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起源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共享服务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前言
传统时代下,电力企业财务工作多采用人工方式,但随着电网规模化发展,企业财务工作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大量纸质单据流转和发票采集工作,单纯依靠人工方式已经远远不够,不仅会出现失误,且效率非常低。而计算机、扫描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对原始凭证进行扫描,将其转变为影像文件,实现电子单据流转,且能够有效提高原始凭证信息录入工作效果。因此加强对该项技术在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网企业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现状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电力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战略,越来越关注自身内部管理工作,并积极开展集约化管理工作,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有效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发票、合同的原始凭证格式有所差别,难以达到统一标准,加之拍照资料像素、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资料上传扫描效果不明显,导致审批人员难以迅速获得审批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批进度[1]。二是相关业务审批要点不能够及时展示给审批人,增加审批工作难度,面对大量审批内容,最终导致部分审批流于形式。三是现有系统之间缺乏联系,集成度有待提升,尤其是与银行系统、税务系统及ERP核算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明显,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审批完成后自动入账等后续工作。综上来看,我国电网企业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水平并不高,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二、原始凭证电子化在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化建议及展望
1.总体设计框架
针对当前电网财务工作来看,系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电网企业要想将原始凭证电子化与共享服务中心结合到一起,应构建ERP系统为核心的原始凭证全过程管理平台。目前原始凭证已经不仅仅是发票,还包括发票、合同及料单等多方面内容。在实践中应将上述原始凭证都纳入到电子化程序当中,最大限度上提高工作有效性。
2.在线可视化审批
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积极引入电子影响扫描技术,发挥影像扫描功能、发票OCR识别功能及接口插件等,提取原始{证中的关键审核要素,以此来满足财务工作需求。具体来说,第一,认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到权限,进入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对应的操作。第二,电子影像,具备设备与模板配置、影像扫描等功能,能够对纸质票据等涉及的内容进行识别,录入到数据库当中。第三,在线可视化审批,提高审批处理效果。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实现审批自动分发,按照审批岗位及工作要求逐级审核,充分发挥审核功能[1]。根据电网企业财务工作未来发展需求,对应用进行拓展。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够对已经保存的影像资料进行添加、查询等处理。
3.数据存储与读取功能
技术是实现电子影像扫描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科学、合理选择技术非常重要。在具体设计中,用户应选择非结构化数据平台存储影像数据,并设置双向传输接口,实现数据一体化应用,在系统中实现服务共享目标。如实现原始凭证识别信息的临时存储,在ERP系统中,临时设置编码规则,为后续业务操作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信息绑定和分享,然后将已经过账的数据信息上传。
4.系统集成化
未来,电网企业以共享服务中心作为载体,将OCR扫描技术、ERP系统与银行系统、税务系统等有机整合到一起,能够实现原始凭证扫描识别、集中验审及信息智能化校对,促进企业发票管理由传统手工方向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变,使得每张发票都能够做到零差错处理,最大限度上提高原始凭证处理有效。具体系统结构如下:
第一,接入层。作为系统第一层,主要是用户接入认证和应用权限管理;
第二,应用层。该层主要完成与资产管理系统应用服务的对接,以此来提供统计监管、原始摄像等功能,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对单据进行电子化处理,使得财务业务能够符合工作要求。
第三,服务层。是指系统中公共业务组件服务,能够提供扫描、调阅及传输等服务,确保财务相关信息能够在服务中心实现共享目标,提高财务工作有效性。
第四,数据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网企业需要处理海量财务信息[2]。因此为了提高数据处理准确性和高效性,针对不同的数据,将为其设计为针对性存储库。
第五,设施层。该层主要是满足系统运行的相关硬件设施,如主机、网络及存储等。
5.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化时展与进步,原始凭证电子化管控将由业务前端固化到信息系统当中,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化目标,实现系统自动触发扫描控件,主动获取并识别影像信息[3]。同时,将凭证相关信息分发至各个部门,智能生成,创造性地构建原始凭证全业务智能化管控新模式。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电力企业现代化、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化,原始凭证电子化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因此在设计中,电网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原则,从需求角度入手,充分考虑总体框架、关键技术等环节,实现对系统合理优化,形成适合企业财务工作需求的服务中心,重视对系统之间的集成化处理,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电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德海.物资公司原始凭证电子化建设与实践――以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5,(37):31-33+37.
