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审计假设,是指为开展审计实践,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所设立的前提条件或先决条件。它是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作出的合理的、但仍需证明的命题。依据这些审计假设,才能确定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审计的过程与方法,审计承担的责任范围等。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关于审计假设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独立性2、非矛盾性3、主观见之于客观4、客观性5、抽象性6、有效性7、逻辑性。
二、研究审计假设应说明的几个问题
1、应参考会计假设
因为审计主要是借助会计信息,并以其为媒介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审计与会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样,会计假设的提出也会影响到审计假设的提出,故应考虑会计仅设是怎样提出的。
2、要区分审计假设与审计原则
正如会计假设不同于会计原则一样,审计假设也应区别于审计原则。会计假设只是提出会计原则的前提条件或基础,只有在确立了会计基本假设之后,才能够制定会计处理的原则,例如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有了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因此在研究审计假设时,不能将其与审计处理的原则混同。
3、审计假设应力求精练
审计假设应力求精练,要有最大限度的涵盖性,不能过于具体、琐碎,应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应能揭示出审计实践和审计理论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三、审计假设的内容
1、审计可验证假设
审计对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资料(总称经济资料)进行审查,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这些经济资料可以验证,否则审计将无法进行。这条假设说明:(1)审计人员能以合理的时间和成本,采用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到一定范围内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将其与事先选用的恰当的审计标准相比较,据以进行职业判断,进而能以合理的把握得出有说服力的审计结论(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管理建议书等)。(2)被审单位必须提供完整的经济资料,否则审计将无法进行,审计人员可拒绝接受无法予以验证的业务或对无法验证的项目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3)审计人员可以发现经济资料中存在的重大错弊。(4)可验证的受托责任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审计类别,如会计报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离任审计等。不同类别的审计能够实现不同的审计目标,起到不同的审计作用,从而实现审计的职能。
2、审计可信赖假设
审计结果是可以信赖的,因为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是可以信赖的,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独立于委托者和受托者,是以客观公正的第三者形象出现的。(2)审计人员具备了职业所需要的胜任能力和谨慎态度。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学识、工作能力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特别强调要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态度,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对客户的机密负有保密的义务。(3)审计职业承担着与其相适应的审计责任。审计机构和人员一旦因自身的原因如违约、过失、欺诈等给有关方面造成了损失,就要承担与此相适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反过来又能促使审计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审计机构关注审计工作质量,使得经过审计的经济资料更可靠,对使用者更有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3、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
这一假设的含义是若无相反的证据,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现在和将来仍是如此。设立这一假设的目的在于解决被审单位经济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连续性与审计行为的期间性之间的矛盾。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正常情况下是连续进行的,为了对其进行正确核算,产生了持续经营假设和分期假设,但审计活动是有期间性的,即只对某一特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资料进行审查,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对前期(或期初)的经济资料是否也需要审查?这一假设明确了这一问题。(1)确定了审计范围。审计人员只需重点关注本期经济业务的发展、变化及其结果。而对已经过审查且被认为是正确的、与本期相关的前期资料,若没有发现相反的证据,则可不必进行重复审查。(2)界定了审计责任范围。若没有发现相反证据,本期审计不承担有关前期资料的审计责任。
4、内控制度局限性假设
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可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但当发生串通舞弊时,内控制度则可能完全失效,而且串通舞弊是很难发现的,尤其是在短暂的审计时间内更是如此。因此中外审计责任的规定都没有包括串通舞弊在内,除非有证据表明存在着串通舞弊,而审计人员没有给予必要的职业关注,则另当别论。这进一步明确了审计责任的范围和界限。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强弱程度,即设立的健全性程度和执行的有效性程度,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据以判断最可能产生错弊的环节及诸弊的类型,从而迅速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及应采取的主要审计程序与方法,从而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这是产生制度基础审计的依据,即实质性测试应建立在对被审单位内控制度进行调查了解,及对其进行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之上。又由于抽样审计技术的运用,必然产生审计风险,其中:符合性测试存在控制风险,实质性测试存在检查风险,而且审计风险又是可以控制的,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以控制审计风险为出发点,又产生了风险导向审计。
四、审计假设与审计原则
有很多人将1、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可减少钻弊发生的可能性;2、审计风险是可控制的;3、能够选用恰当、客观的审计标准;4、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有差别的等内容,也作为审计假设,笔者认为不妥。严格地说,这些并不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只能说是审计的推理,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指导审计工作正确进行的原则规定,正如会计原则之于会计工作一样。具体可表述如下:
1、审计总体要求:独立性、职业谨慎的态度;
2、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
3、实质性测试应建立在调查、了解内控制度及其符合性测试基础之上;
4、审计过程中应控制审计风险,使之降至最低;
5、选用恰当、客观的审计标准;
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防范
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存在或多或少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层出不穷,这种行为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也损害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有两个权威代表,一个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个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对外披露财务报告时,有目的地控制相关信息。
本文无意于探讨哪个定义较全面,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基于一定的目的在编制财报和进行业务处理时,主观上有意选择有利于公司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业务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有目的地改变报告披露的内容与事实。在信息不对称和披露不完全的情况下,使报表使用者对公司真实收益状况误解。盈余管理实质上就是在符合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范围内“造假”。盈余管理不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只是把盈余人为的安排在特定的期间,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手段,改变了特定报告期的会计数据,但从企业整个寿命周期来看,企业实际的盈余是没有改变的。
二、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
1.会计固有的特点和局限性。现行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等项目,企业管理者有利用这些项目操纵盈余的空间;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导致的会计判断也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选择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益相关人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和导致不同的经济决策,这就使得管理者有可能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
2.信息不对称。只要管理者对企业的信息不作客观、完整、及时披露的话,信息使用者就很难获得企业全部内部信息,从而也就不能肯定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公允与充分的,使得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可能,而且,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程度影响着企业盈余管理空间的大小。
三、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分析
如前所述,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其实质上是管理者利用制度有意掩盖全部客观的会计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那么分析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主要有经营管理人员报酬最大化动因、筹资动因、节约税收动因和规避政治成本动因。
1.经营管理人员报酬最大化动因。企业管理人员,甚至是企业的职工,其能否获得奖金以及奖金的具体数额,往往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关。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离不开目标利润的完成情况、产值、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每股收益率等各种财务指标的高低。在奖金的驱使下,管理层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来使报告的业绩考核指标更好看。比如在企业不能完成目标利润或扭转亏损的情况下,管理者便采取能提高利润的会计处理,比如变更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发现前期差错当期不调整,减少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会计手段来增加企业的利润或减少企业的亏损。
2.筹资动因。无论债务筹资还是权益筹资,投资人为了提高资金的回报,降低风险,那么他们对需要筹资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比如,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就会在放款的相关合同里和借款企业签定保护性条款,类似限制借款企业的借款用途、举债规模、发放现金股利的水平等会影响偿债能力的行为发生。一旦借款企业出现违约行为,按照合同的约定,债权人是可以对借款企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因此,企业为了要筹得所需资金,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投资人愿意掏钱,这样,当企业的实际情况比预期的要差时,管理者就会采用一些会计手段来使报表数据(比如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看起来不错,投资人如果没有质疑被粉饰过的数据,他们就会相信企业是能给他们的资金投入带来回报的。
