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9 01:4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诗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诗翻译

篇1

古文中有些表示地名、人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名、官职等专用词语及所引用的诗词名句,一般都不需要翻译,也不必翻译,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抄录下来。如《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可译为“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又如,《三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译为“所以捕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词语替换法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在翻译时,最好选用现代汉语中能与之对等的词语来替换,也可以在单音节的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字,使它成为双音节的词或短语,这样就解决了译文上的难度。

如《伤仲永》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中“收”可解释为“聚”,这就可以用“团结”一词来替代;“养”加上“赡”字,组成双音节词“赡养”就比较通俗易解了。

三、词义解释法

在理解古诗文名句中,要把握关键性词语予以解释。如《观潮》中“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字,就可以结合原文解释为“景象”,可翻译为“钱塘江的涨潮,是天下壮伟的景象”、“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这种词语,如不解其意,翻译就无法进行。

四、省略添补法

文言文中,句子或短语中的某些成分及介词常常省略,数词后面不带量词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为了使翻译的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句式的规范,在翻译时,一般应根据添补完全之后的内容来翻译,即凡是省略的词、成分,都要添补上去。

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时要补上“桃花源中的人”和“渔人”。再如《口技》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时要补上被省略的量词,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五、句式调序法

在文言句式中,一些特殊句式往往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结构不同,如:状语后置及宾语前置等倒装句式,在学习翻译这类特殊句式时,要根据现代表述的习惯,处理好句式中的语序关系。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相与步于中庭”,动词的限制成份“于中庭”在翻译时应从动词后面调整到动词前面,译为:(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再如《陋室铭》的结句“何陋之有”,译时就要将宾语“何陋”调到谓语“有”的后面,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六、删除虚词法

文言语句中,有些表示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如助词“之”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时(如“何陋之有”),或作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标志时(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意义,翻译时就可以删略不译。

七、词语瞄准法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翻译,只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瞄准句中的重要词,重点突破,就基本上能保证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此句中的“及”只有理解为“到……的时候”才算正确。

八、“互文”理解法

古诗文中,常常会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在翻译这类诗句时,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充分感悟其上下句的内容互相渗透交错、互为补充的特点。

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不能翻译为“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而应翻译成“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次的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这样,就会避免对古文内容产生误解的现象。

又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译成“不因外物(好坏)或喜,不因为自己的(得失)或悲”,就曲解其意了,应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才符合文意。

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句,应该理解为“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

九、繁句简缩法

篇2

2、原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出处:唐代·李白《夜宿山寺》

4、《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篇3

本来知道,当自己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自己无关了,唯一痛心的,就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记得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为父。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 前景化 诗词翻译 苏轼

引言

前景化来源于图画艺术中的概念,指作品中最能突出其观点或意图的那一部分。这一概念是由战前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和文学批评家, Mukarovsky首次应用于文学作品中的。它指文学作品中在可接受的准则条件下所出现的不可预料的偏离。随着前景化理论的发展,也逐渐渗透到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给了研究者许多新的启示。美国学者叶子南认为前景化这一概念完全可以用到双语翻译活动中, 它不仅可以用来指导译者的翻译活动, 而且可以引入翻译批评中。相比较与其他文体,诗歌是前景化理论体现得最集中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江城子》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家之一,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了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他的诗词风格以豪放为主,但不乏婉约含蓄之作。《江城子》便是他婉约类作品的代表作。原文如下: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情到深处,有感而发。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整首词一改苏轼平时豪放的风格,用平实的语言缓缓道来,读者读罢却自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悲痛。这首词的词牌是《江城子》,在中国古代,词牌名就代表了固定的格律,也就是说,不同的词牌所代表的格律各有不同,而相同的词牌,就必须遵守一样的格律。宋代以前,《江城子》存在几种格式,至北宋苏轼始变为双调,由此发展成熟、格式定型并得到推广。双调《江城子》是在单调的基础上,在结尾处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又依原曲重增一片。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至此,翻译此首词作就有几处困难。除了最基础的传递词作本身的意思之外,还要考虑到词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格式也要还原。词作在古代是可以通过谱曲供世人传唱的,所以必须押韵。

二、《江城子》的前景化解析

于渊冲的英译词Tune:“A Riverside Town”(《江城子》)选自《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5 苏轼诗词》(Vers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Poems of Su Shi)。全词共十六行,共两节。下面运用前景化理论从语相变异、音位过分规则化、词汇过分规则化三个方面解读这首诗歌,探析其是如何通过前景化手段表达悲愁主题的。

下面是许渊冲版的译文:

Tune:“A Riverside Town”

Dreaming of My Deceased Wife

On the Night of the 20th Day of the 1st Month

①For ten long years the living of the dead knows nought.

