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准则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会计准则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会计准则的认识

篇1

【关键词】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财政部2006年2月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与企业目前适用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94]财会字第25号)及1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二者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新准则不但将旧准则未做规范的问题进行了规范,而且使所得税的核算更接近其实质,反映的税赋信息与决策更相关。新准则采用资产负债法替代了原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重大改革。

一、引入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的概念

新准则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出发,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这是新准则和旧准则在基本理论上的差别。

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需要缴税的资产价值。例如:一项存货的原值为200元,已经计提跌价准备40元,账面价值160元,在未来销售过程中可以抵扣应税经济利益的成本为200元,存货的计税基础就是200元。

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可以扣税的负债价值。例如:账面金额为200万元的预收房地产业务收入,相关收入按收付实现制予以征税,未来结转时可以抵扣应税利润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0。

二、将时间性差异引申至暂时性差异

在旧准则中,多以“时间性差异”替代“暂时性差异”,并且多是从收入与费用角度阐述的。新准则摒弃了“时间性差异”的概念,引进了暂时性差异。新准则用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定义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包括在一个期间产生而在以后的一个或多个期间转回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时间性差异,也包括因为其他原因而使计税基础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同产生的差异,从而将时间性差异引申拓展至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资产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在未来年度内,当该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原因是会计上确认资产、负债时,均隐含一个重要的假设:对所确认的资产,意味着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将以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形式收回;对所确认的负债,意味着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将通过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予以清偿。因此,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经济利益的金额大于计税时该期间允许抵扣的金额,增加应交所得税,从而产生应税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将导致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时,作为费用扣除,减少应交所得税,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从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范围来看,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除了包括时间性差异,还包括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是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直接调整(如资产评估)造成的,主要有: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没有向母公司分配全部利润;重估资产而在计税时不予调整;购买法企业合并的购买成本,根据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分配计入这些可辨认资产和负债,而在计税时不做相应调整;等等。

新准则引入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并且用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定义暂时性差异,不但丰富了暂时性差异的内容,重要的是剖析了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应税暂时性差异是企业承担的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企业获得的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不是递延税款贷项或递延税款借项。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当前会计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包括所得税会计处理在内的企业财务会计视角已经由利润表观

转变到了资产负债表观,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三、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

旧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这里的债务法为损益表债务法。

应付税款法,是指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期间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所得税费用,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额。此法简便、易懂,但与会计核算原则不符。

递延法是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期间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当税率发生变动时,仍按照原税率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这导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未来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也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

债务法,是指在采用递延法处理的基础上,如果税率发生了变动,在税率变动的当期,应将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现行税率进行调整,使之能真正反映未来预付或应付税款。现行债务法为收益表债务法,虽较之递延法合理,但由于是基于时间性差异的分析调整进行会计处理,秉承的是收入费用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是采用倒挤的方式,而不是按照资产、负债的定义出发进行相应的确认和计量,也不符合严格的资产、负债定义。

新准则摒弃了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认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资产或负债,应为企业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账面价值,如果未来税款的支付额大于或小于这种收回或清偿的结果,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表现为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余额,然后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余额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初余额,倒挤出递延税款的当期发生额,最后推出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末余额为累计暂时性差异与相应的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税率的乘积,这个乘积即使在未来税率变动时,也能代表真正的资产或负债。由此可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由资产负债表项目推出利润表项目,用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即经济收益。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对象主要是暂时性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能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可处理所有的暂时性差异。而收益表债务法核算的对象主要是时间性差异,强调的是差异的形成和转回,揭示的是某个时期内存在的此类差异,可计算当期的影响,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无法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两种方法比较而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观为指导,旨在真实体现资产(或负债)未来可收回金额,真实、公允地反映资产和负债未来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的现金流量,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当前正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造,企业重组、合并事件定会大量发生,资产评估等业务越来越多,必将对所得税产生重大影响,时间性差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已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要求。新准则引入暂时性差异概念并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但核算了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的全部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而且真实地反映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本质。在信息的披露上,将所得税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符合配比原则;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与当期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分开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反映为资产或负债,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四、谨慎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新准则设定了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上限。第13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第20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可见,新准则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只有预计未来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以进行调整,保证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 陈亮:解析《所得税会计准则》[J].会计之友,2006(27).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许善达、盖地:所得税会计[M].大连出版社,2005.

