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策划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27 17:4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策划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企合作;卓越旅游人才;课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38-02
中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正在向旅游强国发展迈进。中国旅游业与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最为紧迫的问题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旅游人才的发展滞后,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卓越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滞后。本文以课程建设为新视角,以培养卓越旅游本科人才为核心,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基础
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鼓励旅游专业教学团队把专业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以旅游人才需求为导向,把课程改革融入卓越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创新视野。本文以作者所在大学旅游管理的核心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为例,在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卓越旅游本科人才的课程建设新模式。本课程从会展的组织者、与会者和服务者等角度阐述会展市场、组织与策划,讲解会展策划的原则方法,并通过案例研讨讲述系统分析和决策分析方法在会展策划中的运用,着力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现代策划设计理念,以及会展策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校企合作方式
作为教学改革试点,《会展策划与管理》系统地阐述会展的策划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与案例演练的结合,培养学生在会展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策划、立项、招商、招展、预算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先前就整个课程教学与成都新纪元会展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设计、组织、推进、评估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课程考评标准。由成都新纪元会展公司提出一项该公司正在策划的会展项目、项目主题、策划背景、目标客户、财务预算等具体要求,并提供学生参观、实习的机会;本课程教师负责依照教学大纲教授会展策划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8~10人的约10个项目小组,组内自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们对同一项目主题进行创新策划、设计本小组的可行性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制各小组的《会展项目策划可行性报告》和《会展项目商业策划方案》。在学期末,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评审组对10个小组的策划方案进行公开答辩、评审,最后评选出金奖、银奖等作品。
三、校企合作过程控制
在课程进行的18周里,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进度安排,企业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会展策划与管理相关理论的同时,不断引入新纪元会展策划公司的项目作为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将理论紧密地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同时,成都新纪元会展策划公司提供尽可能多的项目信息和专业指导,包括学生对会展公司各部门的参观,相关会展场馆的实地走访,学生与各部门专业人员的交流沟通,统计数据的获取分析等,共同推进10个项目策划方案的撰写。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考核标准
10个创新小组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和企业实习,与企业各部门人员交流沟通,经过多次小组讨论,提出本小组的策划主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招商计划、预算安排等,编制出一个完整规范的会展策划方案,并由小组成员代表全组进行宣讲。教师和企业各部门经理组成评审小组对10套会展策划方案进行现场评审和打分(见表1:策划方案考评指标),评选出本学期《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最佳策划方案。成都新世纪会展策划公司拥有10套会展策划方案的解释权与使用权。
五、校企合作的课程培养模式总结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旅游人才课程培养模式(见图1: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旅游人才课程模式)较好地遵循了“育人为本、崇尚应用”教育理念,充分依托了旅游会展行业的迅速崛起和会展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以创新、动态、实效的思路协调了学科与专业(旅游学科与会展专业)、专业与职业(旅游管理专业与会展策划职业)、职业与社会需求(会展策划师与会展行业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明确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这个模式首先将校企合作设定为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以“行业领先企业”和“学生创新小组”为组织的基本形式,充分遵循了大学本科生学习的基本规律:
1.大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只有当清楚地意识到教学能够满足其需要,大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
2.大学生学习开始出现实用倾向。他们希望看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运用在现在或未来的实际生活工作中。
3.大学生已经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因此,组织一些练习或活动并与他们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通过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4.大学生的自我导向意识越来越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互动提问的方式,比简单的“告诉”更易收到理想的效果。
篇2
20*年中国*文化旅游节已经胜利落下了帷幕,今天,我们隆重举行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中国*文化旅游节筹办经验,表彰为节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号召全市上下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节会举办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刚才,周伟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奇若同志代表节会组委会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对受表彰的单位、个人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为节会筹备工作做出贡献的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节会总结报告实事求是,既肯定了筹备工作经验,又指出了需要吸取的教训,也讲到了许多有启发性的体会,我完全同意。我认为,20*年中国*文化旅游节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认识明确,是节会成功的前提。今年节会筹备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将节会筹备工作作为全市中心工作之一来对待,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部署工作,切实加强对各项筹备工作的领导;市四大组织领导深入节会第一线,积极参与节会的领导和筹备工作;各县区、组委会办公室各工作部、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认识明确,加强领导,配备骨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保证了节会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团结协作,全民参与,是节会成功的基础。中国*文化旅游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全市各行各业,不仅是对我市各项工作的又一次大检阅,更是对全市干部群众思想觉悟、大局观念、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的又一次全面考验。各工作部、各有关单位明确任务,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热情奉献,尤其是甘肃天河酒业集团、杭州娃哈哈集团天水分公司、天水奔马啤酒有限公司、甘肃圣隆装饰公司等单位为节会筹备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慷慨赞助,充分体现了主人翁精神,奏响了“全市一盘棋,齐心办节会”的大合唱。
三、大力弘扬节会精神,是节会成功的力量源泉。几个月来,全市上下发扬历年节会形成的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胸怀全局,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在时间十分紧张、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为节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全市上下都应该发扬的节会精神。
四、创新机制,市场运作,是节会成功的保障。在运行机制上,借鉴外地办节有益的做法与经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搭建平台、搞好协调、提供服务、督促落实。承办单位各司其责,各担任务,充分发挥了主办单位的积极性。在各项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冠名权等方面,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参与,实现尽量少花钱办大事,减轻了财政负担。在协调机制上,坚持统一协作,各负其责,组委会办公室各工作部既互相配合,又独立运作,任务、费用包干,职责明确,保证了各项筹办工作的顺利推进。