3.节约税收动因。企业所得税,一般以会计利润为基础,再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为了。合理避税,减少现金流出,往往尽量降低报告利润。尽管每年会有一次所得税汇算清缴,从而缩窄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仍有一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可供企业自行选择,此外,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会计制度和税法制度不一致的情况,也给企业管理者为了节税而进行盈余管理带来机会。
4.规避政治成本动因。政府既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员,也是企业的管制者。作为企业,多数是不希望自己引起政府的注意。特别是大型企业、垄断性公司,其公布的利润较高时,会引起媒体或消费者的注意,政府迫于公众压力,往往会对其增加新税负或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捐赠、慈善、实施公益性项目等。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越有可能调整当期利润,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会设法降低利润。一些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一方面是迎合政府的目标进行盈余管理,另一方面,管理者的前途与企业的业绩关联,管理者为了有可能为了仕途而进行盈余管理。
四、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防范措施
通过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动因分析,现今条件下,本文认为盈余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讲,是难以避免的,但盈余管理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所以对盈余管理有必要防范。
1.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降低盈余管理可操作空间。准则应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和估计选择权、变更权,并完善披露要求。同时,对资产减值计提、预提和待摊等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应增加强制披露要求,要求披露其明细表供报表使用者查阅。
2.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机制。据研究,治理结构比较薄弱的企业更容易实施盈余管理。要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第一,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若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强,比如企业的董事会主席与企业CEO同为一人,这样权利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的任免等重大事件便会个人偏见较浓,盈余管理也就不可避免会发生。第二,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机构股东的介入,使监督更为有效。最后,建立对管理层有效激励机制,实行对管理者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评价标准不能仅仅是那些盈余数据,还应包括职业精神、管理能力以及创造收益等标准能有效地避免管理者为了近期的奖金而不当的资源配置,进行盈余操作。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主体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由于制度中存在漏洞,内部人就利用自己的控制优势,在“内部人控制”下,会计核算和会计准则的选择就会以内部人为核心,采取盈余管理来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监督企业的信息质量,使企业的决策行为兼顾各个利益集团,而不是滥用控制权的个人。同时,投资者不应只把利润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唯一标准,还应关注现金流量表,盈利并且有正现金流的企业的利润质量较高。
五、结束语
本文在这里只是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及防范措施做了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学者加入到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中来,为保障投资人利益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宋玉贤.关于盈余管理的动因与控制的几点思考[J].冶金财会,2007,5:23-24.
[2]张炳红.中外盈余管理综述[J].财会研究,2011,17:25-27.
[3]何苦,密莹莹.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2,8:15-17.
[4]李敏,谭亚莉,刘启亮.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J].财会通讯,2013,3:90-92.
篇3
新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而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上市公司借助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那么公允价值是否“公允”,会不会再次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呢?
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不会导致滥用。一方面,公允价值反映现时价值,与决策确实比较相关,但其可靠性的取得难以确保,而且公允价值增值的收益并无相应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历史成本计价也并未被否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在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有关具体准则中,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都有明确规定的限制条件。
就拿投资性房地产来说,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准则指南明确规定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此外,为了避免利用准则变更操纵利润,准则指南也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能确认为变更当期的收益。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只有在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用公允价值,并不是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
篇4
关键词:产生条件假设;必要性假设;可行性假设;可信性假设
审计假设是指对审计领域中一些尚未确知或无法直接验证的事物,根据客观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逻辑的判断或认定。它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和要素,也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从莫茨和夏拉夫首次提出八条审计假设后,许多审计学者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目前对审计假设体系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假设也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至少应能解释:审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要进行审计;为什么能进行审计以及审计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审计假设还应具有推理性,即由它还应能推导出审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以加深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并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笔者认为,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下列四项基本假设:审计产生条件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可行性假设和审计可信性假设。
(一)审计产生条件———-经济责任关系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会产生审计,即审计产生的条件。“经济责任关系”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它是指由于委托或受托经管资源财产而产生的受托人(经营管理者)对委托人或授权人(财产所有者)所应承担的按特定要求经管资源财产并报告经管状况的责任和义务。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又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存在。在审计三方关系人中,被审计人对审计授权人承担的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存在受托经济责任,才有必要弄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客观上就有必要进行经济监督。受托责任的确认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当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做审计人。他所实施的独立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就是审计。
经济责任关系假设揭示了审计最本质的的方面,反映了审计活动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审计最一般的客观要求。同时经济责任关系假设也是确立审计目标、审计概念、审计准则等理论要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经济责任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和发展,审计目标、概念、准则也必然随之变化发展。
(二)审计必要性———正当怀疑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审计。所谓“正当怀疑”是指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反映这种情况的经济信息,除非有明确的、绝对的证据,否则便没有理由给予完全的信任。所以需要通过审计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确认。该假设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动因和审计的目标,为审计提供了依据。
正当怀疑假设是针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普遍存在而提出的。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受托者因自身能力局限或谋求局部利益而营私舞弊,可能发生不按委托人的意志经营、损害受托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侵犯委托人利益的事项,为避免和防范上述事项,才产生了委托超然独立的第三者审查受托者履行情况的审计活动。从这一方面来讲,审计活动的展开必然以对受托经济责任过程及结果保持适当怀疑为前提。该假设明确了审计活动的性质、目标、作用。由该假设可推导出合理的职业谨慎等审计概念。
(三)审计可行性———可验证假设
该假设用以回答审计为什么能够进行。可验证假设的基本涵义是指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和提交的说明其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会计及相关经济信息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加以合理地验证。审计要监督、评价和确认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从信息的验证入手。而信息的验证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其次,存在判断用来评价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合法、公允的标准;最后,审计人员应能在合理的时间、人力和费用范围内取得足够的证据并得出有效的结论。如果对审计对象无法进行检查、验证,审计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可验证假设是发展证据和证明理论的基础,是在审计中应用概率论的前提。无此假设,审计工作的实施是困难的,甚至基本难以展开。该假设决定了审计工作的程序,收集证据性质、时间、范围。由此假设可推导出审计标准、审计证据等基本审计概念,进而派生出相关性、充分性、及时性、重要性及直接、间接证据等概念。
(四)审计可信性———审计人员的的独立性、胜任力和职业责任假设
