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运营优势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运营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运营优势

篇1

[关键词]视觉营销;商品详情页;网店商品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20

1引语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零售份额的不断扩大,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日常行为习惯。在网购买家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网店卖家数量也日益剧增,卖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商品图片和店铺装修风格等视觉要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淘宝天猫商城、淘宝个人网店、其他电子商务购物平台等商家来说,越来越需要优化自己的店铺视觉效果,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店铺和详情页,增加店铺的转化率和成交率。换句话说,网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媒介。在网店经营推广中,主图决定了点击率,详情页决定了转化率。买家在网店上买东西,摸不到材质,尝不到味道,看不见客服,听不见声音,唯一能看到的就是网店中的图片和文字。因此,如何实现商品详情页的图文良好视觉效果可谓是重中之重,它也直接决定了客户是否愿意下单购买商品。

2认识视觉营销

21视觉营销的含义

相关传播学研究成果显示:人的信息来源中视觉方面占了70%,听觉方面占了20%,其他方面占了10%,可以说视觉是一种影响人行为的重要先决因素。视觉营销(VMD)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起初许多商家把它用于服饰行业终端卖场,商家们在橱柜中精心陈列衣服和首饰等常用服饰用品,用来引起顾客的视觉关注,激发顾客的内心兴趣,吸引顾客走进店铺再进一步观察了解,最终引起顾客购买的欲望直至发生购买行为。在网店应用中,视觉营销就是利用色彩、图像、动画和文字等营造的视觉冲击效应来吸引潜在顾客的关注,达到提升商品销量和增强店铺的吸引力的营销目的。

22视觉营销在店铺经营中的作用

随着网店竞争日趋激烈,网店卖家急需破解的难题就是如何才能把顾客眼球吸引过来,把店铺的商品信息、服务理念和品牌文化等信息传达给顾客,同时还要促进商品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在破解此难题过程中,视觉营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营销学里有一种著名的 AIDA 模式,它分四步走:首先,引起顾客视觉关注;其次,唤起顾客内心兴趣;再次,激起顾客购买欲望;最后,促成顾客发生购买行为。网店视觉营销是以塑造网络店铺的良好形象和促进销售为根本目的的,那么网店卖家可以把视觉营销运用在商品展示中,形成一个自己店铺引力“磁场”,从而把潜在顾客的关注吸引过来,并把顾客的兴趣和购买欲望激发出来,让顾客愿意在网店中加长浏览商品的时间,这样不但能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店铺形象,而且会促成顾客购买行为,达到最终营销的目的。

3网店商品详情页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的网店详情页设计制作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它们都会直接影响买家对商品本身的关注程度,从而影响买家对店铺的整体印象,进而会影响到买家购买行为和店铺的销售业绩。具体的问题总结如下:

(1)页面结构布局主次不分。例如,商品属性、图片等重要的信息与邮费咨询、服务承诺等次要的信息摆放位置颠倒,造成顾客不能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而失去兴趣直接跳离页面。

(2)帮助顾客判断的商品内容展示不充分。例如,顾客非常想了解商品的材质、尺寸、颜色、寓意、真伪辨别、普及知识、使用与保养、赠品、消费承诺、付款方式等信息不够齐全,从而降低顾客购买的信心。

(3)页面字体和颜色选择及使用缺乏统一感,造成视觉混乱。例如,有些卖家为了突显一些重要信息,要么使用红色的大号字体,要么底块使用鲜艳的颜色,这样做达到醒目的目的,但却付出失去了页面的整体性和视觉美感的代价,进而降低店铺的档次和品牌质感。

(4)广告在页面中所占篇幅过长,影响用户体验。主要体现在页面前几屏以大量的文字或其他广告为主,客户不能第一时间看见商品主体,另外广告图片过多会造成页面加载速度大大降低。糟糕的用户体验将会消耗客户的热情和耐心,降低客户的购物冲动,甚至引起客户跳离页面。

(5)商品图片品质过低,降低了商品品质。如商品图片模糊不清,影响客户对商品的把握和信任。

(6)页面设计为了视觉艺术感,忽略商品介绍。一味追求华丽或个性的设计效果,没有结合营销思维去突出商品本身的图片和介绍信息。

4运用视觉营销优化网店详情页设计的策略

成功经营网络店铺,不仅要有获得客户认可店铺的商品,还需要有让客户轻松掌握简洁的页面结构布局,使用能引起客户对商品集中注意力、激起购买欲望的视觉营销设计。运用视觉营销优化网店详情页设计的策略具体如下。

41运用视觉设计的策略

(1)网店商品详情页应遵循店铺品牌视觉规范来选择字体和颜色,保持与店铺主页风格相一致,实现整齐划一的视觉效应,从而保持整个店铺的品牌视觉形象。例如,选择字体首先要选择品牌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自身设定的字体,其次可以选择能避免视觉疲劳、自然醒目的字体。

(2)商品图片应选择一定画质的、统一而单纯的背景,整体画面要显得清晰明亮。为了让消费者能够从全方位连贯地浏览商品,并形成全面的商品印象,那么需要每个商品都使用不同大小和角度的配图。例如,细节图是详情页当中必不可少的模块,也是消费者相对比较关注的图片模块,细节图建议放置 3~6 张多角度特写图片,如图1所示。

(3)页面的广告轮播图应符合整体页面风格。

42运用视觉营销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

(1)根据不同行业商品类别,从客户角度去思考问题,把客户想了解的商品属性信息通过详情页的图文设计出来,从而解开客户心中的疑问,这样做才是有的放矢,才能达到吸引顾客和促进销量的目的。例如,女装、数码两大典型行业消费者对于图片的需求程度前3位,如图2所示。

