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连锁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74-02
连锁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管理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才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每个层面独立运作,具有有别于其他管理内容的特征,但又与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连锁企业管理的整体态势。财务管理作为连锁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连锁企业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做保障,就不可能有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效顺利开展,取得连锁企业管理绩效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本文主要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分析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探讨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策略,以期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产生于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过程,并且会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要全面了解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内涵,就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包括诸多内容的动态过程,按照类型可以分为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对象、手段、方式、目标等方面,这些方面并非简单叠加、随意组合,而是基于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些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决定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其构成要素之间通过联系结合能够形成特定的关系结构,并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处于变化状态。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关系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构成要素之间组成一定的关系结构就会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形态。不同的关系结构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形态,不同的功能形态满足不同时期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需求。
2.复杂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决定其复杂性,具体而言就是构成要素的复杂性、要素关系的复杂性和功能形态的复杂性。构成要素的复杂性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构成要素,且对于单个要素需求的数量、规格也具有呈现出不同性,这些不同性更多表现为复杂性。要素关系的复杂性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组合、排列方式会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连锁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要保持连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合理调整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关系,否则就会制约连锁企业的正常发展。功能形态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关系结构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目标性。任何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这种目标性既可以表现为短期的目标性,也可以表现为长期的目标性。无论是短期的目标还是长期的目标,都可以具体化为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经济目标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它是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非经济目标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它是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重要内容和方面。随着连锁企业发展的纵深化,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将越来越明显。连锁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表现为保证连锁企业实现非经济目标之间的竞争。
4.平衡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表明了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与组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更多表现为一种动态过程中的平衡性。各构成要素基于连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的整体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讲,就是管理者结合连锁企业各部门的发展实际,按照地位平等、利益均衡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展财务管理;各部门也应该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二、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可以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成本与费用管理、经营活动分析五个方面。
1.筹资管理。资金是连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资金作支持,连锁企业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和影响。然而,仅仅依靠连锁企业自有的资金是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且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就会带来破产的风险。为此,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集资金。概括而言,连锁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二是偿还债务;三是满足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要实现这三个目的,连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外商资金等渠道,可以借助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来实现筹集资金。
篇2
【关键词】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已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到普遍推广。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组织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1]。在高校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下,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高校财务管理活动,可以为财务工作中精细与效率的矛盾提供解决思路,从而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质量和效率的统筹和兼顾。
一、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踏实的态度,细心仔细的心态,认真完善落实好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它本身就是一种实现学校财务管理效率最大化,最优化的现代管理思想[2]。
总的来说,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达到精密、细致的程度。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也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也应该具体确保落实到个人。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目的,具体到细致实施财务管理任务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责任岗位,每一个基本环节,以此来实施建立有效率的、准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从而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的目标,挖掘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大潜力。
具体来说,高校财务精细管理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
突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以学校财务工作开展基础本身为切入点,提出每个时段重点管理工作,把精力投入到重点上,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2、细
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要做到事无漏遗,覆盖环节面积要广,从小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重视法律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细致的财务规章制度,做到大小事有法可循。
3、化
