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研究范文

时间:2024-02-27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视觉传播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视觉传播研究

篇1

视觉文化研究始于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就用“视觉文化”来进行过电影研究,他在《电影美学》中就预言过“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之后视觉文化研究在国外涌动着两股潮流:在美国和英国,进行视觉文化研究的以文艺美学家居多;在欧洲(主要是西欧)进行视觉文化研究的,以哲学家居多。在我国,2002年6月,全国第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机构――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领域开始起步。同年,孟建教授《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这篇文章指出:“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③此文章将视觉研究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研究,开拓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开启了国内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大门。2004年5月29日~30日,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此次大会由于其新颖性、国际性和高层次,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也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之后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在国内蓬勃开展。本文以2002年和2004年为两个结点对国内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总体轮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思路,指明方向。

2002年6月之前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

2002年6月之前的视觉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印刷、包装、装潢等艺术设计上,与传播相关的微乎其微。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视觉传播主要集中在电子媒体的视觉传达上。有的学者对视觉美感进行了思考,指出“电视传播中的画面要能够清晰地告知观众意义,否则就必须解释,电视传播的画面还要具有艺术性,带给人们视觉美感是电视传播义不容辞的责任”④。有的学者分析了“电子媒体视觉非语言传播的三种样式:景别语言、运动镜头语言、构图语言的独特的、能被人们理解的表情达意的方法”⑤。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6月之前,视觉传播研究的内容很单一,主要集中于媒体的视觉性的表达,如电子媒体的视觉表达的方式、原则及纸质媒体的版式编排、具体报道的标题设计等,这只是符合了“视听媒介传播信息”这一视觉研究的形式问题,还没有上升到社会文化层面,可以说还不是真正的视觉文化传播。

2002年6月~2004年5月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

2002年6月,全国第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成立。随后,孟建 教授的《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开了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的先河。以后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视觉文化传播为契机或者在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相关框架下,解析现实社会的具体现象。有的学者“从文化转移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文化参与全球化、全球文化在中国的本地化,以及这一过程对弘扬中国东方文化的意义。文章选择北京申奥陈述片作为案例,认为陈述片的制作和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中西合璧,具有文化转移的特征。陈述片大量使用了视觉符号、视觉形象,充分彰显了视觉文化传播在文化转移过程中的独特性,这使跨文化传播非常有效和容易”⑥;有的学者以上海申博片的视觉文化传播为案例,从视觉文化的解码和编码、申博片的解码与编码和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方面剖析了视觉传播对上海这个现代化都市意义的建构⑦。

关注视觉传播引出的问题。有学者从电视的视觉传播特性提出了电视视觉传播的负面效应:“电视的图像引导作用使人们习惯于视觉的满足,传统社会文化深厚的底蕴被人们渐渐地漠然视之了,浮躁、肤浅已蔓延成了侵蚀人们精神的‘世风’。”⑧有的学者对视觉文化泛滥情况下广告视觉文化的适应和忧虑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由于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传媒根据市场促销的需要,制造和传播大量的广告信息,成为现代视觉文化中最为显见的事实。视觉信息的增多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过犹不及,对人们造成心理压力。同时,在广告宣传中出现一种非理性的操作,听任广告情感诉求不断升温,出现煽情的倾向,增加了广告视觉传播对人们的挤压和侵扰。”⑨也有不少学者担心视觉时代文字的生存问题,指出:“文字作为人类文化、思想的主要传媒,有着图片无法取代的作用,读图更要与读书相结合。”⑩

对视觉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思考。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视觉文化将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指出:“网络视觉文化是视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自然拓展与延伸,它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渐臻成熟的文化研究。它的发展必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构性发展产生巨大影响。”{11}有的学者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一般人‘视而能见’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视力跟语言一样,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的能力。这正是视觉教养理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利用视觉教养理论来指导影像传播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这一阶段,学者们对视觉文化传播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自觉地运用其相关理论解释现实中的问题,也能够意识到视觉时代的到来给相关行业或者领域带来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甚至在视觉传播研究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学者提出了视觉素养这一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美中不足的是这一阶段研究的范围和角度都不够宽广,没有充分地挖掘出视觉文化传播所涉及的内容,比方说视觉主体的塑造、“看”的方式的变革、不同视角下的视觉文化的解读等,研究的深度也不够,比方说研究视觉时代下的广告仅仅研究大量广告对人们的心理压力等问题,而没有从意识形态方面去解读。

2004年6月至今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

2004年5月,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讨,研讨范围覆盖了影视、摄影、新闻、广告、建筑以及城市研究、新媒体研究等诸多领域{13}。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后,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研究的内容也更为精细。

2004年6月至今,学者对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视觉再现与视觉的真实建构。有的学者详细地分析了视觉的真实性和影像的真实性,得出“影像真实性的相对性”的结论;有的学者指出视觉时代新闻的真实性缺失的问题,包括“新闻背景或新闻事实属实,图片弄虚作假;新闻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符,图片属实;新闻事实弄虚作假,图片也弄虚作假;新闻事实真实、图片真实,但两者无法对立”,并认为这是新闻真实性缺失的一种新的态势{14};有的学者对视觉传播中的“情景再现”模式与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情景再现”模式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但是要慎用{15}。

影像审美与身体文化。有的学者指出,“在当代的消费社会,身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的核心,即一个人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感觉来确立自我意识与自我身份的。为了打造合意的身体外形,消费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理想身体’的意象以供大众模仿。以身体为核心的视觉图像工业开始兴起”{16},这就使传统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从“阅读与联想”到“寻求视觉”;有不少学者分析和批判广告中的女性身体被作为商品附属物,以吸引男性目光,甚至成为男望的投射对象的现象;有的学者从“广告审美消费对审美主体的重塑”的角度,指出“有什么样的广告产品就会有什么样的接受主体,在对广告所提供的审美对象的一次次消费中,主体也将不断地重新建构”{17};有的学者从全球化后现代语境出发,探讨电视影像审美,使身体、电视和观众的审美三者之间形成一种五光十色的新的文化现象{18}。

技术与视觉传播。有的学者将“数码影像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时代定义为后技术影像时代”,他指出:“技术影像时代的复制描摹式的表达因数码技术的推动大量地转向创造性的表达,现实主义消退,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凸显。随着技术的普及化和简单化,由技术垄断带来的单向度的话语权被消解。同时,小众的影像传播带来的小众的文化自我认同削弱了主流话语的力量,使得个人化影像成为大众解读世界的更为新鲜甚至更为真实的文本。”{19}有的学者从麦克卢汉“冷媒介”说的议题为切入点,展开对视觉传播中技术理性的批判,得出四个结论:“1.今天的图像符号与原始的图画作为符号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图像符号是技术的结果;2.冷媒介的高参与度是强迫性的;3.人们对于图像与真实之间的透明性的热情实际上是对新技术――媒介的一种热情;4.麦克卢汉对于电视这种以传播图像为主的媒介特性的研究,是从技术的文化意义方面开始的,他揭示出媒介的“冷”、“热”与人的关系。”{20}