(2)对图片大小和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由于商品图片色彩不同,其容量大小也随之不同,进而引起相应的问题(如无法达到原先的设计效果或影响网速),最后影响了整体页面使用效果。

(3)对页面长度要做好充分的计划控制,为了不影响商品本身的关注度,那么商品展示图片之前的广告描述就不宜过多了。相关买家在详情页的停留时间数据的权威调查,如图3所示,在设计详情页时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经过实践证明:PC 端淘宝详情页通常为 20 屏,如果详情页屏数过多,容易让买家失去耐心,跳离详情页;手机淘宝详情页通常为 4 页 10 屏;详情页图片不宜超过 25 张,图片宽度不宜超过 750px,高度不宜超过 1500px,单图最大不宜超过 300KB。

(5)对页面的信息内容要一目了然,并有助于客户的判断。要以客户身份多思考问题,例如商品尺码不合适如何处理?有色差如何处理?这些客户比较关注的问题要给出相应的质量保证、服务承诺和售后服务,从而消除客户的购物顾虑,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5结语

当前,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运用视觉营销设计制作网店商品详情页面的策略是相当有必要的,它将有助于网店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网店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维索基・简信息设计[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张靖靖网络商店展示设计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5).

[3]刘娜娜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J].广东科技,2013(8).

篇2

网上曝出这个新闻以后,经济之声记者也向新浪、腾讯总公司做了了解,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各家公司在今年微博的产品改进和市场推广上有什么样的新动作和战略布局,另一方面是大家怎么看待今年这个行业内商业模式的推进和商业价值转换的前景。但是新浪至今未表态。此前曹国伟说过他眼中的微博六营销大模式,如精准的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还有电商和数字收费内容等。有推测认为,这次可能会是六线出击,做一个相关的布局。

腾讯方面相关的微博负责人透露,说今年也会有动作,而且产品线的布局早已建立好。他们会重点选择两个领域,一个是社交游戏,另一方面是电子商务。在社交游戏方面,会跟海外的游戏巨头辛加合作(辛加是在海外专门做网络社交游戏的网站,其影响力和地位在业界足以跟Facebook比肩)。据此可以读出两个信息,一是腾讯微博的营销可能更会偏重于一个个体单位,消费比较小,但是市场规模很大、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很强的领域。同时,可能在合作伙伴上,腾讯一如既往地倾向于更加大牌的水平。无论如何,这预示着今年的微博营销商业模式的推进,新一轮的对决或许在不久之后就会上演。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新媒体营销专家贾敬华对此发表他的观点,他认为新浪微博正式推出增值收费的高级会员服务并非其开始商业化运作的标志性动作,仅仅只是一种尝试。

贾敬华:从它的平台发展来看,新浪微博这个平台已经搭建完毕,而且它推出了开放的政策,从这个动作上来说,它正在搭建一个微博的产业链。但是综合各方面的状况来看,新浪微博的产业链目前还在完善过程中,如果说它的收费是一种商业化的标志,我觉得还不是太恰当,只能说是一种尝试。

贾敬华表示,整个微博平台的商业开发还远远没有到挣钱的时候。

贾敬华:因为这个产业链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链,它不是说用户规模上来了,然后你推出了几项游戏、电商服务就开始要收费,这还是有点盲目的。微博平台盈利需满足三个条件

贾敬华指出,微博平台要想实现盈利需满足三个条件。

贾敬华:第一,它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用户群,不能说这个平台注册的用户有多少,而是要看这个微博平台上每天能够活跃的用户有多少。第二个因素是,微博平台的价值在哪?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企业都在新浪微博上搞营销,那么通过新浪微博平台搞营销,企业一个月的业绩可以比原来增长多少,这就是对企业或者个人用户来说,所需要看到的价值,而现在微博的收益很难去评估。这是两个必备的因素。第三个,要有一个很完善的监管层。现在新浪微博平台的“僵尸粉”现象很严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监管,这个平台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商业秩序,盈利更是无从谈起。

腾讯或成为第一个摘桃子的人

贾敬华说,腾讯应该会成为第一个摘桃子的人。

贾敬华:第一,它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他可以通过QQ这个平台倒入近6亿的用户。另外一个,腾讯微博的监管还是比较值得赞赏的,基本上“僵尸粉”的比例很少。

很多的互联网企业,早就在探索微博平台的盈利模式以及商业化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贾敬华认为,这些企业未取得进展的原因在于对微博并不了解。

贾敬华:他们并不清楚怎么在这个平台上去营销,怎么去把这些用户群变成他的客户,他缺乏这一套体系去维系微博上的虚拟用户群,所以造成很多企业一直在摸索,始终没有进步。

篇3

由于近场支付长期缺乏统一标准且产业链条复杂,市场上有很多参与者和产品,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基于二维码的产品,中国银联早期的短信识别支付产品、13.56Mhz的SD卡产品,中国移动2.4GHzRF-SIM卡产品以及银行业的联名贴片卡产品等等。随着业务的发展,近期国家标准已基本确定,发展基于NFC(13.56MHz)技术的手机模式的近场支付已逐渐获得行业共识。目前,移动运营商为控制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主导权,取得先发优势,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启动了TSM平台建设,提出基于TSM平台的NFC-SWP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规划。这为想通过手机支付业务实现战略转型的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就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提出相关想法,以供讨论。

手机支付发展的新模式——TSM

TSM概念。TSM是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rusted Service Manager)的简称,是一个提供应用发行管理和安全模块管理等功能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由实体运营机构负责运营,并根据业务特性配套有应用标准、商务模式以及相关管理办法,以实现市场拓展、机构间关系协调和其他延伸服务,该系统具有公信力和开放性等特点。

