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范文
时间:2023-04-11 07:2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女作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38岁的尤展铭是北京市一家跨国集团的翻译。几年前与妻子离异后,他跟随老总经常奔赴世界各国进行商业谈判,四海漂泊的尤展铭特别渴望成个家,于是便在一家婚姻网站上登记注册。
2009年1月16日晚上,尤展铭快速浏览着这家知名交友网站的征婚信息,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一个名叫任英梅的女士照片上。任英梅容貌俏丽,五官精致,气质高雅。当看到任英梅的择偶条件时,尤展铭的心凉了半截。因为,任英梅对男士的身高、学历和经济基础的要求都非常苛刻。就在尤展铭准备打退堂鼓时,他不经意间又看到任英梅奇特的征婚签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本小姐31岁,不差男人,缺的只是一个有勇气、有实力、有缘分的夫君。"
尤展铭的好奇心一下子又被吊起来。他打算会一会这个征婚女,于是给任英梅发了一封介绍自己基本情况,期望与任英梅增进了解的电子邮件。
两天后,尤展铭收到任英梅的回信:“咱俩都是成熟男女,用不着像少男少女那样隔靴搔痒。如果阁下有诚意,见面详聊岂不是更直观?”任英梅没有将两人约会的地点选在咖啡厅或酒吧,而是定在她自己的住宅。
任英梅的闺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一档住宅小区,是一套面积达180平方米的复式豪宅,价值超过200万元。尤展铭那晚敲开任英梅的房门,两人一见如故。任英梅穿着时尚,香唇含笑,带着尤展铭到各个房间参观。宽敞明亮的客厅装饰得金碧辉煌,卧室布置得温馨浪漫,厨房设计得像艺术间。当进入书房时,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图书令尤展铭啧啧称叹。
“房子装修是我亲自设计的,图书是我亲笔著作的。”任英梅笑着说。尤展铭靠近书架,数了一下署名为任英梅的图书竟达26本。
“我是一位出版商。”任英梅才吐露了自己的身份。她说,她是北京一家出版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成立两年来出版了100多套图书,本人亲自就撰写和编著了26本畅销书。
更令尤展铭称奇的是,听说自己是一位翻译后,任英梅用流利的英语、俄语和韩语等三国语言与其交谈,让当晚的“相亲约会”变成了一场文化交流。
从此,尤展铭开始对任英梅发起了凌厉的爱情攻势,相识不到一个月,两人便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
后,尤展铭提出给恋人购买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和金银首饰,被任英梅婉言谢绝:“我只接受未婚夫的馈赠,从不接受男朋友的礼物。”
为了尽快从男友升格成“未婚夫”,尤展铭将任英梅带回其父母家认亲。惊见离异的儿子带回一个拥有香车豪宅的美女作家“准儿媳”,尤母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场送给任英梅一个1万元的红包作为见面礼。
拜见过尤展铭的家人后,任英梅与男友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两人开始在任英梅的豪宅同居。
“老公,结婚后咱俩一起到国外发展好吗?”同居三个月后,任英梅和尤展铭规划着美好未来。
“我想趁年轻再多学几门外语,我现在手头有点紧,你方便资助我2万元作为深造费用吗?”任英梅搂着尤展铭提出了要求。尤展铭二话没说,甩手就给了未婚妻2万元深造费。
25个未婚夫全部傻了眼
尤展铭跟未婚妻商定,2010年春节踏上婚姻红地毯。两人还商定,任英梅的豪宅作为婚后洞房。然而,就在尤展铭卖掉自己的房子不久,他却寒碜地流落街头。
有一天,一向柔情似水的任英梅忽然变得心事重重。在尤展铭的再三追问下,任英梅才吐露了一桩尴尬事。原来,任英梅的父母思想比较传统,当得知女儿跟男友未婚同居后,坚决不同意。
“没关系,我暂时搬出去租房住。”尤展铭善解人意,卷起铺盖走人。
虽然暂时分居,但并未影响两人感情。任英梅不仅每天给未婚夫发送情意绵绵的手机短信,还经常去尤展铭的出租屋里颠鸾倒凤。最后,任英梅还将尤展铭兜里的4万元私房钱搜走:“这笔钱暂时存入我的银行卡里,权当咱俩婚后共同生活基金吧。”
2009年12月5日,尤展铭按计划准备到新加坡出差。出发前尤展铭接到一个电话,要他速到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区分局刑警支队协助调查一宗诈骗案件。当尤展铭来到刑警支队后,顿时目瞪口呆!只见未婚妻双手被戴上冰凉手铐,一脸委屈与迷茫。
“任英梅网恋骗了你6万元钱,你可能还蒙在鼓里吧?”一名刑警要给尤展铭做笔录,尤展铭一时急得说话结巴:“我跟英梅的结婚请柬都写好了,怎么可能是……是骗局?”
“问题是,任英梅的未婚夫不止你一个。”刑警将一份调查笔录递给尤展铭。
这是一份报案登记材料。报案人名叫巴笙,是北京一家上市公司的证券部经理。笔录显示:巴笙与任英梅于2009年夏天在网上邂逅,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同居两个月。其间,任英梅以同样理由,向巴笙索要“深造费”和“共同生活基金”共计7万元。两人将婚礼也定在2010年春节,并且还拍摄了一组亲昵浪漫的婚纱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尤展铭浑身战栗,双眼逼视着任英梅。
“不用她解释,让另外一个男人回答吧。”刑警又将另一份调查笔录递给尤展铭。
这份笔录的当事人名叫季韦昌,是首都一高校的中文系教授。季教授跟妻子离婚官司一审判决后,便迫不及待地上网寻找意中人,不偏不倚被美女作家钓到手。
季韦昌与任英梅同居一段时间后,美女作家珠胎暗结,季教授的头都大了!原来,一审虽然判决准许季韦昌跟妻子离婚,但其妻不服提出上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季韦昌一审离婚判决还没有生效,说白了他此时仍是有妇之夫。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传出绯闻,二审法院就可以在夫妻财产分割上对婚内感情出轨的季韦昌给予制裁,甚至会改判不准离婚。因此,他跪求任英梅紧急流产。任英梅在走上手术台之前向他索要了8万元的“堕胎费”。
此后,又有两位男士跳出来指证,他们也是任英梅的“未婚夫”,而且也同时发展到谈婚论嫁阶段……
美女作家同时与5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士谈婚论嫁,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索要“深造费”、“共同生活基金”和“堕胎费”共计33万元,要命的是,除了巴笙对任英梅产生怀疑之外,其余4个“未婚夫”均浑然不觉,在美女作家的温柔梦乡里做着同一个美梦。
任英梅被抓获归案后,5个“未婚夫”备受精神打击。一号“未婚夫”尤展铭更惨,他因精神恍惚,走在大街上东倒西歪,被一辆摩托车撞翻在地,造成多处骨折。
3姐只是一个美丽传说
身陷囹圄后,任英梅对自己的作案动机一直闪烁其词。随着警方的审讯深入展开,任英梅最终还是交代了她的前世今生。原来,这是一个“山寨版”美女:假乳、假臀、假面孔……从头到脚都是刀刀见血雕刻出来的人造美女。
任英梅出生于北京市一个富足的家庭,从首都一所知名高校本科毕业后,加盟了一家大公司担任策划部经理。由于其文笔优美,点子新,很快在业界脱颖而出,之后,她辞职创办了自己的图书出版公司。由于她对文化市场定位准确,与全国各地书商密切合作,并整合网络营销,很快在出版界崭露头角,成为文坛一颗耀眼的新星。
