起到指导作用,并以此来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4]。但是传统的绩效考核问题严重,并不适应于当前的农村商业银行体系。究其根本,原因如下:首先,没有引入市场竞争理念,各个部分的绩效关系十分模糊。其次,过分追求财务指标,这不利于绩效指标评价的长期的发展规划。最后,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应该相辅相成,过于理论化或是过于经验化都会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性,使得评价体系出现巨大的偏差。
而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将直接导致绩效评价的工作难以落实,缺乏公信力[5]。以上几点体现了农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不能落到实处,考核指标难以强化的真实表现。
1.2 指标设置不全,缺乏综合考虑
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了效益的重要性。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仅仅重视效益而完全忽视了经验风险这一条件,尤其是对非财务性指标,如内控管理、风险控制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管理等因素欠缺考虑。由于对这些指标的忽略,造成了评价指标的维度过于单一。而正是由于指标的单一性,使得银行的战略决策缺乏信服力,无法起到金融战略的指导作用。传统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中忽略了银行本身存在风险集合这一事实,这直接导致了目前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能满足其对风险管理的要求。
1.3 注重结果,脱离战略目标
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过分关注绩效评价的结果,这与绩效评价体系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不符。农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与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脱节的主要原因在于:总目标不能有效划分到每个时段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身上,员工不能宏观地把握整体发展方向。另外,尽管农村商业银行的所有员工都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但往往员工会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正因如此,员工会依据自己的状况,为自己设立一个考评指标,而这个指标很可能会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产生偏差。这就是最典型的员工的工作方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发生偏离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1.4 评价缺乏合理激励机制
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主要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经营活动的情况监控,来对以后的银行发展做出预测。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激励机制是影响考评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将调动起银行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将为银行带来焕然一新的变化。而如果激励措施不当,将使得员工无法提高运作效率,也就使得绩效评价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所现行的激励奖惩措施的建立以政府干预为主,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提高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平衡计分卡是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常用办法,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核心。同时,需要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的数据相结合,将对管理的过程控制与最终的考核结果相互联系,来达到银行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通常所用的以平衡计分卡中四个维度进行评价指标建立的方法,忽略了银行绩效管理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忽略了风险管理会造成绩效评价上的偏差,不能体现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也会为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时,考虑到风险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加入风险管理这一维度,构建出符合农村商业银行真实情况的评价体系,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2.1 财务指标设计
财务指标是平衡计分卡模型设计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模型设计的关键因素。财务绩效评价的设计需要按照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相关指标,来对其他指标的性能进行评估、计算。在进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指标设计时,要考虑到财务指标具有的盈利性、安全性以及流动性等特点,在进行设计时具体指标及公式如表1所示。
表1 财务评价指标设计
[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存款增长率\&[(本期存款日均余额-上期存款日均余额)/上期存款日均余额]×100%\&贷款增长率\&[(本期期末贷款余额-本期期初贷款余额)/本期期初初贷款余额]×100%\&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中间业务收入-上期中间业务收入)/上期中间业务收入]×100%\&收入增长率\&[(本期总收入-上期总收入)/上期总收入]×100%\&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2.2 客户指标设计
客户指标主要是从用户的角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客户指标是对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考核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时要进行考虑,从而得到良好的财务收益以及良好的社会效果。设计时所用到的指标及公式如表2所示。
2.3 内部流程指标设计
内部流程的设计是为了赢得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银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该指标强调导向财务成功和客户满意的商业流程,主要体现了服务的效率、服务的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工作的准确率等因素,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直接决定其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要并占领相关市场,以及其能否完成最终的财务经营指标。内部流程的设计是为目标实现提供保证,因此,在进行指标设计时要考虑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内部流程设计所用到的指标及公式如表3所示。
表2 客户评价指标设计
[客户评价指标\&计算公式或指标说明\&不良资产比率\&(不良资产总额/资产总额)×100%\&服务满意度\&客户对于银行的服务项目、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的满意程度\&客户保留率\&(期末维持客户总数/期初客户总数)×100%\&客户渗透率\&[(期初客户于期末拥有各产品的客户总数)/起初客户总数]×100%\&]
表3 内部流程评价指标设计
[内部流程评价指标\&计算公式\&研发费用率\&本年度研发费用/本年度总费用×100%\&新产品贡献率\&本期新增产品获得的收入/本期总收入×100%\&业务差错率\&业务差错数/业务总数×100%\&单笔业务处理时间\&每天工作时长/处理业务个数\&]
2.4 学习与成长指标设计
银行在评价了外部客户的绩效后,需要对内部客户进行评估,而银行的内部客户即为员工,如何留住员工为银行创造更多的价值是银行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对员工的评价包括对员工能力的管理,其中包括了管理层的基本素质、员工的基本素质等。主要体现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自身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信息系统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方面。除此之外,银行对内外部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以及应用,其中会涉及信息覆盖率,信息的畅通率以及内部沟通程度等指标。内部组织沟通指标用以对银行日常工作规定进行评价,主要涉及对管理能力、知识结构以及决策水平等指标的衡量。
2.5 风险管理指标设计
风险管理指标的设计是用来督促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营管理的收益率,为企业的风险防控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处于风险中的行业,因此对风险管理的调控不容小觑,通过风险管理来进行绩效指标的评价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对企业发展以及风险预测的把控。因此,风险管理指标对于绩效评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风险管理指标的设计从贷款结构、贷款管理以及风险评估三个关键要素层进行。具体涉及的指标如:不良贷款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非应计贷款率(非应计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存贷比率(贷款期末余额与存款期末余额的比率)、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额的比率)、备付金比率(备付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重大事项报告率(涉及金额较大、有疑问或行内规章制度规定等事件)。
