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利率

篇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影响研究

为考察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专题调查,结合政策实施前后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策略、存款竞争情况、存贷利差和经营利润的变化情况,实际论证了此次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稳定发展、同业竞争等方面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存款定价能力亟待提升

2012年6月8日,存款利率上浮政策出台后,各金融机构陆续研究制定了各自的存款定价策略,目前各机构定价策略基本稳定。从第二次调息后的情况看,银行业存款定价大概可分为三类。5家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1年以下(含1年)定期存款利率不同程度上浮,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分别为基准利率的1.096倍、1.089倍和1.083倍。活期和1年期以上定期均为基准利率;除渤海银行外,其余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活期和1年以下(含1年)定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均高于5家大型银行,1年以上定期为基准利率;山西省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各期限档次存款利率均一浮到顶,全部执行了基准利率的1.1倍;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7月份开始向大型银行看齐,农业发展银行全部执行了基准利率。可以看出,同类金融机构存款定价策略基本一致,仅考虑了存款期限和同业水平,定价方式过于简单,说明商业银行尚缺乏更为成熟的存款利率定价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客户贡献度、存款金额、产品类别等因素进行综合定价,有盲从现象,不利于对整体资产负债的管理和风险把控。

二、要防范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过度竞争或恶意竞争

2012年9月,山西省金融机构统计报表显示,利率较高的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快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本外币存款余额较上月分别增加74.58亿元和91.06亿元,环比增速分别为6.02%和2.57%,均快于平均增速(0.55%),增速较5月份提高了2.9和0.78个百分点;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本外币存款环比增速分别为0.55%和-10.34%,较5月份下降了22.28和13.28个百分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中,除交通银行因设立新分支机构存款增加较快外,存款增速均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外,其余各行存款增速均较5月份有所回落。存款利率上浮政策之所以有明显影响,是因为各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同质化严重,金融服务水平差别也不大,客户对存款利率较为敏感。部分银行定价机制僵化也导致一定程度的客户流失,据工商银行反映,由于缺少定价权限,致使该行阳泉分行和临汾分行对公存款流失数亿元。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自不断增强,在同业间缺乏协调的情况下,完全竞争的定价可能会使银行业出现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现象,从而导致银行业利差急剧收窄,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局部或全局性金融危机。

三、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小,利润空间压缩

2012年6月8日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金融机构出现了存贷利差缩小、利润空间压缩的情况。由于各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普遍上浮,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1倍,使得实际存款利率不降反升。在贷款利率下调和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扩大的政策背景下,贷款利率上调的阻力很大,存贷利差收窄。中国人民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监测月报》显示,2012年9月,全国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48%,比5月份下降了0.8个百分点,根据银行业存款利率定价策略,2012年7月6日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3.3%,则存贷利差为4.18%~4.23%,较5月份利差缩小了55~60个基点。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一年期存贷利差分别缩小了65、51、48和30个基点。由于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利息净收入,收入占比高达66.2%,存贷利差普遍收窄将使银行业利润空间降低。以山西省为例,2012年9月全省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当月利润较5月份出现下滑的有8家,占比42%,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此次存款利率上浮政策对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信号作用,循序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适应性,避免大的震动,也促使商业银行完善产品定价,增强资产负债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四、倒逼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

长期的利率管制下,银行业能够获得稳定的利差和利润来源。在高利差保护下,银行可以轻易获得巨额利息收入,因此相对于其他业务,商业银行更热衷于发展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动力不足。这一点从银行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就可以看出,2012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息收入6250亿元,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1631亿元,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接近4∶1,我国银行营业收入中70%-80%来自利息收入,而从国际上看,银行的利息收入一般只占全部收入的50%,非利息收入占另外50%。在息差收窄的大趋势下,一些银行将面对的不仅仅是竞争危机而是生存危机,这将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迫使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自主定价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逐步转变原来主要依靠做大存贷款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大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这无疑将成为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尝试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曹远征,廖淑萍.提速利率市场化改革[J].财经,2011(27).

[2]连平.协同推进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2(15).

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理论研究;资源配置

前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变革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前时期,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实现根据自身特色以及业务对象等展开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金融风险可能性的不断上升。利率市场化经过对贷款下限管制加以取消之后,已经进入到了特殊的发展时期,该时期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将对贷款利率改革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将会对存款利率改革造成影响。而且利率改革速率的快慢都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情况变化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小型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不断的成长起来,他们展现出了决策链条的短小、溢价风险更高等诸多特点。本文对某省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进行深入了调查,从而确定利率市场化对其造成的影响。

(一)存款总量、贷款总量方面的变化

在最近几年以来,银行因受到理财产品迅猛发展以及通胀预期等原因的强烈影响,致使普遍出现了存款不断分流,存款增速不断平稳等显著特点。2012年,央行把存款利率上限提升了10%的浮动幅度,而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大多数则是一浮到顶,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存款增速在缓慢回升。但是数据显示该情况并未维持太长时间,便出现了存款重新增长减缓的现象。该情况可以说明当前政策环境下市场因素对存款总量的影响更为显著。那么关于贷款增长情况,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控制以及信贷调控等原因的严格限制,在最近几年来,银行贷款大多数均经历了贷款增速由以往的快速下降变化为稳中趋降。该情况说明,目前政策在影响贷款增长上最为显著。从不同的银行机构来分析,在县级城市内的农村信用社其存款总量在变化上表现的最平稳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上存在剧烈的波动,这其中增长最为困难的便是村镇银行。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在贷款方面的变化走势基本趋于一致。

(二)资金来源、短期贷款方面的变化

第一,负债端资金提高了很大的来源稳定性。有数据表明,在近几年中,农村信用社中的存款总量中一直有着80%以上的定期存款份额。这说明农村金融机构拥有极为稳定的存款资金来源。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自2012年存款利率上限的改变,定期存款所占的比例始终在呈现上升趋势。近两年中城市商业银行内的定期存款所占比例均保持在40%~60%左右,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比例相比高于城市商业银行。但是村镇银行所具有的定期存款比例为最低,而目前已经呈现的趋势则是缓慢的上升。第二,资产端的贷款偏好不断向短期贷款方向偏好。村镇银行所具有的资金稳定性不足决定了银行的信贷投放一定要实现短期化,有关数据表明,短期贷款所占的贷款总量比例基本维持于70%以上的能力。近几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在短期贷款方面所占比例也不断从40%提升至60%左右,农村商业银行自20%提升至40%上下。县级区域内的农村信用社内部贷款期结构较为稳定,其中短期贷款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40%左右。

(三)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基准利率间的变化

第一,存款利率和基准利率间的差异在不断变小。自2008年所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的我国降息周期变化,致使中小型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多数均出现了缓慢下降现象。自2010年年末,重新启动加息后,各个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存款利率上则出现了较快攀升的现象。从而导致两个最为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处于县级区域内的农村信用社在存款利率上几乎始终在较高水平,其中村镇银行关于存款利率增长上表现的是增长态势较为明显,2013年的最存款利率相比于2009年增长大于1.5倍。其次是,自2012年开始提升存款利率上限至今,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存在剧烈的波动,都大致已经脱离基准利率,和基准利率间的存在的差距不断逐渐变小。

