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刘旭宇(1979-),男,河南确山人,确山县电业公司,助理工程师。(河南 确山 4632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88-01
电力设施是电能生产、输送、供应的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用设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电力设施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基础项目建设不断,城市框架拉大,农田变厂矿、变道路,平房成高楼,尤其是线路保护区内违章施工、作业,以及线房、线树、线路矛盾日益突出,一些法律法规条款已不适应当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需要。同时,也给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电网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供电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电力设施安全运行,杜绝人为外力破坏事故,依法规避法律风险,避免陷入事故纠纷。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电力设施保护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工作,供电企业作为电力设施的维护管理部门,应当牢固树立起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以注重宣传、加大宣传,努力营造社会氛围为最基本的工作出发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保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1)要始终坚持把每年春季作为一次专项宣传时期。每年的二、三月份,是植树季节和农村施工建房的动工时期,要把严防保护区内出现新植树木、建房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的违章行为作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电力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张贴政府行文《关于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严禁植树的通告》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同时,积极动员广大农村电工,参与宣传和加大线路巡视密度,在乡镇集贸市场、村庄、线路沿线进行广泛宣传。
(2)要始终坚持结合“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活动、“三夏”用电安全宣传活动,组织系统单位开展宣传。采取以流动播放《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政府出台的《关于治理电力线路通道违章树木的通告》录音宣传为主,以在县城主干道悬挂条幅,在乡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为辅的活动形式,把宣传活动拓展到线路沿线村庄、乡镇和田间地头,严防收割机、拖拉机等机械危害电力设施。
(3)要始终坚持结合“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因这一时期是各类工程建设的,要把防范各类大型施工机械危害电力设施和排查登记挖掘机、吊车驾驶员信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源头杜绝和减少大型施工机械危害电力设施的现象发生。通过面对面的宣传和交谈,在施工机械车门上张贴“作业远离电力线,距离不够有危险”安全提示语,赠送宣传资料、宣传品,利用手机短信向工程车辆司机定期发送“施工注意电力线,注意安全距离”等温馨提示语的方式,提高施工机械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二、充分运用政府职能,依法处置违章
早在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要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针,构建政府统一领导,企业依法保护,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格局。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电力设施保护却疏于领导和重视。为此,要实现政府职能部门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电力企业必须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汇报,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寻求政策支持和依法保护的法制环境。
(1)要坚持依靠当地政府,成立由政府负责人牵头,发改、建设、国土、林业、安监、公安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组织”。电力设施保护领导组织办公室设在电力主管部门(发改委),强化电力主管部门执法力度,采取多部门联动执法,多管齐下,在规划、审批、开工、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厉打击违反《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违法行为。
(2)要注重收集和汇总当地、全省甚至全国近几年因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施工造成的各种事故,以及造成的损失和恶劣影响的数据。推进和提高政府各有关部门对电力设施安全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成地方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建立起以政府为主,供电企业为辅的政企长效机制,并把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政府日常工作和行政执法机制,做到机构健全、措施得力、责任明确、流程规范、人员到位。驻马店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电力设施保护区施工作业管理办法的通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电力线路通道违章树木的通告》、《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供电区域电力线路通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尤其是今年2月出台的《驻马店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严禁植树建房和违章施工的通告》,为“三清理一规范”的电力线路清障专项行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3)坚持以人为本,取消以往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向违章施工作业单位发送《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做法。送达既能够制止违章、达到保护电力设施的目的,又能够起到提醒、关心违章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电力设施安全保障告知书》,减少违章作业人员抵触情绪和逃避行为,极大的改变了过去在履行书面告知时违章作业单位人员的不配合行为。对拒不在《电力设施保护告知书》上签收的现象,通过公证部门或邀请两名以上政府、公安(派出所)、街道(居委会)、法庭、司法等部门的人员进行现场办理“拒签收”手续,并保存现场音像资料。
(4)对违章施工、作业、建房的行为,在送达《电力设施保护告知书》的同时,以书面的形式将违章施工的详细情况及时报送当地电力设施保护领导组织办公室(发改委),将其尽快转入政府行政工作流程,由发改委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规定进行发文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予以通报或公示,以起到以儆效尤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三、强化防范措施,实现对违章行为的在控、能控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违章施工、植树、建房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违章行为,必须注重加强和提高自身队伍素质,发挥市、县、乡电力行业联动和农电工点多面广的护线优势,才能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1)坚持开展供电企业设备管理单位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做到严格依法保护电力设施,有效控制法律风险。尤其是今年9月1日施行的《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更加迫使我们认真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做好防止电网事故、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预防工作。
(2)加强电力设施巡视检查密度,采取设备管理单位进行专业人员巡视检查、各乡镇供电所落实属地化管理的巡视检查,以及护线员(农村电工)巡视检查相结合的巡视检查方式,保证及时发现违章作业行为,确保对违章作业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实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避免和减少违章人员的经济损失,降低制止违章作业的难度,杜绝违章事件的发生。
(3)运用移动式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提高反应处理效率。为确保输电线路“零障碍”目标的实现,要针对重要输电线路附近有施工、作业迹象的地段和线路保护区内正在施工的地点架设视频监控。为远距离实时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起“宣传、防范、依法处置”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强化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理的在控、可控力度。同时,充分依靠和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才是我们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S].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S].1998.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通知[Z].(2006)10号.
[4]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通知[Z].国能局电力(2009)13号.
[5]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电力设施保护区施工作业管理办法的通知[Z].驻政办(2009)87号.
