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

篇1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核心素养 教学效率

信息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教育的不断进步。原有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教育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更要站在时代的潮头,抓住时代的脉搏。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意见,“核心素养”成为“后课改”时代的靶心。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瞄准这个“后课改”时代的靶心,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思想品德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是前提

核心素养与以前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有质的差别。“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宽广。“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基于对素养的理解,思想品德教师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思想品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初中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他们的优良品德,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经典名言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奠定唯物的理论基础,揭示人的社会特质的根源性,揭示思想道德品质的成因,使我们认识到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们的社会初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深刻意识到思想品德在核心素养养成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所以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这样才能开展教学工作。

二、思想品德教师综合了解初中生是关键

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区别,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人才建设问题。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对初中生的了解不能与其他教师一样,仅仅是从本学科出发。另外,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众不同。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包括中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对国家、国际的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的建设,身心健康的发展,学会学习能力的提高,实践创新的积极参与。初中生是否具备这些核心素养要求的品质,需要各门学科教师的积极了解,更需要思想品德教师的认真评估。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意识到,初中生多为12岁~15岁,身心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趋向成熟的时期,信息接收渠道迅速拓宽,接收能力迅速增强。在这些初中生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是他们还带有儿童那种天真、单纯、幼稚、有依赖性、缺乏自觉性的特点,同时他们又渴望向成人看齐,力求懂事达理,要求别人尊重,希望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在发展中他们的品德常表现出幼稚与懂事、依赖与独立、自觉与不自觉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二是他们对人际关系、男女交往、社会问题日益感兴趣,渴望知道更多的社会情况,开始关心家庭问题,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关系国家和国际大事,考虑自己的理想、追求、道路与职业。但是他们毕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尚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不强,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与行为的影响。三是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血气方刚、好胜要强、敢说敢干,富有热情与正义感,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遇事急躁而不沉着,对人对事往往只看一点,未弄清楚便轻率下结论。这些行为特点,会严重影响他们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了促进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了解,深入初中生群体进行熟悉,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思想品德教师如果在这一领域下工夫,教学效率的提升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

三、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是核心

篇2

学术界公认,“Key competencies”由国际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首先提出和使用。在国外,一般将competencies理解或翻译为“能力”或“技能”,将Key competencies理解或翻译为“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而在我国大多将competencies译为“素养”,将“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历史教学界接受了这种译法,并由此派生出“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两个重要概念。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说起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过是一个名词(概念)而已,但它实际关系我国历史教学改革的走向,一经写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影响难以计量。笔者估计,一定会远远越过20世纪80年代初“能力”对历史教学的影响。可是,如果“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词的生成与“Key competencies”的误译或不够准确的翻译确实直接相关,岂不让我国历史教学界脸上无光?丢面子是小事,如若干年后再来纠正误译的负面影响,麻烦就大了。与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静下心来,仔细斟酌、认真推敲Key competencies到底能不能、该不该译为“核心素养”呢?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多花点时间“磨刀”是值得的。

一旦competencies译为“素养”,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并生成“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两个概念后,必定有人会问:历史学科真的有“素养”和“核心素养”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弄清“素养”的含义。

感谢陈志刚教授,他在《学科素养含义辨析》一文中为我们列出了多种工具书对“素养”一词的解释。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素养是“平日的修养”;《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修习涵养”;《中华同义词词典》认为,在强调修养水平和状况时,“素养”和“素质”大多可以通用。他还根据《百科要览》等书的解释,强调指出:“素养现在多用于指人们通过经常的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所取得的各种收获、成果或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笔者注意到,上引各条,解释的实际上都是人的素养。近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宣布,“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此,教育部还委托专家进行重大课题《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①综上所述可知,素养(含核心素养)的主体是人。素养是人的“专利”,只有人才有素养。这里所说的人是广义的,包括个体和群体、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未成年人中,中小学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人以外,还有什么事物有素养?笔者没有找到答案。也许有人会问,某些动物,如“聪明”的猿、“通人性”的马、狗等动物有“素养”吗?对此笔者没有研究,暂且搁置一边吧。

学科者,学习或研究的科目也。作为学校的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历史学科有其属性、特点、功能和目标,以及由人为其构建的内容体系等,但它本身没有生命(狭义),没有感觉和思维,不能“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和自我修养”,因而也就没有“素养”和“核心素养”可言。从汉语词语的角度看,“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有杜撰之嫌。

