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

篇1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 生产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固定资产投资

一、增值税转型概述

消费型增值税作为一种有助于消除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的先进而规范的增值税类型,被欧盟各国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用。我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联合于2004年9月14日发出《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于2007年5月11日下发《关于印发(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务院于2008年11月5日批准新增值税条例。在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后,我国增值税自2009年1月1日起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而且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的行业,重复征税就越严重,客观上抑制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购入的当期一次性全部扣除,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的当期,扣除额大大增加,起到鼓励企业投资的作用。结合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经营危机及经济全球性化的经营环境,增值税转型无疑为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核心内容是在维持现有的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所有地区、所有行业的一般纳税人企业都可以抵扣其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可以结转到下一期继续抵扣。增值税转型以后,企业进行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可以促进企业扩大固定资产投资。

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仍然不能抵扣,并且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易被个人消费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等也不在可抵扣的设备范围。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要考虑投资对象的进行税额是否可以抵扣,优先考虑对主营业务影响较大的设备更新和改造项目,确保企业产品制造成本位列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一)消费型增值税可以促进投资

增值税转型后,由于允许抵扣的增值税将会增加,相当于等量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从而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增值税税负的降低,意味着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基数降低,也就是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也会随之减少,这会节省企业的现金流出;对所得税而言,由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由原来的含增值税变成不含增值税,则可以在税前抵扣的折旧额减少,这会导致所得税增加,而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也会导致所得税的增加,这两方面会等量增加企业各期的现金流出。

例如,某企业设备价款500万元,增值税85万元,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不考虑净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税率分别为7%、3%,所得税税率为25%,折现率10%。则增值税转型对相关税费的影响,见表1。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转型后该项投资可以使企业因为避免重复计征增值税而少缴85万元,然而由于折旧及附加税抵减收入的不同,影响企业多缴纳所得税89.87-85.31=4.56(万元)。该项投资一共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是85-4.56=80.44(万元),而不是85万元。总之,与生产型增值税税基相比,消费型增值税税基可以使企业享受更多的收益。这一举措将会增强企业的投资热情,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虽然从近期看,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必然会减少一定数量的税收收入。但是从长期看,增值税转型正是通过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拉动经济的增长,减税反过来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税收的增加,因而促进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比例关系,使税收增长步入一个最佳轨道,从而实现“经济――税收――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更新设备

企业在评价投资时,通常采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净现值法(NPV)。投资方案的决策主要取决于每个方案的净现值的大小。而2009年1月1日前后对外购设备的增值税处理方式不同,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期的初始现金流出与经营期的每期折旧额对现金流的影响是有区别的,这势必对投资决策造成一定影响。

例如,某企业有一台设备,购于2年前,假设新旧设备的生产能力相当,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最低报酬率10%。其他相关资料如表2所示。

通过上图的比较结果可知,转型后,企业的年平均成本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生产型增值税下,继续适用旧设备的年平均成本相对较低,企业应该选择继续使用旧设备,而在消费型增值税下,新设备的年均成本相对较低,企业更倾向于更新设备。这意味着消费型增值税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及剩余收益,一定程度上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更新。这对改变目前有些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促进产业调整

因增值税转型,允许企业抵扣新增固定资产的税额,这将大大提升有形资产比重高、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行行业,如冶金、石化、汽车制造等行业,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较低,折旧年数较短的公司收益程度更大,他们能够在扩大规模、追加设备投资方面获得较大的进项税抵扣,降低摊入产品成本的折旧,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篇2

【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增值税转型的内容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令538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9年 1月1日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外购(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包括扩建、安装)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可于当期进行抵扣。”自此,我国的增值税正式从生产型转型为消费型。

综合来看,此次增值税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修订后的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同时,还修改了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规定内资企业或是外资企业购买的设备,不论是否为国产,其发生的进项税额均可以全额抵扣,实现了税收政策的"普惠"原则,真正做到了公平的对待所有的纳税人。为堵塞因转型可能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条例还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修订前的条例规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为分别为6%和4%,修订后的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调低至 3%。

(三)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从2011年11月1日起,国家对增值税起征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销售货物的商业企业,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 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 元(即月销售额在5000元以下视为不达起征点);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 300-500 元。

(四)延长纳税期限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 10 日延长至 15 日。根据税收征管实际,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 日延长至 15 日。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一)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在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的计量要求下,固定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了买价和增值税两部分,即买价+买价×17%。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允许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仅包括资产的买价,使得初始投资成本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买价的17%,同时也使得以增值税为计算基础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缴纳税额减少,且减少额=固定资产的买价×17%×(3%+7%)。因此,此次增值税转型导致固定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降低和附加税的减少,综合降幅为固定资产买价的18.7%。

(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是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业资产,其中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根据之前的分析,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这就会使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降低,这又会使得企业的平均营业资产减少,综合两方面的变化代入公式计算,其结果是增值税的转型会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报酬率。

对投资中业绩进行评价时,现代企业比较偏爱的还有一个财务指标----剩余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这个指标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这一不足之处。在这个指标的计算中,增值税转型导致息税前利润增加,导致经营资产减少,最终会使得剩余收益增加。

(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固定资产项目在投产后的营业期间内,各年现金净流量 NCF= 营业收入(1-T)-付现成本(1-T)+折旧×T。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付现成本的一部分,从之前的分析中得知,增值税转型会导致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固定资产初始成本降低,代入现金净流量的计算中,也即是公式中的付现成本会降低、折旧额会减少,最终会增加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

(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促进企业更新设备

企业在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时,通常采用的财务指标是净现值(NPV),即项目投资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合计。如前所述,增值税转型后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营业期内的现金净流量,这意味着消费型增值税会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更新。这对改变目前有些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增值税转型条件下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虽然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对于需要购进大量机器、机械等设备的行业和企业,税收减负作用显著,而对于其他行业和企业来说,增值税税负就不会有明显变化。

因此,企业要树立前瞻意识,抓住增值税转型机遇,对现存的旧固定资产是否更新进行全面的测算,合理选择新固定资产投资时机和旧设备的更新,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

同时还应建立不同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 将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包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额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区分开来,分别建立评估体系,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活动的正确性。

最后,将增值税转型与企业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各种税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曾平华,吴力佳,肖月华.浅谈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及财务应对策略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22).