今年节会的成功举办,凝聚了各县区、市直各部门、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奋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民参与的结晶。本次节会充分展示了天水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中外来宾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中国*文化旅游节作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已成为甘肃人民翘首以盼的重大节日,成为我省独特的文化品牌。至今,中国*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成为天水对外宣传的最佳载体和最有效的城市形象广告。通过节会的举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进一步拓宽,带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商务会展经济优势进一步凸现,开放开发、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快,投资环境得以优化提高;天水人民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得以全面激发,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同时,练就了一支能吃苦、善协调、作风正、素质强的干部队伍。
——中国*文化旅游节扩大了对外开放,带动了产业发展。中国*文化旅游节作为天水对外开放的载体,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提供了一个了解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举办节会,全市上下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出击,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大大增强。来自四面八方的新信息、新思维、新观念为天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通过邀请海内外宾客交流洽谈,吸引了东部地区的合作支持,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节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以全面挖掘,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交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也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中国*文化旅游节加快了项目建设步伐,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全市上下借助节会这个平台,在项目洽谈、招商引资上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天水洽谈、投资,一批项目落户天水。仅今年节会期间,邀请到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老总等各方企业人士*多人来天水洽谈合作事宜,充分显示了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得以进一步优化。节会期间签约项目120项,投资总额32亿元,拟引进资金*5亿元。各类商品销售总额*亿元,其中现货销售额*万元,合同交易*4亿元,成果喜人。必将对扩大我市产品销售、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文化旅游节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城市形象。伏羲广场、天河广场、藉河风情线等一批重点城市建设工程使天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不断彰显。城市美化、亮化工程的实施,各主要活动场所、街道环境不断优化,主要干道夜晚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中国*文化旅游节不断发扬天水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明之源的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溯源、省亲祭祖的盛会,进一步推进天水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善名城内涵。
——中国*文化旅游节锻炼了干部,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历届节会的筹备中,一大批干部得到了锻炼,在驾驭全局、创新理念、组织协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组织大型活动的水平,为今后高标准举办中国*文化旅游节以及其他大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文化旅游节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了主人翁意识。节会期间,*装扮一新,处处张灯结彩,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各县区广泛组织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节目进市表演,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小区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增添了节会喜庆气氛,使全体市民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之中。广大人民群众或融入熙熙攘攘的展销人群,或加入热火朝天的文体活动,或积极参与节会志愿服务,真正把节会办成了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行动,自演、自娱、自乐的节日。全方位展示了新世纪新阶段天水人民开放、文明的新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天水的热情。
节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是我们在实践中得来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认真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完善,努力提高举办大型节会活动的水平。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筹备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正如奇若同志报告中提出的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
服。继续高标准、高层次办好今后的节会,力争将中国*文化旅游节办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活动,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节会主题,在活动策划上下功夫
增强节会效果,关键在于对整体活动的通盘考虑和精心策划。因此,我们要集思广益,多花精力、多下功夫,多学习、借鉴外地城市举办节会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做活整体活动策划这篇大文章。一是活动主题要明。节会弘扬伏羲文化的主题要鲜明,节会的主要活动必须围绕伏羲文化做文章,策划的活动要突出公祭伏羲大典,真正体现天水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活动为龙头,带动旅游、商务等活动的开展。二是策划定位要高。要以大气魄、大手笔、大主题的方式,积极联系、协调、策划一至两个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较强轰动效应的主题活动在节会期间举办,增强中国*文化旅游节的吸引力。三是活动形式要新。要力争以原生自然的形态,展现天水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到天水民俗地域风情的独特魅力。四是举办方式要变。要在坚持“政府引导、专业操作、市场运作”的前提下,吸引、支持企业参与到节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之中来,进一步扩大社会各界对节会的支持率和参与度,减轻财政负担,逐步转变节会由政府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的局面。
二、提高思想认识,在统一观念上下功夫
中国*文化旅游节要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今后,我们还要每年一届高标准、高水平、坚定不移地举办下去。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克服思想上可能存在的厌战、松懈思想,树立全市一盘棋,将中国*文化旅游节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独特的文化品牌和重要的文化活动,作为扩大天水对外开放、提高天水知名度和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举措来对待。各单位、企业要充分利用节会这个平台,展示自己,展现行业风采,达到通过节会举办促进工作、挖掘效应的目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打造市民节会,继续加大深入动员群众参与的力度,使节会举办成为全市一项人人知晓、全民参与的活动。
篇3
【关键词】旅游文化;营销;类型;策略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特征
1.时代性
旅游文化营销作为一种价值性活动总是反映和渗透着自己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时代的思想和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文化特征。旅游文化营销只有不断适应并追随时代的变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把握住社会需求市场机会,才能赢得消费者,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个性化
旅游产品想要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假如一个旅游景区能够提供新奇独特的产品或营造让人留恋往返的环境氛围,那么这个旅游景区就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是与文化相融合就越显示其独特创新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具有核心价值观
传统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景区销售人员的目的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貌特性,对产品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何联系没有给与考虑。旅游文化营销是通过发现、培养或营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旅游景区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
三、旅游文化营销类型
1.知识文化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旅游者的需求层次阶梯逐级提升,即使是低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与高层次需求融合的趋势。人类的本性是好奇的,通过了解陌生的周围世界,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将知识含量贯注于旅游产品的内涵中,使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卖点。从长远看,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已超越企业经营手段的层次而担负起提高公民素质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旅游,旅客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都市的现代风情,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文化。
2.审美文化营销
审美文化营销,即运用戏剧、绘画、书法、故事、诗歌、传说、文学、艺术等为审美素材,赋予营销活动以美的意义,使营销成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让消费者在美的熏陶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体验,最终接受产品服务。审美创造可以贯穿在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设计、销售环境、广告传播等都能见到真善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演、旅游纪念品等都有体现审美的文化营销的内容。
