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

篇1

【关键词】社区教育 家政教育 心身保健教育 审美教育

Trial discussion on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ity community education

Guo Xuexian

【Abstract】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ommunity and also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improving the residents’ culture level and general quality. Through the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ng method and literature method, the contents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nclude the enfant, the housewifery, the health protection of body and mind, the morality, the aesthetics and the law, which has open out 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main value.

【Keywords】Community educationHousewifery educationHealth protection education of body and mindAesthetic education

社区教育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基础,是基层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从目前我国社区的发展状况看,社区教育的重点是推行社区公众教育,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人接受教育、人人参与教育为宗旨的社区公众终身教育。它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最佳途径。具体活动形式有:

1.社区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也叫学前教育,是有关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所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为幼儿园,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正常发展,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由于幼儿是对社区依赖性较强的群体,所以幼儿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单位办幼儿园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计划经济时期各个单位不管大小都办幼儿园和托儿所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幼儿教育归向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每个家庭的情况看,家长为了安心生产、工作和学习,减轻教育子女的负担,都希望就近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就为社区的幼儿教育提出了社会需求。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每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以后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上的因素都为社区的幼儿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社区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抓住机遇,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从幼儿园的选址、设计、设备、教师、教育方针、教育内容等都要精心策划和落实,以创新的精神、现代的观念、服务的宗旨办好社区的幼儿教育。使居住在本社区的幼儿在社区内就能受到良好、优质的教育。

2.家政教育。家政教育是与家政服务相对应的教育活动,在社区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因为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及其家庭,家庭是社区组织的“细胞”,家庭的科学管理和文明幸福,是社区稳定乃至社会发展的基础。

家政教育是向社区居民进行家庭科学管理教育,涉及每个家庭及成员的现实利益,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内容有:家庭育儿、心身卫生与保健、营养与配餐、家庭理财、家庭教育方法、家庭布饰与审美、家庭关系的调适等。家政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家政教育使人们增长家庭生活知识和家庭管理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管理和建设家庭,形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成员的人生质量,为建立文明、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作出贡献。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政服务开始走向社会化,进行家政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家庭的文明、幸福是社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

3.居民道德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既要重视公民的社会公德教育,也要重视家庭美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社区居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自觉的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参与和落实。社区教育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社区管理工作之中,逐步形成道德教育与社区管理,自律与他律互相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社会舆论等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地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居民的道德素质。使道德教育真正的起到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确立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形成道德习惯的作用。使居民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修养、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

4.居民心身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心身卫生和保健问题越来越重要。人生的质量、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文明都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使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心理健康的人一般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生活、积极工作,有较强的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特别是在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突出、尖锐,社会竞争激烈,面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环境,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很难适应的,更谈不上发展。因此,人生的幸福需要心身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身健康,社会生活也需要心身健康,现代社区建设和完善更需要心身健康。心身健康是人民维持正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必需条件。社区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人们进行心身健康教育,使本社区居民心身健康、人格完善,自觉地约束自己,主动关心他人,使社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

5.居民审美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有理智和道德,还要有审美的情趣和知识。审美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激情、一种欣赏和评价,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审美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思想情感方式,它以情感、启示、满足、成功、愉悦等特殊形式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审美实践活动能通过各种美的形象来触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审美修养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面和内在需要。不仅表现出人们审美的心态,还使人们从美的高度来审视现实和参与社区管理。因此,社区教育必须把对居民的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提高审美的知识和能力,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从而使居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社区、热爱祖国。

6.社区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们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社区要经常组织居民学习法律,特别是与社区成员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法、民法、财产继承法、老年人保护条例、青少年保护条例等内容应当反复宣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让人们懂法、守法、用法,不仅人人遵守法律,还会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走向法制化。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文明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建设社区的精神文明,发展社区的先进文化,必须有法律制度作保障。而法治建设落实如何,公民学法、守法的程度如何,又取决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只有二者的密切结合,才能提高人们塑造理想人格的主动性,增强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总之,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逐渐完善,城市社区的教育问题凸显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及和睦幸福,更关系到社区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和社区工作者必须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来落实。

参考文献

篇2

一般来讲,检察官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检察官的职业道德。立法是公正的尺度,审判是公正的艺术,而检察官则是公正的守护者和实现者。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是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对于检察官而言,职业的特殊要求需要检察官首要的品质是公正和公平,这既是执法的技术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鉴于检察人员可能发生偏离公正执法对于法律监督权威的损害远远大于执法技术上的失误,因此维护公平正义首先应被视为一种对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同时,由于检察人员的活动依法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法律对其身份具有保障权,执法的公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其“良心”保证的。因此,相对于外在的监督与制约,职业道德和检察职业自律是更为重要和有效的保障机制,在这方面最基本的要求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依法办事”,要培养检察人员对于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和尊崇感,不受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干扰左右的、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严格遵守。

公正和正义的检察职业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理念的层次和或者沦为空洞的口号,而应当具有现实可行性,形成具体的行为规范,建立起内部的监督和自律机制,并能在检察人员违反这些道德规范的时候,有效地发动责任追究和制裁机制,这种机制的完善程度决定着检察人员的逐步成熟和社会威望,这也是从内部控制检察官偏离公正的最重要的防线。

二是检察人员的职业技能。包括法律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对法律规范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法律意识、掌握证据的和事实的能力、思辨、辩论和撰写理论调研和法律文书的能力等等。这方面的职业素质决定着法律监督各项活动的实体和程序过程及其结果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乎着检察机关的外在形象也即执法水平。这些职业素质不同于文化素养,并非能够通过书本和一朝一夕即可掌握的,它的掌握和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长时间的磨练,因此高素质的检察人员其职历的长短和年龄本身就成为其素质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也说明一个成熟的检察官的成长之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原因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遴选和培养检察官时必须充分考虑检察人员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注重对检察官多个岗位的使用和锻炼,应当看到多种业务经历对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的实践意义,也更加有利于检察官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完善。

