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金融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消费金融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消费金融分析

篇1

摘 要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今天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进入了艰苦的调整时期――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个事实并不是意味着金融危机已经过去,而是需要各国更加谨慎的采取措施加快经济复苏。本文主要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分析农村耐用品的消费需求,从中国现在的经济政策,耐用品厂家,及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开展农村耐用品消费需求的可行性,然后阐述了农村耐用品消费需求的现状,最后提出对策。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农村耐用品 消费需求

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是各国经济的调整时期。重大的金融危机都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危机之后的调整将会是艰难的、复杂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工商企业的融资难、经营难,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居民消费支出缩减,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失业率明显上升,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面对这些困难,2009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明确了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泛推进,农村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农村的耐用品消费市场占据了农村市场的重要部分。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农村消费市场增长比例始终保持高于城市3%左右;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其中城市增长14.1%, 而县及县以下消费市场的增幅则高达17%。

一、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现状

1.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力及购买意向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0.3% ,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农民的购买力不断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不断转变能够使农村市场对耐用品的潜在需求成为现实的购买力。有调查显示,农村市场对电视机的采购意向最高,在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中,43.6%的受访者计划购买电视机。厨卫家电、冰箱和洗衣机因为实用性比较高,所以在农村市场仍然比较受欢迎,比例分别为厨卫家电30.2%、冰箱28.9%和洗衣机24.7%。

2.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农村市场以大家庭为主,家族关系复杂,农民勤俭持家的传统使他们对价格更加敏感;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产品更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民消费过于谨慎。农村居民强调延后享乐,先苦后甜,攒钱以养老,积攒财富给子孙,在消费方面形成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倾向于先攒钱后消费,忽视即期消费,偏爱“经久耐用”,淡薄追赶时髦,习惯于维持性消费,安于“无债一身轻”传统观念等。这些传统的消费观念与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农村消费者的倾向已经向城市靠拢,消费能力也很强,有部分农村消费者希望使用高端的产品。近年来,从家电下乡的政策得到启示是,农村市场的潜力并未得到挖掘,充分了解市场,提供最适合农民使用的产品是开发农村市场的首要问题。

3.农村消费者的消费环境

农村的消费环境属于比较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消费需求的促进。(1)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由于农村的市场经济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比较差,立法和执法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的公开监督等原因使得不法之徒有机可乘。(2)消费环境及配套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制约着农户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农村电网老化,电压不稳,电价尤为高昂,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5倍。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13%的村庄不通公路 , 53%的村庄不通电话。尽管有 93%的村庄能接受电视信号 ,但普遍存在信号微弱,电视节目少,画面模糊等现象或者根本收不到节目。

4.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完整性缺失,流通体系不健全

有调查显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离城市越远,其购买耐用品的可能性越小。这一方面体现了农户居住区基础设设施的好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购买耐用品的难易程度。农村市场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很不完善,耐用品的维修点分散,售后服务无法保证。

二、提高农村耐用品消费的策略

提高农村耐用品市场需求,加快农村的市场开发,需要生产厂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生产厂家要重视农村市场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农村的消费环境做好。

1.对于耐用品厂家来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产品设计和研发要符合农村的生活习惯。要提供合适的产品使得耐用品能够“入乡随俗。”以空调为例,由于农村大部分是自建墙体,门窗密闭性、保温性较差,因此柜式机比壁挂机更适合农村市场。(2)产品做到物超所值。调查发现,农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非常关注和敏感。在影响农村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因素中,质量排在首位。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较高,这就使得低价策略能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3)典型特征决定了厂家必须做好售后服务和维修服务。厂家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在一个县至少可以选择一两个交通便利的集贸的地方设立专门的维修站。

2.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硬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社会公共物品,它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家认为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一般市场机制是失灵的,为了给农户家庭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农户消费需求稳步增长,有关政府部门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地增加对农村水电、水利、交通运输、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在资金投入过程中要做到重点投入、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一场以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实现农村自来水、电气化等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

3.加强宣传教育和指导

农村消费者文化素质不高,商品知识欠缺,法律知识淡薄,加上低价格的诱惑让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因此,我们要拓展宣传教育范围,加强对农民的商品知识教育、消费文化和消费意识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识别真伪的能力,改变农村消费者落后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为整顿农村市场秩序和保障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创造条件。一是消费观念的教育。要帮助广大农村居民从思想上接受科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观念;二是权利意识的教育。让广大农村消费者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既包括法律权利,也包括经济权利;三是商品知识的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识辨商品的能力;四是加强对农村市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有鉴于此,在人群密集的集贸场所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活动发放传单,提高农村消费者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熊吕茂.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谭彦红.公共财政与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8).

[3]邱爱军,白玮.扩大我国农村耐用品消费的思考.消费经济.2009.25(6).

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 金融深化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投资和出口常被人们喻作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近20年间,我国一直存在着消费不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问题,拉动内需、补上消费这块短板也就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格局调整的长期目标。依据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社会保障和金融深化都可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但我国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体制改革背景都要求我国学者不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研究。本文以农业大省河南省为分析对象,对社会保障和金融深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效果做对比分析。

一、社会保障、金融深化影响居民消费的途径

社会保障和金融深化对居民消费都会产生短期和长期两种效应。从短期来看,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群体转移收入,将会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进而拉动总体消费水平。而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在短期内可以削弱流动性约束对消费的影响,支持家户对一些价值较大的商品的购买。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可以降低居民的储蓄动机,提高消费率。居民储蓄不仅是为了平滑各个生命周期的消费,而且还为了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收入和支出的波动,并且同财富积累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不确定性越高,财富的积聚就越多。而社会保障恰好具有社会保险方面的功能,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的改善,来降低居民或家庭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进而减少谨慎性储蓄,主动扩大消费。金融深化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影响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居民的生产性投资行为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其经营性收入来影响未来的消费;二是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和工具,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消费率。综上所述,无论是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都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构建

(一)指标的确定和数据的选取

研究以预防性储蓄理论结合凯恩斯消费函数构建消费模型,假定每年的储蓄没有利息等增值,且没有遗产遗留,但考虑金融深化程度、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构建方程C=α+βY+γFIR+φSSW。其中,C为农村居民即期消费支出增长率,α为自发消费增长率,β为即期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γ为金融深化程度的边际消费倾向,FIR为金融相关比率,φ为社会保障的边际消费倾向,SSW为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实证检验的样本范围为1995―2010年河南省的年度数据,社会保障水平为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比率,金融深化程度用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金融相关比率是Goldsmith在1969年提出的,即全部金融工具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国民财富)之比。由于河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是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金融工具比较单一,主要是存款和贷款,金融工具价值可由金融机构存款余额S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L之和来表示,一般实物资产价值用GDP替代,因此有FIR=(L+S)/GDP。各项指标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总储蓄数据均来自1996―2010年的《河南统计年鉴》。2003年以前的农村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1996―2004的《河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4年以后的农村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2005―2010年的《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主要包括农村医疗救助支出、农村社会救济费、福利支出。2003年以后的数据还包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

(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ADF)

由于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的增长,在传统的回归分析中可能会出现虚假的结果或者称之为伪回归。所以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前,需要知道生成序列的随机过程是否随时间变化。如果随机特征不随时间变化,过程是平稳的,可用确定系数方程来对时间序列模型化,模型系数可以利用序列的过去数据估计得到。如果随机特征随时间变化,过程非平稳,均值和方差将随时间t改变,就必须将这样的序列通过d次差分,转化为稳定序列,才能继续进行分析。为避免时间序列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研究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变量的对数形式为lnC、lnY、lnFIR、lnSSW。用于协整检验的回归模型则转化为:lnC=lnα+βlnY+γlnFIR+φlnSSW。检查序列平稳性常用的方法是ADF检验。如果接受原假设H0而拒绝备择假设H1,则说明序列Xt存在单位根,因而序列Xt是非平稳的,否则说明序列Xt不存在单位根,即是平稳的。使用分析工具EViews7.0,分别对4个变量的原序列、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Lag Length选择为Automatic selection,即由EViews根据SIC值最小原则自动生成,每个时间序列按照有常数项无趋势项、有常数项有趋势项和无常数项无趋势项检验3次。根据检验结果,原序列中除变量lnC[(0,0,3)]、lnY[(0,0,3)]、lnFIR[(0,0,3)]在5%显著水平上平稳,lnSSW[(0,0,3)]和lnSSW[(C,T,3)]在1%显著水平上平稳外,其余均为非平稳水平序列。一阶差分检验有4个变量非平稳,二阶差分检验所有水平序列均在5%水平上显著。可见,lnC、lnY、lnW和lnSSW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即(lnC、lnY、lnFIR、lnSSW)―I(2),满足对这四个变量之间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目前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Engle和Granger在1987年提出的基于协整回归残差的两步法检验;一是Johansen (1988,1991)和Juselaius(1990)提出的基于VAR模型的协整检验。鉴于本文分析的样本容量比较小,且涉及的变量多,为了克服多变量和小样本条件下Engle-Granger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本次研究采用Johansen方法进行协整检验。

从表1、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协整检验的特征根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原假设“None”的检验统计量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示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无协整关系的假设。同样的,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At most 1”、“At most 2”、“At most 3”等假设,即lnC、lnY、lnFIR、lnSSW之间存在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以C(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的协整向量,得出协整方程:

lnC=0.643016lnY+0.294116lnSSW

+0.0423lnFIR+1.0983

(0.01037)(0.00606)(0.00497)(0.03520)