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指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会尽职尽责工作,负起应有的审计责任,并且,他们的工作是在充分独立、不受内外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审计的目的既在于验证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它就首先应取得审计授权人、被审计人以及依据审计结果进行经济决策的社会公众等诸多方面的信任,失去这种信任,审计将不复存在。要保证审计的可信性,首先要使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和胜任力,并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审计的灵魂所在。独立是指审计人员完全独立于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受托人和相关的利益集团之外,在审计实施中能够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干扰,保持地位上、精神上和操作上的独立性,因而,其提出的审计结论是可依赖的。
审计人员的胜任力是指审计人员应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从而能够胜任、完成所接受的审计业务。审计工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是不能胜任的。审计工作要求独立进行,而审计人员却随时面临着不能独立工作的利益诱惑或者各种形式的威胁,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审计人员除应具备独立性和胜任力外,还应承担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一项职业在社会上的作用越大,地位越高,其责任也越大。审计人员只有承担起与其职业地位相称的职业责任,其审计工作的成果才能为社会所承认。
审计可信性假设明确了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审计人员不尽职尽责,就会失去执行审计业务的基础,就会失信于社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它是公认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法规中关于审计人员资格、审计职责和审计法律责任规定的基本依据。由审计可信性假设还可推导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胜任力、专业判断等重要的审计概念。
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 体系构建
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述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长期以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无成文的表述,它一般隐含于各国会计准则中,构成一种内在的指导原则。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的首要性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必须具有这两项首要质量,才可望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具有有用性。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使用者的决策。如果将相关性质量特征进一步进行分解,则其表现为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信任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会计信息反映了其所打算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结果,既不倾向于事先预定的结果,也不迎合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可靠性包含了三个构成成分:反映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标缺陷
2.1 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不协调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时,考虑到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样我们发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面向过去的质量要求,并没有提供当前信息时资者所需要的非财务信息等,而相关性是与决策相关,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方面,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提供的信息要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在预测未来时可导致决策差别。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都要在会计信息中清楚的显现,这样才能够保证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所以相关性是服务于投资者经济决策面向未来的质量要求,因为可靠性定义不是非常广泛,这样就难免会使得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出现冲突。
2.2 明晰性无法满足未来信息披露的要求
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要简洁,让使用者能够更容易理解,更方便利用。现代企业需要财务信息的同时,还需要非财务信息;需要充分的历史信息的同时,还要有大量的预测信息;需要定量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定性信息;需要确定的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不确定信息;需要企业整体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分部信息。因此,只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告具有明晰性是远远不行的。
3 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1 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
会计行为是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即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活动。因为会计行为是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动机两者的互动均衡,所以,研究会计行为主体的与会计信息质量是紧密相连的。怎样才能使会计行为主体更加规范化,不仅要靠制度,职业道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行为的优化方法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办法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要在教育方面下功夫,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职业道德。会计信息是不是真实与会计人员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是主要的实施者,如果不是他们参与到会计信息的整理中,也无法出现这种情况。要想保证真实的会计信息,就要努力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其次,建设会计规范体系,对会计主体行为做出行之有效的规范。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行为执行业务的标准规范。政府在制定相关的规则时,要让市场经济保持科学、严谨、系统、协调统一的运行状态,要让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要保证进行有效的监管,让造假者的损失比收益要高很多,尽量不要出现会计造假的事件。
再次,加大激励机制和监督实施机制的建设,实现人员行为的优化。会计行为优化指的是在交易费用能承受的基础上,优化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运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运用合理的会计行为手段,通过恰当的会计行为方式,有效地激励机制和监督实施机制,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强化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体系,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我国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一旦出现了,一定不仅仅是某个人的问题,涉及到很多部门的高管人员,还有很多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等,而《会计法》等法规制度并没有强有力的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而且没有明确界定造假责任人,从而不能更好地发挥法律的效力,处罚成本远远小于造假获取的暴利。所以,要建立一个充分体现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有效会计监管体系,以法律为基础,明确界定会计行为主体的责任,以使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对造假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3.2 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设想
我国在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时,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做法,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
3.2.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同之处
第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都是多层次的体系,这样使得体系中各个构成要素的关系更加明确,使用者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把握。
第二,都体现了会计目标。我国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能让会计主体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权衡,也不能很好地从整体上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2.2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
经研究分析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要包括约束条件、信息前提条件、总体质量特征、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等内容。
第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项约束条件
一是成本效益原则。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也就是说不管是哪项活动,仅当收益比成本高时才有效,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我们之所以要做出某种牺牲得到一些信息,是因为这种牺牲远远不足他所给我们带来的利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没有必要提供这种信息了。
二是重要性原则。这主要是指会计信息要全面而且详细的显示相对比较重要的项目;而那些不是很重要或与决策没有什么关系的项目,可以简要披露或者是不披露,因为这些信息不仅不能给使用者带来好处,而且会影响到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会计信息太多通常会让使用者不知所措。
以上两个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两项约束条件。当二者产生矛盾时,以重要性原则为主,而不是只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不披露某一项目,因为不披露重要项目所造成的损失比不披露该项目节省的成本高很多。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第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条件
可理解性应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一定要做到简洁,让使用者能够一目了然。那些很难理解的会计信息实际上是没有用处的,严重影响其有用性。会计提供的信息一定要让使用者清晰的了解其含义、用途及使用方法。这样就要求会计人员编写通俗易懂的会计信息,不要使用那些不容易理解的的会计术语。
第三, 会计信息总体质量特征
会计作为信息系统,主要目的就是给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会计信息。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目标相联系,不管会计目标是评价受托责任还是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总之,会计一定要提供有用的信息,它必须有助于受托业绩的考核,产生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3.2.3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第一,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与资本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与美国资本市场 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在有效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披露信息,能够更好的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