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困难,为社会和电力企业带来了诸多问题。其成因主要是:电力立法滞后于体制改革,造成电力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缺位;受制于上位法致使地方电力立法难以突破电力行政执法的基础——执法队伍构建及执行力。因此,电力行政执法需从立法层面予以突破,从中央层面明确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在立法一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应对之策。
引 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妨碍电力建设、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事件频频发生,窃电现象也呈频发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电力建设项目进程,危急供电安全,而且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使国家和供电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就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刑法》等法律法规对于电力设施和电能的法律保护远不能涵盖实践中所存在的相关行为,对现实中存在着的妨碍电力建设、破坏电力设施及盗窃电能、侵犯社会公众和电力企业利益的涉电违法行为,其中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需要通过行政执法予以制裁和规范。但由于我国电力立法滞后于电力体制改革,《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与政企分开后的电力体制不相适应,存在着电力行政执法体制始终没有理顺、电力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缺位、无法形成一支有力的电力行政执法队伍等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电力行政执法体系及实践情况的分析,探讨形成这一难题的原因和解决之策。
1.当前我国电力行政执法面临严峻形势
破坏电力设施和偷窃电能现象,不仅使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严重侵害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严重侵害了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破坏电力设施和窃电行为还扰乱了供用电秩序,造成许多危害电力运行安全、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隐患,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2007年,在全国“三电”(指加强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安全保护工作)专项斗争中,查处“三电”治安案件2.5万余起。涉电案件剧增,严重危害了电网安全运行,无法保证电网正常供电和电力用户正常用电,还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电力执法力度的不足,涉电违法行为得不到追究和惩处,无法保证电力执法部门公信力和电力相关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2.电力行政执法内容分析
电力行政执法是指电力行政执法主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是保证电力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直接性的、管理性的行为。
按照行政执法行为对相对人权利义务所引起的直接效果,电力行政执法主要有以下方式:电力行政处理、电力行政处罚、电力行政检查、电力行政处置。
3.导致我国电力行政执法难题的原因
电力行政执法出现的严峻形势,固然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执法保护力度缺乏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电力立法滞后于电力改革,现行电力法律法规中许多方面不适应我国当前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的现状。
3.1 执法主体事实上的缺位是电力行政执法难的根本原因
3.1.1我国现行法律中对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的规定不明确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既可以自己的名义在法定权限内从事电力行政执法活动,承担法律后果,也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法定权限内再委托符合法律规定的其它社会组织行使电力行政执法权。受委托的组织并非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它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相应的行政执法后果即法律责任应由委托机关承担。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于1998年1月7日修订后,诸如北京、天津、青海、山东、四川、新疆等地都纷纷出台了有关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及反窃电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但在电力设施保护的行政执法主体方面,无一例外地沿袭了上位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即明确了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力管理部门作为相应的行政执法主体。如此看来,电力设施与电能保护的行政执法主体似乎并不存在缺位情况,但事实上,现行法律的规定并未明确由哪一个政府组织具体来行使行政执法职能,有的电力行政事务有多个部门在具体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3.1.2 电力行政执法主体的变迁导致执法效能弱化
1996年4月1日《电力法》实施后,国务院国[1996]48号《关于组建国家电力公司的通知》指出,为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电力公司。按照这一决定,新成立的国家电力公司负责原电力工业部管理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不再具有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国家经贸委作为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电力行业的行政管理与监督。由此,改制后的电力行政执法职能完全由政府部门承担。
3.1.3 政府部门作为电力行政执法主体能力不足
通过考察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前后的变化差异,不难看出: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电力局不仅具有行政执法权,而且具有与之相配套的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经验。电力体制改革后的地方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虽然取得行政执法权,但其限于人力、物力、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行使行政执法权,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使得无法形成一支与其所在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和电能安全保护相匹配的行政执法队伍。
由此看来,执法主体执法能力的欠缺是导致电力执法难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因为执法主体的能力不足使得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的缺位,并直接导致了电力行政执法之难。
3.2电力立法难以突破导致难题持续
3.2.1电力相关法律规定与其他法律衔接不到位
我国《电力法》的修订与完善滞后于电力体制改革,面对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发电与电网企业的技术配合问题、预购电、欠费停电期限、用电检查权等方面的新问题,《电力法》及其配套法律规定与相关行政法的规定没有衔接,与《刑法》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罪、盗窃罪等罪名条款没有相衔接,法律的适用出现了许多真空。
3.2.2 相关电力法律法规缺少可操作性
涉电案件在进入行政执法程序后,由于相关电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使得行政执法主体无法对许多案件进行行政执法处理。如在破坏电力设备案件中所涉及的电力设备范围的具体指向、盗窃和破坏电力及设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计算等等问题,行政执法部门与电力企业和公检法部门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2.3 上位法的限制使地方立法难以突破
基于法律效力等级理论,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的效力。《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都规定电力管理部门作为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的行政执法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也就无一例外地沿袭了这一规定,即明确了由各自省(市)的电力管理部门作为相应的行政执法主体,而无法形成新的突破,因此在地方立法中很难解决电力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缺位的问题。
4.现行体制下破解电力行政执法困难的对策
4.1 修改与完善电力法律体系,加强行政执法保护内容
《电力法》修改要与《民法通则》、《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合同法》、《农业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公路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协调。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也应根据电力产品的特殊性和电力行业的特殊情况,在制定与《电力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时,要对窃电等违法行为的违法金额的认定、处理等具体问题作出明文规定。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也应随之建立一套有机的电力法律、法规框架,其中应更多地体现对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的行政执法内容,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和完整的行政执法保护制度。
4.2 开展电力行政执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立法层面尚难有较大突破之前,在地方实践中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电力行政执法模式,不失为在当前解决和破解电力行政执法难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如《宁夏电力设施安全保护处罚条例》的出台,就是一种良好而有益的探索。
电力体制的改革对电力行政执法资源提出了重新配置的要求,能否将有关资源再行配置与组合,在符合经济性的同时也具备操作性,是探索电力设施与电能保护行政执法模式的原则。
4.3 深入宣传电力法律法规
