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15 11: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业形势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就业形势分析

篇1

现在的会计学职业,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需求缺口还很大。会计的层次很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较大的证书,比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样很快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当然,拥有名牌院校的学历证书,对就业而言,如虎添翼。

会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一、国企或外企 如果你的会计专业知识掌握还不错,自己又比较愿意适应那种较为忙碌的生活,就业时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些单位。在这些企业里面,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压力,但压力也会变成继续努力的动力。

三、公务员 近几年国家机关每年都要招考公务员,对那些从小就有治国理想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感觉能忍受公务员的清贫生活,并且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有较浓厚的兴趣,可以在每年毕业前参加公务员招考考试。

四、高校教师 教师每年有至少三个月的带薪假期,还可以享受稳定的福利待遇。如果你从小就有教书育人的志向那就更合适不过了。在选择高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前景,而不要只看重暂时提供的某些条件。建议选择那些在学术上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学校,即使待遇稍微差一点。女孩子做教师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会计经验的积累

一般读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出来了,如果没有关系的话,很难找到会计类的工作。但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广泛。在工厂可做跟单,仓管,出纳、会计、财务、可以进银行做柜台,可以去会计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当实习生等…

篇2

关键词:就业 再就业 就业形势 行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 城乡结构 再就业结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就业。我国有13亿人口,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要、都复杂和艰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继续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十报告中又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我们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是影响我市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上看,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市就业形势仍较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其良性循环。

一、唐山市就业再就业形势分析

(一)从总量上分析

我市就业形势总体基本稳定,就业和再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到201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40.1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25.30万人,比上年减少3.0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9.86万人,增加14.70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5.01万人,减少了6.07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7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低于省达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控制在了社会可以承受的幅度以内。

(二)从结构上分析

1、行业结构就业情况

第一产业2008年从业人员128万人,2009年129.2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18万人。2010年128.35万人,比上年减少了0.87万人;第二产业2008年从业人员158.20万人,2009年170.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1.7万人。2010年165.1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4.94万人;第三产业2008年从业人员125.30万人,2009年132.8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29万人。2010年141.0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8.22万人。从行业就业结构情况看,行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步提高,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人数最多。

2、所有制结构就业情况

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007年39.58万人,2008年39.21万人,2009年38.83万人,2010年39.57万人;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007年4.38万人,2008年3.35万人,2009年3.83万人,2010年3.54万人;城镇其它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007年33.15万人,2008年35.28万人,2009年39.16万人,2010年40.91万人。从所有制结构就业情况看,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基本处于减少趋势,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在逐年增加。

3、城乡结构就业情况

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007年77.11万人,2008年77.84万人,2009年81.83万人,2010年84.0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07年330.20万人,2008年333.66万人,2009年350.35万人,2010年350.57万人。从城乡结构就业情况看,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在逐年增加,表明我市在就业总量保持增加的同时,就业质量也有所提升。乡村从业人员在逐年增加,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正逐渐向城镇转移。

二、唐山市就业再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就业形势较严峻

从总量讲,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压力仍然很大。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5%,07年为4.15%,08年为4.17%,09年为4.10%,2010年为4.06%,2011年为4.0%,近些年虽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4.0%以上。所以,就业形势仍较严峻。

(二)资源型重化工结构比重过高,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骨干行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体系。年工业增加值,均占全市GDP总量的60%左右: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占全市就业人口的50%以上。也就是说,我市多数就业岗位依赖于这些重化工产业来提供。而这产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构成较高,都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投入同量资本吸收劳动力的数量会相对减少,甚至会绝对减少。结果是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却相对减少,失业率不断提高,这是造成我市就业压力大的症结所在。从上面行业结构就业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市多数就业岗位由第二产业的重化工企业来提供,就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三)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比重较低,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截止2011年底,我市民营经济单位个数28万个,其中,民营企业2.06万个,个体工商户25.94万个。总体讲,数量偏少、规模小。对劳动力吸纳率较低。2011年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20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的47.5%,其余多数属于国有、国有控股和集体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民营企业不足一半,远远低于其他兄弟城市。

(四)技能人才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造成结构性失业

从供需总量看,目前全市仅铸、车、铣、钳、焊工每年需求缺口就达2万人。随着曹妃甸工业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到2008年技工缺口达12万人,到“十一五”末,缺口达到20万人。从结构看,目前我市高级、中级、初级技工比例为3:57:40,全国平均水平是5:35:60,而发达国家比例为35:50:15,相比之下,我市技术工人技术等级结构差距明显,高技工比例明显偏低。

(五)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较慢

我市小城镇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至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2.14%,虽然高于全国水平,但与全国同类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且一些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小城镇的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大多数小城镇仍处于形态建设阶段,且有“千镇一面”的现象。较低的城镇化率阻碍了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延缓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速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应对唐山市就业再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由于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依赖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岗位的影响非常大。我市作为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结构尤为紧迫。

(一)产业结构调整应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

我市作为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重化工产业占主导,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较低,目前就业比重也较低。因此,我市扩大就业的关键,是加快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怎么转型和发展,作为唐山市来讲,必须立足实际,一方面是在充分发挥现有重化工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向深加工、精细加工和关联产业发展,实现上游产业的资金密集型与下游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的有机结合。这样,既发挥了现有优势产业的优势、优化了结构,又增加了就业。而不是甩掉现有重化工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如陶瓷、食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加快推进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信息通信和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应重点扶持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

