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4-02-28 17:3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经济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模经济的分类

篇1

1•1对规模经济的考察

厂商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出增加保持不变、上升或下降[1]。因此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常是伴随大规模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源集约利用和不可分性而来。规模经济因不同的厂商和不同行业而有差异。规模经济的来源:规模经济主要与成本不可分性、规模因素扩大、专业化、大规模资源、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学习效应相关。成本的不可分性是指有些成本与规模关系不大,甚至是独立于规模之外的,即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出规模而言,是部分的或者是完全的不可分的。一个最明显的方面就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成本往往与产品的产量部分的或者完全的不可分。比如新车型的研究成本与汽车的产量。因此当产量增加时,不可分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使得单位成本降低。规模因素扩大往往带来经济。对于资本性设备而言,初始成本和营运成本的增长速度一般低于设备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比如写字楼电梯的初始成本和营运成本一般变化不大,而电梯的效益则随写字楼的使用率增加而增加。专业化带来经济效益。工厂或企业的产量越高,劳动力和资本性设备的专业化机会越多,相关的收益就增加。

产量增加可以使企业招聘具有专门技术的员工,也为采用专用设备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相关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的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机会,由此也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大规模资源带来的经济效应。大规模资源可以带来经济上的相对效益。比如企业只用一台机器生产,每月需要储备一个零部件以防意外故障,当有十台机器生产时,每月储存的零部件不必要为十个,而是少于十个。与此类似,对于原材料供应、产品、半成品订销等也存在类似的大规模经济。此外引进新技术与学习效应(经验)也能产生规模经济。一些成本函数展示了规模经济,而另一些则没有。一个典型的制造过程至少在最初展示了规模经济。而这一典型厂商的其它功能,如管理、监督、营销和运送会引起成本,并用尽规模经济[3]。

所以规模到达一定程度,会产生规模不经济,主要原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的有效性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从而限制了规模扩大的程度。随着规模扩大,管理链条延伸,管理有效性可能下降,表现为决策过程的延迟,最终决策者不能把握会影响决策的事件。决策者收到的信息被限制、改变。规模还可能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动机,比如扩大权利,增加管理者福利等目标追求的影响减弱了正常的工作管理效率。劳工关系障碍产生。一方面,随着规模扩大,专业化和重复性的工作增加,员工产生厌倦感与缺乏追求企业目标的成就感,而导致员工绩效下降;另一方面企业或工厂规模扩大,等级链条越长,员工远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就越不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销售成本的增加。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大,销售和分销成本也能成为规模不经济的来源。规模增大,市场范围更广,平均运距和平均运输成本上升,如果增加的销售来自新的客户分布更加广泛的分散市场,平均销售成本上升是必然的。此外,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成本随需求上升而升高,这也是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在要素充分流动情况下,并且研究规模经济一般假定企业要素供给是具有完全弹性的,因而在规模经济分析中这类因素不作为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1•2对范围经济的考察

当两种产品一起生产(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便宜时,就产生范围经济[2,3]。用成本函数来表示,考虑Q1单位产品1和Q2单位产品2的生产,单独生产每一种产品的成本是C(Q1,0)+C(0,Q2),一起生产的成本是C(Q1,Q2),那么范围经济(SC)的衡量:SC=[C(Q1,0)+C(0,Q2)-C(Q1,Q2)]/C(Q1,Q2)如果SC总是正的,就存在范围经济。国外有关研究指出,在1968年,200家最大的制造业厂商中的146家在11个或更多的行业中经营[3]。而多恩、罗伯茨和萨缪尔森研究了在数量上是有非常小的厂商占统治地位的制造厂商,发现在1982年厂商平均生产1到2种单独产品,多工厂厂商平均生产2到3种单独产品[2]。还有的关于范围经济实证研究指出,对通用汽车公司而言,将大汽车与小汽车、卡车组合在一起生产有足够大的好处。令人吃惊的是,将卡车与大、小汽车一起生产就没有产生范围经济[3]。以上说明,范围经济也是普遍存在的。范围经济并不必然意味着多种(两种)产品应该由单个厂商生产。大型企业比较容易实现企业内部的范围经济(建设多工厂,进行多样化经营);小型企业集聚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生产与销售联系,也能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与企业以及产业的特征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事物总存在辨证的两个方面,既然存在范围经济,也必然存在范围不经济。并非所有的集聚都能产生范围经济,有时就存在范围不经济,这是由产品的生产函数决定的。比如多样化经营或联合生产导致的成本上升。许多可能因素有利于范围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是共同投入的使用[1]。可以用知识(信息)来说明,知识是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的最重要的共同投入之一。一种产品的信息很可能与另一种紧密相关的产品有关。比如知道肯德基的营销方式,可能有助于麦当劳的营销。了解了电风扇的营销状况,可能有助于空调的销售(共同的市场)。否则象信息这样的资源,会因重复建设而浪费。并且信息难以购买和销售,所以单个厂商经常生产相关的产品。

1•3对外部经济的考察

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个人或企业)生产或消费活动受到其它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其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之值发生了改变。因此生产或消费之决定受到其它经济主体活动的影响,甚至其它主体经济活动成为其决策函数之变数。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外部性又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技术外部性(technologicalexternality)与货币外部性(pecuniaryexternality)。技术外部性是指纯粹由技术或其它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由市场机能所产生的外部性,比如邻居家花园为四周邻居提供了宜人的景色。货币外部性是指生产者彼此之间透过市场所产生的外部性,例如某一工厂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产量增加,该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受益,同时以此产品或相关产品为原料的生产也因降低生产成本而受益。无论货币性的还是技术的外部性都有两种类型: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一般人们把货币性的外部性又分为(货币性)外部经济和(货币性)外部不经济,即按照马歇尔的分析,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包括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使个别厂商减低平均生产成本,得到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使个别厂商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引起外部不经济的因素。包括由整个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招工困难、原材料和动力不足、交通运输紧张以及地价上涨等。技术外部性①也可以分为技术-外部经济和技术-外部性不经济,这是福利经济学中常用的解释,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部影响而言,而不是外部因素对一经济主体的影响。将一经济主体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作技术—外部经济,而将不利的外部影响称为技术—外部不经济(加“技术”是便于与货币外部性相区分)。

2经济集聚的机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理论上各种生产要素流动,聚集形成企业,首先是由于规模经济的效果,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集聚体规模增大,达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一经产生,单位产品的成本停止下降,规模再扩大失去了规模经济的效益。各种生产要素仍然集聚,这种集聚是范围经济作用的结果。范围经济并不排斥规模经济,它本身就含有规模经济的要求(体现在成本的次加性,即追加新产品和服务进行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成本要低)。理论上不存在先产生范围经济后产生范围不经济的过程,它与生产函数、企业管理与营销等相关(比如前文通用汽车公司卡车、小汽车、大汽车的生产)。如果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不存在,那么生产要素是否还集聚?生产要素还具有集聚的趋势,这是由于外部经济作用的结果。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直接相关,货币外部性与整个产业规模相关,技术外部性与企业间关系、企业环境相关。对于货币外部性而言,由于外部经济的动力,生产要素产生了集聚的趋势;当集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开始上升,就出现了经济要素扩散的趋向。对于技术外部性而言,吸引与技术—外部经济相关的经济要素(主体),而排斥与技术-外部不经济相关的经济要素(主体)。总之存在外部经济产生集聚引力,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导致经济要素的扩散。此外,经济要素由集聚向扩散转变,还是集聚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分工的要求。当集聚体由一种经济功能向另一种经济功能升级转变时,往往扩散旧功能相关的经济要素,而集聚新功能相关的经济要素。所以,当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三者存在一个(不超过两个)时,并发生的经济集聚效果可以称作一般集聚经济;当三者都存在并发挥作用形成经济集聚,称作纯粹集聚经济;当三者都已经成为不经济时称作纯粹集聚不经济。

3经济集聚的空间类型和特点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对经济扩散进行了分类[6,7]。主要将经济扩散划分为墨汁似(就近)扩散、等级扩散、跳跃似扩散、发展极似扩散、串珠扩散和随机扩散等六种表现形式。区域经济学将集聚分为偶然性集聚(由于区域因素导致的)和纯粹集聚(集聚经济产生的);纯粹集聚又分为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8]。外部经济包含有地方化经济(货币性外部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货币性外部经济与技术—外部经济),因此,可以用外部经济来解释和区别集聚。

3•1经济集聚类型划分依据

本质上,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是并存的,是经济要素流动的两种表现方式,并且经济集聚与扩散具有共同的作用过程。所谓存在集聚与扩散之分,不过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而言,即集聚是对于一个地方,有不同的要素流的汇集;扩散是对于一个地方,要素流的向外部流出。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可以说集聚是绝对的,扩散是相对的。因为要素流动,必然集聚(不同要素集聚才能产生经济活动);并且要素流的扩散是在形成新的集聚点。因而研究集聚更具有一般意义。在任何科学中,现象的研究肯定包括其关联性在内。地理学现象的关联性或因果关系有两类:在一个地方不同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地方诸现象的关系或联系。后者必然包括地区间运动在内[9]。对要素流动直接相关的经济集聚进行分类,也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一是便于分析判断集聚体发展,二是便于分析判断集聚体对区域发展作用和意义。而以往对集聚与扩散的分类,如等级扩散、跳跃扩散、串珠扩散等,很难分清哪一种有利于地方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集聚中心。依据集聚分类的两个基本目的,可以制定集聚分类的两个依据:①经济集聚过程中的经济联系;②经济集聚过程中或集聚体形成的与地方之间的关联程度(经济的和社会的关联)。根据①可以将集聚分为关联性经济集聚和非关联性经济集聚,前者是指集聚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具有产业上的水平或垂直的联系,或者具有管理上的从属关系。后者是指不存在这样的联系或关系。根据②可以将集聚分为根植性经济集聚和非根植性经济集聚。前者是指经济集聚过程中经济活动与地方已经存在的经济活动或者社会活动形成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包括经济联系和社会关系。后者是指没有发生类似的经济联系或社会关系。