对于各个指标所处的重要性的判断,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经验相结合,从而计算出不同指标所占据的权重,根据不同网点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对权重的分配进行相应的调整。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指标的定性判断,算出各个目标层的相应权重,为决策优化提供帮助。通过对五个维度指标彼此重要程度的判断,进行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的设定。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员工对维度重要性的看法,做出汇总。通过矩阵计算得出相对应的权重,然后算出其平均值。对最终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最终战略目标。
3 结论
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农”服务为目的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上,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克服自身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以前的信用社时的经营模式,准备找到自身定位,清楚自身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竞争方法,使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快速稳定地发展。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为重要。为了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建设更加全面、完整,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服务,除了要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加入风险管理以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绩效评价体系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信息系统需要对银行经营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进行自动收集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减少人工劳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推动绩效评价模型的自我完善。
第二,注重指标层次的逻辑关系。指标层次之间的逻辑管理是完成银行战略目标的前提保证。各层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以保证绩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对具体指标选取与权重分配上体现不同的侧重点,以保证评价模型的全面性。
篇7
【关键词】银行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逐步建立起来全方位的竞争态势,商业化的趋势使得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的银行业同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但是同国际保准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制约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发展。
1 我国银行业现状
我国的银行业在金融行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按照银行业的功能划分,我国的银行业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地成绩,整个银行业保持一种健康的态势发展,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人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国民经济多快好省的发展。截止2010年,我国的银行业总资产是95.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9的8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9.9%,负债总额是89.5万亿人民币,比2009年的75万亿,同比增长19.2%。所有者权益是5.8万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的3.2万亿,同比增幅31.2%。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有很大的比例,从机构的类型来看,资产规模最大的机构是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商业机构,邮政储蓄银行。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占到了49.2%,股份制商业银行占金融资产的15.6%,农村金融商业机构只能占到10%,邮政储蓄银行占到了4.9%。很多的银行在金融机构的资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例如,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升了1.0个百分点,信用社上升了0.6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升了0.78个百分点,农村金融商业银行上升了0.03个百分点,邮政储蓄银行上升了0.1个百分点,但是国有大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还有国家开发银行在金融资产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国有大型银行的下降百分点是2.11,是下降幅度最大的,其次是政策性银行,下降了0.5个百分点,最后是国家开发银行,下降了0.21个百分点。2011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的规模不断的提升,其中包括,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外资银行等。截止2011年的第三的季度结束,总的资产规模是83.3万亿人民币,比2010年资产规模70.3万亿,同比 增长了16.7%。负债的规模达到了78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的60万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长16.2%。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管理也将面对很多的挑战,尤其是老牌的金融商业银行面临着三个威胁。首先是,信用的缺失,自身负债的金融损失,这使得保留员工和客户存在具有很大的挑战,其次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认为金融机构存在着问题,就会重新去寻找新的银行业务,建立新客户的信任将会发展很长的时间。最后是收入的减少,事实上,现在正是银行业应该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期,面对金融危机,存在的是危险和机会并存,应该抓住全球竞争对手的信任缺失,积极引进人才,并获取新的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2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强调“存款立行”,搞存款竞争,阻碍自身和经济正常运行
对很多的商业银行,存款力行,已经成为一种铁的纪律了,因此各大商业银行都把扩大规模作为自己发展的头等大事,自从1996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的利率,其宗旨就是要促进内需的扩大,引导居民尽可能的减少存储蓄扩大国内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日常的监管中,一些机构错误的把抓存款作为自己的监管内容的来对待,这样货币的政策效应很难发挥,极大的影响力宏观调控的手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由于银行业的扩张和竞争的越加激烈,银行的投资就需要更多的去筹集社会中的自己,自然要把存款放到首位。一些商业银行为了将企业的存款拉入储蓄,为部分的企业打开方便的大门,放松了很多的门栏,导致一些公款得到私用的目的。例如; 1999年初,A行行长邢平章按照虚构的借款人、借款时间等相关贷款内容,以A行的名义正式上报上级行,申请上级行批准这部分贷款入帐。在邢平章不遗余力的奔走下,上级行经过层层审批,最终于1999年底同意A行将2694万元贷款以“遗留未并帐违规贷款”的名义并入帐内。
2.2银行经营管理重心偏移,风险加大
为了扩大银行业的规模,很多的机构通过一些私自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或者个体商户来存款,进一步的增加银行业的危险。在实际的管理中,也不是很完善,相关的制度存在着缺失,盲目的认为贷款规模越大就能反映出资产规模的质量。因此,在扩大规模中,就要保证贷款的规模,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为银行带来更大的困境,增加银行的风险概率。
2.3职业道德缺失,利用银行管理漏洞骗取贷款
目前,我国的行业银行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高学历的人才很少,综合技能偏低。主要是银行没有一整套完善的人事制度,对员工的录用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很多是靠关系走后门进来,这就极大的影响了银行员工的整体素质的水平,一些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国家的巨额财产。例如: 例如, 1,S银行某市场人员为了协助客户骗取贷款,私自将客户的某银行征信报告中的逾期纪录修改后复印,用没有逾期纪录的复印件顶替贷款资料中原本严重逾期纪录的原件,蒙骗过审批人员,最后成功骗取银行数百万的贷款; 很多银行很少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再加上没有专业技术装备,计算机系统 还没有实现更大范围的纵向或横向联网,大多数行自成体系,且网络覆盖面也不广;ATM、POS等设备也不普及,数量少,一柜多机、一机一卡的格局普遍存在,给顾客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给监管带来很大问题,普遍存在着监管不严,银行管理有着一定的漏洞。例如,S银行某个人贷款部经理,主动帮助原建设银行老领导,现某行长规避国家对房屋贷款的调控政策,同时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主动为其办理假离婚证书和单身证明,成功帮助这位行长用贷款购买了高档住宅,并获得了极低的利率.
