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商业银行分析

篇1

关键词 农村 商业银行 风险 分析

一、前言

21世纪初,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度的变迁,农村商业银行兴起,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于2010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至此拉开了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序幕,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已迈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作为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依旧是经营风险的组织,以经营风险来实现风险收益。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尽量降低或者规避风险,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就需要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二、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

(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上存在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其在实际工作中所注重的是自身业务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对其业务中所存在风险的管理。大多数业务人员认为风险管控工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与自身的工作不存在联系;也有很多员工认为要想控制风险,必将影响业务量的增长,对于风险控制与业务利润的关系缺乏全面且正确的认识。此外,在很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中,管理人员将风险控制的途径选择在了降低业务量上,致使不仅没有降低风险,反而影响到了农村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的实现。

(二)风险计量体系尚未完善,致使风险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计量体系的建设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风险管理所生成的数据无法实现全面的分析,而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从而致使其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无法实现有效地降低或者规避。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农村商业银行所固有,而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在风险管控中所处的困境。

(三)缺少必要的风险管控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知识系统较为复杂,其所需要的是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其具备金融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等综合知识素质能力。而当前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由于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致使其本身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风险管理人才的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一)农村商业银行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且实际执行力度差

目前,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相应制度体系不健全且执行力度差是造成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业务人员的流动性过弱、相关的用人机制不完善且考核体系不健全等。例如,在开展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将职能进行细化分离,以通过相互制约来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并没有以此原则来落实工作,一人兼任数职的现象很普遍,审贷制度的分离致使贷款制度执行效果差,从而无法对贷款风险进行防范。

(二)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防控措施

目前国外的商业银行以内部评级制度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统筹,而在国内的商业银行中,缺少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部门对所存在风险的认识不全面,导致信用风险“有机可乘”。加上“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致使风险集中,而风险管理决策滞后,从而无法形成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控。

(三)基于国家对农村政策上的市场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是建立于“三农”基础上的,其自身具有与其他银行不同的特点,即承担着国家对农村政策性扶持任务,而这就使其无法避免市场风险。由于农村发展的状况不一,农业收成也就有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的高度变化性致使其风险很难预知。农村商业银行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其资金贷款的流向便是农业贷款,而农业生产需要周期且又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上农产品价格也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可以说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流向了具备高风险特征的农业生产。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尚未实现机械化的生产,农村生产力水平受限,农民几乎处于“靠天吃饭”。因此,其还款能力完全取决于农业的收成,所以这就加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四)贷款风险机制不明确,致使操作风险与不良贷款风险并存

当前,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落实贷款风险责任上存在着承担者不明确的现象,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分行行长的实际权力过大,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致使在操作上与贷款上的风险剧增。由于无法明确责任到个人,致使出现问题无法追究,最终只能以不了了之来结束问题。但事实上,这种权责失衡的局面不仅打击了一线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

四、农村商业银行构建有效风险管理模式的途径

首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要强化自身的风险观念,提高对风险管理的意识,从而才能为实现风险回避奠定基础。这就要求要将风险意识传播到内部的各个角落,使员工意识到风险控制力度与实际业务发展是成正比的,从而强化其风险意识;与此同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确保风险观念的深入。其次,要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体制,以实现风险管控相结合,并要完善风险监督工作体系,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管控能力,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再次,创造风险管理文化。创造风险管理文化有助于将风险意识全面传播到银行员工思想中,从而强化其风险意识,银行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文员会,以道德评价标准体系来形成风险性纪律,并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以将此项内容在落实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思想监督,确保银行员工的行为能够以预防风险出发,从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最后,针对当前农村商业银行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其应大力加强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风险管理团队,从而在全面提高风险管控人才质量的同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制定此项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将人才培养的对象全面覆盖于银行内部人员中,以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其风险意识与能力,并能够为企业人才的筛选工作奠定基础。

篇2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走出了一条独有的道路,虽然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说明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是有效的,是正确的。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依然不足,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可以找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维持本土经营模式

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情况和特点是不同的,而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开发有关的金融产品,适合本土的金融产品,更容易受到当地百姓的喜欢和购买。

(二)建立异地分支机构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实现建立异地分支机构,就需要各项标准符合审核要求,才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开拓市场,收拢客户资源,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情况。避免了因为所有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盈利,会出现巨大的经济风险的情况。所以,采取建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发展模式,是为了分担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一)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国政府和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等,是对经济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能够有效的控制的市场货币流通量。但是在政府和央行出台一系列政策的时候,农村商业银行因为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宏观环境产生的问题,就是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或是减弱该影响。

(二)经营环境因素的影响

农村商业银行因为发展时间短,自身体系并不成熟,所以,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十分的恶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无论是在客户资源,还是贷款标准等,都不如其他的银行具有竞争力,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模式上的选择受到了限制。所以,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因素,是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农村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主要分为总行和分行,但是由于总行和分行所在的位置比较接近,市场份额划分不足和经济链条比较短,虽然存在的风险比较小,但是减少了盈利性,却可以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

(四)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

我国经济市场发展迅速,各银行在客户资源上的竞争能力十分的强大,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在抢夺客户资源的能力不占优势。但是真正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则是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如果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好的项目投资,那么所获得的盈利就会减少,这样就不能吸引客户资源,而如果不能吸引客户资源,则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不能回馈客户一定的利息,也不能继续盈利。

(五)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储备人才能力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要比总行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要比城市有所差距。但是这些差距很快就可以弥补。现阶段,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不够好,很多优秀的人才就流失掉了,而且由于农村商业把银行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机会较少,很多员工失去了进修和进步的机会,导致员工的跳槽。所以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储备人才的能力不足,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予以支持。这也是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转型时间比较短,金融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农村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不足。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是比较科学的,但是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改变。无论是宏观环境因素,还是经营环境因素,以及软硬件设施等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影响,都能够让农村商业银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因地制宜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彭红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Z农村商业银行为例[D].华南理工大学,2013(03):144-148

篇3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经营风险分析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其内部风险主要有:

(一)资本风险。作为银行实力以及竞争力的体现,进行分析银行经营风险是需要首先对资本风险进行评估。巴塞尔协议是被成为最为实用的资本风险评估标准,该协议在2010年底进行了最为严格的一次更新。在2016年是要求要保持在8%的总资本充足率标准线,然后未来三年,慢慢升高的10.5%。同时设立一个高于风险资产2.5%到7%的缓冲防护墙,其目的为了防止在风险存在冲击是避免银行发生金融危机。

(二)信用风险。对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也要进行恰当的评估,很大一部分的信用风险发生因为多数农户乡村违约时的银行帐号单变成烂账,造成严重的信用风险,因此需要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信用度更新,给企业、个人进行投资结构以及贷款的调整。

