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安全保障条例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安全保障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业服务 安全保障 义务
目前,物业服务领域在不断拓展,服务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物业服务已成为服务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社区生活质量的新兴产业。但另一方面,近年来,物业服务者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在众多的物业服务纠纷中,因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产生的纠纷尤为突出。
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内涵
住宅物业服务的概念。物业服务原来被称为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条例》中明确界定了物业管理的概念: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概念具有以下含义:
第一,我国现行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采取的是由受聘的物业服务者提供专业化管理与业主自治性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明确地说,就是在传统物业服务者提供的单一专业化管理中融入了业主的自治性管理,加大了业主对于住宅小区管理的权利,有利于监督物业服务者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本文所探讨的物业服务是指由受聘的物业服务者提供专业化管理的服务。
第二,明确了业主与物业服务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依照该合同所产生的物业服务是一种约定义务,基于这种契约关系所发生的纠纷应适用于契约法。
第三,规定了物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这为物业服务合同的签订提供了立法依据,明确了物业服务的范围。
住宅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概念。实际上,物业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民法上一般性的安全保障义务在物业服务领域的适用和延伸,因此物业服务者的保障义务具有区别于一般安全保障义务的特殊属性。
首先,其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特殊性。物业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显然应该是物业服务者,而其权利主体比较特殊,既包括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对人,还包括物业服务合同的准相对人及第三人。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对人包括业主和依据物业设施租赁或承包经营合同使用物业设施的承租人、经营人,也就是物业的使用人。准相对人指的是,不是直接与物业服务者签订合同的、在住宅小区内相对稳定的居住主体。除此之外,安全保障义务所保护的权利主体还应当包括进入物业服务区域的第三人,具有不特定的性质,我们可以将这些安全保障义务的权利主体统称为权利人。其次,其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特殊性。物业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应该是物业服务者的行为,这里的行为主要是指一种积极的作为,它要求物业服务者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义务。基于此,笔者认为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物业服务者对其服务住宅小区内的权利人负有防范、保护、照顾、救助等义务,如未尽到该义务的,物业服务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现状
在我国,由于物业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其相关制度建设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物业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问题亟需解决。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规定,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仅是散见一些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如《合同法》、《劳动法》、《航空法》、《公路法》、《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2003年,国务院制订了《物业管理条例》,近几年来也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是我国目前最具权威的处理物业服务纠纷的法律法规。该条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虽然《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了一些相关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但是规定的内容过于笼统,而且也没有一个明确划分物业服务企业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这就形成了理论界的分歧和司法实践的不统一,导致了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判决经常大相径庭。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为司法提供切实有效的标准和依据。
我国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立法完善
明确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者的保障义务属于安全保障义务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但我国理论界对于安全保障义务性质的看法并不统一。以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安全保障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因为侵权法为每个人确定了不得侵害他人人身和财产的义务,违反此种义务首先就要产生侵权责任。①张新宝教授则认为,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以法定义务为原则,但不排除一定情况下具有约定义务的性质。②
笔者以为,物业服务者与业主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而安全保障义务作为物业服务的一项内容,其性质应具有约定义务的性质。业主与物业服务者在合同中就安全保障义务进行的具体约定是安全保障义务的主要体现。如果在物业服务合同中,双方就安全保障义务没有进行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我们就可以适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解决因安全保障义务所产生的纠纷。因此,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以约定义务为原则,但不排除特定情况下具有法定义务的性质。
明确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物”之安全保障义务。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服务者负有对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和管理,使其达到安全需求的义务。每个住宅小区内都有许多配套的设备设施,一般应包括供水供电供气设施、排污设施、消防设施、娱乐设施等,如果这些设备设施存在着风险因素,会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物业服务者应当对之进行经常的维护,使它们维持安全的运行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为权利主体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第二,人之安全保障义务。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服务负有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义务。此项义务具体包括内部服务的安全保障义务和外部风险的安全保障义务。前者是指物业服务者及其工作人员对业主的服务应当符合安全要求的义务,后者则要求,在合理限度内,物业服务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权利人在住宅小区内不受第三人的侵害。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安全保障人员完全、成功地制止犯罪,对其主观努力的评价并不取决于结果如何,只要其在制止犯罪的时候勇于面对、大胆果断、竭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报警,就视为其尽到了义务。
明确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部分学者认为,住宅小区安全管理必须保证小区内无重大火灾和刑事案件,否则物业管理者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另有学者指出,我国当前的综合国力、物业管理者的经济实力、经营状况等因素决定了现阶段小区内的安全程度要想即刻实现“万无一失”,显属过高要求,特别是在某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极小而防范成本确很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笔者认为,就此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既然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标准来判断物业服务者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一是约定标准。既然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是基于物业服务合同所产生的一种约定义务,双方主体完全可以在物业合同中明确约定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当然这一约定应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而且在原则上,约定的标准不应低于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对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规定的标准。二是法定标准。如果权利人与物业服务者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没有约定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或者约定不明确,我们可以适用对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还可能会出现既无约定标准而法定标准又不明确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物业服务企业的规模、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的控制能力、物业收费的高低、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具有过错等等。
总之,对《物业管理条例》的修改以及制定地方物业管理法规,都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日益突出的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要想真正解决好物业管理领域内的突出矛盾,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一部全国性的《物业管理法》。(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本文系2010年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齐齐哈尔市物业服务法律问题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SX2010A-8)
注释
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 质量 对策
一、产生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设计质量问题
(1)在我国设计与施工相互分离的承包方式下,设计的质量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设计文件的错漏缺是设计中的常见病。
(2)设计质量的另一主要问题是基础工作深度不足,不重视现场调查、勘探,只是通过定性对比;或查手册、套标准图。在设计时,不重视总体设计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造成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甚至留下工程隐患。
2、 建设单位管理和施工质量问题