篇2

一、对新会计准则的几点认识

(一)系统性

2006年的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会计准则体系自身的系统性。自1993年实施“两则”“两制”以来,迄今已经走过13个年头,我国会计准则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实施,到《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推行实施,使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针对某项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规范,到形成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系列规范经济业务的会计标准。这些会计准则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会计准则缺乏系统性,甚至与实施该项会计准则前后的其他会计准则等规范性制度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2006年2月15日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管理要求,对会计准则体例、准则规定、准则分类和编号等诸多方面已经尽可能系统化,基本做到科学规范。第二,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基本形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到《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到部门规章,到会计准则,基本上形成了适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工作的如下规范体系。

(二)国际趋同与中国特色并存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与国际通行的制度尚有较大差异。为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各方人士前后历经三年砥砺终于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正如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联合国国际会计标准专家工作组第22届会议上所说的那样,这套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许多会计准则的实质内容已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如关于金融资产的四项分类与相应计量,源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变以往表外披露为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可以采用套期会计方法,但必须满足严格的前提条件等等。

但是,趋同不等于相同,实际上,不可能所有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完全相同。由于各国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管理要求不同,甚至法律模式不同等各种要素的差别,一味强求会计准则体系国际化,否定会计准则国家化是不现实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在关联方交易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上,保持了“中国特色”。而且,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从项目的名称、体例和内容上,也不完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一一对应。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通常由引言、目标、范围、定义、规范的主要内容、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等部分组成。而我国的法律法规通常采用“章节”架构和“条款”式行文结构。两者显然不尽相同。甚至,在会计准则条款语言表述上按照中国语言习惯表述,使之中国化和通俗化,便于理解、操作和执行。

(三)变革

新建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影响广泛,规范性强,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方面的许多空白。与现行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中国目前的会计规定和实务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将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新会计准则中出现的一些主要变化,值得投资者进行密切关注。

1.在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要素的计量两个方面,新基本准则出现了较大变化。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

2. 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变化,则主要体现在存货管理办法等变革中。

其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 “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其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冲回,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再也没有机会浮出水面。其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照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因此,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

3. 在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等也发生了变革。 其一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统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其二是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须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其三是金融工具准则的变革。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这些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则首当其冲。例如,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

二、有关企业应对新会计准则的措施探讨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同志在新会计准则颁布时曾明确表示,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有关单位要切实抓好宣传培训工作,把宣传培训、学习贯彻两大准则体系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组织财务骨干学习新准则,做好贯彻执行新准则的准备工作;二是运用和实施好新的会计准则;三是对因实施新会计准则给各项资产、利润等项目带来的变化实现顺利衔接和对接;四是运用新会计准则尽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五是充分估计新会计准则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六是把握新准则与现行国家有关经济法律的衔接及其相互影响;七是正确理解新会计准则,运用新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八是了解新准则体系对现代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笔者认为,应对新会计准则,企业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吃透新会计准则,积极转变会计思维,结合指南,抓好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工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由于新旧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了解、掌握并吃透新会计准则,特别是其中与现行准则发生差异的地方,就成了当务之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伟曾指出:会计准则的变化顺应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也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首先,需要会计人员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这将直接增加商业银行进行会计核算的难度。其次,需要具备较高风险管理水平。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求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三,需要增加投资,改进内部系统和程序,使其能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第四,当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时,需要利用其它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操作上比较困难。第五,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逐步学习、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并了解由此对银行财务会计核算可能产生的影响。

再过一段时间,财政部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即将出台,指南将对准则的立项经过、制定背景、主要反馈意见、主要分歧、官方态度、决断依据等准则制定中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解释,企业应密切关注指南的动向,并及时结合指南进行学习,相信会对新准则的实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必须辩证地看待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应,不应该仅从某一个或某些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中去寻找投机机会。正如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所言,“新准则体系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显然,作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企业,其与诸多市场发生关系的基础在于信息交流。笔者曾将现代企业本质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就资本市场而言,现代企业所承担的财务资本成本与企业证券交易透明度与信息揭示制度高度正相关;同样,企业获取的其他生产要素价值的价格表现也与对外披露的信息相关。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与市场中的企业互动。企业应该变被动等待2007年1月1日的到来为积极主动地筹备实施该套新准则体系。主动分析新会计准则对自身产生的利弊影响,主动出击。明确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积极转变会计思维,认真思索如何将新准则真正“嵌入”到企业的财务报告流程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二)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和审计从业人员