[2]刘艳红.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1,(12).

篇3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财政收入;产业结构

一、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必然性

增值税是以货物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按其计算税额时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处理的不同,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对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对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包含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对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进行全额抵扣。比较三种类型增值税的税基而言,最大的为生产型增值税;其次为收入型增值税;最小的为消费型增值税。

我国于1984年10月正式建立增值税基本制度,实行之初,考虑到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并要抑制投资规模膨胀、经济过热,同时要保证财政收入水平,所以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从二十多年的实行情况来看,生产型增值税在一定时期内对鼓励我国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外贸交易和稳定财政收入等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逐渐出现了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现象,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转变为增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生产型增值税由于不能抵扣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额,所以抑制了投资、阻碍了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逐步暴露出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弊端,对现行增值税进行改革成为必然。所谓增值税转型,即是对增值税类型进行重新选择。我国于2004年1月29日率先在东北进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2007年7月1日起,又在中部地区6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中的8个行业进行了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这些试点为增值税转型做好了前期的试验和准备工作。2008年12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新《暂行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为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由此初步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虽然目前将生产型增值税转换为消费型增值税可能减少增值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但有利于鼓励技术进步、优化行业结构、增加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符合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现阶段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转型最优的选择。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要综合考虑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所以增值税的实施也是动态的,它的完善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丽水市的基本情况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全市现管辖莲都区一个区、龙泉市一个市及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景宁、松阳七县,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市的经济稳步发展,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8.19亿元,与全国同步跨上人均GDP1 000美元的台阶。近几年来,以纳爱斯为代表的地方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以竹木加工、电力、钢铁、采矿、医药、造纸、鞋革、羽绒、机械、五金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食用菌、水干果、茶叶、高山蔬菜等绿色食品产业,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工业化进程仍相对缓慢,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浙江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增值税转型对丽水经济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丽水市财政收入的影响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增值税占丽水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较大。增值税本身的增长比例也较大,从2005年至2009年,丽水市增值税收入由141 140万元上升到273 794万元,增长了93.98%,接近翻一番。同期,丽水市增值税收入的环比增长分别为19.71%、23.16%、14.12%、15.29%。通过查阅2008年和2009年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这两年丽水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有所放缓,同时2009年因实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减少了同期增值税收入,导致2008年和2009年增值税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较多。从短期来看,因增值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较大,其增长速度的下降必然会对丽水市财政收入的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无明显的负担。从理论上看,如果长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会刺激投资,鼓励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应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国民收入总体水平,从而使增值税收入同步增长。当然,具体到丽水市的情况,这一理论还有待于未来几年所产生的经济数据检验。

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带来短期增值税减少的同时,也可带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增加,能够抵减掉一部分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以不含税价格入账,以此计算的成本和计提的折旧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会增加,应纳企业所得税也会增加。

(二)增值税转型对丽水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1.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丽水市作为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工业经济比较薄弱,工业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都比较低。近几年来,丽水市通过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逐步提高工业投资的比重,丽水市从2005年起到2009年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一直在增长(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来源于工业企业,由于2009年开始部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企业的会计处理不同于往年,导致前后年统计数据口径不一样。同时,并非所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从丽水市国家税务局提供的数据资料得知,2009年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金额为12.86亿元,将此项金额加回去,可以看出2009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07亿元,比2008年有所增加,占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5.84%)。但与浙江省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比例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出,2005年至2009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39%、14.58%、13.63%、8.85%。可见,工业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还是比较审慎的,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各种因素,并不因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政策实行而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就是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丽水市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不是短期爆发式的。从长远角度看,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在当期销项税额中一次性全部扣除当期购买的固定资产包含的税额,在销项税额一定的情况下,当期抵扣的税额越多,所缴纳的税额就越少,消费型增值税对刺激企业投资的作用应是长期渐进的。同时,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相应变小,其进入成本的折旧额也会变小,当期的利润就会提高,这也会刺激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2.产业结构情况

产业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各个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丽水市的产业结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重,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发达国家一般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5%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0%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为60%左右。丽水市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还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还在逐年增加,而增值税转型后,主要是刺激工业企业投资和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所以带来的主要是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这无疑会加剧丽水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另一方面,从第二产业内部看,增值税转型最大的受益行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从长远看,增值税转型能够间接地促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而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科技的投入,丽水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要想加强丽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及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的技术,就要增大资本性投入,而这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可以实现公平税负,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鼓励资本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方面,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短期内增值税转型对丽水市财政收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增加的企业所得税抵减了一部分负面影响,同时从长期来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经济的增长,消费型增值税对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渐趋缓和。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增值税转型对丽水市财政收入的影响,政府是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没有什么贡献,所以也不可能引导丽水市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但可以促进丽水市企业革新现有陈旧的技术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加快丽水市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杨震,刘丽敏.增值税转型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税务研究,2005(03).

[2] 薛钢.从湖北的实践看增值税转型改革[J].中国财政,2008(6).