发展微型和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一个就业增长点。目前一个统计上的规律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是其全部企业的99.5%以上是中小企业,二是微型和中小企业平均就业人数为9至15人。然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每千人口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在40至55人;全部劳动力在灵活职业、微型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在65%——80%范围。而生产力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行政管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每千人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并且在灵活职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就业劳动力的比率也要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例。到目前为止,中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仍低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50和60年代的水平。为此,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微型和中小企业。而其关键是政府有关体制的创新和行为的规范:一要放宽对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和经营的政府限制;二要减轻税费,废除抑制微型和中小型发展的收费与罚款体制;三要形成促进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制,全面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应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所有制结构调整应在继续搞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应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举措来抓,突出发展与提高并重,积极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努力创优发展环境,为此:一要大力推进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即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引导民营企业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实行现代化管理,引导企业破除作坊式、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二要制定符合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即出台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民营企业制定并实施奖励措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民营企业制定并实施限制措施。三要改进招商引资工作促民营经济发展。即加大对大项目(投资额在亿元以上)和外向型项目的引进力度,特别是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出口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项目,为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切实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四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主要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继续优化政策环境,增强民间投资信心;强化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城乡结构调整要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就业为目标

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坚持农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副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和运输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二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创新城镇管理和建设体制,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促进中小城镇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向城镇集中,使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三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继续深化户籍、土地管理和劳动制度改革,清除制约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加强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民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培训及维权服务。

(五)再就业结构调整应鼓励非正规就业

一要根据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制订和实施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优惠措施。二要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承担为非正规劳动组织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服务、指导、管理等职能。三要设计与灵活就业形式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方式。要很好地解决社区服务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问题,解除从事社区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保山;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陈乐一;扩大就业的思路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3]孟祥学;安徽省就业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篇3

关键词:动画专业 就业需求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22-02

随着全球影视文化的繁荣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画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良好市场。放眼国际动画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动画片制作的范畴,其应用还包含建筑动画、电影后期、网络多媒体及电视栏目包装等多个新兴领域。这对我国高校的动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动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动画人才的需要。实现高校动画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了解社会相关领域对动画人才的不同需要以及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来培养动画人才,已成为我们动画教育工作者急需认识与思考的课题。

1 动画各领域就业形势与人才培养分析

1.1 建筑动画方向

“建筑动画”也成为“建筑漫游动画”,是指利用电脑三维建模软件和相关影视制作软件创建的以表现建筑空间结构、建筑外观、建筑环境及建筑内部装饰、建筑相关配套设施、建筑相关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为主的虚拟影像动画展示艺术,并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广告宣传、工程投标、建设项目审批、政府展馆的地区环境介绍及未来远景规划、古建筑保护与复原等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如火如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建筑动画已成为我国现今三维动画人才培养输出的第一大出口。

(1)建筑动画行业情况。

目前国内制作动画的公司大多都是以制作建筑动画为主,如目前国内最大的制作鸟巢、水立方的水晶石影视动画公司、火星时代遍布全国,广西也有几家这样的公司,如光影动画、意图动画、兰海科技等一线的动画生产公司,且基本能达到几十人的规模。由此可见,这个行业是三维动画人才的主要就业渠道之一,也是目前广西区内推动三维动画发展的主要原因。

(2)薪金待遇。

目前我国建筑动画的制作价格平均在400元/秒左右,深圳河北京等IT业密集地区可以达到800元/秒的市场价格。建筑动画工作人员在广西区内月薪3000元以上,在发达地区或如水晶石等大公司的月薪会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

(3)同类院校中开设此专业情况。

同类院校中南京艺术学院专门开设有“建筑动画漫游”这个专业方向,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各大高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或多或少的往这个方向培养。背景的大部分业界权威培训机构,如“火星时代”和“水晶石”都将“建筑动画漫游”列为专项培训课程之一。

(4)专业特点及能力培养。

在建筑漫游动画中,每一张效果图则相当于单帧的动画画面,而整部建筑漫游动画的制作远比单张效果图的制作要难的多,因此,懂得识图并制作效果图是完成动画的基础。其次,该行业对设计师电脑操作的速度有很高要求。另一方面,设计师须熟练掌握AutoCAD、3Dmax、Maya等三维动画软件及相关的影视合成软件。建筑漫游动画产业2000年进入我国市场,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技术水平逐渐成熟的同时,市场对该产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针对动画的真实度、画面色彩、节奏、镜头语言及片头片尾的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制作建筑漫游动画的高手大多不具备美术功底,这就需要我们的动画专业能为此补充大量的高品质且具备纯熟技能及艺术审美的人才储备,已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的需要。

1.2 传统动画片方向

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指的是利用拍摄、绘制及电脑制作等手段完成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动画片一般分为电视动画片和电影动画片。

(1)动画片制作行业情况。

我国的动画生产包含原创动画片和动画外包项目两部分。动画外包项目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且基于中国低成本的现状,动画外包项目也主要面向国外动画公司,主要承接三维动画、二维动画的批量生产。目前,我国市场对于动画片制作人才的需求量处于缩水阶段。2013,我国动画播出的总时长为26万分钟,仅为2012年播出总时长2/3。尽管由2010年至2012年间,全国电视动画总播出时长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截至2013年11月,我国对动画制作人才的需求已达到供大于求的程度。

(2)薪金待遇。

尽管如此,现阶段,我国依然是全球动画片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动画片普遍品质都较低,且能在市场上运作盈利的片子很少。根据不同的分工,动画片制作的工作人员月薪2000元至10000元不等。

