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9:0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表建筑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 著作权法 建筑作品 人身权研究
一、建筑作品构成要件分析
对于建筑物本身会拥有著作权法的保护,可是不说明只要是建筑物,就会拥有著作权法的相应保护。建筑物的自身一定得符合著作权法当中所涉及到的建筑作品,才可以在一定意义下利用著作权法对自身充分保护。按照有关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表示:著作权法称之为作品,主要指的就是科学、艺术以及文学范畴中具备特定性的成效。因此任何建筑物想要升级为建筑作品,一定要对几个层面相应满足:
(一)客观表现形式需要突出
客观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著作权法保护建筑作品的重要形式。若建筑作品方面仅仅是单纯的建筑设计人员的思想构成,缺失具体的建筑物的形式下,就不能够得到著作权法的合理保护。
(二)特定性在建筑作品中需要具备
所谓特定性是关系到著作权法有效保护的基础性条件。同时,还是包含我国大陆的法系形式国家,以及美英法系的国家,以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基础性条件。
二、建筑作品人身权所存在的不足
人身权主要指的就是,民事的主体成分依照相关法律所独享的,不能够转让其它并不能够和自身分离的民事权利。按照伯尔尼公约主要提出,任何成员国家对几方面人身权需要多加保护,具体包含:对作品保护的完整权、署名权。在我国所属的著作权法当中,明确的指出著作权当中包含:对作品保护的完整权、修改权、署名权以及发表权的人身权。
(一)保护作品的完整权以及修改权
在修改权方面,主要指的就是对授权或者作者进行修改的过程中的权力。保护作品的完整权方面,就是对作品保护的过程中,不受到篡改或者歪曲的损害。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会把修改权的主要信息囊括在对作品保护的完整权当中。具体的进行分析,保证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是权力的两个方面,其中包括正面和反面。以正面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物作者有权力对自身的作品进行修改;以反面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物作者有权利控制其他人的随意增删或者修改自身的建筑物作品。
相应的法律明确规定,仅仅是建筑物的作者才可以对作品进行随意的修改,由于是自身的建筑物作品,所以对其进行篡改或者歪曲作品也是理所应当的行为。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对公众的第一感觉,就是外观的整体印象,此外观就是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思维构思的表现模式。针对建筑设计人员的表现模式会得到著作权法的合理保护。在针对建筑作品的修改权方面,具体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没有经过设计人员的同意,不能够盲目的修改建筑物外观;其二若对建筑物外观进行了不合常理的修改,就不能够将设计师的名字标在建筑物上。在建成建筑物之后,建筑的主要设计人员基本上不是建筑物的产权人,在产权人方面能够拥有收益、使用、占有以及占有的权力。其中所涉及到的处分权让产权人能够开展建筑物的改造。
怎样才能够将这一类别的权力冲突妥善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利用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改善。产权人具有对建筑物必要修改的权利,因为在必要的修改程度上,是建筑外观上必须要开展的。除了必要的修改之外,其他层面的改造都是没有权利的。并且,建筑物作品和一些艺术性作品不同,因为建筑物作品具备着一定的实用特性,设计人员可能所顾虑的部分不够周全,在建筑物建成后使用的过程中会必要的进行功能的改善,在此情况下,也要根据必要的修整权力进行处理。此方面,在我国所提出的著作权法律法规方面还缺失着详细的规范。
(二)发表权
所谓发表权主要指的就是,只有作者能够对作品有决定发表的权力,其中对于何时发表也会拥有一定的决定权。我国通过著作权法重点保护的建筑作品,主要包含的是建筑为自身,不会包含建筑模型以及建筑设计图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出怎样剖析对建筑物自身开展发表的现状。其一,需要明确建筑作品是需要对其开展著作权保护的,相应的作者需要拥有发表建筑作品的权力。其二,在我国的著作权法当中,建筑作品是较为新型的作品模式,在使用发表权过程中,因为建筑物所具备的独特性质一定会和建筑物作品之外的模式发表有着一定的差异。
由于建筑物拥有着全面的公开性,也就是建筑作品往往具备着感知公共场所的特性,也就是当建成建筑物之后,就一定被人民群众所关注。然而,按照建筑物发表权的特征,建筑物作品的自身作者所具备的发表权,指的是有权利让公众关注,以及有权利不让公众关注的权力。然而,在建筑作品建成之后被公众采纳的时候,就表示为作者已经失去了将建筑物对外发表的权力。
(三)署名权
按照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其中的署名权指的就是完善的体现作者的身份,能够拥有对作品正确署名的特有权力。因此,署名权能够对作者身份权力充分确定,作者有权利署上自己的笔名或者真名,并且还有权利不署名字,对于署假名方面也完全可以。此外,署名权基本上包含着其他的含义,也就是作者拥有对署名禁止书写的至高权力。往往在电影的作品以及文字的作品当中,作者在署名权方面基本上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可是,建筑作品中的署名权使用过程中,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在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建筑设计师拥有着在建筑上署自己名字的权力,基于此来将作者的身份充分建立。但较多的建筑物产权负责人,知识对房屋建筑总体的质量严格关注。对于建筑物的设计人员是某人不是较为关注,同时不是特别渴望在自身的建筑物当中,将设计人的名字显现出来,特别是在设计人员运用假名或者笔名的时候,由于此做法一方面在建筑物的外观美化上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对建筑物的人权人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因素。
所以,需要善意的使用署名权力。若建筑的设计人员极力的需要在自身所设计的建筑物上,用不适合的尺寸或者不正常的方法将自己名字标记在建筑物中,就会说明此做法是非善意的行为,不予推荐。那么,建筑的设计师在署名的需求方面,有必要在建筑物上规定自己名字的体现价值,但是前提是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三、对我国建筑作品人身权的完善措施
(一)物权人和作者权力的冲突解决对策需增加
在我国,对于财产所有权人以及著作权人权力不断的加大,促使建筑作品中的建筑物所有权以及作者人身权之间所产生的冲突逐渐的展开,然而,在我国的相关立法当中基本上会对解决对策缺失针对性的规定。其中《物权法》的推出,使得建筑所有权的保护力度不断的加大,所以,著作权法也需要针对立法的内容,将物权人以及建筑作品作者的权限明确的划分,基于此来将解除纷争的目的实现。
所以,适合在制作权当中,将人身权开展有效性的制约,在标准方面需要规定建筑物的所有人,不能够随意的修改设计作品中的特定部分。
(二)署名权的完善
我国在建筑作品署名权方面,存在着有名无实的问题,此现象适合在立法阶段中有效的开展署名权善意形式的原则,修订法律的过程中需要将此规定增加,从而将署名权全面化改善。
(三)建筑作品范围需拓宽
对建筑作品的保护,一定要包含建筑物的保护。一方面需要有效的保护建筑物,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建筑物设计图当中有效的保护施工图。之所以著作权法会保护建筑作品,主要是由于建筑作品是设计师的合理思维表达啊方式,建筑物能够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来,然而,建筑设计图则能够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充分凸显。也就是,设计师的思维表达模式具体会依靠有形的载体才能够表达出来,这一系列的载体需要构成著作权保护的关键成分。
可是,按照我国的著作权法中的相关条文,建筑设计图基本上不属于完整的建筑作品。我国所具备的规定内容和伯尔尼公约有着一定的距离。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建筑作品的对应作者不能够将保护的作用实现。所以,对我国著作权法的修订阶段,需要把建筑作品的领域不断的升级其具体化,要把建筑模型和建筑设计图有效的融入到建筑作品的领域中。
(四)发表权的完善