3 银行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改变观念,保持存款适度增长
增加存款不是解决银行发展规模的本质特点,应该从这个行业的环境来审视,只有适度的保持增长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盲目的增加存款的规模,短期内是可以增加银行的利润,但是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第一,商业银行应该转变现有的观念,变“存款立行”为“效益立行”,在增加银行存款规模的同时,应该以银行的长远利润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不应该单一的通过存款的硬性指标来考核,但也要促进存款的发展,因为存款还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把存款的质量和数量同步的管理。第二,要加大对信贷管理的力度,把各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放到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体现效益对银行的重要性。第三,各商业银行应该提高服务质量,扩大银行的业务,提高多种融资服务,大力发展按揭贷款款的政策,尤其是一些高档的奢侈品,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经济的增长,缓和社会中的总循环的矛盾。保证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3.2对银行征信实行贷前,贷中,贷后三重确认,确保高风险客户和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客户无法骗贷
银行贷款有一定的风险,从在的原因有自身的管理不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健全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实现贷款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益性。对银行信实行贷前,贷中,贷后三重确认,确保高风险客户和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客户无法骗贷,要重点落实贷款的“三查”制度,各商业银行要准确的分析贷款的环境,对信贷的用途、数量要客观的把握,以不变应万变。要综合企业的信用度、企业的实力、经营状况等各项指标,严格确定企业的信誉等级。再贷款的发放上,要严格审查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有关的资料,整理、判断,通过量化的形式进行测量贷款企业的贷款的风险。尽量避免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进行贷款。
3.3狠抓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而产生的各种腐败行为,维持市场的正常的公平秩序
银行管理者要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提升人员的素质,建立奖罚的工作制度,要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而产生的各种腐败行为的监管,维持正常的银行秩序。同时也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利用现有的技术,提升对腐败的管理,让腐败的现象扼杀在摇篮里,要以“预防为主,严惩不贷”为原则,建立廉洁的银行金融环境
4 结语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我国的银行也将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力量的挑战。未来中国银行业应该更加的优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更加的丰富,银行业的发展继续保持健康的势头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风险;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62-03
1 引言
对于“效率”内涵的界定,经济学术界对此仍然争论不休。萨缪尔森 认为,效率意味着尽可能有效地运用经济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或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这时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最常见意义上的“效率”是指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为人类所提供的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当效率概念用于某个企业时,“有效率”的涵义是指该企业在投入一定生产资源的条件下是否使产出最大,反过来讲,就是在生产一定产出量时企业是否实现了“成本最小”,这也是我们常讲的“微观效率”。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金融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商业银行必须投入资源,生产产品,并以一定价格出售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实行有效的管理,尽可能地节省投入或扩大产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投入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银行效率衡量的就是银行追求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程度。就具体含义而言,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
另外,在当前的银行业中,行业和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为企业提高效率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但是,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银行可能采取高风险行为的倾向,促使一些银行可能转向高风险的业务、做出风险较大的组织安排,并吸纳高风险的客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以其特殊的经营对象与经济实体产生广泛的联系并对经济实体具有强大而深远的影响,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与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在研究银行效率问题时,势必要将一些主要的风险因素考虑在内,才有可能更客观地反映银行的现实效率状况。
基于此,本文将把反映银行风险问题的指标纳入到效率研究之中,把风险控制作为银行的一个产出目标,即在保持投入不变时,银行的目标应是在实现其它产出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风险最小,或者在相同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其它产出最大。同时,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研究的文献中较多使用了DEA方法,DEA能较好地解决多投入多产出的问题,而其评价结果依赖于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在投入产出指标硬约束 的限制下,全面准确选择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是取得银行效率客观评价的关键,而相关文献中研究者往往是从其研究所考虑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投入与产出变量,这就会造成投入产出变量不能全面的反映银行效率状况,得出的效率评价结果仅仅是银行在某一方面的效率水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从众多的投入和产出变量中抽取出最重要的投入因子和产出因子,通过提练的投入因子和产出因子来衡量我国银行的效率水平。
本文以下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对DEA分析方法与因子分析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三部分是实证部分,利用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6年的公开数据对其效率进行全面的评估;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2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
在经济学界,著名经济学家R.W.Shephard在研究生产成本时,曾引进被称为“距离函数”的公式。随后,Farrell开创性的从微观视角对企业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其对于效率的衡量是基于前沿函数或边界函数来表示的。他指出在经济生产中,所有生产可能最佳解的点的连线组成一条效率前沿,该效率前沿将所有的生产可能的观测值都包络于生产前沿曲线之内,所以被称为包络线。Farrell指出厂商在产出量固定的情况下,有潜在的投入成本最小所组成的生产前沿,此前沿为具有完全效率的生产前沿,而任何一个生产点与生产前沿之间的差距,就是此生产点的无效率程度。按照Farrell的思想,以非预设生产函数形态取代通常的预设生产函数形态的方法来评估效率问题,这也是非参数方法的最大优点之一。
在此之后,Charnes,Cooper和 Rhodes将Farrell的思想进一步的推广,建立一般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即CCR模型,在规模报酬固定的假设前提下,评估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的生产决定单元的相对技术效率水平。后来,Banker,Chanes 和 Cooper放开规模报酬固定的假设,建立了BCC模型,进一步的将CCR模型中评估得到的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Fare建立了Malmquist生产力变化指数,用来考察两个相邻时期生产率的变化。
