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供求平衡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79-(2016)02-0069-05

引言

农村金融由于其特殊性,发展环境与发展方式与城市金融不同。农村的生产形势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为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运作与发展,农村金融市场需要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已造成了严重阻碍,为保证农村经济的合理发展,需要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分析,找到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分析的重要性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原理显示,金融市场的繁荣直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金融专家指出,农村建设如果能够得到金融的大力支持,其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均能得到有效提高。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中的需求分析能够帮助经营管理者及时掌握农村资金短缺状况,使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有力的资金支持。

2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现状分析

2.1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和乡镇企业融资难,在融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首先,我国很多现有的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设点不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或被裁撤或被合并,使得农户和乡镇企业难以融资;其次,农村信用社的融资额度、融资方法等多种限制无法满足农村的发展要求,使农村的金融市场融资困难。例如,某省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贷款额度进行了限定,规定农户信贷的最高限额是2万元,直接抑制了农户金融贷款活动,使得农村的金融活动出现了非常大的贷款缺口,许多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贷款余额较其他地区有明显的下降,2006—2013年,农村金融贷款总额从12.35%下降到了8.65%,下降幅度巨大,可见农村的金融市场完全没有满足当前农村的金融需要(表1);再次,农户以及乡镇企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基础较薄弱,并无足够的可抵押资本,这会使金融机构难以提供贷款,造成农户和乡镇企业融资失败;最后,农村贷款与融资的成本过高,农业生产的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的审核也相对严格,这使得贷款难度进一步加深,造成农村贷款难。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不同,农户和农村企业需要的贷款数额与贷款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许多银行仅在农村进行资金的积累和吸收,并未在农村进行金融营销服务,这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有直接的关系。我国当前许多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内容长期没有改变和进步,金融工具相对简单,对农户的吸引力较低,在贷款后也无法适应农户的经济需求。近年来,农村金融贷款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依旧无法跟上发展形式,一些金融机构甚至处于连年亏损、负担沉重的状态,对金融市场营销的底气不足,间接导致农户或乡镇企业不敢融资。此外,国家为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通过制定政策关闭了一些农村合作与金融交易市场,对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融资形成一定的阻碍,而农户和乡镇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都较为困难,融资成本高、风险大。

2.2农村民间借贷盛行

农村的民间借贷由来已久,在农户与企业中十分盛行。从实质上看,民间借贷是在国家货币政策调控外的个人金融行为,与规范的金融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对立,农户和企业通过这种自发的、短期的借贷方式进行投资,对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民间借贷的产生原因如下:首先,民间借贷由市场需求产生,是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后的必然结果;其次,民间借贷的主要方法是信息与实力相对平衡的双方交易,这种简便可行的方法较受民间用户欢迎。究其根本,是农村金融市场受到抑制,金融市场的活力不足,为民间借贷提供了机会与市场;最后,高额的利润是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发展原因,对农民的诱惑非常大。

2.3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无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如某省2006—2013年的收支比(表2)所示,我国农村对于金融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却相对缓慢,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人口手中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大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将收入进行储蓄,少数人选择金融投资。随着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农村人口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前农村人口中以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口为主体,这一人群对婚嫁、生育、教育等消费和投资最高,在金融需求和资金的利用上有着较强的需求,尤其以房屋投资需求为主。目前,农村基建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增加,新农村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基本的水网、电网、管网建设,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建设等都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问题在政府的财政力度无法完全保证的情况下,对于金融资金的需求就更为迫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固定资产在整个社会固定资产的比例中正逐渐下降,无法满足当前的农村发展需求,如某省的农村固定资产占该省社会固定资产份额的22%,但到2013年份额仅为16%[4]。由此可见,农村固定资产的建设迫在眉睫。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状况,难以满足以上需求。

2.4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

农村的金融市场效率不高,直接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而且缺口逐渐扩大。数据来源如表3所示,从某省近7年的缺口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该省2006年的农村金融缺口为910万元,而到了2013年,这一缺口却扩大到了1252万元[4],但缺口率有一定的提高,意味着融资渠道增加。除此之外,金融市场的存贷差额过大,也是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许多金融机构积极在农村进行资金的吸收和积累,却不愿意在农村进行信贷等金融服务,这使得大量的农村存款流向了城市,而农村的金融市场却无法得到发展。《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27%,当年全国居民存款金额447601.6亿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2014年我国农民存款可达207105.26亿元,但从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所收拢并流出的资金仅为10334亿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指出,2014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其他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05742亿元。最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资源流向失衡现象,这种失衡现象使得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看似发展较快,贷款额增长迅速,但实际使用在农村的贷款非常少,大多数贷款没有真正利用到农村发展和农村建设当中,这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并未真正“繁荣”,造成了资源的流失。

3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3.1信息供需失衡

农村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极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则加大了农村对信息可信度、信息种类以及信息数量的需求,这使得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日趋重要。但现在许多地区的农业信息服务供求不平衡,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需要,这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有效信息不足或滞后,许多农户和乡镇企业将潜在市场需求当作实际需求进行生产,不仅浪费了资金和资源,同时也加剧了信息供需失衡状况。偏远地区主要信息来源是农业技术服务站、农业技术协会等,资源与渠道都非常少,其信息摄取量与传播量难以满足所有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需求。农业政策、市场信息、高尖端技术等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传播,使高新技术不能被有效利用。而且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停留在电视、广播阶段,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十分落后,无法满足大数量信息的传播与供给要求,造成许多农村信息出现误导性与失效性。而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的普遍状况,对其日常信息的学习、沟通与筛选形成障碍。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信息供求平衡,阻碍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3.2资金短缺与资金流失并存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与城市相比,而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平衡也使得农村抵御风险能力下降,农户和乡镇企业想要贷款或融资,往往会遇到信誉保证不健全、抵押品不足或价值不够等问题,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能够帮助农民贷款的方式与资金数量都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率。与我国农村储蓄发展壮大不对称的是,我国农村农业贷款的金融部门发展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大部分资金随着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的资金收拢流出,而流入的资金少之又少。农村金融的非农化主要有2种渠道:一种是资金的非农化,主要是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业;二是结构的非农化,这是整个非农化的主要方式,通过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的方式流出资金,使农村的存贷款“剪刀差”逐渐增大。农村许多储蓄机构仅有吸收存款的能力,而无贷款的能力,吸收的农村存款无法直接回流进农村,需要非农性质的渠道进行农村资金的回流,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结构非农化的另一方面是各家大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存款,但对农村的贷款项目或贷款服务非常少,离农倾向严重。

3.3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淡漠

营销观念是整个市场营销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农村的金融市场营销,从金融机构自身、金融市场中的客户、以及其他方向相关者3个方面影响着农村金融市场的营销效果。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营销依旧处于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传统营销模式,缺乏对市场顾客需求的分析,这无疑制约着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4加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工作的办法

4.1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城乡金融发展

农村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在一朝一夕,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城市与农村的金融发展做到统筹兼顾,以农村金融发展的自身特点为指导,以城市发展效果为借鉴。系统认识金融体系,对发展金融体系、开放金融市场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侧重开展产权改革,做到步骤化、阶段性地金融改革,在农村产权进一步明晰的基础上,金融机构之间密切合作,整合、协调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如农业主、乡镇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以及制度的创新,调整农业结构、农村的金融发展方向,要坚持以统筹城乡经济的理念,做到城市与乡村金融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有效协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城市和农村同步发展;其次,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与城市之间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尽量实施与制定利于农村农业发展的金融条件,减少农村融资成本,鼓励农村积极进行产业化调整;再次,可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创造合作平台,打破国有金融机构垄断;最后,根据现在“三农”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可将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需求进行分析,保证交易的合理进行,减少交易成本,根据农村特色进行不同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4.2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二元金融结构,即正式金融机构与民间非正式金融机构并存的状态,普遍存在农户生产分散、金融服务分散、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为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合理的管制与开放。其中当务之急就是适当开放农村金融体系,合理引入民间金融服务。通过政府引导和监管,鼓励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渠道融资方式,并给“地下”金融服务以合法地位,彻底消灭不规范甚至非法的“地下金融”。为此,加大政府所有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对农村信用贷款的力度,引导商业银行进行“属地再投资”的制度,通过优惠政策投放农村资金,纠正离农倾向。

4.3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对金融市场需求的越来越大,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机构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农村对金融市场的需求。可见,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农村金融机构的形式,是保证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点。我国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途径在于开放农村的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才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处于国有机构的垄断阶段,机构少、资金少、项目少等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农村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减少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带来的发展问题,为金融市场营销带来便利。

4.4构建农村金融绿色通道,简化流程

导致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构建农村金融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流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户贷款过程中应减免除提供身份证、抵押物产权证明、企业经营现状证明等必要资料外的其他繁琐的证明材料及手续。农户和乡镇企业向当地金融机构提出融资申请,经过受理调查和评定授信,即可获得贷款。而且调查授信一旦确立,均可在相对较长周期内循环使用;同时可依托网络、电话等及时对外公布贷款流程并承诺办结时限,最大程度地减少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4.5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根据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对未来发展作出规划,从整体上健全农村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加强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协调能力。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诚信宣传,逐步提高农村企业及个人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全面推进信用征集与评估建设,制订信用评定办法、大力发展担保、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通过开展个人、企业组织的评审和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最后建立农户和企业信用档案,并与工商、税务等部门数据库互联,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能力。

4.6树立现代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开发需求产品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并为企业创造赢利机会的一种交换活动。在金融市场营销理念中,较为经典的理论为银行营销理论以及“五种力量”模型理论,这些理论强调具有特色的市场营销能够提升金融市场的发展效果。好的营销观念能够直接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良性运作,在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农村金融市场的营销意识依靠的是农村金融机构在经济市场条件下所做出的发展抉择。而农村金融机构想要在开放式的新农村生存,就要在金融营销过程中进行全面发展,针对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目标进行分析与预判,立足当地农村金融市场顾客的需求,开发满足顾客需要的金融产品,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通过有效方式将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这样才能将金融市场的营销系统的发展下去。例如在农村金融市场定价过程中,运用贷款营销的增资减息、减债减税等方法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灵活性。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成本过高,要求金融服务行业在发展金融市场时秉持节约成本、整合优化的发展理念,将金融成本降到最低。改革和发展村镇银行、拓展市场营销渠道、改革市场营销方式,都离不开市场营销理念的指导。

5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问题颇多,其中以金融市场发展受到抑制、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无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等最为突出。通过上述分析,提出改善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方法,对提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阮勇.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23):5-7.