(三)收益风险。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股份制企业,收益风险能够很好的体现他的经营水平,当收益风险产生时,说明企业经营不善或者收益不好。因为银行整体的业务选择面不宽,或者很多不良业务使得后续经营存在很多隐患,导致自白利润率相对较低。

(四)流动性风险。该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链周转不开,因为很多中小型银行有一定的区域限制,或者是农业经济生产阶段,使得农户在母校个时间段集中大量的提现资金或者贷款,进而使得银行资金流动性变快。改制后的银行他的自主权利更加政党,一些银行为了使经营规模扩大往往会实行大量的房贷,或者降低门口来增加客户,这就使得风险严重提升。

(五)操作及其他风险。和城市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结构、素质整体来说普遍偏低,很多的管理层都是原来的农村信用社人员,以及原来你行色中的管理体制,这就使得银行承担了很大的操作风险。在银行经营过程中,除了以上几种风险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风险,如道德风险、犯罪风险等,这都会严重的影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

二、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经营风险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经营风险,主要是只因为银行外部经济原因形成的风险,因为外部原因形成的风险属于不可控制风险,主要有下面几种风险。

(一)市场风险。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来分析,它的市场风险主要是两个部分:一部分,农村上银行已不是以前的单一经营业务内容,而是多方面多形式化的经营内容,它和外界市场接触角度,这样使得整个的金融市场波动会严重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使得银行经营不良。另一部分,因为银行主要是针对农村,所以它的服务对象以及服务领域主要是针对非城市用户,进馆有相应的政府扶持,但是因为农业经济市场的影响也会使得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波动较大。在市场价格形成波动时也会造成经营的偏离,农村商业银行也因此会不同程度上影响他的业务客户交易或是有经营范围。

(二)利率风险。到2017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制度改建已将近15年,而且我国也早已启动了利率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利率将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也会有一些利率相对比较敏感的内容,如外币业务、国债业务的,当然这些你的事促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化以及业务国际化的前提,而且利率风险也不能称之为末端问题了。进行利率开放后,存款利率允?S1.1倍基值内变化,贷款利率地址几点的0.7倍,这样使得银行间存在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是的农村商业银行贷、存款利率差更加缩小,直接造成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缩减化。

(三)汇率风险。对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改变了原有信用社单一存贷款模式。所谓的汇率风险,主要是指市场汇率波动使得银行预期收益偏离的现象。非常多的因素会影响汇率的变动,如战争、国际重大政策、进出口贸易变动政策等等。

(四)竞争风险。所谓的竞争风险,他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同其他的一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这就直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客户量减小,投资回报降低,业务量骤减,利息收益较低等诸多问题[2]。伴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以及一些理财机构的崛起,如支付宝、微信钱包当然,这都使得银行客户减少,业务量缩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

(五)政策法律风险。我国政策及法律的出台,尤其是对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2003年以及2014年但不得俩个法律政策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规定。

篇4

甘肃泾川农村商业银行是2015年12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原泾川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及辖内19家农村信用社合并组建而成,属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的合作制金融企业,注册资本2766.58万元,从业人员232人,机关内设9个职能部门,下辖营业网点29个,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37家,在泾川县辖区范围内形成规范、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

截至2016年11月末,泾川农商行各项资产总额463647万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为372996万元,占资产总额的80.44%,存贷比为67.76%。负债总额402043万元,其中:各项存款合计333926万元。2016年11月末,泾川农商行个人贷款余额为352143万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94.4%;制造业贷款余额985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2.6%.泾川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11月末,泾川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878.4万元,不良占比1.84%。

二、泾川县经济金融环境分析

泾川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总面积1409平方公里,全县辖内总人口3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39%。201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5.53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16.15亿元,工业产值11.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0元。

从其经济结构来看,泾川县建立了以特色农业、果业种植、蔬菜种植为支柱,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特别是经过多年发展的苹果种植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泾川苹果产量3.5亿公斤,实现产值26.6亿元。经过多年的额发展,泾川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宏观发展换环境来看,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和精准扶贫政策的连续出台和实施,各级政府对“三农”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三农”经济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需求进一步加大,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三、泾川农商银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为了使农商行认清所处的竞争环境,可以通过分析辖区主要竞争对手的方式来寻找差距,从而提供参照标准,制定发展战略。本节对泾川农商行竞争对手的分析基于泾川农村金融市场,由于银行定位和监管政策的关系,泾川农村地区主要是分布着泾川农商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这三家机构。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都基本未进入泾川农村金融市场,故本文的并没有选取他们。

(一)中国农业银行泾川县支行

毫无疑问农业银行是目前农商行在农村地区最强劲的对手。农行在泾川储蓄市场所占份额达到了23%,与农商行达到了分庭抗争的竞争趋势,见图1。

图1 泾川县储蓄市场份额

农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但受盈利性的驱使,农行也逐渐转变了竞争模式,大量撤并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机构,向着城市市场扩大业务。因此,农业银行对三农资金的投入实际上呈逐年降低的势。农行在农村地区业务的收缩为泾川农商行的扩张提供了契机,泾川农商行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二)邮政储蓄银行泾川县支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泾川县支行充分依托覆盖城乡的邮政服务网点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定位,在泾川县多个乡镇开展金融服务。目前泾川邮储是泾川农商银行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两者在农村地区网点遍布贴近,业务趋同,导致竞争激烈。泾川农商行与邮储银行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存款市场的竞争上。泾川邮储银行非常重视存款市场和业务的争夺,截止11月底,总存款规模仅次于泾川农商行和农业银行,与泾川农商行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四、泾川农商银行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泾川农商银行现实竞争力比较分析

对于泾川农商银行现实竞争力的考察,主要是将其与主要竞争对手即农业银行泾川县支行(泾川农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泾川县支行(泾川邮储)进行对比,以进一步进行分析。

1.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的比较。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是衡量银行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是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就现阶段银行的规模水平来看,泾川农商银行作为从甘肃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变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它具有区域性强,成立时间较早,业务遍布广的优势,从规模和实力上都占据主动地位。

表1 2016年泾川农商行与其他银行的相关数据比较

单位:亿元

由表1可知,截至2016年7月底,泾川农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是泾川农行和泾川邮储的1.07倍和3.96倍,营业收入分别是另外两家银行的1.21倍和4.57倍,反映出泾川农商银行的发展态势良好,在泾川金融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流动性指标比较。

流动比率比较。

银行的经营需要稳健性,这种稳健性建立在较高的流动性资产上,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能力是银行维持稳定的基础。

图2 2015年7月与2016年7月泾川农商行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流动性比例情况

图2所显示的是2015年7月和2016年7月泾川农商行、泾川农行和泾川邮储的流动比率情况,由图中数据可知,泾川农行和泾川邮储银行的流动比率呈现缓慢上涨的态势,流动性趋于变好,而泾川农商行的流动性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流动性趋于恶化。通过三者的比较我们发现,在流动比率这一指标上,泾川农商行明显低于其竞争对手,仅就2016年7月而言,其流动比率较泾川农行和泾川邮储分别低45%和46%。