视觉文化传播的深度诠释。在这方面,周宪论述了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即模仿、复制、虚拟。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后耿文婷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研究。复旦大学的刘成付从哲学的角度对视觉文化的图像、语言和世界相互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还有的学者指出了视觉文化到底是属于现代性还是后现代性的问题,认为“视觉文化就其内容、表现形式、审美趣味和原则而言,主要呈现出后现代的特征;而就其传播驱动力量、传播方式、传播体制而言,主要遵循现代性的原则”{21}。

视觉文化传播在我国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还不到10年的时间,可待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但是视觉传播现象却几乎伴随着媒体的出现而出现。因此从以往的素材里寻找视觉传播现象用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解读,应该成为研究传播学和文化学的一个新的趋势。读图时代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和消费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现实,视觉文化传播也必将进入另一个研究的。

注释:

①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页。

②③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现代传播》,2002(3)。

④张颂:《关于视觉美感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五》,《现代传播》,1999(6)。

⑤宋昭勋:《电子媒体视觉非语言传播的三种样式》,《声屏世界》,2001(12)。

⑥唐大勇:《文化转移:申奥陈述片的视觉传播》,《现代传播》,2003(1)。

⑦叶青青:《一个现代化都市意义的建构――关于上海申博宣传片的视觉文化解读》,《电视研究》,2003(9)。

⑧任重:《视觉的迷宫――兼谈电视传播的负面效应》,《新闻爱好者》,2003(5)。

⑨王伟明:《适应与忧虑――对广告视觉文化的思考》,《当代传播》,2003(2)。

⑩姚展雄:《棒喝“读图时代”》,《中外文化交流》,2003(10)。

{11}冯奕竞:《视觉文化研究新领域――网络视觉文化》,《电化教育研究》,2003(2)。

{12}盛希贵:《视觉教养理论与影像传播实践》,《国际新闻界》,2003(6)。

{13}梁婷婷:《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前沿思考――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广告》,2004(9)。

{14}胡丹:《视觉时代新闻真实性的缺失》,《现代视听》,2008(1)。

{15}王娜:《视觉传播中的“情景再现”模式》,《当代电视》,2007(8)。

{16}{17}{18}{19}{20}孟建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刘成付:《视觉文化传播: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现代传播》,2005(1)。

篇2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传播玄机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生活 互联网电视时代 “创业”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教育”时代 互联网政治时代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 互联网与文化 “互联网+”与能源 “互联网+”与养老 “互联网+”与教育 “互联网+”与设计 “互联网+”与物流 互联网转型、互联网化与“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 互联网时代与整合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形象传播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延伸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3] .制定“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EB/OL].(2015-03-05)[2016-03-16].http:///gn/2015/03-05/7103116.shtml.

[4] 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5]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四原则[EB/OL].(2015-12-16).[2016-03-16].http:///gn/2015/12-16/7673740.shtml.

[6]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EB/OL].(2015-12-16) [2016-03-16]. http:///gn/2015/12-16/7673756.shtml.

[7] 林采霖.品牌形象与CIS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8] 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

[9] Biel A L.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sesearch,1992,13(2):6-12.

[10] 王墨兰,马丽萍.中国白Brand象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研究[J].学术研究,2013(9):81.

[11] 支林.CI企业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2] 王墨兰.从企业角度审视国内白酒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J].学术研究,2013(9):106.

[13] 赵迪,路晓.从优酷“个人平道”看视频自媒体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4(10):3-5.

[14] 薛生辉.形象塑造与品牌战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视觉文化 视觉营销 大众传播视像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及社会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何为视觉文化,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定论。米尔佐夫认为视觉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是后现代文化中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是将存在图像化或视觉化的现代趋势,并不依赖于图像本身,当文化成为视觉性时,该文化就具备了后现代特征。”①美国学者斯特肯认为视觉文化包含了多种媒介形式,从文化艺术、电视电影、报纸广告到诸如科学、法律和医学领域里的视觉资料等。这些与媒介密切相关的领域,构成了一个文化域。②由上可见,视觉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丰富多元的,对于其认识有不同流派,而且在不同语境中也具有不同含义。

一、视觉文化的发展历史

视觉文化是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趋势,是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较早使用“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他用视觉文化进行电影研究,在《电影美学》中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进一步对视觉文化研究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德国思想家本雅明,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传统的审美景观已经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效果,渗透了其关于视觉文化的深刻洞见。在此之后两年,海德格尔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他指出:世界图像时代就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到了19世纪5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角度,论证了电子媒介文化的到来,将视觉文化和听觉文化整合起来,凸出的表现是电视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经验超过以往任何一种媒介。③19世纪80年代起,视觉文化概念在西方学术界逐渐被普遍接受。

2002年6月中国第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该中心是全国最早关注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机构,并正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镇,标志着我国视觉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开始起步。同年孟建教授《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指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此文章将视觉文化传播和研究学结合起来研究,开拓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开启了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大门。④2004年5月29日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发展历史、科学实践、相关理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二、视觉营销基于视觉文化的营销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以及语言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转向,为视觉营销在消费社会中提供了契机和温床。有学者认为视觉营销从广义上看,是商家在视觉文化背景和新的营销理念下通过市场营销的诸多环节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它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可视的视觉形象传播,而是一个涵盖了信息接受者心理意向生成过程,与意义、概念的消费相关的泛化的视觉说服过程,与当前的视觉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还有学者以营销语境为立足点,以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视觉文化,比如研究者以当下视觉营销中“中国元素”之“中国红”为例进行演绎。他指出在视觉营销中恰到好处地借用了“中国红”符号的暗示意义,表达隐藏文化内涵,实现了社会经验与集体情感的凝聚化和对象化,使无论是方正的“点亮中国红”还是百事的“敢为中国红”都对品牌营销极具意义。⑤还有学者以DIESAL平面广告创意为案例进行研究,该广告以鲜明的后现代风格作品打造自身品牌个性,关注形象和形象风格化视觉传播塑造传达后现代精神,成功塑造和深化了品牌形象,达到成功的营销目的。

三、网络媒介研究

近年来,网络媒介凭借其技术和传播优势迅猛崛起,对当前视觉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学者研究视觉文化传播在网络媒介中的生成原因,研究者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绝不仅仅只是文化领域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人类追求享受的本能欲望、消费主义的社会理念、现代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共同催生了一个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时代。有学者认为,随着网络视频传播越来越规范化、商业化和品牌化之后,新媒体视频会取代电视,但当媒介受众越来越细分化,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整个传播格局乃至视觉文化生态的影响将是异常强大的。⑥还有学者通过分析视觉语言和网络广告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找出合理解决网络广告视频传播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四、大众传播视像

有学者从影像传播的技术、内容、方式、价值、意义和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视觉文化时代影响传播的新内涵;有学者从电影影像的理论建构、策略和运作范式上研究视觉文化⑦;还有学者从视觉景观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分析研究视觉文化下的国产大片,目的希望未来的国产大片能在全球化中有自己的地位。⑧有学者从审美化身体形象批判方面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者指出在当代消费社会,身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的核心。有学者认为在视觉文化时代,大众视像传媒促进了身体在当前的凸现,展现了完美无缺的身体图景,但这同时又是个扭曲的过程,完美无缺的身体图像是权利的目光所塑造身体的标本,诱迫人们按照这一标准来监督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在消费社会时代驯顺地献身于物。⑨