似然比:142.7199

从协整方程各个变量的符号上来看,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和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都可以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但从变量系数上来看,金融深化对农村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弱于农村社会保障支出。

(四)结论与分析

1、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削弱农户的谨慎性储蓄动机,提高农户消费能力

农户有很强的储蓄要求,但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息收益,而是为了应付未来的医疗、养老、建房、子女教育等大额开支。此类开支规模一般较大,如果没有前期的储蓄积累,仅凭农户即期收入将无法应付。社会保障的目的是应对和降低国民既定的社会风险、个人风险和自然风险,保证居民的基本生存。也只有解决了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农民才有底气去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经济活动,进而增加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减少农户在这方面的实际负担或农户未来的支出预期,降低农户的谨慎性储蓄动机,增大即期消费倾向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2、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体系的改革和金融服务的提升对农户消费能力的释放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般地,农户借贷资金的使用可分为投资性借款、生活性借款和应激性借款三类。其中,投资性借款在转化为投资后,通常意味着利润的获取和资金的回流,从而预期收益率较高;而生活性借款和应激性借款是为了维持农户的正常生活和应付突然的风险,预期收益率较低甚至为零,只有利率很低的亲缘关系网借款才可能满足这样的资金需求。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体系的改革和金融服务的提升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十分有限,正说明在河南省农村地区,农户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较差,金融深化缓解短期消费约束和影响长期消费的前提并不完全具备,单纯依靠金融供给层面的改进,不能起到带动农村消费的作用。

三、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当前,发达国家大多已建立起社会化程度很高,覆盖面很宽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项目涉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服务等内容,包括养老、残疾、死亡、工伤、生育、疾病和失业等几大险种。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项目和保障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保障形式主要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优抚、合作医疗保险、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推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农民的养老主要还是以家庭保障为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虽然较大,但保障水平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果这种低水平的保障状态不能得到改善,即使社会保障政策是连续的,也不能真正消除农户消费的后顾之忧。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短缺。当前中央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总体定位为“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较小,而以农业为主业的地方基层财政往往无力承担起农村社会保障的重大责任。但要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层次,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必须增大投入力度。如果国家财力不足,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发行国债和社会保障彩票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如果集体经济力量比较薄弱,上级政府应尽力扶持,补足资金缺口。如果农户缴费困难,可以采取”实物换保障”的办法,或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的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培育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激发农户的经营性信贷需求

从本质上来说,金融深化对长期消费的影响力大小及其方向主要取决于农户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高低。如果农户没有相应的经营性信贷需求,进行金融制度的完善、金融机构的改革,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长期消费能力都是徒劳的。因此,以金融深化拉动农村长期消费政策的着眼点应放在培育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激发农户的经营性信贷需求上。总的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发展农村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务经济,为农户寻找到更多的经营投资机会;其次,合理安排农村税费制度,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分散和降低农业经营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提高其经营投资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①Ando,Modigliani.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Aggregate implications and tes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 (5)

②谭彦红.优化公共财政政策,拉动农村消费需求[J].经济研究参考,2009(66)

③孙金刚,张丽.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4)

④董克用. 中国经济改革30年―社会保障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⑤郭亚军.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9

⑥孙南萌.拉动农村消费:基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分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5)

⑦陈琼.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分析―基于社会保障视角[J].现代农业,2009(5)

〔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0-QN-100)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区域差异;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3(3)-0059-05

一、引言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优质、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村仍有1696个镇(乡)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营业网点。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在以上现状和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区域差异及形成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如孙翯和李凌云(201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整体和地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我国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状况存在着差异并且农村金融服务与地区经济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李明贤和李学文(2008)从存款、贷款、汇总和保险等方面,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覆盖面进行衡量。杜伟等(2011)在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提供测算的依据。二是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出相关的政策与建议。如唐青生等(2010)对云南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空白网点建设问题,提出了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与建议。赵延平(2011)提出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的重要性,并从政策性与商业性矛盾、贷款门槛、政策性短板和金融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章俏慧和金献幸(2011)对温州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探寻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障碍,为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借鉴。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对农村金融服务评价与分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帮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应用主观赋值法确定农村金融服务的指标权重,导致评价与分析的结果带有人为主观的影响;二是缺少对农村金融服务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不足,针对各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区域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建议较少。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一是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农村金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以避免人为主观确定指标权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二是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对不同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区域差异形成的因素进行判断与分析,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建议提供基础。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区域差异分析

(一)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1、指标选择

本文选择三类8项具体指标来对2010年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指标是为农村经济主体(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网点和人员数。金融服务包括基础性金融服务(存款、贷款和保险服务)的覆盖状况,用人均数反映各省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状况。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理论上应包括存款、贷款和保险服务的覆盖范围,但因数据的可得性和贷款业务对农村经济主体(农户和中小企业)的生产具有最重要影响的作用,所以本文选择农村地区获得贷款的农户占比和获得贷款中小企业占比两项指标代表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

2、数据来源。本文以2010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和数据不全的上海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类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指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银监会网站和中国农业信息网。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主成分分析法是研究多变量族的少数线性组合(新的变量族)来解释全部变量的协方差结构,挑选最佳变量子集,简化数据,提取变量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法,新变量之间不相关,新变量方差尽可能大,但新旧变量方差和保持不变。主成分析分法的分析步骤比较规范,各原始指标的权重确定不带人为主观意识,比较客观科学,便于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步骤如下:

1、指标标准化采用如下公式:

标准化公式:X= (1)

2、计算标准化后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求特征方程λI-R=0 的非负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3、通过λi计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第i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该值越大,则说明该主成分概括各指标数据的能力越强,m为全部主成分的个数。表示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k的选择一般是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或特征根大于1,就认为前k个主成分已基本反映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

4、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得主成分Fi(i=1, 2, 3… …k)表达式和分值。

5、计算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

其中λi表示第i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

(三)测算结果与分析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主成分的选取和用excel计算主成分分值。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得到主成分矩阵、特征根、方差贡献率,见表3。

本文主成分的选择以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1.3%和特征根大于0.8作为标准,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选择4个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数据的主要信息。综合计算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价得分并进行了分类,见表4和表5。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具体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地区(分值在0.4-1.0之间),包括浙江、内蒙古、北京、天津、江苏和陕西。第一类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服务开展和服务的覆盖面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地区;这类地区一是经济发展地区,如浙江、北京、天津和江苏。二是在某类农村金融服务业务表现突出的地区,如和陕西省,陕西省因获得贷款的企业占比指标突出,而因获得贷款的企业占比和人均农业保险费收入两项金融服务业绩突出,所以综合得分排在第一类区域。

第二类地区(分值在0.15-0.4之间),包括新疆、辽宁、吉林、山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黑龙江、四川、山东、青海、河北、宁夏和江西省,第二类区域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

第三类地区(分值在0-0.15之间)。包括重庆、湖北、甘肃、云南、河南、安徽、贵州和广西。第三类区域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人员配备和业务覆盖面等方面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较差的区域。

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本影响因素的选择

1、农村地区百元GDP贷款贡献率(Lgdp)。农村地区百元GDP贷款贡献率是指农村地区各项贷款与农村地区GDP的比值再乘以100。这个指标能够反映金融机构贷款服务投入在某地区能够带动其经济增长的程度,表明该地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代表经济金融化的程度;经济金融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是金融资源聚集地区,金融机构属企业性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将增加该地区的金融服务。

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Inc)。根据Kempson and Whyley(1999)研究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会相应增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能够反应农村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直接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Ac)。即农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农业产值占比从侧面反映了地区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即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第二、三产业发展能够促进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

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Cons)。农村居民消费水映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倾向,如果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意愿强烈,对金融服务,如储蓄、贷款、汇总和保险等服务的需求较旺,故引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影响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

5、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Edu)。一般认为受教育水平会对金融服务需求有影响,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容易接受和使用各类金融服务,会促进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

(二)测算结果与分析

本文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双边检验(Two-tailed)来判断影响各地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因素。应用SPSS16.0软件得到以下结果。

1、农村地区百元GDP贷款贡献率(Lgdp)对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Lgdp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38,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之间密切相关。如浙江省农村地区百元GDP贷款贡献率118.9,说明浙江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广度和服务深度较强(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价得分为0.8276),经济的金融化程度高;反之河南省农村地区百元GDP贷款贡献率仅为21.79,河南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分为0.0987,金融贷款服务资源效率低,金融机构缺乏对该地区金融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该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较低。

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Inc)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Inc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8,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金融服务有明显的促进影响,也进一步证明金融服务需求是居民收入的正函数。金融服务的提供是以经济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基础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决定了其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金融产品能力。

3、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Ac)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Ac对农村金融服务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522,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农村金融服务呈负相关关系,即农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农村金融需求有限,抑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低,金融产品单一。

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Cons)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Cons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84,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农村金融服务呈正相关关系。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很旺,有利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提供。

5、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Edu)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Edu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分的相关系数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分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为8.32年,各省、市、自治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数据的标准差为1.14,差异较小。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地区百元GDP贷款贡献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产值在总产值的比重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根据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实际特点,积极探索、提供适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重在实际效果。要坚持优化服务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运用现代商业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改进和提升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审慎稳健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合理分散金融风险。

