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人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03-21 00:3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对人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群体的习惯,其力气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而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国民的。
欣赏你目前的环境,爱你目前的生活,在无意义之中去找意义,在枯燥之中去找趣味。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可以说是环境中的人,而环境是人的环境,也就是说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建筑环境的形成过程应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目的。因此建筑室内外环境都应该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
室内中地面、墙面、天花板、窗户等这些环境要素的设计,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关系,针对不同的空间,这些要素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搞清每个空间的功能,明白人与各种环境的关系,是室内设计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思路。
2 刺激与效应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刺激是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效应是人对感官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当刺激量中等时,人会能动地做出自我调节;刺激量过大时,人会主动的调整或改变环境,甚至创造新的环境。
虽然构成环境的物质条件有许多,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本文主要探讨物理环境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其他环境作用不是非常大,这里就不一一赘述。由于物理环境主要构成因素是温度、湿度、气流、声、光等,这些对人的刺激,故而使人的行为效应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皮肤感觉等生理反应。正因为人的这些不同的反应效应,对室内各个构成要素设计有了不同的要求。
3 湿热和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湿热环境其实是两个概念,即湿环境和热环境。室外气候条件以及室内发热发湿源直接影响着室内热湿环境。湿热主要与人的触觉发生关系。由于我国处在北半球,而且南北纬度及东西经度跨度很大,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差也非常大。但不管哪里的人们对周围湿热环境的舒适标准要求是基本一致的,简单讲就是为维持生命,人体体温必须处于使各器官能够保证正常的功能运作。这个温度成为核心温度,绝大多数人的核心温度相差不大,也就是我们在健康情况下测温所得的温度。但周围的环境却要远低于这个核心温度,以此来使人感到舒适。
3.1 湿热环境对窗户设计的影响
对于室内湿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室内空调及暖气设备,以及人自身的着衣量和活动量。家中的窗户是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地方。因此要求对窗户的设计要合理,朝南的窗户要尽可能大些,以接受较多的光与热,并且要挂有窗帘或百叶窗,以抵挡夏日过高过量的热辐射;而朝北的窗户可以适当小些,减少冬日的寒冷之风。在窗户的设计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窗,这样对室内保温具有很好的功能。
3.2 湿热与地面、墙面的设计关系
同样,室内的墙面、地面的设计也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地面是人与室内环境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卧室采用木质地面为最佳,不仅可以保温隔热,还具有舒适性。但由于厕所、厨房等地湿气过重,应首要考虑防滑耐磨的陶瓷地面。同时为了避免过多的水渗入地面,对楼下造成影响,应注意在装修时涂抹防水材料。
墙面与人发生了视觉与触觉的关系。为了迎合湿热的影响,在不同的墙面设计上应有不同的材质装饰。卧室及客厅,这些人滞留时间长,又相对干燥的地方,可以贴上纤维质的墙纸,它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又可以软化墙面,不至于让人们触摸的时候有一种冰冷冰硬的感觉。而厕所等水汽重的地方,要考虑防滑防水的材质。
4 声、光、气与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这三种物理环境主要与人的面部器官发生关系。就室内声音而言,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噪声的控制。室内噪声来源主要是户外的交通噪声及社会喧闹噪声。光环境则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人们依靠眼睛来对外界获得信息的频率最大,占所有感觉器官的87%。而光则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光环境的营造成了室内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气主要指室内的空气环境,这包括我们鼻子闻的出的气味(花香、烟气、秸秆燃烧气等),也包括闻不出来的气体(CO2、CO、微生物等)。因此最低限度的噪声影响,适度的采光,保持空气的流通成为家居设计中的重点。
4.1 声、光、气与窗户设计
窗户是所有建筑物环境构成要素中与这三个环境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窗户的功能历来都是采光和换气,随着噪声污染的严重,它又兼具着隔声的作用。首先在窗户开设的位置上就要注意,在南北的方向上要有能够相对的窗户,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最快的稀释散尽。在大小上,南面的窗户宜宽大,北面的宜小一些。在材料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对户外的噪声及有害气体可以降至最低。在色彩上一般选用透明玻璃即可,不用彩色玻璃,它会将光过滤,影响人们对物体色彩的判断,尤其不利儿童房。
4.2 声、光、气与墙面、地面的设计
由于墙面、地面是人们在室内中触觉和视觉较为密切相关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其色彩的应用。客厅是一家人用于交流的地方,因此光线应该是最为明朗的,在墙面的设计上,可以贴一些浅色系的壁纸,甚至不做任何装饰,直接是白墙。这样即便是自然光照射不到客厅内部,也可以通过墙面将光反射到厅内,夜晚开灯也可以将客厅的光照度最大化。而地面可以选择稍微深色的材质,不至于让客厅在夜晚开灯时显得过于“辉煌”,给人一种舒适的光反射就可以了。光污染渐渐也进入人们的视线,故不需要将玻璃、镜子等反射折射力强的材料作为客厅装饰的主体。
卧室的墙面就可以适当的暖色处理,毕竟那是私密的地方,休息的地方,柔弱温暖的光,有助于人的休息与放松。就地面而言,选择木质的地板最佳。因为木头有吸声的功能,在这些对安静度要求较高的空间,可以有效的降低脚步声。
对于厨卫的墙面,就要考虑清洗的问题。因为受长期的烟熏及水汽损害,墙面要易于清洗,以瓷质墙砖为佳。
4.3 声、光、气与天花板设计
如今,家居天花板的设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人在吊顶的设计中,喜欢在四周设计成凹状阴角,用以作为灯带,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吊顶本身就具有封闭性,这样做只会令顶部空气不流通,在阴角部位容易积尘、聚集细菌繁殖。再者,那些嵌在吊顶里面的灯具,通过槽口或反射顶棚,转向投光,其有效利用的光只有1/4左右。大部分光都被吊顶“吃”掉了。而设计师为了美观或者照明,会在吊顶某一边甚至每一边都安装这种凹槽灯或灯带,这样长久的开着暗藏灯具,会大大增加热量的散发,使室内温度升高,滋生细菌。
篇3
关键词: 幼儿园 人文环境 幼儿教育 影响因素 措施
“人”字的一撇一捺,预示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必须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相互合作。许多国家把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在我国的当今教育中体现得还不够多,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与别人合作。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少一些人文性的东西。孩子在幼儿园迈出求学的第一步,如何让孩子一开始就受到具有人文环境的熏陶,接受具有人文性的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含义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各种人工和非人工材料,如:园舍、家具设备、玩具、图书、室内装饰等;精神环境,即人文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幼儿与幼儿的关系,以及园风,等等。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一)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对于幼儿的认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幼儿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幼儿园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它是幼儿园赖以发展的基础,但也不能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高标准、超豪华,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是物质环境创造的标准。
(二)精神环境,即人文环境。
幼儿园精神环境,即人文环境,具体体现在师际关系、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班级氛围及家园关系等方面。人文环境一方面通过激发幼儿认知活动的动机,影响幼儿学习活动进行的心理背景和基调,从而对幼儿的认知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幼儿对人文环境的主动体验、观察、模仿,以及在环境中的主动实践,从而对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与个性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幼儿提供情绪、情感上的安全基地,使幼儿充满信心地、大胆地探索周围陌生的环境,为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发展认知能力提供机会。
二、幼儿园创造良好人文环境的意义
在幼儿园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让幼儿园环境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在此,我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几点幼儿园人文环境创造的意义。
(一)人文环境的创造应该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人文环境的创造。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的直观性比较强,我们可以多用一些色彩鲜艳、主题突出的制作,例如一些彩色挂图、拟人化的卡通动物形象,吸引幼儿,培养他们对美的初步感受。当幼儿慢慢长大,人文环境的创造也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发生变化,教师应考虑环境对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是否有推动作用。如果幼儿的年龄高于他所在的环境,那么幼儿的能力将丝毫不能得到提高。因而,创设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人文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二)人文环境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从传统教育、分科、分组、分区到现在的主题教育,一步步地前进、提高。传统的教育环境一般过于单调,内容比较单一,侧重于老师的设计,孩子游戏操作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活动参与性,因此孩子对布置环境的兴趣不太高,关注性不太强,教育环境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为幼儿提供更多机会,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让教学真正成为一个“做”的过程,所以我们对人文环境应率先进行改革。通过讨论,孩子们能围绕一定的主题,在老师的协助下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教学环境进行创造、布置。这种改变除了一改往日的那种老师吃力不讨好的局面,还使孩子对学习有更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
(三)人文环境的创造有利于孩子获得对美的感受或对美好事物的体验。
我们应通过人文环境陶冶孩子的情操,通过人文环境给孩子开阔视野的机会,通过教育环境给孩子增加见闻的机会,通过教育环境给孩子交流信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机会,使教育环境成为孩子学习的桥梁。在活动中,老师是活动的一分子,与孩子一同制作,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创造完善的人文环境。平时,老师可多让孩子通过参观、欣赏、总结等方法提高欣赏力,可对孩子的制作给予充分肯定,允许孩子的失败,鼓励孩子大胆创作,培养孩子独立制作和共同协作的能力。
三、影响创造人文环境的因素
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乐园,幼儿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陈鹤琴先生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也就是说,幼儿可以依据不同的环境,建立新的行为习惯和方式。那么,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时,有哪些因素影响幼儿的发展呢?