形式逻辑根据内涵和外延两个要素,将概念分为真实概念(亦称实概念)和虚假概念(亦称虚概念)两大类。②既有内涵又有外延的概念是真实概念(实概念),如“学生”“中学”“历史学科”“历史教学”等。只有内涵,没有外延(亦即世界上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客观事物)的概念是虚假概念(虚概念),如“上帝”“天堂”“灵魂”等。那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属于一类概念呢?上文已说,历史学科本身没有“核心素养”可言,世界上不存在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对应的客观事物,所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没有外延的虚假概念(虚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虚假概念也有使用价值。但是,如果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先天不足的虚假概念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乃至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具有全局影响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显然是不恰当的。

虚假概念也可以下定义,如人们就给“上帝”“天堂”“灵魂”等虚假概念下了各式各样的定义。但真实的科学定义要求遵守逻辑规则,做到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因虚假概念没有外延,界定起来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

近来,历史老师们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下了一些大同小异的定义,下面摘录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③推敲起来,此定义问题不少,突出的两点是,第一,形式逻辑要求真实定义“必须揭示事物的属加种差”。④但上引定义中,我们既未见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属”,也未见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同种事物的“种差”。第二,形式逻辑要求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要完全相同,⑤而在上引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项讲的却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其内容要点等,二者外延明显不同。

要为没有外延的虚假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难度太大,而要让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和中学生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则更难。面向大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理论以简洁明了为好,否则无法落地。

历史学科本身没有“素养”和“核心素养”,但是,历史学科却具有培养和提升历史学习者素养(包括核心素养)的功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必在研究历史学科本身的“素养”和“核心素养”上再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了。当下,应集中力量研究历史学科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素养(首先是核心素养)作出贡献。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深入研究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核心目标。在这一点上“三维目标”存在明显的不足,让广大教师十分纠结,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应尽快弥补。

近来在讨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一些论者实际上已涉及历史学科(课程)核心目标问题。如何成刚认为:“唯物史观”理应成为学生经过中学六年的历史学习,初步掌握的一种核心理论素养”。①夏辉辉及其团队认为,“历史价值观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是皇冠上的明珠”。②根据自己以往的研究心得,参考同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的核心目标应是引导中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之所以确定这样的核心目标,其理由是,第一,这个核心目标学科特色鲜明,能区别于其他任何学科的核心目标,体现出在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历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地位和价值。第二,这个核心目标内容丰富,展开以后可以形成二级目标群,构建起历史学科目标体系。因为,正确的历史观是科学完整的历史观,是真理论历史观、价值论历史观、审美论历史观的综合与统一。第三,这个核心目标与中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人文素养)有对应关系,其达成的过程就是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第四,学科核心目标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烂)。多核心即无核心,能归结为一个最好。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故笔者提出了中学历史学科(课程)应以学生正确历史观的逐步形成为核心目标的看法。

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活动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不等同于数学知识技能,是高于数学的知识技能,指向于学生的一般发展,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及其赖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学生终身和未来发展。在中小学课堂深化改革的推进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高效课堂。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备课,结合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难点、重点,并结合课程标准、中考大纲要求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便学生回顾旧知识、衔接新知识,快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下面,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结合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要求,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教师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构建高效课堂出发,做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课堂教学的推动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生活中认识的图形带入课堂,然后带着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一些源于生活实际的几何应用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物图与几何模型图分析出来,即进行生活原题的几何化思考。例如,在教学“圆锥侧面展开图”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大屏幕把圆锥的相关课本内容以立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圆锥的特点,并直观展示出圆锥展开图的形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尤为关键。同时,作为该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目前的生活实际情况,以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学观为出发点,关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地位。

二、实行个性化引导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背景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很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精髓,教师应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个性化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参与相联系,保障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挖掘个人的学习潜能,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要求。例如,“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BD=CD,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DB的延长线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同样的速度沿着DC的延长线运动,作PEAB于的延长线于点E,作QFAC的延长线于点F,请问t秒后,PE与QF相等吗?(先作图,再作答)这道试题涉及一些动态运动方面的内容,一些学生看到后会产生畏惧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内容,将题目中的动态与静态信息区分开,如动态信息语句为“以1cm/s的速度沿着DB的延长线运动”“以同样的速度沿着DC的延长线运动”,其他语句都是静态的。这样,教师就能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提升个性化引导的有效性。