第二,建立以相关性、可靠性与充分披露为主要特征的新的质量特征体系。
有效市场理论表明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呈正相关。因而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充分披露这一重要质量特征。充分披露原则的假定在一个自由竞争的、有效的、信息充分的市场条件下,只要信息完全、真实、及时、清晰公开,市场自身会促使投资者做出投资选择。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自由性以及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最低程度的干预和操纵管制原则。
第三,不断提高会计监督体系的质量,有效监督各项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在会计质量特征体系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第四,要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
4 总结
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研究,以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会计质量特征体系的研究情况,从中认识到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新会计准则下的新变化,以及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去构建一个层次相对清楚,逻辑相对合理且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参考文献:
[1]姜文学.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2(04):113-114.
[2]黄珍文.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J].财会通讯.2007(11):36-38.
[3]寇海燕.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标缺陷[J].中州审计.2004(12):36.
[4]刘扬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确定,内涵及保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04):33-36.
[5]周杨.会计信息失真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J].皖西学院学报.2005(06):51-54.
篇6
一、债务重组审计的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实质条件,排除了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以及虽修改了条件,但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事项,比如,在债务人发生困难时,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用库存商品抵偿到期债务,且不调整偿还的金额和时间,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则不属于债务重组。因此,对债务重组的审计有别于对其他会计要素的审计。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债务重组审计对象具有复杂性
债务重组审计是财务报告审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本身便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债权人、债务人两个方面。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时,要系统分析、统筹兼顾,凡是客户的债务重组即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条件以上3种方式的组合等方式所涉及的各种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均应作为审计对象。
(二)债务重组审计目标具有交叉性
债务重组审计目标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虑:
1 评审债务重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应结合采购与付款循环包括采购和付款两个方面进行审计。在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与采购相关的付款交易同样有内部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应针对每个具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确定的内部控制实施相应的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测试。付款交易中的控制测试的性质取决于内部控制的性质,而付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的实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关键控制是否存在以及控制测试的结果。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还应结合销售交易特别是赊销业务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来评审债务重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 审查债务重组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审查债务重组的确认是否符合真实;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否正确;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是否准确。
3 审查债务重组所涉及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在财务报告中的分类列示的合规性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恰当性等。
(三)债务重组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
一般来说,客户经营业务越复杂,其固有风险越高,因而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提出的要求也越高。修订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所涉及定义的不同、债务重组方式的整合、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的变化还有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等新规定,对我国广大会计审计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增加了会计责任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债务重组审计的各种测试程序中,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努力提高风险意识,以便对客户相关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正确性做出结论,并就其对客户整体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发表审计意见。
二、对债务重组审计的几点思考
针对债务重组审计的以上特征,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操作时,应在熟悉各种法规、准则的基础上,善于思考,并合理应用各种审计技巧,顺利完成审计目标。
(一)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
债务重组交易具有复杂性,加之会计相关法规的交叉性,要做好债务重组的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强相关法规、准则的系统学习。具体包括债务重组的界定、前提条件、公允价值的运用、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以及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披露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审计过程中做到独立、客观和公正。
(二)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种风险高、责任重的职业,针对债务重组的特殊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合理规避审计风险。1、注册会计师应评估债务重组交易的固有风险是否为高水平的。2、注册会计师应评估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3、注册会计师应合理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该水平不令人满意,或债务重组业务在客户全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概率很小,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详查法对债务重组业务进行审计。
(三)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
注册会计师应审阅债务重组业务有关的协议、合同、票据以及其它有关文件,以判断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特别地,对涉及关联交易的债务重组,注册会计师应尤为重视,因为关联方交易中交易价格的选择带有很大的弹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关联双方的债务重组的审计应采取详查的方式,以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关联方之间债务重组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的欺诈行为予以披露,有效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产生严重的利润操纵问题,以保证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有效使用。
(四) 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1、审查客户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是否准确,是否真实、准确地增加当期利润以及提高了每股收益,因此应审查利润表相关项目。2、审查债务重组中的债务人是否同时减少了资产和负债,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差额部分计入了当期损益,又影响了利润表。审查债务重组中的债权人是否在一项资产增加的同时另一项资产相应减少,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差额部分是否计入了重组损失,又影响了利润表。3、审查债务重组收益和债务重组损失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时是否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且。由于债务重组并不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于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但债务重组损益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并没有产生影响,因为它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入与流出。
(五)谨慎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对债务重组审计后,应视其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客户已经调整账户,可以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现客户在债务重组中弄虚作假,应视其对客户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发表中肯意见,予以充分披露,并提醒广大信息使用者注意该类事项,以防范审计风险。
篇7