篇4

(一)纳入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下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增值税转型只将新增固定资产纳入可抵扣范围,允许抵扣的范围与转型前增值税征税范围中的固定资产规定相同。

(二)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170号)等有关规定,准予企业(指一般纳税人)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应包括:(1)国内采购(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固定资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进口固定资产,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用于自制(含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的货物或接受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4)购进或者销售固定资产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固定资产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等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固定资产和其他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发生的增值税都不能抵扣。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账务处理2009年1月1日起企业(包括原转型试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原试点企业不再设立“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科目。

[例1]甲企业购入机器设备一台,价款580000元,增值税98600元,运输费用5000元,货款及运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则转型前后(转型后指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后,下同)甲企业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转型前:进项税额和运费全部计人固定资产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683600

贷:银行存款

683600

转型后:运费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5000×7%=350(元)

应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98600+350=98950(元)

应计入的固定资产价值=580000+(5000-350)=584650(元)

借:固定资产

5846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8950

贷:银行存款

683600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第一,对固定资产等项目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后,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中不再包含取得时所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从而引起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资产总计、应交税费等的变化。上例固定资产不同账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如表1:

从表1可见,增值税转型后计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变小了,变小部分(98950元)计入了负债项目中的应交税费下的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中,转型前后的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增值税转型后为企业节约了货币资金。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额抵扣,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明显降低,为企业节约了货币资金,货币资金节约的程度视当期进项税额的抵扣情况而定。

(1)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能够完全抵扣

[例2]沿例1。假如企业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转型前企业当期销项税额扣减其进项税额后余额为100000元。

转型前:企业应交增值税为100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转型后:企业应交增值税为1050元(100000-9895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50

贷:银行存款

1050

转型前后增值税不同账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见表2:

从表2可见,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如能被全额抵扣,则增值税转型前后,购入固定资产及增值税的缴纳对企业总资产、负债的影响是相同的,不会对净资产产生影响。但转型后固定资产价值变小,银行存款支付减少,节约货币资产98950元,减轻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2)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不能完全抵扣

[例3]沿例1,假如企业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转型前企业当期销项税额扣减其进项税额后余额为80000元。

转型前:企业应交增值税为80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

转型后:企业当期不需缴纳增值税,且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18950(98950-80000)元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转型前后增值税不同账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如表3:

从表3可见,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如不能完全抵扣,增值税转型前后,购入固定资产以及增值税的缴纳不会对净资产产生影响,但转型后较转型前,总资产和负债均按当期未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18950元)减少。此时,企业当期节约的货币资金虽不如上一种情况明显,但同样减轻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应尽量提高当期销售业绩,销项税额越大,节约的货币资金就越多;在经济下滑时,企业可通过增大机器设备的投资额,减少企业的增值税支出。

(二)增值税转型对利润表的影响第一,增值税转型后,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净利润在固定资产增加的以后各期会有所提高。同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当期抵扣后不再计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导致企业各期计提折旧额减少,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引起企业所得税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当年应交的增值税减少,造成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减少,进而减小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减少所得税的支出。以后各年企业净利润不再受增值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影响,但较转型前仍然增加。因此,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推动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第二,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大时,营业收入可能也会随着增加,同时固定资产的增加会导致企业折旧费用额增加,财务费用也会因为投资借款的增加而上升,从而抵消了部分由于营业收入增加、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利润上升的好处。可见,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额越大,折旧率越大,对利润表中的项目尤其是对净利润项目的影响越大。

(三)增值税转型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在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购买固定资产的所有支出均计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而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后,购买固定资产时支出的现金则需分项列示,价款应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列示,进项税额则属于经营活

动现金流出。考虑到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一般都较大,且原有现金流量表项目均不包括这一项内容,笔者认为应在现金流量表中单列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表示。根据例2(即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能够完全抵扣,下称全额抵扣)和例3(即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不能完全抵扣,下称部分抵扣)的有关资料,增值税转型后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如表4(不考虑其他现金流量):从表4可见,如转型后全额抵扣,转型前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发生变化,但转型后“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减少了9895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也以同样数额增加。在转型后部分抵扣情况下,由于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只按抵扣数额减少,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按照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数(18950元)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以同样数额减少;而“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减少了9895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以同样数额增加。由此引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按照当期可抵扣的新确认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数80000元增加。但以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再受增值税转型的直接影响。同时,投资当年及以后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还有可能由于新增固定资产的作用而使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有所增加,从而使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上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

(一)偿债能力指标的变化从表1、表2、表3可,增值税转型后,流动负债减少,流动资产增加,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流动比率的变化情况见表5:

从表5可见,增值税转型后,在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能够完全抵扣的情况下,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保持不变,流动比率提高;在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不能完全抵扣的情况下,不能抵扣部分造成流动负债减少,得以抵扣的部分使得流动资产增加,流动比率上升。

(二)资产运营能力指标的变化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运营能力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上。由于转型后计人固定资产的成本变小,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减少,即使企业的营业收入保持不变,固定资产周转率也会提高。

篇5

增值税是对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是我国第一大税,在税收总量中约占40%的比例。增值税的普遍计税方法是: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当期进项税。按可抵扣的进项税范围不同,增值税大致上分为三种类型: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允许企业将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进项税款一次性全部扣除;生产型增值税是不允许企业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有的进项税款。收入型增值税则介于前两者之间,即允许企业分次、逐步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

一、增值税转型已成历史必然

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只有我国和印度尼西亚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在运行中暴露和产生了难以克服的缺陷和漏洞,突出表现在:一是没有完全解决重复征税问题,不利于有机构成较高的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不利于简化征管手段,提高了税收成本;三是使企业出口退税难以充分实现,出口货物价格中含有某些税收成份,不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增值税实现转型已成历史的必然。

早在2003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就已宣布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试点工作将在东北地区的8个行业率先推行。但试点工作正式展开的日期,却一再推后,从原定2004年1月1日,再到当年的7月1日,直至今日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尚未开始。究其主要原因是存在两个顾虑:一是担心转型会导致财政减收、改革成本过大,财政负担沉重;二是担心转型会造成投资过热,对本“已过热的经济”火上浇油。

二、增值税转型顾虑分析

以上两种顾虑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此种担心显得有点多余,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因转型而产生的减收和投资过热问题。

(一)正确看待减收问题

据财政部测算,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机器设备大约占2/3,房屋建筑物约占1/3。机器设备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企业的技术进步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增值税转型如果暂时只考虑机器设备的抵扣,全国统一实行增值税转型,当年就将减少财政收入500亿元~800亿元。如果全面转型,将减少1000亿元左右。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减收问题呢?

