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17 05:0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文学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原文的来世生命
翻译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雅各布森将翻译活动归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Jocobson,2004:139)其中语内翻译是指用同一语言内的语言符号对原文进行阐释或重写;语际翻译是指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言符号对原文进行阐释,即通常意义上的翻译本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系统的其他符号对原文中的语言符号进行阐释。从《木兰辞》到迪斯尼动画片《木兰》的改编不仅涉及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之间的转换,更是语言文字和影音媒体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的过渡,是文学经典以更丰满的形式向异域文化译介的具体体现。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生命(afterlife)”t2],(Benjamin,2004:76)标志着原文生命延续的新阶段。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与意义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具有不同的阐释与演绎。本雅明认为这种阐释与演绎取决于作品的可译性,即作品的所有读者中是否有理想的译者;作品本身是否召唤翻译。从译者的角度来看,迪斯尼公司在改编外国题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动画风格,拥有顶尖的动画制作人才和精湛的动画制作技术,还有着不容小觑的投资实力,是跨越符号系统、跨越语言文化对经典民歌《木兰辞》进行译介的理想译者。从作品本身来看,木兰的忠诚、孝顺、善良、无私、勇敢、质朴的多重品质为多角度阐释作品主题提供了可能性;从参军到胜利凯旋的完整故事梗概为塑造木兰形象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民歌简练的语言和诗性的描述有着丰富的想象张力,为充分发挥动画片音画介质的优势提供了舞台。每一次翻译活动都赋予原文一次新的生命。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木兰辞》召唤着新的翻译,木兰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重获新的生命力已成为必然。
二、来世生命是原生命的延续
译文既然是原文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语境中的再生,就避免不了与原文一脉相承的联系。翻译目的论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相关性定义为“文本间连贯”L3J(Vermeer,229),认为它有助于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异文化电影时,原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背景都可以通过这种“文本间连贯”来体现原作生命力的延续,赋予电影异国情调和陌生化效果,增强影片的吸引力和受欢迎程度。正因为如此,迪斯尼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诗的主要人物、情节,呈现了典型的中国式背景,使影片与民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叙事和文化两方面。首先是叙事联系。叙事是电影改编中首先要传达的因素。当原文的叙事在改编中得以呈现,影片便能激发业已了解该故事的观众的预期,使他们积极参与电影的欣赏和意义的构建。对不了解原故事的观众而言,对原文叙事的呈现亦能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刺激他们到异域故事中去寻找共鸣,体验精神上的猎奇。片名《木兰》是对原文《木兰辞》的呼应。她替父从军、勇敢战斗、建功获封、弃爵归田的主要故事情节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再现,保持了木兰故事的原始框架,使观众看到了《木兰辞》在现代美国的生存与传播。其次是文化联系。为使影片具有外国情调,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呈现,比如:长城、书法、传统庆典等视觉符号;长笛、古筝、二胡等听觉符号;中国的图腾龙、幸运蟋蟀、熊猫、胡人、唐装、火药等典型的文化符号等。古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和封建价值观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展现,比如,女孩给家庭带来荣耀的惟一途径就是嫁个好人家,女人在男人面前应该保持缄默等。所有这些中国的文化信息将观众带入了一种神秘而充满魅惑的异域国度,增强了影片的娱乐性,体现了电影对《木兰辞》的继承,是原作生命力的延续。
三、来世生命是对原生命的超越
新生命不同于旧生命,它具有新的特质。本雅明认为“如果翻译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与原文的相似性,那么翻译几乎不可能。因为在来世生命中,原文要经历变化。如果没有转变,没有新生,就不能叫来世生命”2]。(Benja.min77)电影改编也一样,“由于媒介发生了改变,电影与原文自然不同”。(Stam17)在改编过程中,迪斯尼对《木兰辞》进行了大胆的改变,使影片跨越时代、语言、文化实现了对原作生命的超越。
(一)叙化
为增加影片的娱乐性,迪斯尼以归化的方法将《木兰辞》打造成了一部迪斯尼风格的动画片。首先,电影塑造了李翔、大臣、木须龙、单于、媒婆等许多个性鲜明的新形象,很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木兰这一主要形象更加鲜活、灵动。其次,电影以木兰的故事梗概为基础,创作了一个更感人、更丰满的故事。为了创造和强化戏剧性的冲突,迪斯尼对原故事的细节进行了改动。比如:木兰当户织变成了说媒的插曲,既制造了幽默效果,又体现了木兰的叛逆,为替父从军作了性格上的铺垫。原诗详细描写了木兰参军前在家所做的准备,而电影则以歌剧的形式重点呈现了军事训练的千辛万苦。欢快的气氛中冲突一个接一个,充分体现了迪斯尼式的幽默风格。对于战争的描写也一样,原诗只有短短三句,但影片中对木兰战胜单于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刻画,气氛紧张、惊心动魄,一步一步推向。此外,影片还创造了木兰与李翔相爱的情节来体现迪斯尼风格特有的浪漫气息和一贯的欢快结局。
(二)文化适应
“电影改编受制于当时各方力量的影响,是特定时间所流行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反映。”【4(Stam,45)将中国经典民歌改编成现代美国电影是一个跨文化的行为。为了迎合具有独特文化预期的美国消费者,避免文化冲突,迪斯尼不能不考虑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影片符合目标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美国式改造。比如:影片中的奶奶和木须龙就是美国化了的形象。影片还以西方流行的狂欢文化来取代《木兰辞》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先祖庙里,祖先们载歌载舞,俨然盛装打扮的狂欢者,毫无威严可言。木兰与战友、父亲、皇上的拥抱也都是美国式的。这些细节中,中国文化符号的外表之下,其实都演绎着美国文化。其次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阐释。木兰在原诗中是一位忠孝两全的勇敢女孩,完全符合2000年前封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而在影片中迪斯尼对这一形象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将其个性中的独立和勇敢进行发挥,塑造了一位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女英雄。雪山之战,木兰独自一人摧垮了雪山,消灭了敌人,拯救了整个部队。皇宫决斗中,木兰再一次一146圈固圃衄蕊圆凭借勇气和机智杀死了单于,拯救了整个国家,成为万人膜拜的民族英雄。经过改造的木兰成了美国文化的产品,个人的力量被无限夸大,体现了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最后是女性主义的演绎。为迎合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影片在木兰形象中注入了女性主义色彩。影片通过木兰与男性形象的鲜明对比,突出表达_r女性主义,还特意增加了木兰在战斗中暴露了自己的女人身份,被逐出部队的情节。当木兰最终拯救了整个国家,被尊为英雄时,女性主义的胜利达到了。在这里,中国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为女性主义的展示提供了舞台。
翻译也是一种征服,当传统的中国民歌用迪斯尼风格加以改写,当中国文化符号中植入了美国文化的内核,当中国传奇女孩成为个人英雄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言人,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一充满异国情调的形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强化,充分展现了美国电影对中国这一文化他者的拿来主义立场,显示了意识形态对电影改编的隐性操控。这是经典文学作品在以电影这种大众传媒的方式实现跨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篇2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代女性 经典形象
