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前景范文
时间:2024-02-27 17:4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能源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利用微藻生产生物能源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山东省的实验室获得了初步成果,培育出的富油微藻,最高含油比已经达到68%,可在此基础上制取生物柴油。有专家认为,海洋微藻的能源化利用,有望成为“后石油时代”破解能源危机的一把钥匙。
据了解,山东有十几个课题组在从事微藻研究,已发现、筛选、培育几十个富油藻种。并开始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造藻种。还有一些技术力量正在进行微藻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
据了解,中国的有机碳组成中。海洋藻类占了1/3,藻类是一种数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也是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潜在资源,其中微型藻类的含油量非常高,可以用于制取生物柴油。微藻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将无机物转化为氢、高不饱和烷烃、油脂等能源物质;而且微藻生物能源可以再生,燃烧后不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二氧化碳没有净增加。此外,微藻的产油效率相当高.在一年的生长期内,每公顷玉米能产172升生物质燃油。大豆能产446升,油菜籽能产1190升,棕榈树能产5950升,而每公顷的微藻能产生物质燃油95000升。
(文章来源:中国节能减排网)
酿酒厂利用废水生产氢气
近日,美国加州Oakville的一间酿酒厂以细菌及少量电力。加入其酒厂排出的废水中制造出氢气。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环境工程学教授BruceE.Logan指出,这是首个以细菌电解系统从废水生产氢气的可再生技术示范。该系统由Logan教授及其研究伙伴共同研发。
那柏酿酒公司(NappawineCompany)提供设施及废水供研究。该公司为家族生产,葡萄园占地635英亩,以有机管理技术种植葡萄,并无使用化学品。
酿酒厂的废水主要来自清洗器材、葡萄处理及其他酿酒过程。
细菌电解系统厂是一个循环系统,每天可处理约1000公升的废水。细菌电解电池由两个泡在液体的电极组成,分别为碳阳极及不锈钢阴极。对比其他系统以白金或黄金等贵金属镀面的电极,此系统成本较低。
当废水流经电池,与细菌产生作用令有机物质转化为电流,如稍微提高细菌产生的电压,不锈钢阴极透过电气化学作用便产生氢气。
产生出来的氢气可用于氢燃电池,Nappa酿酒公司最后可将氢气应用于汽车或电力系统。该公司目前已设有废水处理及回收设施,经细菌电解处理过的废水将与其他用水再作处理,并用作灌溉。
篇2
西安朗博节能科技公司(原老科协专利技术开发中心)是一家专业研发新能源及生产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西北最大的专利技术文献数据库、硕研优秀论文库、重点大学校报期刊数据库。为加强公司科研及人才储备,与西安华西大学院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学术项目交流、技术研发等方面强强联合,打造出全国一流的技术项目平台。公司拥有多项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出生物醇油、甲醇汽油、甲醇柴油、超导暖气片等系列产品,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市场运作模式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半价液化气’——小投资、快回报
生物醇油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燃料,无毒、无残液、无积碳,火力强劲,安全环保,节能效果显著,成本仅为其它燃料的1/3左右。可以替代柴油、液化气,家用灶、猛火灶、火锅灶、商用灶、锅炉燃烧机、无风机酒店大灶,数十个种类几十种型号的灶具均可用于宾馆、家庭、酒店、工厂、工业窑炉。由西安朗博研发的生物醇油系列产品现已大量投放市场,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开辟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黄金大道;本着“跟踪前沿、立足市场、研发先行、创新创效”的理念为创业者带来了无限财富商机!欢迎到我单位实地考察,免费参观生产基地,现场考察用户情况,满意后再合作!背靠权威机构合作百分百放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欢迎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技术领先——赢在技术、胜在创新
甲醇柴油是国标轻柴油中按体积或重量比加入一定比例(15%,30%)的变性燃料醇配制而成的一种环保节能燃料。1、动力性强:甲醇柴油助溶剂配制过程中,复配了提高热值、增强动力的组分,使“M15醇基柴油”与同类产品比较,动力性增强。2、排污量少:使用甲甲醇柴油会明显降低有害物CO、HC和NOX的排放,排放烟度下降幅度超过80%。 3、滤点降低:该产品的凝点和滤点可比同标号柴油降低7-9个单位。4、通用性好:无需改变柴油发动机结构及参数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能满足发动机的要求并稳定运行,且与同标号成品柴油具有等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可与国标柴油以任意比混溶,长期存放不分层不乳化!5、适用范围广:清洁醇基柴油(M15)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机动车辆;(M50)适用于工业窑炉;(M90)适用于灶炉。6、保持期长:甲醇柴油在水份含量不超标或正常温度范围内,可稳定保持3个月以上,可以解决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各环节所需的时间长的问题。最新开发的三元复合添加剂更具市场竞争力。闪点、十六烷值完全可以达到国标要求,拒水性好、与水不分层、不乳化,利润达1000元以上。
甲醇汽油升级最新推出—甲基汽油。经过多年市场检验开发出新一代高效添加剂,和传统甲醇汽油相比较其优点:1、无毒性,甲基汽油的毒性比甲醇汽油的小10倍。2、甲基汽油对金属完全无腐蚀性。3、拒水不分层、低温(-25℃)易启动、高温(40℃)无气阻,全面解决了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尚未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排除了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在储存、运输、使用上大量的困难。4、动力性强。辛烷值增加,和国标汽油动力性一致甚至优于国标汽油。5、油耗与国标汽油持平。6、尾气排放更环保,废气含量下降。7、成本低,利润高。8、无需改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周到细致的服务 规范标准的培训
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使你的操作有章可循。不只是在你的基本操作上体现、配置中出现,分层、乳化如何处理及日常灶具的维修中也不可忽视,要杜绝生产使用中的各种问题的发生与发展。专业细致的技术服务打造规范的行业技术培训服务。
来人可免费参观灶具样品、燃烧效果,查看相关证件,也可以自己到市场购买原料,当场试验、核算成本、实际考察客户使用情况。车用燃料可自选原料现场配置,当场试车,也可带车实际测试。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技术信息,并为客户做好售后技术服务工作,长期一如既往的把技术升级改进工作落得实处,永葆市场领先地位,不断的增强客户的市场竞争能力!欢迎实地考察!
西安朗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势力强大,信誉值得信赖!衷心地提醒广大读者在进行项目投资前:多电话咨询、多考察市场、多实地参观,如有需要可免费赠送人工合成液化气配方!
单 位:西安朗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省科技大院)北四楼
西安火车站:5、30、41、500路到大雁塔站下车即到
电话:029-85525023 85538283 15891738148
免费咨询电话: 4006029135 传真: 029—85525023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 教师专业技能 学生 竞争力
当前高职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素质较低等种种问题,高职院校教师财务会计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存所欠缺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毕业生一系列原则意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高等职院应该着力提高财务会计教师技能实训的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师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一些现状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对事不对人,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工作不到位所致,与教师个人无关。
1.近年有一全省的会计技能考试(被称为小高考的全省统考)的考官(教师)培训班结束考试中,有几个位高职院校派出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考官(据说均为高级职称),居然在全场三个小时的考试都不能完成技能实操考试,连最简单的会计凭证归类沾贴装订都没操作完成及记账凭证汇总不平衡等等。省招生考试中心的领导说,你们所谓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加考官自己都不懂,那平时所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后由于同校另一位教师请求考试中心领导网开一面,允许帮助做实操汇总及特许延迟1小时才勉勉强强完成。
2.有一位老师曾为此表示无奈。前年有几位会计专业高校财经讲师在指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操实训时,从学校的会计部门借来会计凭证装订机,但在几十个学生面前却束手无策,弄了半天,汗流浃背,也搞不清楚三角式的会计记账凭证封面是如何将记账凭单装订成又结实又整齐有序的一本账册,但就是宁愿在学生面前丢脸也不肯向在场的这位同行老师请教,是这位老师实在于心不忍看热闹,主动站出来说让他来试一试,并且当众很快就装订出一本本结实整齐的记账凭证。这时全场学生掌声齐呜。
3.很多同行教师曾多次见到一些年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教师给学生上课时只拿一本教材,别的连一张教案纸、一支笔都不带,后来一了解才知道他们每次上课都一本书,照本宣科,几乎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
4.有学生反映,在《外贸会计》的出口产品退税与成本计算与实操实训中,将一些错误的核算方法教授给学生,在核算商品费用定额时,按含值税的购进价格计算,并作为该课程的考试题目,使一些毕业生到社会工作中运用时被税务部门批评为少计利润以少缴交所得税,同时也受到老板的责骂。
如有一技能训练的资料:我国某外贸公司出售一批货物至日本,出口总价为12万美元CIFC6横滨,其中中国口岸到横滨的运费和保险费占11%,这批货物的国内购进总价格为人民币819000元(含税价),该外贸公司的费用定额率为6%,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9%,结汇时外汇买入价为1美元折合人民币8.30元。要求分析:试算这笔出易我方是否盈利,利润额为多少?
