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范文

时间:2023-03-16 12:2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的境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的境界有许多种,快乐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境界,无私也是一种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那时的古人以“无闲事挂心头”为人生的一种境界,那么在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到了今天的时候,我们要对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我看来,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愁眉苦脸,这又是何必呢?我们应该多一份快乐,少一份哀愁,从而达到人生的这种境界。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怀。”所以,宽容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更高的道德情怀。当年齐王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但在汉朝建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却能不记前嫌地任命他为巡校尉。所以,我们说,宽容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而且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能海纳百川,也才能使这个世界更美好。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本文浅言深意的特点。

2.掌握文章开合自如,环环相扣的缜密思路。

情意目标:

1.启发学生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目标:熟练默读文章并做出标记点评。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起、录、转、合的框架。

教学难点

对所谓“觉解”的理解和“圣人”做“平常人所做的事”和“平常人所做的平常”的事区别在于哪里。

教授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一次因自己的牙齿脱落而陡生感慨,写下了“人言齿之落,寿命难维持。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的诗句。“人”“我”对“齿落”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悲观,——豁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引出板书课题——人生的境界)

二、介绍作者:

冯友兰,著名哲学史,哲学研究家,北京大学教授,对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著作甚丰。

三、布置默读课文,提出默读要求。

1.从文章形式上,力求搞清文章的结构;

2.从文章内容上,力求搞懂文章的主题;

3.默读时对重点地方做出标注。

四、检查学生默读效果

提问:文章是怎么开头的?

——以一句疑问句开头,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提问: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关注,在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中,不知不觉间引读者进入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的境界”这一主题范围。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做出回答)

提问:文章分为几个自然段落?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做出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难,但学生由于往往没有养成阅读时随手标注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往往始而瞠目结舌,继而翻书去计算。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共分为12自然。

提问:这12自然段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路?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主题,随着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列出板书)

五、分析文章思想内容:

着重分析对这四种人生境界的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是人生最常见的常态境界,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道德上的高度升华,则上升为道德境界甚而天地境界。人常见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这里的“功利”,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但一般的最大多数的人,他们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功利的范畴内,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注意作者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分析“必然”二字的使用,文说明,对功利的追求是有高下之分的,可能并非不道德,但也有可能是绝对不道德,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六、布置研究讨论的话题

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者,人所共仰的大圣人,但却人人可以为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里谈的做人标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上述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以备讨论课文用。

七、板书设计

课题:作者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一)(1自然段)——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二)(2—6)人生的四种精神境界——自然、功利用职权、道德、天地。

(三)(7—11)对人生四种境界的分析。

(四)(12)对未来哲学,对中国哲学在满足人生精神境界所做贡献的展望。

篇3

[关键词]人生境界 人的本性 再认识

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人的意义世界或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是在人生一般存在状态基础之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一种超越的生命体验状态,是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通过人的实践来完成的。