艺术特色 启示意义
当今,女性在社会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和男性一样出现在政治、经济的舞台上,一句“巾帼不让须眉”更是鼓舞着万千女性。然而,古代女性的悲惨命运是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的,在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保留下了这些女性的伟大形象。
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经典形象。其中一些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向封建伦理纲常发起反抗的女性形象更显得弥足珍贵。中学语文教材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如下几类女性形象。
1.深明大义,忠贞爱国
古代的女子多是以相夫教子为生活。这就使得充满英雄气概的女性形象更为突出。花木兰算得上这类人物中的杰出代表。替父从军这一壮举,虽不免有对父权至上的过分推崇,但是文中花木兰表现出的果敢、坚毅为后世树立了完美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证明了女子的才智、胆识并不比男子逊色。如果说花木兰是平民女子中这一类形象的代表,那么《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赵太后则是贵族阶层的代表。虽然文中的赵太后在开始的时候有过犹豫,但是在面临着国家兴亡的考验面前,她毅然放下了个人的情感,以大局为重。作者刻画的这类能够改变历史走向的女性形象其价值不仅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2.勤劳睿智,宜其家室
常言道: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中学语文教材古典文学名著中,也为读者塑造了许多这类女性形象。
《乐羊子妻》一文中,塑造了一位睿智且具有高尚人格的女性形象,她的一言一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面对着丈夫带回的不义之财,她陈词激昂:“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当丈夫意志动摇之时,她又晓之以理:“一丝而累,以至于寸,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的胸怀和志向,令很多男子在她面前都会相形见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伴侣,乐羊子最终学有所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每一个想要使自己更具魅力的女性,都应该以上述的女性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3.忠于爱情,至死不渝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作品,其主要内容都是对爱情的歌颂。中学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一些描写美好爱情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师,面对着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的少男少女,更要适当地加以合理引导,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王实甫的名句“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寄托了他对有情人的美好祝福。在古代,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禁锢自由爱情的枷锁。每每读到这样的作品 ,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惋惜。《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刘兰芝,她心地善良,勤俭持家,与焦仲卿感情笃深,但最后仍逃脱不了被遣归的命运。面对着接踵而至的不幸,她没有向封建家长制度和统治阶级屈服,而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铺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诺言。刘兰芝形象的经久不衰,在于她对爱情的诠释。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付出的,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一形象的积极意义更在于,她为那些还没有做好准备为爱情做出牺牲的年青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二 、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典女性形象的艺术特色
在写作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很难的。要想使人物形象吸引读者,就必须从语言、外貌、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描写。古文中塑造的这些经典的女性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准。
1.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最重要的载体。作者在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了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正是由于个性鲜明的语言而使她们各具特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妻的“君美甚,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情真意切地包含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爱;刘兰芝的“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义正辞言地彰显了处于不平等地位中女性的尊严和自爱;崔莺莺的“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大胆和执着。她贵为相国的女儿,但敢于冲破门第观念,直白地表露心声,这在当时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教材中每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也正是由于作者善于对语言进行精彩的驾驭,使主人公的抒情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巧妙的烘托描写
侧面烘托描写也是在人物塑造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有时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在对刘兰芝的塑造中,就运用了多处侧面烘托。在写她心灵手巧的时候,并没有直言,而是通过“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些具体的句子从侧面烘托了她的贤淑。又如,在对他们夫妇双双殉情表达惋惜之情时,用到了“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无情的花鸟树木都为他们的感情而动容,更何况有感情的人,作者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侧面烘托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趋向,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 学习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典女性形象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它除了要肩负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中一系列经典的女性形象,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语文学科的深层次魅力,也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发掘的力量。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古往今来,美好的爱情一直都是人们歌颂的主旋律。它是生命中最崇高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忘却了精神生活的价值,青少年学生更容易迷失在各种诱惑之中。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已经为他们树立了典范。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她勇于冲破门第观念,她所追求的爱情中没有一丝物欲;《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则是更高的境界:对于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教材中这些女性形象所呈现出的挚爱真情,自然地唤起了学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重要的亲情和责任。然而,在社会中,出现了太多人情寡淡冷漠的事情。曾引起网上热议的“常回家看看入法”“老人摔倒扶不扶事件”拷问着每一个人的良知。而花木兰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亲情和责任的重要。古代的一个弱女子,尚且知道如此,千百年后的今人,又该做些什么呢?