计算商品总费用定额时,财会老师是这样错误地教授给学生的:819000×6%=49140元。
正确的计算应该是:商品总费用定额=819000/(1+17%)×6%=700000×6%=42000(元)。仅这笔账的错误计算就少计利润7140元,最终导致少计缴所得税2356.2元〖7140×33%=(当时税率为33%)〗。毕业生工作后按照这种错误的教授方法计算当然会被税局批评以及老板责骂了。这样学生社会工作的竞争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了。其社会影响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5.有一位已任教多年的财经讲师在上课时碰到学生提出问题:商品流通费用率如何计算,该老师不懂。课后点名问了几位会计老师也无人知道,当时在场教师就有一位曾经在商品流通企业担任多年会计工作,但就是因为看不起对方而宁愿大家都不懂,也不问这位教师。
6.有的财会专业教师,在《会计实务》课程的“银行存款转账结算方法”章节的授课时,并不知道转账支票的结算方式,由于现代的交通及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已经不是以前所谓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围内结算”了,而是可以在不同城市但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进行转帐结算,比如一个省的大部分甚至是全省的城市都可以使用转帐支票结算。但是我们不少的财会专业教师根本就不知道,还是按照原来的“只能用于同城范围内结算”这一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说法教授给学生。使得不少学生工作后曾经多次提问,为何这些问题会计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运用不一样,使学生受到了工作单位的师傅们批评,说是在学校没学好。
7.有些“多师”型高职教师也时常张冠李戴,讲错课程内容。如企业退休人员经费放在营业外支出核算、销售费用包括了销售部门的业务招待费等等。因为连年学生对老师的综合评教分数比较低,后来就采取了在期末闭卷考试之前先出六、七道复习题,期未考试卷就选择其中的五道题进行考试的方法,以获得学生“较好的”评价。有些会计师或财务会计负责人在教授学生工资核算的实操实训时,就是简单的如何按承包经营完成利润总额计算奖励工资都讲授错误,在有人提出正确的算法后仍然坚持己见,至今未改。还有发生一些常见的错账也都无法查清等等。
二、着力提高高等职院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
提高高等职院财会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也许这些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在我们的身边还常有类似上述的问题发生,我们就有必要再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作为高等职院的财会专业课教师,最主要的是要将和本专业的社会实际职业工作的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教授给学生。
1.切实加强财务会计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职院要真正地重视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工作,加强财务会计教师的岗位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以解决财务会计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滞后的现象。现在的社会人们大都重视大学的第一学历教育,而不重视大学毕业工作以后的继续教育,特别是财经类专业知识的继续再教育,使不少的人捧着在很多年前拿到的毕业文凭而高枕无忧。其实这些以前所学到的知识不少早就已经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而变得不够适时与不大实用。只有在职称评定时有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但没有严格的知识深度及范围与时限要求,如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等,使得有些人老是拿着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本科毕业证或三、四门多年前的所谓硕士课程的结业证书就引以为荣而满足于此了:我也是本科毕业了,我也读了研究生呢……。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职院应制定有严格并详细的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比如财经讲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的授课教学工作的四至六门同类硕士研究生课程;副教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授课的六至八门同类硕士研究生课程或四至六门同类博士研究生课程;教授应于近三年学习进修所承担授课的六至八门同类博士研究生课程规定等等。不达到继续教育的规定的教师应该不给晋升职称与参加评优及享受同等奖金待遇等等。
2.扎实地抓好高等职院的“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高高等职院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关键。以上所列举的体现教师本身专业技能的一些事实,实际上并不是让人们难以解决的专业问题,而只是简单的财会专业教师实训技能不清的具体情况,这大都是我国大学因为一些教师只是从大学到大学,从书本到书本教学所带来的弊端。
(1)“双师型”教师。目前大家对高职教师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什么是‘双师型’的高职师资”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专家学者对此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下有“双职称”之说,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还有“双证”之说,即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还有“双能(双素质)”之说等等。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质性培养工作。本文认为“双证”或“双职称”等即“双师型”的说法不够贴切,因为若将“双证”或“双职称”等即定义为“双师型”,那么有三本或更多的证书及有三个或更多职称的就是“三师型”、“多师型”吗,这显然不妥,不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及培养学生的特征。笔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或说明,以利于该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2)着力于高等职院“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着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已经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水平的首要任务。
①高职院校自行培养“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学校任教亦即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践与实际工厂公司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教师占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需要自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任务还非常繁重。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
学校企业培养相结合。每个学期,高等职院都应该组织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工厂、公司等企业学习或交流,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请教。带领学生下工厂、公司实习和实践。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管理方法,以便适时地将反映新的技术、新方法、新的经济、政策法规等融入到财务会计教学之中。
直接培养新的“双师型”教师。高等职院凡是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收进学校担任财务会计专业教师的新人,比如硕士研究生,都要让他们首先到相关的工厂、公司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岗位的第一线参加实际工作一年时间以后,才能接受其回学校给财经类学生授课。
安排非“双师型”教师进修培训。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条件中“……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验实训活动”的规定,高职院校每个学期也都应该安排一些财务会计教师到教育部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专门学习,使之转变成为真正合格的“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
②高职院校可以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引进。“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高等职院还可以从相关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企引进“双师型”教师。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调进“双师型”教师。这里强调的是工作单位的调动,就是脱离企业到高校任教。高等职院应该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将有志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既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财务会计实理论基础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调动,将他们调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充实“双师型”财务会计教师队伍。
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聘请“双师型”教师。这里强调的是聘请,就是不脱离企事业的工作岗位到高校任教。高等职院还可以将企事业单位中那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管理人员聘请到学校担任财务会计专业课教师。这类教师平时工作主要在原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岗位,只是学校安排有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授课任务时候才到学校上课。
3.高等职院财会教师应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财会技能实践教学水平增强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高等职院的专业教师除了上述所探讨的社会和高校要给教师提供的环境与条件之外,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本身自觉不懈地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努力学习与提高自我。
(1)高职院校财会教师应该敢于实践创新以避免从大学到大学与及从书本到书本教学。不少的高等职院财会专业课程教师本来大学所学的就不是财会专业,只是一些经济类专业转“行”任财会专业课程教师,在大学里充其量就学过会计学原理等一两门会计的课程,且大多还因为不是本专业课而学得不怎么样,再加上根本就没有财会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担任财会专业课程教师也就只能是教科书怎么写就怎么教给学生;另外还有些虽然在大学时是多学了几门财会课程,但是也是从大学到大学担任财会专业课教师,也没有社会实际的财会工作经验,往往就会有些这样的现象,原来老师教授给我什么样的知识、是怎么样教授的,我也就怎么样教给我现在的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培养的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及实际工作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财会专业教师必须要虚心好学,与时俱进,不满足于从大学毕业时的一些知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两个假期时间,自学和参加一些财会专业知识研究生课程学习培训,不断地吸收更新的财会知识与信息,开拓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呆板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知识,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工作竞争力。
(2)高等职院财会教师要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工厂公司企业学习实践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上所列举的一些例子中,你都知道向学校财会部门借用会计凭证装订机,而且也明明知道自己不会操作及装订凭证,你就应该在借用装订机的同时,放下面子请教一下相关的财会人员,就不至于在学生面前发生“教师本身都不会操作而何以教学生”的事情了吧;其余的问题的发生也大多如此。但是这又确确实实地发生在高等职院的“双师型”甚至是“多师型”而且都是中高级技术职称的财经类骨干教师中的事情,而且有些问题还贻患不小,甚至会让人们有那么点“误人子弟”之感呢!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财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了! 这些事情归根结底,是我们财会教师的自身学术水平与实训实操技能还有所欠缺。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财会教师应该尽量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常常自行联系到社会当中的一些工厂、公司、商场、银行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第一线去学习财会实践技能,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强所培养学生的社会就业及工作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关键词:The,Necessity,andcountermeasures,for,full,use,of,bio-energy,in,rural,areas
生物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於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1]主农村农村生物能源主要是指能源作物、农作物秸、淀粉等物质。生物能源作为绿色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而化石能源却是不可再生能源,这是生物能源的一大优势。根据估算,地球的石油枯竭期最多可延长到百年,而对于中国这个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来说,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而生物能源主要利用淀粉质生物如植物,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其他燃料,从大范围来看具有大量的来源。
一、农村生物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村生物能源。据测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于50亿吨标准煤左右,是目前国内总能耗的2.5倍左右。目前,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能约折合5亿吨标准煤,主要是能源作物、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亿吨,除去用于饲料、肥料和其他工业原料外,至少有一半以上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
1、改善我国能源结构 当前,能源短缺、价格暴涨和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促进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然选择。生物能源是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可持续能源,从战略上说,世界最终将转入生物能源的永续利用。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些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迟早要枯竭。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这三种能源还能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2]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免费论文。我国生物能源资源丰富in,可循环使用,又不污染,必将取代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调整能源结构是近期的重要任务。
2、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粮食”和“血液”。能源的稳定供应是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前提。世界性能源供给形势日趋紧张。再加上作为世界石油主要供给地的中东地区的局势不稳,导致石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的是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制定地球暖化对策等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形势下,进入本世纪以来欧美、中国以及俄罗斯都相继开始转变能源基本政策。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1亿吨,天然气缺口400亿立方米。因此,开发洁净生物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3]
3、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转化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处理秸秆主要采取传统的焚烧办法,这一办法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烟雾污染,使城乡居民感染呼吸道疾病增加,并且烟雾覆盖机场和高速公路,致使能见度降低,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输,并可能引发重大事故。而随着生物能源转换技术日臻成熟,这一状况将彻底改变。通过综合利用庄稼废料,既可生产出有用的能源,又保护了环境。