(二)不断引入竞争机构和竞争对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从农村金融服务的状况的影响因素上看,百元GDP贷款贡献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金融机构要服务于农村、农民和农业,但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服务“三农”的基础,所以需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通过放低金融进入门槛,让更多的新型金融机构不断参与农村金融各项服务。竞争机制的形成,能够促进金融资源通过竞争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扩大农村保险服务的业务范围,不断提高保障

农村保险不仅包括农业保险,农民对小额人身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的需求都有较强的愿意,保险业务的拓展,一方面可以扩大金融机构的业务,提高利润;另一方面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都有很大的稳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杜伟,熊学平,石礼娟.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农村金融,2011,(1):48-50。

[2]李锋.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需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J].西部金融,2012,(8):26-31。

[3]李明贤,李学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现实考量与分析[J].调研世界,2008,(8):17-22。

[4]孙翯,李凌云.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状况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4):131-137。

[5]唐青生,陈爱华,袁天昂.云南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与网点覆盖建设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8):

179-184。

篇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贷由传统的存款方式向教育理财、养老理财、贷款及存款等方向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约束力,也使得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合理配置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农村信贷资金存在许多不足,如:资金外流严重,村民难以从中获得小额信用贷款、民间借贷活跃等。而农村信贷资金与农业资金的增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信贷资金的投入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

2、农村信贷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信贷农户的实际收入水平与农产品的价格水平达到均衡时,各类农户的收水平都是根据产品的价格和生产效率来决定的,农户信贷在农村的经济作用过程中,农户的信贷需求往往是通过对农户的其他要素投入、自然条件、生产型技术及选择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农户在农业工作中的产出量,最后间接地对农户的实际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产生影响。农户信贷作用机制并不是简单的资金叠加,其中还存在着复杂的外延性及共生性,它的路径是利用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投入的影响来对农户的收入水平加以提高,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对消费的结构以及消费的支出形成了一定影响,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为了研究农村信贷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现将农村信贷对象分为消费型和生产型用户,采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代数形式对其进行探讨。

(1)由于设定后的生产型用户生产效率本身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能够使用户人数增加,而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也逐步增加,为此,生产型的信贷用户在发挥出规模效应时,能够有效提高农村整体的生产力水平,增加居民的收入额。总的来说,农村信贷体系和用户信贷的行为会影响着每一种不同类型用户的收入差距及实际的收入总额。当生产型信贷用户自身的规模得到扩大时,其收入水平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依据微观经济学来说,在劳务价格以及商品价格都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升高,它的预算可行性就会逐渐扩大,从而促进消费者对于工业品或者是奢侈品的消费行为增加,这也就预示着用户收入水平会不断升高,优化整个消费体的结构。为此,信贷用户的行为取向不仅影响着农户的收入水平,还能够透过其收入水平而直接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2)农业的总生产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要分析出农村信贷体系及用户行为的取向对农村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总生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信贷资金总额的农村生产性流向会对农村的总生产产生规模效益,使得消费性流向对于农村的产出产生了抑制效应。农村总生产量会随着生产型用户人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消费型用户的人数增加而减少。为此,农村小额的信贷生产取向,尤其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向,农村信贷体系都能够帮助农村总生产及收入水平、生产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然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信贷用户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在技术水平、收入分配及经济产出上的增长变化,同时,这一部分的用户消费水平也会逐渐升高,进而将内部的需求整体有效扩大,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

3、农村信贷体系的政策建议

用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它对于农村内部需求扩大会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为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于农村金融政策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户信贷的水平,最大程度满足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提高金融在农村信贷中的服务和供给,依照农户信贷行为来进行金融供给,有效改善农户的生活及整体的农村生存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及工作积极性。

(2)将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环境进行改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同时,还要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资源配置,增加资源并将其功能进行优化。将农业生产技术和相关要素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由此提高农村整体发展力和生产效率。

(3)政府部门应该以适当的财政手段来对农村的信贷规模加以推广,帮助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并以有效的途径来保持其体系水平。国家财政也可以以补贴保费的方式来对农业生产实施间接的资金补贴。

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小额信贷;正规金融;信贷需求;目标瞄准机制

一、引言

小额农贷于20世纪70年代在孟加拉国产生,1994年作为一种扶贫方式引进中国,如今正逐步从扶贫向金融领域转变。主流观点认为,我国正规金融小额信贷主要是生产性贷款,而非正规金融则以消费性贷款为主。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观点是否仍符合实际还有待验证。张照新和张海阳(2003)将样本农户的正规贷款与非正规贷款合并之后发现农户信贷需求以消费性为主;黄祖辉、刘西川(2007)用合约考察法得出的结论是农户对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分别以生产性和消费性为主。而改进了的意愿调查法+假想式问题研究方法却得出可相反的结论。同时,黄祖辉、刘西川还发现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项目的实际瞄准目标已从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上移到中等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甚至高收入户。各种研究表明,农户信贷需求具有层次性与复杂性,必须从多角度人手。

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旨在发现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文章所使用数据来自2009年5月对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双河村和稽陆村村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13份。

二、农村金融基本状况

在中国农村,由于市场不完善。正规金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垄断地位,虽然便于管理,但缺乏竞争,不利于产品创新与市场活跃;其次,虽然小额信贷是国家扶贫项目的一种,但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大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这就会导致金融机构营利的减少,最终致使金融机构不情愿发放小额贷款。在本次的调查中,本课题组所走访的农村主要金融机构指出了当前发放小额贷款的一些问题。

首先,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但实际上农信社是不愿意拥有这种垄断地位的,他们认为,银行的作用是将资本重新配置,银行没有义务为满足农户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贷款给他们,银行的根本目的还是盈利。

其次是抵押品问题,首先是房产。有两套及以上房子才能抵押,而农户基本都只有一套住房。即使作为抵押品,银行也没有权利没收农户的住房,因为银行将无法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其次是土地。如果农民是靠土地维持生计的,那么银行也就无法没收土地。因此,农民实际上是没有抵押品的。

然而正是由于农村正规金融的局限,我国农村存在许多非正规金融,包括私人借贷、钱背和私人钱庄等。非正规金融对于弥补正规融资的不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一般来说,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比较小,难以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地域特征和操作不规范也局限了对非正规金融的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此外,非正规金融的交易费用也较高。因此,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而言,并不能因为正规金融机构的低效以及非正规金融所占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否定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农村金融未来的真正出路还需要正规金融的努力。

三、农户贷款的生产性与消费性需求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现行的信贷政策中存在明显的用信贷手段补贴农业生产的迹象。比如农户小额贷款、支农再贷款,其用意都是希望以优惠的贷款政策来支持农户从事小规模的种养业。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在欠发达地区,这些优惠的信贷政策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意欲投向农业生产领域的贷款产品最终满足的却是非生产性信贷需求。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1、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而农户向非正式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用于非生产性项目的巨大开支;2、生产性贷款远远大于消费性贷款,农业生产性贷款大于非农产业贷款。

在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解决所谓的“伪农户”问题。这种情况是指某些非农户借农户的名义,为自己生产筹备资金,本课题组的调研地亦发现了该问题。为了了解农户的真实需求,笔者将调查样本中的这些“伪农户”去除了。

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富裕程度的农户正规与非正规贷款用途的区别,笔者以样本农户收入均值为界,将农户重新划分为“中等收入以下农户”、“中等收入以上农户”。从贷款笔数和贷款金额数两个方面评价不同农户正规与非正规贷款用途。之所以要将贷款笔数与金额分开,是考虑到不同类型农户可能虽然在贷款笔数上相近,但由于信贷约束如抵押、担保等的限制可能在每笔贷款的金额上会有较大差距。同时,不同用途的贷款虽然笔数可能相同,但金额必定会存在差距,比如生产类的贷款每笔金额可能会大于普通消费性的贷款。

表1显示,正规贷款中,从笔数来看中等收入以下农户用于生产和用于消费的正规贷款比例较接近,同时。用于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比例亦相仿。进一步从金额来看。该类农户的正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其金额大于用于消费的。但是用于生产的贷款中非农生产的金额比例要远大于用于农业生产的。

对于中等以上收入的农户,从笔数来看,正规贷款大部分用于生产性项目,同时,用于农业生产的贷款笔数略大于用于非农业生产的。再从金额上看,正规贷款金额大部分用于生产性项目,但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却远小于非农生产。

再看中等以下收入农户的非正规贷款,从笔数角度考察,该类农户非正规贷款的主要用途是消费等非生产性项目,用于非农生产的贷款仍然大于用于农业生产的贷款。金额角度考察的结论与从笔数角度考察相一致。

最后是考察中等以上收入农户的非正规贷款。笔数上来看,该部分农户的非正规贷款主要用于消费,而且农业生产贷款仍少于非农生产贷款。金额上看,结论与从笔数角度出发得出的相仿。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而农户向非正式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用于非生产性项目的巨大开支;农业生产性贷款小于非农产业贷款。因此,农业生产性贷款大于非农生产贷款的假设被否定。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产性贷款远远大于消费性贷款”,我们将表1的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贷款用途进行合并。具体结果见表2。

表2显示,不同收入类型的农户贷款用于消费的比例基本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总体来看,消费性贷款远远大于生产性贷款。这说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农户的生活基本需要还未被满足,农户消费信贷需求远远大于生产信贷需求。因此作为扶贫政策的小额农村生产性贷款是不符合我国实际的。

