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药品的取用
错误操作:
①.取粉末状药品,由于药匙大,加药品时不能深入容器内致使洒落或粘附容器内壁,而不知用V形纸槽代替药匙送药品入容器内。
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没紧挨接受器口致使药品外流,标签没向着手心,造成标签被腐蚀。
正确方法:
①.取用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通常用药匙或纸槽。操作时,做到“一送、二竖、三弹”。(即药品平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竖直起来,手指轻弹药匙柄或纸槽。)使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
②.取用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常用镊子,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向试管里加块状药品时,应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沿着管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③.使用细口瓶倾倒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一放、二向、三挨、四流”。即先拿下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瓶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沿试管内壁慢慢地流入试管底部。
2. 试管的握持
错误操作: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钢笔悬臂写字有点相似。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3. 胶头滴管的使用
错误操作:中指与无名指没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正确方法: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沾污滴管。
4. 振荡盛有液体的试管
错误操作:手握试管中部或中下部抖动。
正确方法:手指应“三握两拳”,握持试管中上部,这样留出试管中下部便于观察试管内部的实验现象。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
5. 使用托盘天平
错误操作:
①.直接用手拨游码;
②.托盘上不放或少放纸片;
③.药品放错托盘;
④.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又放回原瓶;
⑤.称量完毕忘记把游码拨回零点。
正确方法:正确操作要领是“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拨零点,观察天平是否平;不平应把螺母旋;相同纸片放两边,潮、腐药品皿盛放,左放称物右放码,镊子先夹质量大;最后游码来替补,称量完毕作记录,砝码回盒游码零,希望大家要记住”。使用时还应注意:
①.移动游码时要左手扶住标尺左端,右手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
②.若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粉末时,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砝码,不足用游码补充。质量确定好后,在左盘中放入固体物质,往往在接衡时加入药品的量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右手握持盛有药品的药匙,用左手掌轻碰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溅落在左盘里逐渐达到平衡。若不慎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后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6. 量筒的使用
错误操作:
①.手拿着量筒读数;
②.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
③.有的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④.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正确方法: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7. 溶解食盐时搅拌操作
错误操作:
①.溶解食盐使用玻璃棒搅拌过程中发出叮当之声;
②.玻璃棒在液体中上部搅拌。
正确方法:操作时将烧杯平放在桌面上,先加入固体食盐,然后加入适量水,拿住玻璃棒一端的1/3处,玻璃棒另一端伸至烧杯内液体的中部或沿烧杯内壁,交替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做园周运动,速率不可太快,用力不可大,玻璃棒不能碰撞烧杯内壁发出叮当之声。
8. 过滤操作
错误操作:漏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手持玻璃捧的位置太靠上或太靠下;玻璃捧下端靠在滤纸上时:一是没轻靠在滤纸的三层部位,二是用力过大致使漏斗倾斜;盛放待过滤液的烧坏的尖嘴部位靠在了玻璃捧的中部甚至中上部。
正确方法:将滤纸贴在漏斗壁上时,应用手指压住滤纸,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赶走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以利于提高过滤速度。过滤操作要求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应手持玻璃棒中上部。
9.仪器的连接
错误操作:把玻璃管使劲往橡皮塞或胶皮管中按;拆的时候使劲拉;手握弯管处使劲用力将管折断,手被刺破。
正确方法:“左手持口大,右手持插入,先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就可以”。即左手持口大的仪器,右手握在靠近待插入仪器的那部分,先将其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其插入。将橡皮塞塞进试管口时,应慢慢转动塞子使其塞紧。塞子大小以塞进管口的部分为塞子的1/3为合适。拆时应按与安装时的相反方向稍用力转动拨出。
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篇2
一、 初中化学实验应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重点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未知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实验几乎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对实验具有观察能力。所以开始时就应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学习仪器、药品的相关知识,为培养观察能力打好基础。首先应做好准备工作,学会认识仪器,再结合形状绘制该仪器的平面图,达到实物与图形统一。如在第一节实验课时,先引导学生认识试管、酒精灯、漏斗、铁架台、量筒、烧杯、集气瓶等。对这些仪器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还要学生讲出常用仪器的特点,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明确观察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之后,要不失时机的发展和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观察能力。如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时,要先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再让学生观察每一步的规范操作。在做实验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是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并用带橡胶塞的导气管塞紧试管口。第三步是把装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是给药品加热。第五步是收集氧气。第六步是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第七步是移去酒精灯。第八步是拆卸仪器。这八个步骤中,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形成观察能力,除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的操作步骤之外,还要在关键的步骤上提出问题以达到正确的操作目的。如上述实验的第六步和第七步不能颠倒,为什么?分析原因之后,学生懂得了顺序若颠倒了,水就会从水槽中倒流回来,使试管炸裂。
二、 初中化学实验还应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作为重点
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可以说是没有的。要学好化学,在初中阶段就应该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重点,使他们初步掌握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要培养他们的能力,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
1.规范基本操作。培养实验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操作能力。初中学生具备了观察仪器、药品取用的能力之后,还应通过具体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装置的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和仪器的洗涤。这些基本操作要领需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在练和学中掌握和提高,达到熟练程度,最终形成能力。例如药品的取用,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学习粉末固体药品的取用,所需仪器、操作要领,然后让学生观察练习。其次是根据初中实验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如:粗盐的提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氢气的制取和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酸、碱和盐的性质。这些实验都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所以要认真做好。具体的方法是: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第二,让学生用实物进行模拟操作,对一些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并予以纠正。第三,让个别学生实际操作,让一些能力差的学生见习。第四,每位同学轮流操作,这样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完善措施;分析