[2]梁邦海,黄顺绪.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研究———从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56-61.

[3]程炳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8):65-67.

[4]张艳鹏.探索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J].商,2014(10):122.

[5]孟祥迪.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9-51.

[6]张庆亮,张前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综述[J].铜陵学院学报,2010(2):20-23.

[7]程慧霞.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治理前提再判断:供给不足还是金融排斥———基于5省2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地域内1938个农户样本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11):25-26.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融资;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208-02

一、研究背景分析

2013年3月5日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其别强调,要大力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三农”的金融支持,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支持、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关键是增加信贷投入,提高融资效率。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109 987.78亿元,三农支出9 937.55亿元,约占总支出的9%,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当前,低下的融资效率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资金大规模流向城市。其次,农村信贷机构对农村本身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二是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明确。三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在农收缩。四是正规金融机构对农风险控制相对过度。五是国家政策优势不明显导致掌握大规模资金的农村信用社呈现出非农化、城市化的倾向。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Rural Financial Systems Paradigm)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 Paradigm)(主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将大量低息贷款和政策性资金注入农村,存在资金回收率低的缺陷),强调市场的作用。该理论认为,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储蓄动力、维持农村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利率必须由市场来决定。

以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tiglitz为首的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基础。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固有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介入其中,但前提是必须具有完善的体制结构。Ghatk(2000)、Laffont & N’Guessan(2000)等的研究表明,小组贷款能够提高信贷市场的效率同时,强调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农村金融市场均衡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在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高成本要求有高利率予以覆盖、农村金融机构与客户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普遍缺乏抵押担保等因素形成了农村金融业务的高风险和高成本。何广文(2005)等认为,避免农村金融机构危机和农村金融组织系统重组的高成本,需要构建需求型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2.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角色和定位的研究

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一是过高的市场化均衡利率对农村信贷资金的需求造成影响;二是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研究政府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如何进行补贴最为有效。三是垄断条件下的农村金融市场价格自由决定现象带来的是农村金融效率与社会福利的极大损失。

三、我国农村金融融资效率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现状

截至2012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及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财务公司农村贷款余额14.54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3.62万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73万亿元,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23.1%、5.8%和4.3%。近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成绩显著。一是建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的政策性农村金融、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金融、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二是建立了农村金融创新机制,出现了林权抵押贷款以及多户联保等多种新型的贷款模式。

但是,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严重不足,正规金融机构目前仍然单一,而四大国有银行逐步撤销农村营业网点。而且,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脱农倾向,再加之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发展滞后,更增加了农村信贷的风险。

(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现状

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按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二是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如标会、摇会等;三是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等。其中尤以第三种最为典型。现在的私人钱庄多是一些私人资金中介组织,它以经营者的自有资金作为担保,低息借入,高息贷出,赚取借贷利差。

根据学者们迄今为止所做的统计推断,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其资金范围在2 000亿―14 000亿元之间,较为可信的范围为8 000亿―14 000亿元。这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有强大的金融支持作用。但是,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仅是依靠“信用”这一道德范围的约束,有时甚至要依靠暴力手段来维持资金链的循环,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的正规化。

四、我国农村金融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脱农倾向,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

2007年,农行、农发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四类机构在县域吸收的储蓄存款总额大约在12万亿以上,当年全部涉农贷款大约在5万亿左右。按此估算,农村资金外流大约在7万亿左右。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导致农村资金大规模流向城市,还造成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地域范围向外拓延。由此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减少、信贷资金短缺的局面。

(二)农村信用环境制约农村金融发展

在农村,农民所拥有的财产,如土地、房屋等,为集体所有性质,无法形成金融机构能普遍接受的抵押物。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加快,缺乏资金的农户只能进行简单的农业再生产,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生产规模。而那些有能力从金融机构贷款的人,往往会将这部分贷款以较高的利率贷给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这样就形成了隐名贷款,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所以,农村金融机构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慎贷”的情况。

(三)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一方面,随着国有银行的不断撤出,农村的金融供给日益下降;另一方面,农民很难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生产急需的资金。在现行的信贷政策下,农民和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需要的贷款,只能维持简单的生产,使得收入提高速度放缓,进一步造成存款增长缓慢,形成了农村金融的恶性循环。

(四)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发展落后

受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约束,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设备陈旧,且覆盖面小,难以满足农民对现代金融服务的基本需求,更谈不上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较为偏远的山区,金融服务至今仍是一片空白。农民参与金融活动成本较高,而且,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单一,主要是存贷款和简单的中间业务,无法满足农村地区日渐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五、提高我国农村金融融资效率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本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农民对现代金融服务的基本需求,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农村资金才有可能留在农村金融机构。首先,必须积极发展现代支付工具,在具备条件的场所广泛布设ATM机和POS机,积极发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金融业务,扩大网点的覆盖面。其次,应增加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和范围,加快金融服务功能转变,大力发展多元化中间业务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存贷款业务。对金融空白的乡镇加强督促,努力使偏远农村地区农民受益。

(二)构建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

以重庆农商行的成功为例,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尤为重要。在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这一基本方向。其次,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但并不降低准入门槛。同时,强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作用,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可唯利是图盲目撤并农村网点。

(三)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长生于农村,发展于农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其深远的影响。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增强“三农”服务的功能。据此,首先,地方政府要制订、实施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其次,政府要坚持“政企分开”的政府职能改革要求,不直接参与到农村信用社的日常业务活动中来。

(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第一,加大农村地区信用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信用及金融知识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第二,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信用村镇、信用社区农户档案建设,积极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第三,建设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数据共享平台,保证信用信息在金融机构之间通畅传递,提高信用信息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服务水平。第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健全“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降低信贷记录较好利息的,严查隐名贷款,提高对记录不良者放贷门槛。

参考文献:

[1] 郭峰.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运作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

[2]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

篇3

关键词: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风险 控制策略

一、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金融生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之间、金融要素和生存环境之间,通过资金融通、利率、汇率、金融产品等金融工具或金融行为,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而农村金融生态则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环境体系。和生物学上,生态系统对各种生物的影响类似,农村金融生态也同样对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鉴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研究离不开对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

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金融风险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农村金融风险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多见。综合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农村金融风险是指: 由于经济和金融等因素的变动,使农村金融市场发生超出行业预期的波动,进而导致参与农村金融活动的各方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出现的问题与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欠佳,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发展失衡。我国长期重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战略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抑制,而农业和农村的自身资金的积累能力又不充足。农村金融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的需求不足,而相应的市场供给也不充分。第二,农村金融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在我国,行政力量干预农村金融的现象比较严重,地方政府往往会对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进行争夺。

近年来,农村金融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农村金融风险的存在还是客观存在的,农村金融风险会削弱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农村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有以下3点。第一,农村金融供求中的风险。农民或者乡镇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在农村金融机构得到融资,而在缺乏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多余的民间资金又很难找到适当的投资渠道。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比重逐渐降低,也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资本总是追逐风险更低、而相对收益率较高的项目。2008年,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有1.2亿户,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农户数仅占33. 2%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2008年,全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8. 4%,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却达到13. 4%。据央行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中,处于经营亏损状态的比例达到85%以上。第三,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在流动性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发展失调,短期资金紧张,这种情况主要是由近年来活期存款的比重增加导致的。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本金结构单一,增资扩股难度较大。

二、农村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包括有产业发展、产权模糊、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等。笔者认为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以下5个方面。

(一)第一产业发展的制约

具体表现在农业发展、农村中非农业经营低效率的制约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制约。在农业发展的制约方面,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农业是农村金融运行的主要支持产业,农业增长减速势必会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增长造成消极影响。在非农经营方面, 乡镇企业大多是以个体为主的小型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制约方面,单个农户农业经营活动仅能维持生存生活支出,而各种外来风险导致种养经营收入减少,会打破这种均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二)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问题

产权模糊,资产负债管理不科学,内控制度执行不严和员工的业务水平不高。在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不明晰方面,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公有产权仍然占极大的比例,导致其缺乏自主经营权,难以理顺经营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一般而言,金融机构的产权越不清晰,就越容易导致公有企业和公有金融机构相互倚重,共同套取国家利益。在资产负债管理不科学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水平偏低,其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普遍较低,这主要是由未建立科学的资本金管理制度,资产和负债业务规模过快膨胀,风险资产的规模变大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在内控制度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控制力薄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岗位责任制没有得到实际贯彻执行,信贷和财务管理宽松等。在员工的业务水平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存在着风险意识淡薄和专业知识技能欠缺的问题。