第二,贷款利率和基准利率间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从长期来看的话,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上始终呈现上升态势。从2011年的最后一季度的新一轮降息展开之前,各个银行机构内的贷款利率相比于基准利率差异较小。但是自该时期之后,这两者间的差距被不断的拉大。这说明贷款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基准利率的调节解释贷款利率作用已经被逐渐弱化。对于各机构间的差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始终在一个较高水平,而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始终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城市商业银行呈现的是贷款利率迅速增长的态势。上述情况说明农村金融机构拥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与经营环境,然而城商行为在进行市场扩展时则表现的较为激进。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金融风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市场经济的重要调控工具便是利率,同时利率变化也是对于金融领域来说极其重要的指标。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古典、马克思、现代的利率理论以及金融深化理论时期。其中前三个是利率决定理论而后一个则是利率改革。对利率市场化进行改革会导致在不同经济主体间所处的多个市场内出现各种金融风险。但是任何金融风险均与资金的流动性、外部环境以及主体间信用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此本文从流动性、信用以及汇率等方面的风险作为研究主要内容。

(一)流动性风险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资金规模相对较为庞大,当展开资金借贷服务时,货币从而实现了其流动性。所以,商业银行便是流动性风险的内在主体,如果出现金融资产转化为了金融负债,此时便会出现流动性风险。第一,基于存贷款利率差异化的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致使商业银行获取到了存贷款利率的绝对决定权,致使商业银行间的市场竞争更为的激烈,从而导致了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减低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将会使商业银行内部的债务成本逐渐增大,而资产收益则会不断的下降,从而对流动性风险进一步的加强。第二,基于资产收益率方面的流动性分险。在利率杠杆的作用下,会促使资金流转速率变的加快,致使货币资金可以更加快速的转变为生产资金。利用不同资产业务的商业银行,可以将可用资产向不同收益率资产方向转化,而资产流动性也将随着市场利率发生改变而有所变化,从而造成商业银行内部发生流动性风险。总而言之,上述资产流动现象会伴随利率市场不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存在流动性方面的金融风险。

(二)信用风险

宏观经济稳健运行条件下,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改革目标,将会影响到全部经济主体的健康发展。利率出现的波动幅度将会使企业、个人与银行间的交易策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造成市场信用风险的不断发生。第一,在企业方面,在目前推行利率市场化前提下,企业为进一步发展在试图融资时,受到融资成本的提高而将会出现了极大的压力,若不能彻底摆脱债务规模的话,便极易导致企业违约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信用风险。第二,在商业银行方面,利率的变化将会影响商业银行在风险容忍程度以及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变化,以此来对银行进行资产组合、贷款策略以及信用风险定价等方面造成影响。第三,在个人方面,利率市场化也会为个人带来极为明显的影响。如果利率发生明显波动的话,将会要求金融市场中的个人资金借贷者提高其信用风险。若利率上升那么债务人便需要支付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债务的偿还,若债务人拥有较稳定的现金流收入的话,那么便会和始终增长的债务间出现矛盾,如果出现收入与支出不平衡的话,便会将信用违约所潜在的风险转变成实际风险行为。

三、结语

国家在进行金融市场改革过程中,其中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便是实现利率市场化。通过对西方国家关于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改革经验展开研究之后可以看出,进行利率市场化可以更加显著的促进经济快速、稳健、健康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就说明利率定价的决定者是金融市场、是市场行为,利用市场来对利率加以均衡,而不再是有政府对其加以管制,从而实现资金流动的合理性以及对经济增长有所显著促进。然而,市场对利率进行决定的话也拥有着一定的弊端,那便是会致使利率波动增加其频率和幅度,增加对市场中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考验,也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飞.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银行利率风险分析――基于四川省4类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的考察[J].财经科学,2014,12(12):1121

[2]费磊.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双株意涵的审视与剖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5,06(06):1822

篇3

从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其中地方法人机构12家)情况看,发现政策调整前后商业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变化不明显:2015年2月末,玉溪市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商业银行款项为19028万元,仅占各项存款的0.16%,较政策调整前2014年末减少1921万元,减少10.1%,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从财务会计视角分析:

(一)资产业务方面

从玉溪辖区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为保险类金融机构,资金比较充裕,政策调整前后,辖区无一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提出过贷款申请,这也是玉溪辖区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的原因。但从全国看,辖区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货币市场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了资金。如,2015年2月末,玉溪辖区2家全国货币市场成员通过逆回购方式向证券期货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余额21.2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54%,资金归属于“买入返售资产”统计科目。

(二)负债业务方面

1.资金价格是影响商业银行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关键因素。在一般性存款利率受管控,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商业银行款项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虽然暂时不用缴存存款准备金,但相比一般性存款而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自行约定存款利率,在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偏高,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中仅5家机构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从测算看,以2014年末农村合作银行吸收6月期1亿元的个人存款为例,利率为3.03%,需缴存14%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资金收益率为1.62%),其余部分收益率至少要3.30%才能覆盖资本成本,即每吸收1亿元3.03%的个人存款成本,可以吸收0.86亿利率为3.30%的同业存款,2014年全年6月期日均Shibor利率为4.86%,吸收同业存款比吸收基准利率定价存款实际成本高156个bp。在实际操作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还要抬高存款利率,意味着尽管考虑了同业的不缴准优势,成本仍然偏高。2.信贷规模调控是影响商业银行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暂时性因素。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央行实施信贷规模调控,2015年2月末,玉溪市总体存贷比为66.8%,12家地方法人机构(2家村镇银行除外,因其开业5年内不受存贷比监管约束)中最高为67.5%,离75%的监管红线尚有距离,在目前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金融体系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银行的信贷投放也更加谨慎,暂不需吸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来降低存贷比。

(三)经营业绩方面

此次存贷款口径的调整,近期来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暂时不需缴存准备金,将释放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因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为1.62%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收益空间,商业银行吸收活跃在同业市场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资金为各项存款,将丰富商业银行的负债资金来源,对由于货币基金等的快速发展,一般性存款科目搬家,造成的银行存贷比压力有缓解作用,能降低银行业的存贷比,潜在提高放贷额度,可以增加银行的资产收益。中长期来看,将提升以市场化利率定价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在银行负债的占比,对银行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经营成本变化,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平稳过渡。

二、相关建议

(一)监管部门方面

1.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若按照一般性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缴存准备金,会造成银行业流动性趋紧,降低银行资产盈利水平,因此,建议未来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3个点进行对冲。同时根据不同商业银行业务特点,结合流动性等指标,对商业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实施动态调整。

2.随着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未来储蓄存款的增速还将放缓,商业银行将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负债业务,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信贷规模调控,将间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建议银监部门放松存贷比指标的管控,央行适度增加地方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现行人民银行定向调控支持“三农”、支小业务的政策,以及银监存贷比监管时剔除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定向优惠政策继续保持不变。

(二)商业银行方面

1.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优化配置灵活多样的资产结构,加强提高流动性管理精细化水平,不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增加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等指标的测算,提前应对或将上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市场流动性趋紧风险。

2.加大存款组织力度,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加大存款组织的激励力度,加强产品创新,充分挖掘自身的服务能力,以此增强客户黏性,增强存款的核心竞争力。

篇4

关键词:储蓄存款;理财产品;替代效应;存款利率市场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明显增大,拥有的金融资产产品也趋于多样化。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我国居民对于储蓄存款的态度已经发生发生转变,居民用于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储蓄存款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逐渐下降,用于投机动机的金融资产占比得到快速上升,在我国当前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下,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替代效应,“存款理财化”趋势明显,金融理财产品是影响居民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变量。

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对储蓄分流影响明显,进而形成社会资金供需要总量和资金流动性的变化,这种影响必然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处在银行储蓄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物价水平较高情形下的居民来说是有益的;其次,对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融资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对金融机构绕过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影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居民储蓄存款理财化趋势