3.安全性指标比较。

不良贷款率比较。

不良贷款率是评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不良贷款率和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系数呈现正相关。

图4 2015年6月与2016年6月泾川农商行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存贷比例情况

图4显示的是泾川农商银行与泾川邮储以及泾川农行的不良贷款率对比情况。图中数据显示,泾川农商银行和泾川邮储2015年的不良贷款率比同期泾川农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高136%和194%,可见其不良贷款率的差别之大。因此,相较于竞争对手,泾川农商行在不良贷款的控制方面需要着重加强。

4.收益性指标比较。

资产利润率比较。

资产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下图5数据表明,2016年三家银行的资产利润率相比2015年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这两年中,泾川农商行的资产利润率一直处于区间0.9%至1.8%内,且要高于泾川邮储和泾川农行,在2015年时达到了1.71%,泾川农商行的发展良好。

图5 2015年6月与2016年6月泾川农商行与主要竞争对手的资产利润率情况

五、泾川农商银行竞争力潜力的分析

第一,泾川农商银行作为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一颗新星,这与其拥有一个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层是密不可分的。泾川农商银行的领导团队大部分来自于合并之前的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层,他们都具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对甘肃农村地区的金融状况非常了解,在服务“三农”这一领域远远超过了其他银行的高管层。

第二,泾川农商银行初步建立起以股东大会为监督、董事会主要负责、监事会进行监督、高管层具体负责的银行治理机构。每个治理主体严格遵照自己的职权范围,明确责任、以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了规范的议事规则和授权制度。

第三,在内部控制方面,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合规,泾川农商行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在原泾川联社内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制定了包括综合及民主管理、信贷管理、个人业务管理、风险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安全保卫、科技信息、员工管理八个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泾川农商行集约化运作不足,运营成本较高。财务管理关键能力存在不足或缺失,如绩效考核、内外部定价、财务报表分析等。虽然泾川农商行具备完整的内控机制,但这种机制的运行效率一般,不具备竞争优势。

第四,在创新能力方面,由于出生于农村市场,泾川农商银行天生在金融产品的开发上能力不足。随着对国内同行的模仿以及自我的逐渐发展,目前泾川农商银行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但是,相比于其竞争对手,泾川农商行在金融产品的个性化方面处于劣势,不具备竞争优势。

六、泾川农商银行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泾川农商行的产权依旧不清晰,这必然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对银行高层管理者缺乏真正的激励、约束和监督,农商行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大部分仍然由组织部门任命,行政干预色彩严重,这样会引起银行内部管理效率低下和权利冲突。目前,农商行投资股与资格股比例失调,普遍存在资格股占比高、投资股占比低,自然人股占比高、法人股占比低等不合理F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的具体标准,三会一层职责不明确、内设专职委员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权利发挥不充分,无形中降低了管理经营效率。

(二)系统内部协调性不够

风险管控能力较弱。泾川农商银行内部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很多决策的制定由主要领导一人或少数几人完成。企业在战略目标的选择上急于求成,往往忽视风险管理。银行内部凝聚力不强,运营效率低下,利益冲突严重。财务制度不健全和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银行经营中忽视成本等因素。银行员工的法律意识淡薄,经营活动的合规要求不强,法律风险较突出。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着贷前调查可信度不高、贷中审批效率和质量有待提升、贷后检查形同虚设等问题。泾川农商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较高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上。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落后员工结构与素质尚待提高。虽然泾川农村信用社已改组为泾川农商行,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仍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员工任职和绩效考评关系不大,管理层缺乏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行政化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使得机构、人员、机制配套运行滞后,未能实现有效对接。

激励与考核机制不健全。泾川农商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员工薪酬并没有完全反映个人的绩效,使得部分员工搭便车,缺乏进取意识。单一的考核机制,使得很多部门效益仅仅按照业务量和学历及职称简单评定,缺乏一套健全的激励和考核制度。操作流程需要规范,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提高,不同岗位间内控制约机制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水平需要提升。

(三)创新与服务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较弱,服务水平落后。泾川农商银行内部缺乏系统的创新机制,创新和学习成果多为模仿别人。目前泾川农商行收入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非利息收入和中间收入占比较低。由于泾川农商行主要服务于县域和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业务单一,产品种类少,使得净利息收入占比很高。再加上泾川农商行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的欠缺和滞后,服务对象比较低端,导致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居民很难在农商行享受到和城里大型银行同等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七、提升泾川农商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一)设定发展目标

为了将泾川农商行打造成为领先的区域性农村商业银行,泾川农商行必须坚持自己的战略方向。现阶段泾川农商银行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发展目标定位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业务创新和差异化竞争这几个方面。

通过专业化的服务管理平台和专用的信贷资金服务中小微企业。单独设立三农业务部,推进业务的管理和发展,设立农户金融服务中心、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中心,专司三农业务指导、条线管理、营销服务、激励考核等职责。

(二)业务创新

通过运营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来全面提升业务创新能力。要创新审批机制以缩短审批流程,提高运营效率;结合农村经济实际推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村民经营贷、村社组织贷、组合贷款等多种创新业务品种,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客户战略

泾川农商行要紧盯政府和涉农企业目标市场,以辖区内重点行业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中小企业作为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也是各大银行竞相争夺的对象。泾川农商行必须发扬自己的优势,开辟新的信贷投放和效益增长点。第一、根据大单客户、中小客户的实际需求,开发新的投资途径,选择性地对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进行支持,并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营销机构,向中小企业推荐适合其发展的存贷款方式和其他金融产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递增梯度式形成固定的中小企业客户群。第二、构建高效审批机制,对传统的审批机制进行创新,以客户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管理机制、管理流程、审批程序、审批环节的效率安全化改革,满足中小企业“短、平、快”的信贷资金需求。第三、强化风险评估机制。以定制式贷款利率进行中小企业贷款的评估机制的构建,以中小企业的贷款率能够与资金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相抵消为原则,吸引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四)完善法人治理构架

要以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标准,对泾川农商行的产权制度进行创新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构架。创建各司其职的领导班子运行模式,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与新的发展战略配套的完善组织架构及职能。第一、理清明确泾川农商行的委托关系,明确股东与高管层之间关系,达到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权利责任和分工明确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他们的职责权力进行了明确界定,使“三会”各司其职,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目标管理,对经理层进行明确授权,赋予其独立的经营权力;经理层根据法律、章程等制度的规定对银行进行经营管理;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全面监督银行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第二、调整股东结构,适当集权。以利益相关性来增强股东的监督意识,对单个自然人和单个法人的持股比例进行上调,取消对自然人持股总比例的最低限设置,给予和控股股东抗衡的权利。