三、设计实践活动探究

数学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之后,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逐步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下面这道例题:如图2所示,某地区有A、B、C三个小村庄,如今要在这个地区挖一个深水井P,让深水井P到三个小村庄的距离都相等。请问如果你是施工人员,这个P应该设在哪里呢?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进行示范操作。教师用3条橡皮筋一端系在一起作为P点,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C点,一边不断地移动点P,一边向学生提问:“PA、PB、PC的长度相等吗?”经过教师的几次移动尝试,很多学生认为单靠观察显然不靠谱,与数学严谨性的学科特点存在相违背的地方。这时,教师不妨适时进行点拨:“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就易如反掌。”最后,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学生知道了如何准确地确定点P的位置。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受数学科学性、严谨性等特点的影响,一些教师讲授的数学课相对呆板,缺少活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增强数学的魅力和吸引力。在信息化、科技化背景之下,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都应该予以关注。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提出更多的教学想法和教学创意,保障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觉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的核心要求。因为不同知识板块的内容有所区别,所以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层次化的分析和引导,结合学生目前的学习条件对不同的信息技术操作形式进行研究和解读,掌握正确的应用技巧和方向,让学生能不断地调动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具体的知识并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技巧。例如,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既可以直观形象地解决数学中的一些难题,又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讨数学的好奇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声音、动态和静态等多方面组合,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将基础知识或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解题方法,有效帮助学生适时进行复习或预习。教师还可以做一个“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微课视频:选择一张使用过的火车票,对这张车票进行有效分析,如车票的日期、车次、座位号、票价、发车时间以及该乘客的身份证号码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数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刻体会数据信息下便捷的社会生活。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生素养 教学设计 评价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改革,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英语教育,培养学的心素养的培养自然成了广大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为此,我们应充分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转变英语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模式和路径,及时形成有效策略和方法,实现英语教育的真正价值。在期待新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出台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英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重构教学的两个的关键环节即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和“参与”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一)教学目标设计

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基于学生需求,遵循导教、导学、导测评的设计原则,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要求设计和描述学习目标。也就是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二)教学材料选择和活动的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的对教材的材料和活动进行增删替换,确保目标顺利、有梯度的逐步达成。

(三)教学方法和媒体环境的选择与创设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英语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将英语学科的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比如说,在刚迈进初中的教学中,刚开始,学生对英语大多是陌生、害怕甚至是恐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简单的知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记得,第一课堂应该是情景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分小组进行学习。在让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和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

(四)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因此,教学也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制作课件或者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进行英语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美与作用,从而,使学生喜欢英语这一门语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和素养,为以后的语言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和英语国家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来加深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西方英语国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能力,了解并逐渐形成英语式的思维方式,最后形成英语的文化意识。

(五)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

在新课改下,许多学校在教学中,都开始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分组学习模式。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不例外。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分小组合作的方法,不及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做到良性竞争,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进行自主决策。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不管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知识,都可以相互影响,使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采用多渠道和多感官教学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实施教学过程时,教学地方可以不仅限于课堂之上。即有些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比如说英语的国家背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在教学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过程性教学评价设计,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并教学目标达成度做出科学评估。

(一)设计测试题、评价量规或问卷调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

1.利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一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对于一堂课的评价学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因此,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英语课堂评价表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英语学习课后进行自我评价,大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置:在课堂上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你还想学什么相关知识等等。同时,对于自评表的设置要因人而异,对于优生和差生的评价要求要有所区别,这样才能使教学自评发挥作用。教学自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促进学习的进步,还能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上面教学设计中,我们说到了要分小组进行学习。同理可得,教学评价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评价,可以分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分为小组内部之间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班集体的进步发展。而小组组员内部之间的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塑造。

(二)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应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课后教师自评。

1.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

2.教师自评

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O计课堂观察表,让观课教师(或教师本人观看授课录像),评估经过阶段教学,学生发展和目标达成度。

三、结语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国各级教育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策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成?槟壳拔夜?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目标。

一、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化学学科中最具学科本质的素养,现阶段我国的化学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

(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在化学学习中,学生要有全面整体的意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探索和分析问题。

(2)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初中化学要培养学生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事物的生长变化规律,掌握平衡思想。

(3)证据推理和模型认识。初中化学要培养学生按照证据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模型的基本认识。

(4)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化学实验是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创新意识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初中化学通过实验教学等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从核心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从化学的核心概念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常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化学概念、特性、反应、公式等,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内容,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不够透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教学重点转向对化学核心概念的讲解上,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化学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知识,找出现在所学知识和之前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形成正确的知识表征,从而围绕可迁移的化学核心概念构建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讲解“气体制取、检验、净化”的有关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学习记忆有关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方式等内容。拿我们非常熟悉的为例,它们都是我们生活别常见的气体,无论是在性质、功能还是制取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教师可以在讲解二者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己总结归纳出O2和CO2的相关性质和原理,找到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并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核心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和水平。