通过观察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发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增长的同时储蓄存款却表现出增速动力不足、波动性较大的特征,理财产品品种的丰富和短期化的趋势,以及居民理财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等,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银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替代效应。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已初具规模,从2007年开始,发行数量急剧增加,发行了947款人民币理财产品,2008年,主要商业银行所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达到5308款,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理财产品全年发行数量为6396款,年增长幅度有所降低,2010年开始,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好转,很大程度上也带动了理财产品的发行,各商业银行全年共发行10343款理财产品,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788%,到了2012年,发行数量达28239款,创历史新高。

在发行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个人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规模也在快速增加。依据普益财富的统计,2008年商业银行发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金额37万亿元,分别为2006、2007年的925倍和43倍。到了2011年,全年发行规模达到1649万亿元,2012年更是突破了2471万亿元。

(二)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走势

由于受投资领域拓宽的影响,居民储蓄偏好发生改变,储蓄增长动力显得不足。图6显示了2000-2012年储蓄存款增幅走势情况,在此期间,居民储蓄存款增幅经历了两次下滑:2005-2007年、2008-2011年。2007年,储蓄存款增速067%,为2000年以来最低,相比2005年下滑了112个百分点。央行调查显示,2005年、2006年、2007年2季度,居民家庭拥有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中的储蓄存款占比从68%、665%降至523%,累计下降157个百分点。从图1可见,储蓄存款增幅的下滑主要是定期储蓄增幅下降较快,在2005-2007年和2008-2011年期间分别下降162、1993个百分点。

图12000-2012年储蓄存款增幅走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计算

为了理财的需要,居民存款出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储蓄存款活期化倾向增强,居民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如图2所示,近年来活期储蓄占储蓄存款规模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占比较1999年上升999个百分点,到了2012年,这一占比继续上升至4218%,比1999年翻了近一番。活期储蓄存款与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已由1999年的不足1/3上升至2012年的近3/4,表明目前居民对资金流动性偏好明显增强。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储蓄存款活期化趋势还将持续(参见图2)。

图21999-2012年储蓄存款活期和定期规模占比走势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计算

(三)居民存款理财化的影响因素

1财富水平的积累使得居民的理财意识和理财意愿有了显著提高

居民财富水平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理财的产生。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居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大,个人财富不断积累。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94216元上升到2012年的24565元,8年时间累积上涨了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29364元上升到2012年的7917元,8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

2存款低息和高效投资渠道的缺乏促生了储蓄向银行理财产品转化

当前,我国居民在金融知识有限、资本市场机制建设尚不成熟、投机氛围较浓、投资波动和风险较大,尤其是存款低息水平下,促生了储蓄向银行理财产品转化。据统计,2011年全国16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过1750亿元,2012年全国开展理财业务的18家主要银行为客户实现投资收益2464亿元,预计2013年将会远远超出这个数字。由此可见,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这也符合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政策。

3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凸显的优势分流越来越多的储户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现象,居民对存款替代性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理财产品在储蓄功能上近似于存款,而又能以其特有的优点吸引储。第一,理财产品能提供比储蓄存款更高的收益水平;第二,理财产品流动性不亚于活期存款,使得投资者的资金可以在活期账户与投资理财账户之间频繁快速转换。

三、存款理财化对利率定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为了从实证的角度对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动态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理财产品如何影响储蓄存款,我们拟建立VAR模型。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分别从湖南省整体的角度、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长沙市和邵阳市进行对比的角度分析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影响。

(一)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是基于数据统计性质建立的模型,VAR模型把系统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相较于其他方法,VAR模型无须区分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所有变量都是内生的。

选取湖南省及长沙市、邵阳市2008年1季度至2012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进行考察,以理财产品余额(C)与储蓄存款余额(S)为变量,以VAR模型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

由于各变量数据均为季度数据,为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我们运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方法对时间序列进行了季节调整,并且由于样本数据经对数化处理之后,可以消除异方差且不会影响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此我们对季节调整后的变量序列在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前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记做LNC、LNS

模型形式设定为:

yt=A1yt-1+……+Apyt-p+Bxt+εt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是滞后阶数,εt是误差向量,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同期相关,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且与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

(二)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

在做平稳性检验时先进行单位根检验,满足协整条件后再做协整检验。

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表1ADF检验结果显示,LNS无单位根,LNC存在二阶单位根,两者不存在协整关系。

表1LNC、LNS单位根检验结果

ADF检验统计(含常数项、线性趋势项)

LNCLNS

I(0)t-统计量

p值321314

100000-421351

000751

I(1)t-统计量

p值151214

096214

I(2)t-统计量

p值-22131

000072

2VAR模型的构建

构建VAR模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滞后阶数的确定。在选择滞后阶数时,一方面想使滞后阶数足够大,以便能够完整反映所构建模型的动态特征。但另一方面,滞后阶数越大,需要估计的参数也就越多,模型的自由度就减少。所以通常进行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既要有足够数目的滞后项,又要有足够数目的自由度。为了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我们用模型滞后结构确定准则进行筛选,结果如表2

表2向量自回归模型滞后期的确定标准

滞后期LRAICSC

0NA-04214-02145

11502112-58421-52675*

2271231*-78421*-62354

382142-68754-59541

注:*表示根据相应准则选择的滞后阶数

根据LR、AIC准则均显示选择2阶滞后VAR模型,而SC准则显示选择滞后1阶,而且进一步检验发现,2阶滞后VAR模型中不存在大于1的单位根,回归残差序列满足正态性,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VAR(2)模型比较可靠,所以滞后阶数选择2

3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由于VAR模型本身的复杂性,对其单个参数估计值做出解释很困难,因此,对VAR模型的分析是通过观察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的。

脉冲响应函数表达的是来自随机扰动项的冲击对系统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对这个变量的冲击会直接影响这个变量本身,并通过VAR模型动态传导给其他所有的内生变量。此处重点研究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因此,只讨论储蓄存款的脉冲响应。图3与图4描述了在20个周期内的脉冲响应,给定自变量一个标准差冲击,分别考察湖南省、长沙市和邵阳市理财产品的正向冲击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图中横轴表示滞后期,纵轴表示冲击的响应程度。

方差分解反映的是各变量变动对内生变量变动的贡献度。为了能够明确了解理财产品在影响储蓄存款过程中的重要性,图3给出了30个周期内的方差分解。

图3湖南省储蓄存款对理财产品的脉冲响应

图7显示了湖南省理财产品余额与储蓄存款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储蓄存款对于理财产品市场的反应是比较复杂的,前4期经过正负交替的震荡波动后在第8期后保持负向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负向响应在第16期后逐渐趋于平稳。

图4湖南长沙市和邵阳市储蓄存款对理财产品的脉冲响应

从对比分析的角度看,长沙市和邵阳市理财产品余额变化引起的储蓄存款波动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图4左图显示的长沙市储蓄存款对理财产品的脉冲响应程度明显大于邵阳市(右图)的程度。具体差异在于:当长沙市储蓄存款受到理财产品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冲击后表现为立即有一个较大波动,达到了010,在第2期迅速下降,然后震荡波动到第16期后逐渐趋于稳定;当邵阳市储蓄存款受到来自理财产品市场一个单位正向标准差冲击后先有一个微弱的负向反应,然后逐渐上升,到第5期达到最大值0028,之后逐渐下降,到20期趋于稳定。从图5显示的方差分解结果来看,若不考虑理财产品自身的贡献率,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变动的贡献程度在不同地区范围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长沙市的贡献率最大,达到3622%,其次是湖南省,达到2586%,邵阳市的较小,为1984%。

图5理财产品市场冲击对储蓄存款的贡献率

通过观察湖南省、长沙市及邵阳市的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可见,理财产品市场对储蓄存款具有较持续的响应,且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是负向的。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这种影响是较为明显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影响相对较弱。