虽然在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但任英梅在情场上却挪腾不开。原来,任英梅才高八斗却相貌平平,在恋爱中屡屡受挫,一晃就到了30多岁,成为“剩女”的任英梅开始恐慌。为了增加爱情砝码,任英梅双管齐下,一方面购买豪宅,一方面报考在职研究生。
然而,文化内涵和经济基础并没有吸引来“真命天子”,这让任英梅很沮丧。她似乎悟出了婚姻市场上的真谛:男人看重的是女人的“姿本”而非资本。于是,她从韩剧中看到了“刀下出美女”的希望。
2007年秋,任英梅第一次赴韩国对面部进行整容。回国后,看着镜子里自己从丑小鸭变成了天使的面孔,她马上在网上招驸马,很快与一个网名叫“龙飞侠客”的帅哥擦出了火花。两人同居半年后,任英梅怀孕。然而就在此时,“龙飞侠客”卷走了她的10万元存款,从此人间蒸发。
任英梅含泪打掉了胎儿。这次网络征婚对她打击最大的不是身心与感情受创,而是自信心萎缩。因为“龙飞侠客”在分手留言中写道:“你虽然脸蛋漂亮,但却是个太平公主。”
任英梅这才明白过来,这场网恋输在胸部上。于是,她第二次赴韩国,选用最好的填充材料进行隆胸。看着自己从“太平公主”变成波涛汹涌的性感美女,任英梅觉得身体再受罪也值。
为了彻底“脱胎换骨”,任英梅接着又去了两趟韩国,参照韩国女星三围比例标准,抽去腹部、腰部和腿部的脂肪,并对臀部塑形。回家后,连家人都差一点认不出。
2008年12月底,任英梅最后一搏,再次将照片和资料传上网。为了增大成功系数,她还将年龄缩水了5岁。功夫不负有心人,人造美女一出笼,便艳惊网络,无数帅哥趋之若鹜,令任英梅眼花缭乱。
此时的任英梅忽然皱起了眉头:如果只挑选一个男人交往,万一谈恋爱一年后吹了,她只好从头再来。如果谈5人才能成功,一人恋爱一年,将花去5年时间。这种程序太繁琐,她成为新娘时的实际年龄已经41岁了。
任英梅冒出了一个奇特的念头: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恋爱效率,就必须革新恋爱“程序”,同时跟多位候选人拍拖,用一年时间实现新娘梦。于是,尤展铭等5名“候选人”成了美女作家恋爱“程序”的试验品。任英梅还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向每位男友收取“共同生活基金”等。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任英梅的设计。5位优秀男友都对她掏心掏肺,这让任英梅无法取舍,只好一咬牙将5人全部授予“未婚夫”。
任英梅游走在5个男人之间长袖善舞,但还是被第4号“未婚夫”巴笙无意中看出了破绽。有天晚上任英梅洗澡时,巴笙随手翻看女友的旧相册,见旧照片和现实版女友判若两人,顿感蹊跷。心生疑窦的巴笙暗中跟踪神秘女作家,发现了她更多的蛛丝马迹……
篇2
我国第四大岛舟山,有大小岛屿1339个,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诸如抗清遗址“同归城”,城防古建筑“望楼”,以及名扬海内外的“三忠祠”、“留芳井”“震远炮台”等,而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祖居,也在距市区10公里的小沙镇陈家村,原为一座南方普通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最初建于民国初年,由三毛祖父操持,三毛的父亲陈嗣庆就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前些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全面的修缮与充实。如今已成为“三毛纪念馆”,并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崇敬而又复杂心情,缓缓步入馆内,一眼望见三毛留于茫茫无际的撒哈拉沙漠的巨幅喷绘彩照,她目光炯炯,表情凝重,全神专注地望着远方,在追思,在遐想,在虔诚默默的对人生未来期盼着什么。整个纪念馆规模不是很大,有正屋15间,刚好分5个主题展厅,即“充满传奇的一生”、“风靡世界的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想念你!三毛”,堂前门框正中,悬挂着“三毛祖居”的匾额,文笔娴熟,饱蘸浓情,是出自三毛父亲当时账房先生竹青之手。展现在眼前的一件件珍贵遗物中,有照片,有手稿,有画作以及这位年轻有为女作家驰骋南北,浪迹天涯所用过的旅行袋、旅游鞋和留下的纪念品手镯、彩石、陶罐、鼓铃……而最为使人感动的,还是那副银灰色的非洲骆驼头骨,别看它普普通通,并无称奇之处,这可是三毛最心爱的人、丈夫荷西在罕无人迹、寸草难见的撒哈拉沙漠,冒着烤死、走死的严重威胁,终于如获至宝般寻得的,并在结婚前一小时,送给爱妻三毛的非同寻常的“厚礼”。
三毛,原籍浙江定海,也就是现在的舟山,1943年3月26日,生于重庆,6岁便迁居台湾,父亲陈嗣庆是个律师,生有二儿二女,三毛排行老二,下边还有两个弟弟,她原名陈懋平,上学时因为中间的“懋”字笔划多太难写,就自作主张,省略了。也有的说,因为家里人常称其“平平”,谐音与“毛病”相近,很不喜欢。至于笔名“三毛”,则是因为特别喜欢张乐平所画《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主人公,三毛以及他那种无拘无束、浪迹无涯的漂泊生活,使她羡慕,令她向往,而她自己的解释则是:“最初写小说时候,一直不喜欢一个文绉绉的笔名,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很通俗的人物,我想了一会儿。就想到这个名字――三毛,也表示就是口袋里只有三毛钱的小人物。”
三毛与故乡、祖居有着不可切割的浓浓深情,正如她所由衷表白的那样:“爱故乡之情是与生俱来的”,“这块土地却是我的心肝宝贝”,1989年4月20日下午5时许,一艘渡轮停靠在舟山鸭蛋山码头,身着红色运动服、白色长裙、一头披肩长发的三毛。激情满怀,泪流满面,不住地说道:“故土,故土,这是故乡的土地!”在这短短一周终生难忘的日子里,她拜见了已86岁高龄的堂伯母,给老人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在小沙陈家村祖父坟头。紧抱墓碑。泣不成声,还亲手取了几把泥土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又在祖居旁的井里,吊上一桶水,如饥似渴地喝了几口,深情地说,“故乡的水,好甜啊!”同样装上一瓶,带给台湾的二老……
三毛从小喜爱文学,热爱写作,刻苦攻攀,力耕勤播。继处女篇《沙漠中的饭店》问世后,又一力作《撒哈拉的故事》一发表,便在港台等地引起巨大轰动,作品中所描写的自己颇具传奇经历和对沙漠、对大自然的深情,以及书中所描绘的新奇奥秘的异国风情,都强烈地吸引着各个层面的读者。如同打开闸门的春潮,一发而不可收,紧接着又有《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等小说、散文不断出版,酣畅如云的文笔,细腻入微的描写,真挚动容的情感以及斑斓多彩、生动迷人的海外风光,构成了自己独具的“三毛世界”。
公元1991年1月4日凌晨,一个令人无比沉痛和震惊的消息从台湾传来:深为海内外华人喜爱的著名女作家三毛,以一只咖啡色长筒丝袜吊死在台北荣民医院中正楼7层72号,头等病房的卫生间里……风华正茂且享誉全球的三毛,竟然以如此凄惨方式结束了自己戏剧性传奇一生,而且没有留下一纸遗书,一句遗言,不能不更加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篇3
这个小女孩,两岁就开始阅读,三岁就开始画画,很多东西都像大人一样交流,思维缜密,想法成熟。六岁的她,就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写出自己的神秘的毯子。
在和人交流的时候,还懂得不要剧透太多,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那个节目里,把主持人都惊呆了。