在实际工作中,广大会计和审计人员是整个财务报告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他们对于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将直接影响到新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鉴于在我国国情下,广大会计审计从业人员有着职业素质良莠不齐的特点,可能会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而另一方面,本土会计企业目前要阻止训练有素的员工被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挖走很困难。中国近年来已将焦点集中在教育上,但许多审计师都很年轻而且缺乏经验,这也将增加会计报告中不正当行为的风险。因此,加大对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培养,防止人才流失,也是当前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新准则的,会计人员由遵循制度变为了遵循准则,行政性的指令淡化了,对自我约束的要求强化了;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呈现出简单与复杂并存、灵活性与合理性并存的特点,准则本身简化、灵活了,但确认、判断复杂了,要做到合理、符合极不容易,灵活性给会计人员出了很大的难题。这些都使得广大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任务迫在眉睫。提高素质,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增强技术素质,熟悉和掌握新会计准则的相关条款和具体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其树立国际先进的现代化财务理念,公正廉洁,做好账,管好账,让财务更好地为企业和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篇3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意义;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为完善财税政策,打造以资金支持、减费减免、公共服务等内容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小企业发展财税政策体系。2011年10月8日,财政部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由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份准则严格界定了大中小企业,规范了企业标准的适用性,对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余报告行为重新做了规范。相较财政部2004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有许多变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落实需要一个过程,许多小企业在实施准则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一、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

实施《小企业准则》存在必要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能够对小企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指引小企业集聚发展,增强小企业管理水平,为了促进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必然要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时代在发展,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余小企业自身业务的要求,为完善企业会计的标准体系,必然要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我国的大型企业拥有统一且崭新的会计制度,而我国小企业使用的会计制度参差不齐,部分小企业使用企业会计制度,部分小企业使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了使各类企业都拥有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整体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必然要实施《小企业准则》。

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意义深刻。由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我国税务部门对一部分小企业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如果小企业可以建账核算自己应纳税所得额,将享受国家20%的优惠税率,很多小企业都无法享受优惠,这导致了同类型企业税负的不平等。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能够统一核算制度。我国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最突出的就是融资困难,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可以让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在制度上缓解融资困难的影响。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A.小企业会计业务不规范。大部分的小企业把管理和利润看的很重,忽略了核算、监督的重要性,许多小企业都没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这种情况下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于在没打地基的地方盖房子,怎么盖怎么不牢靠。

B.小企业的领导未能全面的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一般为独资企业,管理的好坏一般直接与领导相关,相当多的小企业领导未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做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未能认识到准则对企业发展的好处,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应付《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这必将给实施造成困难。

2.缺乏科学的处罚机制

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一般是由企业管理者、税务人员与银行信贷机构使用的,正确计算税收,准时纳税,免于罚款是多数企业的企业领导们较为重视的问题,但针对执行会计准则的惩罚现在还很罕见,没有强制措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很容易在小企业遭拒。

3.没有完善的培训传导机制

《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全国各地都针对准则进行了培训,可培训的覆盖范围仍旧不够,我国仍旧有多数小企业没有接受相关的培训。除此之外,近年来,各级各类财经会计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多为《企业会计准则》,未涉及到《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人员对此制度可能还不熟悉,故弃之不用。

三、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途径

1.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小企业领导未能全面准确的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对更多的小企业领导进行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让企业领导在企业内部组织认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并多组织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讨论会,引导小企业的领导与财务人员参与讨论交流,使更多小企业的领导和企业财务人员都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各地准则推行情况做一个调查,选取成功的案例给其他地区借鉴。

2.加强贯彻和执行的力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许多困难,但必须要让所有小企业认识到,准则的实施是必然的,准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甚至是有利无弊的,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给予未执行准则或消极执行准则的企业适当的惩罚,让小企业开始重视《小企业会计准则》,再逐步由强制执行过渡到自愿实施。

3.提升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与有资历,业务水平相对高的会计人员配合,建立小企业岗位责任制,建立并完善小企业的财务工作制度,使企业内所有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权利与目标,对不同岗位进行定期考核,实施轮岗制等制度,并通过对财会法规的组织学习,鼓励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参与各类职称考试,提高业务水平,最终使企业的会计机构得到完善,能够符合《小企业准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10)

篇4

经济发展为一国发展之根本。古人谓之经济学乃济世之大学,其理甚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计之演进源远流长,而今蔚然已成经济学一重要分支。以历史的眼光看,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文明水平越高,会计方法就越精湛,随着社会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强,会计信息促进或妨碍经济发展的能力也相应增强。