(1)通过对国内几起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发现有的建设单位一再压低承包价格;施工单位按国家相应施工与验收规范施工,就无利可图。施工单位势必要在偷工减料、以次代好方面下功夫,这样必然会出现公路工程质量事故。
(2)有的建设单位肢解工程,把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等分别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加上施工单位之间很少联系,使得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配合不好,交通工程和桥梁工程出现矛盾。
(3)某些建设单位为了进一步有利可图,强行向施工单位提供筑路材料。这些材料往往以次充好,必然造成质量隐患。
(4)多数建设单位没有懂土建的技术人员和对工程的检测手段、对施工不熟悉,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的检查、监督不够。
(5)由于施工企业经营责任制的推行,承包商实行工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因而,部分承包商为取得中标,有意压低投标价使标价偏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与质量的矛盾,少数承包商还暗中分包,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施工队伍缺乏施工经验,致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3、监理队伍素质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监理队伍严重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兼营监理企业多,专营监理企业少;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返聘人员多,正式职工少。很多监理公司既搞设计又做监理,业务广而不专;大部分监理是临时聘用的设计人员,对监理业务知而不全,懂而不精。同时公路工程的监理费用支付偏低,还有的是把部分监理费用与施工费用搀和在一起,让施工企业承担监理的吃、住和通讯等开支。这种监理“吃施工”的局面,监理难以理直气壮地行使正常职权。
二、防止公路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对策
1、完善法制体系建设,严格依法行事
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事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被推向市场后,过去的行政指令和法规条例,已不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靠法律来保证。法律比条列、规范、标准更具有强制性和威慑性,它能克服后者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安全法,使安全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这样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只有健全的法制和严格的执法,才能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好转。
2、正确实施各种安全条例
用好用足现行法规条例,把安全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认真执行部、省安全操作规范、条例,不随意取舍,降低标准。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进行检查和监督。
3、严格“安全一票否决制”
坚定不移地把“安全一票否决权”落到实处,把它作为评先、晋级、加薪、招标投标、质量评比、资质定级的先决条件,以曾强领导和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
3、健全企业组织机构
健全安全机构认真解决编制和经费问题,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前提。行业安全监督机构,人事部门要给编制。财政,物价部门要给收费政策。
行业管理纵向到底,企业管理横向到边。既要依靠专职安全员的管理,又要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做到上下左右,齐抓共管,不留死角。
4、保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实行归口管理,明确管理责任,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坚持生产也安全布置、检查、考核、奖惩四同步 ,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要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包括领导在内的重奖重罚,奖罚兑现,要奖的人眼红,罚的人心痛。
5、发挥安全监督机构的权威作用
发挥安全监督机构的权威作用,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工程开工前除办理质监手续外,还必须办理安全监督手续,否则不准开工,没有安全监督手续的工程,竣工不予验收。安全不达标的工程,不许参加优良工程评 选。同级主管部门依靠安全监督机构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安全部门的权威作用,有效的促进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市场行为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市场行为,是促进主、客观环境好转,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要利用行政和法制手段制止招标中盲目压价的现象,制止层层转包、肢解承包的现象,严厉打击承包人不择手段,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
7、加强质量监督体系
质量与安全关系密切,质量事故往往导致伤亡事故。据资料统计,有16.6%的质量事故造成伤亡事故。质量问题同安全一样,也应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从设计、施工(安装)、到竣工验收,从材料进场,到预制构件生产、出厂,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把好生产(施工)和验收关。
8、保障设备体系的稳定
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现代工程建设离不开各种设备和设施。利用现代化设备和设施,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也有利于安全施工。但如果哪一环节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也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据统计,设备。设施引起的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21%。
篇3
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支撑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促进、发展、保护和监督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公共数据中心及其支持环境。
第四条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统筹规划、适度超前、互通共享、市场运作、安全可靠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导,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解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和省通信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进行规划、协调、管理和监督。广播电视和通信主管部门是信息基础设施的行业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和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信息基础设施依法受到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依法进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得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不得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相关知识。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本行政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省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信息基础设施跨行业共建共享,省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组织协调行业内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第十一条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本行政区域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要求,实行集约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利用率,防止重复建设。
第十二条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建设者新建或者改(扩)建地下管道、铁塔、杆路、光缆、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具备条件的应当共建。已建地下管道、铁塔、杆路、光缆、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具备条件的应当共享。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建设者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前款设施的共建共享。
第十三条 在建筑物上附挂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符合相关标准,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并应当征得建筑物产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同意。
附挂或者设置信息基础设施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由附挂或者设置设备的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依法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 地下管道、配线管网、机房和设备间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由建设单位按照相关标准随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中前款设施的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交通枢纽、展馆、旅游景区等公共机构及公共服务场所,应当开放所属建筑物以及附属设施用于支持基站、管道、线路、室内分布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制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第十七条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农村信息普遍服务义务,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接入速度。
第十八条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应当加强民生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薄弱地区和特殊群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支撑。
第十九条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依法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
第二十条 从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从事建设服务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取得相应资质和资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三章 促进与发展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重点支持广播电视和通信网络枢纽、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在用地、供电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重点支持固定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创新发展。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给予支持,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零星分散用地给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依法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给予融资支持。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信息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