人生境界的内涵解析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所以哲学当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观、世界观都是从这个基点产生的。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途径是靠觉解(觉悟和了解),因觉解不同,人生的境界各不相同。总体上,人生境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主要表现出自然本能。这种境界的“觉解”,是“糊里糊涂”的,实际是无知的、未觉解的,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与一般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功利境界的人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认为人与社会是对立的,通常只顾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有了意义世界,但这个意义世界的范围很小,只觉解到自己的一定范围。道德境界的人,自我的价值扩大到社会上,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因而认为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做贡献,都是自己的份内事。宇宙境界的人凭借自己的觉解,把宇宙看成一个整体,把意义世界与客观世界视为一体,把自己的境界(意义世界)拓展为宇宙(天或大全整体)。这样,人的精神自然就能够无限博大,齐天地万物而作逍遥之游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现实生活中,人生境界的提升与所做事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与觉解程度有关。如同样是一种本能的自然行为――吃饭,一个人饿了就吃饭,冷了就穿衣,这就属于自然境界。如果不但要吃饭,还要吃香米饭,吃营养丰富的大米饭,因为能起保健作用,这就属于功利境界。如果吃饭是为保重身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能为人民多做贡献,这就属于道德境界。如果已经意识到了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认识到需要吃饭来保持自身与大自然的平衡、和谐,这就属于天地境界。再如,一种常被看作功利行为的商品交易行为,如果行为人只是以物易物,以无需换所需,用贝壳换馒头,则是自然境界的诉求;如果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则是日常所见的功利境界;如果商品交易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创造财富和便利,则交易者已进入道德境界;而当交易者已把交易行为看为自然物的流通载体,顺应自然,就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再比如,冯友兰先生提到,一人办一医院,他的目的若是要想使他自己得名利,他的行为即是求利的行为,他的境界即是功利。他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则他的行为即是行义行为,他的境界即是道德境界。如有些宗教家,办医院、“行善事”,不为自己求名利,亦不是专为社会服务,而是为神或上帝服务,为神或上帝尽职。若他的目的真是如此,而又纯是如此,则他的行为即是宗教行为,他的境界即近乎此所谓天地境界。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人生的四个境界当中,所要提升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人的觉解。在传统观点中,四个境界之间由于目的性的不同被做出了隔离,尤其是在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之间。传统观点认为道德境界的基本准则是利他或为公,而功利境界的基本准则是利己或为私,过分强调二者的水火不容。在这一点上,冯友兰先生几乎全盘接受了传统儒家的“义利之辨”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孟子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这点上,冯先生也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冯先生所说的“人之所以为人者”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因此,当冯先生和儒家倡导人们尽人之理时仅仅是指尽人的社会性,因而都要求人们彻底地去私忘我而为公利他。

提升人生境界需要对人之本性进行再认识

人之理或人之性中除了包含社会性外还包含动物性。所谓人之理或人之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之所以为人者,就是有理性和有社会性的动物,即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人的内涵。内涵在逻辑上有一说法――种差加属。在人的内涵中,理性和社会性是种差,动物是属。动物性虽然不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唯一特征,但却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所不可缺少的成分。由于动物性在逻辑上先于理性和社会性,因此它是比理性和社会性更为基本的成分。据此,当说人应尽人之理时,首先应尽的是动物性,其次才是理性和社会性。

因此,提升人生境界需要对人之本性进行再认识。动物性的存在,使我们自然朴实地生活在自然境界当中,而当我们进入社会中,行为便会因社会经济属性的存在而具有目的性,这一境界的提升也体现在人是目的性动物这一命题当中,故功利境界也可看作是在觉解上由动物性的本属融入了社会性的种差,并由社会中的经济属性起到了主要的引导作用。而社会性中,除了经济属性还有道德属性,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不是天生的,是由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当自然境界人或功利境界人接受了这种耳濡目染后,会在行为中作出自然的道德诉求,那么他就进入了道德境界。但是即使是进入道德境界的人,也无法摆脱动物性的属,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们最终的追求是幸福,对道德的追求还包含有动物本性的追求。

篇4

所具有的内在品格特征入手,阐述了人生境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丰富、完善与超越的价值。

关键词:人生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人生境界是指主体以内以本性为根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及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分析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一方面,有利于对人生境界价值作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人生境界的品格特征

人生境界作为人生活的一种精神状态,之所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缘于人生境界所具有的内在品格特征,这些品格特征使人生境界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1.自由性品格。境界的自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它的开放性。不同的实践主体都可以从人的存在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人生意义,从而使人的境界在现实中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二是表现在它的创造性。境界无疑是最具创造性的,境界本身就是创造的产物,而对境界的欣赏又给了欣赏者很大的创造自由,因而面对同样的实践对象,不同的主体所产生的真善美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2.超越性品格。人生境界既是一个科学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科学范畴,它反映了不同社会、不同历史阶段人类面临的发展目标和丰富人生的共同任务和追求。作为历史范畴的人生境界,在内容上总会打上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的烙印,这意味着人生境界的有限性或非圆满性。人生不会停留在现实性的层面,而总是把实现精神的自由作为人的理想境界,因而为人生境界的超越提供了可能。