(一)幼儿园气氛。
幼儿园的气氛与教师的道德修养、职业意识和教学水平等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充满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如果整天拉长脸,动不动就对幼儿大声呵斥,那么幼儿园将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幼儿的心理将被扭曲,情绪不稳,甚至出现暴怒、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且会对幼儿的社会情感、社会认知、社会能力的发展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氛围,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的良性成长。
(二)师幼关系。
人与人互为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教师是其环境,幼儿园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园人文环境中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之一。幼儿与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是引起幼儿心理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教师整日与幼儿在一起生活和活动,教师的言行和情绪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幼儿,教师稳定的情绪和完整的人格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行为。教师对幼儿的不公正、偏爱、无同情心、蛮横粗暴、挖苦和讥讽等会给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便给幼儿健康正面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在师生间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呢?
1.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用心灵去体会孩子最细微的精神需要。”教师的爱为幼儿发展创造一种无压抑感,充满激励的良好气氛。对幼儿来说,爱是安全的保障,是友谊的象征,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是积极向上的动力。这就要求老师用满腔热情爱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在当今的幼儿园,绝大多数教师是女性,女性在人格方面有许多优势,也有不少劣势,就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言,一般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多些果断、勇敢、坚毅。所以,幼儿教师,尤其是女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孩子培养果断、坚毅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学会交往的技巧,养成愿意与别人交往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以健康的心理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2.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要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营造一个宽松自如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气氛。
3.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因素,这需要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研究表明,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常常受到别的幼儿的影响,而被攻击的幼儿常被迫退缩或放弃,攻击他人的幼儿的行为由此得到强化,别的幼儿往往对这些行为进行模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还体验到许多负性情绪,长此以往,将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幼儿作为特定的社会成员,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归属于幼儿园里的班集体,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研究幼儿的群体问题,努力使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每个幼儿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中问题会很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聪明、健康、活泼、可爱,但如果教育不当,“过度关心”、“溺爱无度”,孩子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懒惰、不关心别人、爱发脾气。应针对现代儿童的特点,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正确地教育,以及有效的家园同步教育,引导幼儿养成“分享”、“谦让”、“合作”、“帮助”、“亲近别人”、“同情别人和宽容别人”等良好的品德。因此,教师应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和集体教育,建立互助、友爱、和谐的伙伴关系,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集体中获得全面发展。
四、如何创造人文环境
幼儿园人文环境创造的过程也是幼儿园提高自身的过程,环境创造的原则是教师创造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在这过程之中,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我认为,幼儿园人文环境创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有如下。
(一)精心设计环境,处处体现温馨的氛围。
现在各幼儿园建设得十分漂亮,但在校园的小件设施的布置或环境的美化方面,许多都是按成人的视角布置的,能体现人文性的却不多。如在幼儿园的墙壁上挖出各种形状的洞,放上各样的植物,并用卡通形象告知幼儿该植物是什么。这样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净化幼儿园的空气,另一方面可以在幼儿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提高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充分体现园所对幼儿的人文关怀。再如在学校的走廊里,有的学校在特定的墙壁上挂上很多有名音乐家的画像,在画图的下面摆放音乐家所使用的乐器,如小提琴、古筝、笛子等,便于幼儿在特定的时间摸摸各种乐器,提高他们对乐器的兴趣,这样的布置既增添了园所的艺术气息,又体现了对幼儿的人文关怀。可见,在园所的外观布置上,要处处以幼儿为主体,方便幼儿布置,营造充满人文性的校园环境。
(二)优化幼儿矛盾处理方法,培养健全个性。
幼儿老师经常会听到幼儿这样的告状:“老师,××打我。”“老师,××抢我的积木。”“老师,××不让我玩。”等等,细细推敲这些“小报告”,其实反映了一些独生子女的霸道性格,他们在家是独生子,好吃的、好玩的都是自己享用,从来不会有人来和他分。因此,教师在学校里应帮助幼儿改变这种霸道性格,培养孩子豁达、宽容的胸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分享。教师在处理这些告状情况时,一定要讲究艺术性,不能简单地对另一个小朋友说:“××,把积木还给他。”“把东西拿出来和他一起玩。”因为在这样的命令下,幼儿会迫于无奈拿出占有的东西,为什么要拿出来和别人一起玩的道理却还是不明白。告状的幼儿会认识到“告状”的作用――可借助于老师之手来处理与同伴的矛盾,今后会更热衷于告状,至于自己应该如何解决和同伴之间的矛盾他根本没有办法。长此以往,幼儿霸道的性格改变不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如果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如何和大家分享,如何和他人一起愉快游戏,那么效果会截然不同,如对告状幼儿说:“那你去问问他为什么不让你玩?”“你能想一个好办法和他一起玩吗?”教师在旁边有意观察他们的情况,如果两人愿意一起玩,那教师根本不用再说什么;如果另一个幼儿还是不愿意和好,那么教师再去引导,帮助他们和好,但绝不能用教师的权力解决。我想,只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掌握人性化的处理方法,长期下来,幼儿就不但会提高相互交往、合作、沟通的能力,还会形成谦让、宽容的美德。
(三)凸显幼儿主体地位,构建理想课堂。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阵地,在这一阵地里,教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情感、提高幼儿的能力为目标设计、组织教育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情绪、体态等细节方面要体现人文性。如许多老师在指名幼儿回答问题时,为体现自己的亲切,说:“来,到老师身边告诉老师好吗?”幼儿走到老师身边,回答问题,声音只有老师能听到,老师再复述一遍幼儿的话告诉其他幼儿,这其实就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表现,其一,幼儿把答案告诉老师听,不顾其他的幼儿听到听不到。其二,幼儿在回答时代替了老师的嘴在讲课,应让幼儿大声地说给大家听,老师根本不用重复一遍,重复的时间就是在浪费幼儿的学习时间。其三,这种形式的教学就是一对一的单向传授教学,还有许多幼儿被冷落一边,这是一种不平等的教育。因此,老师应改变这一形式,可招呼幼儿说:“来,请你来告诉大家好吗?”然后拉过一名幼儿面对大家把话讲完,讲完后,老师可和其他幼儿一起鼓掌欢送该幼儿回座。我想,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其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处处以幼儿为主体。其二,让回答问题的幼儿及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为大家服务的快乐。其三,培养了幼儿礼貌待人的品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处处想一想:我这样做幼儿能接受吗?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吗?关注到了全体幼儿了吗?让自己时刻展现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情感流露的真诚性、举手投足的规范性,让幼儿时刻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影响,从而实现建立理想课堂的目的。
(四)注重家园联系。
社会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幼儿园必须转变观念,与家长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要把家长看成是教育过程中的合作者,使之参与幼儿园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的环境创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特别是人文环境的营造。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缺少人文性的教育更是遗憾中的遗憾。让我们切实行动起来,用心教育孩子,用心感化、培育孩子,让孩子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学习人文的东西,接受人文的教育,运用人文的知识,成长为会交往、会宽容、会学习的,具有健全个性的人。
参考文献:
[1]张雪.幼儿园精神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幼儿教育,2004,(23):58-62.
