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2 14:4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英雄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一个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12岁的陈浩。
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的一名普通学生,但就在地震发生的那一霎那,陈浩救出了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的女孩,把她拉出了死亡的境界。
5月12日下午,黄老师照例在讲台上讲课,陈浩在下面边做笔记边听,可是,原本平静的教师突然剧烈的摇晃起来。黄老师立即组织同学们疏散,就在大家即将逃出教学楼的那一刻,意外却发生了。升旗台旁一面围墙突然垮塌,作为班长的陈浩发现了一个女孩就要被疯狂倒塌的围墙压住,他赶忙掉转身,一把把女孩推开……“轰”!围墙倒了下来,陈浩和其他几位同学被掩埋在了瓦砾之中。可被埋在一片瓦砾底下的陈浩并不灰心丧气,而是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12日晚,陈浩终于被武警军官抢救了出来,那时的他高烧近40度。可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还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而那面砖墙夺去的,是他3个最要好同学的生命。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篇2
1、该小说创作于古龙人生低谷期,那时他整天喝得醉醺醺,所以《大旗英雄传》没有结尾,最后全部版权以低价卖给了出版社。
2、《大旗英雄传》又名《铁血大旗》是古龙一部跨时代的作品,也是使古龙名声大震的作品,此书写于1965年,《大旗英雄传》与《武林外史》、《绝代双骄》、《浣花洗剑录》堪称古龙中期“四大名著”,这四部名著不仅在古龙小说系列,在整个武侠文学中,都是重量级的作品。作为古龙一部跨时代巨作,标志着古龙作品开始迈向成熟,成为进入第二阶段作品的标志和分水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孔庆东在讲鲁迅《故乡》时,曾经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我想读过《故乡》的学生,可能对教师归纳的中心思想都忘了,但是忘不了小说里的那个画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一个少年戴着银项圈。这个画面是永远忘不掉的。其实如果写在别的小说里,也不见得这么难忘,为什么《故乡》里的这一段这么难忘呢?我觉得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这个“望”字的本义恰恰是月圆(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叫“望”),鲁迅恰恰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使用“望”这个字的,他精心描画了一轮圆月。……《故乡》其实在讲希望,这就超越了具体的时代。鲁迅就是这样来使用这个“望”字的。
孔教授认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且认为圆月照耀下的海边小英雄的画面(即少年闰土守瓜田的画面),是“故乡的灵魂”,是整篇小说的“题眼”。但他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为什么这个画面能成为全文的“题眼”,更没有深入分析这种“希望”本身的特征与元素,以及为什么这一“希望”会产生如此强大而永恒的召唤力量,让读者印象深刻。这种“希望”对于文中的主人公“我”,乃至文本背后的鲁迅,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试结合文本来回答上述疑问,以挖掘出《故乡》背后不一样的内涵。
一、“圆月”与“希望”在结构上紧密呼应
细读《故乡》,我们不难发现,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与主人公“我”的“希望”深深纠缠在一起,成为“希望”的象征,并在结构上紧密呼应。《故乡》是写在卖掉老屋之后,“我”回故乡接母亲和宏儿去外地一起生活。多年没有回到故乡,本来“我”对故乡充满了想象与期待,但现实中的故乡竟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完全打破了自己的期待和幻想。“我”甚至感叹“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于是陷入失望之中。虽然总是想着“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想象与希望中的故乡无法在自己的记忆中成形。这种失望和无语的状态最终又被打破了,那是母亲提到闰土要来看“我”,于是“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海边圆月下的少年闰土的画面才开始忽然闪现在我的眼前,接下来便是回忆自己少年时与闰土的深厚友谊,叙述那段多姿多彩的少年生活。这个时候,希望重新闪现在“我”的内心,“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故乡开始“苏生”,这也就是希望的“苏生”,与“苏生”连在一起的,是圆月下小英雄的画面的重现。
