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金融学科理论探索之深、内容更新之速、交叉边缘学科发展之快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中外金融学科的内涵及其走势,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演进
1.西方金融学科的发展历程
金融学科的演进是金融业发展变化的产物。金融学科最初研究的重点是货币问题如早期的货币数量论,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的重点转向信用和银行。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金融学科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宏观的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直接融资和新的金融机构迅猛发展,微观金融理论开始出现,马柯维兹、托宾等提出量化的资产选择理论和模型即为发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频繁,浮动汇率制的实行和发展中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地位的突显,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资本市场、金融经济学领域,同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迅速增长,金融风险日益加剧,有关公司财务运营、衍生金融商品定价、风险量度与预测、金融规避与监管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当今,随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等一系列新课题成为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金融问题的蒙代尔、托宾、基德兰德特等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明金融学已经进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金融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2.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取向确立后,金融业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学科的研究空前繁荣。其主要表现:一是金融学科建设的学会发展及其交流活动频繁;二是学科下各层次培养规格的教材、工具书和学科研究专著层出不穷;三是各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金融专业或开设金融课目,金融人才供需两旺。四是国外经济金融教材精选大量出版。
二、中外金融学研究领域的分野及其走向
1.中外金融学研究范畴的区别
国内外对于金融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国内说的金融,通常指的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这部分内容在国外也有,但不叫finance,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相关课程大多设在经济系。国外说的finance,一般指的是公司金融、资产定价等“微观金融”,相关课程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而这部分内容,国内的金融专业涉及较少。
2.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
考察金融学的综合内涵,不难看出金融学发展演变的三大趋势: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交叉学科。微观金融学主要包括公司金融、投资学以及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三个子系统。宏观金融则分为两类:一是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体的金融内容;二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如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和国际证券投资等。交叉学科主要包括金融和数学、工程学等交叉形成的金融工程学,金融和行为理论结合形成的行为金融学以及金融与法学交叉形成的法学和金融学等。
三、强化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确立明确而可操作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当代经济社会和金融业的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是多层次的、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既需要复合型的通才,又需要单一型的专才:不仅要有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人才,而且要有业务操作层的人才。人才服务的对象涵盖于宏观的政府金融、中观的企业金融、微观的家庭金融及其相互交织的社会金融经济各个领域。金融学科建设要适应这一多层次的“大金融”需求趋势,确立并实施明确的、可操作的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构建优化、创新的金融课程体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金融人才的要求,要高度关注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创新。为此,金融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经济学、财政学、保险学等为金融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概念、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以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为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从事权益让渡、交易、转换等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使他们能够在相关业务的设计、开发、评估、运作、管理、创新等方面发挥出专业水平。以经济数学、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软件编程原理等为金融学科中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现代工具(包括模型、分析方法、操作设备等)从事业务活动和金融创新的能力,以适应金融信息化、全球化的需要。此外,从金融历史、金融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外语应用写作等角度设置“模块型”的专业选修课,以拓展专业外延,深化专业内涵,增加学科前瞻性,提高知识综合化程度。
第三,强化本科教学的“宽口径”。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在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即培养具有广泛文化意识的现代知识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本科教育更应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构建大学金融本科教学计划时,应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既有对宏观金融的分析、判断能力,又有从事微观金融业务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四,加强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金融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随着金融与经济的密切融合,一方面金融运行的效率状况对经济、社会健康成长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金融效率的提高越来越离不开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即金融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因此,金融学教学应该顺应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与国外金融学教学接轨,增加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内容包括公司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组织学,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投资理论、家庭理财、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加强微观类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接近和了解现实,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然,强调微观类课程建设,并不意味着宏观类课程建设不重要,我们提倡的是宏微观金融课程的平衡发展。
篇2
论文摘要: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说明,我国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金融资源意识,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可以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进行必要转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学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断关注。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比说明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具有的质性发展观。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观,其研究基轴是金融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提升。
Discuss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 financial function and improve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ouDan GuoWanShan liaon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The paper keywords: financi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inancial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financial function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bstract: financi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shows that our country financi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needs to establish a financial resources consciousness, its research model and research method can be based on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 necessary conversio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roused on the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are constant attenti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trast that the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s the qualitative development. Finan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s the basis of financial resource view, the research basic shaft is financial function unceasing expansion and ascension.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
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
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
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 峰. 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 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 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 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 达. 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 澄.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 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39-45.
篇3
1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
1.1课程设置偏重宏观金融理论
我们的金融学专业多设于改革开放以后,课程设置偏重于货币银行学等为核心主干课程的宏观金融理论,偏重于对宏观金融政策提供理论支持的解释。这不仅和国外金融学科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丽且也不适应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微观金融知识的教学。
1.2知识分割过细
由于课程大多按不同专业设置,有些专业口径狭窄,课程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面内,因此各门课程之间分割的很细。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从而造成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仍很严重。比如学生先行学习的《金融学》与将来学习的《国际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均有不同程度交叉。再比如《保险学》与稍后学习的《保险营销》、《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重复。
1.3课程设置脱离实际需要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学科建设发展,各个高校都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引进了不少西方现代金融理论的课程。基本改变了以往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设置,如不少学校都新开设了资本市场、投资银行学,金融工程学、公司财务等课程,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课程设置重复,缺乏系统性不少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如金融学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的不少内容是重复的,往往会形成了授课内容的重复,造成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浪费。
(2)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而微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安排比较少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把握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宏观金融形势与政策等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如果没有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则显得比较空泛,对金融业的内在特征和运作机制很难有深刻的理解。部分高校已增加了不少微观金融课程,如金融工程学、公司财务等,但缺乏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也缺少一些配套课程的支持,如缺少数量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培训。
(3)数理基础比较薄弱由于文理分科及金融学科建设的相对滞后,我国金融学本科在数理方面的培训较少,基础比较薄弱,而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都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工具,使大部分学生在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期权定价理论等课程的学习中面临很大困难。1.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独立学院金融课程大多偏重于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环节。从理论到理论,课程显得枯燥无味,空洞乏力,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而且只能纸上谈兵。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2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