篇2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牛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2001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区域规划,则要与城市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研究探讨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等。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式、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机。
另外,要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法律和规范。法律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直接影响我国生态建筑研究的战略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仲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Z}、佚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规,对我国节约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每平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规范,不仅使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分形学;具体运用
一、分形学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从建筑物的细部构造分形方法出发,使用非线性设计方法,可以细化城市建筑全体中的轴线尺度设计,实现尺度比例的和谐。分型几何其实一直存在与自然界中,比如:数学领域中著名的瑞典数学家Helge von Koch在1904年发表的一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Sur une courbe continue sans tangente, obtenue par une construction》,论文中提出了KOCH曲线,给出一条简单的直线线段,将这条长度较短的线段正中间的二分之一部分,替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这样可以组成一个具有显著分形对称特征的新图形。并且,在这个新图形中,将图形中的每一个直线的线段的三分之一部分继续用等边三角形的两条短边进行替换,这样,又会得到一个简单的新对称性图形,如此反复进行替换和重组的操作,就形成了KOCH曲线。
这条曲线的构成主要是利用了图形中的分形学的基本原理。其中,分形几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具有自相似性质的无限精细结构,通过将事物中的自然形态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无限次数的嵌套层次的逻辑思维深层构造,实现几何图形的分形特点。并且,这种图形还不会因为直线线段有限长度的尺度问题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相似性。在西方的古典建筑中,存在着大量KOCH曲线分形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经典案列。使用KOCH曲线可以实现建筑物的多样性对称,减轻人体的视觉欣赏疲劳,提升建筑物的古典美和艺术气息。
图示:西方koch分形线设计
二、分形学在建筑的表皮设计运用
建筑设计分形学在建筑方面的运用十分广泛。从建筑物的表皮设计的应用方面来看,我国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中的游泳比赛奥林匹克场馆非常具有代表性。北京游泳比赛中的主题馆水立方以其简约大方的风格和朴实的分形学设计特色形象为广大的中外游客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中,水立方的设计理念源于著名的建筑设计师Wearie Phelan提出的“无限等体积肥皂泡阵列几何图形学”的问题解答。
首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先产生一个与建筑物相比更大的Wearie Phelan泡沫组序结构阵。然后,将这个生成阵列以其中的某一个矢量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最后,将这个生成阵所组成的建筑物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中的泡沫结构垂直剪切下去。这样可以实现水立方场馆建设的每个面的整体垂直,之后剩下的部门作为建筑的屋面以及墙体的主要构成。这样,基本的奥林匹克游泳馆主题比赛场所“水立方”就完成了。其中,以泡沫填充物作为主要构成结构的建筑风格按照三个正交的坐标轴规律进行重复构建,从而形成了游泳场馆的主要比赛建筑模型。建筑分形的理念在水立方的墙体建筑以及屋面的设计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水立方的墙体设计中,使用大胆的矩阵图形转换的造型,体现了水滴与大自然的美感。
图示:奥运场馆水立方
三、分形学在建筑的“体”的设计与运用
在建筑的三维分形设计的过程中,建筑三维分形通常被称为是“体”分形。在进行房屋建设“体”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时,要严格按照数学中的分形学原理来展开,根据科学施工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实施。“体”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是一个单独的分部工程,它和基础与地基等分部工程一样,需要单独组织验收。在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人员根据建筑图纸,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到房屋施工建筑中的经济效益,避免施工的满目性,在建筑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房屋本身的协调性,切忌为了可以实现“体”分形的建筑设计而忽视了对于建筑物的“节能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必须要减少对房屋建筑的本身结构展开框架性的破坏,不要去安装一些并不适合施工建筑“体”分形设计图纸的设备,只要既会导致“体”分形的设计成型效果大打折扣,又会导致由于过度装修而浪费了不必要的资金。
建筑空间和建筑实体是机和形体的组合与叠加,运用对称轴线设计手法进行建筑设计,就是通过将建筑物和城市空间进行连续堆成排列,使得各自的对称性彼此吻合,才能够体现出建筑物设计科学中的现实美感。
四、分形学在建筑设计中的细节考量和展望
建筑设计师在运用“分形学”设计理念时,要对建筑物的 整体结构设计开展综合性的考量,尤其是建筑物的基本外形设计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几何学中,图形转换翻转、旋转、对折、平移和镶嵌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方法上,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还应该对建筑物内部的照明设备进行科学设计,应该采取高效能的节能灯具,为建筑物内部提供稳定的照明光源。在一般室内场所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取发电功率比较小的荧光灯,或者是发光效率较高的高压钠灯,以及稳定性能好的LED节能灯。在室外和建筑物的楼梯通道的照明活动中,可以使用金属元素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通过能量集中,提高照明使用的效率。这样可以通过一些拟态的操作,使得运用了“分形学”几何设计思维的建筑物分形效果更佳明显,人体眼球可以再充足光线的可视环境下实现欣赏的目的,使得建筑物外观发生一些随着周围景观灯变化的操作,使得建筑分形的建筑活动“事半功倍”。
结束语
建筑分形学在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有具体的应用,比如在表皮的分型设计方面、通过对建筑物的幕墙碎片化设计,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不规则”美感。在建筑物的墙体分形方面,使用破碎和组合原理,可以实现建筑群体的整体对称性,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 凌贻清.探索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4,(2):102-103.
