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销售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堂销售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堂销售制度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课堂使用手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09-0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成为大学生喜爱的对象。手机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不但功能全面,而且可以迅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然而,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许多大学生走路、吃饭、上课都看着手机,尤其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对大学生的理想、学习态度、性格、心理等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一些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本文以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为出发点,深入探讨课堂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

(一)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较为普遍

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课堂上的学习基本是靠学生的自觉性,教师不会过多地进行干预,没有太多地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大学生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就会使用手机聊天、听歌、浏览网页等,影响课堂秩序。

(二)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

除个别学生有手机依赖症外,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是因为要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一些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是因为听不懂课堂内容,觉得太难学,听不进;一些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今后就业没有什么帮助,课堂使用手机让自己放松下;一些学生认为教师授课内容太枯燥,不生动形象;一些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来回答学生会的问题,等等。

(三)课堂使用手机存在偏科现象

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跟科目有一定的联系,多数学生会在选修课和公共课上使用手机,少部分学生在专业课上使用手机。大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占的学分比较高,对今后的就业也有很大的作用。

(四)课堂使用手机存在愧疚心理

独立学院大学生在面对课堂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愧疚心理,他们也认为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了学习进度和效果,错过了吸收知识的美好时光。个别学生会觉得对不起父母,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偷偷地使用手机。

二、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教师课堂授课

课堂使用手机一般是用来娱乐而并非用来学习,对教师课堂授课产生了影响。课堂上,有时手机铃声响起,部分学生玩手机,就会影响教师授课的激情,降低教学效果。教师如果对课堂玩手机的学生进行教育,就会打断授课思路,占用认真听课学生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如果个别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持不理睬的态度,那么教育效果就不明显。课堂使用手机也会影响师生关系。从心理上看,手机的使用削弱了现实中的师生联系,缺少互动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得到的反馈少,学生也更依赖于手机所传播的信息。因为缺乏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实需要,势必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的求知欲。

(二)降低学习兴趣

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学生被某门课程深深吸引住的时候,他们就会努力地去学习,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但是,如果一些大学生的兴趣在手机上,上课的时候拿出手机来聊天、玩游戏等,教师的授课内容没有吸收进去,对手机的兴趣比对学习的兴趣还要大,就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三)分散课堂注意力

课堂使用手机大大分散了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手机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即使手机没有信息,一些学生总忍不住拿出手机查看一下。课堂上,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能兼顾其他事情,才能够提高学习效果。但是课堂上频频使用手机,势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会减少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学生很难专心听课。

(四)影响身心健康

1.影响身体健康。课堂上使用手机,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出现疲劳、干涩,甚至出现迎风流泪、视力下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对颈椎也有影响;长期使用手机,会导致失眠、记忆力下降、情绪沮丧等。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课后也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沉迷于虚拟世界,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

2.影响心理健康。课堂上使用手机,逐渐形成对手机的依赖,如果本来学生性格是内向的话,那么会变得更加内向,把自己困在一个小世界里面,漠视他人,较少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交际能力会不断下降,对养成良好性格产生一定的危害。同时,手机上的信息参差不齐,个别学生难以抵抗暴力、黄色等不健康的内容,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

三、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

(一)从众心理的影响

科技在迅速发展,手机更新换代正在加快,款式和功能不断变化。一些同学看到周围同学拥有2-4部手机的时候,为了增强安全感,也要为自己购置手机,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一些学生好奇心强,追逐手机新品牌、新款式;一些学生喜欢攀比,看到周围同学使用了新款手机,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自己也想更换手机。当一个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都使用了微信、微博,大家在微信微博中进行交流沟通,为了确保不被边缘化,剩下的同学往往也会使用微信微博。

(二)自我约束能力低

进入大学阶段之前,每名学生都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紧锣密鼓的状态下学习,由教师来带领他们规划学习进度、设置学习目标、完成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认为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可以享乐了,加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改变,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自觉进行练习和思考,而不只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知识。大学生摆脱了父母的管教和约束,可以自由地安排大量的课余时间,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理念,没有对未来进行规划,学习目标模糊,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缺乏学习动力,于是,他们为了打发时间,转向了娱乐,在课堂上,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手机上。

(三)教师的课堂管理相对宽松

许多大学教师认为,大学生跟高中生不一样,要求不用过于严格,课堂氛围可以相对宽松,只要不发出声音来影响到别的同学听课,教师对于课堂使用手机没有过多的约束,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没有挂科就行。

(四)心理因素导致沉迷手机

大学生性格差异较大:有的非常害羞,有的不善言辞,性格孤僻,有的容易生气等。他们还面临着各种压力,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课堂上使用手机,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缓解压力,就将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内心很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爱,但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他们无所适从,开始寻找自己的世界,为了避免现实交往中的伤害,就沉浸于手机交流中。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他们的情绪起伏还较大,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远离了父母的约束,一些大学生自由地享受着大学时光,他们没有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方法,学习兴趣不浓,沉浸在手机里无法自拔。而且,他们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评价,理想和现实出现矛盾的时候,他们会产生自负或自卑的心理,无法正确处理事情。

四、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独立学院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校园生活,营造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学圆了许多家庭的梦想,但是由于大学生远离家乡,要适应新的环境,内心的孤单无法排遣,就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找到自信心。学院可以举办奋发进取、勤奋好学为主题的讲座或班会,也可以举办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文化节活动、歌唱比赛、演讲活动、运动会等,真正做到有声有色。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分散他们对手机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培养他们爱校的情感。此外,还可以举办特色活动,比如:“无手机课堂”宣讲活动、“放下手机的课堂”海报评比等,让“无手机课堂”思想观念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并落实到大学生的行动中来。

(二)规范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

如何让独立学院学生具备自觉意识,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让学生真正回归课堂?除引导教育外,可以考虑用制度来规范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学校为实现教学秩序的有序性、教学效果的成效性,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

在具体的规范上,可以采取倡议和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第一,班级召开“手机远离课堂”主题班会,号召同学们课堂上认真听课,关闭手机,学生会在教室、宿舍等人流量大的海报栏进行宣传,并向同学们发放倡议书,进一步净化课堂风气。第二,避免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任课教师要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教育和制止,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进行管理,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学生不服从任课教师教育和管理,在课堂上因为使用手机与任课教师发生口角或肢体冲突的,给予相应处分。第三,创建无手机课堂。班级可以制作一个大的手机存放袋,里面还有一个个小的存放袋,小袋子里面都写有名字。上课之前,学生把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机,放入写有名字的小袋子里,课间允许使用手机。第四,为了尽量杜绝手机作弊现象,明确规定禁止将手机带进考场,加大惩罚力度。

(三)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1.端正学习动机。社会上的各种信息不断考验着大学生的自制力,学习动机激励着大学生进行学习。端正学习动机既是保证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基础,又是大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需要。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前就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好好学习,打好基础,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保持旺盛的精力,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真正克服课堂使用手机的不良行为。

2.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问题,就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大学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刻苦学习的观念,增强自制力,把自我管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纠正课堂使用手机行为,逐渐培养学习成就感。

3.明确学习目标。独立学院学生做到有所追求,不断激发内在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越明确,学习动力越足,课堂使用手机问题会越来越少,大学生就能做好学习计划,明确奋斗方向,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

4.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需要,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的浓淡说明了学生是否想学,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师应精心上好每节课,促使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5.优化学习方法。独立学院学生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找到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加激发出学习兴趣,使潜能得到发挥。而错误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现课堂使用手机现象。因此,优化学习方法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

矫正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不但要促使独立学院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要把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思想意识。应通过心理辅导,改变大学生原来的观念和意识,从而改变课堂使用手机行为。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逐渐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慢慢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做到自我接纳,充分发挥个人潜能,避免课堂使用手机行为。

(五)强化大学生学习意志力

意志力在独立学院学生成长成才阶段起着关键作用,它的强弱决定了大学生学业的成败,意志力与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计划性有着紧密联系。意志力不是天生就具备,而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培养大学生意志力的过程中,实践教育是重点,因为在执行意志力时,难免会犯做了决定后,迟迟都没有行动的错误;或原计划明明已经出错,不知道做出调整,还继续执行错误决定。大学生要用意志力来克服课堂使用手机的不良习惯,从而专心听课,认真参与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宗宇.手机对高校课堂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

[2]李莹,沈阳,金鑫.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0(11)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6RSA04)

篇2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承诺书的机会越来越多,承诺书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大家知道承诺书的格式吗?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学校食品安全承诺书,欢迎阅读!