(三)政府政策的不利影响

具体表现在税收政策、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和行政干预等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改革的持续进行,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进行逐步取消。在利率政策方面,央行自1996年以来,连续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使其利差缩小,经营出现亏损。财政政策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在1994-1998年之间,吸收很多保值储蓄存款,而国家财政不予补贴,在客观上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巨大负担。在行政干预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加速当地经济建设,往往在缺乏详细论证的情况下,迫使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而这种现象往往会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

(四)法律法规欠缺,缺乏监管

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和维护,然而,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规范,经营主体—各个农村经营主体的地位和职能等内容,没有明确确定下来,这就给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太大的弹性,容易受到市场的强烈干扰和行政干预。此外,还有很多相关问题都需要法律法规明确的规定,否定,势必会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监管方面,相关监管单位,存在着管理内容广泛,管理的层次简单,多头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等问题。

第五,缺少风险补偿机制,具体表现在呆帐准备金的计提与核销不足,几乎不存在价格补偿,不存在市场退出和缺乏有效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在呆帐准备金的计提与核销不足方面,目前金融机构的呆帐准备金远远不能弥补风险损失,导致风险累积。在价格补偿方面,由于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较严格的利率管制,农村金融机构几乎不存在什么利率差异。在市场退出方面,正常情况下,当金融机构的资产净值变为零或负数时,应该进入破产程序,但是,目前国内的通行做法是把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吸收合并到其它较好的金融机构,这就导致了风险的积累。最后,目前国内还缺乏有效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

三、 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

控制农村金融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比较研究和上文分析,笔者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并且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

具体包括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处置不良资产,强化内部控制,实施人才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开展金融创新和构建良好公共关系。在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方面,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即:拓宽资本金筹资渠道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规模十分庞大,应该采取常规清收、分账经营、核销和内部消化等方面积极处置不良资产。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坚持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做好等级评定工作;严格执行审、贷、查分离制度,建立贷款管理的权力约束机制;完善贷款投放的纪律约束机制,并加大稽核力度;健全贷款风险责任机制,落实贷款的担保、抵押;强化财务费用管理,严格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在实施人才策略方面,具体措施如下:加强金融机构各级管理层的人才建设;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建立多样化、高透明的激励机制;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提高服务质量、开展金融创新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拓展新的信贷领域,积极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并且开办中间业务,以分散经营风险。在构建良好公共关系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处理好与地方党政、乡镇企业和农民的关系,为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轻松的环境。

(二)加强法制和信用建设

具体包括4个方面。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执法,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强化外部监管及行业自律和规范民间金融。在加快法制建设和强化执法方面,一是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二是依法准入与退出,同时,要加强法律宣传,强化公正执法。在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方面,一是政府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信用教育,二是建立相应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以扭转目前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差、农民守信观念普遍比较淡薄的局势。在强化外部监管及行业自律方面,要正确定位农村金融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责,抓好风险审慎性监管,充分农村金融自律组织的作用。在规范民间金融方面,应该建立民间金融准入制度,保护正常合法的借贷活动,逐步推进民间金融正式化,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三)提供政策支持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首先,在政策支持方面,针对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国家应该给予这类金融机构适当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方面的特殊贡献和在经营发展上的实际困难,国家应该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重新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在税收方面的优惠。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应该拿出专项资金对艰苦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的财政补偿。在金融政策方面,央行应该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标准,并且允许合格的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风险补偿机制和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内部风险补偿机制的重点是提高资本充足率,使其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的标准;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包括,扩大国家财政补贴范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建立公开的存款保险制度等。

参考文献:

[1]田新时.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沈冰.我国农村金融的脆弱性及风险防范[J].经济纵横.2006 (10):12-15

[3]湛争勇.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从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考察[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2-25

[4]徐明亮.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 32-34

篇4

一、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农民金融发展权是一种理应归属于农民的金融利益,一种无差别的综合性全力,一种关乎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人权,其内容包括农民金融发展的平等权利,农民自由进行合作金融的权利与农民有获得国家金融资源供给的权利[1]。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状况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密不可分。从农村金融供给的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式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悄然萌发,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约束之外的非正规金融体系,与正规金融体系并存[2]。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正逐渐步入正轨,市场化程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过多的还是停留在“应然”阶段,“实然性金融发展权”还处于起步阶段[3],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在短期内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首先,正规金融有效供给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不足导致的。第一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呈弱化趋势发展。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出于自身财务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各类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收缩县级以下机构,将投资视角和服务对象从农村转向城市,严重的商业化经营方式使其充当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入城市部门或收益较高的非农部门。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尚不成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运行机制尚不成熟,法律保障也不完善,有效的运营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此外,其社会公信力也亟待加强。所以,相对于整个农村地区的严重的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其次,非正规金融较低的法律约束性。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来说,金融抑制极大的限制了经济中投资的形成,从而使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实践证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对于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育层次低,组织松散,管理落后,在实践中缺乏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有效的监管,因而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使其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组织,而且国家的宏观政策也不能直接对其发生作用,其发展受到了政府较强的排斥打压作用。

农村信贷供给总量否能够满足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一是是否有足够多的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提供服务;二是现存的金融机构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金融供给满足广大农民的有效金融需求[4]。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种类单一,覆盖率低,农村金融资源无法合理有效配置,农民无法享受普惠制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也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这就进一步导致农村资金持续外流,影响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农村金融供求脱节,具体表现为“两个错位”,即:第一,服务对象错位。出于自身财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纷纷转变服务对象,致使资金大量流入城市部门或收益较高的非农部门,支农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区域布局错位。无论在金融机构的分布上,还是信贷资金的供给上,农村金融供给的地域差别都比较明显,如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二、活跃农村金融渠道的途径

历史的经验证明,发展农村金融,财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进行补贴,二是帮助农村金额机构分担体制内无法转移的风险[5]。就我国当前的国情,财政政策支持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激励与扶持政策。贷款贴息是时间跨度最长的财政支农政策,在继续完善财政贴息制度,深化财政与金融的合作方面,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拓展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加大贴息资金规模,另一方面还应积极谋求国家通过财政预算的形式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并积极促进财政支农的法制化、制度化,同时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财政支出,探索建立多层次的救灾风险准备金制度,这样才可以避免单纯的财政“输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农村经济朝市场化方向前进。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属于财政的转移支付机制,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因此涉农行业受其影响,风险较高,税收优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补偿农村金融行业的特殊风险。但是,由于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仅限于农村信用社,其覆盖范围相当有限,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灵活变通,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对于愿意服务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当放宽政策。在细化税收优惠措施方面,也应该根据不同主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制定多重标准,使各类主体的风险得以有效的分担。

三、我国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保障

农民问题的根本是权利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6]。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背景下,重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资金利用率,切实促进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突破。因此,金融发展权必须作为农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来看待,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也必须从赋权的高度认识农民的信贷和金融服务问题[7],这就需要我们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从法律层面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进行合理安排,构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金融机构三方面严密可行的责任机制。

(一)强化立法

权利的保障首先应该得到法律的承认,只有先在法律上对权利予以确认,谈权利的保护才有据可循[8]。因此,笔者认为,对金融发展权的保护,首先应当从确权开始,不仅要在法律上对金融发展权予以明确确认,还应该确认与其相关的子权利,从而形成完善的权力体系。具体的做法应当分三步走:

第一,寻求农民金融发展权入宪。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要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确立根本法上的依据,必须通过实现发展权入宪来解决,只要实现了发展权这一母体性权利的入宪,农民的金融发展权便顺理成章的有了根本法上的依据[9]。因此,立法机关应当积极作为,促进发展权入宪,从宪法层面确立发展权的最高法律地位,实现在国家根本大法的视野下真正充分保障发展权,从而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

第二,制定单行法。金融发展权是发展权在当代的具体和深化,对金融发展权的有效保护不能只依靠宪法的总则性规定,还必须加强农民权益立法,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部单行法,营造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具体法制保障线。

第三,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仅仅有宪法的规定,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仅仅有一部单行法,其保护体系又稍显单薄,要求寻金融发展权应然和实然的吻合,必须以金融发展权为核心,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们的具体思路是,在宪法的指导下,积极促进农民权益保障立法,完善相关金融制度,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社会保障法等,构建发展权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减少农民发展权中诸多权力的流失。

(二)规范执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执法是法律运行中的核心内容[10]。针对农民金融发展权问题,执法的消极影响力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执法对象的影响;第二,在执法过程中行政干预较为严重,存在普遍的执法行政主导现象,极容易出现政府超越职权或的问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执法的形式效力和实质效力。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在实际运营中,它也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不按照政策规定办事的现象。这需要我们继续强化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运营程序,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公正司法

传统的法律纠纷主要是通过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而得到司法救济,但是,由于金融发展权是一项集体性质的权利,因而在某些具体案件时常常存在可诉性不足的问题,虽然这并不是一种应然的状态,但它确实影响着这类案件的审理,成为金融发展权实现的障碍之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促进合理可行的责任保障机制,选择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有机结合的农民权利保障模式。具体说来,国家角度,应该进一步强化司法审查制度,逐渐将某些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社会角度,应该鼓励促进公益诉讼的发展,以公益为目的,以自益为形式,促进农民集体权益和个体权利的保障;个人角度,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越来越多的倾向于采用协商、复议、调解、仲裁等多种司法程序之外的非诉讼的解决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各方利益的实现。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非均衡;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1-0038-05