也许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度里,在什么样的时代,每一个地方都拥有他们自己的天才儿童。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他们出色的人们,代表着那个地方。
从前我不相信,可是后来看了很多东西,我终于相信了。
未来其实对于我们来讲,都是非常不经意间,就能够看到并且描述到的东西。在这个节骨眼上,需要看懂更多的美好,你才能够珍惜,并且抓紧自己的生活。就好像你看到那个小女孩成为作家,也会惊叹天才。
所有的幸福,其实都是来之不易的。
篇4
形式学派认为,疏远是文学的本质。
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著作《文学原理论》中讲到“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表达形式的地方就在于,它以各种方式使普通语言‘变形’,……使语言变得疏远”,“语言所表述的这个世界因此而焕然一新”。使语言变得疏远的途径是强化诗化的语言和浓缩普通语言,是读者对文字产生疏远感、陌生感,从而萌生新意,更好的理解描述客体,更全面、深刻地把握作家和人物的心理体验。
活跃在港台的一些语言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尽管是文风各不相同,如张爱玲的苍凉魅艳,钟晓阳的古意洇然,黄碧云的凄迷旷静,施叔青的诡魔沉厚,亦舒的泼辣怅惘,苏伟贞的明净超拔,朱天文的温厚宽怡。但她们笔下都有一个疏远的语言世界,一样的“寂寞、无奈、绝望的情绪”,隔开读者,抚去红尘,用独特的叙述语言与这个世界交流。
一般说来,小说语言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两者的分立与依存的关系,构成了小说语言的总体风貌。港台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行程了以叙述语言为主、人物语言为辅的语言情势,她们大多以“局外人”的身份喃喃轻诉,依仗着纯文学的文字功底和俗文学的流丽构架,刻意强化叙述语言的质地,使语言更趋书面化、诗化,同时也不断拓展叙述语言的功能,并用一种真正女性化的感觉和情绪,形成一个别有洞天的语言世界。
一
首先从强化叙述语言的质地来谈。她们主要通过对修辞手段的运用、拓展和创新,宛如使用一种化妆术,是普通语言变形,形成诗化的语言风格,产生主客体间疏远隔膜的感觉、从而令旧貌换新颜。
有“小张爱玲”之称的香港文坛才女钟晓阳,文笔老道,并有很显见的质感和节奏感,是一种精致的复古加上一层现代的包装。用词的讲究与精当是港台女作家诗化语言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她们雕琢叙述语言的主要手段。女作家们往往按写新诗的笔调来选用形容词,与中心词的搭配关系往往令人读之耳目一新。象张爱玲的《多少恨》中的一句话“滟滟的笑不停的从眼睛里满出来,必须狭窄了眼睛去含住它”。未来主义画派的主要画家卡拉曾提倡“有乐音、嘈杂声、嗅觉和色彩的文字,叙述语言的质地得意很好的刻化、凸现。”
二
从修辞手段来看,善于运用比喻是她们语言诗意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识”。在她们手中,比喻犹如枚枚灵活的棋子,跟随泉涌才思变换出别致、出人意料的套路,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形象性和美感。
她们使用比喻的第一个特点便是创新意,做到“无比喻不创新,无新意不比喻”。用史湘云评点诗词的话讲“新鲜,不落窠臼”。所谓的比喻的新鲜性,“就是指本体、喻体关系的新鲜”,(见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选择打破惯性思维的喻体,不落俗套地处理好本喻体关系,获得一个鲜灵生动的语言世界。比喻的新鲜性的又一特征是往往采用诗、书、画、戏甚至数字作喻体,突出所比之物的性质和特征,增添词句的色彩和形象性,使语言的文学性更加浓厚,同时表现出作家的很高的艺术修养。
运用比喻的第二个特点是笔带《春秋》笔法,褒贬得当,爱憎分明。《红楼梦》中宝钗曾说黛玉善于用《春秋》笔法(第四十二回)。然而在我看来,女作家最擅长运用的艺术技巧,还是“联觉”。联觉又称“通感”,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官的感觉和知觉联结在一起,通过这种“隐喻性的转化形式”使得普通语言变形,疏离小说语言与普通语言的距离,强化小说语言的文学性,更好地表达出创作主体与描写对象的心理体验。
三
浅述了女作家们种种强化叙述语言质地的方法手段之后,再来看看她们对叙述语言功能的拓展。首先是对叙述语言的浓缩,是文字简括精炼,且语意集中、鲜明,了然于心,同时加强了语言的陈述功能。亦舒是这方面的高手。她学自古龙创造的三段式文字,一字、一词、一句都可以切分为一行,用字尽力浓缩到最简,形成一种灵利、快捷、富有节奏感的文字风格,是新闻记者的笔加上电报员的发递格式,两者出色的统一。
其次,通过一种意境上的“仿古”,使得叙述语言的功能进一步展阔,深具韵味。即将旧词的幽雅、旧诗的旷远、小令的清新、新诗的放达以及传奇的婉怨、聊斋的神秘等等,化用而成为文章的一种古色古香的情境。
篇5
所以,有人说,湖是海的童年。没错,海的童年是湖。
湖水无法回归大海,就像我们成年以后无论怎样快乐也永远无法抵达童年的纯真。
青海湖,滋养了一个城市。一个省,半个西部。想起青海,就会想起青海湖。青海与青海湖,无法分割。
从飞机上往下俯瞰,湖的上空飘着白色的云朵,如刚刚织好的锦缎,一朵一朵。缓慢移动。白得简单,有时又大而辽阔,有时瞬间了无踪影。有云的时候,天空蓝白交错。如此分明,像泼上去的画布。蓝也好,蓝白相间也好,美的纯粹,给我们在世俗烟火中呛得发涩的眼睛洗却了风尘。有时没有云,只剩下了卡布其式的蓝。蓝得虚假而又真实。
车子在高原上行驶,路两边秃起的沙砾,土堆上随风转动的经筒和彩色的经幡,在苍茫的大地深处一隅,无论黑夜白天,无论寒冷还是温暖之中,从来没停止过她对爱与善良的祈祷……
大美西部。西宁是之一。
对西宁直观的印象来自一个朋友,她在那边支教。当年她选择西宁是想去西宁玩,正好有支教的机会,原本打算一年,然后走遍西部,朋友是大自然狂热的发烧者。支教生涯结束,她留在西宁做生意。当时,我是不理解她留在西宁的,与沿海比,西宁再好也是偏远闭塞之地。大家都没劝回她,每次回青岛,朋友都会对我说起西宁如何如何,聚会的朋友就开玩笑说:不是西宁的那谁对你展开立体式‘轰炸了’吧。朋友凤眼一瞪,嘴一呶:“本姑娘是吃素的。”
原来,她喜欢西宁没有任何男人的因素。
用她的话说,她对西宁的爱是干净、朴素的,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因为这位朋友的关系,于西宁的印象从课本上的理性变成了现实的感性。
跟她接触多了,听她说的更多的关于西宁的美食。喜欢它的天然味道,原始做法。她特爱吃一款西宁的面包,那种面包与我们平时吃的面包不一样,当然,我也没吃过,后来在电视上有一部记录乡愁的电视片里讲过这种美食,就是在发好的面团里包上大块羊肉,直接放在壁炉的炭火上烤。烤好的面包,外焦里嫩,尤其是洋葱加大块儿羊肉。烤熟了以后,羊肉冒出油来,香气四溢。她动作加表情说得我们在场的人口水都流了下来。
当然,西宁 ,不止有一款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喜欢西宁,留在那里,也不是这一款美食。
比西的美食更令人喜欢的是西宁的天气。干净,晴朗。没有云的时候,湛蓝的苍穹下,辽阔的大地之上,让人有种想飞翔的欲望。白天,可以尽情接近太阳和光芒,壮观的落日之后,黑夜接踵而至,星辰布满苍穹……
西宁不止是满天的星辰。
西宁还是花的世界。大自然的花朵飘散着淡淡的清香。
朋友喜欢郁金香,喜欢她的热烈、浓郁。满街都是。每天清晨看到它们的盛开就像迎接远方的客舍一样,带给你灿烂的心情。郁金香,在欧洲是贵族花种,她还有一个名字――洋荷花,是荷兰的国花。但在西宁的大街开得心花怒放,就像西宁人的性格。郁金香的颜色十分鲜艳,每种都是纯色。或白或红或金,红的热情奔放、黄得像金子一样纯粹;还有红黄相间的橙色……