[2] 刘贤才.试析分形学在住宅建筑设计的应用和创新[J].房地产导刊,2014,(14):80-80.
[3] 郭蕾.关于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130-130.
篇4
关 键 词:生态建筑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国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2000年我国又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目前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在我国的第十二.五宏伟规划中,已不是什么“绿色工程计划 ”,大部分地区已经结合实际实现了生态建筑设计,从而形成了生态绿色建筑。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现已是在实践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新思路。
二、目前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急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等等。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古城,就是生态建筑的选择做到了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从而达到了“因地制宜”目的。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在自然界活动中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入,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
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结束语
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另一面它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走向公民建筑》一书,是对2007年至2010年逢单年举办“中国建筑思想论坛”、逢双年举办“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总结,将近70万字的内容,包括了四次活动本身方方面面的内容,还难得地收入了在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评奖结束后的争鸣文章。
四年里,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到8月8日开幕的奥运会,再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界做了很多事,也有了很大变化。这本书,像一个缩影,投射了整个中国建筑界在四年间围绕“公民建筑”的思想变化。一方面,中国建筑思想论坛,从邀请中国当红建筑师来探讨“实验建筑”变为围绕“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的主题由建筑师、规划师来表达心得、体会,讨论问题与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中国建筑传媒奖设立了最佳建筑奖、居住建筑特别奖、杰出成就奖、青年建筑师奖和组委会特别奖,第二届时,还加入了建筑评论奖,这一评奖活动,有别于那些着重考量建筑设计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建筑专业评奖,将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建筑和对大众来说默默无闻的建筑师、学者、建筑评论家推至台前。他们之中,有人在为灾民建新居,有人在为边远的村子设计造价低廉的通行桥,有人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乡土建筑、城市规划倾注了毕生的心力,让读者能了解到在疯狂尖叫、形态吊诡的建筑之外,中国仍然有为“5?12”灾区设计建造农房的谢英俊、发起并推动了灾后“土木再生”计划的刘家琨这样的建筑师。他们不计得失、在从人本的角度考虑着设计问题。
可以说,这是《走向公民建筑》的第一层意义,它以印刷品的形式,像一本纪念册,记录下这四年的内容。
第二层意义是,活动本身是大众媒体以“公民建筑”为题对建筑界的一次拷问,这本书收录的是当下建筑界所交出的“答卷”。
在大众传媒和建筑专业之间,曾有很深的鸿沟。获得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标准营造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张珂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曾说,他们一开始不理解“传媒奖”是什么意思,怕被当作“挖空心思”在媒体上“抛头露脸”的建筑师,直到彻底了解了这确实是一个“关注人文、关注建筑”的奖项。多数建筑师都像标准营造一样,他们自认、也确实不是在为获得媒体承认而工作,甚至建筑圈有一种观念,认为是媒体对某些建筑的跟风、炒作影响了、带坏了当下的建筑风气,因为毕竟是要通过媒体的宣传,才会催生出“明星建筑师”这个群体。而除了少量建筑专业媒体之外,大众传媒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奇怪的设计所吸引,往往缺乏建筑上的专业判断力。与此同时,媒体人们也主观地以为建筑师是一伙想当艺术家的疯狂工程师,想做的都是CCTV新楼那种招摇的建筑,并不真正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但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出的“走向公民建筑”改变了彼此双方的成见。大众媒体向建筑师们提出的这个思考角度,恳切、质朴。“公民建筑”虽然在至今仍然界定模糊、范畴过于宽泛,但仍足以让很多建筑师重新思考自己所做的工作,回顾自己做建筑的初衷。建筑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为谁而作?为什么而作?
