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治理交流发言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篇1

现就我乡一年来的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强化培训为手段,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

为提高乡干部的整体素质,工作中挤时间学政治理论,学习关于农村工作的有关政策,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要强化学习、增强本领。在学习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到外地和临乡参观学习,累计220人次。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电化教育学习制度,加大培训力度,鼓励乡村干部进修,培训。到目前全乡干部以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全部达到中专学历,其中一人专科在读。为使全乡党员的素质有一个整体的提高,以科技下乡为载体,利用春、冬农闲季节聘请有关科技人员下乡培训,培训以自然营子为单位,以农民要求为重点,采取实地讲解与电教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培训党员群众2600多人次,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使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转变,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开展“四个长效机制”教育活动和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按照县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部署,结合我乡实际,从年初开始制定和完善了干部包村、包项目工作制,做到了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坚持“一制三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

在此基础上,从4月份开始,按照省、市县委的安排布暑,认真研究部署“四个长效机制”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抓班子,带队伍。在活动中,党委书记亲自把关,审核教育活动每一个环节,亲自上党课,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等专题材料,亲自审阅党员的心得体会、大讨论发言稿、党性分析材料,紧紧围绕同志“六个坚持”的要求实施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为进一步理顺关系,交流工作经验,结合此次教育活动举办了两次有全体乡村干部、党员、居民组长、群众代表参加的交流讨论大会,要求各村、各单位在理顺经济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为全乡经济发展提出意见,使干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在教育活动中,组织了两次座谈会,走访了干部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接受他们的建议,了解民情。在开好乡党委和机关党支部的两个民主生活会的同时,党委成员列席了各村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对工作中成绩突出,业绩较强给予表扬和表彰;对工作有在不足的予以批评教育,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使村“两委”班子后继有人,全乡培养了后备干部18人。对他们在工作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现在全乡个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强,开拓进取,发展经济意识强、行动快。

三、以发展经济为核心,落实各项党建工作任务

为认真落实县委组织部“三个工程”建设,党委一班人首先从基础建设抓起,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责任。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要求乡党委及个农村党支部均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争取4个支部进入县级优秀行列,一个支部进入市级优秀行列。多渠道增强集体和农民收入。同时对各村的党建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为目标,切实抓好村务、政务、党务公开。确保公开及时准确,不流于形式,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充实补充了力量,让群众真正了解村务、政务、党务情况,推进了民主管理进程,增强了办事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关系,使我乡成为全县零乡之一。目前全乡社会稳定、政治安宁。

二是以发挥党员干部作用为目标,加强“三大工程”建设。“先锋示范”工程,先锋示范岗党员60人,今年经党员讨论评议,支部研究,共调整6人,促进了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头雁工程”进展有序,支部书记都各自领办或联办了一个企业。丰富沟村支部书记韩祥与滦南客商合作联办了砖厂,投资110万元,已营利98万元。在生产过程中,我亲自出面为他们解决了用地等实际困难。“红旗示范工程”步伐紧凑,全乡6个农村支部中都在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引资金、上项目、多渠道增强集体经济收入等各项工作中,实事求是地抓落实,争取进入县、市级优秀行列。

三是以培植富民产业为目标,加大干部带动典型培树力度。我在组织全乡党员干部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到各个村组进行调研。因为我乡地处偏僻,各村的地理条件各异,薯、牛、菜发展只能是区域性发展,为使群众看到效益,在村培树了种薯种植科学示范户4户,其中支部书记韩玉祥运用机播、地膜履盖等技术在坝上种植马铃薯120亩,纯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四、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存在问题:

半年来,虽然在抓党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从全乡的党建综合水平上还有不足,如抓党建的创新工作少,党员干部双带能力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个别党员的思想信念陈旧,党员队伍老龄化,个别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不强,懈怠思想在不同程度上还尚存在,这些问题存在要在下年的工作中探索新方法,认真予以解决。

篇2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 评价体系是思想政治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强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的探索,立足医学生全面素质考评,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人格为重点,将医学生从传统的考试方式中解放出来,初步构建包括理论考核评价、行为道德评价、课堂实践评价和社会实践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思想政治课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的导向和杠杆作用。通过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改革带动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活跃医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涌现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医学生;创新人格;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80-03

[收稿日期] 2014-09-23;[修回日期] 2014-11-05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的教学模式研究”(13C30)

[作者简介] 汪慧英(1980-),女,湖南益阳人,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形势下,面对当代医学生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1]。加强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的探索,既可以深化思想政治课对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的认识,又能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的预见性、针对性与实效性。以往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形式僵化、内容单一、标准不统一、目标不明确,更多的是注重对医学生书本知识的评价,考核结果往往只能说明医学生的记忆力和一般性再现能力,根本无法考核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创新性、个性发展及思想、政治、品德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忽视了对医学生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的评价。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实现思想政治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的教育目标,促进医学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科学化,促进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理论考核评价

为实现思想政治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目标,我们对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的评价,要把核心放在医学生创新性的评价,由原来分数第一,变为创新第一;由原来的整齐划一标准评价变为动态化评价、多元化评价、创新性评价。理论考核评价不仅要包括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原理,而且要包括应用性知识,特别强调注重评价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理解和应用。

首先,创新考核评价命题形式。思想政治课程相比于医学专业课程而言,更加注重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医学生的创新人格。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考核采取题库组卷系统,题型基本固定,编制标准化试题,实行闭卷考试。被教材束缚的试卷、机械化的标准答案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扼杀了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也就不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人格[2]。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压缩客观题的比例,增加主观试题数量。传统的笔试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全部抛弃,客观题可以考察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完全放弃,但要减少比例。以前我校思想政治课考核试题中设有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客观题占到80分,最近五年,逐步改革命题形式,减少客观题的比例,现在只设有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客观题型共占30分。同时,增加辨析题、案例分析题、综合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的比例,通过这些灵活的考核题目,考核他们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现从以知识点为主的标准化、规范化命题向以创新能力为主的多样化命题转变,从而避免临时突击背诵就能够获取高分的情况。同时命题还可以实现由教师命题向学生自命题转换,考察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创新考核评价命题内容。以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素质考核为重点,对考核内容进行全面改革。第一,命题不限定在课堂讲授和课本上的内容,适当拓展内容。除评价医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外,还要评价医学生分析社会热点、国际国内焦点问题、剖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第二,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及所开设的课程之间理论知识联系紧密和相互融合的特点,使考试内容打破课程之间的领域,注意课程之间的协调和渗透,特别注意联系与医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评价学科知识的触类旁通和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把握。第三,突出对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结合医学生的专业,选择以材料分析题为主的考试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紧扣时代的脉搏,挖掘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点考核并锻炼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人格的现状。

二、行为道德评价

思想政治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我们必须对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思想修养、学习态度、法纪观念、集体主义观念等行为道德进行评价。行为道德评价不是以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要突出学生主体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评价氛围,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真正为促进学生良好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形成的促进因素。

首先,开展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德育评价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医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医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思想、能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医学生发展需要来自外部的鞭策和鼓励,同样也需要来自内部的深思和评价。开展医学生自我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自觉性,帮助医学生认识自己近期情况,并找出差距,促使医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不断提高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教育能力,形成自力更生、不断创新的人格特征。医学生自我评价可以设计如下考核题目:作为一名医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如何培养医德?医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等等。

其次,开展医学生互评。医学生互评是指医学生所在小组的组长或组长所在班级的学习委员对医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过程中创新人格的表现做出评价。医学生互评可以针对同学日常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热心公益事业,生活作风,爱护公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情况做出评价;可以针对同学的责任使命意识、服务奉献意识、乐观进取意识、开放务实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宽容爱心意识等创新人格情况做出评价[4]。通过学生互评,医学生可以学会公平公正地评价他人,培养责任意识、批判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医学生相互学习、团结合作,建立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