随着我们对教育的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初中化学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初中化学,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实际,对我国现在初中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改善措施。
一、初中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1、初中化学教育中教材的问题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状况。针对初级阶段编写的教材,一般知识点多,缺乏逻辑,不容易被初学者掌握。教材内容大多范围广,内容浅,多重视学生的试验感受,对逻辑性、科学性和完整性要求很低。
2、初中化学教育中教育方法的问题
在现在的初中化学教育中,一般都是对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教育相对较少。对于初中化学这个新的基础课程来说,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更为重要。我们要在原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基础上,在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
3、初中化学教育中教师的问题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有很多老师还存在着对教育内容研究不深的问题。只是浅显的研究教材基本内容,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传授的知识,自然就没有深度,使学生只能在书本上浅显的了解知识,不能更深入的学习。
4、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化学实验问题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要学生经常去进行实验,才能够更好地取得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实验的比重很低,在考试中就能看出,学生的实验题得分普遍不高。有的是因为教学设施引起的,学习数量多,实验仪器设施少,不能够满足实验需要。有的是教师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化学实验,导致学生实验学习不够,有时还会出现老师在黑板上讲实验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有严重的制约,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索和提体验严重不足甚至缺失。
二、初中化学教育的完善措施分析
1、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教师素质的完善措施
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化学教育好坏的关键。只有我们的教师有正确的教学观,提高素质,改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要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的深入理解来完成。在教学方式上一定要尽量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对学习或实验的内容,组织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学生就可以提前对难点进行归纳,然后在课堂是着重的去学习。在化学实验时,让学生对实验内容积极探讨,通过交流相互学习,不仅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向老师请教。只有通过老师积极的转变角色,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初中化学教育的发展。
2、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措施
在初中化学教育中,老师的教育固然关键,学生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的教育中,一定要倡导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电脑科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在学生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方式很重要。它相对于以前的被动学习来说,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的积极主动,这样才会使学习有动力,才能够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自主的监控学习过程,并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整。
合作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大家相互交流探讨,来完成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来说,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一起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沟通、配合能力,是我们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深入探索,对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地方进行归纳后,提出问题。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可以更深入的学习知识。
篇4
[关键词]化学;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初中化学实验过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将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它要求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近,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编写的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究性实验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两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有:一、学生只习惯于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针对以上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讨,并在教学中做如下的实践。
1、教师示范,让学生感知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示范实验,感知实施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例如:课本中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学生尝试、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感知了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一般过程以后,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尝试探究性实验中的某几个环节,例如: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操作。在此过程中,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我都要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仔细批改,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在基本操作时的规范性、观察实验的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出现的问题,我也及时给他们提供帮助。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加深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和实施水平。
3、适时独立与合作,发展实施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对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些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进而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刚开始的探究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引导他们采取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化解困难,一步步展开探究性实验。
4、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教师的演示实验有些是操作难度较大的,有些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这些实验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是不现实的。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比如:设计反应的装置,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等。既可以避免学生实验的危险性,又同样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新教材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扎扎实实做好初中化学课改实验的教学工作。
3、重视跑道外的训练。跑道上的训练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忽视了跑道外的训练。它对短跑成绩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受各种天气和场地的影响。跑道外可以进行力量、速度、弹跳力和爆发力的训练。