3•2经济集聚的类型

同样,对经济扩散也可以根据以上两种依据,对经济扩散进行分类:关联性经济扩散和非关联性经济扩散,根植性经济扩散和非根植性经济扩散。只不过集聚是相对于要素流的“汇”而言,扩散是相对于要素流的“源”而言。概念上具有相应的含义。由分析得出经济集聚与扩散的一般类型和特点如表2。根据以上的论述,规模经济首先引起经济集聚,并且不断强化集聚的程度,直至产生规模不经济,形成的是以企业构成为主体的集聚产业点,是经济集聚区域的基本组成单元,一般地域范围不超过几平方公里,集聚了少数几个规模不大的企业,结构较简单,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往往依托于周围的小城镇或接近交通干道。集聚产业点形成后,由于范围经济的作用,经济进一步集聚,吸引更多的外来要素,企业间关系更加复杂,形成了多样化经营与联合化生产,不同的企业(原有企业间或与新产生的企业间)间产生了水平或垂直的经济联系。形成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企业群体,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推动下,企业群体的发展为集聚产业区。一般集聚产业区在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集聚产业区内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基础设施(交通、通信、动力等),大大节约了企业外基础设施投资。并且加强了与地方社会经济联系的程度,以利于产业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整体发展。集聚产业区与周围大城市或口岸城市经济关系逐渐密切。当集聚产业区不能够为集聚提供范围经济时,外部经济作用继续使得产业区继续扩大,逐渐形成集聚产业核心区(或枢纽区),乃至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大的城市。集聚产业核心区一般在几十平方公里以上,成为区域一个或多个行业的增长中心,核心区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更加广泛,成为大量生产要素(人口、资本、技术等)的集聚体,不仅吸引生产性行业,而且也诱导生产者服务业[10](信息业、咨询业、金融产业等)的集聚,使集聚核心区的功能得到健全和发展。形成了经济集聚的过程中的集聚产业点、集聚产业区、集聚产业核心区的三种基本经济景观。

3•3几点说明

(1)尽管在经济景观形成分析中,先从规模经济开始,然后是范围经济、最后是外部经济。实际中不一定如此,只是为了便于理论分析。有可能后两者同时进行,或外部经济在范围经济之前起作用。这与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相关。

(2)在经济集聚景观形成中,规模经济是最基本的,没有规模经济就无从谈起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集聚体形成发展的基础。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三重效应叠加作用下,推动了经济集聚体从集聚产业点向集聚产业区、集聚产业核心区演变发展。

篇2

摘 要 本文应用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和中国汽车产业2008年、2009年的数据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绝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生产分散、市场分割、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市场需求不足是规模经济不佳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规模经济 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 集中度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工业是一致认为的最为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汽车业的生产规模和长期平均成本呈很强的相关性。那么,我国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成的同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如何呢?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 f(x)段;邹田(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三、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

2008年的集中度 =0.58,2009年的集中度 =0.61,根据贝恩的分类应属于寡占Ⅲ型,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出极端现象,即产量最大的少数企业产量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市场比较集中,而产量较小的大多数企业产量则极为分散,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

据统计,我国的25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很大,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汽车产业做完其支柱产业。同时,实行地方保护,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的销售,限制外地汽车品牌进入本地市场。

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三)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很多零部件企业面对的是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将自己定位在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所以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汽车企业建立完整的上下游的生产链。

(四)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实现规模经济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最优生产规模对应的产量大于现有的市场需求,此时为规模经济而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理智的。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扩大市场需求,使自身面对的需求与最优产量尽量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加汽车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时也要开发国内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购置车辆的费用。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调整汽车购置税等来刺激市场对车的需求。

四、改善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状况的建议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一个总体上的空间规划,形成积聚效应

国家政策多向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倾斜,构筑进入壁垒控制没有优势的地方盲目上项目,促成地区积聚,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充分发挥积聚效应。

(二)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呈现出总产量大、企业个数多、单个企业产量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不利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中度。通过企业的并购与战略联合实现市场的集中和生产的集中是很好的途径。并购能够优胜劣汰,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通过破产兼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以加快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

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对于并购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构筑的退出避垒以及政府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件,促进合理并购,抑制不正当并购,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提高其规模,但也为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三)有效地利用合资、合作机会,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在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要从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销理念、维修服务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充分抓住有利机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

(四)规范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地区性市场分割

要规范地方政府的作用,让地方政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市场的划分。

(五)充分发掘农村市场的潜力,扩大产销规模

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对汽车需求提高;另一方面,家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对汽车的需求;再则,国家积极鼓励汽车下乡。因此,农村市场非常有潜力,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中国国产汽车相对于外国汽车来说在农村市场更有优势:首先是价格优势,价格和质量仍然是影响农民购车选择的最重要原因;其次是更熟悉农村市场;再次是渠道优势,许多中国汽车厂商一定程度上拥有农村市渠道。汽车产业要充分把握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从而为提高产销量、形成规模经济找到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邹田.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及启示.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8).

[2]杨志明,钱世超.国内外汽车企业规模经济的比较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S2).

[3]何元贵,张捷,陈健.影响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4).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对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前言

区域经济的外部效应一直是经济学界长久以来的话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以来,经济、科学、民生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区域经济正在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因素

之一。

一、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内涵

从外部效应的基础理论来看,外部效应就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运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处于市场之外的,既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表示,也不会受到市场波动而变化,外部效应出现的条件主要还是取决于一个经济主体决策的独立性和经济主体的相应活动。

区域经济的外部效益由区域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因此,我们首先就应该确定区域内的经济主体。首先我们要确定区域经济的活动边界,不同大小的边界,区域经济主体的活动也是不一样的。

二、区域中经济主体的外部效应

(一)工厂规模经济与城市规模经济

1.工厂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是指由工厂内部专业化水平和技术的提升,从而让工厂的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从而出现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和利润增多等经济现象,这类积极经济现象的出现会促进工厂的发展,工厂的发展又促进了工程规模的扩大,一般情况下工程规模的扩大依赖于经济产业的发展,从而让工程的经济效益成为一种不具有成本的效益,也可以认为工程经济的外部产生了外部效应,既是马歇尔理论中最为原始的外部经济效应。

2.城市规模经济

以整个城市的角度来观察,可以将整个城市的经济表现为城市规模经济。这里所指的城市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城市共享设施和相应的经济集聚产生的外部效应,让整个城市规模经济的产出随着城市规模不断的变大,在不断增加城市建设投入的基础之上让其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这时,城市规模经济将为整个城市带来经济利益,利益具体的表现一方面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数量更多,向更多的厂商或供应商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会,从而让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数量变多,每种设施的平均价格降低,从而带来双赢的局面。

(二)工厂关联经济与城市关联经济

在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当经济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如果在生产工序上加上一些有效的工序,那么则可以让现有的经济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这种做法就是将上下众多的生产工艺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额外的经济效益,这种做法的兼并性比较强,在兼并过后总产出量增加,并且让整体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就是“关联经济”,如果在工厂内完成的则可以被叫做工厂关联经济。

城市关联经济的主要表现可以是城市经济规划区域内上下工序产业的融合,也可以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产业链条。城市关联经济还可以通过城市产业承接来表现,通过相关的城市经济承接来实现城市的纵向发展,从而实现关联效应。

三、我国经济基于外部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区域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率低等问题

从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全国各省的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自然资源的开发虽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也是相应的,从而导致外部出现了空前的负面效应。资源具有公共性,如果在产权缺失的情况下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只会看到资源经济的最大化,但是大量的外部负面因素却由社会承担,从而导致资源开发一直处于过渡的状态。

针对资源过渡开发这种情况,国家政府和地方部门应该注重当地城市规模经济的外部发展,对当地资源开发进行科学的控制,从而实现资源经济共同的发展。

(二)市场分割和区域间的过渡竞争

过渡竞争指的是一种状态,具体是指一个行业领域进入的企业过多,并且多数企业的盈利较低或者是负盈利状态,但是由于这个行业领域的要素,众多企业无法从这个行业中出去,从而导致这种低盈利的状态长时间的持续下去。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度竞争就是指当地政府部门在规范的竞争条件下,通过多个方式实现本地经济的最大化和自身利益的最优化,从而忽视了城市整体的经济利益。国家中央政府在长时间的改革过程中,放宽了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权力,但是相关的约束制度还没有得到完善,加上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也不是很规范,从而导致地方政府通过不同的手段干涉地方的经济框架和发展方向,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本地区域经济当中,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导致了过度竞争外部产生负面效应。