学校食品安全承诺书1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隐患?例如,学校附近的小摊小贩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小摊的食物是否被来回车辆带起的灰尘所污染;饮用小摊的汤水是否干净等。这些都和我们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密切相关。近期,在我国其它地方出现多次食品中毒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为营造良好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以实际行动共建校园食品安全环境。特此,向全校学生发出以下倡议:

1、尽量在家里吃早餐,早餐吃饱、吃好。

(提倡家长自己给孩子准备好早餐,或让孩子到证照齐全的点心店用早餐。尤其不要以油炸食品、香肠、豆腐干等路边的不洁食品充当早餐,也不要到校门口吃早餐,既不卫生又不雅观。)

2、不从学校周围小摊小贩购买无卫生许可的餐饮品,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3、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不买“三无”食品(“三无”指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日期),不吃辣条和过期变质的食品。

4、讲究环境卫生,做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为建设温馨、整洁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做贡献。

5、学习勤俭节约的精神,无特殊情况,不带零用钱来学校。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参与到食品安全的行动中,合力共建校园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承诺人:

20__年__月__日

学校食品安全承诺书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饮食与卫生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有关规章制度,本着服务师生,安全第一的原则,特作以下承诺,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本食堂郑重承诺:

一、坚持广大师生人身健康安全高于一切,遵循“产品即为人品,安全就是生命”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始终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

二、遵守“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严格履行《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三、严格把好原材料采购验收关、索票索证关,建立购进、销售的可追溯制度;严格把好从业人员健康关,做到上岗人员必须具备健康证明;严格把好餐具用具消毒关,确保餐饮环境布局合理、卫生消毒设施齐全。

四、严格做到:原料不合格不入库、不制作,食品不合格不外端、不上桌。食品制作过程中,禁止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确保加工经营的餐饮食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

五、进入食堂的粮油、蔬菜等各种原料,全部实行定点采购,确保食品质量,且保证在运输、储藏方面无污染。

六、定时做好餐具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食堂用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食品实行“五隔离”:即主食与副食、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食,食品与鼠药隔离,不得混放;生、熟食刀案及冷荤配餐用具必须分开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七、置食品的橱柜、货架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

八、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九、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十、认真冲洗操作间灶具和地面,仔细擦拭餐厅地面和桌椅,重点为操作间墙壁、天花板、灶台、案板、饭台、厨柜、餐具、容器清洁,用具摆放有序,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食堂内无鼠、无蝇,无污染、无杂物及餐厅地面、门窗、玻璃以及周边环境卫生。

十一、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操作间。加强水源、电源管理,使用电器必须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线路,防止火灾发生,定期清洗水塔,保证用水卫生。

十二、要定期对食堂灶具进行消毒,定期打扫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灭蝇、灭鼠工作,认真做好防疫工作。

十三、邀请学校相关领导经常检查饭菜质量,抓好卫生安全制度落实,保证学生健康就餐。

十四、积极配合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自觉接受监督;提高本食堂所有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承诺人:

20__年__月__日

学校食品安全承诺书3学校学生食品安全关系重大,开学后校长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文件精神,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护在校学生身体健康,学校教师应教育学生不吃“五毛、一元小零食”,更不得制造、向学生销售此类食品,我校教师特做出以下承诺:

一、教育学生慎选甚至不吃“辣条”类调味面制小食品

销售的各类“辣条”类小食品,如各种风味、各种名称的“素牛肉”、“素鸡肉”、“素鸭肉”等,属于调味面食品,多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为原料,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剂和调味料加工而成,一般高盐、高糖、高油,不宜过量食用。在食品监管部门组织的市场抽检中发现,此类食品中过量使用防腐剂、色素,菌落总数超标,假冒厂名、许可证号等问题较为突出,应谨慎选购,杜绝食用。

二、科学选购饮料类产品,不制造销售三无饮料、冰糕等

教育学生购买饮料,应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尽量选购品牌企业生产的、不含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的矿泉水、纯净水、牛奶、果汁、蛋白饮料等产品。不可过量饮用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的碳酸饮料、果味饮料、奶味饮料,谨慎选购包装低劣、色泽鲜艳、勾兑为主(香精、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的低档饮料。

三、做到“两不、两少”

选购食品或就餐,应尽量到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包括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规范商店、餐饮店、食堂,购买有安全保证的食品和清洁卫生的食物,并注意留存购物凭证。不购买路边无证无照小摊贩售卖的卫生条件差,或原料来源不明、食品安全无保证的食品,不购买无标签标识、无厂名厂址的食品,少吃街边油炸食品,少吃路边生、凉食物。

四、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上级部门或学校发现有教师制造、向学生销售此类食品,定严肃处理、从严处理。学校、教师应教育学生远离“五毛、一元小零食及饮料”。

承诺人:

20__年__月__日

学校食品安全承诺书4为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营造我校良好的用餐环境,构建诚信和谐校园、社会,本单位特向广大师生和社会承诺:

一、场所许可经营。

在食堂悬挂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年审有贴标记、量化分级有等级标志)。学校商店悬挂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场所环境整洁。

二、宣传培训到位。

就餐场所张贴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和各项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消费承诺书或责任状;经营者知晓专项整治活动和建立索证索票及验收台帐制度意义。食品安全知识进橱窗、进健康教育课、进讲座。

三、原料采购使用。

采购原料应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不得采购和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肉及制品、散装无商品标签的食用油、调味品和非食品原料。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卫生要求。

四、采购索取票证。

建立索证索票及验收台帐制度。

1、索证要求:

⑴同食品原料进货品种相符的供货商的营业执照、有关许可证复印件,属定点采购的,签订供货合同(超市除外),并按上述次序装订;

⑵生猪肉、禽肉采购除前款要求外,另须索取定点屠宰企业出仓证明和检疫合格证复印件;

⑶建立有供货商供货品种、索证目录表。

2、索票要求:

⑴购进的食品原料须有标明供货商字号或市场摊位名称或同供货商姓名对应的签字的票据(发票、收款收据、白条等),要记载有品名、数量;

⑵超市购进须有小票;

⑶定点采购须有供货清单(记载有供货时间、品名、数量);

⑷票据整理可按原始或复印件每天装订或粘贴在对应验收台帐登记本背面备查。

3、台帐要求:

⑴每天进货后,凭票据进行逐一品各种进行登记、验收,签署验收人名字;

⑵登记栏目含品种名称、供货单位(具体到供货商字号或市场摊位名称)、数量、验收人签名。

4、查验要求:索证材料、票据、验收台帐登记本应能随时提供查验。

五、食品仓库管理。

存放的食品原料应分类、上架、离墙、离地,散装食品原料应有标签。不得有过期食品,不得存放非食品和杂物。有防鼠设施,地上无鼠迹鼠粪。

六、冰箱(柜)、冷藏柜管理。

有生、熟标记;分生食品、半成品、熟食品存放;定期除霜和清理。

七、加工过程的卫生。

食品原料在粗加工间或区域加工,分肉、水产品、蔬菜清洗池清洗;烹饪煮熟煮透,中心温度达70℃以上,生、熟分开盛放;加工烹饪成熟后至供消费者食用不得超过2小时。

八、食品销售过程的卫生。

配餐销售间使用前经紫外线消毒灯空气消毒,不得存放生食品和杂物。有专用食品留样冰箱,每餐销售食品应留样,保存48小时,并有记录。

九、餐具定时消毒。

有专用消毒设施、药具,并进行餐饮具消毒并保洁。

十、人员持证上岗。

上岗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能提供查验,工作衣帽穿戴整齐。

承诺人:

20__年__月__日

学校食品安全承诺书5为加强学校饮食卫生安全管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作如下承诺: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规定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

二、健全组织机构,配置专管人员。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校领导要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工作;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制订切实可行的'群体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科学、有序的处置;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全面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各项法律法规。

三、饮食原料及货物购进,严把质量关,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按要求详细登记食品进货台账。采购的大宗食品必须是通过正当渠道进购并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检验认证的产品。严禁使用散装食用油。肉类必须经过检疫。进购发票如实填写销售人详细居住地址、姓名。禁止进购无商标、无出厂日期、无厂名的假冒伪劣产品。

四、食堂及仓库内外,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应采取必需的灭(防)蝇、防鼠、防其他有害昆虫措施。食堂的贮藏室内禁止贮放有毒有害物品。各操作间必须有相应的消毒、防_、防尘、防蝇、防鼠、污水排放、垃圾存放等设施,严防食品污染。

五、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和库房。

六、食堂的设备和用具,餐具消毒由专人负责,餐具每餐后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洗刷和消毒。

七、做好潲水油的流向登记

八、保证所出售的食品卫生安全。完善食品留样制,不采购过期、霉烂、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和三无产品原料;四季豆类、野生菌类、出芽洋芋、青西红柿等蔬菜坚决不进入食堂;不出售凉菜和剩菜剩饭,不加工或使用感官状异常的食品和原料。禁止向师生出售_变过期食品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带毒带污染的食品。

九、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奖罚制度。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有关制度和规定及食品加工常识,并留有记录。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十、接受和配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食品监督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检查监督,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并对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落实。

十一、发生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要立即上报并保护好现场,不得隐瞒。凡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由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凡造成后果的,由国家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人所有民事及刑事责任。

食堂管理人是食堂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对食堂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必须严格执行以上各条规定。

篇3

一、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科室众多,财务要求口径不一

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包括饮食安全、物资采购、内控管理、帐务处理、审计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相关业务综合、复杂,涉及面广。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往往根据内设科室的职责范围分别由财务、安全、监审等多个科室负责管理。而财务管理作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贯穿食堂管理工作始终,是各个科室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各科室的管理重点各异,其对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这种要求口径上的差异很容易使得学校在相关工作中产生混淆。

(二)原材料采购不规范,普遍存在“白条”入账现象

当前我们中小学校食堂在采购原材料时,一般都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由学校自主选择供应商。校方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会因为某些主客观因素(比如交通、价格等)而选择一些相对来说营业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如个体经营户)。而这些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规范程度均不高,且无法开具合法的销售发票,从而导致学校食堂的财务账无法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要求杜绝“白条”入账。

(三)学校食堂内控管理不规范

1、食堂内控制度不健全

一些学校对食堂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仅凭经验进行食堂管理。从而造成管理环节上多存有漏洞,管理行为不太规范,甚至由此滋生舞弊行为。

2、食堂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首先,有一些中小学校虽然建立了完善的食堂内控制度,但却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非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在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而不问实效,使得相关制度形同虚设,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食堂管理人员基本上都由后勤和聘用人员由成,他们的专业素养不高,培训机会很少,往往无法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内控相关制度,造成学校食堂内控制度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的财务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的财务监管工作主要以内部审计的方式展开,但内部审计只是一种事后监督,无法及时发现学校食堂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且当前我们进行的内部审计大多是综合性的财务收支审计,而少有食堂财务专项审计。综合性的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多、范围广,审计组投入到食堂财务问题上的精力就难免有限,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就难免会有所疏漏。最后,对于我们审计报告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学校也往往不太重视,仅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予以整改。而对于一些普通的问题特别是审计建议,看过之后就束之高阁,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依然故我。而教育主管部门也忽视了对审计结果的后续跟踪管理,导致审计报告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当前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我们所有从业人员群策群力,不但要找出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作出针对性的布署,更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的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体系。而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作为中小学校的直接管理部门则更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基于此,笔者尝试着以教育主管部门的视角,在现行食堂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一套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系统。

(一)建立食堂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

集中所有涉及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有关科室,建立学校食堂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对于涉及学校食堂管理的重大事项皆由联席会议作出决定,其他普通的食堂管理事项在实施前先知会参加联席会议的其他科室,确认无异议后再予实施。对中小学校食堂工作的各项检查也统一由联席会议调派人员,以确保检查人员组成的合理性。通过联席会议将学校食堂管理事权和监管力量纳入统一管理,协调一致,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令出多门,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二)制订综合的食堂管理制度

将各级各部门制订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汇总并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实际情况,制订出一部综合性的,涵盖所有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相关工作的管理制度,作为本地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制度不但可以使中小学校明确上级部门对食堂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可以督促学校根据它制订出自身的食堂管理内控制度,规范食堂管理行为。另外它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的依据。

(三)定期培训食堂管理人员

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业务水平,并及时将最新的政策方针传达给从业人员。使各类管理人员了解学校食堂管理基本流程,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掌握本岗位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

(四)调整原材料采购方式,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

由基层教育主管部门汇总下属学校食堂的原材料需求,定期公开招投标引入有实力的原料供应商为下属中小学校食堂的原材料需求实行定点配送。通过此方式可以让学校获得长期稳定的优质原材料供应渠道,同时也解决了学校无法获得正式销售发票的难题。对于个别无法实行招投标定点配送的原料,除了交通不便的偏远学校允许其相关供应商在提供详细联系方式后开具领款收据,其他学校原则上都要求去正规商场采购,以合法的销售发票入账。

(五)强化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

1、对中小学食堂财务收支进行审核

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教育系统的推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成立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教育分中心(以后简称“教育分中心”),负责对下属中小学校的财务收支业务实行“见单审核”。因此,对于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将中小学校的食堂财务也纳入教育分中心的审核范围,将食堂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管环节从事后审计提前到事中审核,可以及时发现学校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食堂开支并予以制止。

2、进一步强化对学校食堂财务收支情况的内部审计

对中小学食堂财务实行3-5年为一周期的全覆盖轮审制度。审计组不但要根据现场审计情况对被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指出食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还要汇总当年所有中小学食堂财务审计整体情况向联席会议提交专项审计报告,为联席会议就中小学校下一步食堂管理工作布署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要关注被审学校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责成学校上交书面的审计反馈意见书或整改报告,并监督其落实。

3、将“阳光食堂”工作和财务监管结合起来

要求学校食堂将每天的菜单和所有原材料采购信息(包括供应商、单价、数量、金额)都公布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官网上。教育主管部门在网站后台数据库将各校原材料采购信息按财务要求分类汇总,并每学期与学校报表数据核对一次,确保学校食堂财务账上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与“阳光食堂”公布的采购信息一致。

(五)加强对学校食堂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由教育分中心建立一套学校食堂伙食成本组成结构分析的指标体系,根据学校上报的食堂支出报表进行横向(兄弟学校之间)和纵向(不同会计期间)分析比较,指引学校逐步降低食堂运行成本,改善伙食条件。

(六)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组织专项考核

篇4

一、成立高考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关耀忠

副组长:包春光

成员:董永奇、姜杰、田晓辉、于德江、王永成、赵颖、邵歧志、刘晓光、高三各班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召开高考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专门部署高考就餐安排和食品安全工作。

2、要求食堂各经营组按照食品卫生主管部门及学校有关制度和规定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学校将在高考期间组织专门检查和指导。

3、要求学校餐务办公室加强对食堂的日常监管并具体落实相关规定,责任到人。

4、审核高考就餐方案,严格监督落实。

5、制定学校高考期间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6、做好其他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三、具体要求;

1、食堂和超市的环境卫生:要求各经营组于6月5日前认真清理内外环境卫生,注重细节,不留死角。

2、食品原料采购与贮存: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严格落实原材料检验制度,把好原材料入口关;严格执行库房保管制度;严格按照夏季卫生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贮存。