相对于电力主管部门,就电力法律宣传工作来说,电力企业在人力、物力、经验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在有关宣传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也更容易把握实际、灵活机动、贴近生活,使宣传工作不至于流于形式。当然,作为行政执法主体的电力主管部门,也应就电力行政执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切实提高群众遵守电力法律法规的意识,才能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减少涉电案件的发生。
篇3
第一条本省境内已建或在建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设施及附属设施(以下简称电力设施)的保护,均须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第二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电力设施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按行政区域划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实行电力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人民群众相结合和宣传教育、加强防范、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义务,都有权制止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并向电力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第五条县级以上电力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监督、检查《条例》和本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
(二)负责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电力设施保护群防组织,并制定和落实电力设施保护责任制;
(四)会同同级公安机关负责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五)依法查处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
(六)研制、推广电力设施的技术防盗措施。
县级以上电力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在依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执行职务时,须出示《*省电力设施保护执法证》。
第六条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和盗窃、哄抢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各级城建、规划、工商、交通、林业、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电力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和保护区
第七条发电厂、变电所设施的保护范围,除《条例》第八条规定外,还包括经依法批准建设的各种专用船舶停泊区及其有关设施。
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按《条例》第九条规定执行。
第八条架空电力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宽度,依照下列规定划定:
(一)在一般地区电力线路的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的水平安全距离是:
1—10千伏5米
35—110千伏10米
220千伏15米
500千伏20米
(二)在城镇、工矿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电力线路的导线边线在设计最大风偏后(不包括常用可活动距离)向外侧延伸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是:
1—10千伏1.5米
35千伏3米
110千伏4米
220千伏5米
500千伏8.5米
第九条电力电缆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宽度,依照下列规定划定:
(一)地下电缆为线路两侧各延伸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之间的水平安全距离;
(二)海底电缆一般为线路两侧各2海里(港内为两侧各100米,滩涂区域为两侧各25米);
(三)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米(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各50米)。
第十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电力设施的规划和计划经依法批准后,电力设施所在地的城乡规划部门应根据批准的规划和计划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电力主管部门应按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
第三章电力设施的保护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和组织实施城乡规划时,应当统筹安排电力设施建设,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
第十二条各级规划、林业、交通、城市绿化、国土资源等部门在规划定点、植树造林、城市绿化或发放采矿许可证时,凡涉及电力设施的,应征求电力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电力设施产权单位在电力线路保护区的主要区界,应设立由省电力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标志牌。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发电厂、变电所设施的行为:
(一)扰乱发电厂、变电所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或者移动、损坏发电厂、变电所的生产设施、器材和安全标志物;
(二)在发电厂用于输水、排灰的管道,或者沟渠外缘向两侧延伸5米的区域内取土、挖沙、采石、打桩、钻探和进行其他挖掘作业、兴建建筑物,或者倾倒垃圾、矿碴和含有酸、碱、盐等化学腐蚀物质及其它废弃物;
(三)在发电厂冷却塔水池、冷却池、用于输水的管道、沟渠的取水口向周围延伸100米的水域内,从事炸鱼、捕鱼、游泳、划船及其他危及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行为;
(四)擅自截用发电厂水源,或者向水源内倾倒垃圾、矿碴、含有化学腐蚀物质的液体和其它废弃物;
(五)影响发电厂、变电所的专用铁路、公路、桥梁、码头的使用;
(六)在用于水力发电厂的水库内,进入水工建筑物向周围延伸300米的水域内,从事炸鱼、捕鱼、游泳、划船及其他危及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行为;
(七)在变电所围墙向外延伸5米的区域内堆放或焚烧谷物、草料、木材、稻秆和油料等易燃易爆物品,在变电所、发电厂附近从事污染电力设施作业。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
(一)向电力线路设施射击或者抛掷物体;
(二)在电力线路的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三)利用杆塔、拉线栓牲畜、悬挂物体、攀附农作物、作起重制动和牵引地锚;
(四)在电力线路杆塔、拉线的基础保护范围内从事围(挖)塘及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的行为;
(五)在电力线路的杆塔和拉线之间或者杆塔内修筑道路;
(六)拆卸电力线路的杆塔、拉线上的器材或者移动、损坏电力线路设施的永久性标志和标志牌。
前款第(四)项规定的电力线路的杆塔、拉线的基础保护范围是:35千伏及以下的,杆塔、拉线从基础外缘向周围延伸5米;110千伏及以上的,杆塔、拉线从基础外缘向周围延伸10米。
第十六条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堆放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七)项规定的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堆放垃圾、矿碴等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
(二)烧窑、烧荒、打场,或者焚烧秸秆等;
(三)兴建建筑物;
(四)种植自然生长最终高度与电力线路的导线之间不符合垂直安全距离规定的竹子、树木。
第十七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与竹子、树木或者其他物体之间的垂直安全距离,应与在计算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大弧垂后,依照下列规定确定:
1—10千伏不少于3米
35—110千伏不少于4米
220千伏不少于4.5米
500千伏不少于7米
第十八条在地下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内不得种植树木,或者从事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项和第(七)项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经县级以上电力主管部门批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从事下列活动:
(一)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打桩、钻探、挖掘作业,《条例》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施工;
(三)高度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之间不符合垂直安全距离规定的车辆及其运载物体或者其它物体,穿越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
(四)在电力电缆线路的保护区内作业;
(五)攀登电力线路杆塔或者在架空电力线路设施上联接电器设备、架设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线路以及放置其他设施;
(六)保留或者种植自然生长最终高度与电力线路的导线之间符合垂直安全距离的竹子、树木等作物。
在距离电力设施周围300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的,应征得电力主管部门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电力设施建设的行为:
(一)侵占依法批准的电力设施建设用地;
(二)涂改、移动、损坏或者拔除电力设施建设的测量标桩和标记;
(三)破坏、封堵发电厂、变电所及电力设施建设单位的专用铁路、公路、航道、水域、堤坝、桥梁、码头,截断施工水源、电源、气源,或者阻碍电力设施建设单位的人员和车辆、机械、设备、器材进入施工现场;
(四)扰乱电力设施建设单位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或者破坏施工车辆、机械、设备和器材。
第二十一条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应当依法收购电力设施器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第四季度末将收购企业的核准登记情况抄送当地电力管理部门。
收购电力设施器材的企业等经济组织应当建立收购和销售台账,登记收购电力设施器材的规格、数量、来源和出售等情况,以留存备查。
第二十二条电力主管部门和电力企业的专用通讯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保护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第四章电力设施与其它设施相互妨碍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电力线路与通信线路和其它线路、管道不得相互妨碍。新建线路、管道与原有线路、管道不可避免并行或者交叉穿越时,新建线路单位应与原有线路单位协商,并按照原电力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通信兵部和广播事业局的《架空电力线路与弱电流线路接近和交叉装置规程》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位于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外的树木等植物,对电力线路安全造成危害的,电力主管部门应通知产权管理部门或个人限期予以砍伐、修剪或采取安全措施;未在限期内砍伐、修剪或采取安全措施的,电力主管部门有权采取强制措施。