4、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生物能源开发利用投入少,收益多,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明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收益,在农村生物能源的开发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也是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利用生物能源提高人民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一是出售农作物秸秆,用于造纸、生产胶合板等建筑材料以及发电等;二是种植能源植物,如不少地区种植木薯用于生产乙醇,形成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农村生物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生物能源开发利用取得很大成绩,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但生物能源的利用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对开发生物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清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均仅够开采到即将到来的下世纪中叶或更早。发展生物能源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减排温室气体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广泛的熟悉。对中心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能源的方针落实不够。有的地区没有编制生物能源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2.激励政策不够完善 从国外的经验看in,政府支持是发展生物能源的关键。国际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物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激励、税收、补助、低息贷款、加速折旧、帮助开拓市汤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是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初始动力。我国生物能源推广应用的地区多为边远贫困地区,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更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激励和支持。
3.财政投入不足 八十年代以来,国家为推动生物能源的发展,采取了事业费补贴、研究与发展补贴、投资贴息和项目补贴等政策。但是,同国外比较,我国政府对生物能源的投入太少。迄今为止,我国生物能源建设项目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过少,缺乏足够的开发与研究,不少关键性设备不得不进口,如大中型风机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导致发展缓慢,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
4.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 生物能源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弱,技术和设备生产依赖进口,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同时,生物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要求,没有形成支撑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免费论文。[4]总体来看,中国在新的生物能源领域技术研发力量分散,在关键技术上长期难以突破,产业体系零散杂乱,相关企业良莠不齐,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缺乏保障,还没有进入持续稳定的产业成长阶段。
三、充分利用农村生物能源的对策
1.提高农村生物能源利用的意识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渠道,对广大农民利用和再利用可再生生物能源的教育,要把环境资源意识与健康意识、经济意识、节约意识和社会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针对农民讲现实、讲实惠的特点,帮助他们算好几笔帐。诸如经济帐、环境帐、资源帐、身体帐、家庭帐、社会帐等等。通过算帐等方式,切实增强广大农民对可再生生物能源的认识,对可再生生物能源利用和再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化解环境资源矛盾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2加强政策引导 一是要加强示范项目的建设,通过农村能源成功模式的推广in,用效益吸引农民群众和业主,主动参与项目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充分运用国家资金,引导农民群众和业主开展项目建设。三是研究制订有关扶持政策,鼓励生态能源建设,激发农户和业主参与综合开发的积极性。三是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1999 年初,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同年,农业部选择10 个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影响的大城市郊区和4 条高速公路沿线,作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重点地区,集中投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尽可能向农村倾斜,支持科技推广项目、节能降耗项目、环境保护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的开发建设;建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体系,包括绿色产品质量认证机制、价格调控补贴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在资金使用上,以项目支持为主,采取垫付、预付、追加补助等形式。与此同时,还应该大力开辟筹资渠道,采用多种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农村生物能源利用和再利用,推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建设。国家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以支持广大农村地区推广秸秆气化技术,解决农民用能问题和缓解农村环境污染。
4、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废生物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和使用的科技投入力度,尽可能多地开发适应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尽可能多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给广大农村送去科技知识、节能降耗产品和技术,帮助解决废生物能源利用和再利用的工艺困难,如沼气产、供、用系统工程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科学施用技术等,帮助农民提升科技素质水平和科技产品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四海,农村能源软化国家能源约束途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7(11)
[2王友成等,秸秆固化:农村能源替代担重任[J].现代农业2007(12)
[3]李卫林,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9(01)
[4]杜建,我国农村建设中生物能源技术应用现状调研及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08(08)
篇5
关键词:低碳生物技术;法律激励机制;运行;完善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3-0013-10
一、低碳生物技术的地位与法律支持
1、低碳生物技术与当代能源、环境问题
当前,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能源资源的短缺以及能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成为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以往,各国为解决本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大多以利用现有的能源资源为出发点,试图最大限度地控制世界能源资源,特别是传统化石能源,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如今,在低碳发展的束下,通过技术进步、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优先考虑的方向。其中,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地球现有丰富的生物原料,还可以通过工业过程达到生产能源的目的。生物技术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能源生产,又满足了低碳发展的需要,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品或为社会服务的大幕。现代生物科学发展迅速,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先导、以基因工程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开启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时代。人们开始运用生物学的方法以及现代工程科学所开拓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或模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生物技术应用于能源与环境等领域能缓解能源需求,改善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生物技术,以可再生资源生物质为原料,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能源、材料和化学品等,是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生物技术中,低碳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能源技术、生物材料技术、污染治理生物技术等,其中生物能源技术作为重要的能源清洁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低碳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法律支持
当前生物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生物质能的转化及生产方面,生物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产业化运作,实现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规模生产,是生物能源技术的价值所在。现代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高效清洁利用,将生物质转换为优质能源,包括电力、燃气、液体燃料(燃料酒精、丁醇、生物柴油等)和固体成型燃料等,其中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具有资源量大、相对集中、能量品位较高的特点,在各国的可再生能源规划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生物经济将初具规模,届时将有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来自生物产业,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也将随之减少10-25亿吨。其中,工业生物技术的贡献率将达到39%。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进步,生物质能的优势和成本不断下降,生物质能必将在未来世界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第一代生物质能得以发展。目前,美国为世界第一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巴西位居第二,欧盟各国则是最主要的生物柴油生产地,其他国家也都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发展带来粮食种植结构偏重玉米、粮食供应总量下降、粮食(油料)价格振荡上升、粮食危机引发动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开发第二代、第三代生物燃料(即非粮生物燃料)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但由于麦秆、草和木材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技术成本较高,真正商业化的项目较少;而第三代生物燃料是以微藻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其油脂很难提炼,从海藻中提炼生物燃料的研究正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商业化还较远。因此,第一代生物质能短期内不会被第二、三代生物燃料所替代,第二、三代生物质能将是人类的理性选择,也是生物燃料必然的发展方向。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树木枝丫、畜禽粪便、能源作物(植物)、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据估算,我国可用于发电的生物质能,近期可达5亿吨标煤,远期可达到10亿吨标煤以上,如果充分利用农林生物质,生物质能装机容量可达1.5亿千瓦以上。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低碳生物技术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譬如,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发酵产业基础、形成了现代生物工业产业群体与产业化条件、拥有一支技术创新研发队伍与相应的平台条件。此外,在酶工程、发酵工程与过程工程等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大宗发酵产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生物塑料、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工材料等快速发展,多种产品的规模为全球最大。虽然如此,我国的生物能源技术与美国、巴西等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我国目前生物质能与生物能源技术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生物质资源不足、品质不佳、收集困难、难于转化。生物质燃料需要大量的能源植物做支撑,但对于中国这种粮食需求很大的国家,不可能大规模利用粮食作物作为主要原料,加上第二、三代生物质能还难以商业推广,造成了生物质原料供给的不稳定。②生物质能分散的特点适合发展中小企业规模的项目,但中小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没有优势,在技术革新方面的能力和动力都不足。③生物转化工艺成本高,生物能源终端产品品质不佳、产品标准欠缺。④自主技术开发亟待突破。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特别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得生物质能产业在基础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单一等问题。
低碳生物技术需要通过商业应用和市场推广才能实现其经济与社会效用,而低碳生物技术的进步也因其经济与社会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然而,在低碳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期,市场机制不完善以及前景不明朗使得技术研发及其推广动力不足。因此,低碳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质能开发需要各种激励举措提供助力,尽快实现从技术到市场的过渡。国家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促进生物技术革新,引入投资以及完善技术研发平台,再配合以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带动生物技术在生物质能等领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生物技术及生物质能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
不可避免会产生盲目发展的现象,因此,需要政策与法律引导。总之,政策与法律的扶持与引导是低碳生物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对低碳生物技术发展进行规划,明确其战略地位,有助于消除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疑虑,为其发展指明方向;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低碳生物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推动技术和产业同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法律激励机制对低碳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激励制度的设计,保证其高效性,同时也要关注其现实运行的状况,保证其有效性,如此,各种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形成积极效应。
二、低碳生物技术法律激励机制的确立
我国十分重视低碳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在生物质能领域,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与政策以推动和保障生物质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在注重规划的同时也在各类鼓励技术研发的目录中将其收入,以使低碳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我国将生物质能作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低碳生物技术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现有的激励框架
在政策与规划方面,《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提出了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国家“十二五”规划在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中提到了对生物技术以及能源资源领域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此外,“十二五”规划还在其他3处提出了生物质能:一是在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中提到了“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的内容。二是在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提出“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三是在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中提出“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的原则。《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也将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和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质能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
