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方法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科学 方法教育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化学实验教学的兴趣浓厚,不仅能提升初中学生的实验意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化学素质。为此,我们在今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探究新的方法,为化学实验教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合理控制实验过程,突出学生教学主体性
合理设计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活动,形成应用科学方法的技能、定势和能力。方法总是跟一定的活动任务联系着的,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科学方法的主体,需要精心设置活动的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参加有关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其讨论和设计完成任务的方法、交流有关的体验,适时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按照知识的获得或应用过程来组织化学教学,让学生自主的参加到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活动中,是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有力手段。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实施实验探究教学,这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核心思想。能够为学生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1]
1.以实验为基础
以实验为基础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实验为基础,就是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方法论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要想有效地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就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次,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如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等,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探究。[2]
3.强调知识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的统一
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固然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仅局限于此,是远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的。科学教学要肩负起培养未来人才的使命,就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形成科学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态度的培养这三项科学教学目标,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三者在运用科学方法而展开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得到统一。而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过程是实现三者统一的关键。
二、有序实验,突出思想
1.实验准备阶段
其中确定化学实验问题和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是最主要的两项工作。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确定化学实验问题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抽象、假说等方法的训练:而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是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提出问题、抽象、假说等方法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实验类别的不同,有选择的进行假说、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实验等方法的训练。
2.实验的实施阶段
其中的控制实验条件是实验的灵魂,全面、准确地观察是实验的关键,测定是对实验对象量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这一阶段是进行实验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化和线图化处理。其中,观察方法的训练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教育目的。
3.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实质上就是运用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纯化;而对实验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则是对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科学方法的全面体验和综合运用。
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科学方法教育。重要的是要把实验过程当作理性活动来把握。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选择的科学方法教育。初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偏少,在教学中应注意系统规划,统筹考虑。将验证性实验作为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与实验探究活动其他功能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重视获得结果的过程,渗入探究性内涵。[3]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若科学的真正进步。”在科学方法教学中所倡导的化学实验问题,应具有探究价值,同时应具备动机功能、启动功能、定向功能、交流功能。
根据化学实验问题在教学认识中的作用,从化学教学论的角度可以将化学实验问题划分为三类:启发性实验问题,如:“蔗糖、食盐和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制的溶解?”;验证性化学实验问题,如:“食盐水煮沸时的温度是否比水煮沸时的温度要高呢?”;应用性实验问题,如:“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鸡蛋壳和水垢中含有碳酸盐?”。培养学生提出化学实验问题能力的主要策略包括:创设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境;营造和谐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所发现的问题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加以表述。为使学生掌握提出实验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自己提出的问题要具备科学性、要结合教学实际、要符合逻辑和认识规律、要有一定的梯度。
化学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观察方法、实验方法、逻辑思维方法等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化学教学中学到某种知识应联系对应的科学方法。实验教学要将知识教学、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知识、方法和能力在学习和研究活动中是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的。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方法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传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使中学实验教学有根本性转变,就应该本着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原则,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付诸行动,以消除弊端,创造有利因素,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实验中体现新课程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来化学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谈以下几点:
一、重视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形成概念,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规范操作,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边讲边实验,把一些简单可行的演示实验和一些验证性的学生实验纳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便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比如:在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演示实验中,学生不但看到了喷泉,而且看到了酚酞溶液变红,不仅验证了这一性质,而且为学习化学性质做好了铺垫,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班级人数多,现象并不明显,可见度不高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在无危险、无危害、耗时短、操作简单的情况下,可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者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比如:物质的制取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等等。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而验证性实验只能单纯地限于模仿,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造成学生实验时,不能发现问题。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实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研究与探索的方法。比如:教材中有关乙烯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若乙烯的制取和性质的课堂教学改为探索性实验,就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要认真观察,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分析,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整个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就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独立操作完成,既有探究性,又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五、严格要求,做好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可以有效地训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偏差、实验报告。
六、补充趣味实验,重视家庭小实验
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居多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对化学课本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开展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魔棒点灯”、“海底花园”等趣味实验,“粗盐提纯”、“用碱面发酵面粉做面包”、“自制甜酒”等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深化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有效地搞好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
七、因地制宜
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和仪器设备的现状,因陋就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廉价器具、材料或者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丰富教学资源,又能增强学生的节约和环保意识。比如:用贝壳或者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小药瓶做反应器,等等。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理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初中化学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2002年6月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创新教育 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