三是检察官的学养。这几年随着各种学历教育和培训,包括新录用人员的更新换代,检察队伍的知识层次和学历结构有了根本的变化,但知识仅是理解的基础,并不一定转化为能力和智慧。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的学问及养成,并不仅仅意味着学历,甚至主要不是指学历,因为一个检察官的学养不仅包括法律方面的素养,即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指他们在处理法律监督事务中所必需的社会常识,即对社会生活、生活价值和生活利益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尤其对于基础的检察官而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还意味着对当地社会及其一般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了解,这些都是处理法律监督事务所必需的。检察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就必须注重学养,还在于:社会公正不单单是法律的范畴,同时也是哲学伦理学的范畴;一名成熟的检察官必须认识到,公正并非法律应当保护和促进的唯一价值,公正本身是个需要多元价值体系维护的世界。检察官在维护社会公正时,有时需要在现实社会价值体系中做出选择与平衡,要在法律公正和社会公正之间实现一个功利性的最佳结合,通俗地讲,我们在法律监督活动中要遵循严格依法办事,但还要将三个有利于融会贯通。事实上,这是一个具有十分深刻内涵的法哲学命题,包含着丰富的理性、经验、政治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要求。要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与选择,则是一名检察官最难以逾越的坎,也是一个检察官努力的最佳境界。法律监督者仅有公正的愿望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掌握公正的学问,称职的检察官必须集公正的意识、品质和深厚的法学和社会知识修养于一身。

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决定了检察业务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交换的标准与分配的比例,刑法的适用和补偿的确定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监督活动去确认和实现,而由于社会总是在发展,社会生活总是具体的、复杂的,法律是先定的概括的,人的认识是多样的、受局限的,而审查和判断又必须是明确的、肯定的。因而检察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必须既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又必须兼顾相关的价值。比如,是首先考虑社会秩序安定的需要,还是社会公正的需要,抑或是社会效益的效益?在这三者之间协调,既要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突出某种价值,又要不忽视或损伤另外的价值,因此就所需的相关知识而言,从价值选择平衡上就决定了一个优秀的检察官应当是伦理学家、政治学家;任何一部法律都涉及众多技术问题,如概念的理解、原则的贯通、条款的应用、法律文书中对法律和事实的说理和阐述,那么优秀的检察官又必须是逻辑学家、语言学家;法律监督活动也并不是简单的找法过程和制作下达法律文书的过程,它同时是向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宣传法律和法制的活动,因此优秀的检察官又必须是心理学家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法律宣传家。检察官的学识还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的发展中保持审慎稳健的而非激进的立场和态度,才能起到平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高素质检察官的培养与其他纯技术的专家产生有所不同,其能力并不是与学历的高低成正比的。

一个所谓的法制社会可以在数年内建立起庞大的法典和法律规范体系,却很难一蹴而就地造就出一个成熟的执法群体,包括一个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成熟的检察官群体。检察人员的职业素质即其健康的职业道德、成熟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职业学养,是如同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样,检察官也是在长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中逐渐成长的,其职业素质的内涵也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备。然而,在我国法律的构建和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检察人员职业素质的形成和成长往往滞后于法律制度,并可能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检察官的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检察人员的素质上:比如部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自律机制的欠缺,专业技能的相对低下,教育培训制度的不健全等等。或许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检察人员的人数,营造出一片法制的繁荣,但却无法真正提高检察官的素质,尤其是建立在检察官高素质基础上的独立执法与自治的机制和内在的凝聚力。在此,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篇3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专业;装饰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能够胜任室内设计与施工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其所开设的课程都应该紧紧围绕并高度对应其行业实际和典型工作任务。其中,“正确且高效地识图、制图”的能力,是从事室内设计专业相关工作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正是装饰工程制图这门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如何在装饰工程制图课程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实现真正意义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化”教学,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课程基本情况分析

(一)课程性质

装饰工程制图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识图与制图的能力。它以室内设计手绘表现等课程为前导,以CAD软件教学为配套,以室内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和各类室内空间设计专题课程为后续,培养室内装饰类实用型人材。

(二)课程总体设计方向

该课程是依据“室内设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识图”“制图”等工作项目进行设置的。总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训练中感受真实的工作过程,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岗位实际所需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点与思路分析

高职学制三年,除去最后实习阶段,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所以课程教学和技能培养任务非常重。因此在设置装饰工程制图课程中要注意几点。

(一)精讲多练

不能照搬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总结教学经验和充分进行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剔除与岗位关联性不大的内容,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深入彻底地梳理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确每一个环节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以理论学习为指引,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调精讲多练。

(二)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如何真正实现“职业化”教学?在装饰工程制图课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型、任务驱动式教学不能流于表面,要真正落到实处。

如何更好地进行“技能”教学?技能学习不能靠“悟”,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系统学习,教学内容要标准,要统一,不能你教你的,他教他的,学生学自己的。

三、课程教改内容与优化细则分析

(一)教学目标

装饰工程制图课程总体目标概括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工程制图的基础原理(投影的概念),理解几何作图的原理与技巧,理解并掌握建筑制图国标以及相关图形符号的意义、内容与具体用途,理解并掌握装饰工程制图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求,最终实现正确、高效识图。

2.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几何作图的方法与技巧(手绘),掌握透视图的基本画法(手绘),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制图工作环境设定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标准图框、基本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室内装饰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节电大样详图)的能力,最终实现正确、高效制图。

3.职业目标:熟悉岗位实际工作流程,培养严谨、认真、耐心、踏实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设置

可以基于实际需要,提出“大课程”的概念,即将多门联系非常密切的课程进行优化调整,互相补充,为一个共同目标组建成一个大型课程。装饰工程制图课程就非常适合进行这样的探索。(具体可参见图1)