[2]赖佳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1995,(15):26-31.
[3]王翔.探索幼儿心智的课程.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12):158-163.
[4]海东.整体化的儿童精神与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7,(5):89-92.
[5]孙杰远.浅谈儿童的文化习性及其获得.学前教育研究,2007,(2):132-145.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179-180.
[7]朱志贤.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1994,(4):26-30.
[8]李大维.皮亚杰双向建构论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3).16.9.
篇4
关键词: 地理因素 产销体系 社会成效 区位经济
内官营镇位于定西市安定区西南部,距定西市区25公里,全镇辖35个村,275个社,1.35万户,6.2万人。近年来,全镇上下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甘蓝、芹菜、大白菜、娃娃菜等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通过组建经销协会,打造绿色品牌,建设恒温菜库,开辟销售通道等措施,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2011年全镇人均收入达到3282元,较2006年增加141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一)气候条件。内官镇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平均海拔2035米,地处35.5°N,104.62°E附近,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全年无霜期达140天,年平均气温6°C,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雨热同期,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为发展地膜蔬菜、日光温室蔬菜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二)水文条件。该镇地形以第四纪断陷盆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定西城区自来水的水源地,也是全区主要的井灌区,总流域面积308平方公里,有耕地20多万亩。其中内官、锦屏、先锋、万崖、乌龙、清溪、永丰、永安等村地势较为平坦,加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大多以川地水浇田为主,形成了一条蔬菜种植长廊。其中乌龙、清溪、内官等地水质香甜,适宜种植甘蓝。万崖村水质咸苦,适宜种植芹菜。
(三)土壤条件。该地地处黄土高原,土壤富含钾元素。同时作为全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畜草产业可以为蔬菜的种植提供大量的农家肥,种出来的甘蓝个小、色鲜、味甜、质优、保鲜期长、耐贮藏。本地生产的大白菜、辣椒、菜花、芹菜等9个蔬菜品种已获得“绿色A级”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绿色蔬菜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交通条件。该镇自古以来就是安定区西南部的商贸重镇,是周边临洮、渭源、榆中“四县(区)八乡(镇)”近20万人口的物流集散地,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称,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显著。一是受内官镇蔬菜产业的辐射带动,周边香泉、符川、凤翔等乡镇的蔬菜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内官镇已发展成为安定区西部的蔬菜种植、集散和销售中心,销售高峰时可达日6400吨的吞吐量。二是随着兰临、平定、天定等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该镇蔬菜运往西安、广州、汕头、厦门、杭州、温州、上海等地的时间平均可缩短12~24小时,在价格的调节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有效防范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
二、趋于完善的产销体系
经过内官镇党委、镇政府的常抓不懈、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蔬菜产业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面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以建设“生态良好镇、经济繁荣镇、清洁文明镇、绿色环保镇、平安和谐镇”为目标,教育和引导群众立足市场需求,由种植小麦、扁豆等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作物逐步向马铃薯、蔬菜等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蔬菜产业发展。同时坚持“绿色、诚信、品牌”的发展理念,精、粗、细菜搭配,早、中、晚熟搭配,调整蔬菜种植结构,缓解蔬菜集中上市压力,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经过2008年初的示范引领、2009-2010年的集中连片,截止2013年,全镇蔬菜面积由2008年的4万亩增加到了2012年的8万亩,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通过建立蔬菜、马铃薯等产业基地,打造产业品牌,蔬菜、马铃薯、畜草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强镇富民的新路子。
二是全面组建蔬菜经销协会。镇政府积极引导蔬菜种植,经销大户组建内官营镇蔬菜协会,各村相应组建了分会,会员人数达166人。蔬菜协会按照“分散经营、集中管理、联合对外、统一营销”的原则,在农产品种植、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服务,减少了以往菜农在蔬菜种植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降低了蔬菜种植成本。70多名会员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在广州、汕头、厦门、杭州、温州、上海等20多个终端市场建立了直销窗口,积极开拓沙特、阿联酋、新加坡等国际市场,拓宽了蔬菜营销渠道。
三是出资建设恒温保鲜库。一处恒温保鲜库,就是一个收购市场,内官营镇的菜农再也不会舍近求远,到榆中销售蔬菜,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运费,恒温保鲜库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内官营镇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本,全力打造安定区西南部农产品物流中心。为发展蔬菜、马铃薯产业,内官镇相继投入资金3400万元,建成了以锦屏、兴盛、南川、恒安、忠信等6处84间蔬菜恒温库为主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拉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降低了销售成本。
三、日益显著的社会成效
一是实现了产业富民。自2008年以来,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在2006年左右,全镇人民人均纯收入在1800元左右,到2012年则达3600元,这部分收入中,贡献最大的当属蔬菜产业。以2013年的甘蓝为例,现内官镇川区平均每家种植15亩甘蓝,年产18万斤,每斤最高价可达1.3元,最低0.25元,按每斤平均0.5元计,总收入可达90000元,抛去每亩800元成本,净收入达78000元,对以前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这可谓天价。
二是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农资供应、餐饮服务、农机修理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内官镇的经济发展。另外,该镇农民以残菜残叶养羊又带动了全镇畜草产业的发展,而畜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种菜—养羊—肥田—种菜”的绿色经济循环模式。
篇5
合肥市瑶海区位于城市东部,是合肥四大老城区之一。全区辖12个街道、1个镇、1 个乡以及1个省级开发区。依据瑶海区“十二五”规划,瑶海区由老工业区向现代商住区转变,进行旧城改造。本文主要分析自然因素对瑶海区人居环境的影响。
1. 地理交通
瑶海区东与肥东县接壤,西南相隔南淝河、板桥河,与包河区相望。瑶海区集中了合肥市重要的交通介质。合肥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西部,合肥的城东方向成为与长三角城市相接和交流的重要出口,位于瑶海区的火车新站也成为联通外界的重要交通介质。在最新的全国铁路网规划图中,连接起了全国七条重要干线,将打通北京、阜阳、西安、武汉、九江、芜湖(宣城和杭州)和南京(上海)七个出口。在此背景下,位于瑶海区始建于1935年的火车新站将在整个安徽交通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连接省内、省外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交通地理优势为瑶海区居民带来交通上的便利,同时也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目前,瑶海区除火车新站之外还有合肥汽车客运总站、省客运公司长途汽车站、汽车东站等。交通运输设施的集中导致瑶海区拥有大量人流,使得很大一部分区域内车多人杂,并且容易在交通高峰期造成堵塞,治安隐患也较为突出。
2. 地质
2.1 地下水
合肥市境内地层上部,广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其裂缝和空隙均不发达,储水空间极差,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排走,因为含水微弱,不能作为城市大规模供水的水源。
(1)城市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受到地下水流向的制约。城市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应分别位于地下水的下水方向和上水方向,以避免或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合肥市地下水流向与地表水系流向基本相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市域。瑶海区现状的工业选址基本合理,且没有重工业加工厂、化工厂等落户,基本不受地下水流向影响。
(2)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布局由地下水埋藏深度所决定。地下水埋藏深度足够深,才能允许地表建筑物越高,地下层数越多。由于地下开采量少,瑶海区可以依据需求建筑高层建筑。但紧邻的南淝河、板桥河两侧地下水为第四纪松岩类,孔隙较大,含水性较强,储水量较多,且地下存有淤泥层,只适合建筑轻型建筑,不宜建筑层数过多的建筑。
2.2 地震
合肥市有四组六条不同规模的断裂,分别是:1)池河-西山驿断裂,为郯庐断裂带的东界断裂;2)乌云山合肥断裂,为郯庐断裂带的西界断裂;3)肥中断裂;4)六安-合肥断裂;5)韩摆渡-肥西断裂;6)桥头集-东关断裂。合肥曾遭受多次中强地震,因此合肥市综合抵御地震能力应为7级以上,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8级的地震防灾能力。
瑶海区应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防灾据点和防灾公园,并具有畅通的周边交通环境和配套设施。对城区建筑,应在抗战性能评价的基础上,对重要建筑抗震防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及城区建设和改造等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3. 地形地貌