至此,本研究的假设1,即“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主要用于生产,农户向非正式金融机构贷款主要用于非生产性项目的巨大开支”被验证。假设2,即“生产性贷款远远大于消费性贷款,农业生产性贷款大于非农产业贷款”被全部拒绝。相反的“生产性贷款远远小于消费性贷款,农业生产性贷款小于非农产业贷款”的结论被发现。

四、小额信贷目标上移分析

小额信贷在中国是一种重要的挟贫方式。然而小额信贷扶贫的种种假设还有待检验。既然小额信贷的目标是扶贫,那么首先需要检验小额信贷的目标瞄准机制是否仍然保持着他的初衷。基于此,本部分提出第三个假设:小额信贷目标瞄准机制存在目标上移现象。将农户按收入水平分成5组,从贷款笔数和贷款金额两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考察。具体结果见表3。

表3结果显示,从笔数来看,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贷款笔数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这说明收入越高的农户贷款笔数越多,而低收入户贷款笔数非常少。贷款金额角度来看,高收入户获得的贷款金额与低收入农户差距越发巨大。这说明,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项目目标上移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且目标偏倚较严重。原本为主要信贷扶贫对象的贫困户正规信贷参与度远没有高收入户高。信贷扶贫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扶贫作用,反而可能使欠发达地区农村收入差距拉大。

究其原因,可能的解释是联保小组发挥了自我甄别功能,将贫困程度深和抗风险能力差的底层农户排除在外(吴国宝,2001)。当然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联保小组会为了增加该小组的信用度而有选择性的吸收收入较高,还款能力较高,信誉度好的高收入户,而排除还款能力差的贫困户。然而笔者认为还有另一种更普遍和切合实际的解释,即信贷扶贫政策的执行机构如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无法在瞄准贫困户的同时把信贷风险、交易成本控制到最小。因而与其盈利的基本原则与性质相矛盾。农村金融机构于是商业性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发放贷款时甄别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要求抵押与担保来控制风险,防止不良贷款的发生。而贫困户收入低,没有抵押也无担保,金融机构自然不愿意贷款。否则金融机构自身将陷入高信贷风险的困境中。这种矛盾是导致小额信贷目标上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中,处置好正规金融机构与信贷扶贫的关系是重要的一步,有待进一步探索。

至此,假设3,即“小额信贷目标瞄准机制存在目标上移现象”被验证。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我国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仍以消费性为主,生产性信贷需求较弱,因此本文认为继续扩大推行农业补贴信贷政策,尤其是小额农业生产性贷款是行不通的。应跳出传统与旧有思想的束缚,根据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实际情况对相关政策作出相应调整。尤其应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户所需要的消费性贷款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丰富消费性贷款品种,减少暂时还不需要的生产性贷款项目。从农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先满足农户基本生活需要,再鼓励其投入生产。

篇6

[关键词] 农户融资;融资约束;农村金融;后果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 A

Consequences Analysis of Farmers Financing Constraints

LIAO Qiaoqian, LI Mingxian

Abstract: Farmers financing difficul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purpose of farmers financing, present situation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nsequences analysis. Firstly, farmers financing constraints effect on production and living. They restrain the consuming ability. Farmers are difficult to seize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so that they will affect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y enlarge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of farmers. Secondly, farmers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fluence on rural finance development. They leave a large space for rural inform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e and develop the rural usury. Finally, farmers financing constraints impact 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is difficult to expand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And they influence on the optim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deepen the reform of rural financial increment, and lead the regularization of the folk finance.

Key words: farmers financing, financing constraints, rural finance, consequence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一直在努力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然而农户融资约束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善,农户融资难的困扰也始终存在。农户融资约束,是指农户个体因为缺乏足够的自有资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正规金融途径进行融资时所受到的摩擦。本文在描述农户融资约束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出发,对农户融资约束的后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相关建议。

一、农户融资的用途及融资约束现状

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生产性用途和生活性用途是农户融资的主要用途。生产性用途包括购置种子、农药、肥料、生产工具等简单再生产用途和土地流转、购买家禽牲畜、雇佣工人、添置农机具、购置厂房及设备、扩大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等扩大再生产用途以及其它商业投资用途。生活性用途包含子女教育、购买生活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等日常生活开销以及用于婚丧嫁娶等人情往来、看病就医的健康支出、建造和修葺房屋等非经常性大额开支等。因此,融资对于农户农业生产和平滑跨期消费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乏力、涉农信贷配给严重,农户融资难一直是农村金融的现实问题。何明生等(2008)指出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信贷机制“越位”现象,农户普遍对正规金融贷款有强烈需求,并且资产水平越低的农户贷款需求越强烈。丁忠民(2009)的研究显示,普通农户往往既需要生产性贷款又需要生活性贷款,而多数金融机构规定不向农户提供生活性贷款;在生产性贷款方面,大多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的贷款期限为三个月,并不向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根据《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4》,农村正规信贷可得性仅为27.6%;有72.4%的农村家庭未能获得银行贷款,其中9.8%的家庭虽然提出贷款申请但遭到银行拒绝,还有62.7%的农村家庭有融资需求但并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童馨乐等(2015)发现农户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会遇到不同形式的信贷配给,其中包括申请贷款但未被批准的完全信贷配给;或者农户只获得部分贷款的部分信贷配给;再有虽然贷款额度完全满足,但由于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而要求农户提前支付利息最终导致实际使用的贷款额度要低于申请的额度。可见,农户面临着较严重的融资约束。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农户融资约束可以划分为供给型融资约束和需求型融资约束。学者们普遍认为,由于农村信贷市场不完备和信息高度不对称,金融机构的“离农化”和“脱农化”倾向导致的信贷配给,是供给型融资约束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国农户面临融资约束的主要表现。在贷款期限、规模、保证方式以及申贷程序等方面,农村正规金融没能根据农户贷款分散性、规模小和缺乏合格抵押品的特点,创新出合适的信贷产品,所提供的贷款并不适合当前农户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同时,由于农信社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极易导致信贷员放贷过程的“权力寻租”,形成以人情关系、人格身份及权钱交易等为条件的信贷配给。长期的信贷配给不仅直接约束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还会影响农户的融资行为,进而导致了需求压抑下的行为惯性,即农户由于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手续复杂、缺乏合适的抵押品、贷款期限不合理、贷款成本高以及贷款申请通过率低等原因而造成的农户认知偏差、行为选择和风险规避偏好等而形成的需求型融资约束。需求型融资约束不仅导致农村信贷需求量减少,而且从深层反映出农村信贷供求矛盾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户渴望改善生产经营的信心和热情。

二、农户融资约束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抑制农户消费能力

依照消费支出弹性大小的不同,可以将农户消费分为维持性消费支出和改善性消费支出,这主要是基于维持性消费支出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较小,而改善性消费支出受流动性约束和收入不确定的影响较大(董志勇等,2010)。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外加消费信用卡在农村地区的不普及,农户就不能沿着未来波动的收入流来平滑自己的消费支出,故融资约束一定程度上成为抑制农户消费能力的原因。在农户收入不稳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户为了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意外而引致的消费开支增加,就会减少当期消费支出。也即由于融资约束导致农户预防性货币需求增加,农户在维持性消费不变的前提下,减少改善性消费支出,造成农户消费支出减少,生活条件难以改善,健康状况和人力资本难以提升,进而影响农户的福利水平。

(二)农户难以抓住投资机会,生产效率提高受到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农户收入分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政府转移收入等。2014年,经营性收入占我国农户收入的40.40%,提高生产经营性收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户收入。与政府投资不同,农户投资主要从经济利益和个人效用出发,以实现个体投资收益和个人效用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但当受到融资约束时,“小农生存逻辑”将会在农户生产投资活动中得到体现,即农户会放弃部分甚至全部收益率高的投资机会,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消费,避免基本生活遭受大幅影响。也即在面临的融资约束时,考虑到未来面临的各种不确定风险,农户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风险厌恶的决策,采取各种方法确保未来家庭收入的平稳性,从而优化家庭的跨期效用。所以,根据“小农生存逻辑”这一命题,具有强烈生存倾向的农户,在面临融资约束时,宁可牺牲大好的投资机会,以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经济灾难,从而选择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理性投资者的原则行事,造成投资机会丧失,并产生严重的效率损失,影响农户家庭收入。

(三)扩大农户间的贫富差距

信贷配给被认为是造成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根本原因之一。朱喜和李子奈(2006)的研究表明存在两种类型的信贷配给:一种是数量配给,即农户信贷需求额度由于金融机构所提供贷款数量的稀缺而得不到有效满足;另外一种是服务配给,即金融机构拒绝向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所以,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一部分收入水平较高、具有合格抵押物的农户可以通过农村金融机构获取资金融通,用于生产投资或消费等,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和个人人力资本素质,而另一部分收入水平较低且无法满足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高门槛的农户,将无法得到信贷支持,难以获得提高收入的机会,生产生活难以为继,导致农户间贫富差距的扩大。

三、农户融资约束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给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留下了较大空间