第二十六条 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健全信息基础设施电磁辐射测试和评价机制,对新建信息基础设施中获得国家无线电设备型号核准证的设备免除检测。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电磁辐射环境相关标准,依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电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积极做好有关电磁辐射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第二十八条 新建或者改(扩)建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等公共设施,应当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的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和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已建公共设施需要增设信息基础设施的,应当根据规定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放资源,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九条 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占用或者利用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应当充分利用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产权单位已有预埋管道,其建设程序、赔(补)偿和收费标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条 物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为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使用区域内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机房和设备间等设施提供平等的接入和使用条件,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信息服务业务和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的权利。
第四章 保护与监督
第三十一条 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和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把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和要求报送同级人民政府,由同级人民政府划定本行政区域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加强保护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调整城乡规划涉及受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的,应当征求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或者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的意见。
第三十二条 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指导监督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
第三十三条 省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督促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网络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应当加大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惩治侵占、哄抢、盗窃、损毁信息基础设施的违法行为。
第三十五条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应当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责任认定制度,积极处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第三十六条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和所有权人在信息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当遵照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保障用户利益。
第三十七条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信息基础设施相关信息。
第三十八条 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应当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设置警示标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动、损坏或者涂改警示标识。
第三十九条 水、电、气等管线需要与已建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交越、平行建设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持间隔距离。
第四十条 禁止下列危及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侵占、哄抢、盗窃、损毁信息基础设施;
(二)接入信息基础设施盗取用电;
(三)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挖沙、取土、堆土、钻探、挖沟、设置粪池、牲畜圈、沼气池、种植植物、倾倒废弃物等;
(四)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烧荒、爆破、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五)在信息基础设施上搭挂电力管线及其他附着物;
(六)其他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信息基础设施迁移或者损毁的,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给予赔偿。
第四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或者迁移信息基础设施;确需拆除或者迁移的,应当征得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和所有权人同意,向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支付迁移所需费用,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迁移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应当坚持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确保信息服务畅通。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实施下列可能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服务质量行为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新建、改建或者扩建车站、机场、港口、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等;
(三)铺设电力线路、电气管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下水道;
(四)其他可能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或者服务质量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收购无合法来源证明的天线、光(电)缆、变压器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设备。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拒绝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建设者使用可以共享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的,由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同意擅自进行信息基础设施附挂的,由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拒不履行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未将地下管道、配线管网、机房和设备间等设施进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该部分设施建设所需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限制用户自由选择信息服务业务和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权利的,由相关管理部门依据职责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挪动、损坏或者涂改警示标识的,由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危害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由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责令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或者拆除;逾期不履行的,可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由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拆除,所需费用由行为人承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擅自拆除或者迁移信息基础设施的,由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收购无合法来源证明的天线、光(电)缆、变压器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设备,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立案查处,并由原发证(照)机关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其他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者,是指依法取得信息基础设施经营许可,获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单位。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信息基础设施国际信息基础设施一词是在1993年9月15日美国政府发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动议这一文件中正式出现的,它的英文原词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缩写为NII。与此同时,还出现了NII的同义词---信息高速公路,并在全世界掀起了讨论信息高速公路的滚滚热潮。
其实,信息基础设施早已存在于每个国家,只不过在规模、先进性、功能完善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而已。然而,美国这次提出NII是一个高水准的目标,它要求在全美建成通达全国各地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即一个由通信网、计算机、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设备与人构成互联互通、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通过它,为每个人及他(她)所用的信息设备提供接入NII的能力,凭借这种能力,可以把人、家庭、学校、图书馆、医院、政府与企业一一关联起来,可以获得各种各样公用和专用的信息资源,可以传送音频、数据、图文、视像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同时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所需的不同应用和不同性能要求(如距离、速度、时延、连接频次和保持时间等)。也就是说,通过NII,可以提供一系列复杂而不同但容易使用的服务,使每个用户都可以得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1.一系列不断扩展的仪器设备。如摄像机、扫描仪、键盘、电话、传真机、计算机、交换机、高密度磁盘和光盘、声像带、电缆、电线、通信卫星、光纤传输线路、微波通信网、电视、监视器、打印机等。