我也喜欢郁金香,我经常在野外看到大金菊,也许她们不是一个品种,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开得热烈、奔放……这种豪情让我想起新疆的踢踏舞,想起蒙古草原奔跑的骏马,想起海浪间的鸥鸟,想起天地间的流云……不仅仅是奔放、自由、坦荡……
更有纯粹和自我。花与人一样,也有性格,若说性格,这就是郁金香的性格吧。不娇柔,不做作,坦率,直接,热烈。
她想盛开就盛开,想开成什么颜色就开成什么颜色。
西宁这个城市也大概如此吧。所以朋友喜欢西宁。她说,不那么拘束,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
西宁著名的景区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而果洛顶岗,那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地方,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人迹不多。到了夏天满山坡的草莓,不知道名字的各种野花在原野上竞相绽放……溪水从草地上流过,清澈得如同镜子一样明亮。连空气中都充满了夏季牧场水草丰美的味道。站在远处t望,一顶顶白色的帐篷散落在草地深处,一群群牛羊在吃草,缓慢的移动,远远的望过去,像静止在那里的云朵,天空空旷,大地辽阔而祥和。此时的西宁,仿佛天真的婴儿,安坐在高原的一隅,姿态静止,生活可以如此缓慢而悠长。人一到了那里,会心境平和。
西宁。西部以西。
离我且近又遥远的一个城市。没去过,但无法停止我用另外的方式对她的向往以及走近。
我想总有一天,我会亲自踏进西宁的大地。去感受她货真价实的美。
想去西宁,还有一个原因。心里一直想着两个男人。两个已故的男人。
他们不是西宁人,但这两个男人的死都与西宁,或者和青海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这两个男人分别是:仓央嘉措,另一个是已故诗人海子。
海子,嗯,是海子。
那首诗比海子还有名。或者说,是那首诗,让海子成为今天的海子。而我真的就每天生活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
嗯,海子,我替你诗意的活在你生前最向往的地方。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你写的那首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雨水中那座荒凉的城,孤独的你。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无助与悲伤。
最后的渴望成为绝望。
还不知道西宁的时候,我记住了德令哈。记住了海子的眼泪和西部空旷无人的孤独。还不知道德令哈的时候我记住了西宁。知道西宁的时候,海子已经成了诗歌的旗帜。他的诗让我时不时想起天宽地阔的西宁。西宁也是孤独的吧。与东部沿海的城市比,她并不过分的热衷于灯红酒绿。一座繁华却不失安静的城市。人与自然相邻,乡村与城市环绕。河流与草原缠绵,山川与大地偎依,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故乡或家园,有自己成片的草原,牛羊,不需背井离乡。
两个人,一座城。
一座城,两个人。
西宁的生死,西宁的爱恨,无关金钱与欲望。是他们的人生成就了这个城的历史还是历史选择了这两个悲情男人?
半年前,我从青岛坐动车去济南开会,与我坐同座的一对年轻夫妇就是西宁人,一路上,我们聊得十分欢畅,好像我们不是路遇,而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突然在此重逢。女子告诉我,她老公的单位在我们山东烟台搞培训,她没来过山东,很想看海,在老公培训快结束时,就请了假,带着五岁的女儿直奔山东,在烟台玩了三天,然后,转去青岛。她说,来山东不去青岛太遗憾,她很想去看青岛的海,我说,烟台也靠大海,她莞尔一笑。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烟台在海岸的南面,也就是背靠大海,阴面。如同一间朝北的房子。所以,她的海以及城就不及青岛的海与城有名。青岛在水之北,套用海子的诗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用易经上的话讲就是风水好,所以,青岛这些年名声在外,比烟台响亮。
动车上路遇的小女子向往青岛。就像我向往西宁一样,不同的是她正走在去往青岛的路上,而我,从来没有去过西宁。同样喜欢旅游与摄影的她算得资深驴友。约我有时间去西宁,然后,一起走遍青海,这是我多年的梦想。她告诉我,西宁的市容一般,虽然是省会城市,但也难与青岛市容相比,若把两个城市比作女子,西宁朴素,青岛则是名媛之女的雍荣华贵 。再有不同是,西宁是高原内陆城市,青岛是沿海开放城市。我不这样认为。繁华是美,古旧未必就是破败的代名~。
一座吸引人的城,未必就是楼高车多,灯红酒绿。
一座令人流连的城,必定有她的独特之处。
2015年春天,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班里有位散文女作家就是青海的,她是祁连县妇联的赵艳。她是作为山东与青海互动交流作家之一参与我们的学习,她的散文写得棒,歌唱得也美,是地道的青海人。
我们的宿舍住得很近,中间隔着班长的房间。她与山东美女作家刘晓宁住一个房间,晚上没课时,我们三个人经常去散步,对她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刚来报到学习,她与晓宁去市场买了樱桃,当时樱桃还没有大批下来,一斤要二十几块,她买了,去敲我宿舍的门,给我送樱桃,当时,我跟其他同学出去玩了。这是后来晓宁告诉我的。赵艳人很朴素,说话声音宏亮,像她唱的歌一样。诗歌写得也美。后来熟悉了她告诉 我,她嫁的老公也是山东人,她夸山东男人真的是好,在外面事业好,在家里体贴心疼老婆孩子,什么都干,不像青海一些本地的男人,能喝酒,不干家务活,喝了酒就打骂老婆。她有一个女儿,将来,等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会让女儿嫁个山东人。
我们都喜欢与她交往。
课余时间,她经常对我讲起青海的地理人文,讲青海夏季大片大片油菜花,她说,并不比婺源差。为什么不来清风明月的西宁而要去多雨湿寒的婺源呢。讲湛蓝的青海湖,鸟岛,讲环湖赛道,笔直的天路,讲巨好喝的青海老酸奶,讲她在西宁买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跟我们畅想退休以后在西宁的生活,并约我们以后去青海时一定联系她,到她家里小聚。
转眼毕业一年有余。去青海去西宁还是个没有醒来的梦,
不过,西宁与她的青海经过美女作家赵艳的描述,大美无边。好想去西宁,去青海,去辽阔的西域,感受异域风情。
用赵艳的话讲,西宁人好客,热烈、朴素、真诚。
喜欢美食,就去西宁吧。
篇6
与胡榴明的采访是在一家西式餐厅里进行的,边吃边聊,很惬意的一下午,这也让笔者有充足时间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胡榴明。在以往本地的报章电视中,总是给胡榴明设计了一个固有的媒体形象,就是武汉老建筑保护者的角色。诚然,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是胡榴明的一个重要侧面。而本次采访中的她,除了聊到老房子之外,谈论更多的是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现出了更多的侧面。
不曾想到,在固有思维中,已年过六旬“安天命”的老人,却像Lonely Planet中倡导的那样,独自旅行过,喜欢时下热门的电影,亦了解时下的网络语言,甚至痴迷于日本动漫和声优。这种年轻人过的先锋生活发生在一位老年人身上,委实让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无需用标签去定义这位女作家,只用还原她的生活就足够精彩,但还是想让人感叹一句,这位老太太不一般!