(三)经济发展机会所造成的区域差距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资源的分布有所差别,当地的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国家最初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出现了政策制定上的倾斜,这就导致我国各个省市发展的机会不大一样,从而导致我国出现不一样的区域性经济状态。国家政府政策的制约是影响区域性经济外部因素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占据了绝大的发展机会。

四、结束语

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区域性经济的外部影响是一个非常现实和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西方的发达国家也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的外部影响。我国行业领域、国家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看到了区域性经济的主要问题,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我们还应该加深研究的力度,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2]惠红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

篇4

关键词: 规模经济 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 集中度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工业是一致认为的最为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汽车业的生产规模和长期平均成本呈很强的相关性。那么,我国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成的同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如何呢?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 f(x)段;邹田畑(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

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三、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

2008年的集中度 =0.58,2009年的集中度 =0.61,根据贝恩的分类应属于寡占ⅲ型,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出极端现象,即产量最大的少数企业产量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市场比较集中,而产量较小的大多数企业产量则极为分散,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

据统计,我国的25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很大,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汽车产业做完其支柱产业。同时,实行地方保护,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的销售,限制外地汽车品牌进入本地市场。

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三)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很多零部件企业面对的是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将自己定位在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所以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汽车企业建立完整的上下游的生产链。

(四)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实现规模经济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最优生产规模对应的产量大于现有的市场需求,此时为规模经济而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理智的。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扩大市场需求,使自身面对的需求与最优产量尽量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加汽车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时也要开发国内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购置车辆的费用。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调整汽车购置税等来刺激市场对车的需求。

     四、改善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状况的建议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一个总体上的空间规划,形成积聚效应

国家政策多向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倾斜,构筑进入壁垒控制没有优势的地方盲目上项目,促成地区积聚,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充分发挥积聚效应。

(二)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呈现出总产量大、企业个数多、单个企业产量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不利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中度。通过企业的并购与战略联合实现市场的集中和生产的集中是很好的途径。并购能够优胜劣汰,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通过破产兼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以加快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

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对于并购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构筑的退出避垒以及政府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件,促进合理并购,抑制不正当并购,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提高其规模,但也为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三)有效地利用合资、合作机会,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在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要从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销理念、维修服务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充分抓住有利机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

(四)规范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地区性市场分割

要规范地方政府的作用,让地方政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市场的划分。

(五)充分发掘农村市场的潜力,扩大产销规模

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对汽车需求提高;

另一方面,家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对汽车的需求;再则,国家积极鼓励汽车下乡。因此,农村市场非常有潜力,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中国国产汽车相对于外国汽车来说在农村市场更有优势:首先是价格优势,价格和质量仍然是影响农民购车选择的最重要原因;其次是更熟悉农村市场;再次是渠道优势,许多中国汽车厂商一定程度上拥有农村市渠道。汽车产业要充分把握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从而为提高产销量、形成规模经济找到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邹田畑.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及启示.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8).

[2]杨志明,钱世超.国内外汽车企业规模经济的比较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s2).

[3]何元贵,张捷,陈健.影响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4).

[4]秦远建,方壮新.改善我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对策研究.上海汽车.2008(6).

篇5

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衡量方法

(一)Balassa的计量方法

Balassa(1974)在研究欧共体产业内贸易分工程度时,提出了一种度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标,即以各产业群(产业)的贸易差额除以其贸易总额,然后再除以产业数。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

在这里,j表示国家;i表示该国n个产业中的第i个产业。Ej为产业内贸易的平均水平,取值范围为[0,1]。当Ej=0时,意味着所有贸易业均为产业内贸易;当Ej=1时,意味着所有的贸易都为产业间贸易。

(二)Gruble-Lloyd的计量方法

1975年,Gruble和Lloyd提出了一个新的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2)其中,i表示某一特定产业;Xi和Mi分别表示该产业的出口与进口;Bi表示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该公式中,Bi的值域为[0,1]。当Bi=1时,即意味着Xi=Mi,也就是说,所有的贸易都是产业内贸易。当Bi=0时,意味着Xi=0或者Mi=0,表示所有的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

Balassa与Gruble-Lloyd的计量指标的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Balassa的指标的大小,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成反比,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指数反而越低,而Gruble-Lloyd的计量指标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用起来更加的直观和方便。

(三)Aquino计量指标

Aquino,A.(1978)认为,Gruble和Lloyd虽然针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对公式进行了调整,但是他认为这并没有全面纠正一国发生的整体贸易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他认为Cj是其自身各自产业内贸易水平Bj的加权平均,而在一国出现贸易不平衡的时候,Bj也是下偏的。所以,用总贸易差额去纠正是不准确的,应该对贸易不平衡的每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Bi进行调整,而仅调整Bj是不够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Aquino主张在一国出现贸易不平衡的时候,首先调整每一个,然后再用调整后的去测度平均产业内贸易水平。其公式为:

将调整后的Xi和Mi带入公式Bj,就得到了总贸易不平衡时的产业内贸易计量公式:

(5)

但是,Aquino的计量指标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该公式隐含假定所有贸易不平衡在所有的行业都是均匀分布的;忽视了周期和其他因素对一国的整体贸易收支的影响。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指标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总量规模会对指数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偏差,但是这一偏差是微弱的,所以在本文中,本文依然采用Gruble-Lloyd的计量指标。

产业特征因素的计量

(一)按行业划分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

计算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要进行产业内贸易计量所要解决的首要的和最重要的问题。由于产业内贸易的计量和产业范围的界定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产业的界定过于宽泛,则会夸大产业内贸易,但是如果将产品无限细分,则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缩小,而这样做又与现实不符。所以对产业内贸易在计量的时候有一个清晰而又合理的界定是重要的。一般而言,在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时,都使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下前三位数相同的行业算作是同一个产业,即属于同类、同组、同章的行业属于同一个产业。而且这样的行业分类的数据是可以在联合国的数据库中找到的。

但是,由此方法计算出来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只是计量模型中所需数据的一部分,即只是因变量的样本值。要想进行计量模型的设定,就必须使得模型左边的数据口径与右边的数据口径一致,即自变量的数据统计口径与因变量一致。这一原则在任何一个计量模型中都不例外。但是,要以我国的数据为数据来源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并不容易。

很多相关论文,都遇到了如是问题,他们有的是绕过了这一障碍,如《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采用的是美国的数据,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行业特征指标的计算都是以美国标准工业分类法(SIC)进行数据处理的;有的则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如《我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就没有使用按照国际通行的SITC三位数标准计算产业内指数,而是选取了SITC两位数标准,作者认为原因是在我国没有经济意义上划分的产业,只有行业的划分,而且行业划分与SITC2位数的标准很接近。本文将因变量的数据统计口径降到了SITC2位数的标准,从而与我国的行业进行对应,找出自变量的数据。这样只会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大小,对计量的结果,即各个行业特征的影响的程度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在以我国的数据为样本值,进行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时,是需要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统计对应上进行处理的。在本文中,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参考盛斌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书的附录Ⅲ表5“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0)重新集结的中国36个工业部门的进出口值”,使得我国划分的行业可以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划分方法对应起来,即我国的每一个行业都是由若干个SITC3.0下三位数分类中的若干个章加权平均得来的,而各章在该行业的权重则是由该章的出口值占该行业总的出口值的比重所决定的。例如,我国的“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这一行业中就包括了SITC3位数分类标准下的841—848章,每一个小类的权重则是它们出口额在集成的行业中总出口额的比重。这个方法,在行业的对应上,有95%的准确性。这既可以使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更加标准,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又可以很好地利用我国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此方法,本文找到并计算出了2002—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数据来源为联合国的数据库。由于36个行业中,有些行业属于初级制成品行业,而这些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并不显著,所以这些行业并不包括在所研究的行业中;另外有些行业由于其行业特征数据的缺失,也不能够完全进入我们的研究。例如“其他制造业”这一行业的产业特征指标,只有2004年的数据,而2002与2003年的数据则是缺失的。于是,可以得到和利用的数据就只有28个行业的82个样本值了。

(二)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及计量指标

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Marketstructure)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关市场结构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至今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将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之后。有的认为垄断程度越高的市场结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就会越大(Cavas,1981),有的则认为二者存在着相反的关系(Balassa,1986)。本文的观点是,一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越强,厂家的数目就会越少,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就会越少,在产品种类一定的情况下,所需进出口的差异产品就会越多。反之,如果该行业的垄断性很弱,就会存在着很多的企业,由于企业数目多,所生产的差异产品必然会增多,这样所需进口的差异产品的数目就会下降,产业内贸易业就必然会下降。所以,本文的观点是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市场垄断的的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Scaleeconomic)对产业内贸易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规模经济这一假设,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的基本假设,是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规模经济的出现,使得产业内贸易理论得以不断地完善。规模经济是从产品供给的角度,论述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的。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是内部规模经济。如果一个国家的规模经济越大,则该国所能生产的产品种类就越少。那么在差异产品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偏好,所需进出口的差异产品就会越多,产业内贸易就会增加。反之,该国的规模经济越小,则所能生产的种类就会越多,所需进出口的差异产品就会越少,产业内贸易就会降低,所以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成正相关关系。