(五)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泾川农商银行现阶段组织模式用了以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分支机构,包括一个总行营业部和辖区28个支行。组织架构设计上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制衡、职责清晰、精简高效的内部管理机构,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系,实行“一级管理、三级经营”。泾川农商行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现出了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决策体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要求,形成“三会一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的组织框架。按照严格分离和相互制约的原则进行部门设置,基本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按照相互协调和平衡制约要求,对前中后台实现严格的分离和制约,构建市场营销、风险控制、财务及监督以及运营支持四大功能板块,在各板块内部进行有效的部门设置和职能分工,形成相互制衡。

(六)优化用人机制

泾川农商行应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引进关键人才,合理配置人才,提高人员效率。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盘活存量,优化各岗位人员配备,优化分支行工作人员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保证业务顺利开展。要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提高选人用人透明度,促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基础上,要注重考核评价和使用的科学性、公正性,处理好引进人才和存量人才统筹使用,调动各种人才工作积极性,不断营造重知识、重人才、重业绩的用人环境。加强制度学习和各类培训,定期考查,不断提高全行员工知识水平。

(七)完善考核制度

完善激励考核制度,是泾川农商行提高考评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激励的必要措施。要求考核到网点,考核到人,建立与战略目标紧密挂钩的指标体系及科学考核体系,给予员工充分激励,帮助全行上下不断提升个人与组织能力和潜力。引入经济资本考核指标,强化资本约束机制,防范经营行为短期化失误和经营道德风险。同时,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特点的支行,进行差异化管理,根据计划体系和考核政策分别制定管理模式,强化针对性和导向性。不以经营业绩为唯一考核指标,对其决策能力、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执行力、业务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进一步优化薪酬激励体系,扩大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占比,将公积金及住房补贴与绩效挂钩,建立健全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树立长期甚至终生为泾川农商行的事业服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徐鹏.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朱南,吴中超.东中西部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比^研究[J].金融论坛,2012(06).

[3]欧明刚,张坤.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J].银行家,2012(08).

[4]吴晓敬.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对我省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的启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8).

[5]曹园园.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农村 商业银行 效率 影响因素

农村商业银行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得到进一步发展,利用经营与所有权的分离,不仅有效的避免了行政干预问题,完善了治理结构,还优化了传统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点。

一、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发展

在近几年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发展地位,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效率。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存在滞后性特点,在资料收集方式上比较困难,因此,重视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理论创新以及业务实践运作。近几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期,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大制约。因此,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作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并不断将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发展为集约化经营。因为商业银行的效率发展是促进全球经济化发展、竞争的主要环节,在未来发展中,我国不仅要借鉴外国相关经验以及自身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研究意识,并根据市场上的实际发展,发扬创新思想,增加商业银行内部与外部发展的研究条件,还要利用有效方法优化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

根据我国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以及实际的发展特点,要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就要在规模发展、稳定发展、资源的配置、资产情况、股份结构以及创新性的发展因素进行阐述。

(一)银行规模的影响

根据我国与国外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银行的发展规模与银行的发展效率存在重要影响。在目前发展形式上,要决定银行发展的总体规模,主要根据对银行总资产、总收入、贷款额以及存款额来判断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展示了它的实际发展规模。

(二)稳定性的影响

稳定性发展能够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保障,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稳定性主要为能够抵御各个风险变化,它能保障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和积极发展。要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稳定性,就要利用充足资产,因为总资产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标志,与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效率具有紧密联系。

(三)资源配置的影响

资源的配置情况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产出能力以及规模化实施,因此,优化农村商业银行的产出能力,在各个方面扩展规模,能够促进较大的发展效果。资源的配置情况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效率,一般情况下,要分析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情况就要利用存贷比来表示。

(四)资产质量的影响

资产质量也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效率,特别对运营效率的产生形成紧密联系。因此,要分析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就要利用存在的不良贷款率作为主要条件进行分析,以保障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五)股权结构的影响

股权结构主要表现的是股权的集中化管理以及集中化管理程度。因为在这种集中化程度表现形式上,应利用相应的股东股份比例,分析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的集中程度,并保证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六)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社会不断竞争的发展时代,市场化的激烈竞争环境,要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化的发展,就要根据传统的业务发展能力以及发展形式进行分析,不断对业务发展进行创新,以保证业务的增长形式,从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化发展以及新形式发展。现如今,农村商业银行在业务形式发展上,已经将创新发展作为社会竞争的主要方式。

三、农村商业银行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

(一)发展适度性的规模经营

农村商业银行是在信用社中成长壮大的,但随着积极的发展形式,要提升自己的地位水平,也要发展一定的、适度的经营规模。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是不断增长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些资产比较少、规模比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就要扩展自身规模,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提升效率水平。但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递减形式,因此,在现象发展中,要减缓这种扩展速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促进自身实现较高的效率水平。

(二)保持充足的资本

资本是银行安全的发展的主要保障,农村商业银行在规模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农村商业银行也面临一定的资产风险问题,因为资产是在动态化条件下将资产问题暴漏的,因此,对资产需求量不断增长。农村商业银行首先要根据银行情况,制定资本管理战略,在能够满足资本量的情况下,实施有效的监督行为。而且,还要促进资本结构的优化形式,不仅要降低一定的筹资成本,还要提升银行的自身效率。

(三)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农村商业银行创立以来,根据企业结构,建立了现代化框架结构,并在内部发展中建立组织管理,如:成立董事会、监理会等组织,然后按照企业制定的规范措施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商业银行受技术效率以及治理结构的影响,不仅要执行分散性的股份制管理,还要利用先进战略实施集中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积极发展以及相关规定的有利实施,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发展的国情条件以及改革措施,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谢玉梅,胡基红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论丛,2013,(5).

篇6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策

新财务制度在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了旧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使现行的机制更具有规范力和约束力,更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新财务制度与旧的财务制度相比,在理论与实务上都具有较大的突破,而且,在报表体现形式上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贯彻新财务制度,完善农商银行的财务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新财务制度与传统财务制度相比,在会计制度规定、财务核算以及财务会计报表填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在理论与实务方面也进行了变革,这大大提升了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效能。

1.从财务制度规定方面来看,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经营性营业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论利息实现与否,都将其列入总额。但是,这种核算方法,使农村商业银行在无法回收利息的情况下,不得不以运营利润垫付利息与税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负担。

2.从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来看,新财务会计制度将利润留成的开支与奖金计入成本开支,扩大了成本核算范围。准备金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此外,折旧水平进一步提高,新的固定资产核算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无形中也增加了银行的成本核算。

3.从财务会计报表来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企业报表更加完整,能够真实、客观的展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信息。会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内容更加全面。新财务制度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杜绝了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出现。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水平的提升,使其运营受到较大影响,下面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金融行业出现了迅猛发展,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是,国家出台解禁政策之后,大量外来银行的涌入给国内农村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挑战。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农村商业发展银行存在的弊端开始显现,在资金的管理与运营模式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

