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销售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销售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耐火材料、铅酸蓄电池等19类产品(见附件1)生产许可工作已具备开展无证查处条件。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本公告之日起,未获得上述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该产品,销售单位不得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违者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篇2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免税农产品收购发票金额可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开据和使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农民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由收购企业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第二种是:非农户企业、农场、林场、开发公司销售自产农产品或经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农产品使用的货物销售发票……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是享受免税政策的,又是可以抵扣增值税的应税项目,由于农产品收购发票是由企业开据的,一些收购农产品的企业利用农产品收购发票偷漏增值税,虚开代开农产品收购发票,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制造销售假的农产品销售发票,以谋取个人私利,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这也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规范、监管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已经成为增值税管理中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免税农产品收购发票金额可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开据和使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农民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由收购企业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第二种是:非农户企业、农场、林场、开发公司销售自产农产品或经过对农产品生间加工后销售农产品使用的货物销售发票。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是享受免税政策的,又是可以抵扣增值税的应税项目,由于农产品收购发票是由企业开据的,一些收购农产品的企业利用农产品收购发票偷漏增值税,虚开代开农产品收购发票,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制造销售假的农产品销售发票,以谋取个人私利,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这也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规范、监管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已经成为增值税管理中我们巫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完辱农产品箱德发票的管理,区别两种发票的性质
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他既是免税农产品的采购者也是销售再加工农产品的销售者,农产品采购的发票是可以抵扣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经过加工后的农产品的销售是应税产品,是要交纳增值税销项税的,那么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行填开农产品采购发票他的随意性非常大会出现如下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开据发票过程中存在一处收购数家或数十家产品只开一张发票的现象,并且多为现金交易,收购业务的真实性难以核对也为虚开代开收购发票提供极大的可能,也给税务部门的日常管理及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由于农产品收购企业手中持有发票,一些企业利用现行增值税进项、销项相抵的特点,采取提前或滞后的方式调节当期应税额,人为调整税款以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有些企业采取少购多开增加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使企业成本加大逃避企业所得税的征缴,有些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高开收购农产品价格,虚开农产品采购发票,使企业虚赠产量、加大出口销售额,以达到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目的。把农产品收购发票交给企业自己管理很难能做到公平税负以法纳税,这如同法官给自己判案,缺少的是监管。
2.分析农产品收购发票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产品生产范围大而又零散,他的价格浮动也大,农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这给农产品收购企业虚开代开发票有了可乘之机,还有些企业在购进农产品时人为地低价高开,给税务部门的监管造成了很大困难,税务部门在稽查企业账载购入农产品数量、价格时由于人手少也无法一一查对库存原材料的数量和金额,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国现行税收的漏洞和税制的不完善,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假的自产木材林产品发票进行销售活动,使一些正常加工经营木材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在购入农产品木材发票入帐问题上很难处理,他们通过电话比对认证,甚至出差到发票开出地稽核发票的真伪。究其原因是我国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游离了我国增值税的征管范围,目前税务部门没有认证比对农产品销售发票的程序和系统,笔者认为既然农产品销售发票是增值税应税项目,并可抵扣计算增值税的进项税,建议税务部门尽快开通农产品销售发票认证比对系统,做到与增值税发票一样进入国家金税工程,就是暂时不能开通农产品销售发票认证比对系统,也要在农产品发票防伪上多下点功夫,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3.改革企业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方法。加强税收征管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营销商,消费者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体。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网络营销市场被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营销商看好,并视为农产品营销的又一便捷渠道。将农产品开展到网络营销平台可以摆脱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单一性和信息闭塞等缺点,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完善了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优点诸多,但是我国的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还出去起步阶段,营销过程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营销模式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一、当前农产品营销模式