五、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问题研究

有学者对“海角七号现象”个案研究,采用话语分析与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海角七号》意义的阐述和解读,借鉴现有历史研究的成果,对其叙事策略及各方围绕电影建构的意义体系进行分析,力图对历史叙述阐释与解读问题化,借此揭示流行视觉文化在调用历史资源进行叙事或在现实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促进历史、媒介、文化三者互动。⑩

六、视觉文化传播引发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科技的进步是文明的象征,当代视觉文化转向使得视觉呈现方式发生了转变,影像文化逐渐取代和冲击了印刷文化,有学者对视觉文化转向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者提出电视视觉传播的负面效应。电视的图像引导作用使人们习惯于视觉的满足,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被人们渐渐漠然视之了,浮躁、肤浅已蔓延成了侵蚀人们精神的“世风”⑾有的学者对视觉文化泛滥情况下广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者认为广告泛滥的景观会加速消费社会的进程。文章认为由于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传媒根据市场促销的需要。制造和传播大量广告信息,成为现代视觉文化中最显见的事实。⑿

有学者认为网络视觉文化将是视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拓展和延伸;将对民族文化结构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⒀

总的来说,视觉文化传播在我国的研究还不到十年,还有很多未挖掘的内容,伴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更新,视觉文化传播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成果必将进入另一个研究。■

参考文献

①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②陈龙:《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

③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④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现代传播》,2002(3)

⑤杨筱,《解读“中国红”的符号演绎――以视觉文化下视觉营销的视角》,《作家杂志》,2009(1)

⑥于德山,《我国网络视频传播的崛起与当代视觉文化生态》,《媒介研究》2009

⑦裴磊、叶彤,《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播的新内涵》,《新闻界》,2009(5)

⑧董晓,《视觉文化下的国产大片》,《集美大学学报》,2009(3)

⑨陈旭红,《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审美化身体形象批判》,《湖北社会科学》,2009(4)

⑩李琼杰,《视觉文化中存在的历史叙事问题》,《国际新闻界》,2009(12)

⑾任重,《视觉的迷宫――兼谈电视传播的负面效应》,《新闻爱好者》,2003(5)

⑿王伟明,《适应与忧虑――对广告视觉文化的思考》,《当代传播》,2008(2)

⒀陈婷婷,《国内视觉文化传播研究综述》,《新闻爱好者》,2009(7)

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 视觉表现 设计 多元化 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04-02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了数字信息化社会。数字化信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信息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原有的表现形式由二维向三维和四维延伸和发展,而呈现载体也由传统媒体转向更为广阔的数字媒体。数字化信息时代改变了视觉设计的传达形式和艺术理念,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设计语言。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视觉设计必须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一、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We Media”(自媒体)这一概念,并作出如下阐释:“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而国内有关专家则将自媒体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邮件、手机、博客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

从国内外对自媒体的阐释可以发现,与传统媒体专业化的传播方式不同,自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平民化和自主化,传播内容时更加注重的是普通大众的主导与参与,是一种兼具提供信息生产、传播,公开性与私密性并存的传播方式。因为没有传播主题和传播空间形式的约束,因此自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发挥空间也更加自由。同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微信、微博、博客、电子邮件等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内容的展示平台。

二、视觉设计的特点

视觉设计是当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视觉效果表现的冲击力,吸引并引起受众群体的注意,进而实现信息传达目的、增强印象的设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根据有关心理学调查显示,人类对信息的接受途径85%来自于视觉,因此研究以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的视觉设计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视觉设计的概念最早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当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印刷美术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包含影视图像在内的信息传播时,视觉设计应运而生。与传统设计不同,视觉设计是以文字、图形、造型等视觉符号向受众群体传播信息,它同时具有设计和传播两种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设计的表现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发展延伸,表现和传达方式由静态转为更加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传达媒介开始由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化。

三、自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新机遇

人类的视觉识别特点决定了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多是通过视觉,而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则为视觉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创造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设计表达手段和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更加新鲜的视觉享受和审美趣味。

1.网络媒体成为视觉设计的新载体

与传统媒体对比,网络媒体具有许多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多样化、容量大,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人机在线互动性强;同时,网络媒体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传播特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这些优势和传播特点,不仅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和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印刷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对设计行业介入的不断加深,一名优秀的视觉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各种软硬件技术,还要熟悉掌握网络媒体的视觉表现形式和语言,才能创造出符合网络时代的网络视觉设计作品。

2.网络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机遇与挑战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达。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形式灵活、设计手法多样的网络媒体显然更适合视觉设计的表现和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和广阔:传播形式越来越灵活,设计方式由单一静态的表现形式转为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的视觉呈现。互联网时代动态化的视觉设计带给受众不同于传统传媒的全方位、多感官的视觉体验,既拓宽了视觉设计者的思路和表现形式,也给新时期的视觉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络技术促进了视觉设计新的表现手法的形成,而视觉技术也促进了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四、自媒体展示平台的视觉设计特征

(一)编排方式灵活自由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方式上实现了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显示多个或多层信息,同时浏览者可根据浏览的需要显示屏幕内容或显示尺寸。浏览者根据个人阅读习惯和喜好,对同一个信息或多组信息进行阅读和比较。在实现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有效表达的基础上,自媒体视觉设计又结合网络特点和信息内容发展了独特的、灵活的编排方式。

(二)图像的视觉张力强

与传统媒体重视文字表达不同,自媒体的视觉设计经常运用能快速吸引大众眼球的背景图片和颜色鲜艳的色块。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之所以能快速引起受群体的注意力,不仅在于它们使自媒体的画面充满了张力,还在于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唤起受众者的互动体验,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各种具有视觉张力的图片、图形快速引起受众注意力,使其对信息产生兴趣,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一种常用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而在自媒体设计中被应用的越加广泛化。

(三)信息表达简洁化

与传统媒体设计重视内容的深度和延伸性不同,在信息海量化的数字化时代,“少就是多”是视觉设计师一以贯之的做法。从大量化、同质化严重的信息中提炼出最精炼、最具有意味的内容给予最简单化的设计,不仅是减轻网络传送负担的需要,也是自媒体视觉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叙事方式动静结化

数字化媒体的阅读方式与传统媒体相同,即都以视觉呈现为主,但在表现方式上却多用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似的影像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呈现空间也由静态转化为能与受众群产生互动的动态空间:受视觉识别系统的影响,人们在接受信息速度上,动态的视觉设计显然要优于静态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自媒体视觉设计以时间和空间同时呈现的叙事方式,不仅是传播信息并达到预期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视觉设计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信息传达即时更新和互动性强

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信息选择的同时,也为媒体的视觉呈现提出了更快的要求。在自媒体环境中,受众群多通过视觉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因此设计者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媒体的整体视觉效果,还要根据不同信息的内容及特点,对视觉要素加以调整和修改,以便呈现的图像与传播新信息更契合贴近。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海量化和同质化的特点,也使信息视觉呈现更加的丰富和复杂,为了能吸引受众者的注意,使其在浏览网页时能对者的信息产生兴趣,视觉设计必须依据新闻特点进行快捷而完善的导航设计,提供不同角度、足够吸引的链接,帮助受众在各个网页浏览跳转进行选择时,在视觉上对者提供的海量信息在视觉产生好奇和清晰的视觉接受。