NII将这些物理设备集成并互连起来为信息时代的各种技术进步用于公众而奠定各项基础。除物理组成外,NII对广大用户和国家的重要性更多地取决于以下四个内容。
2.信息本身。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科学或商业数据库、影像、录音、图书馆档案及其它媒体等形式体现。目前大量的这类信息分布在政府的各机构中,而且每天都从实验室、演播室、出版商等处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篇4
2006年9月9日19时左右,河南省内乡人赵国浩驾驶一辆摩托车沿312国道自西向东行驶时,因迎面大车车灯照射干扰未能注意到散落在公路路面上的砖头而摔倒,当场昏迷。经“110”指挥中心经对现场进行事故勘查后,认定事故原因系赵国浩未注意到路面的砖头而摔倒。赵国浩则认为,自己在行驶的途中,完全遵守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因此,在此次事故中受伤,不存在任何过错。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公路局)有维护公路畅通的义务,发现路面有障碍物时应当及时清除,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公路局没有及时履行清除路面上的障碍物的义务,导致自己摔倒受伤,公路局应当承担此次交通事故给自己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为此,赵国浩以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将公路局诉致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要求县公路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13742.48元。对此,公路局认为,赵国浩在公路上行驶,未尽到机动车驾驶人高度注意的义务,出现交通事故,公路局不存在任何过失,不应承担赵国浩的经济赔偿。因此,请求法院驳回赵国浩的诉讼请求。法院经审理认为,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案中,公路局作为公路管理部门,对散落在公路路面上的砖块,有予以及时清理的安全保障义务,而公路局无证据证实其在该事故中无责任。因此,对于此次事故的发生,公路局有一定的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赵国浩驾驶摩托车在公路上行驶,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也应负一定的责任。判决最终认定,公路局应赔偿赵国浩各项费用的30%,总计为4123元。近几年,此类案件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道路交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调解不再是提讼的前置条件,道路管理瑕疵致人损害的诉讼,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公路管理部门也因此在越来越多的案件中成为被告。目前我国的公路网络庞大,现有的公路管理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若任由“粘路就当被告、当被告就担责”的被动局面任意发展下去,势必会加大公路管理机关的工作难度,影响公路管理事业的顺利发展。笔者具体分析了由道路管理瑕疵而引起的诉讼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降低公路管理机构在应对此类诉讼风险时的诉讼成本。
一、道路瑕疵致人损害诉讼案件的表现形式及归责原则
目前,因道路瑕疵致人损害案件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第一,公路管理机构在日常的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工作中确实存在过失而致人损伤。具体主要有3类:①路上有影响行驶安全的坑洞、隆起等障碍没有及时进行适当维修而致人损害。②对各类应当设置安全标志却未设置而致人损害,这主要有交叉路口标志、桥梁限载标志、上跨构筑物限高等标志。③人行道树木管理不善,树木倒塌或树枝挂人致人损害。第二,在公路上人为堆放物品致人损害。如建房或施工时在公路边上堆放建筑材料,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占道经营等引起损伤。第三,由于路面遗落物、抛洒物引起的损害。如公路上遗落的货物、抛洒的碎石或滴漏的重油导致交通事故,引起人身损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因维护、管理瑕疵致人损害的,适用《民法通则》第126条的规定,由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根据该解释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要免责,必须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也就是说,此类案件的归责原则仍然是过错推定原则,它是指在使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此确定行为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在此种归责形式下,公路管理机构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承担责任。
二、如何避免此类诉讼风险
要避免此类诉讼风险,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公路管理机构要全面、正确、及时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任务,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对公路的巡查和管养工作。对于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对非本部门的职责但可能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应通报交警、运政、安监等相关部门备案,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有诉讼发生,可联合上述相关部门进行应对,此举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此类诉讼风险的发生或减轻因此类诉讼对公路管理机构带来的损害。其次,公路管理机构应结合养护公路的等级、路面状况、交通流量等实际情况,制定公路管养过程中的养护作业标准。对于公路定期清扫的标准和周边护栏、警示标志的设置应在作业标准中予以明确,并要求相关的养护人员严格遵守。同时,应做好日常的养护记录,并对公路的清扫频率予以列明,日常养护记录可以作为重要证据,证明已经履行了定期清扫义务。交通运输部关于对《关于请求明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有关条款含义的紧急请示》的答复中指出,《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第3.1.4条规定“各种路面应定期清扫,及时清除杂物,以保持路面和环境的清洁。”该条款是对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其具体含义是:公路养护单位,要对公路进行定期清扫,定期清扫时的作业标准是清除杂物,做到路面清洁。定期清扫的频率应根据各地关于公路小修保养工作的相关规定执行。另外,该条规定中的“及时”并不等于“随时”,《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没有也不可能要求公路养护单位对路面杂物做到随时清除。因此,如果公路养护单位按照规定的频率或有关工作要求做到了定期清扫,即不能被认定为“疏于养护”。再次,要制定公路路政巡查标准,明确路政巡查频率,这其中包括每次巡查线路数、每天巡查次数、每周巡查天数等,尤其是对事故易发路段做好重点巡查,并将路政巡查的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对于发现的涉路问题,现场能处理的,当场处理,一时不能处理的,明确给予答复,并及时将信息向有关部门、责任人报告,主动争取地方乡镇及有关部门支持,配合解决问题,做好相关记录。路政巡查记录也是证明公路管理机构履行了路政巡查义务的重要证据,公路管理机构没有足够的能力、也不可能对公路全线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控,只要按规定履行了路政巡查义务,就不能认为公路管理机构“疏于管理”。最后,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发现路面有人为堆放的建筑材料、打场晒粮或其它障碍物,必须按照《公路法》和《路政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能,做好调查取证,查明违法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及违法事实,依法责令违法行为人改正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按照国务院1986年94号文《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的规定,道路清障是公安机关的责任,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并不具有强制清障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上述法律文书也是公路管理机构履行了路政管理职责的重要证据,下发并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后,公路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履行完毕,不再存在过错。
篇5
一、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确保防雷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运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对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及雷电灾害产生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因此,组织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依法履行防雷减灾管理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最基本的科学依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各级气象和安全监管部门应把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地预防和遏制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全面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雷击风险评估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指导,依法履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各级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安全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承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必须根据委托单位的需要,客观、科学、准确地提供评估结果。评估范围内的业主单位、项目设计单位应主动配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三、规范实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危险易燃易爆环境等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同步做好雷电风险评估工作,设计单位应当把雷电风险评估报告作为施工图的设计依据,根据报告要求、防雷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切实从源头把好防雷安全关,以确保社会公共安全。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应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包括:
1、城市桥梁、燃气、轨道、供水、供热等公共设施;
2、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设施、电气装置;
3、石油、化工、矿山等易燃易爆物资和剧毒物质生产车间与仓储设施等爆炸危险环境;
4、医院、商场、学校、影剧院和体育馆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
5、城市火车站与铁路枢纽的主体工程;
6、重点建设项目及高层建筑(建筑高度≥米的建(构)筑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
7、高速公路的高架桥、Ⅱ类以上的机场;
8、其他应当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重大建设工程。
承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对评估结论负责。
(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基础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通过现场探测所取得的资料,还应当对探测仪器、探测方法和探测环境进行说明;
3、评估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方法;
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分析;
5、雷击风险性的评估,极端雷电事件出现概率;
6、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7、评估结论和适用性说明;
8、其他有关内容。