就本科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言,由于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本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和该领域基本的工作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2.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从当前本科生毕业的去向情况看,主要有两个:一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二是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是基础性的,应强调专业应用性教育。现在独立学院的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与其他院校的目标大同小异,大多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金融专业人才”。这样的目标很难体现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区别。特别对于独立学院来讲,这样的目标就更没有针对性,更没有特色.不能准确的定位独立学院的培养的目标。
2.2教学方式和手段过于陈旧
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讲课本、学生记笔记”的“填鸭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不少教师的授课也只是教材的简单重复,很少采取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方法,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学习也是应试型的简单记忆学习,缺少实验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2.3招生和就业压力大
由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培养的模式与其他院校有趋同性,所以独立学院招生也就没有吸引学生的地方,上哪个学院都一样,选择独立学院的可能性就小了。学生毕业之后也缺乏与其他院校竞争的优势,学生就业没有竞争力,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都影响到独立学院的较快发展。所以,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是势在必行。
3独立学院金融攀专韭人才培莽覆式的路径选择
3.1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学校定位相结合
金融学专业是经济类独立学院的重点专业,目前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在同业中并不算突出,与一本,二本类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若要让我院金融专业在强手如林中崭露头角、获得一席发展之地,首先应该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的既有优势,确立我校金融专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培育专业特色。建立于独立学院的相适应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3.2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将继续大量涌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各种国有独资的金融机构、股份制及民营性质的金融机构、外资及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纷纷涌现.日益迅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业,一方面需要为数有限的从事金融研究及管理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作为独立学院,我们应该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模式。加强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金融业务技能,可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一线从事金融及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业务课程要求实,墙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力求学生在四年时间里完成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使学生达到一毕业上岗就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的工作。
3.3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认知能力及较高科研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独立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
(1)优化课程内在结构优化课程内在结构,使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可以避免专业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加强任课教师的协调,在课时安排、授课内容的详略上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增强课程的逻辑关系。
篇4
关键词:金融工程 金融衍生证券 风险管理 金融创新
一,金融工程的内涵
金融工程是以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设计,金融产品的定价与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运用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对基础证券与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组合与分解,以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金融问题的根本目的的学科.。
二,四种基本金融工具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
1,金融远期合约。
远期是最基础、最古老的衍生产品。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 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远期合约并不能保证投资者未来的盈利,但投资者可以通过远期合约确定将来买入或卖出某一产品的价格。从而锁定了风险。当契约到期时,若实际价格高于约定价格,则买方将有利可图,而卖方将遭受损失。
远期合约的创新品种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协议和远期股票协议。从而分别锁定了未来利率、汇率变动的风险。其最大的优势便是灵活性,但也由于其非标准化,使其在市场效率,流动性,违约风险等领域都有待加强。
2,金融期货合约。
金融期货合约是指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的远期合约。因为其本质与远期是相同的,故其风险图也大致相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机制的不同。交易所为期货合约设定了许多约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保证金制度和每日盯市结算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流动性,降低了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从而解决了远期合约流动性差,信用风险等问题。金融期货问世至今也取得了相当惊人的发展。其主要创新品种有股指期货、利率期货。欧洲美元期货和长期美国国债期货等。
3,金融互换。
1981年美国IBM公司与世界银行的“通货交换”开启了金融交换的大门,使其成为近年来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创新活动之一,其中最为活跃的是“利率交换”。典型的利率交换是买卖双方以一定额的假设性本金为基础,一方的现金流根据事先选中的某一浮动利率计算,而另一方的现金流则根据固定利率计算。相互交换浮动利息和固定利息的支付。根据金融交换的交易规则,利率交换可视为是一组连续的远期利率协定的组合,因此其风险图与远期合约和金融期货相同。但是,在违约风险上却有所区别,它介于两者之间,即低于远期契约的违约风险,但高于金融期货。
互换的创新也很迅速,除了最基本的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外,可延长互换、基点互换、可赎回互换、后期确定互换、远期互换、股票互换等等,从而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如今,一些信用衍生产品也以互换的形式存在,如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等。以管理各种各样的信用风险和债务风险。而互换最重要的运用领域还是在于风险管理和创造新品种。以利率互换为例,投资者可以通过利率互换转换资产与负债的利率属性。将其有固定利率转换为浮动利率或由浮动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由于利率互换可以分解为债券头寸的组合,也可以分解为远期利率协议的组合。其可以根据投资者预期和需求的不同,与其他金融资产再组合,构造出符合投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
4,金融期权。
远期合约、期货合约和互换的交易双方均负有履行契约的义务,而期权则赋予买方在契约到期时可以要求卖方履约的权利,很显然,期权的风险与报酬具有不对称性。正因为它具有这种特点,通常将它归入“价格保险”的一类,而前述三种契约则属于“价格截定”类。
期权可以说是衍生品的衍生品。按期权多方执行期权的时限可以分为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和白慕大期权。按标的资产可分为股票期权、股价指数期权、期货期权、利率期权、信用期权和货币期权等。
期权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多种用途的选出不同的投资组合,其收益取决于其他证券的价格,期权也可以用来设计符合特定要求的标的证券价格具有某种关系的新证券或新组合。这样,期权合约更大的促进了金融工程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收益结构的资产组合。 近年来,期权工具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创新,部分创新发生在定制期权市场,从而使场外市场交易非常活跃。如亚洲期权(亚洲期权的收益取决于标的资产在至少是期权部分有效期内的平均数)、回顾期权(回顾期权的收益取决于有效期内标的资产所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新型期权。
三,金融创新的内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必须适销对路。金融工程作为工程型学科,是围绕着金融产品的创造和实现展开的,各种变幻无穷的新产品与更具准确性、时效性和灵活性的低成本风险管理技术,使金融工程的活动发展到“量体裁衣”地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金融产品。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电子金融更是以后金融工程的一大发展形势。“余额宝”的推出只是一个小小的成功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加深广的创新。如今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碳金融” 运用而生,通过对各种金融工具的拆分与重组,创造性的提出碳交易的期权合约,期货合约等产品。再通过合理的定价,从而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去年在北京开展的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实施更加肯定了这一创新。我们期待未来金融工程在水权,排污权,电权等领域的创新。金融工程通过金融创新不仅更好的适用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引领了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①丁向阳,《对金融工程及其发展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②郑振龙,陈蓉《金融工程》(第三版)第一章金融工程概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③郑振龙,陈蓉《金融工程》(第三版)第二章远期与期货概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篇5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平台; 教学效果提高
一、开展金融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模拟实验是指在受控制的实验室环境下,有计划地设计特定的实验条件,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过程,对其变化过程进行观察、测量、干预、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对象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必然的因果关系)。实验是自然科学领域内教学和研究广泛使用的手段和方法,而近些年来随着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模拟实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重视。不过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特点上的区别,实验方法和要求在这两大领域中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同。就教学而言,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教育以传授已有知识和发现新知识为目的,因此该领域的实验以发现新知识或验证已有的知识为目标,对实验过程的要求非常严格,实验过程必须做到可控制和可重复。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因社会现象复杂多变,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参与,社会现象过程往往难以控制和实现简单重复。社会科学领域教育尤其是经济管理学科领域教育中的模拟实验主要以展现社会生活中的情景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校训练和提高在未来真实生活情景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社会科学领域的模拟实验过程不严格强调实验条件的可控制性和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实验环境具有相当的开放性。
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世界金融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微观主体活动的层面,金融交易越来越注重和电子技术的结合,金融创新使金融领域和其他经济领域的活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金融决策需要考虑更多复杂多变的因素,所有这些都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其他社会科学教育一样,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占重要比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绝对主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是教师完成的,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将已经发现并且解决的问题加以叙述,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远离实际问题,因此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相反,在“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时教和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中心是“问题”,学生在实验环节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归纳和总结,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教学,能将学生从被动地思考问题,引导到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学习模式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离问题最近的是学生。基于此,早在2000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风泰副司长就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上,突出强调“经济管理实验室和其他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尽快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普遍开展,全国各高校对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得到空前重视。
二、金融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实施的目标定位