3、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所有员工必须持健康证方可上岗;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发现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员工,一律不得上岗。

4、食品加工制作管理:粗加工、初加工、烹饪、面点制作等加工环节严格执行岗位要求与操作规范。

5、餐饮具清洗消毒:加强对餐厨具清洗消毒、备餐间消毒的检查,确保餐具厨具清洗消毒质量。

6、食品留样管理: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确保所有食品按规定及操作规程留样。

7、坚决禁用高危食品,严禁制作和销售凉菜(包括咸菜),早餐不得制作使用隔夜米饭加工的炒饭,不得制作使用豆角等作为原材料的菜肴,豆浆、牛奶等必须煮透方可销售;有针对性地提供品种多样、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饭菜,保证食品质量。

8、监督食堂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

9、严格执行学校关于食堂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就餐秩序安全有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

10、餐务办工作人员、各经营组负责人要全程在岗监督,切实保障考生饮食健康安全。

四、考生及工作人员就餐具体安排:

1、就餐地点:早餐:考生自主选择一楼或二楼食堂就餐;午餐、晚餐考生集中在三楼教工食堂就餐。跟车和保障人员在三楼食堂西侧餐室就餐。

2、就餐时间:

早餐:7:00---7:30 午餐:12:15---12:40 晚餐:17:40―18:20

3、高考学生食谱菜价:(附) 高考期间所有菜品均为小灶烹饪。

4、跟车工作人员就餐方式: 工作自助餐

篇5

关键词:学校;食堂;运营监管;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91-03

学校食堂,相对于社会上的其他餐饮企业来说,是较为特殊的餐饮组织,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教师以及其他科研人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中小学校则是推动科学技术前进的巨大保障。学校食堂运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间接地影响学校的教与学。

为了对目前的学校食堂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课题组在重庆、四川、山东、贵州、内蒙古、甘肃、浙江、湖北、广东等省市共发放3 100份学生调查问卷,回收2 960份,回收率为95.48%;发放380份教职工调查问卷,回收350份,回收率为92.11%。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在对学校食堂的整体评价上,51.72%的学生评价为一般,25.61%评价为较好,14.36%评价为差,4.59%评价为好;41.71%的教师评价为较好,30.86%评价为一般,20.29%评价为好,6%评价为差。在对学校食堂饭菜质量的评价上,55.37%的学生认为一般,20.24%评价为较好,16.66%评价为差,4.09%评价为好;43.14%的教师认为较满意,38%认为一般,10%认为满意,8%认为不满意。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学校食堂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要想进一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食堂的服务水平,构建一套有效的运营监管体系是其关键,也是进一步丰富运营监管理论的尝试,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借鉴。

一、学校食堂运营监管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监管就是监督和管理。学校食堂的运营监管是指监管机构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广大师生及其他人员饮食安全的行为。

学校食堂运营监管的主要特征有监管主体的多元性、监管对象的差异性、监管内容的复杂性、监管渠道的多样性。

监管主体的多元性是指学校食堂的监管可以来自上级、学校、内部、社会。监管对象的差异性是由于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别,进而引起学校食堂的监管出现不同,比如说幼儿园与大中小学校、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公立学校与私营学校。监管内容的复杂性是指对学校食堂的监管要从质量、安全、卫生、廉政等方面进行,相对其他监管来说较复杂。监管渠道的多样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监管理论的发展,监管的方法越来越丰富。

二、学校食堂运营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主体职责履行未完全到位。学校食堂的监管主体通常是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后勤管理部门中设膳食管理科,其主要职责有负责对食堂承包经营单位的运行、安全、卫生、服务保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后勤管理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监管职责履行未到位主要表现在:责任制度没有落实,权责不明;未能深入食堂了解情况等等。

2.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有效的监管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应当是一个分工明确、职责分立的多层次的相互配合的监管体系。学校食堂监管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销售卫生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卫生检查制度、顾客投诉受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等。完整的监管制度体系是学校食堂高质量运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学校食堂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都不够健全,使得对学校食堂的监管有心无力。

3.监管的方法和手段还相对落后。方法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等。手段是指为完成一定的目标或任务,所使用的一定技巧。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采取任何一种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导致一种结果。选择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可以达到最完善的结果;选择一般的手段和方法,就不会达到最佳的结果。学校食堂的监管工作也是如此。目前,学校食堂运营监管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阶段考核、会议制度、奖罚制度。这些方法和手段比较传统,效果不明显。

4.运营过程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学校食堂的承包有自办和外包两种方式。对于外包出去的食堂来说,其平时的运营状况,学校相关的后勤保障部门如不及时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管理,而是任由承包商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地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食堂所提供的伙食质量必然是非常差的,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的师生。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一部分学校食堂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运营,一部分学校食堂则仍然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下进行经营。于是,同样的监管方案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个食堂。同样的方案对于这个食堂是有效的,但对于另外一个食堂的话,则存在薄弱环节。

5.监管的合力和效果还不尽人意。学校食堂运营的监管来自上级、学校、内部、社会,监管主体非常多,但是尚未形成整体的监管合力。学校食堂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力量分散,必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监管部门众多,每个监管环节都会认为,我这里没管住,自然会有别人来管;反过来,如果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管,食品安全不出问题反让其他部门“搭便车”,破除这种职权交叉的体制势在必行。

三、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体系的构建

(一)外部监管体系的构建

1.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是指各级教育局。为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加强对学校食堂的运营监管,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按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着力推进辖区内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信用档案的建设。

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信用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校食堂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许可证书及变更信息、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学校食堂量化级别及其评定记录;教育主管部门现场检查笔录、监管意见书;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情况、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情况;举报投诉的记录、核实、处理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调查、处理情况等。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监管档案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同步更新量化分级、监管检查等重要电子档案信息,确保信息时效性,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各学校食堂运营监管情况,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堂的运营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学校食品安全的考核指标纳入教育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应每年联合各级卫生部门对辖区内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学生如何用餐的业务指导和督促,尤其是将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或者企业的学校,应加强对承包者资质的审查和日常管理[1]。

2.上级其他主管部门。上级其他主管部门是指食品药品监管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消防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物价行政部门、政府采购中心等。

学校应在食品药品监管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在食堂建立水、电、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食堂的工作不仅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还要做好事后处理。要按照既定的各种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处理事后工作。坚决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

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应由当地的工商行政部门、物价行政部门进行确定,以确保学校食堂的非盈利性。另外,学校食堂都拥有国家相关的财政补贴,当地的工商行政部门、物价行政部门还应监督资金是否得到落实,确保国家优惠政策能够顺利进行。对于以上两个方面的确保,可以采取在学校食堂附近设置公示栏、投诉信箱等方式进行贯彻实行。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学校食堂的经营模式,采用的都是对外承包经营。学校食堂具有公益性,关系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安排。因而,对学校食堂的承包经营者资质要求就显得更为严格。招投标必须实行公开招标制度。为保证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经营的招投标工作能够科学有力地进行,可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展开招投标工作。对承包者的要求,首先要懂行、有技术,最好是熟悉学校食堂经营,再者要热爱学生、诚信经营、盈利合理。对参与投标方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资质信誉,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核,要真正把社会上那些有良好信誉、有雄厚实力、对口且乐于为教育贡献的企业或独资个体经营者,引进到学校中经营食堂;把那些半路出家或一心牟取私利者拒之门外。中标的单位与学校要在政府采购中心的管理下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明确相关质量要求和处罚办法[2]。

3.学校及职能部门。学校及职能部门可积极组织宣传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卫生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餐饮卫生管理办法》等,也可邀请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到学校食堂,对食堂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要求食堂员工除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对食堂从业人员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操作管理水平。