四、切实抓好防御雷电灾害安全责任制落实
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防御雷电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气象主管机构督促各单位完善和落实防雷电灾害安全措施,监督有关单位主动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认真落实防雷设施安全检测的有关规定,及时排查治理雷击安全隐患。
篇6
一、防火现状
五大连池市是全省重点林区市(县)之一,防区总面积18.6万公顷,有朝阳、小兴安两个国家级重点火险区。近年来,五大连池市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狠抓防火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防火机制,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实行“四位一体”的防火宣传机制,即市直单位干部、林场工作人员、乡镇干部、公安民警各一人,在防期内全天候驻守山区乡村屯,逐户签定防火保证书和十户联防协议,开展全方位、多时段的防火宣传教育。在山区乡村屯、林场和国营农场管理区设立森林防火宣传一条街,电视台设立防火专栏,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并及时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切实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开展以“防森林火灾,保平安家园”为主题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确保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强化安全保障。加强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训练和装备,靠前布防,做好扑大火的准备。建立了防火经费保障机制,集中资金用于防火物资储备、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等方面,保证了防火工作顺利开展。制定了网格化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划分8片19个网格化小区,根据每个小区实际部署扑火兵力,配备相应的扑火机具、通信设备和车辆,明确了防火责任。三是强化火源管理。集中开展“三清三查”工作,加强对人山采集人员、吸烟人员和儿童、智障等特殊人群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加强防火紧要期包括清明节、“春采春种”等重点时段火源管理,对重点林区和重点地段及火情易发地,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制。组成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的防火督查组和以公检法领导为主的巡查组,深入责任区域开展火险隐患大排查,确保防火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强化联防联治。切实搞好与周边县市、沾河林业局、国营农场、部队农场、监狱所的联防联治工作,召开区域联防会议,明确各自职责,按照分工做好边界线和重点部位防火隔离带清理工作。形成了防火工作的合力。五是强化责任落实。把森林防火责任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到基层,市政府与乡镇、乡镇与村屯、村屯与农户,林业局与林场、林场与看护责任人、林场与职工层层签订责任状,切实把防火责任落实落靠。加大火案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对引发火灾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由于林内可燃物载量较大,存在火灾隐患;一些干部群众存有松懈、厌战心理和麻痹思想;防火区域与周边多个县市接壤,交界地段防火隔离带割打难度大,预防过界火难度大;林区路网密度较低,个别防火公路路况较差,给防火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三、对策建议
森林防火事关宝贵的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现代林业建设成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以,抓防火就是抓发展,抓防火就是抓社会和谐,抓防火就是抓政治稳定。必须把防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时刻绷紧防火这根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加强防火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火工作成果。
(一)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防火知识、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的重要手段。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在继续实施“四位一体”防火宣传机制,采取设立防火宣传一条街、悬挂横幅、人户宣传等措施的同时,广泛开展防火漫画进社区、防火信息进手机、防火演出进村屯、防火影片进基层、防火知识进课堂等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确保防火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突出宣传教育重点,深入林区居民点和作业点,深入林农交错村屯和农场,组织开展面对面的宣传,重点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宣传森林防火形势的严峻性、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和违规用火引发火灾的严重性,做到防火宣传进村入户,不留死角死面。继续抓好警示教育,对各类典型案例严查严判、及时曝光,务求达到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效果。
(二)建立火源管理长效机制。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核心是管住人、管住火源。必须把火源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突出重点部位,把握重点时期,抓住关键环节,管住重点人群。切实加强对人山人员管理,严格入山审批手续,严格登记管理,严格检查扣留火种。对痴、呆、傻等低智残疾人员逐一落实监护人,并签订监护责任书。充分发挥森林防火检查站、护林员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流动检查点建设,加大巡查检查的力度、密度、频度,发现火情,及时报告。切实加强对农林交错处、行政区域边界处、农林人员混居区的巡逻检查和“三清”工作力度,在清明节等防火紧要期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发现林内违规人员一律清理出山。进一步完善网格化防控措施,通过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生土隔离带等措施,形成若干个相对封闭的隔离圈,实现火情蔓延的有效隔离和扑火队伍快速进入火场。创新管控办法。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和奖惩机制,使更多的林场职工、农民群众,特别是在林中或附近有耕地的农民参与到森林管护和经营中来,壮大管护主体,扩大托管规模。结合林权制度改革,采取林地对外承包的办法,调动群众参与防火的积极性。
篇7
【关键词】双曲拱桥;拆除;施工;安全控制;环境保护;监控:破坏性试验
1 前言
河北省邯郸市邢峰线武安县矿山双曲拱桥,经过检测该桥已出现较严重病害,例如主拱圈腹拱拱波多处超限纵向裂缝,部分裂缝处出现渗水露筋及白色析出物;主拱肋多处开裂、混凝土脱落以及漏筋等;拱脚处有几处水迹、泛白;前墙偏西部位有纵向开裂通缝,东侧侧墙有纵、横向开裂;立墙及主拱圈出现多处混凝土剥落露筋锈蚀;桥面与路面有高差,桥头有跳车现象。出现这些病害的原因除了该桥的设计荷载标准较低之外,还存在严重超载现象。通过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及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该双曲拱桥技术状况及承载能力均被评定为四类桥梁。由于此桥过往车辆较多,且时有重车通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本桥设计荷载标准本身又偏低,若进行维修加固,工程成本太高,并且双曲拱桥这种桥型已经过时。因此要求矿山双曲拱桥拆除建新桥。双曲拱桥拆除施工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拆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矿山双曲拱桥拆除施工顺利完成。
2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基本要求
2.1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单位要求
双曲拱桥拆除要求必须具有相应施工资质和施工经验的队伍承担,并应配备具有与旧桥拆除施工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且所有参与拆除的施工人员必须与投标文件上的人员一致,不得降低拆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2 拆桥施工单位必须配合拆除监控单位的工作
拆桥施工单位在拆桥过程中应接受监控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及管理,配合监控单位布置监测仪器,监测准备到位后才能进行拆除施工,如果监测断面的量测设备没有安装就位前,不得进行拆除施工。
2.3 严格按照双曲拱桥破坏性试验的拆除建议实施工作
双曲拱桥的拆除施工具体应根据破坏试验后的拆除建议,且要视桥梁实际状况而定。拆除一定要遵守自上而下、对称、由中央向两端逐渐均衡减载的原则。
2.4 拆除过程中严禁采用爆破施工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过程中严禁采用爆破法,以防出现安全事故及影响临近运营桥梁。
2.5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质量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生产规范》及《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拆除施工单位在拆桥过程中,应接受业主、监理及监控单位对质量的要求及管理。验收时要做到场地整洁,无垃圾及其他堆放物,运输道路无污染物。质量不合格不予验收,且拆桥施工单位在业主单位规定的时间内无偿返工,直到满足质量验收要求为止。
3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安全控制
3.1 拆除施工安全第一
严格贯彻安全教育制度,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认真执行有关安全及操作规程,牢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3.2 合理制定拆除方案
承担拆除施工任务的承包单位,应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根据拆桥施工的工作要求,制定完备的拆除施工方案,且方案要经业主、监理及监控单位进行论证后方可实施。实施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保障措施,严格按照拆桥施工方案进行双曲拱桥的拆除施工。
3.3 严格控制拆除施工过程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方案执行,是安全拆除的保障。在总体方案确定后,必须对拆除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拆除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严格按照方案实施,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拆除施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方案明确、程序清楚,确保拆除施工过程中安全、有序、稳妥、可靠。
3.4 加强拆除施工中的过程监测
在双拱桥拆除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合监控单位对主拱圈的应力、应变和裂缝进行监测,以便从直观上把握拱圈的变形情况。要及时发现拆除过程中主拱圈受力结构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合理调整拆除方案及步骤,为拆除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再增加一道保护措施。
3.5 加强拆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由于拆除施工干扰因素多,质量和安全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成立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上岗操作必须持证。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及其他安全防护用品。在拆除过程中所用的临时结构和设备操作工况,要详细计算分析,并按相关规范要求留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3.6 妥善保护拆除安全范围内的建筑物
3.7 拆除施工的治安保卫措施
所有参与拆除的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规定。凡发现参与拆除的人员有盗窃,破坏基础设施的行为,将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3.8 拆除施工的消防、防电措施