3.正义性品格。生活在关系中的社会人,如何解决矛盾,体现出一个主体所内含的境界性质与境界层次。当主体处于正境界或高境界层次时,他就能自由地化矛盾为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当他处于负境界或在低层次境界时,就会被动地去适应或回避矛盾,因而也无法促进自身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的超越负境界或低层次境界,自动地调适自身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就在于人的境界具有正义品格,正义品格使人的存在总能校正偏差。

4.实践性品格。人生境界不是先验的,它是实践的产物。境界的实践性表现在其变动性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层次境界对低层次境界的超越;二是高层次境界逆转为低层次境界。随着实践的不断进步,人生境界总体上趋向于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境界逐步升华。

5.批判性品格。人生理想境界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艰难的选择、判断、内化的践履过程。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两种或几种思想理论比较其优越性,只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能够解释更多的东西;二是它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检验,而这种检验是指“可以用我们的全部知识和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诘难,特别是根据为了批判理论而设计的观察或经验检验,对它们进行更充分和属于批判的讨论。”也就是说,批判是达到思想理论正确性的手段,也是检验不同思想理论孰优孰劣的标准,批判精神为人生境界的建构提供一个孰优孰劣的价值选择。

6.意识形态性。人生境界可以超越意识形态,但这并不代表人生境界没有意识形态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存在于一定社会中的人生境界,总是会受到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只有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人生境界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并被认为是正确的、高尚的人生境界。

二、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现

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人性的演变既有自觉的创造性一面,又有盲目的破坏性一面,因而体现人性品质的境界,在实践关系中也表现出自觉与非自觉、正面与负面、理性与非理性、崇高与低俗的多样性存在。人性的演化相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具有被动性、受制约性的一面,而人性相对于人的心理的变化又具有主动性、决定性的一面。人性的内涵决定着人生境界的本质,同样,人生境界对人性内涵的价值实现也具有能动作用。

1.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使人性内涵不断被丰富。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不仅包含着认识之真,同时也包含着实践之真,也就是说,人们应“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而“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人的求真性总是表现着一个不断追寻真理的过程。在人类伊始,物我不分,形成了原始的“天人合一”人性观。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人性超越了物性的内涵,原始的“天人合一”被“神人合一”的人性观超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已把人类的思想训练到能够理解以前几世纪中有教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逻辑关系”。人由过去对“自然与神”的崇拜变为现在对“人自身”的崇拜,人性的价值被归结为“个体的存在”。而“个体的存在性”推崇在现代社会却导致了人类的生态危机,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思“存在先于本质”的人性观。人类应在认识与改造世界实践关系中理解和实现人性的价值。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在从“经验之真”到“科学之真”再到“哲学之真”的不断发展中,使人性价值的内涵得以不断地被丰富和延伸。

2.人生境界的向善维度使人性内涵不断被完善。人生境界的向善维度所表现的就是人对善之价值的自觉程度与实现善之价值的自愿程度。马克思指出,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具有和其他的“类”相区别的特性,这种人所共有的特性叫做“人的一般本性”。休谟也指出,“在各国各代,人类的行为有很大的同一性,而且人性的原则和作用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同样的动机产生同样的行为;同样的事情常跟随着同一的原因而来。”在这里,马克思和休谟向我们表明,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类”存在,具有“类”的一般性、普遍性特征。作为类存在的人的人性指向是什么?概括起来分为三类,一是绝对为自己;二是绝对为社会;三是个体与社会的结合。认为,只有“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因而,人性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是“为共同的目标而劳动”。人生境界的向善维度所表现的就是人对善之价值自觉程度与实现善之价值自愿程度的追寻,这一点正好同人性善的价值追寻是相一致的。当人的向善境界从“非善境界”到“他善境界”到“我善境界”再到“至善境界”不断递升时,这个递升的过程也促使人性价值不断地由“绝对的个体或社会”转向“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人生境界的心灵审美维度使人性内涵不断被超越。主客体的统一不仅包括主体认识客体以求真,主体改造