(1)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频率、动作和用力的方向。可在跑道外进行如下练习:30 50秒的原地徒手摆臂练习5~6组;10~30秒的手持哑铃的摆臂练习3~4th,要求动作由慢到快,摆臂轻松、自然、协调。
(2)单腿下蹲起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腿部力量与爆发力,还可以减少对脊柱的压力。
(3)抬脚尖(提踵)
可以加强踝关节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4)俯卧撑的训练可以加强摆臂的力量。在训练时要循序渐进。
(5)蛙跳练习对于爆发力、弹跳力的提高也是很有用的。例如半蹲跳、纵跳、快速蛙跳、负重跳。
三、结束语
掌握先进的短跑训练理论,优化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放松跑技术的提高是当前我国短跑基础训练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大基础训练教练员师资培训力度、创造基础训练交流平台对我国百米跑基础训练水平提升有高效现实意义。多年的短跑训练表明,要使短跑训练效果得以提高,教师既要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又要突出专项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并结合跑的合理技术,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短跑训练的观念、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全面更新,最终达到提高短跑的训练效果。参考文献:
[1]张英波.田径体能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1):35—36.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探究
1、化学教学的全新改革
1.1生活化
初中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新课程强调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念渗透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初中化学实验的改革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迈进。(1)在教材中安排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创设实验情境。(2)在教材中安排了众多的学生熟悉的物质作为实验的原料进行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这在得调动学生学习及探究化学知识的积极性。(3)选取众多生活和社会中的初中化学现象作为实验内容,让学生更多地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产生要更加努力学好化学的热情。
1.2趣味性
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初中化学实验兴趣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当学生具有浓厚的化学实验兴趣时,其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能够认真操作、敏锐观察,促进化学实验顺利进行,并在实验活动中产生愉快、满足、喜悦、兴奋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化学实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此,初中化学新课程力求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3习惯性
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例如,学生在做实验:“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笔者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笔者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笔者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担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2、化学实验的创新
2.1尝试进行自主探究实验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课题,分小组或个人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个人或分小组自发进行实验验证,这样的实验一般涉及的仪器和化学药品较少或家庭可代用的多,且相对较安全。由于课时有限,而探究学习却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还要增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不是号召性的,要明确布置课题任务,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评价。比如,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木炭、茶叶等吸附作用的探究,以及酒精、石蜡等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的探究等,要采用自主探究方式,自主探究跟实验探究课的组织不同之处在于实验分散成个人或小组自主实验,不用教师的监控,其优点是拓宽了课堂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探究性实验问题不要过于繁杂和开放,可将问题控制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便于学生实现探究目标,得到正确的结论。如用H2O2和MnO2混合制氧气的实验,涉及许多化学问题,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提出来加以研究和解决,但可探究一些小问题,如/在H2O2溶液中加入MnO2产生氧气,MnO2是否也作为一种反应物0,/反应完毕后MnO2如何回收0,等,使学生形成催化剂的概念即可。
2.2要尊重科学,鼓励创新
首先,以自主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为辅。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起到的作用,不能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了一切。演示实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步骤要求,明白各种实验操作的规范,但是要少而且精,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获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的实验,才能有所创新。其次,多探究性实验,少验证性实验。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先学习书本知识,等某些章节学完了,教师带同学们去实验室,把这个章节的实验顺利地做一遍。学生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实验验证了教材所写的无误。这就是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形式,其意义不大,往往重复的是教材的思路,很难有个人的发现,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分析,最终获得收益。学生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在过程中不断地动手和动脑思考,从而获得各种体验。在实验的各个阶段中,学生面临的选择和问题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探索,每一步探索都是创新形式的开始。
2.3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培养学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 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 动手、动脑, 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 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 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 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 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 大胆质疑, 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丁健琦.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7(13).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环境保护
1 引言
绿色化学旨在从源头消除污染,是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其内容包括新设计或者重新设计化学合成、制造方法和化工产品来根除污染源,是最为理想的环境污染防治方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若处理不当,都会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就这一问题,要求对实验进行创新,进行绿色化设计。如何把绿色化学教育更好地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是时代给化学教育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2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意义
化学实验绿色化会给学生带来终身的影响,环境质量与学生及其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关心自己身边的环境,知道自己有能力改变世界,知道健康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了解个人利益与环境的关系。让大家知道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和专业环境工作人员才能够为环境做出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地球的绿色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教师、实验员、学生、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早日真正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3 加强化学实验绿色化制度