1 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化学实验改革,为在化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其目标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2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1 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人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2.4 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篇4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实验能力 培养方法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透过实验,化学知识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因此,化学实验是实施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实验能力也是学好化学的基本前提。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包含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学好化学学科,或者说是任何学科的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实验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与知识传授相比,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往往更讲求技巧性。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
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相较于理论课,实验课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保证实验课的质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在上实验课之前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制订详尽的教案,同时,对于课堂上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课之前也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要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熟悉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等等,这样才能够在实验课上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二、进行规范的实验演示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不但可以向学生展示化学概念、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示实验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演示实验环节,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学生会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式。化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操作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实验数据的失真,甚至是整个实验的失败,因此,操作的严谨性是做好实验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操作习惯,掌握科学的操作方式,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操作的时候务必做到规范准确,不能有任何微小的失误,否则课堂上的小失误就可能会演变成将来的大问题。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实验教学中,观察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实验能力的第一步,一旦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就可以在实验中迅速而准确地发现问题、抓住关键、掌握知识,进而形成能力。一般在化学实验中,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无非就是光、热、颜色、声音、状态、声、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因此,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以上这些内容进行观察,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观察的全面性。观察活动仅仅全面还不够,还要有重点,很多时候,一个化学反应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的实验现象,如果抓不住重点,再仔细地观察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压强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实验时,在注射器中装入NO2和N2O4的混和气体,当教师把注射器迅速压缩时,很多学生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注射器的外形变化上,而忽视了气体颜色的变化,这样就会令实验目的难以实现。因此,在观察之前,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这样以目的为依据,有选择地对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进行记录和筛选,从中找到需要的信息,才能保证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四、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就是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操作,学生有样学样地进行模仿实验,最后总结出实验现象、实验原理,这样一节实验课就结束了。学生很少有机会对实验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很多学生对于实验的认知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就使得学生的实验能力始终停留在简单的观察和基本的操作上,而这并不是实验能力的全部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真正的实验能力,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中,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例如,在“氯气的性质”实验中,氯气与氢气混和以后能够在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红磷、金属钠甚至是铁丝、铜丝都能够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同时还会生成PCl3和PCl5,NaCl,FeCl3,CuCl2。为了引导学生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进一步探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在以上这些实验中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实验现象产生?在这些反应中,Cl2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Cl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质?这样,由这三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就会对实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不但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锻炼思维能力。
五、重视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很多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认为,当实验操作结束以后,既定的实现现象出现以后,整个实验教学就结束了。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在实验结束以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综合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实验中获得的经验,综合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可以说,撰写实验报告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的实验报告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回顾,对实验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目标,也是当前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一定要抓住新课改的契机,用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推动实验教学的高效化、素质化,让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够在化学教学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振华.高中化学实验能力提高策略[J].成才之路,2012(22).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素质教育的实施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改变了当前“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基础教育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渐进地、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对当前教育的认识,成为易于学生成长、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化学是一门与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化学对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学科。在初中化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与生活、科学相关的认识与决策能力。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宣传自古至今我国在化学方面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通过介绍化学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许多人献身化学发展事业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辉煌成就,从而激起学生为化学发展、社会进步、祖国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的决心;通过化学知识的讲述,传授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化学,例如,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使学生认识质变、量变规律,对立统一关系等唯物主义观点;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化学,例如,通过对各种物质的性质介绍及作用介绍,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与保护,教会学生在实验中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理论教学,强化化学用语、化学概念,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素质教育教学要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练为主线,分层推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针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指导和训练。教师要充分备课,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及内在逻辑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
在教法上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大容量,高旋转,螺旋上升”的思路进行操作。在题库训练时,教师能够用较少的语音讲授清楚重点难点,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教师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国内外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组织教学改革,用启发式、探究法教学思想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转变传统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教学要转变这种思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初中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所以要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教师不但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通过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3.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认识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精神。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教师通过积极创造实验条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通过亲自动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总结经验得以不断提高,从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苗秀芝.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8).