在鼓励技术研发方面,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规划、“973”和“863”计划等都将工业生物技术列为攻关重点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也有关于重点和优先提高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内容。《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认为:“生物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着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保护和开发特有生物资源,保障生物安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6月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包括生物、新材料、先进能源、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高技术服务等10大产业中的137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生物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等包含在其中。《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也将生物质生产技术和设备纳入产业调整的范围。近几年的《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也将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生物污染治理等技术列入其中。
在立法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不同层面上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都作出了关于鼓励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则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及成果转化提供了法律制度框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正式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低碳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2、具体激励机制的建立
有了国家政策与法律的制度保障,低碳生物技术就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低碳生物技术从研发、项目建设到推广都需要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因此,还需要更为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及时有效的执行。当然,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最终要靠市场,要立足于提高产业自身竞争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保持产业长远的发展。在发展初期,实施国家的各种激励机制将有助于突破制因素,加快产业发展进程。此外,激励不能只限于某些措施或某些方面,而应将其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来看待,使各种激励措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样激励机制才能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具体而言,以下一些激励措施与行动应是当前低碳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①统筹规划与束性目标。低碳生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对生物质能源的需求,生物质能的发展也需要低碳生物技术的支持和推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或发展路线图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生物质能的成功经验之一。统筹规划是准确定位生物质能和低碳生物技术的重要途径,一个长远的能源及其技术发展规划就确定了一国未来各种能源及其技术发展的走向。许多发达国家先制定一定阶段内生物质能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束性目标和计划,在此框架之下,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鼓励各界投资和利用。
为了确保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实现,许多国家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德国、丹麦、法国、西班牙等国采取优惠的固定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实行可再生能源强制性市场配额政策;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对可再生能源实行投资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
美国、巴西、瑞典是世界上生物质开发利用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国家都强制推行了生物质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束性目标。1999年8月,美国颁布了《开发和推进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能源》的第13134号总统令,提出到2010年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能源增加3倍,到2020年增加10倍,每年为农民和乡村经济新增200亿美元的收入和减少1亿吨碳排放量;同年国会通过了“生物质研发法案”。2002年美国制订了《生物质技术路线图》并成立了“生物质项目办公室”及“生物质技术咨询委员会”。2005年8月布什签署的《国家能源政策法
案》中制订了可再生燃料标准(RFS),RFS明确指出必须在汽油中加入特定数目可再生燃料且每年将递增。2007年12月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又制订了更为严格的可更新燃料标准:到2022年用于运输的可再生燃料至少要达到360亿加仑/年。巴西作为世界上唯一在全国范围内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其乙醇的生产量仅次于美国,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燃料乙醇在巴西能源总量中的比重从1975年的5%增至2008年的16%,并且占到巴西可替代能源总量的35%。早在20世纪70年代,瑞典就颁布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有关能源合理化使用和节能的法律、法规,并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以此来指导、规范企业的行为。在1998-2002年间,瑞典就投入了25亿瑞典克朗用作长期的气候研究,在2003年又提供3亿瑞典克朗基金给交通和能源部门用作改善气候环境。在政府及巨额投资支持下,瑞典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在生物质能领域,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的规划,我国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要达到1300万千瓦(较2010年增长160%)、集中供气达到300万户、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 0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3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150万吨。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以秸秆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装机突破500万千瓦。从这些数据来看,生物质能已经基本达成《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2010年的目标。这些目标的达成基本上是通过地方基层加强本地域的生物质利用(特别是沼气)的成果,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其依据如国家能源局的《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荐绿色能源县的通知》(国能新能[2009]343号)等,并没有给对企业设定相应的生物质能甚至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中的束性目标,而是通过鼓励农民消费绿色能源来引导资源整合,是一种鼓励性而非强制性的方法。
随着各地对生物质的利用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农村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发展生物质能将会重新遭遇瓶颈,鼓励性的推广只能利用现有的成熟生物转化技术,对低碳生物技术的革新要求并不高,难以对低碳生物技术研发产生足够的推动力。因此,未来我国不仅应当继续推广农村生物质能的应用,还应在发电、生物燃料、运输等领域设定强制性的生物质使用比例目标,并根据其技术革新的程度设定弹性的财税优惠措施,如此,才能更快地推动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发电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束性目标的尝试,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鼓励生产与消费可再生能源,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到2010年和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例分别达到1%和3%以上;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投资者,所拥有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权益装机总容量应分别达到其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和8%以上。但这些规定在现实中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导致很多发电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难以执行。而作为《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后被寄予厚望的“可再生能源并网配额管理办法”迟迟不能出台,其原因除了对配额的比例仍有争议之外,来自电网及大发电企业的阻力也是重要的阻碍因素。除了发电外,生物液体燃料方面也应借鉴美国和巴西等国家的经验,设定一定的混合燃料比例,以促进生物燃料技术的进步。
②研发投入支持。技术进步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案。要实现生物能源技术的突破,研发与示范阶段的资金投入是必要的保障条件。在一般的情形下,技术研发与示范应采取国家投资和社会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充足的资金和实现良性的技术竞争。
目前我国部分生物质利用转化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技术水平仍比较滞后,主要体现为:在气体燃料方面,虽然我国沼气产业起步较早,但沼气技术仍停留在小规模的户用沼气层面,大规模、产业化地利用沼气的技术与装备都有待开发。在液态生物质燃料方面,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生物柴油生产仅有几家民营企业采用原始的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液碱酯交换技术,而在国际上高压醇解法已经进入中间试验阶段。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方面,生产设备简陋,难以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保障。联产大宗化工产品和生物可降解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外已经形成新兴行业,而我国大部分产品尚未研制,而生产这些化工产品是增加生产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力争突破技术瓶颈,加大对生物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助,确保跟上世界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的步伐。
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投资估算,2006~2020年,我国将新增28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按平均每千瓦7000元测算,需要总投资2000亿元;新增620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按户均投资3000元测算,需要总投资1900亿元;加上大中型沼气工程、太阳能热水器、地热、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预计实现规划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任务的总投资将需2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不仅应应用到现有技术的推广方面,也应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与示范领域。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06]第43号)规定,对经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项目计划,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生物能源技术作为国家高技术的内容之一,符合国家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的方向,因此,应该享受一定的研发与示范资金支持。在财政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371号)中也明确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需要申请国家资金扶持的,通过“863”、“973”等国家科技计划(基金)渠道申请,不适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因此,在目前阶段,技术研发一般不享受生物能源领域的资金支持,而只适用技术项目的支持。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的自有资金、国家补贴资金、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银行贷款以及项目单位筹集的其他资金。项目资金原则上以项目单位自筹为主,国家采用资金补贴的方式予以支持。
虽然国家对生物能源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安排了相应的资金支持项目,地方也配套有相应的研发资金支持规定(如《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总体而言,国家在生物能源技
术研发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且这些项目要求的条件和成果较高,一般的中小企业项目很难申请到相匹配的资助。与此同时,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规模还较小,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8%,远低于发达国家4%的水平。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5%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60%。为此,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直接研发活动产生的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技术研发是实现产业化的第一步。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资金支持还不够,范围不广,管理不规范,未来不仅需要加大对生物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还要完善“产-研-政”之间有效的沟通和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完整的从研发到政策支持到产业化的体系,如此,才能在起跑线上赢得先机。
③财政与税收优惠。财政税收优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产业调整的风向标,也是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激励措施。我国目前对低碳生物技术的财税激励措施主要体现在生物能源方面,这是不够的,还应基于此而扩充到全部低碳生物技术领域。目前,相关财税激励和补助措施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立风险基金,实施弹性亏损补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2006年颁布《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财建[2006]702号)提出了坚持产业发展与财政支持相结合,鼓励企业提高效率的原则。此外,为化解石油价格变动对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所造成的市场风险,为市场主体创造稳定的市场预期,将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与弹性亏损补贴机制。当石油价格高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底价时,国家不予亏损补贴,企业应当建立风险基金;当石油价格低于保底价时,先由企业用风险基金以盈补亏,如果油价长期低位运行,将启动弹性亏损补贴机制。
二是原料基地与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为保障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供应,切实做到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不与粮争地,财政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435号)对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定点和示范企业提供原料的基地发放补助(林业原料基地补助标准为200元/亩,农业原料基地补助标准原则上核定为180元/亩)。为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培育秸秆能源产品应用市场,《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8]735号)规定对符合支持条件的(从事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干馏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根据企业每年实际销售秸秆能源产品的种类、数量折算消耗的秸秆种类和数量,中央财政按一定标准给予综合性补助。