第三,开展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指教师作为主体对医学生进行的评价。这种行为道德评价的教师往往是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主要针对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表现情况,医学生综合素质等做出评价。班主任(辅导员)评价一般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可信度较高且具有权威性。教师评价要注意班主任(辅导员)与医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了解,赢得师生间的尊重与信任,要关心医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和心理感想,要帮助医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促进其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三、课堂实践评价

课堂实践评价可以由任课教师灵活开展。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多的是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医学生创新人格的评价。在教学中,更多地去指导医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医学生应付考试的思想。为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将医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为评价体系的重点区域,在医学生的考核评价中记录每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医学生课堂的出勤情况、发言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平时作业等多种教学要素实行“全要素”评价。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前可以分配任务,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同学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课程中可以设计特殊的教学环节,譬如时事讲坛、辩论、演讲以及课堂讨论,了解医学生创新人格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分数。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教学环节分化,教师除了自己备课、讲授以外,根据教学内容拟定阅读书目、辩论选题、演讲题目、讨论题目等,以寝室为单位在寝室长的带领下进行选题研究,自主完成拟定学习任务。根据合作研究的主动性、自觉性情况,由寝室长对寝室成员学习情况打出分值。根据选题研究,有计划地安排寝室代表做选题研究汇报发言,分享选题研究成果,并由班委会对各个寝室长的表现做出量化评定并打分。这样让课堂的评价既全面真实,又激励医学生培养创新人格。

四、社会实践评价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评价这一“指挥棒”引导医学生有目的地对社会生活广泛参与和体验,培养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医学生参观敬老院、福利院并参加志愿服务;深入社区、街道、乡村等开展义诊咨询、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假期安排学生深入家乡的乡镇、社区做实践调查,了解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通过对这些活动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医学生创新人格得以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既要客观公正地对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实践选题的价值、实践态度、实践交流情况、实践参与积极性、实践收获、团队协作等予以过程性考核,又要依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的质量、实践成果总结、实践手册填写的完整程度以及过程性评价的结果等开展终结性综合评价[5]。

总之,立足医学生的理论知识、行为道德、实践能力等整体素质考评,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人格为重点,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多维度、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活跃医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创新医学人才的涌现。

参考文献:

[1] 曾云燕.创新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15):144-146.

[2] 周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42-44.

[3] 王立夫.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0-93.

[4] 汪慧英,等.论以思想政治课培养医学生创新人格的目标体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7):33-35.

篇3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市鼓励全民创业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在全县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刚才,褚书记宣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穆三卜、刁北两个村和赛格、新得利两家企业分别做了全民创业典型发言,县优化办、公安局等六个单位分别做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很到位,希望大家会后要认真学习借鉴,全面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民创业的重要意义,大张旗鼓地提倡全民创业

全民创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今年5月份,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亲自带队赴浙江考察,重点就是考察学习浙江省通过全民创业富民、发展民营经济强省的先进经验。随后,省市先后召开了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推动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对于*来讲,开展全民创业不仅仅是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的一项举措,而且更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一,全民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近年来,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都在*%以上,今年有望突破*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在*%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元,占到全县GDP的*%,上缴税金*元,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近*%。我县初具规模的五金机电、纺织服装、玻璃制品三大优势产业,也是由一家一户小作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步集聚形成的,目前三大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涌现出了一批像南风、惠邦、凯发、益民、立德等这样的龙头骨干企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县域经济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主要得益于家家户户的小生产、小加工、小作坊,得益于民营经济特别是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带动。另外,目前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将近*人,占到全县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以上,其中五金机电产业从业人员就有*人,已经成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渠道,基本实现了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保稳定、促和谐。

第二,全民创业是*实现富民强县、推动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全民创业是推动一个地方发展振兴的原动力。二战后的日本能够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就在于广大日本国民有拼命工作、争先创业的拼搏精神。浙江能在东部率先崛起,在“零资源”领域创造出温州皮鞋、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等300多个“零资源”产业群,就在于他们有“百万浙商闯天下、家家户户办工厂”的全民创业氛围。所以说,无论是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还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都反复证明一个道理:只有全民创业才能缩小发展差距,只有全民创业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从我县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无论是企业个数还是企业规模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但如果放到全市来看,我们民营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很突出。最近,市中小企业局通报了各县市千人企业法人个数,周边其它县市都高于我县。另外,这些县市的企业不但个数比我们多,而且企业投资规模也比我们大。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们原来总以“小规模、大群体”为特色的民营经济,不仅在企业数量上落后了,而且企业投资规模与周边县市相比也有了很大差距。所以说,要想实现年初我们提出的“一年大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再造一个繁荣、和谐、富强新*”的奋斗目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抓好全民创业,实现县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另一方面,就是抓好民营经济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的扩规增效,实现大企业、大项目建设的新突破,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和力量。这也是我经常讲的既要“铺天盖地”,抓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要“顶天立地”,抓好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建设。

第三、开展全民创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从中央到地方有一系列的扶持激励政策。上半年,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约有许多家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已经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中央财政计划下半年拨款*元专门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近期还将陆续出台一系列融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民创业”的口号,省委书记张云川指出,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核心是催生、激活、壮大市场主体。省中小企业局、商务厅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鼓励全民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汇编》,市发改委、中小企业局也正在研究具体的扶持措施。为落实好上级政策,适应全民创业需求,我们也结合县情实际,研究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天会上已经印发,目的就是为鼓励推动全民创业提供切实管用的政策支持。二是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号称中国北方电子五金之乡,有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生产加工传统,广大群众的自主创业意识较浓。目前我们初具规模的三大产业,已经具备了承接南资北移的必要条件,特别是五金机电产业群体规模优势日趋明显,为全面推进全民创业提供了有效载体。三是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目前,京沪高速公路、铁路、正港路、沧宁路、南吴路、武千路等国省干道穿境而过,从县城到首都机场、天津机场、济南机场和天津港、黄骅港只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全县9个乡镇和312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横穿我县的邯黄铁路已正式立项,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在我县至少要留一个站口。另外,经过与省市交通部门积极争取,初步计划明年拓宽从县城到乌马营镇区的公路。可以说,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已经形成,大大缩短了我县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四是有雄厚的民间资本。据测算,目前企业每增加10万元左右的投资,就可增加1个就业岗位,如果把全县一半的居民储蓄投入生产经营领域,就能迅速壮大我县的创业队伍。所以说,我们发动全民创业,有政策、有基础、有优势、有本钱,只要全县上下全民动员,人人争当全民创业的参与者、实践者,就一定能形成前所未有的创业气候,民营经济发展也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二、全方位搭建创业平台,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

我们提出的全民创业,一个总的基本原则就是不管是谁,不论是什么身份,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投资创业,我们就要鼓励支持;不论项目大小,不论从事什么创业,不论资金多少,只要对*发展有利,我们也同样鼓励支持,这也是我们推进全民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全民创业活动,在全县上下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创业热潮。

第一,要激发创业热情。从目前情况看,制约全民创业的最大障碍还是思想障碍,不首先解决思想上想不想创业的问题,就谈不上敢不敢创业、会不会创业、能不能创业。当前,在农民群众中,存在着“吃穿不愁、心满意足”的自给自足小农思想,缺乏发家致富的理想和本领;在企业界和个体私营业主中,存在着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思想,缺乏当大老板、干大事业、闯大市场的闯劲;在干部中,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大,缺乏闯市场、干事业的意识;在下岗工人和城镇待业人员中,存在着悲观失望、怨天尤人、得过且过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缺乏自主创业的追求。针对这一系列思想观念上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从解放思想入手,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致富欲望,激发人们的创业冲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以及身边涌现的创业典型,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经营者,积极主动地投身创业大潮,不仅要做到创业有成,并且立志成就大业。要深入学习先进地区特别是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不怕千难万险”的开拓精神,树立敢冒风险、敢创大业的拼搏意识,带头创大业,带头大发展,尽快把小企业发展壮大成大企业,把小事情做成大事业。要让“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一种精神追求,以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促进全民大创业。