2.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这种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充分地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下,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的开动脑筋,设计出吸引学生参与兴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游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小段化学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化学实验现象,然后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观看完回答。这种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诱导学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同时还能检验学生对之前知识学习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化学实验。具体来说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简单的给学生介绍一下将要做的化学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目标,以及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之后让学生根据步骤一步步进行试验,最后观察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对于一些比较难或者步骤比较多的实验,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遍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篇6

PISA项目简介

PISA由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于1997年创立,主要基于一个共同的、国际性的框架测评学生的学业成就,以此监测各个国家(地区)教育系统的产出(Outcomes)[1]。基于国际统一的测量尺度,能在横向维度反映一个国家该阶段教育所处的相对位置,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多元的参考途径。PISA测评的对象是15岁左右的学生,主要测试内容领域是数学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测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测试侧重一个学科领域,三个主要内容领域9年完成一次循环测试。除了三个主要内容领域,PISA测试还会关注其他领域,比如问题解决、金融素养、合作问题解决、全球意识等。

PISA并不是第一个国际性的大规模学生成就测验。在PISA开展之初,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ETS等组织主持的大规模评价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成效。但是这些项目局限于部分学科的学业成就测评,由于早期参与国家的数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测验的可比较性。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都是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不同国家的课程与教学的差异决定了评价框架只能建立在参与国课程的共同部分和基础部分之上,忽略了课程与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PISA成功地吸取了这些项目的经验,在其建立之初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2]。(1)PISA根源于各国政府对自身教育监测的需要,基于实际数据与证据,为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2)PISA测评的周期性使得各国政府能定期监测核心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3)PISA测评对象是15岁左右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临近义务教育末期,监测该阶段的学生学习结果反映了一个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总的状况,也反映了为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4)PISA强调素养的测验,而不是基于参与国课程与教学的共同部分和基础部分设计测评框架,PISA认为这是其区别其他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的显著特征。

PISA的主要经验

1. 侧重于考查适应未来所需的能力与素养

参与PISA测试的国家和地区课程目标、教学形态各异,PISA难以依据各国的课程标准定义测试的内容与框架,因此开创性地提出测试学生素养(Literacy)的评价理念。PISA从国家与社会人类资本发展的视角,认为未来公民应该掌握与个人、社会、经济财富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属性,其所测量的素养跨越学科、跨越国界,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进行分析、推理、交流,在各种情境中解决和解释问题[3]。PISA关于素养的测量较直观地体现于内容领域的评价框架设计,比如PISA2015关于科学的素养框架应包括科学背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四个方面,数学素养框架包括数学过程、数学内容、数学情境三个方面。PISA基于素养的测试理念不仅与选拔性的考试有本质区别,也与基于课程与教学标准达成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同。PISA认为:现代经济形态偏好于个体“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评价学生的素养与此变革是相一致的[4]。

2. 关注影响学业成就的背景因素

学生的学业成就会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也与学生自身的动机、态度、情感等因素紧密关联,大规模教育评价一般会关注影响学业成就的背景因素。PISA开发了学生问卷、父母亲问卷、校长问卷、教师问卷,调查影响学业成就的家庭背景、学习方法、学习环境、教学策略等因素。背景问卷中所包含的各种量表需要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测量学指标检验,基于量表的测量结果能提供各种指标反映学生身心发展情况,能提供反映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现状的各种指数。丰富的背景因素数据能用于研究各种因素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诊断、分析影响学业成就的原因,揭示学业成就差异与变化背后的潜在规律,为诊断教育现状、改进教学绩效、完善教育政策提供客观的证据支撑。

3. 采用复杂的抽样设计

出于测验成本的考虑,大规模评价项目都会从测试目标总体中抽取代表性的样本,通过样本的测验推论目标总体的情况。参与PISA测试的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两阶段抽样设计方案,第一阶段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技术[5],按照规模大小成比例抽取学校,每个国家至少抽取150所学校;第二阶段在样本学校内随机抽取学生,每所学校抽取42名学生。PISA的分层抽样设计提高了抽样的效率,确保了样表的代表性,能满足特定国家不同的抽样设计需要。此外,PISA的抽样还体现在测试内容抽样方面。大规模测验需要足够多的试题,以确保对测试内容的代表性,但每次测验的时间有限,因此产生有限的测验时间和宽泛的测试内容之间的矛盾。PISA主要采用不完全平衡矩阵抽样组织题册,将覆盖学科领域的所有试题分成几个小的题册,每个小题册经过等值处理后,让每位学生接受其中一套小题册的测试,以此减少每位学生需要测试的试题,同时确保对学生能力的准确估计。