三是上网电价及费用分摊激励。目前我国采取财政补贴和电网分摊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中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通过招标确定的中标价格)两种形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差额部分,在全国省级及以上电网销售电量中分摊。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分地区制定标杆电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发电项目自投产之日起,15年内享受补贴电价;运行满15年后,取消补贴电价。自2010年起,每年新批准和核准建设的发电项目的补贴电价比上一年新批准和核准建设项目的补贴电价递减2%。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电厂的标杆电价,不享受补贴电价。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1579号),规定对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未采用招标确定投资人的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含税)。通过招标确定投资人的,上网电价按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已核准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招标项目除外),上网电价低于上述标准的,上调至每千瓦时0.75元;高于上述标准的国家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仍执行原电价标准。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煤电标杆电价水平差异大,使得各地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实际上网电价差别很大,如何协调和平衡各地的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也是价格政策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应根据各类生物质能技术的技术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生物质能发展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和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分类价格政策,促进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资助。根据原《可再生能源法》规定要求,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后来配套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但对如何申报资金、优惠政策幅度多少等没有明确提出。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将原来“国家财政设立的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修改为“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主要资金来源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和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根据相关人员的解释,将“资金”改为“基金”将使这笔补贴更具有“基金纵向管理”的优势。除了行政成本大大降低之外,也可以做到“收取,统一发放”,以保证可再生能源投资企业按时获得收益,以鼓励其积极性。不过,早就起草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迄今为止仍未能颁布,这对生物质能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五是税收优惠。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以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规定,生物能源技术属于高新技术,符合规定的企业可以申请认定,经认定后的企业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①。在生物质能产品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的通知》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利用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
由于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高新生物能源技术也还未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的财税激励政策亦未能周全地考虑生物能源技术及生物质能产业的特点,因此,这些激励措施存在规定不科学、不完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例如,有些政策补贴起点过高,如财政部《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8]735号)仅支持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年消耗秸秆量1万吨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导致多数企业都无法得到补贴;有些政策设计不完整,补贴仅针对直接生产环节,对消费能源产品的终端用户则没有补贴。国家对生物质能产业的优惠、补贴、奖励很难落到中小企业身上。除国家全力支持的农村沼气项目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大部分政策倾向于规模化的大型项目,如燃料乙醇和液体燃料项目,国家每年向4家陈化粮燃料乙醇定点企业(黑龙江华润酒精、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安徽丰原生化以及河南天冠)发放补贴,走非粮路线的中小企业却很难拿到同等的补助。没有得到补贴的中小型生物质能源企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想得到大的发展十分困难。而在液体燃料市场上,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只收购拿到正式批文的黑龙江华润酒精等4家定点供应企业的燃料乙醇,中小企业生产的乙醇销路不畅,导致部分生物燃料企业无法将产品变现,整个生产经营无法正常循环运转。
未来我国财税激励机制应当根据生物技术和生物质能产业的技术及行业发展水平,因势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有效、弹性的激励措施,既要保证“对症下药”,又要注重规划引导,保证财政税收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相互协调。
④收购激励与政府采购。低碳生物技术应用的前提是所生产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销售出去,保证资源不被浪费,同时也能抵消一定成本。在当前化石能源开采利用费用较低的情况下,无论是生物质发电,还是生物质液体燃料,其成本都相对高昂,如果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刺激措施,很难在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因此,对生物能源的收购激励,包括政府采购,能够给相关企业解决产品生产的后顾之忧,同时,政府通过实际行动支持生物能源发展,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宣传作用。
在生物质发电方面,《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国家电网企业和石油销售企业要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承担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生物液体燃料的义务。2007年7月25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25号令,即《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规定了电力监管机构对该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管。2009年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四条重申了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电网企业应当与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同时,该法第十六条对生物质能源作了专门的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气和热力,符合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
然而,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除了规定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原则性提法外,配套的实施细则未能及时跟进,收购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占的比重、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国家标准的制定等问题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空白。在生物液体燃料方面,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市场还不完善,配套的规定也处于缺失状态,现实中的生物液体燃料收购基本还需要依靠石油企业的自觉。
一个稳定的生物质能源需求方是生产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关键。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早期,由于成本以及价格较高,完全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并不能发挥生物能源“物尽其用”的功能。而政府采购则能较好地实现两者的兼顾:既能满足政府自身的需求,又间接为生物能源创造了市场。事实上,政府采购已经成为一些生物能源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激励措施之一,美国联邦政府有关法律要求政府必须购买国产高能效产品和“绿色产品”,要求联邦政府在2005年购买10万辆洁净汽车,其中包括生物质燃料汽车。巴西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联邦一级的单位购、换轻型公用车时,必须使用包括燃料乙醇在内的可再生燃料汽车。政府采购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宣传作用,通过直接对话与交易,还能够节省通过其他方式可能产生的中间费用,因而是一种高效率的“合作”方式。我国政府也可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购买生物质能来源的电力等其他有效方式来以实际行动支持生物能源的发展。
⑤培育和完善市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以市场存在为基础,产业规模效益的实现与上下游市场的依托密不可分。市场不发展,产业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会因不符合社会的需要遭到淘汰。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市场化与自由化改革,我国经济、能源领域也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市场体制改革。因此,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市场,将为低碳生物技术的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
由于低碳生物技术是新兴的技术,其产业化发展有可能会因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失,因此,对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将可能破坏生物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产品质量如不合格,将可能影响到交通运输安全;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生产环节,如不严格标准,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能源消耗。因此,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技术、环保、能耗等多方面因素,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行业监管。《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规定了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企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地方发改委、财政部门根据国家统一的推广规划,联合推荐申报定点企业,申请企业必须符合行业准入标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按有关规定选择并确定定点企业。
然而,上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物液体燃料的市场准入和产品流通体系不通畅。毫无疑问,严格的产业准入和产品流通政策措施是生物液体燃料产业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由于局限于数家生产企业和两大石油公司的封闭体系,在一批从事甜高粱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产品无法进入车用成品油经销体系和终端消费市场,特别是生物柴油还根本没有正常的车用燃料销售渠道,从而阻碍了非粮生物液体燃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击了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扩大示范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在生物质发电方面,由于对“全额保障性收购”的细化规则还未出台,导致目前生物质发电市场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特别是中小型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十分困难。此外,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系统还未能跟进建设,接受生物质能并网还没有具体的标准,且目前的接网政策更多的是对电网提出束性要求,没有对可再生能源发
电厂提出束要求,更多的标准亟须配套。因此,整个生物质能市场基本还处在“萌芽期”,市场规模还不大,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健全,生物质能市场还需进一步培育和发展。
三、完善低碳生物技术的激励机制及其运行
我国目前对低碳生物技术的激励除了少部分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研发项目之外,产业端以及配套制度建设等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商业化的市场还未建立;以生物能源为核心的产品激励措施也不够规范;各种激励措施并不完全符合现实的状况,很多规定由于缺乏实施细则未能得到有效实施。低碳生物技术发展不仅需要一整套规范的、系统的激励机制设计,而且还应落实到现实运作中,实现其高效性和有效性的统一。由此,需要政府在战略规划与计划、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定、行政管理与监管、经济与财税优惠等方面完善体制,也需要企业和市场理性发展,形成从制度设计到产业运行的良好互动状况。
战略规划与计划是产业及技术发展的动力和落脚点,明确的战略与计划为产业及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需要尽快开展科学、系统的生物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综合考虑低碳生物技术的发展与技术路线,在国家能源统筹的框架下客观、准确定位生物质能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盲目和无序发展。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技术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资源优先”的原则,在资源确定的前提下,需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气候、交通、环境等实际情况而定。当资源和当地条件可以适用于多种技术时,可以根据技术的综合效益进行选择。立法是实现国家战略与规划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最终保障。目前我国除了《可再生能源法》之外,直接涉及生物质能和生物能源技术的法律寥寥可数,且基本都是在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进行原则性阐述。此外,相关的行政法规处于空白状态,专门的部门规章也还未颁布。现行关于生物质能的规定主要是国务院的通知、意见以及各部门的工作规划与方案,这些非规范性文件不仅数量不多,且极不规范,变动调整快,具有较短的时效性。可以说,相关立法的缺乏是生物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生物质资源由于其特殊性,其发展需要协调能源部门、农业部门、科学技术部门、工业部门、财政部门、税收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关系,这种复杂性也是目前难有一部专门性的部门规章的原因。因此,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立法的关键是提高立法位阶,至少也应该有专门的行政法规规定生物能源发展的各种宏观问题,再由各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去执行,这样生物能源的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
产业管理与市场监管是任何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行政管制手段。在中国,产业管理更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方法。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大量的部门政策文件(非规范性文件)都涉及产业管理的内容。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其发展的早期,政府的直接介入十分必要。产业管理与市场监管在行业行政规划、项目与市场准入、行业标准、检测监控、检查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生物能源领域相关立法和制度还不完善的状况下,产业管理与行业监管已经成为了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生物质能市场的发展,未来我国应逐步减少政府直接管理的范围,更多的资源配置应让市场去解决;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技术发展的监管,保证技术发展符合社会的需要,减少技术进步产生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产业管理、市场监管与技术监管的和谐统一。
篇6
关键词:榆林地区;长柄扁桃;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但是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对矿区的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引发了相当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国家有关人员透露,截止到2010年我国矿区土地破坏已达到200万hm2,而且还在以平均每年20万hm2的速度发展。造成矿区土地破坏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矿产开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日趋严峻,这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榆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本文通过对榆林地区发展长柄扁桃的优势进行研究,阐述了发展长柄扁桃种植对于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带来的重要意义。
1 长柄扁桃的开发利用现状