3.产品差异。产品差异(ProductDifferentiation)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越来越偏好消费差异化产品来展现自我的个性,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产品差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在一个国家中是不可能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全部差异产品的,很多产品还是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而同时本国所具有的优势产品也会出口到国外,满足外国的消费者对该差异产品的需求。所以,一个行业内产品差异越大,则该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就会越大,两者成正相关关系。

4.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对产业内贸易存在着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外商直接投资是“市场寻求型”的,即外商直接投资是为了躲避高关税或其他的贸易壁垒,那么这种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是存在替代效应的,原来通过进出口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现在就被投资所取代了,那么这种外国直接投资就与产业内贸易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如果外国直接投资是“效率寻求型”的,即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将中间产品输出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将这些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和组装,将中间产品变成工业制成品在输出到发达国家。这样,由于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在商品分类上属于同一个产业,所以如果外国直接投资是效率寻求型的,那么它与产业内贸易则成正相关关系。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究竟如何,还要看计量的结果。

自GL指数出现以来,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计量就不断地出现,但是,计量的结果与理论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大多数经验研究都强调的是变量的相关性,而不是对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决定性。在一些经验研究中,规模经济的指标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为正,而在有些研究中,其影响为负。“在Toh(1982)和Greenway、Milner(1984)的研究结果中,产业集中度对产业的影响为负,而在Marvel、Ray和Clark(1993)的研究结果中显著为正。在大多数研究中,产品差异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都是正的。Shamma(2000)对澳大利亚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和决定因素作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对产业内贸易有正的影响,FDI有负的影响,但是系数很小”。本文利用跨部门的研究方法(cross-section)对中国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行业特征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回归分析。

产业特征因素的计量模型

(一)行业特征的主要衡量指标

从前面的理论分析中,可以大致归纳出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行业特征因素。它们主要是市场结构、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和外国直接投资。经过仔细研究比较有影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参考其他学者的观点,本文使用的指标为:市场结构MS—该行业大中型企业单位数;产品差异PD—该行业的SITC四位数分类的个数;规模经济SE—行业的年增加值与每个行业的企业数之比;直接投资FDI—行业中三资企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综上所述,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行业特征因素:市场结构(MS)、规模经济(SE)、产品差异(PD)和外国直接投资(FDI)。用这几个变量构建的计量模型为:

(6)

(二)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加权最小二乘法所使用的权重是每个行业的进出口总额。回归结果如下:

通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结果见表1所示。加权最小二乘法结果中的R2为0.896892,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了提高。在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中,R2如此高,是非常不易的。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马跃(1999)研究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时,R2不到0.2,沙玛尔(2002)研究澳大利亚产业内贸易时,R2仅为0.14;当然,也有比较好的结果,例如蒙特奥特研究墨西哥的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时,R2就达到0.66,陈讯(2004)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R2也达到了0.648,像本文这样,使得R2即将接近0.9,实属不易。

相对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R2值之所以如此之高,一种解释是计量方法的改进,即由普通最小二乘法改为加权最小二乘法;另一种解释则是在计算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时,按照新的集结方法算出的指标值优于其他的方法。

(三)对计量模型结果的分析

首先,除了MS以外,各个变量的符号均与预期的符号一致,这就从经验分析上证明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正确性。

其次,对于MS的符号出现与理论预期相反的情况,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所选数据造成的。由于本文的经验分析是基于我国的经验分析,MS的符号出现异常情况,这一方面说明了,因为无法计算我们的产业集中度,用企业个数来替代指标不是最优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不是很合理,存在着大量的垄断的、没有完全参与市场竞争的国有企业,阻碍了市场规范的形成。

再次,产品差异的符号与理论预期的一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已经不同于以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消费者通过消费差异化产品,来显示自己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产品差异这一指标的计量结果在两种方法中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最后,对于国际直接投资,在两次的计量结果中,其符号都是负的。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预期符号是不确定的,即可正可负。如果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源寻求型”的,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我国通过组装和加工中间产品,输出工业制成品,参与了国际分工,产业内贸易也得到了增加,这种产业内贸易主要属于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如果国际直接投资是“市场寻求型”的,投资只是为了绕过高关税和贸易壁垒,那么则会对贸易产生替代效应,产业内贸易就会下降。通过基于我国的数据的经验分析,可以看到,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产生了替代效应,从中可以推断,我国目前的国际投资类型主要是“市场寻求型”的。这些外资进入我国,主要的目的是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产品并且就地销售,开发我国市场。这样就导致我国从外国进口的降低,直接削弱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不仅减少了国家的关税收入,还与我国的企业瓜分市场,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

篇6

关键词:规模经济;成本;MES;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3-0082-06

一、引 言

亚当・斯密把分工看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同时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这是规模经济思想的起源;马歇尔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布洛克提出以“组织的经济来代替报酬递增”;一些经济学家从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的规模经济,如科斯、张五常、黄有光、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把交易费用的节约看作是企业产生并存在规模经济的原因。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则沿用科斯等人的观点,在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及跨国公司的性质,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时,进一步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乔治・J・施蒂格勒曾在其《规模经济》一文中指出“规模经济理论是关于社会组织的经济理论关键部分,因为它是每个关于市场组织、政府控制经济生活的作用(及其变化过程)问题的基础。”[1]我国学者的大量研究集中在规模经济现状分析,指出我国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要素过于分散,缺乏规模经济;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如提出通过企业集团化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出通过企业重组和并购来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规模经济。也有不少学者从技术进步角度探讨规模经济问题,或者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研究,认为市场竞争和企业规模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也有人用一种思维逻辑来思考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科学性问题;还有学者就如何实现企业规模的高质量快速增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刻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关于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是一个空白。因此,本文拟从源头上梳理“规模经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回顾理论界追寻规模经济的探索特别是有关MES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以便为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规模理论寻求和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借鉴作用。

二、规模经济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规模经济理论实际上源自人们对生产成本的分析。[2]英国学者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在他们合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对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进行了实际研究,并描绘了汽车工厂生产线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图,这就是著名的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也称规模经济曲线(见图1)。

根据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费用所作的分析,某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如下: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5%;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0%;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5%。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成本下降的幅度十分微小,在达到年产100万辆后,再加大批量就不再有规模经济了。

资料来源:转引自孙庆广:《奔向成功/现代企业经营战略透视》,企业管理出版社,第148页。

图1 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2]

上述这种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的单位成本逐渐下降、收益逐渐上升的现象叫规模经济,或叫规模报酬递增。马歇尔指出:“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导致组织的改进,而组织的改进则增大劳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3]。”传统的规模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即单一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及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4]。

(一)单一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

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是规模经济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最初主要来自于劳动分工和协作。由于分工和协作,每个生产者可以提高同一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个人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产品规模的经济性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最早也是至今为止最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

(二)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

单个厂商规模的经济性,是指主要由生产函数或生产技术所决定的生产单一产品系列的工厂规模的合理性。厂商规模的经济性可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它描述了随着设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在长期内,当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成比例地扩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3期2007年第3期(总第147期)赵全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大,规模收益(指由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开始是递增的,但由于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因而大于总成本增加的比例,故平均成本下降。图2是工厂的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即一定时期内,各种设备和技术条件相对稳定不变时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最低点的产量就是工厂的最佳规模。

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是更高一级的规模经济,它是指现代企业组织所具有的多单位企业的经济性。钱德勒认为,现代企业组织是“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5],“它将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分配过程有机地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因而其具备多种经济功能,能在多个不同的地区经营多种系列的产品,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组织规模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组织之间的结合导致了大量市场交易的内部化,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

(2)企业组织规模经营可以产生大量销售效益,因集中销售而使单位产品分摊的广告费用、销售费用降低。

(3)企业组织规模经营可以使单位产品分摊的研究开发费用降低,从而具有更大的研究开发实力和效率。

(4)企业组织规模经营还可以因原材料的大量采购、信息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会计业务的部门化、商品品质的标准化、谈判的程序化和合同的标准化以及资金的集中、风险的分散等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三、最小有效规模(MES)的研究

根据研究,长期成本曲线变化有两种情况:

一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平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当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到最低点时,相应的生产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时,如果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就不再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而是开始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在这种曲线里,只有一个产出规模能使单位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称为“最佳规模点”。

二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当下降到某一点时,平均成本既不再显著降低也并不大幅度升高,这种曲线叫做L型长期成本曲线。对应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开始变缓的生产规模,就是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简称MES )。斯蒂格勒(1958)在《规模经济》一文讨论厂商的最佳规模时指出:如果一个产业的诸厂商使用完全相同的资源,那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中只有唯一最低点,即只有一种产出规模是经济的,但在现实经济中,诸厂商拥有的资源质量不同,使用不同资源的厂商若规模相同,则效率会不同。而相同的效率可以在不同规模中达到,所以相异的规模可能同样是经济的,即平均成本是一条底部平坦的曲线。同时,他首创“生存技术法”来确定最佳规模,企业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他用生存技术考察了美国制造业的情况,发现最佳规模是一个范围相当大的领域,即多种不同规模都是最佳的。T・萨文(T. Saving,1961)运用生存技术对美国制造业所进行的更为广泛的研究支持了施蒂格勒的结论。

(一)确定MES的基本方法

会计法和工程法的主要区别是确定费用曲线的数据来源与方法不同,会计法主要根据不同规模企业的成本(横断面数据)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规模时的成本(纵切面数据),或将两类数据结合,绘出规模成本曲线。