我国各地农产品销售越演越烈,还有很多地区乡镇组织建立了以村、乡、镇为点的农村合作社,通过多种模式来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但是由于人员大多为农民,他们对互联网络的运用和认知制度不够,所以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存在思想观念和销售模式较为落后,以及农产品网络销售人才匮乏的等等问题,阻碍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根据目前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来看,各个地区应多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用他们学到的先进网络技术和营销方式,研究制定出符合当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一系列流程,用尽然有效的营销模式来推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和发展。
二、网络营销给农产品销售
1、方便了农产品的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就是电子商务系统应用到农产品营销过程当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质量以及供求信息进行系统性的处理,并将物流配送系统运用到营销过程中,来扩展农产品营销的渠道,从而来达到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增进营销商和顾客之间的联系,扩大农产品的销量,来达到农产品营销更加便捷有效的盈利目的。
2、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互联网具有跨越时空地区信息来进行信息交流的优点,为农产品的营销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营销空间,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宽广的选择空间,营销商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还可以同时与各地乃至各国的多个消费用同时进行沟通交流,为营销商省去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消费者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及更大的选择权利,从而更加合理的来选择够来的商品。
3、网络信息传播效应。互联网是个大数据平台,可以同时快速传播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信息,营销商可以快速方便的将农产品的图片和视频等信息通过网络迅速的发送给消费者,不仅节约了传播交流的成本跟节省了消费者选购的时间。例如:营销商可以利用网店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开网店的成本较低没有高额的房租水电费。很多农产品需要保鲜保存,不能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这样则会消耗农产品商品。而网络营销只需将农产品的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信息传播到网络上供消费者参考挑选,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农产品在营销展示过程中的浪费。
4、便捷的沟通。网络营销为农产品营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卖家可以通过过自己的网店进行页面的设计来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农产品资料,提供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满意的农产品销售服务。这样的营销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性,还可以提高营销商农产品的针对性。
5、系统化营销模式。互联网技术具有多样的特点,而且每项功能都特别强大,农产品营销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多样性的特点,来进行多种活动,例如:前期的市场调研,农产品销售的广告宣传、农产品营销的市场定位、电子交易以及客户反馈服务等等,从农产品信息在网店的到发货收款以及之后的售后服务,网络营销可以从始至终贯穿整个营销过程。
三、农产品销售市场分析
1、国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欧美国家的农产品销售主要体现为:产品输出高度集中、销售市场信息化、科技化、销售渠道短的特点。下面以美国为例看国外农产品销售现状:美国的目前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善的网络信息技术。而目前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家。虽然美国的农民人数不到全国总人口的2%,但是世界上的粮食有一半都是来自美国。由此可见美国的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之高,网络营销信息平台之完善,产品流通渠道之便捷。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是美国农产品实现网络营销的最基本条件,自美国农业部能力以来,经过长时间的洗礼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营销市场信息收集、整理以及体系,从而保证了美国农业经济稳定快递的发展。
据调查美国近六成的农产品营销商已经在实用互联网进行网络交易,并且数万名农场主已经在“农场投标网”注册并且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入,美国已经有诸多的农业网络公司,并且设有有多个农产品项目专卖。还有很农业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利用网络营销平台来帮助各农场主建立自己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利用网站帮助农场主提高农产品的销量,同时还为网站的农产品营销商利用网络进行风险分析和制定科学化管理,大大的提升了农产品营销的竞争力。
2、我国的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能力逐渐提高的今天,农产品营销市场也逐渐开放,农产品的流通渐渐进入自主交易阶段,主要由一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销售途径短缺。国家政策的变更是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产品的生产品种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果蔬的比例日益提高,人们农业的投入也普遍提高,农贸市场和批发商仍然是主要的营销渠道,而且果蔬农民还普遍存在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每年都可以见多地农产品出现销售难的问题,网络经常爆出多户农产品因无路销售导致农产品腐烂丢弃,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流通市场紊乱无序。当今社会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使得市场处于无序状态,而对于农产品的交易市场的管理才刚刚起步,需要市场的相关部门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农产品批发销售人员进行统一化的管理。
(3)运输模式落后。由于我国现代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只要的形式是从“原产地收购――产地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零销商”路程进行交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交易、买卖等现代化流通方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4)当前我国的网络营销模式。当前我国的网络营销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区已经制定出一套实用的营销模式来促进当地网络营销的发展,例如,山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模式为:
①协会主导模式。他们成立农产品产业协会,农产品营销商借协会的招牌来利用他们整合各产品会员资源,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信息建立自己产品的旗舰店。
②企业网站模式。相关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他们拥有自己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拥有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自己的技术加工平台以及自己的网络营销人才,有自己的网络营销经验,他们在销售自己农产品的同时也会销售合作社的农产品,然而也有纯正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他们为流通企业开展B2C平台,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③政府主导模式。一般由当地的政府以当地农业部门为主建立相关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集农产品的销售和发普为一体,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当地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这类的营销网站一般不会以营利为目的,费用大多是有政府承担,我国个地方政府都建立相关的农业信息网,可以用多种文字展示各地特色农产品,经过很多地方对网络营销平台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完善网络营销对策及建议