即把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规章化,化被动为主动,规范工作内部人员行为准则,并长久坚持下去,做到自觉遵守,把制度推广落实到位。
二、高校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随着办学模式改革的继续推进,大多数高校已经经历了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阶段。在现代管理思想日益发展的当今,高校财务管理也应该主动发展,积极进取,跟上时代脚步,实现财务精细化的管理运作,为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优化教育资源。
1、有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财务人员由记账验算型工作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还可以从事件后静态案例分析向事前预测转变;向事中的动态控制分析,事后的总结核算转变;由机关型办事人员向服务工作类型转变,从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最终实现财务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2、有助于节约型、和谐型校园的建设
高校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详细了解每一项财务资金运动,从而最大化利用控制学校资金,提高资金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建设节约型校园。学校的每位职工都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同时也是受益人。这样才能促使学校内部员工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成为财务精细管理的推动者,并且能做到以身作则,使财务精细管理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上,实现校园的和谐建设。
三、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财务精细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精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是精细化的基本内容。高校财务工作应结合实际内容,依据财务精细管理的要求,遵循四大原则,以制度为基础、以执行为重点、以考核为手段的管理机制。把握好重点环节,认真落实重点工作,以财务精细化管理为理念,全面提升财务的管理水平。
1、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数据化原则。强调数据作用,以数据为依据,用数据进行控制分析,用数据确定工作要求,最后用数据检验结果。
(2)程序化原则。也就是将财务工作任务,细分为若干前后相连的工作单元,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工作流程,然后进行工作流程的分析、简化、改进、整合和优化。
(3)操作性原则。就是制定的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要求对每一个实施过程进行有措施的监控。
(4)标准化原则。就是按规定统一财务收支管理的标准。这不仅是规范化所必须要求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保证,也是实现操作性的前提条件。同时标准化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规定,有助于克服管理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是在账务核算精细化和财务监督精细化。它主要包括制度精细化、执行精细化、考评精细化。在实际管理活动中,通过清理财务管理体系,清理管理界面,深化管理手段,不断采集和细化各层的行业法规,具体操作办法和管理细则。其中包括:国家相关法律制度,行业准则,高校财务管理规定,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所制定的管理实施细则,各层管理人员职责,会计的计算程序,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考核准则等,并逐渐形成和建立层次明显,指导技术性强,系统全面的财务制度。
四、加强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重在梳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内涵,要求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每一项具体业务都进行细致精密的核算和监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以此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
篇3
[论文摘要]财务管理理论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对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和财务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财务管理环境为逻辑起点,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和财务管理环境理论等部分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
一、引言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国内外财务管理学者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有必要构建与现代财务管理发展水平相一致、结构严谨的财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本文在借鉴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进行整体性探讨。
二、财务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环境决定一切,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切事物都是以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的。财务管理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环境,必然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之相适应。财务管理本质、目标,他们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人们对财务管理的一种认识。财务管理环境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本质,进一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赖以生存的土壤,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产生的基础,没有财务管理环境,就无从说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所以,以财务管理环境为出发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符合推理逻辑。而且,理财环境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财务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以此为起点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可以揭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而是全面的、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所以,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最符合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要求。
三、以环境为起点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选择出发,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由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程序和方法、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运行、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组织等内容构成要素。
1、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企业展开财务管理的舞台,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策略的制定都离不开环境的认识和把握。它主要研究理财环境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制约及要求等问题。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务管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财务管理内外环境息息相通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研究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发展的整体环境,即理财环境,或称财务管理环境,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理财环境,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规律,塑造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确定一套与理财环境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制定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财原则、程序与方法;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财务管理假设
科学源于种种假设,这是因为对于任何科学的研究产生一系列未被确知难以直接论证的问题,因而科学的产生都要要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假设。假设是在两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一是现在无法证明这一命题;二是多种命题可供选择时选择其中一种,至于为什么样这样做,或无法证明或现实条件有限。美国学者坎宁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把会计基本假设看成是会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坎宁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定义对财务管理同样是适用的。我们可以将财务管理假设定义为,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假设可以说是人们主观认识作用客观财务环境的结果,它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具有主观性特点,这也是目前对于财务管理假设的认识有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同时,财务管理假设由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因为财务管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所有研究者都纳入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管理财务管理假设可以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