2.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不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在享受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素养。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手法,对学生日后的写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学生在解读这类作品的时候,一方面要领悟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还要领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呈现出的艺术特色,这才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中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学生各种观念和素养提升的关键期。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解惑”的重任。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在传授经典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雪芳.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女性角色和女性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文学作品;经典诵读;有声语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67-02
文学作品和有声语言是两种形态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语言艺术的范畴内,两者一动一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有声语言,我们不仅可以将文学作品视听化,使文学作品具有生命力;还可以唤醒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从中发掘出更深刻的内涵,让更多的人在传播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现状概述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指的是中国模式的,权威的,经久不衰的杰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代表性、最完美的能表现文学作品精髓的最佳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1]它的特点是塑造的事物形象没有直观性。它由文字语言构成,它呈现给读者的是文字符号而不是事物本身,它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它的事物形象,文字不直接作用于眼睛而作用于想象。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沛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魅力,承载着人们延绵不绝的精神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大量的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将书面的知识转化成人们内在的气质和底蕴,对人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和当今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人们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产生了变化。为了休闲娱乐,人们似乎更愿意阅读网络小说、快餐文学和同龄人的作品。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的年轻人追求浏览阅读和飞行阅读。只要任意点击,网络就会带来目不暇接的海量信息,看得你眼花缭乱。这些阅读都只是感官上的阅读、表层上的触摸而不能真正的渗透到人们的大脑,沉淀到人们的内心。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已经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倾向。另外,读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参差不齐,对于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真谛很难有透彻的感悟,想要感同身受就更难。所以有些人想读也读不懂,干脆就放弃了。因此,人们在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降低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有效的途径来对现状进行改善。
二、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传播的新趋势:有声语言传播
(一)有声语言的定义及特点
有声语言是指发出声音的口头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语言[2]。它是最常见的信息传递媒介,也是人类交际的最基本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声语言能将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直接用声音表达出来,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二是有声语言具有松动活泼性,声音可以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在视觉和听觉触觉上传播信息更立体化;三是便捷性,利用有声语言口耳相传和他人进行交际是最基础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二)用有声语言唤醒、发掘、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1.唤醒作品的深刻内涵。朗诵是众多有声语言表现形式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它植根于文学作品。朗诵者可以在准确理解稿件、产生符合情境的内心视像的基础上,准确挖掘作品的内在语,唤醒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准确引领受众。比如:冰心的《纸船》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眷恋。但我们在初看文字作品时,会感觉这篇文章很普通。那是因为感情是很抽象的,不太容易在文字上表现出来。若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并用柔和、平静又充满回忆的声音轻轻诵读出来,便能体味这悠远绵长的情感。
2.发掘作品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人们可以从作品中享受到情感美的意境。有声语言艺术的情感美是由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决定的。朗诵者在朗诵文学作品时要将文学作品理解透彻,结合情、声、气的技巧运用,使作品的情感得以完美体现。具体来说,有声语言的主体传播者在感化受众时要做到形象生动,情感炽热,在受众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且引领受众一起去再创造,产生内心的共鸣,共同完成对作品形象的塑造。如: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芳草如茵,春暖花开,和风细雨,生机盎然;在这样的春景中,人们容光焕发,辛勤劳作,充满了希望和活力。传播主体在朗诵时娓娓道来,平缓叙述,勾勒出一幅唯美而又欢乐的美妙画卷,浓浓的春意,与明亮的音色,舒展的气息,欢快的节奏共同构筑了朗诵主体的情感造型,在受众群体的欣赏期待中这种气息蔓延着并得到升华。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传情达意的再创作过程,有声语言的走向和变化幅度是由受众的“审美耳朵”引导的,而朗诵主体情感色彩再创造中要多于受众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多层次的期待。
此外,有声语言艺术的主体通过身份感和对象感的内部表达技巧,拉近自己跟作品的距离,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提高艺术品质,创造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受众共同感知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如:舒婷的《致橡树》在朗诵时把自己就当做那棵“木棉”树的形象,以声传情表述自己的内心对待爱情的态度,用声音刻画出一个充满独立人格,坚强向上的女性形象,让受众在美妙的声流中,心中能展开一幅立体的画卷,在自我感悟文字作品当下价值的同时获得崭新的审美体验。
(三)传达的方法和意义
受众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从审美意象的表面提升到意识水平,并通过静止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取决于传播主体的艺术表达能力。而提高人们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朗诵兴趣,则需要借助大众媒介扩大有声文学的传播范围,拓宽传播途径。
1.传播主体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传播主体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时,除了要具备吐字归音等最基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声音造型。声音造型是指调动发声技巧、声音弹性赋予有声语言强大的生命力。[3]在用有声语言外化文学作品时,声音造型可以是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型,也可以是舒缓流畅、清新明丽型,或者是凝重内敛型等等。如朗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对生命的赞歌,声音热烈明朗,音色甜美,既咬字轻巧又不失一定力度。但在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就需要感情热切真挚,语调慷慨激昂,吐字发音要饱满洪亮,展现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信。
另外,有声语言具有内心外化的功能。人的内心世界是感性的,有声语言的主体传播者只有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才能发现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从而获得创造的源泉。如余秋雨在《三峡》中写道: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施晴瑜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李白和刘备是两个不同性格和特点的历史人物,作品用人物来展现三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自然景观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通过情感和智慧的相互交融,结合成了艺术的独特形象。朗诵主体在外化有声语言之前要准确定位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丰富的内心情感,细腻的感性被强有力的理性支撑,才能超越对文字作品表层的审美,而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也是有声语言充满生命的活力。
利用有声语言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传播者变思想情感为信息符号的制码过程。[4]利用一定物质手段规范和完善审美意象,将内心意象转化成外在物象,诞生生动立体的实际作品,获得真正艺术的生命,这就是传达。[5]
2.可以借助大众媒介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除了依靠传统的印刷媒介,更离不开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提供的传播手段。如《电视诗歌散文》节目选材以抒情、叙述类的散文、诗歌为主,期望通过用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来感染受众,让受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感悟获得恬淡洒脱的人生观和快乐面对生活的能量。
三、结语
有声语言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再创造过程中,文字作品为有声语言奠定基石,有声语言也为文字作品增添异彩,两者相辅相成展现了融会贯通的和谐的艺术魅力。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和有声语言传播的结合的益处绝不止如此,所以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有声语言传播研究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值得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的。阅读和朗诵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能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趣味,因为经典是浓缩了的文化结晶,它的原创性和超越性构成了民族和个人的文化根基。利用中华经典作品对人们进行文化教育,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全自身文化人格,依靠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从中汲取各种文化营养,使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焦桓生,岳甜.中国经典作品的文学品格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32(4).