TSM功能。根据TSM的定义,其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应用发行管理、安全模块管理和标准的制订。应用发行管理包括:根据应用发行者的委托,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安全加密要求制作支付应用数据和配套的账户数据;审核应用发行者提交支付应用的安全性、合法性和规范性;面向客户承担应用数据的查询、备份、挂失和补办等职责。安全模块管理包括:控制和管理安全模块的主控密钥;通过空中下载(OTA)等技术方式在安全模块中新增、变更或删除支付应用数据和配套的账户数据。标准的制订包括:制订应用发行标准和安全模块的标准。

TSM的应用对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意义。其一,利用空中下载技术实现手机支付业务中多应用的加载,充分发挥IC卡的功能。TSM的核心技术空中下载可为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自有下载应用服务,真正摆脱银行柜面服务的约束。就传统金融卡而言,用户必须前往银行柜面办理卡片信息个人化和身份认证,即使目前现有的一些手机支付产品,也需要在用卡首次在柜面通过专用设备开通服务。TSM平台则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银行卡密钥信息和客户个人化信息,从后台直接发送至手机的SE芯片中,完成传统的柜面发卡功能。其他手机支付远程应用也可通过TSM平台实现下载。其二,TSM应用成为手机支业务发展跨行业整合的纽带,进一步完善了手机支付业务的产业链结构。TSM应用的产生为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传统银行业与通信运营业的合作门槛降低,信息成本迅速下降。TSM应用也将成为手机支付业务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三,给客户带来全新的银行卡销售体验,给银行卡市场营销模式带来根本性变革。TSM应用的出现将推动传统银行卡产业的变革,其创新的开卡、刷卡模式,将对银行卡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以卡片为载体的支付、结算,甚至储蓄、理财等金融服务,将全部通过TSM下载至客户手机中,真正实现移动金融服务。客户也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也不会再面临柜面排队的压力和很多银行卡的烦恼。

电信运营商基于TSM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策略

针对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基于SIM卡的手机支付模式,利用垄断优势奠定成为TSM运营平台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手机支付有其独有的优势,庞大的客户资源,先天的技术博弈优势以及相对的寡头垄断优势,使得其在与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产业控制中占据了优势地位,TSM应用的出现,更为运营商提供了控制产业链的有力工具。目前,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手机支付发展主导运营商,已经强势启动TSM平台建设工作,并与中国银联启动手机支付业务TSM建设的战略合作,通过自身SIM卡空间出租先后与浦发银行、建设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启动手机支付合作,而中国移动则牢牢控制住TSM平台建设的地位。可见,TSM应用在电信运营商发展手机支付业务战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构建由自身担当TSM运营平台的手机支付发展规划,定位管理和标准制定者。分析近期中国移动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合作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移动抢占了TSM平台的运营主导者,抢先制定了TSM运营管理标准,并利用其技术优势提出了银行卡空中开卡的解决方案。2012年9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的合作中,中国银联面向中小型银行卡应用的TSM平台,也只能通过中国移动的TSM运营平台下载,这也代表着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控制TSM标准和平台运营的策略正逐步实施。

采取开放式合作发展策略,整合金融机构资源,发展手机支付业务,坐享收益。回顾近两年电信运营商在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进程,各运营商均采取开放式的合作策略,利用自身客户规模和技术优势,与中国银联以及多家银行合作,其目的就是想利用TSM平台成为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综合平台。这也让我们想到了在互联网领域迅速发展且已壮大的支付宝公司的发展策略。

调整手机支付业务收费策略,利用自身客户规模和平台身份,选择后向收费策略。早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们就已经在思考到底是向客户收取费用还是向产业链后端收费。由于手机支付业务是全新的支付模式,客户使用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受理市场发展也会随着客户使用习惯而逐步发展,故向客户收取费用的可行性非常低。以中国移动为例,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早期的2.4GHz的RF-SIM卡的发展,其通过将支付功能整合至SIM上,垄断了企业服务通向客户需求的渠道通路。目前,由于手机支付国家标准的确定,该产品已经停止发展。TSM应用的出现,使得被金融行业牢牢控制的13.56MHz标准的手机支付业务领域出现了变化,中国移动迅速占据TSM平台运营者身份,结合自身客户资源优势,重新成为行业主导者,并表现出强烈的后向收费的发展思路。

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针对电信运营商在手机支付业务上采取的新发展策略,各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规模、技术开发实力、市场营销意愿以及产业影响力等不同因素,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

合作策略

在手机支付领域新技术条件下,部分商业银行可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实现共赢。商业银行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考虑怎样合作。

从客户规模来看,大型商业银行拥有较多的个人客户,其在同业竞争中处于防守状态,它们的主要目标是维系老客户,稳定现有的客户规模。大型商业银行可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实现对自身老客户的服务增值,也可以消除其他商业银行通过支付领域的新兴产品抢夺客户的威胁。大型商业银行也最受运营商青睐,双方有相对较多的共有客户,可以非常容易的普及移动支付的概念,加之双方强大的品牌效应,可以迅速提升产品影响力。在我国,中型商业银行在个人客户市场、网点服务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方面较弱,因此,往往以通过推出新产品,蚕食银行卡市场,并获取客户为目标。中型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公司银行业务,而其弱势正好是运营商的强项。以子之长,补吾之短,对于中型商业银行来说,选择合作策略是最佳的。但要考虑到运营商的想法,它们也有自身的业务发展目标,能否找到双方满意的整合点,是合作能达到共赢的关键。从现有市场合作情况来看,运营商不一定关注手机支付业务能带来多大的利润,而更看重与商业银行一起打造与其他同业相比有绝对优势的服务。小型商业银行是通过服务来细分市场而产生的,比如某区域、某行业等。它们的发展策略非常灵活,动作也很快,但由于资产规模、市场均较小,无法自行搭建业务运行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小型商业银行只能发挥自己的细分市场上的优势,与运营商开展区域性合作或特定行业合作。近期,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开展了战略合作,并通过中国移动的TSM可下载商业银行的金融应用,这也为小型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合作模式。