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进步的一大重要因素,加强的方式可以先从人才的培养和农产品的运输做起。
加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首先应加强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计算计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同时建立完善的网络营销管理制度;农产品不易保存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农产品的腐烂性较强,这需要物流行业具备一套完善的保险设备和高效的运输策略,来满足农产品运输的需求。
四、总结:
新媒体时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给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将传统的农产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便捷物流配送,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市场。实现了虚拟到现实的产品交易方式,农产品借助网络来销售,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将会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贾文艺,张建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营销的多层次创新[J].商业时代. 2013(25)
[2]孙剑,李崇光.论网络经济对我国农产品营销的影响[J].商业研究. 2002(03)
[3]乌学敏,王瑞烽.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营销策略初探[J].理论研究. 2002(05)
篇4
【关键词】农产品 渠道 创新
一、前言
农产品是我们生存的必须品,而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这便说明了务农所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少,而究其本质,并非全归因于天灾,更多的问题是出在了渠道上,中间渠道商压低收购价的同时也抬高了售价,这种行径不仅仅损坏了农户的利益也造成当地市场价格失真,如今我们更应该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不然农产品市场将会崩盘。
二、对各类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浅析
(一)销售公司分析
销售公司能集中农产品,增加农产品保险和加工等增值服务的可能性并缓解”农户”与“市场”间的矛盾;但从实际运作上却发现以下问题:风险高而且存在行政干预。
(二)专业市场分析
专业市场的销售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销售集中,利于分散性和季节性强的农产品销售,为及时集中分析并处理市场信息提供了条件,并及时做出反馈;但专业市场存在着诸如市场管理矛盾突出,市场体系不健全,税收管理标准不一,市场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够健全。不能够有效地去实现市场功能延伸等方面的问题。
(三)网络销售分析
通过网络销售的渠道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产品生产地区的供给情况,有着信息传递量大、信息交互性强的特性;但从大范围来看网络锖售还有困难,农户的网络基础薄弱,网络知识普及率低下。
三、对农产品销售渠道改进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好“顾客让渡价值”
“顾客让渡价值”这一概念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每个顾客在购买任何产品时,总希望能够把有关的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神和体力等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又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如此看来,将其利用于农产品行业中来,保证卖场清洁卫生,精美的包装,美观的店面将能够更多的吸引到顾客的眼球。
(二)通过连锁经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农产品通过农户一专业市场一批发市场或者农户一销售公司一消费者的方式销售,交易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相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水果、蔬菜等新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损失率一般在5%以下,而我国新鲜农副产品的物流环节损失率超过25%。在维护品牌、争取消费者面前,连锁专卖把生产者和商结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倒更利于维护渠道成员之间和谐关系。连锁专卖运作相当简单,成本又低,商能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及时地要求农户做出调整。
(三)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的步伐
经济环境的日新月异客观上的要求是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更为科学的整合、改造与完善,农贸市场的衰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超市相对农贸市场来说,有着客流量多、销量大、商品附加值大、获利空间大的好处。当然,农产品进超市不能够一蹴而就,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食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在经历苏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开始不断在提高,只有质量和安全都达到标准的农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如果想进入超市,农户们必须拿出质量过硬的农产品。其次,产品包装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农产品是否能够顺利进入超市。现如今小包装、防污染、较耐用、图案设计精美更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
(四)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
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最起码需要两个基本的要素:基础设施、市场。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全国性的农产品网络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国家发改委2004年安排了国债资金4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建设,2005年又使用国债资金4亿元支持11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系统建设。如此看来,农产品采用电子商务这样的销售方式不仅仅是在对传统交易方式做有益补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供求双方提供一个平台,借助于网络的优势,信息能够以更加快速、直接、有效的方式传递,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保证农产品质量,也能促使供求双方获得切实的利益。
四、关于农产品销售渠道创新的几点意见
(一)加强农产品市场的规范
市场是任何产品营销渠道的载体,农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是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的投资建设一开始便应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做到产权明晰、管理科学。加强市场信息化管理,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引入发达国家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交易程序,保证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和有序的进行。针对不同的农产品研发相应的产销、保鲜、包装、物流运输,将整个体系完善起来,促进整个渠道组织的整合,实现销售渠道的组织化创新。