②Though to my mind not brought,

③Could the dead be forgot?

④Her lonely grave is far,a thousand miles away.

⑤To whom can I my grief convey?

⑥Revived,e’en if she be,could she know me?

⑦My face is worn with care.

⑧And frosted is my hair.

⑨Last night I dreamed of coming to my native place:

⑩She’s making up her face.

{11}before her mirror with grace.

{11}Each saw the other hushed,

{12}But from our eyes tears gushed.

{13}When I am woken, I fancy her heart-broken.

{14}Each night when the moon shines,

{15}O’er her grave clad with pines.

王佐良认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注重文体, 对源语和目标语的不同文体要应付自如, 不能用目标语的一种文体表达源语的各种文体, 必须善于识别“变异” , 并把“变异”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这里的“变异”指的就是前景化。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任务除了传达原文的意思外,还要竭尽所能地还原原文中文学语言的特质。(去掉?)

(一) 语相变异

语相变异是文学文体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们在文学作品中对语言使用常规的颠覆与变异。在诗歌的创作中使用语相变异往往会起到出其不意、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过改变诗的外在表现而使读者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江城子》全文陈述了某夜亡妻入梦的情景,醒来更觉失去心中所爱的悲痛心情,原文都是陈述句。许渊冲翻译时,为了更好地凸显作者心中的悲痛,改变了原句的句型。这种句型的改变在译文的第三句,第五句和第六句中得到体现,这三句在原文中原本都是陈述句。“自难忘”译为“Could the dead be forgot?”,“无处话凄凉”译为“To whom can I my grief convey?”,“纵使相逢应不识”译为“Revived,e’en if she be,could she know me?”,一连三问,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失去妻子后的迷茫和不知所措,然而这些问题,也没有人能够回答他。

(二)音位过分规则化

音位过分规则化包含音韵模式和节奏模式。对于韵律层面的前景化处理独具匠心,巧妙安排格律韵式,结合押韵,体现诗歌节奏之美。译文的前两句押尾音/?蘅:/,第四句和第五句押尾音/eI/,第六句中的两个分句末尾押尾音/i:/, 第七句和第八句押尾音/ e?藜 /,第九句、第十句和第十一句押尾音/eIs/,第十二句和第十三句押尾音/ ?蘧?蘩 /,最后两句也押尾音/ aIn /。全文读来婉转顺畅,无不凄凉。

(三)词汇过分规则化

词汇的过分规则化指词汇的重复。词汇的重复分为直接重复和间接重复,直接重复主要是具有表意功能,它的目的是强化主题。间接重复既有表意功能又有衔接功能,它在表意的同时具有篇章的构造功能。词中“the dead”、“grave”重复出现两次,强调妻子已经离世的事实,全篇弥漫着作者对亡妻的悼念之情。“grief”、“worn”、“frosted”、“tears”和“heart-broken”等词均有伤心、悲痛的意思,描述了经过了整整十年的分别之后,作者已经因为难过面容憔悴,过早地衰老。“Could the dead be forgot?”亡妻虽早逝,却时常梦见她,自难忘。

三、结语

本文运用前景化理论从语相变异、音位过分规则化、词汇过分规则化三个方面解读这首诗歌,描写了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的主题,这一分析方法为读者分析和欣赏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实现了诗歌分析和解读中意义、形式、体现的有机结合和主题、词汇、句法、韵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512.

篇5

关键词: 释意理论 脱离语言外壳 古诗词口译

一、引言

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口译包括三个主要程序:源语理解、脱离源语词语外壳和译语表达。本文以释意理论为基础,主张口译的目标是源语的意义而非语言,意义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产物。本文将运用释意派口译理论,结合口译原则对2012年“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中总理文言诗词口译实例进行评析,旨在进一步说明口译的释意性,探讨翻译中古诗词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

二、释意派理论

(一)产生背景

释意派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该理论由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在长期口译实践基础上所创建。释意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释意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译员需要释意才能翻译。”(Lederer,2003:109)。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形式的对等,而是原文意义的等值。意义上的忠实包括对作者意图的忠实,即充分理解作者的内隐之意,对目的语的忠实以及对目标听众的忠实。这三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同时满足,相互作用。因此,释义学派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有影响的学派,其核心思想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交换,而是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