非均衡是指与整个系统表现出的广义的均衡相对的一个概念。农村金融属农村经济范畴,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系统是农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主要是指在农村地区把农民以及乡村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各类金融机构、各项金融业务以及相关规定的总称。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出现的非均衡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计划与市场混合型的经济体制下,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更为典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其他各产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建设又落后于城镇金融体系,其非均衡特征也更加突出。[1]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非均衡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非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供求关系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信贷资金缺口大;其次是金融资源在空间配置的非均衡,主要由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所导致;最后是金融体系内部结构的非均衡,主要包括正规市场与非正规市场之间的结构、金融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失衡。

(一)信贷供求的非均衡

农户和农村企业是既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需求的主题。且它们对资金的需求也是农村金融需求中的最主要部分,而农村金融的供给则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来实现。

1.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需求。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不同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所表现出的金融需求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以及要求也是不一致的。表1简单列出了不同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资金需求的满足状况和原因分析。

①本表温饱型农户、市场型农户、大型农业集团的内容由参考资料整理而得。

2.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大量外流,供给不足。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使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如2005年信用社存差数额已高达8924.75亿元,农村信用社处理存差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把它转存于中央银行以获取利差,这就间接地导致了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体系中(如表2)。

即使是在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中,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贷款额占总发放贷款额的比重甚至不及50%。以2005年为例,全国各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额为24,339.89亿元,而其中的农业贷款额为10,897.29亿元,占全年总贷款余额的44.8%。由此可见农村资金的外流现象较为严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信贷资金长期供不应求,并且已经达到了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系统不能自我修复的可能的程度了。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这种供求不均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长此以往,必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

1.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支持的差异。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地区间经济发展是非均衡的,农村经济区域也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划分,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发达,中部次之,西部发展比较滞后。而且,从动态的角度看,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在进一步加大,这种趋势不仅不能够改善农村金融的非均衡现状,而且有可能使之恶化。

从金融机构的设置看,东部金融服务机构的区域布局相对比较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也较发达,各类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也较为充分。比如,中资银行中,5家大银行和12家中型商业银行的总部全部设在东部,中型银行分支机构主要在东部;外资银行机构中,14家外资法人机构全部在东部,189家外资银行分行中177家在东部。在中部粮食主产区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较为突出,但金融支农的效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至于中西部落后地区,为大多数居民和农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2]

从东、中、西各地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与东、中、西各地信用社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比重比较来看,东、中、西各地金融支持是很不协调的(如表3所示)。以2005年为例,东、中、西各地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大概都为三分之一,而东、中、西各地总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比重分别为56.7%、28.4%、14.9%。平均每人贷款额东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都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西部还不到全国的一半。

2.城乡间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贷款业务等方面的差异。从城乡的角度来看,城乡间的金融资源分布也是极不均衡的。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全部关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农村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就城乡金融机构的人员构成情况比较来看,2005年银行企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总共28,067个,总的从业人员2,322,855人,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达到了27,101个,但是其从业人员却只有627,141人,从业人员比重与法人机构比重严重不协调。就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所提供贷款业务仅占全国业务总量的9%至10%左右,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所获得的金融服务非常有限。

(三)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非均衡

1.官方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的非均衡发展。个别地区民间金融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官方金融,这是中国金融体系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中国金融二元化格局所造成的影响之一。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以信贷为主,近年来,农户家庭贷款一半以上的份额来源于民间金融市场,民间金融机构成为农村地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2.金融服务单一化。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银行业务体系。信用社业务类型的单一化,其负债业务主要依赖存款,存款的多少很难由金融机构确定,因此,资金来源过分的依赖存款,必将导致信用社的运营具有很大被动性。信用社经营业务单一化无法分摊经营风险,当面对经营中不可避免的不良贷款业务时,信用社缺少应有的消化风险能力。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地区对于资金结算等中间业务的需求必将逐渐增加,单一性的信贷业务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二、我国农村金融非均衡状况的原因分析

目前,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不强、商业性金融急剧收缩、合作性金融未能完全按其宗旨服务、邮政储蓄“坐享利差”、农村金融资源有限等是导致我国农村地区信贷供求非均衡、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及金融市场结构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一)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强

设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初衷是为农业这一效益低、风险大的弱势产业提供支持和保护。其职能具有鲜明的非商业性,即政策性、财政性和弥补性。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主要业务是为农产品购销提供短期资金,但在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国家对农业政策性运行范围也限制过死,缺乏弹性和分类对待的灵活性,对产后的流通环节投量过大,而对产前产中环节发放贷款过少。据资料表明,目前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高达85.3%,而各类开发性贷款仅占8.9%。这种贷款结构导致了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资金得不到满足。[3]

(二)商业性金融急剧收缩

中国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之后,其经营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为此,在选择农村客户时,遵循的是开发综合效益高、比较优势大、竞争力强的基本原则。而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其生产周期长、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投资回报率低、市场反映滞后和风险大,被视为高风险行业。这些因素影响了农业银行涉足农业和农村的积极性。由于农业银行商业资本天然的逐利性和避险性,以及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政策压力,大幅度的收缩基层网点和农业信贷资金。农业银行经营网点及资金分布本来就严重不均衡,在收缩了大量的中西部乡(镇)网点后,将经营重心和信贷资金向城市及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从而导致大量农业资金净流出。

(三)合作性金融未能完全按其宗旨服务

作为建国后最早成立的金融机构之一,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曲折,留有较重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在管理上脱钩后由人民银行行使其主管权,其运行是在政府隐形担保下的运作,仍然依靠的是国家信用,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干预仍然难以摆脱。同时,农村信用社一方面在资产规模、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上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多种金融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每年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也引起大量资金流出农村。[4]

(四)邮政储蓄“坐享利差”

在1986年,农村地区一个重要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现邮政储蓄银行)诞生。邮政系统通过行政安排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经营原则是只存不贷,从乡镇农村每年抽取约2300亿元的资金,转存央行,坐享存贷利差高达2.35%,这一违背经济常规的经营行为严重干扰了农村的金融秩序,加剧了农业资金的“农外转移”。由此可见,邮政储蓄是造成农村资金流失的主要机构之一,这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的一项重要因素。

(五)农村金融资源有限

一个均衡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有充足的金融资源可以配置,从而可以达到与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互匹配。现实的情况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不均衡。农村金融资源的有限性主要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中融资渠道在不断的减少,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农村资金总量在减少,农村财力的弱化挤占了有限的农村金融资源。融资渠道在不断的减少主要表现在,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加速推进,其县乡分支机构陆续退出;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分支机构也只设到县一级。信用社也在有选择地退出“亏本”的乡镇,向县城或城郊转移阵地,导致有些偏远落后的乡镇成了金融“真空”地带。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主要是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保险、担保以及证券机构则基本不存在。农村金融体制中的资金总量是伴随着机构迅速减少而减少。

三、我国农村金融均衡发展的对策

金融体系均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通过市场来配置各种金融资源,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也脱离不了这一根本性策略。然而,农村经济的现状决定了纯粹市场化的发展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需求,落后的经济状况注定了政策性扶持策略要在整体的发展策略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只有通过必要的政策性保护,才能有效避免“回波效应”(注:冈纳・缪尔达尔(Gurmar Myrdal,1974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了著名的“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的“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所造成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状况的恶化,使农村落后地区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同时,要明晰政策性机构与商业性机构的业务范畴,确保农村金融体系的均衡化发展。

(一)政策性金融的相对独立运行

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内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应该以农村地区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为核心,一切政策性金融业务都应围绕着农发行来进行。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对繁荣农村金融意义重大。

1.切实履行办行宗旨,恢复其业务范围,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在1998 年以前,除履行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基本职责外,还承担了信贷扶贫、支持农业开发以及支持农业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任务。1998年以后为了解决各级政府的打“白条”问题,保护农民利益以及保障粮棉油的生产供应,基于其当时的资金实力以及业务能力水准,国务院对农发行业务范围做出调整,使农发行的绝大部分信贷资金集中用于粮棉油流通领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几年来,这种举措的效果是显著的,可弊端也日益突显出来。一是农村政策性金融主题缺失。二是不能顺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利于粮棉油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农发行自身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因此,恢复农发行1998年以前的业务范围既为现实所需要,条件也已成熟。[5]

2.拓宽融资渠道,充实资本金。要在充实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基础上,拓宽资金来源。可以利用政府信用将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存款按比例转农业发展银行,壮大其支农实力,改农村资金“抽血”为“供血”的良性循环;可以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相对具有长期稳定性质的社会契约性储蓄的余额资金纳入政策性投融资体系;要将农发行“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职责尽快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拨付、结算,通过农发行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农力度。

(二)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化道路

农业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经济产业,对信贷业务的需求也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金融需求。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涌现,对于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均衡化发展即应以满足信贷业务需求为主,同时注重金融业务的多样化,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农村商业性金融资源的各种经济需求。

发展商业性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体系均衡化的根本之路。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发展重点不能仅局限于当前的金融需求,更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完善的市场化金融体系比政策性举措更行之有效。

1.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之路。我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但是目前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央行对其利率的管制、业务量的限制、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等。农村信用社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非经济方面的,各方面彼此交织,相互联系,加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才是金融体系均衡发展的根本之路。其次,改革应该是渐进式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稳步前行,农信社的改革措施要与自身的实际能力相结合。农信社当前仍要以满足贷款需求为首要任务,同时注重拓展中间结算业务,最终提升农信社的业务能力。再次,要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由于农业相对于城市工商业而言属于弱势产业,在当前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有必要强化农信社的这一宗旨,以避免上面分析到的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进一步向城镇地区流失问题再次出现。

2.商业银行应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质,使之拓展农村市场的积极性不大。但实际上,不能全盘否定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盈利性的可能。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对外开放,许多国外金融机构都表示,要从事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而且是有利可图的。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中应在注意盈利性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实行区域性差别贷款。

(三)构建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体系

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跃入我国农村金融版图,必然会对农村的金融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带来积极的效应。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实际上将民间借贷和小额信贷组织纳入到了可发展的正规金融体系。只要民间借贷和小额信贷组织符合条件,就可以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样能够减少高利贷的发生,有利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另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被允许组建的意义是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重点发展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村小企业融资,逐步提高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贷款的覆盖面和满足度,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各项业务和所增加的信贷投入,必将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

虽然首批试点不多,但是随着这些新生事物的成长,会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这样可以缓解东、中、西地区间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四、小结

非均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而均衡是发展的理想目标,寻求均衡才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非均衡状况普遍存在于信贷结构、资源配置结构以及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均衡化的发展策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政策性金融的相对独立运行;商业性金融的商业化道路及建立农村地区金融主体多元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易秋霖.中国的非均衡金融[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 何广文.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性绩效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9,(2).