[2]陈宝春.初中化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0,
(05).
[3]周玉梅.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科学,2011,(11).
[4]周建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
(12).
篇6
[关键词]诗化 语言 环境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91-01
一、在主题活动中,构建互动的活环境
(一)让墙壁会说话,鼓励幼儿成为主人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的环境中,我注意动静交替,让幼儿能够在其中进行操作,为训练他们的口语提供方便。在主题活动中将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动物、植物图画,通过折、剪、粘贴等过程,创设出一幅幅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主题墙,这些色彩艳丽、卡通可爱的形象激发了幼儿交流的兴趣。
(二)培养倾听习惯,提供幼儿交流机会
1.小小点歌单,妙处多又多。倾听是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要素之一。我在班级教室里配置先进的音频点播系统,把幼儿自己收集的儿歌、古诗、故事、绕口令和歌曲做成节目菜单,让幼儿带着耳机在倾听中学习语言。
2.小小图片卡,妙处多又多。我在班级里张贴了许多图片,经常无顺序的排列,引导幼儿可以自由取放,在理解内容后采用不同的顺序进行讲述。
二、在一天生活中,提供游戏的活材料
(一)创设游戏情景,鼓励幼儿敢想敢说
熟悉的生活环境,能使幼儿自由自在地融入。真实的生活用品,能使幼儿在自然适应。所以,教师们注重为幼儿提供不仅是现成的游戏材料,更多的是利用废旧材料做成的游戏材料。这些低成本高价值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操作摆弄中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不断地激发着他们进行新的操作。
1.角色游戏中的训练。如:主题《我的家》中,我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她们儿时用过的各种水杯、奶品、自制的小沙发、小床、饮水机、玩具等等各种生活用品,请幼儿分别扮演家中的人物,体验着交流的快乐。
2.语言区角中的训练。我在语言区角中投放了大量木偶、头饰、图片、图书、字卡与实物等材料,并按期更换,孩子们在区角活动时,或拿着小木偶绘声绘色讲故事,或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或坐在小沙发上看图书,沉浸在美妙的童话世界之中,或几个人合作,将图片进行排序,来个创编故事比赛,或认读字宝宝,将字卡与实物配对,这样经过看、讲、编、认,我班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二)抓住教育时机,鼓励幼儿多说多练
1.《快乐字宝宝转转椅》。在幼儿口语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主要是在各种非正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初步形成的时期,因而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应渗透于幼儿的一天生活中。每天除了几十分钟的集体语言教育活动外,我还设计了一种可操作的教具《快乐字宝宝转转椅》进行“扩词游戏”。幼儿自己操纵摇把,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训练,幼儿可以自选中心字扩散练习,他们的兴趣浓厚。
2.《古诗游戏特色活动》。我们班级的特色活动是讲故事,为了更好的开展诗话教学,我选择了大量的古诗。采用了古诗接龙游戏、古诗拼图、古诗小老师、古诗擂台赛等多种形式实施诗话教学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丰富幼儿的生活,拓展经验的“活方法”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了丰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一)今天我是小主播
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小小电视台》活动,每月一期。因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争做小主播活动,请孩子们把从电视、报纸、网上、小区里、幼儿园里、班级里、听到的、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剪下来、画下来、下载下来,为全班幼儿播报出来,每个孩子均有表现的机会,经过一个月的评选,优胜者会当选小主播,进而成为班级的小主持人,参加幼儿园的小小电视台的录制工作。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他们在看、听、讲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对社会和周围人的情感。
(二)实践活动体验,促进幼儿发展
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现状;创新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20-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感性的材料,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技能。因此,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化学实验是关键,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关注度不高。由于初中化学是在初中最关键的阶段初三才加入进去的,属于启蒙学科,且中考中占分比例小,应试教育的影响让许多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这门课程,因而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实验探究的关注度不高,不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做实验上,认为直接背结论的学习方法更轻松、更高效。
2、化学教师的授课方法不当。当今社会,多数初中化学教师由于化学在中考中占分比例不高,加之诸多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对化学实验教学不感兴趣,教学偷工减料,总是抱着“讲实验”比“做实验”容易的心态,从而忽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上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动手实验,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3、化学实验教学过分依赖教材,缺乏探究性。多数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过程进行教学,过于依赖教材给予的指导,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大大地局限学生的创新精神,无法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心理挖掘出来,而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也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下降。
4、学生的实验意识较差。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在现今初中化学学习当中影响颇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真正将重心放在化学实验的探究学习上。
二、解决措施的相关建议
1、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要对其目的性进行明确,保证能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实验,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验学习时,为了达到某种明确的目标,而对整个实验活动进行仔细的观察与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其实验学习效率。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必做实验,许多化学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做这一化学实验。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进行前,很多化学教师也并未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或者说并未告诉学生进行这项实验的具体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单纯地对其会不会燃烧的结果进行观察,而并未对为什么会燃烧的原因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适得其反,因为这个实验注意点比较多,难度较大,好多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该实验。可见,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性显得尤为重要,毫不夸张的说,实验目的的确定能够在学生的心里建立一个主心骨,能够对学生进行整个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支撑。