(三)基本结论:解读与启示

1短期看,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是不稳定的,从长期看,存在负向影响,且持续性较强。

VAR模型结果显示,短期内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是震荡的,二者以正向关系为主。从短期看,理财产品未对储蓄存款产生显著的分流影响。然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能够对储蓄存款产生长期的影响。只有在理财产品市场逐渐完善、居民经历一段时间的赚钱效应之后,才开始关注并进入理财产品市场,理财产品逐渐分流储蓄存款。

2从对比角度看,经济较发达地区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地区的差异会使得理财产品分流储蓄存款程度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其影响程度更大。究其原因在于以下方面:一是收入因素,这是居民将银行储蓄存款转化为理财产品的现实基础。二是金融环境因素。相关数据显示,在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主力军,城商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行能力较弱。经济较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相对完善,银行类型多样化、银行竞争力相对较强、拥有优秀的理财师团队,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和销售数量较高。

四、居民存款理理财化与利率市场化

(一)居民存款理财化与利率市场化的关联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存款利率市场化一般是通过“脱媒”过程来推动的,如美国1970年代随着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新型金融产品的出现导致大量资金流出商业银行体系,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为此,商业银行也进行了创新,除大额可转让存单外,商业银行开创了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进行竞争,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事实上已被突破。为此,美国政府当局不得不于1983年放开了银行存款利率的管制。

也就是说,银行存款以外的金融产品,包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只有在金融市场中创造出更多的工具和服务来逐步替代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作为货币供应量和清算媒介的作用才能有所下降,银行存款的利率才能逐步放开,利率市场化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从以上的实证结果来看,银行理财产品虽在短期内未对银行存款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但能对银行存款产生长期的影响,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这种影响越大。

(二)居民存款理财化对利率市场化的作用

银行理财产品既是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内生性的产物,又是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居民存款理财化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直接推动具体表现在:

第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降低了传统存款业务在整个融资业务中的比重,直接推动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并且银行理财业务的基础资产主要为银行间市场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央行票据、企业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理财产品的发展实际上减少了利率未市场化业务的占比,增加了利率市场化业务的占比。

第二,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替代了部分储蓄存款,将所筹集的资金移到表外,直接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减少了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收入比重,商业银行的收支结构得到改善,经营能力得到增强,直接推动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

第三,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导致的“脱媒”提供给商业银行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了资产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有效缓解经营中的资本压力,优化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实质上优化了整个金融系统融资结构,提高了融资效率。

第四,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和盈亏分析水平。从西方商业银行理财发展过程来看,国内商业银行首先要实现理财业务的“产品化”和“业务组合式”,努力摆脱理财产品单一“吸储”功能的理念,在种类上横向拓展,在结构上纵向深入,理财产品将逐步深化为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产品,利率挂钩型产品发展为利率、信用关联型产品,这一发展趋势客观上将驱使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和盈亏分析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银行理财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突破自身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业务,而且开辟了商业银行利率竞争的空间,在保持银行传统业务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现有法定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形成一定突破,这种源于市场内生力量的理财业务最终将突破存款利率管制,成为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实通道。

五、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银行理财产品替代存款的作用,充分利用自发于市场的创新力量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为此,现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个人理财教育和培养理财观念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理财知识薄弱、理财观念落后是影响理财产品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化解这种地区差异首先要加强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理财教育。各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居民理财观念的宣传,灌输新的理财知识,打破传统保守的理财观念;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当将更多的理财产品向欠发达地区延伸,对居民大力宣传新的理财产品,让居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新的理财产品,促使居民的理财观念得到更新,理财意识逐渐得到提高。金融机构和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宣传理财的重要性,普及基本理财知识。通过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下乡为农村居民宣传教授金融知识。

2完善监管体系促进理财业务有序发展

近年来,针对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仍暴露出一系列风险事件。因此,监管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完善监管手段等促进其规范发展。

一是加强金融统一监管,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监管部门应按照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规范理财市场,不断完善监管框架,逐步健全理财产品的风险监测系统,综合运用业务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监管处罚等手段,重点监管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等环节。二是健全银行理财产品统计信息制度。提高对理财产品、理财业务的统计、监测的时效性,数据共享,建立和完善理财市场的统计信息体系,加强信息共享,将会有效推动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规范、有序开展。

3加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相关法律部门应从立法层面进行规制,填补现有的法律空白,构建个人理财业务完整的法制框架。一是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出发,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持微观主体的产权,如《消费者财产保护法》、《消费者信用保护法》、《信用平等机会法令》等,政府和国家为社会信用的建立制定总纲和总则,从宏观上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指引。二是从行业的角度出发,以个人信用市场进行培育和规范,有关行业都要进行自律,并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应从《商业银行法》、《信托法》、《证券法》中对相关内容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三是从金融企业的角度出发,加强个人信用的管理工作,如商业银行建立《个人信用操守规程》、《个人信用状况的披露制度》、《个人信用的风险控制》等,完善金融企业对个人信用具体的管理和操作进行。

4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理财内容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较前几年有所增加,总体而言不够丰富,逐步实现产品结构合理化是当务之急。我国商业银行应重视产品创新的研究,设计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做好差别服务的发展规划。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强化以客户需求为主的产品营销理念,对客户市场进一步细分,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设计出针对性强、客户群体明显的产品类型。在产品结构方面,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分别设计具有保障和投资收益功能的产品。

虽然人民币理财产品还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但随着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丰富,监管体系和管理手段的完善,以及人们对于理财产品的认识提高,储蓄存款会逐步流向人民币理财产品,形成较高程度的替代,降低居民储蓄率,减低商业银行对于储蓄存款的依赖,降低相应风险,从而改善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汪红驹,张惠莲资产选择、风险偏好与储蓄存款需求[J]经济研究2006(6)

[2] 何德旭,高伟凯,王轶强股票市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一个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

[3] 李成,王淼中国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金融论坛2007(7)

[4] 伍伟,戴晓凤房地产市场和消费市场对储蓄分流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5)

[5] 王玺理财产品对储蓄替代性的比较和分析[J]甘肃金融2005(8)

[6] 周荣芳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及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1(15)

[7] 李华,侯臣理财产品发行对储蓄存款余额变动的影响分析-以南京银行为实例[J]技术与市场2008(11)

[8] 容玲理财产品与利率市场化效率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3)

[9] 宋琳,姜晓燕人民币理财产品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5)

[10] 林榕辉人民币理财业务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06(8)

[11] 魏海滨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引导理财市场健康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0)

[12] 谢伟,罗志华理财业务: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银行转型的利器[N]金融时报2011-08-08

篇5

关键词:超额准备金率;支付系统;交易动机;预防动机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5)-0084-05

自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以来,商业银行①超额准备金的持有额度逐渐受到货币经济学家和实务界人士的关注,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数量可能影响货币当局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1]。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也将影响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从2006年7月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上调一次法定丰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从2006年7月5日的8%上升至2008年6月25日的17.5%。但同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① 此处的商业银行主要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② 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率也在变动,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可以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部分效果被降低的超额准备金需求所抵消。因而在货币政策的日常操作中,超额准备金的持有额度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监测指标[2]。

一、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总体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变动的时间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1)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逐步降低趋势,从2001年超过6%,逐步下降到2007年的3%左右。(2)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最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而农村信用社最高。2001年至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平均数为3.8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5.75%,农村信用社为6.18%。此外,图1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超额准备金率的走势比较接近。(3)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呈季节性变化,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较高。在下文中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二、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理论分析