建立在发达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自媒体,在传播媒介上具有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意味着受众对媒体传播的信息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多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接受和阅读信息时,更多选择自媒体的重要因素。

(六)呈现方式多元化

目前数字化媒体呈现信息的视觉方式主要为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这些具有个性的传达方式,不仅丰富和满足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审美品位,也改变了数字媒体的视觉设计方向和形式表现。与传统媒体重视图文形式的表达不同,网络的视觉设计更注重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规律,运用更加先进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创造更加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空间,帮助受众从网络信息中获得艺术想象和视觉审美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媒体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手法和传达方式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表现。本章节研究和分析的六个特征在本质区别与传统媒体的视觉设计,但同时又为新媒体的视觉设计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借鉴,同时又促进了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五、结语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因此,视觉设计与数字化媒体之间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自媒体给了视觉设计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它又影响和约束着视觉设计的发展;视觉设计的本质永远都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传达媒介始终无法离开媒体,而它的表现空间又是媒w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在数字化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保持视觉设计的活力,促进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是未来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金.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1.

[2]王海波.新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电子输出的对接[J].大众文艺,2013(8).

[3]高娴.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4]刘云玲.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理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5]蒋运生.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

篇5

>> 多予,历史性的转向 浅谈本土影视文化对新疆形象的传播 影视文化传播中女性形象的突破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行为的影响研究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中的身体审美 当代影视文化视域中的平民意识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探讨 影视文化现象研究 美军影视文化传播功能探析 论网络时代影视文化传播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传播:权力与权利的历史性考察 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性跨越 浅谈中韩影视文化研究 筒论当代小说的历史性 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影视文化产业视野中“生态江西”形象的构建、营销与传播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影视文化传播路径 “一带一路”对影视文化传播的影响 后工业社会影视文化传播对服装流行的影响 浅析影视文化传播对学生审美品格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Marjorie Perloff.Screening the Page/Paging the Screen:Digital Poetics and the Differential Text.In New Media Poetics:Contexts, Technotexts,and Theories.Edited by Adalaide Morris and Thomas Swiss.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6:pp.146;.160.

[15]iAB:多屏时代的用户行为与营销[EB/OL].199it网,,2012-05-21.

[16]平成广告吴晓波:多屏的视觉整合,混媒的主题传播[EB/OL].艾瑞网,2008-05-30,http:///events/20080530/81264.shtml.

[17][美]詹姆斯·艾尔金斯.视觉品味[M].丁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篇6

关键词:交互传播;品牌;视觉语言;研究

0 引言

人们感受到的任何外部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或者是听觉感受的,从一个程度上来说,视觉才是人们最好接受外部信息的一种方式,通过视觉,能够很好地对信息进行分辨。在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容易被接受的那一种,能够让看到的人得到较好的视觉冲击和感知,也是众多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追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可以划归为是视觉设计方面的竞争。同时,目前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中,可以形成一种交互的作用,也就是说,不同方式之间的互动动作能够形成相互调整以及相互适应的一种关系,能够实现双向传播或者是多向传播,很多时候,需要新媒体的参与,交互传播很大一部分需要参考大众的需求以及大众的接受程度。目前越来越多的品牌热衷于将自己品牌标识或者是情感延展画面表现在移动终端的网页或APP中,这样的途径更方便品牌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

1 交互式品牌视觉语言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本土化的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很多品牌存在严重的模仿行为。很多品牌之间的标识甚至是广告语都大同小异,这种没有个性的做法十分影响我国本土品牌的长远发展。因为只有一个有独特价值观的品牌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为大众所熟知,如果一个品牌的区分度不大,那么群众也很容易将此品牌和其他品牌混为一谈,一味地模仿只能让自己的品牌状况越来越难堪。

其次,我国很多的品牌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如果缺乏了正确的定位,那么就无法制定出品牌的后期发展目标,从而也就缺乏一定的竞争能力。品牌的定位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包括和竞争对手的差异,用什么方式达到以后的目标效果,在市场上的位置以及会用到的营销手段等等,如果没有考虑到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就难以和其他品牌区分开来。

最后,一个品牌的形象风格需要有稳定性。在目前的市场中可以看到很多品牌今天是这种风格,但是过了几天就换了一种风格。想要让品牌有较好的市场地位,就要保证品牌风格的始终如一。如果一个品牌今天宣扬的是节俭风格,但是几天之后又开始主张奢侈之风,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品牌形象的构建,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反感。[1]

2 交互式品牌视觉语言的传达方式

视觉语言在字面意思上的理解就是能够通过相关的视觉效果来进行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目前我们看到的很多壁画、石刻都是通过视觉层面来传递出来的。随着对视觉体验的普遍化认知,越来越多的品牌重视交互式品牌视觉语言的建立。很多品牌使用的视觉语言不仅仅是通过图像来表达的,还融入了很多不同的色彩、抽象图形以及书面文字等不同的视觉元素。当然,所有的视觉形象表达的最终目的就是彰显品牌。所有的视觉语言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可视性,比如说人们看到相关的男女标志就能区分洗手间,或者是人们看到不同的箭头符号就能知道方向等。[2]

本文所探讨的品牌视觉语言,是和不同的品牌相结合起来的,区别于传统的视觉方面的设计,这N和品牌结合的方式有着更大的艺术性和设计性。一般来说,品牌视觉语言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不同的品牌支持促使相关的视觉语言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表现意义,这种视觉语言的表现是通过品牌定位来决定的,所以和原有的品牌信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品牌的视觉语言一般来说需要满足品牌宣传的不同目的,所以在设计起来既需要理性的方面,也需要感性的方面,对比传统的视觉设计而言,和品牌相关联的视觉语言和市场有着更大的关联,能够和时代信息相契合,并且能够和社会大众的需要符合。第三,品牌视觉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品牌的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对品牌进行宣传的目的和效果,这是一种无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能够进一步的吸引顾客,并且获得大众的认可和喜爱。从这个方面来说,视觉语言的设计不只是品牌宣传的基础环节,还是一个品牌获得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以早年的麦当劳为例,将自己的形象确定为麦当劳叔叔的头像,并且在其官网上以及各大产品包装中都有出现,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宣传,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3 如何更好地进行交互式品牌视觉语言传播

针对上文对我国品牌视觉语言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进行相应的改进刻不容缓。只有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才能更好地提升品牌的竞争力,达到让消费者满意的效果。当然,这个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3.1 理解品牌内涵

在进行相关的品牌视觉语言设计前,需要对品牌的内涵有一个深刻并且全面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需要明白品牌定位以及想要达到的宣传效果。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例如:品牌的核心以及灵魂是什么?品牌所代表的整体个性是什么?品牌想要通过视觉语言达到怎样的宣传效果?如果这些问题可以确定,那就能够可以建立一个和顾客的良好关系,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2 视觉语言鲜明