3.精神文化营销
精神文化营销,即通过向社会消费者倡导和传播有关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开展的营销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活动,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精神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旅游项目中的红色之旅、宗教之旅等体现了人们对及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4.娱乐文化营销
旅游是使人快乐的事。现代社会竞争的快节奏更使人们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获得了旅游的机会,人类自然想到娱乐和放松。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来研究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义活动,这已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重要载体。
旅游文化营销各种形式在实际营销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一个营销活动中也会同时运用多种文化营销手段。旅游文化营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旅游文化营销的“文化”意义,还有助于我们打开“文化”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策划开展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把旅游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四、旅游文化营销策略
1.品牌定位明晰化
一个旅游景区往往有多种文化,但一定要有它的主打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住自己的位置。在旅游营销文化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市场,针对明确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目标市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是旅游文化营销成功的首要步骤。
2.策划整体系统化
在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对整体的旅游资源与建设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详细周密的策划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可以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科学地布局,而策划可以准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系统化地策划规划可以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避免过度浪费和重复建设。
3.旅游文化营销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是为了使旅游景区在旅游竞争中与其他旅游景区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将旅游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差异化营销手段可以有多种:首先,可以利用节日、节事活动、展览等旅游产品开发节庆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其次,可以借助影视这一大众媒体宣传城市文化,进而达到旅游文化营销的目的。此外,休闲演艺也是较好的营销途径,例如,大型演艺节目《印象武隆》体现了自然遗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4.文化资源整合化
旅游景区的某些文化旅游资源既有丰富性、多样性的优势,也有旅游资源市场面较窄的劣势。为了能更好地营销旅游产品,将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优劣势互补,进行文化资源整合,从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也是很好的办法。旅游景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从单一依靠文物转变到依靠文化、进而依托整个旅游景区文化资源进行发展。也就是说,文化旅游要改变以往仅仅局限于文物景点的观念,从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古今兼容的宝库中寻找能够吸引现代旅游者的要素,寻找旅游发展的契机,走文化旅游和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将多种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一切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景观和风情,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文化旅游资源,逐步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活动相互融合,适应不同旅游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的文化旅游格局。
五、总结
总的来说,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以此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实施旅游文化营销过程中必须达到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促进目标,从而实现旅游者高度和谐的文化体验,才能有机会成功地实施旅游文化营销。
参考文献:
[1]廖宁怡,欧阳晓波,王莉娟.旅游文化营销研究[J].中国商贸,2010(29):79-81.
[2]韩晓莉.旅游文化营销策略探讨[J].中国商贸,2011(11):173-174.
篇4
一、活动简介
“导游之星”大赛是一场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一次导游知识,技能,实践比赛,以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比赛内容,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见长。时光冉冉,眨眼就到了我们“导游之星”大赛的决赛。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选拔,相信留下来的精英们都早已蓄势待发了吧。针对晋级的选手们,我们决定由经管系团总支主办、11读书协会及旅游协会协办,举办一场节目决赛。希望各位进入到决赛的选手都能如虎添翼,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活动目的
激烈的复赛角逐结果已经出来,为选拔出更为优秀的选手,为优秀的选手们提供一个一较高下的平台,而举办了节目决赛。
三、活动意义
本届“导游之星”是由第一师范经管系团总支主办,旅游协会和11读书会承办的一场导游盛事,在充分总结前三届校园导游之星大赛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决定举办第四届校园导游之星大赛。旨在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旅游和导游实践的认识与体验。
四、活动时间(具体到几点到几点)
2014年4月?日
五、活动对象(对象写清楚,都有谁谁谁,可以找我们这边的楚娜学姐,当天晚上跟你们碰头的人)
进入“导游之星”决赛的选手
六、活动地点
决赛地点:(待定)
七、活动流程(活动流程前完全不需要加,去掉这些多余的装饰。活动分为两个教室,先在一个教室弄,后在另一个教室弄,活动形式是:我们这边的表演人员通过表演模拟情景考验选手。选手的给分除了评委之外,还有选手自己带的3个亲友团,亲友团手中有3票,可以任意进行投票,最后算平均分。)
1.活动前期
1)··(团总支)负责邀请评委老师及评委学长学姐
2)··(团总支)负责整理好决赛选手联系表(后面要写见附件)
3)··(旅游协会)负责通知各位选手及时到场(具体到人、什么时候通知)
4)由团总支成员负责决赛现场布置(让我们怎么布置呢?方案呢?这个方案也要写进策划里面)
2.活动阶段(请精确到人,每个负责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1)··(团总支)负责评委入场、选手签到。
2)··(11读书会)负责维持好现场秩序,以免影响选手水平的发挥。
3)···(11读书会)负责选手候场。
4)···(旅游协会)负责计时。
5)··(旅游协会)负责尾随选手及评委老师,记录选手比赛成绩以及处理突发状况。
6)··(11读书会)负责统计选手得分及排名。
7)由部长··公布比赛结果,发放奖品和荣誉证书。
3.活动后期
活动结束后全组人员全部留下来整理比赛资料,作出活动总结和体会,总结统计加德育分事宜
附件一:管理人员联系表
附件二:参赛选手联系表
附件三:经费预算表(跟我们这边街头的人讨论出来,补齐)
篇5
一、对节事活动旅游者的研究
白雪(2016)从游客感知角度对苗族姊妹节提升品质进行一系列策略研究,汤国荣(2014)对传统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旅游者凝视行为进行探析,发现旅游者凝视动机源于日常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社??建构的差异性并指出这些差异性的强度是影响旅游者凝视欲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和决定力量。
二、对节庆文化研究
目前国内对节庆文化研究少且不够深入,仅对传统文化价值及传承与品牌建设研究,张要民(2011)在分析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价值基础上,提出了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传承导向。吴晓山(2012)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自身价值,地方社区文化活力及区域旅游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王燕妮(2012)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例对我国地方性传统节庆文化品牌建设探析研究,提出地方政府为文化引导,从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到文化产业集群化的地方传统品牌建设之路。
三、节庆活动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国内对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比较普遍,在中国知网检索栏内检索到的70条检索结果中,除了黄细嘉(2008)中国节庆旅游研究初探,裴蓓(2004)对我国地方节庆旅游现状与前景分析,孙淑荣(2006)研究我国城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外,其余全部搜索结果都是以地方专题性个案旅游节庆为例,个性多于共性研究。众多的学者如朱佩军(1998)、张彬彬(2004)、陈来生(2003)、郭伟(2001)、吴必虎和余青(2005)等以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国内知名重大节庆活动为个例分析。总结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我国国内节庆活动存在数量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主题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个性,政府主导作用明显,节庆内容文化性融合不够以及地区差异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发展对策方面,学者们提议塑造和提升节庆旅游品牌,打造精品节庆;主题定位因地而异,各有特色;提高打造节庆旅游的持续性和空间布局,形成“遍地开发各有不同”的局面;节庆旅游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发展节庆旅游;文化内涵方面,建议融入地方特色和文化要素,文化为根,特色为魂,旅游为本,文化创意开发地方节庆旅游等方面。