模拟实验教学是实施专业人才教学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开展方式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来进行。从我国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校都普遍强调对金融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但由于各个学校办学定位目标的不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也随学校层次和学历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学校层次上看,“985”工程院校和多数“211”院校以研究型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在金融本科学生培养上注重学生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知识面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因此在金融人才培养中注重知识传授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多数非“211”高校则将办学目标定位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生培养上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通常注重学生解决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在这些学校学生培养方案中往往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金融学研究生层次人才的培养上,由于目前金融学研究生全部为学术型研究生,金融专业硕士点的设立工作刚刚启动,因此实验教学(如果在某些高校开设的话)在研究生教育中仅仅作为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手段,在实验环境方面主要以数据库和应用工具软件为主,实验内容多为运用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或模型验证。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目前各高校相关金融专业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都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对金融实验室实验资源的投入。在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教育中,尽管模拟实验教学的开展丰富和改善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是有些高校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不完全和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相匹配,不能够有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的能力培养目标,因而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二是在模拟实验项目的建设上往往过分依赖软件资源而不重视实验内容的有效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容易出现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影响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三是在模拟实验项目资源利用上重购买、轻使用,造成实验室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模拟实验教学效果的发挥,对此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
三、金融模拟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金融模拟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外的辅助实验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往往是多层次的,而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教学来实现,不同能力培养目标对实验教学环境和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学生就业去向以金融机构一线柜台业务为主的专业,则需要在教学实施中加强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常见的实验环境有模拟银行柜台、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系统、保险业务模拟等。培养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重复训练,加深学生对业务流程和工作内容的了解,做到熟能生巧。在实践中由于金融业务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比如证券投资、企业信用分析、外汇风险管理、利用衍生产品进行保值和投机等,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靠业务流程类的软件来培训,也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相关的交易。分析决策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实验教学教师,按照分析决策要求设定分析目标任务,实验室提供相关的信息平台和分析软件工具,通过分析报告配合,以模拟交易操作来强化学生在多变金融环境下分析和解决具体金融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借助模拟实验室进行,尤其是建有大量金融数据库的实验室。在一些重视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或研究生层次学生的培养中,可以使用实验室数据和分析统计软件进行模型验证或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实现实验室作为连接教学和科研的桥梁纽带作用。
综合对金融专业学生不同能力培养的需要,可以构建如下金融模拟实验教学平台,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此平台的构建和使用上有不同侧重。
四、提高金融模拟实验教学的效果
在各高校普遍加大金融模拟实验室建设投入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模拟实验的教学效果就成为实验室建设后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模拟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取决于参与各方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在提高模拟实验教学效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和组织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而在高校日益重视研究导向的管理取向下,如何调动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关键。目前各高校金融实验教学由专职和兼职实验教学教师两支队伍组成,而实验教学设计和组织以兼职专业教师为主,这也是实验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共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所决定的,为此需要重视从事实验教学教师的培养,对他们在参加实验教学培训和对外交流上给予鼓励和扶持,并在计算实验教学工作量上和其他课程教学工作量上予以合理计量。
(二)正确处理实验条件建设和实验项目设计的关系
在金融模拟实验教学中,实验室条件(包括硬件软件的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实验条件的完备能够提高学生从事模拟实验的效率。但是在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过多依赖硬件和软件条件、忽视项目设计,往往不能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效果。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能力方面的实验教学上,目前不可能有完善的软件代替使用者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的功能,而且软件开发商通常重视软件功能的通用性,而模拟实验教学恰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方面分析决策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合理设计模拟实验环节和要求、通过目标任务管理让学生在实验室所提供的信息平台和工具平台的帮助下完成实验任务。因此实验设计和实验条件是“道”和“器”的关系,应辨证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强化对实验教学的管理
模拟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实验项目的针对性、实验方案的有效设计以及学生的有效参与。在对实验教学的管理上,除需要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外,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过程控制。由于实验教学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实验方案进行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个别学生消极应付和“搭便车”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节点目标的检查和考核,以通过竞赛等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对金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3(4):49-51.
[2] 晏爱敏,冯月辉.构建和完善金融学科全方位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39-141.
[3] 杨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264-266.
[4] 吴文忠.谈金融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3):48-49.
[5] 吴文忠.构建信息化金融实验室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70-73.
篇6
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三种作用机制来促进经济增长,下面介绍这三种机制。机制一:通过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使得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条件下,获取经营者、企业、市场方面的信息是有很大困难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因此,就单个投资者而言,很可能没有能力、时间或手段去搜集广大经营者、企业、市场的信息。获取信息的高昂成本不仅可能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也可能造成在经济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妨碍了资本流向边际产值率最高的投资项目上,从而导致资源的配置效率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促成了金融中介的出现,由这些金融中介专门为投资者从事搜集和处理经营者、企业和市场的信息,节约了信息获取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机制二: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更高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及交易成本存在等诸多原因,这时就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出现,以期达到进一步便利经济活动中的资产交易、分散和规避市场风险和避免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时,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还可以提供交易和分散市场风险的工具,从而减少和避免与单个项目、企业、行业及国家政策等有关的风险。因此,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有效减少在投资活动中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了闲散的蓄资金向产业资本的转化,使得更高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机制三:通过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来改变储蓄率,最终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中介的不完全竞争和政府采取金融抑制措施会使得实际利率水平相对于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要低,而过低的实际利率难以吸引居民将闲散的资金储存到银行中,由此产生的抑制储蓄效应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当居民或投资者面临流动性风险和约束的情况下,居民更多的愿意将闲散资金储存到银行,会导致储蓄率水平比信贷市场完善时的水平要高得多。因此,在存在流动性风险和约束条件下,将会使得储蓄率得以提高,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二、保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从定性的角度看,保定市经济和金融存在一定的联系,金融资源的期限和行业集中度都与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固定投资的资金周转周期一般较长,而近几年保定市的固定投资增长与贷款中长期化相随发生;银行信贷也多集中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行业。
(一)担保体系不健全。目前保定市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虽然,近几年各地相继成立了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同其他地区相比,保定市在企业担保体系的构建上仍处于落后地位,主要体现在市场混乱、注册规模小、行业管理尚待健全,迫切需要完善法规,成立相适应的担保机构来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贷款长期化伴随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近年来,保定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扩大。2001~2010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32.8亿元,平年每年增长22.27%,201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2.09亿元,是2001年的6.11倍。迅速扩张的固定投资总额带来GDP的增长,固定投资额占GDP的比值从2001年的32.26%,快速上升到2010年的71.80%,属于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与这一模式相伴随的是银行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不仅表现在总额上的扩张,从2001年的67.7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22.04亿元,而且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14.61%上升到2010年的53.50%。银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明显。
(三)资金利用效率低。从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讲,贷存比反映了存款总量转化为贷款投放的比例,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存款资源的利用率,反映了一个地区信贷资金拥有情况和使用效率,保定市以间接融资为主,信贷是其最主要的金融资源。因此,贷存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金融市场的效率。保定市的贷存比率为0.4,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0.6。尤其是近几年,差距更加扩大。这就意味着保定市的信贷资金大量外流,利用效率不高。
(四)银行信贷高度集中于传统产业。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偏好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上规模的优势企业较多,一直都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的重点对象。保定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超过半数的贷款投向房地产业等传统行业,而且金融机构贷款集中于大型集团客户和规模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提升金融发展对保定经济增长的促进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对保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从金融发展的视角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以下为实现保定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良性互动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合理配置机构网点,发挥分支机构优势。金融机构应打破传统行政区划,通过在集群集聚地建立分支行营业网点等有形网点,以及网上银行等虚拟网点,为集群内企业提供融资、理财、结算、现金管理以及投资经营分析等多种资信服务。适时大力引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必要时可以提供政策优惠,壮大保定市现有金融机构实力,引入竞争制,构造建康有序的金融市场生态环境,为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动力。对产业集群内部的上下游企业,设定不同的融资产品、期限结构、担保方式和利率组合。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发展前景和风险预期,制定细化不同的信贷准入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建立一个抗风险能力强、能自我约束且充满活力的金融新体制。
(二)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分散金融融资集中的风险:
1、运用主板上市、国外上市、买壳上市等多种模式,加快企业上市进程,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募集资金;
2、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鼓励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债融资。借助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向社会募集资金;
3、加大地方财政资金、国债资金投入,促进产业集群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通过财政贴息、技改资金及科技三项费用等扶持资金向集群内中小企业倾斜;
4、政府主导加快企业创业资本的发展,引导民间资金建立企业发展基金、互助基金、风险基金体系;
5、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提高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转移信用风险,更好地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6、加快建设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各企业进行股权转让,通过合资、技术入股、品牌入股等多种方式,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发展。