如果一个品牌和另一个品牌在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是相当的,那么想让这两种品牌能够有较大的区分,就要确保视觉语言的不同,如果一个品牌可以具有较为鲜明的视觉语言,那么就能有更好的宣传效果。这个方面就需要设计师的灵感以及对品牌的理解,设计的图像需要具有层次感和冲击感,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人的眼球,突出整个品牌想要表达的主题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多使用一些具有对比性的色彩,达到一个引领观赏者注意力和思考方向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色彩和光影的对比来进行,这种明暗之间的差别能让观赏者好感倍增,如果设计师的拿捏比较得当,还可以使用一些幻觉元素来突出主题。当然,不管怎样进行设计,都需要契合主题,并且需要对传统的视觉语言设计方法进行传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以此来增进相关的品牌效应。[3]

4 结语

在交互传播语境下的品牌视觉语言研究包括多种多样的方面,随着受众群众规模的扩大,所以在这个程度来说,在交互传播下进行的品牌视觉设计应该考虑大众的需求以及大众对于视觉效果的接受能力。目前我国的品牌视觉语言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更好地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赵战.新媒介视觉语言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

篇7

 引言

我国虽然还没有真正进入西方学者所说的“消费社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假日经济”的出现、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准的不断提高,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特征,大众传媒也渗透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品消费、大众传媒对视觉形象的助推,已经使视觉文化成为中国社会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完全从西方进口的“舶来品”。在此境遇下,近年来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发展迅速。

一批西方视觉文化研究专著被翻译引进,比如阿莱斯·艾尔雅维茨的《图像时代》,w·j·t·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等;还涌现了很多翻译和介绍西方有关视觉和视觉文化研究成果的丛书和选本,比如罗岗、顾铮编写的《视觉文化读本》,吴琼主编的《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文化研究》第三辑还推出了“视觉文化研究”专题。

1 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南京大学中文系周宪教授的《视觉文化的转向》一书就是一部透视了视觉文化方方面面的视觉文化大观。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及其与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的关系。周宪先生将图像转向解释为:从浅层看,它的标志是图像霸权的确立;往深层看,它昭示了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文化向图像主因型文化的转变。[1]在这一转变中作为语言文化之代表的文学受到了冲击,金惠敏教授指出:图像增殖及其对主体的解构对文学而言可能是致命一击,当大众满足于轻松的图像,文学就会因其接受难度而被冷落,更严重的是,图像或拟像解除了语言所造就的深度阅读、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2]也有学者认为,从理想的状态来说,视觉文化是以语言文化为历史起点对以往文化经验的一次扩容和提升,有效地弥补了语言文化的不足,比语言文化的理性模式更人性化。[3]

第二,视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演变。有学者从图像的发展角度将人类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概括为三种:图腾、图像和仿像。[4]周宪先生从“看的方式”的变化的角度将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演变概括为: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从相似性到自指性、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从“静观”到“震惊”、从趋近图像到为图像所困。[5]

第三,视觉文化的社会基础和媒介基础。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其中消费社会和电子媒介是被我国学者广泛认可的两个主要因素。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消费社会关系密切,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代“小康文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因此,强调视觉、专注于感性愉悦的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6]当代视觉文化还以电子媒介为依托,在视觉文化时代,媒介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都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有研究者将电子媒介的发展阶段分期为机械复制时代和数字影像时代,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着视觉文化的复制和虚拟两种形态。[7]

第四,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及批判。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视觉文化消解了传统的审美方式,限制了人的反思能力和想象力,并挤压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有学者将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客体的视觉化、复制性、驳杂性和大众化;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弱化和钝化;审美关系表现为主体对视觉形象的消费和审美判断、审美趣味的趋同。[8]还有学者认为图像时代的审美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虚对真的僭越”,二是“欲望混同为感性”;图像不以与真实存在的联系为最高的美学追求,而是将满足欲望的假象当作其优势,使人的主体性完全建立在虚幻的表面可视的形式上,令人在商业圈套中交出了自己的灵魂。[9]

从以上对中外视觉文化研究的简略介绍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四条最基本的路径:一是图像对语言中心论的反叛与颠覆,以利奥塔、拉什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理性与感性、图像与文字是这一路径涉及的主要矛盾;二是消费逻辑与视觉文化的合谋,以居伊·德波、鲍德里亚、詹姆逊等人关于“消费社会”的研究为理论依据,商品、符号价值、时尚、娱乐、身体、权力等是这一研究路径的主题;三是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传播,以本雅明、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的理论为基础,复制、虚拟、超现实、全球化等关键词以及影视研究、影视个案分析常常见于这一路径的研究之中;四是视觉行为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以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w·j·t·米歇尔的图像表征研究和发端于20世纪美国的视觉素养研究为代表。

篇8

【关键词】视觉传达;传者

一、设计师的任务

设计师的任务和视觉传达的任务密不可分,不同的视觉传达任务,设计师的设计任务也不相同。从整个视觉传达传播的信息来看,设计师都要面临一样的任务,那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从反馈中再进行第二次加工处理三个步骤。

(一)收集信息。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收集信息,只有收集好的信息才能进行好的加工。信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所以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这就要求设计师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甄别,进而选择对自己设计有用的信息,这样进行下一步设计,设计好作品,才能进行传播活动。当然,在收集信息的时候,设计师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有用性,还有注意信息的全面性。信息的收集活动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活动,收集信息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设计师付出艰辛的劳动。

(二)加工信息。设计师收集到的信息是分散、繁杂的。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适合传播,设计师必须对这些最初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制作。设计师从其中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加工后传播给受众,达到传播的目的。对信息的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形式和内容。在形式方面,设计师从传播的目标来看,要对信息进行舍弃,舍弃那些对设计作品意义不大的内容,保留那些对传播有益的信息;从内容来说,设计师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使得信息条理化和系统化。概括地说,设计师具有传播信息的决定权。该传播的没传播和不改传播的传播了,这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设计师的责任也是巨大的。所以,设计师对信息的甄别和加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设计师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也要受原有信息的约束,不是完全脱离原信息的范围。传播的信息还得受到社会的道德约束。

(三)处理反馈信息。传播的终端是受众。但是信息到达受众那里,不是意味着传播的结束,还有信息的反馈。同样,设计师视觉传达作品不是到受众就终结,还得从受众得到反馈信息,如果一个设计师不注重反馈的意见,就不会清楚自己的信息是否符合受众的兴趣和爱好,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反馈收集,设计师才会了解受众兴趣点,收集反馈信息才会让设计师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收集反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设计师的视觉传达作品在传播完成后得到的反馈信息;二是在进行传播活动前对受众的兴趣、习惯、愿望的调查,根据结果制定出传播的策略。

二、影响设计师的因素

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设计的时候,表面看是个人的行为,是设计师的独立活动,但是这个活动其实受到了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包括设计师的个人素养、媒介组织等,与设计师所处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这些环境因素造成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影响设计师的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一)政治和法律的因素。设计师所处的就是一个政治环境,没有脱离政治的真空环境,社会中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舆论都会对设计师的思想行为产生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进而反映到设计师的视觉传达作品中,设计师的意识也是具有意识形态的,设计师设计作品必然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