瑶海区全境处于燕山期断隔盆地之中。工程地质主要为软地基和膨胀土,适合置建轻型建筑。若建高层建筑,需采取加固和防震措施。全区地势总体低缓平坦,虽然无法像合肥市西北部那样形成山地丘陵等丰富的自然景观,但瑶海区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丰富了城市环境景观,为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打下基础。
4.气候
合肥市气候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梅雨显著、夏雨丰沛等特征。
4.1 气温
合肥地处中纬度,气候温和。通常无寒冷天气和高温天气,年平均气温为15.7℃,与同纬度的其他城市相比,合肥气候是温和的。季节气候特征为冬夏长,各达四个月;春秋短,各只有两个月左右。温度条件较周边大部分城市为优,适宜人居。
4.2 湿度
合肥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湿度为76%,湿度偏大。湿度大造成城市居民衣物不宜干燥,食物和储藏东西易发生霉变,各种家用电器易生锈,居民易患风湿、类风湿等疾病。
目前瑶海区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且有不少老旧红砖房,应进一步加快老城区改建。尤其是底层住户建筑应设防潮层,并且住宅建筑底部架空是较好的选择,人为有效地减少湿度对人居条件的影响。
4.3 风象
合肥市全年最多风向是偏东风,最少风向是偏西风。合肥各月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1~1月以偏北风为主,2~3月以偏东风为主,4~7月以偏南风为主,8~10月又转为偏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在1-1.5m/s的静风频率占全年的18%左右。
风速越小,空气污染物越容易聚集,空气污染程度越高。在1m/s的静风条件下,风便失去了扩散空气污染物的作用,加剧空气污染的程度,对城市人居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一般来说,静风频率大于47%时,不宜作为工业选址。虽然瑶海区静风频率只达18%,但由于合肥市全年以偏东风为最多风向,以不布置重工业、少量布置轻工业为宜,以免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
4.4 大气污染
城区内人口集中,污染较重。合肥市大气污染是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烟尘型污染为主。合肥城区的大气质量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由于北城区拥有大房郢水库和湿地公园等大自然呼吸调节系统,北城区的大气质量最优。瑶海区由于交通聚集,车辆排放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对此应严格控制瑶海区车流量,并扩大区内绿地面积,以缓解上空大气污染。
5. 水文
南淝河流经瑶海区,与包河、银河、雨花塘、琥珀潭、黑池坝及杏花公园、逍遥津公园水体形成合肥市环城水系。作为合肥市“母亲河”的南淝河发源于大别山余脉的南部,是巢湖水系的一大支流,全长70公里,由西向东南穿合肥而过,为合肥市提供主要的工业及生活用水。然而,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过度排放,这条“母亲河”已经污染严重,直接影响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严重损坏城市容貌环境。鉴于此,合肥市政府决定从1998年开始对南淝河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治污清淤、防洪及河堤整治、绿化景观等,着重解决源头水质,激活其生态功能。
为避免南淝河再次受到污染,瑶海区应禁止布置对水源造成污染的工厂企业,如化工厂、造纸厂等。预防南淝河污染就必须大力推行污水处理,严格控制取水和排水,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瑶海区应合理运用南淝河水文条件,通过植物造景、地形起伏等现代园林手法在河道两岸增绿造景,丰富河道多样性,营造具有节奏感、韵律性的生态景观带。滨水建筑应采用渐进增高的方式,按照距离滨水的远近采用不同的建筑高度,满足更多人观看滨水景观的需求,同时使丰富周边建筑的空间景观。
6. 结语
目前,瑶海区已近开始打造“瑶海新城”,成片的危旧房改造,改造拥挤的道路系统,全面推进坝上街、火车站南货场等重点地块的开发建设。瑶海区作为合肥的东部的“桥头堡”,应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打造宜居瑶海,为瑶海居民提供良好的新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Z],1996:331.
[2] 合肥市瑶海区地方志办公室. 瑶海年鉴2008 [M]. 合肥:黄山书社,2008:34.
篇6
关键词 人居环境;山地城市空间布局;山地城市建筑;山地城市景观
1.重庆都市地理环境
重庆市处于四川盆地东部,是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脉连绵,河谷纵横。重庆被长江、嘉陵江分割成3个部分:半岛片区、北部片区和南部片区。重庆主城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三面环水,嘉陵江由北向南汇人长江,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横过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故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江城”扬名。
2.山地地理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2.1 重庆都市空间布局
山城的自然格局深刻的影响了重庆都市的空间布局。重庆都市地势起伏、地貌复杂,用地受到限制、建设成本高、路网密度差和生态环境较脆弱,在这样的城市建设条件限制下,城市空间布局更应顺应自然地理,平衡“自然、城市、人”之间的关系,为创造这一良好的人居环境,重庆人善用地形、因山随势,结合自然地形地貌,造就了分台聚居和垂直分布的山地城市空间特色,城市由于自然山水对地形的分割,城市向嘉陵江北和长江南岸发展,形成了以半岛为中心城,江北、南岸三足鼎立的分散式布局、有机疏散、分区平衡的“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已趋于完善,为在山地地理的基础上更好的组织城市的生产、生活,重庆市都市圈范围内的城市用地按其地理位置和结构形态的不同分为主城和组团。主城的用地结构分为三片区,十二组团。嘉陵江以北为北部片区,含三个组团;长江以东为南部片区,含三个组团;嘉陵江以南、长江以西为西部片区,含六个组团。十二个组团继续保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十二组团共同组成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整体。组团十一个,这十一个组团构成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廷伸和发展。山地地理的特定用地条件决定了重庆市的空间布局为“多中心、组团式”布局。
2.2“多中心,组团式”布局于山城人居环境的意义
“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使山地城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山城的人居环境建设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是一种适合重庆市山地城市形态的理想城市布局形态。各组团内混合布置着商业、居住、工业、教育等多种功能的用地,既有劳动岗位,又有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生产生活就地平衡,减少了乘车上下班的客流,有利于有序地组织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和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利于强化组团中心,疏解城市中心压力,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3.山地地理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3.1 古建筑
重庆有名的古建筑之一是吊脚楼。因城市内山地起伏,要依山势建造房子并解决山地防潮,勤劳的古代重庆人利用他们的智慧和生活经验创造了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吊脚楼多依附山体而建,以木结构为主,高度多为2-3层,吊脚楼底下一层以木架架空,居住从第二层开始。在江边,因江边地貌多台地,地势起伏也比较大,古代居民便沿江建造吊脚楼,并将吊脚楼一层层叠加到半山腰。
3.2 现代建筑
重庆的建筑都是建在山上,因自然地形破碎,为避免山坡的限制,重庆的建筑大多巧妙的应用“ 台、挑、吊、拖、坡、 梭” 的处理手法,建造出层层迭迭、别具一格的建筑和建筑组群,极好的顺应了高低错落、起伏不平的地形,建筑大多都可以直接从楼层的中间进入,有的建筑楼顶、楼中、楼底各有出口与道路连接,具有浓郁的山地地域特色。
4.山地地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重庆都市依附自然地形,城廓依山傍水,建筑物层层叠叠,具有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城市总体形象表现为借山为景、山水入城的山水城市总体景观风貌。重庆市道路系统呈自由式结构,道路弯多、坡陡、路窄,同时桥梁、隧道多,为了解决山城垂直交通, 交通呈立体发展模式,运用了缆车、轻轨、垂直电梯等公共交通形式。
4.1 山城的步道
山城的步道是重庆最重要的历史符号,重庆的坡坎又斗又多,即使在市中心,悬崖深壑也无处不在,市民出行几乎都避免不了爬坡上坎,它是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步道联系着高差不同的台地,因山就势所形成的梯道景观及高台、下沉广场,丰富了街道空间,并在竖向上提供了欣赏山城美景的丰富的景观视点。
4.1 山城的夜景
山城的夜景是重庆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是重庆的名片。重庆市倚山筑城,道路盘旋而上,高耸的建筑层层叠叠。当夜幕降临,都市便被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构成了一幅以繁华区灯饰群为点,平行布置于干道、桥梁和两江上的灯带为线,群山之间的万家居民灯火为面的灯的海洋图。这一高低错落、远近互衬、交相辉映的夜景,给山城的夜增添了无限生机。
5.小结
重庆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它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依山而建的城市建筑、层次丰富的城市景观风貌,甚至市民“粗旷,市井,热辣,英雄,阳刚,坚忍”的性格等方面,都是山地地理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这些独特的山城人居环境特征体现着山城城市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年
[2]蔡云楠.重庆山城传统景观研究.华中建筑.2000年
篇7
众所周知,投资者在投资金融资产之前,需要设定投资目的,确保投资是在不影响未来生活品质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机会。因此对于投资而言,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评估和设定止损点,以保证可能的投资损失对生活没有实质性的重大影响。
而比金融资产宝贵得多的是投资者自己,因此在投资自己之前,需要做好自身的风险管理,设置止损点。对每个人来讲,损失就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保险事故(身故、残疾、癌症等重大疾病),会导致收入中断,支付巨额的治疗费用,还可能需要家人牺牲工作来照顾自己。
保险产品兼具投资增值和财务保障的功能,消费者往往容易将投资增值和财务保障这两个需求混在一起。从人身保险产品种类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保障型产品和投资储蓄型产品两大类,其中保障型产品又可以分为“消费型”保障产品和“返本型”保障产品。而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梳理保险产品,分析利率变化对不同保险产品的影响。
1 “消费型”保障产品
所谓“消费型”保障产品,是指投保人缴纳的保费仅用于支付保障产品的保费,如果在特定的保障期间内,发生了保险事故,可以获得赔偿,没有发生保险事故,则保费就被“消费”了,不会再得到保费返还。