学校及职能部门应制订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将食品卫生工作纳入日常的工作范围。学校食堂食品案工作计划应是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一部分。这个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基本建设的规划、维修方案、食堂卫生监督检查计划、食堂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学生体检及学生营养保健计划。学校及职能部门还应检查学校食堂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检查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证以及卫生知识培训证是否有效;检查食堂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设施情况;还应检查食品原料仓库的卫生情况,包括防尘、防虫、防暑、防潮等措施以及原料的卫生状况[3]。

4.社会其他监管力量。社会其他监管力量主要是家长代表。家长代表可参与一些比如维持就餐秩序、座谈会等。一方面,让他们有权随时随地地检查食堂的各项工作,包括饭菜质量、数量以及卫生状况,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宝贵意见。在学校食堂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畅通沟通渠道,缓和食堂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使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以便更好地促进食堂管理工作。

(二)内部监管体系的构建

1.采购环节的监管。学校食堂内部可设置采购监管部门。严把采购关,采用“农校对接 ”,降低伙食成本。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09]8号件精神。目前“农校对接”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学校食堂的对接,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这一双赢局面。它可以减少学校食堂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食堂采购成本,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为了降低伙食成本,实惠与广大师生,这一模式是有必要采用的。

在采购食品原材料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相关证件,禁止向无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安全法》第36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品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2.生产环节的监管。学校食堂内部可设置生产监管部门。学校食堂主要是为在校的广大师生服务,就餐人数相对稳定。为满足师生的就餐需求,食堂应当烹制出不同品种、不同口味的饭菜。学校食堂生产的大量不同种类、不同风味的菜肴,如何保证在几天、几周内不重复制作同一品种,就必须要加强菜肴品种的开发力度和创新能力。在学校食堂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食堂应制订可以使用的循环菜单,巩固加强现有菜肴质量管理;定期开发创新菜式,根据时令节气,及时调整菜品,适时推出创新菜品,以满足就餐人员的不同口味需求;根据菜单的使用情况,对菜单中各种菜肴进行分类统计,以便了解掌握各种菜肴品种成本高低和受欢迎程度,及时进行调整,使菜单设计不但满足就餐者口味需求,而且节约成本。食品加工要生热分开,物品的存放要通风,且分装。食堂内时时保持清洁,夏季做好蚊蝇的消灭处理,确保售出食品的食用安全。

另外,学校食堂生产监管部门应检查食堂上岗人员的相关证明,以保证食堂上岗人员必须先培训,先体检,合格后再上岗,无证者一律不准上岗。

3.销售环节的监管。学校食堂内部可设置销售监管部门,建立食堂饭菜价格调价备案机制。为了保持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相对稳定,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销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原料的价格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食堂饭菜价格调整备案制度。当原料价格过快上涨超过一定幅度时,食堂经营者可以向学校及职能部门申请调价申请。但每次调价品种,调价幅度必须限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当原料价格下调时,学校必须按规定降价,同时将调价的品种、调价原因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榜公布。

学校食堂销售监管部门应监督食堂是否严格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准时开饭,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或推迟开饭时间;开饭时,还应及时检查饭菜数量,确保足额供应。

(三)网络管理体系的构建

随着互联网和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对学校食堂运营情况的监管可以采用基于互联网传输的摄像头远程监控方法,让监管人员能够在办公室中通过计算机实时地对食堂内的工作进行监管,这极大地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增强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力度。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关注学校食堂的运营工作。学校食堂的普遍现状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低,并且员工工资偏低,留不住人才。学校食堂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是保障广大师生及其他科研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重要机构。如何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要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水平,在建议政府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离不开一套对学校食堂进行强有力的运营监管体系。本文在分析了学校食堂运营监管存在的问题后,着重探索了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体系的构建,希望为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堂在运营方面所出现的不足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志营.东营市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J].兰台世界,2012,(19):27.

篇6

关键词:高校后勤 学生食堂 成本管理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131-03

面对物价持续上涨形势,满足广大学生多样化需求、保证学生食堂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从管理上寻找突破口,千方百计降低食堂成本,稳定饭菜价格,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高校后勤的新挑战。加强对学生食堂的财务管理,实施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选择。

一、高校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概述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教发〔2011〕7号),学生食堂建筑设施由学校提供,按照非经营性资产管理,不计提折旧,对服务实体实行“零租赁”,免收管理费。学生食堂的大型维修改造、大型餐饮设备配置和更新,空调、电梯、供暖等大型配套服务设施投入和运行费用由学校承担。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成本问题,是指除以上明确由政府和学校承担成本以外的学生食堂运行成本。

1.学生食堂成本概念。学生食堂运行成本是指食堂在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 它是确定饭菜价格的基础, 是食堂进行成本核算的内容。食堂运行成本又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食堂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在成本构成中占较大比例,主要包括主食(大米、面粉等)、副食(肉类、禽蛋类、蔬菜等)、调料(油、盐、酱、醋等)、能源(水、电、蒸汽、煤气等)等;间接成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社保福利、炊具设备购置维修费、低值易耗品、交通运输费、学习培训费、办公费等。

2.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概念。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后勤服务实体运用目标成本管理等方法,根据一定时期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 由后勤服务实体主导、财务部门加强管理、学生食堂具体实施、班组和全员广泛参与的, 在生产耗费产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 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 以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行为。

二、高校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采购、验收、贮藏、领用、加工、烹饪、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 挖掘内部潜力, 改善操作流程, 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

1.食堂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分解。为保证食堂成本管理目标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应全面了解和分析该食堂运营的历史性资料、同一地区高校学生食堂的价格水平、同一地区物价水平、学生消费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及政府学校的政策与要求等,经反复比较、分析、测算才能最后确定。然后将食堂成本管理目标层层分解为若干个小指标,落实到各部门、食堂、班组及个人,理顺管理系统。

2.食堂目标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后勤服务实体按分解形成的责任指标,控制各责任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各个责任单位对目标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后勤服务实体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指导与监督。后勤服务实体的财务部门用会计核算方法作目标成本核算,用电算化手段对目标成本的实施,进行记录、计算、汇总,及时系统地反映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对上供领导决策,对下提供服务和监管。

3.食堂目标成本的考评与奖惩。后勤服务实体对责任单位和个人所承担的技术经济责任指标做层层考核与合理评价,是开展食堂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它关系到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促使职工尽可能去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营业收入和毛利率。

三、上海高校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要经验

全国性整体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从1999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开始的。上海高校后勤改革初期就成立市级改革载体――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学校把后勤服务从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成立相应的后勤服务实体,先后有29所高校委托市中心进行行业管理;市中心按照市场规律,实施企业化管理。十多年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

1.建立统一的成本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1)统一会计制度。在建立健全采购、验收、贮藏、领用、加工、烹饪和销售等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上海高校后勤餐饮行业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的《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并结合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的特点,制定了《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餐饮行业会计核算办法》,于2003年1月l日起在上海高校后勤餐饮行业试行。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市中心的指导下,确立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2)统一核算内容与方法。核算食堂在采购、验收、贮藏、领用、加工、烹饪和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把食堂运行成本按核算形态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按核算性质细分为单一品种成本核算和班组核算;按核算时效性细分为日成本核算和月成本核算。在准确计量单一品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或毛利率指标基础上,根据质价相符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食品的销售价格;食堂以班组为基本核算单位,将班组当日(月度)实际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营业收入进行统计分析与核算,划小核算单位,评价食堂(班组)每日经济运行状况和每月实现经营目标的效果,同时分析出食堂(班组)在经营服务过程中成本、费用控制和食品核算定价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效率与效益。

2.科学设计食堂成本管理目标。

(1)确定伙食结构与综合毛利率。参照高校食堂现行价格,对比社会餐饮同类品种售价,充分考虑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承受能力,形成合理办伙结构和综合毛利率。2011年市中心通过对六所高校的调查分析,目前上海高校基本大伙、风味小吃和经营性餐厅所占比例平均为55%、30%,15%;学生食堂高档(3.5元以上)、中档(1.6~3.5元)、低档(1.50元以下)菜分别所占比例平均为30%、50%、20%。调查统计显示目前上海高校学生食堂的综合毛利率为35%~40%。