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电力设施,必须拆迁建筑物、砍伐林木和拆除其它设施的,电力设施建设单位应与有关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协商,签订协议,并依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办妥手续。
新建、改建、扩建电力设施,因受地理条件和进出线走廊的限制,无法避让,必须跨越建筑物或其它设施时,建设单位应根据城乡规划部门审定的线路走向图,与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签订协议,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被跨越建筑物的安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由电力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对危及电力设施的,经制止无效或限期内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尚未损坏电力设施器材,但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电力主管部门可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处以3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对电力设施造成损害的,由电力主管部门责令其赔偿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四)项、第十九条第(六)项规定的,由电力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电力设施损害的,责令其赔偿损失;对限期内仍不改正的,电力主管部门可以强制砍伐、修剪树木、竹子。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五)项规定未经批准在架空电力线路上联接电器设备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在限期内仍不改正的,电力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临时停止供电的强制措施。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查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律的规定处罚:
(一)破坏或扰乱电厂、变电所(站)、调度所(室)、电力建设工地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拒绝、阻碍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三)破坏、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发电厂燃料、在建电力设备和施工车辆、机械、设备、器材的;
(四)明知其是违法取得的电力设施器材而窝藏、销毁、转移、收购的;
(五)偷窃路灯附件或故意破坏路灯的;
(六)故意损坏电力设施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被处以罚款和责令支付赔偿费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接到罚款或支付赔偿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缴清罚款和赔偿费;逾期不缴纳的,自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罚款和赔偿费总额3%的滞纳金。
第三十一条赔偿费作为修复费用和保护电力设施费用的补偿;罚款的管理和处理按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篇4
【关键词】电力设施;保护;管理
一、目标描述
1. GEMT管理模式的概念
GPEMT即G(Government)政府, E(Enterprise)企业,M(Masses)群众,T(Technology)科技。
政府是指输变电设施座落的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指电力系统相关管理单位,群众是输电线路沿线可发动的群众。科技是指科技设备及手段,GETM模式是指在开展电力设施保护过程中将政府、警察、企业、群众、科技四者的力量充分结合,使1+1+1+1>4,从而建立起外力破坏预防及处置工作的完整体系。
2、GEMT管理模式的范围和目标
GEMT管理模式应用以来对检修分公司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较好的指导意义。检修分公司各职能部室和运维车间按照GEMT模式的要求,在电力设施运维工作中结合外力破坏发生的特点和原因,从政府协调、企业内部配合、群众护线、科技现场监控四个方面入手,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能高效优质地做好电力设施保护的预防工作,在外力破坏行为发生时能及时有序地做好处置工作,能提高公司整体的防外力破坏工作效率。
基于GEMT管理模式的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经验,其目标是将外力破坏对电力设施的影响降至最低或消除在萌芽状态。
3、GEMT管理模式的要求
检修分公司通过对近年来电力设施保护区发生外力破坏的分布区域、责任主体、外破方式、发生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发现防外力破坏工作的重点在有完整的法律体系作支撑、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密切的民企关系做后盾、健全的应急预控措施为依托、规范的处置流程为标准。关键在于将政府的力量、企业的能动性、群众的参与热情与科技的手段充分结合,渗入到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处置三个过程。
这就要求GEMT的五要素政府、企业、群众和科技均衡发展,缺一不可。即要求政府加大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力度;警察要提高保护电力设施的出警率和打击力度;企业要培养具备极强的防防外置能力的员工队伍;切实有效地使用科技设备和手段;充分建立与输电线路沿线群众的联防联动体系。
二、GPEMT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
1.强化制度,落实责任到人。为确保GPEMT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转,检修公司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统筹指挥与安排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按国家相关法律、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公司实际,拟定了《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办法(试行)》。并与各车间签订《超特高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方针和思路,按定级、定员、定点的三定原则,落实各部门、车间、班组工作职责,层层传递压力。
2. 细化流程,建立闭环机制。公司依据威胁超特高压电网安全的程度,将外破隐患分为严重和一般两级,实现分级管理。确定外破隐患分级标准,为提高各级人员辨识隐患的准确度提供参考。执行外破隐患处理标准流程卡,规范隐患信息报送、现场查勘、协调处理、备案管理、现场监控等各项环节,实现对外破隐患处置全过程的实时掌握。实施外破隐患动态跟踪管理,建立外破隐患发现--分析--预控--变化--整治闭环销项机制。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防外力隐患处理流程图
3.政企协同,助推制度落地。近年来,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地区建设规模超常规发展,为整个直辖市带来了磅礴生机,却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基建施工比比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力破坏,检修分公司按照“以我为主,必须负责;依靠政府,密切配合;主动出击,确保安全”的工作理念,全力以赴、迎难而上,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衔接,举办座谈会等方式,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支持,并取得良好效果。如2011年公司在处置某公租房项目外力破坏隐患时,更是得到了两位副市长的亲自批示,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召开多方协调会。政府部门、公安机关联合执法,成功关停了10座500千伏输电线路保护区内已建成的大型化粪池,彻底消除了一起永久性外力隐患。又如某村的2千余棵速生桉严重危及500千伏洪板一线的安全运行。检修分公司从2010年发现隐患开始,先后10余次的调解协商,在不满足青苗赔偿条件下,村民还漫天要价,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2012年5月,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该区经信委通过行政执法,强制砍掉了危及线路安全的速生桉,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上述两起典型案例充分说明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
4.警企合作,震慑不法行为。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系统在开展电力设施保护时没有电力执法权,在处置外力破坏事件过程中总体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公安部门的支持是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检修分公司积极与线路沿线公安派出所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支持。公安部门强化对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重点要害部位的电力设施派出专人与电力员工一道蹲点守候,极大震慑了破坏电力设施的不法行为。如我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区,某高铁项目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抢时间,不顾电网安全,野蛮施工,进行放炮作业,严重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我司先后多次制止,但施工单位屡禁不止,甚至对我方工作人员进行语言威胁。我司积极商请当地公安部门协调处理,某公安分局派人参与我方蹲守,终于在施工单位准备再次放炮作业时,被现场抓获。公安部门对施工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治安处罚,并停发了该单位所有的施工用炸药。迫于停工和处罚的双重压力,施工单位做出了在输电线路保护区不得进行放炮的书面承诺。
5.互动联防,构建坚强保护网。由于检修分公司负责维护管理的输电线路遍及重庆的所有区县,点多面广,社情、民情极为复杂,管理力量薄弱和社会资源的匮乏成为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的瓶颈。仅凭检修分公司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应对当前高发的外破形势。检修分公司紧密依靠各属地供电局、供电公司,签署外力破坏联防协议,本着“1+X”模式和联防超特高压线路外力破坏“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开展电力设施保护集团化运作。重庆市电力公司及时出台了《电力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实施细则》,将各属地供电单位的电力设施保护联防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由于各属地单位对检修分公司防外破工作的大力支持,形成了横向和谐、纵向贯通的良好局面。
6.超前预控,杜绝隐患源头。通过超前防范将外力隐患从事后治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是电力设施保护的根本。检修分公司积极转变思路,充分利用线路巡视机会,深入线路沿线乡邻了解周边开发和建设情况,一旦发现外破迹象,主动联系政府管理部门和业主单位,宣贯保护超特高压电力设施的意义和政策,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将防外力破坏工作重心由“堵”向“疏、堵”结合转移。在对电力设施进行保护的同时与对方单位进行换位思考,尽量降低对方经济损失。由于发现处置及时,大量的外力破坏隐患在发生初期就得到了有效预控。