(二)延伸农产品市场的价值链
就当今社会看来,农产品市场价值链的延伸,不仅利于寻找农产品在营销渠道中新的利润增长点,更能有效地去减少销售渠道的环节,稳定并降低市场的价格。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同时也降低了由于人为、自然灾害造成的高成本的风险,保护了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三)扩大渠道半径,推动农产品信息化服务
通过各项对农产品保鲜、运送技术的开发,延长流通半径,促进不同区域之间农产品的流通,更能够满足区域之间的需求,加上销售渠道上的调整,并加以拓宽,扩大渠道辐射区域将成为可能。同时,注重先进技术与生产运作相结合,促进农户进入市场。通过搭建高效且快捷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能够紧密联接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的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平台,把零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使市场供求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从而为农业生产、流通、加工、销售提供全面而持续的信息。
篇5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尤其是使用国家严禁使用的农药,造成蔬菜产品农药残毒超标。
1.2 由于盲目施用化肥,尤其是过量施用氮肥,引起土壤中硝酸盐的累积,进而造成蔬菜产品中亚硝酸盐超标。
1.3 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造成农田及水质受到有害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的污染,进而造成蔬菜产品中砷、镉、铅、汞、铬等残留物超标。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
2.1 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形成了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倾向。
传统农业生产一直以增加产量为第一目标,农民们更多关心的是成本、产量、价格和管理,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时明知剧毒农药有害,但因其杀虫谱广、药效时间长、相对成本低,也要在生产中使用。
2.2 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组织实施。
在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管理。分散的生产经营体制,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特点,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难度。
2.3 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
由于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的防治不科学,发生了病虫害,没有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造成错用、乱用、滥用农药及其他投入品,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很难保证。
2.4 开放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降低了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准入门槛。
农产品销售比较自由,既有批发,又有零售,还有转手倒卖。销售主体的多元化,使优质农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既降低了生产经营者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又使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监管难以到位,一些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仍有销售渠道,发生问题无法追查。
2.5 多头管理的农资市场管理部门,削弱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
农资经营市场允许多种主体进行农资的经销、代销、分销,因此,加强农资销售市场监管显得非常重要。而农资销售市场监管又涉及到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存在着执法主体多元、职能重复交叉和相互扯皮等现象,未能形成合力和建立严密的农业投入品源头控制网络,使一些剧毒高残留农药不适当地使用成为可能。
3 措施与对策
3.1 认真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难以取得成效。要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投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列入农民教育工程的重点内容,让农民懂得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为什么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怎样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培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带头人,既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户,又成为农情信息的宣传员,同时也成为农资销售的中介力量。
3.2 重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化学农资在土地中的逐年蓄积,耕地质量、灌溉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涉农部门要规划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在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加强对已认定基地的管理。
3.3 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
加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销售市场监管,逐步实现农产品销售市场准入,都需要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建议各级政府安排必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经费,专门拨付,专项使用。拓展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的服务领域,定期进行抽检,并通过专门的信息渠道,公告检测结果,引导消费。
篇6
一、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主要通过农贸市场进行交易,受地域和时令的限制,流通区域小,很多特色农产品局限在生产地,很难进入大市场流通,消费引导生产的功能很难实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加上流通成本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不到充分发掘,农民亦很难得到流通领域的比较效益,从而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偏低,发展相对落后,这大大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近一二十年,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电脑和网络已融入到人们生活当中,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京东等线上商务平台选购商品,也可以几分钟在网上开店当老板,通过网上文字、图片等信息谈生意。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业,可以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与农民或企业进行农产品交易,我们可以称之为“网上农贸市场”,这将丰富农产品销售渠道,很大程度上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
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积极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村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是“三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而电子商务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显著。