(3)同类院校中开设此专业情况。

由于国家近十年来对动画这一绿色能源产业的关注与支持,不仅同类院校开设动画制作专业,全国几乎每所院校也都开设有动画专业。

(4)动画片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

动画片是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虽然和一般影视作品有区别,但追根溯源,其本质是一样的。如要将动画片做好,则必须回归到影视的本质,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须注重剧本、讲究镜头语言、动作表演等因素。

因此,在具体实施上必须做到几方面:第一,动画片的内容必须紧密与市场接轨,考虑市场的需要与受众的需要。“全球动画片市场的最大受众群体是儿童”这一点是被反复论证的;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不能既面对儿童又面对成人。第二,不能单纯的以做动画短片为目标,需要考虑市场的整体运作链条。第三,目前国内的动画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注重画,而不考虑动”。我国的动画片要跟上世界主流动画片的步伐,就必须改变动画片即美术片、动画片是以画为主的观念,真正让画“动”起来才是我们动画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第四,因为动画制作是一门技术含量极高的工种,每一个环节之间都需要高度紧密的结合,因此,在人才培养上需注重“传承”,注重连贯式教学,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习。再加上目前我国对动画片制作人才的需求没那么大,介于该专业方向的精专性,所以人才培养需要走精专路线。

1.3 游戏开发与制作方向

根据媒介的不同,游戏包含网络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等。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时代的来领,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十年,游戏产业将成为我国赢利最高、规模最大的绿色产业。随着我国各地游戏产业园区的建立,游戏行业的市场异常繁荣,游戏行业已成为我姑动画人才输出的主要就业渠道之一。《三国杀》《魔兽世界》等游戏常年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收益颇丰。据中国游戏工委的初步统计,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规模约800多亿元人民币,相比2012年603亿的收入水平,客户端游戏领域仍在稳健增长。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开设此专业的不多,南京艺术学院是其中一所开办游戏专业的高校之一。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游戏制作中的前台工作,如角色设定和场景设定、建模与绘制工作及过场动画制作。游戏行业的薪金是动画专业其他方向的数倍,且根据工种的不同,薪金也不一样。如过场动画、游戏开发的整体策划等年薪可达几十万元。

1.4 电影后期制作方向

电影的兴起让电影后期制作的工种孕育而生。在一部成熟的投资量中等的电影中,基本能保证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时长为影视后期动画,在好莱坞大片中后期动画的比重会更大,甚至整片都为电影后期的动画制作。

(1)行业情况。

目前,国内能进行商业运作的的电影后期制作公司如奥菲、华强、环球数码、水晶石等多集中在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尽管目前国内的后期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总体实力距香港等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2)人才培养特点。

首先,由于该领域属于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且国内制作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人才需求量较小。其次,电影后期的核心技术是“三维动画与实拍合成技术”。由于在多数情况下,与实拍结合都需要模拟真实自然,因而对于三维的表现力是个极大考验,如同是周星驰先生导演的电影,《功夫》与《长江七号》相比,因为后期制作团队的不同,二者画面品质差别很大。再次,电影后期的人才培养应采取“分工种培养,一专多能”的教育模式。无论是造型基础还是色彩基础,该行业都要求学生具备具备扎实的审美功底,需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知识和电影后期动画制作技能,能适用于影视后期制作的各环节,同时又具备某项专长,如调色、角色设定、角色建模、场景绘制等。

2 结语

除了以上四个人场培养方向外,网站多媒体制作、电视节目包装、影视广告方向也是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之一,并随着影视行业的繁荣和媒体技术的不断渗透而渐渐成为了一股股不可忽视的服务地方建设的文化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将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人民生活为己任,紧跟时代的脉搏,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尽自己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吴彤,蒋劲松.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 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作者简介 张海涛(1972-),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5)金彦平,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本文是2006年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截至到2007年,江西省年末总人口为4368.41万人,乡村人口为2629.78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1%;全省就业人员为2369.55万人,其中,乡村就业人员为1669.0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70.4%。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然是江西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出现的新特点

1 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地区间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江西省乡村从业人数为1678.58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数仅为897.51万人,农业从业人数占乡村从业人数总数的53.4%,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且,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劳动力;江西省农村住户全年人均纯收入4097.82元,人均工资性纯收入1660.98元,比上年增长11.5%,占人均纯收入的40.5%。外出务工已成为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 农村劳动力继续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2007年,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6.9万人,比上年增加45.56万人,增长7.8%;全省乡村从业人数1678.58万人,比上年增加25.51万人,而其中,农业从业人数897.51万人,比上年减少40.24万人;工业从业人数272.21万人,比上年增加40万人;建筑业从业人数129.89万人,比上年增加19.62万人。农村劳动力继续加快向工业、建筑业等非农产业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生积极变化,工业园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省政府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促进工业园区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工业园区用工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江西省劳动保障厅还开发了专门的应用软件,全面推近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6.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146.3万人,增长26.1%,省外转移就业480.6万人,增长5.86%,实现了省内转移就业的增长率高于省外转移就业的增长率的战略转移。2007年,全省为91.5万名农村劳动力免费开展了转移就业培训,其中,向工业园区输送了农村富余劳动力23.47万人,工业园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到2007年底,全省所有县乡全部启动了“签订两个合同、建立三个台账”的工作,其中94个工业园区的3738家企业与1232个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就业招聘合同7465份,涉及25.7万人;94个工业园区的3272家企业与747家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培训合同4470份,涉及21.6万人;1378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台账,登记人数1394.5万人,有5490家企业建立了用工需求台账,登记学员54.9万人,建立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账的有785家,登记学员39.6万人。