篇2
【摘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指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位财务部门的人员、活动、资源整合到一起,对流程进行再造,为企业集团内部的不同业务单位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打包财务服务。其目的旨在通过一种有效地运作模式解决企业财务职能的重复投入。目前,中国的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或者正着手建立自有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方面是借着信息化的飞跃,实现财务会计的转型,一方面是为进一步国际化鉴定基础。本文就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中国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注意的问题、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的影响以及共享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论述。
2016年,财政部颁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首次以官方基本指引的形式确立了管理会计在中国会计体系中的地位,作为一名企业财务人员,我认为一个企业要构建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
财务会计是企业所有业务信息的集成,而对大型企业来说,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首先,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共享中心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完成对海量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报告,不仅仅能提供财务维度的数据分析和价值预测,还能够提供企业各类经营数据的分析和报告。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实现上下级之间财务信息的共享,也可以实现财务部门与其它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使企业移动办公、异地同步处理等变得更加便捷,从而全面提高整个企业的营运管理效率,达到企业提质增效的目的。
其次,有助于实现企业标准化、流程化管理,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财务共享中心作为财务转型的“基石”,采用“会计工厂化”运作方式对过去分散、网状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和整合,从而使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点前移。采用集中完成重复性的职能业务,使企业逐步达到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经营风险控制,这是财务共享在强化集团控制功能方面的重要体现。
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关注的的问题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初要结合企业战略目标、现有的业务流程以及员工专业素养,明确建立共享中心的目标,是单一的业务财务还是兼具战略财务。同时对于共享中心与企业财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也要在建立之初就要划分清楚,职能清晰才能明确责任,保证财务工作的高效稳定运行。
建立有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关注三个重要纬度:人、流程和系统。
首先共享中心的建立带来的是财务流程、人员和组织构架的综合变化,需要专人负责,要把这些变化传达到每一个参与的员工身上,让每一位员工在变革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其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是体现共享中心价值的前提。对业务、财务相关流程应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优化,尽可能避免同类管理流程在不同子企业间的差异,为后续的业务财务一体化对接做好准备。
最后共享中心的建立需要安全完善的系统作为保障,特别是系统安全方面,共享中心掌握着大量影响市场的敏感商业模式和经营数据,保证系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将大大减少从事会计核算的财务人员的数量,但随着管理数据维度的不断精细化,财务人员应向熟悉业务并能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专业化分析的管理会计岗位转型。在满足财务共享中心人员需求外,企业主要财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去从事诸如企业财务指标预警机制、资本管理、纳税筹划、投融资项目的预测及跟踪等财务分析、风险预警性质的工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财务专业支持。财务工作不应只局限于会计核算,更应尝试通过全面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使财务人员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方向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许多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自我调整,把国际化作为价值链优化和竞争力提升的手段,而建立全球共享中心无疑是中国企业加速实现价值链转型、完成国际化拓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其次,S着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的飞速发展,未来的财务将朝着无纸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财务基础工作将被计算机所代替,但财务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的需求则会越来越多。未来的共享中心也将朝着帮助管理者决策,支持企业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向发展。
再次,随着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成熟,企业在满足自身管理需要外,还可以尝试将共享服务的应用向第三方客户拓展,使共享中心成为企业的又一个利润中心。
五、结束语
中国企业在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深入理解共享中心的理念,看清楚其可能带给企业的显性和隐性收益,同时借鉴成熟的共享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做好共享中心的规划和推进工作,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郝宇晓,余红燕.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新思维[J].首席财务官,2016(24).