具有保障功能的保险产品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癌症保险),以及其他高额医疗保险。这种产品的特点是,在多数情况下保险事故是不发生的,但是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对投保人而言就会产生较大的损失。对于多数人而言,投保人拿不到保险公司赔款,所缴纳的保费是“打水漂”的。这种“消费型”保险保障产品的卖点是高杠杆,也就是缴纳较少的保费就可以撬动较高的赔款。由于缴纳的保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返还的,自然就没有投资收益的说法。所以,市场上利率变化不会影响这类产品的保险利益。
在推行费率市场化改革之前,保障类产品的定价利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固定在2.5%(在之前有更高的,将在投资储蓄类产品中展开),而且按照保监会的规定是不能改变的。现在,保监会推行了费率市场化改革,非年金类的传统保障产品的定价利率放宽到了3.5%(如果更高,则需要事先获得保监会审批),这也是目前保险市场保障类产品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保险期限越长,交费期越短,带来的保费折扣会越大。据笔者初步测算,一款保险期限30年、交费期限10年的产品,保费下降10%以上。同样的产品保险期限为30年,交费为30年的产品,则保费下降5%左右。
虽然定价利率上升到了3.5%,但依然低于市场流行的投资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但由于保障产品的期限较长,需要用长期的历史收益率来作比较,而不能简单地看当期的收益率,毕竟当未来市场收益率下降到3.5%以下时,保险公司并不会要求投保人多缴纳保费。笔者对比了一下3年定期存款的历史平均利率,过去10年的平均利率水平在4.04%左右,相当于复利3.41%,过去20年的平均复利率为3.04%,过去30年的平均复利率为3.56%,自1979年4月1日以来,平均复利率大概为3.3%,整体的趋势曲线紧靠3.5%的下沿。
从3年期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历史走势来看,3.5%的定价利率看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劣势。这类保障产品不是为了投资增值,保险公司在这类产品上的投资策略也相对保守,资金的安全是投资的第一要求。当然,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资产不一定以定期存款为主,而且即使存款也可能会高于3年期的。由于3年期是目前金融投资产品相对较长的期限,所以,以3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参考说明保障类产品的利率敏感度。
保险产品首先要实现财务保障功能,保障类保险产品发展空间更大,行业渗透率还远远不够。这类产品受短期和长期利率影响最小,现阶段是利率的低点,可以借此机会发展保障类产品。从销售的角度来说,“消费型”保障保险产品,保费收入不多,但却是拜访准客户很好的一块“敲门砖”。
2 “还本型”保障产品
上文提到的“消费型”保障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没有投资功能,不太被消费者接受,这就构成了该类产品在国内销售的难点。所以,国内很多公司在设计上述产品时,至少会增加一个满期返还保费的责任,如果保险期间没有保险事故发生,待保险期满时,保险公司会返还已经缴纳的所有保费,有的甚至还额外返还一定比例的利息。与上述“消费型”保障产品相比,这类“还本型”保障产品的保费会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是需要用保费的投资收益来支付“消费型”产品的保障成本。
3 投资储蓄类产品影响
3.1 投资连接保险
投资连接保险的投资储蓄功能最强。该产品类似于基金产品,投资风险全部由投保人承担(没有最低投资收益的保证,与股票投资类似),兼具一定的保障功能(比如身故保险金等于账户价值的10%或者一个固定的金额等),保障成本占保费的比例很小。这类产品的资产一般会偏重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所以和其他保险产品相比,投资连接保险产品的投资风险受股票市场的冲击最大。利率的走势或者利率政策的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会直接传递到这类产品的收益上。选择投资连接产品的消费者,一般相对年轻,未来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较强,希望长期投资在这类产品上以博取较高的长期收益。
3.2 万能保险
万能保险的投资储蓄功能较强,与投资连接保险一样,保险公司每月都会公布相应账户的实际投资收益率,账户运营相对比较透明。同样,这类产品保障成本占投资账户的比例很小。万能险设立了最低保证利率(目前的最高保证利率为3.5%),这使得其销量在国内远远高于投资连接保险。近几年把万能险当作短期理财产品销售的公司不在少数,结算利率也很有吸引力,一般会高于同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因此而取得了相当大的销量。定位于短期理财产品(3年以内)的万能保险产品,由于替代产品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与银行利率浮动挂钩),因此这类产品的收益率受同期利率的直接影响。而万能保险的理论保险期限要远大于3年,所以与保险产品的设计初衷不一致,目前保监会已拟对类似产品进行严格限制。未来,此类产品的销量应该会逐渐被更长期限的产品所替代。
3.3 两全保险或者年金保险(含分红)
目前国内市场上大的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销售带有分红性质的两全保险或者年金保险。这类产品和万能保险相比,不需要每月公布结算利率,只需要每年给投保人寄送分红说明书,保底收益率目前最高的是3.5%(更高的需要报送保监会审批)。
3.4 两全保险或者年金保险(不含分红)
没有分红功能的两全险或者年金险,这类产品的定价利率同样也会受到同期利率政策的影响。
长期来看,由于没有分红功能,现在的定价利率锁定了未来的长期收益率,因此会更多地受到利率走势的影响。
4 结语
篇8
关 键 词:运动生理学;建成环境;静态工作;体质量指数;体育场地;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133-07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公共健康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建成环境主要指城市规划环境,包括建筑密度和强度、土地混合利用、街道衔接性、街道密度、景观审美质量和区域空间格局等[1]。许多研究认为,建成环境会通过影响人们的日常体力活动,如良好的居住区周边环境能促进居民的休闲性体力活动,而宜人的街道景观则促进人们的交通性体力活动,进而影响居民的健康[2-5]。国外公共健康领域对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该领域中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的研究较多,不同研究间的结果也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6-9]。然而,该领域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健康导向型的城市建成环境,需要对建成环境与健康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建成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未取得具有说服力的结果[10-12]。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建成环境变量的选取并不能够很好地与受调查者的生活实际相匹配,多数研究中只对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变量进行了统计学控制[13-14]。为此,本研究基于上海市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对建成环境对成年人BMI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在以下这些方面进行了创新,如选取的3个建成环境变量“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以及“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覆盖了静态工作方式人群的日常体力活动开展的空间,居住小区和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对日常的休闲性体力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是影响交通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且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为影响通勤方式的首要建成环境变量。此外,本研究中还考虑了“参加本单位组织的运动比赛次数”和“所在单位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这两个体力活动的重要促进因素,这在之前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通过本研究的分析,旨在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来自2010年上海市18个区(县)成年人国民体质监测人群。本次监测以随机整群抽样为原则,共抽取20~59岁成年人29 322名(男性14 562人,女性14 760人)。依据受试对象对主要工作场所的选择(包括1办公室,2厂矿车间,3田间(包括草、牧、林、渔场),4柜台、摊位、餐厅,5交通运输环境(飞机、火车、轮船、公交等),6广场、街道、公路、铁路,7其他,选取以“办公室”为主要工作场所的12 044人(男性5 902人,女性6 142人)。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每周参加本单位运动会比赛次数、所在单位(村)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是,否)、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进行调查。
2)身高、体重测试。按照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标准规范测试研究对象的身高(m)、体重(kg),最后依据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2(kg/m2)计算出调查对象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3)变量的评级。对变量BMI依据2010年卫生部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卫疾控发〔2010〕73号)》的成年人BMI判断标准“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划分成正常=1、超重=2、肥胖=3(不考虑偏低的情况)。对建成环境变量“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和“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按回答是=1,否=0进行赋值;对“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6 km=4进行赋值;对年龄按20~24岁=1、25~29岁=2、30~34岁=3、35~39岁=4、40~44岁=5、45~49岁=6、50~54岁=7、55~59岁=8进行分级并作为协变量进入方程。
4)统计学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进行男性和女性的BMI与建成环境变量的关系分析。模型中BMI评价等级(正常=1,超重=2,肥胖=3)作为因变量,3个建成环境变量“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作为自变量。年龄组、受教育程度、每周参加本单位运动会比赛次数和所在单位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方程。
2 结果及分析