工程法又叫技术定额法。它不直接采用财务数据,而是在设定的产出和原材料前提下(如规定产量、品种等,规定矿石金属含量),根据基本的设备系数(如高炉数量、容积,机床型号、数量等)、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节拍、切削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如年标准工作日和工人单位时间工资、设备单位时间折旧和能耗、材耗等)来确定规模费用曲线。

有了规模成本曲线,就可以根据边际成本最小或成本规模变化率最小的准则确定MES。确定的方法有三种:根据函数解析计算求解、根据边际成本和误差判断确定MES及通过方案比较确定MES。

适者生存法(Survivor Technique)是美国学者施蒂格勒提出的。该方法的立论依据是由于实际费用的不确定(如因能源突然发生危机,出现新技术等)及计算方法的主观性和市场机会的不确定性等原因,计算确定MES很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应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通过观察市场确定经济规模。施蒂格勒提出的具体方法先计算不同时点产业各规模层企业附加价值占全产业附加价值的比重,而后计算这一比重的增大指数 。其中,Vaij是j产业中位居i规模层企业的附加价值比重, 为基准时点,t为后来时点;增长指数最高的规模层对应这个产业的经济规模。

(二)基本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会计法的主要优点是数据容易获取,且成本是一种综合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规模经济性特点,当样本量较大时,或对企业成本进行了合理分析时,能提高所得结果的可靠性。缺点是适用会计法时,规模往往指实际产量,因而相应的成本往往受许多与规模经济性无关的因素影响,可能歪曲真实的规模经济效益。

工程法突出的优点是比较准确,能够根据工艺或工厂系统的技术能力,较真实地反映技术的规模经济性本质,能够避免会计法无法避免的无关因素的影响。主要缺点是要求分析者熟悉工程技术,且计算比较复杂。此外,设定条件如产品结构、费用定额的确定可因专家经历背景相异、使用标准不很统一而不同。

适者生存法与前两种方法的差别是原理性的,其突出优点有两条:一是它考虑了各种难以计量的费用和效率,符合市场竞争出效益的商品经济规律;二是方法较简便,需要的数据只是每个规模等级的工厂数目和市场占有率。主要不足是:在垄断行业不适用;观察时间短的结论不可靠;混淆规模的外部经济性和内部经济性,无法得到规模成本曲线,因而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分析无法进行。

四、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研究

(一)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一

导致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的机制有两种,一是由于设备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设备折旧分摊,二是由于规模扩大带来了其他生产环节采用新技术或进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两种机制实际上是技术进步的不同表现[7]。由于设备能力只能阶跃式的上升,因此,可以说规模经济的真正含义是技术能级的跃迁。规模投入必定要引发技术能级跃迁,才能创造出规模经济,而这种规模经济也就构成了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1)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物化在物质生产力的各要素之中,促使生产函数变化或创立新的生产函数,推进规模经济发展。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成长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生产力在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两方面都带来巨大变化,带动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优化。技术创新引致企业组织规模创新,规模经济便得到更有效发展。

(2)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可以形成企业核心技术充满生机的技术群体,从而获得持续的新产品研制与开发能力,并转化为强大的进入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力量,开发出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模。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品开发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改造传统产品的性能,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出新产品,主动引导消费需求,开拓新产品市场,并依靠核心技术优势迅速抢占成长中的市场。

(3)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核心企业可以凭借技术纽带与其他企业进行联合,迅速地实现规模扩张。一般来说,每一产业或每种产品都存在某种关键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一旦取得了这种关键技术,便可以在企业家的推动下,采取各种形式开拓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方向,从而提高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和在技术上前后衔接企业的技术水准,甚至使这些企业联合成为规模巨大的集团企业,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4)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引起物质生产技术基础变化的同时,推动劳动素质的提高,促使人力资本的形成,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技术创新引起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发生变化,提高脑力因素的相对作用,促进劳动力向智能化发展;促使劳动力掌握新技术的速率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技术创新还能使劳动力适应多种职业的技术要求,向“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发展。这样,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后者反过来又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从而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5)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引起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变革的同时,推动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组织规模的创新,更有效地推动企业组织规模创新的扩张。(二)组织和管理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二

企业规模扩大以后,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把各种分散、无序的资源协调起来,统一有序地生产经营,产生1+1>2的合力效果[8]。提高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益和节省人员;市场交易内部化,节省交易成本;把一些生产经营环节结合在一个企业内部,节省能源与运输成本,减少寻价成本等等,都是企业通过组织和管理而获得规模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无形资产的规模效益,正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无形资产是企业声誉、权力和优越条件的总和。它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与长盛不衰的源泉。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纷纷采取减少有形投资、增加以技术转让为主要手段的非股本生产合作,通过生产特许协议、生产许可证协议、商标转让等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而由商标、品牌、专利、商业秘密、专营特许权、商誉等组成的无形资产,具有无限规模收益递增性。它主要表现在:

(1)无形资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增值性。有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有形磨损,使其价值下降;无形资产一旦形成和投入使用,它本身会产生累积效应,不但不会因使用而发生磨损,而且越使用频繁,其自身价值也就越高。

(2)优越的无形资产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名牌产品在到达新市场之前已为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由于品牌效应和质量优势,其市场占有率往往高于同类其它产品。(3)无形资产本身作为一种资本可以直接交易、直接投资而获取高额利润。无形资产规模报酬递增可用图3表示:

(三)市场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三

1.品牌效益。一般来讲,人们认为品牌代表了商品的品质,有了品牌的帮助,顾客购买时就不必太费力气。无论是生产企业、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的作用。企业规模巨大,使用单一家族品牌甚至所有产品使用同一品牌,在广告、促销等方面能够节省大量费用;也能够迅速赢得用户,扩大各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见品牌可以产生规模效益。而且,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其它品牌组成协作联盟,产生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规模效应。通过品牌联合,广告和促销可以获得增值效应[9]。品牌联合对于一个需要宣传产品品质的品牌有双重作用。如果产品上有一个品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产品的品质,那么再加上一个品牌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当某个品牌单独出现不太能说明问题时,联合品牌可以更好地表明品质。当人们对产品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品质有疑问时,如经历型产品,用联合品牌可以让人们对产品的真实品质感到放心。

2.价值创新,促进规模效益。

先来考察Accor的案例[10],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的经济型旅馆业正经受着滞胀和能力过剩的困扰。

当时,在经济型旅馆业有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一是由无星和一星级旅馆组成,房间平均价格为60~90法国法郎,顾客来这里是因为价格低廉;二是二星级旅馆,房间平均价格为200法郎,通过提供比无星和一星较好的睡眠环境而吸引顾客。顾客希望得到与其支付等价的享受,或是支付较多,得到象样的晚间睡眠;或是支付较少,忍受不好的床铺或噪音。

ACCOR 经理人员从鉴别所有经济型旅馆业无星、一星和二星的顾客需要入手,集中于那些广泛共享的需要,ACCOR的经理人员看到了克服行业所迫使顾客所做主要妥协的机会。他们询问自己如下四个问题 :

(1)我们的行业认为想当然的因素中哪些应该被剔除。(2)哪些因素应当降低到行业标准以下。(3)哪些因素应当提升到行业标准以上。(4)应该创造哪些行业尚未提供的因素。第一个问题迫使经理人员思考公司据以展开竞争的因素是否真的向消费者传递价值,那些被认为想当然的因素,可能没有价值甚至毁损价值。第二个问题迫使经理人员检讨,为了在竞赛中与竞争对手相匹敌和击败竞争者所做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设计是否过了头。第三个问题使得经理人员去揭示和剔除其行业迫使顾客所做的妥协。第四个问题有助于经理人员打破行业已建立的界限去发现全新的消费者价值源泉。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ACCOR形成了旅馆的新概念,这就导致了“一级方程式”的推出。首先,公司剔除了诸如昂贵的餐厅和吸引人的起居室等标准旅馆特性,ACCOR承认虽然会丧失一些顾客,但多数人没有这些也一样会来。

其次,ACCOR 的经理人员相信经济型旅馆业在其它方面也向顾客提供了过多的服务。 理所当然,“一级方程式”要予以剔除,接待员仅在登记、结账高峰时才有,其它时间里顾客使用一个自动的讲述机(TELLER );旅馆的房间很小,仅仅配备了床和必不可少的用品没有信笺、办公室和装饰品,没有壁橱和梳妆台,只有一些架子和房间角落的挂衣杆。房间本身是由在工厂生产的标准组件构成,从而具备生产的规模经济性,便于质量控制,隔音良好。

“一级方程式”为ACCOR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公司削减了建筑一个房间平均成本的一半,其人事费用也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额的25%~35%下降到20%~23%,这些成本节约使得ACCOR把顾客最重视的特性提高到超出法国二星级旅馆的平均水平以上,但价格却仅仅略高于一星级旅馆。

顾客对于ACCOR的价值创新给予了回报。公司不仅获得了法国大量经济型旅馆业的顾客,而且还扩大了市场空间。从原来在车上睡眠的卡车司机到需要几小时休息的商人,新的顾客已被吸引到经济型旅馆这一类来。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统计表明,“一级方程式”在法国的市场份额比离它最近的5个最大竞争者的总和还要多。

资料来源:《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 》,HBR,1997,JanFeb.