参与拆桥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严禁非火险使用消防器材。拆除现场的消防器材,有拆桥施工单位统一配齐,发生火险时使用,施工人员严禁随意乱动消防设施,严禁用消防水冲洗车辆,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罚。
施工场地内的临时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应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设置漏电保护器,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或接埋地,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且其他事项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
3.9 拆除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交通管制措施
3.10 拆桥施工现场外临时存放施工材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办理临时占地手续。
4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4.1 噪声控制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环保法规,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夜间施工,早6点以前晚22点以后严禁安排大型机械施工作业,其产生的噪声影响严格控在65分贝以下,以免扰民。
4.2 拆除施工过程中要降低粉尘对运营桥梁造成的影响及环境污染。
4.3 采用防护罩,降低飞溅物对运营桥梁造成影响及环境污染
4.4 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
旧桥拆除后,对所有的建筑垃圾必须清除干净,运至业主单位指定地点,不得污染环境与阻塞河床。
4.5 施工设备、车辆要经过质检部门检验。
4.6 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以免污染环境。
5 结论
5.1 河北省邯郸市邢峰线武安县矿山经过检测病害严重,桥梁通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通过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及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该双曲拱桥技术状况及承载能力均被评定为四类以上危桥时,要求矿山双曲拱桥必须拆除建新桥。
5.2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篇8
一、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安全安全监管
站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对班子成员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制定印发了《关于调整充实安委会成员及职责分工的通知》(东路310线站发[20*]2号)文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求各成员切实担负起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管理、督查、检查责任,为全站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责任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实施细则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站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科室中队,各科室中队负责人与所属人员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工作网络格局;实施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压金制度。依据市局《关于实行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实施意见》(东路发[20*]17号)的文件精神要求,制定印发了本站实施意见(310线站发〔20*〕7号),全站干部职工按照所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分别向站交纳了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强化安全保障责任,营造和谐通行环境,防止责任性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措施保障。
二、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1、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的开展情况
20*年是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隐患治理年”,我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狠抓隐患整改,进一步排查我站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我站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完成第一战役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第二战役。
(一)认真制定方案。结合开放式收费站工作实际,针对在第二季度易出现问题的隐患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制定了第二战役具体实施方案。
(二)严格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分工负责制”,安委会承担了隐患排查治理的义务和责任,各成员结合个人分工情况积极主动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了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三)加强隐患的治理和监控。对排查掌握的事故隐患,都立即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的要求,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2、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
这次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由站安委会牵头,组织安委会成员对办公区、收费区等各重点部位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并限期整改落实,督查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和意见。在督查工作中,排查出了收费区雨棚年久失修漏雨、收费区值班室基础边坡水毁严重、收费区路灯线路老化,安保工作措施制度不够完善等隐患,及时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已基本整改完毕。
3、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第七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我站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为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对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印发了《省道310线利津收费站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在收费区悬挂标语横幅,张贴安全宣传画,组织安全生产咨询活动,结合春季军事训练活动,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学习培训,积极开展了“反三违、十个一”活动,进一步完善生产事故及险情应急救援预案,补充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做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聘请县消防大队的领导到我站授课,开展了消防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一)积极部署,广泛动员。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细、抓实。始终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了解各科室、中队安全生产情况,查摆问题,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月31日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全市公路系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市局领导的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回顾2007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20*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全市公路系统安全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以督查专报形式上报市局。
(二)强化培训,增强意识。为提高全站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我站积极开展了安全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重点学习了市局下发《关于印发东营市公路管理局暴风雪防范及扫雪防滑工作预案的通知》,并及时制定了《省道310线利津收费站暴风雪防范及扫雪防滑工作预案》,同时组织学习了《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厅公路局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并对学习情况进行了答卷测试,提高了全站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的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大宣传,强化防范。我站认真学习贯彻市局关于印发《全市公路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方案》(东路发〔20*〕12号)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加强教育,扩大宣传,确保目标、措施、任务落到实处。在收费区和生活区显著位置悬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的条幅,组织收费人员向过往司乘人员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材料,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防范技能。
半年来,全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工作原则,在全站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整改活动,积极开展了“全国安全生产月”和“百日安全竞赛”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四项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探索制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现进一步促进我站通行费征收工作的开展,将20*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切实强化安全安全监管
站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对班子成员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制定印发了《关于调整充实安委会成员及职责分工的通知》(东路310线站发[20*]2号)文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求各成员切实担负起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管理、督查、检查责任,为全站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责任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实施细则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站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科室中队,各科室中队负责人与所属人员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工作网络格局;实施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压金制度。依据市局《关于实行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实施意见》(东路发[20*]17号)的文件精神要求,制定印发了本站实施意见(310线站发〔20*〕7号),全站干部职工按照所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分别向站交纳了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强化安全保障责任,营造和谐通行环境,防止责任性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措施保障。