第二,要激活创业主体。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机关干部、民营企业家、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城镇下岗职工是全民创业的主体,要在全民创业活动中尽力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做创业致富的主力军。一是机关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在全民创业热潮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民创业关键在干部。各级干部不仅要成为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带头人,成为全民创业的标兵。对机关工作人员来讲,自主创业是一个挑战,是一种磨炼,是人生道路的一次新的尝试。县委、县政府非常支持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已拿出初步的意见,指导思想就是鼓励动员有特长、有技术、有创业想法的机关干部领办、创办企业,在工资、编制、“三险”等方面给予相应照顾。二是广大科技人员和“乡土人才”要在全民创业中发挥先锋作用。科技人员和“乡土人才”只有直接投身创业,才能有用武之地。要充分运用自有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创办各类民营企业,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或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使技术专长成为创业优势。三是企业家要在全民创业中发挥主力作用。全县各企业经营者要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生产管理有经验、市场开拓有门路、资本积累有基础的优势,采取股份制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到企业入股参股,大力推进“二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在前段时间召开的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我提出企业家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其中含义就是要求我们的企业家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不能单单把企业看成是私有财产,而应该当做是社会财富,敢于合资合作,敢于占小股,勇于提升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四是村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争取自己创办经济实体,自身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其它村民创业致富。刚才,穆三卜、刁北两个村的支部书记作了典型发言,讲的很好,其实他们在本村的全民创业中就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但自己带头创办企业,而且还帮助全村百姓搞加工、上项目,逐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生产加工专业村。在此,也希望其它村的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不但要成为全民创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更要成为带头人。五是城镇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要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帮助他们提高进入市场的能力和创业致富的本领,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弱势群体在创业中求生存、找出路、谋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与本地在外企业界人士的沟通交流和感情互动,想方设法动员一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努力形成一种“人回流、厂回迁、业回创”的创业局面

第三,要破解创业难题。融资难、用地难、人才缺是当前制约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突出问题。这三个问题破解不了,全民创业就难以顺利推进,民营经济就难以有大的发展。对于土地问题,我在几次会上都讲过,除投资特别大的好项目集中到几个工业园区外,其它中小企业占地主要还是利用好粮食、供销、卫生、文教等系统的闲置土地以及废弃道路、坑塘、砖瓦窑等废弃地,提前搞好开发置换,满足中小企业用地需求。在这个问题上,各个村特别是县城周边村和乡镇所在地村的支部书记,一定要顾全大局,着眼长远,积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同时,县国土局的同志们也要特别关注,提前谋划做好相关工作。对于资金问题,要加强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银行与创业者的沟通机制,通过项目对接、银企洽谈、金融产品推介等形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加快组建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吸纳民间资金,支持全民创业项目开发。对于现有一些骨干企业来讲,我认为解决资金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还是要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引外资、借外力破解资金难题,实现企业的大发展。对于人才问题,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就业培训基地的载体作用,面向市场需求,加强对创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创业者的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水平,提高群众创业的成功率。同时,要积极引进各类高级专业人才,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生活待遇,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善待人才”的浓厚氛围。在这方面,像惠邦、南风等几家民营企业做的不错,吸引了大批大学生甚至还有研究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要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全民创业,需要有一个高效、诚信、宽松、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几年来的整治,我们的发展环境可以说有了明显好转,但目前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淡化,明明是自己职能范围之内的事情,不敢担担子、负责任,一些简单的事情也要反复开会商量研究,一些好项目、好事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失去了机遇;二是办事效率不高,事情能否办成,存在着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三是一些职能部门执法不够规范,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对一些中小企业影响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会直接影响*的外在形象,而且会无形中抬高创业门槛,增加创业成本,挫伤创业者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所以说,我们必须把环境建设作为全民创业的“生命线”来抓,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严格落实“宁静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全力营造优良的全民创业环境。最近,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县纪检、监察系统进行了改革,增设了纪工委、监察分局,上周已经正式挂牌开展工作。我想,这也为我们下步治理优化经济环境增添了新的力量,希望县纪检监察部门包括新设立的纪工委,要切实履行职责,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对部门执法行为进行经常性明查暗访,及时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损害企业利益的各种不法行为,切实抓住几个反面典型进行公开处理曝光,切实保护好企业和创业者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为创业者提供支持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努力为他们安心创业、大胆发展提供保障。

三、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动全民创业的强大合力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事关全县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努力形成推动全民创业的强大合力。

一要强力组织推动。全民创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组织发动,也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重点工作亲自部署,关键问题亲自过问,自觉站在推动全民创业的第一线。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企业,深入乡村,开展调研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好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谁能促进发展就肯定谁,谁能自主创业就支持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安排、部门支持服务、企业自主发展的全民创业格局。

二要狠抓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各县级领导要按照分包乡镇、部门和重点企业的安排,集中时间和精力,积极协调推进全民创业。各乡镇、县直部门、各企业也要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全民创业各个工作环节的责任落实,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民创业机制。从7月份开始,县统计局对各乡镇主要经济指标排位实行了月通报制度,这个做法很好。下一步,也可考虑将各乡镇千人拥有个体工商户个数纳入通报范围,及时客观反映各乡镇全民创业工作开展情况,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和相应的考核体系,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竞相发展的全民创业机制。

篇4

关键词:质量观测;评价模型;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一、质量观测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各种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的措施治理质量问题,例如不断加强对食品领域的监管,增加政府监管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一线执法上的投入,却并没有使这种忧虑和不满得到逆转。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企业诚信不足、政府监管体系还有待改进,社会以及消费者参与度不够,等等;另一方面是,对中国质量问题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特别是定量分析的数据十分缺乏。数据是我们认识和治理质量问题的前提,因此后者的原因更基础也更为重要。

为了有效地对我国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历经三年的准备,于2012年开展了对我国质量的大规模调查工作。质量观测调查数据对于我国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质量观测为我国质量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没有数据,任何决策都只能是空谈,而有效地掌握和分析数据则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当前对我国质量的定性评价很多,但定量的数据却很少,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定量统计数据就更少。要对我国质量进行科学评价,需要有定量的数据支撑。例如对我国质量总体的评价到底是好还是差,消费者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不能凭主观臆断,而要有定量的统计;哪些领域质量安全风险高,哪些领域的质量最需要治理,这都是我国质量治理决策中每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却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质量观测就是要为我国的质量分析与评价提供可以量化的,能够反映不同领域质量发展状况,并直接为政策服务的数据支撑。同时,质量观测保持每年持续进行,可以累积起我国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我国质量发展的状况有可供历史比较的分析数据,从而可以定量地分析我国质量进步状况。有了质量观测的数据,既可以在横截面上全面地反映我国不同领域的质量发展水平高低,为政府和企业的质量决策提供支撑,又可以在纵向上提供连续的历史数据,为我国的质量发展的历史图景提供可靠数据。这对于我国的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二)质量观测为政府的质量决策和质量管理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质量观测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强调人们的认知依赖于对现象的观察,应在现象的描述中提炼理论。然而,目前无论是质量决策,还是质量研究,都与这一规律性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以质量安全治理为例,虽然经历了2005年“苏丹红”事件,到2008年“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再到2012年4月爆发的“铬超标问题胶囊”事件,我国不断地增加质量安全治理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质量事件仍然以一种非常相似的形式出现。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质疑,更进一步去反思我国对于质量问题的认识是否正确。