2、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意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学生还是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进行激发,让学生主动对化学实验进行追寻与探索,从而有效保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如化学教师可以将“烧不坏的手帕”这一实验展示在序言课的教学中,这一实验会让学生觉得化学实验就像变魔术,本身就有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其中,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开始对为什么烧不坏进行主动的探索与询问,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欲望。
3、合理鼓励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书本上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的结果进行验证,而且是要通过化学实验对尚未被验证的结论,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参与实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及探究思维能力,有效帮助学生跳出课本上固定的实验过程与结果,并使其自主实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得到肯定。例如,在进行实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很多学生会对“为什么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来制得二氧化碳?”这一问题产生疑问。只要学生有这样的创新思维,化学教师就要主动引导学生对这一设想进行实验与探究,最后有效帮助学生确立二氧化碳的制得必须用稀盐酸,而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的结论,然后化学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继续探究块状石灰石粉碎后,可否与稀硫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可见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学生会有很多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良好的探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尤为重要。
4、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注意化学实验步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最常见的实验就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作者将展示出正确的实验步骤。通常情况下,化学教师都是由自己亲手准备实验器材,但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准备。按照化学教材进行实验,需要准备石灰石,长颈漏斗,橡皮塞,集气瓶等器具,首先,选取合适的橡皮塞并将橡皮塞进行打孔,用水沾湿长颈漏斗底端再插入到打好孔的橡皮塞中,此时需要注意橡皮塞的两个孔一定要成大小一致的圆形。然后把两个直角导管的一段沾水和橡胶管连接起来,将执教玻璃导管一段放入集气瓶并到达底部,用弹簧夹将橡胶管夹住,注意检查气密性。最后,向锥形瓶加入石灰石,向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经过反应集气瓶内就会冒出大量气泡,将燃烧的火柴放至集气瓶口,火柴会立即熄灭,实验完毕后将器材放回原位。以上就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作方法,通过观看实验步
总而言之,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化学实验教学在初级中学中遍地开花,更近一步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其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包括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无论是在中考、高考还是大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实验是初中化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加强实验教学。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由于化学实验室的不完备,导致很多老师将实验搬到课堂上来讲,而不是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即使有些学校具备实验条件,但是过于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用谈什么实验创新了,这造成了很多化学教师在实验前反复强调要按步骤进行实验以保证学生的安全性。笔者认为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以寻找切实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过分重视化学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验过程
目前,中考仍然以笔试的形式对化学实验进行考试,只要学生熟记化学知识,就能够很顺利的将实验题目填写正确,这种考试方式不能够体现实际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只注重实验结果,从而造成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将重点实验的步骤、结果背诵下来,以备在考试中用到。另外,即使化学实验在实验室里进行,教师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向学生交代清楚之后,一般不在做过多的指导,只要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实验就行了,实验完成后,教师会对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验结果给每位学生打分,这种只重视实验结果而不重视实验过程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二)教材及实验册的内容设计不合理
目前,初中化学教材和实验册中的题目一般比较偏重客观题型,对于主观题型涉及的非常少。这些客观题型一般是给出一个化学实验,然后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器具、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可能是填空题、也可能是选择题,这些客观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导致学生只能对教材上的化学实验或化学知识死记硬背,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于长期都是死背实验,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如果给学生出一道考查实验能力的题目,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没有头绪。
(三)教师对化学实验缺乏探索
据笔者观察,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实验知识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往往局限于教材和实验手册,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器具也是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或实验手册的要求进行选择,而没有认真开展研究。对于实验手册上关于步骤、方法和器具的选择从来没有思考过或质疑过,比如步骤顺序改变一下或者增加或者减少一个步骤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选择另一种实验方法会不会提高实验效率、选用功能相似的实验器具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等都是教师应该探究的问题。