3、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是一项或一系列活动预期希望达到的境界和结果,目标是人们针对其活动预先设定的,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人们从事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希望实现的目的,它所回答的问题是财务人员为了什么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揭示财务管理职能如何具体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在规定性,为财务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框架。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作用,有了该层次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才具有整体性和目的性。财务管理目标是构建财务运行机制的方向和标识,是人们赖以选择各种理财手段的依据和标准。它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是在认真研究财务管理环境和已经确立的财务管理假设的基础上确定的,既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起导向作用,也对财务管理的通用业务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起导向作用。
4、财务管理原则
财务管理原则是管理者在对财务管理环境有了更加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是将已经形成的对财政管理的理性认识在回到财势管理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精神到物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财务管理的原则将具体地承担起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任务。财务管理原则可以根据财务管理假设和财务管理目标来推演,有效市场假设可以推演出市场中心原则、双方交易原则、信号传递原则、引导原则、交易行为自利原则、比较优势原则等财务管理原则;财务主体假设可以推演出性性理财原则、风险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货币时间价值原则、资源配置原则等原则;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可以推演出财务分期原则、可持续理财原则等原则;委托假设可以推演出财务关系协调原则、财务约束和财务激励原则等原则。
5、财务管理程序和方法
财务管理方法,也称财务管理工具,它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进行理财活动是所采取的各种是手段。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财务管理程序和言法属于财务实践层次,它受到财务管理原则的指导和约束。
6、财务管理内容
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时,首先应该确定财务管理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或者说是基本要素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的范围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内容要从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本质人手。一般认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企业财务活动,而财务活动又分为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日常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分配管理四个方面。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残酷的市场竞争势必会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往往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必须通过一切合理可行的方式加强对财务的管理,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何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指的是依据企业综合性目标的有关指导,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金分配、经营活动、经济效益进行合理规划管理[1]。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范围虽小但是涉及到许多细节内容,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从财务处理对象来看,包括企业与投资人、债权人、员工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各种财务关系;从财务活动的角度来看,包括资金的筹集、分配和发放等[2]。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的控制成本功能。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市场动态变化的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对企业的开支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其次,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财务监督的功能。财务监督功能的发挥,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企业的资金投放和调配更加合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再有,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资金管理的功能。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强化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
上文笔者已经提及过,企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必要的资金保障,如果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资金受到制约,那么企业的顺利运行就难以实现,资金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作用巨大。因此,企业一定要强化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第一,快速周转企业资金,及时回收所拖账款。很多企业对外存在各种被拖账款的现象,这些账款的及时回收能够保证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金充足[3]。第二,做好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对于银行的限额支票以及结算票据一定要妥善管理。又比如,重视企业和银行间的账目校对工作。第三,做好企业应收账款和往来账款之间的清理和核算工作,确保应收回账款能够及时收回。第四,严格控制企业的负债比例,投资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考察,防止盲目投资的情况出现。
(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所以,企业应当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只有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才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编制预算的措施,对企业内部财务指标、经济效益目标等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执行状况提前了解,充分发挥出财务预算的功能,为企业的财务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体系并没有建立健全,使得财务管理的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完善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企业就必须健全内部财务审计管理监督机制。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分析研究财务管理工作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科室,逐渐对这一科室进行丰富与分级,每一科室都交由专门人才来完成,实现财务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都比较高,但是并不排除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要求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岗中培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队伍,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三、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要想提升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必不可少。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从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监督体系、财务管理人员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淡晓微.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改革与开放,2014,12(06):69-69.