DEA方法测度商业银行效率的关键在十选择合适的投入产出项目。对商业银行投入及产出进行定义的常用方法有:(1)生产法。银行被认为是存款账户和贷款服务的生产者,能产生利润的即为产出项目,若该项目需要净支出(费用)时即为投入项目。因此,银行产出项目为开设的各类存款账户的数量、通过存款账户所提供服务的数量(如开支票的次数)和提供的贷款业务的项数;银行投入项目为资本、劳动力及营运成本;(2)中介法。银行从资金有剩余的居民和企业手中获得资金,然后把它提供给需要资金和企业的居民,银行是这一过程的中介者,银行的产出项目是存款和贷款的金额,运作成本和利息成本构成了银行投入项目。(3)资产法。银行产出项目严格定义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项目,主要是贷款和证券投资的金额,银行投入项目定义为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项目。在具体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于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差别非常显著,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使用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不一致。DEA模型是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比较产出和投入的值,而投入产出指标的差异必然造成每个评价单位效率值的差异,为了能准确地对银行效率进行评价,我们需要全面准确地选取指标对银行特征进行描述。二是没有考虑银行的风险问题。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风险控制能力是银行竞争能力的体现。根据金融学理论中的风险补偿原则,风险与回报之间是对称的,即高回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高回报是对高风险的补偿。因此,如果不把风险作为产出,或作为影响产出的因素进行考虑,仅仅考察银行的投入与其它产出之间的关系来度量银行的效率,这必然会造成效率的评价结果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商业银行的效率目标必须服务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作为一个企业,追求利润无疑是其目标中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一个,但商业银行同时作为一个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以及商业银行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特殊位置,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也应该纳入到其经营的目标体系之中。
因此,为了更全面的度量商业银行的效率,本文将把反映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各个不同方面特征的指标纳入到DEA模型中。具体地,本文选取了职工总人数、机构总数、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存款、利息支出和营业费用八个不同方面指标作为投入变量,选取投资、贷款、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税前利润、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指标作为产出变量。这里仅对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两个度量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指标作一个说明,其它指标由于在其他作者的文献中都有出现,这里不再累赘。
(1)资本充足性。资本充足性反映了银行的规模、优质资产水平、利润积累水平、资产配置合理星级资本的质量。考察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常用的指标有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率、风险资产准备金率、资本杠杆率、核心资本长期债务率及权益与未分配利润比率等。我们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情况下选择了权益与未分配利润比率 作为衡量资本充足性的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了权益与未分配利润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
(2)流动性。流动性反映商业银行在面对现在和将来资金需求时,对短期不稳定资金的依赖性和应对资金变现需求时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流动性相关指标主要有对流动负债依存度、短期流动资产比率、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率、备付金比率和拆入资金比率等。我国国情具有特殊性,虽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存在存款保险制度,但我们国家的信用是商业银行无形的存款保险,客户储蓄存款更多的是出于预防性动机,发生流动性危机造成银行恐慌的概率很小,因此,我们无论从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或者是资产负债和理哪一个角度出发都可以。我们吸收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思想选择存贷款比率 来衡量商业银行的资产的流动性。
最后,由于受到DEA模型中投入产出指标硬约束的限制,我们将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分别对产出和投入指标进行提练,寻找出最本质的投入和产出变量。
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利用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6年的数据,计算过程借助于SPSS11.5软件操作完成。由附表1可知,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投入变量我们选入了2个公共因子,产出变量选入了3个公共因子。从累计贡献率来看,投入变量的2个公共因子反映了原有信息的99.69%,产出变量的3个公共因子反映了原有信息的96.99%。
接着,本文将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各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可以分别求得各银行投入和产出变量的综合得分(附表2)。计算公式分别为:
投入变量总得分F=(58.89*F1+40.26*F2)/99.69
产出变量总得分F=(55.40*F1+27.43*F2+14.17*F3)/99.69
然后,把投入变量得分F与产出变量得分F作为DEA模型中的投入与产出变量,利用DEAP软件 我们计算出各商业银行2006年的效率得分(见表1)。
从表1中可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得分明显偏低,从技术效率来看,仅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效率得分达到所有商业银行得分的平均值,农业银行的效率得分在样本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效率得分最高的是华夏银行,其次是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从规模报酬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达到理想的规模状态,有一半左右的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而一半左右则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从纯技术效率来看,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差距不大,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华夏银行和交通银行均达到效率满分,全部样本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分也比较高,达到0.918,但这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农业银行,其纯技术效率分值仅为0.474,处于非常落后的一个水平。
最后,为了判断我国商业银行中是否存在为了追求高效率而采取了高风险的行为,本文还计算了未考虑风险因素时各样本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得分(见表2)。另外,表5中还包含了考虑风险因素后各样本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得分,考虑风险因素前后技术效率得分之差以及反映各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度量指标(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从技术效率值的变化情况来看,考虑风险因素前后变化最大的是深发展,其效率差值为0.579,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深发展的两个风险度量指标也表明其风险程度是最高的。在样本商业银行中,深发展的资本充足性是最低的(2.5%),其流动性也是最差的(1.092)。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我国商业银行中存在的效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我们计算了考虑风险因素前后效率差与风险度量指标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的相关系数,它们分别为-0.42和-0.72。这表明,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存在着为了追求高效率而采取高风险的行为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些商业银行的高效率是通过牺牲其风险水平(降低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为代价而获得的。在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效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很明显,一些银行通过降低其流动性而获得效率水平的提升。