关键词:公允价值;问题;对策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实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公允价值不易取得。公允价值的确定基础是公平交易,公允价值要体现“公允”,交易就必须公平,因此交易双方都必须是在了解交易情况的前提下自愿地进行买卖。但现实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交易的公平性难以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很多的交易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现实经济环境成为一个公允价值得以广泛应用的制约因素。另外,只有通过充分活跃的市场交易确定的公允价值才是可靠的,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现今市场上难以找到可供对比的交易价格,获得其公允价值的技术手段往往只有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而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公允价值难以获得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公允价值信息质量可靠性难以把握。公允价值的认定,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存在市场(活跃的)交易的情况下,交易价格即公允价值;第二,在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应该寻找市场上同类(相类似)的交易,以同类(相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第三,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可观察到的价格,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加以估计,就可运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也可以采用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仍不成熟,各类要素市场运作还不够正规,导致市价的计量不准确,可靠性不太高。
(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允价值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由于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等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而且,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相当高,关联方交易大量存在,公允价值成了关联方和上市公司粉饰经营业绩报告、伪造盈利的工具。
(四)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公允价值表现形式较多,在实务中如何选择使用,如何选取同样或类似资产和负债的市价,如何采用估值技术,这些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问题。首先,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获取渠道通畅与否、获取信息及时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企业主要是通过经纪商、资产评估机构等获得活跃市场中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第二,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第三,如何在制度安排上建立会计界与资产评估界的联动机制也面临障碍。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
(五)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在公允价值确定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其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中会计方法的运用。就公允价值而言,采用现行市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和应用交易商品的外部信息,采用估价技术,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功底以及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职业判断的经验相对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也影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行,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必然影响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解决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须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存在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活跃市场。因此,加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以较低成本获得可靠的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虽然公允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当前应该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各级市场,促进完善的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建立,才能更好地确定商品成本和市价,从而获得商品公允价值的信息。
(二)深化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对于公允价值的采用来说,完善的理论比活跃的市场和高素质的人更重要。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较为普遍,但是分布比较零散,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将极大地阻碍公允价值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要举措就是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允价值要做到真正公允,必须加快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解决人为操纵问题。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国有股减持,减少国有股和法人股所占的比重;第二,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中必须引入相当比例的独立董事;再次,完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改变董事、经理主要由行政渠道产生的现状,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竞争方式来选拔和聘任公司管理者,并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董事、经理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远价值同比增长,使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最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只有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起来,股权过分集中和流通股过分分散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
(四)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操作难度。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操作上的难度是阻碍公允价值计量推广,导致企业利用公允价值造假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加快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加强研究将公允价值理论客观量化,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应用模式。
(五)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保证。确定公允价值需要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才能更准确地确认公允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安装行业也快速发展,但是其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企业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而财务部门在建筑安装公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关系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如何有效的对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公司的财务部门,财务会计岗位和管理会计岗位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岗位,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减少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本文首先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将两者结合的前提条件,接着对企业的两者结合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结合;优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建筑安装企业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做好会计管理工作,这不仅关系着企业的资金合理利用,还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合理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企业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此可以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有效的结合,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相比于管理会计,其工作内容是对外进行报告的,主要是对公司中已经产生的费用进行检查和监督,如公司内部的运行成本、运作资金。财务会计的工作主要接触的人群是政府的人员,以及工程项目的投资人,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根据公司举行的项目活动,对项目的相关资金进行核算和管理,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这种会计模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对该岗位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状况,通过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还能预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会计报告,是企业高层人员进行市场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的成本会计进行核算,实施企业的管理系统模式,其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自身情况为基础,以企业的长久发展为出发点对会计管理工作进行预测。管理会计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的预算和经济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强度,为企业开展市场经营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的前提条件
(一)目标基础
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的最基础的条件就是目标基础,要以企业的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只有熟悉了解企业现阶段的运营情况和确定好企业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财务会计的发展目标和管理会计的发展目标一致,才能使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展现企业在活动过程中,显示的目的和结果,将两者尽可能的进行统一管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手段,使用良好的技巧将两者结合后的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加大两者结合后的管理力度,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
(二)人才基础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企业进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基础,企业需要建设一支完整的会计人才队伍来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要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结合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基础,保障了会计基础技术,补充了会计发展的新鲜力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能够为企业的整体运作带来保障,还能企业专业技术发展的进度。对于会计专业每年都有专业的技术考试,且每年参加考试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呈递增趋势,企业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进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也能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企业的人才基础。