2.农村商业银行缺少有效成本核算经营理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缺少成本核算理念,资金盈利水平偏低。不少金融组织存在不惜血本吸纳存款的旧习惯,这种不计算成本的运营方式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良性运营。政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存贷利率差偏小也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现。只有遵循市场机制才能实现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中按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原则找到资金投放点,从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

3.缺少风险防控意识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风险,自从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后,风险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分析面临的不同市场运营风险,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根据潜在的市场风险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决策水平。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商业银行要做好角色转变,成为有能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者,更好地迎接挑战。

三、在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新财务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新财务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维护金融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1.新财务制度使农村商业银行更加适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与旧财务制度相比,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实施新财务制度更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新的财务制度在管理制度、内容核算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发展规定,这有利于约束与规范金融机构的内部行为,从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新财务制度强化了成本管理,使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更加科学。新财务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加强了在成本管理与核算方面的内容。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目标、核算对象、成本分摊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而且按照用途重新定义收支内容,这些都规范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运营,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也使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了其经济业务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3.新财务制度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更贴近,实用性与应用性更强。新财务制度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其资金利用效益低下、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在制度方面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提供了保证。新财务制度比旧的制度更加符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

4.新财务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财务制度在政府管控、资金收支比例、存贷利率差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内容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更加完善、健全。同时,新财务制度也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新财务制度更好的得以贯彻与落实,农村商业银行就必须进行财务管理整顿,不断提升银行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新财务制度下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风险意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只有不断增强风险意识,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新财务制度的出现,为农村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意识提供了机会。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才能提升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财务信息收集与整理,对银行的季度、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构建财务预算制度。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能为银行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差额。实施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只有加大存贷利率差,才能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加强资金的有效管理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再次,要提升农村商业的风险意识,则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强化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只有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才能够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采用明晰的成本核算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则要强化对资产负债信息的管理。新财务制度要求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资金的运营情况,从而为投资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新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要实施完整的财务核算信息,要全面披露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运营信息,客观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映。同时,要强化管控手段,严格限制农村商业银行采用非法手段进行资金的吸纳与违规放贷等。此外,信息建设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内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信息建设,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提供保证与支撑,提升其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

3.新财务制度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对其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收支应纳入预算管理中,维护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与严肃性,对随意调整收支的违规行为进行惩处,规范银行的运营秩序。新财务制度中规定,要结合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办法,在明确银行预算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在预算的执行、编制以及决算环节中,采取新制度的规定,明确银行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

4.新财务制度增加了监督力度与执法力度。新财务制度要求银行机构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护了资产的完整安全;其次,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活动的全面、及时的监督管理,使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也更加完善;再次,新会计制度强调加大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监检力度,对违反新财务制度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进行严惩,从而规范银行的财务会计行为。

五、结语

新财务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在配合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提供了契机。农村商业银行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大对新财务制度的重视力度,转变管理观念,不断赢得发展先机。新财务制度的实施,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更加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也会实现跨越式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海英,郑唏涛.商业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协同共进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

[2]刘志友,孟德锋.准金融组织监管机制建设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2).

[3]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

[4]陈一洪.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及发展趋势探析——基于负债及资产结构变化的视角[J].江汉学术,2013(03).

[5]吴敏,张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研究——来自2006-2010年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 .

[6]黄德春,林丽,刘炳胜.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

篇7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引言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援“三农”,服务“三农”做出了重要贡献。商业银行的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保持社会稳定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城市金融体系接轨,同时还要承担助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任,成为金融体系中一支特殊的经济力量。然而,在金融市场环境风云突变的情况下,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又达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在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思考的。本文就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做简要的探析。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农村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金融资产的商业化运作,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以负债的形式筹集资金为途径,是集信息中介、支付中介、代收代付、财务咨询为一体的特殊企业。中国银监会将商业银行分为五类,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为其中之一。银监会统一管理全国所有的农村商业银行,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中的一种,其所有性质为股份制,其主要责任就是服务于所在地区的农业发展、农民创业以及农村经济提高。

2.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1)改革初见成效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自2001年开始的,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改革初步完成,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009年,一些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开始在其他区域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其中,天津市就有2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江苏省16家,安徽省3家。截止2011年,农村商业银行总资产突破28100亿元,税后利润高达301.8亿元。

(2)贷款运行质量低

在2011年末,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7%,比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0.77。截止到2001年,全国成立的97家农村商业银行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中涉及不良贷款率为3.02%。由此可见,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运行质量较低。

(3)基本满足融资需求

农村商业银行在成产伊始,通过多种渠道基本上可以满足融资需求,可以募集到促进“三农”发展的所需资金。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H股上市,正式拉来了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融资的大幕。2011年,多个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都开始积极筹备上市融资。

(4)发展战略不明晰

农村商业银行存活于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之中,其中虽不乏各种机遇,但存在更多的是挑战,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根本,认清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通过对自身已有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科学性的发展战略。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优势

(1)效率较高

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由于其规模小,组织结构层次少,业务处理流程简化,工作节奏快,工作效率高。其效率除了体现在业务的办理上,同时还体现在银行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的速度。农村商业银行的运作灵活动性,对市场特殊情况的发展反应也十分灵敏。高效率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优势。

(2)网点覆盖范围广

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社拥有遍布整个农村地区的、数量较大的网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他商业银行不断的减少农村网点数量,减少下放的信贷权限。然而,近些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贷款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商业银行覆盖广大农村的特点也就占据了可以拥有更多客户的优势。

(3)薪酬结构合理

农村商业银行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了富有挑战性的绩效薪酬结构,将工作人员的薪酬与工作绩效挂钩。一些农村商业银行还建立了薪酬增长机制,如果银行的经济效益发生变化,或者是物价水平,其他银行的薪酬发生调整,银行都会对银行进行动态调整,始终让薪酬的总体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保持平衡。每季度和每年,还会根据效益情况,实施激励利计划。

2.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劣势

(1)不重视员工培训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就必须定期开展员工培训,以严格的考核方式审查培训效果。然而,很多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地处偏远农村,并且只重视业务发展,忽视员工培训,并非制定健全的员工培训机制,不效的制约了员工潜能的发挥,也员工工作能力的持续提高。

(2)管理机制不科学

农村商业银行对岗位与员工的管理一直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并且明确划分每个岗位的职责。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被招聘来的员工并没有被安置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岗位的职权划分也很模糊。员工岗位的调动也并不能从全局出发,既限制了员工专业技能的发挥,也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3)信贷业务管理系统缺失

信贷业务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银行应该根据信贷业务的办理流程,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应有贷前调查、授信审查、贷后管理等,同时还要建立科学、适宜的风险管理系统。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受计算机网络的限制,并不能使所有的银行都采用统一的信贷业务管理系统,这就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信贷业务的办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流程,容易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纰漏,增大信贷风险。