(二)文化因素。文化是人类生活和民族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设计师不可能在脱离意识形态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设计师在进行创作设计的时候,要以社会所认可的社会道德标准和社会法律为准绳,在社会认可和规定的范围进行创作,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营造视觉传播气氛,同时应该注意过滤、加工与视觉传播相关的新现象、新事物等新信息。

(三)设计师自身的因素。设计师的个人因素在设计作品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设计师个人所受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对设计师的作品和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设计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传播价值。

(四)受众的因素。设计的最终归属地在于得到更多的受众认可,在受众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自己需求的信息,设计师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信息传达。为得到更好的传播,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之前,就要做好调查,为设计作品做好准备,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行为等基本信息,从而有的放矢,才会创作出受众接受的作品,达到双赢的结果。

篇9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叙事特点

0引言

视觉文化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中心,以语言文字为辅助的现代文化,视觉文化脱离了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和重逻辑的倾向,是一种倾向于感性主义的文化形态[1]。视觉文化的形态经历了摄影文化、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的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又有了新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手段,新视觉文化随之诞生[2]。新视觉文化语境下,以微视听文化消费形式的微电影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追捧,微电影俨然成为当前最火爆的娱乐形式。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微电影在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较传统的电影与电视在传播和叙事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1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传播特征

“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含小、短、少之意,既含“微小”“微型”之意,更有“精简”“微妙”之意[3];尽管它篇幅短、成本低、制作快,但依靠本身独特的传播特征,却能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娱乐享受,取得“微”而“不微”的传播效果;下面根据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学要素理论分析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

1.1传播主体的自由开放性

依照媒介特征来看,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将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二元进行了无形的分离,而基于网络与移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微电影,使得传播方式从作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移[4],将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进行有效的连接,加强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相比殿堂之上的传播电影,微电影的创作门槛较低,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百姓也可以参与微电影创作,其创作主题的选择更加自由与广泛;开放的网络媒体使得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可以自由的评论与分享,增强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与传播主体不停的进行信息交换,传播受众利用网络链接实现能量循环与信息互动的同时,身份也在不停的进行转换,不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到传播与创作当中;总而言之,在强大的新媒体互动环境下,微电影的传播主体更具自由开放性。

1.2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电影短片作为微电影的前身具有多种样式和内容,但创作形式却没有现在这么自由,创作内容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随着微电影创作的不断发展,它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产品,其创作类型也在逐渐增多,特别是剧情类微电影,鉴于其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心理密切联系,促成了微电影类型化的巨大发展,如:爱情片、爱情、青春成长片、家庭、喜剧片、惊悚片等。剧情类微电影以故事展示为主要内容,其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除微剧情类电影之外,还有微纪录电影、微实验电影等,此类微电影虽没剧情类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那么复杂,但也极大地丰富了微电影传播内容的创作来源。

1.3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微电影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消遣的空间和时间被极大的压缩,微电影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形式赢得受众的青睐。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4G网络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微电影的巨大发展,也极大地拓宽了微电影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传播渠道主要集中在家庭电视、电影院、人际口耳相传等;这些媒体传播速度较慢,时空限制较大,不利于泛在传播。相比较而言,新兴媒体,例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受众只需利用手机网站、APP等就可以随时随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观看及分享;微电影既可以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也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作为补充,促使其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

1.4传播受众的高互动性

微电影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之间能进行高参与度的互动,究其原因除了较强的网络技术支持外,还有跟微电影传播受众本身的特点有关:第一,微电影女性受众的比例要略高于与男性受众的比例,研究表明,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更易参与到微电影传播互动之中[5];第二,传播受众年轻化,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关于我国网民年龄层主要集中在10至39岁之间(图1),这类人群在互联网中最为活跃;第三,传播受众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两个职业群体,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活跃主要集中在学生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两个职业群体。不难发现,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依据性别的不同、职业群体的不同,受众参与互动程度也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微电影传播受众依据其本身的特点,展示出了高度的参与互动性。

1.5传播效果的奇观化

虽然微电影在制作与投入上,较传统电影规模更小,但并不意味着微电影就是粗制滥造。现在越来越多的微电影都被要求制作标准化与精细化,这也是当前新视觉文化影响下电影奇观化的必然结果。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影视艺术作品类似,具有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商业功能和宣教功能。因此,微电影在专业制作的过程中,需将认知链条、审美链条、商业链条和文化艺术链条进行有效地处理和整合,从而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微电影要获得受众的认可,须从视觉上带给观众极大刺激,这样就不得不考虑视觉上的奇观效应,如: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等。例如,《一触即发》、《心回迈瑞宝》、《指甲刀入魔》等微电影就是在视觉奇观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吸引不少人的眼球。当然传播效果的有效性,最终落脚点不仅仅是依靠视觉奇观带来的商业上的成功,而是受众对微电影本身存在的价值认同。

2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叙事特点

2.1叙事主体平民化

在新视觉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微电影创作主体开始发生转移。传统电影中,电影的叙事主体往往发生在导演与编剧之间,远在千里的观众只能望洋兴叹。然而兴起于网民、产生于草根的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叙事主体变成了普通大众,在语言叙述上也更加偏向于网络化。叙事取材往往来自普通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叙事风格都是小叙事,且重视网民个体话语权。人们不仅可以自编自导自演,还能依据网络上的一些故事进行改编创作。

2.2叙事类型生活化

微电影叙事取材大多来自普通百姓生活,从平民视角出发,展现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不论是青春、励志,还是爱情、喜剧题材,故事发生的背景都与社会实际生活相关联。搜狐出品的《屌丝男士》系列、优酷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旅游微电影《爱,在四川》系列等讲述的都是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郑云工作室出品的微电影中,很多故事都是基于网络时政新闻、社会热点新闻等加以创作改编,针砭时弊,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2.3叙事结构碎片化

微电影囿于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像传统电影那般,采用“首尾”接续式的叙事逻辑,即一种以“开端—发展——结局”线性叙事发展模式。微电影则尽可能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压缩叙事的开端和结局,中间的情节采用碎片化的形式,突出叙事,以此来增强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起到扩大时空、转换时空的功能。2014年央视春晚微电影公益广告《筷子篇》采用不同的时空场景、选取不同的年龄阶段,通过碎片化的叙事,将筷子作为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既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一种血脉亲情,观片之时也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正如影片结束语所说的那样,“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3新视觉文化语境下我国微电影叙事发展

近年来,我国微电影在不少从事微电影研究以及微电影创作人员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就总体而言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跟风模仿,质量良莠不齐;过多的考虑视觉奇观,并未深度挖掘微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恶搞泛滥,只注重娱乐性,忽视了人文关怀。基于此,在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叙事要得到长足发展,笔者以为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叙事创新。微电影本质上是基于新媒体的视听艺术,在其诞生之初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不能与传统电影划等号,需要开辟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丰富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创新叙事模式、叙事结构等。第二,兼顾叙事内容与形式的二元性。好的微电影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在当前,我国很多微电影特别注重画面的美观,却忽略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并未真正进行深度思考。总之,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并重,且形式为内容服务。第三,完善微电影监督机制。微电影叙事的发展,除了在叙事本身上要做到革新之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微电影内容、微电影播放形式和微电影创作版权等方面。