(三)理论基础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理论基础就是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理论模式系统,这样不仅能够在发展过程中,有规范作用,还为两者结合的方向有引导作用,为以后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在企业财务会计中,有一些丰富的知识点能够为企业管理会计提供理论基础,且其还有完善的专业数据能够为企业管理会计提供发展空间,能够在帮助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正确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来进行监督和管理;将两者的理论知识点进行结合能够为两者的发展提供理论知识资源,方便对两者工作中的数据和知识进行交流,这样也满足了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发展的需求。
三、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的优势
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从概念上来看都有着相同的服务对象、信息来源以及目标,但是其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企业稳定、持久的发展,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具有几下几点优势: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放,使得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为了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力度加强,特别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更是要加倍重视,管理人员只有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才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预测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都会设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部门,而这两个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交集,且设立两个部门会使企业的资金投入大。
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的措施
(一)建立两者结合的有效管理体制
要想使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能够有效的结合,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建立的规章制度内容应该是完善的,制度内容要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要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将两者的工作进行结合之后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准也技能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两者的有效发展。
(二)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中每个部门的工作开展都离不开战略目标的制定,良好的战略目标是指导企业发展的动力,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当然也离不开战略目标的制定。为了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就要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对企业财务工作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且根据两者结合优势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监测,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的解决公司内部的矛盾,而会计管理的关键点在财务部门,因此首先要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将其改为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构建出最佳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在企业发展中,财务部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加强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如果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达标,就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财务部门,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考核,使其综合素质水平提高。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建筑安装企业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做好会计管理工作,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的结合。本文首先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将两者结合的前提条件,接着对企业的两者结合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赵云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188-189
[2]禹冬青.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8:121-122
[3]潘蓓.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中国商贸,2014,32:207-209
[4]李秀敏,袁丽丽.论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146-147
[5]任海宁.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3,04:144-145
[6]刘庆波.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知识经济,2013,01:123
[7]韩讴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07:160
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271(2001)02-0049-03A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将主要由资本、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知识和人才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转化必然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对会计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当前,会计面临的客观环境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呢?(1)主体多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国际化,我国经济结构将产生主体多元化,那就是不仅有国营经济,还有中外合资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外商投资经济等,这样一来,经济结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冲突将日益突出,竞争将日趋激烈;(2)金融市场化。由于金融市场化必然带来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资产将成为最重要的经营资产,金融市场将成为最有活力的市场;(3)市场信息化。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创新不仅产生了信息产品、信息市场,而且使任何经济都离不开信息。尤其是市场运行更不能离开信息;(4)人力资本化。伴随知识经济、技术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不仅是生产者,而且是财富创造者,人力已成为宝贵财富。但人力必须是具有知识的人力,所以学习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十分必要;(5)经营形式多样化。随着企业资本经营社会化、市场化,企业经营形式必然多样化,企业不得不在更大规模和更合理的结构上经营,为此,企业形式将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股份化推进,这就必然带来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即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的重大变革;(6)计算机网络化。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浪潮,任何单位和部门都将全面启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导致电子化、信息化,将促使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面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我国会计自身的功能与结构如何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国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以物质和货币为对象,它所反映的资产内容狭窄、产权观念陈旧,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人才智力投入仅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地予以反映,这些理论和方法在传统经济时代,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但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应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体系,以充实填补传统财务会计的内容及空白。关于会计理论及方法创新的具体内容阐明如下:
1会计目标理论什么是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会计目标的基础上。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企业的全新资本,作为关键性、主导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领域,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知识和创新。因此,会计目标应主要转为:关心企业人力资本拥有量及其能力的增长,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量的大小,体现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会计权益理论传统的权益理论有业益理论、企业主体理论、剩余权益理论等,所有这些权益理论都是建立在财务资本至上的理论基础上。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市价相对于财务资本的市价上升,原来以财务资本至上的地位要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所取代,这种变化改变着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对地位关系。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也应纳入企业产权的主体范畴,对其所有者权益也应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3会计准则理论什么是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规则。会计准则是随着会计反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了新的会计要素、新的核算内容,例如智能知识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等。对它们的会计处理尚未作出明确规定,不能准确地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必须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新的会计要素和新的核算内容,需要制定出具体的会计准则,以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会计核算内容。例如人力资源价值如何确认、计量,如何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4会计假设理论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但这些前提条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假设必须作相应的变化。传统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四个假设。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日趋现代化,传统会计的会计假设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传统的会计期间假设是以一年为一个会计期间,按月计算成本、编制报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会计期间可以划分得更小,会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随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随时地编制和报送会计报告。计算机实时报告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使用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网络上直接获得最新的会计信息,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才能获得。因此,对会计期间的改革,应变定期为随期或实期,划小会计期间,随时动态地反映会计信息,掌握会计资料,更好地为经济决策服务。持续经营假设,由于新技术革命带来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随时有破产、清算、兼并的可能。货币计量假设,单纯用货币计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希望能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有用的、非货币信息,如绩效评价仅仅靠货币计量是不够的,还需要非货币计量。