4 以培训促进就业的方式显见成效。2007年,江西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工程,以培训促进就业。这些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其就业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例如,2007年,全省接受阳光转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有25.2万人,转移就业人数为22.8万人,转移就业率高达90.6%。

(二)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就业方式仍较单一。目前,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这两种方式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也不外乎这两种方式,但在对2007年江西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中发现,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仍较单一,具体体现在:在家务农的农民,还大多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收入约65%来源于种植业;外出务工的农民,绝大多数进入了制造业和建筑业,通过出让自身体力来获取报酬,承担的大多都是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体现为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就业。究其原因,主要与农民的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有关,以外出务工的农民为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民的知识、文化及技能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务工农民的素质与城市产业多样化和高级化的需要不相适应,城市里的新的产业和高层次的就业门路无法打通,因此他们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

2 就业信息缺乏,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较少。现今影响农村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就业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江西农村劳动就业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由于文化素质低,市场观念淡薄,鉴别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差,容易产生盲动,而如果缺乏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必然导致就业率低、就业挫折甚至就业失败的结果。目前,由于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不健全,与外界劳务市场联系较少,得不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或获得信息也难以到乡、到村、到户、到人。目前,江西多数地方农民外出务工,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许多农民都是靠亲戚、朋友、同学、老乡介绍这种渠道,还有一些农民是很盲目地先出去,到城里后再找,撞运气,就业概率很低。

3 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然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但就业行为仍体现为个人行为,组织化程度低,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剥削农民工的剩余价值以及不按协议兑现工资,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限制农民工的人身自由等。虽然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有大量五花八门的中介组织,但受利益驱动或跟踪服务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弱或根本没有保护,甚至一些中介组织以谋利为目的,不惜采取欺诈的手段欺骗求职者,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当前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机遇

1 政府重视,政策扶持。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

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它当作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民生问题来对待,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农民和农民工的权益。江西省政府按照构建和谐江西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2007年8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江西省政府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合同、三项管理、四个对接、五项激励政策”的工作思路,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并按照上述工作要求,加快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政策体系。

2 加大培训力度。随着政府对技能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培训意愿的加强,农民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有利于提高农民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和鉴别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3 江西省正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在农业和农村内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江西省农村就业面临的挑战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战场――城市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正在下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正在减小,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由粗放型扩张阶段向集约型发展阶段过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资本或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明显下降,因为资本积累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工业产出的增长必定高于劳动需求的增长,而城市新增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在加剧。由此,在供需矛盾的作用下,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在下降。

2 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将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当前,正在爆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给我国出口拉动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大量出口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有关分析报告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08年10-11月,珠三角的需求务工人数减少了8.6万人,降薪、裁员已成为广东省诸多公司应对危机的手段。据报道,在东莞和温州等地,这些曾经容纳大量农民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已有不少企业纷纷减产或减薪以维持经营,甚至不少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的危险,这种情形将催生大量农民工返乡,这些农民工将面临着重新失业。另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11日至27日,广州站发送旅客同比增加12.8万人,广东开始出现因企业倒闭而引发的农民工集体返乡潮。

3 近几年高速发展的国内房地产业目前也进入调整期,劳动用工需求大大减少。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国内房地产业包括建筑业以及与之关联的搬运、家装等行业也曾经是农民工工作的主战场,这些行业的发展衍生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进入调整期,建筑业的劳动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概率不断减少,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江西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和乡镇企业,并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2007年,江西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占51.5%。当前的这种经济形势,将给江西省的农村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三、促进江西省农村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有效就业,提高就业概率,要继续坚持省政府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合同、三项管理、四个对接、五项激励政策”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着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尤其是向当地企业、工业园区和新型产业转移,加快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政策体系,积极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领域和空间。

1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以增产为目标,而不是面向市场、不是依据资源禀赋的特点来发展农业,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显露出来,农产品质量低、成本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缺乏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为农业内部就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应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档、专用性强的农产品,这种调整也必然要求更多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引致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按照我国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资源禀赋特点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就要求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而这种转变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江西省是一农业大省,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由此,可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可立足江西生态气候优势,发展茶、蚕、果、菜、药等高效经济作物;立足江西优良水资源优势,发展虾、蟹、鳗鱼、珍珠等特色水产品;立足江西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优势,发展珍稀产业、绿色产业;立足江西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城郊农业。大力发展粮油、生猪、水果、茶叶、水产五大主导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

2 继续大力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的综合改革和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衍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积累,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有关专家测算,仅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两项每年即可创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

江西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省份,应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广播电视、科技普及、文教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且,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以满足发展现

代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业的需求,鼓励返乡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其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的概率。

3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工业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我国,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扩张城镇就业容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也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同样,江西省也可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来努力提高城镇工业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4 要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新渠道。最近,国家对两千多种出口产品实行限制政策,并在限制手段上,实现东、中、西部有所差别的政策,以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江西省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机遇。面对这一重要机遇,江西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力度,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加快江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新渠道。

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

两会期间,200多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每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类院校开设的主干专业之一,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分析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寻求对策,对体育类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2005届、2006届、2007届、2008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登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大量大学生就业的文章。查阅2000年-2009年所有中文体育类期刊有关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择业以及就业指导方面的论文,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2、调查访问法。对省内体育类院校的相关部门、部分教师、我校体育系2007届、2008届毕业学生及部分其它院系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

3、问卷调查法。为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共设计三种问卷,毕业生问卷、体育系教师问卷和在校学生问卷。发放毕业生问卷10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80.00%,发放教师问卷30份,有效问卷29份,有效率为96.67%,发放在校学生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98%,合计发放问卷总数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有效率为92.73%。