但看到现实中的家乡人“我”的期待又落空了,故乡的人大多如豆腐西施杨二嫂那样“辛苦恣睢而生活”,这已经让人“无话可说了”,只能“闭了口,默默的站着”,与现实的故乡拉开一个尴尬的距离。成年闰土的出场最终完全打破了“我”对故乡的希望,这已经“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脸色“灰黄”、眼睛红肿、皱纹深布、“浑身瑟索”,还有“又粗又笨而且开裂”的“像是松树皮”一般的手。外形的衰败还不是失望的根源,更可惊的是精神上的隔膜与麻木: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希望自此破碎了,幻灭了。现实的故乡在“我”的眼中彻底显露,它是封闭的、麻木的,故乡的人民在封建礼法制度和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已经丧失了精神上的生命力,少年时的好友闰土也已经和我“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希望”破灭的时刻,也就是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消失的时刻。作者写到“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希望彻底消失了,故乡不再能够引起我的期待和希冀,我不再有精神上的留恋,“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更可怕的是,我与故乡之间完全隔离了,我陷于孤独和绝望之中,“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本来是非常明丽地闪现在我眼前的,但又“忽地模糊了”,那个浓缩着希望的画面在心头消失了。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样的绝望之中,希望又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照临了。“我”在离开的过程中意识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个象征着希望的画面重新展现在眼前,“我在蒙陇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很显然,海边圆月下戴银项圈的小英雄的画面,与《故乡》的“希望”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希望浓时,画面便很明丽地闪现出来;希望淡化乃至消失时,画面也就消失不见。作者心头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全部凝结在这一画面和形象之中。可以说,整个《故乡》就是一个寻找“希望”,但是“希望”破灭,只好离开故乡,在离开之后又最终找到“希望”的故事。当然,这还只是圆月这一画面与“希望”在结构上的呼应。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消失了的希望和画面,又会重新出现在本已绝望的“我“的心头?文末有几句令人费解的话——“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到底该怎么理解?这个转化过程如何产生的呢?转化后的希望还是原来的希望吗?要理解这一转变的过程,就必须分析、理解这一画面(即“希望”本身),才能真正了解作品结尾暗含的意旨。
二、“圆月”代表的是怎样的“希望”
小说中写道,“我”从未去过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显然是“我”的想象。这种想象发源于少年时代闺土为我描述的海边生活,它多姿多彩,充满着浪漫的诗意与天真的意趣:五颜六色的贝壳、夜间守护西瓜、用胡叉驱赶猹、潮汛来时的鱼跳……值得注意的是“我”对此的感叹: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原来“我”的少年生活是封闭在“高墙”之内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才是“我”少年时的真实生活。闰土带着他的故事来到“我”身边,为我打开了另一个完全不同于“高墙”之内的生活视野,引起了“我”无穷的想象与希望。说到底,这个“希望”,是少年时代起就产生的对一种自由而精彩的生活的期待,这种生活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之外,是另一种不曾真实存在过的广阔生活。这种生活通过少年的“我”的想象与提炼,最终凝结成了圆月下海边沙地小英雄的画面。《故乡》结尾写到“我”将希望寄托在后代(宏儿和水生)身上,期望他们过上一种“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其实仍然是对少年时代就确立的“希望”——一种自身经验之外的广阔而自由的生活的期待——的发展与坚持。只不过少年时代那个凝结成画面的“希望”朦胧而优美,年少的“我”对此还没有清晰的理性自觉,而成年的“我”的“希望”,多了一种理性的思考与自觉而已。
我们可以说,这个“希望”从一开始就具有想象性与象征性。在想象中,这种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我和闰土之间没有等级和隔阂,两个年少的友伴心心相印,充满诗意和希望地生活着。“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风景如画,给人以优美、壮阔而又皎洁肃穆的美感;“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以及“项带银圈”的“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钢叉向猹刺去的画面,则充满了少年人的朝气与希望,有一种清新刚健的气象,洋溢着无穷的生命力;由于那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是我的好朋友闰土,就便整个画面带着一种友情的光泽与气温,带着人心的温暖与淳朴;最耐人寻味的是偷西瓜吃的猹没有被小英雄叉中,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我以为这其中有一种少年人的天真与童趣,又带着一种人性的温暖与厚实。这画面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和谐的温暖的,人的形象富有生机、充满希望,而作为背景的大自然,则是优美而宏大的。