超额准备金需求分析最初建立在Baumol[3]和Tobin[4]等人的存货模型基础上。该模型假设商业银行持有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支付未来的一系列可预见易。超额准备金的持有虽然可能使商业银行放弃将资金投放在具有较高收益率的债券上,但也减少了将债券转换为准备金的交易成本。根据存货模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为:Rd=2cY[]rb-rR,其中Rd是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c是每次将债券转换为准备金的交易成本;Y是预计每年的交易量;rb是债券利率;rR是超额准备金的利率。透过存货模型,我们可以预见:(1)随着金融市

① 支付系统由有关的金融工具、银行业务程序,以及确保货币流通的银行同业资金转拨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主要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是以电子实时处理同城和异地的每笔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上的大额款项的汇出业务和紧急的小额款项的汇出业务。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主要处理跨行同城、异地纸质凭证截留的借记支付以及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金额贷记支付业务。

支付的账务处理和支付指令的处理不同步时,对支付系统的某些用户来说增加了随机成本,而对另外一些用户来说则得到了一笔意外收入,这种由于对付款人和收款人非同步记账所带来的账务影响就是通常所说的在途资金。在途资金的一个例子,如付款人通过开户银行向交易对手汇划款项,当其开户银行已经扣除该款项,但收款方开户银行仍未收到款项,如果此时中央银行减少了付款人开户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但迟延增加收款方开户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这属于中央银行的贷方在途资金,它减少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场,特别是其基础设施――支付系统①的发展,c将逐渐减少,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也将随之降低;(2)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rb-rR越大,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就越小;(3)商业银行之间若采用净额结算方式将减少交易量Y,从而降低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

Poole[5]把货币市场因素引入到准备金需求模型中,并假设银行要么通过隔夜市场调整其准备金水平,要么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以弥补准备金不足。Poole[5]模型实际上是解决商业银行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将流动资金在准备金和隔夜拆借市场之间分配。根据Poole模型,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升,商业银行将减少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后续的超额准备金需求模型则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其中Oliver[6]、Frenkel和Jovanovic [7]、Miller和Orr[8]的模型考虑了商业银行净支出具有随机不确定性,他们认为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原因不仅仅是交易动机,更重要的是预防支出的不确定性(即预防动机)。在预防动机下,如果客户提取存款的规模、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那么商业银行应持有较高的超额准备金。需指出的是,由于支付系统的发展,在支付过程中产生在途资金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商业银行预测日终在中央银行存款余额的能力逐渐增加,这有利于减少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

三、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支付系统的发展无论从交易动机还是预防动机来说都将降低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可使银行间的贷款交易、存款交易或其他货币交易及时结算以缩短资金清算所用时间,减少结算时间的不确定性,且费用较低,进而可提高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和刺激货币市场的发展。而市场流动性提高以后,银行系统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隔夜持有需求量会有所降低。这将推动银行采用市场导向的超额准备金管理方法,商业银行调节流动资金的能力将会有所提高,流动性也随之增强。

我国的资金清算系统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手工联行系统(Paper-based Non-local Funds Transfer Systems)、电子联行系统(EIS,The National Electronic Inter-bank Systerm)和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China’s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其中前两个阶段无法保证汇划的资金实时入帐。现代化支付系统主要包括大额支付系统(HVPS,High Value Payment System)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Bulk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两个业务应用系统。大额支付系统采取逐笔发送支付指令,全额实时清算资金,系统与直接参与者可采取直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从发起行到接收行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实行逐笔发送,实时清算,一笔支付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2005年6月大额支付系统顺利完成在全国的上线工作;而2006年6月底完成了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应用。

(一)支付系统发展与平均超额准备金率变动

表1表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正在逐渐降低。如在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平均超额准备金率为5.25%;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平均超额准备金率为3.56%;而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平均超额准备金率则为3.25%。虽然超额准备金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结果,但即使在中央银行持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前,大额支付系统的建立仍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由于中央银行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起始时间为2006年7月5日,所以表1中的第2阶段也是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后而中央银行持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前的时段。其间超额准备金率平均下降了32.19%,而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则下降了36.3%,可见大额支付系统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

(二)支付系统发展与超额准备金率方差波动

从表2中可以发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在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为1.45‰;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为0.59‰;但在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上升为0.83‰。对于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出现了上升,主要是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方差由0.95‰上升到了1.59‰所致,股份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方差增加主要是由于下文将述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和拆借利率在新股申购特别是大盘股申购期间的暴涨引起。总体来说,现代化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建成,增加了商业银行预测日终在中央银行存款余额的能力,减少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波动。

表1 支付系统发展阶段与超额准备金率变动 单位:百分比 支付系统

发展阶段[]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第1阶段[]5.25[]4.6[]6.96[]5.7第2阶段[]3.56[]2.93[]4.18[]7.05[]第3阶段[]3.25[]2.32[]4.16[]6.99

注:(1)表中第1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第2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第3阶段为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

(2)表中数据为季度超额准备金率的平均数,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表2 支付系统发展阶段与超额准备金率方差波动 单位:百分比 支付系统

发展阶段[]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第1阶段 []1.45[]1.3[]2.75[]1.76第2阶段[]0.59[]0.58[]0.95[]2.83第3阶段[]0.83[]0.4[]1.59[]2.33

注:(1)表中第1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第2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至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前;第3阶段为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后

(2)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三)支付系统发展与对持有超额准备金成本的敏感程度

表3为超额准备金率和持有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之间的相关系数统计。在表3中,只有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测试,且相关系数值由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前的-0.36 ,变为上线后的-0.68。这表明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国有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较高时,拆出资金比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前多,而在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较低时,拆出资金比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前少。总之,数据表明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后国有商业银行增强了流动性管理水平。

表3 超额准备金率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相关性统计(一) 机会成本[]支付系统

发展阶段[]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

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差[]阶段1[]-0.3

(0.18)[]-0.36

(0.16)[]-0.15

(0.62)[]0.19

(0.46)利率差[]阶段2[]-0.21

(0.56)[]-0.68

(0.03)[]0.07

(0.84)[]0.02

(0.95)

注:(1)表中第1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建成前;第2阶段指大额支付系统上线后。

(2)利率差指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

(3)括号中的数值为上一行相关系数的p值。

(4)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四、基于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的

超额准备金需求实证分析

支付系统的发展无论从交易动机还是预防动机上来说都将降低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鉴于支付系统发展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求的影响已在上文论述,本节不就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交易或预防动机影响展开论述。

(一)交易动机分析

根据存货模型,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越大,商业银行将降低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从表4 可看出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越高,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储备越少,而且商业银行总体和国有商业银行在0.01水平上显著,股份制商业银行在0.1水平上显著,农村信用社在0.2水平上显著。统计数据支持了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越高,商业银行越不愿意持有超额准备。至于转换成本c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影响已在前文论述。而交易量Y的影响,则在我国第二代支付系统建成,实行一点式接入和账户集中管理后可有更显著的数据支持。

(二)预防动机分析

商业银行资金的充裕程度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的预防动机。如果某商业银行的资金比较紧张,而同期拆借利率较高,该商业银行可能会增加超额准备金以预防存款支取的波动。从表5可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相对较充裕,一直是回购和拆借市场中资金的净融出方,而其他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金相对较紧张,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入方。

① Shibor利率的提高和新股申购验资行主要是工农中建交有密切关系。表4 超额准备金率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相关性统计(二) 机会成本[]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差[]-0.54

(0.00)[]-0.64

(0.00)[]-0.37

(0.09)[]0.26

(0.18)

注:(1)利率差指同业拆借利率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之差。

(2)括号中的数值为上一行相关系数的p值。

(3)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表5 金融机构回购和拆借资金融入融出情况统计 单位:亿元 季度[]国有商业银行