4. 确保横向与纵向的可比较性

PISA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为各国教育之间的比较提供了统一的量尺,建立这种统一的量尺并不是让所有参与测试的学生完成同一套试卷,它涉及较复杂的测验设计和教育测量技术,即等值技术。为确保测验内容的代表性,PISA采用矩阵抽样技术组织测试题册,这将导致不同的学生可能接受不同的试题测试。因此,在估计学生的能力之前,需要利用等值技术将不同题册的试题标定到统一量尺上,即需要将项目的难度参数标定到同一尺度上,然后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估计,当项目难度参数统一尺度之后,所估计的学生能力值也就具有可比性,确保了横向层面各个国家(地区)测验结果的可比性。在纵向层面,PISA主要采用在不同次测验中锚定共同题的方法建立统一量尺,确保了不同次测验分数之间的可比性,为各个国家(地区)分析不同年度学生成就的发展与变化情况提供了可能。这里仅简要描述了PISA利用等值技术确保横向层面各个国家之间和纵向层面同一国家不同次测验之间可比性的基本原理,在PISA实际测试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过程与此相比更加复杂。

5. 确保测验的公平性

参与PISA测试的国家语言、文化迥异,如果试题设计不当,学生很容易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造成对试题情境的理解偏差,从而导致测验偏差。为确保测验的公平性,PISA在试题情境设计时会考虑情境的通适性,设计的情境不能只适应于部分国家或部分文化语境;在试题翻译时会多次来回翻译,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跨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此外,PISA初步完成试题开发之后,会选取参与国(地区)的学生进行试测,根据试测结果分析试题特征以及试题特征在不同群体之间的表现差异[6],检验项目的功能差异,确保学生分数变异仅体现自身能力水平的差异,不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PISA会进一步删除、修订表现较差的试题,确保试题对所有学生都公平。

6. 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报告

由于系统性的评价设计和丰富的数据基础,PISA能提供丰富、多元化的评价报告,主要有学科领域报告、国家报告和特定专题报告三大类。学科领域报告是PISA每次测验的主要报告,该主报告会提供多种语言版本,描述每个学科领域学生平均表现、发展趋势、不同水平表现、性别差异等,呈现各个学科领域在本次测验的总体测验结果[7]。国家报告描述参与测试的国家(地区)各测试领域的整体情况,总结学生在本次测验中的相对位置,展示本国学生表现较好的方面和较差的方面。特定专题报告不固定形式、灵活多样,有些是对某个特殊领域(比如问题解决、金融素养等)的整体测验情况描述,有些是关于某个特定研究主题(比如ICT与学习表现的关系研究)的结果呈现[8]。此外,PISA的测试数据会完全公开,研究者可以依据自己研究需要,免费从PISA官方网站获取所需的数据。

PISA基于技术的测评发展

从PISA已经开展的五次测验来看,PISA的评价框架、测评内容、测评形式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测评领域中的应用,深刻变革了教育测评的理念、技术、方法,以核心素养研究为代表的教育目标反思思潮促进了教育测评领域对核心素养这类高阶能力的测量研究。在此变革潮流中,PISA的发展与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特征。

1. PISA从纸笔测验向基于技术的测验转变

PISA2009在阅读素养的测评中首次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被称为数字化阅读测评(Electronic Reading Assessment),主要基于计算机技术将阅读内容数字化,提供交互式的、动态性的阅读内容[9]。2012年,PISA基于计算机技术测量问题解决、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以及数字化中的阅读,拓展了基于计算机的测量内容[10]。2015年,PISA首次将所有的测试转变为基于计算机的测验形式[11],对于传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等,提供纸笔测验和基于计算机的测验两种形式供参与国自行选择,特别是,因为全面采用基于计算机的测验形式,PISA2015在试测阶段研究了基于计算机的测验和纸笔测验的等价性[12],为测验项目整体开展打下了基础。

总体来看,PISA将传统的纸笔测验转变为基于技术的测验是PISA测验形式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这种转变有其特定的原因:首先,与纸笔测验相比,利用信息技术能构建交互性的、动态性的测试环境,丰富了测试内容的呈现方式,能提供PISA关于素养测验所需的真实情境。其次,基于技术的测验环境能完整捕获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与操作过程,基于完整的过程数据能分析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对深入分析学生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证据,能满足PISA关于测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需求。再次,参与PISA测试的学生数量众多,语言文化差异显著,传统纸笔测验的阅卷、评分工作成本较高、管理复杂,基于技术的测验可以较容易地解决该问题。