ACCOR 偏离其行业常规逻辑的程度,可以在我们所说的价值曲线,即用图形来描述一个公司在其行业所有的关键成功要素方面的相关绩效上看出。根据竞争的常规逻辑,一个行业的价值曲线遵循一个基本的形状,竞争者试图通过多提供一点或少获得一点来改善顾客的价值,但绝大多数并不考虑改变曲线的形状。

实际上,价值创新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空间得到拓展;意味着企业从竞争激烈的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摆脱竞争者,为顾客提供适意的产品(服务)从而获得可观的回报(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种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2]孔庆广.奔向成功/现代企业经营战略透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F. M. 歇尔.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结果[M].芝加哥:麦格纳里学院出版公司,1980.

[5]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陈小洪.规模经济初探[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89,(7).

[7]高波.规模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J].江苏社会科学,1995,(3).

[8]李巍巍,孙永广,施祖麟.企业组织、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机理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1995,(1).

[9]Akshay R・ Rao, Robert W・Ruekert.品牌联合的威力[J].世界经理人文摘,1996,(3).

[10]W . Chan Kim,Renee Mauborgne.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gh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1-2).

The Roo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Study on

Economyof Scal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ZHAO Quanmin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Economy of Scale. And Scale i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single product,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iated. The paper also briefly states the related study of MES and emphasizes that 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market are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which induce Economy of Scale. It is hopeful to help our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y making full use of Scale.

篇7

关键词:基金规模;基金业绩;费用;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自2001年9月我国推出首只开放式基金以来,开放式基金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种类上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特别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走好,导致中国股市凸现“赚钱效应”,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日趋高涨,这进一步促进了开放式基金的急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共成立新基金51只,而上半年307只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就高达15971.84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三成左右。尽管基金市场异常火爆,投资者购买需求旺盛,但出于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自身业绩考虑,多只基金都公告暂停申购,以控制基金规模。

在我国,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投资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一般认为,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基金规模越大,基金业绩就会越好。但有趣的是,实践中基金排名状况与之并不完全吻合,超大规模基金并没有比小规模基金取得更好的业绩。同时,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小规模基金由于其操作灵活性,因此更容易取得骄人业绩,但这一观点也并未得到实际数据的支持。以上的两种观点更多的只是一种推测,缺乏严格的证据。那么基金规模是否会显著影响到基金业绩呢?特别是在中国这一新兴资本市场情境下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之间到底呈现何种关系?本研究将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中国基金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一)基金规模与费用。费用是影响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金规模的影响。在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费用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的报酬,即基金管理人报酬;第二部分是给基金持有人提供交易服务和交易记录的行政管理费用,其中包括托管费、卖出回购证券支出、信息披露费用、审计费用等;第三部分则是销售费用;第四部分是其他费用,主要包括无法归入上述三类的费用。

(二)基金规模与流动性。基金规模的增加在通过规模经济降低费用率的同时,也会降低基金资产在证券市场上的流动性。一般来讲,持有证券规模越大,则其变现能力越低,其证券价值也就相应降低。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由于流动性和价格影响等原因,基金规模会侵蚀基金业绩。

由于很难直接测度流动性,本文利用股票差价收益率来反映流动性特性。其中,股票差价收入率反映单位资产可获得的股票差价收入。之所以利用股票差价收益率来反映流动性特性,主要是因为如果流动性的侵蚀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基金管理人买卖证券的自由度,则其无法获得如愿的证券差价收入。另外,我国的开放式基金80%以上的收入来自股票差价收入。而小规模的基金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由于交易规模较小,他们很难受到流动性的影响。诚然,大规模的基金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流动性的影响,但市场上好的证券和基金经理的选择能力都是有限的。另外,大规模基金现金流入带来的压力可能使得基金经理投资于次优股票,从而侵蚀了业绩。基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三)基金规模与业绩。基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基金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基金业绩,其一,基金规模增加带来了费用上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越低的费用率意味着越高的投资收益。其二,基金规模增加降低了基金流动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流动性越差,则基金的变现能力越差,基金经理人获取证券差价收入的空间大大降低,这会对基金业绩产生负面效应。可见,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由于费用方面的规模经济会使得基金业绩先上升(因为此时规模还相对较小,流动性的侵蚀效应小于费用的规模经济带来的节约),但当基金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流动性的侵蚀作用开始放大,甚至超过费用经济带来的节约,这将使得基金业绩开始下降。这些研究都是针对成熟资本市场展开的,在中国资本市场情境下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基金业绩和规模基金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基金业绩先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加而上升,但当基金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基金规模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会降低基金业绩。

(四)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004年至2006年间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根据晨星基金分类方法,我们将基金投资类型为股票型和积极配置型的开放式基金定义偏股型基金。以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有股票型和积极配置型开放式基金为总样本,选取符合以下标准的基金作为研究对象:(1)考虑到其他类型的基金很少,这里只选择契约开放型基金;(2)须为非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属于被动管理型,不太符合研究需要;(3)当年周净值数据完整且没有进行拆分。遵循以上标准,共获得189个有效样本。

为了进一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论文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表4给出了回归模型(1)的结果。同绝大多数研究的结论一致。因此,研究假设H1得到了较好的支持,即基金费用率同基金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本文以我国2004-2006年间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基金规模对费用率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规模的增加在引发费用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会降低基金流动性。因此,对基金业绩而言,费用的规模经济和流动蚀使得基金规模成为一把双刃剑。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基金业绩同基金规模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金业绩同基金规模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将为投资者、基金管理者和监管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

篇8

平台经济产生了两个重要颠覆:传统厂商的规模经济被打破,以及厂商的财富密码发生了改变——从流水线变成算法。

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需要关注具有大数据的平台是否带来新型的计划经济,平台算法外部性的正负性,以及平台经济应该保持多大的冗余度。

一、平台经济的诞生

2016—2017年,互联网平台企业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强大、最具创新精神的关键部分。

在互联网平台上,呈现出数字化信息的快速流动与大规模社会化协作,融合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平台本身成为经济与社会的新主角。

互联网平台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平台成长到与市场、企业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是整个社会中的主导公司形态从产品型公司转向平台型公司。

三是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成为经济、社会与生活中新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

互联网平台连接人们的线上线下生活,由平台企业演化出平台生态或平台经济已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电商平台到行业平台再到平台经济。在平台经济发展的早期,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电商平台率先崛起。

随着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加深,平台的产业领域不再局限于零售业电商平台,而是趋于多元化发展。例如,出现了众包、共享等诸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产业领域。

随着平台进入产业领域越来越丰富,其对产业和产业组织变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平台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为一种经济形态。

中国发展平台经济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又步入了创新资源全球化阶段。“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链组织方式,正在以平台为核心重组产业生态。

例如,双创活动产生了创客和大量制造资源的连接平台,高端创新创业资源的连接,成为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平台经济的崛起为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带来了重要机遇。

由上可知,平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政策工具,经济学理论能否给予这些现象自洽的解释,并在政策制定中给予恰当的指引,值得探讨。

二、平台经济的特征

对于平台经济,本文给出的定义就是指依托实体交易场所或虚拟交易空间,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因素加入,并以促成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交易或信息交换为目的的商业模式。

从这一定义中不难发现,平台经济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革新,而非产品本身的创新。

支撑互联网的技术因素有九个要素,分别为:“技术驱动”:云计算(Cloud)、移动终端(Mobile)、技术表达(APP);关键环节:数字化(Digitalization)、连接(Connection)、精准匹配(Match);“人的需求”:社交化(Social)、赋能(Enabler)、生态(Ecosystem),也可称作互联网平台特性的九宫格。

平台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依赖于用户参与。谷歌将用户的搜索行为转换为具有丰富价值的广告,脸书运用在线社交搜集并出售用户的精准画像,而优步则看准用户的交通需求充分调度私人汽车。

平台能调动用户参与生产,也会对用户产生巨大影响。乐观派们强调,以优步为代表的平台能够释放未被充分使用的个人资产的商业价值,而类似于Youtube的平台则将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成为具有灵活工作时间并从平台得到收益的创业者。

对劳动者和工作任务提供匹配服务的平台可能使劳动力市场更有效率,同时会出现一个工作岗位和价值创造都极度分散化的社会。

平台经济的第二个特征是信息精确匹配。某种类型的交易,如果有很多潜在买家和卖家,如何撮合两个群体达成交易将至关重要,而平台效率也集中体现为撮合效率。

平台经济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连接一切的特性及其虚拟空间打破时间限制与物理空间距离,使得企业超越区域小市场,面向全国或全球大市场,从针对存量的“头部”发展到拓展增量的“长尾”,从人工操作处理为主发展到工具的技术替代。

平台是连接上下游、供需端或买卖方的第三方或第四方服务,也是从撮合交易、资源配置、开源创新等过程中,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分享价值增值收益的经营实体。

平台经济的第三个特征体现为双边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有很多类型,但其中一种特别值得关注,即“双边网络外部性”。

“双边网络外部性”意味着,已加入该平台的买家越多,则卖家加入该平台的潜在收益也越高;同样,已加入该平台的卖家越多,则买家加入该平台的潜在收益也越高。

由此,买家和卖家是否加入该平台,乃是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正反馈过程。而对平台企业而言,如何达到正反馈,流量是基础,如何持续获取流量是打造平台生态圈的关键。