二、口译古诗词难点

(一)口译特点

口语转瞬即逝,“快”是口译有别于笔译的主要指征之一。正因为有速度的要求,所以对于口译的修辞、美感等并不像笔译那样严格。然而,口译仍要求译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另一种语言将说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尽可能”流利、完整地传递给听众。口语同书面语一样,理解就是释意,但译者和文章间的“距离”比译员与讲话间的“距离”要大,理解困难常常更为明显。这一点并不能掩盖从文章到意义,从意义到另一文章与从讲话到翻译讲话过程的相似性。

(二)关于口译的标准

口译专家李越然提出口译的标准应该是“准、顺、快”,即“准确、通顺、快捷”,这与口译专家仲伟合提出的“忠实、通顺、及时”以及口译专家张清平所提出的“反应迅速、意译准确、语言通顺”都不谋而合。

口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传播行为,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得以交流思想,进行和完成交谈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进行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达意思,永远不要过分迁就原文短语结构和短句字词,不要按照原文字词和结构,因为字词结构只是些符号,这些符号指明了道路,却不是道路本身。”(塞莱斯科维奇,1992:4~27)

(三)口译古诗词难点

古诗文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语言精炼、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的特点。往往一个字、一句话就包含无穷的意象和联想。现代人引用古诗文并不图求它的语言本身,而是透过语言的表象,表达出它背后所蕴涵的深意。即:言者“意在言外”。而“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恰恰是言者的本意。中国古诗文之所以难译,是因为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作的表层含义,而且要传递出它所蕴含的深层次的语言文化,更要表达出引用者的真实用意,同时在形式上还要效仿具有西方自身特点的诗歌表达形式。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口译中国的古诗文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在政治场合中处理古诗文的口译,更是不易。

三、运用释意理论分析古诗口译

口译要做到“信”“达”“顺”,古诗词的翻译也应如此。所谓“信”,即口译员除了必须确保速度之外,需要保证语言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达”,即口译员不仅需要准确传递发言人的意图,而且需要准确把握其语调、措辞和感彩。既要真正理解发言内容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其实质内涵,更要理解发言人在此时此刻的用意所在。口译员既要准确传递发言人的意图,又要准确把握其语调、措辞和感彩。这与释义意理论下对译文应考虑到场景制约、人文知识补充、情感因素影响等要求相一致。“翻译旨在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文章之间建立等同,这种等同不是以出发语和目的语为基础,而必须永远以两篇文章的种类、对象、以两国人民的文化、伦理、知识、感情氛围等为基础,以不同时期的各种情况为参照。”(爱德蒙?加里,1986:85)“顺”指语言顺畅自然,干脆利落,不拘泥于原话的词语和结构,用符合目标语用法习惯的话把原话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

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待古诗词翻译的过程中,应首先对古诗词进行释意,充分了解诗句的意义;其次考虑到场景制约、人文知识补充、情感因素影响等要求,并准确把握其语调、措辞,即“达”和“顺”的标准,最终形成译文。即:

总理于2012年3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诗文如下:

(1)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译员:In my last year in office,I will not waiver and carry out my duties,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I will always be with the people.

评析:在这一段话中,温总理引用“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它出自(汉)黄石公《素书》,意思是:恪尽职守而不稍加改变,坚守正义,而不反顾。总理之所以开场就引用该诗文,是想传达今年虽是其任期的最后一年,但仍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和以前一样坚守职责。更重要的是,他将秉承自己敢做敢当的“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译员对词句的翻译用“waiver”表示“动摇”,用“duties”表示“职责”,忠实于源语,达到了“信”的标准。但译员对此句话并未根据释意完全进行直译,而是加入了文化知识补充,任何表达方式无不包含着人心中的文化情结(王正元,2009:179)。此句中源语所处的特定场景激活了译员思维中的潜在知识,潜在的相关知识又被发言人的文化知识模式激活,形成“两会”记者招待会场合、总理发言、履行总理职责的的新的意识,译员使用“I will”及“always”结合总理说话语气和表情,在经过新的合成后产生总理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坚定话语意义 。

(2)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我将坚守这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译员:Officials should serve as loyal as they can conscientiously when they are in office and engage in modest self-reflection when their terms end.