从成果上看,建筑师们交出的答卷算是令人欣慰。获得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建筑师吴恩融和穆钧,前者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后者当时是在读博士,他们在甘肃农村前后花了五年时间建造无止桥和实验小学,穆钧更是在毛寺村里住了两年,直至带领村民建完学校。桥和小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居民和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们对所处环境和未来的看法。
第二届传媒奖最佳建筑奖虽然空缺,但反倒更体现了奖项的严谨与严肃。分处台湾宜兰、香港、天津、西安的四项入围作品,在经过评委会实地考察之后,除了从专业角度肯定了它们建筑设计上的独具匠心,也发现了设计中存在的“严重不足”,尤其在听取了使用者的意见之后,艰难同时也果断地将这个奖项设为了空缺。设计了宜兰津梅栈道的台湾建筑师黄声远在参访中说:“这一重要奖项的空缺,能引起行业更好的讨论,同时是对建筑师的一种鞭策和警醒。”
最佳建筑奖空缺令人遗憾,但本届的居住建筑特别奖却让人眼前一亮,最终获奖的中新生态城建设公寓,是极为少见的“工棚”建筑设计项目,在有限的范围内,用低廉的造价为建筑工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有尊严的生活环境;同时获奖的还有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保护改造,在设计过程中,每户居民自主参与,与建筑师充分沟通和合作,在整个街区的改造中,建筑师提供了抗震、设备等专业的帮助,实现了居民们的居住理想,也保留了老城区的风貌。
《走向公民建筑》的第三个意义是,它展现了围绕“公民建筑”在建筑界展开的思考和讨论。
篇6
现任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自1975年始至今从事建筑设计工作34年,主持设计完成大中型工业与民用建筑6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方案和优秀工程设计一、二、三等奖30余次;在国家一级学术杂志上,译文二十余篇;参加和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十项。近年来主持设计完成多项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并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
已在建筑学领域沉浸30多年的董少宇与商业地产早已结下不解之缘。从23年前参与北京国贸中心的设计开始,来自河北张家口市的他便一直致力于研究商业地产,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如《商业地产项目的动态设计》、《构成与作用和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理念与策划》等,他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出对于商业地产设计的理解。
牛年春节后的一个周日上午,记者如约在北京万达广场10号楼602房间内见到了董少宇。稍显凌乱的办公室依稀可见某些手绘的图纸,他起身忙说办公室太乱了。沉醉于案头的纸张设计里,我想这就是他平时工作的状态。
采访开始时,我一度担心他是否会不善言谈。随后便发现这种担心多余的,从求学历程到对于商业地产设计的理解,他侃侃而谈。采访结束时,他继续工作。为了他一直强调的那件事,将商业运营规律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
机缘巧合进入建筑学
与很多人进入建筑学领域的经历不同,董少宇是在上大学前便进入了设计院工作。在我看来,他的经历体现了那个年代独有的时代色彩。“高中毕业后,我选择留在城里做了临时工。在1975年考进张家口建筑设计院后,才开始接触建筑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董少宇至今觉得,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让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受到中国的影响,那时的大学教育基本属于停滞状态。全国各大设计院缺少经过系统教育的人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各大设计院开始在社会上招聘初高中毕业生。
在谈到为何会选择建筑学的时候,董少宇坦率的承认最初并非是由于兴趣所致,而更多的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当时我正在工厂做临时工。因为我喜欢画画,在闲暇时候会帮所在街道办事处做一些例如出黑板报的事情。恰好遇到张家口建筑设计院来街道办事处招人,我便被推荐了去。”
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董少宇凭借有着绘画的基础考入了当时的张家口建筑设计院。实际上,他们这一批75年进入设计院工作的人,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形。“误打误撞”进入设计院之后,董少宇开始接触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工程结构预算。通过一年多的基础学习,董少宇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谋生的工作。从最初的建筑制图到更深入的工程结构解析,他被一张张精彩的设计图纸所吸引,同时也感觉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于是,在周围老工程师的鼓励下,董少宇便在1978年考入了当时的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规系统的学习建筑学专业的知识。
在那段系统学习日子中,董少宇明白了建筑学的真正含义,并非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建筑学与单纯的制图完全是两回事,制图可以说是件功利的事情。然而为什么这么画,画出来是否在实际工程中能达到一致的效果等问题都是在这期间我所学到的。”从这开始,董少宇算是真正去了解建筑学,踏上了建筑设计这条路。
通过“万达广场”介入商业地产
虽然很多年前就参与了北京国贸中心的设计,但在董少宇看来,真正让自己明白商业地产设计规律的来自于主持设计北京万达广场这一项目的经历。“实际上,当初我更擅长的是住宅设计,可我毕业后独立完成设计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商店。现在回头想想,与商业地产结缘好像是注定的。”如今,董少宇已经致力于在商业地产领域从事相关的建筑设计。
在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其业态种类已趋于多样化。既有不同规模、档次的业态组合,又有不同经营特色的业态组合。这通常便需要一个结构复杂、形态丰富的以商业为主要功能的建筑综合体。在董少宇眼中,万达广场便是这样的建筑。
在2002年8月前后,当时就职于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的董少宇便参加了万达广场南区的方案设计投标。当时北京万达广场南区是通过北京CBD管委会进行招投标的工作。参加投标的单位有德国GMP设计事务所、美国的波特曼设计事务所、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与万达公司相关部门合作成为投标一方、另外据说还有一家日本的设计公司,共四家单位。最后评标德国GMP的概念设计方案获得通过,该方案设计了东、西两座塔楼,在建筑风格上趋于简洁、理性。
在德国GMP概念设计中标之后,马上便要进行具体施工图的设计方案。虽然德国GMP概念设计中首层采用了四面相连柱廊,空间上有一定的暗示作用。然而缺点是在万达广场东西250米长的范围内,两座塔楼之间有将近170米的距离,从城市景观来说,很难形成一组建筑形象。于是开发商从城市景观以及自身商业运营的角度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董少宇和他的团队承担了修改方案的工作。
在董少宇看来,商业地产的建筑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概念设计需要有好的创意融入,工程设计便是将概念具体落实到工程上,需要从内部结构和技术要求等细节来入手。施工图设计便是指导施工的语言,工程单位便是需要拿到具体的施工图方可开始建造。