4结束语

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促使普通大众开始真正地参与并感受文化。每一个个体既是文化的感受者,也是文化的创作者。在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的传播把社会文化凝聚成一个集合体,将每个人裹挟其中。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了当前微电影叙事特点;针对我国当前微电影叙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即在深度把握微电影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创新微电影叙事,重点把握微电影内容与形式,增加微电影互动性。但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微电影传播特征与微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并未进行深入探讨;只提出了微电影叙事发展的宏观建议,对于具体的指导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盛希贵著.影像传播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伟.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杨晓林.微电影的特征、分类及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2):18-27

[4]胡奕颢.微电影传播特征刍议[J].传媒,2012.10:76-77

篇10

21世纪以来,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意识到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的弊端,对存在上千年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进而诉求新的文化转向,这就是听觉文化转向的出场。首先提出这一转向的是德国后现代主义美学家韦尔施。同为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家,杰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本质上是以图像为中心的图像文化;韦尔施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以听觉为中心的听觉文化。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已经被学界所广泛接受,成为后现代主义图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而韦尔施的听觉文化观则被忽视了。韦尔施在其《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走向听觉文化的观点,该书写于视觉文化如日中天的1997年,其观点很快被淹没在视觉文化的大海中,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②但韦尔施仍不遗余力地宣扬其听觉文化理论。“他指出视觉文化是理性主义的产物,十九世纪是它的巅峰时期,往上则可以直溯古代希腊。比较来看,听觉文化的兴起可以说是电子传媒一路畅行之后的必然结果,它更具有一种后现代气质,固然它没有视觉文化的延续性和同质性,但是它具有电子世界的共时性和流动性。”③所以,在当前电子媒介时代,人类的文化必然是一种听觉文化而非视觉文化。到底什么是听觉文化?韦尔施并没有很严谨的界定,但他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听觉文化:一方面是我们要把听觉作为文化调整的媒介,确确实实要把它当作一个新文化中的主导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我们限制在现存的文化内部,来改善听觉的条件。后者对于一个事实上剥夺听觉权利,听觉衰退的文明来说,同样是至为重要的。

显然,韦尔施既不想对听觉文化进行严格界定,也不想通过听觉文化来替代视觉文化,只是把听觉文化作为人类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来理解,目的是让人们重新关注听觉文化。虽然韦尔施与杰姆逊的后现代研究路径不同,但他关注听觉的新感性主义美学观与杰姆逊关注视觉的后现代文化观依然是一致的。韦尔施认为:一个疑虑在游荡:我们迄至今日的主要被视觉所主导的文化,正在转化成为听觉文化,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势所必然的。不光出于平等对待。在视觉称霸两千多年后,听觉理当得到解放;更况且听的人也是更好的人,这是说,他可以进入某种不同的东西,尊重它而不仅仅是支配它。人类和我们星球的继续存在,只有当我们的文化将来以听觉为基本模式,方有希望。因为在技术化的现代社会中,视觉的一统天下正将我们无从逃避地赶向灾难。对此,惟有听觉与世界那种接受的、交流的,以及符号的关系,才能扶持我们。堕落还是得救,灾难还是拯救这就是不同选择的图景,人们正试图以它来搭救我们,打开我们的耳朵。

可见,韦尔施不仅为听觉文化赋予一种文化上的意义,更是把听觉文化看成人类救赎的重要形式,将其作为人类应对所有灾难的一种有效方式。2009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了“对倾听的思考———人文学科的听觉转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图像叙事成为强势传播的今天,这次会议当有风向标的意义。会议认为,人类已经沦为视觉盛宴上的饕餮之徒而沉溺其中,人文科学应当从中抽身而出,倡导“安静的倾听”。至此,听觉文化的转向已然拉开大幕,学界也开始出现对听觉文化的相关研究。从文化传播发展的历史上看,这也预示着听觉文化的来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的文化传播主要靠图像(图形)和声音。人类早期的图像文化在学界已有众多的研究,当代的图像文化抑或视觉文化研究也都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壁画、岩画等,体现出现代社会对古老图像文化的回归与发展。我们同样可以预见,在图像文化研究之后,对听觉文化的回归将是人类文化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

二、听觉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听觉文化研究虽然在新世纪才得以兴起,但听觉文化的存在却有着漫长的历史。韦尔施认为西方文化从源头上来说就是一种听觉文化,如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而西方的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不过是听觉文化的另一幅面孔而已。上文也提到过,人类早期的文化主要是口语文化,当人们只有语言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传播靠的都是口耳相传,也就是听觉文化。文字符号出现后,人类对听觉的依赖程度才逐步减少。如早期的文学(艺术)传播,靠的都是口语,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学诗篇《荷马史诗》就是通过荷马之口而流传开来,并且荷马还是一个盲人,这也暗示了当时听觉文化之于视觉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古希腊艺术中的另一颗璀璨明珠———悲剧,同样离不开声音的存在,古希腊悲剧就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合唱歌队伴奏。即使在今天的戏剧艺术中,声音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亦是如此。

英国法学家威廉•布莱克斯通爵士早在1765年就说过,在过去的整个西方世界,都非常不懂文学知识,文学完全凭口头传授,因而凡是文学流行的国家,都几乎没有书写的观念。在人类文化史上,相比于文字,声音的出现显然更早。文字的产生只有到了文明社会才有可能实现,而声音(即使是可以表意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初就已经出现,甚至可能更早。通观人类文化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五千年,从中华文明来说,文字的使用不过三千年,但口语文化的传统至少延续了十万年。据语言学家统计,在人类历史上,可以用来写作的语言大约是一百多种,而人类的语言则有几千种。所以,听觉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最早雏形,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即使在文字出现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文字也不能担当起人类文化传播的重任,听觉文化依然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听觉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识字能力的获得并不是天生的,要靠专门的学习与训练才能获得,而不像听力与口语能力在生活中就可以习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西方的听觉文化一直压制着印刷文化的发展。西方听觉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音乐艺术的繁荣。特别在中世纪的宗教艺术中,作为听觉文化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催生了现代音乐。在中世纪,音乐成为宗教生活及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所有神职人员都必须参加歌唱,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宗教对听觉的重视。宗教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就要向更多的人传播宗教教义,其中一个重要的传播手段就是向信徒讲经,而教徒在修行过程中,也会以诵经的形式学习经文。

中世纪以后,西方文化史上发生了思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作为对中世纪宗教与神学的反驳,号召用理性之光照亮人类世界,让人类学会去观看。所以,在此期间,视觉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听觉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被遗忘。在随后的浪漫主义传统中,又显示出对声音的重新重视。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甚至文化思潮,本质上是传统文化对启蒙运动的反扑,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重新关注人类的听觉,这虽然具有反理性的倾向,但其对听觉的重视则可以给听觉文化研究提供借鉴。在诸多浪漫主义诗人那里,雪莱的《致云雀》以四短一长的诗行模仿四短一长的云雀啼鸣,济慈的《画眉鸟的话》以半似重复的语句,传出了画眉歌唱的节奏。浪漫主义诗人赫尔德认为听觉高于视觉,浪漫派的理论家施莱格尔则认为听觉的意义是最高尚的意义。因而,浪漫主义更加关注听觉与黑暗,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觉的作用,通过艺术手法营造出一个神秘的听觉世界。到了现代社会,提倡听觉文化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当代哲学家阿希姆•恩斯特•贝伦特一直在呼吁着视觉文化向听觉文化的转移,认为我们的文化将是由视觉秩序走向听觉的有机体。此外,哲学家尼采、海德格尔以及晚近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等都在关注听觉文化。尼采对音乐的推崇是其呼吁听觉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麦克卢汉则从媒体模式的角度,把文明的演变划分为“部落时代”“脱部落时代”和“重新部落(地球村)时代”,认为这三个时代的传播方式依次偏向口语(倚重于听觉)传播、文字(倚重于视觉)传播和电子传播。他关于听觉空间与视觉空间的论述糅合在这三个时代的两次转型(听觉空间向视觉空间的转换以及听觉空间的回归)中。