2. 基于技术的高阶能力测评

PISA基于技术测评高阶能力是其发展变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种发展趋势与当前世界范围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热潮紧密关联。核心素养是指未来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是一类包含知识、技能、态度、价值的高阶能力。在这场教育目标反思思潮中,教育测量与评价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测量这类结构复杂、高度抽象的高阶能力。PISA2015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测量了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素养这类高阶技能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测评策略。PISA的具体做法包括:定义能力框架、设计包含嵌入式试题的测验任务、获取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在项目上的反应、依据测量模型推断学生的能力。以下结合PISA2015释放的样题解释其测评的原理。

(1)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框架。PISA2015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包含“合作”和“问题解决”两个维度,其中合作维度是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主线,提出了三种核心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建立与维持共享的理解”“采取合适的行动解决问题”和“建立与维持团队组织”。问题解决维度主要包括:探究与理解、表征与形成、计划与执行、监控与反馈。三种核心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和四个个体问题解决过程交叉形成了包含12类技能的矩阵(见表1),矩阵中的每个单元格代表一类技能[13]。

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从核心素养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解读

(一)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独自解决未来遇到的难题、面对未来挑战的综合性素质,涉及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三方面[1]。核心素养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具有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2]。“素养”的培育与语文学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教师在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产生改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认为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对学生中学、大学的学习素养的培养都大有帮助。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语言建构与应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核和基础,要求学生能通过自主梳理、积累与整合,逐渐掌握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应用规律。小学时期的教学内容大都是识字、组词、造句,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汉语言与汉字的运用规律[3]。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并对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加以总结概括,从而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灵活性[4]。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要求学生在品鉴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4.文化传承与理解。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积极充当新时代文化的交流使者。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语感,多读多看

叶圣陶曾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满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学生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文字,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字仓库,才能具备扎实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学生要自读课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的文字,学生可以采用自读阅读的模式,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语感,也可以通过自读积累语言材料,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语可以记下来,再向教师请教,逐渐地养成独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5]。其次,学生要反复品味,体会精读课文的语言魅力。可以入选小学语文并作为教材的文章都是有着一定审美价值的经典之作,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除了阅读课本内的文章外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课外综合读物,扩大并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升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避免因阅读材料的鱼目混珠给学生带来伤害。

(二)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多阅读一些书籍,积累文学知识,可以为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语文是一门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课程,而除了阅读之外,听、说、写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教师应重视并合理安排。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因小学生活泼好动、贪玩,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会安排满满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听的环节也越来越少。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一下思想,可以开展相关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只有多和学生交流,才能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并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选择阅读内容,多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阅读活动,例如,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将这本书值得推荐的理由分享给同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教师还可以举行阅读知识竞赛,利用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典故、成语、格言、名句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注重群文阅读,深化阅读品质

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多文本阅读,教师可以将某一个主题相关的多个文本依据一定的原则组合在一起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国的文学作品是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有所关联的文本,经过细致的梳理整合,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文化意蕴、思维逻辑等,通过举一反三,学生可以将读懂一本书逐渐地扩大为读懂一类书。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极大丰富知识面,深化阅读品质,提升语文素养。

(四)注重不同形态下的语文阅读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文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而每种阅读课的教学侧重点也是各有区别,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仔细琢磨,并合理的安排好阅读内容。一些涉及名言名句的背诵课,所选取的作品都是一些经典名句,文笔优美,通俗易懂,可读性较强,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语感,拓展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课文,每个作家在创造的时候有自己的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创作技巧,遣词造句中也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魅力,尤其是表达情感浓烈的地方,更能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专题研讨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某篇文章进行写作构架的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收集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资料,补充文本的信息,不强求学生一定理解文章内涵,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篇8

但教师首先是人,教师要培养的也是人。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在这个方程式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正是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假如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那么它是正数;反过来说,如果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就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道德的、人性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养”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予人生成长的好路径;恰恰相反,它们提供的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教师首先要培养好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必先正已,方能正人。所以,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品德修养与情操

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强、社会规范意识较弱的未成年人,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说“学高为师,行为世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美好的期许,但教的品德修养水平与情操应远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准,才具备教化未成年人的资格。教师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利他的工作,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评价,来体现。许多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无疑是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这种优秀,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上的优秀,也是道德品格上的优良。所以,教师的品德修养与情操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因素。这具体表现在: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对学生负责。一个优秀的教师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绝不做那种累死学生轻松自己的懒教师,不做那种对工作敷衍应付混日子的庸教师,不做那种为出成绩拼命压榨学生,不讲方法不讲科学的蛮教师,不做那种目中无人、为人刻薄冷漠的恶教师,而是做一个温暖亲切、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的好教师。其次,具备良好的公共道德,做文明懂礼、倡导新风之人,也培养出文明守礼守法的学生。第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处事冷静,遇事理智,不急躁,不火爆,对学生不简单粗暴,对矛盾不冲动失控,能有效化解学校出现的各种冲突,在学校和班级营造和谐的氛围,得到家长的认同,社会的尊重。