4 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从众多的投入和产出变量中抽取出最重要的投入因子和产出因子,通过提练的投入因子和产出因子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同时,将风险问题纳入到商业银行的效率分析框架,将效率分为未经风险调整的效率和经过风险调整的效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一些商业银行通过承担过高的风险,而获得未经风险调整的效率水平的提高。为此,可以看出,将风险因素纳入效率的分析框架中对于效率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衡量时采取了比较单一的指标,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是引入综合的模型指标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更科学的计量,并将其纳入效率的评估模型中。当然,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对效率进行评价时纳入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而实证只是对此观点所进行的初步验证,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erger A.N. and Humphrey,D.B.,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7,98,175-212.
[2]Carbo S.,Gardener E.P.M.,Williams J.,Efficiency in Banking: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avings Banks Sector[J] Manchester Schoo1,2002,70(2):204-226.
[3]郭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决定因素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5,(2).
[4]孙会国,李泽广,吴立行.中国的商业银行X-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南大商学评论,2005,(2).
[5]王聪,邹朋飞.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1).
[6]王付彪,阚超,沈谦.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8).
篇9
关键词:货币供应;其他金融性公司;表外业务;国际收支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3-0004-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3.01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货币供应理论认为,货币来自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是货币供应的源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创造了存款货币[1]。因此,银行(对非金融部门)信贷是货币供应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十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的持续、大额顺差使中国人民银行被迫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导致货币供应的“超发”。对此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如宁咏和孙伯银分别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从外部经济层面说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2-3];黄瑞玲和黄忠平认为,我国近年持续出现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储备资产被迫大幅增加[4];杨丽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巨额的双顺差,促使以外汇占款形式供应的货币量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过度依赖于外汇占款的形式削弱了中国人民银行相机选择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5]。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带来的净国外资产也是当前我国货币供应的另一条重要渠道。
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净国外资产渠道形成的货币供应是我国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截至2010年11月末,这两条渠道对广义货币供应的贡献度约为73%和31%①。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货币供应的渠道,或者说是否存在一些规模还不大、效应还不显著的“隐性”货币供应?答案是肯定的,除了以上两条货币供应的主渠道外,还有以下“潜在”的、容易被“遗忘”的货币供应渠道:从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表内看,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和存款性公司对政府的净债权与货币供应量构成对偶关系,两者的增减变化都将形成货币供应的投放或回收;从资产负债表的表外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和发展能够改变资金的流向和结构,对主体的货币供应造成影响。可将这三条货币供应渠道分别称为其他金融公司渠道、财政收支渠道、表外业务渠道。对这些“隐性”货币供应渠道进行探讨,既能保证对货币供应研究的全面性,也体现了研究的前瞻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货币供应的其他金融公司渠道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是存款性公司概览的资产项目,它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公司的净债权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从存款性公司概览的平衡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增加,货币供应增加,因此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也是货币供应形成的渠道。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
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公司的净债权是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减去人民银行对其的负债的差额。其中,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是人民银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发放的贷款、办理的再贴现以及持有的其他金融性公司发行的债券等;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是其他金融性公司为了缴存准备金,或用于清算结算、同业往来而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及其他金融性公司购买持有的人民银行票据①。截至2010年11月末,人民银行的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款余额855.53亿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约1.14万亿元,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公司的净债权约1.05万亿元,约占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的1.5%②。
从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看,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与作为人民银行负债项目的储备货币形成对偶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增加,基础货币相应增加,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倍数扩张;反之,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减少,基础货币相应减少,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倍数收缩。其具体创造机制是: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增加,人民银行资金净流入其他金融性公司,使它们的可用资金增加,这些新增资金或通过其金融业务的开展注入到社会公众手中,使企业或家庭的存款增加,从而供应新增货币;或通过同业往来注入到商业银行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强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从而也将形成新增的货币供应。当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减少,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资金净流入人民银行,其可用资金减少,或导致其注入社会公众手中的货币减少,从而货币供应减少;或导致其他金融企业通过同业往来吸纳资金,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减少,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受到制约,从而减少货币供应。