[2]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徐中玉.诗性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5]骆小所.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审美发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34):2.
作者简介:
篇4
一、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影响媒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对于文字来说,人类更喜欢“读图”,图片更加直观和明了,更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并得到了迅速传播,其中也受到文学作品作者和文学作品内容的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借助于文学著作加以创新创作,并在影视行业受到了热切追捧。在20世纪初期,影视作品开始借助于文学作品进行创作,越来越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被应用到影视作品中去,影视行业快速发展让更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活跃在荧屏中,以文学作品为创作基础的影视作品受到了广泛推崇。[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众多题材的影视作品都被陆续搬上荧屏。因为电影行业缺乏创作素材,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当作影视作品的创作素材,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不断增多。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也得到了全面各革新。网络技术发展促使媒体介质得到更快传播,而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传播扩展到全球。所以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神探夏诺克系列文学作品无疑是经典的影视创作素材,现代影视版本的夏洛克・福尔摩斯都将原著文学作品中的精髓演绎出来,并且融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新时代影视作品中的夏洛克不但延续了文学著作中精髓和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剧情经过改编后更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随着电视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促使着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向世界发展。
二、 英剧《神探夏洛克》影视作品改编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影视作品通过借助于文学作品来进行全面革新创作,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改编自小说等其他文学作品。但是文学作品在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并不全部是照搬原著作内容,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更加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文学著作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基本类型
文学作品《神探夏洛克》的影视改编俨然成为主流侦探影片的发展史,并在影视行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侦探类影视作品中案件与侦探两者是相互推进发展的。“福尔摩斯系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根据文学作品中某个故事进行改编,其中改变后的影视作品结构和文学原著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对故事细节稍作改动。二是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多个故事进行改编,并将多个故事相互结合构成整体,整合故事结构和细节。[2]三是在文学原著的基础上重新杜撰故事情节,其中将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以及经典言语保留下来。四是保留着文学著作中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姓名,影视作品的其他故事内容和情节结构都与文学作品相差甚大。
(二)在文学作品改编上具有借鉴意义
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于文学作品,自上映后在当代社会掀起侦探狂潮。《神探夏洛克》保留了文学原著中的经典内容和精神内涵,其中和文学原著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案件细节。该部影视作品自上映后一直受到良好评价,使得福尔摩斯的文学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不仅延续了文学原著中的内涵精神,还让影视作品得到了全面创新,并在正式播出后引发社会人们热切追捧,该部电视作品可以称为当代获得最高成就的影视作品。[3]福尔摩斯系列”影视作品在21世纪得到了更快发展,在文学原著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内容进行重构,并融进了更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得影视作品更富含时代性。所以,影视创作者在改编文学作品时应当对原著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并重点把握原著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并将这些思想观念融入到影视作品中去,摈弃文学原著中多余内容和情节,根据时代特征和作者思想情感来不断创新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和对话以及心理活动等其他方面,读者都可以进行自由想象,在影视作品中通过生动想象的影像和声音来展现出故事情节和内容,观影者只能被动接受视觉上和听觉上的感受,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
三、 文学影视作品中价值观念与故事情节的保留和变化
由于福尔摩斯小说人物较为经典,因此被许多影视作品当作创作素材,其中绝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都和文学原著相差不大,并且都将文学原著作品中的社会价值以及精神内涵都体现出来,文学作品中灵魂是其所蕴含的文学精神,其中文学精神具备着人文性质以及思想价值,譬如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追求和真理追求,蕴含着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以及人道主义思想精神等,凸显出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精神危机,并表达出在困境面前共同作出的努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作家赋予了优秀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灵魂生命等。在文学原著的基础上创作影视作品就是在影视作品中表达出作者的文学精神和思想追求,将简单的文字通过影像和声音展现到观众的眼前,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并将文学原著读者成为改编后影视作品的观众,电影和文学作品相互结合能够推动影视作品的发展,还能让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得到传扬。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认为在文学作品基础上创作影视作品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影视系列作品《神探夏洛克》的改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文学影视作品中包含的原著思想价值观念
《神探夏洛克》系列小说是侦探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柯南・道尔所创作的侦探系列小说都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容,在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带有着文学魅力,同时还蕴含着人道主义思想和文化价值。[4]在该系列小说中将“惩恶扬善”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理性思想充分表现出来,在影视行业中有过不少以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题内容的影视作品,这个特立独行和聪明绝顶的人物形象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内心。
侦探小说著名作者柯南・道尔所创作的福尔摩斯文学作品,通过以正义为上叙述方式将当代人类乐观的社会心态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经典之处是通过文字来表现出人类内心真实想法和精神追求。在文学作品中,英国属于惩恶扬善的国家,但是国家法律无法完全保证社会所有事物都是公平的,神探福尔摩斯作为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正的英雄人物,他能够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正义,从而来填补国家法律所无法真正保证的事情。伦敦塔初建于1886年,一直屹立至今,正如福尔摩斯在社会发展中始终维护着社会正义,让社会中的人们生活更加规范。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福尔摩斯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人物是因为他具备着高超推理能力以及敏锐观察力,同时还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福尔摩斯始终保持着理性的头脑,他不追求功名利禄,对待所有人都保持着宽容心态,是正义使者的化身,作者成功的塑造了福尔摩斯正义和英雄形象。社会中的人们都渴望成为福尔摩斯那样充满着智慧和自信的人物,一直以来福尔摩斯所崇尚的科学理论主义精神仍然受到社会民众的推崇,在维多利亚时期中社会中崇尚科学理论精神,营造着积极向上和乐观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自柯南・道尔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第一季播出后便收到了良好反响,而在第一季第三集中电视收视率更是高涨,平均收视人数达到了700万,该部影视作品是由知名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与马丁・弗瑞曼主演,凭借其精湛的演绎将人物经典形象表现出来,并在当时掀起了福尔摩斯狂热浪潮。该部影视作品之所以在上映后受到热切追捧,是因为其创作的故事内容虽然和文学作品有着很大差别,但是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是极其相近的,采用全新创作手法将文学作品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展现出来,不仅能让小说原著粉和观众感受到小说的精神内涵,还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创新力和未知性,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影视作品,并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
英剧《神探夏洛克》自上映后获得观众良好反响,在第二季第三集中莫里亚蒂将男主人公夏洛克变成虚伪的英雄,并让他从此身败名裂。此时男主人公夏洛克受到莫里亚蒂的陷害,在剧中夏洛克因其独特的天分受到嫉妒。社会公众舆论不仅能让普通人瞬间变红,还能让名人身败名裂。社会公众舆论和福尔摩斯都诠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此外还表达了现实社会中价值观念歪曲等问题,在影视作品中男主人公福尔摩斯经受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他凭借着自身的睿智和能力走出怪圈。