回购和拆借净融入[]其他商业银行

回购和拆借净融入[]非银行金融机构

回购和拆借净融入2007-12[]-121608[]-18720[]99232[]2007-09[]-93736[]-11934[]729602007-06[]-52811[]-6340[]424682007-03[]-29807[]784[]222572006-12[]-127925[]46896[]657772006-09[]-88290[]35030[]435562006-06[]-54224[]13275[]35308[]2006-03[]-25823[]6923[]160632005-12[]-91261[]31971[]52629[]2005-09[]-70944[]27321[]389382005-06[]-41014[]16594[]220072005-03[]-14493[]7300[]61022004-12[]-50871[]25743[]23991

注:(1)负数表示融出,正数表示净融入、负数表示净融出。

(2)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在表2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第3阶段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较第二阶段增加了67.37%;而表1中第3阶段超额准备金率的平均值较第2阶段仅减少0.02;股份制制商业银行在第3阶段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率为4.16%,显著高于国有商业银行2.32%。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在公司治理等方面可能占有优势,但其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率却较高。从表5中可知,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并不充裕,我们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预防如下冲击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率。一是中央银行自2006年7月5日起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2007年,在资本市场异常火爆的同时,货币市场每隔一段时间,资金拆借利率就会发生脉冲式的大幅上涨,尤其是在新股申购特别是大盘股申购期间,拆借利率的暴涨现象更为明显。表6 列示了2007年现金申购冻结资金超过1万亿元的新股申购发行日Shibor隔夜利率波动情况,并统计出申购发行日Shibor利率较申购发行前一天平均增加了12.06%。

(一)货币需求的预测应考虑支付系统的发展。现代化支付系统建成之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会发生变化。支付系统的建立,加上商业银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商业银行能够用比以前少得多的中央银行货币完成与以前一样的清算和结算金额。因而,在银行间资金转账系统得到重大改进之后,应对货币需求的预测方法和中央银行的传统做法作相应的调整。如果中央银行能准确预测与支付系统操作有关的流出和流入商业银行的资金量,它就能更好地完成公开市场操作,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尤其是短期利率目标。

(二)货币信贷调控政策应考虑超额准备金分布的不平衡。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在严重的结构性不平衡,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最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而农村信用社最高。对于既肩负宏观调控又肩负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的中央银行来说,在货币信贷调控政策的制定中必须考虑此因素,在必要时,改善和扩大现行的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三)应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提高,有许多网站和文件可以让公众明确地知道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但是,出人意料的操作也时有发生。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由于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四)加强协作监管力度。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应和其他监管部门相配合,加强协作监管力度,如2007年11月底,由于监管部门的规范力度加大,大型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暂停对券商的信用拆借,导致新股申购期间,同业拆借的利率波幅大幅收窄。这有利于减少商业银行因为预防动机而持有较多超额准备。

参考文献:

[1] Frost P A. Banks’ demand for excess reserve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1, 79: 805-825.

[2] 戴根有.关于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J]. 金融研究,2000(9): 4-15.

[3] Baumol J. The transaction demand for cash: an inventory theoretic approac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2, 66:545-556.

[4] Tobin J. The interest-elasticity of transactions demand for cash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56, 38:241-247.

[5] Poole W. Commercial bank reserve management in a stochastic model: implications for monetary policy [J]. Journal of Finance, 1968, 23: 769-791.

[6] Olivera J H G. The square-root law of precautionary reserves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1, 79:1095-1104.

[7] Frenkel J A, Jovanovic B. On transactions and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money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0, 95:25-43.

篇6

(一)金融体系稳健、健康的发展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提供了平台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下,金融机构盈利实力和偿债能力增强,市场约束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大幅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性为制度的出台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银行系统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和多元化经营的中小型银行为主要市场力量的银行体系,这给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金融体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审慎性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银行会计准则国际化金融监管有了法律的规范,为存款保险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架构,银行业监管取得非凡的成就和准确、完全、规范、透明的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具体实施方案

(一)存款保险制度央行不再控制存款利率为防止银行间竞争,确保盈利,为此央行控制存款利率,但该制度出台后会使银行自身承担盈亏,这是银行业进一步开放的关键所在,央行放开存款利率,预测平均存款利率可能上升百分之一,而这百分之一的上升的利息收入相当于GDP的0.8%,这部分的增长转移到储户中去,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二)存款保险只承包存款类资金,不承保投资、理财类资金存款保险最高赔付额为50万元人民币,覆盖99.63%的储户提供保障,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全额赔付,超过部分优先索取银行清算财产,这样会降低金融风险,保护储户利益。

(三)保险费率由存款保险机构根据发展状况实行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按照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以及风险程度有差别对银行收取保费。涉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针对经营业绩强、盈利能力好的大型商业银行按照基准费率收取保险费纳入存款保险基金。参考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存款规模差别收取保费,使商业银行注重于风险管控和产品定价。

三、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一)对于银行股和保险股来说并非是利好消息对于整个股市来说是利好,该制度推出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有利的,部分银行存款转而流入保险、券商等非银行机构,大储户将部分资金配置理财产品,有利于增量资金进入股市。该制度的出台没有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大户对存款限额赔付的担忧抬高了小行负债成本,银行负债端成本竞争加剧导致息差收窄。存款保险制度要求银行缴纳保费,对银行利润实现会产生反向冲击。

(二)政府将不再为金融机构兜底存款机构不能再盲目贷款,贷款审核将会更加严格,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银行要缴纳保费,短期内银行的运营成本增加,如果从长期来看,银行利润的减少,成本的增加将会从下调存款利率中得到补偿,美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左右。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有利于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行业发展该制度的出台释放出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为安全保险起见,投资人会分散投资,P2P12%的年收益率将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加入,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利率化的前奏,伴随着金融市场利率化,P2P平台20%的长期理财高收益将无法继续,10%左右的中长期年化投资收益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P2P理财产品将回归正常值,网贷利率会随着P2P理财收益下降而下降,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进行网贷融资。

四、我国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利弊分析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性

1.能够稳定我国金融体系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市场化不断发展,国际化成为趋势,创新性金融产品日益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影子银行”也应运而生,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会导致自身风险在逐渐增加。经验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性选择之一。

2.会提升对银行的信心,最大限度保护储户利益由于银行吸收存款作为对储户的负债,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是银行的基本特征,银行经营不善导致不能如期清偿债务时,会引发储户对银行的信用危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在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强制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是储户对银行充满信心的保障。

3.提高大众风险意识,能够减轻央行的负担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企业破产慢慢为大众所接受,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机构,破产也纳入正常的发展途径中,这就要求储户要有很高的风险意识,改变以往政府兜底的传统意识。存款制度的出台,政府不再为银行的破产买单,存款保险机构将对银行进行监督,定期检查银行财务状况,这减轻了央行监管的负担,帮助存在危机的银行渡过危机,实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性作用

1.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实会造成储户和银行的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由于赔付额的保障,降低了储户甄别银行风险的意识,往往在存款时忽视银行风险状况和经营水平,把资金存放在高利率、经营不完善的银行,稳健经营的银行得不到存款。对银行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弱化了银行风险约束机制,银行为应对“高息揽存”压力,可能会减少资本金和流动性资金储备,内部管控松懈,引发银行“道德风险”,银行会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中去。

2.基准费率与风险差别利率的实施会使银行业出现“马太效应”的局面由于大银行经营稳健,发生信用危机的概率比较小,因此,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对大银行的保费收取较少,况且保费对大银行来讲只是资金的九牛一毛,但是对于那些中小型银行来说,会收取高的风险差别费率,高费率保费对中小型银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一来会出现“强者愈强”的局面。