(四)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
目前,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学任务紧。初中化学是中考的必考课程,考试内容涉及的比较广泛,导致很多教师忙着赶进度,防止临近中考时重点内容还没有讲完,有的教师是希望早点把化学知识讲完,然后腾出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所以,任务紧造成了很多教师没办法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验机会,而是选择将实验搬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实验技能水平低。
(五)忽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些学生的化学实验手册不能够完整的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表述出来,或者将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表述为实验现象;一些学生不能够严谨的使用各种化学概念,往往将相近但是存在区别的概念互相使用;还有一些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对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不能够很好的描述出来,即使心理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写出来却是另一回事,或者扯了半天也没有将重点表述出来。对于以上表述方面的问题,教师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只要看实验报告填满了就给一个不错的评分,长期下去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差。
二、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这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化学知识主要是来源于化学实验的经验总结,要想不断的丰富、扩展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对化学实验进行探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再回过头来理解化学知识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其次,认识到化学实验是学生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探索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学生通过做化学实验,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行现代化教学方法
由于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很多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全,往往会放弃让学生做一些危险的实验,而是将实验搬到课堂上讲解,这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压力,造成很多学生害怕做化学实验。所以,笔者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制作成录像或者动画,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等学生熟练掌握了操作步骤和方法,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发生危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案,首先,让学生对实验做好预习,充分把握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在实际动手做实验时可以信手拈来;其次,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比如增加实验步骤或者改变实验方法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其探索精神;最后,实验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经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G633.8
初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其中的内容和化学原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知道将书本上的大量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为主导,学生起到了辅助作用,这样就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通过将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而学生身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只知道将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从而不能够在教学中集中精力,这就导致了课堂上的气氛十分压抑,教学的效果和成果难以提高。而通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实验,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还能促进教育方式的革新,使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与此同时,将趣味化学试验在初中化W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注意力集中,投入到化学实验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提高化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中遇到的阻碍
1.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落户
将化学实验融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这种教学方式还处在萌芽阶段,发展还尚未成熟,因此,教师在面对很多可能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就处于过度的谨慎和刻板状态,为了防止以外的发生,教师只允许学生在远处观其对于实验的操作,而不让其接近,这种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但是却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师的实验教学经验不足
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采取将化学实验融入其中进行教学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对实验的操作的掌握程度不够熟练,也不够灵活,对于实验的驾驭不够灵活,导致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依旧不能够使实验顺利进行,这样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尴尬局面,甚至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
3.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参与度不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化学实验,但是学生由于长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突然间新的教学模式很难被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很难被打破,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只是学者跟着老师思路去走,而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记笔记上,对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很关注,同时,也体会不到趣味实验的“趣味性”。
三、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丰富实验的方法,提高数学实验的趣味性