三、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毕业生人数逐年累计增加,社会需求趋向饱和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资源的数量大大增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大学生的存量迅速扩大,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创出新高。但社会用人需求没有明显增加,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临重要困难。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积压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要素配置的特征是: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等。这样的课程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拓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出现毕业生择业的困难处境,导致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3、就业期望过高

很多的大学生则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择业意识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在毕业后择业方向的选择上有82.6%的选择“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只有9.8%的选择去“私营、民营企业”,仅有4.9%的选择“自主创业”。有22%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个别毕业生找不到合意的,甚至宁可呆在家里。

4、自身素质影响就业

由于入学时文化底子薄,面对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各类考试体育专业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以今年选调生考试为例,成绩最好的同学也未能进入我校参加考试的前三分之一;专业素质方面,大学期间运动量减小导致身体素质降低,专项技术的不突出,导致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优势。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要

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就必须对现行的体育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应适当缩减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扩充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康复保健专业,开创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传媒等专业。同时,必须加强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建设。首先,在目前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要彻底改变“重术科轻理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传统竞技项目轻非竞技项目,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传统认识,增强人才培养体制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其次,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强化计算机和外语教学,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社会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按需生产”;再次,提高现有专业的办学层次,适量创办本专业的博士、硕士教育点,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人才

2、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传统的单学科教育,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渊博学识教育,只重视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素质教育。致使培养出的一些学生,既没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又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的能力都偏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加强通识教育,努力为培养基础宽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设置辅修专业,开设选修课,特别应增加针对公务员考试一类的选修课,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开展益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学得知识,陶冶情操;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总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较单一,学生要以专业为基础,努力学习社科类的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拓宽自己就业的渠道。

3、努力培养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精神、实施创业教育,不断完善创业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创业知识包含三个方面:综合性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因此,加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在学生系统掌握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可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史学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增强选修课的弹性。可增设体育创业指导课,把创业综合性知识和所需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增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程。同时,对教学内容也要做相应调整,减少空洞的说教,增添应用性强的内容,实施案例教学。

4、调整就业心态,要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

转变学生非体育教师岗位不去的观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首先是面向体育教育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寻找就业机会。而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小。目前,高中以上学校需求较少,体育教师基本饱和,需求大部分是初中和小学。城市人才需求不多,而广大的农村缺额较大。特别是这几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教育异军突起,急需补充大量的师资力量,这既是社会需求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毕业生服务的新领域。毕业生也可以在体育产业、社区体育、健身咨询服务、教练员、考研、读二学位、公务员、管理者、从军、公司企业、自主创业、营销等领域进行就业尝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篇6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 学生就业 地方应用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28-01

地方本科院校的宗旨在于为地方经济和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所以,这一类院校又被称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反而越来越低,呈现出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影响了学校的顺利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排除因就业难而造成的发展障碍。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就业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学生、学校、社会企业三方面的原因,只有具体而实际的分析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才能据此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1.1 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是参与社会就业竞争的主体,就业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不满足或者不适合社会企业的需要,或者学生对企业的岗位不接受,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在心理上的自我定位偏差。 这是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锻炼,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信,顶着本科毕业生的光环,无形中抬高了自己的层次,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从事辛苦的职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眼高手低的错位现象,甚少考虑自身的条件局限和不足,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的认识自我,忽略了横向区别和差距。(2)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满足社会需求。这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企业和毕业生之间最为突出的矛盾,表现为学生的专业技能低,业务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岗位要求,不能达成人才的供需一致,从而造成就业失败,直接影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率。(3)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满足企业的整体需要。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不仅考虑专业能力,也考察对方的综合素养,在满足对方专业要求的基础上,一个综合素养高的应聘者成功择业的机会更大,作为应聘者,只有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方面都满足要求才能胜任岗位。当前,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生对自身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不重视,表现为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人文修养低,对社会和事物的认知能力浅薄,专业外的常识积累量少,表现出综合素养低下。

1.2 学校方面的原因

这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导者,学校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体现在学生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和定位方面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不鲜明。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满足社会哪些方面的需要,对学生未来的社会定位,这是任何一所学校首先应该撇清的办学理念,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就其学校的本身势力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进行深思,从而没有清晰的学生培养方向,造成学生的社会需要不鲜明,培养不具有针对性。(2)专业培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敏锐的洞悉社会需求的变化,仍然一成不变的按照以往的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从而使得大量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新需要,从而导致就业形势严峻。(3)学校对毕业生的宣传不到位。 为了给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毕业生的宣传和展示做得不够,没有让企业了解毕业生的能力,优势,风采等,不能对毕业生产生良好的感觉和印象,从而毕业生在择业时,企业对毕业生一无所知,在竞争中毫无优势。

2 解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措施

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率低和社会需求量大之间的矛盾,根据上述所分析的原因进行研究探索,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才能顺利的解决这一矛盾,从而排除毕业生就业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障碍。

(1)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应充分的分析社会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对专业进行设置,使得毕业生能在专业上紧扣社会需求,以便于满足社会的需要,使毕业生能顺利择业,同时,在人才的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开设中,尽量保证课程教学和社会需要的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开展课程教学。此外,为了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应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教学课程,保证教学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同步。(2)重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综合素养的提高。企业对毕业生不仅有专业技能要求,也有综合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活动、讲座、兴趣课程等,逐渐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人文修养、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素质,综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魅力。(3)大力开展企业实训。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保证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岗位需求不脱节,应大力推行学生实训,以企业的岗位标准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和强化,以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使得毕业的能力和社会需要同步,从而顺利就业。(4)毕业生的择业心里辅导。对毕业进行择业的心理辅导是内心增加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对社会岗位的认识,从而找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后续的择业过程中,对自身进行合适的,良好的定位,避免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现象而错失就业机会。因此,排除心理矛盾,自我剖析,对后续择业有直接的帮助。(5)鼓励考研,并提供学习条件。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满足继续深造的需要,鼓励参加研究生考试是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研究生考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所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为其提供学习场所和相关配套,提供一定的帮助和资讯,形成一套完整的考研管理办法。