很显然,“我”,并没有真正到过海边,圆月英雄的景象不是亲见的,它只存在于回忆和想象之中,它是一种想象性和象征性的存在。少年闰土的到来,让“我”发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而且还赋以这个生活明丽的画面与形象,成了内心的美好象征。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理解为什么小说末尾写到的“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一句话。因为这个“希望”,一直是由自己想象与虚构出来的。
虽然具有虚构的和象征的特性,然而,这个画面所代表的“希望”却产生了一种批判性及超越性。正是在对另一种精彩而自由的生活的想象中,“我”发现了现实的封闭与鄙陋,少年的“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足与遗憾:终于知道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我”和朋友们原来“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种对比及其诱发的想象,在少年的心中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批判的力量,借此否定了“我”和朋友们原来的生活,而生出一种对于新生活的期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虚构和对比的特征,、让这各画面所代表的“希望”远远超越于现实之上,变成一种恒久的批判力量,变成一种永远难以褪色的心灵的召唤。这个“希望”本就不在现实之中,而超越了现实,在现实之上,它永远那么优美、精彩、自由,充满了诗意与生机。这颗少年时就种下的“希望”的种子,任凭时光流逝,风吹雨打,依然在顽强地发芽、生长,以致诱惑着成年的我回到故乡,带着多年的想象与期待,去验证心目中那个“美丽”的故乡。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象征了人本身具有的精神上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的渴求是长久的,难以轻易被现实所否决。如果少年时的“我”的希望只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希望”,则有可能在暗淡的现实面前褪色。然而,“我”之所以在接触故乡的现实并感到绝望之后,最终依然能够生出希望,不就是因为从小就种下的这样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渴求么?那个美丽的、浪漫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满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友谊与善意的画面,不就成了埋藏在我心底的一种超越性的期待么?
三、为了“反抗绝望”的“希望”
现实可以暗淡,让人绝望,而期待却顽强存在着。小说末尾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并说“我的愿望”很“茫远”,比闰土“崇拜偶像”的希望还要茫远得多。希望虽然“茫远”,但有着强大的召唤的力量。因为从少年时代以来,圆月下海边沙地小英雄的形象就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内心,让我永远难以心安理得地在“高墙的四角”之内生活。这个形象与画面成了二种永恒的召唤。鲁迅在其诗剧《过客》中曾描写过客的耳中永远传来的那“前面的声音”,召唤着过客永远向前,永难停下,义无反顾。鲁迅没有点明这“前面的声音”的来源与成因。而在《故乡》中,这“前面的声音”,这永远引诱人向前的召唤,却是当年由少年闰土所带来的期待与希望。它绵亘在“我”的生命的内部,早已化成了“我”心灵的一部分;它在消沉与绝望时会变得朦胧、模糊,但又总是会在心头响起,因为它是“我”的批判性的动力之源,更是“我”的永不沉沦的精神故乡,它扎根在儿时就有的记忆之中,永难磨灭。正如文中所描述的:“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这个“美丽的故乡”,这个经由闰土触发而想象的“希望”,永远存在于自身之外、现实之外,从一开始,它就是“我”所未曾经历过的另一种广阔的生活。既然它在自身之外,就永远不能凭借一己的经验将之彻底否定,因为自身之外的广阔世界,是一个有着无穷可能性的世界,是一个待于众人探索和改造的世界。这也就为“希望”留下了重生的可能。无论自己如何绝望,感到“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乃至模糊了“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感到了希望的虚无,但毕竟不能彻底否定希望。因为希望在自身之外的,是在于将来的,它存在于人们对外在世界的实践和探索之中。这就可以理解《故乡》结尾那句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参考文献:
①孔庆东《鲁迅是语文的金钥匙》,《语文建设》2013年第11期。
篇4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遍一遍地读了《鸡毛信》这篇文章,了解了时期小英雄海娃的英雄事迹。我深深地被机智,勇敢的海娃所吸引,被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时期,小英雄海娃接受了一项送鸡毛信的任务,可途中遇到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他把羊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才躲过了敌人的严密搜查。当敌人要吃羊时,他怕敌人发现鸡毛信,深夜便带着鸡毛信逃走了。但不幸再次被抓,他努力挣脱,成功的把敌人引入了埋伏圈……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真想跷起大拇指对书中的小英雄说一声:“你真了不起!你是我们小学生的骄傲!”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在遇到危险时能够随机应变,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勇敢沉着冷静的与敌人做斗争,有惊无险地将鸡毛信送到了指定地点。
篇5
可谁给猫栓铃铛呢?