要想使实验的方法变得更为丰富,教师需要变化一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使实验得到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果。通过使教学实验的方法的创新,可以使学生们看到化学的更为神奇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初中生的思维比较灵活,多变的实验能够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主动寻找相关的试验资料,对多种试验方法进行探究,让学们在其中选择更为合适的一种进行试验。例如:在做氧气抽取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生用高锰酸钾加强去制作氧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高锰酸钾加强去制取氧气,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实验中去。待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法去制作氧气,使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通过多种试验方法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可以大大提供了化学实验的神器性,从而促进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2.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在实际的教学实验中,确实会存在一些危险性非常高的实验,这些实验的确会给教学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部分教师直接放弃在课堂上做实验,而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其实不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的诸多领域,教师可以选择进行多媒体教学,在这种教学过程中,针对那些比较危险的实验,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通过声音,视频,和图片的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对整个实验的真实效果产生更大的兴趣,强化了记忆,提高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例如,在做“氢气燃烧”的实验,如果教师担心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危险,那么,就可以选择在多媒体上放映相关内容,讲氢气燃烧产生的淡蓝色火焰,使氢气燃烧的形象性得以展现,当学生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放映氢气与氯气混合物燃烧的相关视频,其在燃烧时的爆炸声,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度,也强化了其记忆,提升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3.理论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其中所涉及的很多原理,都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巧妙的将生活引入其中,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与化学的亲切度,而且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意识到学好化学对更好生活的益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从如何去除衣服上的汗渍作为切入点,通过将带有汗渍的衣服,先放入到盐水中泡一会,然后再用清水就可以很容易的清洗掉。当学生们对此产生兴趣后,教师便可以对在化学实验中如何配置汗渍去除剂进行讲解,学生们就可以很快将注意力投入其中,并且对其中所蕴含的原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力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对完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相关教学人员要对比给予足够重视。但是,在践行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碍,例如,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实验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等等。为此,我们就要采用多种方式对问题加以解决,可以通过丰富实验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技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提高化学实验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篇10
1.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实验设计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初中化学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分成以下类型:制备实验、性质实验、化学原理的验证、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浓度测定、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实验等。
2.化学实验方案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成果就是实验方案。虽然具体的实验设计的目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就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方案来说,一般包括:实验名称(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试剂、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3.实验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同一个实验课题,每个人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可能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会完全相同。根据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原则和教学实际,实验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是:原理正确有科学依据;装置简单,在实际中具有可操作性且操作方便;实验步骤少,需要时间短;药品用量少、无毒且廉价易得;实验现象要明显;反应条件要简单(最好在常温下进行);尽量不用也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即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制备实验产率高;性质实验误差小;实验安全无危险;设计要严谨等。
二、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一般原则
无论哪一类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和操作方法必须与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论相一致。科学性是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首要原则。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就不能选用硝酸与金属锌反应,因为这个反应很难制得纯净的氢气。
2.目标性原则目标性是指实验设计或创新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有所侧重与突破。同一个实验,教学目标(如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为了突出环保或趣味性)不同,设计所用的原理、用品、方法、装置、步骤等是有一定区别的。
3.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指化学实验设计时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以及反应产生有毒害的物质,或者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装置与操作。“如果必须使用的,应该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4]安全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要务,设计时必须要特别引起重视!