二、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广博的视野

教师通过传播知识给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求知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建构知识体系和框架,进而形成学习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所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务必精深。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教师展现职业水平的关键。正所谓讲台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不可能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学历的提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职学习、网络充电、报刊阅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师基本常识出错、学科知识出错,往往会被同行笑话,被学生鄙视,严重拉低教师的职业形象,也严重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不了威信,建立不了权威,也得不到学生的拥戴。相反,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往往令学生认同、敬仰有加,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容易心悦诚服,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的教学会事半功倍。

另外,教师除了书本知识,还要有社会、生活知识。除了本学科知识,还要融会相关学科知识,例如,教师除了本学科专业知识外,必须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学中文的教师最好能广泛涉猎历史和哲学著作;学理科的老师也可以阅读文学名著和诗词,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读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数学教师也可以打通小学、中学、大学的知识阻隔。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引经据典,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不费功夫。

同时,教师虽以课堂教学为主,但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新知,人生处处皆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视野。视野决定教师的眼界,眼界决定于教师的见识。当一些教师在教学上孜孜以求时,另一些教师则向教育家的目标奋力迈进。当一些教师满足于教学的几板斧抡得得心应手,另一些教师则大胆踏上了教改之路,勇于创新。道路的不同,来自于视野的不同。成就的高低,源自视野的高下。

三、探究、反思、升华的能力

教学内容看似多年如一日,学生看似如流水的兵士,但教学永远是常教常新。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反思、探究能力,是能否及时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关键。通常教师工作三五年后就会遭遇到瓶颈区,这也是教师成长的分水岭。通常大部分教师经过三五年的磨炼,对教学已经适应,对教学常规了如指掌,工作起来,从吃力变成了轻松,由担心变成了自信。但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此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只有小部分教师经过艰难的反思与探索过程,走过教师成长的高原期,实现了全新的提升,进入到教学的更高境界,迈入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行列。究其原因,就是这小部分教师的探究、反思、升华能力强于常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职业成就感相对较高,对自己的个人要求也相对高一些。他们不怕攻坚克难,不怕付出,不怕别人的嘲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乐于学习,善于反思,进而不断升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教师,有的勤于拜师,向名家求教,很快地提升自己;有的勤于笔耕,大范围交流心得体会;有的长于著述,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写成一本又一本专著,甚至是著作等身。总之,这些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在钻研、学习,从而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篇9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核心素养;情境创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考开始日渐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这进一步表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等。从内容上看,本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包容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课本知识有些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基于此,我们认为,依靠被动的课堂学习是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只有在社会课中设计能让学生充分思考与体验的活动,倡导体验式学习,才能有高度的情感唤起,才能有效地维护、监控和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促进学生更长远的发展。

一、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情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通俗地说,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在传统的社会课堂学习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然后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缺乏学习兴趣和真实的体验。而体验式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强调直接经验,就是要重视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重视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置身于我们创设的活动场所,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及同伴的优点,从而形成对人、对事的积极心态;重视创设学生同自然、社会、地区、文化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对美好的和有价值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

二、体验式学习的创设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去感受。情境是体验的一扇窗口,是体验过程的门户。创设符合课本主题的充满生活化的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的材料越鲜明,越具体、越贴近学习者“经验”,体验的过程就越快捷、越深刻。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力争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如在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时,我将秦朝刚建立时所面临的问题设置为四个情境,并逐一给学生展示:①如何管理这辽阔的疆域?出示秦朝疆域图,同时给他们提示西周是采用分封制是沿用,还是另法?②在市场上,商品买卖如何进行?因不统一的度量衡、货币;道路宽窄不一,商品运输也带来不方便,该如何解决?③社会上,各地的文字不同,百姓不能领会朝廷的政策。对秦王嬴政百姓的评价各不相同,如何控制人们的思想呢?④在边疆,外夷不时来犯,如何巩固边防?。假设学生们是秦朝的官员,你将如何辅助秦王巩固这江山?那节课学生很喜欢,兴趣高涨,马上就根据所给情境投入小组激烈的谈论中,通过讨论给出建议。在《环境问题》教学中,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去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体验社会环境。在上课时,我展示了两组图片:一组是遭到污染的环境。漂满垃圾的河流,苍蝇漫天飞舞的垃圾堆;另一组是没有污染的环境。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的社区。同时我向学生发问:“看了这两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学生面对这两组对比明显的画面,主动地在观察思索,在体验中讨论。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表述。然后,我让学生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图片上的场景?