(三)提高金融效率。深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使金融资源流向收益率高的产业。加快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在良好的金融环境下,不断地推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使居民手中的储蓄资金,通过多种渠道转移到经济生产中,提高金融机构的贷存比,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篇7
21世纪需要的金融人才应是既懂金融管理,又会应用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管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开发方法及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经济、管理、法律以及金融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基础,能够开发、设计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创造性和个性化地提出解决金融问题的方案,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成为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信息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管理人才。所以,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学习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意义重大。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由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手段。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不例外,应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进行再设计,对教育资源进行再开发和再配置,对教育过程进行重组和优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网络教学以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交互性等优势,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许多院校纷纷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网站或者精品课程网站,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一网络教学资源,掌握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核心知识,为将来成为优秀的金融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都很强的课程,并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复杂、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在传统的“课堂+教材+电子课件”的教学模式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在金融专业遇到了诸多问题。
(一)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多,金融专业学生的前期的储备知识不足。管理信息系统是—门综合性、边缘性、交叉型学科,课程内容体系跨度大,涉及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
据库原理及技术、信息技术、运筹学等相关课程知识。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中也涉及新的内容,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RP(企业资源规划)、数据挖掘、CRM(客户关系管理)、CM(供应链管理)等。另一方面,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二或大三学生,由于缺乏完备的预备知识,学生的知识广度和积累达不到要求。因此,部分学生感觉课程联系太多,学习难度很大。
(二)课程理论性强,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由于金融专业学生缺少社会管理实践经验,难以理解课程所讲授的有关管理策略、系统开发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材+电子课件”教学模式下,虽然教师们尽力引用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来佐证说明课程的理论,但因缺少感性实践经验,学生还是常常感到课程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虽然教师授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教学效果还是难以令人满意。
(三)综合性强,牵涉学科较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综合了管理学、工程学、数学、电子通信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在系统的整体构建时要体现管理科学的艺术性,针对现有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解决方案要符合管理科学的要求;在具体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时,要体现工程学的周密性,符合软件工程建设的规范,各阶段性文档的形成要经过严格的认证,系统的结构要模块化,以便于调试与维护,也便于系统开发的分工合作;在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时,要学会应用数学的方法,把一个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模型;在信息管理上,应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建立数据库,把信息集中起来管理,为共享数据提供保障;为了满足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管理信息系统较应多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四)教学方法较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较强逻辑性和理论性,包含多种图表、图形和报告。传统的板书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只能被动接收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无法充分发挥想象力。而且通过板书绘制课程中众多的图形、图表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限制了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无法展开课堂内容,实现扩充学生知识面、加大课程深度和广度的目的。另一方面,课程理论性很强,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为考试而被动学习,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金融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培养水平的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们一直都在探索该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常用的改进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上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局限。总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金融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应积极探索更为灵活、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金融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
网络教学设计就是要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网络教学不仅教学环境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从教学实践看,网络教学有如下特点:应用形式上强调在线学习;资源类型是以网络课件、软件工具、专题学习网站为主;教学类型强调探索性、研究性、基于问题学习等;教学策略上强调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学评价强调实时、动态或基于样本的评价。
金融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首先应该明确在金融专业开设该课程网络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网络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指导。其次是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组织、筛选优化及对网站整体结构的设计与架构。他们是实现网络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内容。也是网络教学设计最为核心的内容。最后是选择合适的技术及设计手段实现上述内容设计目标和内容。因此对于我校金融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网站的规划设计提出如下方案。
(一)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网站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辅助教学的渠道和平台,以解决在传统方式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即要尽量拉近课程教学与社会应用实践的距离,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多学科、多方向的优质学习资源和便捷、高效的资源获取途径和线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标。网站的设计应结合金融专业的专业特点,达到系统、整合、优化、互动、协作的效果。
(二)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网站资源组织和整合设计上,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1.将网络资源分为学术研究和应用两大分支。在学术研究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教师的精心筛选、科学组织,将课程教学需要补充的资源放在网上。通过这些信息使学生了解课程发展的趋势。在应用方面提供一些软件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在线试用产品,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管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具体应用。
2.鉴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科交叉性,网站设计除了提供基本课程材料外,还可根据系统整合的思想,把相关课程整合到网站中,这样做既方便了学生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化学习课程的资源。
3.与国内外相关课程网站链接,增进各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在网络课程应用的聚集效应下,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网络教学的效果。
(三)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提高学生创新素养方面,网站设计中以现代教育教学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结合金融专业学科特点,同过开通BBS、专题论坛、优秀学生作业和作品展示等网络教学设计,不但为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向、广泛、多层次的信息互动和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为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展示自我价值和学习成果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四)在网页界面上,应力求做到色彩明亮、风格活泼、富有创意,尽量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性格特征,增强网站对学生的视觉吸引力。在网页结构设计上要注意合理排布各栏目内容,其中的内容组织要具有较强的逻辑联系,并建立合理的网页浏览和链接路径,尽量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浏览速度。
(五)加大网站运行所依托的硬件和网络设备的投入,以提高网站的连接速度,减少网页打开等待时间,在网络教学过程和内容安排上,提高教学对网站的依赖性和使用率,如把作业、实验、考试等实际教学内容挂到网上,积极主动地把金融专业学生引导到这个虚拟教学空间,使之在课程的学习中更多地依赖这个学习平台,充分发挥教学网站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发达国家;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经验
发达国家根据在本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的趋势,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倾斜性金融支持政策,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的问题。同时,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方面,总结了较好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尽管国外不同国家的金融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经验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强化金融支持功能提供了有利的研究基础。要改革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体制,要在坚持适应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原则下,结合国外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的经验,无疑是在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提高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保证全国政治稳定及和谐社会事业的顺利完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经验
美国和日本在世界上是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根据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关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政策。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经验。
(一)美国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经验
美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的西部和南部。从历史来看,美国20世纪中期开始,为了缩小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措施来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美国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美国为了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情况,主要针对农业和经济开发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及法规,并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先后出台了宅地法、土地法,草原植树法和农村发展法等相关法律及法规。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和矿产开发方面,田纳西流域开发法,地区再开发法、经济机会均等法、社区再投资法、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人力训练与发展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法规先后出台。使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的相关法律及法规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对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较稳定发展的保证,并通过对各种经济手段加以严格规范和控制,从而确保给予该地区在经济开发过程中的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合理的资本流动提供了制度平台。
2.采取了倾斜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调控政策