通常好的概念设计在落实到工程上都需要进行一些方面的修改,因为某些方面的概念设计会影响到建筑结构及造型的技术合理性,甚至会产生关系到建筑物能否成立的问题。以万达广场南区设计为例,这个概念设计有些地方便没有考虑到开发商后期的商业运营。在修改方案之时,董少宇便与万达公司的规划设计部和商业公司的密切配合,从使用功能、建筑构成、结构体系、建筑高度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或修改设计。“这对我来说既有挑战但是也不十分困难。因为在我们参加投标的过程方案中,曾有一个三座塔楼的分析方案与市政府的意见有些相同之处。在符合业主使用要求的基础之上,里面建筑元素仍用德国GMP的建筑设计理念,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三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万达广场南区组群建筑。”董少宇如是说到。在设计万达广场南区之后,董少宇对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建筑规划设计有了更加理性和清醒的认识。
遵循商业地产设计规律
与住宅设计不同,商业地产由于涵盖了酒店、写字楼、超市、百货、电影院等多种建筑类型,在设计领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然而,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中各部分功能空间在平面布局、竖向交通、安全疏散、人流组织等方面很容易出现交叉干扰、结构混乱的情况。况且,不同功能模块在空间尺度等方面也差异巨大,对结构、设备等技术要求更高。对设计师而言,在参与不同建筑类型的规划设计同时更要遵循商业地产项目在设计时自身的规律。关于这一方面,董少宇首先提到了建筑师必须具备商业运营的思维。也就是说在设计商业项目之初要了解商业项目不同功能模块的性质和任务,遵循不同业态的规划要求。以百货商场这样的业态而言,其建筑模块的功能决定了它是在建筑群落里面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超市的布局则可以放在地下或者相对里面的位置。其次,落实到项目工程设计方面,明白在商业地产项目中不同的功能空间有相当严格的技术要求也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规律。例如电影院便需要大空间以及适当倾斜的地面,餐饮设施需要独立的排风、排油烟管道,而室内游泳池、洗浴中心等需要独立的上下水管道及温湿度控制设备等。“某些商业的业态对每层面积和层高等也都有自身独特的要求,建筑师如果事先不明白其中的规律而进行简单的设计会为后期开发商的商业运营造成很多不便的影响。”董少宇表示。
总而言之,商业设施、环境和场所也不是静态的固定存在,而是具有动态的发展变化。
因此,从设计上创造一个能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建筑空间环境也是商业项目的特殊要求。建筑师应遵循商业地产这一动态变化发展规律,针对商业地产业态的多样化这一特征,为运营方的日间和夜间管理创造方便的条件。此外,在和开发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建筑师往往会面临在商业运营与建筑设计之间产生的一些矛盾,包括现行国家对于商业地产在建筑设计时的硬性规范和开发商对商业地产的规划之间会有一些矛盾。这便要求建筑师有专业的处理特殊建筑类型的技术能力,使建筑形态既能满足政策规范,又能符合运营商在商业运营时的要求。
建筑设计应与商业地产相结合――访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董少宇
楼市:以建筑师的角度而言,您认为中国房地产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董少宇: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中国需要一个能整合商业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平台,为商业地产各方参与者提供可行而有效的指导。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创造了建筑师与地产商直接对话的机会,让建筑师能迅速了解商业地产开发商在建筑领域的最新诉求。同时,为建筑师介绍其理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接窗口。未来,我们会联合相关建筑领域的专家,为开发商介绍国际领先的建筑学方面的技术,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楼市:以您和万达合作的经验来看,你认为建筑设计如何能有效的与商业地产相结合?
董少宇: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领域的一种类型,目前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基于它自身涵盖多种业态和功能的特征,对建筑设计要求有不同的观念来对待。北京万达广场是典型的“订单式”商业地产,其设计条件和要求相对比较明确。不过由于它的业态种类呈现多元化,其服务内容和功能结构已远远超出了常见的特定建筑类型范畴。因此,建筑设计的空间组织应按功能要求、动静活动形态、人流密度等适当分区、主次明确,同时也要考虑区域或局部具有延伸和调整使用的可能性。
楼市:能否回忆起您当年设计的第一个商业项目时的情境?与现在相比,您觉得自身对于商业地产设计有何新的认识?在您看来,设计商业地产与纯住宅项目有何异同?
董少宇:我独自设计第一个商业项目是个商店,那时基本上是“照猫画虎”的去做,没有太多感觉。如今,我觉得商业地产项目的精髓在于你对商业运营的理解,需要对商业地产从策划到实施全过程进行综合了解方能设计出好的建筑形式。与纯住宅相比,商业地产的设计对建筑师有更多的挑战和吸引力。更为重要一点是,住宅设计建筑师可以作为一个终端的消费者来理解这个设计,而商业地产的设计则需要建筑师站在运营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篇7
论文关键词:尺度 尺度层级 尺度级差 人性化 细部
建筑的尺度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者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司题。建筑的构成部分有大有小,大到体量的分割,小到窗户的分格线。形成了建筑的尺度分级系统(尺度层级)。尺度感是人对一幢建筑最基本的印象之一。尺度不同于尺寸,尺寸是建筑物的绝对大小,有一个精确的数值,而尺度是人对建筑体量的视觉估量和心理感受,或感觉宏伟壮观或感觉其亲切宜人。成功的建筑作品应该根据其所处环境、使用功能、建筑技术等因素确立其自身恰当的尺度感而其本身更应该具有合适的尺度分级系统以取得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并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合适的尺度分级系统以取得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并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对建筑的感知是在行进过程中进行的。分析人的视觉识别距离,般来说可清楚识别建筑的细部的水平距离为20~30m以内,而l00m以内可以清楚的识别建筑的门窗洞口、体形变化。600m以内则是看清建筑轮廓线的距离。~幢建筑不能仅仅考虑到人处于某一处或某几处视点的印象更要考虑到建筑在人的行进过程中给予观者的印象的变化过程。人眼需要感受到持续的视觉形象。人在一秒钟之内可以捕抓到l8个不同的动与静的由各种线、面、体、棱、角和颜色组成的图形人在行进中不断期待着新的视觉信息的出现否则就会因单调而觉得枯燥,但是这种持续的视觉信息又需要有一定的秩序。人的理智使人们时时去寻找视觉信息中的秩序而厌倦毫无意义的混乱导致的不安,但过于简单的秩序也会让人觉得乏味。常常会有一些建筑方案图纸阶段十分精彩,实施后只能远看但近看因为缺乏较小尺度层级的细部的考虑而显得单调乏味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而相反的,另有一些建筑却只适合近看。比如某些建筑近看材质丰富细腻,细部精致,而远看由于缺乏人眼远距离可以识别的比较大的尺度层级的精心设计而让人感觉毫无生气。
1995年美国数学家、建筑理论家赛灵格勒斯(nikos a。salingafos)发表了《一个物理学家眼里的建筑法则,《新建筑中的分形等着作。他将分形几何学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分形几何学所研究的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分维以及尺度层级为建筑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赛灵格勒斯认为建筑的尺度层级应该有足够的数目。而且各个尺度层级之间应该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分布以获得均匀和协调的效果。具体的来讲就是建筑的各个尺度层级的元素的尺寸构成一个等比的数列,或者是有规律的递增的数列形成富有表现力的尺度级差。以使建筑的整体和局部到细部的尺度之间具有合理清楚的关系。比如勒·柯布西耶的模度(modul0r)理论,就是把人体尺寸组成的费波纳契数列(以黄金比0.6l8为比值的等比数列,并且数列中每个数值为前两个数值之和)作为建筑设计中控制建筑从整体到局部的所有尺寸。