全常鸦雀无声。
故事到此结束。
这个故事,我还想狗尾续貂:
有一个素来以勇敢闻名的小老鼠,打破了沉寂,自告奋勇,我去。
这位先驱者去了,铃铛没有挂上,自己却成了猫咪的美餐。
老鼠家族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追认这只老鼠为烈士,并封为十佳少年。
老鼠家族的作协、艺协等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方式,用文字、用歌舞、用绘画甚至用墙报,歌颂这位勇敢的小老鼠,一边用舌头舔着刚刚享用每餐后那油乎乎的嘴唇,一边表达自己对小英雄的无线敬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个老鼠牺牲了,千万个老鼠站起来。他们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
英雄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可一个个或大或小,或少或老不同性别的英雄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猫的脖子上,依然没有铃铛。
可怜的老鼠家族,倒是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可家族命运危在旦夕。
这时候,鼠群中出现了一些杂音,首先是烈士的亲人,悲伤欲绝的哭泣声,继而这杂音感染了一些知识阶层,他们的加入,让这个声音汇成小合唱,悲鸣蔓延。
马上政治嗅觉灵敏的政治家们敏感的觉察出这不和谐的声音,像瘟疫在毒化着家族的意志,于是,出于鼠道主义的考虑,将他们送到医院做长期治疗,一直到他们的内心能感受到英雄的伟大,生为鼠民而骄傲,生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自豪为止。
而老鼠家族的一些官员们,因为英雄辈出,业绩突出,加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立场坚定而不断升迁,其人气如灿烂的昨夜星辰,让人仰慕!
英雄的赞歌,可以鼓舞人心,也可以自欺欺人。
喜欢将丧事办成喜事的民族,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民族,而自欺欺人的民族,永远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民族。
篇6
首先我们有请大英雄,让大英雄告诉我们:什么是英雄?是那些胆小怕事,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不敢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叫英雄吗?“错!大错特错!英雄,是对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人的一种称呼与赞美。”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新闻材料:“一日,某大学学生在河边散步。发现一名儿童不慎落入水中,便想也不想舍身相救,将儿童救上岸后,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落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哇!好感人哦!这不愧是英雄啊!
ok!刚刚呢,我们说了大英雄,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中学生要怎样做才是英雄呢?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但就要看你是否可以做好了!比如说,当某地发生地震或其他灾害时,我们应当主动做一名小志愿者,帮助那些需要疏导心理的同龄人,以及提供衣食上的帮助,并为他们补补落下的功课,这种行为也是小英雄的作为哦!
所以今天我们的“英雄剧场”特意提醒一下广大中学生哦!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英雄,那么你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英雄?英雄有哪些行为呢?作为中学生,我们又有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篇7
鸡毛信观后感 我看了《鸡毛信》、《毛委员送棉衣》、《水缸的秘密》等红色经典故事。
《鸡毛信》里的主人公是海娃。有一天,海娃的爸爸给他一封鸡毛信,叫他快点送去。海娃赶着羊下山去,在路上遇到了抢粮食的鬼子。海娃把鸡毛信藏在老绵羊的尾巴下。鬼子把他抓住了,让他带路。到了晚上,海娃偷偷逃出去了,半路上他把鸡毛信不小心丢了,在回去寻找的路上又被鬼子抓走了。天亮了,鬼子让海娃带路去三王庄。海娃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海娃很机智勇敢。比如:“他把鸡毛信藏在了那只带头老绵羊的尾巴下面”;海娃装作大人的声音说“喂牲口的!”,从鬼子手里逃了出去。我要向他学习:遇到困难、危险不要害怕,要动脑筋想办法。
鸡毛信观后感 星期五下午,我们观看了一场老电影——《鸡毛信》。看完之后,我对《鸡毛信》的主人公——十二岁的海娃充满了敬佩之情。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时期的故事。海娃是放羊娃,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他担任着站岗放哨的任务。秋天到了,庄稼丰收了,附近炮塔里的日本鬼子又出来扫荡了。海娃看见了,以把消息树拉倒的方法告诉村里的老百姓。一次,海娃的爸爸收到了炮塔里八路卧底的信,信上说炮塔里敌人不多,是攻打的好时机。于是,海娃的爸爸赶紧写了封鸡毛信,叫海娃把鸡毛信送给附近的张连长。海娃赶着羊群向张连长所在的村子走去,路上碰见了鬼子,他与鬼子机敏地较量,经过重重危机,终于把信交给了张连长。最后,炮塔被攻毁了,还抓到了炮塔里的日本鬼子司令呢!