谈写作:
43岁开始执笔
严格来说,胡榴明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作家,入作家这行,一半是得益于自己的兴趣,一半则是因为自己的父亲胡天风。胡天风是武汉著名的作家和报人,在这个文化家庭中,在兄妹4人中,胡天风却只选择培养了胡榴明这一个女儿,其他三个则任其发展。虽然被父亲寄予了毕生的厚望,但是令胡榴明至今仍怀有遗憾的是,直至父亲去世,也没能看到自己当上作家,仍只是一个在报纸上发表过两三篇文章的工厂女工。这一段时间,是被她形容为“在工厂中埋葬自己青春的时期”。天天没日没夜的在工厂中做着单调而乏味的事情,触及不到,也看不到理想。而这种生活的转折点,也在父亲逝世之后。
1993年,父亲逝世的两年后,胡榴明所在的工厂实施了内退政策,她也顺势“提前退休”。虽然工资不高,但却可以横下一条心写作,是时,胡榴明43岁,这也是她正式写作生涯的元年。刚开始的写作生涯,是一段清苦的岁月。胡榴明也在自己的散文中也提到,那时窝在一个小房间里,坐在床上,腿上盖着被子,伏在被子上,用笔在纸上一张张写着。不过条件虽然艰苦,但自己最优秀的散文基本上都是诞生在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很大的雄心,只不过是朝着写作路上走,发多发少不在乎,也没想到能出书。”胡榴明说道。
但那个时候,胡榴明却立志做一名好的散文家,虽然小时候受父亲熏陶读了不少书,在1993年到2000年这7年间,她却几乎读遍古今中外所有散文大家的作品,来为自己的散文写作打下基础。这也是父亲曾经给她的教益:“学之其上,得之其中,学之其中,得之其下”。这几年的散文随笔作品,也集结成了她的第一部散文集――《红裳》。里面囊括了个人感悟、游记以及艺术随笔,也是这7年来胡榴明“赋闲”中的沉淀。以至于这本散文集也获得了湖北著名作家田野的高度评价。
虽然那个时候,中国的“散文热”已经过去,但是出书的处女秀还算是成功之作。这种信心也给了胡榴明文学道路上继续发展的动力,她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小说《单身贵族》。但是,她依然习惯于自己的散文的表达形式,“我还是喜欢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而并非写人”。
现在,胡榴明正在创作于一本关于春秋战国历史的书,对象是广大少年读者。里面有事也有人,不过并非戏说和演义,而是依托《左传》为蓝本创作的白话版《春秋》。这也是她在创作道路上一个新的尝试。为此,也翻遍的《左传》、《史记》等相关史料。有时候要把典籍上精短的一句话,扩充成一段活灵活现并符合当时生活环境的白话文,也废了不少脑筋,甚至自己都成了半个古文专家。
不过,对于创作的初衷,胡榴明解释道:“以前的出版的书籍,如果不是研究先秦史,你永远只知道里面的一些片段。我自己也想有一个很连贯的脉络,有一个发展的纵横线,而不是今天知道苏秦,明天知道晋公子重耳,”有时候哪里是春秋,哪里是战国都弄不清楚,也没时间弄清楚。如果有一本书,能直接给你这个脉络,这对小孩子今后学习中国历史就会有一个系统的思维。”
谈武汉:
原先甚至讨厌这座城市
现在的胡榴明,在媒体上的形象都是作为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甚至时常也被人当做武汉民俗文化的专家,对于这顶帽子,胡榴明并不是特别喜欢,也连呼戴不起。她更多的,只是想当一个纯粹的作家,用自己的感悟来体会这座城市。
被当做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也是源自于05年出版的《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这也是大部分读者对胡榴明的初始印象。这本书里把当时武汉著名的老公馆建筑都搜罗了进去,既有历史的相关介绍,也倾注了她自己的个人情感。最大的特色在于,书中摆脱以往那种固有的意识形态,对这些老公馆的主人并没有进行一通“剥削者”的批判,而是以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角度在写。这在当时描写武汉历史的同类作品中也是一件创先河的事情。让胡榴明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正名”式的言论,甚至惊动了这些老公馆主人的后裔们,就连吴佩孚的后裔也经过网络,向胡榴明连道感谢和感动。
这本书确实也倾注了胡榴明相当多的心血,在写《武汉老公馆》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武汉的老公馆分布较散,胡榴明和她的弟弟胡西雷,弟弟载着姐姐,穿梭于这些街街巷巷中,以至于胡榴明打趣到:“能熟悉到昙华林有哪几条山路好走,都可以画一个地图出来。”而且还因为老公馆留存的资料较少,她跑遍武汉的20多家单位才陆陆续续搜集到,有时候,由于这些老公馆都基本易主,不是每一座都能够进里面看看。特别是涂坤山公馆,由于已成为了部队的军产,门禁森严,她上门三次不断磨嘴皮子才得以“破门”。她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能一睹涂坤山公馆内部装饰的人。
这些经历,这些执着,似乎彰示了胡榴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但在写《武汉老公馆》之前,胡榴明并不是特别喜欢这座城市。她曾写过:“曾经我对我成长的这座城市不感兴趣,我对它很不了解,自然也不关注城市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胡榴明都是对这座从小生活到大的城市谈不上什么感觉。个人早年的经历,让胡榴明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灰暗和缺乏活力的城市,也向往着京沪这种大都市。《武汉老公馆》这本书,也不是出自于内心对这种城市的热爱而写,是编辑的一次“命题作文”。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命题作文,让胡榴明渐渐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产生了了解,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寻访中慢慢热爱上了这种曾经很抵触的城市。特别是在了解历史建筑的过程中爱上了建筑艺术。谈及喜欢建筑艺术之后再看武汉老房子,她说:“以前外行看热闹,只有了解到这些建筑知识再看武汉的这些房子,又有了不一样的风味。”
令胡榴明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总裁来汉,在市政府的安排下,胡榴明带着总裁夫人逛老汉口的租界区。而流连于这些百年前的建筑的时候,总裁夫人越来越着迷,甚至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同时,也越聊越投机,一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中国内陆城市没想到能看看自己家乡的靡靡欧风,而且还有这么一个身处内陆的女人,能对西方文化那么有共鸣。这次的导游经历,也让她多了分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也是只有充分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这座城市,才能体会到的。
谈生活:
年轻人喜欢的,我也喜欢
除了媒体中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形象外,生活中的胡榴明却有着另外一张侧脸。“每次一些媒体找到我除了谈老房子还是老房子,其实我希望多展示点别的东西。”
在生活中,胡榴明有着文人所追求的那种雅致生活,但又不喜欢过得太矫情。尽管年轻的时候向往过“张爱玲式”的海派生活,现在也喜欢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喜欢自己动手磨咖啡,但她特意强调并不是因为标榜自己,只是单纯的喜欢这种味道。她也打趣道:“刚开始觉得这种方式磨出的口感很不错,但是结果磨了一段时间由于年纪大,手臂受不了,后来又改成电动的了。”打趣的话中,也流露出一副“老顽童”的样子。