合作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银行与运营商的商务模式。商务模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是否适合双方业务发展的模式。根据TSM平台的特点和运营商采取的发展策略来看,商业银行可选择以下三种商务模式:

纯SIM卡空间租赁模式。纯SIM卡空间租赁就是运营商定制大容量的SIM或USIM卡,商业银行通过租赁卡片空间用于加载金融应用开展合作。该模式是双方合作最简单的方式,商业银行仅向运营商支付空间租赁费,其支付所得全部归自己所有。这种模式不能发挥运营商在营销中的作用,也无法借助运营商的客户规模和渠道规模。

SIM卡空间租赁+手续费激励模式。在纯SIM卡空间租赁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选择支付业务佣金的方式来激励运营商发展支付客户。这种模式可以通过激励费用促使运营商对其客户进行营销,中小型商业银行也可通过跨行业的方式实现客户获取的目标。

利润共享模式。利润共享也就意味着成本和收入的共享,这种模式也是银行和运营商合作最紧密的一种。双方共同承担SIM卡成本,共同制定渠道激励政策,也共同分享收入。基于TSM平台的手机支付业务在金融应用中,商业银行有两种选择方式:一种是通过中国移动话费形式收取,另一种是银行卡运营收益分享。第一种形式,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初期推广较困难,但可以通过特色服务来吸引,比如公交应用、优惠商户应用等;第二种形式,商业银行应该考虑哪些费用可以共享,哪些不能共享。根据手机支付产品结构来分析,可以包括:借记账户的沉淀资金、刷卡手续费,贷记账户的刷卡手续费、信用收益,电子现金的沉淀资金等。

竞争策略

手机支付市场将是继互联网支付以来的又一次革命性创新,他的替代效应等同于现在网上支付对于传统支付领域的替代。商业银行也应提早准备,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纳入战略发展规划中,在未来的支付市场中占的一席之地。

客户竞争。我国商业银行众多,个人客户相对运营商而言比较分散,通过客户规模竞争并不占优势。但是,由于银行业务的独特性,各银行的客户信息相比运营商要完善许多,客户与商业银行的亲密度、信赖度要远高于运营商的。换句话说,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效率要高于运营商。从支付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提供了客户的基本需求,这是运营商无法替代的。

商户竞争。我国支付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金融支付到行业支付应用都已形成稳定的价值链。目前,我国手机支付标准已基本确定为以13.56MHz为近场交互频率的PBOC2.0标准,市场上刷卡POS及收单市场仍在银行业的控制中,这也为商业银行的渠道竞争提供了有力武器。商业银行对于商户的掌控拥有先天优势,可以通过银行传统业务的整合,提升商户掌控力度,比如企业的融资,现金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手段。

平台竞争。大型商业银行也可发展自有的TSM平台。虽然运营商抢占了TSM的先发优势,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并没有排他性,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利用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发展构建自己的TSM平台。商业银行发挥商户优势,创建新的线上线下的业务交互平台。商业银行业与电信运营商相比,在手机远程支付上拥有产品领先和客户规模优势,可以强化手机银行客户端功能,整合手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通过向客户提供强大的内容服务,占据竞争优势。

篇4

商业模式对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但是商业模式究竟包括那些要素,商业模式与传统的战略有何差异,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如何,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认知。

“选择一个独特的竞争地位迫使公司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决定,这是战略的本质。”德鲁克认为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战略是需要做出选择的,选择进入哪一个行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如何配置公司的资源等等。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提出企业一般有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但在后期的战略总结性论作《什么是战略》中,波特指出,运营效益和战略是企业取得卓越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人们往往未能分清两者间的区别,从而导致竞争力和利润不彰。真正的战略,应该竞争性定位为核心,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建立独特的战略配称。如果针对外部竞争对手,企业不能选择一套不同的运营活动,或者不能以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方式实施运营活动,那么战略不过是一个营销口号,经不起竞争的考验。与以前的三个一般性战略相比,波特关于战略的新阐述重新定义了战略,并明确指出:界定独特的市场定位、做出明确的取舍,以及加强各项活动的配称属于战略的范畴。战略工作还包括不断寻找能巩固和延伸企业定位的途径。新战略阐述破除了管理界多年来对战略的误区,对企业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过由于三个一般性战略的传播更为广泛,新的观点反倒不为人所知。

对于商业模式,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有一个经典定义:商业模式就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它包括四个环节:客户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简言之,商业模式包括以下几点,1、你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2、给客户带来价值之后你怎么赚钱?3、你有什么资源和能力实现前两点?4、你如何来实现前两点?换成更为一般的说法,即商业模式包括三大方面:商业定位、盈利模式和业务系统,其中商业定位明确了企业为谁、提供什么样的独特价值,解决了who&what 的问题,运营系统则界定了企业如何提供这些独特的价值,解决了how的问题,盈利模式界定了企业如何从这些经营活动中获得收入,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利润问题。