1.精炼、优化现有课程

将原有的装饰工程制图课和AutoCAD软件课进行压缩和优化,剔除专业相关性弱的内容,将精华部分简化为装饰工程制图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训练制图所需的专业思维和严谨态度、初步认识装饰工程制图的相关内容和标准。而AutoCAD软件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该软件操作的基本方法。

2.创新课程

创新设置一门装饰工程制图CAD训练营课程,将制图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能大大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三)教学手段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以图纸临摹为主要手段,针对每张具体图纸遵循“讲”“练”“思”“考”的教学流程。

(四)教学内容

将手工制图部分精炼,构建“投影基础+几何制图基础+工程制图基础”内容模块,剔除^于复杂的几何制图部分内容,剔除透视图的内容(在手绘课中已经学习过)。

AutoCAD软件课以精讲多练的方式教授软件基础操作,后期以简单的平面图练习承接之后的制图实训课程。

装饰工程制图CAD强化训练营课程是在前面两门先导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装饰工程制图”的核心技能。以某教工宿舍楼的工程制图这一真实的项目为例,可将其分解为四大情境,分别是:要复习基础知识,如建筑制图国标等;建筑工程制图,包括临摹该宿舍楼的建筑工程图,含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并学习理解建筑详图;室内装饰工程制图,包括原始建筑图、拆建墙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地面铺装图等;详图专题,将建筑详图和室内装饰节电大样详图单独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训练,其原因是详图涉及到严谨的材料和工艺,学生软件操作再好,如果缺乏实际工程经验,也很难深入。

(五)教学设计

设立“内容标准化”“过程程序化”“方法模式化”和“体系项目化”的职业化教学“四化”改革目标,将“利用CAD软件进行室内装饰工程制图”的技能内容分解为一个个“标准动作”,科学地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项目导向),又将教学模块分解为若干教学情境(能力领域),再将教学情境分解为若干任务(典型任务),并且基于真实的工作工程不断重复(项目改变,过程重复,但是内容难度递增),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真实工作流程的情况下,不断提升。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优化与调整,装饰工程制图课程能够更好地体现“职业化”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篇4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1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运用各种建筑构件建造出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基本功能经济和艺术需要的建筑空间。设计师在建筑物建造之前必须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做好设想和应对。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对建筑实体的形成和产生具有指导作用。

室内设计是处理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塑造整体建筑空间环境,改善人们生活居住质量的学科,是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业主的经济能力和环境特点,运用技术手段、造型艺术和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对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生理和精神需求,保障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室内设计不仅具有满足相应功能要求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反映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的艺术价值。室内设计与建筑同步产生,当前的室内设计不仅是对建筑的美化,更是对室内功能和形态的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室内一体化跨界设计理念的盛行,更是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筑空间要想达到科学合理的美化功能和使用功能就必须是由内至外的,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一体化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具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性,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室内设计是与建筑同步产生的,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又相辅相成。室内设计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它的演化过程与建筑史、美术史、艺术史、家具史等学科密切相关。无论是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还是西方室内设计,都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过程。室内设计的演化与两大因素有关:其一是地理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其二是文化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技术和风俗习惯等。

2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点与内在的联系

2.1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点

好的建筑物,必须包含着内、外空间设计的两个基本内容。尽管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有很多相似点,例如它们都要考虑造型上的形式美,使用上的功能美,但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

首先,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统筹性和综合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关注点也不同。建筑设计更加强调综合性,包括设计一个建筑物甚至是建筑群的全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合理安排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空间以及功能,如何解决在实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劳动力、投资、时间的消耗,协调配合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和外部条件的以及内部和外表之间的艺术效果,综合协调建筑与结构以及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间的关系。然而,室内设计仅仅是通过内部空间造型,室内照明、色彩、装饰等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它是针对处理具体的空间环境。

其次,二者的更新速度不同,并且处于整个设计的不同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时候室内设计也会更新,然而建筑可以存在很久。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前提,室内设计是将建筑设计进行再深入的生活化。两者按工作阶段划分以建筑工程的构架完成之前为建筑设计,之后的是室内设计。

最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激着室内设计涵盖的内容不断延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以下四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空间设计、室内陈设以及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的对象比通常意义上的室内设计的范畴要大,它并不仅仅是局限在建筑物的内部,还包括其他事物的内部空间的设计,如飞机、轮船等的内仓空间的设计也属于室内设计。

2.2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有着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二者是并驾齐驱,同时进行的。首先考虑为了避免对现有建筑进行再改造的发生,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应根据具体的建设任务分析考虑具体的室内设计的进行,以及室内设计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也即在整个设计的前期工作阶段,必须要确定室内设计的定位,以实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相辅相成。

其次建筑师需要考虑设计的是建筑物的总体架构,是一种时空上的关系,而室内设计师设计的是针对已经完成的具体建筑物内部设计的时空关系。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建筑师要充分考虑二者的紧密关系,为今后室内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条件,这就要求建筑师必须要深刻的了解室内设计。与此同时,建筑师的创作意图也是室内设计师的重要课题,室内设计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结合各种手段,完成室内环境的理想设计。

再次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都需要遵从相应的技术标准,这要求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都要牢固掌握,严格遵守。比如由哪些元素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房子,如何设计建筑完成它,需要哪些步骤,工程中的对结构的要求是什么等。

最后室内设计师需要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再创造,考虑整体设计的大方针,在突出室内设计个性的同时也要与建筑物自身的特质相映。因此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是整体的完备的设计,二者需要相互协调,同步完善。

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建筑的一个结合体,其形成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设计环节,而要想确保良好的设计风格,就是保证良好的组合秩序,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加强统筹规划,控制设计的整体性,通过严谨的组合秩序,推动其准确性。