由于农村民间借贷有融资渠道广泛、融资方式多样、借贷期限灵活、融资程序简单、融资成本低及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等优势,能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因而那些既面临资金刚性需求的压力、又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信贷支持的农户,只能以亲朋借贷为主,或者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筹集资金,从而导致对农村民间借贷的需求旺盛,助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二)导致农村高利贷的产生和发展

与供给型融资约束产生的非正规金融不同,需求型融资约束主要造成的是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在农村金融机构实行信贷配给的背景下,农户资金需求的缺口变大,借贷矛盾日益突出。当农户面临基本生活资金需求时,即使利率很高,为了维持生存,农户也不得不进行资金借贷;当农户面临基本生产资金需求时,若借款利率低于生产收益率,即使仍是处于高利率水平,农户往往为保证基本收入来源也会进行借贷;当农户面临的是一般经营性资金需求时,即使利率很高,但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农户为收回既往投资,也会进行借贷。因此,当农户面临生产生活资金需求时,出于生存压力和减少损失的考虑而进行的民间借贷行为可能导致农村民间借贷的高利率。

四、农户融资约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农户进行农业再生产投资主要指农户重新组合各项生产要素、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农业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跨期决策过程,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性投入,农户往往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但农户家庭的收入现金流却大多集中于收获季节之后的短时间内,因此导致了农户家庭支出的跨期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如果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户能够获得金融支持,就可以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重新配置有限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而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农户在引入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铺底。所以农户为了平滑农业生产性投入,往往需要借助于金融机构或提前储蓄绝大多数的收入。如果农户能够以可接受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获得金融支持,就能够扩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实现跨期效用的优化。而如果农户受到融资约束,农户就无法突破自身资源禀赋限制,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甚至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二)影响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也面临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加上农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不断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要提高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也要不断优化调整。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使二三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努力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等等,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作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正面临着资金匮乏等难题。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离农倾向严重,农户和农村经济主体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制约了农户和农村经济主体投资的积极性和能力,也制约了他们创新创业能力,导致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工艺简单落后、产品质量差,农村旅游形式简单重复,基础条件差、缺乏特色和差异化等。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旨在为穷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缓解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因而了解目标客户的金融需求、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和填补金融空白是解决问题关键。而加强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建设,可以从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着手。在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方面,可以通过拓宽农户信贷抵押物的担保范围、贷款技术再造、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去扩大贷款的覆盖面,使农村地区不仅仅只有种养大户和专业农户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贫困农户也能获得相应的金融支持,从而有效缓解农户融资约束。在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方面,通过普及农户相关的金融知识和贷款常识、加强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和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来增强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并以提高农户对贷款的满意度为目标,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农村普惠金融建设要以可持续为总体目标,但农业的先天弱质性、农村产业的低资本积累和农村经济的高风险低回报,都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因此,还需通过完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体系和增设金融机构的农村服务网点为普惠金融提供便利,建设征信体系、引入评级机构和审计机构降低逆向选择,建立担保机制、创新信用担保服务和完善保险及再保险机制减少道德风险,从而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为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二)深化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引领民间金融正规化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二元金融结构,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共同存在,但非正规金融不仅具有高利率的显性成本,还存在“人情成本”的隐性成本,很难很好的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配给造成的资金缺口。所以要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规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必要的资金供给。作为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产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平台和跳板,对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增加金融供给和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化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促进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使其充分吸收民间金融“交易半径小,信息成本低”的特点,对有效治理民间金融乱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促进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股权结构多元化、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金融业,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内生于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缓解农户面临的融资约束。

[参 考 文 献]

[1]程郁,韩俊,罗丹.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2009

[2]刘春志,张雪兰,马悦婷.银行集中度的下降是否缓解了涉农信贷配给――基于省级面板数据(2008-2013年)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12)

[3]李明贤,王旋.农户融资约束的替代策略及其效应分析――基于湖南省268份农户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

[4]何明生,帅旭.融资约束下的农户信贷需求及其缺口研究[J].金融研究,2008(7)

[5]丁忠民.村镇银行发展与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6]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7]童馨乐,杜婷,徐菲菲,李扬.需求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分析――以六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5(9)

[8]王书华,杨有振,苏剑.农户信贷约束与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机制:基于面板联立系统的估计[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31(1)

[9]董志勇,黄迈.信贷约束与农户消费结构[J].经济科学,2010

[10]王性玉,田建强.农户资源禀赋与农业产出关系研究――基于信贷配给数据的分组讨论[J].管理评论,2011,9(23)

[11]赵建梅,刘玲玲.信贷约束与农户非正规金融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

[12]张晓艳.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原因及规范对策[J].经济问题,2010

[13]谢小蓉,李江,谢小英.试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的特点及成因[J].农村经济,2009

[14]巴红静,管伟军.我国农村信贷资金外流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9

[15]马晓青,朱喜,史清华.信贷抑制与农户投资回报――云南、宁夏调查案例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1)

[16]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农村产业与金融视角下的市场融资失灵和政策导向[J].金融研究,2006

篇7

关键词:金融功能;金融发展;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1-0017-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11.04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各种战略和制度改革确保增强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促进消费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金融对消费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受到关注。自Goldsmith和McKinnon等学者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以来,金融发展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麦金农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信贷约束,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Tobin和Flavin最先提出了流动性约束问题,Zeldes(1989)、Carroll和Kimball(2001)等相继进一步分析了流动性约束影响储蓄和消费的原因和效果等问题[1-2]。有学者的实证却得出相反的结论,Pereira(2003)通过分析解除消费者信贷约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消费信贷约束的解除并不能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3]。Rigobon and Sack(2003)发现股票投资给美国家庭带来了相当大的财富收入,从而促进了居民消费[4];Bram和Ludvigson(1998)得出股市繁荣会使得消费者情绪高涨在短期内会刺激消费增长的结论[5]。有些学者研究了保险对消费的影响。目前实证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 Stephen Zelde,Jonathan Skinner、Glenn Hubbard(1995)得出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6]。Leimer和Lesnoy (1982)认为战后美国社会保障有可能促进了私人储蓄,社会保障大幅促进消费的假说不成立[7]。

国内学者在2000年后才开始对中国金融发展和居民消费关系进行研究。叶耀明等(2007)利用我国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金融市场化降低了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从而增加消费[8]。林晓楠(2006)对中国1990—2004年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9]。毛中根等(2010)通过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着区域差别。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股市财富效应难以发挥,即使存在也不明显[10]。赵志君(2000)等认为我国股票价格难以发挥财富效应[11]。贾小玫、冉净斐(2004)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发现农户参加经济合作组织或医疗保险时,就会增加即期消费[12]。王立平(2005)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人寿保险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人寿保险未能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13]。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单独针对消费信贷、股票市场、保险等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多是采用金融相关率或是货币化程度来衡量,而我国学者设计的指标多是和贷款规模和结构相关,往往忽视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指标。本文将保险和证券市场发展指标纳入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的动态影响。

二、金融发展促进消费的理论分析——功能视角

美国著名金融学教授博迪和莫顿(1995)系统地提出了基于金融功能论的金融发展理论,将金融功能概括为支付清算功能、资源配置功能(资源聚集、分割及转移)、信息提供功能、监督及风险管理等四类功能。从这些功能上看,金融发展可以从以下渠道促进消费的增加。

(一)支付清算功能增加消费便利

支付清算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为商品、劳务、资金等转移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提高经济体运行效率。各种现代金融工具如ATM、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为居民提供支付便利的同时降低了交易费用,扩展了消费的时间和空间。信用卡业务凭借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已经成为消费信贷的重要形式,很好地起到了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

(二)间接融资功能减缓流动性约束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个人的现期消费可以用未来的收入进行提前支付,因此可以进行借贷提前消费。金融中介机构数量及结构、消费信贷产品的种类、期限,居民获得信贷的容易及便利程度将会影响流动性约束的强弱,一旦消费者预期到未来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就会降低当期消费同时以后各期的消费都将受到影响。

(三)直接融资功能增加收入及预期

莫迪利安尼提出的有关家庭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性收入假说,认为个人的消费行为不是简单地与个人的当期收入水平有关,而取决于一个人在未来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收入或“持久性收入”。金融市场发展的程度将会影响消费者投资产品的种类及收益,资产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金融资产持有者的财富增加,从而刺激消费。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繁荣会增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式及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增加消费支出。

(四)信息提供功能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通过筛选、甄别和管理信息,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融资者的经营情况或者行为形成约束,促使企业会更好治理公司。如果没有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介入社会的资金融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无法解决或者成本太高,可能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金融中介和市场发展越完善,对信息管理手段越高,融资成本越低,企业的业绩越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收入,进而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

(五)风险管理和分散功能降低不确定性

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将使消费者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而金融产品为人们提供了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的手段,当消费者面临外部不确定的冲击时,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风险规避或者风险分散。最典型的是保险市场,居民仅需以相对小额确定保费来平滑未来不确定损失,从而降低为预防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为居民未来消费提供长期、稳定保障。

三、指标选择与模型的建立

(一)模型的构建

西方传统的消费理论视金融变量为既定的前提,忽视了金融对经济和消费的作用,而如上分析,金融功能的发挥可以降低流动性约束,减少不确定性,或是通过增加居民财富和信息对居民消费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根据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加入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采用变量自回归模型(VAR)来研究金融发展对消费需求及结构的动态影响。

yt=A1yt-1+A2yt-2+…+Apyt-p+?着t t=1,2…T(1)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即本文要研究的所有变量,包括消费、收入和金融相关指标;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着t是k维扰动列向量。