实际上如果把这种数学关系做的过于明显反而会丧失意味。但是这种各个尺度层级间隐藏的关系却会潜在的对我们的知觉发挥影响力。建筑的尺度层级过少会导致人难以判断它的真实尺寸,但是建筑体量的划分过细也会破坏建筑的尺度感。根据人的视觉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建筑以人为尺度的人性化思想原则。一般的建筑至少应该具有三个层级的尺度:环境层级的尺度、建筑层级的尺度、细部层级的尺度。
首先谈谈环境层级的尺度: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有正确的尺度联系。比如风景区的建筑尺度宜小不宜大。尺度大的建筑与开敞的环境相称。从观赏者的距离来考虑的话。在远距离观赏的条件下,例如前文提到的600m以内,建筑是作为环境中的一个元素或者建筑群中的一员而存在的。这时候建筑设计应考虑的是形体的适宜和轮廓的变化对天际线或者对建筑群的影响。
其次是建筑层级的尺度:如前文提到的观者距离建筑l00m以内的时候,被观赏的建筑将可以作为个体被观赏。这时被关注的是建筑的形体凸凹,体量分割,门窗洞口,颜色划分等中级的尺度的元素。
最后当观者走进建筑的时候,人们清晰识别的是建筑的材料质感,细腻的颜色微差,面砖的贴法,清水砖墙的砌法,以及装饰线角,雕刻等建筑细部。建筑的人性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从任何的距离观赏建筑都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内容。尤其是人生活其问朝夕相处的居住建筑更应该有宜人的尺度级别设置和精致的细部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居住建筑中的欧式建筑潮流,我们便更能理解建筑人性化的尺度层级设置的意义。
人们密切接触和使用的建筑部件,如门扇,窗台,栏杆,扶手,台阶等因为其使用功能限通常是小尺度的并且其尺寸通常是一定的。人们常常通过这些熟悉的部件同建筑的整体相比来获得建筑体量大小的正确概念。这些小尺度的细部尺度到整个建筑的大尺度之间必然分布了一些过渡的尺度层级。过度缓和的情况下,通常尺度层级会多一些,尺度级差小,形成和谐而有韵律的效果。如果这种过渡非常简短甚至没有过渡的情况下,会造成小尺度和大尺度的强烈对比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是生硬缺乏尺度感的败笔。建筑尺度分级形成的有秩序的级差,犹如一首有节律的交响乐。舒缓处优美和谐,起伏处激荡昂扬。建筑相互关联的完整的尺度级差形成了清晰的节奏排列加强了建筑的尺度表现力。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上海证券大厦的尺度分级系统来充分理解尺度和尺度层级的概念。
上海证卷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主要马路世纪大道边。每次从过分拥挤的浦西坐车穿出过江隧道来到陆家嘴顿觉豁然开朗,晶莹剔透的金贸大厦、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东方明珠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大片的绿地又带来了亲切和开阔的感觉。可是每次看到那些本该更有秩序的高高低低风格各异的高楼总觉规划上略有缺憾。沿宽阔的世纪大道向前,当看到从高楼的夹缝中只能露出半个脸的上海证卷大厦明显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尺度体系,这种遗憾的感觉更强烈了。上海证券大厦立面上用了巨大的方格及其对角线形成的网状装饰。每一条横向装饰带之间的间距是三层层高。而处于其尺度层级下一级的可以让人正确识别其体量的比如层高,窗高这一层级的尺度设置欠缺。导致了人眼不能正确判定该建筑的体量。
篇8
关键词:生态建筑;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生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方式方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机。
另外,要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法律和规范。法律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直接影响我国生态建筑研究的战略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对我国节约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每平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规范,不仅使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篇9
工业革命后,建筑物大体分为两类,即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是以人为尺度标准,满足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建筑,如住宅、办公场所、宾馆、会所、剧院等。工业建筑一般指人类社会生产所需的建筑物,其内涵较广,如各类工厂、产品及原材料存放的仓库等。所谓特殊仓储是指在工业建筑中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或原材料存放的建筑。而特殊要求则是指有极其严格要求的,如防雷、防火、防静电要求,恒温、恒湿或不同程度的低温乃至超低温、防潮、密封要求等。由于每种产品要求各异,均具有一定特殊要求,一旦失误将带来安全隐患,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在四十多年的技术生涯中,王书元工程师不仅设计了许多工业类特殊仓贮工程,在民用建筑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曾主持大、中型工业设计20余项,其它工程设计30余项。其中重庆市5千吨果品冷库一期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二期工程获科学进步四等奖,在此两项目中均担任设计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北京中苑四星级宾馆1993年获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在此项目中担任方案阶段设计负责人。另外,他还参加或主持过包括大型油库、冷库、棉麻仓库等工业类特殊仓贮建筑及大学校园、高层宾馆、综合写字楼等民用建筑的设计工作。如:花园酒店(五星级)、中苑宾馆(四星级)、北戴河商业部疗养院、合肥商业服务中心、天津商学院、办公楼改造、河北石家庄宾馆等设计工作。
为改变我国隔热材料落后的状况,自1973年起长期进行冷库新型保温材料研究,尤其对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在冷库中应用的研究,在推动新型保温材料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做出了一定贡献,对聚氨酯在国内冷藏界的全面推广和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10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当下语境;启示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06-03
一
对于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讨论,在今天看来或许这是一个即老套又繁杂,同时也是难以明确界定的一个命题。
首先,就相关论述形成的所谓“成果”而言,相关的讨论实在是多如牛毛,无论是普遍意义上的通识读本,还是具备学术意义的专著、论文等,或者是具体的建筑设计作品及其创意文本、图样等,都以各种方式予以发表、呈现,其相应的信息随之得到传播并被广大受众所熟识。就简单的以其从20世纪20、30年代的发生、成熟到今天的发展过程而言,即使考查在中国大陆以最基本的类似“发展史”这样的命题呈现的文本,都会是一个复杂而难以完全收集的工作,更遑论考查以其它语言、其它方式研究的得到的资料,当然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分梳则会是一个巨大工程。