篇7

1971年日本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其对债市的影响对我国债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972年第四季度至1974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利率迅速下滑,小过结介当时的国际经济形势,其实际利率的下滑更多地是山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如果剔除当时的石油危机这一冲击,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日本实际利率的影响并小显著。

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日本国债利率在一定期限内比以们变动更频繁。结介债券市场利率曲线的二元分析法:收益率与长期GDP增速正相关,期限利差与货币政策相关,可知日本国债利率在存款保险制度进程期内的变化主要还是山基本而和货币政策两个因素主导。

通过观察存款保险制度对储蓄量的影响,发现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没有影响储户持有的存款总量,但影响了储户的存款结构。日本个人持有的总存款中储蓄存款的占比稳步上升,而现金、货币性存款的占比则稳步下降。日本银行业出现了“存款搬家”的现象:存款从都市银行(全国性银行)搬们地方银行(地区性银行),即从大型银行搬们中型银行。

分析日本经验,我们得到以下结论:日本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并小作为独立的经济变量影响债券市场整体走势,存款保险制度对债市的影响只可置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宏观经济政策形势中理解。结介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债券市场的利率走势主要山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代表的基本而所决定。

存款保险制度对一我国债券市场短期利空有限、长期利好

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将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它的推出将为我国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进一步扩大,甚至存款利率管制最终废除提供一层“缓冲垫”。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破产后将保障储户利益,转变目前的隐性担保为显性担保,促进银行业市场化发展进程;同时当银行破产成为可能,风险溢价将反映在资金价格中,给出市场化的利率定价。

从短期来看,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利率市场化加速预期上,从而对债市小幅利空,但实质性的影响较为有限。

第一,短期内加速利率市场化预期。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意味着自上而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再度加速。利率市场化短期内将结束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抑制,使得存款利率回归至均衡水平。存款利率作为银行融资成本价格,是整个利率体系的重要参照利率,存款利率的提升空间,自接决定了整个债券市场利率抬升空间。存款利率中枢向均衡水平的回归以及基准利率的传导将带动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中枢缓慢上移。利率市场化临近预期或进一步加强了金融机构对其负债成本趋势性加速上行的预期,进而推升对资产端的预期回报率,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而临上行风险,对债市产生利空影响。

第二,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加剧银行竞争。在负债端,市场化定价负债来源占比上升,负债端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上升。存款保险制度要求银行为储户缴纳一定保费,构成银行的额外支出,增加银行资金成本。在资产端,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也会出现变化,资产配置趋向高风险高收益资产,对低风险低收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则小断下滑,这种结构性变动同样会对债券市场产生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市场预期导致银行对存款利率开放导致资金成本上升的担忧深化,迫使银行寻求业务拓展和金融创新。导致银行对所持有债券要求的收益率上行,对债市影响利空。

第三,存款利率小会短期内很快开放。从短期看存款保险制度尚在征求意见阶段,具体的措施和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市场对此也小应过度反应。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并小意味着存款利率会很快放开管制,作为利率市场化最后的关键一环,存款利率开放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对于收益率上行风险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第四,降准通道有望打开。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大幅下降。目前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经济体存款准备金率多在7%左右,而国内高达20%。国内存款准备金高,也具有“隐形”存款保险功能,与存款保险功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当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降准将势在必行。另外,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我国境内从事存款吸收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介作银行、农村信用介作社等,均需加入存款保险。存款保险基金上缴具有强制性,为了对冲上缴保险基金的影响,降准考虑也在增加。

因此,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降准通道有望打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存款成本提高和资金效率的下降,对债市的短期利空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对冲作用。

从长期来看,对债券市场具有利好影响。

第一,部分存款转向债券市场。存款保险制度对储户50万以下的储蓄金额进行保险,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居民的资产配置,存款将有动机从银行体系离开,追逐其他资产。而债券以较为稳定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成为资产配置的稳定选择,利好债市。

第二,存款保险基金偏好配置中长期债券。银行为储户缴纳保费形成的存款保险基金风险偏好较低,从投资特点上看主要偏好于存放央行和投资债券,其在债券上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等债券,综介考虑流动性以及收益率等因素,期限可能会以中长期为主,利好债市。

第三,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长期来看,政策的建立必然导致信用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推动风险定价体系的完善和信用利差的扩大,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创新、银行经营方式转型等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的方向性变化必然引导利率下行。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率在新常态增长下山高增长向中低速稳增长、调结构方向转变,而中长期国债利率与名义GDP增速高度相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以及中国经济增速和通胀中枢的下移,国债收益率中枢将下移。这对债市产生利好影响。

篇8

[论文摘要]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用社利率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健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都逐步加大。经央行批准,农村信用社作为利率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利率改革。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状况及目的

我国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议论由来已久,农村信用社作为改革的试点率先开始实施。从2001央行下发文件选择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始,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至2004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放宽到基准利率的2.3倍,表明农村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农村利率向市场化趋势发展。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体现了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要求。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特性使其在农村地区起到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作用,农村资金的非农化造成支农资金来源日益匮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阻力。因此,这次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利率浮动这一政策优惠,让农村信用社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从而降低农村资金“非农化”的速度,促进资金的回流,提高农村资金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增强农村信用社从事农村金融服务的信心和能力。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效应

实施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实际效果却需要进一步的理性分析。本文分别从农村信用社自身、“三农”建设、民间信贷、当地政府等方面分析利率改革的效应。

(一)对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效应

利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筹集资金能力有所提高,但作用有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存款利率上升,但和民间信贷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因此,对民间游资吸引力不足,对资金需求旺盛、民间借贷活跃地区追求高利的民间游资几乎没有吸引。二是从商业银行吸引存款效果不明显。商业银行存款中活期存款部分主要是生产性流动资金(特别是沿海地区),其存款动机主要是获得便利的服务。目前农村信用社结算手段落后,难以与商业银行强大的服务功能和优良的品牌效应相抗衡,农村信用社提高存款利率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没有较大影响;而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动幅度过小、信誉较差,也难以吸引为数不多的投资性定期存款。因此,目前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对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甚至没有影响,无法有效地遏制农村资金非农化趋势。三是相当部分存款客户不会因利率上浮而改变存款意愿。许多存款客户认为,自己选择金融机构不仅取决于利率,还会综合考虑,因而不会因利率上浮而改变存款意愿。因此,利率改革后,并没有出现存款客户群体性“大搬家”现象,且行社之间、城乡之间存款的流动性也不大。四是服务手段落后使高利率改革诱惑效力不强。在目前农村信用社结算工具等服务手段落后的情况下,靠利率上浮拉动业务的发展终究力度有限,且随着成本的上升,其资金获利空间也会逐步缩小,最突出的表现是工行和农行均能利用其结算便捷手段从沿海的广东、福建等打工人员密集的地区揽储,而农村信用社对此却无能为力。同时,对于约束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利改政策还会带来经营风险增大等问题。

(二)对三农建设的效应

随着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其服务“三农”职能逐步被农村信用社取代,在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农的主力军,其实也等于农村信用社已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经营。“三农”对贷款利率的需求已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但当前,农村信用社为了改善经营状况、消化历史陈欠往往利用利改政策,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使原本较高的实际利率更高,大幅度的贷款利率上浮不仅加重了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利率负担,不能体现出资金的互;而且在上浮将近2倍的贷款利率下,贷款手续依然繁琐,贷款用途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使农民的贷款需求受到抑制。这无疑会将改革成本最终转嫁到农民身上,加重了贷款农户的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发展,也违背了利率试点的初衷,最终对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对当地政府的效应