4.新颖性原则新颖性是指实验设计时在思路、操作方法、器材用品、装置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使新设计的实验对教学与研究更加适用或具有指导的意义。
5.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试剂、实验仪器、设备和方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例如:实验室大量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为了创新而选用碳酸钠代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或者用硫酸替代盐酸与碳酸钙(或石灰石)反应。因为前者反应太剧烈,后者反应不完全,很快就停止了。
6.简约性原则简约性是指尽量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试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复杂的装置与步骤以及时间太长的实验都会转移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和疲劳感,影响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与思考。
7.绿色化原则绿色化是指从化学反应的原料、反应的条件、反应的产物和实验的操作等化学实验的全过程上进行控制,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消除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8.启迪性原则启迪性是指实验设计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起开导作用,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化学原理及知识的探讨和认识,优化学习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这是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实验创新设计的视角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现行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进行改进、优化、增设或创新等,以提高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效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创新设计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要与时俱进,必须符合现代化学教育发展的理念,在满足探究性的条件下,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
1.实验过程绿色化“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化工生产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5]化学实验在设计上要体现绿色化,尽可能做到原料(反应物)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生成物的绿色化以及催化剂、溶剂的绿色化。例如:在涉及氧气的制取实验时采用双氧水分解来制取,二氧化锰要回收等。
2.实验装置微型化“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6]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例如:在“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中,可以用试管代替烧杯进行微型化实验。在一个单孔橡皮塞上插入一根玻璃导管接近试管底,试管内壁贴一张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从导管口滴上两滴浓氨水到试管底部,用透明胶封导管口,可以看到,试管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由下往上慢慢变红了。
3.实验设计环保化“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法是在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而不是污染产生后再去处理。”[7]实验设计中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些措施主要是:实验装置密闭化,避免敞口操作,防止有关物质散佚到周围环境中;采取收集办法,回收有关物质;对有毒物质进行无毒害处理;加强实验场所的通风或采取其他的防护措施等。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对多余的一氧化碳可以回收,也可以燃烧进行无毒害处理等。
4.实验操作安全化保证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原则要求。有一些实验,由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特殊性,给实验增加了难度甚至危险性。在点燃氢气的导管和氢气发生器之间,用一个小塑料瓶装上大约四分之三的水制成一个“安全装置”连接起来,这样,即使点燃不纯净的氢气,爆炸也只是在“安全装置”中发生,氢气很少威力小,氢气发生装置不会发生爆炸,因此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5.实验趣味化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在研究燃烧与灭火的条件时,增加演示“烧不坏的手帕”[8]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进行实验,探讨手帕烧坏的条件,则能够使学生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6.利用仪器功能转化仪器本身没有限定它只能用于什么而不能用于什么,只是主要适用于什么。“反思仪器的别样用途,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实验仪器和实验原理的认识,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9]例如:漏斗可以充当集气与尾气吸收装置,在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验证实验中,将漏斗置于水中,倒扣在钠块上,产生的少量气体可顺利地富集到试管中。
7.利用学科知识迁移我们往往习惯于使用教材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很少重视仪器的笨拙和实验时的效率,这种视经典为权威的思想往往就是教师缺乏创新的症结所在。实际上,科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应该不断地发现问题,传统装置的不当之处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实验创新的课题。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时,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时,在18×200的中型试管里装入大约1mL稀盐酸与酚酞的混合溶液,球形滴管吸入NaOH溶液后,将球形滴管放在试管口,把上述带有球形滴管的试管放入盛水的100mL量筒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反应前后试管浸在液面中的高度即可(试管作上标记)。改进后的实验操作起来方便有趣,不用天平而是利用物理上的浮力知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8.实验装置简单化教材所选用的实验方案未必都是最好的,有时候会产生现象不明显、实验不容易成功、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由于教材提供的实验装置密封性和燃烧匙放入不易控制,加上导气管内尚留有空气导致误差因素较多,有时氧气显示超过五分之一,让教师无法自圆其说。可做如下改进:将小颗白磷放在1.5cm×2.5cm的薄铜片上,置于硬质大试管中部,塞紧橡皮塞,用酒精灯对准铜片加热使白磷充分燃烧,待试管冷却后浸入水中,在水面下拿掉橡皮塞,待液面上升稳定后再塞上橡皮塞,拿出水面观察。改进后的实验所用仪器少,误差因素少,结果比较准确。
9.仪器、药品生活化采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物品或一些废品作为化学实验的药品,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化学并不神秘,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例如:用蛋壳代替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测试肥皂水、食盐水、泥水、蔗糖水、洗发水、食醋、苏打水的pH值等。许多生活用品甚至废弃物品也可以用做化学实验的仪器,这种“物尽其用”的实验活动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增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更好地学以致用。例如:用小气球收集气体,矿泉水瓶做容器,废弃的医用注射器做量筒、集气瓶等。
- 上一篇:班主任新学年工作计划
- 下一篇:总务副校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