其次,就其所讨论和涵盖的内容来看,又可大致归于“理论、史论、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的几个大的方面来予以考查,其中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又可具体的细分到如下的一些内容进行分析——既有对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也有对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讨论,还有通过介绍、分析其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前理清其内在文脉的努力,“现代主义与现代”的关系比较,现代主义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运动、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构成主义等的联系、区别、关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分别的相关内容即丰富又多元的构成了有关“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命题的讨论的内容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形成各种的文字、图版、建筑等具体的形式。
再次,从相关讨论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而言,或许相比较“美术、艺术、文学”等更大的学科性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其方法可能在传统意义上的辨伪、断代、考据等基本手段的运用上不会那么繁复,因为毕竟“现代主义”即使站在人文学科的角度其经历的历史时期实在有限而且离今天很近,要用类似于“考古”的方法会显得牵强、而且其脉络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相当清晰的。但是,既然站在“今天”的当下角度,我们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中,西方在其学术研究中与“现代、后现代等”共同发展起来的——诸如:形式分析、视觉分析、社会学研究、性别理论、后殖民主义等——新的研究手段在有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探讨中的运用。这些研究方法或多或少的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延续或是对它的回应。所以,当这些研究方法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这一命题中的任何一个内容的探讨时又会从横向的衍生出新的内容、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成果”,这无疑的使得本来纷繁复杂的问题更加庞大。也正因为此,所以王受之先生在其《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在对“现代主义”进行介绍和分析时一再强调: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它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所有文明国家,可以说无一幸免,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的深刻影响,对于这个设计风格的反应,又产生了当代的许许多多新的设计运动,产生出形形的新风格、新流派,因而,如果没有一个对于现代主义的真正了解,想要认识现代主义以后各种风格的发展,各种流派的产生,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不少设计工作者和建筑师急功近利地希望知道什么是“最新”的潮流,如果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这是见木不见林,只追求对内容的了解,不注意形成内容的文脉。认识的肤浅倾向,往往会流干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和形式主义,是不可取的。”①
而且,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是王受之先生在这里还主要是在一般史学意义上的论述,并未涉及更细分的研究。因为毕竟在这里仅仅只是通识知识的陈述、评析,而非是新型研究方法的学术性论述的建构。既然如此,从上面关于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我们基本能对其所需要运用和了解的新的研究手段带来的对“现代主义及其建筑”的探讨有一个相对形象的认识。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在近来的国内的研究中这些方法和成果也逐渐的引入国内,即使是以汉字呈现的文本也是很多的。
或许,从上面三个方面的论述中,我们基本能够承认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讨论是一个即老套又繁杂的问题。其老套因为“现代主义”涵盖或牵涉了“现代”的方方面面,这在“现代主义”之后的勿用多说,即使在此稍前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大致同时期的以法国为中心的“装饰主义运动”,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说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其产生影响或关照。同时,即使“现代主义”概念本身的界定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广义上来看它更多的偏重于从20世纪初期开始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转变(比如工业革命,阶级成分转变等)所引起的“文化、思想、社会等”的转变或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意识形态的革命”,其所涉及的范畴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美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表演、诗歌等几乎所有的学科;而即使从狭义的“现代主义建筑”(因为现代主义设计其开端在此)的形式特征都只能用“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这样的抽象概念来予以表述,就可以看出其复杂的程度绝非一两句话能够表述清楚的。所以其“繁杂”性也不难理解,当然这也无疑的是一个难以明确界定的命题。
但是,承认其老套、繁杂、难以界定并不代表着在今天的语境中来讨论“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问题会是一个过时、不明确、难以确立其新的意义的问题。更何况,承认其老套其实还有一个潜在的含义,是说在我们能够考查到的有关于这一命题的讨论中,特别是一些普适性的陈述中有太多类似的东西,以大家最常见的所谓“学术论文”为例,如果谈现代主义建筑,最常见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概念的界定、然后例举其思想内涵外延、代表性艺术家等——往往是一种知识的重复和累积,而不是建设性的思考、论述和论证或作品的呈现。这样的文章或作品当然让人厌烦并觉得无意义,所以,或许老套的是人自身而不是具备“可延续发展的内在理路的”学术或建筑设计艺术本身;所以,或许我们更应该扩展自己的视野,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论证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事实上,在上面几段的相关讨论中,特别是用新的研究方法对该一问题进行相关思考和论述的结果,我们其实应该已经能达成这样的共识了,因此,不用对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重新探讨该一命题的意义产生怀疑,关键看我们从什么角度去介入、怎样去思考、采取那种方式去分析。
二
那么,当下中国的语境是怎样的呢?它与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背景有什么联系?“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表现又为何,它们对当下的中国又有怎样的启示呢?我们又该以怎样的角度去切入相关的讨论呢?