[2]何跃.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与资产经营管理相结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08):88-89.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职业能力;课程设计;学习情境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44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94-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可见,不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课程建设是基础,是细胞工程,而课程建设得好坏关键在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在高职教育中,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将学生的隐性能力寓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行动导向使教学法得以体现,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必修课,如何做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对于实现高职会计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浅析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借以抛砖引玉,与同仁商榷。
1 现行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缺陷
1.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中,一般认为,学生应当具备会计流程运用、经济业务处理、各种成本计算、电算系统操作等4个专业核心能力,至于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电算系统架构能力和基本理财能力则属于拓展专业能力,所以部分教师认为财务管理课程的地位处于次要位置。也有人从教学理念中推导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可有可无,原因是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成为财务主管来为企业理财,绝大多数学生从事的是出纳或一般会计岗位,因而学好《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等课程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另外,也有人认为现在高职学生素质不高,学习财务管理课程难度大,能够懂得一点理财知识就可以了。
笔者认为,上述对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解似乎合情理,但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首先,将理财能力定位于拓展的专业能力,不等于财务管理就不重要,是因为它的知识与技能的难度较大;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并不是说将学生毕业推向市场就完成了教育的职责,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就业有初次就业和终生就业,就业有高质量就业和低水准就业,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已明确提出:“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个会计职业人时,他的职业发展中离不开财务管理,比如,在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的资格取得、日常企业的报表分析中等。因此,我们要说,财务管理课程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训”的倾向。其具体表现为: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采用“知识满堂灌”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依赖课堂讲解而忽视了通过行动导向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在考核环节上,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等也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形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讲解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发散型、创造性思维,阻碍了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违背了职业教育的目标。我们应当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模式。
1.3 实训条件欠缺,教学准备乏力
在会计专业中,目前高职教育往往只建立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电算会计的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基本没有。由于教学手段跟不上,有些内容无法在课堂的黑板上进行全面讲述,如财务预算等。同时,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准备不足,因为在课堂教学,主要以讲述基本理论为主,对于计算,也只是讲述其计算方法,所以适用案例教学的内容往往只是一个框架,没有实质性的数据与资料。这种“空对空”的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真正的综合职业能力。
2 高职财务管理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分析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石。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是围绕理财能力来进行的,那么,什么是理财能力?首先必须弄清楚理财对象是什么。我们在基础会计中,学习了会计对象是反映和控制企业的资金运动,其实财务管理的对象也是反映和控制企业的资金运动,只不过方式不一样,会计是通过会计核算和监督来进行,财务管理则是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来进行。具体来说,筹集资金(资金进入)、营运资金与项目投资(资金运用)、分配资金(资金退出)来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财务预算(事前控制)、财务控制(事中控制)、财务分析(事后控制)是控制企业的资金运动。因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财能力应当包括筹资管理能力、资金营运能力、投资管理能力、收益分配管理能力、财务预算与控制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这些能力之间是平行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它们的的基础是会计知识和基础的财务管理知识。
3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总体思路
3.1 基本原则
(1)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组织采取基于工作过程。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姜大源,2007)。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本课程的内容组织按照企业财务工作流程架设教学内容,要求每个学习情境有事前准备、事中过程、事后结果,采用分组方式和角色扮演来模拟企业电算财务工作流程,即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策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的序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本课程的内容较多,各内容在学习情境中要重构,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策略,由简到难,实施课程设计,其重构的载体为模块组合。
(3)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教学目标要求。财务管理一般可以分为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财务理论和高级财务管理4个部分。其中财务管理基础主要讲授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中级财务管理主要讲授营利企业的一般财务事项;财务理论主要讲授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而高级财务管理主要讲授特殊企业和特殊财务事项的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包括财务控制制度的设计,企业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重组和破产清算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流程再造,财务预警系统,企业集团、国际企业、中小企业和非营利企业财务管理等内容(曹中,2008)。高职财务管理教学有其特有的目标,从宏观上讲是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从微观上讲该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财务控制与分析等基本职业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备教学对象、备服务对象”,切实做到选取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
3.2 总体思路