长柄扁桃是一种榆林沙区有着良好固沙能力的油料树种,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和山地,如在内蒙古境内阴山山脉、陕西北部毛乌素沙漠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其中榆林市境内分布比较集中,大约占地2000hm2左右。目前,在国外各权威的报道中,还没有见到过有关长柄扁桃开发和利用的文献。国家有关的科研机构,经过对长柄扁桃进行长达20年的不断研究和实验,发现长柄扁桃具有比较优秀的特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柄扁桃具有优良的固沙作用。它具有根系发达、枝条繁密、抗寒抗旱、耐沙埋的特点,比较适合推广为抗沙固沙的树种。其次,它是一种油料树种。经过检测,长柄扁桃种仁的含油量达到了55%,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8.1%,比所有食用油的含量都要高,其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与橄榄油相近,完全可以达到食用油的标准。并且长柄扁桃经过深加工,可以生产出柴油燃料,是一个比较适合经济开发的树种。再次,它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经过临床研究,长柄扁桃叶提取物对杀灭指环虫具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它还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长柄扁桃花期为4月中旬~5月下旬,开花时颜色艳丽,香气袭人,很具有观赏价值;最后,长柄扁桃是优良的薪炭树种,当地居民长期将其作为薪炭树种。
一直以来,长柄扁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长期处于野生状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变化,开发利用生物能源成为了新的研究重点。长柄扁桃的特性,使其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引起了国家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国家各研究机构从不同的方面对长柄扁桃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西北大学的科研组对长柄扁桃种仁中的含油率及生物柴油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为长柄扁桃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2 榆林地区发展长柄扁桃的优势
2.1 具有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优势
榆林地区是国家的主要能源化工基地之一,主要为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输送能源。而长期的工业生产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随着国际环境法对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大力发展长柄扁桃的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国家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并且可以改善因能源开发而造成环境恶化的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沙漠地区的土地生产能力低下,不适合农业生产。利用沙区的大量的荒地资源,大力发展油料林、薪炭林,可以把沙漠的土地劣势变成优势,促进沙漠地区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本地树种,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大力发展生物资源,这既是我国能源战略的要求,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我国沙漠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重大意义。
2.2 利用生物资源发展沙区产业
榆林地区是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适合耐寒、耐旱、根系发达的植物生长。长柄扁桃就很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长柄扁桃等植物的生物能源开发和利用,在沙漠地区的产业建设中具有以下优势:
2.2.1 长柄扁桃是比较适应当地地理环境因素的本土植物。它对于干旱、风沙等恶劣的地理环境,表现出极强的抵抗力和适应性。
2.2.2 长柄扁桃属于木本植物。木本植物的油脂成分比草本植物要高,而且木本植物的产量也远远高于草本植物。
2.2.3 利用长柄扁桃的生物能源开发。要求对品种进行选育,可以促进植物的更新。长柄扁桃的种子和果实可以用来榨油,枝叶可当作饲料,枝干可以当作人造板,多种经营利用,提高经济效率。当长柄扁桃林建立之后,为榆林地区发展生物能源提供了原料保障。通过合理的采收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而且有利于当地的植被建设和生态保护。
2.3 长柄扁桃能源开发和利用是生态工程产业的支柱
后续产业开发是退耕还林工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退耕还林主要种植的都是抗逆性强的乔灌草,很适合木本油料植物种植和生物能源的开发。长柄扁桃林的建立,也代表着我国以长柄扁桃为基础的生物能源生产基地的建立。对于解决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长柄扁桃林也对当地农民致富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榆林地区的沙漠面积大,有丰富的土地优势,发展以长柄扁桃为基础的生物能源产业链具有先天的优势。以促进经济建设为目的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发展长柄扁桃的能源产业主要有以下2个重点:第一要加强选种育种,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产量;第二要建立研究――生产――加工――利用的产业化结构,确保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长柄扁桃的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收稿:2014-12-23)
参考文献:
[1]夏既胜,刘晓芳,谈树成,等.露天矿区生态问题及生态重建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09(06).
[2]贾玉奎,李钢铁.我国沙区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和问题探讨[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S1).
[3]王文龙,李占斌,张平仓.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诱发的环境灾害问题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4(01).
篇7
关键词:生物;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93-01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他们化知识为智慧,化知识为德行,化知识为教养,化知识为生机勃勃的精神力量,并使这种良好的智慧、德行、教养以及生机勃勃的精神力量服务于自己的人生,服务于自己的生活,服务于整个社会。好的生物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背景出发,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生物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学生在已有的生活背景下学好生物、乐学生物。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挖掘对学生有新鲜感、奇妙感的生活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在讲到“人体的免疫防线”时,我说:“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讲授“生物与环境”时,谈“晏子使楚”中晏子的机智多谋,引出这样一句话“桔出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叶徒相似,而其味不同”,设疑“为什么同一品种在两个地方却性状不同呢?”
二、加强生物教材与生活知识的联系
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越贴近实际生活,就越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和运用生物知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合理地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把课堂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感悟,逐渐形成个人的丰富经验,不断加强生物教材与生活知识的联系,转繁变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的生活现象:同样是在荫凉处乘凉,但在树荫下要比在房间里凉爽得多,这就可以用来验证在植物的蒸腾作用中,水分不断蒸发的过程会带走不少热量。再如用加了酶的洗衣服去洗沾染污渍的衣服会很干净,如果用普通的洗衣粉是洗不了污渍的,由此可以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在讲授植物吸水的原理时,可以举出泡菜、咸菜的腌制案例,把白菜、黄瓜和萝卜表面撒上盐之后水就会渗出来,自然导出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植物吸水的条件。
三、用生活中的事例拓展学生的探究视野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呼吸作用原理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市场调查和互联网等手段,了解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开拓探究活动的视野。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制造的产品,哪些是利用呼吸原理进行的实践,可以使探究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有趣味。如啤酒、葡萄酒的酿造,酱油、泡菜的制作,酸奶、食醋的生产等。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国际热点,使知识视野更开阔,如通过网络查阅呼吸原理在开发生物能源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目前,世界上生物能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生物能源不同于矿物能源,它具有减少对少数矿物质能源的依赖,使能源利用呈多样性发展。生物能源通常包括:农业生物能源(木炭,薪材,林业废弃物等);微生物能源(主要为藻类,细菌);城市及工业废物残渣,动物粪便等。生物能源的使用原理必须通过呼吸作用。例如,在巴西,人们利用农作物的甘蔗发酵产生酒精,相当于每天生产117桶石油,实现国家不进口石油的目标;1988年,丹麦建成第一个秸秆发电站;一些工厂利用厌氧菌无氧发酵产生H2;美国利用垃圾回收沼气的发电站已经100多座。
四、作业布置应生活化、活动化
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优化学生的实践,使实践更理性化,而不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开展题海战术,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成功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在教学“环境污染”后,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从中我发现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有充分利用宣传栏进行环保宣传的,有一起合作写环保倡议书的,有写给化工厂厂长的信,信中诚恳指出危害的。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生活是学生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是真实可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更应是学生的“学”,因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走生活化的道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种能源都出现了紧缺的局面,所以相关研究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新能源,能源甜高粱得到广泛应用,全国各大农业省市都在加强对甜高粱的栽培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而言,作为甜高粱的生产主产区,为了能够提高甜高粱的高产高效,必须做好甜高粱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能源甜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14
1 能源甜高粱的用途
甜高粱不仅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作物,可以缓解我国紧张的生物能源,降低畜牧养殖成本,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奶牛、羊、猪、鸡鸭、鱼等的最佳高能饲料,可以代替玉米以及苜蓿等常规饲料,而且甜高粱高糖秸秆可以加工成高能饲料,经过添加一定的蛋白饲料以后,就可以成为高能营养全价配合饲料;甜高粱是生产乙醇的好能源,甜高粱生产乙醇的成本只需要甘蔗的50%左右,是目前最低廉的生物能源;它可以代替纯高粱以及豌豆等粮食,用来酿制纯高粱酒,酒口感醇香,喝完不会出现头昏脑涨的情况;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调味品,比如醋、味精以及制成糖等;它还可以代替煤炭等资源,用于生物颗粒燃料,有效减轻了煤炭造成的污染;它可以制成木板,用作纤维板、造纸等,减少了树木的砍伐;还可以当做美味的食用果蔬。甜高粱是所有生物能源中,风险最小,投入最少,产业链最长,适应各个区域的种植,能够产出乙醇的最高生物能源,其运用范围广、作用大。
2 能源甜高粱的种植要素
2.1 合适的种植土壤
选择土壤层厚,且有机物含量在1%以上,能保住水分和肥料且排水性能好的土地进行种植,可以在春秋进行起垄,最好在秋季进行翻地,通过合适的错期播种,可以延长甜高粱的收获期,有利于减轻企业的收储压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
2.2 品种的选择
根据具体的种植环境选择高产高效、优质及抗病、抗虫、抗逆性高的品种,对于无霜期长的地区可以选择晚熟品种,而对于无霜期短的地区,可以用早熟的品N;在种植前最好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几日或是保存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播种前进行发芽检测,看发芽情况如何。
2.3 对种子进行播种
适时播种对甜高粱的生长至关重要,提早播种遇上低温就会影响出苗的时间,晚播又可能因为墒情不好,出现不出苗或是出苗不好而缺苗的情况,所以对于播种的时间选择,在北方地区,以黑龙江为例,由于黑龙江全年气候都适宜,尤其是在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甜高粱干物质累积,所以黑龙江甜高粱产量高,除了选择适宜的温度进行播种,还需要充分考虑播种的密度、整地质量以及具体播种方法来定,一般大面积的播种都是选择机械进行开挖、播种然后覆盖土壤并进行镇压,这样可以保证播种深浅的一致性,深度一般在4~5cm;由于甜高粱植株比一般高粱要大,所以在播种时间隔密度要稍微大一点,如果种植太稀会影响茎秆产量,过密则会出现倒伏,也会对产量造成影响,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适合本地区的种植密度,才可以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种植方案,同时做好锄草,培土等工作也很重要。
2.4 进行施肥
播种时每667m2地施磷酸二胺20kg以及硫酸钾10kg,在进行拔节前每667m2地再施硫酸钾15kg和尿素20kg。
2.5 保证充足的水分,合理灌溉
根据具体的天气、土壤的干湿度以及种子的品种进行适时补充水分,做到及时有效的灌溉,甜高粱耐旱性强,所以需要的水分不是很多,但是在拔节后以及开花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分。如果拔节期缺乏水分会直接影响甜高粱的产量,尤其是在夏季及时给予灌溉,以利于开花结果,保证茎秆的甜度。
2.6 做好除虫工作,保证高产
甜高粱比较容易被蚜虫蛀穿茎秆,从而影响产量和降低茎秆的甜度,所以要做好害虫的预防工作,选择无公害的防虫剂,做好防虫治虫工作,正是后期保证高产量和茎秆高糖分的关键环节。
2.7 实时把握甜高粱成熟期及时收获
只有在甜高粱籽粒成熟期才是茎秆中糖分含量最好的时候,如果错过了最佳收获时期,茎秆中糖分含量就会下降,所以说及时把握成熟期收获很重要。
3 小结
甜高粱栽培技术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产量,所以要保证甜高粱的高产高效必须从它的各个栽培环节用心经营,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做到最好的呵护,而在不断的栽培中,发现好的适合本地区域的栽培方法。甜高粱的高产高效将会造福于更多的行业,其开发利用价值和前景都十分可观,所以甜高粱的生产,不仅是对于黑龙江地区的农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也带动了全国各个地区的制糖、能源以及畜牧业的发展。
篇9
关键词:生物能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5-0075-03
在企业的各种管理工作中,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是重点,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财务的管理工作,及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以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因为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料及企业资产的安全,甚至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且从各大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往往显示了该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同时也表明了该企业对财务的内部控制是否到位。就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尽管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并且也在该项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没有显著改善,很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不仅大大制约了各大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稳定增长。为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上的经济学专家、教授都提出了自己看法。本文通过对我国生物能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关于这类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生物能源企业是我国能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我国提供能源保障,而且能减少对大气、土地等的污染,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了改善该类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极有必要加强对其会计财务的管理工作,使之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继续向前发展,争取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是指财务部门依据基本的财务理论知识和相关的财务规范制度,对企业内的日常生产、交易活动,进行财务上的控制管理,从而使企业保持正常经营的管理活动。该项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它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财务运转处于正常状态,使企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收益。通过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的各种数据信息能清晰、系统地反映出来,这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做出合理的决策;不仅如此,由于在进行财务管理的同时,还要实行内部控制,这有利于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者提供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而真实可靠的企业信息数据资料,则有助于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避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重大失误。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准确、真实和可靠的数据信息,还能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制定战略规划。由于战略规划的制定是建立在企业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就能有一个长远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必须不断完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大作用