(二)其它存款性公司对其它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
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与债务的差额。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主要体现在其他金融性公司通过同业拆借、回购等方式向其他存款性公司融入资金;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务则主要是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其他存款性公司中的存款。截至2010年11月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约为1.80万亿元,负债约为4.76万亿元,净债权约为-2.96万亿元,即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小于对其的债务③。因此,其他金融性公司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金净存款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了其派生存款货币的能力。在这方面,它与非金融公司在银行的存款并无本质差别,因此这部分存款也构成了货币供应。
综上所述,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净债权相当于基础货币的投放,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净存款也构成了货币供应的一部分。因此,通过其他金融性公司资产负债的变化也形成了货币供应。
三、货币供应的财政收支渠道
货币供应的财政收支渠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能够体现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和“对政府债权”。前者是由于人民银行履行经理国库职能,各级政府在人民银行财政专用账户上的财政性存款;后者是人民银行为实施货币调控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购买并持有的中央政府债券。二是不体现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地方政府预算外存款。
(一)国库资金存量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国库资金存量就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政府存款的余额。国库资金包括所有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部分已纳入国库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这些资金的收支过程都能从国库资金的变动情况得到体现。国库资金存量是某一时点上国库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国库收支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预算收支”,它的概念更大,包含的范围更广。国库收支不仅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还包括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和部分社保基金收支,因此在判断政府的财政行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时,国库资金存量的变动情况将是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库资金支出时,政府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货币资金通过银行体系由政府部门流向私人部门(企业、个人),企业、家庭的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即国库资金的出库相当于货币的投放;国库资金收入时,政府在央行的存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减少,货币资金通过银行体系由私人部门流向政府部门,企业、家庭的存款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即国库资金的入库相当于货币的回收;国库收支基本平衡时,财政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行的委托金库制下,人民银行只是经理国库,并无权决定国库资金的缴存和支出。因此,就国库收支这一货币供应渠道而言,人民银行难以主动地加以控制。从这一角度来说,货币供应的财政渠道是一个不由人民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供应呈现内生性。
(二)人民银行购买并持有的政府债券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买入国债,形成人民银行对政府的债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是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买入或回购国债时,人民银行投放出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当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卖出或逆回购国债时,人民银行收回了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当前,我国财政状况良好,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并非用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而主要是为了熨平财政收支的短期波动、减少对经济造成的危害。因而我国发行的国债整体规模较小,且多为短期国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具有熨平短期货币供应波动的特征,其微调波动并引导预期的效应远大于其吞吐的基础货币,以此调控货币供应的效应。
(三)未纳入国库管理的财政预算外资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如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种行政性受费、政府从下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资金、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统筹)资金等。目前,中央政府的预算外资金已基本纳入国库管理,其资金变动得以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中体现,这些预算外资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与前述国库资金的影响相同。而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外资金尚有很大一部分未纳入国库管理,是未纳入国库管理的财政预算外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由各级地方政府在商业银行的相关机构开立的财政专户中收付核算,其收支变动反映在“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账户的余额变动上。与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国库管理的财政预算外资金不同,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不必全额缴存人民银行。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需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存款范围进行了调整,将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一般性存款,与企业、居民存款一样,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即商业银行的财政预算外存款只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人民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余下部分便成为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可以用于发放贷款,从而派生新的存款。因此,从商业银行角度,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增加,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能力增强;从全社会货币供应总量而言,尽管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并未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但其扮演的角色和企业、居民存款等一般性存款一样,本身也是货币供应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财政收支是货币供应的一条重要渠道。国库资金增减意味着社会资金流入或者流出国库,体现社会资金在人民银行国库与个人、商业银行、企业等微观主体之间进行转移,从而国库现金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个人持有现金的余额、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水平等货币变量,导致基础货币发生波动,最终将对货币供应量造成扰动。人民银行持有的政府债权是其对货币供应进行微调和引导公众预期,从而熨平货币供应短期波动的重要工具;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是商业银行可用资金的组成部分,也是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其收支变化更是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人民银行在货币供应的财政渠道中呈现被动性,除了在买卖国债时,人民银行可以较为主动的作为外,国库资金和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都是人民银行不可控的外生变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性。