1.减收只是暂时现象

增值税转型形成的政策性税收收入减收当期肯定会对增值税收入的年增长幅度产生影响,但这只是暂时的。首先,增值税转型的税收收入补偿是远期实现的。如果将增值税转型看作是国家对经济的投资,正如企业利润不能完全补偿当期投资一样,要求增值税单个税种当期全部补偿税收减收是勉为其难的。增值税转型将刺激投资增长和资本形成,提高国民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随着投资和经济发展,整个增值税的税基还会扩大,最终,增值税项下的财政收入还会恢复到现在水平,并进一步增长,超过现有水平。其次,增值税转型之后,纳税人的税负减少,利润会增加,企业所得税会随之增加,而且随着征管力量的加强,国家税收也存在着增收因素。因此增值税转型造成的增值税收入增幅下降部分,从整个税制改革和征管效率提高上可以解决一部分。

2.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使国家财政对减收有了足够的承受能力

从财政收入与GDP的增长幅度的平衡关系来看,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减收,财政收入是有一定承受空间的。从理论上讲,财政收入与GDP的增长保持相对平衡,是比较健康的。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GDP为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2005年财政收入为308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大大超过了GDP增长速度。实际上,假如GDP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10%或11%就够了。这样看来,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为增值税转型奠定了良好的财力基础,对于减收国家财政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3.不能较多强调增值税的收入效应,不能单纯因减收而否定税制改革

我国在1995年时增值税就约占整个税收总额的5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20%。1994年税制改革后,税收政策过分突出了国家聚集财政资金的功能,较多强调了增值税的收入效应,使财政更加依赖于增值税一个税种。但事实上筹集财政资金不应成为实施增值税的第一目的和本意。增值税的转型改革必然会导致财政收入规模的暂时调整变动。财政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但财政问题首先应从完善增值税机制和整个国家税收的制度上通盘考虑,绝不能将改革的内容逐项分割开来,以财政收入是否增大作为逐项选择改革项目的出发点。

(二)正确看待投资过热问题

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将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一次性全部扣除,虽在客观上会刺激投资的增长,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1.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本身亦未能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问题

从理论上讲,生产型增值税具有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效应。但生产型增值税不是控制投资过热的唯一方法,因为税收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的调节一般只能通过影响投资方向和规模来间接发挥功能,且调节对象主要是新增投资,对已形成的投资却不足以发挥作用。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失控现象依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引发投资膨胀的根源在于投资主体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晰,缺乏健全的投资约束机制,加之政府行为存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偏好。生产型增值税课税行为如果不能结合膨胀深层根源的改造,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结构性投资失控现象也依然存在。我国某些行业如能源、交通、原材料、高新技术等产业并不存在投资膨胀问题,而是投资不足,投资失衡。而加工业投资出现过热现象。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所有固定资产投入均不加区别地不予扣税,因此无助于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反而愈加强化。而消费型增值税虽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投资,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2.消费型增值税只是对部分企业的投资有刺激作用

从原理上分析消费型增值税确实有助于投资的增加。但是投资客观上有规模要求,因此消费型增值税只对那些处于盈亏临界点企业投资项目有一定的刺激效应,而不会对所有企业投资项目都有刺激效应。例如重化工工业的实际投资至少上亿元,仅仅减少一点税,对企业投资决策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3.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已见成效,为增值税改革增强信心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从2004年4月开始,发改委已经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清理项目,实施宏观调控。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这表明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现象受到了抑制。这无疑为增值税改革的继续推进吃下一颗“定心丸”。

4.增值税改革不应成为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税制是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当中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税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为每个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是为了配合经济周期。过热了要抑制投资,疲软了又刺激投资,这不是税制应该扮演的角色。当初为了抑制投资过热将增值税设计成生产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如果将税制作为调控的手段,朝令夕改,会导致企业会计核算、投资回报预期混乱,令企业无所适从。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让税制符合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而不是短期需求。国家遏制经济过热的目的还是要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从这个角度出发,实行增值税改革不但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威胁,相反能够为未来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动力。因此经济波动不应左右税制改革的方向。

三、加快增值税转型的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增值税转型已成历史必然。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下,从“生产型”到“消费型”的一步到位显然不大现实,也不大可能,应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转型。

(一)先实行较窄范围的定向消费型税基,然后再过渡到全面的消费型税基

也就是说,先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高新技术、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优化,而对其它产业目前仍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使二者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并存;待时机成熟后在全国范围所有征收增值税的产业中采用消费型增值税。从国际经验看,绝大多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都曾做出过类似的过渡性规定。

(二)固定资产中的机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可分步转型

由于机器设备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关系紧密,且在固定资产中占较大比例,故第一阶段可先允许机器设备中所含的进项税额抵扣,以解决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一段时间以后再在厂房、建筑物等项目中实行。