1.确保国家有稳定的财政收入
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的税收,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其所能上缴的税收额就越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越多。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差,其所能上缴的税收就非常少,这就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具有很大作用。不过,如果要完全实现这个目标,仅靠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因为财务部门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料,都是由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提供的,倘若某些部门提供虚假数据资料,便会造成数据信息失真的不良情况,这就很难使企业维持良好的经济效益。
2.推动审计工作向前发展
审计部门一般会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支出信息进行审核、校对,防止企业在财务上弄虚作假,从而减少企业所上交的税收额。但是,良好的会计财务管理及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大方便了审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的审核和校对。因为财务管理工作与审计工作联系非常密切,财务以企业的损益、财产作为管理对象,保证企业的资金流转正常;而审计则是对企业的各种财务上的收支进行审核、检查,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真实、可靠的数据为财务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而良好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就会反过来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这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审计部门的工作量,使审计工作人员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充裕,审计工作人员就能花一定时间来分析、研究本部门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完善审计制度。
三、生物能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1.认识上的误区
在当前的生物能源企业中,很多管理人员对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工作存在很大的认识上的误区,这突出表现为管理人员对该项工作的不重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生物能源企业是新兴企业,企业的发展空间较大,企业的数量、规模比传统的能源企业少、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相关的经验也比较缺乏。而且,这类企业相对于传统的能源企业来说,竞争能力更强,因此他们在日常的生产、交易活动中,能够获得比较可观的营业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人员便放松了对会计财务的管理要求,而且对财务的内部控制程度也有所下降。当然,在当前条件下,管理者对该项工作不重视的后果,还不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极大地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
2.制度上的缺陷
在很多生物能源企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都存在很多尚待完善的地方。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出现财务内部控制上的漏洞,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比较突出的表现是,生物能源企业的有关的配套设施还不是很完备。在制度存在缺陷的前提下,即使财务会计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不容易发现,更不会得到迅速解决。既然如此,相关的配套设备也就不会逐渐得到完善。而且,财务会计工作者,在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依据,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影响企业其他部门的正常运转。
3.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懈怠
工作人员懈怠,也是当前会计财务管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很多生物能源企业,虽然管理人员制订了计划、措施等,但下级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比较消极,本来一个月可以完成的工作,结果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种不好的工作氛围下,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少数工作人员也不积极对待工作,这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面对这种情况,部分企业也采取了某些整改措施,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当然,部分企业通过制定硬指标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的问题,但时间一长,该问题就会再次出现。可以看出,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并不到位。
4.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未配合好
在较大一部分生物能源企业,由于会计核算工作未能与财务管理配合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为财务管理是以会计核算工作作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会计核算又是在财务管理的引导下进行的,正确、规范的财务管理对会计核算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但在当前的生物能源企业中,会计核算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例如,部分生物能源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会计的记账、报账等工作流程也比较随意,致使会计核算工作经常出现较大偏差。而财务管理方面,也没有针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相关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
5.未注重控制财务风险
在生物能源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忙于扩大经营规模,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忽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该问题在生物能源企业中普遍存在,但尚未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究其原因,是该问题还未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企业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就很有可能面临倒闭的危险。部分企业对资金的流动状况比较重视,但这远远不够,只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企业进行正常的经营生产活动。因为在当前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指数波动较大,一旦财务人员不注意防范,企业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从而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对生物能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建议
1.提高认识水平
针对部分管理人员存在认识误区的问题,企业的所有者必须努力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争取统一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认识。首先,企业所有者应帮助其他管理人员认识到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因为一个人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与他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管理人员只有提高认识水平,才会重视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为此,企业可以在内部加大宣传力度,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使管理人员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作用。其次,生物能源企业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娱乐活动、培训活动等。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使财务管理理念、内部控制意识深入人心。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请著名专家、教授来企业进行专题讲座。生物能源企业在进行各种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宣传的信息真实、准确。企业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来给大家灌输企业文化,或者通过讲解典型案例的方法,来说服各级管理人员。只有采取这种手段,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才会真正提高。
2.完善相关制度
为使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工作顺利开展,生物能源企业非常有必要完善相关的制度,使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依。而且,在制度的推动下,生物能源企业会积极补充企业所需要的各种配套设施。例如,为加大对企业各大部门的绩效考核力度,企业在制定奖惩办法的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企业的各种数据资料输入到计算机内;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的管理软件,便能方便快捷地考核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果。在当前的网络技术时代,要做到这一点是不难的。企业可以招聘一些懂得管理软件如何使用,同时兼具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通过这些人在企业内部开展一段时间的培训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学会应用管理软件,同时,在不断的培训中将财务管理软件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在有客观需要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实行专人负责的制度。因为在进行会计财务管理时,可以直接通过负责人进行各项数据统计、校对工作,一旦出现数据失真的情况,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对应的负责人。在这种制度下,会计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会出现很大改观。
3.强化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
面对会计财务工作者消极怠工的问题,企业首先应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其意义是广泛的,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尽量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的宗旨,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在一般情况下,员工都是愿意积极工作的,因为这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员工工作懈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对工资不是很满意,或者对工作环境等其他方面不是很满意,企业管理人员应针对员工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疏通员工的心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员工自主选择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与此同时,企业应尽最大努力使员工理解并完全认同本企业的文化宗旨,让员工忠诚地为企业服务。其次,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在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工作后,还是不能改变工作态度,则应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这两个解决措施,员工的工作态度会有很大转变,当然,对于那些无可救药者,企业应予以辞退。
4.加强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监管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的办法,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得到较好配合。为解决该问题,企业可组建相关的研究人员,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企业只有对症下药,方能高效率、高质量地解决问题。但是,由前文论述可知,会计核算工作基础薄弱,财务管理部门指导不当,都对两者的配合有很大影响。所以,企业应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对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的监管。同时,企业应制定相关的条例,并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切实按条例办事,否则,企业应给予相应惩罚。在监管的同时,企业应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基础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帮助他们学会管理、引导会计从业人员。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两者进行一定的会计、财务管理等的操作训练,企业通过实际的操作训练,指出其中的问题,帮助他们积极改正。
5.注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
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涉及到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同时,也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注重且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因为在会计财务管理的工作中,财务风险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关乎企业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对能源行业也会产生连锁反应。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应加强风险控制,并建立相应的规避机制,让企业处在一个良性循环中。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动态跟踪财务风险系数的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一方面是基于对企业以往经营状况的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变量系数来反映市场动态。通过输入不同的市场变量,能从数学模型中观测到企业的风险系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信息,从而保证企业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时,不因财务风险的不可确定性而裹足不前,妨碍企业的发展壮大。
五、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其对生物能源企业的重大作用,并对当前生物能源企业中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即认识上的误区、制度上的缺陷、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懈怠、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未配合好和未注重控制财务风险五个方面,对此,笔者作出相应分析,并提出五点建议:提高认识水平;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加强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监管;注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生物能源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媛媛.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2014(29):222.