结语
近年来随着影视媒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出现在荧屏上,而在文学作品基础上创作的影视作品更是引发社会人们热切追捧,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不但能够将文学原著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还能够促进影视行业和文学作品的快速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文学价值元素能够传扬文学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能不断创新影视作品题材,英剧《神探夏洛克》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经典影视作品,获得了观众良好的反馈,并给予文学影视作品提供更多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田海燕.从英剧《神探夏洛克》管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J].当代电视,2016(5):62-63.
[2]陈雪薇.以“成见”解析英剧《神探夏洛克》[J].今传媒,2014(6):88-90.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
文学鉴赏能力是一种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使大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教育部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样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一、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文学鉴赏能力是国家对于大学生教育目标的要求之一,文学鉴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的一种,是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大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是关于现实生活的再现,文学作品通过真实、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社会生活的百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感悟体会出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态度,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本质与真实面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渐提高,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愉悦。另外,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节和多彩的人物形象会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体验,使大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美的感受和熏陶。
(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学生可以逐渐地认识社会,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增加生活知识,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另外大学生通过文学阅读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对于文化的认识,提高自己对于文化的欣赏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欣赏可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文化素养。
(三)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长时间的阅读欣赏,通过阅读,大学生可以感受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文学作品的曲折结构。这些文学作品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学写作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大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布局,提高文学创作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读者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文学写作提供参考,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也可以为自己所用,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欣赏文学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认识社会,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作品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要求,也是大学教育目标之一。
(一)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首先需要大学生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文学阅读才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学阅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阅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渐忽略了文学阅读,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来打发时间,阅读的学生逐渐减少,因此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学阅读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可以通过评选文学作品阅读量最多的人,通过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地借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文学作品交流会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通过学生之间的文学交流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提高阅读的兴趣,增加文学作品阅读量。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开展文学鉴赏课程
在大学中开设文学作品鉴赏课程可以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供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在高校中开展文学鉴赏课程作为文学课程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一方面文学鉴赏课程需要为学生提高文学鉴赏的方法。文学鉴赏课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文学鉴赏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进行分析,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和巧妙的布局。另一方面,文学鉴赏课程为学生的文学鉴赏提供途径。文学鉴赏课程为学生的文学鉴赏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赏析,对于那些课下没有主动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三)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分析,写读书笔记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之后,还需要进行思考。一部比较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有着自己的特色,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蕴含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读者反复阅读才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需要读者通过反复的思考才能真正体会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另一方面,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读者会对文中的语言和人物进行仔细地揣摩,使读者产生思考,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四)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对于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文学作品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得到大众和文学界认可的,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文学作品也是丰富多样,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文学价值不高的文学作品混入其中,对于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需要选择经典的、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书籍进行阅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另外,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作者长时间的酝酿写作而成,文章的语言结构和人物形象都是经过锤炼的,同时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仍然经久不衰,因此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大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够了解文学的价值,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逐渐增加,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的要求。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能力。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提高人文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文学鉴赏能力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大学教育中注重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钟祖国 浅谈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9
篇6
关键词:文学作品类;阅读教学;备考;中考;常规教学;复习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96-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文学作品类阅读要取得高分,语文教师在备考策略上就要更新、更细、更系统、更行之有效。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想让学生做到“出则有法”,教师必须“入而有方”。备考文学作品类阅读,应有科学的态度、周密的计划、严谨的步骤。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复习中读之有法,又如何进行阅读备考训练呢?