我们先就当下的语境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产生的背景做一个简要的比较。关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在这里我不做过多的陈述,抛开其时代的“权、利的分配”等所谓阶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调不说(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因素,无论从其产生的原因还是其“民主、平等”的设计理念和特征,我们都很难跳开或很难说与其没有关系,但是,正由于相应的论述太多,在此把其作为一个基本的共识来予以对待,而且“完全归结到此的讨论或学说”其实在现代主义之后就一直广受诟病;同时,就设计言设计,可能更有益于也更符合现代建筑设计本体的学术体制的建构,这也正是现下尊重学理本身理路的一个体现;此外,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中对“平等、民主”等源于意识形态的诉求,其实更多的体现在这一时期“怀有理想主义的精英知识分子”比如柯布西耶等人的设计中,而不是这一时期所有的建筑设计中,无论中外其实都是如此),仅仅就设计本身的理路来看,其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对待“工业化”的态度问题以及与“所采取的态度相适应的设计风格、技术、理念”问题之外,还有设计本身所需要的转变,犹如“纯艺术”本身的发展需要。
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主义运动”的得失,分析出相应时代的要求需要新的(技术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正是这个要求所产生的结果,而在其后来的未来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等从某种意义是则可视为是在意识形态、商业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对于后者,则可以把其放在“大艺术”的环境中进行考查,毕竟这一时期,从艺术的发展来看,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艺术形式,无论在理论还是艺术形式的探讨上都给予了“新”的设计形式必要的参考,即使在以“设计”为中心的理论构建中,都无法跳开这些艺术活动,虽然这些理论构建更多的是把这些活动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某种表现来看待的,但是事实上,真正“现代意义的设计”的概念的提出和形成可能还是在所有艺术活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脱离传统艺术范畴的。
而这所有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产生的条件,大致可以用“时代、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人(阶级等)、媒介(新工具、新材料等)的转变”来予以概述,事实上这与今天的世界格局的转变也有着太多雷同的东西,或许这从根本意义上为我们今天设计的发展或转变提供了起码的历史依据。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考查现代主义之后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对此做出恰当的论证,只不过后来的发展受到的“社会”的影响不再那么明显,更多的表现为“设计”学科内部的转变,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因素其实都是在一起起着作用、缺一不可。同时由于当下时代的转变在现代人的眼中并不像工业时代那么的突然转弯,而是逐渐过渡到信息时代,多元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的形成也是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人的要素仿佛也未有大的变化,或许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唯一会承认的是“媒介”的转变,比如所谓“多媒体时代”到来在信息传递上的转变——3G手机、网络等的运用。但正如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所表明,媒介的转变本身也会引起其它因素的转变,即使以3G手机的运用为例,它起码改变了我们当下生活的很多内容诸如工作、人际、信息传递等等,其在设计上首先就引起了围绕着“虚拟”世界平台而展开,比如游戏、动画、平面广告等,只不过在(现代主义时期主要的设计形式)建筑设计上的表现还不那么明显。然而,随着其它设计、文化等在形式和观念上的转变,建筑设计还是需要去认真的面对并思考相应的问题。因此,虽然我们不能就立马肯定“在当下的世界时代和环境的转变必然引起设计的转变或革命”,但是起码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就“媒介等因素的转变引起的新的社会文化等的转变”以及“设计自身的发展需要”这两个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这里得到很多启示。
同时,我们还需要清楚,上面讨论的语境更多的还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来分析的,那么中国呢?首先,我需要明白,在发展到全球化的今天,就文化语境多样性而言,正如巫鸿先生在“美术史”的研究是所论述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特别是中国大陆受到多年的之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之后,这尤显重要;其次,也不能据此否定中国(建筑设计历史)传统的连续性,而且这在多提“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中,对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提炼更显重要。②联系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发展,包括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反映——无论是被称为“摩登式”、“万国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的,在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还是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的传播。都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从一开始就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影响到了中国的建筑设计,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并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在今天看来并不符合应有的理性或科学精神——的史实及其内在规律,再关照整个世界的文化语境,或许这正就是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所有设计、艺术、文化等活动的共同语境。这种关照,照样可以予以我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讨论现代建筑设计的‘现代主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
既然如此,这些启示我们自然可以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找到一些有益的依据”及“联系中国自身建筑设计传统”两个方面找到突破口。
第一方面,那么“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是在20 世纪初期逐步形成的,与其说其是一个思想不如将其看成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内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份。任何希望一两句话对其进行综述式的努力都会显得片面。所以一般通过考查对这个思想体系形成贡献最大的几个人物设计理念及其作品来予以表述,其中主要包括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等人,并认为他们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因此,对他们的设计思想的理解,是了解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着眼点。整理其中四位的设计思想及其在现代设计上的贡献,大致可以表述为:
1、勒·科布西耶,代表了希望利用现代设计来避免社会革命,利用设计来创造美好社会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思想;
2、米斯·凡德洛,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提出并主张“少则多”的原则,在该一原则下甚至可以违反功能要求的地步,从而把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基础变成一种变相的形式主义;并认为设计教育的核心应该是非政治化、以建筑为中心的;
3、弗兰克·赖特,美国现代主义先驱,具有70年的独立设计经验,其风格从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到完全追求自己热爱的美国典范,每一个时期都对世界建筑界造成新的影响和冲击。其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个人表现成分,他的探索基本可以说是个人的,非社会化的,艺术型的;
4、阿尔瓦·阿图,芬兰现代设计奠基人,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有机功能主义的原则,把现代主义单调面貌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立了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的形式,对世界影响很大;他代表了与典型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不同的方向,在强调功能、民主化的同时,探索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他的设计理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信息理论”(information theory)、“表现理论”(expression theory)和“人文风格”(the humanist approach)。③
其实仔细分析他们的设计理念及其典范作品,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持怎样的观念,这些思想都与同一时期相应的某种文化对应,并把“建筑”看着一个完善的“生命体”(或机器),这一“生命体”承载了艺术家对社会、文化、人、设计的所有认识,他通过“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陈述传达他的思想并以之影响世界(包括后来的几乎所有设计的风格、流派、主义)。所以,我们认为现代设计的所有都必须要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清晰认识之上。那么,联系前面讨论的,在当下的世界转型的时代中,我们自然也要在这些思想中去寻找有益的支持,联系时代的精神、相关的学术思想、新的技术、材料和媒介等,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或许,才是作为具体的设计者考查“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这一命题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二方面,紧承第一方面的论述,并关照上一部分有关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的相关讨论,在此我还是愿意借用巫鸿先生对“美术史”研究的态度——“‘开’与‘合’的驰骋”④——开放的对待现代建筑设计在今天世界的发展,及主动的去把握其可能发生改变的方向;并坚持中国本身的文化本体的精神及其在传统建筑中应该并需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予以考虑,在此基础上联系当下的设计思想从(传统)中去找到能够以体现新价值的有益的形式、元素、思想等具体的运用到自己的建筑设计的体系中来,让自己的体系更加完善。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态度、设计理念和方式,都需要我们真切的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现代主义”及其思想的奠定者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仍然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年9月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4页.
②巫鸿.美术史十议.2008年6月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8,66页.
③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年9月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10-124页.
④巫鸿.美术史十议.2008年6月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8,65-66页.
参考文献:
[1]巫鸿.美术史十议.2008年6月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8.
[2]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2009年4月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