(二)指标的选取

1. 金融发展指标

金融发展最普遍使用的指标是戈式指标,即金融相关率,用全部金融资产质量占GDP的比重,麦金农(1973)年用M2代替了金融资产质量。King和Levine(1993)设计了用于计量金融中介服务质量的四个指标[15]。我国学者多采用戈式或麦式,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章奇等(2004)以金融机构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中国的金融发展程度[16];李国政等(2012)用农村贷款额/农村GDP来衡量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用农村存贷比例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用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农村贷款额的比重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结构[17];胡邦勇等(2013)增加了农村金融的分布密度的指标[18]。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发展指标多用银行信贷相关指标来衡量,忽视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为了全面考虑银行、证券、保险三类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衡量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功能性,本文在King和Levine的指标基础上,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银行贷款比重(Bank)、保险深度(Insur)和证券化率(Stock)三个指标来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Bank为银行人民币贷款总额/GDP来衡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保险深度(Insur)即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证券化率(Stock)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实际计算中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证券总市值。

2.消费需求和收入指标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化娱乐服务、居住和杂项等类别,本文将这八类划分为两类:人均基本消费支出(C1)和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C2),以期研究金融发展对消费结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其中C1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消费,C2包括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和杂项。

居民收入水平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用总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和非财产性收入)减去所得税的余额。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般来说,建立VAR模型常采用季度数据或月度数据。如果采用年度数据,由于受到样本长度的限制,要么选用的变量不能太多,要么滞后期不能太长,使VAR模型受限太多,不能充分体现VAR模型的特点,也不能反映一年之内的滞后影响。本文选取2005—2012年的季度数据,各指标所涉及的变量数据均来源于wind咨询。

利用X12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季节调整,消除季节要素和不规则要素的影响。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用2004年12月为基期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调整,以反映实际值。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对所有指标进行对数处理。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由于实践中经济和金融数据大多数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见表1)。

由表1可知,LnC1、 LnC2、 LnY、 LnBank、 LnInsur和LnStock各变量原序列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上均未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各变量原序列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其一阶差分序列在1%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I(1)。

(二)协整检验

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理论认为虽然有些经济变量本身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从而可以通过进行协整检验来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本文采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对满足同阶单整的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见表2)。通过VAR模型最优滞后的判断,协整检验的滞后期为2。在选取第三种协整方程,即时间序列有确定趋势,协整方程有截距项的基础上得到结果表明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至多5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表明金融发展各指标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向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关系,在此基础上估计误差修正模型(VEC),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金融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动态影响,因此在进行VEC回归施加了变量系数的约束,仅列出消费需求的协整方程。

LnC1t=0.564Lwyt+1.2260LnBankt+0.5670LnInsurt+

0.166LnStockt-0.116(2)

LnC2t=0.652Lwyt+0.756LnBankt-0.385LnInsurt+

0.089LnStockt-0.114 (3)

上述两个方程表明了基本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贷款比重、保险深度与证券市场化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本消费支出方程(2)显示: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收入(LnC1)弹性为0.564,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人均基本消费支出平均将增加0.56个单位;金融发展指标中银行贷款比重和证券化率对居民基本消费支出起到正向作用,当其增加1个单位时,长期人均基本消费支出分别增加1.23和0.17个单位;保险深度对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方程(3)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银行贷款比重和证券化率对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增加亦都产生正的影响,各增加1个单位,服务性消费支出分别增加0.65、0.76和0.09个单位,而保险深度亦产生了负效应。保险并消除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险发展未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没有起到保障功能,这一结论与王立平(2005)研究的一致。

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上,要研究变量暂时偏离均衡能否具有调整机制则需要建立VEC模型来说明短期的调整系数。表3分别列出基本消费与服务性消费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及对应的t统计量值。

LnC1的误差修正项系数为-0.114,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表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实际值与长期均衡值发生偏离时,每期以差距的11.4%得到修正,因为本文采用的季度数据,因此大约2年的时间使得短期偏离回到长期均衡。而LnC2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正且统计量不显著,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金融发展与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不具备反向调整机制,不具备从短期偏离到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作用。

(四)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

为了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金融发展相关指标冲击的动态变化,本文分别给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金融发展相关变量一个正的冲击,采用广义脉冲法得到基本消费需求和服务性消费需求的脉冲响应函数(见图1和图2)。

图1和图2显示,虽然各变量的冲击对消费支出的影响都很微弱,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冲击的动态效应居于主导地位,基本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对各个金融发展变量正的冲击的变化轨迹大致相似,呈周期性波动,直到第13期以后才趋于收敛。证券化率的冲击对消费支出几乎没有影响,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并没有发挥财富效应,这与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股票市场不完善,股票在我国居民资产中的比例较低有很大关系。

在当期给银行贷款比重一个正向冲击后,基本消费支出会在第4期即1年到达第一个波峰,在第8期达到第二个波峰,而服务消费支出在第4期后虽然会有所波动但基本在零值附近。整体来说银行贷款规模的冲击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并不明显,这可能与银行贷款结构不合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缓慢有关。当期给保险一个正向冲击后,对消费需求会产生拉动作用,在第15期收敛于0.002附近,说明保险冲击对消费支出具有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为了进一步分析评价不同变量冲击的重要性,需要进行衡量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的方差分解(见表4和表5)。不考虑自身的贡献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一个标准差的变动主要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其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体呈增加趋势。金融发展变量合计能解释基本消费支出(LnC1)变动的11%左右,其中银行贷款规模占6%左右,保险深度的冲击能解释3%左右,而证券化率的贡献率仅为2%左右。长期均衡状态下,金融发展变量对服务性消费支出(LnC2)变动的解释仅为7%左右,在金融发展指标中保险深度的解释能力最强,为4%左右,证券化率的贡献率为2%左右,而银行贷款规模的冲击仅能解释服务性消费支出变动的1%左右。金融发展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差异性可从消费支出的特性看出,基本消费支出包括衣食住行,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而服务性消费支出包括医疗保健、教育文化、文化娱乐等服务性产品。保险原理是以小额确定保费平滑未来不确定损失,可以为居民未来消费支出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而作为“非必需品”的服务性消费受其冲击的影响必然要大。同时我们应看到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还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我国金融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五、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通过2005—2012年金融发展相关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支出的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结论如下:

1.银行贷款比重、保险深度和证券化率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关系;银行贷款比重和证券化率对居民基本消费支出起到正向作用,而保险深度却产生了负效应。

2.基本消费与金融发展之间不仅长期存在均衡关系,且在短期也存在反向调整机制;而服务性消费与金融发展不具备从短期偏离到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关系。

3.金融发展相关变量的冲击对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影响远低于基本消费支出水平;金融发展相关指标冲击对基本消费支出的贡献度依次为银行贷款、保险深度和证券化率,不同的是对服务性支出的贡献度却依次为保险深度、证券化率,最后才是银行贷款。

(二)启示

1.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强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而发挥金融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平滑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特别是针对服务性消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信贷不仅规模占比低,而且信贷品种匮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信贷创新应针对服务性消费支出,如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服务、旅游等,刺激这类消费支出。

3.增加保险市场的保障功能,引导保障型产品的创新,提高居民保险意识,不断优化保险品种,大力发展寿险、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为消费提供保障。

4.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消除消费者信心的制约因素,发挥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一是要规范市场运行机制,确保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定,才能增强消费信心;二是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确实增加金融资产回报率,提高财产性收入,刺激消费。■

参考文献:

[1]Stephen P. Zeldes. Consumption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1989,97(2): 305-346.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21页)

[2]Carroll, Chris, & Kimball, M.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M]. 2001,NBER Working Paper.

[3]Maria da Conceicao Costa Pereira. The Effects of

Housholds’ and Firms’ Borrowing Constraints on Economic Growth. Mimeo,2003.

[4]Rigobon and Sack.Measure the Reaction of the Monetary Policy to the Stock Marke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 118:639-669.

[5]Jason Bram and Sydney C. Ludvigson. Does consumer confidence forecast household expenditure A Sentiment Index Horse Race. Economic Policy Review, 1998,4.

[6]R.Glenn Hubbard, Jonathan Skinner,Stephen P. Zeldes.

Precautionary Saving and Social Insurance.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5,103:360-399.

[7]Dean Leimer & Selig Lesnoy. Social Security and Private Saving:New Time-Series Evid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2,90:606-629.

[8]叶耀明,王胜.关于金融市场化减少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7(1):80-86.

[9]林晓楠.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6(11):27-31.

[10]毛中根,洪涛.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基于199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0(5):36-40.

[11]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3):126-136,149.

[12]冉净斐,贾小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消费需求增长:一个理论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04(4):87-91.

[13]王立平.我国保险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39-42.

[14]King, R.G. & Levine, R..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717-738.

[15]章奇,刘明兴,陶然.中国金融中介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金融,2004(1):71-99.