三、探析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1.优化业务发展结构

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发挥其地域优势外,更为关键的就是打造适合农村地区的、低风险率的特色产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建立有针对性的专业团队,例如专业理财业务发展团队,专业营销团队等。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创新多种营销渠道,提高农村居民对农商行的认可度。结合农村地区经济与人文特点,合理的拓展业务,精化业务,优化业务发展结构。

2.建立客户营销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必段秉持客户为银行发展的重心这一原则,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特色优质服务,形成全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系。客户营销模式的构建,首先要对客户进行分类,农商行客户可以分为大型客户、中型客户以及小客户。对于大型客户,银行应审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深入调查大客户的资产运作情况,稳步推进与大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中型客户应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创新金融业务服务。小型客户的维护则在于其服务的实际可行性以及对于小型客户的适应性。

3.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一个阶段内银行是否可以获得利润,经营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银行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财务,计划财务作为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各个业务部门展开经营活动的目标参考。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重视计划财务的作用,就要让计划财务精准的分析出当前银行所面临的财务状况,面对动荡的金融环境,对银行未来业务的发展做一个预测,制定紧急情况财务应急预案,合理的规避金融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风险。财务管理要围绕“目标利润”这一核心,将银行开展的所有业务都纳入到预算体系中来,让所有员工都加入到财务控制活动中来。预算管理要贯穿于银行业务开展的整个进程中来,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体系作为实现预算目标的可靠保障。

4.重视风险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经营业绩受市场变化因素影响较大。如果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与经济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差,银行就可能会蒙受风险。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几种类型。风险管理是任何一个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严格的管理制度应包括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因素,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的处理等。重视风险管理,就要积极主动的探析有可能诱发风险的各种诱因,筹备风险应对措施,制度资本补充计划,将银行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结语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处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历史大环境下,其发展过程中,既要面对机遇与要面对挑战。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对金融市场的关注度也日益升温,以及国家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讲都是重大机遇。然而,越来越严格的外部监管与货币政策,风险管理难度以及同行业激烈的竞争都是巨大的挑战。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借鉴其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维护与拓展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健全业务管理系统,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徐晓亮.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探讨[J].江苏企业管理,2013(8).

[2]王玲,谢玉梅,胡基红.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论丛,2013(5).

[3]刘万里,刘小靖.蛟河农村商业银行召开2013年半年工作会议[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8).

篇8

信贷业务由来已久,而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又独具特色。本文通过简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分类,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国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给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为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绪论

目前,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范畴,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通过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改革或重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由于地处农村,且在改革转变的过程中常常遗留大量的问题,这就造成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单一,大多是与农业相关信贷,且遗留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又会使得信贷质量低下,信贷风险增加。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农村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信贷管理问题,及时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正常有序进行。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中,信贷业务导致的资产风险是最主要的。信贷业务风险主要是指已经外放的商业贷款,由于贷款人破产或违约、金融市场危机或波动、或银行内部执法问题等造成的外放贷款难以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而造成的银行损伤。[1]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中可以看出,信贷风险主要分为三类:客户信用风险;贷款保证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针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客户信用风险是常见且高发的风险种类。产生原因多是由于贷款人故意或无意而实施的违约行为导致的。在农作物的播种时期,农民常常贷款进行种子购买,并在收获后偿还贷款,但由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还要受到雨水、风雪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就使得贷款产生自然风险,同时由于贷款人可能产生的经济危机等因素,使得农村商业信贷风险大大高于城市商业信贷;贷款保证风险主要是银行在信贷初期,对担保人的担保资格、担保手续、代偿能力等评估不足而造成要款难等问题。[2]农村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集合,人们容易受到直系或旁系亲属等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判断的片面性;市场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银行本身的经营问题而带来的信贷风险。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农村环境的影响,而农村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需要银行经营者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

二、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一)银行内部相关控制机制不健全

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在建立初期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章程,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可借鉴经验不多,在加上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都给农村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信贷风险。[3]大部分的农村商业银行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模式等延续着农村信用社的传统理念,很难对信贷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如银行信贷过程中一般要遵循贷款的“三查”制度,即对贷款进行贷款前的调查、贷款过程中的审查和贷款后的管理。[4]贷款前审查主要是对贷款人的还贷能力、信用状况和担保人的担保能力、代偿能力等进行合理分析,评估其是否具有贷款的前提条件。贷款中的审查主要是对贷款的相关手续、贷款真实性等进行核实,确保贷款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贷款后的管理主要是防止贷款出现不良用途等,及早发现和防范潜在风险。但在当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过程中,“三查”制度出现严重的落实不到位情况,这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

(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短,在信贷风险的管理上,大多存在着信贷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5]发达国家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大多是建立在科学可靠的风险模型和指标体系上,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风险分析还停留在经验分析或定性分析上,缺乏科学可靠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指标体系,不能建立有效的风险模型。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审查人的主观判断进行评估。

(三)银行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

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信贷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本。银行人员往往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只重视信贷业务的开展,而忽略了对风险的评估。[6]这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具备风险管理意识的业务员,于银行而言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另外,信贷业务员的责任心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等也是造成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更有甚者,部门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公款私用等,致使银行利益受损。

(四)银行信贷资产的结构分配不合理

信贷资产分配的合理与否将会严重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长中短期比例不均、行业或客户单一等,这就使得信贷的风险比例上升,一旦某一行业或某一客户受到市场经济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将会给银行造成严重的信贷风险。

三、农村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信贷机制

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确定自身的信贷范围和信贷机制。如首先可以扩大信贷客户群体、吸收更多的存款,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其次要保持合适的贷款速度,避免集中贷款,严格执行“三查”制度,确保贷款人的还贷能力或担保人的代偿能力。最后要合理分配信贷产业,不要集中投放到某一产业,根据当地的经济特色,投放大比例贷款到特色产业中,同时要适度关注新兴产业。

(二)完善信贷流程和操作规范

除“三查”制度外,农村商业银行应借鉴其他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详实的信贷流程和操作规范。在信贷流程上,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每个步骤都有据可依。在贷放分控上,要责任到人,制定严格的审查条件。近些年,随着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不断改革,逐步建立了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但是由于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激励约束制度,导致政策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功效,所以银行应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利益的均衡分配,强化以风险回报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不同的内容构建不同的机制体系。另外,应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所谓的五级分类制度指的是对借贷人资金流动状况的实时监测,通过动态分析借贷人的财务实力等信息对贷款的收益或受损情况进行提前预测和监督,从而更好的掌握贷款的质量,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三)加强信贷风险防范意识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服务本身就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是每个银行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如果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的正常发展,甚至会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存亡。所以银行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不仅要求银行本身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相关的风险理论建设,同时也要求银行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努力学习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商业银行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策略,确保对风险的有效监控和审慎经营,逐步降低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其次,应严格规范贷款操作流程,制定标准的操作准则,任何工作人员都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避免因私利而给银行带来不利的影响,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按照规定办理;最后,应建立完善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系统以及信贷资产风险化解系统,组建专业的风险专家小组,负责对风险的实时监控,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切实将风险防范落到实处,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四)完善个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方法