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需要实现建筑物本身由内而外的和谐和统一。要保持相同的设计理念,保证设计同步性与协调性,兼顾考虑各种设计元素的相互渗透,进而优化组合设计。充分考虑设计过程的相互制约性,包括客观约束和人为约束。要处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保证有效的连接各个工序。设计一个完备而良好的方案,要确保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我国现行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存在的缺陷,当前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在面对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方面的分工过于分化,致使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这两者之间的协调性降低。

从专业角度分析,强调建筑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风格相互协调的设计观,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视觉上的延伸、心理上的融合、文化上的统一,从而使所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在风格、文化、内涵上更好地延续建筑所传达的精神和内涵,使整个建筑达到内外风格的统一。

4 总结

建筑设计制约着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则改变着建筑空间,室内设计是对空间的再创造。室内设计只能在特定的建筑物内部进行,建筑设计着眼点是整体性,对室内环境的设计缺乏细腻性和个性化;而室内设计的着眼点是室内空间,它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居室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爱玲,刘磊. 室内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11卷)[C].2009.

[2] 马世泰,任泽粟. 浅析室内设计的地域性―以沈阳地区室内设计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

[3] 张琦. 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从建筑走向室内设计[J]. 华中建筑,2009(02).

篇5

关键词:室内建筑;装修设计;室内装修

建筑业的发展促使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求更加多样性、功能性和更加美观的室内设计和装修,作为人类每天生活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的改善将极大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室内装修设计的宗旨就在于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设计者的设计才能,将有效资源充分利用,构建人们满意理想的室内居住环境。

1.室内装修设计主要内容

室内装修设计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地面装修、墙面涂刷和顶棚装修。地面装修是室内装修的基本内容,美观合理的地面设计能够直观的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面装修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要考虑的是,地面的设计风格要搭配室内的装修特点,否则会显得突兀。另外,要注重地砖的材质要与天花板、墙面风格一致,避免随意搭配。室内装修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墙面涂刷,在墙壁填涂颜色增加室内设计的美感。传统的涂刷材料有乳胶漆、低档水溶性材料和多彩涂料三种,其中乳胶漆使用最为广泛。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仿瓷材料被研发出来,凭借其光滑、细腻的特性正受到室内设计行业广泛关注,但是因为因为涂刷过程复杂,目前还无法取代乳胶漆的地位。此外还有顶棚装修工作,在顶棚装修时,同样要注意室内的整体设计风格,对于灯具的合理选用能够有效提升顶棚的艺术效果,展现居住者的非凡品味。

2.室内装修设计基本原则

2.1功能性

功能性原则作为室内建筑的装修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室内设计要以功能性为基础和导向,所有的设计方案都必须确保室内装修的功能性得以实现。所谓的功能性原则就是把室内装修设计应当实现功能的作用放在首位,美观性和工艺性都要建立在功能性的基础上,所有的装修设计都必须符合功能性原则。如果设计师要确保装修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就一定要确立合理的功能性,为装修工程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

2.2美观性

美观性原则同样是室内装修设计的重要原则,一个展现不出美观性的设计那无疑是失败的。美观性是室内装修符合功能性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美观性主要是考虑到居住者的视觉效果和身心感受,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异,每个建筑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室内装修同样如此,而且室内装修的造型规模对于美观的要求更加强烈。但美观性不仅仅体现在设计上,还要与装修效果实际结合,要将设计者的艺术理念与室内建筑的风格特点完美结合,再根据室内效果融入装饰物品,让居住者得到更加完美的居住感受。

2.3工艺性

有了优秀的规划设计和质量优异的建筑材料,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娴熟的建筑工艺去完成施工,才能打造完美的室内环境。同样的建筑材料,同样的设计方案,搭配不同的施工工艺,往往会展现出风格迥异的效果,因此施工工艺在室内建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顾及施工工艺,设计师们会在图纸中明确标注材料和油漆的标准,并会对工艺作出明确的要求。设计工艺不仅包含施工工艺和加工工艺,还有后期的安装工艺和收尾的检修工艺,优秀的设计工艺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为用户节省开支,还可以显著提高装修质量提升室内艺术感。

3.室内装修设计未来趋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深,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一定会更加绿色化,更加环保的室内设计不仅可以改善人们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态保护,设计师在对室内建筑设计时更多地融入绿色原则。绿色的居住环境就是希望让居住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首先在于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正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传统的装修材料污染严重,损害空气环境,危害居住者身心健康,而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减少资源浪费,减低装修成本,净化空气环境,新型绿色材料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设计者在装修过程中,应加以严格要求,精选装修用料,不o劣质材料供货商可乘之机。合理的装饰使用功能、对空间充分利用如在合适的位置增设一些吊柜和壁柜,可以加大储藏空间。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设计创新理念日益加深。每一个室内设计都应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不仅要考虑到气候地域,还应与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是每个室内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盲目追求利益,导致跟风情况严重,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室内建筑设计师们加快步伐,从我国居民对于室内建筑的实际需求人手,融入先进科学技术,结合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创新出更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法,为我国室内建筑行业增添生机。

篇6

1.低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种操作软件的更新,3Dmax课程不再是陌生的课程,但学生对3Dmax的实际操作依然是动手能力差,老师课上讲解的步骤,学生课上听懂,课下不会操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提高3Dmax课程教学的效率是3Dmax教学研究的一个难题。

2.启发式教学不够完善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经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采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完成。由于许多教师没有把握住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学生没有领略到教师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前沿性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而人才培养滞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高职教育对知识的前沿性要求还很高,课程教学是呈现这种发展动态的基本途径,但是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教材和教案陈旧,忽视了对新版教材和前沿知识的选择,课程内容滞后现象比较严重。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该领域的热点、重点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中。