(1)学习情境设计。职业教育对象的智力类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基于这一智力特征,职业教育的教学应以情境教学为主。开发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相适应的学习情境,是职业院校建设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确定学习领域(即课程)之后,首先就是设计学习情境,包括设计学习情境的个数、相关教学内容在学习情境中的重构和序化、学习情境的时间分配等。总体上讲,高职的财务管理课程以获取理财职业能力为主,所以按理财能力为主线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另外,我们设置一个基础的学习情境,它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为后续学习情境的学习作铺垫。具体来讲,设置八个学习情境:①财务管理基础;②筹集资金管理;③营运资金管理;④项目投资管理;⑤收益分配管理;⑥财务预算;⑦财务控制;⑧财务分析。
(2)学习步骤设计。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步骤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个方面。资讯是指为学习情境的学习收集信息或材料;决策是对本情境的学习确定方案;计划是指在学习某情境时的具体步骤;实施是具体的学习过程;检查是对学习过程的监控;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衡量。
(3)学习要素设计。工作过程中的学习要素是变动的,针对学习情境中不同模块(即学习对象),事先准备不同的教学资料(即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即教学工具),采用分组的方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领,达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效果。
4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架构
4.1 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内容框架
笔者在第二大点中已经明确分析了财务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要求,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架构的中心,以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为基础,从“反映”和“控制”两方面来搭建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从财务角度,“反映企业资金运动”体现于财务管理活动,就是资金的进入、运用、退出,即进行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项目投资管理、收益分配管理。“控制企业资金运动”体现财务管理环节,就是对企业资金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即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
根据财务管理基本内容框架,可以设置8个学习情境:①财务管理基础;②筹集资金管理;③营运资金管理;④项目投资管理;⑤收益分配管理;⑥财务预算;⑦财务控制;⑧财务分析。
4.2 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情境内容设计
高职财务管理的学习情境内容设计,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因为高职在校只有三年,不可能包容所有财务管理的内容,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强调应用性,融“教、学、做”于一体,实行情境教学,从而培育学生的显性知识与隐性能力,使学生真正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每一个学习情境可以从职业能力、内容选取、任务安排、调查分析、具体实施和项目评价等6个方面来设计。具体来说,职业能力是指该学习情境能够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内容选取是指该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应当以情境教学目标为核心,为学生讲授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任务安排是指在学习情境教学中,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分组、资讯、计划等;调查分析是指学生在分组和接到任务的情况下,收集相应资料,做出相应决策,是学习情境的具体实施的前奏;具体实施是指根据任务安排和调查分析的结果,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具体进行操作;项目评价是指在具体实施后,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自我陈述、组间评析、教师评析。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以学习情境二为例来描述其学习情境的内容设计。如表1。
5 结束语
本课程以任务为驱动,行动为导向,以财务管理的活动和财务管理的环节为主线,按5步法进行课程实施。如图2。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将融“教、学、做”为一体,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网络教学手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旨在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高端技能,融专业能力(显性)和关键能力(隐性)于一体,切实达到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6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B
一、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相同点
财政部在全国注册会计指定参考书中提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这一定义突出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如何获取、如何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
国内的专家学者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之后,积极探讨结合我国的国情,给管理会计作了比较明确的定义。有的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的需要而产生,把会计与管理结合起来,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它既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又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有的则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学者把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融汇在一起,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两种定义都认为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精巧结合,目的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从以上定义的比较中不难看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二者具有相同的管理属性,其基本作用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满足企业营运发展的需要除这一根本共性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还有如下共同点:从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以及管理过程看,二者都是按照计划、决策、执行与控制这一顺序进行的;二者都以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为信息分析来源,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决策与控制;二者在管理中产生的报告文本、数据资料等文字载体均不具法律效力,对外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二者都主要是根据企业运作的现实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规划未来,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不同点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发展至今,二者的不同点也很明显。最根本的区别是,财务管理主要管理资金,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资金。财务管理是连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重要纽带,它与金融市场的运行密切相关。可以说,成功的财务管理是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现状及其动态趋势这一前提下,考虑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从而为自身寻求宽松的资金运作空间,并达到企业价值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则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考虑的对象不仅是资金如何高效地物化,还考虑物化后的资源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进行配置。而且,管理的对象还包括人,它通过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与控制会计实现对人的成功管理;通过有效的激励安排,达到人、岗位、财物的高效搭配,从而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不同点可对比如下