1.方便信息流通,减少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传统农业表现出小规模生产经营形式的特点,农民靠经验进行生产,接触了解市场的面很小,市场信息掌握不全面且消息滞后,生产往往带有盲目性。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业,互联网上提供丰富全面的农业市场信息,指导农户和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进而合理开展农业生产,避免因市场波动影响农民收入,农业生产风险得以降低。
2.降低销售成本,拓宽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业,缩短了农户与市场间的距离,减少了中间商环节,拉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农产品销售对基础设施的依赖,营销成本会显著降低,提升了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将分散生产的农产品规模化交易,合理配置优质农产品资源,这将有助于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加速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将农产品产销环节有机结合到一起,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促使农产品进行包装和加工,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业提高了农业经济运行效益,有利于农产品经营朝着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于农业,互联网上的新思想、新技术可以影响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了解农产品精深加工知识,及时了解前沿的市场动态,这会显著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使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
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建议
为了加速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大市场化,面对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准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优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具体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的提升是电子商务成功应用于农业的关键,应积极有效的培养农业信息服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技人员整体素质,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有力的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引入企业资本,利用移动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建立全覆盖的农业信息网络。政府应组织建立各级农业信息咨询服务部门,培训引导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了解掌握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技能。
3.完善物流配送系统。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地域性强,将不同地方的农产品相互销售,需要在生产者、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同时完善农产品仓储能力建设,延长农业商品货架期。政府应引导建立专业的农产品物流基地,重点扶持有实力、技术先进的物流企业,带动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4.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我们应以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加快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作,通过制订农产品生产加工各环节对应的规程和标准,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让消费者在网上放心购物,解决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存有的瓶颈问题。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互联网营销
1我国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大量缺陷,与他们仍有着很大的差距。[1]不过,也正是因为起点低,所以我们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农业信息中心,区域和县级都相继建立。大多数大学和研究机构已和地方政府联网并创建了大量农业信息书籍,加快了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产品网络营销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已在中国基本普及。在销售的农产品种类方面水果,坚果和特产占很大比例,而其他产品只能包括各种水产品,肉类,蔬菜和茶叶,滋补品等。从近年来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来看,比较典型的有中国农产品交易网、中国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果苗木网还有一些企业的电商平台。这些网站平台的建立增加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在服务顾客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销售速度不断加速。推动了配套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从这些交易网站的建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农产品营销方式的改变,还能看出人们因为网络交易而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位于陕西省的中国苹果之都——洛川县为例,洛川县是我国的苹果种植核心地带,也是世界最优苹果的优生区,通过调查发现在2012年的时,当地只有将近两成果蔬公司运用了网络进行销售,这说明了我国鲜活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虽具有发展潜力,但发展速度较慢。截止2018年底90%的果蔬公司运用了网络营销,使该县的营销金额数量提高了65.5%,直接体现了互联网营销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2我国各大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重视
2018年,我国农产品网络在线交易形势大好,各家电商公司借着东风,不断完善网站结构和丰富产品式样,互相推动,互相信任。阿里系的天猫和淘宝旗下的电商店铺,当前已发展至150万家以上,并且主营农产品的店铺、农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阿里巴巴旨在通过建立农村淘宝、淘宝电商园等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根据阿里巴巴的发展蓝图,要在全国各地建立淘宝村、淘宝镇等紧贴农产品生产地的淘宝集中点,旨在通过批发+零售,线上+终端模式完成农村地区农产品的网络经营化和网络生产化。阿里巴巴试图通过全国试点项目实现“千家县村”农产品联系的发展战略。[2]京东商城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于2012年7月推出,以干果为主要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扩充,现在涵盖了水产、蔬菜等生鲜产品。其主打的销售模式为:“平台贸易+冷链物流配送”,通过自身的行业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以及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产品营销。在这些物流公司中,一部分与产品供应商签订协议,实现产品的快速供应。因此,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能够接入互联网,你就能得到新鲜的农产品。
3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
从中国农业互联网营销的过程来看,迄今为止,农产品在线上销售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依然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所要走的发展道路还是十分漫长,原因如下:
3.1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标准化是指农产品在生产过程的管理规范,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要从生产环境,制造工艺,产品品质,加工和包装等各个方面,使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进入系统化管理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全过程管控。调查发现,农产品标准化存在诸多问题,如质量低,农产品专业化程度低,加工水平落后,生产技术规范少,生产技术落后,化肥和农药过多等。此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农产品的统一标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水平偏低,直接阻碍着网络营销的发展速度。所以,提高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十分迫切。
3.2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中国农村居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但互联网用户数仅占全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8%,农村网络建设力度不足是很大的原因之一。[3]最重要原因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水平落后,地理环境更加复杂,人口更为分散,造成宽带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高且收益低。因此,大多数电信服务公司根本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人们的网络意识薄弱,网络消费习惯和消费体系尚未建立。
3.3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偏低,其中近一半低于小学水平,其中极少有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此外,农村居民意识里的网络文化是休闲和娱乐,很少有人意识到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商品营销。思想决定高度,当农产品遇到滞销时,他们根本没有用互联网改变困境的意识。要顺利进行这个项目,我们需要有一点操作计算机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既了解计算机如何使用又要懂得营销,同时,我们需要非常熟悉农产品基本特点。因此,人员水平,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不足一直制约农业的发展。
3.4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电子支付问题
为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性,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还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对于文化程度多数不高,经济发展实力薄弱的农村地区是一个大难题。大多数农民并不了解互联网营销的优点且对计算机生疏,很难理解网络转账,所以仍然采用传统的付款方式。另一方面,信用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我们经常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到假货或遇到商业欺诈,这些都大大的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的发展。
4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对策
4.1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要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需要做好领导工作,并且需要多和农民交流。所以,建立完备的农业标准体系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标准,然后加快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其次,我们应该加快农业监测体系的完善,加强农药残留农产品合格的检测,使大家吃的放心。最后,增大宣传力度,让标准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
4.2加大农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
在某种意义上说,农产品市场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为了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够更好更快发展,政府要在网络基础构建的早期进行农产品的宣传,补充、维护、更新农产品的相关基础数据库。政府部门还应采用相关的激励手段,鼓励当地农户和企业进行网上农产品销售。例如,可以采取降低农业生产者的税收水平、降低土地和房屋租赁价格、直接经济奖励等手段,这对扩大网上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规模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4.3积极培训和引进互联网营销人才
农村互联网营销的落后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懂互联网营销这类人才。[4]当地政府可以采取人才引进政策并培养当地农民的网络营销意识,当地政府需要为我们提供积极的配合和支持。积极开展针对农民的培训,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成立一批这方面的专家队伍从而对农民进行系统的培训。对于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引入,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且条件没有城市里舒服等原因很难吸引大学毕业生之类的人才回乡就业。所以,当地政府应成立人才回乡创业基金,对愿意回乡的人才给予创业补贴和优惠政策,实现人才的回归和保留,保证当地经济的发展。
4.4完善现有信用支付系统
安全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支付安全。目前,支付安全是各个企业的重中之重,各国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保护电子支付安全,中国也不例外。一是建立法律制度,建立合理合法的在线信用支付制度,修改相应现行的不合理法律法规,确保支付安全的有效手段;二是提高网络防诈骗意识;三是我们应该不断的提升安全技术和相关硬件设施;四是加强政府主导,协调促进银行和企业的合作。
4.5创新运营模式,增加附加值
如果只是农产品直接销售,当中的利润并没有最大化[15]。我们要同步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和创新,以实现产品利益的最大化,以三只松鼠为例,他们的主营产品是坚果和干果产品,但是单纯的坚果和干果产品已经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三只松鼠创新了产品增加了产业链,现有水果干,豆腐干,猪肉脯,坚果等等各种休闲小零食。同时在各大电商平台售卖如天猫、京东等,采用网上营销,直接营销,加盟合作等多种方式销售。
4.6构建营销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互联网营销的开展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政府要加大对信息建设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同时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此行业的发展从而确保安全运行。人才是一个平台前进的重要基础,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16],需要社会各界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转变,顺应时展的需求。只有营造出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氛围,才能让大家全身心投入到互联网营销中去。
篇8
加强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中主体地位,一方面在农产质量安全监管中,政策具有绝对的组织优势、垄断管理优势和公信力强的优势。政府强制性监管市场主体权力和义务,可在市场中权威公开和披露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另一方面,政府作为超于市场主体之上的公共组织单位,具有法律监督和信息服务的基本权力。建立一体化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农产质量安全管理各相关单位和部分之间的职能,建立“一头管理,多方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和模式;法律明确化各部分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完善“职能明确、运转高效、协作监督”的长效监督管理制度。以法律的权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效率。