评析:在这段话中,温总理引用“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此句出自(元)张养浩《三事忠告》之《庙堂忠告・献纳第九》一章,意思是:入朝应该勤勤勉勉、竭尽忠心,出朝则应该谦逊谨慎、自我责备。这句话表现了总理执政为民的理念,译员用“loyal”表示“忠诚”、用“self-reflection”表示“自我责备”,译员的翻译基本达到了意义对等,也达到了“信”。但作为译员,应考虑到“达”的标准即此句源语作者与温总理引用话语的关联性以及所处记者招待会特殊场合的情境,并结合温总理一向低调的处世风格,根据释意理论中认知情感的补充,用“humble”更能体现总理谦虚的品质和执政期间一心为民,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所以译文可稍作修改:

改译:Once made in a responsible position,an official should do everything loyal to the country, and when his terms end,he should give a self-assessment in a humble manner.

(3)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译员:In lin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regardless of fortune of misfortune to myself.

评析:温总理引用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温总理很欣赏这句话,在他任总理的第一年以及连任时再到2012年,都有引用,表达了始终如一的执政理念。译员对此句的翻译虽然表达出了总理的执政理念,对译文进行了释意翻译,但情感不够强烈。翻译古文既要理解到位,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准,如果英文写作水平不高,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过多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源语话语者的思想、意象、情感等信息――译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能让人消受的。

改译:If a man is willing to sacrifice his life for the interests of his country,he will never mind things concerning his personal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此处用“interest”和“life”两个词语反映出总理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国家利益甚至愿意牺牲生命。用“gains”和“loss”也将“祸福”二字的意思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尤其用“responsibilities”一词表现出了总理愿意担负责任的伟人气质。

(4)我2009年在这里讲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合璧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译员:With utmost sincerity,no difficulty is insurmountable.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句出自《庄子・渔父》,义为人的诚心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总理对两岸问题通过努力得到解决的信心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译文采用释意翻译的方式给出了流畅准确的译文,达到了“信”的标准,同时译员将金石为开译为“no difficulty is insurmountable”,这样的处理方式,兼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既做到了“达”,也符合释意理论的要求。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必须考虑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交流双方的接受效果。同时句式简洁,也符合“顺”的要求。

(5)至于我在退休以后能不能到台湾去自由行,坦诚地讲,我愿意去,但是还得看条件。不过请你转达对台湾人民的问候。我想起了台湾割让以后,台中有一位诗人叫林朝崧,他曾经写过一句诗,叫“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相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

译员:There is no way to mend the heal in my heart, but there will be a day when the half moon becomes full again.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一句出自(清)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意思是:虽然没办法去补情天,但是残缺的月亮总会有圆的时候。温总理用这句话表达自己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并不拘泥于源语的语言形式,在释意的基础上,做到了忠实,在此句“情天再补虽无术”的翻译上充分考虑到源语的情境,并融入自己的相关知识,透彻地理解源语的信息,在摈弃字词对应的翻译方式,集中精力搜觅合适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传达语境中的特定信息意义。做到了口译中的“达”的标准,很好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

四、结语

本文旨在结合口译标准关注释意派理论在诗词口译中的应用。根据释意派的理论,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源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做到意义对等。结合这一理论,译员在在进行古诗翻译时,不能仅仅采用直译的办法,而要在充分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及译入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对古诗的内涵加以补充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脱离源语外壳, 把说话人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Lederer,Marianne.Translation:the Interpretive Approach[M].

Translated by Ninon Larch é.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3.

[4]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2001.

[5]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4).

[6]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成就谈[J].中国科技翻译,

2009,(4).

[7]刘和平.释意学派理论对翻译学的主要贡献――献给达尼

卡・塞莱丝柯维奇教授[J].中国翻译,2001,(4).

[8]刘晓莺.认知模式及其关系探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15).

[9]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5.

篇6

1、小雨: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2、译文: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雨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3、疏疏:稀稀的样子。“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4、《小雨》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后两句写在屋上、树丛中的雨水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作者赋予了雨感情,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诗词翻译 三美论 意境美 许渊冲

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要能在翻译中传达出中诗中的优美意境,是很不容易的。这要求译者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并且还要有足够的艺术热情和文学创造力,才能够将古诗词的意境和味道展现在译作中。

诗词翻译的标准及相关理论。翻译大师许渊冲,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过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就是在翻译中展现诗词的特征――通过传神的描写展现意境美、通过音韵的和谐(如押韵或叠词等)展现音韵之美以及通过工整的对仗或长短展现篇章形式之美,使得整篇译作再现原诗的美感、意境和情感等等。在许老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意美”,因为诗词意境之美是其非常重要的构成,因此要先力保意境美,其次是音韵美和形式美。另外,他还提出过诸多创造性翻译的理念,如“优势论”和“竞赛论”――通过运用译语言的优势刻画诗词的意境美或者甚至译语言可以以其优势超过源语言所表达的美感,更进一步地彰显意境之美;“以创补失论”和“再创论”达到译作等于甚至胜过原作的效果。

通过译作中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塑造出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很难在译作中通过词句或意象来完全地表现原诗意境,因而许渊冲就借着诗歌的一大特征――音韵和形象之美,来传达原作的意境美。例如,在他翻译的柳永名作《雨霖铃》中,他用工整的对仗及和谐的音韵表现出一幅离别时的凄凉景象: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icadas chill. Drearily shrill. We stand face to face in an evening hour,Before the pavilion, after a sudden shower.