3 结语

经过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分析,分析了造成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通过这些办法,能有效的避免和解决当前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继续稳步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燕林,林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形势,对策

随着我国高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就业人数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找工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的重头戏。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及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本课题组面向天津市多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和在校生展开了问卷调查。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等多家天津市高职学院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400名高职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与就业形势。同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及毕业生进行了访谈,以深入探讨高职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及生活情况。

一、高职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迈入大众化,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学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

1.高校毕业生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毕业生不再是人才“精英”,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宠儿”。就业模式也由“毕业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

从统计结果来看,通过扩招形式进行的大众化教育,使得日益增加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37.63%的毕业生认为“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需求结构性失衡,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需求总体呈平衡状态。但是,从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性别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的失衡问题。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时也面临供大于求的困境,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存在较低的认可度,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3.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就业压力增大。计划经济调控时期,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对于毕业生来说可谓“卖方市场”。然而,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来临,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社会需求的增加数量有限,导致毕业面临着“买方市场”的困境。

4.高技能、复合型高职毕业生受欢迎。用人单位青睐于高技能、复合型的高职毕业生。看重学生的政治身心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就业率的思考

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就业、毕业生创业等就业体制正逐步建立起来。

1.明确就业方针。党和国家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针是: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面向基层,适应和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应不断明确和完善就业政策和措施,积极拓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对所在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满意度如下表所示:

对本校提供的职来生涯规划表示“满意”的学生只有26.32%。可见,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力度,改变过去就业指导重心只放在就业信息、就业自荐材料制作和面试技能技巧这些普遍性问题解决方面,就业指导除了集中授课、开办讲座、报告等,还应职业测评、职业咨询辅导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

3.鼓励自主创业,提供宽松环境。政府应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出台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的政策,提高政府对高职教育及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列如免除创办企业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进一步完善贷款资助政策等措施。

4.不断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应注重从专业课教师中选拔合适的教师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以弥补一般的就业指导教师对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悉的不足。通过与企业合作,通过分层、分段培训,使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走进人才市场,走进用人单位,了解社会用人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等信息,使之能较好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学与科研,提高职业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4]。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实施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学生择业观念,从社会、学校、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刘洋.当前高职教育招生与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党报,2006.1

[2]于琳琳.高职生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赵丽萍.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篇8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 就业 市场化 应对策略

目前,国家推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随着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放开,在就业市场化边缘徘徊多年的师范类毕业生开始真正过渡到市场化,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如何提高师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在促进其充分就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形势分析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面临的挑战。

随着师范生就业市场化的推进,就业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师范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师范毕业生人数增多,教育部门职位饱和使师范毕业生面临膨胀性失业;国家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界限;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研究生和非师范类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受到欢迎,分割了师范就业市场份额;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批在岗低学历师资通过接受培训和深造巩固了其市场占有地位;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基础的大学生毕业市场体系的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加剧了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带来的机遇。

当然,师范生就业市场化也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师范生就业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后,学生的就业由原来面向单一的教育系统变为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任何单位,大大地加强了师范生的就业面。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对扩大就业产生强有力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国家确定“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将教育从幕后推向了前台,教育法、教师法相继出台,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国家政策上得到了保证。私立学校的兴起与发展,为师范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师范生就业的放开,户籍制度的改革,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逐渐取消,使师范毕业生可以到非毕业生生源所在地的任何省市工作,对志愿到农村及西部地区任教的师范生国家还出台了特殊的优惠政策。

二、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就业市场化的应对策略

师范院校要积极结合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根据就业状况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前,众多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落后,理论与实际脱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些社会需求量不大甚至不需要的专业依然每年大量招生,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却严重滞后。在扩招过程中,许多学校仅仅从办学效益出发,根据学校办学资源确定招生数量,对社会的需求考虑甚少,更谈不上深入研究。

为解决这一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进行课程改革。

各师范院校要不断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就业指导部门反馈的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模。应渗透“新课改”的精神,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把教学目标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来。在课程设置上,扩大选修课的比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达到学生共性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效果。

2.加强教学基本功锻炼,提高职业技能。

师范生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完成教学工作的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的能力等。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组织能力不强、知识面狭窄、兴趣单调,难以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口头表达能力差,语言组织缺乏逻辑性,普通话差;不善于板书、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教态不自然、课堂应变能力差等。应通过有针对性地多开展诸如演讲、辩论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多开展模拟课堂教学、三字一话比赛以及课件制作比赛来促进学生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多给学生独立组织活动的机会来提高其开展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3.探索开放型办学模式,开展民主教学。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师范生选择进入非教育行业工作。为适应新变化,一些师范院校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开放型办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两年或三年学科专业知识后,在第三年或第四年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是否接受师范教育,获得师范专业学士学位或专业学士学位。这种办学模式更加尊重学生的选择,与世界教师培养模式接轨,值得借鉴。各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师范生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最终形成科学、完备、切实有效的办学模式。