不过说起老顽童,胡榴明生活中还真是个“可爱的老太太”。虽然已过了耳顺之年,但生活中,胡榴明并不是一派老古董、老学究的样子。而是非常乐意与年轻人交流,甚至懂得时下流行的风尚。她喜欢看时下热门的电影,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产,还是商业或者西方,还特地在家附近的电影院办了张会员卡。谈话中,胡榴明最常说的口头禅是“你可以去网上百度、谷歌一下”。喜欢写博客、玩微博、上网写作,零距离接触这个网络时代。这也让她与不懂电脑的同辈产生了“隔阂”,甚至觉得与不懂电脑的人就像无法交流一样。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在网上看日本动漫,追美剧,会用“吐槽”这个词,喜欢日本声优,都戏称能做研究了,而且还知道腐女文化,爱逛百度腐女吧。对于这种年轻人的先锋生活,发生在一个老年人身上,竟然没有特别的不和谐,站在面前的她就像一个年轻人,用她的思想和你交流样,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忽视了年龄的界限。
“你可以去看百度腐女吧里写的一些帖子,都是一些青少年写的一些文章,写的都非常优秀。有时候我很惊讶,这些小孩儿们,怎么能用词用得那么准确,而且这些孩子的心态,真的也非常有趣。”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这些年轻人写的文字,也非常喜欢和这些年轻人做朋友,也让她与自己在动漫公司工作的女儿非常合拍,很少有那种沟通上常见的代沟。胡榴明说,自己不喜欢其他老年人玩的那些老态龙钟的东西,现在上网也是一个玩,是写作过程中的减压,也是跟进这个时代,了解当下的最好方法。
篇7
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进行自我攻击,他们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跟顶级的高手作比较,一旦力有不逮便奋起直追,若还达不到目标,往往就伤感沮丧,甚至心如死灰。
多年以来,她都将自己贬为“学渣”,一直以“不够优秀”的标签来折磨自己,在自造的心理泥沼中举步维艰,几乎患上了抑郁症。还好在万念俱灰时,写作让她看到了一丝微光,她循着光源步步前行,终于拨云见日,发现了一片瑰丽天空。
跌进“学渣”的心理泥沼
少女时代的郝景芳聪明伶俐,尤其擅长理科,几乎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一家人来到北京。郝景芳的成绩非常出色,一直读的都是理科实验班。她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选择了自己最爱的物理系。
普通人如果能考入清华,大约会对自己的智商充满自信,但郝景芳刚好相反,她整个大学阶段都在怀疑自己的智商。知道班里强手如云,她铆足了劲儿认真听课,拿出拼高考的劲头对付习题,可是大一学期末参加完力学考试,那些极其考验智商的题目让她觉得天都塌了。
升大二后,郝景芳更加奋发向上,以为“付出多少汗水就会有多少收获”,可是期末考完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她又哭得稀里哗啦。哭完之后,她跑去求助教,希望对方看在她可怜的份上多给点分数。助教看着郝景芳没说话,默默找出一张她同班同学的满分卷子。“那整张卷子那么干净整洁,写满了云淡风轻的潇洒,给了我极大震撼。那就是自我感觉最渣的时刻。”她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境。
就这样,郝景芳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被碾压着。她想不通为什么,别人做起来驾轻就熟的事情对她来说却困难重重,就连补习都那么辛苦。有一次,她鼓起勇气找班里的学霸问了一道自己怎么解都解不出的题目,结果对方看了一眼,诚恳地告诉她:“这道题我觉得比较简单,就没做,你看看讲义吧。”
郝景芳在那一刻体验到了心碎的感觉。她想起自己9岁时看《十万个为什么》而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心情,忽然觉得那就是个笑话,这种“别人轻轻松松就飘在天上,而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的感觉让她崩溃。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开始思考人生。
郝景芳在内心反复地审视自己,不断自我评价、空想未来,每一天都过得特别纠结。也许是太过焦虑,她的身体开始接连出现状况。很长一段时间,她奔波于学校与医院之间求医问药,而医院的负面气场也影响着她,让她沮丧至极。
“当人进入内外交困的气馁状态,唯一的拯救路径不是无限制思索,而是行动,是某种一小步一小步让自己可以动起来的事。不管方向是不是最佳的,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有一点一点的改善,就是重要的心理能量来源。”这是郝景芳挣扎数年后得出的结论,而此时她拯救自己的路径就是写作。
从大四下学年,她开始试着写一些短故事,并初步尝试投稿,虽然作品经常被拒,但她隐约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看见了希望。
在不断的前行中寻找方向
写作可以为写作者打开一个安静的空间。郝景芳,就躲在这个空间里默默治愈自己。她不断书写着自己漫无边际的幻想,把自己的日常所见、所想都变幻为种种意向,纳入到作品当中。
于郝景芳而言,写作是她在痛苦之中养成的一种赖以生存的自救方式。她就像尘世大地上的一位劳作者,默默捕捉着那些绚丽缤纷又转瞬即逝的吉光片羽,然后将它们转化为文字。她曾直言:写作就是我的饮食、我的空气,我离不开它。
郝景芳曾写过一个故事,故事名为《遗迹守护者》。她想象着在人类灭亡之后,地球上仅剩下一位幸存者,他孤独地守护在大地上,保护着那些历史的遗迹。这种遗世独立的意象,一定程度上同她当时的心境相契合。她在这种代入感中随意表达自我,惬意又自然。
虽然经常感觉自己是个“学渣”,但事实上郝景芳的学习能力并不差,她本科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读研期间,她对经济学发生了兴趣,于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北京办公室找了一份实习工作。实习期间,她经常到国外出差,加班连轴转更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她还是在零碎时间里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流浪玛厄斯》。
郝景芳一直是《科幻世界》的铁杆粉丝,她特意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这本杂志的笔会,郑重地把作品介绍给大家,但回应者寥寥无几。她的心境又一次跌入了深渊,大学时代的心理创伤又开始隐隐发作,痛不可触。“也许我真的不是写作的材料,以后就只写给自己看吧。”她暗下决心。
几周之后,郝景芳忽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对方在邮件里写道:“你创造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你的小说中有一种别的科幻作家没有的色彩,就像消失很久的金色夕阳又回来了……”
这封来信如阳光般驱散了郝景芳内心的阴霾,她和这唯一一位欣赏自己的“读者”成为了好友,友谊持续了10年。这位欣赏郝景芳作品的读者名叫刘慈欣,他后来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科幻作家,还摘得了第73届雨果奖。
读博期间,大把的自由时间、图书馆的资源和孤独的状态,都成为郝景芳写作的助力。她顺利完成了两本长篇小说、一本文化散文集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者还入选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原创文集。郝景芳的心理状态,也在笔耕不辍中慢慢复原着,越来越开朗达观。
隔着时光拥抱曾经的自己
大学时代,郝景芳习惯于向内看,跟自己的感觉与情绪较劲,这样做的结果是看自己越来越不顺眼。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她接触了不同的世界,她的视野打开了,愿意尝试的事也越来越多。除了写作,她还开始画画,对环保事业也发生了兴趣,经常参加环保讲座和公益活动。
有一次,郝景芳参加了一个讲座。教授讲完后,郝景芳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国外一样实现垃圾的分类呢?”