由于中文中的“寒蝉凄切”这种声韵感和凄凉感在英文中很难有词语对应,因此译者用英语中的押韵“chill”“shrill”来表现出这种寒蝉悲鸣的凄凉气氛,营造出离别时的萧瑟气氛。

二、巧用动词、叠词等,营造原诗中的气氛和意境

锤词炼字是中国诗词学的古老传统,大凡中国诗人都非常注重炼字炼词,一首好诗或好词,常常都是通过一个传神的词语,就将整个画面、意境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许渊冲在翻译诗词时所用的英文词语,往往都形象、传神、精炼,可称为是“诗眼”,有力地增进了诗词的意境美。例如,李白的《菩萨蛮》中: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The dusk invades the tower high, where someone sighs a longing sign.

在这首词的翻译里,许老用“invade”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傍晚时分夜色要开始降临、笼罩四周的景象,衬托出悲凉、萧瑟的气氛。

三、巧用“优化论”“竞赛论”“再创造”等翻译技巧,用创造性的翻译营造出诗词的优美意境和丰富情感

许老非常看重诗歌翻译的“三美”,尤其是意境美,常被他认为是不可缺失的。他认为意译的境界是比直译要高得多的,在“形似”与“神似”之间,他多追求“神似”,即如果创造性的翻译传达原诗的意境美的话,那么就算是成功的翻译。 “优化论”和“竞赛论”都可以归结为“在翻译中发挥译语的优势”。在翻译古诗词时,别出心裁的译者会发挥译语优势,直接在翻译中进行再创作,虽然无法完全对等原文,但是却能更生动、传神地展现原诗意境。

例如,《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落

The autumn breeze, oh! ripples and grieves. The Dongting Lake oh! with fallen leaves.

许译在此发挥了英语精确的优势,以两个非常准确传神的动词“ripple”“grieve”,将“秋风吹皱湖水,激起一片涟漪”的画面生动地刻画出来,还将“涟漪”拟人化,似乎带着愁容,这本身在原文中是没有的,但是作者发挥译语优势,创造性地翻译原诗,以此将原诗中难以对等的朦胧、柔和的意境美表达出来。

四、结语

许渊冲先生追求诗歌翻译的“音美、意美、形美”,他巧妙地塑造诗词翻译的“三美”――和谐的音韵、华丽的篇章形式和优美的意象。另外,许老也善用传神、精准的词语来画龙点睛,用一个词就可以点亮整篇译作。此外,他倡导“优势论”“竞赛论”等创造性的翻译手法,通过发挥译语优势,进行二次创作,将原诗的神态、意境和美感临摹到译作之中,从而使译作读者拥有与原作读者相同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著. 译笔生花[M]. 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2]许渊冲著.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3]张智中著. 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郭航乐. 诗歌翻译中音、形、意三美的再现――基于《雨霖铃》两种英译本的评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刘安军. 从李煜词的英译看意境美的再现[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

篇8

摘要: 翻译学是一门关系繁多的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它需要利用诸如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建立自己的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本文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几种英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分析,试图通过功能语言学分析,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看待翻译中的一些问题,解释翻译中的一些诸如“对等”的现象。

关键词: 翻译 功能语言学 经验纯理功能 古诗

关于古诗的翻译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翻译的标准没有一致的看法。威尔斯・巴斯通(BarStone,1994)曾说过:避开任何规定的方法,因为译诗这种行为令人愉快的不变因素就在于自由(freedom),就在于方法的多样化[1]。任何方法都行,只要能产生好诗。许渊冲曾提出译诗的标准“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7]。黄忠廉(2000)指出: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于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后者要求做到意似是主要的,而形似只是尽力而为之;前者则要求在意似的基础上讲究形似,力求使二者达到高度的统一,取得风格的“似”[2]。

系统功能翻译观认为:“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语篇是意义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中起作用的单位。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应该建立在语篇上,即翻译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况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①(胡壮麟,1989)