篇6

引言

农村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首次的投入高,回报和产出较慢,农业存在着自然的风险;大多数农村经济的基础薄弱,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严重短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资金自给能力明显不足。这些方面都说明农村经济的增长是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的。

农村金融从产生到现在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如今国家在政策方面扶植农村经济,注重三农的发展,因此,农村金融发展的好坏决定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缺陷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涵义

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的参与者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1]。我们把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称为金融机构。目前,我国正式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非正式金融有钱背、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在许多地区非正式金融机构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随着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现已形成了包括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

长期以来,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农村,每年还有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适度的集约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都需要资金,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当前的资金需求,因此,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课题。2007年1月召开的第十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框架。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理论出发,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对构建农村新型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进深入研究。

(三)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其他农村商业银行。从2012年各省市农村金融营业点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分布不均匀,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业大省农村金融机构多,而经济欠发达和西北地区的农村金融营业点少。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地域和经济方面的因素。通过对各省份农村金融机构营业人员投入情况的比较,发现各省市数量差异较大,这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分布有着直接联系。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变化很大,截至2013年3月末,五大行年报已悉数出齐,尽管7 813亿元的高额利润及总体下降的不良贷款率让市场松了一口气,但从部分观点看来,表面光鲜的数据并不能隐蔽不良贷款规模同比趋多的承压趋势。以五大行为代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与关注类贷款规模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工行、建行、中行去年不良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15.64亿元、37.03亿元、18.3亿元。“银行的信贷余额逐年增加,不良贷款自然也会相应增多,以当前的不良率,银行资产质量还是不错的。”尽管如此,前述工行人士也坦承,未来不良贷款余额上涨的压力也不能忽视。作为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逾期贷款的数据正在全线上涨。2012年,仅工建中农交五大行的逾期贷款就已高达4 000亿元以上。这还剔除了银行为一些地方平台、企业所办理的贷款展期。逾期贷款的高额数据表示金融市场一方面有钱,另一方面也表示留在手里的钱总是舍不得贷给农村。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新农村和三农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推进,而储蓄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新农村和三农的建设过程中,储蓄率的高低和贷款的难易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我国农村建设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律[2]。经济和金融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金融通,而金融可以通过利息率使消费和实物储蓄发生变化,从而使储蓄增值转化为投资,这就是金融吸收储蓄的功能,储蓄又是生产者直接的资金来源。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所以农村金融机构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最大量地动员储蓄,有效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程度。农村金融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农村分散的资金有效的聚集起来用于生产者投资。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是经济有效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涉农信贷投放方面,村镇银行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涉农信贷量来满足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农村金融服务在农村建设中有着资金效率高的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是检验生产成败的唯一指标。农村金融植根本土,在农村建设的资金调动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它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把资金配置到效益最好的区域和项目中来提高效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建设和信息更新节奏加快,单位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会不断下降。农村金融服务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中介地位和专业技能来替资金所有者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监督,降低资金所有者的风险和监督成本。另一方面,资金寻求高回报的性质使得农村建设中资金从效益差的项目投向效益好的项目,有力地回避了风险和提高了效率。

(三)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建设发挥着催化剂、助推剂和粘合剂的作用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资源都要靠资金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货币资金,通过货币资金运动促进商品交易,引导劳动力、土地、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按照市场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迅速粘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作为“三农”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功能,起到“催化剂”、“助推剂”和“粘合剂”的作用,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农村金融应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催化剂的作用,积极促成农业产业化的局面。说到底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在目前,如何解决龙头企业的融资“瓶颈”就成了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的新方向。农村金融机构应适时开办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业务来满足企业结构调整的不同需要。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要保持信息沟通,以更好的保持农村企业的良性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助推剂的作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援助都要用到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要以发展民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以产业政策和资源优势为导向,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档次与附加值。

在农民致富的进程中,农村金融应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农村金融机构要将农民的切身利益与实际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目前,海南省农信社推出的小额贷款产品已多达12种,主要包括农村诚信青年创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惠民“一卡通”贷款、党员双带致富贷款等,而且政府还对农民贷款进行贴息补贴。人们已将海南的小额贷款模式称为的海南模式,海南也因此成为“三农”小额贷款中发展最迅速的地区[3]。

(四)农村金融是调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杠杆

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通过金融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使物价稳定。金融可以通过对农村经济“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来尽量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金融方面“多予”就是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降低对“三农”贷款的利率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少取”就是尽量降低农村生产者的融资成本,采取行政和市场的手段使农村建设融到更多的低成本资金。通过长期的“多放少取”政策,农村才能够逐步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供需平衡和降低城乡金融服务差距[4]。

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垄断、缺少竞争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网点数量占全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例51.5%,而且总体上呈现平稳的状态。农村信用社改制以来,其存贷款业务发展基本平稳。但是,在2012年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余额占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比例的81.04% ,而2013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92.63%。这说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基本垄断了农业贷款的市场。从农户贷款角度看,我国存在着农村正式金融(不包括保险、证券、期货、担保产品)总体垄断化的问题[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最大的正规金融组织,可是由于其实力薄弱,地域性的限制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民间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其他的多种金融组织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

(二)农村正式金融资金从农村地区外流问题比较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正式金融资金从农村外流问题比较严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分析,主要资金流出渠道为农村金融机构购买债券、拆借和上存资金等方式[6]。

当前农村资金严重流失,主要渠道有两条。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引起的资金流失。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时期,中国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均小于农村存款余额,根据银监会的统计,商业银行从农村吸储余额后每年会有数百亿资金通过信用社净流出农村。二是邮政储蓄渠道引起的资金流失。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与国有商业银行基层业务网点快速收缩之势形成对比,邮政储蓄存款则呈快速增长之势[7]。据《中国金融年鉴2012》统计,2011年邮政储蓄存款净增5 566亿元,2012年的存款余额为407 422 570.4万元,上升了19.7个百分点。按照目前情况发展的话,根据国家开发银行预测到2015年农村金融缺口可能会达到8万亿元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大概2.4亿左右农民,而需要贷款的占了50%,“三农”贷款缺口逐年增大,目前大概在1万亿元左右[7]。

四、对未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发展农业保险金融

农业保险是一种能有效的分散和降低自然风险,进而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系统风险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要有自愿与强制保险的原则。因为农业保险的效率是与参保率有直接关系的,如果完全实行自愿保险,则保险的参与率难以提高,农民的保费会很高,这时候抗风险的能力没有得到保障。而农民参保率高,则农户需要支付的保费就降低,政府的出资也可保持在合理水平。根据经验,强制保险应选择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实行保费补贴(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各地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财政资金中各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补贴农户的保费)。除此之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免征种养两业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同时,免征种养两业的所得税;对其他涉农保险营业税按 5%先征,按 3%返还,印花税按 0.1%先征,按 0.05%返还,将返还的税金充实风险基金。”[8]

(二)发展非正式金融、促进竞争

竞争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良好的竞争能加快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变。非正式金融服务能及时利用分散广泛的局部知识(各地的实际情况,包括人文、地理等)来拓展各种市场,这种竞争机制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提高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服务领域不足,金融机构对农业支持力度不够,金融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我国非正式金融类型植根于本土,分布众多、广泛,且贴近农户和中小企业,有的甚至与农户和中小企业发生直接联系,因此与农户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称性高,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大。非正式金融属于内生金融,直接面向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这种由需求跟进的运作特点决定它的需求程度高于正式金融(当前的正式金融采取供给先行的运作方式,这种方式不能根据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提供及时的金融服务)[9]。在这里笔者列举几种民间存在的非正式金融机构,民间直接接待、放贷人贷款、民间借贷中介、各种合会、未注册登记的典当行、民间私人钱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集资借贷、小额信贷、民间担保企业、互助会和互助基金等。

(三)创新农村金融环境

篇7

【关键词】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建设

金融生态由周小川提出,徐诺金等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其主要观点是借鉴生态学的理念,将金融各要素与其发展环境视作一个动态平衡系统。该理论强调金融主体间的分工合作受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是与金融生态环境动态适应的过程。金融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运行依赖于区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金融体系本身与金融生态的互相影响,可以说金融体系和金融生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从金融生态的视角探讨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主体建设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的路径选择,以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已建立,但金融供给仍显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已基本构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合作社组成的机构体系,但其金融资源的供给明显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受限于政策的限定,不能对农户贷款,其支农扶农的作用有所削弱。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发展和利益驱动,逐步撤出了农村市场,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目前在农村布有网点的仅剩农业银行一家,但是其重心也已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成为唯一为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农村信用社在现有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几乎垄断的地位。在商业化改革的趋势下,农信社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将贷款投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而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户却难以得到贷款。农村金融组织既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也是生态主体,农村金融组织的缺位使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实现,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不畅,金融生态系统失衡。