四、节庆节事旅游的经济影响分析
石玉凤、李建国(2001)、周玲强、冯晓虹(2002)、李玉新(2003) 兰铁民,何放(2002)普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投入和产出,建立动态模型分析节庆旅游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研究节庆节事活动对旅游的经济影响,曾亚玲(2012)以雾凇冰雪节、长春电影节、查干湖冰雪捕鱼节开湖美食节和民俗旅游节为例,统计分析了以上节庆活动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刘亚禄、徐铁夫(2004)建立计数学统计模型模型,以北京大兴西瓜节为例对北京旅游经济的贡献进行价值评价和综合分析。
五、节庆活动的策划及运作机制
戴光全(2005)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 一书中以我国尚无系统研究的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为指导,研究了节庆、节事件旅游的学科理论、案例和规划策划等三个方面内容,系统的研究了西方节事以及事件旅游理论、方法和案例。对地方大型节事及事件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有明显的参考意义,对会议会展与会议旅游、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节庆、节事与事件旅游的实际发展和实践操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辜应康(2005)以上海旅游节为例,对节庆旅游市场化运作进行了研究。杨玲香(2005)指出节庆经济市场化需要翻越期望值超载、群众被遗忘、传播盲区三座大山。
六、节庆节事旅游活动对区域综合效益贡献研究
学者对区域综合效应影响方面,以个例和普遍论述为主。综合效益普遍影响方面,节庆节事活动对地方区域的旅游地形象提升,旅游消费连带效应,旅游带动就业机会和产业发展,塑造地方知名度和品牌,传承弘扬区域文化,促进旅游地环境改善,整合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等方面起到带动作用。在地方旅游节庆开发个案研究以宝音、庄志民(2000)、王子新(2003)等对贵州民俗文化节、那达慕大会、妈祖文化节等地方节庆进行研究为代表。陈丽军(2012)以黄冈大别山文化旅游节为例分析了黄冈大别山文化旅游节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指出节庆旅游活动的举办塑造和推广了黄冈大别山的品牌形象,但亦表现出热潮型产品生命周期的迹象。并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节庆旅游的正效应,有效规避负效应,实现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节前慎重考量,节中有效控制,节后系统反思。
七、节庆营销管理、社区参与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此外,不少学者从节庆营销管理、社区参与、节庆文化商品开发、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刘太萍 (2004)从角度,分析了节事旅游营销管理存在的缺陷与原因。倪晶晶(2016),提出充分利用媒介的作用。建立媒介营销网站,开展现代节庆旅游的媒介营销。陈文君(2002)对节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进行了研究。李桂英(2007)运用节庆活动管理模型,提出举办泉水节开发济南泉文化旅游。王宇(2007)对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马凌(2010)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分析节庆旅游中的阈限体验问题。
篇6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㈠加强政治理论和旅游业务知识学习,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上半年县旅游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具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县人民政府关于20__年旅游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制定了旅游局效能政府四项目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发挥优势创新思路全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发扬务实精神,切实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县旅游局认真及时做好县政府交办的县两会提出的关于旅游建议和提案的答复工作,答复满意度为100%。
㈡完成旅游产业策划、景区规划的省级评审
在去年投资100多万元编制完成《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总体策划》、《云南石宝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和《云南千狮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3月25日,省旅游局余繁副局长在昆明主持召开由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省城乡规划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国土资源学院、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的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省级评审组会议,评审组一致同意一个策划两个规划通过省级评审,目前,以上策划规划正由县人民政府向州人民政府上报审批。
(三)认真总结“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经验,编制好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县旅游局在认真总结我县“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得失的基础上,积极编制我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州旅游局做好大理州“十二五”旅游产业编制工作,力争把旅游发展重点规划和项目纳入大理州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中。积极配合州旅游局做好《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策划(20__-2025)》、《大理州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总体规划(20__-2020)》和《大理州旅游重大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的前期调研工作。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我县旅游产业的市场化
目前,我县旅游产业存在着市场化较低,体制机制不合理的状况,县旅游局加大招商引力度,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提出将“旅游文化产品整体包装、总体招商”的方式对旅游文化产业进行整体开发。先后与云南投资集团公司、华海集团、温州总商会、云南东昱转置业有限公司、美国成功集团、华龙集团、云南路桥一公司、大理茶马古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进行了接洽和商谈,初步与云投集团开发石宝山——寺登街旅游区,云南路桥一公司开发墨斗山生态文化苑达成合作意向。
(五)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旅游业再创新高
县旅游局认真分析旅游客源结构,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刊、广告、短信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旅游促销宣传,积极拓展客源。一是在节假日前发送21万条旅游宣传信息短信,大大提升了旅游在省内知名度;二是旅游信息中心加大工作力度,及时撰写旅游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单位,编制旅游信息期刊4期;三是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在大理电视台和丽江电视台气象预报中播放旅游景点来宣传旅游,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花样云南》栏目中播出2期,大理电视台《魅力大理》栏目中播出1期宣传旅游;四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成功举办“·沙溪复兴工程三期竣工庆典暨四期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我县的宾馆酒店入住率超过90%。各景区景点游客人数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月至6月份,预计到旅游人数34.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35%,其中国内游客34.4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18%,国外游客377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18%;其中石宝山景区游客人数为4.5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24%;千狮山(满贤林)景区游客人数为2.0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84%;寺登街景区游客人数为3.14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加58.28%。
(六)积极实施石宝山、千狮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景区品位
1.石宝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投资建设700多万元,上半年完成投资建设500多万元。将超额完成州政府下达投资建设500万的项目建设。一是6月10日,石宝山旅游客服务中心和美化亮化工程通过验收;二是投资80万元的景区危房改造(含铺面、厕所、管理房和厢房的改造建设)及景区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三是积极配合县交通局实施投资450万元石宝山景区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四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石宝山至寺登街旅游环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2.千狮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预计投资建设90万元,上半年完成投资建设40万元,具体实施的项目:一是投资50多万元实施的千狮山景区大雄宝殿危房改造及部分寺庙进行维护修缮工程,二是投资20多万元实施景区金狮路安全防护设施(强制减速带、安全指示牌、标志杆,警示墩表面油漆)和垃圾桶、指示牌等美化亮化工程,三是投资30多万元启动狮路二期工程(千狮山景区至文风塔连接游路建设)。将为千狮山(满贤林)申创国家3a级景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3.县旅游局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上半年分别向国家、省、州政府和旅游局报送了《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县“1·1”4.6级地震抗震救灾旅游专项应急抢险经费的请示》。向省、州旅游局和财政局报送了《关于帮助解决石宝山--寺登街旅游区游路资金的请示》、《关于帮助解决石宝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请示》等申请旅游专项资金。