经济发展对会计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会计规则在这里是一般性的说法,用现在的术语,称会计准则也许更为恰当。但世界范围内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之历史并不长,为避免岐义,此处使用会计规则这一术语。不难发现,整部会计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说明经济发展对会计规则影响的历史,下面是其中两个典型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没有形成复杂的、社会化的工业生产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因此,早期的会计规则是很粗糙的,缺乏内容稳定、自成体系的理论支持。工场手工业发展一定程序以后,为过渡到机器化大生产积累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为了追求更有效率的商品生产,大众化的需求迅速膨胀,从而引发了对人类历史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业革命。从此,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从简单的商品买卖或手工加工,转向复杂的、以机器化大生产为主的工业品的生产、制度活动,工业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

工业革命对会计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工业革命以后,企业规模明显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批量生产开始出现,导致固定资产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增加,由此发展了折旧会计。随着管理当局对生产成本和存货计价信息需求的增长,成本会计系统得以诞生。由于资本需求的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进一步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企业会计除了向管理当局提供有关信息以外,还要向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者报告企业财务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原先主要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也日益成为股东、债权人和政府部门之需要。同时,业主投入资本的收回与其投资收益开始有了明确的区分。所有这一切,对会计上的资产计价、收益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观念成为大型制造企业实务处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会计学从传统的复式薄记演变为一门科学所迈出的关键一步。

第二个例子是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一般是指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现货市场上一种或多种资产或资产指数的价值。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进行衍生金融交易,这是一种很复杂的金融交易和投资手段,需要对利率、汇率等因素的变运趋势作出预测,其主要目的不是用于资金借贷,而是用于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即用于保值或投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搏大"的特点,高利润和高风险并存,因而受到世界金融市场的普遍关注。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发展很快,品种越来越多,交易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未能对衍生金融交易加以有效地监管,致使发生了一系列巨额亏损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的倒闭。

巴林银行的倒闭,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客观地说,会计因未能及时披露衍生金融交易后潜在的巨大风险,负有一定的责任。然而,按照传统的会计理论,资产和负债这两个要素都是立足于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且在未来期间又必定有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入和流出。在原来的会计规则下,像衍生金融工具这一类合约显然是不符合定义的,无法在会计上进行确认,更谈不上计量。近年发生了一系列衍生金融交易巨额亏损案以后,各国会计界(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纷纷开始重视并着后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继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后,又将有关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其第105号、107号、115号和119号等《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对金融工具问题作了规定。虽然至今止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但也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规则的影响。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规则将日趋复杂。现在,会计规则基本已经以会计准则的形式稳定下来。会计从单式薄记到复式簿记,进而发展为今天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国内资本市场扩张很快,国际经济交流目益增多。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会计准则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血缘关系,时刻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敏锐观察新出现的经济现象,及时提出会计对策,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二、关于会计准则的性质和目标

正确认识会计准则的的性质和目标,对制定会计准则是非常有益的。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我们认识会计准则的性质和目标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首先,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性规范,其规范对象主要是会计实务。美国两位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在1940年曾提出,会计准则是检验实务的标准和改良未来实务的指南,它是有序、系统、内在一致的,应能与可观察的客观事物相吻合。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其合理性。承认会计准则的技术性,就意味着应努力追求在技术上达到完善的准则,为此应建立一个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也称概念结构),用以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制定。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和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组织,也相继制定出各自的概念结构。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1993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实际上已部分地充当了概念结构的角色。

其次,会计准则旨在使企业提供相关可靠、清晰可比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是整个会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会计准则的主要目标是和会计目标一致的,并应服从于会计目标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的典型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其所的六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对会计目标的论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观点,目前已为许多国家所接受,也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会计准则的最终目的确良显了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现分配。正是在这里,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目标融为一致。如上所述,会计准则是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会计报告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种规范,以促进经济主体提供相关可靠、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可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包括各类经济主体,还包括千千万万的人个投资者和潜在的个人投资者。从理论上说,如果每一个人和每一经济主体都作出了对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经济决策,就意味着全社会作出了最合理的经济决策,就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分配。具体地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其他情况良好,就相对容易吸引外界的资金投入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反之,若企业经营不善,在筹资时就可能遇到一些困难。换言之,从社会的眼光看,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资源流向社会效益好的企业。可见,会计信息的作用是很大的,相应地会计责任也很重,因为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建立一套良好的会计准则是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会计准则时,不但要在专业上进行细致地研究,更要站在社会的高度,时刻想到肩负的责任,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最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政治程序。由于会计信息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因此,制定会计准则时就不能不考虑其宏观效应。政府要监控经济的运行,会计是一重要手段。综观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无一不是如此。以美国为例,其会计准则虽然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但证券交易委员会仍保留最后的监督权和否决权。在美国国会的压迫下,证券交易委员会曾行使过两次否决权,一次是否决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2号意见书有关投资税收减免的会计处理准则,迫使其重新第4号意见书;另一次是否决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处理准则。