金融工具单一,金融服务无法满足需求。农村经济的主体多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是融资需求的多样化。农村融资主体有农户,农民,乡镇企业等,其对金融工具在融资规模、期限和融资方式上均有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业务种类多样性。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对证券、保险、租赁业务及结算、信用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从农村金融的供给来看,与上述的需求却有较大矛盾。

第一,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农户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对抵押担保品要求较高、审批程序繁杂且流程较长,农户及乡镇企业往往难以适应。

第二,业务种类单一,仅仅能提供存贷业务和汇兑等简单的中间业务。

第三,金融服务较为落后,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总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均有待提高。这种“单一的金融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严重。金融工具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资金流的载体,金融工具单一化导致投融资主体间的资源交换难以顺利进行,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联系不畅。

政府支农力度较大,但未能发挥应有职能。农业和农村经济本身具有脆弱性和较高的风险,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将资源投向农业和农村,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对农业产品的刚性需求又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扶持,因而政府通过财政资金以及政策性金融对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对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边界难以界定,导致政府“越界”现象频发,农村行政干预金融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行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久而久之失去应有的活力以及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农村少数干部利用权力向金融机构寻租,使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农村金融环境恶化,信用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生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政府角色定位模糊。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政府应该是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者、监督者、引导者,而不应该直接干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另外,乡村政府对农村金融对当地经济发展作用认识不足,基本都没设立与金融事务相关的专门机构或人员,金融信息平台搭建滞后,没能成为银企、银户对接的桥梁,造成农户和中小企业无法获取有效金融信息。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落后。农村广大农民金融知识较贫乏,信用意识薄弱;农村金融债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失信惩罚机制尚未建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三是信用体系建设落后。农村基本没有建立专门的征信机构,信息收集困难;乡、镇政府也没有建立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征信信息平台;乡镇各银行之间客户的信用等级及信用资料也没有实现共享,信息的处理带有随意性且没有持续性;政府各个主管部门之间了解到的信息也没有共享机制,协作沟通不畅。企业或个人为了从银行获得授信额度,可能刻意提供虚假信息或篡改信息,而基层金融机构又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导致征信系统反映的信息失真。

金融生态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金融体系的完善不应该仅仅是建立完善的机构体系,市场体系,金融工具体系和规范的政府行为,而应该将其放在在农村金融系统中,准确界定其在生态链中的地位和角色,并且打破各体系间的障碍,实现金融资源在各体系间的合理高效流动,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的实现。

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非正规金融组织的作用。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途径在于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建立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以民间信用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真正形成市场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一是加大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集中,刺激现有的正规金融机构扩大其在农村投放信贷和开展多样化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并且强调差异化发展,增强综合支农功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继续深化。

二是重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培育与发展。应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放开,给“地下金融”以合法化地位,让不合理的地下金融转为地上金融,并辅以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民营的合作组织、私人钱庄、小额信贷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同时,应当加强引导、监督,使其经营公开化、规范化。

提供适应农村需要的多种金融工具,为金融资源配置提供足够载体。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金融工具多为贷款类,包括小额贷款,互保、联保贷款,抵押贷款等,但这些金融工具已无法满足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应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供包括贷款、保险、基金、信托、租赁、农产品期货等在内的金融工具。

一是继续推广以“互助互督互保”为机制的农户联保贷款,并逐步向乡镇企业推广,尝试农业产业链贷款模式,即以一家核心企业作为借款平台,以与这家企业具有资本关系的多家中小乡镇企业作为用款企业,以这家企业的集团公司或专业担保机构作为担保平台,开展中小企业的统贷业务,运用产业集群的方式来为贷款企业增信。

二是积极引入农业保险,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共担和转嫁。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农业和农民受险状况,开发设计符合农村实际的保险工具,比如在农村推广养殖险和种植险,逐步培育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而引入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产险和寿险等,同时,政府也通过保费补贴、向保险公司提供费用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是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基金,发展农业信托,农资工具设备的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为农村金融体系提供更多金融工具和服务。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保驾护航。从金融生态的角度来看,应厘清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边界,政府应当扮演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而非领导者,做到为农村金融体系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和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保证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主体地位,确保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竞争,为农村金融供需双方搭架交流平台,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而在市场失灵较为严重的农村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和政府行为介入,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和谐共生。

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地方信用信息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共享,加强信用信息公开,改善地方信用环境。二是推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中小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全面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三是多渠道征集农户信用信息,积极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通过借鉴“信用村”和“信用星级评定”等有效措施,实现对村镇贷款农户的信用捆绑,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支持。

篇8

【关键词】村镇银行 金融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90-03

一、建立村镇银行的意义

我国的村镇银行,既背负着国家给予的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重任,又要兼顾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农户和乡镇企业为主要的资金需求主体。农村金融市场毫无疑问是一个有着巨大资金需求的市场。简单来看,他们想致富,无论是种植业还是种植业以外的产业,要创收、要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自己向亲友筹集的少量资金无法弥补生产成本,不足的部分便衍生成农民对贷款的需求。如果不局限于生产经营活动,从各个方面来看,农民对于各项金融服务是有极大的需求的,如住房、教育、医疗等。长期以来,金融服务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善农村金融状况也被提上日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我国村镇银行现状

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情况

我国在孟加拉尤努斯开创的“格莱珉”模式下的经验借鉴下,结合本国国情设立的村镇银行可以说是“三农”的银行、小规模的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盘活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村镇银行的建立,解决了农村弱势群体和弱质产业贷款难的问题,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互竞争的局面,为农村金融输送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使广大农民成为此次金融机构改革的最终受益者。

2.我国村镇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但由于村镇银行这个新兴事物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目前来说,我国村镇银行的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1)资金筹集问题。很多成立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村镇银行虽然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受到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开放程度等条件的限制,个人和企业闲置资金缺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加,导致吸储能力低下,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区域相对较多的西南地区,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2)双重经营目标矛盾问题。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农村企业,一定程度上承担政策导向业务的职能,但是村镇银行又是独立的一级法人机构,发起人必然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终追求目标。当村镇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弱质经济的农业、农村经济时,商业性和政策性的矛盾会日益凸显,会出现在争取最大化盈利的过程中背离支持“三农”的初衷,将筹集的资金用于村镇项目以外的、回报更高的投资项目中,从而削弱村镇银行对本土项目的扶持力度。

(3)技术、政策瓶颈问题。村镇银行虽然普遍实现了较好的经营状况,但发展速度较慢、发展不平衡、开办新业务能力差等问题仍然突出。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村镇银行无法开办新业务。目前村镇银行的电脑系统往往无法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致使资金结算手续繁、费用高、速度慢、查询难。村镇银行不能加入银联,不能发银行卡。客户存取款项都必须到网点办。这都成为了制约村镇银行业务扩展的瓶颈。

村镇银行与当地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相比,客户总量、存款总量、日均业务量等还有不小差距,这与其独立法人所应具有的优势不相匹配。客户群主要分布在当地,有待进一步扩大。此外,村镇银行尚未充分享受有关政策优惠。村镇银行在营业税、所得税征收方面未能享受到与农村信用社一样的税收优惠。村镇银行难以享受到财政贴息扶持,财政部门对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没有贴息,削弱了农民从村镇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4)股本扩张问题。在设立村镇银行的过程中,对非银行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参股比例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根据规定,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性质单一,必须由现有的银行金融机构来充当,在实际经营中将会造成过分依赖主发起人,变相成为主发行的分支机构。同时拒绝了社会优质民间资本,降低其参股兴趣,从而形成“一家独大”的寡头垄断局面。

(5)经营环境问题。由于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不高,有限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消费水平。加之基础设施不健全,从而削弱了农村的流通水平。农民无法准确解读国家的各项惠农扶农的政策措施,风险意识不高,投资中容易盲目跟风,形成典型的羊群效应。贷款农户的信用、法律意识淡薄,银行征信体系建设滞后,村民欠账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地行政部门为了某一时期的特殊需要,过分干预银行运作,使其成为政府的特别提款机,导致银行资不抵债,经营困难。另外,农民受制于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金融没有概念,也不利于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

(6)金融创新问题。当前,村镇银行仍拘泥于传统的储蓄存款和贷款业务等模式,金融产品同质化,其资金投向的开展规模较小,涉及范围狭窄,如保险及代收费业务、国际贸易各种结算方式、网上银行等新兴高科技业务均未开办。无论从贷款产品、中间业务产品还是银行卡业务产品来看,均过于单一独立,小额信用贷款体制不完善,对于农民的贷款需求以及日常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程度低,从而导致客源流失。同时由于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态度和过分强调客观原因,村镇银行创新意识不强,激励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发新产品。加之村镇银行实行主发起人制,容易使村镇银行对发起行的依赖性过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村镇银行创新的可能性。另外,金融创新的优惠对象出现偏离,为了达到盈利目的,村镇银行考虑的对象往往以强势企业为主,而农村新兴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贷款难问题没有缓解,阻碍了其发展步伐。这势必束缚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空间。

三、村镇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就目前村镇金融市场现状和国家政策以及银监会政策倾向来看,村镇银行的发展必将在未来数年中继城商银行之后迎来一个新的高峰。那么发现农民及村镇企业对金融产品的核心需求,推出相应的服务产品,提升相应的服务水平就成了目前村镇银行亟需大力发展的方向。下面,针对村镇银行金融市场以及相应的金融产品创新,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项目重点支持产品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推进,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开始制约生产效率的提升。近年来,国家也在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变革之路,相对宽松的农村土地政策给私人大型农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但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的普通农民一般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建设完善的大型农场,通过村镇银行来进行融资就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手段。