7.加强宣传,巩固群防效果。多年来,检修分公司结合自身特点,突出宣传重点,选择节假日、乡镇赶集日等群众相对密集的时间,深入重点线路沿线村镇、城乡结合部、学校、施工工地、属地政府,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重庆市供用电条例》及电力设施保护相关知识。
8.加大投入,实施科技兴安。公司在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大力开展科技兴安。按照《输电线路运行规程》要求,积极争取大修、技改项目,改善输变电设备的被动防盗水平。
三、评估与改进
1.GEMT管理模式评估方法
GEMT管理模式的建立,使检修分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重点明确,流程清晰,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通过GEMT管理模式的实施,检修分公司成功处置了500千伏陈思线地铁一号线施工、500千伏万盘线高速公路施工、500千伏张恩线彭水新城建设、500千伏陈长线公租房化粪池等23起典型外力破坏事件以及500千伏洪板二线#179-#180区段、500千伏板陈二线#82-#85区段等9次山火威胁的处置;没有发生人员、设备、电网事故,成功将各种外力破坏对输变电设备的影响降至最低,达到预期目的。
2.GEMT管理模式在的问题
GEMT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将政府、企业、科技、群众的力量充分结合,如何使五者的力量协调均衡发展显得尤为关键,若在之后的工作中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将使GEMT模式的功效大大降低。
因此,GEMT管理模式依赖于政府、企业、科技、群众四者的力量协调发展,在这一管理模式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都会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陷入被动。
3.下一步改进方向及对策
(1)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闭环管理。强化以责任制为导向的防外力破坏工作机制,实施电力设施定址--定人--定级的“三定”责任管理,即对每一处电力设施确定具体地理位置(定址),分别确定一名员工为责任人及一名群众护线员(定人),再根据地理位置、环境和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定级),对不同级别的外力破坏隐患实行差异化防控,定期跟踪处置情况,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篇5
关键词:政府 供电企业 用电安全
中图分类号:TM92;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75-02
电力是重要社会公共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构建安全用电大环境,光靠供电企业是不行的,必须要政府进行主导,只要政府与企业联手合力,抓住安全供用电的源头,采取有效措施、由点及面层层治理,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共同营造和谐的供用电秩序,才能实实在在地防范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广大电力用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平安回家,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1 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进行用电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在用电安全管理问题上,政府与供电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杜绝发生用电安全事故。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政府有执行法律的权力,但是没有电力方面的专业队伍,电力专业技术的欠缺制约了政府在用电安全管理时权力的发挥;供电企业的电力专业队伍,掌握着专业技能,但是没有执行法律的权力,想进行用电安全管理显得势单力薄,胜之不武。在用电安全管理中,政府与供电企业存在能力互补,所以政企联手,协同管理十分必要。
2 政府参与保护电力设施安全,从根源上为用电安全护航
用电安全管理的根本是要做好电力设施的安全保护工作,保证电力设施不被破坏。电力设施被破坏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但是只要政府有关部门、供电公司、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协同配合,对保障电力设施不被外力破坏可以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可以有力降低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促使电力企业从企业内部强化用电安全检查及管理工作,给电力设施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供电企业要同时抓好用电检查技术水平和用电检查管理水平,双管齐下保安全。同时加强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一心为用户着想,使老百姓安全电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为了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实行施工审批制度
政企协同共建安全用电新局面,共建安全供用电环境,政府应及时制定有关的电力设施保护行政审批制度,把可能对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都纳入政审批的范围之内,如建筑物选址规划、道路交通的线路勘测、水利设施的建设、水池开挖等的建设施工作都列入其中,从根源上排除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各种诱因。为了保证电力设施免受各种违章作业行为的侵害,行政审批制度将对电力设施的保护从企业行为转化成了政府行为,强化了电力设施保护的力度,扭转了以往供电企业电力设施保护势单力薄的局面。
2.2 为了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严惩不法行为
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是安全用电重要基础,保护电力设施严打盗窃破坏电线电缆、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大力维护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损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否则严惩不贷。只有依法严厉惩罚违法破坏行为,才能震慑犯罪分子。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要根据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联动机制,全社会整体合力协同共创用电安全大环境。
2.3 科学规划电网,是减少用电安隐患的重要途径
政府相关部门对电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是防范用电安全事故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具有前瞻意识,从战略高度来对城乡电网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引领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布局合理,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用电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均要按照电网发展统一规划部署,在电力设施占地、电力廊道落实和政策执行等各个方面提供方便,优先为办理相关的电网建设审批手续,共同推进电网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政府与企业联手协同安全用电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制定用电安全奖惩措施
供电公司可以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对典型的用电安全用户、电力设施管理完善的标杆单位进行表彰,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另一方面也是其他电力用户树立榜样。反之,对发生用电安全事故的企业和单位要采取惩戒措施,进行通报批评,唤醒他们的用电安全意识。
3.2 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举办电工培训班,提高电力用户进行用电安全防范能力
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出台对电工上岗资质的相关文件,以及电工技能考核和审查办法。供电企业则要利用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资源,组织专业电检技术人员,走上门去,主动为各大企业、单位服务。借此向用户宣传有关用电安的法律法规,提高用户的用电法律意识;帮助电力用户分析检查受电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做个合格的“电保姆”、“电参谋”;地方政府有关部可以协同供电企业组织各企业单位的电工进行用电安全专题培训,提高户用电安全防范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 政府与供电企业协同强化重点管理,狠抓细节,夯实安全基础
重要电力用户即在供电公司辖区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电力设施出现故障导致供电中断,有可能产生人员伤亡、污染环境、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引发社会混乱的电力用户,以及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用电场所。对重要电力用户要进行重点管理,遵循“政府主导、责任明确、分层管理、重点防范”的原则。政府主导,即政府相关职能要尽快完善法规、制定划分重要电力用户分级标准、重点防范重要电力用户的安全隐患确保用电安全;明确责任,政府、电力用户、供电企业三方的安全责划分明晰;分层分级管理,对重要电力用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等级划分,重点防范,狠抓细节。
(1)供电公司对每个重要电力用户都要配备对口的责任人,对重要电他们的电工、维修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帮扶,帮助他们养成规范化操作的习惯,确保用电安全。
(2)要力用户电力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电力设施档案,并对设备进行运行风险评估,指导用户如何提高电力设施管理水平。
(3)根据电力用的重要等级组织日常例检和设备专项检测,其目的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无论是日常例检和设备专项检测都必须要有全过程的安全监护,要预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存在用电安全事故隐患,应督促电力用户制定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存在重大用电安全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应向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并存档。
4 结语
政企联合、群众参与联手协同共建安全用电新局面,是一项意义深远公共事业,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利用现有的经验,必定会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 廖军武.用电检查工作注意事项与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9):103-104.