对经济发展差异的地区采取倾斜性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适合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美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采取了差异性的金融调控政策。倾斜性的金融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要求相对较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备付金率、贴现率,对金融机构设置较低的资本金要求等。以上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倾斜性的金融调控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性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采取的金融调控政策背景下,保证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信贷资金的稳定性。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有利于促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缓解民族矛盾和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在欠发达地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美国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体系。从中央银行分行角度来说,联邦银行可以根据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倾斜性货币政策;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已有大量的地方商业银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优惠信贷资金;同时在相关法律的执行过程中,保证了稳定的优惠信贷资金的供给;对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来说,美国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建立了多种政策性金融机构,譬如,联邦土地银行农场电气化管理局、农业信贷局以及农作物保险机构等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1933-1968年期间,美国南部地区商品信贷公司235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对美国南部农业发展投入了巨额资金[1],刺激了美国南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进程,同时促进了农业的产业结构,然而,使美国南部地区已成为了在美国重要农牧商品的生产基地。
4.合理引导私人资本,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
由于开发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的资金,只依靠政府拨款是远远无法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因此还需要借助依靠不同渠道的私人资本投入,才能会尽最大可能的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实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吸引私人投资采取了有效的政策。第一、增加了公共投资,目的就是给私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就业机会和便利,加强私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欠发达地区水利、交通、公共卫生及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础建设;第二,采取优惠信贷的形式吸引私人投资者和发达地区的高素质人口向经济欠发达地区靠拢,创造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第三,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和金融政策,吸引国内外私人投资流向欠发达地区。美国采取以上政策与措施在大范围地丰富了市场的投资主体,使经济增长格局多元化,为美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飞速增长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保障。
(二)日本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经验
日本在20世纪中期以来,在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为中心的地区以及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低收入的边缘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呈现较明显。日本为了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采取了许多金融支持措施。日本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经验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的金融支持法令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采取国家干预的模式,制定金融支持法令是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必然要求不同的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日本在制定全国性的金融支持法令的同时,还比较注重制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法令。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法令制定的重视不仅在工业发展方面,还在农林发展方面,对金融支持法令还做到静态制定和动态调整,提出了明确的制定目标以及相应的实现办法,从而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法律制度方面的奠基。
2.制定完善的金融支持计划
在健全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保障下,日本制定了较为系统的金融支持计划[2],对发达地区实行“综合规划,分期实施”的开发办法[3]。这些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期限,具有连贯性和重点开发性质,并使各个期的开发目标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谐适应发展。这样不仅方便了开发主体及时检验开发效果,为所遇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还便于计划的制定者对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制定新的开发目标和具体举措,同时对前一次制定的计划进行及时总结、补充和修正。
3.建立完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水平,解决金融供求矛盾的必要性措施。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种类繁多、分工精细,相应的体系也比较完善,政策性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对大企业,如日本的输入、输出银行负责向进出口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公库的融资对象以中小型企业、农林渔业和一般民众,具有较明显的社会福利色彩;公团则是以政府名义,将民间的资本投向社会公共事业作为资金赞助;而事业团是为了特定的行政目的而设置的。这些政策性的金融机构的设置,无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来说,都在各自领域为所在地区的工业、农业以及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采取多样化的筹资方式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资金需要的猛增,必然要求增加筹借资金途径的多样化,没有大量的资金来源,难以满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在开发欠发达地区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方式的筹资手段。第一,通过借助国家财政补助,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及不断增长;第二,为欠发达地区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低利率贷款的方式筹集大量资金;第三,通过采取不同措施提高储蓄率从而吸收大量的民间闲置资金的方式进行筹集开发资金;第四,通过以成立农民群众共同组织吸收农家的闲散资金的形式来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大量资金;第五,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条例规定,部分欠发达地区可以发行特殊债券为欠发达地区筹集资金。
二、国外金融支持经验对我国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经验,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较明显,也是政府干预金融业务的结果。采取金融支持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发和发展欠发达地区,缩小各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大部分经验具有相同性的特点。主要是创造支持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法律环境,实现投入资金主体的多样化,金融调控政策差异性,完善金融结构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的特点。这些经验,缓解我国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功能不断弱化的趋势,实现当地金融结构优化、增强金融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建立欠发达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相关法规的步伐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处于缺乏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带有随意性和非连续性的特点[4]。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适合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政策有关的法律体系的步伐。只有把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提高到国家法制建设的高度,才能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充分的法律保障。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和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保证,同时也是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和改善金融服务功能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结合中央十八的的精神,促进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根据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和民族特色产业方面的的特点,制定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计划。同时确定金融支持法令和制定金融支持的计划等手段,创造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政策的法律环境。
(二)对欠发达地区采取倾斜性的金融调控政策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改变全国统一金融发展政策,针对欠发达地区采取倾斜性的调控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环境和金融发展滞后的状态下,统一的金融发展政策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要求区别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备付金,贴现率,资本金等的最低要求,有利于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功能。同时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优惠信贷资金,建立多种政策性金融机构来增加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投入,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金融政策的统一性,无差异性的缺点也不断完善。目前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金融服务功能也呈弱化的趋势,是增加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的主要因素
(三)完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体系。
根据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建立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货币政策上采取倾斜的政策的同时,商业性金融机构增加优惠贷款的比例,同时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种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需求。这种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变目前欠发达地区商业性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功能弱化,信贷资金外流严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调整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意义重大。
(四)对欠发达地区采取多样化筹资的方式
发达国家具体采取的国家财政补助方式,政策性金融提供资金,利用农民闲置资金,为欠发达地区筹借资金发行特种债券的形式解决资金等措施,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政策性金融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不足,在合理引导私人资本、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对欠发达地区筹集资金不足的状态下,采取有效金融支持政策,增加银行机构优惠信贷资金投入,筹集民间资本,发行特别债券和吸引外资的多种筹集资金途径,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只有保证大量的资金来源,才能顺利完成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创造对社会稳定有利的环境。
三、结论
国外各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不断扩大是金融发展自由化理论的结果,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有差异的情况下,根据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模式,无法充分实现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功能,同时金融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差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政府有必要合理干预调节金融发展水平,既制定相关法律,采取倾斜性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筹集资金的多样化等措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功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国外对欠发达地区政府干预金融发展采取的一系列对策,是金融约束理论的主要体现。一个国家的内部及各个区域的资源优势、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条件、居民收入水平、文化因素、金融生态环境等一些列问题直接影响金融发展水平。在现代金融模式下,各个国家第一产业和中小企业是属于弱势群体,金融业自然排斥欠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影响经济发展,引起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资金的难度。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在国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必然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管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内各个区域的特殊性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必要采取有效地金融支持措施来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另外,银行业特殊的经营方式必然排斥欠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或地区。根据这种资金的流向,如果国家不采取有效措施,不进行控制,是无法制止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恶化的局面。
国家经济发展差异性趋势,必然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必然影响金融发展水平,没有国家的干预和健全的法律体系的保证,很难改变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排斥弱势群体的状况和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的趋势。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只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投资环境的改善,增加国家财政的补助、增加优惠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私人资本的参与,社会资金的筹借,利用适当国外资金等方面采取针对性,差异性,优惠性,倾斜性的大量工作,才能达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这种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才能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问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登仕,张家寿.美国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金融支持及启示[J].桂海论丛,2007,5:32-34.
[2]张家寿,谭春枝.日本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及其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7,11:89-91.
[3]张广革,景长军.美国、日冲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径脸对我国西部开成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3,4:31-34.