(2)科学合理地确定单品的毛利率。单品种成本核算采取销售毛利率法。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毛利/产品销售价格)×100%;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定额成本/(1-销售毛利率)。式中:单位产品定额成本为原材料、调料及水电气成本,即直接成本。每个菜品以20~30份出菜量为核算单位,批量制作并核算其成本,确定售价。在同一学校各食堂之间做到菜名、菜量、菜价及配菜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质、价、量的稳定。每年对单品售价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验、调整、修订、补充及完善,以适应市场变化及形势的发展。

(3)制定并分解目标成本。上海高校集中,信息交流迅速,学生对价格敏感度高,形成基本一致和相对稳定的食堂价格,价格难以随市场物价波动而及时调整,对后勤服务实体成本管理与控制要求和难度很高。上海高校学生食堂综合毛利率为35%~40%,综合毛利率反映食堂的价格水平,也体现学生食堂的间接成本。通过判断师生需求、确定定价目标;了解市场价格、预测产品成本;参照高校餐饮价格、对比社会餐饮毛利、准确定位;分类分档确定毛利率标准、标准定额菜谱、调料定额成本、水电气指标等,提供控制依据。

(1)开展主副食品团体采购。为保障上海高校学生食堂的正常供应,降低采购成本,规范采购流程,避免商业贿赂,1999年成立了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通过统一订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监管和统一结算等“五个统一”构建了“农校对接”平台。至2011年,已累计配送主副食品总金额15余亿元,品种达到8大类、29个小类1290多个品种,成为食堂主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

(2)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统一订单、统一采购的集约化采购模式,取得了5%~7%的量价优势;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物流模式,和一校一户自行采购相比,降低了学校的采购成本,一般不低于学校原材料采购额的5%,学校规模越小,降低越多;通过互联网建立并向全市高校开放了主副食品供应价格信息平台,实现了主副食品供应价格信息共享,起到了高校食堂原材料价格标杆作用;通过储备和期货运作等手段,发挥了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的作用。

4.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1)统一库存管理,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学生食堂消耗的原材料品种多,数量大,市中心开发并推广应用了上海高校后勤仓库管理软件,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操作平台和规范,从行业角度对学生食堂进行系统管理。软件设置了七大功能块和十二项操作界面,深化了多方面的新内容。如:设置最大库存、最低库存、安全库存、保质期优先、先进先出等为原则的自动提醒功能,加强对仓库进货、领料等环节的有效控制;强化商品进货、领用操作与现实商品库存信息的动态关联度,拥有商品价格的图形分析功能。成本核算员借助仓库管理软件,准确、及时核算成本费用,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2)编制财务预算和经济目标责任书。每年年初,食堂根据上一年实际经营情况结合本年度工作计划,逐项编制本年度财务收支表,财务部门对食堂拟定的财务预算进行比较、测算、分析,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同时,根据财务预算,管理层与食堂负责人签订具体的经济目标责任书,作财务控制的手段,量化本年度经济目标,加强各食堂的内部控制,尤其是成本费用控制。以财务预算和经济目标责任书来强化成本事前控制。

(3)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制定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核算体系,配备成本核算管理专员,对成本进行及时、准确的核算和管理,同时,不定期盘点库存、检查单据,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每期末,财务部门把食堂的实际收支数据跟预算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与预算数据差距较大或毛利率偏低的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对于主观原因引起的毛利率降低的情况,督促食堂制定措施,及时改进。财务部门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变成本的事后控制为事中控制,真正发挥其成本控制的作用。

(4)开展食堂原材料成本构成的调查与分析。食堂原材料的组成涉及到上百种商品,不同的主副食品在食堂伙食中的组成和影响度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的波动已经是常态。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创建数学模型和开发信息系统,编制上海高校食堂原材料价格指数,分阶段及时评估不同商品价格波动对高校食堂的影响,有利于相关方及时掌握伙食支出比重,采取相应措施。为此,2011年市中心组织对同济大学等5所大学和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近五年(2006―2010年)食堂原材料成本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并确定成本构成、分类和权重等,科学指导学校合理定价和团体采购。

四、高校学生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般步骤和意义

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后勤服务实体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目标成本是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高校后勤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部门,财务管理的质量对成本控制的结果影响重大。

1.制定目标综合毛利率方案。目标管理成本是根据目标综合毛利率的预测而制定的,而综合毛利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的降低,因此必须首先制定目标综合毛利率。由于高校学生食堂的公益性性质,要求保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明显低于校外同类餐饮价格,保证在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这就要求食堂在制定目标综合毛利率方案时,既要根据本校及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成本升降的主客观因素,对比社会餐饮同类品种售价,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承受能力,从而计算出综合毛利率可能达到的水平。因此,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应以目标综合毛利率方案为基础。

2.对食堂成本的形态进行分解和控制。影响学生食堂成本的因素很多,为使目标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可对其进行分解和控制。方法是:将食堂的全部成本费用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又细分为原材料成本、调料成本、燃料成本,间接成本又细分为人员费用、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等。对于不同的成本,在管理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控制。如直接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控制其采购和库存管理,燃料成本控制其节能减排;间接成本中的人员成本采取定岗定编、考核劳动生产率,其他间接成本视不同内容具体控制。

3.对食堂总成本按不同要求进行分解和管理。通过制定综合毛利率,从而确定食堂的目标总成本,只是提出食堂总体的奋斗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总成本按纵向和横向分解,分清成本项目或层次,落实经济责任的归属。纵向分解是建立后勤服务实体、食堂、班组三级目标与责任,搞好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人。横向分解是从经济管理环节上对成本进行分解,它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加工生产销售成本,以及各项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建立供应部门、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等成本控制组织,搞好成本归口管理。

总之,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全员、全过程、全面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是通过成本主线,把餐饮服务的各个过程和环节有机统一起来的一种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其意义在于:

1.优化食堂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但规定预期结果,而且规定如何达到这一预期结果的措施,为了确保成本管理具有可行性,也要求主管人员考虑采用何种方法去实现既定的目标,考虑他们为实现目标需要建立的组织机构和需要的人员,以及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帮助。同时,还需要有一套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这是为控制工作提供控制标准的最佳方法。

2.明确工作职责。成本管理与控制能够促使服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成效承担责任。服务人员不再只是工作,服从命令和等待指示和决策;他们都有着明确的目的。这样一来,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仅可以使食堂成本降低,提高利润,还可以使职工收入不断增加,从而更充分地调动广大职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

3.建立长效机制。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 可以在保证饭菜质量的同时, 降低饭菜价格, 提高学生食堂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完善学生食堂可靠平衡的供需机制、合理浮动的价格机制、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多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发挥市场在学生食堂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食堂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华桥.对改革高校食堂成本控制的思考.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2.刘玉琳.加强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思考.经济师,2010(2)

3.魏天一.高校食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财经界(学术版),2011(9)

4.姜英.我国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经济师,2011(12)

篇7

关键词:高校食堂 成本控制 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25-01

高校食堂管理是后勤管理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该项工作不仅直接影响高校教职工及学生的健康,而且也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而成本控制又是食堂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企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高校食堂多数采取自主经营和经营外包的形式,这就要求后勤部门需要根据不同的经营模式有区别的进行成本控制。

一、自主经营模式下的成本控制

(一)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作为控制主体的人的意识体现在控制的每个环节,因此向全体人员宣传成本控制理念,加强全员培训教育,在职工中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做到事事、时时控制,把成本控制深入到每个细节中。

(二)缺乏有效的预算管控

许多高校对于食堂管理的预算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预算分析,以及事后的反馈总结,有些出现食堂长期亏损状态而找不到责任人的状况。管理部门应根据经营目标,结合年度业务计划编制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根据审核通过的财务预算层层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这样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三)加强重要环节的管理