篇6
农村10kV配电线路分布面广、影响面大,是重要的公用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及广大人民生活等安全可靠供电的需要,由于架空线路长期处于露天下运行,经常受到周围环境和自然变化的影响,因而,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影响正常供电,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下面首先浅析一下农村10 kV线路常见的故障原因:
1 线路故障原因
(1)外力破坏造成故障,架空线或杆上设备被外抛物短路或处力刮碰短路及恶劣天气引起倒杆、断线,如冰雪天气线路导线出现覆冰时,使导线发生断股或断线事故,覆冰脱落时造成导线跳跃,甚至闪络事故;近年来车辆不注意行驶安全,特别是大型工程车,经常撞断电杆、挂断导线、拉线,造成倒杆断线事故。在农村线路与树木平行或交叉现象普遍存在,大风天气常发生树枝刮断落在线上,人为砍树致使树砸到线上,引起线路跳闸。
(2)线路缺陷造成故障,孤垂过大遇大风天气易引导线碰线短路。
(3)线路老化过载引起隔离开关铜铝设备线夹损坏烧断拉弧造成相间短路或因线路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因绝缘老化击穿引起线路接地。
(4)跌落式熔断器保险丝使用铜、铝线勾挂引起的线路瞬间短路。
(5)小动物引起的短路故障:高压配电柜母线上未作绝缘化处理,电缆分支箱未做好封堵工作,杆上变压器高低压桩头未加装绝缘防护套。
(6)线路绝缘子脏污,在阴雨天或有雾湿度高天气出再现对地闪络,一般天气转好或大雨过后即消失。
(7)雷电影响,线路遭受雷击时,绝缘子发生闪络或击穿引起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线路避雷器遭雷电击炸裂引起线路接地;
2 故障查找
故障查找的总原则是:先主干线,后分支线。对经巡查没有发现故障的线路,可以在断开分支线断路器后,先试送电,尔后逐级查找恢复没有故障的其它线路。在故障巡视时,除应注意巡视线路本身和各部件外,还应注意线路是否由人为原因造成,发现断线后,在抢修人员未到前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并找专人看管,防止行人接近故障点,同时立即报告,等待抢修人员前来处理。
线路故障的发现除靠自己查找外,还有很多故障信息是来自于群众提供的信息,在处理故障中应加强与电力抢修服务电话联系,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以达到短时间正确有效地判断、查找、处理配电线路故障,缩小故障停电时间及时恢复供电。
3 应对措施
为了减少农村地区因故障造成的停电次数,针对以上所列常见线路故障,在线路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以下几点,将能有效的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1)线路定期巡视:每月至少安排一次线路巡视工作,全面掌握线路各部件的运行状况及沿线情况,根据线路周围环境,设备状态及季节的变化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如夏季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及节假日等,以便及时发现线路安全隐患及时解决,保障线路正常运行。
①线路沿线巡视:清理可能损伤导线的树枝,检查沿线正在进行的工程情况,发现在线路下违章建房的应立即予以制止并下达违章通知书。
②杆塔巡视检查:电杆是否有无歪斜、基础有无塌陷或雨水种刷,水泥杆钢盘是否外露,杆身有无裂纹,周围土壤是否下沉。对鱼塘、河流中的电杆进行备案记录,每年在枯水期开展特巡检查,做好加固措施。
③导线巡视:导线有无断股、闪络烧伤痕迹,三相导线弧垂是否平衡,导线对地、对交叉设施及其他物体的距离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④绝缘子及横担巡视:检查绝缘子、横担有无严重偏斜,固定金具是否生锈,针式瓷瓶是否歪斜,锣丝是否松脱现象。
⑤拉线巡视:是否有锈蚀、松弛现象,受力是否均匀,拉线地锚是否松动。
⑥防雷及接地装置巡视:线路上避雷器是否动作过,接地引下线是否完好,引下线连接是否牢固。
(2)特殊和夜间巡视:在气候恶劣,如结冰粘雪、河水泛滥、解冻等情况下对加空线路全部或部分进行巡视或检查。夜间巡视安排在负荷大、无月光时进行,每半年应进行一次,主要检查跌落式保险上下导线接触点及绝缘子的缺陷,有无电晕放电和局部打火现象。
(3)根据季节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①每年汛期前,对极易被冲刷的杆基、拉线要加固或调整移位,在新线路进行施工时,尽量避开在洪水易冲刷的地方立杆、打拉线。
②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及时校验高低压避雷器,复测各台区变压器的接地电阴,凡达不到要求的都要及时更换和处理。
③在鸟群活动较多线段,要采取驱鸟措施,及时清除在电线杆上的鸟巢。
④对于地理位置特殊,易遭受雷击地区,可在杆塔上加装避雷器或加装防雷线夹,以减少雷击对线路的损伤。在在档距大的杆塔上更换长横担,增大导线的线间距离,并可根据情况加装防震锤。
篇7
关键词:爆破安全评估 爆破作业 规程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20-03
Abstract:Blasting engineering holds relatively high danger and would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to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 and residents. Therefore, people have been exploring ways to control the blasting. The blasting safety assessment is a kind of pilot work, which can predict risk of blasting operat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blasting engineering. This paper states the safety assessment basis, basic principles, main contents an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great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with new blasting safety regulations, it points out the change of blasting safety assessment, which is helpful to guide and improve the work of blasting operation teams.