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太理想主义:“小姑娘,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依靠垃圾处理生活吗?单是河北一带的农村,就有60万人以处理垃圾为业。”
郝景芳不相信,特意去当地考察,发现教授所言不虚。她看到许多衣衫褴褛的人蹬着三轮车运送垃圾,而车上的垃圾堆积如山,根本没有按照原理分类这一说。
脏乱的景象深深震撼了郝景芳,她产生了从经济学中寻找不平等根源的想法,因此学物理的她选择了去经管学院读博。
毕业后,郝景芳进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就职,这是一个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非营利组织,郝景芳入职后一直忙于去各地调研,参与研究各种各样的课题,并一直关注弱势群体。
在基金会,郝景芳还牵头做过一个实验:给某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营养加餐,一段时间后再测试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学习情况,然后撰写报告呈交国务院。这份报告,直接推动了国务院每年拨款160亿开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
工作上的努力滋养着郝景芳的创作灵感,而她的写作手法也在持续不断的练习中变得越来越熟稔,她甚至还为自己的作品画配图、设计封面。因为关注科幻领域,她还曾写信给总理,建议他推动科幻周边产业。
篇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女士用这个事例生动地说明人类是如何受限于时代:“不是像琥珀里的苍蝇那么僵硬透明,而比较像糖蜜中的老鼠。”3月,全美书评人协会将终身成就奖颁发给这位78岁的加拿大籍女作家―既身处时代的限制中,又以作家之眼旁观时代的限制。
童年的阿特伍德在昆虫学家和营养师组成的家庭中成长。由于父亲昆虫研究工作的需要,阿特伍德自6个月大时,就开始了她的丛林探险。年复一年地进入林区又离开,在八年级之前阿特伍德甚至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全日制教育。但“这绝对是一种优势”,这种经历让文明与蛮荒之间的张力成为她作品常见的主题之一。
经历了丛林与都市双重童年后的1960年代,年轻的阿特伍德创作了小说《可食用的女人》,写出了《圆圈诗集》―获得当年加拿大本土颁发的最高文学奖项“总督奖”的作品和《该国动物》,却无法免俗地要处理面包与水仙花这个永不过时的矛盾。得知获奖消息时,当时正值双十年华的阿特伍德,居然只有一双休闲鞋。1960年代的加拿大,作家是不能算作职业的。她仍记得那个年代“戴副眼镜,邋里邋遢”的自己,并将那时的境况描述为:贫穷和顺从―顺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同期另一位广为人知的加拿大作家,便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丽斯・门罗了。阿特伍德回忆,“从1969年,也就是她的故事集《快乐影子之舞》和我的诗集《圆圈游戏》双双出版的那一年起,我跟爱丽斯・门罗便成为了朋友。一次我去维多利亚拜访她,睡在她家地板上。那时许多加拿大人都是从短故事开始写起的,因为60年代的加拿大要发表小说很难。我们都是从罗伯特・韦弗在CBC的电台节目《选集》中起步的。”
篇9
论文关键词:水仙花;文化意识;“一家人”社会
水仙花(SuiSinFar),本名埃迪斯·莫德·伊顿(EdithMaudeEaton,1865—1914),是一位具有一半中国血统的欧亚裔作家。她是第一位用英文描写在美华人经历的华裔作家。她的代表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春香夫人》,里面收录了她的37篇小说,被公认是第一部反映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经历以及华裔妇女为争取合法权益而斗争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以异族婚姻、文化冲突等为主题,文笔清新雅致,飘逸自然。创作的故事多以华人移民生活为背景,语气亲切,叙述性强,描绘出一幅幅详尽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华裔社会的方方面面。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而深邃的笔触,以其过人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塑造了许多丰满逼真的人物形象,为我们讲述了~个个欢笑与泪水交织的海外华人生活的日常故事,获得了当时美国主流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赞赏。随着时光流逝,与她同时代的其他华裔作家都被人们逐渐遗忘,而水仙花的作品,却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然而,水仙花作品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文学艺术上的成功。当时华人在美国属于少数民族,被推向远离主流文化中心的边缘。184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更是把美国主流文化中对华人的歧视与压迫推向。“黄祸”一词凸显出白人对华人的敌意与排斥心结。北美主流文学中经常出现对华人形象的歪曲描写。在许多作家的笔下,华人野蛮、奸诈、愚蠢、迷信,身上集中了人性最丑陋的品质。在美国主流文化忽略并扭曲华人形象的大背景下,她作为一个具有欧亚裔血统的人本可以装作白人享受白人应有的优越生活,但却选择了捍卫中国人和劳动妇女的事业,用犀利的笔锋发出美国华裔文学的第一声呐喊:“我们需要中国人站来为中国人的事业伸张正义!”。。怀着对母国人民的赤诚爱心,她用朴实无华的文章为华人的权益大声疾呼。
她的作品大多围绕着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文化传统的继承等主题,贯穿着作者的爱华情结,突破了当时美国主流文学只描写华人社会“光棍”而忽略为数不多的妇女人口的文学程式,成功地在婚姻、家庭这一主题范围内向读者讲述了她对妇女特别是华人妇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等的看法,表现了对华人妇女疾苦之关切。对于华裔作家来说,他们由于同时受到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侵染,很难对自己的族裔性——文化身份进行界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何水仙花文化身份的界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如果按时问顺序,结合其生平经历,分析她先后发表的作品,就不难发现她的文化意识发展经历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正如她在《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书柬》中写道:“我一手伸向东方,手伸向西方,希望他们不会完全破坏这微不足道的桥梁。”…话语表现了作家对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从早期的英国妇女“埃迪斯·伊顿”到后来的中国女人“水仙花”,再到最后的“没有国籍”的“欧亚人”。最终,作家在经历了文化身份上的“东方”与“西方”的痛苦徘徊与游离之后,她眼中的原本对立的“两个世界”逐渐走向融合,其文化意识发展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社会文化思想已经日趋成熟。纵观水仙花的一生,我们把她文化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来进行分析。
一、早期作品创作时,水仙花认同自己为埃迪斯·莫德·伊顿,在作品的创作中。常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察东方
水仙花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拿大蒙特利尔时期(1888—1898)、美国西部时期(1898-1909)和美国东部时期(1909—1914)。水仙花创作早期在自我文化身份的界定上,认同自己为一个英裔加拿大人。她在写作时常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东方,因而作品中不可避免地留有一些“白人眼光”的痕迹。因此她早期发表的作品像《赌徒》、《自由之土》、《坐马车旅行》等署名大多仍使用她的真名“埃迪斯·伊顿”。
水仙花的华人意识源于她和母亲亲密的关系。作为长女,她经常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儿,从母亲那里,她了解到了很多中国的风俗文化知识。但水仙花在北美长大,一生从未去过东方。从童年时代起,她接受的是英式的学校教育。尽管体内涌动着的那一半来自母亲的中国血统使她在文化意识形成之初就与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水仙花早期作品中对于华人的描写大多处于想象的阶段。对中国及其文化极其有限的了解这个前提决定了这一时期水仙花对东方的认识不可能非常深入,在文化身份的认同上她也还并且只能处于“一个英国妇女”的阶段,不可避免地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来审视东方人及其文化。这一立场明显地表现在她早期的作品中。她早期的作品多多少少表现出来一种倾向:故意营造出强烈的异国情调,以此来吸引读者。比如说她习惯用“quaint”这个词来形容华人,在此影响下,她早期的一些小说,虽都以中国或中国文化为背景,但相比她以后的作品而言,她并非想通过背景来表达某种文化含义,而是源于她对中国文化的新奇与向往。比如像她的两篇小说《东方爱情故事一则》和《中国世仇》的情节设计上很有几分类似西方的经典浪漫爱情故事,将东方文化背景引入西方爱情经典中的创作手法使故事染上了一层神秘的东方色彩。她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识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水仙花在成年之前一直生活在白人社会,接受的完全是英式教育,就连她身边唯~的中国人——她的母亲也是从小接受英式教育,她不可避免地会吸收当时社会上盛行的一些东方主义观念和术语,即便她长大后有了自省能力和批判意识,华裔种族意识日益强烈,其潜意识里也难免存有东方主义的残余。