篇9
我国经济正处于向绿色低碳经济的转型期,巨大的绿色投资需要绿色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绿色债券具有清洁、绿色、期限长、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可以为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巨额资金支持,促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并为整体金融体系改革提供契机。在借鉴国际债券市场创新的基础上,我国应完善绿色标准的定义并建立审核机制,积极探索绿色债券发行的激励措施,建立信用评级、增级制度,强化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做好绿色债券的公共示范发行和试点发行。
【关键词】
绿色债券;绿色低碳;国际创新;中国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最新的“十三五”规划中一方面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并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同时也指出要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包含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我国绿色低碳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可以为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巨大资金支持。2014年,国际上13家主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与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以及其他绿色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磋商的基础上,了《绿色债券原则》(GreenBondPrinciples),对绿色债券认定、信息披露、管理和报告流程给予了界定。该原则指出,绿色低碳经济所需的投资规模,需要来自债券市场和机构投资者的共同行动。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公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年版)》,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也将为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信贷投放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
一、绿色债券及其类型
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程度和对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上认识的差异,国际上并没有一个被广泛采纳的“绿色债券”的定义。发达国家在绿色债券的定义上更关注气候变化,将未来的气候变化和相应的技术调整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因素。而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只要能够节约化石能源的使用量、降低单位能耗,其投资都具有“绿色”属性(例如高铁债券在我国被认为属于绿色债券,但发达国家并不认同)。尽管有定义上的差别,但“债券”和“绿色”是绿色债券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特征:一方面绿色债券应具有普通债券的基本特征,如发行成本相对较低,利息税前列支,具有抵税作用,债券本身具有良好的二级市场,符合流动性和灵活性的投资需求等;另一方面,绿色债券是收益转款专用于绿色项目的债券,募集到的资金,必须投向可再生能源、改善环境状况、能源循环利用等绿色项目以及有关水利、建筑、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气候变化相关项目。因此,“绿色债券”作为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开发的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可以简单定义为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或气候减缓和适应项目而开展融资的债券,具有清洁、绿色、期限长、成本低等显著特点。但关于“绿色”属性的界定和绿色债券的具体定义仍需要有关权威机构的进一步明确。和普通债券一样,绿色债券的发行人可以是政府、银行或者企业;债券购买人(投资者)可以是各类投资机构或个人。根据发行人的不同,可以把实践中发行的绿色债券归类为不同的资产类别,表1描述了实践中一些典型的绿色债券类型及其特征。
二、绿色债券的国际创新机制和实践
鉴于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其中金融机制的重要杠杆作用,绿色债券得以迅速发展。标记为绿色的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门追踪绿色债券市场动向的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BondsInitiative)的《债券与气候变化:市场现状报告2015》称,自2007年第一支绿色债券发行以来,截至2015年9月底,全球总共发行了497只绿色债券。且发行量逐年递增,在2013年之后出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绿色债券发行总额达365.9亿美元,是2013年的三倍之多,2015年截至9月发行总额256.3亿美元。这种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各国政府在绿色债券公开示范发行和政策支持发行等方面的创新机制。
(一)为绿色市政债券提供双重追索权一般专项债券由发行实体担保,绿色抵押债券由相关的绿色资产决定,为弥补专项债券和绿色资产抵押债券的差距,政府实体可以发行双重追索权债券。双重追索权的绿色一般责任债券首先会赋予投资者对发行机构的追索权,当发行机构出现违约预期的时候,投资者对相关绿色资产池也同样具有追索权。通过让投资者深入了解相关绿色资产的绩效,双重追索债券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投资者也就无需承担将投资回报直接建立在这些资产绩效上的风险。同时,如果一份绿色资产能够符合成为双重追索权债券的标的资产,就将成为从公共抵押贷款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转型的一个选择。随着投资者对绿色资产的绩效更加熟悉,就将逐渐不再需要对发行机构的追索权,市场就可以发展为绿色资产担保债券。这种资产抵押债券可以使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摆脱债务,因此具有沉重债务负担的地方政府会大力支持绿色资产抵押债券的发行。德国慕尼黑MunchnerHypo银行发行的“社会”抵押债券就是双重追索权绿色债券的典型案例。
(二)绿色暂持融通和信用增级设计要开发主流绿色债券市场,需要债券发行达到一定的交易规模。而在绿色投资中,许多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投资的规模都相对较小,同时单个银行又往往缺乏对某种特定类型的绿色投资足够的贷款量,从而使绿色投资无法达到债券市场所需的绿色债券规模发行的水平。因此需要跨银行合作集合资产形成暂持融通方案,直至贷款量充足。建立这样的暂持融通机制,还需要通过设定一定的贷款条件,甄别进入暂持融通的资产质量并衡量其汇总规模,进而推动跨银行绿色贷款协议的标准化。除了能够汇总贷款并推进贷款协议标准化,暂持融通机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地提供信用增级,使评级不够高的绿色债券能够吸引机构投资者,从而适应市场的风险状况。例如来自开发机构的低级和夹层债务具有不同的信用评级水平,通过参与暂持融通的银行机构进行汇总并进行信用增级,促成投资者在恰当的投资级别上发行绿色债券以吸引私人资本。
(三)绿色投资税收减免机制为了促进绿色债券的发行,政府可以建立绿色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税收减免优惠机制。例如在美国,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债券、直接补贴债券和免税债券三种类型的绿色债券税收优惠来支持绿色债券的发行。美国联邦政府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债券(CREBs)和合格节能债券(QECBs)是税收减免债券,这两种应税债券以清洁能源和节能为目的,其债券息票的70%由联邦政府对债券持有人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提供,即投资者获得的是税收减免而不是利息收入,发行人不必支付与之相对应的债券利息。发行人除此之外的30%净利息支付,则通过政府的现金返还获得,因此这两种债券也是直接补贴债券。免税债券意味着投资者不需要支付所持有的绿色债券的利息收入税,从而降低发行人的发行利率。(四)基于绿色绩效的贷款差别价格绿色债券市场中有相当一部分债券来源于基于绿色贷款资产池发行的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因此,绿色信贷的发展对于绿色债券至关重要,绿色信贷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对于绿色优惠贷款的确定可以通过不同的政策来实现。通过不同公司获得的环保信用评级,区别“绿色”、“蓝色”、“黄色”和“红色”的企业信贷限制,为“绿色”贷款提供差别价格机制。政策制定者可以直接通过贷款人项目的环境效益制定一套银行的差别定价体系,也可以为绿色贷款产品提供有差别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来实现这一机制。各国政府在探索绿色债券的实践中,创新了绿色债券的发行机制,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政策框架和公共金融工具。
三、我国发展绿色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一)绿色债券可为经济转型提供巨额资金2015年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具体要求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等。这些都需要巨量的建设资金投入,而债券市场和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债券市场是资本渠道再融资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债券市场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绿色债券的绿色属性取决于债券发行的基础项目或资产,而不是发行实体的绿色资质,中央或地方政府、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或工商企业等都有资格发行绿色债券。只要绿色项目融资的基础和需求到位,就有源源不断的再投资可被用于绿色和气候资产,并被设计成收益可预测的债务工具。同时,低碳技术、商业模式和公司金融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降低绿色债券的风险,并且更加适合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收益投资组合。这些都将长期吸引机构投资者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需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弥补绿色投资缺口。
(二)绿色债券为金融体系改革提供契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和较高水平的短期高成本债务。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需要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由于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我国可用的金融工具也相对有限。相对全球债券市场规模占GDP的平均水平138%,我国债券市场仅占GDP的47%。从银行贷款向债券转型为更大的透明度和流动性提供了机会,并释放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空间,使其回收资本投入新的项目,加速资本周转。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比例为居高不下,1年或1年以下到期债务的比例为78%,而美国公司此项比例仅为28%。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一个危险因素。绿色债券的投资者往往都是债务的长期持有者,更青睐较长期的稳定回报债券,而绿色债券恰恰提供了从短期债务资本向长期债务资本转型的机遇。此外,绿色债券为企业实体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作为经济增长新的主要贡献力量,绿色债券可以解决他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储蓄存款资金,而同样囿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这笔资金投资机会有限,导致大量存款外泄流入未受监管的投资领域,也带来了风险隐患。绿色债券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可以为此类资金提供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