黄国文(200l)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个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因为“它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 本文从韩礼德(Halliday1994)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三种英译义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试图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描述和解释,并探讨翻译中的“相似”或“对等”

一、经验纯理功能语法回顾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包括三大纯理论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经验功能是概念功能的主要体现,它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或情形。

及物性(transitivity)是英语中表现经验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为分成若干种“过程”(Process),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种过程:(l)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2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3)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4)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5)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和(6) 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即“动作者”)(Actor),也可能涉及到另一个参与者(即“目标”)(Goal),还可能涉及到“环境成分”(Circumstance)。

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Perception),“ 反应”(Reaction)和“认知” (cognition) ,“情感”(Affection)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过程一般有两个参加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即“ 感觉者”(senser),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Phenomenon)。

关系过程指的是一个物体(人、物、情形、事件等)与另一个物体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或指一个物体的性质特征、情形等。关系过程可分为两类,即“修饰型”(Attributive)关系过程和“认同型”(identifying)关系过程。修饰型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认同型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被认同者”(identified)和“认同者”(identifier)。

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Behavior),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

言语过程是指人们通过讲话进行交流的过程。它涉及的参与者是“讲话人” (sayer),“听话人”(Receiver)和讲话内容“(verbiage)。

存在过程指的是某物(人)的存在情况。这个过程只涉及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Existent)。

二、《静夜思》原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角度看,《静夜思》一诗共有四个过程组成,即:

(1)存在过程:“床前明月光,”

(2)心理过程:“疑是地上霜。”

(3)物质过程:“举头望明月,”

(4)心理过程:“低头思故乡。”

就语篇功能分析而言,在进行及物性分析上,一旦确定了过程类型,就要对参与者进行确定,同时确定环境成分。

在《静夜思》一诗中,共有四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存在过程,参与者是“明月光”,环境成分是“床前”。第二个过程是心理过程,参与者是诗人本人,在诗句中是被省略了的,另一个参与者是“地上霜”,体现心理过程的动词是“疑”。第三个过程是物质过程,动作者是诗人本人,在诗中也是被省略了的,另一个参与者即目标是“明月”,环境成分是“举头”,作方式状语。第四个过程是心理过程。体现心理过程的动词是“思”,其中一个参与者诗人本人,另一个参与者即“故乡”,“低头”是方式,作环境成分。

三、《静夜思》三种译文经验功分析

下面是我收集到的三种译文,译文1是徐忠杰所译(见徐忠杰译1990:86)[6],译文2是许渊冲所译,(见许渊冲译 2000)[7]译文3是Bynner所译。(见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 1929)

译文1: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下面我们逐句分析这三种不同译文的过程类型。

(一)“床前明月光”

译文1中该句的过程类型为心理过程,由“descry”体现,参与者有两个,其中一个是“I”,另一个是“bright moonlight”,环境成分是“in front of my bed”。译文2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物质过程,参与者即动作者是“I”,另一个参与者即目标是“a silver light”,环境成分是“Abed”。译文3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存在过程。存在物即是“a gleam”。

从过程意义的体现角度看,我们认为译文3的过程类型与原诗吻合,原诗该句就是描述一下环境成分,一个地点,一种现象,译文3的翻译在这些方面都与原诗表现一致。译文1和译文2都把隐藏的参与者“I”给翻译出来,环境成分翻译得都还与原诗一致,但是过程类型与原诗没有相似之处。

(二)“疑是地上霜”

译文1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由“suspect”体现,参与者有两个,一个是“I”,另一个就是“ hoary frost”环境成分是“on the floor”。译文2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两个参与者分别是“I” 和“frost” ,“wonder” 是体现心理过程上的动词。 环境成分是“aground”。译文3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存在过程。存在物既是“frost”,环境成分是 “there”。

从过程意义的体现情况来看,译文1和译文2都与原诗的过程类型一致。但是体现心理过程的动词译文1显得与原诗更贴近些,“suspect”作“怀疑”讲,是指“对...有所察觉”,知道并不是霜,而译文2中“ wonder”作“想知道”的意思,原诗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把月光比喻为霜。从意义一致的表达角度看,译文3更贴近,更与原诗一致些。

(三)“举头望明月”

译文1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物质过程,由“ watch”体现,有两个参与者,分别是“I”和“the bright moon” ,环境成分是“as I tilt back my head”。译文2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由“find”来体现,参与者是“I”,被感知的现象是“the moon bright”,环境成分是“Looking up”。译文3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find”,其中一个参与者是“I”,另一个参与者是“moonlight”,环境成分是“Lifting my head to look”。