3.1 提高实验员的素质是化学实验绿色化实施的前提。
只有了解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由于化学实验绿色化知识的缺乏,曾经有实验员用四氯化碳擦去黑板上的水笔印记,结果中毒被送进医院;也曾经有实验员不在水中切割白磷,结果着火,差点酿成大祸。只有高素质的实验员,才知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实验员的工作,应该大力提高实验员的各方面的素养。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配制实验试剂,制取实验气体,实验员经常接触高浓度、大剂量的液体和气体。首先需要让他们了解了各种试剂的具体危害。这样,即使是出于保护自身健康的需要,他们也能够积极主动地采用绿色化的实验。
3.2 配制低浓度药品。
初中化学实验很多并未指明所用药品浓度的大小,在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尽量配制较低浓度的药品。这样既能节约药品,又减少了污染。如初中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是最常用的药品,一般来说,稀盐酸的浓度为1:4(盐酸和水的体积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如果是学生实验,还可以进一步稀释。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也要用较浓的溶液,如在做鉴别葡萄糖演示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做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时,碳酸钠溶液必须是饱和状态,这样现象才会比较明显。
3.3 微型化实验仪器。
微型化学实验,是1982年开始在美国研究试用的一种新型的试验方法。被誉为化学实验的革命。微型化学实验是为减少资源消耗和化学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实验的新方法、新技术,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它具有节约药品、节省时间、安全、减少污染、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等优点。所以对一些初中化学实验微型化设计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分组实验中药品的用量很大,特别是金属性质和酸碱盐性质实验。虽然在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时就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但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律和自控能力较弱,实际操作中药品的用量很难控制,造成的浪费大,污染也大,考虑这些,我们申购了一批15×100规格小试管代替之前用的15×150规格的试管,尽量减少药品的用量从而减少污染。在做氨分子扩散运动分组实验时,科教版教材上用的是一只大烧杯罩住分别装有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小烧杯,实验所需药品量较大,实验耗时较长,且浓氨水有挥发性和刺激性气味,对环境有污染。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对实验进行微型化设计,用两个格子的塑料药片板代替两个小烧杯,固定在玻璃片上,分别滴加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再用50mL的小烧杯罩住药片板。这样的设计,大大减少了药品的用量、实验时间、环境污染等。该设计如果用于演示实验,可以利用投影,放大实验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3.4 规范实验操作。
在学生刚接触化学时,我们就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安全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通过准确示范引导学生规范的操作,结合后续的实验操作,逐步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安全操作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在基本操作教学时,就规定了在没有明确指明药品用量时,一般情况是,固体药品的用量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药品的用量是1~2mL。实验废弃物,应放回指定的容器,进行综合处理,对酸、碱废液可以相互中和到pH为6~9,此时再倒入下水道,就大大减少了对下水道管道的腐蚀。
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电教实验
电教实验就是采用多媒体设备,将相应的化学实验的步骤、实验过程和现象以视频、图片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为了在实验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注意事项及规范步骤教学的一种培训方式。也是帮助没有实验室的学校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变化过程,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1.电教实验为初中化学课堂带来的便利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学的主体已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因为初中化学对于学生而言较为复杂困难,且课时不多,所以教师无法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这时就需要以电教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的规范步骤、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质量守恒定律》中,采用电教实验可以让学生真实地观看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将实验严重质量守恒的方式、器材、实验方案及步骤展现在多媒体设备上,在播放视频和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实验中锥形瓶和托盘天平正确的使用方式和用途,从而达到新课改规定的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养成基本操作能力的要求。
在实验中,教师用托盘天平称量密闭与锥形瓶中白磷在燃烧前后的状态,将其进行称量,查看物质的总质量是否保持不变。在这个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将录播镜头调整,让镜头的视野更全面,让天平完全呈现在多媒体上。在称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时,教师先将装有白磷的锥形瓶放置与托盘天平左侧,将天平的指针调整到平衡的位置,引导学生以此观察锥形瓶中的白磷的颜色、状态和指针偏转的方向,这样既能让学生观察到教师实验操作的全过程,也能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实验仪器以及应用过程。然后教师将左侧上的白磷取下,在酒精灯的作用下让其燃烧,然后迅速将锥形瓶放置于天平左侧,这时学生会清晰地看到密闭锥形瓶中正在燃烧的白磷冒出浓白烟。当白磷燃烧殆尽后,天平上的指针仍然处于平衡位置,通过对这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学生会清晰地了解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让后学生用同样的方式验证其他物质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让学生快速了解新课内容,明确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初中学生对不同物质的原子结构、化学反应出来的机理性质,在概念的理解上比较困难。如果采用电教实验教学,那么学生可以从多媒体O备上观看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现象、过程生动的展现,为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有巨大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掌握学习和实验的基本手段。比如在学习电解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将通电状态下的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进行重新组合构建的过程展现出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脑中形成基本的原子分裂和重构状态和条件。
二、让学生对化学变化有直观的了解
1.帮助学生将不同时期的化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电教实验除了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和现象外,还能帮助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比如在学期复习阶段,电教实验能够将氧气、二氧化碳,氧化还原等化学变化统一归纳后进行比较,巩固学生旧知识,让学生的知识形态更系统化,培养其科学、逻辑的思维能力。
2.辅助学习
因为在章节复习或者学期复习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多,内容繁杂且不利于记忆。所以在初中化学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进行板书和导视,将相对应的例题、联系制成一个活动的课件,丰富课堂教学资料,减少因板书造成的时间浪费,让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也可以将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元素以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化学反应当中进行重构,课堂上,教师充分地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3.深化反馈检测
因为电学实验具有交互性好、数据存储量大、反馈速度快等优势,将其运用在学生的化学针对性训练和检测当中,可以快速地判断出学生对问题的解题过程、结果的正确性,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进行反馈和补充。
结语
由此可知,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当中,电学实验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基本技巧和实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勇.电教设备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36-37.