(2)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去反思。问题教学也是一种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通过体验,思考,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情境之后,必须从情境中引出问题,并以此为学习目标任务,由问题驱动展开学习活动。接上面在《环境问题》教学,让学生谈了想法,说自己在生活中看的环境问题。教学并不就此结束了。接下来要学生解决:①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②要采用什么措施解决这些环境问题?③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做些什么?④请你们为创建优美的环境设计几条广告语。通过联系自身实际的多角度的思考,讨论,交流,学生的情感体验到达了,认识得到了升华,行为有了正确的导向。教师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更深入体验的问题的话,往往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育意义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在《一国两制》教学时,因教材内容单一,又比较抽象,于是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问题:①“一国”是指什么?“两制”是指什么?②“一国两制”为什么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③高度自治权与高度自有何区别?④高度自治权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⑤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如何解释在香港地区同时升起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上课时,我先将问题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课文看完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既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又让学生在合作、讨论、探究中,个体间不同的体验彼此产生碰撞,在碰撞中产生心智火花,使个性得到张扬,使个体走向群体,在群体中有选择的保留和发展个体的体验,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科素养的提升。

(3)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使体验得到进一步落实。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触发学生的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升华,让学生有所感悟。在上《学习做社会调查》这课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对“学校同学环保意识”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围绕着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很多问题。例如:当你吃完口香糖,你是如何处理的?A、随地就吐。B、用纸将吃过的口香糖包起,再扔到垃圾桶中。C、直接吐到垃圾桶。调查后,让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通过调查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现在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发现还有还大部分的学生环保意识很差,有待加强,于是,我又倡导学生发起了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为,为了校园环境建设贡献力量。通过这次调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做社会调查,掌握了这个课本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还让学生参与学校环境建设活动。

综上所述,关注体验式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体验,接触生活、探究知识、提升素养的学习氛围,才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升华,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从而领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魅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提升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完整的学生个体!

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一、加强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应用提高核心素养的理念作为教学指导,教师们就要开始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提高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还能够扩大学生们学习的知识范围,使学生不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传统教育式的,以提高“升率”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一味地只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的学生脱本,离开学校,不知所事,社会知识什么也不懂。小学英语的教学情况也是如此,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上,只注重学生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按照教材内容,采用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没有融入核心素养,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甚至偏科厌学,是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感觉不到乐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语音教材培养信息获取能力

1.创设科学的语言环境

小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的很少,不够丰富,大多数的信息来源于图画和声音,小学英语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殊情况就要想尽方法创造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提高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知识的熏陶。 教师们在课前准备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尽量创造学生们的听学机会,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2.利用试听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准备的时候,尽可能的手机与教学相关的听学素,准备的教材要让学生们感兴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多样化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对所需教学素材的选取也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定,素材的选用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一定要考虑到适龄的教学难度。 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或午读时间播放相关学习资料,尽量安排学生的试听机会,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听读中获取言语感知方法,提高认知水平。

3.模拟跟读引导学生教师应当经常带领学生一起朗读, 通过跟读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模拟学习,通过教师的跟读,跟随教师的发音,语速和语调,体会阅读的语感,还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重度、停顿点等错误,经常的联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连贯性,从而还能深刻的体会到阅读文章的意义,提高理解能力,找到符合每个学生自身的听读方式,不断提高认知水平。4.表演课文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在班级内可适当开展朗读、背课文比赛、或者加上动作一起表演课文。 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通过简单的课前三分钟或者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用兴趣作为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传统式的中国教学方式都是“灌输式”,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掌握这,掌握那,或者是生搬硬套,目的只为提高“升学率”提高“分数”,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自由的空间,压力大,严重影响着学习的积极性,打击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转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对学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敢于和老师们进行交流,能够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自身想法和观点,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课堂教材,内容简单单一,只是满足教学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书本上课文中所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也存在很大的距离。 书本知识要结合实际生活去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们在课堂上除去书本教材必须的课程之外,还应当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适当的将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英语故事,教一些简单的英文儿歌等等,都能够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知道学生们多读一些课外阅读,通过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可还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读,活着观看一些英文电影、动画之类的来加深学生们对文章阅读的理解。

 

三、结论

英语素养的形成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教育体系应当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应当注重对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要让英语知识和英语交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会听、敢开口说英语,敢于应英语交流,还要能读、会写,在这一些列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并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之后的成长成才铺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