从上述过程分析看,译文1与原诗的过程类型是一致的 ,意义的表达也更接近,传神一些。译文2和译文3与原文的意境不是那么的契合。

从上述情况分析看,译文1和译文3的过程类型与原诗一致,但译文3的措辞更能原诗的语境相一致。一位在外漂泊的游子,在寂静的夜晚,孤身一人睡不着,仰望着明月,突然心底一股思乡之情燃上心头,译文的“suddenly”用的很传神,猛然间意境与原诗是那么的和谐。

四、结 语

原诗是五言绝句,描写真实,平铺直叙,措词朴直,一目了然,就原诗的内容意境来说,三种译文译得尚可,(l)译文1和译文2都押韵了。译文3虽然没有押韵,但是他的意境与原诗很契合,从意义的表达方面来说,很准确,译文也非常的美。而且从过程类型角度来看,也还是原诗保持的较一致的。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纯理功能为理论依据,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三种英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在译诗的时候力求做到意似、形似和风格似,或者力求使译文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与原文在原语读者心目中大体一样的心理感受,即:意美、音美和形美,这是一个难度较高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古典诗词 翻译 意境

中图分类号: G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23-02

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对译,要准确完整传达原诗词的含义;同时更是文化的传递,译文应传达原文蕴含的思想内容,向读者展示原诗歌优美的意境。而中国古典诗词往往具有丰富的词藻,多变的句子,优美的韵律,有的甚至引经据典,涉猎广博。如何在译文中进行意境再造,尽量做到翻译对等,是本文重点探索的问题。

1 深入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对译,也是文化的传递和再现。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对原文的创作背景乃至作者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都有较为深入地了解,才能够做到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同时真实再现原文意境。

例1:唐代诗人寒山在一首自传诗中写到“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美国诗人、学者施耐德将其译为:“When men see Han Shan, they all say he is crazy and not much to look at―dressed in rags and hides” 寒山原诗通俗直白,施耐德译文极为简实,力求重现寒山不拘小节,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

寒山出身官宦人家,却因多次科举不中遁入空门。诗作在当时不被世人接受,直到现代才逐渐受到世人推崇。其诗作中常寄托着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知音的渴求。在他的另一首诗中有突出体现:“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例2:南唐后主李煜代表作《虞美人》中写到:“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经历国破,被俘,投降等一系列遭遇。了解他的生平,将这句词译为“On the balcony last night,again an east wind, the moon was so bright, I couldn't bear to look toward my old kingdom.”采用第一人称译法,使读者身临其境,深入感受词人创作时的悲痛情绪。

2 营造原诗音律美

诗歌意境再造体现在保留原诗形式上的美感。我国古诗翻译大家翁显良先生认为诗歌英译要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这本色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只要能再现原文的意象,不一定模仿原文章法字法句法。

例1:翁显良先生所译初唐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译文: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have been-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will be-I see them not

The world goes on, world without end

But here and now, alone I stand-in tears

译文中三次出现“I see them not”,巧妙运用repetition(重复)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余音不绝的效果,增添音韵美,传递出苍凉、不平的心境。

再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译《登幽州台歌》为例:

On the tower of You Zhou

Where are 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

And where are those of future years

The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Here and now I alone shed tears

译文采用ABAB韵,符合原诗乐感,读来韵律感强,琅琅上口。

例2:唐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英译为: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译文前两句分别以“sky”“lie”结尾,后两句分别以“hill”“still”结尾,押尾韵的修辞手法使译文读起来极有节奏感,最大程度保留原诗的音韵格律美感。不失为汉诗英译的佳作。

3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英译中国古典诗歌既要正确理解和准确传达原诗的含义,又要保持诗歌的格律、音韵美感,甚至要传递诗歌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思想,是翻译中较难完成的。此外,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型、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有时甚至存在翻译“不对等”“不可译”现象。因此,在翻译时灵活、准确运用翻译技巧,成为诗词翻译传情达意的有效方法。

例1:以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写到“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刘郎”指东汉时刘晨与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时遇到仙女,结成一段奇缘,而回家后就仙凡两隔,再也难以见面了。“蓬山”指海上仙山。原文借刘郎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难以见面的惆怅。然而译成英文时,很难在诗歌有限的文字中解释中国传统神话典故,因此译为“But far beyond my reach is the Enchanted Mountain,and you are on the other side, ten thousand peaks away.”译文略去“刘郎”的典故,直接以“you”来翻译,如同与心上人对话一般简明直接表达落寞和痛苦。

此翻译利用了翻译技巧中的减译法(又叫省译法),作用是略去一些无法翻译或难以交代清楚的内容,避免造成阅读障碍,使译文简练,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

例2: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中写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为“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考虑到便于英语读者理解诗歌含义,译文中使用了增译法,增译了“drown his sad hours” “a cot amid…”,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在翻译时深入了解作者创造背景,译文营造原文音韵美,灵活适时使用增译法、省译法,甚至转译、意译等翻译技巧,有助于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原文意境,帮助读者在理解原诗词内容同时感受优美的意境,力图做到翻译对等。

参考文献:

[1]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1.