(三)对新老设备分别处理,实现有序交替

在转型过程中将会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企业原有设备如何扣税。假如明天实行转型,那么企业在今天以前所购入的设备是否允许扣税?对此,比较稳妥的解决思路是采取老设备老办法,新设备新办法,即转型之后购入的设备当期全部允许扣税,转型之前购入的设备则一律不允许追溯扣税,以保持财务会计核算中的严谨和可操作性。

(四)税改时间不宜过长

篇6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吸引鼓励县内外客商投资兴办工业项目,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外各类公司、企业、其他机构和个人在我县境内投资新建、扩建的工业项目。

二、行政服务

第三条我县是安徽省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县,享有143项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在项目立项、选址、用地、环保、税务等审批、审核或备案方面,除国家明确规定需经省级以上办理外,可直接办理。

第四条入驻县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集中区的工业项目,由所在区管委会全程代办项目审批和建设期间的一切手续;入驻园区外的工业项目,由县行政服务中心全程代办。

三、行政收费

第五条工业项目按照《怀远县免收工业投资项目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意见》(怀政办〔2006〕85号)对涉企3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免缴。

四、财税政策

第六条我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在本县投资的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工业企业,至2010年底,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在我县投资的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七条我县属于国务院在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城市,享受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

在我县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力业、采掘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类30个行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购进、自制的固定资产、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及所支付运输费用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在我县落户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可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企业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摊销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

五、奖励扶持

第八条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从投产年度起,五年内企业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按前二年全额、第三年至第五年50%的标准,由财政部门安排资金奖励企业。

境外投资者新建固定资产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所得税除享受国家减免优惠政策外,在减半征税期间,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

投资者新建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五年内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

第九条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从项目投产年度起五年内分别按50%、40%、30%、20%、10%的标准,由财政部门安排资金奖励给企业。

第十条在享受财税政策期满后,企业照章纳税且增长超过上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30%以上的,按超出上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30%,在次年第一季度内一次性奖励给企业。

第十一条支持现有企业再投资。企业年度(或跨年度的12个月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自投产之日起,第一年奖励企业新增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和新增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全部;第二年奖励企业新增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和新增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

第十二条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自投产之日起,第一年奖励企业新增上缴增值税和新增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全部;第二年奖励企业新增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和新增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全部;第三年奖励企业新增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

第十三条鼓励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对二年内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的竣工投产工业项目,一次性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20万元。

第十四条企业自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之日起,前三年按所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给予财政扶持,之后五年再给予50%的财政扶持。

第十五条企业产品自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之日起,前三年按所缴纳该产品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给予财政扶持。

第十六条积极推动品牌建设。凡荣获“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20万元;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5万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3万元;荣获“安徽名牌”或“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1万元。

第十七条支持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对新获得质量奖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获全国质量奖的奖励5万元,获得安徽省质量奖的奖励1万元,新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或相当水平认证)的,每获得一项认证奖励5000元。

六、土地政策

第十八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意见精神,保障工业项目用地,土地出让最低价执行全国工业用地出让第十四类地区标准。

第十九条按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有关规定,工业项目土地经批准可以用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作价出资的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条对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投资强度200万元/亩以上,且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按期建成投产后一次性奖励企业20万元。

七、其他规定

第二十一条对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大型工业项目,按照“一企一议”、“一事一议”原则,另行商定具体优惠政策,同时不再重复享受本规定中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所列之外的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及沿淮地区发展等涉及工业企业的其他优惠政策,可一并参照执行。

第二十三条享受原优惠政策的工业企业比本规定优惠的按原规定执行,没有本规定优惠的从本规定施行之日起符合条件的按本规定执行,但不再对本规定实施前的优惠部分予以弥补,相关奖励扶持政策不重复享受。

篇7

关键词:增值税 全面转型

增值税及增值税转型的内涵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的差额,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相当于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额。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亦即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称为生产型增值税;只准许抵扣当期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称为收入型增值税;准许一次性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应税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各类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转型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世界上采用增值税税制的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都是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调整目的及内容

增值税调整目的: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调整内容如下:

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仍然是遵循从前,房屋、建筑物等仍不能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如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也不纳入增值税改革范围,即企业购入以上设备,不允许抵扣其所含的增值税。

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增值税全面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2006年到2010年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作为流通税的一种,增值税按其本意是对企业新增加的价值征收,而不对购进的价值征税。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不允许企业扣除购进的固定资产,导致重复征税。

专家指出,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变化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从而避免重复征税,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对市场机制的扭曲。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配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

从行业看,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全行业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的机械设备、石化业、电燃水业、建材业、钢铁和食品饮料业等获得较大的抵扣税额。要衡量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对行业公司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每年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如何估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直接用固定资产年末余额减固定资产年初余额替代固定资产增加值,将大大低估政策的实际影响,对所有上市公司而言,低估幅度约为150%。因此,不妨采用现金流量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来估算。

以单年的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抵扣来估算对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累积影响,为现金流和净利润增加的金额均相当于当期新增固定资产金额的14.025%。分期看,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比较均匀,第一年为当期新增固定资产金额的2.55%,以后各期均为当期新增固定资产金额的1.275%。企业在每年都会新增一定的固定资产,因此,分期来看具有叠加效应,这也是增值税转型的真实效果。

对净利润而言,第一年将增加单期新增的固定资产额的2.55%,之后逐年上升,正面影响逐步加大,至第10年为单期新增的固定资产额的14.025%,之后保持恒定。如果以2007年所有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平均增速为基础,按新增固定资产增速和净利润增速不变计算,10年中的净利润增幅逐渐增大,平均为8.21%;如果按上市公司净利润和新增固定资产增速分别为10%或15%测算,10年中的净利润增幅逐渐增大,平均分别为6.62%和6.08%。