(二)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学校必须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畅通用人单位信息渠道,推行全员化就业工作机制。学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计贯穿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鼓励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从事教学工作,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一部分学生继续学习提高学历,引导一部分学生在教育系统以外的更广范围内就业。

1.建立新型合作的就业市场工作模式。

就业工作不仅是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责,也是学生、用人单位、高校等多方面主体的互动,因此师范院校应建立校内通力协作、校外密切合作的新型就业工作模式。在这种新型模式中,学生和用人单位是主体,高校为中介和服务机构,教育和人事主管部门为组织者和协调者。

从校外合作来看,师范院校应注重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加强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与政府部门、教育、人事主管部门的沟通和支持,重视和发挥校友会的影响力和推荐作用。可以以毕业生教育实习为契机,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举办双选活动、基础教育改革与研讨活动等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由此与用人单位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通过优秀毕业生来孕育和巩固就业市场,用高校良好的声誉来开辟新的合作关系等。

从校内合作来看,高师院校应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并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一方面吸收校内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从事就业指导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吸收校内心理学等专业的人员,除择业辅导外,还可进行个性分析、心理测验、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2.贯通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以咨询和信息为中心内容的就业指导全过程。

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应摆脱原来纯技术指导的狭隘,贯通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全过程,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等更高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使就业指导工作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就业指导应下沉至低年级,从开学伊始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组织有益职业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毕业前夕再重点进行政策、程序、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可以采用课堂授课、团体咨询、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现场模拟等形式,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气质、能力、兴趣等突出个性化辅导。

三、师范生自身对就业市场化的应对策略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就业形势,师范毕业生应该以自身素质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增加就业机会开拓新局面;还要进行科学、长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师范类毕业生在充分掌握学校开设的专业课外,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非专业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除了掌握师范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外,还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英语及计算机水平特别是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师范毕业生就业成功的法宝。

(二)及时转变陈旧观念,打开就业新局面。

师范毕业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能固守原来的就业观念,不能一心盯着大城市、发达地区,或者教育系统中的公办学校和知名学校。学生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的特长,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使自己真正学有所用。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积极争取到教育系统外或省外就业,拓宽就业面;部分学生也可以参加考研,待条件成熟再就业;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尝试通过创业就业。

(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人生新蓝图。

师范生在入学后就要规划好自己将来打算的职业,并根据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素质不断努力。准备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就要提高教师应具备的技能水平,加强教育实习,为能使自己毕业后胜任教师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在系统外就业的就要强化自身的个性化素质,培养某方面的显著特长;准备继续求学的就要学好外语和专业课,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总之,面对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师范院校还是师范毕业生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及时做出各种应对策略。师范院校要深化改革,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而师范生则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就业期望,将自身理想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本贤.师范生就业市场分析及高校之应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45-46.

[2]刘伟,张迪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6):69-71.

[3]刁文彬,刘文文.论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7,(01):152-154.

[4]安静,朱玲.师范生潜在就业危机的原因与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06,(02):80-82.

[5]李娜.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及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4):101-102.

篇9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04-02

一、社会因素

1.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速都在20%左右,中国本就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每年待就业的人数不少于2000万,这虽为经济发展提供某些便利,但对每个就业者而言面临着巨大压力[1,2]。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力很可能处于供过于求的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势必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冲击,企业单位提高招聘门槛已是大势所趋,高学历并有工作经验已成为企业单位招聘条件的常见字眼,因此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被拒之门外。

2.经济发展影响。虽然全球正经受着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稳定的增长,中国的经济环境是稳定且良好的,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一定的失衡现象。房地产、钢铁、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和支柱产业,所以虽然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但并没有伴随着就业率的显著提高[3,4]。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失衡,劳动力大量涌入东部经济发达城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虽就业机会高,但由于就业条件艰苦,待遇低于东部发达城市,因此许多岗位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出现了“有人没地方去,有地方没人去”的尴尬局面。

3.用人单位提高就业门槛。随着社会劳动力资源的过剩,高校毕业生早已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不断在提高,就学历方面而言,海归研究生最受欢迎,其次是博士、硕士研究生、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其他本科生和专科生则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会现场甚至打出非211工程大学的学生不考虑的条件,虽有哗众取宠之嫌,但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除学历要求,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工作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对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方面不占任何优势。同时还存在一些用人单位不遵守法律制度,拒签就业劳动合同,养老金、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也全无[5,6],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

二、高校因素

1.高校教育质量下降。随着高校扩招,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的教学资源严重缺乏。专业教师队伍不足,加上目前高校对教师科研要求逐年提高,对科研考核体系完善,与教师职称升迁密切相关,因此专业教师教学时间有限,不重视教学,一心搞科研已不是少数现象。这样下来,课堂教学只能草草了事,加上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很少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情形联合起来,学生缺乏实践动手机会。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跟风,这些都导致了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严重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2.高校就业指导机制不完善。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变,高校诞生了一个新的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基本没有,大部分是兼职,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学习,教学水平及指导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中心机构力量不足、教学力量薄弱,工作机制不够成熟,把就业指导当作帮毕业生找工作的指导。就业指导的对象范围狭窄,内容层次不高,方式处于粗放型,缺少个性化的就业咨询等等,上述原因限制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应的作用的发挥。