客体以向善,而且包括主体鉴赏客体以趋向美。人生境界的审美维度是指在求真、向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的主客体统一。人生境界的审美维度,其一,它是对人的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但人在实践中的目的总是为物欲所遮蔽而成为有限目的,人的创造自由总是由于工具系统的客观必然性所限而成为有限的自由。其二,它对现实的生存具有提升意义。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生存的科学认知性与道德完满性,还在于人生的感受性。这种感受性不仅包括对现今生活中的真与善的感受,而且还包括对未来生活的感受,从而引导人们向善趋美,追求一种更好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生存方式,寻找到一种精神的家园。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的理想人生境界建构

境界的基本内涵是着眼于人的求真、向善、爱美的素质及人格培育、塑造、提高和发展。“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具有客观力量的模具和生存环境,规定着社会成员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情绪、社会活动、人格特征及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世间并没有‘自然的人’,因为人性的由来就是在于接受文化的模塑。”文化塑造着人,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文化模塑着人所拥有的境界,使人成为有境界的人。

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文化体系的核心和运思神经,是统摄和影响整个文化的根本因素。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美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宣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解放的历程。”这些精辟论断阐明了文化和境界之间的精神,即:文化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境界提升,先进文化建设是达到崇高境界的途径、形式、手段。

其次,积极开展各种丰富有益的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充实心灵的同时,为信仰构筑起科学、理性的精神堡垒。我们在致力加强社会正面主流文化建设,强化主旋律的同时,下大力气去进行大众的文化建设,这对于促进公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正确引导大众境界建设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对民间宗教境界激浊扬清,弘扬其群众性、文化性、入世性,强化人们的社会意识,积极引导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引导它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生活相适应。

再次,坚持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共同发展。信仰有崇高与平实之分,我们所要构建的境界也并非是绝对的崇高境界,也应包涵着大众生活境界。境界建构离不开文化建设,而文化有双重性,它既有感性经验的欲望层面,又有超感性心灵的层面。前者为“俗文化”,后者为“雅文化”。俗文化是指在基层民众,大众中流行和传播的不自觉的没有系统理论形式的文化,如:神话、谚语、歌谣等;雅文化是指在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阶级当中流行的具有一定系统性、自觉性的文化。通俗文化往往良莠不齐,好坏并出,易使文化走向低谷,这就需要高雅文化,高雅文化会使整个文化得以净化、纯洁化,给整个文化发展规定了一个自觉的合理的发展路向。所以,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协调一致,无论崇高境界的建构,还是生活境界的建构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傅纪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

[3]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6。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5]休 谟:《人性的断裂》,冯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7。

[7]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9。

篇5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燕出版社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陆续策划出版了《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丛书,将华夏文明的精髓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及性解读,让平时对经典敬而远之的普通大众读者能看得懂、买得起,并能让作品立得住、传得下。目前,该系列丛书已出版第一辑30册。丛书面世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丛书是一套为全民阅读量身打造的,关于传统经典名著的大型普及性丛书,涵盖了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传奇小说等种种文学内容,是数十位专家学者研读国学经典的心得之作。从人文风貌,到历史典故,有故事般的叙述,有学者般的考据;以不同的角度,将华夏文明史上的种种精彩呈现,令读者在随着文字间行走的同时,审视被重述和还原的历史,聆听与感受被深藏蕴蓄的历史传奇。对原典精髓的准确把握,深入浅出的解读,明快灵动的语言,和当下生活的紧密结合,考究的插图和典雅的装帧,使这套丛书更好地体现了学术与普及、轻松与厚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化蝶逍遥游――〈庄子〉之美》《仁义的修为――体味〈孟子〉》《为贫弱者立说――大爱〈墨子〉》《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千古谁人共此梦――诗语红楼》《梦华背后的豪杰――水浒人物志》《大江东去浪千叠――虚实三国》《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风流天下闻――唐诗故事》……煌煌数十部经典名著,部部精彩灵动,引人入胜。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强大的作者阵容是丛书内在品质的有力保障――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冬颖教授、中华书局编审陈虎博士、中国楚辞学会方铭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导刘韶军教授、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王永宽教授、河南大学郭灿金教授……这些成名学者不仅学有专攻,学养深厚,在学界拥有一定的名气和声誉,而且均在文化普及方面卓有成就,他们轻松通俗、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拉近了经典和读者的距离,让经典变得生动亲切、丰润可爱,让中国的传统不只束缚于书斋,而走向更广阔的大众。