(七)加强旅游行业培训力度,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针对我县旅游星级饭店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县旅游局为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旅游新形象,在州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聘请行内知名专家,于4月23日至24日在君山大酒店举办第五期县旅游星级饭店从业人员培训班,来自我县各大宾馆酒店50多名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班。
(八)加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大景区管护力度
为切实加强我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旅游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环境。上半年县旅游局与消防、安监、公安、工商、防疫等职能部门组织了“元旦”、“春节”、“三八节”“五· 一”等节前的旅游安全大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杜绝了节日期间的旅游安全事故。
20__年我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重大旱灾,景区景点森林防火管护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大理森林武警支队12名官兵的配合下,加强了各景区景点的自然管护力度。旅游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紧急扑火预案,及时启动了《县石宝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防火专项防控方案》和《县金华山风景名胜区森林防火专项防控方案》,,发放“防火宣传单”,张贴“森林防火通告”,制定分片巡山责任制度,流动广播《森林法》、《云南省森林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与景区工作人员以及护林队员签订《旅游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责任,死守关键部位、加大巡山密度和力度;在进入林区的路口设卡登记,严防严控火种进入景区,禁止在景区内一切野外用火;对道路两边的林下易燃物进行清理、浇水人工增湿作业;与景区周边村寨、学校加强沟通,增加村民、学生的防火意识。到目前为止,我县石宝山、千狮山景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九)编写《导游词》 规范我县旅游解说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县景区景点的解说,县旅游局正在编写《导游词》。
(十)做好挂钩村的联系帮扶工作
上半年旅游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资金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帮助沙溪镇联合村抗旱救灾工作,在农村党员慰问、春节困难户慰问和春耕生产扶持、抗旱救灾等活动中,共给予资金补助5仟多元。王德昌副局长还多次协助 挂钩村联合村委换届选举等相关工作。县旅游局派杨四显同志到石龙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__年旅游局将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景区景点项目建设,宣传促销,行业管理等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㈠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旅游二次创业” 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打造大理旅游新亮点”的思路,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年。结合旅游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㈡加强石宝山景区和千狮山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完善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施;配合交通局实施好景区旅游公路改造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石宝山至寺登街旅游环线建设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在宝相寺新建设一座旅游厕所工程。
㈢做好《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总体策划》、《云南石宝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和《云南千狮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上报审批工作。
㈣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石宝山——寺登街旅游区为突破口,探索旅游景点景区实行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民间化接待的经营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
㈤精心策划,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做好石宝山“歌会节”宣传促销、美化亮化和接待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旅游观光。
㈥继续抓好导游培训,旅游技能培训,星级宾馆检查复核等工作。年内争取与旅游局县校合作方农大茶学院举办一期茶艺培训班,和县劳动就业局联合再举办一期县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班。
篇7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能够构建比较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满足各行业日益增长的中高级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得当,对培养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适应我国目前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岗位群及其企业人才
需求调研分析当结合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体系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特征,刘育锋把我国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分为5大岗位群6个层级:A.“旅游接待服务”岗位群:1级:旅游接待员;2级:旅游咨询员;3级:旅游咨询师;4级:接待主管;5级:接待经理;6级:企业高管。B.“导游服务”岗位群:1级:导游助理;2级:景点讲解员;3级:地陪、全陪;4级:领队、中级导游、导游主管;5级:高级导游、导游经理。6级:特级导游、企业高管。C.“旅行社计调”岗位群:1级:计调文员;2级:票务员、短线计调员;3级:长线计调员;4级:计调主管;5级:计调经理;6级:企业高管。D.“旅游营销”岗位群:1级:旅游营销文员;2级:旅游营销员;3级:旅游营销师、营销主管;4级:无;5级:高级旅游营销师、营销经理;6级:企业高管。E.“旅游策划”岗位群:1级:无;2级:旅游策划文员;3级:旅游策划员;4级:旅游策划师、策划主管;5级:高级旅游策划师、策划经理;6级:企业高管。在以上的分类中,中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A、B岗位群,立足1级和2级岗位;高职毕业生主要面向B、C、D、E岗位群,立足3级和4级岗位。未来的高职本科教育则应立足4~6级岗位。
三、旅游管理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2010年一项在北京、广西和重庆所进行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高职教师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学校相似根据我们收集的中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相似度,如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各有不同,如高素质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个别中职学校则定位是:“中高级专门人才”“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由此可看出,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对混乱,导致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衔接不好,后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就针对性不强。
(二)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程重复中职学生升入高职之后,存在专业课学习轻松、但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困难的现象。这是因为中职教育是以职业技能为主,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即与高职教育所要求的文化基础程度存在一定的脱节。根据我们对中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计以及使用的教材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高职开设的专业课程在中职基本都开设了。一些中高职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名称、课程结构极为相似,讲授内容重复交叉,甚至中高职采用的教材也是同一版本,不少学生反映“感觉知识上没有增多,只是在高职又温习了一遍”。这跟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岗位群及其对人才需求是不符合的,不能满足社会对中高职人才的不同需求。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职在学生实习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理应体现出中职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但实际并非如此。一些中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极具优势,在师资、设备、实训管理、校企合作等,实力较强。但高职院校近几年才得以较快发展,不少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还在不断形成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设备、场地尚不到位,“双师型”教师不足,校企合作不强,实习实训课程、专业技能训练只是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的内容,一部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并不能体现出高职的特点,甚至有些还比不上中职院校,造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几点建议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建设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中高职教师共同制定中高级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若能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中高职教师共同讨论商定,则能避免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重复等问题,使得中高职职业教育是一个互相衔接着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不仅是某一个中职学校或者高职学校的任务,它是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不能闭门造车,因此要从社会的需求以及中高职教育的特色出发,中高职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以及符合国家对中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从中职到高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职到高职,有些课程名称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在高职所传授的内容和中职应当是大有所别的。