三、个人因素

1.专业知识不扎实。大学生一旦步入大学校门,小学至高中长期处于被迫学习的压抑终于释放出来。高校的教学方法与小学中学完全不一样,小学中学时教师整天盯着学生不放松,学生一直处于被监管的状态下,而大学的专业教师只是在上课时与学生有所接触,下课后学生的学习完全自由,因此大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加上由于缺乏家长教师的监管,整日沉迷于网络,染上各种不良嗜好,比如抽烟、酗酒、网游或网恋现象日益严重。大部分学习态度不端正,心中只是想着混文凭,却将专业学习抛之脑后,甚至有些学生专业课挂红灯而不能准时毕业,专业知识不扎实,为将来就业埋下了隐患。

2.缺乏职业规划。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缺乏职业规划,采取“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7]。科学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前应做的关键工作,在学校期间客观地审视自己,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以及优劣势等,明确奋斗方向。如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那么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会感到手足无措。

3.就业观念局限。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依赖心理严重,独立自主能力差,就业时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将希望寄托于学校、父母、亲戚或就业主管部门。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过高,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8]。不少大学生就业观念狭隘,思想浮躁、消极,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脚踏实地的去成就自己的事业,只希望找到酬薪高、待遇好的单位,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求职面太窄。这种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正是求职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同时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很严峻的就业问题,但早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政府现在已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大学生村官就是例证。高校也逐渐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工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高校学生也在残酷的就业现实面前逐渐清醒起来,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信在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杨宜勇,朱小玉.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5-27.

[2]樊亚萍.以能力为本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30-32.

[3]袁永平,叶远兰,刘宏波.关于培养高校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39.

[4]郭鹏.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3-65.

[5]许凤英.提高学生素质是就业成功的基础[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5,(18):32-34.

[6]邵鑫,杨倩.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7:183-184.

[7]杨乐.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及其指导思想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8-49.

[8]叶玲.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46-48.

篇10

中国白酒行业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

从1997到2004年间,中国白酒产业逐渐从中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过渡,很大一部分过剩产能被剥离出来,当前正处于黄金增长期。产品结构的变化,中低端产品的产能被剥离出去,实现了从中低档酒向高端酒过渡,相应的提价带来的效应使白酒产业规模在增长。

在烈性酒的消费上,全球消费最高的国家是英国,烈性酒在整个酒水消费中的比重占到了18%~25%,在大部分国家,比如日本,烈性酒在整体酒水消费中的比重占到了10%以上,与目前我们国家的白酒消费水平比较吻合,可以预计,中国白酒的消费量进入了一个平稳的阶段。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用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人口结构的变迁是引领白酒消费最重要的因素。白酒消费最主要的人群年龄在35~44岁之间,这个人口结构的比例在2005年到2015年之间会保持增长。以日本为例,在35~44岁之间的人群,人口比例在增长或保持较高水平的时候,对烈性酒的消费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当35~44岁这一人群,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的时候,烈性酒的消费量也在下滑。目前,我国35~44岁这一人群的人口结构最有利于白酒消费。从2015年之后,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调整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很可能会面临白酒消费的下滑,白酒的销售也会出现下降。目前的形势是消费量在平缓的增长,消费价格也在增长,带动着整个产业规模的增长。我们预期在未来的5~8年内,中国的白酒行业会继续增长,到2015年的时候会出现变化。

未来中国白酒产业是波动式增长

白酒产业最典型的一个特征是政务消费引领商务消费,商务消费再引领个人消费。政府GDP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长,随之也会带动白酒消费的增长。白酒消费量和白酒消费的规模跟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成正比关系。我们看到,随着GDP增长以及中国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长会带动白酒消费的继续增长。从未来看,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持续波动的状态。过去的3~4年中国经济都在持续高速增长,未来3~4年中国经济可能要经历迂回曲折的过程,处于波动状态。在波动的时候,就意味着白酒企业在经济的高峰期可以高额盈利,在整个经济的低谷期,也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波动,白酒产业在未来将呈现波动式的增长。

中国白酒产业是一个中等竞争强度的产业

中国白酒企业的数量在逐年递减。数据统计,1998年时,中国的白酒企业有1400多家,到现在只剩将近900多家,这个说明整个白酒产业在不断进行调整。调整的背后,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等知名白酒品牌在中高端市场销售额的快速增长。2006年的数据显示,这四家企业当年的销量只占当年白酒总销量的8.8%,收入和利润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5.4%和13.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白酒产业在不断增值,产业结构在增值的过程中,整个产业内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在上升,这进一步肯定了产业增长的大趋势。所以说,中国白酒产业是一个中等竞争强度的产业。

在一个中等竞争强度的产业里,白酒企业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产品的优化。茅台、五粮液和国外像轩尼诗这样的知名烈性酒品牌相比,差距还很大,产品的发展空间也很大。中国经济的增长会带动白酒产业需求和消费量的增长,高端白酒市场规模不容小视,高端酒的提升空间很大。另外一个就是白酒板块在股市的表现。自年初以来沪深两市指数反弹高达50%,食品饮料行业反弹幅度4铴,高端白酒板块只有30%。白酒板块在股市中的表现应该引起白酒企业的关注。

白酒企业三个方向

多元化

白酒企业最典型的特征是现金流充裕,负债率很低,这为多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产权利益的改革,要么多元化,要么成为多元化的一部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平台化

据我预测,白酒行业以后会诞生一两个像LV这样的大企业,实现对各个品牌的管理,以整体的协同效应产生巨大价值,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有人会说,白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很强的传统意识观念,不容易被整台,可美国有一个产业和白酒业很相似,但它就实现了平台化――这就是美国的乡村音乐。美国的乡村音乐也非常具有地域和文化的特征,可现在所有的乡村音乐运作都属于时代华纳。中国白酒产业也会诞生这样的大公司,整合资源,在同一平台下,各个品牌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共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