平台经济的第四个特征就是跨界。

随着资源共享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产业内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通过平台实现的跨界融合现象也愈加显著。

新经济格局下,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产业之间跨界现象显著。

平台型企业通过连接多边群体,整合多方资源,设立规则与机制,满足多边群体的需求,充当连接、整合的角色。传统企业也可利用连接、整合的思维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创造更多的价值连接,提升效率,带来增值。企业还可以通过协同上下游伙伴,甚至同业竞争者,一起设计新格局、新规则,为供应方及需求方带来更大增值。此外,企业可通过跨界整合,创造全新的价值。

总之,平台追求的是在环形的、不断循环的、受反馈驱动的过程中,最大化生态系统的总体价值。

对平台企业而言,难以复制的资源是社区及其成员拥有和贡献的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据是平台企业的首要资产。

平台经济的魅力在于凝聚资源,将传统经济链条式的上中下游组织重构成围绕平台的环形链条。平台将原本冗长的产业链弯曲成了环形,企业端用户通过平台直接触及消费者,节省的各个环节都提高了产业效率。

三、平台经济的颠覆

传统工业经济以行业分工为主要特征,行业之间边界清晰,泾渭分明。

传统企业处在单向、线性价值链的一环,只需面向客户交付产品或服务,充当生产者和交付者的角色。

传统企业考虑的核心是如何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地交付产品,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传统企业寻求最大化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聚焦整个线性过程的末端。生产过程主要依托线下物理空间,开始围绕一个区域小市场,从贸易销售介入生产制造再进入研发创新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

一旦一个区域小市场成熟了,通过扩大再生产进行滚动式的横向拓展,这中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整个过程叫做滚动发展和线性增长。

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经济,主要是供给侧的规模经济。

平台经济的出现改变了这个过程。从封闭的以产定销发展到反向资源配置的敏捷供应,最终实现无边界、无距离、自成长的爆发成长。

需求方越来越个性化,而生产方越来越小批量,所以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反规模效应。供给侧需要弹性生产,需求侧需要用户画像。规模效益主要体现为平台上的大规模信息匹配带来了巨量交易。

以平台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与工业时代的经济体大不一样,从厂商的规模经济转移到平台的规模匹配。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产品的定价权在转移,大多数厂商只能被动适应平台的要求:降价促销和参与各种购物节。

平台上的大规模信息匹配,还衍生出两个“副产品”。一个是物流仓储,另一个是支付,原因就是这两项业务很容易标准化。物流公司的规模越大效益越好,支付公司也是如此。

从过去生产方的规模经济、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演变成平台方控制的支付规模经济和物流仓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方式变了,经济活动的重心也跟着发生变化,其中原因就是平台侧的规模经济(包括支付和物流)取代了原来的生产方的规模经济。

传统经济还有两个特征:高摩擦和高耗散。

以服装业为例,如果一个品牌服装的成本是100元,商场的定价大约是12倍,市场的平均倍数为8.9倍。近两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大约降到到8倍以下,但终端依然是高定价。在服装行业的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都有交易成本,还有物理空间成本,这就是高摩擦。

所谓高耗散,就是指资源最终的有效利用率。例如,从中东进口石油最后真正由消费者享受的价值(用作动力的石油)可能不足17%,80%左右的资源全部耗散掉了。

因而过去的经济体是高摩擦、高耗散的经济体。这种高摩擦、高耗散经济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中间环节多。工业时代把这些环节进行分工及专业化操作,极致就是流水线生产。

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出现,使每一个生产岗位都有了标准化和通用性,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上专业分工的门槛“保护”,就业岗位数量相对稳定,持续期限较长。只要提高一个最普通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就能提高生产效率,大规模地产生财富,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和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

平台经济就是要减少这种摩擦和耗散,而减少摩擦和耗散恰好也是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减少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摩擦和耗散,需要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撑,数据、知识用于决策,关键在于平台上的算法。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如何分享节约下来的蛋糕,算法发明人和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

从流水线到算法,财富的密码明显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背后,意味着资本方的利益正在从与普通大众结盟转向与小众知识精英结盟转变。

四、平台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与工业时代相比,互联网时代,数据、算法成为生产要素、财富生成机制的变革,财富的创造机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平台经济是否能发展为平台经济学?

笔者认为可以鲜明地提出平台经济学,总结这个时代新生力量,对旧的理论进行迭代,有三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新计划经济

平台经济是代码和商业的特殊结合,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流通中的数字中介,平台必须“标准化”参与者专门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知识、劳动力和其他闲置资产的使用权。

这显然涉及法律和合同所产生的规制,但也是通过分类纳入和排除、分化的代码来实现。例如,在共享经济中,优步要求对司机进行背景调查,以便与使用该服务的乘客之间建立相互信任。

这些标准化的包含、排除和区分对于稳定参与者的期望尤其重要,也是平台进行计划和组织的基础。

平台可以调动参与建设新数字经济流通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循环是通过平台对元数据进行编码、部署算法处理数据点之间的关系、使用脚本交互协议、配置可视特征和默认值的接口,实现数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无形链接。

然而,平台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积极引导、制作和编程流通。这种作用似乎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子,马云甚至认为平台可以产生“新计划经济”。

线下的物理市场是各种各样的、分散的,交易效率并不高。建立在互联网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平台有众多交易,成为最有效的市场,所以平台经济是最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

但是,平台积累了大数据资源,通过对此分析,可以预测下一阶段某个物品交易的价格走势,这又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由此形成“悖论”,值得理论界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其价格体系是由平台推荐的,或完全由交易双方博弈,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完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

(二)算法经济学

谷歌、今日头条、腾讯社交网络、摩拜单车和阿里巴巴等是网络时代有代表性的平台企业,其共同点是都运用了大规模匹配的算法,这一杀手锏堪比工业时代的流水线。

工业时代称为大规模制造,数字经济时代称为大规模匹配,谁能匹配得最优,谁就获得了财富创造的手段。

谷歌和今日头条实现了人与信息的匹配,腾讯社交网络实现了人与人的匹配,摩拜单车实现了人与设备的匹配,阿里巴巴实现了人与商品的匹配。

匹配算法决定了交易的效率,排位的先与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差别。这种平台的匹配算法带来不同经济效益的现象,笔者将其命名为算法经济学。

在平台的匹配算法中,有一种被称为“竞价排名”,通俗地说,谁给的钱多就把谁排在前面。竞价排名算法给平台带来最大的收入,但是,也会有产生“魏泽西”事件的风险。

因此,算法经济学就是要测量平台算法的正负外部性。从监管的角度看,这才是要抓的重点。需要监管平台算法对整个社会来说,其效应是正是负。

平台匹配算法的效率越高,经济运行越有利,减少耗散、摩擦越多,平台创造的财富越多,但其外部性不能为负。

(三)冗余经济学

过去的经济学是一个“浪费型”经济学。

一个商品,经过物流转十圈,所谓“豆腐卖成肉价钱”,只要参与的每个人都能分到钱,就能计入GDP的总量,但中间环节未必都是有效率的。而平台经济减少摩擦、减少耗散,就意味着这个经济体系更有效率。

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在现实生活中,一级批发、二级批发,甚至实体店都没有了。中间环节的消失意味着就业岗位的消失,平台经济也是减少就业的经济学。

未来十年左右,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遇到的减少就业的技术。平台经济加上人工智能,将使一个国家的失业问题雪上加霜,必须未雨绸缪。

对此,笔者设想解决的办法是:在平台各个环节,采用只降低耗散,不降低摩擦的方案,在平台运营中,保持一定水平的“冗余度”。

也就是说,只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工作效率和就业岗位寻求一个平衡,可以称之为“冗余经济学”。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084-02

1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核心企业,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整个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及各自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等,开展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全方位的集成管理。它要求以正确的数量和质量,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进行产品制造和分销,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使系统成本最优化,提高系统效率,完善服务水准,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供应链的构建强调核心企业与众多关系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相互配合和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发展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不断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并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受益,从而实现1+1>2的目标。

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能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优的客户的满意度赢得市场。有资料表明,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20%左右,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5%以上。

2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2.1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中小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生产能力范围内,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平均成本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即长期平均费用下降的趋势。

实现规模经济一是依靠企业逐步投入、滚动发展来扩大规模,二是通过兼并和收购扩大规模。但是,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经济,在企业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之前,扩大其规模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而当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张到最优经济规模之后,反而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导致规模收益的递减。这是因为企业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组织失灵,从而产生信息传递不畅、管理失控、组织管理成本上升等。

因此,在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并在经受企业内外双重约束之下,组建供应链联盟则为中小企业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聚集规模经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织形式。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水平低,缺乏专精特点,所以中小企业之间通过缔结联盟,就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专业分工,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等,在无须扩大企业自身规模的情况下,达到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而且,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仍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拥有较强的竞争活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外部规模经济和聚集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歇尔冲突问题。

2.2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分散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

复杂多变的市场和外部环境以及市场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快速性和公开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究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缩短开发时间、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而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独立承担一种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既需要巨额的研究开发投入,同时又面临错失市场机遇、运营失败等各种风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因此,中小企业需要转向寻求合作,通过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建立联盟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分散其经营风险。虽然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总体的市场风险依然存在,但是由于市场风险在各个供应链联盟伙伴之间得到了重新分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