看完电影,我们都被海娃的临危不乱、大智大勇所折服。我们仿佛也身临当时的情景之中。当海娃遇见鬼子时,我们替海娃娃捏了一把汗;当海娃把信系在领头那只羊的屁股下时,我们为海娃拍掌叫好;当海娃成功逃离鬼子据地时,我们替海娃高兴;当信落在地上时,我们几乎想叫海娃回过头去捡起来……当把鬼子的炮塔端了以后,我们都欢呼雀跃。既替海娃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兴奋,又替八路军又打了个大胜仗而欢欣鼓舞。
欣赏着海娃的聪明机智,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算起来,我们和海娃是同龄人。我们现在呢,不愁吃来不愁穿,只要一门心思读书,还整天嫌苦嫌累的。或许还有人会时不时在父母怀里撒娇呢!而小海娃呢,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岗上站岗。被鬼子抓到,宁死不说出八路下落,还巧妙地把敌人引入了伏击圈。试想以现在的我们处于那个时代,别说与鬼子周旋,就算走两三里山路,说不定也会退缩呢!所以,海娃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这里,我要向小海娃敬个礼,并要由衷地赞叹一句:“你,是真正的小英雄!”
鸡毛信观后感 这是一个描写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那时候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英雄故事,这只是描写其中的一个。
故事发生在充满了硝烟的战场,中华大地迎来了巨大的浩劫。在后山沟里有一个名叫龙门村的村庄,村里有一个叫海娃的小男孩,他是龙门村民兵中队长老赵的儿子,他和他爸爸一样也领导着一个团队——龙门村抗日儿童团。
篇8
前言: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对加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机会,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传统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手段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被动的接受语文教学知识,学生对教学内容完全缺失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掌握,在教学中缺少相应的课堂互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缺乏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建立小组学习的意识,使课堂中学生不够积极的负面情绪相互影响,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意识的产生,同时语文教学课堂缺乏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对合作与竞争的认知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评价环节重视不足,通常在评价环节教师的评价方式简单不注重方式,使评价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还有可能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的产生,教师通常简单的对课堂教学中较为听话的学生进行表扬,严厉批评课堂教学开小差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解,这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只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
2.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2.1 注重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合作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形式包括游戏合作、竞争合作、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等等,丰富的合作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合作学习当中[1]。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科学的合作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些花生道具和小松鼠、鼹鼠的面具,使学生扮成松鼠和花生还有文中的鼹鼠,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中的对话进行小松鼠找花生的游戏,由于文章中没有确切指出最后松鼠找花生的结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文中的结果进行联想并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学生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语文教学内容,并通过自己努力的思考与联想给文章设计出一个结局,这种有效的合作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合作中,还通过思考与研究为故事编造了合理的结局,充分的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2.2 小组合作,培养合作能力。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2]。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王二小》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的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小组学生课下自行搜集和王二小相似的一些抗战小英雄的故事,在课堂教学时将小组故事进行分享,学生应采用讲台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分享,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后积极主动的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最后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举出自己小组的讲故事候选人,学生们在课堂将自己搜集到的《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鸡毛信》、《刘胡兰》等关于抗战时期小英雄的故事进行分享,分享过程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王二小等小英雄们肃然起敬,此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都自主的进行搜集资料,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篇9
李?