从根本上说,质量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与对其背后规律的研究不够有关系。而对质量规律研究不够的原因,则主要来源于对质量现象本身的认识和判断不够。进一步说,目前的质量研究过于强调企业内部的质量技术、方法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基本规律的研究、对科学理论的抽象,尤其缺乏判断一个区域和国家的质量状况的基本理论。通过质量观测的实施,能够弥补现有质量研究的薄弱之处,特别是能够科学构建区域和国家质量状况的基本理论,为政府在质量安全治理工作中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质量观测是质量安全治理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

加强对质量安全的有效治理,固然可以通过制定更多的法律法规、加大质量管理的投入与制定更多的标准等治理方式,但这些治理方式都离不开支撑其科学性的现实基础。如果决策的现实基础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我国的宏观质量管理决策,目前还主要基于产品或企业的监管信息,对来自于消费者的宏观质量评价体系远没有建立,因而无法从宏观上正确把握质量安全形势,政策制定上主要停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而普通消费者也在媒体对于质量报道中迷失了方向,无法正确认识我国质量安全的现状,所有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质量治理都是非常不利的。要摆脱现实的这些困境,亟待建立起一个正确评价宏观质量状况的体系,而宏观质量观测工程正是应这一需求而推出的。对质量现象的观察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指出,“现象是指我们的感觉表象”,它并不一定反映“自在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现象因人们的感官感受和认知方法不同而存在差异,个体对现象的认知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因此,质量现象与质量的真实状况之间并不必然是对应的。质量安全要得到有效治理,就必须对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现象去伪存真,通过结构性观察获得对现象的一般性规律的认识,从而真实地、客观地反映质量的现实状况。要加强质量安全的治理和决策,提高宏观质量治理的水平,就需要重视质量观测的相关研究与实施,并且将其提升到“基础性工程”的高度重点推进。这意味着它并不是一项工作,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实施、重点扶持的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工程。只有重视质量观测这项基础性工程的建设,我国的质量安全治理才能本固基实。

二、质量观测的模型与方法

(一)宏观质量观测模型

质量观测调查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分析而构建起的观测模型来开展的,宏观质量观测的总体模型如图1所示,其涵盖了进行宏观质量观测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及相关的内容设计。

对于该模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宏观质量分析的基本维度――质量伤害与质量收益

宏观质量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总体质量现象及影响该区域总体质量发展的相关因素。区域质量状况是多层次的,极为复杂的,必须区分一定的结构才能更好地加以研究。一般而言,面对一个区域的整体质量现象,可以有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一是质量收益(Quality Benefits);二是质量伤害(Quality Hurts)(程虹,2009)。所谓质量收益,是指一个产品、服务或工程给人们带来好处的程度。然而仅仅将质量收益列为宏观质量观测的全部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收益是一个主观概念,每个人的评价也许不太一样,并且收益相对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太便于追踪,这就造成了质量评价的难题。因此要更好地度量质量状况,还必须引入质量伤害的概念。质量伤害是指由于质量问题给人们带来侵害和损失的程度。质量伤害还直接导致了社会的质量安全问题,包括对人们心理、生理和财产的侵害。质量伤害具有客观性、可度量性、可比较性和相对静态性等特征,因此选取质量伤害与质量收益作为区域宏观质量观测是比较科学与规范的。

2.质量伤害与质量收益的宏观表现――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

对于微观主体来说的质量收益与质量伤害,在区域层面的宏观表现为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质量安全是指质量不对人造成伤害的底线,质量发展是指产品或服务不断满足消费者需要程度上的提升。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两大维度来观测区域宏观质量,这也是区域宏观质量的基本衡量方法。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构成了宏观质量的基本状态,从这两个维度就可以判断出特定区域在某一个时段内产品质量的总体状况。在具体的质量观测与分析中,可以围绕这两大维度进一步细化观测指标。

就质量安全这一维度而言,考察的是宏观质量状态是否达到了社会所能容忍的底线。这种底线更多的是从政府强制设定的产品的安全性标准得以体现。就质量发展这一维度而言,考察的是宏观质量状态是否在不断地进步和提升。宏观质量状态在达到安全底线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以及市场的充分竞争,来推进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程虹等,2011)。2012年2月6日,国务院颁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主体内容也是按照“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这两条主线来制定的。

3.区域宏观质量观测的四大维度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建立起宏观质量观测的基本内容框架和实现的方法。在内容体系上应着重体现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政府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消费者的质量评价。在实现方法上,可以通过消费者的质量评价、质量伤害调查、对政府质量公共服务的评价等方面,来较全面地反映质量总体状况。

在综合理论的完整性与观测的可得性之后,我们选取了消费者质量满意度、质量安全感受、质量公共服务及消费者质量素质,作为区域宏观质量观测的四大维度。

如前所述,我们的区域宏观质量观测应当基于消费者这一信息源,在维度的设计与选择上也应当体现以人为本位,也就是着眼于区域中消费者的主体地位,来判断哪些领域的质量问题会影响消费者,从而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评价一个区域的质量状况,首先应当考察该区域的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的质量安全,以及消费者对质量发展的满意度;其次,该区域的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的能力,也就是一个区域公民的质量素质;最后,政府的公共规制和公共服务,也是区域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这四个方面有内在的逻辑性,共同构成了一个面向消费者进行区域质量状况的评价体系。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中,可在质量安全这一底线之下,设立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感受与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这两个维度;在质量发展这一维度之下,可以设立消费者质量满意度、政府质量服务与消费者质量素质这三个维度。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与政府质量服务可以归总为政府的质量公共服务。因此,区域宏观质量状态的观测包括质量满意度、质量安全感受、质量公共服务和消费者质量素质四大维度。

将质量满意度、质量安全感受、公共质量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四大维度,记为一级观测维度。一级观测维度的评价指标记为二级观测维度,二级指标观测维度的评价指标记为三级观测内容,在此内容框架内共设计了226个问卷指标。由此,可得到该区域质量观测的评价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二)抽样方法

1.关于抽样的理论假设

为了反映我国宏观质量的时序性动态变化状况,本调查定位是一个连续性调查,因此要充分考虑调查的可行性与连续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调查的代表性。根据相关理论以及前期试调研的结论,我们作出两个假定:第一,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和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质量感受;第二,不同的职业可以代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的收入水平。

第一个假定,主要是考虑到消费者质量感受差异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个是外在环境即他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另一个是自我的属性,即自身的素质水平和对产品的购买能力。外在环境假定在一个区域内是相似的,而自身属性则主要由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来决定。受教育程度决定了消费者的素质,从而影响其对质量的认知水平。收入水平决定了其对产品的选择范围,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越能够选择质量高的产品。第二个假定是考虑到直接进行受教育程度或收入分组来抽样十分复杂,而我国的就业数据表明,收入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在不同职业类别是可以得到较为完整体现的。因此,根据以上两个假定,我们按职业大类来分层抽样。

质量与价格密切相关,消费者希望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尽可能达到最高的质量,或者在一定质量水平下尽可能支付最低的价格。因此,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价格水平代表了不同的质量水平。要得到对同一类型产品的不同质量感受,须使得消费者在收入方面具有广泛的差异性,这样对质量感受才有代表性。

2.关于抽样数量的说明

根据对盖洛普调查方法的研究表明,在有效问卷达到15―50份时,可以满足对某一个问题的定性分析的需要。定性分析是指对事物的“质”的分析,具体到质量观测目标,就是对某个地区质量安全状况“好”还是“坏”,质量发展水平“高”还是“低”等定性问题的分析。综合考虑调查的成本以及抽样的有效性,确定一个地区应抽取的调查数量为50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废卷,将实际调研的样本扩展为60份,从而保证有效问卷数量在50份左右。此外,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将在三年内在全国建立100个观测基地,届时将有5000个样本,既可以满足区域定性分析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对全国的定量分析的需要。