中职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初级操作技能,而高职则是不仅要懂得这些技能,更是要深化和延伸相关技能,不仅要懂得技能,更要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明白技能背后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中高职同一个问题的学习,应当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加深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也对高职教师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通过构建国家资格体系,实现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全面衔接职业是中高职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因此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中高职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中高职阶段分别获得符合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开设相互独立、逐步提升、避免重复浪费社会资源的课程,实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有序衔接。
五、总结
篇8
大学,是各种文化交融之地;圣诞节,是西方文化的代表。西方文化已渐渐被我们接受、吸收、融合入我们中国文化之中。那就让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在圣诞之际来体验西方文化,放松心情,也能够展现我们社团的优秀风采,活跃校园气氛 。
二、活动主题:快乐圣诞 携手共进 放飞梦想
三、活动时间: 12月24日 18:00
四、活动地点:待定
五、活动对象:全体家教服务社成员及旅游协会
六、活动前期准备:分别由两个协会各排练出六或七个节目(包括两协会共同合作的节目),由于晚会中节目和礼仪这两大部分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将分为两组人员主要围绕这两部分进行。分别设立了礼仪组和节目工作组。
礼仪组:总负责人 李丹(旅游协会) 、
具体工作安排:
1、主持人的报名征集、培训及选拔工作。
2、礼仪工作人员的征集、培训及晚会会场人员的工作
安排情况。
节目组:总负责人 陈园敏(家教服务社) 联系电话:
具体工作安排:合肥旅行社
1、节目的征集
2、节目的选拔
3、对各节目进行排演和指导,提高节目质量
4、各节目背景音乐资料的收集
七、活动的内容:
前期宣传:
1、由家教服务社策划部在第一食堂门口贴出晚会具体时间地点宣传海报,旅游协会宣传部在七栋教学楼贴出晚会通知。
2、两协会分别对各自协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位。
3、以邀请函的形式通知到参加晚会的其他协会的会长及嘉宾。
会场布置:由家教服务社文体部(为主)及旅游协会理事部负责教室装扮。
晚会现场工作安排:
1、当日下午由家教服务社文体部与旅游协会理事部组织人员进行会场布置,茶点摆放。
2、晚会开始之前对会场的各项音响、话筒、灯光等设备进行检 查。
3、晚会前半小时安排两名迎宾人员在会场门口进行接宾欢迎各位的到来,并安排好各部门的人员按制定座位入席。
4、四名主持人入场做好试音、主持等准备。
5、晚会前5分钟音乐(《 merry chiristmas》)播放开场活跃会场气氛,而后由主持人上台进行开幕介绍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的,邀请的出席人物,介绍活动的赞助方。致欢迎词,宣布晚会的正式开始。
6、家教服务社文体部负责节目表演过程的后台节目衔接。
7、活动开始后,由主持人按彩排次序依次请出两协会各部门的演出。
8、晚会期间由旅游协会组织部安排人员维持会场秩序。
9、晚会结束时由主持人对晚会进行致辞。
10、晚会后期进行游戏活动奖品的派发和合影。
八、人员安排:
家教服务社文体部及旅游协会理事部:晚会会场的布置,晚会结束后会场的打扫工作
旅游协会宣传部:1、负责音响、话筒等设备的租借及调音等安排
2、背景音乐资料的拷贝
家教服务社办公室及旅游协会组织部:负责采购工作
宣传部:1、负责书写海报
2、现场的拍照工作
家教服务社办公室及旅游协会策划部:1、会后新闻稿件总结工作
家教服务社网络部及旅游协会宣传部:1、负责网络宣传
家教服务社联络部:负责其他各协会的晚会信息通知及邀请函的派送 工作
家教服务社纪检部及旅游协会组织部:各出一名负责现场维持秩序
家教服务社纪检部及旅游协会秘书部:各签到自己社团人员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 现状 对策
Summar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of Weifang City,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in Weifang Cit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Rur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发展很快。潍坊市乡村旅游兴起时间不长,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尚不深入。为此,笔者尝试结合实际提出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潍坊市寻找科学合理并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以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和科学发展,同时也供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参考。
1、潍坊农村旅游现状
1.1现状
2009年,潍坊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整合了旅游资源,改善旅游大环境,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以民俗旅游为龙头,规划培育了一批乡村民俗游、乡村休闲娱乐游、乡村田园风光游、节会文化观光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等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了潍坊的旅游内涵和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但仍存在着旅游项目开发普遍规模较小,旅游产品的层次有待提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资源人工化倾向严重;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缺乏规范管理,营销宣传不到位;项目开发模式趋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品牌效应差;经营和开发各自为政,乡村旅游资源缺乏区域共享机制等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2.1统一规划布局,塑造潍坊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需要了解服务的对象是哪一些顾客,并找准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市场目标,才能找准开发乡村旅游的要点,并在项目的选择、规划开发、市场营销推广和宣传中,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能够吸引顾客、打开市场。因此,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对以下几点尤其需要关注:(1)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分析(2)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劣分析(3)目标顾客群体分析。根据数据结果,综合分析,明确定位。
2.2精选地方特色项目,突出打造潍坊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就在于乡村旅游项目具备其他旅游项目所不同的特色,如果没有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特色,乡村旅游就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最终也就没有市场竟争力。各县市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首先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围绕市场抓开发,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打造品位较高、市场开发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精品;同时各县市区之间要注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既有各自特色、又有整体优势的旅游开发格局,从而能使游客留得住、有得玩,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3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共享
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将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的工作重点,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范畴,加强日常调度,半年组织现场观摩,年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综合表彰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开发。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把旅游大项目纳入全市招商项目库,给予重点推介。充分发挥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协调推进小组作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规划、国土等成员单位以及县市区政府解决,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2.4统一策划,系统营销,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市场营销能否成功,是乡村旅游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开发以后,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设计项目市场定价,做好项目的促销宣传。根据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旅游品牌整体策划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策划、系统营销,从项目命名开始,明确项目市场定位,整合提升旅游品牌,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一流规划策划机构,对潍坊旅游品牌进行重新策划、全面提升,提高潍坊乡村旅游项目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真正让潍坊乡村旅游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2.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乡村旅游不同于一般农业,其经营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较高的职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能和游客相处融洽。因此,必须注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科学培训和管理服务人员,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通过对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当地最佳窗口形象,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及设施的作用,实现乡村旅游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另外,在传统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过的过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注意开源节流,通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学规范地进行管理,坚决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结语