4.课程设置权力的垄断性

课程权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来影响课程行为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权、课程决策权、课程专业自以及课程实施权等等。它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优化过程当中。现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权力存在着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国家、学校和教师对3Dmax课程设置有着相当大的决定权,而最具有话语权的学生课程设置的权力普遍被忽视。

二、3Dmax课程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3Dmax课程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被广泛采纳。3Dmax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是把二维空间设计转换为三维空间设计,而3Dmax课程是模拟三维空间转换的重要手段。从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师面临着不少的难题。学生入学参差不齐,大部分同学入学英语成绩比较差,使得三维构建能力不够强,同时又没有比较强硬的硬件设施(比如机房计算机配置不够等),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因此,怎样改进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学生的3Dmax操作能力,使他们迅速融入社会是大部分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可以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课堂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要求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则主要是指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能力。创新是观念,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即如何实现从简单模仿到自我创作是构成3Dmax教学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了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题构成训练,设立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去探讨实现和完成它。也就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3Dmax的原理后,根据课程能力标准中的能力模块设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创意作业,如灯光部分中的聚光灯的运用、建模工具中的影视墙的设计、材质的制作等训练。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性地发挥;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所学能力模块知识的主观认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境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其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有很大的自由度,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其自主意识、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把张扬个性、促进个体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思想。

2.3Dmax课程内容设置动态化

要跟上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就要不断更新课程,把新的内容充实到已有的教学内容中去,从而删除那些相对陈旧的内容。课程内容设置不再是一成不变、完全确定,要使课程内容根据客观需要及时、准确、有效地予以调整修正。由于我国课程内容的设置权主要属于授课教师,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要不断的关注前沿的知识,重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教材和教案,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

3.学生参与3Dmax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主体主要是国家、院校和教师,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其实学生已经完全有能力去参与课程的设置。首先,他们比起国家、学校和教师来更了解自身的发展需要,更了解自己哪方面知识的匮乏,更了解自己哪方面能力的薄弱,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课程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力。其次,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可以加强学校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一些院校在安排师资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把每个老师的所长发挥出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置中去,是对教育教学公平、公正开展的有效保障之一。如果学生自己放弃参与权则另当别论。

4.采用“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该课程能力标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明确本课程在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课程内容模块划分为应知应会目标,并制定其相应的鉴定办法;

篇7

【关键词】3d max课程;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1 3d max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机的普及,各种操作软件的更新,3dmax课程不再是陌生的课程,但对于室内设计专业大学生来说3dmax的实际操作依然是动手能力差,老师课上讲解的步骤,学生课上听懂,课下不会操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提高3dmax课程教学的效率是3dmax教学研究的一个难题。3dmax课程的技能教学训练,课程命令复杂,操作过程烦琐,模型建造多样,需要学生在掌握好英文的同时,对三维空间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既要要求学生学会内容,又要与实际相结合,这是3dmax课程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经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采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完成。由于许多教师没有把握住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学生没有领略到教师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2 3d max课程实现课程能力标准改革的途径

2.1 采用“ 能力本位” 的课程观,制定本课程的能力标准。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 学科本位” 的课程观,采用“ 能力本位” 课程观。该课程能力标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①明确本课程在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②课程内容模块划分为应知应会目标,并制定其相应的鉴定办法;③根据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每个内容模块应设置有综合性应用能力目标及鉴定要求;④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所要求的能力标准的设置。根据课程能力标准,制定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实施纲要。

2.1.1 切实按照课程能力标准实施教学。教师应领会各模块教学内容的应知应会目标和把握各模块的重点和难点,采用讲授基本操作与实例制作相结合、师生互动、作品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题创意思维。

2.1.2 精讲理论, 重在操作,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易于理解, 但操作技巧的掌握较难。因此,必须通过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实例制作分析和大量的上机实例制作实训, 来提高学生在3d max 室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上机实训时开通因特网,让学生上网收集优秀素材,以扩展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1.3 通过大量实例制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大量采用符合课程能力培养的实例应用制作,并在上机实训时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例制作, 收集学生实例制作作业, 并进行剖析,对富有创新思维或技能应用突出的作业进行褒奖, 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时,要耐心地讲解、示范和指导, 鼓励学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完成每一个实例制作,从而促进学生踏实、严谨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2.2 课堂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要求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对高职学生来说则主要是指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能力。创新是观念,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即如何实现从简单模仿到自我创作是构成3dmax教学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了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题构成训练,设立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去探讨实现和完成它。也就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3d max 的原理后,根据课程能力标准中的能力模块设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创意作业,如灯光部分中的聚光灯的运用、建模工具中的电视墙的设计、材质的制作等训练。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性地发挥;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所学能力模块知识的主观认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境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其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有很大的自由度,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其自主意识、创新能力。

2.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教会一门课,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提高自学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以3dmax课程为例,该类软件版本更新升级的速度特别快,也许老师课程没有讲完,版本已升级成更高级的版本,那么是不是还要再次学习呢?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过去的“知识传授权”为“主动探求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4 正确定位,培养学生的置疑。3dmax课程实际只是一个操作应用过程,它是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辅助操作工具。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作为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来培养的,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技能是把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手绘草图、计算机软件表现和模型制作三种途径来表达,可以看出这三种表现形式同等重要。而计算机效果是以其表现迅速、模拟场景真实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同时,计算机应用软件还包括auto cad、photoshop、vray渲染插件等其他相关操作软件,因此,明确3dmax课程在整个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定位,因势利导,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扮演着主要角色,如今运用多媒体教室与机房,增加了师生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互动中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明确定位3dmax课程,把计算机操作作为一种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让学生敢于置疑,乐于置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最终达到与社会接轨的目的。