2.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加强立法,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基础。制定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卫生、农产品安全标识专门法律。其次,对现有《食品卫生法》、《农业法》和《产品质量法》进行修订和补充,增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法律。最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法律。明确现有法律法规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之间的协调关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农业法规、质量管理法规等之间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总体上突出法律法规体系的最大保证效应。
3.建立服务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
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产业链比较长,不可控制因素较多,政府应该充分考虑该过程特点,建立全过程监控制度,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做起,加强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建立农产品登记制度,从农产品的生产产地到农产品销售,中间每一个环节均建立登记制度,建立可追查机制,农产品登记制度包含农产品生产产地环境登记制度、农产品投入使用登记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农产品经营档案。根据登记和档案查询农产品产地环境状况,农业投入使用状况、农产品生产田间管理状况,以及农产品加工和包装状况,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信息平台。探索多元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方式,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产品投入使用环境、农产品经营环境均可进行控制,明确农产品流向、生产记录和经营记录,产品质量明晰、生产储存信息可查,有效规避农产品源头风险。
4.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度
首先,对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修正、补充和调整。废除不合时宜的非适应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对各级标准指标中的矛盾性条款进行修正,做到各级标准的规范化、清晰化,以及层次化。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其体系由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标准组成。如制定了79种农药在32种农产品中19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了“韭菜中甲胺磷等七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等一系列行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其次,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办法》。再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研发,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高新科技的发展,增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的协调性和适应性。另外,借鉴和引用国外先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国际先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严格约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增强CAC、OIE、IPPC采标力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与国际农产品相衔接的标准体系,其核心是农产品产地必须达到安全农产品的生态环境标准,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必须符合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操作规程。最后,增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增强政府、市场主体、人们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标准化。估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积极执行和采用。
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推动和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建设,形成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以及相关配套监测细则;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人员职能培训,强化监测人员基本监测技能,增强监测人员的监督意识,提高监督管理素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的开发和推动,引进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
6.建立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完善农产品认证制度
改变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建立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监督农产品质量过程;建立农产品包装和标致制度,规范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标准;建立国家统一认定的农产品认证体系,以及相关监督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给予认证机构足够的权威,确保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全国统一制度安排。
7.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风险分析等应急制度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积极进入风险分析技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立依据,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避免风险因素的产生,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长效管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进行长期规划,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风险监控和分析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制定重大风险因子的风险分析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病源污染风险因子确立安全预警体系。
8.结论
篇9
“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根据省政府和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上市食用农产品数量充足、品种丰富、放心消费,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源头控制,把好产地准出。各地要严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关口,深入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健全重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制度,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坚决不允许使用,对限用的根据限用范围合理使用。同时要加大对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环境监测与治理,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建设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基地上市前农产品要加强监测,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产品进入市场。