篇3
运营管理,又称运行管理、营运管理或作业管理,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生产作业的产物。企业通过实施运营管理,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操作风险。因此在工业化时代,学者与企业管理者开始对运营管理日益重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在电信、电力、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服务业通过实施工厂式的集中作业模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点多面广、分散式运作模式,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运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企业,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工业革命后,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均对生产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早期代表性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流水线生产理论和及时制生产理论等。
(一)科学管理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诞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出版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 阐述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标志着运营管理理论的萌芽。但《国富论》主要研究的还是经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管理理论还缺乏系统研究。
运营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是源自泰勒等人对生产活动的研究总结而形成的《科学管理原理》。上世纪初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Taylor)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给生产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通过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运用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取得明显成效。泰勒还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规范化管理的创始人。
(二)流水线生产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重大革新
泰勒之后, 大量学者和管理人员投入到生产运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福特1913年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是运营管理理论的首次重大革新。 福特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流水装配线进行生产, 流水线生产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促进更细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接促成了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崛起, 更使的福特公司一举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
(三)人际关系说――运营管理理论的内涵扩充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Mayo)在1933年将自己从1924~1932年主持进行的“霍桑实验”结果以《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为书名发表,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人际关系学说作为泰勒管理思想的重要补充,其基本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泰勒所认为的只关心经济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利益只是次要因素,真正决定工人工作积极性的是社会交往、他人认可以及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尊重工人比只靠增加工资更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组织和社会对员工的关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学说大大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使管理重心开始由物转向人,开始重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理论广泛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之中,成为发挥员工创造性、主动性和提高生产率的源泉。
(四)运筹、及时制等相关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战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为运营管理提供了许多定量分析的工具,其中代表性的有爱德华?柏曼(Edward Bowman),罗伯特?法特(Robert Fetter)出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分析》(1957年),伯法(Belffa)出版的《现代生产管理》(1961年)。他们都注意到生产运营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排队论、仿真、线性规划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开始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人员可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RP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即MRPⅡ,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目前在MRPⅡ基础上,把办公自动化、后勤、设备维护、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电子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向更高层次的企业需求计划(ERP)方向发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自动化技术和及时制生产(JIT) 引领了运营管理的革命。JIT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多样的适合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方式,用最少库存生产最适当数量的产品,实现零缺陷生产。一些工厂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散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促进了运营管理向系统集成与高效敏捷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TQM)开始得到普及。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在建立质量体系、 开展质量认证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对全球化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已经风靡全球, 成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运营管理理论在银行业的应用
随着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兴起,运营管理理论不再只局限于生产领域运用, 而是广泛应用在服务领域,运营工业化、流程化成为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代表理论有流程再造理论、精益运营理论、共享服务理论等。