2.5 改变考核方式。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我认为,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即分阶段对各技能模块进行教学效果考核。从时问上看可以分散在每一次课、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提问、每一次测验;从考核成绩所占的比重看,每学期期评成绩分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30% 、阶段性测试占40% ~50%和期末考试20% 一3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参加考证或竞赛的奖励分;阶段性测试,包括上机的实训、教师布置的任务等等,侧重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上。可以规定“如果学生通过中级或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可以以考证分数按比例折算代替期末成绩,并且对于通过相应中级或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的学生,给予奖励分计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态度,期末考试考核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以技能为主。其中知识考核按课程知识模块命题,给出简单的操作提示;技能考核给定主题,不指定步骤和方法,学生自行创作,以考核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3 结语

高等学校应当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待人才境况,直接面对并参与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否则就难以培养新世纪的人才。以上是我在教学一线上工作几年来总结的一些想法和体会。计算机软件是一门发展性学科,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为了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还有许多方法,这有待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细细体会,并从中选出适合学生的方法,力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俊波,王德才,于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教育[j].高教科研,2006

篇8

关键词:室内设计;家居文化;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69-01

一、门厅的布置要求

门厅作为住宅室内外的过渡通道,它是家居美好生活开始的序曲,好的门厅,会给客人不一样的体验。随着生活的改变,门厅在设计中给予了越多重视。故门厅在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宜有转折而不宜直通,可设柜、屏或者用盆栽作为隔断。物品应摆放有序,让人一进屋便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2.门厅空间较小,应以高雅大方为佳,不应设吊灯,并要避免开门时背光。

3.门厅色彩宜用反光性强的暖色、明度大和彩度大的色彩。

二、客厅的布局要求

客厅扮演者多种不同的角色,而且经济有效地利用着空间。客厅除了应具有公共空间的宽阔、明朗外,更浓厚的家庭气息集中体现。良好的客厅,不仅应该家具的选配与色彩表现得当,而且还要充满实用之美。客厅使用美观的原则,配合各自的生活形态,就能为您的生活营造有无限意趣、希望及生命活力的客厅。客厅应注意具备如下条件:(1)客厅适宜设在朝南位置,以接受室外太阳光和保持气流流通。同时应与卧室、书房分开,保证卧室和书房免于打扰;(2)客厅在装饰时避免繁杂。在家具搭配要求美观简洁。以鲜明、舒适的色彩为宜;(3)客厅家具切忌过大过多,应确保动线流畅。沙发应面向大门,忌背门布置;(4)客厅顶棚切忌横梁压顶,更不宜装饰过多的色彩和过低的吊灯,以防治压迫感。

三、餐厅的布局要求

餐厅的设置已成为现在家居生活必不可少的空间功能,餐厅应设置在空气清新、清洌甘爽的场所。餐厅的设置应将格局动线流畅、家具监牢耐久、照明与色彩妥善搭配和装饰物巧妙的配置,将这些重点灵巧地融洽处理,便能设计出功能性与装饰性互为完美搭配的餐饮空间。故餐厅在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餐厅的家具是整个餐饮空间的主体,餐厅所在餐桌椅的线条、材质和色彩足以影响整个空间的格调,所以餐厅家具配置应先配合空间造型;(2)通常,餐厅的色彩采用最多的是暖黄色,有利于促进食欲,而且能给整个餐厅带来一份温馨感。所以餐厅空间的色彩宜以明朗轻快的调子为主,能有效得提高用餐情绪;(3)餐厅一般采用一盏吊灯,而且恰好在餐具上方,以增添浪漫的情调。

四、厨房的布局要求

厨房在现代家居生活中的位置越显重要,它是家庭工作量最大的地方,它是应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换气。厨房应注意具备如下条件:(1)厨房一定要开设有直接对外的窗户以排放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因此厨房不宜设在住宅中央。另外,厨房门不宜与卧室门和卫生间门相对,避免空气对流;(2)厨房炉灶不宜直对厨房门,以防止中毒和火灾的危险,更不宜把住宅的入户门和厨房门布置在一直线并直对炉灶;(3)厨房炉灶的位置不宜贴近卧室,以避免煎炒油炸产生的噪音影响睡眠与休息。

五、卫生间的布局要求

现代生活中,卫生间的内涵和外延都被大大提高和延伸,它也成为家居中人们所重视场所。对卫生间的讲求和布置紧跟家居装饰潮流的发展,不仅讲求美观实用,而且功能齐全。故在卫生间布局上应满足以下条件:(1)卫生间的位置不宜设在入户门直对着的地方,入户门直对卫生间不雅观也不礼貌。而应设置在一个隐蔽及空气流通的位置,尽可能有直接对外的窗户,保持空气清新;(2)主卫生间的设置应认真加以考虑,主卫生间除了必须满足一般卫生间配置应注意的问题外,尚应处理好主卫生间与卧室的关系,比如卧室床头不宜靠卫生间布置,更忌床头靠卫生间坐便器处布置

六、卧室的布局要求

卧室是以寝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特定功能空间,因此要求严格的私密性、安静性。它更要保证室内基本卫生条件和环境质量,使卧室达到浪漫与温馨的和谐。我是应注意具备如下条件:(1)卧室空间有限不宜布置过多的家具,尽可能将衣柜、梳妆台等排成一线,避免凹凸不平给人杂乱的感觉;(2)卧室不可布置得太过鲜艳,且顶棚应平整简洁,切不可有太多变化,尽量少用各种花灯,以保证睡眠质量;(3)卧室中不宜布置过多盆栽、防止植物夜间与人争痒,有损健康。更忌兵器、兽头,这些物品与卧室的祥和安宁气氛相矛盾,避免对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家居环境文化实际上融合了地理学,水文地质学、星系学、气象学建筑学等多门学科。对住宅环境文化的深入发掘研究,奖进一步促进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必然会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家居环境。希望人们通过现代设计理念来选择和建立和谐的环境来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李长杰.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篇9