(三)绿色债券促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明确写入“十三五”工作报告,全面建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是实现国家绿色转型的基石。据“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课题组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绿色融资需求将超过14万亿元。而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还相当单一,业界对绿色金融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绿色信贷的概念,对于绿色金融的其他产品如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碳金融产品的理解甚少,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有待完善。目前的绿色信贷大部分为政策性或开发性信贷,远不能满足未来绿色融资的需求。同时信贷资产缺乏必要的流动性,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债券的组成部分,可以加速资金周转,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并为巨大的绿色资金缺口寻求更多的投资者。私人部门在当前价格信号下,污染外部性无法内生化,导致私营部门对绿色项目投资兴趣不足。通过包括免税在内的政策支持,绿色债券可以在财政无法充分纠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动员和激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投资中。因此包括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特别是绿色债券在内的系列绿色金融工具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丰富我国的绿色金融工具,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发行人参与绿色金融投资,从而健全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
四、绿色债券的中国路径
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已成为促进我国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和金融市场改革的必然选择,但需要注意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债券中国路径。
(一)完善绿色标准的定义和审核发展高效有力的绿色债券市场首先需要对与债券紧密相关的绿色投资有明确的定义标准,一个健全的绿色体系可以为绿色债券发行人的绿色主张提供保障。2012年的《绿色信贷指引》由于缺乏对于“绿色”的清晰、可操作定义,使得银行在遵守该指引时受到了制约。制定我国的“绿色”标准定义,必须考虑我国产业发展的具体阶段,并与相关政策领域的标准和已经推出的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关键产业政策保持一致。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于2015年3月27日联合13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出台的《绿色债券原则》,对绿色项目的界定较为宽泛,指那些可以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发行主体和相关机构评估和选择的项目和计划,而我国的绿色债券投资领域需要有别于这些关注点。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制定的2015年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所列出的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六大类项目基本涵盖了我国绿色债券的投资领域,但该目录也同时指出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中国绿色债券的具体定义可以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管理下,通过与银监会和国际上相关标准和认证机构沟通,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或其下属有关绿色债券研究的委员会作出。要很好地实施有关绿色债券的定义和标准,需要同时建立完善的审核和执行系统。绿色债券的审核过程可以结合国家节能计划的结构和社会信用体系采用的结构,作如下设计:首先,此项工作可以由政府许可的第三方验证机构如信用评级机构或者相关审计机构来承担,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独立、非政府非盈利的监管审核机构。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建立严格的专门审核平台,并由监管机构责成其有效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工作。其次,审核系统必须确保较低的审核成本,发行者能够通过营销绿色债券获得的额外收益弥补该成本,而不能因此项成本限制市场发展。最后,审核平台要着重审核与绿色债券收益关联的绿色项目或资产,而不是审核债券发行人实体的绿色资质,并确保项目或资产的绿色资质在债券持有期内得到担保。
(二)做好绿色债券公共示范发行与试点发行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前期,需要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以及开发性金融机构进行公共示范发行和试点发行,从而为绿色债券市场提供必要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吸引投资者参与。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对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务有所限制,并计划在市政债券中引入更多的结构性融资产品。因此,可以给予绿色市政债券补贴,为市政债券扩大现有的市政债券配额,扩大与可持续发展计划或基础设施明确挂钩的绿色市政债券限额,或者强制要求绿色债券的配额比,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都将提高绿色债券的透明度,并积极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早期发展。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为PPP模式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提供部分担保,促进政府在绿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水平,改进其债务结构。做好公共示范发行和试点发行,有助于提高相关潜在绿色资产融资机构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调动绿色投资者热情,吸引潜在投资者,并降低整体市场风险。
(三)探索绿色债券发行激励措施借鉴国际上绿色债券发行中的有效做法,积极探索有益于我国绿色债券发行的政策措施。探索发行双重追索权绿色债券,通过为相关绿色资产关联的债券提供政府担保,在地方政府层面制定双重追索权绿色债券发行支持计划。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可以作为桥梁从显性或隐性由政府支持的债券市场,先过渡到引入对相关资产的追索权,并最终脱离政府担保发展为收益抵押债券。改革财税政策,通过为投资者提供税收减免或为绿色债券发行人进行利息补贴,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发行人发行成本。制定绿色差别价格政策,通过对借款人项目绿色属性的严格认定,给予其优惠利率。降低绿色债券交易成本,鼓励公共基金参与绿色债券市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国家社会保障基金设定购买绿色债券的目标。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国内绿色债券提供特别窗口,在满足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长期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的同时,弥补国内绿色投资的资金缺口,促进绿色债券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提升投资体系的风险管理和实践治理水平。
(四)建立信用评级、增级机制,加强信息披露试行在现有开发银行中设立绿色资产暂持融通功能或建立独立暂持融通实体,为规模相对较小的绿色资产进行恰当汇总和包装,以达到发行绿色债券所需的必要规模和质量,扩大合格绿色资产总规模。建立并完善绿色债券评级机制,结合债券基础资产的绿色质量,确定评价指标和相关权重。允许通过资产暂持程序为优先领域的绿色债券发行提供信用增级。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出具对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绿色认证,也就是“第二意见(SecondOpinion)”。通过审查债券的项目筛选机制、资金流向等,证明绿色债券确实具有“绿色资质”,并出具相关报告。“第二意见”可由绿色标准审核的第三方机构依据相关标准作出,目前我国应尽快建立此类绿色资质审核、认证机构。信用评级的相关程序应确保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齐备。一是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要确保使用在与绿色债券相关的绿色项目或资产上;二是确保相关绿色项目或资产的“绿色资质”。监管部门必须制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指引,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义务。
五、结论
篇10
关键词: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一、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概述
信用风险是多维度风险的综合结果。在所有风险中信用风险的量化却存在很大难度。近十几年来,建立数量化的信用风险模型在金融业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些模型具体可分为三类:
(一)基于“公司市场价值”的JP摩根信用计量CreditMetrics模型和KMV模型
CreditMetrics 模型由JP摩根于1997 年首次发表并被广泛推广。该模型在对贷款和债券给定时间单位内(通常为一年)未来价值的变化分布进行估计的基础上,运用VAR(Value at Risk)分析框架来衡量信用风险。模型的数据基础是各信用评级公司的信用级别转移概率矩阵。CreditMetrics 计算的准确性依赖于两个关键假设:(1)同一等级的所有企业具有相同的违约概率;(2)实际违约率等于历史平均违约率。即信用评级改变与信用质量的改变相同,信用评级与违约率是同义词,当违约率调整时,信用评级随之改变。但是由于违约率是连续变化的,而信用等级却以一种离散方式进行调整且历史平均违约率和转移概率可能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即使同一个信用等级内的违约率也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此外,该模型需要输入大量的市场数据,这一点对于中等规模的市场贷款组合而言,通常并不能完全地获取。
KMV期权定价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公司的权益和负债作为期权,公司资本作为标的资产,把公司所有者权益作为看涨期权,把负债作为看跌期权。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违约概率是与债务额和债务人公司资产结构相关的内生变量。它假设当公司资产价值低于某个水平时,违约才会发生,在这个水平上的公司资产价值被定义为违约点。KMV模型中,信用风险是根据公司资产价值的动态变化推导出来。已知给定公司的现时资产结构,即权益、短期和长期负债、可转换债券组成的情况下,一旦确定出资产价值的随机过程,便可获得任一时间单位的实际违约概率。上市公司的权益价值是由市场决定,公司股票价格和资产负债表中隐含有违约风险的信息,因此KMV最适用于公开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率评估。KMV 模型以股票市场数据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该模型存在三个缺陷:需要资产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未根据资历、抵押品、合约条件或可转化性来区别不同类型的债券和静态假设――财务结构假设不再变化。
(二)基于经济学的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
CreditPortfolioView是麦肯锡公司(McKinsey)的一个多因子模型,该模型提出了将宏观因素与违约概率、转移概率相联系的方法。该模型模拟各国在不同行业各种信用评级集团的联合条件违约概率和迁移概率,其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因素的不同取值,如失业率、GDP增长率、长期利率水平、政府支出和储蓄率。由于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经济状态由宏观因素所驱动,当经济衰退时,违约与信用降级事件增多,当经济好转时情况则恰好相反,即信贷周期随着经营周期而变化。假如具有充足的数据,该方法可以用于预测一国不同类型债务人的违约率,如建筑业、金融业、农业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经营周期的反应各不相同。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必须拥有各国各行业的部分违约数据和调整转移矩阵的特别程序。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该模型最好应用于投机级的债务人,这类债务人的违约概率对信贷周期的灵敏度比投资级的债务人要高。
(三)基于保险精算的CreditRisk+ 模型
CreditRisk+ 是由瑞士信贷金融产品公司CSFP(Credit Suisse Financial Products )开发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的主导思想源于保险精算学,即损失取决于保险标的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发生风险时保险标的的损失或破坏程度。该模型推导债券投资组合的损失度,只有违约风险被纳入模型,不涉及降级风险,而且违约风险与资本结构无关。
与CreditMetrics 和KMV 都以资产价值作为风险驱动因素不同,该模型只考虑违约风险,需要估计的变量很少,并未对引起违约的成因做出假设。CreditRisk+的最大优点是相对容易,它借鉴保险业计算小概率极端事件的数学方法,推导债券组合或贷款组合的损失概率的封闭形式,具有计算上的优势。此外,CreditRisk+仅仅需要考虑各级别的平均违约率,需要输入的数据较少,适应于数据比较缺乏的状况。CreditRisk+的局限性在于模型假设中无市场风险,并忽略信用评级的转移风险,使各债务人的风险是相对固定的,并不取决于信用质量和未来利率的变动。