3.抽样的行业选择

按职业大类来分层抽样,能够保证在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上有足够的差异性,同时在人数上也有足够的代表性。我们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9》中的相关统计,各大职业类型的平均工资排名在近四年内比较稳定。由于抽样量只有50份,按调查便利性以及易跟踪性的原则,按收入低中高分别选取一些代表性行业。初步地选定八个职业大类: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批发零售,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卫生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金融业等行业作为主要抽样行业。

从行业就业人口比重来看,选取的行业就业总比重占到了近70%,能够对所有的从业者有较好的代表性。根据行业来抽取质量观测消费者调查对象,能够在收入分布、受教育程度分布方面具有差异性,以及数量分布方面具有代表性。

确定抽样的行业后,再进行具体单位确定,以具体的单位作为调查抽样的单元。由于就业统计中的行业可能会有种类繁多的具体单位,在确定单位时以较为常见的,就业较多的单位为主。

4.样本的名额分配

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抽样的比例应和总体比例相等,因此本调查中样本的名额分配,主要是参照各行业在所有就业人员的相对比重,然后在抽样总量中按比例进行分配。表3是根据《中国劳动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数据统计的各个行业就业的相对比重以及男性和女性就业人口的就业比重,根据这一分布状况来确定各个行业中具体的样本分布状况。

由于社区人员(含社区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家庭主妇)没有进入就业统计,但他们对于质量调查是重要的,经常接触日常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关注商品的质量。因此,在总名额中分配6个指标,表4中的名额分配是将城市调查名额中待分配的36个指标,按照表3中各个行业就业的相对比重来确定相应名额以及男性和女性的名额。同时为了使被调研者能够有代表性,我们对于不同单位中被调查者的身份和职位进行了一些限定。

单位中调查对象的抽取方法,以单位负责人在照顾年龄和收入分布的前提下自行安排。一般而言每个单位调查3个对象,其中有些行业考虑到就业人数较多以及内部差异较大,抽取两个单位,在单位内部抽取的对象中考虑年龄上的老、中、青以及收入上的低中高搭配。这样确定的城市调查对象为42人,约占到60人的调查样本的7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中,抽取一个企业和三家个体工商户;制造业企业中最好选取一个国企一个私企,或一个大企业加一个小企业。社区选取两个。具体数目可微调,城市总样本量在40左右。总之,在确定具体样本时充分考虑样本分布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尽可能在多个维度上具有代表性,避免系统性样本选择偏差。抽样具体单位以及名额分配如表4所示。

乡村调查根据分层抽样确定的一个乡镇,再通过按收入系统随机抽样抽取3个村,每个村抽取6―8名调查对象,农村样本总量为20左右。在每个村中,按收入低中高分组各选取2―3名调查对象。

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城乡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在城市化较低的地区适当给予农村地区较多样本量。我国目前城市人口比重约为50%。以此为标准,我们将城乡样本分配名额作一定调整。具体方案见表5所示。

(三)计算方法

1.质量满意度计算方法

在本项目问卷中,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调查,基本上采取的是5级满意度的统计方法,每题得分从1―5划分为5个等级,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依次递增。等级越高,满意程度越高。

本文的某选项内容的消费者质量满意度CSI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i=i,Ci为选项为i的得分,ni为选i选项的人数,N为样本量。

最后将5分制的CSI得分,转化为百分制,消费者质量满意度具体层次的划分如表6所示。

2.质量安全感受、质量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的计算方法

由于质量安全感受、质量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的调查内容,不能直接量化,所以采用选择某选项的频次来衡量受访对象的意见,即是选择某选项的人数比例。选择第i选项的频次记为Pi,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i为选i选项的人数,N为样本量。

如果问卷中的问项为单选题,则各个选项的频次之和等于100%;如果为多选题,则各个选项的频次之和则大于100%。

(四)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访谈法,即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具体来说,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

本调查一般采用项目组派专家小组,深入各个访谈对象地点,向对象进行访谈式的问卷调查,向被访谈者解释问卷内容,记录被访谈者回答的选项及原因等等。

三、质量观测调查结果

(一)样本分布

1.区域分布

本次研究共计发放问卷3736份,回收问卷3416份。经问卷甄别,有效问卷共计286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6.7%。具体数据如表7所示。

问卷发放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重庆、海南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个地区。

其中,样本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如表8所示。

2.样本的主要统计量

调查样本在各主要特征变量上的统计值如表9所示。

(二)质量满意度的统计结果

1.产品质量满意度的统计结果(见表10)

2.工程质量满意度的统计结果(见表11)

3.环境质量满意度的统计结果(见表12)

4.服务质量满意度的统计结果(见表13)

(三)质量安全感受的统计结果

1.消费者质量安全风险感受的统计结果(见表14)

2.消费者质量安全事件感受的统计结果(见表15)

3.消费者质量伤害感受的统计结果(见表16)

(四)质量公共服务的统计结果

1.政府质量管理的统计结果(见表17)

2.政府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的统计结果(见表18)

3.政府质量投入的统计结果(见表19)

4.政府质量宣传教育的统计结果(见表20)

5.政府质量检测服务的统计结果(见表21)

(五)公民质量素质的统计结果

1.消费者质量知识能力的统计结果(见表22)

2.消费者质量文化的统计结果(见表23)

3.消费者维权意识的统计结果(见表24)

四、质量观测的主要结论

根据我国质量观测的数据,可以得到以下关于我国质量状况的一般性结论。

(一)我国质量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转轨质量”特征

转轨质量是指由经济发展处于转轨过程所决定的,表现为市场性与计划性并存、现代性与传统融、开放性与封闭织的一种复杂的质量发展状况。转轨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1.质量发展的市场性与计划性并存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大多数领域的企业必须面对国际竞争,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产品不仅在数量上获得稳步增长,同时在质量方面有些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产品的质量。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并不完全是数量的扩张,随着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也在稳步提高。由表25可见,在这些已经完全对外开放的领域中,我国消费者对于国产产品的选择比例总体上并不落后于进口产品,食品选择国产的比例超过进口比例8个百分点,日用品则超过近19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日用品虽然选择进口的比例要高,但是差距在12个百分点以内。此外,数据表明,我国的消费者对于私人产品的满意度总体上高于公共产品,在我国的转轨过程中,家电、日用品、食品等领域是较早实现市场化的领域,而道路、管道、广场等市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等仍然有较多的非市场化成分。

表26选取了产品质量满意度和公共产品中的市政工程满意度的对比:在私人产品领域满意度最高为69.50,最低为63.33;而在市政工程领域最高的为67.44分,最低的仅54.77分。虽然在现实中食品和药品的质量问题广泛地见诸媒体,但是实际上其满意度仍高于由政府提供的道路、管道等公共产品,这体现了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提高了质量满意度。

因此,经济转轨过程中,产品质量在市场化过程中获得稳步提高,这是对我国宏观质量状况的基本判断;但我国的质量市场化还很不完全,计划性与市场性并存。

2.消费者质量意识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互交融、开放性与封闭织

由于我国并没有完全实现经济转轨,在质量发展领域,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并存,由此而导致的质量观念、行为和管理方式也存在多种模式的交织和冲突。虽然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市场并没有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基础性的作用,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仍然非常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对企业的微观行为的干预仍然大量存在。在很多场合下,政府责任替代了市场责任,政府管理替代了市场自我管理和社会管理。由此而导致的消费者在质量观念上出现多元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政府的质量管理职能寄予很高期望,希望政府在质量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呈现出典型的计划经济时期色彩,是其传统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消费者能够认识到国外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责任在企业,表明其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责任的意识。