该丛书对经典的解读,绝对摈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式的曲解戏说,也不同于简单的翻译、注释,而是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将先圣先贤的哲思赋予鲜明的时代感和推进意义。因而图书内容不是教科书式的枯燥复述,更不是学术报告型的生硬阐明。它将华夏文明的精髓伴着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令读者在轻松的阅读环境里潜移默化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这套丛书不但品质优秀独特,好读,而且耐读,令人回味无穷。

《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是《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中的一本,颇具代表性。该书由《百家讲坛》主讲人张望朝先生所著。作者对《西游记》的解读摈弃了以往常见的简单阐述与评论,从与人生真知相结合的高度,将原汁原味的原著精华与活灵活现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将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内容与平常人喜闻乐见的时事相结合,精彩解读《西游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同人物关系中复杂的人性、不同情节中折射出的人生哲学,解读求取真经的真正意义。论述中没有严肃的说教,没有刻板的理论,没有学术著作中的沉重与艰涩。作者以极其轻松幽默的方式,结合当下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游刃于经典与现实之间,还原了经典作品的精髓所在,阐释了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专家的学识、轻松的态度、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向读者解读了《西游记》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带领读者一同去探寻人生的真经。该书让人在轻松阅读之后有领悟人生真经的痛快淋漓之感。

篇6

机遇和容度是有联系的。每个人都有容量问题,人们问我怎么知道我的容量有多大,我的容量够不够?当遇上事情的时候,只要你心不平,不论你是激动、高兴,还是来气、着急,说明你的容量已经不够了。你可以把人生的发财、当官,当做衡量你容量大小的条件。遇到困难就生气、着急、上火,说明你的心胸已经容不下这些,也就是容量小。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当官的容量,拼搏后当上了很坦然,说明容量够了,没当上说明容量不够,还要继续扩容。

遇到无理的事情,从各方面看都根本没有道理这样整你,如果面对这些你心里仍然很平静,能坦然面对,这时的扩容速度最快。大家都觉得这样做没道理,而你能坦然接受,你的容量就大了。相反你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又生气、又较劲,容量就小了。扩容的同时也是减少心理垃圾的时候,以后遇上灾难时你想一想,这是在扩自己哪方面的容量,你能从深层次接受理解事物,幸福和灾难的界线就会越来越淡。任何残酷的环境可以毁灭人,同时也可以造就人。用良性心理对待倒霉是造就自己成功的机会,心存不平则是毁灭的条件,关键是你利用这个环境消信号还是存信号。历史总要向前发展,你把这段困难坦然面对了,在下一个阶段,它如果再也对抗不了你,那样你的容量就增大了。

思维层次高的人不是较劲的人,是觉悟高的人,跟知识多少不能等同。这里所说的觉悟指的是对世界、对自然的感悟度。较劲的人常常是把自己的一半理当真理,去衡量一切的人,这样做很难提高自己。当你强调自己的一半理的时候,人家已经把你的一半理接受、理解了,并能与他自己的一半理结合,把两半理加在一起,取长补短,这时他的容量就扩大了。不加分析,就接受了,是盲从;而没有任何了解就对立起来的人,太过武断。对立统一,一分为二才是平衡。遇上反对你的人不要怨恨,他的观点可能有其过分的地方,但往往他的过分可能正是对着你的另一面过分阐述的,可能正是对你的提示和点化,是帮助你治病来的。