(一)流程再造理论――打造流程银行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于1990年在《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彻底放弃》一书中提出,并很快引入西方工业企业管理领域。此后哈默和美国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合著的《企业再造》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经典定义: 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 服务和速度等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性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聚焦任务转向聚焦流程,是管理理论的一大飞跃, 在整个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美国学者保罗?艾伦将流程再造理念引入银行业,提出了流程银行再造的概念:银行为了取得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显著性的改变,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为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的挑战以及适应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开始对自身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和改造,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主要业绩指标都得到明显提升。
(二)精益运营理论――改进服务质量
精益运营(Lean Operation)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以及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作业、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为特征。上世纪90年代,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方法之后,美国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其他领域,金融服务业更是广泛应用精益运营的思想。 通过实施精益运营,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并且能适应客户需求而不断变化。 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 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强灵活性、提高服务质量、 实现零缺陷等手段来确保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998年, 麦肯锡咨询师安东尼?R?葛兰德等人发表《第一国民丰田》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业在很多领域中确实与制造业有共同特征,如银行信用审批中心、呼叫中心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维计划的标准化可实现基于机器的作业如支票整理上的很大改进等。
(三)共享服务理论――实现规模运营
共享服务是“内部外包”的一种形式,能使组织通过在公司创建执行特定服务的内部独立实体来实现规模经济。典型的共享服务行动利用企业级应用和其他技术发展,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取得在诸如财务、 会计、 采购、IT和人力资源等流程上的质量改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影像技术、工作流技术和OCR识别技术在银行得到广泛应用,为银行实施集约化运营和共享服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汇丰银行自1996年开始先后在海德拉巴、班加罗尔、广州、上海和吉隆坡成立5个环球服务中心,负责全球清算、会计处理、外汇单证处理、数据资料处理、账务处理等,并延伸到按揭、信用卡、付款、投资产品及零售银行等业务。花旗银行建立多家全球交易服务中心(Global Transaction Service简称GTS),其目标是构建功能及规模灵活可变的业务数据集成中心,为全球各地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减少运营缺陷
六西格玛(6σ)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在通用电气和其他领先企业中得到发展。西格玛即希腊字母σ的译音,是一个统计学的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企业也可以用西格玛的级别来衡量流程管理方面的表现。6σ即要求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966%,次品率不超过百万分之3.4,称之为六西格玛。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六西格玛作为实现业务流程改进的有效方法,在制造业以及金融服务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发起的对制造、服务和管理过程进行新的创造,由此在减少缺陷和缩短产品周期方面得到持续的、大幅度的提高。它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
银行业通过尝试引入六西格玛管理,以改进运营和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1997年,花旗银行在业务运营中引入六西格玛方法, 以实现缺陷率降低和周期缩短, 每月回拨次数从8000次降低到1000次,外部回拨率降低了85%,信贷处理时间缩短了50%,信贷决策周期缩短了67%。2001年,美国银行启动了六西格玛管理, 运营服务质量开始逐步提升,2002年底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5%, 账务维护需求响应周期从3天降低到10分钟以内,抵押贷款从申请到结束的周期减少了15天。
三、 运营管理理论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
欧美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采用事业部的形式, 独立于各个业务条线和各级机构之外,集中提供全行性的运营服务。而我国传统的银行体制中部门银行色彩浓厚,机构层级众多,一般不设立运营管理部门, 运营服务职能主要由基层机构承担。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监管要求和客户服务诉求的提升以及运营风险管控难度的加大,传统的分散式运营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建立现代化的运营模式成为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股份制银行一般采取总行――分行――支行的三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少,管辖范围小,因此运营模式改革启动较早,如民生银行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3个区域后台处理中心,进行票据、单证处理和清算集中运营,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集中化、工作流程重新指派和IT平台升级,有力地支持了后来开始的事业部制改革。 光大银行也通过技术手段实施前后台有效分离,实现了全行后台业务的集中运营与管理。