二、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1、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的开展情况
20*年是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隐患治理年”,我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狠抓隐患整改,进一步排查我站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我站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完成第一战役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第二战役。
(一)认真制定方案。结合开放式收费站工作实际,针对在第二季度易出现问题的隐患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制定了第二战役具体实施方案。
(二)严格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分工负责制”,安委会承担了隐患排查治理的义务和责任,各成员结合个人分工情况积极主动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了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三)加强隐患的治理和监控。对排查掌握的事故隐患,都立即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的要求,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2、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
这次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由站安委会牵头,组织安委会成员对办公区、收费区等各重点部位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并限期整改落实,督查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和意见。在督查工作中,排查出了收费区雨棚年久失修漏雨、收费区值班室基础边坡水毁严重、收费区路灯线路老化,安保工作措施制度不够完善等隐患,及时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已基本整改完毕。
3、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第七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我站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为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对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印发了《省道310线利津收费站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在收费区悬挂标语横幅,张贴安全宣传画,组织安全生产咨询活动,结合春季军事训练活动,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学习培训,积极开展了“反三违、十个一”活动,进一步完善生产事故及险情应急救援预案,补充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做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聘请县消防大队的领导到我站授课,开展了消防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一)积极部署,广泛动员。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细、抓实。始终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了解各科室、中队安全生产情况,查摆问题,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月31日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全市公路系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市局领导的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回顾2007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20*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全市公路系统安全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以督查专报形式上报市局。
篇9
关键词:桥梁工程 施工 安全监理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加强扩展,因此桥梁建设的安全性是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桥梁建设过程中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往往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且大型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集中等,这些方面给桥梁建设施工安全性和质量保障上增加了难度。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要求工程施工现场监理人员主动实施自己的监控权利。在进行施工之前可以进行施工预测,也可以随着施工进度进行后续施工预测等,才能有效保证桥梁施工的安全性,投稿工程是巩固效率和质量,较少工程施工损失。
1、桥梁施工过程安全监理的重要性分析
桥梁施工过程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活动,因此也会存在很多不足。大型工程安全监理不仅是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同时也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监督以及国家财产的监督等。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安全监理已经成为工程监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控制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因素的降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要负起主要的责任,其中包括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等。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然相应的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工艺技术等都有了新的一番景象,因此监理人员更应该重视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提高桥梁建设施工质量。
2、控制桥梁施工安全性监理的主要内容
大型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安全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期间的各类安全生产文件的认真审核,整体工程的承包单位证明以及单位的安全审查。其中最主要的是施工过程中的新的技术工艺以及新材料的使用,首先要确保新的技术工艺能够安全进行施工,施工材料的质量有保障。施工方案的确定是前提条件,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安全。并且现场的监督和监理单位要一定的组织体系,要保证单位安全制度的有效建立。施工单位在提交施工工序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每一阶段的施工都要有一定的施工安全报告提交。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各大单位要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各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桥梁工程施工时间比较刹那过,因此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安全检查方案,进行定期检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有出现问题的要及时进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桥梁施工之前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分项、分部监理,然后在对分项和分部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措施
3.1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计划,落实施工安全技术
首先监理单位的各项具体情况要必须符合要求,然后才能实施施工单位的监理权利。监理单位必须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技术计划,在确保安全计划合理之后,现场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监理单位在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计划监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桥梁施工的概况,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安全措施的建立以及资源配置等主要内容。建立安全技术计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保障在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尽量消除风险。
合理的安全技术计划的建立也需要严格的责任制度的支撑,这样才能明确技术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位。要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完成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一定要采用书面交底,相关负责人要签字,进行逐级交底,确保在交底过程中无误。
3.2严格执行建立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制度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也会建立比较可靠的监理例会,主要是为了协调监理单位内部工作组织机构,能够保证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处理。监理单位在进行例会中,工程师首先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要把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文件,或是工程施工安全条例等进行详细交底。监理单位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整体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召开例会,并且不定期的时间安排上要合理,规范。如果有政府部门对安全性问题有新的指示或是新的制度建立,监理单位一定要及时传达给现场施工人员以及其他单位,降低施工风险。
安全检查制度的有效建立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检查过程中要按照工程标准,侧重工程重点部分,当然其他的阶段的施工也要严格检查,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如果在进行工程检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在书面上详细的记录,然后负责人签字,检查人员签字,确保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在进行问题整改之前还主要建立合理的修改方案,带方案审查通过之后再实施。尤其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必要的情况下相关负责人有权利让施工人员停工,然后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再进行正常施工。
结束语
目前桥梁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比较繁琐,因此安全施工受到威胁。为了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工程安全控制和管理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黎宏,高林,高森.浅谈桥梁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与质量监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2]黄寅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工作实践与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8).