往往人们在拼搏之后,认为没有得到自己相应的利益,心理就不能平衡,为此想不开,存了信号,就会导致后面的很多疾病和磨难,所以说肚量、容量大小是最重要的。投入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这时你真能心情平静的话,就能起到扩容的作用。其实你舍掉利益的同时,实际你也舍掉了灾难,你过分追来的利益往往是灾难。当得到一个不良结果,或付出以后没得到预期效果时,人们的心态就很难平衡,常因此愤愤不平,想不开。这时如果你真能从心里舍掉这一部分了,自然力会给你另一部分,没有白付出的,付出一定会得到,但不一定在付出点上得到。

研究哲学、研究一分为二、研究辩证,也叫提高觉悟,多干点事儿不等于觉悟高,对万事万物体会、理解的越深,说明觉悟越高。你觉悟比较高的时候,掌握的那个东西才是真理。本事大,为多点儿人服务;本事小,为少点儿人服务。世上什么人活的累呢?欲望大、容量小的人活的累。容量大,欲望太低的人,累倒是不累了,给人的感觉是平庸,把才能全耽误了。不过这种人毕竟活得轻松许多,但是对社会、对自我的推动力小。

事出来以后,如发了一笔大财,发就发了,又赔了,赔了就赔了,都能坦然面对。有的人丢五十块钱无所谓,丢一百可能就定不住了,有的人丢五百能定住,到五千定不住了,跟这个人本身有钱多少是绝对的吗?不是,有的人挺有钱,但为五毛钱的事能跟人家打起来,这种人的钱,只能起攒着的作用,那是他的吗?是给别人攒的。假如夫妻俩,你就是玩命较劲攒钱的那个人,人家可能拿那些钱再找一个,那是给别人花的,说明你的容量还是不够。所以不等于钱在谁那儿就是谁的,这是两个概念。

情况随时都发生变化,无论得到什么好处,都要先让自己的心情平静。心情平静就能继续得到,并且稳定的时间就长。得到好处后的几种可能性:①高兴,高兴心会存信号,就开始出灾;②成功后,又有更高的欲望,更高的目标想出来了,就要有灾难来继续扩容,在灾难面前心里平静,冷静处理还可以成功,灾难来了后想不开,就往下走。在灾难来的那个时候,也就是来信号的时候,要换个角度看待灾难,这也正是打基础、造就自己、给自己扩容的时候。

有的人干事情容易成功,表面上看没有那么多磨难,其实是因为他自身的容量大;你一干就不成,因为你内存太小。每个人信号库内存不一样。

篇7

1、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3、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4、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5、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6、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7、投资人的失败不是市场的结果,消灭我们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在市场风声鹤唳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也许事情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坏!同样在市场人声鼎沸的时候,也应该保留一份平和: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8、天黑的时候直面艰难,本身就是您未来获得收获的源泉,因为天下没有不付出的收获。天黑,其实只不过是天亮前的一个过程,又何必大惊小怪。天一定会亮的,关键是天亮的时候您还在吗?成功和失败也许就是在天亮以前,最黑暗的一刻坚守与放弃的区别,坚守者成了成功者,甚至成了我们景仰的投资大师,而放弃的人就成了“先驱”——先行而死了的人。

9、世界上聪明的人特点千差万别,愚蠢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以为自己是聪明人。

10、财富是流动的,您的心胸和视野也许正是财富获取的源泉。有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业,有多远的视野聚拢多大的财富。

11、我们与成功之间并不遥远,许多非凡的成就只不过是简单坚持的结果,关键是要守住你的心!

12、社会财富演进的速度不会因您发生改变,关键是您今天真的准备好了吗?