而国有大型银行一般采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的五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多,管辖范围广,改革难度更大。但后来也陆续开展运营改革,在总、分行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 集中负责业务运营管理。 如工商银行于2006年在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成立专门的运行管理部,负责设计和管理全行业务运行流程,构建全行专业化、集约化运行管理体系和业务运营平台,并率先启动运营改革,形成“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的全新运营格局。建设银行也于2006年开始会计运营体制改革, 成立营运管理部,2008年启动前后台分离项目改革,并分别在武汉和成都成立全国性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农业银行运营改革起步稍晚,2008年成立运营管理部, 统一管理全行营业性、交易性业务及相应的后台业务,2010年将“集中作业、集中授权、集中监控”为重点的运营改革列为该行“一号工程”,力求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的现代运营管理体系。见表1。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实践来看,一般是为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将传统会计结算部门及分散在各产品部门负责的运营职能剥离,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对全行公共性操作系统、制度和流程实施改造,负责后台业务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等工作。与国际银行负责各类业务的生产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从事狭义上的运营管理。
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与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加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还将继续变革, 逐步打破过去部门银行体制的界限,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商业银行竞争与管理需要的运营模式。
一是由狭义运营转变为广义运营。 运营职能逐步拓展, 由目前负责全行公共性业务处理拓展至包括单证业务、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托管业务、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全行各类业务的集中处理, 以及客户呼叫服务、 技术设备维护、网点业务管理等职能,统一负责全行各类产品、业务的风险监控,并设立首席运营官、运营总监等高级运营管理人员, 统一负责全行的运营管理,与营销、财务一并成为银行的三大主要职能。
二是运营集约化程度更高。借助网络传输技术、工作流和影像技术, 在更高层面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 由目前一级分行、 二级分行层面设立的运营中心,转变为在全国甚至全球性的运营中心,形成独立的工厂式、流程化作业和监控模式,按照比较优势最有效率地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集约化程度更高,运营规模优势更为明显,服务能力更强,从“被动式服务”发展为“主动式管理”。
篇4
【关键词】信息生态理论 管理会计 边界重构
作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管理会计能够提供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服务的信息极为丰富,信息技术产生大数据,信息技术成为会计信息供给、应用的主导因素。管理会计是一个由信息主体、信息环境、生态信息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管理会计应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以调控管理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视角,本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边界进行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信息生态理论相关研究
Rafael Capurro(1989)首次公开提出“信息生态”概念,并运用系统联系的观点对信息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行论述。Tomas Davenport等(1997)将“信息生态学”定义为:“运用整体的观点解决组织内部由信息利用方式所产生的各个复杂问题,采取系统观点分析多种不同现象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Bonnie Nardi等(2002)将信息生态研究的重心放在人与信息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上;Brian Detlor(2001)在Tomas Davenport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包含企业员工、企业文化以及政治环境等因子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Peter Jones(2005)分析了信息人行为对信息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构建了药物研究组织的信息生态系统模型。
我国最早提出信息生态学的学者张新时院士认为,信息生态学既要具备信息科学的高科技以及信息理论的优势,又要继承并发展传统生态学理论,即成为一门利用信息技术研究生态学问题的新兴学科;陈曙(1996)将“信息生态”定义为“涉及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导整个生态系统生成、演变及发展规律的研究”;李美娣(1998)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有机整体;卢剑波等(2005)将“信息生态学”定义为“运用现代系统理论、方法以及现代计算机水平,分析并处理试验与观测的生态学信息,以发现生态学系统整体水平的规律;张福学(2002)提出,信息生态是特定区域环境内,由人、实践、价值以及技g所组成的一个系统,系统内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利用技术的人类行为;卢金荣(2007)认为,信息生态学是借助生态学理论来研究人、社会组织及信息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二)管理会计边界相关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以来,二者的性质和边界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当前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属性持有两大观点:
广义的管理会计观。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A)下设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1981),将“管理会计”定义为“是向管理当局提供关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要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应当包括诸如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编制财务报告”。广义的管理会计观将管理会计的边界延伸到包含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在内的大会计范畴。
狭义的管理会计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88)将“管理会计”表述为“是一个组织内部,为确保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承担相应的经管责任,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狭义的管理会计观将管理会计视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数据的企业内部会计,是当前学术界认可的主流观点。