四、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渠道
表外业务的概念常与中间业务的概念相混淆,在很多货币银行学的教科书上也常将它们归并论述,并未做具体区分。在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情况复杂、千变万化、创新不断,所以无论是国内外监管和会计准则规定,还是银行同业实践,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具体涉及的品种、口径等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是否可能承担资金损失风险是表外业务与其他中间业务的边界。由此可将表外业务定义为:表外业务是会产生或有债权/债务,银行将承担一定资金损失风险,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转入表内的中间业务中的一个子集。
表外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发展迅猛的重要业务种类,其必然带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改变,影响到货币资金在社会公众中的流动与结构,从而引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相当于创造了“隐性”的货币供应。由于表外业务活动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因此表外业务所形成的货币供应并无法从基于资产负债核算的货币统计中得以体现。同时,现有的对货币供应具有调控效应的货币政策或监管要求也多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出发,对游离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的表外业务总是望尘莫及,难以有效调控,如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存贷比监管要求等都难以体现表外业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当前,银行表外业务活动与货币供应量的联结点在于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具体而言,资本充足率是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而风险资产既包括表内风险资产,也包括表外风险资产①。实践中,计入资本充足率的表外业务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信用风险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信用证,保函,承兑汇票,海外代付,贷款承诺;二是以代客和自营衍生业务为主衍生产品类;三是具有潜在赔付风险的代客理财类产品。由此,通过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表外业务便真真切切地对货币供应产生了影响。具体来说,在保持资本充足率及资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表外业务活动所形成的资产规模增加,或其风险状况恶化,将挤占表内风险资产增长的空间,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机能受到抑制。换句话说,表外业务的开展将对等地减少银行表内业务所创造的货币供应,从这个角度看,表外业务实际上也创造了相应的货币供应量。
表外业务种类繁多,创新不断,不同业务形成货币供应的机制不同,难以一一列举。下面以目前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理财业务具体说明银行表外业务渠道所形成的货币供应。
(一)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开出,并由其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承诺付款后,银行便负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同时,在票据未到期之前,持票人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可通过贴现方式融资(商业银行可以转贴现或再贴现方式融入资金)或通过背书方式实现转让支付。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有银行信用作为保证,同时由于可贴现、可背书、可转让而具有了极强的流动性,银行承兑汇票已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支付手段。据统计,2009年全国实际支付的商业汇票累计96244.6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91061.44亿元,约占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的12.8%;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依据而托收的业务发生额累计74061.85亿元②。
银行承兑汇票由承兑银行承担最后付款的责任,法律关系上银行是第一责任人,出票人是第二责任人,实际上是银行将其信用出借给了承兑客户,并形成了承兑银行的无条件债务。因此,银行承兑汇票在开出之后和兑现之前的时间区间内,相当于承兑银行依据申请承兑客户的资金状况或信用状况而给予他的一种短期信用拆放。
作为银行重要的表外业务,银行承兑汇票的受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对传统的货币创造具有不同影响:一是银行对开票人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时,银行或有负债与风险资本占用增加,开票人的信用资产(信用货币)增加,银行在挤占了表内业务(贷款业务)资本占用的情况下,对开票人给予了短期信用拆放,形成了一笔信用货币。二是开票人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交易支付、背书转让时,信用货币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三是银行对持票人兑现票据金额时,整个银行体系派生出一笔新的存款。四是开票人归还银行票据金额时,这笔货币派生结束;若票据形成垫款,则银行表内资产增加,银行汇票承兑业务形成的货币供应才在表内显现。因此,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与流动资金贷款等银行短期贷款在本质上并无差异,该业务也形成了货币供应,只是这一货币供应比较“隐性”。
(二)银行理财业务
银行理财业务通常是指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受托投资管理与增值服务。按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分类口径,理财产品按投资标的分为债券及货币市场类、信托融资类(包括转让贷款类、新增信托贷款类、商业票据类等)、国内资本市场类、结构类、代客境外理财类、其他类。银行理财业务顺应国内金融环境与客户需求的变化,2004年以来得到迅猛发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余额9221亿元,公私合计近2万亿,已接近同期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2.67万亿),占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的2.8%。
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于企业或个人的存款,运用于各类理财产品对应的不同标的上。理财业务是否形成货币供应,因其投资标的不同而不同,债券及货币市场类和信托融资类理财产品具有比较明显的货币供应特征。以投资标的为信贷资产的理财产品为例,理财资金完成募集并投资于信贷资产时,与一般贷款业务一样,派生了一笔相应的存款,此时这类理财产品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派生存款货币过程在本质上并无差异。因此,银行理财业务也形成了货币供应。
我国货币供应形成的渠道除传统的银行对非金融部门信贷渠道,以及近年来日益显著的净国外资产渠道外,还存在其他金融公司渠道、财政收支渠道和表外业务渠道。目前,通过这些渠道所形成的货币供应,规模还不显著,作用还比较“隐性”。随着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与金融创新发展,其他渠道所形成的货币供应将日益显著。因此,在调控好货币供应主要渠道的货币创造机制的同时,也应对潜在渠道保持关注。当前,应对原有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进行修订,把上述渠道所形成的货币供应,如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签发但未兑付的银行承兑汇票、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等纳入到广义货币的统计中,以加强对这些货币供应的监测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曹龙骐.货币银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8.
[2]宁咏.内生货币供给:假说与经验事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51-161.
[3]孙伯银.货币供给内生的逻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61-166.