1.加强原、辅材料的全过程管理。第一,建立和完善采购公开招投标制度,规范采购程序,集中采购,农校对接等多手段控制采购价格与质量。第二,严格实行材料验收入库,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控制各类材料的合理库存量,避免出现缺货影响供应或库存过大占用资金等情况,做好出入库台账登记工作。

2.加强食品加工环节的控制、监督。强化对加工环节的监督,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减少食品作废率。另外科学预测销售量,制订合理的加工计划,减少剩余饭菜,同时不断创新食品种类,丰富菜肴品种,减少师生员工就餐的浪费率。

3.加强人员管理,合理设置岗位,降低劳动成本。按需设岗,因岗设人,避免人浮于事。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为除低用工成本和风险也可采用部分人员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的形式。

4.加强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建立食堂设备管理制度,食堂用品保管使用制度,合理制订设备采购计划,根据制度做好设备日常的使用、维护、维修工作,降低设备成本。对于非正常毁损的设备应查明原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应追究责任。加大宣传爱护食堂公共用品的力度,使食堂用品的每一位使用者都能自觉参与其中,减少低值易耗品的更换频率。

(四)改变高校食堂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高校的会计核算基础一直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凡是本期内实际收到的收入和支付的费用,无论其是否应归属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本期未曾收到的收入和未曾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亦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予以处理。这种收入与费用不配比的核算方式无法对食堂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因此为能准确核算食堂成本建议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准确核算食堂成本,更好地为食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二、服务外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

高校食堂实行对外承包经营,是后勤社会化的成果。处理好高校食堂服务性、公益性与承包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的关系是食堂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严格的食堂经营准入制度

学校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公开招投标制度,严格经营准入制度,全面审核投标企业的管理水平、资质能力、社会信誉等方面,引入管理水平高、资质过硬,信誉良好,愿意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餐饮企业。

(二)通过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任义务

制订详细的承包合同,通过合同条款来约束承包者。合同内容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涵盖食品安全、设备维护维修、用工规范、考核办法等内容,同时还应列明违约责任和详细的处罚办法。为日后的监督管理处罚取得合法依据。

(三)加强监管,制订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对服务外包食堂监管的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到人。监管员依照制度,结合处罚条款,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通过对各项工作的检查来强化对承包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承包企业切实遵照合同规范经营。

参考文献:

[1] 张惠凤.浅析高校食堂成本控制.时代金融,2012(8)

[2] 朱虹.高校食堂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7)

[3] 庄少明.加强高校外包食堂的监管和规范探索.经济师,2009(12)

篇8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处于身体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相对于成人而言,需要更多的营养。但是,一些学生食堂提供的食物,未能有效保障学生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甚至还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如在2012年3月至4月的一个月时间内,云南省镇雄县的木卓、芒部、罗坎、坡头等乡镇发生多起小学生营养餐中毒事件,不少小学生在吃了营养餐后发生腹痛、腹泻、头昏、发烧、呕吐等症状。其中4月9日,该县塘房镇中心小学——顶拉小学发生300多名学生(该校一共600多名学生)食物中毒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而就在此后的第三天,云南景东县漫湾镇中小学又发生了一起营养餐毒倒近200学生的事件。笔者最近三年连续对国内个别高校食堂进行的跟踪调查显示,有不少学生认为学校食堂饮食不安全。主要原因是:可能使用劣质油(占45.7%)、可能使用问题肉(占38.4%),和可能使用劣质香料(占15.1%)。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我们又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您认为你们学校的食堂有可能使用问题肉的依据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两大依据分别是“凭感觉,食堂卖的肉太难吃”(占54.7%),“凭直觉,很少见到食堂有很新鲜肉类”(占41.3%)。为了解决学校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称《安全工作意见》)、《关于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称《安全工作通知》)和《关于迅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紧急通知》等,并在全国开展了以“安全、放心、营养、健康”为主题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学校食堂而言,不出事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改善食堂环境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真正做到学校食堂“安全、放心、营养、健康”。一些学生食堂使用问题食品,导致学生营养不良,或潜在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影响学生智力发育,这才是真正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学生情绪,形成对学校的怨气和不满,影响学校稳定。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关键在于健全并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学生参与制度。《安全工作意见》与《安全工作通知》等系列文件均规定了要建立健全与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且把“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规定。除此之外,学生参与制度是学校食堂安全治理的关键环节。该制度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立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校食堂监管小组。具体工作主要分两部分:(1)质量检测,包括肉类、食用油的质量和蔬菜残余农药等方面的检测工作;(2)满意度评价,即进行学生对食堂伙食和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前者不定期抽检,后者每月调查一次,且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将学生满意度评价作为学校食堂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开通学生投诉渠道,且每月公布投诉情况和问题解决与整改情况。此外,还需建立严厉的惩罚制度,对食堂出现地沟油和问题肉等问题食品进行严厉惩罚,提高违法成本。最终形成一种包含强化组织领导与责任追究,学生参与监督和满意度评价,食品质量技术检测,以及学生投诉和问题食品惩罚在内的综合性制度设计,形成强大合力。惟其如此,才能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把地沟油和问题肉等问题食品严堵在学校食堂门外,从而彻底解决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注水肉”治理问题

人们对注水肉危害的认识远远不足,以为注水肉只是往猪、牛等牲畜身上注了一些水而已。殊不知,一些不法分子除了给肉注水之外,为了扩张血管、多蓄水,保颜色,延长存放期,甚至还会加入阿托品、矾水、硫酸镁、明胶、洗衣粉、卤水、工业色素和防腐剂等。这些东西,对人产生的毒害不言而喻。不仅如此,大量灌水还会致使屠宰前的畜禽消化功能丧失,胃肠内食物残渣发生腐败,产生酚、氨、吲哚等有害物质,机体免疫功能急剧下降,肠内细菌迅速繁殖,并随血液循环扩散。水中含有的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会在肌纤维中大量繁殖,产生细菌毒素。肉被注水后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遭到破坏,会降低肉的品质。注水还造成细胞膨胀性破裂,蛋白质流失,严重破坏营养成分。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冯平所指出的:“注水害,并非只是简单的欺诈。”那么,如何才能根治注水肉问题呢?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三条,一是建立注水肉举报专线和专项受理制度。该专线类似于12315,专门受理消费者注水肉(包括病死病害畜禽)举报。二是建立有奖举报和严惩重处制度。一方面对投诉举报的消费者予以奖励,这样既可保护举报的消费者,又能提高举报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严惩重处制度,加大对注水肉不法商家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三是建立健全对监管人员的管理制度,强化对监管人员的监管和问责,加大对监管人员渎职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样做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化繁为简,在最后一道关口——销售环节,严设关卡,通过严惩重处注水肉销售商的方式,堵死注水肉进入销售者口中的通道。同时通过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注水肉”人人喊打的氛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围堵、打击注水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群防群控工作格局,让注水肉不再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篇9

关键词:中小学食堂 财务管理 问题及原因 改善措施

一、中小学食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的学校在管理制度建设中几乎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去落实,有的学校有制度,但各项制度行同虚设,由于制度不健全,给管理人员造成很大的管理压力,学校采购食品的随意性大,采购人员直接与购货方订货定价,给采购人员、收费人员有可趁之机。

(二)在人员配置上存在漏洞

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会计、出纳、采购、保管等工作岗位,但没有严格遵循财经纪律按照不相容岗位设置的要求,造成岗位责任不明确,监督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菜品单一

有的学校就餐人数少,从采购上来说不方便,供货的公司及个人不愿意送货上门,只能是学校派教师进行零星采购,有的学校就餐人数虽多,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不愿意给师生做丰富的菜品。学生每餐吃的菜只有一种或两种,并且每周吃的菜重复的次数多,更有甚者,每天重复同样的内容,吃土豆一星期都吃土豆。

(四)人力不足,素质不高

食堂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临时聘用人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食堂请的临时聘用人员多是当地的农民工,他们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没有经过膳食方面的专业训练,在营养搭配上多数存在问题。在食堂管理上因人手不足,要调用在职教师进行管理,这些当管理的教师多数兼职的,即要教书育人又要管理食堂,有点力不从心。