而在中国,人们同样很早就对声音有过关注。听觉文化作为人类早期的主要文化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先秦时期的听觉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音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声音与社会的关系。声音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秦人们对于自然的聆听,例如《庄子》中对“天籁”“地籁”的描述。同样,在《诗经》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量的对声音的摹写,常见的就是鸟鸣声,如黄鸟的“喈喈”“交交”,大雁的“肃素”“嗷嗷”等。此外,还有其他很多关于拟声词的应用,学界已有人专门对《诗经》中的拟声词现象进行研究。夏商之后,人类所倾听的声音除了“天籁”“地籁”之外,又多出了“人籁”,即音乐。在古代,音乐比之于其他艺术门类更加发达,这从现存的各种乐器中可以得到印证。在当时社会生活的很多场合中,都离不开音乐,如祭祀、战争、送别,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随着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出现,人们逐渐对音乐产生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对音乐社会性的认识。

《礼记•乐记》中“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说法,可以算得上是对声音最早的理性认识,后来各种乐论中所说的“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大多是从这里演化而来。在古代文学领域,从早期的神话传说,到后来的诗词歌赋以及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无不是以口传的方式世代相传。即使到了宋代,出现了印刷术,但可以被刊印出版的文学作品还是少数。特别是明清时期的说书人,更是把文学作为一种听觉艺术的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20世纪,人类听觉文化史上出现了里程碑式的事件———广播的出现。广播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听觉文化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的交流。美国广播“外星人入侵地球事件”一度使数百万计的听众信以为真,引起人们的巨大恐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听觉文化在当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当代电子媒介时代,人们除了看视频,也会在很多场合戴着耳机进行聆听。但相比于图像文化,听觉文化依然处于劣势。关于听觉文化研究,近年来虽然有学者有所涉及,但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都没有进入实质性的研究,与图像文化研究的繁荣不能同日而语。

三、听觉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听觉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传播史上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当代图像文化日趋泛滥的今天,听觉文化一度萎缩,新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呼吁重新关注听觉文化。在我们看来,听觉文化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听觉文化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音的关注。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象与音都是语言符号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象与音组合起来也就是能指,语音与语象同样重要,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但在现实的文化传播中,人们往往更重视象而忽视音。对于一些艺术门类来说,如文学与绘画,评价其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形象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象思维一度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但在索绪尔看来,能指作为音响形象,是声音所展现的形象,本质上是声音而不是形象,声音是文字的“第一能指”。在著名文艺理论家赵看来,“二者(语音与语象)都是语言的代用品,无论使用哪种书写方式标记语言,音响而不是形象都是它的第一能指,声音始终都是语言能指具有优先性的第一存在”。当然,文学形象性的特点也是不争的事实,也被学界所认可,但形象性并不是文学的专利,很多文体甚至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具有这个属性。因此,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其声音的特征。比如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吟唱的,现代诗歌由于失去了音律的特征而走向没落。在作为语言(文字)艺术的文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其“象”的属性,更要关注其“声”的属性。在文化传播中,固然需要图像传播,但也不能忽略听觉传播。在文学研究领域,“听觉叙事”成为当前学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学者傅修延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开拓,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观点,但很多具体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去挖掘。赵先生认为:“新世纪以来,文学理论中的‘听觉叙事’(acousticnarrative)开始萌生,一味依赖语义学阐发的叙事问题有了新朋。从‘图像转向’到‘听觉转向’、从‘图像叙事’到‘听觉叙事’,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人类所面临的表意焦虑和符号危机。事实说明,‘图像时代’的受众既不希望‘失明’,也不希望‘失聪’;既希望睁大眼睛‘看’,也希望竖起耳朵‘听’。‘看’和‘听’都是不可偏废的身体器官。”

其次,从文化研究角度来说,听觉文化研究可以消除图像文化研究的弊端。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图像时代,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图像。看成为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甚至当代人本身也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并且深陷其中,乐此不疲。特别是在当代年轻人群体中,自拍并把照片上传朋友圈成为时尚,殊不知,这已经把自己置于别人的“监控”之中。所以,在当代社会,视觉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种监控,人们处在类似于边沁所提出的“圆形监狱”之中,实践着福柯所说的“全景敞视主义”。在视觉文化语境下,人类失去了隐私,生活在一个被监视的世界中,这就形成了当代视觉文化的霸权。韦尔施把对视觉霸权的纠偏寄托在听觉文化之上,“因为在技术化的现代社会上,视觉的一统天下正将我们无从逃避地赶向灾难,对此,惟有听觉与世界那种接受的、交流的,以及符号的关系,才能扶持我们”。本雅明对讲故事艺术消失的悲观与韦尔施对听觉文化的期望,共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在视觉过度发达的文化中,“讲故事的人”的重新出现是恢复听觉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平等性,使人类感官与文化达到平衡的关键。本雅明对“讲故事的人”的怀念的观点提出于20世纪初,显示了其怀旧的现代性体验,同时也从侧面显示了其对来自于民间的听觉文化的喜好。

最后,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听觉文化研究与人类的存在息息相关,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听觉的世界中。对人类来说,声音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更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婴儿在刚刚出生时,就以哇哇大哭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来临;而老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际,又是通过亲人的哭声和哀乐等声音宣示自己的离去。或许这是人类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抑或只是一种巧合。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是,人类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绘声绘色的有声世界中,无论是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为的声音,都和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虫鸣鸟叫,抑或人类吟诗弄乐、吆喝呐喊,都形成了人类的听觉空间。自然之声是一个永恒的存在,亘古不变;人为的声音则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无论怎么变化,声音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家园则是不可改变的。声音作为人类的本能,生而有之,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过程中,声音都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相比于视觉,听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情感属性。听觉对象比视觉对象更能激起人的情感,听觉交流是人类最本真的交流,也是一种在场的交流,通过文字形式的交流则是一种不在场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书面形式的交流自然比不过面对面的在场声音交流。今天的人们无论是短信还是网络聊天,都是以文字作为媒介的传播。为了弥补情感的缺失,各种表达情感的文字和表情符号应运而生。即使在文学中,阅读作品与倾听作品也有所不同,所以才存在本雅明所说的“讲故事的人”的存在。在当代作家莫言看来,文学(小说)本质上就是讲故事,文学家都是“讲故事的人”,这都说明即使在文学中,声音也同样重要,甚至比文字更重要。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