篇8

关键词 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误差修正模型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疲软的走势,这与我国当前居民的消费不足有着莫大的关系,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分析消费及其影响状况,对从理论上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差距较大,消费状况明显不同,通过分析比较城镇与乡村的长期与短期消费状况,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并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1、文献综述

消费函数研究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对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作出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他认为居民当期消费取决于居民的当期收入。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受到了不少的质疑,最著名的是库兹涅茨提出了居民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矛盾。接着,杜森贝里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从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两方面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矛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莫迪利亚尼与弗里德曼分别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这两个模型都很好地解释了短期和长期消费函数的矛盾。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的国家,直接套用西方的经济消费模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许多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试图把我国当前的消费状况与西方消费函数结合在一起,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函数。秦朵(1990)研究了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关系,探讨是否存在有效需求上涨及影响短期消费波动的因素。

2、变量选取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行,1985年之前与之后,经济发展规模及居民消费存在较大的波动,本文采用1985年至2010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除了收入以外,本文还选取以下变量进行建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rc),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y),城镇人均金融资产(rs),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rr),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ri)。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nc),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ny),农村人均金融资产(ns),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nr),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ni)。其中由于居民金融资产用银行存款代替,已知城乡居民存款,本文用农村人均金融资产(ns)近似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ny)减去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nc),则城镇人均金融资产(rs)=(城乡居民存款-农村居民存款)/城镇人口;另外,ri=ni。

3、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下面建立农村和城镇的消费函数,长期函数采用的线性回归方程,短期函数引入了误差修正项ecm。下面对这个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误差修正模型的基本形式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于1978年提出的,称为DHSY模型。模型为:

其中

ecm即为误差修正项,它表示的是对偏离长期均衡的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其系数表示调整力度,系数为正,表示同向调整,系数为负,表示反向调整,系数越大,表示调整力度越大。

首先拟合方程(1),因变量为消费支出,自变量是收入、储蓄、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1 农村居民消费函数

求得误差修正项为:

下面把误差修正项放到模型中,并对各变量求一阶差分作为变量,以保证各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拟合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如下:

得出农村居民消费函数为:

模型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受到当期收入及前期收入的正向影响,受到当期消费和前期消费的反向影响,误差修正项为负,说明在消费水平偏离长期均衡值时,需要对其做反向调整,调整力度是0.675。利率与价格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并不产生显著性影响,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的消费属于刚性消费,集中在必要的粮食、衣服、运输和医疗上,没有较多弹性较大的消费,受利率影响及价格影响因素少,这与我国农村收入水平低,消费支出有限有关系。

3.2 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结果表明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收入,储蓄,利率和价格对城镇消费都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其中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回归系数为0.864,金融资产对消费产生正向的影响,这与经济理论有所矛盾,利率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负的影响关系,利率越高,消费越低,符合经济的一般规律,价格对消费产生正的影响关系,回归系数为0.232,表明价格越高,消费也越高,不太符合经济学规律。根据模型结果,得到误差修正项为:

由分析结果可知,城镇居民储蓄与利率对居民消费没有显著性影响,对城镇居民消费短期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的是收入和物价水平。最后得到城镇居民误差修正模型为:

模型结果表明,短期内,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受到即期收入和前一期收入的正向影响,还受到即期物价水平和前一期物价水平的正向影响。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说明在短期内对偏离的消费水平做反向调整,调整力度为0.794。

4、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的比较

4.1 城乡居民长期消费函数比较

由上面两模型观察到,农村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比城镇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要大,一个是系数1.242,一个是系数0.864,这说明长期中,农村居民的消费对收入的依赖性更大,而对其他变量如利率和物价的依赖不显著;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农村表现为不显著,城镇的影响系数为0.232。这说明物价水平影响居民的日常消费支出较为明显,城镇居民的消费更易受到物价波动的影响,而农村有部分消费属于自给自足的部分,相对来说受到的影响较少;储蓄对农村的消费影响系数为-0.239,对城镇的消费影响不显著。

4.2 城乡居民短期消费函数比较

经比较知: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对消费的变化影响较大,影响系数为1.276,对城镇消费的影响系数为0.843。另外,农村居民消费还受到储蓄变化的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还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误差项都对长期消费起到反向调整的作用,但是城镇的调整幅度较农村调整幅度大。

5、政策建议

由模型结果知,我们发现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存在明显不同。目前要想增加居民消费,启动内需,首先政府应提高居民收入,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这样居民才能放心大胆的去消费,投资。一些措施比如说减轻居民和企业税收负担。税收负担大,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努力发展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投资渠道,鼓励农村居民消费和投资,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第三,储蓄与消费呈反比,储蓄越低,居民用于消费的就越多。但储蓄一味降低,会影响货币转化为投资,使经济增长丧失资金保障,阻碍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8-0021-03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依靠投资、出口已经难以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拉动消费需求成为拉动和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其中,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存在着巨大的挖掘空间。

一、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

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2002―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834元提高到3224元,增长75.8%,年均增长11.9%;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0%。2007年,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人均支出水平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63.7%、84.2%、91.2%和85.6%;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平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6倍、45.3%、1.0倍和28.7%。2002―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逐年下降态势,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7年43.08%。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反映贫富状况的通用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根据上述标准,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消费处于小康水平,且消费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然而,农村居民消费增’速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如表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绝对数偏低,不足全体居民消费的1/2,不到城镇居民消费的1/3,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差距继续扩大。

第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差距。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降低生存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其他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由2002年的人均528元提高到2007年的95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8.8%提高到29.5%。另外,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重稳步提高。2007年,农村居民用于这3项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9.5%和6.5%。其中,交通通讯支出比重提高最快。虽然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升级,但升级速度在逐年减缓,且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各类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依次是:食品(36.3%)、教育文化(9.8%)、衣着(10.4%)、医疗保健(7.0%)、家庭设备及服务(6.0%)。可见,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仍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第三,农村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与城镇居民差距大。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即消费率=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100%。由表3可知,2003年农村居民消费率为17.96%,不到20%。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07年降为9.08%。不到10%。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虽然近年来随着各种惠农政策的施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足,加之受传统储蓄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观念还比较传统和保守,他们不可能过多消费,从而造成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低的状况。另外。2003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率相差7.24个百分点,之后年份的差距保持在15个百分点以上。可见,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差距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第四,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显著。2007年,东部10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和东北3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分别为4281元、2938元、2527元和3180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73.2%、77.2%、75.6%和86.1%。这说明,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然而,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额为3233元,只有东部10省超过全国水平,其余地区均未达到。若以西部12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为1,2002年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率为1:1.72:1.15:1.19,到2007年变为1:1.69:1.16:1.26。可见,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平均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

二、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各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这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加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近年来国家在大力减免农业税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其消费水平并未因此而大幅度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受其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影响,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这也意味着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居民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压力。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要独自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农村居民大多数把收入作为一种风险金转向储蓄。此外,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把节衣缩食、勤俭节约视为美德。有点钱。还要想着盖新房、子女婚嫁以及治病就医等。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虽然一部分农民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标准是每人每年10元,但大多数人认为:“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大部分的费用还是得由自己来承担。”因此,农村居民不得不为“生、老、病”作大量的储蓄。

三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我国农村的消费信贷环境缺乏。当发生春耕、买房、生病、为子女筹办婚嫁缺钱时。80%以上的农村居民是通过向亲戚、邻居或

朋友等民间借款来度过所需之时。而能够最终通过银行或农信社取得贷款的农户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目前适合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品种很少,且贷款手续繁琐,不是需要担保人,就是需要物质抵押,门槛高,能够取得信用贷款的农民并不多,大部分农民对此望而却步,甚至有很多农户即便是缺钱,也从未向银行或农信社申请过贷款。与此同时,由于没有良好的政策及充足的资金支持,村里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消费信贷宣传不到位以及农信社缺乏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等诸多原因。都制约着农村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即便现在消费信贷已经很完善。由于农民受到传统消费观念、小农思想以及“量入为出”习惯性消费理念等影响,目前农民也无法接受超前消费和贷款消费。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为了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另外,对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也不能忽略,要加快并保质保量的建设农村文教娱乐设施。加强对“农家乐”等副业的扶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此副业为龙头,带动农民步入市场,创收增收。此外。必须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适应市场要求,发展经济作物和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产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把农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民的储蓄趋向,拉动消费。虽然我国广大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参合率达到90%以上。但保障水平仍然很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给予补助,而且地方政府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不低于10元给予补助。参保农民个人每年交10元,这相当于每个参合的农民年人均大病统筹资金为30元,这仅为城市的1132。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力度。另外,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农民可支配收入将减少768亿元,然而,可以得到2688亿元的养老保障。与农民自己储蓄养老相比。可以减少储蓄1880亿元。因此。应尽早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农民即期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

第三,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能力。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表示,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将更多的改革资源投入到农村金融领域,更好地统筹城乡金融发展。各级政府应积极响应和配合中央的相关政策,充分考虑农户的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采用贷款证、农户联保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教育贷款和信用贷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同时,针对农村特殊的金融环境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使农村金融活动更为合理健康的运行。另外,建立信用风险测评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事业,使之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浙江 消费需求 流动性约束 消费信贷 金融对策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力,其中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浙江省居民由于消费观念比较传统、消费信心不足和消费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重储蓄、轻消费”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因此,加强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以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将是“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心和重要课题。

一、浙江省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规模增长迅速

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2009年间,浙江省最终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3150.8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675.95亿元,翻了两番,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但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和2009两年的增速有所放慢,分别是14.44%和7.2%。