在A股中,现行增值税覆盖的所有行业都受益。但是,对现在尚未开征增值税的行业比如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建筑安装业等,是否以后取消营业税而改征增值税,这对利润的影响目前还不确定,需要待具体的征收办法出台而定。

从大类行业来看,增值税转型对利润增速影响最大的前八位行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金属、非金属;造纸、印刷;木材、家具纺织、服装、皮毛、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采掘业。

从细分行业来看,增值税转型对利润增速影响最大的前十位行业是:炼油业金属丝绳及其制品业;造纸业;陶瓷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其他生物制品业;乳制品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棉纺织业;航空航天器。

增值税转型对缴纳增值税的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影响也不同。总的来说,对于需要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购进大量机器、机械等设备的行业和企业,增值税减负效应会非常明显。而对于不需要购进大量机器、机械等设备的行业和企业,增值税税负就不会有明显变化。

实施增值税转型,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统筹考虑各项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税负影响,把税收安排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考虑,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在税收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增值税全面转型的作用及意义

增值税改革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刺激扩大企业投资,也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增强经济实力的手段,也是继企业所得税改革之后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篇8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行业效应;微观效应

中图分类号:810.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016-03

一、文献回顾

2009年1月1日起,中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增值税转型后的政策效应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进行增值税转型政策效应分析前,本文先对国内增值税转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主要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增值税转型对宏观经济影响。有代表性的成果是陆炜、杨震(2002)《中国增值税转型可行性实证分析》,作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构建计税依据的实证模型,阐明了不同类型增值税对政府税收收入、国民经济投资活动的影响,结论是:消费型增值税具有良好的政府税收收入自动稳定器作用及对投资的反经济周期直接鼓励作用。二是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政策会有相应变化,因此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李长春(2006)《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筹资和投资活动的影响》一文,对上市公司转型前后ROE变化进行了分析,以说明增值税转型对配股融资的影响;通过对上市公司利润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转型后企业的融资能力会获得提高;通过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增值税转型后企业投资活动将会增加。

二、增值税转型的行业效应

1.样本的选取。本文相关原始数据全部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选取2008―2010年三年间各行业每年年初、年末固定资产原值的样本数据。样本选取标准为:(1)2008―2010年间所有上市公司各年年度财务报告中的固定资产原值。(2)公司净利润和各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均为正值,剔除固定资产原值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为负值的上市公司。因期末减期初差额为负值,表明该公司当年固定资产不仅没有投资,反而进行了固定资产处置,故这种情况与增值税抵扣没有关系。(3)提供的数据资料足以进行增值税转型计算,即净利润为正值,股东权益为正值,且有关财务数据完整的公司。(4)样本中排除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行业等非增值税实施范围内的行业。选取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等增值税转型潜在影响较大的行业。

根据上述标准选取样本,2009年符合条件的样本公司291家,2010年符合条件的样本公司428家。

2.行业影响分析。各行业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于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年初固定资产原值。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额可以抵扣,这里的“固定资产”指外购的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设备、工具和器具,由于在公开的财务数据中无法取得设备、工具和器具的投资额,本文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行业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设备、工器具投资额,计算出全社会行业设备、工器具投资比例,然后,根据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计算出上市公司行业设备、工器具投资额。

各行业不含税设备工具投资额=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行业设备、工器具投资比例

当年抵扣增值税额=不含税设备工具投资额×17%

下页表1为全社会各行业设备、工器具的投资比例。《中国统计年鉴》已公布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数据,2010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为了计算分析的需要,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2010年全社会各行业设备、工器具的投资比例(见下页表1 )。

假设购进设备、工器具的适用税率均为17%。下页表2是根据表1和各行业2009年和2010年数据计算的购进设备、工器具投资总额和已抵扣增值税额。

由表2可以看出,增值税转型后采掘业、水电煤气供应业和制造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较多,增值税转型使这三个行业每家上市公司受益都在千万元以上。就2009年来看,采掘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在12亿元以上,水电煤气供应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近2亿元,制造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6 000万元以上;就2010年来看,采掘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在13亿元以上,水电煤气供应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近7 000万元以上,制造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3 000万元以上。就二年期限看,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和信息技术业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抵扣进项税额,2010年比2009年有所增加。为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的具体受益情况,下面通过计算财务指标来分析。

三、增值税转型的微观效应

本文通过分别计算生产型增值税下和消费型增值税下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来分析增值税转型的微观效应。

消费型增值税下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

消费型增值税下每股收益=净利润/当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因消费型增值税下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在生产型增值税下计入设备的原值,因此,可抵扣进项税额通过影响每年折旧额而影响会计利润,使得生产型增值税下的会计利润少,消费型增值税下的会计利润多。本文假设设备的平均折旧年限为五年,2009年是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的第一年,无累计折旧额影响,故:

生产型增值税下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当年抵扣增值税额/5)/年度末股东权益

生产型增值税下每股收益=(净利润-当年抵扣增值税额/5)/当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因2010年需要考虑抵扣增值税额的累计影响,故:

生产型增值税下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当年抵扣增值税额+上年抵扣增值税额)/5]/年度末股东权益

生产型增值税下每股收益=[净利润-(当年抵扣增值税额+上年抵扣增值税额)/5]/当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净资产收益率的统计分析。通过对2009年291家上市公司ROE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009年291家上市公司消费型增值税下ROE平均值为11%,生产型增值税下ROE平均值为10%。因本文需要考虑折旧额的累计影响,故删除了2010年有相关数据而2009年没有相关数据的公司,因此,2010年样本公司只剩下181家了,这181家公司在消费型增值税下ROE平均值为12%,生产型增值税下ROE平均值为11%,即增值税转型使得上市公司ROE平均值提高1个百分点。表3列示的是增值税转型后两种增值税下ROE差异排名前十名的上市公司。