从上述关于战略和商业模式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如果把战略理解为选择竞争性定位,并基于此定位进行活动取舍,进而形成一套能够持续强化企业定位的运营系统,帮助企业形成系统上的竞争优势,那么战略与商业模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只不过商业模式更加强化了盈利方面的考虑。不过在一般的理解上,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现长期目标的有意识的计划,因此相对而言,商业模式与战略有如下差异:

1、商业模式从客户价值主张出发,围绕客户价值创造和传递来构建企业系统,强调客户创造及其持续性,战略从应对外部挑战出发,关注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构建;

2、商业模式在构建时考虑企业的收入结构、现金流与利润,而战略关注的是打败竞争对手,考虑资源投入,对现金流与盈利考虑不多;

篇5

自公元450年开始,威尼斯共和国开始借钱收利息开始,金融就已种下了原罪。金融是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于是就诞生了资本市场。

人类为了精神上的需求,更愿意支付额外的货币。利用人类的内忧外患,可以创造一个看似简单、完善的市场。该市场能够使得参与者不断满足贪婪和恐惧的心理需求。

《伟大的博弈》中,将政治家、金融家及下水道的老鼠归纳为纽约最肮脏的三种族群。但仍然有大批的人为资本市场而疯狂。

资产变成单纯的货币,没有可靠的办法保值增值。全世界的每个人、机构、国家都希望能找到好办法让单纯货币保值增值。

资本运营存在于两个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资本运营的初级样态,货币市场是有形的借钱还钱,资本市场是无形的股权交易。

企业家的资本运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运营,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获得货币,我们称之为商业市场,商业市场看货币资产,赚钱多少一目了然;第二阶段为资本市场,这其中就包括股权份额,是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实质上就是赌博市场,公司通过上市进入股票市场,这个市场就是看账面上的资产流向;第三阶段为智信运营,当资产多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家追求一种思想上的运营,就奔着宗教市场和慈善市场去了,这是资本运营的最高境界。

篇6

关键词:价值链;商业地产;主体;作用关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0102

1 引言

商业地产是房地产领域里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简称“商业房地产”。商业地产是指用于从事商业活动的房产或地产,一切用于商业用途并取得实质的商业效益的房地产项目都统称为商业地产。商业地产用途广泛,其中包括酒店、商场、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商务楼、特色商业街、会展中心等。商业地产是一个具有地产,商业与投资三重特性的综合性行业,它兼有地产,商业,投资三方面的特性,既区别于单纯的投资和商业,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行业。

由于住宅房地产受一系列政策的调控和打压,现今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逐渐把投资战略眼光向商业地产开发转移。但是在开发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归根起源于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其中包括政府,开发商,运营管理商,零售商,投资方,消费者等,各利益主体由于其所处的位置,角色和利益诉求不一样,就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一直与各方进行着激烈竞争与博弈。

2 企业的价值链理论

1985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为企业的运营及战略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各样活动的集合体”。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紧密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个创造和生产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1)企业的内部价值链。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价值链无处不在,企业内部各组织生产活动单元之前构成了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如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联系,产品检测与售后服务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称之为企业内部的横向联系。企业的竞争优势又来源于这些价值创造活动之间的联系方式与成本控制,改善其中某一项活动的成本不仅可以降低其他活动成本,而且对生产经营支出总成本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比如产品的创新设计、节约的材料购进或严密的工艺流程检查等,无疑都将会减少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2)企业的外部价值链。

价值链的联系不单存在于企业的内部,同时也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存在于企业与供应商和投资者,消费者和商家之间。这样的联系,称为企业外部的纵向联系。通过协调组织与改善企业外部价值链中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各种外部联系,能够增强或保持企业的外部竞争优势。因为市场竞争者有时会效仿企业的某项短期经营模式,却很难抓住企业长期的价值链中各主体的联系关系。举一个例子来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住宅产品设计是市场价值、科学技术、艺术创造和成本控制四者之间的高度统一。建筑设计并不单是设计单位的技术性工作,更是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营销公司、监理单位等多方面的经营行为,是房地产开发活动中价值链的有机结合过程。

3 商业地产价值链构成主体

商业地产是房地产中开发经营模式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含了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经营两大业务板块,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并且,由于各主体所处的位置、角色、利益诉求各有不同,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很复杂。商业地产价值链构成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府

如今的政府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执行者,也是土地供应一级市场的垄断者。政府通过土地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从而获得土地经济价值,通过商业地产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获取更高的企业和个人税收和增加就业人口的数量等。可以这样概括,今天的(地方)政府利用行政职权和国有土地资源参与到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政绩审核的压力下和土地财政的利益驱使下,各届政府盲目利用国有土地资源大发横财,严重加重了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3.2 开发商

开发商是商业地产价值链中集高利润和高风险于一身的主体。首先根据市场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而通过出让获取区位较优的土地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商家谈判和开发房屋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房产建成后委托专业的商业运营商进行招商和管理,采用出租或者出售商铺两种主要的营运模式来获得资本的投资回报。从波特的价值链角度分析,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了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较量,整合和利用价值链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对手进行博弈。但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是由投资建设住宅地产转型过来的,依然沿用住宅地产的运营模式来进行商业地产的开发。因而只着眼于商铺销售过程中的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集中运营和管理所发挥的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丧失了商业和品牌价值提升的机会和可能性。

3.3 零售商

商业地产的开发本质是提供某区域经济范围内一个商业活动平台。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主体是零售商和服务商,他们通过支付租金获得商业物业的经营权,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商品和服务,从终端消费者手中获得他们的经济利润。然而在商铺的招商过程中存在一种不对等的选择歧视,有些经济和品牌实力强的商家利用自身的优势以较低的租金向开发商承租着大面积和区位空间较优的商业物业,反过来看,地产开发商又凭借垄断地位向中小零售商提取极高的物业租金来平衡在另一面的成本增加。