对农信社的利率改革,政府部门最大的担心是贷款利率上浮会增加经济发展成本,就县、乡政府而言,由于商业银行实施了信贷收缩战略,从基层商业银行获取贷款难度很大,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更多地要靠农信社的支持,而农信社实施利率改革无疑将增加地方资金使用的成本,削减企业获利空间,进而减少政府的预期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对农信社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一定的担忧。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利率改革与政策的设计目标相背离。“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近些年,政府对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倾斜支持。然而,多数农村信用社把利率市场化理解为利率的上浮。其原因在于:在农村,农村信用社没有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竞争,容易形成垄断价格。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已失去互助、合作的本性,无视农村市场真实的资金需求状况,不是真正以满足农村多方、多层次的资金需求为服务宗旨,而是在盈利动机的驱使下,追求高利润回报。在这种背景下,现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获得了更多的垄断利润,致使其商业化倾向严重了,合作性质渐渐丧失,背离了主要为“三农”服务的政策设计目标。同时,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是存贷款利率提升方向的改革,这就意味着农户贷款要支付更高成本的利息,如此利率改革显然增加了农户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农户的投资需求。显然,国家支农政策倾斜与利率改革带来的农民负担加重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利率改革没有根本遏制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流向城市的趋势,也没有根本解决“三农”发展所需的巨额廉价资金的需求矛盾。因此,当前依靠利率市场化迅速解决农村资金紧缺的局面不现实。利率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一些农村信用社是被动地接受利率改革,对利率改革试点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寻求解决资金困难的层面,甚至还沉浸于利率改革试点带来资金短暂增长的喜悦中。但这一存款增长的效应是在中央银行定向给予“特许权”的前提下获得的,而非农村信用社通过提高自身经营机制而取得。而此种“特许权”不可能长期拥有,如果农村信用社未能利用这短暂时期进行实质性改变,一旦利率市场化真正到来,商业银行又可利用自身的优势,重新夺回市场,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经营更加困难,甚至会被挤出市场。

农村信用社自身状况与其担负的历史重任极不相称。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经营手段落后、业务品种单一、自我约束能力弱的现实状况,使其离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有极大的差异,与其所担负的历史重任极不相称。首先,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治理结构残缺,经营理念陈旧,经营自主性差,离改革的要求还有极大的差异。其次,农村信用社资金定价能力低,确定利率水平带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第三,农村信用社经营模式单一,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第四,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的监管仍停留在检查层面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总之,农村信用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作为利率改革试点的条件还不完备。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对策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不单纯是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利稳定的大局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利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首先从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入手,构建满足多种利率需求,不同功能和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农信社承担着支持“三农”的政策性任务,但在事实上又很难恢复其合作性质,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在坚持目前的“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下,应着力建设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应打破金融垄断,允许并鼓励民间金融组织成长,有效降低农村的融资成本,满足融资需求,提高融资效率。在上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上,应建立合作制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并行的多重利率结构体系。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地农村资金的需要,应建立起以满足个体农户生活、个体经济组织非规模化的小额生产性资金需求的合作制利率,以及对各类农村工商业经济组织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单个企业的风险、资信状况等因素提供市场化的利率,即恢复合作制利率和实行市场化利率并行的多重利率结构体系。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 信用社 利率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健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都逐步加大。经央行批准,农村信用社作为利率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利率改革。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状况及目的

我国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议论由来已久,农村信用社作为改革的试点率先开始实施。从2001央行下发文件选择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始,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至2004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放宽到基准利率的2.3倍,表明农村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农村利率向市场化趋势发展。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体现了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要求。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特性使其在农村地区起到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作用,农村资金的非农化造成支农资金来源日益匮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阻力。因此,这次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利率浮动这一政策优惠,让农村信用社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从而降低农村资金“非农化”的速度,促进资金的回流,提高农村资金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增强农村信用社从事农村金融服务的信心和能力。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效应

实施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实际效果却需要进一步的理性分析。本文分别从农村信用社自身、“三农”建设、民间信贷、当地政府等方面分析利率改革的效应。

(一)对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效应

利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筹集资金能力有所提高,但作用有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存款利率上升,但和民间信贷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因此,对民间游资吸引力不足,对资金需求旺盛、民间借贷活跃地区追求高利的民间游资几乎没有吸引。二是从商业银行吸引存款效果不明显。商业银行存款中活期存款部分主要是生产性流动资金(特别是沿海地区),其存款动机主要是获得便利的服务。目前农村信用社结算手段落后,难以与商业银行强大的服务功能和优良的品牌效应相抗衡,农村信用社提高存款利率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没有较大影响;而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动幅度过小、信誉较差,也难以吸引为数不多的投资性定期存款。因此,目前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对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甚至没有影响,无法有效地遏制农村资金非农化趋势。三是相当部分存款客户不会因利率上浮而改变存款意愿。许多存款客户认为,自己选择金融机构不仅取决于利率,还会综合考虑,因而不会因利率上浮而改变存款意愿。因此,利率改革后,并没有出现存款客户群体性“大搬家”现象,且行社之间、城乡之间存款的流动性也不大。四是服务手段落后使高利率改革诱惑效力不强。在目前农村信用社结算工具等服务手段落后的情况下,靠利率上浮拉动业务的发展终究力度有限,且随着成本的上升,其资金获利空间也会逐步缩小,最突出的表现是工行和农行均能利用其结算便捷手段从沿海的广东、福建等打工人员密集的地区揽储,而农村信用社对此却无能为力。同时,对于约束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利改政策还会带来经营风险增大等问题。

(二)对三农建设的效应

随着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其服务“三农”职能逐步被农村信用社取代,在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农的主力军,其实也等于农村信用社已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经营。“三农”对贷款利率的需求已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但当前,农村信用社为了改善经营状况、消化历史陈欠往往利用利改政策,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使原本较高的实际利率更高,大幅度的贷款利率上浮不仅加重了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利率负担,不能体现出资金的互;而且在上浮将近2倍的贷款利率下,贷款手续依然繁琐,贷款用途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使农民的贷款需求受到抑制。这无疑会将改革成本最终转嫁到农民身上,加重了贷款农户的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发展,也违背了利率试点的初衷,最终对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对当地政府的效应

对农信社的利率改革,政府部门最大的担心是贷款利率上浮会增加经济发展成本,就县、乡政府而言,由于商业银行实施了信贷收缩战略,从基层商业银行获取贷款难度很大,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更多地要靠农信社的支持,而农信社实施利率改革无疑将增加地方资金使用的成本,削减企业获利空间,进而减少政府的预期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对农信社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一定的担忧。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利率改革与政策的设计目标相背离。“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近些年,政府对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倾斜支持。然而,多数农村信用社把利率市场化理解为利率的上浮。其原因在于:在农村,农村信用社没有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竞争,容易形成垄断价格。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已失去互助、合作的本性,无视农村市场真实的资金需求状况,不是真正以满足农村多方、多层次的资金需求为服务宗旨,而是在盈利动机的驱使下,追求高利润回报。在这种背景下,现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获得了更多的垄断利润,致使其商业化倾向严重了,合作性质渐渐丧失,背离了主要为“三农”服务的政策设计目标。同时,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是存贷款利率提升方向的改革,这就意味着农户贷款要支付更高成本的利息,如此利率改革显然增加了农户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农户的投资需求。显然,国家支农政策倾斜与利率改革带来的农民负担加重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利率改革没有根本遏制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流向城市的趋势,也没有根本解决“三农”发展所需的巨额廉价资金的需求矛盾。因此,当前依靠利率市场化迅速解决农村资金紧缺的局面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