表27对比分析了宏观质量观测的一些调查问项,这些统计结果呈现出消费者质量意识传统性与现代性、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共存与交融。我国的消费者一方面认为政府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似乎未能认识到市场应该在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如将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主要归结为政府,质量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把政府监管原因放在首位,把政府质量管理的职能首要定位于加强质量监管;但如果据此认为我国的消费者是非理性的,或缺乏市场化意识,也不完全正确。因为统计数据同时表明,消费者在“国外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更好”的原因中,将企业因素排在第一位,政府监管排在第二位;在消费者质量权益保护方面,认为政府是唯一有效途径的比例非常低,表明消费者能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组织、消费者也能够在质量权益的维护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质量投入方面,多数消费者认为政府应该主要加强消费者质量权益的保护。此外,认为政府应该保护消费者权益,企业应该成为质量安全主要主体等意识,表明消费者拥有一种开放的质量意识;而对我国政府质量监管的过高期待,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封闭的一面。这些复杂的、多元的,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矛盾的回答正是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发展在质量领域的重要表现。

(二)市场开始在质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市场准入程度较高的行业质量满意度较高

表28比较了投资指导目录中与本调查相关商品的满意度比较,其结果表明,在准入限制较少的行业领域,如家用电器、汽车、日用品等行业,能够让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参与市场竞争,这些行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在限制或禁止进入的行业,如供水、教育、市政管道、医疗、文娱等领域,一般能够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或保护,形成一定程度的行业垄断,其满意度总体低于鼓励进入的领域。即便在当前问题较为突出的食品领域,由于其基本是放开竞争的,其满意度也要比文化娱乐、医疗等限制进入领域的满意度要高。这表明,市场化是驱动质量提升的一个根本动力,哪个领域市场化更完全,其质量满意度就更高。

2.非国有化程度较高的行业领域质量满意度较高

一般认为,国有化程度较低,则说明民营资本或外资等市场化投资主体的比例较高;反之若国有化程度较高,则说明民营或外资等投资主体的比例较低,该行业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使用国家统计局以及本调查的相关数据可得到结果如表29所示。

将非国有化比重高于50%的行业定义为高市场化行业,非国有化比重在20%-50%之间的行业定义为中等市场化行业,非国有化比重低于20%的行业定义为低市场化行业。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我国非国有化程度较高(即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其质量满意度总体上高于中等市场化和低市场化的行业。三个不同市场化程度领域的平均质量满意度分别为67.59,61.85和60.99,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降低而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三)我国质量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我国质量发展二元性的基本特征是:农村质量满意度和农村质量公共服务均落后于城市,存在着一个相对较高的城市质量水平和一个较低的农村质量水平;质量发展区域结构存在二元性,大城市的质量发展显著高于中小城市;政府的质量公共服务分布二元性,存在着质量公共服务资源与经济结构比重失衡的矛盾。

1.质量满意度的城乡二元性

在所有的满意度指标中,大部分产品子类和服务子类中,城市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农村显著高于城市的项目主要集中于环境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在范围和领域上,城市质量满意度高于农村的部分要更为广泛。因此,调查结果总体上呈现出城市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的态势(表30)。

城市地区在产品和服务领域的质量满意度全面地高于农村地区,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的主要集中于汽车、家电等工业制成品。近年来,随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的汽车和家电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是下乡产品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居民未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质量的汽车和家电。医疗以及相关的药品质量满意度农村显著地低于城市,表明农村居民在医疗方面的公共服务相对比较稀缺。农村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医院环境、医院分布等方面,因而主要是农村地区医疗硬件设施不完善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城市地区的医疗服务硬件环境较为满意,但是在医生能力、医生态度方面相对不满意。此外,农村地区的初等教育满意度全面地落后于城市,教育服务的城乡不公平性问题突出。

2.农村居民质量素质低于城市居民

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农村居民质量素质整体低于城市居民。将质量素质的几个关键项目进行城乡分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在质量标识的认知方面,农村居民对各类标识的认知比例都显著地低于城市居民;对于质量维权途径的了解程度方面,农村居民表示“一般了解”和“很清楚”的比例均低于城市居民;了解消费者维权组织的比例,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低了近10个百分点;对于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规的了解,总体上了解的比例都较低,但农村居民仍然要比城市居民更低;在购买产品时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或说明书的习惯上,农村居民回答为“会查看”或“经常查看”的比例均低于城市居民。以上数据都表明,农村居民在质量知识和质量素质方面都要低于城市居民。由于一个地区消费者的质量素质决定了质量的需求能力,农村居民较低的质量素质,成为农村质量发展一个重要瓶颈。

3.质量发展的区域性二元结构

我国的质量发展的二元性,除了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二元性之外,还表现在空间结构的二元性,突出表现为大城市在产品、服务和市政工程等方面的质量状况总体上要明显好于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在产品质量满意度方面,大城市的食品、药品和日用品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型城市和小城市,只有汽车的质量满意度在各类型城市之间无显著差别,而药品和日用品则呈现出从大城市向小城市递减的梯度特征(见图2)。

在服务质量方面,总体上也呈现大城市高于中小型城市,特别是医疗和公共交通服务,大城市的质量满意度大幅高于中小型城市。在政府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倾向(见图3)。

图4数据表明,在工程质量方面,大城市也全面领先于中小型城市,在市政工程质量上,明显地呈现出从大型城市到中型城市再到小型城市依次递减的梯度特征。

以上数据共同说明,我国的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大城市在产品、服务、工程等领域全面地领先于中小城市,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导致质量发展的不平衡性尤为突出。

(四)国家质量能力建设相对滞后

国家能力就是指国家将自己的意志加以实现的能力;而国家质量建设能力是指,国家在维护质量安全,促进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实现能力和制度建设。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国家质量建设能力在多个维度发展滞后,成为限制质量发展的重大障碍。国家质量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政府的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不足

国家质量能力首要的方面就是质量公共服务提供的能力和有效性,如表31所示。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政府的质量公共服务期待较高,特别是对于消费者的质量教育以及消费者的质量权益保护等方面,认为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希望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政府在质量领域的投入不满意,有超过50%的消费者都认为政府的质量投入不能满足需要,认为质量投入能满足需要的仅占7.65%。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在质量监管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是在不断增加的。之所以消费者对于政府的质量投入感到不满意,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质量投入的起点较低,至今仍无法满足需求;二是政府的质量投入与消费者的需求不匹配,即将重点放在产品的监督抽查,而忽视了对消费者质量权益的保护。而据有关统计数据(图5),我国的质量技术监督奖金投入每年在不断增长,2011年的经费投入达到436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5%,因此,后者即质量投入的结构问题是造成消费者对质量投入不满的主要原因。我国政府质量能力低下,主要不是人财物投入数量不足的问题,而是在投入的结构和效率上存在问题,导致实际的工作效果令消费者不满意。

2.政府的质量风险预警能力和质量事故的处置有效性不高

质量能力还表现为政府对于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置和预警能力,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表32),对于政府的质量安全预警工作,仅有不到16%的消费者认为是有效的,认为不理想的比例为29.62%,接近于认为有效的比例的两倍。对于政府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抱认可态度的仅有13.13%,而不认可的比例高达32.89%,后者是前者的两倍多。综合此两方面的数据,可以发现消费者对于政府的质量安全预警和事故处置能力评价不高,政府对质量安全事件的事前预警能力和事后处理能力水平亟待加强。

3.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管理总体成效评价不高

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的直接质量监管仍起主导作用,但数据表明(表33),消费者对政府的质量监管工作评价不高,评价中认为有效的仅占8.67%,而认为效果不理想的占到44.45%,后者比例是前者的五倍。这表明政府在质量监管能力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而监管能力的缺失并不是由投入不足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监管的方式不当造成的。另据数据表明,消费者对政府质量管理职能的定位,排在前两位的是“加强质量监管”和“保护消费者质量权益”。对于这一数据可以有两点解读:首先,政府对质量监管方式的不当给消费者造成了监管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够的假象,使得其对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产生过高的希望,从而使得政府在质量监管领域更加不堪重负;其次,消费者意识到,政府质量管理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够,因而希望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五)消费者集体行动能力面临困境