2.1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对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上海市静态工作方式人群中,超重(男39.6%,女16.8%),肥胖(男11.1%,女3.8%),男性都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的百分比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分布较为均衡(男10.4%~16.6%,女3.9%~17.9%)。从受教育程度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大多数具有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男85%,女90%)。近65%的男性和女性没有参加过本单位(村、镇)组织的运动会或单项比赛,而参加过1次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22.2%和23.6%,无论男性和女性,参加过2次以上的比例均较少。分别有18.4%的男性和16.8%的女性所在单位(村)有体育锻炼补贴。65.2%的男性和66.1%的女性反映其工作场所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而有85.4%的男性和88.4%的女性反映居住的小区(村)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在6 km的比例最多,均占35%左右。
从表1可看出,男性20~24、25~29岁与其它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显著(P
表1 不同变量组间的BMI( ±s)水平差异分析结果
调查项目(变量) 分组 BMI
男 女
年龄/岁 20~24 23.12±3.61 20.49±2.64
25~29 23.88±3.40 21.04±2.72
30~34 24.27±3.43 21.60±2.91
35~39 24.40±3.30 21.95±2.73
40~44 24.50±3.03 22.62±2.80
45~49 24.48±2.94 22.94±2.76
50~54 24.40±2.83 23.50±2.84
55~59 24.43±2.86 23.78±2.78
受教育程度 小学 25.30±2.83 24.92±2.37
初中 24.49±3.39 23.18±3.18
高中或中专 24.03±3.21 22.64±3.04
大学(含大专) 24.15±3.26 21.65±2.85
研究生以上 24.26±3.00 21.18±2.64
参加本单位(村、镇)组织的运动会或单项比赛的次数 0 24.17±3.29 21.87±2.92
1 24.06±3.18 22.00±2.96
2 24.23±3.20 22.02±2.98
3 24.73±2.94 22.03±3.19
4 24.49±3.01 22.33±3.28
≥5 24.20±2.83 22.53±2.82
所在单位(村)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 是 24.31±3.22 21.96±3.12
否 24.13±3.25 21.91±2.91
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 是 24.15±3.19 21.93±2.88
否 24.20±3.36 21.91±3.05
居住的小区(村)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 是 24.19±3.26 21.92±2.91
否 24.01±3.14 21.91±3.17
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km
1~3 24.05±3.17 21.91±2.96
3~6 24.25±3.31 21.82±2.75
>6 24.35±3.24 21.91±3.00
2.2 BMI评价等级影响的定序逻辑回归分析
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男性静态工作方式人群BMI评价等级与建成环境变量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控制变量中年龄组与所在单位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这两个变量与因变量BMI评价等级存在显著联系(P值分别为0.000和0.019),年龄的增大显著提高受调查者的BMI评价等级(P=0.000),但预估系数不高,为0.016。而所在单位(村、镇)有体育锻炼补贴将显著降低受调查者的BMI评价等级(P=0.019),预估系数则达到了0.161。对自变量进行分析发现,与所在工作场所没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受调查者相比,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受调查者的预估系数没有显著差异。相比于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6 km的受调查者,
表2 建成环境对男性BMI水平影响的定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1)
1)模型拟合度pearson显著性为0.013,偏差显著性为0.000,Cox & Snell R2为0.012,联接函数:Logit,a. 因为该参数为冗余的,所以将其置为零
同样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女性静态工作方式人群BMI评价等级与建成环境变量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控制变量中受教育程度、所在单位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这两个变量的增加将显著降低受调查者的BMI评价等级(P值分别为0.000和0.029),预估系数分别为-0.265和-0.197;而年龄组、参加本单位(村、镇)运动会比赛次数这两个变量的增加则显著降低受调查者的BMI评价等级(P值分别为0.000和0.001),3年龄组的预估系数不高,为0.054,参加本单位(村、镇)运动会比赛次数的预估系数相对要高,为0.122。对自变量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所在工作场所没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受调查者,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受调查者BMI评价等级降低1级的预估系数为0.202(P值=0.005),相比于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6 km的受调查者,1~3 km的受调查者BMI评价等级降低1级的预估系数为0.211(P值=0.013)(见表3)。
表3 建成环境对女性BMI水平影响的定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1)
1)模型拟合度pearson显著性为0.041,偏差显著性为1.000,Cox & Snell R2为0.065,联接函数:Logit,a. 因为该参数为冗余的,所以将其置为零
3 讨论
3.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球肥胖发生率急剧增加[15-16]。从受调查者基本情况统计分析看,男性超重、肥胖检出率要高于女性。从各年龄组分布看,男性较均匀,女性20~24岁、55~59岁分布比例较少。从受教育程度看,无论男性和女性,都有近90%以上的具有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86.2%的男性和90%的女性参加本单位(村、镇)组织的运动会或单项比赛的次数都在1次以下,81.6%的男性受调查者和83.2%的女性没有单位的体育锻炼补贴,这表明上海市单位(村、镇)组织的运动会或单项比赛的次数和体育锻炼补贴有待提高。从所在工作场所和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的分析结果看,工作场所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5.2%和66.1%,而居住小区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5.4%%和88.4%。从调查结果看,居住小区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比例要高于工作场所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比例。从不同变量组间的BMI水平差异分析看,年龄是影响BMI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不同的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是影响男性BMI水平的重要因素。
3.2 建成环境对静态工作方式人群BMI评价等级的影响
行为医学中的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人体体力活动行为受到了个体内在因素(心理、生理和发育史等)、外在因素如实体环境(道路、公园、体育设施等)和社会环境(家庭、朋友、社会团体以及医疗机构或医疗保健设施等社会制度)因素、公共政策等的综合作用[6,17-18]。许多研究认为,建成环境会通过影响人们的休闲性体力活动和交通性体力活动,进而对健康产生影响[19-21]。职业人群重要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所及其周边环境、工作场所及其周边环境以及每日的通勤区间。因此,针对这3个方面的建成环境近年来展开了较多研究。如Fuemmeler等[22]对1 139名受调查者就肥胖的干预政策进行电话调查,85%的受调查者认为工作场所应该摆放足够的运动设施。同样,Gabel等[23]对505名雇主和5 000名受雇佣者进行调查,受调查者普遍认为工作场所摆放运动设施是体重管理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干预措施。Hoehner等[24]针对美国德克萨斯州8 857名22~88岁成年人的横断面分析发现,居住小区、工作场所周边具有较多的健身设施的受调查者BMI水平较低。本研究发现,工作场所是否有体育锻炼设施对女性受调查者的BMI评价等级具有显著性影响(P=0.005),相比于工作场所无体育锻炼设施的女性,有体育锻炼设施的女性BMI评价等级降低1级的预估系数为0.202,而工作场所是否有体育锻炼设施对男性受调查者无显著影响。相反,居住小区周边是否存在体育锻炼设施对女性受调查者无显著影响,而相比于居住小区无体育锻炼设施的男性,有体育锻炼设施的男性BMI评价等级提高1级的预估系数为0.156(P=0.031)。原因可能在于选择居住的小区(村)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包括健身路径等)的受调查者比例较低有关(男性为14.6%,女性为11.6%),这降低了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除建成环境因素外,BMI受到遗传、饮食等多方面的影响。日常通勤方式也是影响静态工作方式人群体力活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而会对健康产生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通勤距离是影响人们通勤方式选择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25-26]。本研究发现,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对男性和女性的BMI评价等级均存在显著影响。目前,有许多研究发现,职业性工作水平也会对人们的BMI和健康等产生影响[27-29],但由于国民体质监测中未对该指标进行调查,因此本研究未对此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探讨。
居住地点与工作场所的距离增大将增加男性、女性静态工作方式人群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应通过合理的政策来防止城市“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规划来降低静态工作方式人群的通勤距离,减少对机动交通的依赖,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Handy S L,Boarnet M G,Ewing R,et al. How the built environment affects physical activity-views from urban planning[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2,23(2S):64-73.