一、理清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题型、考点和答题思路
文学作品类阅读题考点包括:其一,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其二,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景与形象;其三,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其四,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其五,领悟作品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考生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最快的途径熟记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可概括为“词、句、段、篇、题、法”,具体而言就是:词语的含义、作用、表达效果,句子的含义、作用,段落的作用、内容归纳,篇章布局,标题的含义、作用,表现手法、描法等写法。这些就是考点所呈现出的考试题型。
二、抓好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
在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确认体裁、把握方向。要让学生认识并熟知体裁,对于文学作品要能够正确区分小说和散文,这样,答题时才能把握答题的知识要点与答题方向。以散文为例,主要包含写人叙事散文与写景抒情散文。写人叙事散文要抓住两个要点:人与事。写景抒情散文要注意以下要点:写了什么景(景有什么特点),怎么写景的;抒了什么情,怎样抒情的。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借鉴经典,用好教材”,借助的经典篇目应该是学生最熟悉且能够引发他们共鸣的文本。每篇经典篇目,都要进行有的放矢的重点训练。另外,也可以对经典篇目进行“单项多篇”训练。比如,对《故乡》《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作品中的景物、人物前后变化等进行对比阅读。以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为例,要指导考生抓住“抑笔”与“扬笔”,从而体会曲径通幽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类阅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四是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文学作品阅读复习指导与巩固训练
广泛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石。只有让学生从经典教材中汲取营养,再去课外文学文本的阅读中感知体味,才能提升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与文学素养。首先,阅读训练。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的阅读训练,让学生从枯燥的“题海训练”中找到前进的动力。要针对训练要求选择文质兼美的文本,并把题型分为:文章标题类、表现手法类、语言赏析类、感悟体会类、主题情感等。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要重视“研究题型,设计专题”,有效的答题指导是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设计专题。专题化设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各类题型的规律化训练,让学生做到审一道题就明确一类题,举一而反三。专题化设计分为:语言赏析专题、人物分析评价专题、开放性试题专题、审题归纳考点专题等。其中,开放性试题又分三大类:其一,想象类。紧扣文章中心,合乎人物身份,合乎当时场景,特别要注意人称的把握。其二,感悟类。抓住文章中心,注重提炼文章观点。其三,评价类。人物行为评价题:紧密结合原文,体现人物性格。语言理解评价题:抓中心句、主旨句,抓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议论抒情表达观点的句子,通常在情节处或文章结尾处。观点评析题:分析文章中心,紧扣中心推理答题:要么赞成,要么不赞成,注重结合文本。再次,试题设计,试卷分析。试卷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r的重要途径,教师结合学情设计的试卷是检测学生、鼓励学生的一剂良药。在文学作品类阅读题知识点的选择上,要根据作业或小测的反馈情况精心设计。要做到直击考点,查缺补漏,注重答题规范化训练,用好语文学科专业术语,语言准确到位。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类阅读备考,一是提高阅读能力,强化答题技巧;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答题习惯,例如勾画重要信息的习惯、筛选题目关键词的习惯、根据分数分点答题的习惯;三是加强相似题型的比对,积累答题经验。只要有效把握文学作品阅读题型考点,做好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寻找符合考生学情的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与训练方法,就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读之有法,在阅读过程中学出自我,享受愉悦的生命体验。教师要创造条件,精选有代表性的文学阅读材料展开深入研究,加强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教师只有“入而有方”,学生才能“出则有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一、文学教育应注重教师的文学功底
文学教育与一般的语文知识教学不同,语文知识的积累往往可以自然发生(虽然其效率相对于讲授而言小了点,但还是能够发生的),而文学教育往往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领。因为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内涵一定是隐藏在文字之后的,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没有一定的认知积累,是无法解读出经典文学作品背后的真实含义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的解读不能照搬教学参考书,如前所述,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有时难免视角有所不及,又由于诸多其他非文学因素的影响,这些观点往往只能作为“参考”,而真正能够抵达文本内核的文学思想,有时需要挖掘,这就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领。譬如鲁迅的作品,除了匕首投枪的效用之外还有什么?先生的小说与社会兴亡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关系?李贯通所说的“小说真的影响到国家的兴亡,是小说的不幸……”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需要文学作品研读者具有一定的水准,几乎可以肯定地讲,学生是难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的,而教师也未必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而语文教师之所以提不出这样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师缺少“代际意识与史学意识”,在于语文教师的人文功底与文学才情的缺失。那么,这样的功课如何弥补?这一点语文教师其实是可以自主找到答案的,因为途径不外乎自身的阅读、学习与反思。不间断的阅读可以让自己与优秀的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可以让自己走到文学作品中,可以让文学作品成为自身文学才情丰富的催化剂。所读范围应当是宽泛的,史学著作可以丰富自己的代际意识,美学著作可以充实自己的文学才情。学习亦是必须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应当成为自身文学修养不断上升的阶梯,当然这应当是一种批判性的学习,唯一能够成为自己文学研究依据的应当是自己内心的认识。反思亦是必须的,没有反思便不能使所吸纳的文学内容产生联系,反思的依据与工具便是逻辑,反思的结果是必须让自己对文学的认识与判断符合逻辑,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文学认识以一个完美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文学功底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功,但语文教师接触、研讨优秀文本,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倘若没有这样的积累,还叫什么语文教师呢?