一场突袭巴蜀的8.0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而感动,我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而震撼,我更为地震中的小英雄而感动。当地震袭来,那些稚嫩生命的安危,是怎样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在灾难面前,那些孩子们的英雄故事,又是怎样感动着中国人民!
“敬礼娃娃郎铮“。在汶川地震发生十多个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他的名字叫郎铮。郎铮对照顾他的解放军某部的医护人员说:“我也要当警察,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当温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小郎铮时,他给温总理也敬了个队礼。目前,很多网友推荐他做奥运火矩手。同时,也尊称他为“敬礼娃娃”.
年仅9岁半的林浩,在接受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林浩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他与小朋友一起逃出了教室。“逃到走廊上时,我被两名同学压倒了。当我使劲爬了出来后,发现两名同学都昏迷了。我拉出其中一人后,把他背出去。这名同学之后与母亲团聚。”将一名同学救出险境后,林浩又勇敢地折身回到走廊上,再次抱起另一名同学,逃出险境。这期间,身材瘦小的林浩由于力气不足,还不幸弄伤了手臂。 在背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14岁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时他的妹妹也跟他们在一起。 经过几天的寻找,3个孩子还是没有找到父母,他们开始与映秀镇转移的群众一起朝都江堰走。“我们在路上走了7个多小时,走的全部是小路,桥下面有条小路可以走”,林浩说起艰辛的7个小时显得轻描淡写。 “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给林浩检查的医生昨天告诉记者。一直到昨天,姐妹3人还没有自己父母的消息。小小年纪的他也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9岁、11岁……如花般的年龄,正需要呵护的年纪。然而灾难当前,这些年幼的孩子,却用坚强和勇敢,诠释着生命的勇气,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他们的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受灾人民的心中,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小英雄的这种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精神使山河为之哭泣,大地为之动容,他们的这种精神也让我深深地敬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就是我在地震中的那份久久的感动!
篇10
关键词:少年英雄宗教家庭
英雄和英雄崇拜,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根据《辞海》的解释,英雄就是指杰出的人物,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导群众的人。英雄在古汉语中,原指的是在体格方面格外健壮的禽兽,其能力强于其他同类,并且能够以一抵众。捷克作家伏契克在《论英雄与英雄主义》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小鬼当家》系列中的主角凯文,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他却每每在关键时刻以弱胜强,把对手打击至狼狈不堪,最终维护的是家庭的完整,收获的是亲情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讲,凯文是以少年英雄的身份捍卫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即正义战胜邪恶以及对家庭和亲情的坚守。
凯文同匪徒的战斗,是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模式。其母题可以追溯到《圣经・旧约》中大卫杀死巨人歌利亚的故事。在以拉谷(位于以色列境内)的战役中,“大卫的弹弓射出一颗小鹅卵石,在巨人的眼上打了个正着”,“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歌利亚砍去。只一挥,就剁下了他巨大的头颅”。而《小鬼当家》系列中幼小的凯文跟两个成年匪徒之间的战斗,无疑就是大卫与歌利亚决战的现代翻版,凯文所保卫的家就成了现代的以拉谷。
原型学派学者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一书中提出神话中的英雄必然要经历三个阶段:分离阶段、考验阶段,回归阶段。借助以弱胜强的叙事模式,凯文在历经失去家人、与匪徒争斗、与家人团聚的不同过程,也是完成了英雄成长的三个过程。