篇10
高速(一级)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期,省加快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升级改造和出省通道建设,高速(一级)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西过境线高速公路、大柴旦至格尔木高速公路(半幅)、至互助一级公路等相继建成通车,年又相继开工建设了倒淌河至共和、共和至茶卡、格尔木至察尔汗、阿岱至李家峡等高速公路项目。截至年底,全省高速(一级)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44公里,比“十五”末增加了1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09公里。
干线公路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等级不断提升,对外出省通道和省内公路主骨架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已初步形成G109、G315和G214、G215、G227“两横三纵”公路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主要路段基本实现了黑色化,并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通往周边省区的对外通道初步形成,与川、甘、新、藏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省会至各州府通达二级公路,部分州与州实现二级公路连接,州府与所辖县基本通达三级公路。干线公路强化了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增强了省会对地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截至年底,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3319公里,其中国道4477公里,省道8842公里,干线公路规模比“十五”末增加了5428公里。
农村公路建设成绩显著,通达深度不断增加,技术等级不断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民生。“”期共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53770公里,建设乡村便民桥梁64099.22延米/1946座,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近30000公里;通沥青(水泥)路的乡镇达到398个(含国有农林场),比“十五”末增加224个,26个县市实现了乡乡通沥青(水泥)路,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比例由“十五”末的37.9%提高到91.2%;4172个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其中32.5%的行政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全面完成了部省共建目标。农村公路的跨越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主要亮点。
公路养护成效明显。5年来不断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和技术改造,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危桥改造、安保工程成效显著,全省路网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提高,国省道公路通行条件全面改善,到“”末全省干线公路平均优良路率达到69%,路况综合指数达到83。“”期相继修订和完善了《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干线公路小修保养工程质量检查标准》等多项养护管理制度,促进了养护管理规范化;制定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行农村公路“低标准、全覆盖、有路必养”;在大通、平安、共和、格尔木“三县一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各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模式,全省已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和以县为主的养护管理体制。
客货运输场站建设有序推进。截至年底全省共有公路客运站507个,其中一级站3个、二级站10个、三级站43个、四级站54个、五级站101个、简易招呼站296个,与年相比,客运站数量增加了340个,州府所在地基本拥有一个二级客运站,县城基本拥有一个三级客运站。“”期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等级站、停靠站和招呼站,累计投资17008万元,较好地促进了路、站、运的协调发展。
航运开发平稳推进,对解决农牧民出行,带动沿河、沿湖地区物资交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省水运主要集中在黄河和湖等水域,承担着库区、湖区周边农牧民出行、物资交流和旅游开发任务。至年底,全省航道仍以六级为主,通航里程409.39公里。“”期建成了省通航水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省营运船舶实时监控和湖重点码头视频监控;开工建设了公伯峡航运工程,新增六级航道通航里程91.65公里,新建码头5个;启动了湖航运(二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内河航运开发,提高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能力,方便了沿河、沿湖地区农牧民群众出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地方铁路建设进展良好,支持了全省资源开发大局。年开工建设了全省首条地方铁路——柴达尔至江仓铁路控制性工程,拉开了地方铁路建设的序幕;至年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加快了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的步伐。
(二)运输服务效率和水平明显提高
公路水路客货运量持续增长,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网络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年,完成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04亿人、50.21亿人公里、0.80亿吨和227.47亿吨公里,“”期年均增长分别达到8.6%、9.0%①、7.7%和36.3%。随着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旅游出行人数增多,水路旅客运输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年内河完成客运量38.39万人、客运周转量503.86万人公里,“”期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0.0%、32.6%。
客运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客运网络进一步延伸。年全省拥有客运班线765条、日发班次7730余班,高速客运班线从1条发展到25条,每日338班。“”期实施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全省通乡镇客班率达到89%,通村客班率达到74%,比“十五”末分别提高4%和7%。全省旅游客运企业发展到17家,基本满足了道路旅游客运市场的需求;出租汽车客运已经涵盖全省城乡;15个市县开通了城市公交客运,运营线路长度2617公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班车客运、旅游客运、高速客运、农村客运、出租客运、公交客运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客运市场格局,在支持城乡经济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业性车辆持续增长,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年全省拥有营运客车17146辆,班车客车数量为3777辆,班车客车中中高级客车占39%。与“十五”末相比,营运客车数量、班车客车数量分别增长了32%和37%。年全省拥有营运货车66199辆,比年增长78%。大型货车、中型货车和小型货车分别占营运货车总数的31%、7%和62%。危险品运输车辆963辆,比年增长68%,危险品运输车辆总吨位占营运货车总吨位的比重为3%,比年降低了0.2个百分点。
运输信息化程度逐步提升,客货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期省加快全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编制了《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开通了“省道路水路运输在线网站”完成了35个市县汽车客运站站务售票系统,完成了全省GPS联网联控平台的搭建工作,启动了全省班线客车、旅游客车、危货运输车辆GPS终端安装工作。针对青藏铁路开通和兰青铁路复线开建后公路客货运量增加的实际,主动掌握运输动态,组织运力储备和运输衔接,调整运力结构,畅通公铁联运和公铁分流通道,有效提高了公路客货运输能力。
道路运输辅助服务体系快速发展,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目前省车辆维修、检测市场已基本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全省各州(地、市)全部建有综合性能检测站,共计建成17个。随着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省汽车救援需求迅速增长,车辆救援网络建设提上日程。“”期省交通厅以市、格尔木市为突破口,以国道、省道主干线为重点,以一、二类维修企业为依托,推动了全省汽车维修救援体系的建设。
(三)交通生产和运输安全监管明显提高
交通安全生产进一步好转。在全省范围内相继开展了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及公铁立交安全整治工程,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监管。开展了以公路桥梁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切实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加强了重点地区和水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监管措施。5年间投入资金2亿元,实施安保工程路线30余条,共处置隐患路段2300多公里,改造危桥239座/1.3万延米,增设路侧护栏19.4万延米等,公路行车安全得到明显改善。“”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均大幅下降,水上交通连续19年未发生重大事故。
运输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开展了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专项整治、汽车维修市场整治、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整治、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和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等专项治理,有效规范和稳定了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公路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逐步建立。“”期建立完善了各级各领域应急预案,先后制定了《省水上搜救应急预案》、《省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8项预案和制度,交通安全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反应、有效应对,经受住了严竣考验。“”期除全力做好以水毁、地震、雪灾和重大疫病防控为主的应急保障工作,还确保了、新疆维稳工作中省内重要干线的畅通,全面完成了维稳应急运输任务和驻训部队后勤保障工作。
(四)绿色交通和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
行业节能减排理念不断深化。“”期省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在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加大了交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力度,探索适合西部的低路堤、缓边坡、重安全、低造价的高速公路建设模式。积极推进了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的油改气进程,、格尔木油气改进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年制定了《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推进全行业节能降耗,促进了交通循环经济的发展。
坚持“科教兴交”,行业科技和教育工作取得实效。“”以来省加大实施“科教兴交”力度,紧紧围绕全省交通建设和运输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在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其中有1项研究成果—《多年冻土区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坚持推动交通高职教育建设,积极探索交通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为龙头,成人教育、岗位培训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交通教育体系。
(五)交通改革取得较好进展,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
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各项改革。“”期省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燃油税费改革,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解决二级公路融资渠道问题,加快了国省道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