唐云波(1999)提出,管理会计是由决策会计和控制会计两部分组成,其中,决策会计属于信息系统,控制会计属于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相统一的系统;余恕莲等(2005)认为,管理会计是提升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信息系统;刘爱东等(2007)将管理会计的边界扩大化,认为管理会计应涵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公司理财以及审计等众多学科;冯巧根(2009)提出,现代管理会计应将供应商和销售商纳入到管理会计的边界内,即为面向供应链的管理会计,而非仅局限于单一企业;毛洪涛等(2012)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成本会计与管理、决策方法、战略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类;曹洁(2012)提出,管理会计的活动边界是受“为管理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本质限制,存在于企业组织内部经济管理的活动范围之内,即对各组织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处理、报告和评价;李振军(2014)认为,企业不能无限地扩大管理会计边界,管理会计首先应属于会计的范畴,且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应放在企业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评价方面;黄曼远(2014)认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的各环节中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只有二者的融合,才能使会计预测、决策、计划、监督等职能在同一个体系中充分发挥;许金叶等(2015)认为,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会计,与面向过去会计的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反映的是企业未来资金运动的信息,以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满足会计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吕和(2015)通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横向学科的比较,以及与战略管理会计、价值链会计的纵向边界的分析,提出管理会计的边界正由相对静止向动态变化方向发展,尽管其边界逐渐模糊,但其作为价值提升的属性不会发生变化。
目前对信息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系统、生态信息平衡等领域,而该理论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更是新兴课题。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边界研究的重点是管理会计内涵、管理会计学科以及实务边界,但仍未形成统一、明确的界定。因此,明确管理会计本质和边界,是对管理会计边界做出的全新角度研究。
二、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的管理会计本质与目标
(一)管理会计的本质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生产模式、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除企业内部产生的经营数据信息外,生产制造环节的物联网数据以及企业外部的移动互联网数据,都已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潜力财富”。传统管理会计是在静态预算基础上,对标准化财务数据信息的反馈、控制和评价。旺盛的信息数据需求刺激了管理会计的转型,促使管理会计对收集、整合复杂化的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的职能拓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尚未实现企业管理核心的更替,即企业管理的重心仍为人、财、物、产、供、销六大主题。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信息生态系统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信息人的需求,即将信息人作为整个信息生态研究的核心。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其服务对象并不应仅局限于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而是应以服务于“信息人”为核心,即管理会计应广泛地服务于企业员工、企业经营者、供销链中的消费者和供给者,以及不同行业、产业、部门等其他微观、宏观经济主体。所以,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为:立足于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以服务于“人”的核心理念,在收集、整理、存储、利用和再利用“大数据”的基础上,提供优化资源配置、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和实时决策支持等,管理服务的价值创造系统。
(二)管理会计的目标
信息生态理论将信息生态看作一个系统的存在,任何信息传播过程都应是完整的信息链,即由信源―信道―信宿形成的信息流转过程。明确管理会计的目标必须从整体和联系的角度考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与大数据的融合。当前管理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信息主体和内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传统结构化数据,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邮件、音频、视频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也逐步成为企业可利用的有价值数据信息。因此,管理会计的初级目标,是实现对信息源中有效信息的挖掘,为信息供需双方的信息互通搭建桥梁,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推进会计服务水平升级的终极目标。
三、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管理会计边界分析
(一)管理会计信息来源边界
移动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文化。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财务管理转型、价值增值方式等都受到颠覆性的冲击,对企业管理会计而言,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引导下,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创新等内容逐步贯彻到管理会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会计系统已成为管理会计体系的新常态,原有的大量低端工作方式都⒂上冉的信息化手段所替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自身经历了从数据、表格、图像的结构化数据,向文字、视频、语音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演进,大数据已成为管理会计分析最重要的资源。即会计信息的计量单位不再局限于货币单位,而需要根据具体的决策环境和现实客观需求选取(于洪鉴等,2016)。管理会计的边界界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其中最为基础性的业务工作是实现对海量信息数据的收集与整合。至此,管理会计信息的界限问题应运而来。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为解决存货高企、周转率低等经营危机,四川长虹在旗下部分门店设置室内定位系统,通过对所有无线AP的识别,将其虚拟成单独个体,并对所有个体所在的区域、停留时间以及行进路线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回传,企业利用其关注产品所在区域,并结合该门店的营销策略以及个体在行进路线中的行为,将原始数据转变为可利用性数据信息,最终实现未来产品需求的精准估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打破了管理会计信息来源的局限,从预算系统到成本系统,未来的管理会计信息将容纳企业内部经营数据、生产制造环节的物联网(感知)数据,以及企业外部互联网数据,如图(1)所示。
传统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工、延伸,具有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未来发展预测和计划制定信息的辅助作用。对企业内部经营环境而言,传统管理会计信息主要为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成本信息、业绩财务信息;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而言,传统管理会计信息还应包括客户需求信息、产品售后服务以及该环节的客户满意度信息。信息时代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现代企业开发和促进无形资产的能力,变得比投资和管理实物、有形资产的能力更为重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逐步走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规模也从大批量生产转向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