二、突出重点环节,严格市场准入。各地要按照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农市发[*]7号)精神,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入开展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工作。要加强扶持与监督,帮助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或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对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应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市场要明确负责产品质量的市场领导与工作联系人,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运行制度。
三、强化例行监测,严格信息。各地要实行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要确定重点监测品种和区域,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监测力度。对经检测(检疫)不合格的农(畜)产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特别是在近几次我厅组织的例行监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地区或品种,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要严格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活动,确保公众充分享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知情权、监督权。
四、建立预警制度,加强应急管理。根据农业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和我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应急工作方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开展。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有关情况要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涉及跨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各地要及时沟通,加强协调,保证事件及时处理。
篇10
关键词 崇礼蚕豆;地标农产品;加强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99-01
崇礼蚕豆是河北省家口市唯一一个被认证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农产品。该产品质量独特,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2002年崇礼县被河北省农业厅评为“河北蚕豆之乡”,其加工品“连悦”牌玉带豆在第八届、第十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2015年度又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同时,还荣获俄罗斯、蒙古国精品标志,允许在俄罗斯、蒙古国常年销售。可见,加强崇礼蚕豆地标产品基地管理,对挖掘农产品地标品牌效益、拓展国内外市场有着极重要意义。
1 保持产品优良种性
蚕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在20%~40%之间,崇礼蚕豆现有品种是在原崇礼蚕豆常规当家品种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经系统选育被认定的冀张蚕1号。为保持该品种的优良种性和产品品质,要建立品种提纯复纯长效机制和良种繁育体系,每隔10~15年就要对品种进行系统选育,避免该品种因退化而降低产品质量和产量,影响地标产品生命力和品牌优势的充分发挥。
2 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
崇礼蚕豆属低产、低效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年平均产量2 250~3 750 kg/hm2。生产采取传统种植方式,投入仅为种子和少量种肥,不使用农药,纯粹绿色生产,近于有机生产。建立蚕豆―莜麦―胡麻或马铃薯―莜麦―蚕豆的轮作制度,加大腐熟农家肥(厩肥或圈肥)的投入力度是必要的。播前进行粒选种子,要求籽粒饱满、形正、无病斑和虫眼,产地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结构良好的上等旱平地,生产过程应严格执行《崇礼蚕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耕除草、采摘过程中发现异株应及时拔除。进行青蚕豆采摘的地块还要执行《无公害食品青蚕豆生产技术规程》(NYT5210-2004)要求,确保“崇礼蚕豆”特定的生产方式,以保证其产品无工业化污染的优良品质[1]。
3 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崇礼蚕豆既然被认证为受保护的地标农产品,生产就要有规范,质量安全也应有保障。在符合条件的产地环境中进行生产时,既要执行相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又要做好田间生产管理档案记录,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前更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做到心中有数,有数据支持和质量可追溯,保证产品销售绝对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地标保护农产品持有人,不仅生产上有技术培训、指导队伍,而且产品生产销售要有质量管理设备和质量管理团队,产品检测按照《无公害食品豆类蔬菜》(NY5078-2005)标准严格进行产中和销售前检测,确保销售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同时,通过参与农产品博览会、地方名优特色展览,宣传推介崇礼区精品,及时公布获得保护产品地域的范围、合法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提高各经营企业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认识;要抓好地标产品“崇礼蚕豆”的绿色、有机认证工作,将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融入到市场销售中去,唱响绿色有机品牌。
4 培强龙头企业,提升地标产品市场竞争力
针对“崇礼蚕豆”地标产品,出台对应的地方产品标准,明确规定地标产品的范围、品种、地域环境特点、栽培技术、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实施全程监控。围绕“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鼓励“崇礼蚕豆”地标产品持有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2]。
5 开拓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崇礼蚕豆尽管有蚕豆中无可比拟的产品质量和地方特色,但因其产量低、效益低,受蔬菜等经济作物比较效益高的影响,生产面积不断受到挤压,规模效益逐年下降。为使该产品得到充分保护,地标产品持有人应在销售产品原料基础上,多方面引资或与科研院校联手,开发多种新产品,增加附加值,除围绕当地旅游进行鲜食产品、油炸食品(玉带豆、兰花豆)发掘外,还要在非油炸食品方面如炒食上下功夫。尤其目前,张家口市崇礼区面临筹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机遇,围绕“把崇礼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冰雪旅游胜地”目标,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让游客在产地品尝,促使游客带回去回味,构建面向千家万户的“旅游经济”,将产品带出国门走向国外市场,实现地标产品效益最大化。同时,利用蚕豆花色与当地其他作物规模种植构建“五彩农田”,成为休闲农业观赏示范区,扩大地标产品效应[3-4]。
6 参考文献
[1] 姚坤.如何做好地理标志的保护工作[J].工商行政管理,2005(20):144-145.
[2] 郭颖飞.谈谈我国地理标志的认定及保护[J].经济论坛,2004(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