作为一个欧亚裔混血儿,水仙花仍属于弱势群体的一员,同样遭受着种族歧视与欺凌,生活非常艰辛。尽管这个时期她还没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一半的中国血统,潜意识里以“一位英裔加拿大人”自居,但特殊的家庭背景以及对母亲的热爱使她在写作中并没有像有些作家那样将东方“妖魔化”,而是对华人抱以同情态度来进行创作,对华人命运非常关切。在作品中,她打破了中国人失语的现象,让华人成为故事中会说话的主人公,通过他们自己的言行展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因此其笔下的华人成了有血有肉会思考的活生生的人,形象要丰满得多。她力图纠正在主流文化的歪曲宣传下,一般人心目中华工的陈腐愚昧,不道德、不自重的刻板形象,认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正直、勤劳,强壮、健康”,“他们虽然远离家乡,远离他们的孩子和妻子,但是他们安分守己、自尊自强”。作品中所反映的作者强烈的“中国情结”预示着她自身文化发展中的第一次飞跃即将到来。
二、文化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公开承认自己的华裔血统
1897年的牙买加之行是水仙花文化意识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牙买加的记者生涯加剧了她对白人文化霸权与种族优越感的厌恶,历经一个痛苦的文化身份的探寻与构建过程后,水仙花不再掩饰自己的中国血统,公开承认了自己的华裔身份,从而实现了文化意识的第一次飞跃。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她在作品中不再以代表她“英国妇女”身份的“埃迪斯·伊顿”署名,而改用“水仙花”这个中国名字。笔名往往反映了作者的某种目的和关注的某种事物,她以水仙花的英文译音SuiSinFar来作为笔名,强调的是她的华人民族意识。在中国文化中,水仙花代表“高贵典雅”以及“对故土的眷恋”,所以她对水仙花这个笔名的选择,最大程度地表明了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时,她创作的题材也由最初的散文、加拿大浪漫爱情故事等转到华人故事上来,而其中很多是以华人妇女为主人公,讲述她们在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上的两难选择。创作题材和署名的变化无疑揭示了水仙花在身份定位和文学诉求上向华人靠拢的过程。
文化身份的这一转变使她的创作态度更加踏实,不再靠刻意地创设异国情调去吸引读者,她想要做的是记录并阐释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因此,她不断深入到唐人街华人日常生活中。在水仙花的笔下,唐人街不再是粗鲁可怕的“单身汉社会”,里面有男人与女人、大人和小孩,有可爱的动物,还有欢笑与歌声,这是一个与其他种族聚居区一样的生气勃勃的社会。
我们看一下她的作品《新世界里的明智之举》中的一段场景描写:
大街上拥挤的人流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女人们的歌声一阵阵地从小巷深处的阁楼里传来,而那些阔太太们却不屑于这些歌女的姓名。肥胖的理发师正开心地看着一个喝醉酒后跌进水沟里的白人;一个干瘪老头提着鸟笼,站在街角处,乞求路人驻足让他算命;几个孩子在路边燃起木块,迎面走过体格健壮的中华会馆老板,正津津有味地与寺院里的黄袍大师聊天。一个穿着新潮美国服装的华人与一个金发女郎放肆地大笑着,一起走进一家中餐馆。在各种各样的喧闹声里,还夹杂着电车的叮当铃声和车轮轧过地面时发出的刺耳声响。
篇10
吕亦池15岁赴英读书,后考取伦敦大学经济统计专业,现在伦敦政经学院攻读社会与文化心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吕亦池担任腾讯伦敦奥运报道团成员。2010年,亦池出版了她的首部译作《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令池莉大吃一惊:“完全超过我的想象,她虽然没有从文,但是她的译笔很文学。”
成为孩子的密友
女儿吕亦池出生后,原本争强好胜的池莉,悄然放下个人的写作事业,每天为女儿换尿布、洗澡、喂食,对她微笑,和她说话……在吕亦池一岁前后,她的小说《烦恼人生》频频获奖,她每次去领奖,都没有坚持到会议结束,因为牵挂家中的女儿,她总是提前回家。她久别重逢一般抱起孩子,与她面对面,用手指抚摸她的小脸,对她轻言细语,尽管小亦池无法听懂,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要给她一种感受,因为她是妈妈最亲的人!
池莉发现,亲密看护孩子的母亲,事实上就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你本着什么精神什么感觉来对待她照料她,她就很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和表现。如此,池莉成了女儿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老师和第一个闺中密友。
领孩子走到学习深处
池莉喜欢做菜,小亦池经常窥探妈妈在厨房的行动,并且跃跃欲试。
池莉发现之后,就会把她唤到身边,向她展示厨房美好的富于艺术的一面。
在亦池五岁多的时候,有一次跟着池莉下厨房,她正起劲地学习把鸡蛋磕破,并用筷子在碗里打鸡蛋花。忽然随口问:“妈妈,你刚才放进锅里的是什么?”
池莉说:“是油和盐。”
她就说:“啊,我知道了。妈妈,胡椒味精盐,酸甜苦辣咸,这就是押韵吧?”
听孩子一说,池莉很惊喜,这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学习的好火候。池莉告诉女儿:“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了就会朗朗上口,就像吟唱一样,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小亦池手里还玩弄着青菜叶子,就接着吟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许多快乐的时刻,池莉经常会被孩子的热情感染,会和她一起吟唱儿歌,回答女儿种种好奇的问题,带着孩子在地球仪上旅行,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和首都。
这就是教育与学习!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笑笑闹闹,其实却充满了无尽的学习和探索意趣。
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池莉不喜欢强迫孩子背单词、记公式,在日常生活中,她为孩子营造了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一条是让小亦池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池莉认为,一个人最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就是与人的相处,这是人生一辈子的功课。这门功课如果成绩优异,那么她的生命就会拥有更多的自如和快乐。这是孩子广泛的识人阅世的难得机会。
第二条是,从孩子天性出发,让她在最欢喜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亦池酷爱大自然,平常日子里,只要有可能,池莉都会带孩子去户外。在动物园,面对老虎、大象,耐心地守候,任由小亦池指手画脚地与动物尽情说话聊天。看蚂蚁搬家,蚯蚓钻地,听鸟儿鸣唱,闻花的芬芳,这些美好的事物,池莉都带领女儿一一领略。
第三条是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池莉给了孩子一个坐拥书城的家庭环境和充满书香的家庭空气,比如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每一册她都会抢着买回家,然后陪孩子一起看,一起笑,一起乐。
亦池喜欢的玩具有很多,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书籍也是她心爱的宝贝。她走路都还不够稳当时,就喜欢大部头书籍,一屁股坐在地上,胡乱又认真地翻阅,有时居然念念有词。许多字,就这样在不断翻阅中自然学会了读、写和运用。
选择快乐生活方式
吕亦池在玩耍中渐渐长大,快乐的领域也在扩大,她从捉迷藏、丢手巾、叠纸鹤,逐渐玩到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拍皮球,再到溜旱冰、骑自行车、打羽毛球……亦池的学习成绩也一直缓缓进步,比成绩更令池莉高兴的是亦池的品德,在12岁至15岁之间,亦池健康地走向成熟,一如既往地如她儿时那样,温良、清纯、厚道、安稳、少言寡语,绝不显摆招摇,对他人充满善意,富有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