篇10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盈利
一、引言
2011年6月20日,人民银行宣布将存款准备率继续提升0.5个百分点,调整以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历史最高点21.5%,中小机构为18%。据统计,截止2011年5月份,我国M2总量为76.34万亿元,由此可估计此次准备金率的提高大概又冻结银行金融机构3800多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上年末低11.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按照2010年末的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为3.92计算,此次上调0.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效应将可以达到1.49亿元。这于金融市场特别是以贷款为主要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基本盈利状况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在国际银行业遭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下,我国银行业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综合实力、风险管理和抵补能力、国际地位全面提升。09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实现税后利润6684亿元;资本利润率为16.2%,资产利润率0.9%,利润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单纯的追求利润的短期化倾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从表一可以看出,利息收入在所有收入来源中保持着60%以上的比例,以2008年为拐点,利息收入的比重在2008年以后有上升的趋势,可见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净利息收入,这与发达国家的40%左右的占比,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比例;而手续费收入作为中间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银行业务的蓬勃发展,从2007占收入来源的9.4%上升为2010年的12%;投资收益作为银行业收入来源第二大块,处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债券与股权的收益下降。虽然从这个比例来看,很难说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模式已经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但是可以看出,在制度变革、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等带来的长期风险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性,在向多元化盈利模式方向发展。
三、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1.超额存款准备金转变为存款准备金,削减了准备金率的影响
在1998年以前,超额准备金率在我国称之为备付金率,并要求保持在5%~7%之间,1998年以后取消了这一要求后,金融机构可自主决定超额准备金率,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规模增加了一定的灵活性。我国目前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利率为0.72%,比存款准备金利率低0.9%。在央行取消了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的硬性规定以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而且当超额存款准备金转变为存款准备金的时候,存款利率还会提升0.9个百分点。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了2006年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凸现,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上升为4.8%和2008年银行体系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为了确保了流动性供应充分,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大幅上升为5.11%之外,其它年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都是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而下降,这就意味着这些金融机构的部分超额存款准备金转换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在了央行,并且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息收入。
2.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拓展了空间
2010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5.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16.3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额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5%。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在对商业银行融资业务构成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银行业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注入活力,在净利息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承担起推动营业收入增长的重任,也带动了银行债券发行承销、专项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拓展了银企合作的空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手续费收入从07年的419.9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8.92亿元,增加了约1.57倍。截至2011年7月底,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21.1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20.5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托管量的97.1%。由此可以预见,2011年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收入仍然会保持较为可观的增长,这对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起到支撑作用。
3.存贷利差增大,提升利息收入“质”的增加
存贷利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正常运行的基石,是收入构成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升时,存贷利差收入仍然是保证商业银行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成本来看,还是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存款利率近年来一直处于一个低位的水平,这为银行消化存款准备率提升侵蚀银行利润提供了应对空间――上浮贷款利率的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在图二中可以明显看出,贷存利差除了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稍稍低于存款利息之外,在其他时间内,都是高于存款利息,这说明商业银行资金同期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同期使用成本。这两个方面首先在政策上保证了银行在利差收入上就能够有非常可观的盈利收入,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很高的原因。
从存贷款结构方面分析,2010年由于受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存款总体呈活期化态势,贷款以中长期为主。其中,2010年新增住户存款中活期占比为56%,非金融企业全年活期存款占比为55%。2010年末,新增住户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为69.46%,非金融企业全年中长期贷款占比为56.38%。从图二中可以看出,活期存款与一年期贷款的息差非常高,而中长期贷款的利息更加高,所以存款的活期化和贷款的中长期化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盈利空间。在市场中流动性过剩和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的情况下,2010年末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19%,比年初上升0.94个百分点。
从市场预期来看,未来利率上升大势所趋,存款的短期化与贷款中长期化的态势也将会持续,存贷利差的扩大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虽然在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的情况下,贷款“量”的减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从利息收入“质”的提高来弥补。另外,我国存款准备金存放央行是有利息补偿的,利率是1.62%,高出活期存款1.22%,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1.18%,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商业银行的付息成本。
4.商业银行融资手段多样化,总体流动性充足
2011年1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3453.5亿元,同比增加65%。可见在央行持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压缩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后,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活跃,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补充流动性已经成为银行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另外,在2010年有12家上市银行在A股市场完成融资。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登陆A股市场,7家银行完成配股融资,3家银行增发融资。资产证券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对于银行,资产证券化首先解决了其流动性问题;其次,由于证券化的资产是一种真实销售,资产出售后即可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虽然出售资产会放弃部分收益,但另一方面可用资金的增加会使其利润得以提高。
四、总结
1.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小于中小商业银行
从总体上来说,大型商业银行受到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影响小于中小商业银行。首先,在中间业务发展方面,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更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传统的清算和结算业务的发展与银行所拥有渠道和客户资源密切相关,大型银行会保持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二是由于财务顾问、现金管理、银团贷款等新型业务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的品牌、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而在这些方面大型银行明显占有优势;三是对于以机构合作为基础的类业务,大型银行在于客户谈判和定价中相对中小银行更具有优势。其次是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伐较其他中小银行更快。2009年,工行、中行、交行境外机构利润总额分别为79.6亿元、40.66亿元和18.87亿元,这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而减少的利息收入是一种较好的补充。
2.能够推动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于成熟的背景下,企业融资的手段不再仅限于从银行贷款,有例如上市、发行企业或公司债券等成本更低的融资手段,社会融资来源中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从2002年的92%下降为2010年的55.6%。与此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从2002年的6%上升为2010年的18.5%。不断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面临的“脱媒”风险,使我国商业银行认识到依靠单一利息收入的运营方式在现代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多变的时期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了各个商业银行的共识。
3.预期方面的效果更加强
总的来说,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更多的是对预期方面的管理。根据当下我国的经济形势,央行这一系列的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想传达两方面的信息: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风险过大,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投资存在过热情况,要抑制。一般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通过这样一个信号来管理市场的预期,市场在接收到这样一种信号以后,会做出理性的判断,压缩投资,减少从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央行收缩流动性的目的,有一种叠加的政策效果。但是单纯的从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来说,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方面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网站(pbc.省略/).
[2]尹龙.资产证券化:动力、约束与制度安排[J].金融研究,1999(2).
[3]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彭兴韵.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评述[J].银行家,2006(08):18-19.
[5]杨琳.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其效应[J].新金融,2010(07).
作者简介:
李敦祥(1962―),男,广西陆川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广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