[2]徐云.刍议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1(14):178.
[3]王晓娟.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4(52):124-125.
[4]刘晔.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J].商场现代化,2015(3):240.
[5]杨平.浅谈如何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才智,2011(12):339.
[6]徐丽娟.刍议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其内部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7):49,52.
[7]岳中华.浅谈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J].经济视野,2012(9):124.
篇10
农业股连续4个月领跑
随着近期A股市场的连续调整,此前几个月一直强势上涨的农业股似乎也稍事休息,在3月份(截至3月18日)略微落后于沪深300。不过,此前的四个月里面,农林牧渔行业指数连续超越沪深300,农业股的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其市值规模。农业股是近来表现最为惹眼的板块之一,在市场深幅调整的1月份仍然录得正收益。
经过几个月的强势上涨,农业股的整体市盈率快速提升,一跃成为A股市场中估值最高的板块之一,堪与传统的“贵族”食品饮料板块比肩。
我们认为,本轮农业股的“崛起”,最重要的大背景就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预期。我们在2007年底的年度策略报告中提出了“抵御通胀,持续成长”的投资主题,而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讨论则始于2006年底的策略报告。主要农产品的欠收、低库存、生物能源以及弱美元等因素使得近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热火朝天,而这些都将成为2008农业股走势的重要注脚。
物价、粮价:孰因孰果?
08年2月CPI创近12年新高,为8.7%;上次更高的CPI出现在96年5月,为8.9%。食品价格不断攀高,成为CPI上涨的主要动力。畜牧业产品(肉蛋奶等)成为重要推手,雪灾导致的菜价暴涨也在其中。粮价涨幅尽管温和,但上涨预期明确。一时间,“农产品价格推动通胀”的说法甚为流行。
当然,食品价格肯定将是08年CPI的重要推动力。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总理提出今年将CPI控制在4.8%左右。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信号,即国家将对关系民生的重要商品物资、服务等的价格进行一定的干预,以达到稳定预期进而稳定物价的目标。
2007年,在猪肉、豆油价格的上涨无法控制的时候,政府选择了干预粮价作为稳定食品价格的手段。我们判断,08年下半年猪肉等的价格涨幅将从目前很高的水平回落,从而为粮价的上涨留出空间。
无论从农民增收,或是粮价与CPI的比较来看,粮价都有上涨的需求。有研究表明,2007年上半年农产品涨价使农村居民人均月增收217元,增长11.5%。若通过补贴措施,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1600亿元,相当于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一半。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学界对此并无定论。国外研究认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能够灵活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Garner),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是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或者宏观经济或货币因素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Pindyck 和Rotemberg)。国内研究则表明通货膨胀与市场粮价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卢锋、彭凯翔)。
我们认为,尽管通胀衡量指标CPI 中1/3 的比重是食品,但是通胀的驱动因素中无法缺少货币的角色。因此,将通胀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将粮价上涨并不恰当。但无论如何,粮价上涨都将是本轮通胀的重要内容之一。
粮价上涨的国际背景
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已经讨论过,农产品价格(尤其是实际价格)在长期内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农产品牛市,也可能仅仅是价格长周期中的小浪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看好未来1-2年的农产品价格,或者更具体的说,看好粮食价格。
从基本供求平衡关系来看,过去的15年里,2/3的年份全球谷物产不足需。近几年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澳大利亚遭受了旱灾导致减产,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已经处于近30年的低点,使粮价上涨具备了基本条件。
近几年的高油价使生物能源计划越来越为大众熟知,我们认为以粮食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能源产业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粮食消费与贸易,对粮价的系统性上涨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已有相关论述,请参阅)。同时,尽管生物能源对粮食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燃料消费结构却仍然是无足轻重的一小部分。USDA预测到2017美国将有31%的玉米用于制造燃料乙醇,但仅仅满足了燃料需求的7.5%。
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并有影响实体经济的可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前景担忧,美元不断走弱。并且,在超级流动性造就的商品牛市中,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完全被石油、黄金等明星的光环掩盖。农产品从基本供求平衡关系上具备了上涨条件,且属于弱周期商品。因此,从去年以来大量资金涌入农产品期货市场,导致农产品期货价格暴涨,并进而影响现货市场,可以认为是资金的一种“避险”行为,用来对冲弱势美元和疲态尽显的美国经济。
换个角度来看,农产品涨价非常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尤其是与生物能源息息相关的玉米、大豆,美国的产量占全球的30%或者更高。从贸易的角度看则更惊人,全球每年玉米贸易量约8000万吨,其中美国出口占70%。尽管生物能源在缓解高油价、能源供应紧张方面作用并不大,却成功打通了粮价与粮价的联系。
高油价是工业国家向石油国家的转移支付,高粮价却是低收入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移支付(粮食出口国往往是工业国家,进口国却往往是低收入国家)。因此,布什政府提出的“生物能源计划”被称作“汽车轮子碾碎穷人饭碗”确实名副其实。
农业股行情将进入第二阶段
自07年10月以来,A股市场连续调整。目前指数(3月20日)较07年底下跌27.7%,比07年10月的高点跌幅达到37.6%,若计算盘中最高与最低点差距,则跌幅超过40%。而同期农业板块指数则逆市上涨,我们认为,市场在这个时点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农业股,可能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无论从国内或是国际背景看,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明确并且强烈。
2、关于宏观预期的不稳定,外次贷危机,内有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偏紧,曾是牛市明星的金融、地产遭到冷遇,市场对周期性行业的预期混乱,估值水平系统性下降;
3、在人民币将继续升值(甚至是加速升值)的背景下,具备内需、弱周期、小市值特征的农业股,市场对其能够建立起稳定且较为明确的预期,受到追捧也算合理。
经过几个月的急涨,农业股已经是A 股市场估值最高的板块之一,我们认为在市场估值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尽管有农产品涨价这样的预期,我们认为,农业股继续普涨的概率较小,未来的板块走势将演绎分化。所谓2.0 阶段是相对1.0而言,即第一阶段的普涨已经过去,板块将迎来分化格局。另一方面,农业股作为一个大板块,可谓包罗万象,各个子行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环节各不相同,所从事的业务性质也千差万别,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确有些牵强。从这方面看,我们判断农业股的走势将出现分化也是顺理成章的。
下一个问题,很自然的就是哪些股票将在分化中胜出?我们年度策略中提出的“抵御通胀,持续增长”仍然适用。现阶段业绩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的股票备受市场追捧,糖业股的异军突起就是例证。我们则认为,成长也好,价值也罢,最终的结果都应当表现为公司盈利的高质量成长,才可成为投资的标的。因此,受益于农产品涨价只是一个方面,公司的成长的持续性,以及盈利的质量,才是更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前期农业板块中一些基本面欠佳的股票,在板块普涨中股价涨幅巨大,已经无法得到其基本面的支撑,很可能在分化行情中表现不佳。
我们还想重申07年策略报告中对于农产品价格趋势的观点。历史经验表明农产品长期价格更多的呈现为波动特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看好未来2-3 年的农产品价格。生物能源已经对粮价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影响了预期,这或许是目前“农产品10年牛市论”的最有力注脚。按照价格上涨预期强弱,我们认为粮食价格仍然最强,如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价格次之;雪灾改变了国内糖价的预期,可适度看好,我们认为对糖价的上涨预期不可过大。
行业及公司推荐策略
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农业板块在08 年肯定将吸引超乎以往的注意力。不过我们认为分化即将到来,因此对行业整体给予中性评级,建议关注业绩受益于涨价,且成长有持续性,盈利质量高的公司。
从市盈率来看,近期中牧股份、绿大地都已进入低市盈率区间,明显低于板块的水平,我们认为其股价处于低风险区间,建议“增持”。北大荒、农产品是受益于农产品涨价的大市值股票(农业板块内),值得长期关注。通威股份有了多晶硅业务之后,演变为非典型农业股,业绩成长预期更好,不确定性也增大。
谨慎增持组合中:獐子岛股价经过调整,我们认为已经进入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基于对其销售改善的谨慎乐观,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通威股份:多晶硅将成为未来两年主要驱动因素。08年通过大宗原料套期保值、提价等手段,毛利率有望恢复到9%以上;进入多晶硅行业,08年小规模生产,受益于行业形势,对业绩有明显贡献,但多晶硅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大;股权激励与业绩增长挂钩,门槛为50%,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多晶硅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公司可能启动再融资;不考虑多晶硅,08-10年EPS预测为0.27、0.37、0.46元,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