篇7

商务地产,广义上泛指用于商务办公用途的物业。在很长的时期内,商务地产被人们与商业地产混为一谈,但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用途与特点。简而言之,商务地产更多用于商务办公等生产行为,而商业地产则更多用于居民消费。博雅CC赋予了商务地产新的内涵和全新的商务地产模式,其不仅注重物理空间上的提升,以容积率1.2超低容积率、低密度唤醒式办公空间,打造纯生态的办公环境,更注重长期软的提供。其提出的全资源智慧型企业运营平台,整合了北大资源、资源物业、方正金融、方正科技等各方资源,企业一进入这个平台,就与世界一流名校联通对接,会员企业之间共享融资、人才、技术、医疗、政策、文化等资源链接服务,这正是博雅CC核心优势所在。

博雅CC全资源链运营平台是对商务地产运营服务的升华,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商务地产代表作。

目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入驻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工程化产业项目,以及8家国际著名生物技术企业。有这样的“优质邻居”,相信选择博雅CC的企业主都能够借力博雅CC全资源链运营平台,扩宽企业的“合作伙伴”。

博雅CC项目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拥有2.4万平方米中心景观、1.2万平方米绿化景观带,以及园区3.2万平方米蔚蓝湖面,独具匠心的规划之下,每一扇智慧的窗前都是一番别致风景,唤醒式办公,激活企业的智慧与活力。项目共分三期开发,包括已经投入使用的一期70~700平方米的创意空间,以及二期400~800平方米的企业景观平层和即将售罄的三期企业独栋面积为4400~8000平方米。产品涵盖多种面积户型灵活多样,同时更享受企业私密花园景观配套,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于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封闭的管理模式的诉求,在同类产品中颇具优势,备受不同类型企业追捧。

尤其是项目三期品牌独栋产品,拥有360度无遮挡的环景视野,2.4万平方米的中央景观带可尽收眼底。4.5米的标准层层高更是领跑各生态写字楼极限标高,高阔的空间使得空气流通更快,含氧量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工作效率更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助力。目前,全部三期产品已基本售罄,全面进入销售收官阶段。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金融服务由以往的线下载体迅速转战到互联网这一线上载体。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在运作方式、流程等方面的巨大创新,从一开始便展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对传统金融产生了较大的挑战。过去很多年里,商业银行为适应信息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在金融电子化方面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推出了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等战略性新兴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阶段。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高效率、便捷的特点迅速占领了网络金融的制高点。余额宝的推出使得支付宝平台成为既能支付又能储蓄盈利的虚拟银行,更是创造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奇迹。新生事物总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改造着整个金融行业。在业已形成既成事实的客观情况下,商业银行要么闭关自守,不闻不问,要么冷静分析,应对挑战,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大形势中去。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如何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概况

如前所述,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金融服务由以往的线下载体迅速转战到互联网这一线上载体。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在运作方式、流程等方面的巨大创新。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借助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其信息对称的巨大优势,吸引人们通过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网上支付,通过余额宝等增值平台进行网络存款,通过P2P 网络信贷进行网上贷款,通过大数据金融进行金融服务等等。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包括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汇付天下、快钱、拉卡拉等支付模式,在此基础上的增值平台主要包括余额宝、理财通、百度百赚、苏宁零钱宝、网易现金宝等增值模式。大数据金融主要包括以京东商城、苏宁电器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和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平台自营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影响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挑战支付结算和运营渠道以及冲击融资格局与市场格局等等。

1、影响信用风险管理方式

影响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第一大挑战。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受理、监督成本低,收益率高,因而比较乐于接受。而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贷款由于受理、监督成本较高,收益率较低,所以他们不太愿意接受。而互联网金融以其信息对称、受理监督成本极低的优势,通过以快捷方便的网络贷款和网络支付快速占领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贷款。长此以往,这就迫使商业银行降低逐步失去了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市场,影响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2、挑战支付结算和运营渠道

挑战支付结算和运营渠道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第二大挑战。从支付结算的角度讲,随着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异军崛起,商业银行传统的柜台结算方式将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蚕食。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借助二维码进行线下扫描的方式,亦将逐渐占领线下购物支付渠道,对银联卡支付造成严重的威胁。这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功能由柜台结算服务转化到其他方面上来。从渠道运营的角度来讲,在第三方线上线下协同支付的基础上,支付宝等平台又与天弘基金等货币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等货币增值服务,并以其高效便捷的优势迅速赢得人们的喜爱。这必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理财增值服务等运营渠道造成严重的威胁。

3、冲击融资格局和金融中介

冲击融资格局和金融中介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第三大挑战。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以专业技术、密集知识和风险解决方案向大中企业客户和高端零售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风险和低成本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恰恰弥补了其忽略小微金融的短板,使得市场受众面囊括到所有中小微企业和大众,产品更加多样化,形式更加灵活、效率也更高。与此同时,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一特点进行营利的传统金融中介,也会逐渐被以信息对称为重大优势的互联网金融所蚕食,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将越来越小。

三、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对策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必须不断开拓网络运营渠道、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探究信用获取新方法。

1、不断开拓网络运营渠道

不断开拓网络运营渠道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第一大对策。如前所述,挑战支付结算和运营渠道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所以,下一步,商业银行要摆脱以往那种只从事线下金融的怪圈,大力学习互联网金融的多种优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力开拓互联网运营渠道。对于大型国有银行来说,可以开辟自己的网上商城和P2P融资平台,以此来聚拢客户,收集客户的海量数据,为长远发展奠定坚持基础。对于小型银行来说,可以通过合并、控股等方式联合起来,共同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2、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