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研究的意义及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研究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将对今后潍坊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闰娟乡.乡村旅游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理论界2006,(11)
[2]李加林,童亿勤,时媛媛,李菁.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1)
[3]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6)
[4]洲仔金阳,张耀启.美国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7,27(4)
篇10
关键词:河南省 旅游企业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源于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探索。旅游企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服务性行业,目前旅游市场正处在逐渐成熟的买方市场阶段,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重视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更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和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河南省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彻底改变“散、小、弱、差”的竞争格局,这对加入WTO后河南省旅游企业长远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来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特点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核心竞争力具有三大特点:高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来实现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越强越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难以模仿性是企业长时期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特定的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经历的烙印的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由于资源的不完全供给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模仿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也就有稀缺性的特征。
(二)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旅游企业是指利用历史的、地方的、民间的文化要素及资源,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旅游服务业务的组织机构,包括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与景点开发所形成的互补的服务性组织。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为基础,参照核心竞争力的三大特点,结合旅游企业发展的自身特点,我们认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该企业特色服务、营销能力、企业文化及组织能力等的学习创新与积累整合之后所形成的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合力。而能形成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有:
1、 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
与其他类型的产品不同的是,旅游企业供给顾客的是服务。这种服务,与顾客的消费是“即时”的,顾客一来,服务开始,顾客一走,服务终止,这种服务几乎不涉及售后。所以,服务质量多采用用服务的结果――顾客的评价和回头客的多寡来衡量,顾客尤其是回头客的数量是对于企业服务质量的最精确的评价。其次,服务是一种“服务于人”的艺术。旅游企业的服务多是以团队的形式向个体或团体提供的一系列便利和感觉享受。“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这些服务用语的大众化也说明,在服务的过程中,提供服务一方对于服务所应当具备的态度和理解。人们把旅游企业划归到服务业,从本质上已经揭示了旅游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服务的质量和品位的竞争。再次,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服务质量越来越显示出一个企业的生存价值和竞争能力的大小。因此,以服务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旅游企业,它竞争的核心必然是服务,服务主题的不断开辟和拓展是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永恒课题。
2、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极强的行业,它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及服务都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好坏多是由消费者主观的感受来决定的,消费者往往又倾向于体验新奇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但是单一重复的旅游产品往往会使消费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产生审美和心理体验的疲劳。这就要求旅游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者不断的开发出新的旅游线路及产品的,为消费者提供特色的服务,以新颖独特的营销策划能力展现出自己新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旅游企业需要具有持久的创新能力,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无优,人优我新,通过不断的创新给顾客带来一种常新的视觉和心理的吸引力和体验,来赢得消费者心理对企业产品和企业自身的认可,这样才能形成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
3、 企业营销策划能力
旅游企业策划是围绕旅游企业如何实现预期目标,有效配置资源,有序、高效、富有创意地实践其目标的筹划过程。企业策划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不仅需要企业对自身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定位,还要求企业对消费者市场发展方向有精准把握和预测。而对充满竞争的消费者市场,企业要在整个旅游市场的状况进行清晰地了解把握,及“诊断”出本企业自身的症候并确定在市场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有利于开拓消费者市场的策划方案,才能帮助企业被消费者市场的接纳,被顾客的认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营销策划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竞争的成功与否。企业策划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的运作系统进行打造,更重要的是对它的营销策划,别出心裁地以一种诚信承诺、广告、甚至真情流露给人以深刻印象,从而打动顾客,或者通过“事件制造”给人以记忆刺激,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二、河南省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
1978年之后,我国旅游业从简单的接待到现在的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政府适时提出“旅游立省”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加快项目建设,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旅游环境,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截止到2008年,河南省旅行社单位数1044家,接待入境人数104.36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8.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7444万美元,全国排名第19位,相比2007年增长17.7,其中郑州市国际旅游收入11823万元,比去年增长8.6%,洛阳市国际旅游收入11051万元,比去年增长15.9%;全省旅行社总数100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05家,国内旅行社964家,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987943人,营业收入206361.65万元;全省星级饭店488家,营业收入达1276885.23万元,郑州市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59458,洛阳市星级酒店营业收入46483;旅游业从业人数达73538人之多。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河南省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2010年临近年底时,又一个业内响当当的旅游大鳄进军中原市场―重庆海外旅游业集团品牌“旅游百事通”正式入住河南。随着旅游大鳄的不断进军,中原地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愈加剧烈,这也迫使河南省本土的旅游企业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做出了新的思考。