Key Words:The blasting safety assessment; Blasting engineering; Regulations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土地平整、港口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中,爆破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高效、快速、便捷等的特点[1],与此同时在工程应用中爆破安全问题逐渐的突显出来,怎样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生产建设中的安全事故成为了该行业的重点课题。近些年来,我国在一些重大工程爆破项目上设置爆破安全评估,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起到了工程前置安全预估工作。
爆破安全评估与爆破设计施工、爆破安全监理同样是工程爆破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爆破事故的发生,是指导爆破工程的重要途径[2]。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公安部于2012年5月2日了《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规定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要经市公安机关批准后才可进行,有效地解决了“民扰”和“扰民”问题,保障了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3]。对于工程爆破中的安全评估问题,张树云[4]根据实践经验,揭示了工程爆破中安全评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性。爆破安全评估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爆破安全规程》、国务院条例466号和公安部的《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外,还有较多的法律及法规也需要引起注意。再有新的爆破安全规程相对于老版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安全评估时,要特别留意其变化。当然,这些问题前人还未进行详细的分析,也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总结了爆破安全评估中所存在的问题。
1 爆破安全评估原则及职责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5](国务院令第466号) 第三十五条规定要求(“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向爆破作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提交《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和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估企业出具的爆破设计、施工方案评估报告。受理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批准的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实施前款规定的爆破作业,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监理企业进行监理,由爆破作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安全警戒。”),该条规定了爆破评估的条件即“在城市、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第5.3.1条规定(“需经公安机关审批的爆破作业项目,提交申请前,均应进行安全评估”),该条由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评估的前提是需要公安机关审批的爆破作业项目,对于备案的爆破作业项目不应进行爆破安全评估。
1.1 基本原则
进行工程爆破作业时需要公安机关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单位应按作业范围和资质等级承接相应级别的安全评估项目。安全评估单位及评估人员不应与爆破作业单位存在从属或利害关系。安全评估单位需承担相应爆破安全责任。安全评估单位需在接受委托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工作,同时提交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内容覆盖面广、结论真实可信,还需安全评估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最为重要的是爆破作业项目安全评估要做到依法、诚信、客观、公正,与设计施工单位、爆破安全监理单位三家共同担责,同时项目建设单位、爆破作业单位、公安等监管机关对爆破作业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出有力保障。
1.2 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
爆破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9项内容:(1)爆破作业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2)爆破作业项目的等级是否符合规定;(3)设计所依据的资料是否完整,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参数是否合理;(4)起爆网路是否可靠;(5)设计选择方案是否可行;(6)存在的有害效应及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全面;(7)安全保证的措施是否可行;(8)对爆破项目预算是否满足安全要求;(9)制定的应急预案是否适当。
1.3 安全评估遵循的法律、法规
正如前文所述,爆破安全评估工作除了遵守国务院条例466号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外,有很多的涉及爆破作业的法律及法规也必须掌握,避免只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而忽略了法律、法规这些前提。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5号)中指出,进行水下爆破作业的,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应事先与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协商,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需要进行赔偿。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八届第60号)中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500 m范围内进行爆破作业。2012年颁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中规定,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1 000 m范围内,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 000 m范围内,禁止从事采矿、采石及爆破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六届第7号)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主席令11届第30号)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令第291号)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国务院令298号)2009年、《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6号)2005年等条例中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分析以上法律或条例,可以发现,除了部分严禁爆破之外,大多数也是可以进行爆破作业,但在评估报告中必须给予明确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前置手续办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保护了爆破评估单位。如果出现违法、违规问题,而安全评估报告给出了明确说明,确实能起到免责问题。如果深化评估工作的话,可以在报告中建议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效应进行检测。
2 爆破安全评估新事项
爆破安全定级依据如下。
爆破工程按工程类别、单次爆破总药量、爆破环境复杂程度和爆破物特征,分A、B、C、D4个级别,实行分级管理。工程等级如表1所示。
爆破安全评估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确定工程级别,这直接关系到设计施工的资质能否满足要求,并且相对于老版爆破安全规程进行大幅修改,必须明确定级,具体划分爆破工程级别技术详细方法见文献[3]。此外,相对于原有的规程[6],新的《爆破安全规程》[7]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评估人员的界定:新规程中,A、B级爆破工程的安全评估应至少有3名(原规程2名)相应等级且具有爆破安全证书的的技术人员。对于条件复杂的施工项目,需邀请专家咨询,参考给定的意见或建议,撰写安全评估报告。
(2)爆破有害效应监测的表述:新规程中,D级以上爆破工程以及可能引起纠纷的爆破工程,均应进行爆破有害效应监测。评估单位提出监测项目的设计,监理单位监督实施。有害效应监测的工程类别进行了扩大,所以在安全评估时,应分项目级别建议对项目进行有害效应监测。
(3)爆破作业噪声控制标准改变:新规程中,爆破突发噪声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最大声级,相对于原规程,对噪声的控制更加严格,在评估时应加以注明。
3 结语
随着工程爆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爆破安全评估技术要更加规范化,做到依法、诚信、客观、公正等。近年来国内对重大的工程爆破设计施工,逐步进行了爆破安全评估,加上《爆破安全规程》的实施,能够有效的强化社会治理、维护从业人员和单位合法权益。爆破安全评估技术能够使我国工程爆破呈现出的新的面貌,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闫鸿浩,王小红.城市浅埋隧道爆破原理及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GA991-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3]闫鸿浩,李晓杰.城镇露天爆破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张树云.试论工程爆破中的安全评估[J].工程爆破,1996(3):69-7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开展;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