要想降低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除了加强内部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外部建设,全面掌握借贷人的个人信用情况,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采取合作,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对于信贷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在借贷业务开展之前,银行应对客户的基本信用信息进行全面的把握,包括自然情况、贷款基本情况、社会信誉情况以及家庭资产情况等,同时要通过走访邻居等方式了解借贷人的邻里关系及个人品质,是否有偿还的能力,然后对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计算出每位客户的信用等级,最后,银行应对不同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只有符合借贷要求的客户才能正常开展借贷合作,否则将不具贷款发放条件。

(五)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

信贷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贷风险情况,因为银行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品格,能够抵制不良诱惑,尤其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一般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很不完善,更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所以银行应努力加强对信贷人员队伍建设。首先,应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相较于城市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对人才的引进方面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所以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就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大奖励力度,避免人才的流失,在进行信贷人员招聘时不仅要考察应聘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能力,还要对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进行评估,选择高素质、专业的人员;其次,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日常培训。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银行信贷业务也在不断改革,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信贷人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加强日常的学习。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短期培训的方式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培训结束后应采取考核制度,对不合格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另外,要努力为员工的学习营造积极的氛围,鼓励他们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金融知识,建立激励机制,努力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总结

在自身因素及市场环境双重影响下,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风险体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专业的信贷人员队伍,加强信贷文化建设,才能从容地面对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各种冲击,保证发展的稳定性,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陆淑娴 单位:浙江东阳农村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冯宗宪.金融风险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林志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知识经济,201(23):53-54.

[3]魏滔.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3.

[4]袭宝仁.农村商业银行防范信贷操作风险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65-66.

篇9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问题;对策

一、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07年3月底,已有27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社,全国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89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另有7家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其运行状况良好。

《农村商业银行法》第60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行对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各项情况的稽核、监督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稽核,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方针与政策、内部控制规章与制度,依据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稽核、核对、检查、监督,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效益性。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和检查的范围包括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贷款业务稽核、结算业务稽核。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主要有企业存款的稽核、储蓄存款稽核和外汇存款稽核。贷款业务稽核主要有:工商贷款的稽核、农业贷款的稽核、基本建设贷款稽核和外汇贷款稽核。结算业务稽核主要有结算原则执行情况和稽核、计算方式的稽核、联行往来的稽核和国际结算稽核。呆账业务稽核。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具体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其社会信誉,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稽核人和检查工作的具体措施有权调阅有关文件,查阅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档案、资料,有权要求被稽核行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稽核实行,如说明情况或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有权纠正违反政策和会计原则事项,并督促被稽核采取措施,限期解决,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商机行报告,会同监察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稽核的主要职能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账务是否正常,参与银行制订现行的业务政策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银行内部法规的制订;参与评估机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的工作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判断上述职能是否在有效的情况下实施;估价内部稽核是否具有独立地位,如果内部稽核卷入了日常业务就有可能丧失这种独立性;判断稽核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发挥;确定稽核的可依赖程度;判断稽核的组织结构在贯彻董事会决策上的效能。

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分析

1、现行稽核监督方法欠科学。(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账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农村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2、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存在不少缺陷。(1)分行直设式。即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直接设立内部稽核职能部门,并对其实施全面管理和考核,总行稽核部仅对其业务开展进行指导性管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极差、职能作用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由分行任命,工作开展极易受分行的左右和制约;个别稽核部门职责混淆,长期兼任其他部门的职能;个别分行将稽核部门视同一般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2)总行-分行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对辖内分行派驻稽核分部或总行审计特派办,由总行稽核总部对其实施相对垂直管理。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不足、垂直管理不够彻底。其主要表现为:总行仍将内部稽核总部设置于经营层内,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各稽核派驻机构在人事等方面虽归属总行统一管理,但稽核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却实施属地管理,影响了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有效性。(3)总行-片区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设立内部稽核总部,按区域设置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且实施完全的垂直管理。其主要优点是独立性较强,但存在派驻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检查频率降低、外部监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如某银行实施了“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派驻分行稽核专员办”三级稽核组织模式,但稽核专员办仅有3人。由于片区派驻机构均设立于其他城市,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当地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3、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是当前制约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出现在实施程序、稽核频率及指标等方面。(1)实施程序有漏洞。稽核监督计划制定不够精细,缺乏对稽核对象的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不能准确把握稽核对象的问题和重点。稽核检查方案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控制内部稽核人员的操作风险。稽核检查报告途径不够通畅。后续检查相对空虚。(2)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3)稽核检查的后评价和处罚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现场检查的后评价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稽核检查后,并未深入分析和评价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内部控制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个别农村商业银行在2005年也已开始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处罚力度。

(二)稽核监督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总行层面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弱化了银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控制”、“重业绩、轻风险”和“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以致内部控制相对乏力,强化内部监督的主观动力不足,对内部稽核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进程较为缓慢。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一级人,极易与总行形成“共谋”,忽视稽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

2、从分行层面来看,传统的稽核监督理念导致了银行内部稽核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现代审计理论,稽核检查应更加注重对业务程序和内控系统的分析。传统的稽核理念缺乏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使内部稽核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内部稽核的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3、从监管层面来看,外部监管的软约束削弱了银行增强内部稽核有效性的外在压力。一是稽核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二是基层监管机构力不从心。各农村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内部稽核系统均由总行设计和构建,各分行难以采纳地方银行监管机构对其改进和完善内部稽核体系的监管建议。同时,因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的外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地方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已成为客观必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结构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改进稽核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强化内部再监督。设立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并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以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核体系有效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再监督,促使内部稽核体系的改进和有效运行。

再造内部稽核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运行效率。一是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内部稽核的组织设计。农村商业银行一般宜推行“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分行稽核专员办”的三级派驻模式,总行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内部稽核机构均由总行派驻,人事、薪酬均由总行统一考核和决定。二是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农村商业银行应实施稽核人员准入管理,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实施稽核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稽核人员待遇,增加稽核人员数量,使各级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对基层银行合理的稽核频率和范围。

强化稽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推动内部稽核的改革进程。一是完善银行业内部稽核运行的监管规章和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管理办法,从组织设计、方法和程序、外部监管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内部稽核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运行的问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处罚办法。二是建立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状况的分级监管模式。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组织模式向“垂直管理、片区派驻、分级设置”发展的趋势。三是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制定和落实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议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建设纳入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内部稽核体系建设的短、中、长期目标,落实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使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体系符合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电脑作为高科技技术手段,应该实际运用到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内容中。电脑稽核能够独立形成以检查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为目的,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其他类型的稽核提供事前、事后、事中的证据、分析判断等的支持。电脑稽核系统属于典型的事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既包括了银行业务的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维护,同时,也包括业务数据的统计信息。这个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分布监督和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心统一监督或各营业点自己监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宝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肖菱,张益标.对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制度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3(1).