由表3可知,受益增值税转型的上市公司中,600339公司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提高6个百分点,201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提高9个百分点,600230公司2009年和2010年都提高4个百分点,000898公司2009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这说明增值税转型确实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受益。

2.每股净收益的统计分析。每股净收益是持有每股股票带来的收益,它是考查上市公司的重要财务指标。经过分析,2009年291家上市公司消费型增值税下平均每股收益是0.47元,生产型增值税下平均每股收益为是0.46元,即增值税转型使得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提高0.01元。2010年181家上市公司消费型增值税下平均每股收益是0.55元,生产型增值税下平均每股收益是0.53元,即增值税转型使得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提高0.02元。可见,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了明显的有利作用。

从表4可知,增值税转型确实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受益最大的是000898公司,其每股收益2009年提高了0.24元,2010年提高了0.29元。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某些上市公司这二年每股收益提高并不一定是其盈利能力真正提高了,而是受益于国家的税收政策。

四、研究结论与局限

通过对上市公司行业投资额和财务指标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增值税转型受益较大的行业是采掘业、水电煤气供应业和制造业;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了明显的有利作用,使得样本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提高了1个百分点,每股收益平均值提高了0.02元,某些上市公司远远超过平均值。

在本文的研究中,由于样本公司购入设备的具体使用年限无法获取,文中以五年为折旧年限计算增值税抵扣额对公司会计利润的影响,这很可能与购入设备的实际折旧年限不一致,进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1]陆炜,杨震.中国增值税转型可行性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2]王素荣,蒋高乐.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研究[J].会计研究,2010,(2).

篇9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

中图分类号:FS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235-02

1 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动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所谓增值,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只允许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产的价值,如原材料、燃料等。因此,生产型增值税的增值部分实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其税基最大,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增值税除允许扣除流动资产的价值外,还可以扣除固定资产的当期折旧价值,其增值部分实际上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小于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一次性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全部价值,实际上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征税,而生产资料不征税,因此其税基最小,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我国2009年1月开始实行的增值税改革,就是将原来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即增值税转型。

在全社会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下,我国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旨在降低企业的税负,促进宏观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其核心内容是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与以前实施的增值制度相比,此次增值税转型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改变:

(1)允许企业新购譬如的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并明确:①除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外,包括混用的机器设备在内的其他机器设备均可抵扣;②不动产在建工程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所谓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③根据其上位法授权,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具体明确为应征消费税的游艇、汽车和摩托车。个人拥有的上述物品容易混入生产经营用品计算抵扣进项税,为堵塞漏洞,规定凡纳税人自己使用的上述物品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但如果是外购后销售的属于普通货物,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2)对企业新购设备所含进项税额采用规范的直接抵扣办法,不再采用先征后退、增量抵扣的办法,增量抵扣是指纳税人当年新购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只能在纳税人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增值税额中抵扣,没有新增增值税额的不允许抵扣,而直接抵扣办法,纳税人当年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抵扣不完的结转以后年度抵扣。

(3)为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在扩大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范围、降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的同时,调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把增值税的征收率分别由原来的6%和4%统一调低到3%。

(4)与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配套,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用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同时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此次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总的来说都是利好,它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增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2.1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可以增加企业盈利。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置设备的进项税额直接抵扣,减少企业税收支出。虽然同时降低了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额造成所得税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企业利润还是有所提高的,如购入价值10万元的设备,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在生产型增值说形式下,企业新增固定资产11.7万元,每年的折旧额为1.17万元,每年可使企业少缴所得税0.386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2.3724万元。在消费型增值税形式下,企业新增固定资产10万元,可少缴增值说1.7万元,虽然第年折旧额为1万元,使企业少缴所得说为0.33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2.0277万元,比生产型增值税形式下少0.3447万元(2.3724―2.0277),但企业总利润还是增加了1.3553万元(1.7―0.3447)。

(2)增值税转型提升设备当年的现金流量,增值税转型最终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来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年,由于企业可以少缴增值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出的大幅减少而有所上升,但以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再受增值税转型的直接影响,同时投资当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除了受增值税抵扣的影响外,还有可能由于新增固定资产的作用而使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有所增加,因当年投资固定资产对于现金支出的影响一般高于新增固定资产。而且,受其影响,融资现金流量中的利息支付也会有所上升。

2.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其他方面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原有的增值税制度下,高新技术企业既要承担多投固定资产的压力,又要承担多缴税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增值税转型可使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得到更多进项税额的抵扣,获得更多的减税收入,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2)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由于固定资产增值税额不能抵扣,使许多企业不愿意更新设备,造成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企业进行投资,更新设备、提高技术,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此次增值税转型中将矿产品增值税恢复到17%,有利于矿产品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一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增值税转型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此次增值税转型总体上说对我国极大部分企业都是有

利的,但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如橡胶制品业、印刷业和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家俱业、电力、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因这些企业在新税制下能得到较大额度的进项税抵扣,因此受益较为明显。而一些固定资产投入较少的企业,如劳动密集企业、商业企业以及还没有开征增值税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受增值税转型的影响相对较小。小规模纳税人在此次增值税转型中因将税率统一降至了3%,也能不同程度上受到制度的激励,获取一定的利益,各不同行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抓信增值税转型带来的有利时机,采取相应措施,促使企业长期稳步发展。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行产品更新换代,以省下更多的资金,增加利润,扩大生产,同时要注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购入时机,加强发票管理等内部管理机制,配合增值税转型的实施以获取更大利益,(1)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固定资产(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用于自制固定资产(含改扩建、安装)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享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政策,如果购进时不能分清固定资产用途的,也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待明确购进固定资产的用途后,再最终决定是否能进行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2)采购固定资产必须选择供货商的纳税人身份。在采购固定资产时,供货商的纳税人身份有两种,即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应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因为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2)合理选择固定资产购入时机。因为当期进项税额只能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未抵扣完的将结转至下期抵扣,所以企业应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入固定资产,以实现全额抵扣,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做出财务预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配合。