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盗窃、山火、违章施工、吊车碰线以及异物短路等,发生故障后由于重合闸装置动作成功概率低,致使输电线路出现停运现象,造成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由各种违规建设引发的输电线路被破坏事故多发,不仅带来了巨额的经济财产损失,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本文在分析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故障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分类
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故障类型包括盗窃、山火、烟火短路、违章施工、吊车碰线和异物短路等六种,下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1)盗窃:顾名思义,盗窃在输电线路故障原因里指的就是由于个别违法分子偷割电缆、导线、偷拆输电线路的UT线夹、拉线以及塔材等致使线路倒杆塔、断线现象,造成电力安全事故事件。
(2)山火:山火原因指的是由于输电线路周围发生火灾等致使附近的空气出现电离现象或者是导致空气中出现携带大量的导电物质的烟气,降低了空气的绝缘性能,进而发生导线对地闪络、导线之间或者是导线对地线的现象,发生线路故障。
(3)烟火短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形式丰富多彩,放烟花的时候产生的烟雾很容易降低空气的绝缘性能,致使相地之间发生击穿现象或者是产生导线线路相间现象,造成线路安全运行隐患。放烟花时礼花弹出的彩纸也是造成相地之间闪络或者是输电线路相间的现象的安全隐患。
(4)违章施工:违章施工的表现形式各样包括:杆塔基础旁边填土、开挖,电缆附近进行管道顶管施工、或者拉近了某些导电物和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由于违规施工或者施工缺欠安全保护措施等危及杆塔基础、损伤输电导线,致使线路跳闸,造成电力安全事故事件。
(5)吊车碰线:包括吊车、建筑塔吊和水坭灌浆作业车等,吊车碰线是目前输电线路最主要的外力破坏故障。吊车碰线指的是在施工现场吊车在起吊移动过程中或者是转臂的时候,由于作业范围大,施工过程管理失效等原因拉近了与导线之间的距离,致使导线损伤、断线或者造成相地之间的短路现象。
(6)异物短路:异物短路指的是具有导电性能的物体在短接部分空气间隙后致使绝缘度下降,造成线路闪络现象,或者是这些具有导线性的物体将相地或者是相间之间进行了连接。像高空中悬浮的气球以及其他的抛掷物体等都可能会造成异物短路现象。
2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措施
2.1 首先要彻底排查输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隐患。
(1)充分发挥地方沿线信息员、护线员、农电员的作用,同时要调动当地群众的监督作用,主动沟通,加强联系,对线路情况进行及时地把控,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可能出现的线路运行危险以及隐患进行现场核实,彻底排查。
(2)加强输电线路巡视工作,可以根据线路运行规程结合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显著特点制定定期巡视路线、展开特巡工作,并及时将巡视结果记录在档,以便后期工作顺利开展。
(3)针对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风险点进行实地摸排摸查,对所管辖的线路点及时建立完整、准确的火山隐患、吊车以及吊车司机和外力破坏主要隐患点档案信息,有效防止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
2.2 其次需要落实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
(1)根据火山发生规律以及季节特点等加强对火山的预警机制建立。可以根据气象变化加强火山预防工作。本文中所选案例2010年电网故障发生故障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清明节之间发生,具有典型的季节特点。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技术在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中被大量运用,例如预警装置和移动视频监控技术。预警装置和移动视频监控装置由监控、数据传输、报警装置以及摄像头等组成。预警装置和移动视频监控技术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控。
(3)针对输电线路的重大外力破坏隐患点进行定点蹲守。对那些典型季节、重点区域以及重点施工地段的外力破坏点,尤其是对施工相对较为集中、施工时间较长的修路以及建房等工程项目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现场蹲守、监视,从源头上把关,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4)提高居民的护线意识,开展护线教育工作。可以采取举办培训班、竖立警示牌、发放护线宣传画册的方式,对沿线居民进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及《电力法》的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护线安全意识,调动居民的护线责任心,主动参与到护线的协助工作中。
(5)建立健全群众护线机制。在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重点区域可以聘请一些当地较有经验的群众作为信息员或者护线员,对火山隐患的区段或者主要外力事故多发点进行重点监控。
(6)加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流程的落实工作。将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置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保证所聘请的护线人员以及线路维修人员掌握线路被破坏的处置方法和流程,并能进行及时实地检查与维护。
(7)设立线路防外力破坏专门负责人。线路防外力破坏专门负责人要处理外部关系,进行联系以及协调,对重点隐患区域进行定点追踪督查,及时建立并更新线路重要隐患点档案信息,切实提高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8)设立线路各级设备主人责任制。可以将所管辖的线路进行适当的划分,分别划分为总线路专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所线路专门负责人、所负责人等,同时采用分段分点包干负责的方式,将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纳入到对个人、部门以及班组的绩效考核中。
2.3 输电线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内部对防外力破坏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输电线路外部隐患工作指引、输电线路外部隐患标准库,指引管理班组、管理人员对可能造成外力破坏的输电线路外部隐患有清晰的工作指引和行为标准。
(1)输电线路外部隐患工作指引要有明确的隐患等级、职责分工、管理内容与措施:
外部隐患等级:对可能造成外力破坏的隐患可分类为紧急、重大、一般共三类。
职责分工:主要是管理部门内部处理事件的横向联系沟通机制的分工,明确部门、班组所应负责的管理工作及管理职责。
管理内容与措施:主要是外部隐患管理工作流程,包括计划编制、外部隐患发现、登记、报告、受理分析、整治、检查验收、归档及分析总结、绩效考核等闭环管理环节。
(2)输电线路外部隐患标准库:具体应以设备类别、隐患部位、电压等级、隐患表象、隐患原因、隐患类别、严重等级、提级管理共八类进行划定。
其中,隐患表象要清晰已进入的相应距离,形成划定界线。严重等级以紧急、重大、一般三类来划定;
提级管理要提出在什么情况下需提级或降级进行管理。
2.4 最后需要落实对输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重要隐患点的督查和特巡工作并建立外力破坏联防机制。
(1)重视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实行领导分点分段包干负责制度,定期、定点深入班组以及线路现场进行及时的监督、排查,对各级相关人员以及设备主人对输电线路的外部隐患区域的了解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实时掌握线路外力隐患情况,协调解决线路和班组上出现的主要困难和重点问题。
(2)分析输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重点隐患档案,并制定合理科学的特训方案以及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施工的不同施工阶段展开重点线路特训工作,采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及时掌握施工单位对各项线路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不同工期的施工段的线路受外力破坏隐患点进行详细地了解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发挥当地相关部门的职能。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较为复杂,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积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如林业部门、电力执法队等,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对电力设备的偷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通过电业局调动稽查、营销以及农电部门人员,对违章施工单位进行警告等。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的措施,首先需要彻底排查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其次要落实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描述了加强内部对防外力破坏管理工作指引,最后需要落实对输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重要隐患点的督查和特巡工作并建立外力破坏联防机制,切实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华伸,潘润涛.汉中电网输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工作的探讨[J].陕西电力,2011(01).
[2]符春,符彬.浅谈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防治[J].广东科技,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