这三类模型属于单一的一般框架,它们主要识别信用风险比较关键的三个方面――违约率分布、条件违约分布和整合技术。迄今为止,从实证角度对各个信用风险模型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的文章还很少。唯一将信用风险模型应用于对实际资产组合风险损失估计研究结果和现实情况大相径庭,且对美国之外的债务人、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信用风险评价时效果并不理想。
二、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度量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一)宏观信用环境不佳,尚处于信用制度的初始阶段
信用担保是一种复杂的信用契约关系,信用担保机构能否生存并健康发展,取决于一国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说良好的信用秩序是信用担保机构正常运作的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备前提和基础。我国的经济运行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几乎为零。市场经济实行之后,诚实信用与市场机制的关联不大,社会信用缺失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正常的信用关系被严重扭曲。由于整个社会信用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善,对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对象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惩罚制度,信用风险问题和道德风险普遍存在。
(二)业务对象缺乏信用历史记录,会计数据不完备,数据真实性需要检验
国外学者认为对金融机构而言,中小企业是“信息残缺的”,很难从外部了解到与企业有关的雇员、消费者及供应商的合约。因此,运用模型方法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并予以决策时,通常会要求该类企业提供规范而及时的经营信息,如财务报表。而我国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受经济体制和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些企业普遍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企业信息与个人信息交叉,财务管理混乱,报表账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存在的信息问题十分严重。而一些小企业,尤其是个人独资企业,由于个人活动和企业活动完全交叉,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运用财务比率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十分困难。对于已上市的中小企业而言,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对股市价格的持续监控等方式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但对于非上市的中小企业而言,则无法通过相关渠道获得信用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具体信息。此外,信用数据样本较少,历史延续性和可比性也尚待改进。所以,若一些模型所需数据的主要来源渠道为证券市场时,就会与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为非上市公司的现状产生较大矛盾。
(三)金融市场的运作不规范,影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预测能力
受金融市场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等人为的市场不规范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资产收益关联度的稳定性比较低,这一现象将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预测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CreditMetrics――市场价值模型和KMV――期权定价模型所需的数据的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获取,若金融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改变该现状就根本无法为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信用担保项目信用风险的准确量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担保项目之间缺乏一致性,差异性较大,传统的分类技术不适用
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发生机制与一般保险行业所经营的客观、可预期的风险存在很大区别,其发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保险业务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比较精确地计算出风险损失的概率,从而确定保费率以弥补风险损失及经营成本,进而确定利润水平。信用担保业务则不同,由于担保项目的金额和期限各异,反担保措施的落实程度差异很大,担保项目的离散性很大,无法精确计算担保费率,大数原则无法或在短期内难以适用。因此,对信用担保项目的风险管理应更多地运用个案分析方法,结合信用担保项目和企业的实际状况设计信用担保方案,将每笔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在信用担保机构可预期、可接受的一定范围之内。
(五)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企业相关信用状况及时、全面地了解是信用担保机构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因此,违约率一直被认为是信用风险度量的最核心工具。在国外违约率主要来自评级专门机构和银行内部评级部门建立的信用评级转移矩阵。对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而言,信用评级工作己经基本开始实行,并运用于对客户的选择和风险的预警,但仍未向信用风度量化方面进行更深层次地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直接依赖于企业被评定的信用等级及其变化,信用评级机构将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具有公信力的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缺乏,无法通过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方式对信用担保机构的利益予以有效保护。
(六)信用担保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量化信用风险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它不仅需要信用担保机构业务人员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和信用管理学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基本的计量经济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熟练地运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结合行业特性和地域特性对项目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适应今后多变、全面、更为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要求。目前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业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业务人员结构参差不齐,各信用担保机构道德风险时有发生也成为进行信用风险量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现有的信用风险模型还难以运用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的度量。这也是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对信用风险的度量仍然局限于传统评级方法,即基本上模仿商业银行运作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简单的定性化信用评级的主要原因。
三、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的现实选择
(一)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的选择原则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建立在西方银行多年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这些模型并无法直接适用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因此,考虑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现存的约束条件,研究设计出符合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虽然十分迫切但仍然有待时日。笔者认为,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易测性原则:所选择模型中涉及的原始数据或各项指标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从金融市场、银行、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获得,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演算获得信用风险量化所需的各种最终数据和指标。
第二,易操作性原则:模型应与担保公司现有项目评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相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确保模型度量的精确度。
第三,兼容性原则:模型必须具有兼容性,不仅能满足目前阶段对信用风险度量的需求,而且还应能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数据库的建立、完善适应未来信用担保机构对信用风险度量的需求。
第四,行业性原则:中小企业所处行业的差异很大,运用统一的模型会使一些效益好的项目无法通过评审。因此,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针对不同的行业,研究开发出不同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的准确评价。
第五,地域性原则:不同地域的信用担保机构所处的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结构、税收制度、客户群体和客户意识强弱各异,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应考虑这些因素对最终信用风险度量效果的实质影响。
(二)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思路
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控制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其信用予以科学评估。我们所谓“科学”评估的含义是必须引入定量化的数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相对准确的评估。通过以上四个国际主流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可知,比较适宜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借鉴的主要是CreditMetrics和KVM模型,这两种模型虽然在理论上都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量较大且与一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并不是非常适用。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假设,我国目前还是可以借鉴CreditMetrics和KVM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相对比较简单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将其作为对现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考虑到各类模型的优势、局限性和最佳适用范围以及信用担保机构业务经营对象的特殊性,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应采用渐进方式――先以定性化度量为主,定量化度量为辅,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实现规范化运作,中小企业更多地实现上市融资等外部环境改善过程中,向完全的CreditMetrics和KMV等定量化的市场价值模型或期权定价模型过渡,并逐步实现能够根据项目自身特点、项目行业特性和项目地域差异性选择不同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参考文献:
[1] 吴际.信用风险计量评估法:规避风险的“ 利器” [J] .西部论丛,2007(1)
[2] 刘晓星.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比较研究 [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
[3] 王琼,陈金贤.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 .现代财经,2002(4)
[4] 潘蔚琳,王可.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分析与借鉴[J] .北方经贸,2002(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