二、文学教育应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约
再说说文学教育。对于文学教育的理解,笔者认为教育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教学存在的形态,而语文则是交流的内容。文学教育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文学教育所交流的内容必须是经典的作品,而经典的作品总是与人的内心相连的,因此文学教育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约。笔者在这里不想用过多的语言去描述这段心灵之约该是多么美妙,因为这样的语言已经太多了。笔者想做的是,透过语言这层工具,去理解心灵之约背后的含义。如前所述,职业高中语文教育有其特殊目的,要让社会的工人力量在经典文学作品的影响之下成为社会高素质的载体,这就必须让学生在职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更多地感知文学经典。这个过程必须是丰满的、充实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不断耕耘、不断收获。文本的豪放与婉约,笔触的犀利与温婉、观点的独到与平实,都应当成为文学教育的内容。唯其如此,真正的心灵之约才有可能发生。
作者:孙彬单位: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经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74-02
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作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经典文学的加入使文学教育更加凸显其人文性和民族性,符合了社会的要求。
一、经典文学的概念和价值所在
1、经典文学的概念分析
学者对经典文学的概念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经典文学是受到大家认可的、在某一方面具有权威性的文学著作。有的人认为,经典文学是超越时空限制、摆脱时代烙印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反映一个时代特定文学价值的、内容深刻的文学作品。还有人认为,经典文学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后仍被大众认同实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文学作品。
学者对经典文学概念的界定不明,让没有识别能力的高中同学无力界定何为经典文学,即使看过所谓的经典文学,也没有辨别其的能力。所以,对经典文学的界定相当重要。
本文结合学者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自身的研究,对其作了具体的阐述:经典文学就是深刻反映一个时代特征、被大众认同的、具有普适性和权威性的文学作品。何为经典,经典就是历久弥新的印记,经典是要受到大家认可的,被众人所接受的。故而,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要做到历久弥新,就要深刻,要有一些永恒的东西值得人们追寻。
2、经典文学的价值所在
(一)经典文学凝结着民族文化的气息
经典文学一定是蕴含着较为强烈的民族精神,比如说,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的为人准则,同样也是现今的道德标准。经典作品能够超越历史的局限性,成为永恒。正是因为民族精神的永恒,故而,文学作品作为凝结这些精神的载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经典。
(二)经典文学是“心灵鸡汤”
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变大,都市青年忙于工作生活,情感得不到宣泄,生活质量也就下降了。经典文学以其独有的人文关怀,成为了都市青年的“心灵鸡汤”。经典文学通过启迪智慧,拓展心灵的空间,赋予人们人文内涵的终极关怀。
(三)经典文学是为人处世的教科书
无论是中国的文学经典还是西方的文学经典,其核心的意义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俗话说得好,百年树木,千年树人。经典文学通过文字形式,阐述了不同时代对人才的培养和品行教养的要求。
二、高中语文经典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经典文学教学与如今社会文化脱节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功利主义也逐渐出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家长、教师、乃至考试方向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了重理轻文、重外文轻语文等等的现象。再加上过多的影视文化元素的入侵,使得同学们对经典文学知之甚少,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也渐渐的消失殆尽。
2、教育体制的影响
随着应试教育的推广,每个学校都在研究使用什么策略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高,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对于比较难得到提高的语文教学,学校采用的时间、投入的精力会相对少很多,很多老师仅仅重视语文成绩的提高,完全忽略了经典文学的阅读量。如此而来,语文学习正逐渐演变成提高成绩和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3、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讲授经典文学时,过于模式化。经典文学本身就有很多与时代潮流不相符合的内容,很难提高学生对其的阅读兴趣。教师让学生单纯地阅读,之后写读书笔记之类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也无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4、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存在的问题
经典文学毕竟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可能像通俗文学一样,很轻松的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说,有部分内容无法理解;有些词句难以领悟;涉及典故等等的,学生因为没有接触,也就直接跳过了;经典文学中字词艰涩难懂,有些学生直接就放弃了;没有译文,解说资料较少,教师没有足够时间解惑等等的问题,还是相当具有普遍性的。
三、高中语文经典文学教学实施方案
1、国家力量的指引
国家方面,应大力宣扬经典文学,提高国民的民族精神境界。国家应该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工具作为传播经典文化的手段,达到净化社会文化氛围,从而影响国民思想文化的效果。同时,在对下一代的培养中,国家应通过强有力的手段,采用更符合国情的学校教育体制,使高中将阅读经典文学真正落实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
2、学校家庭的影响
学校要从思想上改变重理轻文的观念,这样才能将经典文学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学校可以开设经典文学文学阅读课,每天半个小时,形式不一,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学校应该完善学校的图书馆,增加经典文学的书本量,为老师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
家庭方面,家长应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应注重家庭的氛围,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洋溢着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重视经典文学的熏陶,力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结束语:
在现今的社会中,存在太多的功利主义和浮躁之风。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空虚肤浅。经典文学以其独有的价值,对人类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经典文学传承着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可以弥补现今国民精神世界匮乏的现象,故而,经典文学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琳.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李欣欣.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学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1.