物联网旨在构建网络系统,消除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并实现企业物质设备、财务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控。对管理会计信息而言,一方面可通过物联网/感知数据获得企业智能化信息处理数据,如在企业的产品、设备等资产中嵌入RFID电子设备以实现对其自动识别,以及对企业资产在采购、生产、物流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促进管理会计智能化监督数据的汇集,实现对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管理,并通过对经营业务和事项的自动化控制,可实现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全流程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不但可以使用本企业的全部数据信息,还可通过外部移动互联网技术掌握竞争对手企业信息、政策信息、电子商务信息等,既可对货币性信息进行精准把握,又可获得更多的非货币性信息,管理会计信息边界实现了极大的丰富与扩展。
(二)管理会计职能边界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对管理会计本质的具体化,是对其内在功能的进一步阐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职能的边界也得到一定的扩展。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队伍、信息化、咨询服务的“4+1”理论框架体系,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会计学科的一项重要分支,管理会计其最基础的职能,是适时满足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信息需求,即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过程中,以信息系统的角色发挥确认、计量、记录、处理、报告和评价的作用。依据信息生态理论,管理会计信息环境即以管理会计信息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处于该生态环境中的管理会计信息生产者(主要向相关利益者提供所需信息)、管理会计信息消费者(信息需求者或使用者)以及管理会计信息传递者(原始信息处理者或间接传递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亲密关系。此外,三大信息人主体也各自同该信息环境之间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各生态因子间的关联性发展促进了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其情况如图(2)所示。
基于信息管理基本职能,管理会计又被概述为具体的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管理活动。随着企业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爆发式的信息数据在对管理会计进行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将其职能边界延伸到参与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范围,即移动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的职能是立于“信息服务”基本职能之上,延伸至对所掌握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在多维度分析后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定性与定量判断,适时调整企业业务方案与经营策略,尽可能地降低信息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所带来的经营与财务风险,提升管理会计服务水平,并形成清晰的管理会计职能边界。
(三)管理计活动边界
起源于成本管理的管理会计,经历了从“本―量―利”分析、经济批量法到目标成本管理,再到作业成本法(ABC)、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等管理会计方法的更替。而管理会计相对变化的活动范围,正是造成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变革的重要原因。目前,基于“服务于管理”的价值追求,管理会计已成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企业设计、采购、储运、生产、销售、分销、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中,管理会计仍是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界限,以信息的整合利用为手段,实现企业科学的规划与决策,以及更有效率的控制与业绩评价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是科学管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产物,科学管理的作用是标准成本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规模化定制和个性化服务成为企业运营的新型模式,这要求企业经营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细化,直接成本归集和间接成本分摊必须细化到每份订单或每一客户,并依据成本核算结果实现各运营单位工作任务的精准分配。在信息数据的支撑作用下,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逐步与管理会计活动融合,成本核算和定价决策将被纳入管理会计活动范围,实现会计的事后记录向事前交易核准转变。
此外,与财务管理类似,管理会计的核算对象也是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不论是投资决策、战略管理还是全面预算的管理会计活动,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转。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国家行动计划的施行,更唤醒了企业对高层决策分析的需求,且不同的管理者还会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非财务信息(如竞争对手信息、行政部门信息等)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比例不断增加,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边界逐渐模糊,业务财务一体化以及共享财务中心的建立,将成为财务管理走向管理会计的重要标志。
四、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最重要的特征是与大数据的融合,管理会计信息将容纳包括企业内、外部大数据的各类信息;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应当符合服务于广义“信息人”的本质特征,在收集、整理、存储、利用和再利用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源中有效信息的挖掘、加工和记录;管理会计的边界以信息为基点,在基本职能“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与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学科的逐步融合,并最终达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和推进会计服务水平升级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磊. 会计信息生态初探[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2013(4).
[2] 田春虎. 信息生态问题初探[J].情报杂志,2005(2).
[3] 刘红.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评价[J].图书馆学研究,2012(14).
[4] 卢剑波,杨京平. 信息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陈曙. 信息生态研究[J].图书与情报,1996(2).
- 上一篇:民办非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 下一篇:防欺凌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