消费者作为质量的实际消费方,与质量有最直接的利益关联。要促进一个区域总体质量的发展,就不能漠视消费者的利益。无论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可,还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否定,都是质量发展的最根本目标和最好的评价标准。而质量观测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的质量素质从各个维度上说都比较欠缺。其具体表现的是:

1.消费者举报假冒盗版缺乏积极性,消费者意识不强

数据表明,35.55%的消费者若无意购买到假冒盗版产品不会举报,50.25%的消费者也许会举报,只有14.20%的消费者会举报;对于周围有生产、销售假冒盗版的行为,26.84%的消费者不会举报,49.01%的消费者也许会举报,只有24.15%的消费者会举报;即使对于举报行为有奖励,仍有28.88%的消费者不会举报,46.65%的也许会举报。我国消费者意识尚比较缺乏,对于消费过程中的主体角色认识不强,对于制假售假的行为,缺乏举报的积极性,自我权利的发挥还不够。

2.只有少数消费者很清楚质量问题的维权途径,消费者普遍认为维权成本高,缺少维权的意愿

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消费者的使用和直观感受最有发言权。当消费者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通过维权,一方面可以实现消费者自身利益的补偿,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监督,促进质量的整体提升。宏观质量观测数据表明,对于质量问题的维权途径,32.66%的消费者不清楚维权途径,似是而非的占到一半,只有14.04%的消费者很清楚维权途径。若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选择不会采取维权措施的(包括扔掉、找朋友倾诉、上网宣泄)比例很高。

数据表明,认为中国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包括很高和高)的占了52.69%,该比例超过了一半;而认为维权成本不高和很低的只有5.14%。该数据充分说明我国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缺乏集体行动的最重要原因,不是消费者自身素质的问题,而是维权成本的问题。对于维权成本高的原因,程序复杂、途径不畅、耗时长以及费用高都是主要原因,选择频数都很高,其中程序复杂居首位。在维权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语境中,迫切需要从机制上为公民维权建立“救济”通道,提供更多法律援助。

3.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不知道消费者组织,大部分消费者认为维权效果一般

为了与力量强大的生产者相抗衡,维护自身的基本权益,消费者会成立各种类型的消费者保护组织来保护自身,这也是消费者实现公民结社权的重要体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它能维护消费者在质量上的合法权益。在所有的社会组织中,消费者保护组织对质量监管的意愿是最为强烈的,而且由于消费者成员基本利益的一致性,号召消费者对生产者进行质量监管也最为有效。但是,宏观质量观测的实证数据显示,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消费者保护组织,竟有32.52%的消费者不知道该组织;对于消费者维权效果是否好的问题上(包括消费者组织的维权效果),认为好和很好的比例只占8.97%,占比非常小,认为一般的超过一半,占50.11%,认为不好和很不好的占40.92%。这些数据可以表明,我国消费者组织的影响力还很欠缺,消费者维权效果非常不好,加强消费者组织的能力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六)质量信息的有效性问题突出

我国质量信息有效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于质量信息源的把握不够全面、对于消费者的质量信息提供渠道不够通畅,消费者对政府提供的质量信息有效评价不高等。

1.消费者对于政府质量信息期待较高,但对其有效性评价不高

如表34所示,83.17%的消费者相信政府的质量信息,85.51%的消费者认为政府的质量信息是有用的。但是,消费者对政府的质量信息的结果评价,与这种期待并不相称(表35)。

如表35所示,88.43%的消费者对本地区已发生的质量安全事件的披露持怀疑态度,只有16.47%的消费者认为政府的预警和预防是有效的,只有13.13%的消费者认为政府对质量安全事故处理的效果是理想的。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虽然80%以上的消费者主观上对政府的质量信息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同样有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政府并没有完全、有效地披露质量安全信息,更不用说对基于质量安全信息的风险预警与防范,以及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效果的认同。

之所以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判断质量安全事件无法完全有效披露,是因为消费者的判断标准非常简单,那就是发生在自己或周围人身上的、产品使用后的质量安全事件是否能被披露。一旦出现了没有被披露的事件,则会被判定为无效,而这些被忽略掉的信息,又恰恰是质量安全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74.74%的消费者认为,来自消费者使用后的质量信息应当是政府获取质量安全信息的最佳来源,超过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产品检验信息、企业监管过程信息和产品销售过程信息这三种来源。

2.消费者实际的质量安全信息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体

由于对已披露质量安全信息有效性的怀疑,以及现有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化,消费者从超过10种以上的各类渠道获取产品质量信息,选择各种渠道的消费者比例列如表36。

如表36所示,半数以上的消费者会选择电视、互联网和亲朋好友这三种渠道来了解产品质量信息,而其他信息渠道的消费者选择比例,则显著低于以上三种,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栏、政府电子信息屏、政府信息查询点等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消费者选择的比例尚不足10%。相较于其他信息渠道,电视、互联网和亲朋好友这三种渠道,其获取的产品质量信息最为直观,且成本也是最低的,因而其有效性也更高,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这些有效性高的渠道。

五、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事实判断和理论分析,课题组提出的改进我国宏观质量水平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

1.推进质量的市场化程度,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在质量发展方面大力创造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企业作为质量主体直面质量的真正评价者――消费者,让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成为驱动企业发展质量的根本动力。培养大量的民间消费者组织,只有让消费者组织起来,才能使其具有和企业进行谈判和议价的能力。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主要充当保护和组织消费者的角色,而不是主要进行质量的直接管理。在质量服务领域也要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如在产品检测、标准制定、技术机构运营等方面,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第三方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减少行政色彩。政府应大量地从相关的质量监管和技术机构领域退出,主要做好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创造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公平环境。

2.积极创设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关注质量的发展环境

积极地利用好消费者、社会组织对企业的监管功能,在质量工作中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上来。在市场化进程中,企业与单个的消费者的力量是不对等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而消费者缺乏组织性和相关的物力财力,如果没有专业的组织给予帮助,单个消费者即使质量权益遭受损失,也无法与企业平等地谈判和对话,消费者质量权益无从谈起。因而政府应大力重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将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落实到人本身的发展这一目标上来。具体地,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鼓励消费者的打假维权行为,如奖励和保护职业打假人、引入“吹哨人”法案等;在市场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竞争的领域,要消除行业进入壁垒,鼓励不同类型的资本进入,尤其是在涉及质量服务的专业领域,应该实现市场化竞争。

(二)不断加强质量结构优化建设

1.质量的发展要大力实施“城市反哺农村”政策

农村质量落后是我国质量发展的主要区域结构特征,国家应在宏观政策层面大力重视农村质量发展,从城市中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农村质量。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农村人口,因此解决农村质量问题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质量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任何质量发展的政策都应该服务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很高,在质量方面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因此需要政府更多地投入。要在农村加大质量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专门的农民质量维权组织,加强农民的质量安全教育和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的质量维权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

2.加快质量服务机构的市场化转轨,加速质量行政资源重点向县以下区域倾斜

实证分析表明,质量发展的区域结构差异主要是由于质量行政与公共服务资源的倒挂,而其更深层的原因又在于质量技术机构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应去行政化、去事业化。技术服务机构不再与行政职别挂钩,鼓励其实行市场化,鼓励不同资本进入到质量服务机构的竞争。技术机构应该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优质的服务取胜,而不是靠政府的行政保护来生存。在一些领域需要保留政府经营的质量管理(如监管、稽查、执法等)或服务机构,也应在人员上、机构设置上等方面大力向县和县以下地区转移。