篇9
电影必须有优秀的文学剧本做支撑,而电影剧本绝大多数都来自文学作品,电影可以说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再加工,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为电影的创作提供宽广的发挥空间,一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反映着文学气息,文学作品可以有历史类、政治类、经济社会类、犯罪类、战争类。这些丰富的内容为电影内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电影来自文学作品,但大多数又不忠于原作者。可以说是再加工的产品。因为了有了再加工,价值可能变得越来越大。但是有些电影彻底颠覆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常常为自己挖下一个大大的坑。批评的呼声四起。当下许多被热炒的电影,可以说是糟粕文化,或改动历史原貌,或把正面的历史人物丑化,或瞎编乱造。比如,有一部电影叫《侠女》,描述的是明朝末年阉党与东林党的斗争。里面竟然把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描绘成一个武林奇才,被一个老和尚感化,最后自杀,这样的作品完全颠覆了真实的历史,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扭曲。这样的作品怎么可以作为大片广泛宣传呢?电影不仅是艺术,更应当是教育人、启迪人的文艺作品。如果一部电影歪曲事实,美化反面人物。怎么能够起到教育启迪的意义呢?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刺激享受,更能启迪观众,达到感化教育的作用。从文学上讲,电影上的每一句台词都应当是标准的、美妙的,值得人们牢记的名句。这取决于编写剧本的剧作家的文学功底。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一部好的文学剧本,那就不能成为一部好的电影。
文学作品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时代孕育与之相适应的文学作品。电影实际上也是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战争年代的电影大多数反映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呼吁人们爱好和平,停止杀戮;当下反腐倡廉,好的作品都往往偏向这一主线。时代需要呐喊的文学,时代更需要让人们直观接受的反映时代诉求的电影。
篇10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经典诵读”;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64-03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完全适用。而且,现如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那就是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数有限之间的矛盾。因此,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贯通古今,并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实行“经典诵读”,回归文学本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受到一直以来文学史模式以及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念影响,很多都是讲文学史必讲作家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影响,讲文学作品必讲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审美性重视不够,导致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直观体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逐渐丧失,导致“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1]尤其是受课时被压缩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把握,而忽略对文学作品细微的情感、艺术和审美质素的阐发,往往将鲜活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注解文学史的史料,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适宜,更不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以文学史为主,而是需要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的以文为主,回归文学本位。要想真正让学生回归文本阅读,实行“经典诵读”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学经典是历经了几千年风雨历练和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积淀着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之魂,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尤其是那些反映积极进取、忧国忧民、识礼重义等儒家人文传统的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平复急功近利的心态,塑造健全的人格很有启发和帮助。
“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从道德修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等方面受到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比直接对他们进行说教更有效,而且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这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学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背景上,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诵读和基本分析、鉴赏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作品讲读、分析的时候,多运用描述性、抒情性的语言,重视意境的感染和心灵的触发,并注意加强诵读指导。“经典诵读”不仅仅能够提高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也能够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视野,培养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力,进而磨砺思想、提纯情感、积蓄能量、放飞理想,而且,文学经典是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诵读经典同时也是对汉语言精妙境界的至高体验,可以说,“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艺术的精微训练,这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很有助益。
目前,一些高校采取以“经典诵读”为辅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并以背诵默写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做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都值得推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感到不适应,而他们一旦真正进入作品,形成诵读习惯,就会逐渐被吸引。而一旦这些经典所承载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在学生的思想中确立了主流地位,这对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塑造健全的人格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中华灿烂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贯通古今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用性、现代性,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引导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其历史变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师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这些经典作品与他们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血脉相通的,尤其要注意发掘这些作品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后,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建构起到的重要意义,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有些办学者和研究者似乎有意无意地把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和汉语言专业完全等同视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只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授”。[2]尤其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每人都是光荣的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通过与作家和作品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能够建立起与前贤今哲对话的平台,拉开与现实世界的距离,看到一个有别于现实功利世界的更加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功利追求的人生中看到一种更加高尚的人生,懂得更多处事做人的道理,懂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将来很可能成为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世界范围内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余秋雨先生曾经指出,“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是人类共通的精神价值,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文化以差异并存为美,以消除差异为丑,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3]所以,教师要注意中外文学比较时的态度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和文化交流中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各国文化,包括能够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勇于过滤其中的糟粕。
三、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作为艺术结晶的文学作品,它不是简单的再现现实,而是体现了经提升之后的理想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承载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美学特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之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然而,现如今的教学大多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和审美的熏陶,把本来生动的、立体的文学变成了缺少生气的、平面的知识。很多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时候,往往是直接灌输给学生一些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审美阐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对此,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文本鉴赏和阐释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先撇开围绕作品的外在说明,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审美氛围。比如使用一些诗性的、形象性的语言,或音乐等多媒体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之中,帮助学生进入一种自由的审美状态,鼓励他们对作品本身的结构、语言艺术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重新唤起学生的文学感觉。例如唐诗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诗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按部就班地讲授作者生平、师生朗读作品、分析诗歌内容、师提问生回答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审美感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专业人士的朗读录音,并让学生充分朗读作品,再加上教师在讲解中运用富于感性和诗意的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视听,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绝非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领悟那些蕴含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包括经世报国的博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等,使他们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和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偶遇风雨这样一件小事,苏轼却赋予了它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人生的起伏是多变的、是突然的,是无法预知的。在人生的风雨中,重要的是心态,如果能以乐观洒脱的态度去面对坎坷,泰然处之,总会有云散日出的时候。教师由此可以联系苏轼在黄州的经历,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背后,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精神。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古代文学知识的传声筒,更应该肩负起传道的责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文学教育者最重要的责任。
总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师应该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并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鉴于中国古代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和特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以诗性阐释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柏岭.文本・美育・文化:当代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