2.3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中小企业快速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旦发现新的市场机遇,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否迅速设计出一套解决顾客需求的方案并实施,但这并不是单个企业的能力所能完成的。

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寻求到与本企业具有互补能力并与之组成供应链的联盟,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外部资源,实现获取所需资源和能力的快捷、低成本;各企业相互协调,充分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大大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可以快速及时地响应市场需求。同时,可以针对顾客个性化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组织优化的供应链,为顾客提供个性解决方案,形成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有效反应。

3 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3.1 强化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提升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中小企业仅依靠本身的竞争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供应链整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优化整个营运流程,达到改善企业竞争力和赢利的最终目的。

现代供应链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网链关系,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传统产业中,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接近市场的完全竞争,因此,中小企业与其上、下游的关系是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许多企业彼此在价格上进行博弈,把价格竞争作为唯一的竞争手段,把渠道伙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极力以其商务伙伴为代价,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这种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成本转换具有短视效益,不可能使其获得真正的成本竞争优势。

3.2 建设ERP管理系统,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

篇10

关键词:成本费用 组织效益 规模经济

任何形式的组织活动都会花费一定的费用,如果这种花费不能带来效益或者说不能在生产的其他方面实现节约的话,那么这种花费便没有实际意义。事实上,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组织活动,原因在于组织活动能够带来效益。 组织活动本身是纯花费,不会有价值增值,如果组织有效益的话,它的效益则一定来源于它的外部效用,即实现生产过程中某些方面的节约。

成本费用控制

成本费用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各种要素的价值总和,既包括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如机器设备、劳动力等费用;也包括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广告宣传费用以及寻找市场签订合同等产生的费用。从生产的投入角度讲,以有限的消耗取得最大产出,或在预定的产出下使消耗最少,是组织、管理的主要任务,即组织要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控制。

成本费用的分类

以往的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分析生产成本,以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则侧重交易成本的分析。但是很显然,对经济活动的完整性分析应该包括两部分。

内部成本费用 外部成本也就是生产成本,来自于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燃料、设备等所花费的成本,即为产品的制造成本。

外部成本费用 外部成本是指除制造产品以外但因产品而消耗的那部分费用,大部分是为产品的销售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所花费的成本。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收集方面,同时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交易活动的时间效应。也称为交易成本。

成本费用控制的意义

成本费用控制对于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不少人把经济效益与利润划等号,其主要观点是依靠扩大规模、增加销售和增加利润总量来提高经济效益。其实,经济效益无论从微观上还是从宏观上都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体现。投入多消耗大,产出同比例增大是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非经济效益的提高。这种粗放型扩张只有在生产不足,产品短缺时代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今市场总体供求关系已转换,简单的扩大生产规模已失去其社会意义。因此,科学地讲,扩大规模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费用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控制成本费用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控制成本费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首先,成本降低后,产品的价格降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其次,成本降低了,价格不变,获得的利润增加,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生产条件,使成本再次降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控制成本费用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从社会角度讲,降低成本就是降低社会资源的消耗,增加了社会财富。在短期内,对于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物资文化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从长期发展角度看,每一个国家在满足当代人需求时都应以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为前提。降低成本意味着节约社会资源消耗,对于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确保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成本费用的控制空间

从理论上讲,单位产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效率更高的设备,性能更好的材料不断涌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多数产品的价值和价格在下降,这使成本费用控制成为可能。

从社会分工角度讲,企业之间分工的发展促使专业化技能不断提高,各种零部件生产达到规模经济,也为成本费用的控制创造了条件。

从企业经营实践看,从产品设计开发到试制、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降低成本的空间。从资本、技术、劳动、土地、信息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看,也存在许多潜力。就劳动力而言,其绝对成本即工资在上升,但相对成本可以控制。后进的企业较先进的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空间更大。先进的企业虽然绝对额下降困难,但是,通过提升企业品牌,实现优质优价,成本在价格中的比重同样可以降低,何况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技术输出借用其它外部资源来降低费用。因此只要不断的改进技术,不断的改善管理,成本费用的控制和降低是无穷尽的。

组织的效益分析

组织的作用是控制成本费用,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成本费用最低,这是组织活动的最终目标。组织活动通过对生产和销售活动的优化安排来实现投入产出比最小这一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程度就是组织的效益。

组织发生费用

任何形式的组织活动都会引发一些费用,这部分费用也必须纳入到成本费用之中。如果在生产活动中,不采取任何形式的组织,也就是说进行的是一种放任的生产形式。在此条件下,我们设生产单位价值商品所花费的内部成本费用为PC0,外部成本费用为TC0,组织发生费用为OC。显然,此时的组织发生费用为0,一旦在生产活动中采用了组织形式,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组织,组织发生费用就不再为0,即此时OC>0。

由于把组织发生的费用纳入到了成本费用中,因此采取组织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实现的节约在整体上表现在成本费用的变化方面。

组织效益的表现

组织效益表现在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上,即降低内部和外部费用上,由于采取组织同样会发生费用,就不得不把这部分费用加到成本费用中来,因为组织发生的费用很难度量,因此,通过成本费用在宏观上的变化来反映组织节约的费用与发生的费用之比,同时也能反映组织的效益。

设采取组织后生产单位价值商品所花费的内部成本费用变化为PC,外部成本费用变化为TC,采取组织后成本费用的变化为DC。则有:DC= (PC0+ TC0)-(PC+TC)。如果不采取任何组织形式,则DC=0。

组织优劣的判别

在一般情形下,组织发生的费用较其所节约的成本费用小,在此情形下,组织的效益为正,OP越大表明这种组织形式越优。如果组织发生的费用较其所节约的费用不一定小时,组织效益为负的情况就会出现。在理想的经济运行中,人人都是经济人,都从经济角度考虑,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人们采取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同时又受到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组织效益为负的情形时有发生,经济上称这种组织为无效组织或劣等组织。显然,效益为负的组织形式一旦被采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纯粹的消耗活动,极不可取。

因此,对组织优劣的判别主要看其组织效益,效益高的组织形式才是优等的组织形式。

组织效益的实现

组织效益主要表现在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方面,成本费用控制存在广阔的空间。总的来讲,组织活动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对成本费用控制的。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组织,更合理的分配各种生产要素,统筹安排生产活动,使各种资源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不积压原材料和产品,采用高效的工序,降低生产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严格管理生产,少出次品,少返工,这样就尽量的降低了内部费用。另一方面,组织通过各种信息的收集,根据市场情况制订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能适应市场需求,交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这样,如果组织发生的费用较之节约的费用小的话,组织的效益就得以实现。

内部费用控制与价格优势分析

组织对内部费用采取控制一旦获得成功,与没有采取组织或所采取组织的作用小于该组织的作用的生产者相比,其产品在价格上就会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会影响到外部费用,因为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容易完成交易。可见,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设组织对内部费用的控制使内部费用减少了x%,内部费用的降低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使外部费用减少了y%。则组织的效益OP为:

OP={[(PC0+ TC0)―(PC×(1-x%)+TC×(1-y%))]/(PC0+ TC0)}×100%

=[( PC0×x%+ TC0×y%)/(PC0+ TC0)]×100%> PC0×x%

内部费用的控制具有乘法效应,这样就增强了作用。

外部费用节约与内部费用控制

内部费用的有效控制能够影响外部费用,同时,外部费用的降低也会影响到内部费用控制。更容易实现的交易使产品的价值得以迅速的实现,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效果,资金的回笼时间变短,减少了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的精神磨损,加快了资本循环,资本循环的周期变小,资本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更利于对内部费用的控制。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组织活动会发生费用,这使组织的效益有大小正负之分。简单的讲,组织所发生的费用与组织的规模有关,在采取组织的过程中,组织发生的费用纳入了成本费用之中,这就不得不考虑规模经济的问题。在解释规模经济之前,必须先明确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

组织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是有限的,即组织不可能无限制的控制成本费用;组织发生的费用随组织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在组织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均衡,即组织效益最优,这一点就是规模经济的外延,超出这一外延就是规模不经济,同时这一均衡又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且会因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动态均衡;组织因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的费用一般情况下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这是存在规模经济的客观原因。

在此前提下,规模经济可以表示为组织的效益最优,也就是说,当组织的规模正好实现了组织效益最大化的时候,规模经济已经达到其外延。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

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组织所表现的效益也不同。短期效益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实现组织效益的最优均衡。比如,在市场疲软的状况下,与其使产品积压还不如降价销售,这种做法便在短期内实现了组织的效益。从长期角度考虑,这种实现短期效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并没有真正实现组织效益的最优,成本费用控制还存在一定的空间。在考虑长期效益的情况下,多数人偏向于发展组织的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在生产的许多环节节约了大量的费用。另外,选择纵向一体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横向一体化的外部费用高等。

可见,组织效益表现在其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上,组织的效益事实上就是经济效益。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组织形式的优劣。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的对组织形式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劣等的组织形式被抛弃,优等的组织形式被保留,这是由人们的趋利性所决定的。组织的效益同时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组织效益的均衡被打破,开始对组织形式进行新的选择,建立新的均衡,从而实现组织最优。

参考文献:

1.龚敏编著.组织行为学 [M].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