寻求财富的路上,过程的美丽与结果的绚烂通常不会同时出现。苦苦寻觅财富,却未必得到财富。尽心竭力做好过程、正确的过程,却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13、世界上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有一个简单的解;越是大的道理越是简单而朴素的!所谓“大道至简”。

篇8

关键词:人文精神 大学生 思政教育

在当今时代,民族的希望在于知识分子,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民族精英的重要基地。我们常用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等古语来形容人们对富于高尚情操的先贤圣人的尊重与仰慕。回望过去,反观现在,社会依然需要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才,我们也更加注重从教育中对未来精英群体进行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因此,高等教育自然愈来愈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重视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积极引领作用。

一、人文精神是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人历来重视以思想觉悟程度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潜能。古语云,人无德不立。可以说,儒家的“仁”无不处处体现出“德”的厚重内涵,时时闪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理念。在当代,我们通过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时不在警醒“失德”的危害,无处不在提倡人们争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大踏步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高级知识分子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人们忽然发现,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够和谐的地方,甚至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尤其是一些因大学生个人矛盾而引发的不良事件,甚至是悲剧,这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这样,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自然就又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从教育学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是把守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镇。究其根源,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等上层建筑形态,来对广大学生群体进行富有计划与组织的哲学层面、精神层面的教育,目的是使这一社会精英群体能够拥有一种高尚的人格,能够形成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所要求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境界,从而能够确保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美好。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二)人文精神是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教育的发展程度是以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在当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在经济发展中,人们通过物质层面的沟通中打破了国界,而且在思想交流中、在价值观取向中,也在互相学习吸收、借鉴效仿。当然,我们赞成好的人文理念,也乐于接受人类共用的精神食粮,但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仍处在不够牢固甚至容易动摇的阶段。因而,如何树立良好的人文理念,就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我们深知,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也明白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化解W生矛盾的良药。高等教育唯有认识到人文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发挥出人文精神独有的育人作用,才能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正确航向。

二、人文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在英文中用“humanism”表示,人们也通常翻译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等。人文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衡量人们人文修养的重要标杆,它的发展水平深深地制约影响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和谐程度。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形成了悠久的人文历史。这些深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人文理念,深入国人内心,充满了对他人悲天悯人的关爱,对自然无限尊重的敬畏心态,是儒家、道家思想精髓的结合体,是“仁”与“道”的互相交融,更是人类共有人文理念的借鉴与传承。我们如果以此为基础,重扬人文之光,厚育人文素养,必将大大提升国人积极的精神面貌。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一群体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青年时期,但也是思想观容易出现各种滑坡甚至扭曲的危险时期,如果能够重视人文精神,注重人文教养,必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随着世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电脑、手机、微信、博客等多媒体网络设备及技术深受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他们喜欢通过网络查找资料,通过手机随时联络沟通,利用视频进行零距离聊天,打开微信用来互相点赞。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低头族”、“网瘾族”、“泡吧族”等等不良社会现象,更有甚者,曾出现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真实案例,让人们再一次对高校思政教育问题提出了反思。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精力与资金的不断加大,人们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注力度也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断尝试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的形式与途径来开展德育工作。在这一背景之下,人文精神理念再次充当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先头卒。高校通过传统人文理念,利用国学知识来宣扬学生之间朴素和谐关爱的人际关系;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做义工、做志愿者,将人文关怀付诸于现实生活中;提供走访交流机会,让大学生们沟通中西,撷取全人类共有的人文素养,等等。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文理念,我们可以弥补大学生内心世界的空白之处,筑牢他们的理想之堤,夯实他们的思想阵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篇9

论文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人文历史论文,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人文历史论文,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人文历史论文,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一切景象人文历史论文,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人文历史论文,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篇10

那上面钉着钉子,

有玻璃碎片,

有些木板也是裂开的。

地面上没有铺地毯,

光秃秃的。

有时会被钉子扎到手指,

有时会被碎片割破脚,

有时会不小心踩到裂开的木板,狠狠的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