2.张万宝.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75-76.
3.梅超.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的得力助手――以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9:52-53.
篇8
一、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使用仪器的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两方面。复习的要求是:(1)能叫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初步学会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2)能熟练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仪器装置气密性检查、气体收集、过滤、蒸发、溶液配制等基本操作,懂得操作的原理。(3)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O、H、CO,盐酸与硫酸、碳酸盐;初步学会用指示剂鉴别酸溶液和碱溶液。(4)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会填写实验报告。复习时,首先应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如下方法。
1.逐一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图形,掌握它们的用途及操作原理。
2.对基本操作技能要掌握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对操作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做到心中有数,至少进行一轮基本操作训练。
3.在临考前观看有关基本技能操作录像,进行再巩固。
二、全面掌握基本实验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个方面,即分散在教材各章节中的性质验证性实验和概念、定律形成性实验。掌握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初中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而且在进行一系列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其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复习时,我采取以下方法。
1.分章节按教材复习,对各基本实验逐一进行阅读,弄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名称)、实验装置(图)、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2.通过回忆当时的实验情景和根据自己对有关实验的认识,对每一个实验的操作要点进行简单的总结概括。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要点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3.在复习后期,要对有关的基本实验加以简单组合,进行简单的综合实验,在组合时,要明确各装置间连接方式、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时的注意事项等。例如,将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组合在一起,就可实现用锌粒、稀硫酸、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铜的综合性实验。
4.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实验,最好再写一次实验报告,特别要注意实验报告中对问题的讨论与解答。
三、注重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所谓综合实验设计能力,就是指对实验仪器的应用能力、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和实验方案的选择能力等。
1.以教材为本,培养和训练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
有这样一道实验题:FeS是一种黑色块状难溶性固体,实验室常用它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S气体,请选择一种制备HS气体的实验装置。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需要迁移课本中有关实验原理才能求解。显然,通过迁移实验室制备CO的实验原理可知,用制取CO的装置产生HS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所法收集HS气体。中考化学实验题不可能照搬课本中的实验题,也不会直接考查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都需要迁移课本中实验原理来加以解答。因此,在实验复习中,必须以教材为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复习好实验原理迁移的信息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
(2)多进行实验原理迁移的尝试,有选择地做一些实验题,通过做题学会迁移方法,积累迁移经验。
2.培养和训练实验选择能力
中考试题考查化学实验选择能力,主要包括实验的选择能力和实验用品的选择能力两种。(1)实验方案的选择,主要是要求同学们在比较题给实验方案后,选择最佳实验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是否简单、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操作顺序是否正确等。(2)实验用品选择,主要考查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方法:(1)复习到位。无论是实验基本技能,还是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从实验原理、实验步聚、实验仪器、药品使用到实验注意事项,包括装置连接、气流方向等都要复习到位,明确道理。(2)复习中要多思多想,多问“为什么”。如用石灰石制取CO气体,为什么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用浓盐酸又有什么不好?这样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提高实验选择能力。(3)必须做一定量的以训练实验选择为目的的实验题,通过训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3.注意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1)明确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a.审清题意,明确实验要求;b.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原理;c.结合实验原理选择需要的仪器与药品;d.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e.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2)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安全可靠。
四、精心选择训练试题
习题训练是检验复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精选试题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以近几年来中考中的典型性习题为主。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液质只有CaCl。你认为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摇HCl?摇(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CaCl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摇不能?摇(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故无法确定是否含HCl(答案合理均应给分)。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或碳酸盐,或较活泼的金属)(答案合理均应给分),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或产生气泡)(答案合理均应给分,试剂与现象必须对应)。
[拓展与应用]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摇Ca?摇或?摇CaCO,反应完成后过滤。
这些精选试题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的,如:它涉及化学原理的迁移,实验的选择设计,等等。
篇9