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第二大对策。大数据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核心优势在于重构信息和数据传递机制。所以,下一步,商业银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者,商业银行应该和阿里巴巴等大型公司合作,取其所长,补己之短,充分利用其在大数据、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获取各环节供应链信息和数据,不断减小其操作成本。二者,银行可创新“订单+应收账款转化融资”等产品组合,提升供应链过程中核心环节要素的风险管控能力。

3、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

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第三大对策。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使得个人的财富门槛得以降低。余额宝、理财通、百度百赚、苏宁零钱宝、网易现金宝等增值模式在互联网理财方面正大放异彩。作为线下金融主力的商业银行也必须大力研究互联网理财的各种优势,具体而言,可以与互联网金融巨头合作,通过银行卡与理财工具的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特点,实现优势互补。

4、探究信用获取新方法

探究信用获取新方法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第四大对策。现阶段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等信用获取方面,坚持“重现金流、轻抵押物”的硬性原则和户户联保的担保原则,这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的成本逐步降低,风险大力减小,但与此同时,过于谨慎也使得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失去小微贷款这块阵地。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学习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做法,在如何利用互联网非资金信息方面不断增大信用获取力度,逐渐扩大小微贷款这块阵地。

综上,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高效率、便捷的特点迅速占领了网络金融的制高点。余额宝的推出使得支付宝平台成为既能支付又能储蓄盈利的虚拟银行,更是创造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奇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影响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挑战支付结算和运营渠道以及冲击融资格局与市场格局等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必须不断开拓网络运营渠道、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探究信用获取新方法。(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婷;网络借贷的模式比较及发展与监管[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7期

[2]蒋奕;浅析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崛起[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Z1期

篇9

伴随“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持续增大的压力,加之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实施,将大大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内部资本积累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信用风险暴露和盈利能力的下降,银行的边际资本效率也面临下滑的压力,支撑单位利润所需的资本将会增加;此外,商业银行市净率(即PB)持续低迷(低于1倍),导致依托资本市场筹集资本的效率也大大降低,而在低市净率情形下频繁融资即意味着对股东价值的摊薄与侵蚀(且受监管约束),并将进一步压制市净率水平,陷于恶性循环。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实施“轻资本”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已大大增强。

“轻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核心所在,而“轻资产”、“轻成本”则是实现“轻资本”的必要前提与途径。

所谓“轻资产”,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物理形态看,就是要处理好“线下”与“线上”业态的关系。在现阶段劳动力成本、物理网点成本快速上升,利差收益日趋下降的形势下,物理网点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而边际收益则加速下滑,甚至呈现边际负效,依靠物理网点扩张的外延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依托合理、高效、多业态物理网点,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线上”业务,满足客户全方位、全渠道产品、服务需求与体验,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从账务形态看,就是要处理好“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表表外业务”的关系,要改变传统的追逐资产负债表扩张、依托表内业务高耗资本发展的惯性,应着力发展低风险、低资本消耗乃至零资本消耗的表外、表表外业务,打造依托内生资本积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所谓“轻成本”,主要指向“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资金成本”考验的是商业银行的客户经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定价管理能力,其核心又在于客户经营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只有立足客户经营,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提供全渠道产品与服务,合理满足客户需求与体验,才能最大限度拓展高忠诚度、有粘性的结算性价值客户,以此形成的存款资金,对利率的敏感性将是最低的,进而银行可以最大程度获取低资金成本的优势。“运营成本”考验的是商业银行的流程整合能力、业务整合能力和财务管控能力,而其核心与基础又在于流程及业务整合能力。只有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流程的整合与业务的整合,确保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业务决策流程最短、有效,业务操作的流程最优,作业环节至简、高效,单位作业成本最低,才能占据运营成本管控的优势“高地”。

强调“轻成本”,就是要树立“成本为王”的理念,尤其在经济下行、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利率市场化全面实施的新时期,高成本即意味着高风险和潜在的高损失,低成本、“轻成本”即意味更强的产品定价能力与回旋余地、更大的盈利空间、更高的风险吸收能力和更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下存款利率上限全面打开的新阶段,通过提升资金成本快速撬动存款规模已轻而易举,而高成本、无效的存款规模必然派生高风险资产并快速空耗资本,无异于饮鸩止渴。高成本存款最终将沦为诱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源头。在同样或相似的“净息差”水平下,资金成本的高或低反映了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差异,因为高成本负债必然要以高收益资产去覆盖,而经济下行期则更容易付出高风险、高损失的代价。因此,在新时期,重视和强调“成本优势”、“轻成本”的意义要远远超出对“净息差”、对“账面净利润”关注的意义。

如果将商业银行比作一辆行进中的“车辆”的话,公司治理“健全性”就好比车辆发动机的“性能”,那么,要使商业银行这辆车在行进中“能耗”最低,单位“能源”――“资本”下行进得最远、最稳,商业银行的“自重”――“轻资产”、支持商业银行“发动机”运行的“能效”――“轻成本”,则是两个最基本的前提和途径。

篇10

关键词:手机支付;支付模式;信用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一、手机支付产业的发展历程

手机支付也称为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9.74亿元,而手机用户的规模达到8250万人,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不断地高速发展,手机支付从2013年开始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一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13.35亿,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下,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支付体系报告中,移动支付的笔数增长为232%。在这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群体中,手机支付必然的成为支付体系中的一种趋势.