财务管理中的时间价值观念是一种以较低程度体现机会成本的分析方法,它引入了经济学中关于成本利润的思考,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观念考虑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对管理会计中的定量分析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对预算的编制、决策的选定有指导意义,在业绩评价会计、责任会计中也可以加以有效运用。机会成本概念、风险观念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符合企业由粗放型经营管理向集约型经营管理转变的需要。
管理会计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管理学、数学、运筹学、系统学、信息论、控制论的众多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同样可以为财务管理所消化吸收。其中,有关的数学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有助于财务管理的进一步量化。此外,管理会计所吸收的委托理论、激励理论可以指导财务管理活动,对经济实践中的财务管理行为与绩效评价有启发作用,值得借鉴和吸收。 四、对财务管理学科属性的探讨
从学科角度讲,财务管理跟管理会计不同,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不是从属会计学科的子学科。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不同于财务会计,应无异议。目前,会计理论界已经在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上取得了共识,但财务管理的学科属性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职能看,认为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应属企业理财的范畴,企业理财学是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宿。企业理财的主要职责是合理、高效地聚财、用财、生财、财务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也大致是这样。企业理财学是有关企业聚财、用财、生财等管理活动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因此,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是企业理财学的组成内容,其学科归宿是企业理财学。
篇7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何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指的是依据企业综合性目标的有关指导,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金分配、经营活动、经济效益进行合理规划管理[1]。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范围虽小但是涉及到许多细节内容,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从财务处理对象来看,包括企业与投资人、债权人、员工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各种财务关系;从财务活动的角度来看,包括资金的筹集、分配和发放等[2]。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的控制成本功能。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市场动态变化的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对企业的开支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其次,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财务监督的功能。财务监督功能的发挥,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企业的资金投放和调配更加合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再有,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资金管理的功能。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强化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
上文笔者已经提及过,企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必要的资金保障,如果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资金受到制约,那么企业的顺利运行就难以实现,资金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作用巨大。因此,企业一定要强化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第一,快速周转企业资金,及时回收所拖账款。很多企业对外存在各种被拖账款的现象,这些账款的及时回收能够保证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金充足[3]。第二,做好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对于银行的限额支票以及结算票据一定要妥善管理。又比如,重视企业和银行间的账目校对工作。第三,做好企业应收账款和往来账款之间的清理和核算工作,确保应收回账款能够及时收回。第四,严格控制企业的负债比例,投资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考察,防止盲目投资的情况出现。
(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所以,企业应当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只有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才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编制预算的措施,对企业内部财务指标、经济效益目标等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执行状况提前了解,充分发挥出财务预算的功能,为企业的财务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体系并没有建立健全,使得财务管理的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完善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企业就必须健全内部财务审计管理监督机制。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分析研究财务管理工作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科室,逐渐对这一科室进行丰富与分级,每一科室都交由专门人才来完成,实现财务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都比较高,但是并不排除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要求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岗中培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队伍,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篇8
工程管理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与工程相关的管理工作,开设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会计人才。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方向,在授课时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侧重点与会计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只是要求了解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和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有些内容,例如会计报表,在工程管理中是比较重要的,但会计报表的编制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就工程管理的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说,做一张会计报表相对很难。但工程管理的学生不是专业会计人员,不需要具有独立做好会计报表的能力,只需要能看懂会计报表就可以。
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难一些,因为在学这门课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理论,不象其他课程在高中就有基础了[3],例如高中阶段学习数学、语文、政治等等,进入大学后继续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也就很顺利,因为有以前的基础。会计与财务管理对学生来说全是新名词,象什么是会计职能、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簿、会计分录等等过去从来没听说过,对这些新概念就会感觉陌生和茫然,不知所措[4]。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一些相关概念和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有些不一样,例如,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二字,在课程中这二字只是记账符号而已,没有实际意义。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用自己已经形成借贷的思维来想问题,在短时间内对新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障碍,这就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惑。学生只是从书本上了解相应的知识,缺乏相应的实践,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一遍,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更容易学会,记忆更深。在教学中多用案例,案例的选取要紧扣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参与其中,便于展开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学生理解,提高学习兴趣[5]。