(五)资金投入不够

近些年来食堂的基础设施在政府的大力投入下有明显的改观,但要改变食堂的饭菜质量还不够。由于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要从收取的学生的伙食费中出,而教职工又不愿意缴纳伙食费,就大大的增加了伙食费的成本。

(六)思想观念落后

学校的食堂是为师生服务的,本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然而有个别领导及教师不顾要求总是想方设法提高食堂的利润,用来发放教师福利。

(七)食品安全不够重视

采购时没有定点采购,随意到摊贩处购买,食物来历不明。食堂索证不严格。三无产品在食堂时有出现。食堂物品储存不规范,物品与物品之间时有交叉感染,卫生环境不好。

二、中小学食堂改善措施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健全食堂内部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法律法规建设食堂各项管理制度。

1、设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采购业务应设立相应的控制点: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不能随意采购,应当由采购人先申请,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再进行采购,大宗物品采购应当集体决策;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在采购前先索证,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是否有资质;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小规模食堂选择供应商难的问题,我们可以片区学校食堂定点招标采购,然后供应商集中送货的方式进行;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学校食堂采购属于规模采购定价时可以议价,价格应当比农贸市场的价格低;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验收环节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不能讲人情,避免舞弊。同时,注意以下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的分离:请购与审批;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批;采购合同协议的拟订、审核与审批;采购、验收与相关记录;付款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加强采购付款管理,付款应当由财务机构审核后再转账付款,付款人与采购人应当分离;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往来款项应当建立台账;建立退货管理制度,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应当退货,不能继续使用;出库入库的管理,应当由专人管理,入库时采购人员与库管员应当办理交接手续,出库时领用人员与库管理员也应当办理交接手续,定期还应当会同财务部门对库存进行清理;设立有效的绩效制度,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考评。⑤财务信息的报送,应当真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或越级汇报,以便领导做出决策。

2、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是集体用餐的地方,就餐的少者几十人多者几千人,食品安全显得尤其重要。设立该制度时应与食堂财管理制度相结合,应当注意以下关键的控制点:进货索证索票。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严禁“三无”产品流入食堂;食品进货查验登记,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库房管理制度,一定要避免散装食品与有毒害物品混放;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

(二)提高食堂丛业人员的素质

制定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影响食堂的发展。对食堂丛业人员应当进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进入,选聘优秀人才,重点关注选聘对象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对丛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设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对于不能胜任的,应当调离岗位或辞聘。

(三)转变观念,加大投入

1、对思想落后的食堂管理者及在校教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把教学工作做为学校工作重点的同时,把食堂工作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食堂是为师生服务,不是想方设法在食堂发教职工福利的。”此观念要让各位管理者及教职工接受及理解。

2、在基础设施方面不断地加大投入,让师生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下就餐

对食堂工作人员给一定的编制,纳入正式职工管理,不要在在编教师中抽调人员做兼职。由财政支付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避免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从学生缴纳的伙食费中支出。由财政给学校教职工发放工作餐,避免教职工不缴纳伙食费在学校食堂吃“白食”,用学生的钱。

(四)提高外部监督力度

由校所在地的家长自行成立膳食委员会,让知识渊博、有责任担当的学生家长担任膳食委员会的主任,会同膳食委员会的成员对学校食堂进行暗访或者检查。检查的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有问题的上级部门一定要做严肃的处理,不能走过场。

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校食堂财务工作及卫生工作的检查监督,对于任何单位及个人,只要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就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明确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及其他部门在食堂安全监管工作上的义务和职责,确保措施、责任、监督三到位。

(五)完善食堂内部控制制度

篇10

关键词:高校食堂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1、高校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成本核算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核算是指食堂在经营服务的过程中,把用于食品生产所需的各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进行汇集、记录、分析、计算出食品的单位成本和食堂经营的成本费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食品的销售价格和对食堂进行效益评价的总过程。成本核算不仅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食堂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食品原材料、能源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对高校食堂的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做好高校食堂成本核算与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1.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食堂内部控制主要有采购管理控制、仓库管理控制、使用管理控制等环节,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设立独立的采购部门,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二是采购计划随意性强,不利于成本控制。三是原材料验收随意性强,食堂质量得不到保证。四是没有合理设定伙食成本比例,成本核算没有依据与标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食堂各项财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规范的管理,监管力度难以加强,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实际效用,影响了高校食堂的长远健康发展。

1.3、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由于高校后勤和食堂的自身条件限制,具备财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到这些岗位上工作,且管理者对食堂成本核算意识薄弱,没有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忽视这项工作的专业化,这样不可避免地使食堂财务管理处于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中。食堂工作多是一人多岗往往使核算人员常常陷入一些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当中,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改进管理存在的问题。

2、加强食堂财务管理的对策

2.1、提高成本核算意识,抓好成本管理关键环节。成本核算是高校食堂管理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原材料采购、仓库管理、食品加工、定价销售等食堂经营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成本核算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财务监管要求,并严格按照规范化作业流程运作,食堂从事成本核算的人员必须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一定的财务知识和成本核算意识,这是食堂开展成本核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想做好食堂成本核算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2.1.1、设立原材料采购中心,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剥离。学校可以设立食堂原材料采购中心,主要负责食堂原材料的集中采购,让食堂原材料采购管理与食堂管理部门相互剥离,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为提高食堂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准确性管理提供机制保证。

2.1.2、加强原材料采购计划管理,堵住原材料浪费漏洞。出入库物资预算性管理是指食堂班组管理人员根据每日营业产值比例标准下达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和仓库物资领用单,经食堂经理、主任审核批准后,采购中心按计划采购,食堂仓库按计划进仓,食堂班组按计划领用物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采购计划的盲目性和仓库物资领用的随意性,防止食堂原材料的人为损失,降低原材料流失风险,使食堂生产加工流程更加科学规范,有效提高食堂成本核算效率。

2.1.3、严格原材料验收管理,把好食品质量安全第一关。原材料采购验收时,由采购部门人员、食堂管理人员及仓库管理员执行“三签收”制度,由上述三方共同参加对原材料质量、数量、价格的鉴别和验证过程,从而保证能够对原材料质量、数量、价格作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把好食堂成本核算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

2.1.4、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伙食成本结构比例。目前,大众伙食成本构成比例没有一个官方的标准化规定,但有的省份高校“伙专会”提供了一个大众伙食成本参考比例,其中直接成本占65%,间接成本占35%。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其间接成本构成比例也不尽相同,各高校食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伙食成本结构比例,从而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合理性。

2.1.5、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执行与考核。财务预算是食堂全面推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食堂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学校食堂应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质量、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财务收支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在编制食堂财务预算时,应由食堂管理部门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经学校相关行政会议审议批准后执行。经审批的财务预算下达后,食堂管理部门应将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及时组织落实到食堂的各个部门、班组及个人,并签订相应的责任书,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财务预算执行与责任体系。最后,食堂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考核工作,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偏差,从而进行有效改进。

3、加强财务监督检查,落实内部监控措施

财务监督检查是加强成本核算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学校、财务部门对食堂财、物、帐的全方位监控,具体的监控措施可由以下几方面组成:一是不定期开展食堂帐物的检查,并重点加强对原材料进出库、领用单据准确性进行验证;二是财务部门每月参与食堂清仓盘点工作;三是学校审计部门每年开展对食堂财务进行审计。

4、加强队伍建设,规范食堂账务管理

4.1、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和食堂管理者要重视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必须聘用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工作。

4.2、不断规范食堂账务管理。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必须在学校行政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独立开设基本账户,单独设置食堂会计账簿,实行专项成本核算,专款专用,保持收支平衡。

5、结束语

高校食堂作为一个兼具经营性和公益性的餐饮服务单位,在当前食品原材料、能源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的时期,各高校应提高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预算的执行与考核,落实内部监控措施,建立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不断规范财务管理,保证食堂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更好的保障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