小规模纳税人要加快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时刻把握政策的变化,根据政策变化搞好生产经营。此次增值税转型中,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2%,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可利用这些资金加大生产投入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加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篇10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消费型增值税; 投资; 筹资; 财务对策

增值税是指从事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目前它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由表1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8年增值税占我国税收总额的百分比均超过了30%,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11月,为降低企业投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调整,应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从而实现了我国增值税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全面转变。这一转型,预计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 233亿元,势必对我国经济和各个企业都产生重大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所谓增值税转型,其核心内容是企业购入固定资产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从销项税中抵扣。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实质上是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其一,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其二,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如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摩托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其三,对规模小、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不再区分工业和商业设置两档征收率,而将增值税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其四,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其五,将矿山企业外购设备纳入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同时将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其六,将纳税申报期限由10天延长至15天,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最显著的影响是直接刺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除此之外,还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等。比如增值税转型对房屋建筑物所含税款不予抵扣,而对机器设备所含税款可以抵扣,那么企业为了获得增值税的抵扣,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就会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房屋建筑物,同时又会加大对机器设备的投资和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这种更新改造投资,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增加产量、提高产品性能、减少入账固定资产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另一方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而其完工才允许抵扣的规定会影响建设期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对高投资综合回报率的追求,这必然促进企业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加快建设进度,缩短购建周期,提高工程投产率,进而提高企业资本收益率。

增值税转型可以提高企业净现值,使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边界扩大,进而扩大企业的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从净现值法来看,增值税的抵扣会使现金流出减少,从而使投资净现值增大。假设某个企业一次投资2 340万元,其中购入设备价款2 000万元,进项税额340万元。设备可使用10年,每年营运收入3 000万元,营运成本2 000万元,所得税率25%,不再考虑其他与比较无关的支出和收入,通过表2的计算,可以比较在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下有关经济项目差异。

可以看出,生产型增值税下的年折旧比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年折旧高出34万元,税前利润也就低了34万元,扣除所得税的影响,生产型增值税下的企业净利润比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净利润低了25.5万元。如果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从上面的假设就可以得出,生产型增值税下企业的净现值为3 805万元,而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的净现值为4 145万元,相比之下,转型后企业投资的净现值提高了340万元,其实,只要企业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就是可行的。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每年的现金流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也有利于刺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且形成良性循环。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会使企业投资力度加大,而企业设备投资所需的巨大资金量,必然要刺激企业的筹资活动。企业除了要利用已有积累及内部融资来进行投资外,一般还需要通过发行新股、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外部筹资活动来筹集设备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即企业筹资决策的关键是要在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之间做出选择。

因此,企业在筹资时应根据自己的经营规模、抗风险能力的强弱来利用负债资金,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回报、扩大投资带来的折旧费和财务费用之间的差异比较,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获利能力,债务利率与财务杠杆效应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合适的债务利率,提高企业权益资金的使用效益。如在投资报酬率高于负债利率时,由于财务杠杆的效应,企业进行债务资金筹资,可以提高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如果投资报酬率等于负债利率,则不同筹资方式对权益资金的报酬率没有影响;如果投资报酬率小于负债利率,则进行债务资金筹资反而会降低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在增值税转型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成本降低,计入损益的折旧费用减少,企业利润相应增加,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在负债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适当增加筹资结构中债务资金的比重。

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收益及其分配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所得税的影响和对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的影响。转型后,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原值将会降低,相应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也会减少,从而节约成本,使公司的利润总额增加。另外,当年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一次性全额抵扣,会减少企业的纳税额,也会导致当年利润大幅上升。以企业购入价值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的一台机器设备为例,设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对其计提折旧,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少了34万元,年折旧额减少了3.4万元,由于当年增值税减少而减少的城建税(按7%测算)和教育费附加(按3%测算)为3.4万元,由于折旧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减少而导致利润增加,进而应多承担的所得税费用为1.7万元,最终使当年盈利增加5.1万元。

但增值税转型后,企业能否增加利润分配的额度,则取决于现金流量。转型后,在投资当年,由于增值税转型会减少企业的纳税额从而减少了现金的流出,但转型刺激了企业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导致总折旧费用上升,财务费用也可能由于贷款的增加而上升,产生现金流出,从而抵消了部分由于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利润增加,企业总的现金净流量反而可能会减少,因此企业不会因为转型而增加利润分配。

五、增值税转型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企业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固定资产(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用于自制固定资产(含改扩建、安装)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享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政策。

(二)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应慎重选择供货商

如果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通常同等条件下,从一般纳税人处进货,价款中含的税额要比小规模纳税人多一些,因此宜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作为供货对象。如果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在采购固定资产时,通常应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自己的长期供应商,这样企业购货的进项税额才能抵扣,当然,如果小规模纳税人供货商的价格远低于一般纳税人时,也可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作为供货商,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做出选择,以使自己企业的税负达到最低。

(三)企业采购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时机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购入固定资产,就可以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在一定时期,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则购进固定资产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实现抵扣的现象,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抵扣的幅度。这就要求企业要控制好认证进项发票的时间和金额,通常发票的认证期限是90天,在这期间可以选择销项税额多的月份去税务局认证,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加快资金周转。

但就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而言,一些大型设备在价格上比以往更具优势,就连贷款也降低了门槛。而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需要大量的商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所以,现在正是企业为未来占领市场打下基础的良好时机,企业可以通过淘汰落后设备,大力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S].2008.

[3]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