2、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市场疲软

浙江省城乡之间由于收入、环境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从总量上看,2009年城镇居民8131.75亿元,比2008年增长12.10%,对GDP的贡献率为35.37%;而农村居民消费仅为1811.22亿元,不到城镇居民总量的四分之一,比2008年增长7.58%,对GDP的贡献率只有八个百分点。从人均水平看,2009年全省居民平均人均消费15790元,其中农村居民8324元,城镇居民21251元,城镇超出农村近三倍,这说明农村消费市场还没有充分挖掘,撬动农村消费市场应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3、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交替

2000年来的十余年间,受益于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浙江省居民消费升级进程不断加快, 市场销售亮点纷呈。消费市场不断呈现高档家电、汽车、住房等成为不断更替的消费新热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逐年提高,由2002年8713元上升到2009年的16683元,近10年来翻了一番。在项中,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39.87%下降到2009年的33.60%,恩格尔系数降至33.6%,居民生活已经跨越小康,进入富裕阶段。交通和通讯的占比不断扩大,2009年已经达到19.73%,比2002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此外,衣着、服务和医疗保健的支出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居住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居民的消费已由耐用品消费向住行消费演进,消费类型也由温饱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穿戴名牌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新潮流[1]。2009年农村恩格尔系数降到37.4%,跨入富裕行列,但是和城镇还相差4个百分点。从数据看,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逐年上升,2011年前6个月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71元,同比增长17.3%。研究中还发现此项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说明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足,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所以农民有钱也不敢花,存钱为了就医,约束了消费意愿。

4、消费贡献率长期偏低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力,其中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浙江省消费率自1990年以来存在明显的下降走势,而资本形成率存在上升的走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落后于投资贡献。与国内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浙江省的最终消费率也明显偏低(表1)。世界银行数据分析发现世界各国消费率走势基本都呈现慢U型,低收入经济体和高收入经济体消费率一般在80%左右,而中等收入经济体消费率相对较低,基本维持在60-70%的水平。浙江省的人均GDP已达到中等收入经济体水平,消费率呈现先下降而后逐渐稳定的趋势,符合中等收入经济体消费率趋势特征;但从消费率水平上看,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消费率水平偏低,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二、制约浙江省消费需求的金融成因分析

1、居民防范风险型储蓄的快速增长抑制了购买力的释放

根据不同的储蓄动机,储蓄可分为投资理财型和风险防范型两种。受传统消费习惯、文化因素以及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浙江省居民储蓄存款多年保持了快速增长,以至于出现居民储蓄增长快于收入增长的现象。据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浙江省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增长快速,从2000年的3595亿元增长到17833亿元,十年间增长了396%,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65%,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35%,但是由于人们的预防性心理导致相对于收入而言的储蓄相对增长和消费相对减少。同时,近年来随着物价、房价、医疗和教育等费用的逐年快速增长,人们预期未来生活支出会更大,主观上倾向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此外,社保体系虽已不断完善,但与城乡居民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仍比较明显。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失业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预期支出压力的不断增大,现有的钱不敢用,未来的钱不敢动,大大抑制了即期消费。

2、信贷消费条件苛刻,预支消费难以充分实现

2010年底浙江省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比例为17.6%,与发达国家的40-60%相比差距很大。主要问题是(1)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缺乏安全感。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对消费信贷这种新的消费交易行为缺乏经验,在消费时面临金融、生理、功能和心理等多重风险,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消费者因担心潜在的风险及对自身的不利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制约了其对消费信贷的购买。(2)消费信贷条件过于苛刻导致难成规模。目前,信贷消费的条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比较苛刻,付款期限短、还款压力大、贷款对象范围窄(更多倾向高薪者、职业稳定的教师及公务员等)使得消费者获得信贷服务的机会不均等,信贷难以形成规模。(3)信用信息的不对称和制度不完善也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完整的信用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还无法获取准确的个人资信信息,更无法对相关的个人资信信息进行跟踪,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信贷经营者的积极性,为了防范和降低风险只能放弃一定的业务。

3、流动性约束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

未来支出的流动性约束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金融市场不发达导致的流动性约束的普遍存在是我国居民高储蓄的重要原因之一。流动性约束会从两个途径提高居民储蓄:第一,不论流动性约束何时发生,它都会使一个人的消费比他想要的消费少,这一点比较明显。第二,流动性约束使消费者即使在不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条件下也会进行预防性储蓄。原因在于当消费者可以通过借款来平滑消费,但是如果流动性约束存在,那么收入下降就会引起消费下降,从而降低消费者的福利,除非这时候个人有储蓄。由此,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会导致浙江居民将储蓄作为保险以减少未来收入下降时产生的影响。在制度变革过程中,由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跨时期的消费行为、基于收入差距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因素致使城乡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加剧,为此居民只能减少即期消费,以应付未来特定的支出。

4、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限制消费需求释放

由于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不够发达,消费者受到消费流动性约束的比例比较高,潜在需求不能够释放出来,限制浙江省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首先,银行业行政色彩较浓厚,官商习气较明显,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名目繁多的银行收费项目(8年间增长了10倍)和霸王条款都体现了商业银行的霸道行径,市场化约束机制欠缺。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也增加了金融中介成本特别是家庭的金融中介成本。个人银行业务系统不够完善,交易速度有待提高,交易的空间范围有待扩展及信用卡业务消费网点终端布点不够普及,交易手续费过高等原因阻碍了消费者更方便地实现跨期、跨地域消费平滑。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虽已逐步完善,但是银行系统还需提供更多的咨询以及理财服务,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消费的跨期平滑,逐渐产生财富效应,也进一步支持消费需求的增长。再次,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不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消费信贷类型的单一和约束机制也压抑了消费需求。

三、扩大浙江省消费需求的金融对策

确保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是“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金融支持政策作为解决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扩大消费需求:

(一)创新金融产品,以消费信贷撬动居民消费需求

1、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宣传新型消费观念

在很多发达国家,信贷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重很大。据统计,当前国际上的个人信贷性消费已经占人们整个消费的4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70%以上,而在浙江省只有17%左右,这说明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浙江省各金融机构应大力加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广泛宣传和积极推介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帮助居民了解和树立新型消费观念,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预期。

2、丰富消费金融主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2010年在上海、北京和成都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前者通过经销商发放,后者直接向借款人发放。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浙江省也应该积极引进消费金融公司这种新型的服务主体,积极探索加快民间金融阳光化的进程,提供专业化消费信贷服务,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更好地撬动居民消费。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全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1、加大金融产品支持力度,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到城镇人口的一半。2000年以来,浙江省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新转化为城镇居民的人口很大一部分依然保持农村消费的习惯,而收入不足是抑制消费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浙江农村的实际情况,加快、加大农村商业设施、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农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和不经济等问题,降低农村商品市场流通成本,带动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推动农村消费的增长。此外,要加大对农村人口集中地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公共交通、水电气供应及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扩大社会公共品供给,充分发挥小城镇聚集功能,不断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3、搞好配套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

2009年以来,国家推广实施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收效明显。金融机构要搞好下乡政策的配套金融服务,大力支持企业和商家建设下乡产品销售网点、物流配送体系、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与厂家、商家联合,设计合适的消费信贷产品,扩大财政资金的拉动效应;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为农户、商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4]。

(三)调整金融结构政策,提高就业以促消费保增长

1、加大对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员的70%,2009年浙江省该指标仅为33.63%。浙江省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浙江省是一个中小企业的集聚地,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是制约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和担保制度,开发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创新金融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

3、加大对创业的金融扶持。浙江省有着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各级政府应配合国家鼓励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加大对创业创新项目的金融支持。积极开发和创新各类金融产品,支持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等创业。同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创业培训,提高各类人群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四)完善金融服务政策,培育消费热点全面推动消费

各级金融机构应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培育、支持房产、汽车、旅游及文化创意等消费热点的形成,带动整体消费市场的活跃。

第一,加大房地产业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强规范和引导,积极开办各类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促进房地产消费合理增长支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特别是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消费需求,并推动关联产业的消费。第二,拓展汽车金融服务。目前浙江省通过信贷购车的比例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应通过设立汽车金融专营机构,设计灵活的汽车消费信贷产品,加强信贷与保险的合作,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汽车金融服务。第三,提升旅游金融服务。针对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加大对旅游开发特别是休闲旅游发展的金融支持,支持“农家乐”等休闲娱乐模式的发展,完善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改善景区消费支付环境,扩大旅游消费。第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新亮点:2010年,仅杭州市的文创产业增加值就占到杭州市GDP的比重达11.8%,同比增长16.2%;文创产业被列为“2010年浙江经济十大亮点”之一,浙江正日益成为“文化天堂”。省政府要按照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大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通过各种渠道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五)加强金融环境和法制建设,营造良好、安全、放心消费市场

首先要加快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改善消费信贷环境,促进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其次,尽快出台有利于保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金融法规;强化和延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关系能得到法律保护。再次,大力发展各类消费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规范服务收费,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消费者取得银行贷款的成本。最后,要严厉打击涉及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各类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打击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为消费者降低消费风险提供保障。

总之,扩大消费需求是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金融支持政策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化,是涉及金融产品创新、重点行业扶持、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服务意识、信用环境改善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2)3-21.

[2] 李伯汤.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财政对策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64-66.

[3] 刘艺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求索,2008(1),64-65.

[4] 楚尔鸣.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重视金融政策[J].消费经济.2009(1)52-53.

[5]2000-2010年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