手机支付业务被业内成为“手机钱包”业务,是将用户的银行卡和公交卡等各种电子卡片,与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机绑定,手机用户在各类终端上,通过“刷手机”进行消费。在手机支付推广和应用当中,使消费者的支付资金携带更加方便,消费过程更加便捷简单,消费模式更加多样新颖。虽然手机支付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由于产业的融合和行业的联合的不完善,统一的标准与共享的资源还未健全,在不稳定的产业环境下,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和缺乏较为吸引力较强的应用,使得手机用户对手机支付业务的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为了能够加快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和行业必须对手机支付业务的统一标准、产业安全环境和产业链构建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目前,由于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难以改变以及法律限制等诸多因素,我国的手机支付产业发展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并未产生丰富而完善的产品。纵观世界手机支付行业的发展,日本运营商抓住市场的关键,通过部分收购来形成通信、金融跨界经营并主导市场。但在我国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都各自为阵争当行业的主导者,并没有明确上游主导者和确定行业标准,没有积极的带动中下游厂商的参与,使整条产业链松散。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的合作既能稳定产业链结构,完善统一的市场标准,又可以受益于消费者,使得手机支付产业发展更为蓬勃。

二、手机支付的商业模式

手机支付产业涉及多个行业,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提供商分别在用户、商业终端、账户管理、支付工具和支付渠道等关键资源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手机支付产业的商业模式是手机支付产业链上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手机支付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以银行为运营主题的模式、以第三方运营商为运营主体和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模式。下面分析一下四个商业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1.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当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时,移动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或者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话费账户或者小额账户中扣减。移动运营商与用户和商业客户直接建立联系并搭建统一的移动支付平台,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联系很少。因为手机用户的庞大群体,移动运营商对于手机支付产业链有着强大的掌控力,有优势在手机支付产业链成为主导者。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特点主要是:技术实现简单,与用户直接发生关系,以小额支付为主,不需要银行参与;安全级别较低,需要承担金融机构的责任与风险;无法对非话费类业务出具发票,税务处理复杂。

2.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模式

在银行为运营主体的模式下,银行借用移动运营商的通讯网络,将银行账号与手机账号绑定,用户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移动支付,移动运营商不参与运营模式,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目前,我国大部分提供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都已建立了移动支付平台。但是,由于不同的商业银行在手机支付业务上没有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银行之间手机支付业务的兼容性不高,从而造成手机支付业务在消费者之间发展的阻碍。同时,中国银联的介入,对于连接各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换网络,并支持支付渠道的多样化,起到了纽带作用。

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模式手机支付业务特点是:各银行的手机支付业务不能相互统一且只为本行提供手机支付服务;对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很高,且一部手机只对应一个银行账户,用户需要更换手机或者STK卡;各银行需自己购买设备并开发系统,造成资源浪费。

3.以第三方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第三方运营商是完全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服务机构,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利用移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机构的支付卡,进行支付的身份确认和支付确认。而支付平台的连接,降低了政府、企业直连银行的成本,满足了企业专注发展在线业务的收付要求。其纽带作用避免了与被服务企业在业务上的竞争,通过建立手机支付运营平台,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与多家银行的手机支付平台进行接入,使手机支付系统变得更加简单,让用户有了多种选择空间,即可享受跨行之间的各种支付服务。由于这种方式对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资金运转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要求比较高,因此,目前我国移动支付行业还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因而对手机支付产业的关键资源掌控能力较弱。

以第三方运营商为运营主体提供手机支付业务特点如下: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运营商以及SP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第三方运营商发挥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使得各利益群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化,将多对多的关系变为多对一的关系,从而提高商业运作效率;用户选择空间扩大,使消费更加方便;于第三方运营商的要求很高,包括市场推广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资金运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求第三方运营商有很高的行业号召力和认知力度。

4.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模式

在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模式中,移动运营商具有用户优势和增值业务运营经验,银行提供移动支付安全和信用管理服务。银行和银联等金融机构具有金融结算资质,增强了金融风险的承受能力,放宽了支付额度的限制,提高了信用安全等级。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优势互补来增强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带动上游和下游企业健康运营,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和资源共享方面更加紧密,与移动运营商结成战略联盟的银行可以是多个不同的银行机构。银行可以利用运营商庞大的客户群发展手机支付业务。移动终端作为信息接收的载体也是商家支付类广告的最好平台,能大大降低广告成本。由于要进行移动终端代码和银行卡卡号之间的转换,移动通信运营商或者银行卡联合组织必须保留用户的移动终端代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这也会给持卡人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分析

手机支付是一种必然趋势,但目前而言,用户使用手机支付的习惯还在处于培养阶段,阻碍手机银行与手机支付进一步普及的最大的瓶颈无疑是安全问题。在Android平台,资费消耗、恶意扣费、隐私窃取类病毒占据最大病毒类型比例。而目前在手机支付的环节,在后台运作的手机病毒,可以直接通过监控键盘或连网上传数据等远程控制手段来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等。诈骗短信的出现让用户防不胜防,有些欺诈漏洞短信可以向手机发送欺诈短信诱使使用用户安装木马或者登陆钓鱼网站,从而获得用户账号密码、资金情况等信息。身份识别的缺乏也是手机支付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一个支付工具,仅仅靠密码来保护账户安全是否足够还有待考验。

四、结束语

手机支付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努力创造和谐共赢的产业生态坏境,统筹产业的融合和行业的联合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标准与共享资源,这样手机支付必然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较色。只有得到了足够的保障,手机支付才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拥有更广大,更坚实的用户群体。

参考文献:

[1]2013-2018年中国手机支付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中商情报网,2013,08.

[2]于淑华.手机支付研究与探索.北京邮电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