[2] Durand C P,Andalib M,Dunton G F,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uilt environment factors 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risk:implications for smart growth urban planning[J]. Obesity Review,2011,12(501):e173-e182.
[3] Franzini L,Elliott M N,Cuccaro,et al. Influences of physical and social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s on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9,99(2):271-278.
[4] Sallis J,Saelens B E,Frank L D,et al. Neighbor-hood built environment and income:examining multi-ple health outcome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9,68(7):1285-1293.
[5] Ding D,Gebel K. Built environment,physical ac-tivity,and obesity: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J]. Health & Place,2012,18(1):100-105.
[6] Gebel K,King L,Bauman A,et al. Creating healthy environments:a review of links betwee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Z]. Sydney:NSW Health Department and NSW Centre for Overweight and Obesity,2005:5-37.
[7] Sallis J,Bowles H,Bauman A,et al.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s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ults in 11 countr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9,36(6):484-490.
[8] Ferdinand A O,Sen B,Rahurkar S,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t environments and physical ac-tivity:a systematic review[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2,102(10):e7-e13.
[9] Holle V V,Deforche B,Cauwenberg J V,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domain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uropean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J]. BMC Public Health,2012,12(1):807-824.
[10] Duncan D T,Castro M C,Gortmaker S L,et al. Racial difference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body mass index relationship? A geospatial analysis of adolescents in urban neighborhoo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2012,11:11.
[11] Ewing R. Ca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J].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2005,33(2):69-75.
[12] Takano T,Nakamura k. An analysis of health lev-els and various indicators of urban environments for healthy cities projects[J]. Journal Epidemic Community Health,2001,55:263-270.
[13] Zick C D,Hanson H,Fan J X,et al. Re-vis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urhood environment and BMI:an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pproach to cor-recting for residential selection bia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2013,10(1):27-37.
[14] Lovasi G S,Schwartz-Soicher O,Neckerman K M,et al. Aesthetic amenities and safety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walking and bicycling for transportation in New York City[J].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3,45(Suppl 1):S76-S85.
[15] Ogden C L,Carrollm D,Curtin L R,et 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1999-2004[J]. JAMA,2006,295(13):1549-1555.
[16] Janssen I,Katzmarzyk P T,Boyce W F,et al. Comparison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 in school-aged youth from 34 countr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patterns[J]. Obe-sity Reviews,2005,6:123-132.
[17] Stokols D. Translating social ecological theory into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1996,10(4):282-292.
[18] Egger G,Swinburn B.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obesity pandemic[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7,315:477-480.
[19] Glanz K,Sallis J F,Saelens B E,et al. Healthy nutrition environments:concepts and measures[J].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2005,19:330-333.
[20] Seliske L M.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obesi-ty-related behaviours in canadian youth[D]. Ontario:Queen’s University,2012.
[21] Mckinnon R A,Reedy J,Morrissette M A,et al. Measures of the food environment a compilation of the literature,1990C2007[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9,36(4S):S124-S133.
[22] Fuemmeler B F,Baffi C,M?sse L C,et al. Em-ployer and healthcare policy interventions aimed atobes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7,32(1):44-51.
[23] Gabel J R,Whitmore H,Pickreign J,et al. Obe-sity and the workplace:current programs and attitudes among employers and employees[J]. Health Affairs,2009,28(1):46-56.
[24] Hoehner C M,Allen P,Barlow C E,et al. Un-derstanding the independent and joint associations of the home and workplace built environments o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body mass index[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3,178(7):1094-1105.
[25] Berke E M,Koepsell T D,Moudon A V,et al. Associa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in older people[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7,97(3):486.
[26] Sallis J F,Frank L D,Saelens E B,et al. Active transport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on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health re-search[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4,38:249-268.
[27] Liu T C Y,Liu L,Chen J G,et al. Ac-tion-dependent photobiomodulation on health,suboptimal health and disease[J]. Int J Photoenergy,2014.
篇9
摘要:基于2013年中南民族大学的调查数据,在André Hansla(2011)进行的关于对环境政策措施与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上,加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观点,研究环境价值观中的大学生个人利益价值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以大学生团体为基础,从利用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角度为心理学关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环境意识;个人利益;环保行为;环境成本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享有适宜环境的权力。对环保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公民来说,既是依法维护自身在环境问题上应当享有的权益的需要,也是环保运动得以持续进行的内在动力基础。同时,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促进个体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方法,从而有利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与环保行为的实施,同时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途径。
环境保护行为的研究在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展开,有三种基本理论。第一种是德国学者Diekmann和Prei?sendorfer(1992)提出的“低成本理论”。第二种是美国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In?glehart)提出的“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1977)。第三种是施瓦茨(Schwartz)的“规范—行动”模型,认为人们的认知方式即对环境问题的归因是影响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
国外早期的研究都将环境保护行为作为环境意识或环境态度的重要维度。但是国内由于关于环境行为或环境意识的测量争议较多,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行为的研究比较零散,但总体上这方面的研究已具备一定规模。国内关于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资料对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对环保行为的影响。
综合文献发现,研究者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证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因此,关于利益价值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应当进一步研究。
一、概念界定
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环境保护行为也称“环境友好行为”或“环境适宜行为”。简而言之,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本文所指的环境保护行为是指个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作出的有利于环境的各种行为,比如节能、节水、节电、垃圾处理等,简称为日常型环境保护行为。环境行为可以分为两个行为领域: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环境行为,是指个人在私人领域内,无需与他人直接互动时采取的正面的环境行为,如清洗餐具时的节水习惯、购买环保型洗衣粉、废旧电池放到回收处等。而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处于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有他人在场,并需要与他人直接互动时采取的正面环境行为,如与他人讨论环保话题、参与环保社团或环保活动、为了环境问题进行上访、投诉等。
本文中个人利益表示在有环境行为产生时,个体在此类行为上要付出的总代价和总收益。其中按来源分类包括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按利益本身的性质分类则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而我们本次研究的主导在于探讨大学生个人直接利益对于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
二、调查与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与修改
问卷总共包括4 部分,人口学资料(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水平等7方面)、环保行为(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保护态度)、利益成本。问卷的题目类型为封闭式问题,环保行为部分的回答方式:经常如此、偶尔如此、从不如此,分别赋值3分、2 分、1 分,而环境意识(参考NEP 量表)、环境成本(André Hansla,2011)部分的回答方式为Likert 5点量表式。
问卷初步编制完成之后,先发给了60名大学生进行预测。在预测问卷回收时请求被试提出修改意见,然后针对回收的问卷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信度为0.569偏低。随后借助统计分析工具对问卷进行调整修改,最终确定环境行为部分包括7题、环境意识包括16题、利益成本包括5题。