三、河南省旅游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河南省的旅游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就目前河南省的旅游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服务趋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旅游企业的产品多为“三高”产品,即“感情含量高、服务含量高、精神需求高”,但多数旅游企业的产品是按相同的生产模式推出“标准”产品。服务作为旅游产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按标准和规范来提供显然是不可取的。服务的严重趋同,使得许多旅游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在有限的细分市场上拼价格、争客源,很难使企业在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收益。另一方面,服务质量应该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和确定的,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资源,但由旅游企业服务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不同、服务的技巧和标准不同,导致服务质量低下,顾客投诉不断,甚至被坑、被骗事件频频发生。
(二)产品单一,品牌缺乏
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更侧重与休闲度假,厚重的河南文化大多表现在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上,属传统的观光产品,游客游览也仅仅停留在观光的层次上。所以,单一的观光产品没能向娱乐产品的转化,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
与此同时,河南省的旅游企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发展,虽然已经形成一批知名的品牌,比如大河锦江、国旅、青旅、建国等,但总体来说这些旅游企业的品牌开发力度不够,且许多品牌内容单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不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旅游企业对品牌重视不够或缺乏品牌意识。旅游企业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十分有限,品牌差距则相差很大。
(三)营销策划能力滞后
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产业有着与其它行业不同的特点。首先,旅游服务是无形的,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前往往难以感觉到它们的品质和质量的真实内涵;其次,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之前,无法像有形产品那样可以试用,对旅游产品的感知只能通过品牌所彰显出的形象来获得。对于普通的旅游者而言,旅游产品的外在形象宣传及展示效果是判断旅游品牌优劣性的简单依据,因此产品营销与品牌营销的根本差异不仅在于是价格竞争也在是形象竞争。而事实上,很多旅游企业对自身相对于其它旅游企业的产品差异也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还有很多旅游企业一味地跟踪和模仿。
总而言之,河南省旅游企业在如何进行品牌形象创建及维护的工作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不能将有效资源及可利用渠道转换成品牌实力的推进力,从而阻碍旅游品牌前进发展。
四、培育河南省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培育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的关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概括起来看,做好下列工作:
(一)提供优质服务
旅游企业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多属于服务性产品,旅游服务关系到旅行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实现价值转移和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强化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便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得以确立的基础。
因此,旅游企业要想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竞争力。而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力,就必须让顾客满意,满足其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为此,旅游企业首先要培育一种识别特定顾客的能力,通过建立客户档案或市场调研等方式来寻找并确定这些特定顾客群体,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运用关系营销、顾客俱乐部等手段发现特定顾客并与他们建立亲密乃至忠诚的关系。这就需要旅游企业把客户视为宝贵的资源,从旅游者报名参团开始,就将客户的基本资料及特殊要求记录在册,建立专有的客户资料数据库中,并不断加以完善,以此作为提供细致满意服务的依据。其次,旅游企业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要培养为特定顾客躯体提供特殊服务的能力,也就是将认知特定顾客的知识转化成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的能力,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使顾客满意的技能与技术。这样,通过旅游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增加旅游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感、亲切感,不仅可以增加客户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还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旅游企业品牌的忠诚度,有利于建立起长久的品牌竞争优势。
(二)提升创新能力
旅游业服务性的特色,具有非常强的可模仿性。当一些旅游企业推出一项新的旅游产品时,由于没有专利性,再加之没有太多的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其他旅游企业很容易进行模仿参与竞争。这些都会导致旅游服务产品的雷同,服务仍停留在规范化的层面,竞争也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缺乏内在竞争优势。而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却日益显现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推出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不同种类的产品吸引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并强调产品具有满足目标旅游消费群体特定需要的超值服务,使其超越旅游消费者的心理期望。做到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体现在企业硬件和软件结合,产品销售的整个阶段当中。
(三)提高营销策划能力
营销策划活动是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及其他公众产生互动的过程。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特色的产品是旅游企业生存的基础,如何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市场中,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是旅游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又一途径。
要提高旅游企业的营销能力首先要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它是旅游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旅游企业从培养自己的客户坐起,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新的产品,给顾客提供方便满意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顾客的信息系统,通过对顾客信息的分析,能帮助企业更准确的找到忠诚的顾客,为营销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其次在于旅游企业品牌的建设。品牌是旅游企业的王牌,它也是旅游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由于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时效性”极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往往是通过旅游企业品牌形象的外在表现和其他消费者的口碑来实现选择。为了加强消费者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旅游企业必须重视对企业品牌的建设。打造旅游企业的品牌可以通过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从视觉上给消费者传达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能够吸引消费者尝试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依据优质的服务形成消费者对产品的美誉度,促使更多的消费者感知品牌,相信品牌,购买品牌,忠于品牌。
五、总结
旅游企业作为一个服务性极强的行业,其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拥有单一的某种技能或技术,而在于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的结合。旅游服务的多样性要求旅游企业不能仅对旅游者提供单一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还要求旅游企业不断推陈出新,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供特色的高质量的服务,并结合企业营销策划能力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成忠诚度。所以,对于以提供服务性产品为主的旅游企业,服务竞争力、持久的创新能力和企业营销策划力,这些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是旅游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面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这些宝贵的“能源”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2] 解培红.浅析河南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 职业圈,2007,(24).
[3] 董鸿安.构建旅行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培育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6,(07).
[4] 罗引青.浅析培育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04).
[5] 邱慧.浅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3).
[6] 翁钢民,张艳丽. 试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技术经济,2004,(07).
[7] 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2)
[8] Chui yanpi. On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ourism Enterprise [J].Journal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