5会计要素理论面对错综复杂的会计核算内容必须进行科学的划分,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的划分。传统会计确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劳动所有者权益、投资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六大要素。从传统会计来说,这六大要素符合传统会计核算的要求,适合工业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需要。但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的人力资产、知识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财务资产的比例不断下降,为构建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体系,仍然使用六个要素,但内容是以人力资本为主,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体系,将企业人力资本纳入企业产权主体的范围,以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版权所有
6会计平衡理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平衡公式应当体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变化;二是恰当的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制度及其特征,根据这个内容,将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改为“资产=负债+投资所有者权益+劳动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反映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财务资产、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权益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权益或共同的所有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债权者权益、人力资本的权益和尚未明确主体的未定权益。
7会计核算理论当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资产后,随着会计平衡公式的改变,会计的基本内容也将发生变化,传统的会计概念、会计核算体系也将发生变化: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必然带来以下方面的变化:现行会计核算应从有形资产向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转移;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应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和社会资产转变;对经营成果的计算重点应由利润计算向增值计算发展转化;在利益分配上应将由现在的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改为按知识分配,即按贡献大小和创造增值大小进行分配。
8会计资产确认理论资产的确认应以资产的本质特性来加以确认。传统会计所说的资产主要是财务资产,其表现形式是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但它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企业的人力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其作用是越来越明显,理所当然应作为会计资产予以确认。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体系中,企业资产应由财务资产、人力资产二部分组成。企业的财务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对于这部分财务资产的确认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会计确认方法;人力资产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和专有知识二大类,传统会计将知识资产会计淹没在无形资产核算中,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显著反映知识资产和技术经营”的要求,更体现不出知识资产的内涵。因此,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有必要把知识资产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块。人力资产就是将人力资源资本化为会计资产加以确认。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加以确认的理由是:一是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而人力资源正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二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虽然不是企业所拥有,但企业是可以控制的;三是资产是可以计量的,而人力资源具有可计量性的特征。因此,应对人力资源资本化,并作为会计资产加以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确认的范围应从货币信息扩展到非货币信息,应从确认过去延伸对未来的确认。
9会计资产计量理论传统会计中,资产的计量方法都是采用历史成本法,这种计量方法能反映实物资产的价值,也能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人力资源也象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其资本化的前提是商品化和市场化。人力资源符合资产的特性。在人力资源形成、使用和产出效益过程中,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比如人力资源投资、使用会发生投资成本、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使用后产生的效益,反映企业利润的增加,这些不仅可用货币计量,而且可按历史成本进行核算,反映人力资产当期的价值量。当期的价值量可反映当期所产出的效益,同时也是研究未来价值的基础。反映期的价值并不排斥未来价值,未来价值一般只能用于预测决策,不能用于核算,不能衡量当前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而人力资源的价值必须通过财务会计计量出来,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价值。
10会计资产记录理论由于传统会计记录的是货币与实物资产,记录的内容狭窄,人力资产价值没有记录反映出来,因而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会计记录理论要求,通过计量据以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必须符合真实、正确、完整的原则,这是加工和运用会计信息的前提条件。不完整的记录是不能据以编制会计报告的。因此,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记录的内容、范围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规范,以使会计记录内容完整无缺,特点是将长期没有反映的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价值正确地反映出来,以表明企业的人才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技术成果。以资投资者、债权者以及有关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篇10
关键词:财务视角;借款费用;费用化;资本化;处理
众所周知,房地产企业借款生利息的现象在整个行业较为普遍。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投资资金较为集中的特点决定了这一现状的普遍性。由于长期存在这种现状,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成为房地产企业财务会计的必备技能。各国会计准则中关于借款资本化的使用范围有着不同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明确指出了适合采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美国会计准则将房地产开发列入合格资产。日本房地产借款费用处理不适用借款费用处理的费用化原则,而是专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借款利息资本化的特殊准则。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复杂多样,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定。房地产开发借款费用处理规定在各规范体系中有所不同,使我国房地产财务在借款费用处理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较多。基于财务视角研究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课题,对于房地产会计人员规范处理借款费用问题和提高我国房地产借款费用问题标准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房地产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执行现状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起点执行现状
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起点的执行主要参考“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这一会计准则规范。财务实务中借款费用资本化分取得土地使用权、取得施工许可证不同情况下的执行处理[1]。1.取得土地使用权时的执行情况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土地出让金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支付金额较大,且支付时间较为集中。一部分流动资金条件较差的企业只能通过融资获取土地出让金支付价款。企业在完成该款项的支付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这种直接发生借款费用支出后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属于借款费用的发生。如果将房地产开发假定为商品,从商品房升值的视角分析,自房地产购建活动开始时土地出让金借款即已发生了费用的资本化转化。这里的费用资本化可以解释为开始资本化执行。2.取得施工许可证时的执行情况建筑施工许可证可作为房地产企业施工活动运行进行的法律凭证。基于该视角分析支付土地价款的行为伴随着支出费用的发生。这种支付行为发生在对外融资借款费用融资之后。这里的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为允许房地产活动的开始。由此可推定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执行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始点。3.借款费用资本化起点执行分析上述两种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情况均是基于财务视角和会计准则采取的费用化向资本化转化的执行。这类判断处理对存货期末余额、当期损益、单方成本的计算、后期交付后成本结转金额及相关税费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房地产开发活动中,还存在企业拿地后待开或未经批拟先行施工的现象。这类情况与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施工许可证后执行费用转资本化的理论不相符。这说明房地产借款费用资本化应该以实际动工开始的资本化为准。实际动工的状态表明房地产开发商品具有预计使用或可销售的状态的活动已经发生,这才是存在资本化的标志。“三通一平”是房地产正式施工活动开始的标志。因此可以将“三平一通”作为房地产实质上开始资本化的必要条件[2]。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止点执行现状