一、孤独者的自我觉醒
英雄是被作为孤独者来加以界定的。在《小鬼当家》第一、第二集的开始段落,导演就设置了小主人公凯文与家人的对立。凯文的哥哥巴斯无疑是他最大的对立者。第一集中,因为凯文没有自己的那份比萨,巴斯愚弄了他,才导致了凯文与家人进一步的对立。在表现家庭矛盾的这一段落中,导演在结尾部分通过一个横摇的主观镜头,夸张地表现了凯文与家人的对立关系。
除了家人对凯文的孤立,在凯文开战以前,社会也成为凯文的对立面。在第一集中,当母亲到达巴黎以后,通过电话向芝加哥的警察寻求帮助。官僚的警署职员在经历了一番扯皮之后,终于派出了一名警察去凯文家查看。可当那位警察来敲门时,凯文把他当成了“可怕的”铲雪老人,导致了警察的误判。导演通过这个段落,一方面非常合理的表现了凯文作为一名未成年人的稚嫩与无助,另一方面也从文化层面宣告了英雄与社会的决裂。
从17世纪开始,来自英国的移民到达美洲以后,逐步摆脱了英国宗教上的追害,继而衍生出了新教。基督教新教与传统的欧洲基督教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允许个人可以不通过教会而直接和上帝进行沟通。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国人的个人主义观念。在接下来的段落里,作为孤独的少年英雄的凯文,来到了教堂,他希望从上帝那里找寻胜利的信心和勇气。在跟铲雪老人解除了误会并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凯文终于找到了决战的信心。
二、决胜“以拉谷”
1.少年英雄的成长
在凯文与匪徒真正进行决斗之前,导演通过两处情节的设置,表现了少年英雄凯文的成长过程。而在这些段落中,导演将西部片中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这部儿童喜剧片中。第一处是凯文坐着雪橇从楼上滑落到雪地里的场面,通过主客观镜头的来回切换以及摄影机机位不同变化,使这一简单的下落过程被表现得如同动作片里的追逐场面。西部片里牛仔的马被替换成了雪橇,凯文坐着雪橇从楼上落下,如同牛仔对一匹野马的驯服过程,也代表了凯文开始向成熟迈进。
接下来是凯文到商店买牙膏的段落。凯文在商店遇到了铲雪老人,因为害怕老人的“追捕”而误拿了牙膏,被店员和警察追赶。在此段落中,商店承担了西部片中酒吧的功能,追逐也就从商店开始展开。此时的凯文就如同西部片中的牛仔,身处在法治尚未健全的西部,突破重重封锁逃离了店员和警察的追捕。而警察摔倒在地的无能表现,更加承托了对凯文的英勇。
2.决胜的过程
《小鬼当家》第一、第二集的段落,导演通过夸张的演绎手法,极大地凸显了凯文的神勇无比,这一方面是喜剧片所赋予的特殊功能,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令人欢欣鼓舞的表现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凯文这一英雄形象深深烙印在了观众心中。影片先是通过多处细节造成了少年英雄凯文的孤立,再经过一系列的难题促使凯文逐渐自立自强起来,决定凭借个人的力量保卫自己的家庭。在从教堂获得了精神支柱之后,回到家中,凯文自信地说道“这里是我的家,我要保卫它”。
在《小鬼当家》系列中,通过种种情节的设置,导演向观众传达出了浓厚的家庭观念。美国社会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价值观的动荡与混乱之后,到八九十年代又重新回到了崇尚家庭伦理的道路上。凯文这一形象无疑成为了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坚强护卫者。在凯文重重的惩罚了两名匪徒之后,直到影片的最后段落才给警察打电话,更加凸显了创作者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在影片叙事结构的设置上,凯文与匪徒的决战段落只占影片内容很小的一部分,而导演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笔墨来表现少年英雄凯文的生活环境以及成长过程,无疑对英雄的成功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决战的场面固然精彩,但它只是满足了观众的视觉,而对于角色的性格刻画与影片要传达的价值理念,无疑要靠影片开始的铺垫来完成。
三、回归家庭
当决战完成之后,英雄的结局大致有两种。一种的孤胆英雄式的离开,另一种是经典的大团圆结局。《小鬼当家》系列由于是喜剧片,再加上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必然要选择后者。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导演也在向观众传达家庭观念的重要性。每当小凯文获胜之后,他便感到了胜利后的孤独,表现出了希望与家人团聚的渴望。在第二集的结尾。凯文站在纽约最大的圣诞树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希望与家人相见。与影片开始段落叛逆的凯文所不同,在历经了种种磨砺之后,小英雄凯文成长了,也更加懂得了家庭与亲情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