3、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4、刘茹,苏进波.基层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如何适应经营机制的转变[J].华北金融,2000(Z1).

篇10

关键词:中间业务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 SWOT分析 应对措施

自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到1996年启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有20个年头,基本实现了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定价。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开放昭示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存款利率也将完全开放。这一趋势对我国2013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占总收入76%的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西方国家实行混业经营以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美国的中间业务范围涵盖传统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而我国的中间业务大都却还停留在筹资功能强、操作简单的劳务型、低收益业务上。如何摆脱现在这种情况,增加商业银行的非利差收入,拓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随着我过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强。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中间业务的定义是: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并将其划分为九大类: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托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运行情况

从各商业银行年报来看,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迅速扩张之后,2012年中间业务增速有所放缓,这主要是受监管政策和市场行情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各商业银行仍把中间业务当作战略发展的重点。各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在2012年皆呈现上升态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同业收入增幅赶超营业收入增幅,北京银行同业收入增幅甚至达到了66%。而大型商业银行同业收入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说明其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低于其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发展速度。

从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来看,除顾问和咨询收入外,2012年中间业务其他条线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幅各有偏重,中国银行收入增幅最大的是银行卡收入(39.13%),农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则是业务(57.5%,200.23%),招商银行是资产托管业务(51.51%),北京银行是信贷承诺业务(249.61%),南京银行则是支付结算业务(72.97%)。其中,各商业银行均在资产托管业务有较大增幅,顾问和咨询收入则均出现负增长。而信贷承诺业务则出现两极分化,作为北京银行增幅最大的业务却是农业银行跌幅最大的业务。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银行卡、等传统业务范畴中,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中间业务占据主导地位,新兴中间业务虽快速发展但市场份额仍较小

许多商业银行开立中间业务的目的是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进行补充,使客户不因中间业务的缺乏而流失,并没有把中间业务当作一个主要业务板块来对待,也没有意识到中间业务的巨大盈利空间。而且由于中间业务发展时间较短,品种单一,且主要集中在一些操作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业务上,如支付结算、工资、代收水电费等。而对技能要求较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务的中间业务如理财咨询、资产评估等中间业务才刚刚起步,有的甚至还未开展。

2、法律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虽然在业务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间业务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仅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和其他一些指导性文件。而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原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商业银行经营性风险,但也使得有很多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不敢大力开展,只敢小规模试点,而涉及到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托管类业务更是大受影响。

3、定价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通过开展中间业务,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和佣金来获得收入。但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缺乏统一规范的定价系统,并且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来监管各商业银行的不合理收费。而商业银行以防止客户流失为目的开设的中间业务项目,通常只收取较低的手续费和佣金,并不能体现中间业务的服务性特征。这样一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利润就会降低,其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就会不足,金融创新就难以发展。

二、江阴农商行现状

2001年,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注册,由一个传统的合作制农村信用社转化为具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这十几年,董事会围绕股东大会各项决策,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立足业务发展,以江阴发达的经济为依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截至2012年底,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733.73亿元,较2011年增加170.77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1.71亿元,较2011年增加7.77亿元,增长率为17%。2012年,全行实现利润总额12.33亿元,净利润10.04亿元,比2011年增加1亿元。营业收入23.65亿元,比2011年增加4.4亿元,增长率为22.85%。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432万元,占收入总额的2.29%。相较于第一部分分析的各家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非常低,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有以下几项:结算及业务、银票业务、第三方存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贵金属业务。中间业务的大力开展拓宽了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范围,在原来老客户的基础上,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青年客户不断增多。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2001年成立时共有员工769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24人,占员工总数比例分别是0.26%和3.12%。到2012年年底,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共有正式职工1031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35人,大学本科学历584人,占员工总数比例分别是3.39%和56.64%。由此可见,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结构、专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团队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SWOT分析

(一)优势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优势主要有三点。第一,作为江阴地区网点最多的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在开发农村市场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众多的网点,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可以推广到江阴的各个角落,而与中小企业、农户的良好业务关系,则有利于设计并发展一些适合农村、农业、农民的特殊中间业务,来填补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空白。第二,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快速高效地办理中间业务,由于其管理决策层较少,对市场的变化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地传达到各个支行、网点,这是有层层决策层的大型商业银行所做不到的。第三,国内外成功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的中间业务经验。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非常成熟,美国的商业银行提过2万多项中间业务服务,并且国内的中国银行等也已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三千多项中间业务,这就为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新设中间业务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减少了开发新业务的成本与风险。

(二)劣势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主要有以下不足:第一,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主要还是利差收入,中间业务占的比例很小,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统。整个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有效的系统,而是将中间业务分散于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各自管理。第三,防范风险能力较小。由于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净资产较少,使得其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时,风险承受能力较差,这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先天不足。而对于中间业务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和专项审计稽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经验管理者对中间业务风险状况把握不准确,从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推广造成影响。第四,产品品种较少,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涉及的中间业务主要有支付结算、个人理财、贵金属等,产品品种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第五,创新能力不足。受电子银行覆盖面较小和高端复合人才严重缺乏制约,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没有实现创新,现开设的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

(三)威胁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威胁:第一,国际经济形势动荡,欧债危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新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银行坏账率节节攀升,银行业面临巨大挑战,系统风险、信用风险必然对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第二,竞争对手不断增多。目前,国内开展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很多,而大型商业银行因为中间业务开班较早,资金实力雄厚,占据了中间业务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使得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较小。。第三,客户需求多样化。新时期的金融消费者,已经不仅仅从存贷款利率来选择银行,而是更加注重选择有助于创造自身价值的综合性高端银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势必要求银行提供更全面、更精细、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对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应对办法

(一)完善中间业务定价机制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产品开发能力和同业竞争情况来制定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一般而言,如果是作为资产与负债业务的补充,防止客户流失,本身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中间业务,如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应实行较低的定价策略,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客户。如果是本身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市场需求广泛,独创性强,可复制性低的中间业务,如理财咨询、资产评估,应实行较高的定价策略,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以期获得较大利润。

(二)加强培养和引进人才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提高现有员工专业素质,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对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现有的中间业务从业人员进行较高层次的脱产与在职培训,使其更专业化、复合化。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的加盟,为江阴农商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大力促进电子化发展

建立江阴农商行自己的金融数据库,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建立完善高效的市场信息传递处理系统和综合服务信息系统,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季伟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及天津银行应采取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