1.竣工验收结束后的执行情况竣工验收完成理论上表示开发商品已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此条件符合会计准则中关于停止资本化的时点要求。2.竣工备案结束后的执行情况竣工备案的完成表示房地产项目工程已经经过质量验收合格,房地产商品可用于交付使用。这里足以说明房地产开发商品也已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此条件也符合会计准则中关于停止资本化的时点要求。3.竣工计算结束后的执行情况竣工计算结束表示房地产项目工程竣工结算活动完成,工程款基本结清。这表示房地产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不再可能或很少继续发生资产支出费用,也说明房地产商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此条件符合会计准则中关于停止资本化的时点要求[3]。4.借款费用资本化止点执行分析上述三种资本化停止的执行表明停止资本化时点的选择有所差异。该差异对资产余额、当期损益、单方成本的计算及相关税费的缴纳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房地产实际开发中,竣工验收为房地产企业的“自检”行为。这一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的要求对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国标要求实施检查,并在质量检查合格后完成竣工备案、竣工结算。这里发生的竣工结算表现为现金流的收付和支出。依据权责发生原则,竣工备案活动的结束表示“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这符合会计准则中关于商品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节点。因此竣工备案属于停止资本化的时点。
二、房地产借款费用资本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化起点的提前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房地产企业存在着支付资金购买土地后暂时未建造房屋实体的现象。这种现象理论上是不可以作为资产达到预定能够使用、可销售状态解释的。由于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生产活动与购建行为,违反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第三条规定。出现这种问题时表明土地使用权不能从无形资产转为开发成本项目。随着我国土地使用权价款比例不断提高,30%~50%价款比例加剧了企业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前期价款支付的成本。考虑到市场变化及其他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企业将超过1年的房地产项目工程归为土地成本。基于这种理解,企业购置土地产生的借款费用自然理解为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象。这里的问题表现为企业将资本化开始的时点有所提前[4]。
(二)专用借款一般性规定的局限性
在房地产开发活动中,为合理有效地控制成本和预估开发成本,一般都会在月末、季末进行会计核算。这里的会计核算会以未动用利息的存息和银行借款实际的利息费用之差计算开发成本资本化金额。在借款利息金额发生资本化时,会计一般会用上一季末或月末积累的超过专项借款部分的开发成本加权平均数与其在一般借款中所占用的资本化比率相乘获取预估开发成本的结果。这里的累计开发成本中包含了其他的预估数及预付工程款项等。采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会出现资本化金额数增加的情况。在多工程同时开发过程中,需要计算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和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这种会计核算处理方式的难度较高。改用较高或最高资本化率进行核算时,依旧会发生资本化金额增加的问题。这反映出专用借款一般性规定的局限性[5]。
(三)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起止点的局限性
在房地产开发活动中,还会存在分期开发土地的情况。这种情况受房屋种类、房屋销售状况、土地规模、规划限制、运营资金水平等因素影响,表现出前期大致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期开发的特征。实际上会计核算对这类情况可能会采取同期核算开发成本的方式。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成本归集一般发生在房屋竣工结束后。这里的资本化开发解释为房屋竣工结束后。在发生这种会计核算情况时,也会发生资本化金额增加的问题。实际上,房屋竣工后销售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本化起止的时间也因此受到影响而表现出不同起止时点。如预售形式房地产商品只有达到预售标准时才会开始施工活动。只有施工活动开始,才能申请预售许可证预售房屋。这里的预售房屋距离房屋达到使用状态时间较长,且存在不确定性。这极大地缩短了预售项目工程资本化周期和现房销售周期。出现这种情况只能通过费用化方式处理房地产项目产生的预售借款。销售为停止资本化时间时违反会计核算的一般习惯。假定销售为现房作为停止资本化的时间,又会产生房屋达到已使用状态却仍然存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上述情况反映出以开发产品的销售作为定义资本化停止时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解决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问题的策略
(一)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规定适用范围进行拓宽
新的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较旧会计准则中有所扩大。这使得借款费用准则的适用范围也有所扩大。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规定适用范围的拓宽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会计准则在逐渐向国际化接轨。新的会计准则中添加了“通过长时间购建或生产活动方可销售与使用的存活及投资房产”的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则应重视对有关咨询的披露。披露咨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关注提升土地储备量咨询与成本组成信息;第二,关注项目现金流量信息;第三,关注对质量保证金与风险进行披露的信息。一方面,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来保证房地产开发活动过程中现金流信息实用性的提升,同时完善保证金制度,确保房地产商品开发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利用风险信息的披露来公开风险,降低房地产商品开发的风险,从而保证房地产商品的高价值性和持久性,保证房地产开发有较高的经济效益[6]。
(二)重视对加权平均利用的应用
借款费用内的资本金额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做出了合理的考虑,针对这一点做出原则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要求。该要求有利于防止房地产企业对资本化金额预估不准确的现象。最后一条还规定了借款费用资本化应该具有实用价值,即规定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前提条件。关于前提条件的修改意见如下:第一,相同时间内,借款费用中所借到的资本化金额、到期的资本化金额与加权平均数的累计数额相乘后即为借款金额。发生多笔专项借款时,各项借款的借入时间与到期时间均相同时,应以加权平均利率计算借款。第二,借入金额表现为借款费用在多时段内累积数额时,应依据“先支出先借入的款项”的标准进行处理。发生多笔专项借款已发生的情况时,在借入的时间不同时,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累计支出时应优先支出先借入的款项。在满足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再针对不同借款中的支出做严格区分及分别计算。后一笔借款的支出必然受到前一笔借款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当上一笔借款可顺利支出后,后一笔借款的支出方可看作资产支出。两笔借款间的资产支出则可看作企业自有资金。同期内发生借款费用到期时间不同,则应遵循“先支出短期限的借款”的原则。发生专门借款超过一笔,而不同借款拥有相同的借入时间和不同到期时间的情况,以“先支出短期限的借款”为前提条件计算累计支出的加权平均数。在上一笔借款未完全完成前,不可以支出下一笔借款[7]。
(三)强化借款费用资本化制度的关联性
对于一些未依据地方法规或行业法规完善和更新的会计制度,应加大新会计制度的培训与宣传,加强新旧会计制度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以强化借款费用资本化制度在实践应用中的关联性。从而提高新会计制度实现的效率和精准性。关于此,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尽快完善和颁布新会计准则;第二,加强会计内部审核制度,提升审计工作人员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准确性,强化监督作用,预防房地产企业单方面为提升业绩违规应用会计处理准则的问题;第三,注册会计师应全面分析调查被审单位专项借款与一般借款的使用情况,了解企业计算资本化利息是否合理合规;第四,加强税法与会计的协调性,促成二者之间目标达成方式的统一性[8]。监管管理房地产业时,房地产销售其商品收入的标准的正确收入确认和应用收入确认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一,法律标准,即我国的有关法规中表明房产销售所要遵循的标准与条件;第二,专业标准,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在销售商品时规定收入应当达到的标准。专业标准要求的收入确认的四项核心要素分别为能够可靠计量有关的成本与收入、公司不对售出的商品进行控制、公司为购买方转移商品所有权中的报酬与核心风险、公司可以流入有关交易的经济效益。违背上述两项标准,即使房地产产品开发完成或风险完全转移以后得到了相应的报酬,也不能将它确认为收入[9]。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的处理思路
关于房地产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思路如下:第一,提出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第二,提前处理借款资本化问题;第三,根据房地产开发模式适时终止资本化处理时间。这一思路的提出是基于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需要大量资金为前提的。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中时点的判断,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而定。考虑到房地产开发流程的复杂性,以及取得各类权证的差异性,会计实务处理中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五条规定。借款费用转为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资产支出已发生;第二,借款费用已发生;第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10]。
结语
我国国内会计准则尚未形成规范体系,会计制度以一般会计准则为基础,并没有根据房地产行业生产经营方式而制定的独立的专用会计准则。在进行房地产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处理时,更应该基于行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现状全面充分地考虑会计实务操作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基于一般会计准则进程的会计实务操作可能与房地产实际经营不相符,因此会出现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变差的问题,从而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基于财务视角考虑,在房地产企业开发进程中,在资本化范围内加入借款费用,再对费用化问题进行资本化的转化处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控制房地产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小丽.基于财务视角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1(34):91-93.
[2]欧阳小明,张梦梦.财务分析视角下借款费用准则探析[J].财会通讯,2011(20):96-97.
[3]胡滨.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0(11):15-16.
[4]肖宇.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若干实务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2021(4):68-69.
[5]孔凡爱.房地产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时点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9(24):61.
[6]徐运梅.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1(28):84-86.
[7]姚云.高周转模式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研究[J].商业会计,2021(20):97-99.
[8]曾开瞳.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实践[J].财会学习,2018(7):86-87.
[9]李贞贤.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4):82-83.
- 上一篇:班主任班级的工作计划
- 下一篇:财务共享业财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