2012年,曹炜教授和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系建筑方向班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选题中引入上海建筑界有争议的真实地块,在毕业设计思考中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鼓励大胆自由的创意,引导绿色环保的方案,落实创意与工程的有机结合――以全新的设计思维方式挑战传统的学院训练模式,带来建筑设计创意的崭新天地。

呈现高校创意设计科研探索:本专题特别提供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学院2012届建筑与环境艺术系建筑方向班关于毕业设计训练与科学理性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和行动样本,希望引发更多深入讨论,希望更多元丰富的设计教育体制的诞生。

在此之前,院校的毕业设计命题多以学校设计为主,虽然较易避免商业项目定位中的投机感,体现纯粹作为学生阶段探索的学术研讨性,但不足之处是课程逐渐模式化,以另一种枯燥取代了之前的乏味。学生需要了解未来建筑市场的多样性,需要了解学校之外的实战项目,这样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我们在课程中将大胆自由的想法和理性严谨的计划付诸实现――“上海南京西路协和城商业综合体设计”项目是建筑班师生共同倾心培育的大作,是学生设计师职业素质的最好呈现。

一、 创意发散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建筑方向班的毕业设计

选择真题。以往美院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多以学院派自居,研究对象有相当局限性,对师生来说也缺乏相应的挑战。处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我们应该面对真实问题,尝试并探索对建筑的全新诠释。

本届建筑班毕业训练挑战的项目是《南京西路协和城商业综合体设计》。项目位于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末端,地块长约350米,南北宽约120米;东侧1千米内是静安寺商圈,北邻永源路,东接南京西路,西邻静安大厦,南邻南京西路和延安路高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由于该项目要求在较为狭长的地块里综合配置办公、住宅、五星酒店与高档商业等功能,近20年来,开发商协和集团与众多世界一流设计单位就该地块功能定位、设计风格、开发方向等做了反复研究与推敲,前后花费上亿元,但至今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

选择以《南京西路协和城商业综合体设计》为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毕业前感受上海文脉深厚、空间复杂、地价吸金、功能要求高端、用户要求无止境的建筑规划设计战场。

拓展创意。我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尽最大努力,以宏观统筹的视角策划方案,对整体和细节反复推敲,给出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同时,要求他们探索世界建筑发展前沿,培养自己前瞻的眼光,深刻理解世界建筑发展趋向,以此为基石实现创意拓展。

调研阶段,我要求学生弄明白基地所处硬件和软件大环境,对周围状况,诸如华山饭店这类老建筑做了文脉及风格的研究与测绘,从而为未来有的放矢的创意奠定基础。概念设计阶段,也是整个项目训练最为精彩并有挑战性的阶段,日常课程中接触到的各类知识都应该在此成为创意的触媒:当代建筑前沿理念,当代建筑的最新科技成果,当代建筑杰出案例分析……我要求学生们把思路尽可能放开,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之前,先搞清楚在此之前已有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从中学习、提炼,间接获取前人经验。在此基础上,想前人不敢想,为前人所谨慎为。要求每个方案组根据自身分析的切入点充分激发灵感,且灵感的爆发和轨迹既要符合建筑语言的表达特点,又要具备绿色、艺术甚至超现实的质感。方案设计初期阶段,我要求学生沉下心来研究基地限制条件和建筑规范,无论是采光日照、建筑平面,还是人行车流、商业动线,自由大胆的前期创意都要对应理性的功能性要求。深化设计阶段时,我把它看作创意的护航和再次提升的契机,不断提醒学生们回忆设计初衷,检查目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否合理,甚至在基本问题分析结束后,再推导新方向探索研究的可能,以催化并深化学生对建筑创意的思考和理解。出图阶段,虽然学生们从概念分析、形体推敲到功能动线设计都已给出翔实具体的图纸,但我仍然不断激励学生继续尝试设计理念上的创新和突破。只有不断地回顾设计最初的信念,才能保持不断创新的意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是对方案本身不同角度、更深层面理解的推进;基于这些考虑,我和学生们始终在设计过程中开拓创新,直到方案成型的最后一刻也没停止前进的脚步。

整个建筑班被分为5个小组协同作业,最后,从不同角度聚拢形成的5个地块综合设计方案各具创意特点。

首先,学生通过对商业人群行为方式的研究后发现,人的商业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因而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其次,学生设想,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偶然性商业空间”,可以为人群提供更优质的商业选择。小组设计以曲线形建筑形态的变化吸引人流:在建筑曲线间的交合处形成的偶然空间,模糊了层的限定,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与趣味,这种新的吸引力可以在南京西路末端将商业氛围推向。

《未来城市规划》、《协和山城》、《天空之城》三个方案着重探讨空中维度。当地面拥挤,新老建筑对话缺乏自由的空间,我们能否以空中城市实现传统与现代全新的对话关系?《未来城市规划》在缜密考虑了标准化单元组件、节点设计和单元链接等设计核心问题后,大胆贡献了未来城市空中巨构的傲岸形态。《协和山城》将正负零零的公共层面上升到15米-30米,期望人们漫步于此,不仅可以浏览城市景观,还可获得置身城市之外观看城市的独特体验。在为商场中商业氛围增色的同时,找到了建筑形态呈现的重要依据,发现了将建筑形态与商业空间巧妙结合的关键所在。《天空之城》将商区抬升至百米以上,“天空”城区与“陆地”城区相连,形成一个绿化、交通、购物、生活层层抬升的立体城市。

与众不同的《Endless》方案,以建筑形态的抬升、挤压形成循环的流线,试图打造一个多变的购物体空间,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在设计中充分展示了空间的随机和多样,为当今商业空间所需求的高品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012届建筑班的毕业训练作品以“大胆”的创意和扎实的专业水平获得了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的一致好评。5组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分别获金、银、铜奖。