针对这些地区性的农业项目,村镇银行可以退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利用本土优势,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利率相对自由的政策优势,有针对性的给农户发放适额的贷款。如在云南地区,玉米种植较为普遍,但多为单一农户零散种植,生产效率不高,如果有本身具有一定资本,同时具有较好的生产能力的农户可以申请“农场贷款”,由银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方式可以效法汉川农银村镇银行采取的“一看二摸三查四访五网”,一看就是实地查看客户的家庭和经营情况;二摸就是全方位摸清客户的生产经营现状;三查就是了解客户及其生意伙伴的征信情况;四访就是访问客户的周边人群;五网就是调查客户提供的关系网和经济实力是否真实。通过类似的调查方式,再由村镇政府机构出具信用函证明借款人信用良好,那么农户就可以通过较少的抵押品或者担保来获得充足的资金发展其种植业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反哺银行,使银行形成良好的信贷资金。形成多赢的局面。

在银行的盈利上,农业实体项目有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支持,具有较大的增长性和较低的风险,大多数项目能给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发展潜力较好。

2.村镇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品

村镇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要求。如小型道路建设、小规模水利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这些项目是由村镇各级政府建设,但是单纯靠财政拨款,有审批流程复杂、款项到账慢等各方面的问题。向村镇银行贷款融资兴建基础设施项目就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针对政府机构的基础设施贷款,村镇银行可以采取略高的利率,由县级及以上级别财政担保,以下镇、乡、村各级政府单位作为借款人来贷款建设相应的项目。

通过对政府项目的支持可以得到相应的政策优势和较高的风险保障。

3.针对村镇住宅建设的金融支持

村镇住宅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住房要求也逐步提升。但由于受到农户自身收入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住宅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制约了村镇住宅建设的发展,无法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住房需求。而目前我国农村住宅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村住宅消费信贷规模小、信贷资金不足、农民住房贷款难等致使村镇住宅建设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着资金需求远大于供给的尖锐矛盾。严重阻碍了村镇住宅建设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村镇住宅建设金融支持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的重要发展项目。

(1)当前村镇住宅金融支持机构

当前村镇金融机构,主要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大体系。中国农业银行上市以来商业化改革特点逐渐突出,许多营业网点开始逐步从农村基层撤离。农业银行转战城市已成为趋势。目前,农业银行在村镇住宅金融组织体系中主要通过相关的政策优惠,让县及以下的营业网点承担起一部分住宅政策支持作用。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利用强大的邮政网络筹措资金,网点数远超四大国有银行,成为国内网点数最多的金融机构,并且深入农村最基层。但其特点是只存不贷,所以目前并没有涉及村镇住宅的相应服务项目。

以中国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组织机构。从1996年开始与农业银行脱钩,经过三次改革后农信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唯一直面农户的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开始逐渐好转,存款贷款各项指标均充分显示了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主体地位。且随着小额信贷模式的引进,成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主体。但是目前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还仅局限于生产领域,而农村消费领域类贷款还尚属于空白区。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筹资渠道的限制,不足以保证足够的资金满足农村住宅市场的需求和资本成本的控制。

(2)村镇银行针对性金融服务。由以上分析可见,村镇住宅建设金融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毕竟在农民的各类投资消费中,建设住宅是最重要的项目。针对村镇住宅建设金融市场的现状,村镇银行可以利用发起人的资本经验、政策导向、深入基层等方面的优势,推出相应的贷款服务。

第一,针对自住型住房提供类似住房公积金的金融服务,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性贷款。

第二,针对改善型住房将住房分为进城购房、自建自修等方式改善住房的,提供市场利率的贷款。

4.外出务工人员金融服务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外出农民工对转账业务的需求就成为抓住用户的一大市场方向,村镇银行可以利用和发起银行之间的合作、利率较为自由的优势,可以提供“亲情卡”的服务项目,降低甚至免除两卡之间的相互转账的手续费。当然,由于普通借记卡小额活期存款利息本身较少,可通过在利息中扣除相应手续费的方式补贴银行运营成本。

5.农村医疗保险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一大课题,村镇银行相关农村医疗保险的服务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村镇银行通过建立医疗保险存款专户,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开设,跟家庭或个人的基本储蓄账户相关联,在缴款日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通知用户扣费情况,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村镇银行用户数量,也有助于医疗保险规模的扩大,同时解决了收保费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6.助学贷款

针对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村镇银行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但是助学贷款一般贷款利率较低,不利于村镇银行提高营业业绩。同时相对于国家政策性助学贷款申请审批问题以及到账慢的问题,村镇银行应该供一种全新的助学贷款金融产品服务。

简化审批程序和降低准入标准,提供一种类似于教育基金的金融产品,五年期或者十年期,按期存入一定的金额进入教育储蓄账户,享受教育储蓄的优惠利率,当学生上大学需要更多的资金时提供较低利率的助学贷款。

7.婚丧嫁娶、农用汽车、家电下乡等消费类贷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产业向县域地区不断转移,配合国家的政策支持,此区域将是中国今后长远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县域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5.2%,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9.8%,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49.6%。所以,村镇层次的消费将会在不久的未来迎来一个更大的释放,那么婚丧嫁娶、农用汽车、家电下乡等相对应的消费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效仿城市中已有的车贷产品,村镇银行可以推出两个档次的贷款项目,金额较大的如婚丧嫁娶、农用汽车购置等项目可以采取较高的利率,稍高的贷款条件;金额较小的家电消费等可以采取类似信用卡的方式,提供一定的免息期,鼓励农民贷款消费。刺激消费市场。

8.金融产品,如农业保险、基金项目。

随着国家支持“三农”的力度加大,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全面小康的基本实现,中国农民开始有了一定的积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农民拿到的失去土地带来的补助也让农民手中有了剩余的资金。在中国目前通胀预期较强的社会环境下,投资不单单是城市人的需要,农民也需要金融产品方面的服务。

而当前村镇金融机构如邮政储蓄、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几乎没有什么相关金融产品提供给农民。那么这就为村镇银行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通过适当的宣传手段,在村镇银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相信广大有积蓄的农民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村镇银行可以选择如农业保险、基金投资等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在营业范围内开办,根据大型银行的手续费,收取相对稍低的手续费用,来鼓励农民投资。

四、村镇银行风险控制

在根据银行基本风险控制原则的基础上,村镇银行针对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

1.抵押联保机制

(1)扩宽抵押品的范围,优化抵押品的估价。新兴的一些村镇银行已经开始创新抵押法,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农户,抵押品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房产而是在经过评估后林业产权、农机具等也可以纳入抵押品的范围。

(2)创立信用积分联保体系。在村镇行政级别上,农户贷款抵押不足或没有抵押的,要求相应村镇政府出具信用承诺函,来证明该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给村镇政府设立信用积分,当借款人能按期还款时,增加“贷款金额/村镇银行贷款基数”积分,当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时,减少“贷款金额/村镇银行贷款基数”积分,通过该政府机构积分情况,来评估其信用证明效力,评级为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信用额度。通过信用额度的大小,来相应增加或者减少贷款农户需要抵押的抵押品。

2.创建完善的审核制度

村镇银行的一大优势就是深入基层,较容易接触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借此来评估贷款风险,较为准确。

3.道德宣传

利用村镇政府的支持,宣传诚信道德,树立一种正确的借贷资金观念,鼓励农民及时还款。

五、村镇银行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

政策扶持对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作为银行金融业的新生力量,在发展初期必然存在着困难和劣势,迫切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在相关方面加以扶持。

1.较为自由的利率政策

对于村镇银行的存贷利率毋须作出硬性规定,允许各地村镇银行依据所在地区自身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自主订立,采取灵活机动的浮动利率调整机制。尤其在西南地区,更要相对提高利率优惠程度来鼓励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村镇银行发展。

2.税收方面优惠

目前来看,国家对于村镇银行在政策方面的优惠并没有给农村合作信用社的力度大,为了鼓励村镇银行的发展,可以在前期对村镇银行的所得税、营业税等各项税负采取优惠政策。如降低税率,先征后退,免税等方式。降低村镇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3.政策性鼓励

国家还可以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对于村镇银行的扶农业务进行奖励,把扶农的政策性与效益性这两个目标统一起来,提高各村镇银行的经营积极性,推动村镇银行快速健康发展。

六、其 他

其他还需要具体考虑的有村镇银行网点设置与组织形式;村镇银行成本控制及收益预测;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如就业转移、马太效应的分散、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平衡贫富差距等。这些项目还有待详细调查后给出相应的结论。

总之,村镇银行的正确发展将会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芳香、胡黠.国内外村镇银行贷款机制模式研究[J].商界,2009(11)

2 张艺良.布局县域经济 银行巨头纷纷设立村镇银行[N].证券日报,2010.6.29

3 郑兰祥.村镇银行发展初探[J].商业时代,2010

篇9

一、前言

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中,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侧重于分析河南农业发展中的投资现状,旨在充分利用河南农业方面的优势,为把河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提供建议。

二、河南农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首先,农民收入低。2011年河南省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60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6%;河南省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仅为4319.95元,仅占全国的82.7%。由此可见我省农民消费动力不足。

其次,地方财政尤其是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许多产粮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最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低。2011年河南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515.8万千瓦,仅占全国的10.8%。由此可见,财政给予农业基础器械方面的支持远远不够,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河南的有效灌溉面积比较低,利用率不高。