关键词:化学 方法 指导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新起点。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供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了解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与生产、生活的挂席越来越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说离开了化学简直是“寸步难行”。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可以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二、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1、勤于预习
(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2、听好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所以,听课时,要做到: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如金属活动顺序表可分类三句: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为了帮助记忆,课堂上要适当做笔记,主要是准确记下老师板书的课堂小结、得出结论和讲解的特例等。对重点和疑难点要标记,课后研讨要突破疑难,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里条理分明而有系统,就达到了听课的目的。
3、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要牢记化学的各个名词,定义,并且要仔细加以区分,比如化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它们的定义不但牢记,还要加以区分,比较,要扣定义里面字眼,谁包括谁都要搞清。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必须牢记的,要会默写,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箭头(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化学中的公式,就像记忆数学公式那样把它理解,记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4、重视实验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去做好实验工作呢?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本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求得和论证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
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其本质的,只有正确地观察和分析才能来验证和探索有关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老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学习和模仿。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要认真分析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现象。要正确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弄清现象与结论的区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要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来推断和检验有关物质。
篇10
高中化学实验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复习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加以引导,本文仅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别方面的内容谈谈在复习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常用实验仪器的选用与洗涤,常用药品的保存与取用,物质的溶解、加热、蒸发与结晶是,蒸馏、萃取与分液、过滤、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实验仪器的装配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是提高化学实验能力的基础。在复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除结合课本复习外,还应到实验去,对照实物或挂图,回忆以前做过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将重点实验重做一启遍,边操作,边思考,或利用多媒体演示装置把重点实验演示一遍,以便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例: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1)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2)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3)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完全;
(4)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 %的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剂;
(5)将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蒸馏,得到纯净的硝基苯。
请填写以下空白:
(1)配制混合酸时,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是
。
(2)步骤(3)中,控制温度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时 。
(3)步骤(4)中洗涤、分离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
(4)步骤(4)中粗产品用5 %的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填“大”或“水”)
,具有气味的油状液体。
分析:本题以现行高中化学实验为基础进行命题,主要是考查实验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选择,常用实验仪器的选用,实验原理的描述及有关物质的基本性质等知识与技能。题目以苯的硝化反应实验为载体来设问,所提出的问题许多都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操作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配制,是学生没有亲自实践过的操作,但是可以由初中化学重点学习的浓硫酸稀释的操作进行迁移,这在分析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弄清楚在配制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的混合液时的操作方法。
第二小题,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100℃),就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这一小问因为要涉及使用温度计,所以可把中学实验中要用温度计的实验总结一下,让学生仔细体会各个实验中温度计使用方法不同的原因何在。
第三、四两个小题,意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实验中制得的硝基苯仅是粗产品,其中除主要含有硝基苯外,还含有残留的混合酸和其他副产物,从而加深学生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特点的认识。第三小题还考查学生对硝基苯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了解和分液漏斗的使用,因此在这里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物质的分离、提纯,在实验操作方法上涉及到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与结晶,蒸馏或分馏、分液、萃取,升华、渗析、洗气及气体的干燥与净化。在化学原理上涉及到试剂的选择及加入顺序的确定等。物质的鉴别主要涉及利用物质的特性或离子的特征反应,限用给定的试剂,限用一种试剂或不用其他试剂,把有关物质或离子鉴别出来。
在进行物质的分离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被分离的物质要尽量分离完全;
2、被分离的物质在分离后要复原为原来的状态;
3、分离后不得带入新的杂质。
关于物质提纯实验应遵循的原则:
1、除阳离子杂质用阴离子,除阴离子杂质用阳离子,将有关的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气体;
2、所选用的试剂应不带入其他无关离子(除杂不加杂);
3、为使杂质离子除“净”,所加试剂应“稍过量”;
- 上一篇:消防专项整治方案
- 下一篇:企业后勤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