2. 问卷发放与回收
问卷经过修改之后,重新选取被试进行第二次问卷的发放。本次被试为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共发放问卷200 份,有效回收问卷194份,有效率97%。
3.结果分析
私人领域环境行为平均分(2.465)明显高于公共领域环境行为得分(2.146),且通过T检验显示大学生在公私不同领域中的环境行为具有显著差异(p=0.000)。即大学生更多地在私人领域中从事环境友好行为,较少从事公众参与意识的公共领域环境行为。可见,目前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具有选择性。
表2为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和直接成本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意识与环境价值观有较好的负相关(-0.629)和环境态度有较好的正相关(0.642),但是直接成本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不显著,结构效度一般。在环境意识的问卷中,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较高,即在除了行为外,大学生对于环境行为的认识和评估是处于较高的水平的。
在日常生活中,数据表明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明显比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发生的频繁。虽然从其平均值无法直接看出,但从其标准差可以看出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大都集中在“经常如此”和“偶尔如此”之间。而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几乎成一条直线分布,行为发生分散。
在环境意识的测试中,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较高,即在除却行为外,大学生对于环境行为的认识和评估是处于较高的水平的。
在最后一栏中,数据表明面对直接的利益损失时,大学生对于环境行为和环境政策的看法向“无意见”靠拢。
表3 为看出家庭经济水平在当地所处的层次对环境行为与直接成本的影响方差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家庭经济水平在当地所处的层次对环境行为与直接成本的影响,对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影响较大(sig=0.040),同时对公共领域的影响却几乎没有。回归系数为-3.583,说明经济特征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是负向的: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反而比来自家庭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从事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由此我们推论,对于家庭环境相对贫困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更注重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避免浪费的情况出现,而家庭相对较好的大学生有可能存在对资源不重视的情况。
三、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多于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的原因
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多于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的原因有三点:(1)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相对于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而言,花费的代价会更少。比如时间代价,在私人领域,大多数的环境行为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的。而在公共领域,则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其所具有的团体性间接地说明了此类行为的复杂性和秩序性。甚至上访、投诉这些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可能还会牵扯到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2)由于我国社会的大环境影响,在比如像公益环保、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中,大部分公民都不能对其有正确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甚至鄙视和嘲笑从事这种行为的人,从而导致了小部分有心进行环境行为的人产生迟疑,影响公共领域环境行为的发生。(3)在此次调查的人群中,大部分被试家庭条件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自身家庭的状况,使得其更多地倾向于花费时间从事其他的事情,从而为以后的创造物质利益打下基础。
四、大学生对于环境行为和环境政策的看法
由于此问卷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故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偏高没有面对直接的利益损失时,他们对于环境行为和环境政策的看法赞成度提高。在面对利益损失时,大学生也会更多地去考虑成本问题。虽然,环境状态的提升是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一种间接价值,但在现有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现状下,人们更多地是考虑眼前的利益,即“后物质主义”人群。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和评价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我们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人们也有意识地去保护环境和不破坏环境,讲究文明生活,保持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但是这种意识和行为却遭到了个人利益的无限限制,当经济利益产生时,行为就将发生改变。就像前人的研究一样,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环保意识的高低与大学生环境行为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个人的利益与环保行动需要付出的个人成本却真实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环保行为。这一点是需要引起我们现在社会重视的,现代的教育在不断加强意识层面的教学上也应该加强对行为的直接的强化。
参考文献
[1]André Hansla, Tommy G?rling, Anders Biel (2011),Attitude toward environmental policy measures related tovalue orientation[J]. 美国:New Environmental Theories,11-15.
[2]Diekmann, Andreas,Preisendorfer, Peter(2001),Umweltsoziologie. Reinbek bei Hamburg: Ro?wohlt[M].
[3]Ronald FInglehart (1997), The Silent Rev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任莉颖.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杨明,主编.环境问题和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9-113 .
[5]吴祖强.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7(7):13-16.
[6]刘计峰,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厦门:当代青年研究,2008:8-17.
[7]李莉,范叶超.环境意识对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J].厦门:当代青年研究,2011:9-21.
篇10
【关键词】 人工授精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近年我国不孕症呈上升趋势, 发病率约7%~10%[1]。不孕症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后果, 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缺乏自尊、人际关系困难和性不满[2], 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疗效, 因此, 心理治疗已成为不孕症治疗不可忽视的内容。2001年, 英国已将心理干预作为不孕症治疗的正规流程之一[3]。但我国对不孕症尤其是人工授精(IUI)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还很少, 缺乏系统规范的方法, 迫切需要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本研究通过系列心理干预, 尤其是集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 明显改善了IUI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3年1~7月, 将本院生殖中心拟行IU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男方轻中度少弱精症;女方无精神病史;至少一条输卵管通畅。患者不孕年限1~10年, 平均年限(3.47±1.02)年, 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32.37±4.61), 其中原发不孕70例(70.0%), 继发不孕30例(30.0%)。
1. 2 方法
1. 2. 1 心理评定采用SAS及SDS自评问卷, 总分>50分为焦虑(抑郁)症, 分值越高, 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 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 2周后再次评分, 比较心理干预前后评分及焦虑、抑郁症发病率, 评价心理干预效果。
1. 2. 2 心理干预包括 ①集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 4~8例一组, 小组间相互影响, 让助孕成功者讲述助孕的心路历程及不良心理状态给不孕治疗带来负面影响, 恢复患者信心。针对婚姻和家庭出现问题的患者, 以家庭为单位, 强调夫妻同治, 加强家庭成员内部的沟通和支持。②做好宣教及医患沟通, 通过办不孕症学习班、座谈会等, 使患者正确认识不孕症病因及治疗过程, 减轻心理压力, 做好医患沟通交流, 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③传授调整心态的方法, 具体讲述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患者对不良事件的适应能力,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④个别焦虑抑郁症严重患者, 配合专业心理医师针对性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症发病率 100例IUI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症分别为42例(42%)和20例(20%), χ2=11.31, P=0.001;抑郁症分别为32例(32%)和17例(17%) χ2=6.08, P=0.014, 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心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心理干预后评分均降低, SAS组t=6.23, SDS组t=3.86, 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不孕症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焦虑、抑郁最常见[4]。研究表明, 不孕症妇女焦虑症发生率31.92%, 抑郁症发生率23.94%, 焦虑/抑郁较健康育龄妇女均显著增高[5]。本研究发现IUI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分别为42%和32%, 高于正常人群。对于久治不孕, 需用辅助生殖技术如人工授精的患者, 焦虑和抑郁更为常见。何凌云等[6]发现, 患者对手术期望值过高, 术前焦虑, 若失败, 则不同程度沮丧抑郁。这是因为患者进入人工授精周期后, 促排卵、重复抽血检查等都会造成精神压力。牟善芳等[7]发现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 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焦虑和抑郁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 而该轴功能正常是孕育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本研究发现心理干预可使患者恢复和保持平和心态, 维持HPO轴功能正常。
传统心理干预主要通过门诊不孕宣教和沟通完成, 不系统且片面。本研究注重集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 强调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它有利于恢复患者信心, 提高成员的支持和沟通能力, 利于婚姻的稳定, 以便患者家庭集中精力和财力治疗不孕症。实践证明, 经过集体成员间沟通交流, 成功患者现身说法,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 患者焦虑和抑郁症明显降低, 干预前后焦虑率由42%降为20%, 抑郁由32%降为17%, 说明了这种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还传授调整心态的方法, 有利于增强患者对不良事件的适应能力, 改善心理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 焦虑和抑郁症发病率分别下降22%和15%, 再次说明这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UI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 这种以集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为主的心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心理干预, 利于不孕症治疗,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51.
[2] 李渠, 杨钢, 冷媚.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其护理对策.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7, 22 (9):1255-1257.
[3] Boivin J, AppletonT C, Baetens P, et al. Guidelines forcounselling in infertility: outline version. Hum Re-prod, 2001,16 (6):130-1304.
[4] 许红梅, 鹿群, 沈浣, 等.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5):327-330.
[5] 祁秀娟, 魏丽娜, 段玉英, 等.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8, 23(2):228-230.
[6] 何凌云, 薛雪梅, 郝岚.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8, 15(2):76-7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