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作品让我欣慰不已,大家的努力也得到了学院的充分肯定。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如何锤炼出既有创意、又有建筑专业水准的学生?教改实施9年以来,这一直是萦绕在我们设计教育工作者心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

二、科学支撑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设计辨析。“环境设计”一词由19世纪欧洲的environment和design合并而来。据Britannica国际百科词典解释,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打造自身所希望的环境空间的设计分支。

“环境设计”在亚洲的发展,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到了80年代末,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兴起。为满足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及国内市场需求,中央工艺美院率先将传统的“室内设计系”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此后,全国众多院校纷纷效仿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个模糊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于一体的专业概念就此在中国产生。

如今,环境设计包含的学科有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其思想的涉及面也已扩展到包括建筑设计、地理地形、城市规划乃至历史古迹保护、照明设计、工业设计、生态环保设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学科。在日本,高校的“环境设计”学科被细分为建筑、室内、景观等不同系别,每个系别根据学校占有资源的不同,细分为造园、居住环境、家具、软装饰等各个方向。在美国,以环境设计命名的本科专业或者从属于建筑、景观、城市规划专业,或者提供建筑、室内等不同方向供学生自由选修,可见明确具体的专业方向,还是世界上大多数有环境设计专业院校的共同选择。

但在我国,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从老牌美术学院、综合性大学或其他大学中转轨形成,在教学上有的侧重艺术性,有的偏重功能性。此外,在有限的四年大学教育时间内,试图覆盖全部涉及专业并不现实,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我国每年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近10万毕业生走上社会,由于没有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专业能力差,实践能力弱,就业单位、市场、行业、社会都不甚满意。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借鉴国外同类大学的经验,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明确专业概念、改革课程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充分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不可能脱离建筑设计而存在的事实的情况下,为学科发展需要,我们一方面增设建筑设计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将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系”改名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

在明确专业概念的基础上,“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对课程设置实施了大范围改革:第一,在认识到艺术类院校过分强调美术类专业训练的弊端后,取消一年级美术基础课程,增加与环境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特别强调建筑制图课,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理性思维方式和熟练的制图表达能力。第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设专业理论课,加强理论与相关专业设计课程的联系。不仅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常识,更要求学生把握设计的本质以及风格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人文平台和学术平台。第三,调整专业设计课程的内容安排,加强课程的连续性。第四,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指导。

细化、深化专业教学。常见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通常为一年级安排基础课程,二、三年级安排专业综合设计课程,四年级分专业做毕业设计。这样做的弊端是专业细化、深化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改革后,我们在一年级切入专业基础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室内、景观、建筑专业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对专业有一个整体认知;二年级就开始分专业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室内、景观、建筑等不同专业方向,接受有重点、有深度的专业教学。为避免学习内容单一,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以增加横向知识的连贯性。

改革并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现代设计实践教育,加强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队伍。师生共同参与社会项目设计,在市场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2届建筑班毕业设计的成功基于教学改革与科学严谨的专业训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9年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仅就2011年6月统计,应届毕业生除计划出国与读研者外,百分之百就业;其中在5月前就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数占全院签约人数的2/3。

在课程内容上不断调整与更新,在教学模式上实施大量探索与改革,始终致力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努力培养“T”字形和“十”字形人才,在追求设计理想和社会服务之间寻找合理的汇合点,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曹炜

篇10

【关键词】《建筑制图》课 “应用性”教学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2-01

多年的教学基本是延续长久以来建立的学科体系,选用的教材内容通常为叙述性、论证性、举例性知识,与实际工作脱钩。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意义,所以在学习规范时模糊不清,线型、符号、标注等图形绘制不够标准;施工图绘制更是缺乏完整性。究其原因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而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约束力差、对学习专业课没有兴趣等特点。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建筑专业教师深入了解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在教学中突出“应用性”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谈谈根据教材章节和内容的具体做法:

根据教材内容,将该门课程分为三部分,即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本知识、专业制图等三部分:

1.从实际出发,调整教学方法

在制图基本知识部分的教学环节中,以往教学都是按照课本进程进行讲述,有时也让学生观看制图常用工具,说明使用方法,但学生真正使用的时候,还是力不从心,需要重新讲授使用方法,浪费了时间不说,学生还不清楚画图的用途。后来设计了如下教学方案:

观看二段视频①建筑工人盖房子在看图纸;②车工在车床旁看图纸切削工件。

教师提问问题1:不论是建筑工人盖房子还是车工生产零件,他们都有什么共同之处?

他们都是根据图纸去生产各自的产品。

继续观看视频①设计院里的工程师在设计,画建筑工程图;②建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在看图纸,盖房子。

教师提问问题2:为什么设计人员在办公室内设计出的图纸,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都能看懂?

采用这种方式学习制图标准和制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在岗位上的作用,实际的工程应用让他们对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2.增强实用性,调整教材内容

投影的基本知识部分重点内容是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投影图的形成及做法,我们精简了点、线、面的投影规律部分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从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角度出发,打破教学内容上保持系统性的观念,以“够用、必须”为原则对这部分内容作了一些调整,例如:求相贯线的问题,历来被视为教学重点,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即使借助于教学模型,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好相关内容,对今后主要从事施工技术方面工作的学生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故酌情删除。而在学习点的投影时,打破教材以点讲点的方式,而把点的投影放到建筑物一块砖、一根柱子、一架梁中去研究,增强学习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同坡屋面这个知识点,也具有难教难学的特点,但它是工程制图的重点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也试过制作模型来学习,但效果不理想。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先安排学生参观,明确同坡屋面在实际建筑中的运用,理解同坡屋面的特点,熟悉它的各种形式,徒手画出三投影图,回到教室后根据教材知识整理投影图,教师稍加讲解就能完成知识的学习,学生走到现场,学习兴致高,掌握知识快,是很难在课堂中达到的效果。

3.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专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