第二,金融支持不足。

银行体系内大量的资金投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及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526亿元和789亿元,分别增长19.1%和11.1%,分别高于全省贷款增幅10.4个和2.5个百分点。有关农业方面的金融贷款虽然高于全省贷款增幅,但是从量上来看,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第三,民间资本投入不足。

由于涉农业务风险较高、收益低,民间资本投入量明显不足,但是,农业产业化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企业,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支撑[4]。这些都对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农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快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速度。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要增加和优化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整合现有农业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同时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服务和农产品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资。

加大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要加大对河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河南布局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并在资金和用地指标上给予支持。

第二,加大金融涉农支持。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保障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要增加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投入,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植能力,扩大信贷资金投入总量。调整信贷投资结构,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断壮大信贷资金实力,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供求矛盾[5]。

完善金融组织网络,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网络覆盖面。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户个人资金需求,要加大小微金融组织建设,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村镇银行的设立,适时成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互助基金[6],满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项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大力开拓民间资本投资。

我们应该制定更多的优惠措施,如需要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费、以奖代补等形式来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农业的信心;另外,可以通过“银”、“民”合作,实现两者互补,探索集群式、联保式、关系型贷款,从而更好的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另外,我们的公司债券等功能也要运用起来,形成一个健全的投资产业链,让资金良性循环起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向深度发展。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涉农贷款;效率

一、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的文献回顾

效率在经济管理领域中指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也可以简述表达为投入和产出的一个比例关系。国内外的学者对于银行效率的含义还没有给出一个普遍的定义。对银行效率的研究是对企业效率问题的延伸,银行是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特殊企业,信贷是其基本活动,包括了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回流资金,并在该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增值。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或受阻都会影响整个过程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效率并最终阻碍其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功能效率、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个方面,其中金融功能效率强调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不足,存在严重的农村金融抑制。在市场配置效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普遍存在“外流”现象。Frank Groves(2000)认为经济转轨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金融部门对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近些年,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上,赵崇生(2007)在《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分析》一书中提出了“有效金融效率”,认为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要把理想状态下的有效金融效率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目标。

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的分析是建立经济学领域效率内涵上,包括微观的盈利效率和对外部经济主体的服务效率。现阶段农村合作银行的定位基本上市县域和农村市场,必然面临农业贷款高风险、低收益与商业化经营的矛盾。本文立足涉农贷款运行这一视角运用A农村合作银行的数据分析其经营现状以及效率问题。试图探讨农村金融长期存在自身发展与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矛盾。探讨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平衡股东回报和涉农贷款服务内外效率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服务“三农”的内在动力是本文深入探讨问题。

二、广西某农村合作银行运行现状分析

广西A农村合作银行的前身是A县农村信用社。2005年3月,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在广西全面启动,在县委、县政府和人行、银监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清产核资、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等工作,经过5年多的共同努力,在2010年3月23日广西A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1.存贷款业务存量和增量位居全县第一

自改革以来,广西A农村合作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存款业务发展较快,信贷投放增加。截至2011年12月末,全行总资产40.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65547万元,约06年的3.35倍,占全县金融机构的40.98%,全县市场增量占比为75.49%。各项贷款余额258230万元,是06年末贷款余额的3.6倍,占全县金融机构的48.6%,全县市场增量占比为56.67%,存、贷款存量、增量同样均位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一位,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涉农贷款大幅增加,但涉农产品丰富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由于国家对涉农贷款奖励的激励作用,涉农贷款由06年末的58,354万元增加至2011年末的220,849万元,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为85.52%。同时根据2010年《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针对农户和新农村建设丰富了涉农贷款的种类,但种类数量仍较少。从下表可以看出基本上集中在农户贷款上,对于农业产业链上的涉农企业缺少相应的特色信贷品种。

序号 业务种类 业务特点

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方法统一授信,不用担保,手续更少。

2 农户联保贷款 对一些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采取3至5人自愿组成联保小组,由信用社统一授信,联保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3 新农村住房贷款 通过与当地党政、土管、规划等部门的合作,对被当地政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村囤,整体推广,在授信金额及利率上都给予优惠。

4 汽车消费贷款 以农用车为主,对需要购车的农民朋友实行一站式服务;借款人能提供有效担保;

3.资产质量改善,涉农贷款风险仍高于全部贷款

四级分类不良贷款由2006年末的11508万元降到2010年10月末的6468万元,占比由15%降到3.13%;五级分类不良贷款2010年10月末余额为6520万元,占比为3.15%。但农村地区经营面以及涉农贷款面临着比非农业务更高的系统性风险。截止2011年末,涉农贷款不良比率为3.07%,高于同期的全部贷款的不良比率。实现总收入20700万元,同比增收5235万元,实现税后经营净利润4729万元。

4.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在改革的进程中,A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并在当地人行、银监部门的现场指导下,落实了各项帮扶政策,有效地支持了A行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政策落实情况如下表:

国家

帮扶

政策 保值储蓄贴补息 国家财政部对1994-1997年期间亏损的农村信用社保值贴补息140万元足额拨付到位。

税收优惠政策 已获得减征和免征税收1700万元,其中营业税减征593万元、免征企业所得税1107万元。

中行专项票据 2008年6月5日,A县联社成功兑付5243万元中央银行专项票据,为筹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政府扶持 通过加强与建规、国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土地、房产“两证”全部办妥。办证时交纳的217万元土地出让金已全额返还。

三、涉农贷款的运行与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的关系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定位就是要致力于满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同时也要实现商业化经营,获得市场发展。涉农贷款是农村合作银行的主要业务,从其角度考虑农村合作银行的效率问题既要分析农村合作银行对内的盈利效率以及对外“支农”效率。

1.涉农贷款的“支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涉农贷款的统计包含了农、林、牧、渔业,并且A县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因此用“第一产业GDP增加值”表示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增长。近五年,A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趋势线的斜率可以看出其增速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从A农村合作银行涉农贷款高速发展的态势上来看也表现其出与第一产业增速的非同步。涉农贷款大幅增加而农村资金困难并存,表明“三农”资金的效率出现了问题。

2.涉农贷款的盈利效率与股东资本回报率可能产生矛盾

目前A农村合作银行在满足“三农”资金的前提下,把资金投放到有实力、有效益、有市场的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重点支持了梧桐墅、八里街1号公馆、顺福花园、中旗哈佛、水案新城等县域优质房地产开发项目;支持同维农机修理厂、雨田汽车销售等农机经贸贷款等项目;对桂林鑫发、铁山混凝土有限公司注入急需信贷资金,大力支持八里街工业园区建设,独家推出货运汽车按揭贷款业务品种,该业务自2007年以来贷款户数已达2235户余额3.21亿元,占全行今年新增贷款的44.8%。至今没有形成一笔不良贷款,目前该项贷款每月利息收入达175万元之多,成为了信贷业务增长的新亮点。这样的投向转变也是改革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求。由于农业弱质性和农村道德体系建设的缺失使得资本显示其逐利性的特征。

由于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和地方给予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力的政策性支持,2009年出台《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对县域金融机构上你那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予以奖励,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的投放的动力,支持农业发展。本文第二部分已经列出涉农贷款的增长趋势图,财政部门建立奖励机制,弥补了涉农贷款相应的风险,2010年和2011年随涉农贷款占比的增加,资本利润率有所下降,但还没有明显显示出股东盈利和“支农”的矛盾。虽然两年的数据不能充分说明问题,但就长远发展,一旦国政策力度放缓,资本的逐利性可能就会显现,涉农贷款占比可能就不一定达到目前的占比,对地方农业的支持效率很可能会下降。

四、从涉农贷款视角提升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的建议

1.细分涉农贷款市场

涉农贷款分类广泛有农业龙头企业的大额规模资金需求和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涉农贷款产品创新,识别有效涉农金融需求,实施差别利率政策,利用各种风险缓释工具,平衡风险与收益,增前三农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2.加强对涉农贷款的风险管控

涉农贷款发放工作也遵循市场规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需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县域金融机构在增加涉农贷款投放的同时,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在客户诸如方面可以借鉴某些金融机构的“地缘信贷”模式,围绕专业市场开展熟悉的客户群,从源头上把握涉农贷款的质量。关注信贷资金的分配是否正确,能否按期收回并取得相应的利息。同时,需要完善结算渠道,有效监控涉农资金的流向,降低不良贷款率,有效控制风险,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3.完善涉农贷款政策扶持体系和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在进行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要切实对市场前景、技术方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惊醒评估,保证涉农资金的效率性。同时,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信贷政策,诸如对指定金融机构入住信贷资本金、利息补贴,建立贷款风险与信贷担保补偿基金等。科学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涉农贷款激励政策的长效机制。在农村合作银行内部需逐步建立以服务“三农”为导向内部文化,设立标准流程和操作规程、分工协作等规范化体系,对完成涉农贷款的员工采取差别化的绩效考核,调动其积极性,刺激涉农贷款运行的动力,从而实现管理系统的良性运作,达到资源的有效分配。

4.通过做优部分非农业务反哺“三农”

除了政策性的引导,从广西A农村合作银行货运汽车按揭贷款业务的盈利情况看,农村合作银行在改革的进程中可以利用某些优势非农业务满足股东盈利要求,又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尽量做到统筹兼顾,非农业务反哺涉农业务,探索出非农业务和涉农业务的结合之路,实现帕累托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笑萍.基于农贷视角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效率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03)

[2]王家传,尽快完善涉农贷款类政策扶持体系[J].中国农村金融,2010(03)

[3]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