(三)加强国家质量能力建设

1.持续深入加快政府质量管理从干预主义向“监管式治理”转变

实证数据表明:政府质量监管投入历年持续增长,但消费者对于质量监管的效果评价并不高,同时让消费者产生了政府的质量直接监管投入太少和要进一步地加大监管投入的错觉,使得政府在质量监管上长期不堪重负,却无助于质量问题的根本解决。这集中体现了政府质量能力不强,主要原因不是投入数量不足,而是监管的方式和思路存在问题,从而导致政府治理的效率不高。因此,要加速政府质量治理功能的转轨,即从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向“监管式治理”模式转变。所谓“监管式治理”是指减少微观干预: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得市场有效运行,让市场成为激励企业追求质量的基础制度约束;政府要为市场正常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消费者组织的建设、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等。质量管理机构的治理转轨是提升国家质量能力的必由之路。

2.加快建立起政府

市场一社会均衡发展的国家质量能力体系

国家质量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政府自身的建设以外,还需要市场和社会等非政府力量的共同支撑。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能力要求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力量均衡发展,政府市场社会的建构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质量能力的高低。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国家质量能力不高,主要原因不是投入数量的问题,而是结构性失衡,这种失衡又集中体现在政府力量过强,市场力量较弱,社会力量更加薄弱。要提升政府的质量能力,就必须探寻良好的政府、市场、社会互动模式,将部分政府功能改由社会来管理,同时在政府缺位部分(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中小企业的标准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扶持和培育质量领域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企业和政府行为形成监督与制衡,最大程度代表消费者利益,构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共同治理的国家质量能力体系。

3.加强质量法制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消费者对于我国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实施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在于体系不科学,法律对于质量主体的监督和保护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政府的行政干预仍起主导作用,甚至让大多数消费者对政府的行政式质量管理产生某种过度的期待。而这种情况显然无助于国家质量能力的提高。由于力量的不平衡性,法律作用的弱化将不断强化政府的力量,市场和社会力量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政府行为过分越位,法律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政府和其他市场主体行为方面作用微弱,反而导致国家质量能力低下。因此,要提升国家质量能力,同样需要质量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强化法律对于质量主体行为的监督与惩戒,以及利益的保护作用,提高规则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尽量减少政府运动式的治理和过于草率的质量法规出台。

(四)政府的质量监管应主要侧重于消费者的保护

1.提高消费者意识,加大消费者质量知识教育的力度

基于宏观质量观测的数据,我国消费者意识还比较淡薄。消费者的质量素质直接决定了质量的需求,我国消费者质量素质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质量发展状况。政府的质量服务应重点加大对消费者质量知识教育的力度,如举办各种形式的质量知识公益活动、质量知识交流座谈会等,同时,要加大质量维权途径知识的宣传和讲解,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

2.着力解决消费者集体行动的困境,增强消费者组织能力建设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以其在质量领域中的一致性和组织化,以及成员构成带来的专业性,成为质量监管最为有效的一支力量(程虹,2009)。对于目前我国具有行政化和垄断化特征的消费者权益组织,应增强消费者组织的独立性,逐渐摆脱其对行政机关的依附性。首先可实行消费者组织机构独立,参照北京社会组织创新的做法,由枢纽性社会组织来主管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组织,从而改变行政机构主管的做法。其次,建议消费者组织机构独立后,再进行人事独立和财务独立。政府机关人员不得在消费者组织中任职和兼职;财务分开记账,政府可采取购买、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扶持消费者组织财务独立后经费不足的情况。再次,打破消费者组织垄断化的特征,提高消费者组织的有效性,引入消费者组织的竞争机制。建议放宽消费者组织的成立门槛,并对消费者自发成立的多样化的消费者组织采取竞争机制、建立信用等级名单,对信用不好的、违法的消费者组织采取退出措施和处罚措施。

3.完善质量法律法规,构建“惩罚性赔偿”和“消费者集体诉讼”的制度环境

调查表明,消费者对于质量维权的效果评价不好,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个人的消费者,面对强大的企业而言,绝对是弱者。要发挥消费者的作用,就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让消费者能通过“集体”来开展行动,特别是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为了改变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高的状况,建议构建“惩罚性赔偿”和“消费者集体诉讼”的制度,减轻维权成本。此外,建议借鉴美国的“吹哨法案”,制定质量法规,鼓励“质量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并对这样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质量建设,有效地减轻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管压力,最终提高整体质量的水平。

(五)加快推进质量领域的信息建设

1.加强质量安全信息披露,提高政府质量管理的权威性

实证数据表明,消费者对于政府的质量信息披露表示不满,同时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从消费者这一信息源获得质量信息。因此,应广泛获取基于消费者的质量信息,加强质量安全信息的披露。一方面,是要对消费者广泛反映的共性的质量问题,在得到检验验证之后,及时质量安全信息;另一方面,是要调整信息披露的内容结构与渠道。消费者最关心的质量信息前三位的是事故通报、维权案件和质量常识,消费者最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除亲朋好友外,前三位是电视、互联网和报纸杂志,政府在信息披露时,应当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这些内容与渠道中。

2.加快应用“质量安全网络信息监测与预警平台”,完善区域质量安全风险基础工程

观测数据表明,消费者一方面对于政府质量信息有很高期待,但另一方面对于政府质量信息的有效性评价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于质量信息源不是基于更为有效的信息源――消费者,而是基于产品或企业。因此,政府对质量信息的资源投入与建设,应当从传统的主要获取产品检测信息,以及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为主的,基于生产者的信息获取方法,向主要从消费者获取质量信息的方式转移。政府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从互联网获取来自消费者的质量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质量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处理能力,提升质量安全风险的预警能力,降低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治理成本。

质量安全信息监测与预警服务平台是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研发中心研发的一个专业平台。该平台运用全球最大的信息载体――互联网,第一时间抓取消费者切身感知的质量安全信息,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质量语料库和预警模型”,实现质量安全风险的分析与评价。该平台能够迅速实现政府对区域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实时了解自身的质量安全状态;满足各类企业对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每日监测;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对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状态的每日监测。该平台是国内唯一在质量安全信息监测领域引入“云计算”技术的网络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并且该平台可实时向客户提供质量安全预警,避免发生群体和灾难性事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帮助客户诊断产品质量风险,降低成本,保障安全运营,维护社会形象。

加快应用“质量安全网络信息监测与预警平台”,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宏观质量信息的有效性,改善质量监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程虹、范寒冰、肖宇,2012:《企业质量安全风险有效治理的理论框架――基于互联网信息的企业质量安全分类模型及实现方法》,《管理世界》第12期。

[2]程虹,2010:《宏观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一种基于质量安全的分析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3]程虹、李丹丹、范寒冰,2011:《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4]程虹、李清泉,2009:《我国区域总体质量指数模型体系与测评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

[5]程虹,2009:《宏观质量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6]程虹,2011:《理性把握中国质量状况》,《中国质量万里行》第10期。

[7]曹乾、张晓、陈华、王福华、卜亚丽,2008:《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子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卫生统计》第25卷第3期。

[8]蔡雪雄,2009:《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历程及趋势分析》,《经济学动态》第2期。

[9]黄东海,2011:《浅析城乡产品质量“二元”结构现状及破除对策》,《中国质量报》。

[10]约瑟夫・M・朱兰,2003:《朱兰质量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2008:《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格致出版社。

[12]林毅夫、蔡、李周,1994:《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

[13]迈克尔・波特,1997:《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14]马骏、孙麾、何艳玲,2012:《中国行政国家六十年:历史与未来》,格致出版社。

[15]谭崇台,2001:《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

[16]厉以宁,1992:《市场经济就是消费至上的经济》,《文汇报》,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