[3]冯琰.小议许渊冲唐诗翻译技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汤菲菲.唐诗典故英译的审美再现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篇10

【关键词】朱利安・豪斯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实际应用

德国学者豪斯创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完整、科学、客观且系统,然而该模式的应用范围仅局限于英语与德语之间的互译。在英汉翻译领域,至今没有如此成功的翻译质量评估方法,本文旨在将德国学者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引入英汉翻译领域。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模式操作性强,语言分析合理细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切实可行。

一、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可行性分析

豪斯区分了语言功能与文本功能的不同,她认为文本的功能是指文本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她将原文和译文从情景语境的角度,划分了八个可以操作的情景维度进行比较。其一,语言使用者的维度,包括所处地域,社会阶层和时代。其二语言使用的维度,包括语言媒介,介入程度,社会职能,社会态度和话题范畴。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虽然以语言学为基础,但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中的对等概念,把功能对等与语用对等纳入评估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拓与创新意义,为翻译批评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因其模式主要是用来评价翻译,仍属于规定性研究,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片面性。

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笔者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运作过程运用到张培基对朱自清《背影》的英译的评估和分析中,一方面对运作过程进行实证,证明其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对张培基关于《背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作出评价。

为了验证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信度和效度,从以下几个层面对《背影》英译本的质量展开评估,统计译文与原文的“不匹配”数目,而数目与质量成反比关系。其一,在词汇方面,口语化的特征比较明显,特别是父亲的直接引语,如:“不要紧,他们去不好”,Never mind! It won’t do to trust guys like those hotel boys! 译文比原文冗长且与原文关系不紧密。其二,从语式上来看,参与程度则以独白为主,没有明显的读者参与,属于简单类型。

通过对张培基先生《背影》英译本的质量评估分析,不难发现豪斯模式对于较短篇幅的散文翻译而言,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相对实用。

三、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宋词翻译中的应用

古诗词英译研究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本文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分析了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宋词翻译中的应用。

1.基于同构关系层面的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赏析。其一,整体结构分析。原作本身的结构就非常整齐,句子短小紧凑。所有的译者都在翻译的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风格和意境。比如,原作是以一个反问句结尾,一些译者也忠实于原作的创作方式用问号来作为结尾,体现作者本身那种惆怅无奈的心境。原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许渊冲译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而徐树娟等编译To depict this train of saddening scenes I'm facing?

其二,译文分析。词刚开始的三句就运用了大量的叠词,非常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哀怨的心情。译者也都采取了重复的方式来衔接上下文,从而能更加忠实于原作的情境。原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许渊冲译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此种译法简洁整齐,贴合原文,堪称上乘译作。他用押 AABB 韵的方式体现词人那种愁苦寂寞的心境,在译文中也使用了交替性同构,最后一句“without cheer”,更是营造出了那种“愁”的氛围。

2.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赏析《声声慢》的英译本。徐译前三句重复运用了三次“I”、两次“me”,涉及了词汇衔接中的“重复”手段。一方面符合“英语在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多用形合,即用连接词语将句子连接起来”的习惯,通过代词重复达到了语篇的衔接;另一方面“I”的反复出现突出了该情景下女词人孤身一人的寂寞。徐译还通过运用体现了同现关系的衔接链“something”、“every-thing”、“nothing”,生动再现了词人由一开始抱有一点希望地去寻找“something”,结果却发现“everything”都是“冷冷清清”的,不由绝望地感慨“nothing”可以给她带来快乐。构成衔接链的三个词语的承接与对比,语义上形成了连贯,将词人开篇就表现的失落心情传达了出来。

四、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该评估模式基本适用于英汉翻译的质量评估,尽管局部存在着不适用的部分,但是是可以修正的。将该模式引入英汉翻译领域,其意义不局限于检测英汉翻译的质量,还对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因此该模式应引起国内翻译界的广泛重视,充分利用其价值,推动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