篇9
一、集团式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一、集中,包括权力的集中和数据的集中。在传统模式下,很多想要实现的管理模式很难实现。互联网作为技术手段,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实现的基础。
第二、预算。在集团内部一定要强调预算。预算做的好,集团的决策层和管理层才能实时了解和控制,并且预见企业的未来。
第三,资金的管理。资金是企业的命脉。作为大中型的集团企业,作为决策层或者管理层,必须控制整个企业资金的流动和投资情况。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一点就是对资金实时监控和管理。
集团式财务管理包括四个部分。上面是集团管理的部分,包括在线查询、对帐中心、标准管理、结算中心和中央控制。中间最突出的是财务管理部分,从集团和公司两级单位出发可以归结为集团层和下属公司层两层。此外,还有传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报告,前者包括帐务处理、辅助管理等,后者包括财务的分析、报表的汇总以及报表的合并等。
二、集团式财务管理的设计原则
第一,细化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在实现科技现代化的同时,实现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还必须细化核算。
第二,强化财务预算,完善内部控制。如果不能掌握企业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不能掌握企业在今年、明年或者未来一个年度大致的经营情况,企业的情况就可怕了。
第三,突出资金管理,实现实时监控。集团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了解资金管理情况。
第四,统一管理标准,贯彻一套政策。通过统一的核算机器,可以把集团公司所有的或者分行业的财务信息,综合地反映到集团的决策层。在集团内部,报表应有统一的格式。
第五,系统开放灵活,财务业务一体化。从这个角度讲,一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发展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企业在实现计算机管理时,角度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系统能保证企业平滑地过渡和发展。
三、集团式财务的预算管理
强化管理的手段就是加强财务预算的管理。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的编报、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分析三个环节。
预算的编制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在集团一级编制后再下发到各个企业,由下级单位细化预算、统一执行;另一种是由下级单位做一个粗略的预算报告上报到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审批后,再下发预算方案,由下级单位执行。不管是由集团公司编制还是下级单位编制,在下级单位都需要细化预算,这个环节不可忽略。
预算的控制是在集团公司的下级单位完成的。预算的前提是核算,预算和核算这两个步骤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篇10
一、财务管理是公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必要性
第一,财务管理的基本涵义。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
第二,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财务管理是公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的一系列的循环活动贯穿企业管理所有方面和环节。作为公路经营企业,从可行性研究,到设计、建设,最后通车经营的整个过程,就是财务管理的过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财务管理系统是以组织为主的协调体系和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之间的联系,并要求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层次,具有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功能。可见,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依靠财务管理系统是科学和有效的。
二、财务管理是公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必然性
公路经营企业需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市场瞬息万变,潜伏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公路经营企业只有不断调整、完善管理体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公路经营企业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因为财务部门时刻把握着企业活动的脉络,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企业经营业绩最终全部体现为财务状况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关于资金运动学说理论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西方企业理财的众多成功经验中得到体现。
三、如何使财务管理成为公路经营管理的核心
要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公路经营企业管理的核心,应着重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观念,即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核心的新观念,使上至政府官员,下至企业职工,尤其是企业领导都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公路经营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工程”“轻财务”的观念更要改变。公路经营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企业的价值目标,它们之间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单项管理制度或方法的改变,要统筹考虑其对整个管理体系的影响。
第二,提高素质。必须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财务管理来说,提高素质有三个层次。一是企业领导要掌握基本的财会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二是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理财,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三是各部门管理人员除不断提高相关专业水平外,还应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第三,理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权联系。要正确理解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职能。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相互联系,但是两者的目的、职能、采用的方法和技术都有很大的区别。会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量的记录和反映,同时也为未来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关的依据。从这一点来说,会计管理为财务管理服务。会计管理对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记录、登账和编制财务报告都有一个固定模式,方法也相对固定。财务管理则不同,它的目标明确,但方法不拘一格,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全部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其价值管理观念深入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同时,不能忽视和否定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远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就能够解决的,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
第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应以围绕以下“四个中心”,分别制定实施细则。一是企业管理制度以建立指标考核机制为中心。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以预算为中心。企业建立全面预算制度,包括财务预算、营业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并使全面预算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三是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必须严格对资金流量的控制,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实现“一支笔,两条线,三个会”相结合的办法来管理企业资金。四是成本管理以环节控制为中心。环节控制是根据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提出来的。具体来说,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成本定额,先将经营成本、管理费用等成本和费用指标分解到养护部门,再分解到班组或个人,实行二级或三级核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