政府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施加政治影响,是有理论依据的。极端地说,如果自由放任的市场环境,能自动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财富的最大增长,实行政府管制自然就没有发要。但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自由放任的市场不但不会自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反而可能造成极大的浪费。1929-1933年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就是一个深刻的例证。可见,为了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和秩序,由政府出面加强管理制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政府通过会计准则,可对会计信息的提供进行管制,以配合其宏观政策的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准则已构成政府法规、制度的一部分。

三、建设我国的会计准则需要提高几点认识

建设一套什么样的会计准则,认识是根本。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会计准则的关键阶段,尤其需要我们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认识,推动会计准则的发展。

篇5

会计准则是一个外来词。同时传进来的还有会计标准、会计原则这些词。中国会计文献中出现会计准则、会计原则这些提法,就笔者所见,比较早的,当属解放前出版的潘序伦先生所译《公司会计准则导论》和潘兆申先生所译《会计原则述要》(均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发行)。直到改革开放前夕,人们在提到、或在课堂上讲到会计准则、会计原则这些词时,也总是把他作为西方国家的会计现象来对待和介绍的。改革开放以后,会计学者在会计研究中开始提及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标准等概念,并开始思考中国的会计准则问题。当时的普遍看法是,会计准则是一种指导原则,是用于指导会计核算、制定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思想。也就是说,它不是会计制度本身。

基于以上理解,有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会计准则所应包括的具体内容。有的认为,会计准则"应包括(1)实事求是;(2)集中统一;(3)及时反馈;(4)系统完整;(5)民主理财;(6)开源节流;(7)统筹兼顾;(8)内部牵制。"(孙文超《关于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原则的浅见》,《财会通讯》)1983年第10期)。有些学者进一步认为,这样概括的会计准则并不都是会计所固有的,有的原则实际上所有经济活动都应具有的。所谓的会计准则,应当是会计所固有的。据此,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会计准则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特点的会计准则,如:社会性、统一性;另一类是各种经济形态都存在的会计准则,如:会计主体、历史成本、稳健、配比。"(孔祥祯《略论社会主义企业的会计准则》,《财会通讯》1984年第3期)。还有的认为"会计准则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准则,比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实际成本、收入确认、配比;另一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比如,统一性、计划性、政策性。"(李柏林《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会计准则》,《江西会计》1984年第6期)。

也有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的规范,即,它不仅仅是指导会计核算或会计制度的原则,它就是规范本身。如有的认为,会计准则"表达了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才符合人们对它的要求,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而它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娄尔行、石成岳、裴静之《会计的任务、假设、概念和原则》,《会计研究》1983年第2期)。又如,"会计准则就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即,就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作出规定,为各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提供规范。"(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年)。以上定义更强调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这一提法目前更为广泛一些。但是也还有一些问题。主要是,从政府对会计的管理来说,涉及的东西是相当广泛的,他们并不都是会计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定义就显得太宽泛了一些。准确地说,会计准则是关于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其中,确认是指对某一种经济业务加以分析判断,是否已经引起了资源和义务的增减变动,从而认定是否能够加以记录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计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资源和义务的增减变动以什么样的金额加以记录和列示;记录是指用什么账户和程序加以记录;报告是对账户记录进行整理,确定列报内容和方式。将会计准则定义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就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会计准则的内涵,也使得会计准则与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区别开来。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所规范的内容大体上是对记录和报表编制这两个环节的规范,没有或者很少规范确认和计量这两个环节。

正如前面提到的,80年代初期,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标准这些概念是混用的。有些同志曾经提出,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标准属于不同层次。会计原则属于较为抽象的层次,高度概括,起指导作用;会计准则属于中间层次,属于具体的原则;而会计标准是较为具体的,直接指导会计核算实务。这与美国早期accounting principles,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practices 等词混用、也曾经探讨各词之间的关系,相当类似。记得1989年1月,在上海金山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的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赞成统一采用会计准则一词。从此结束了名词上的争论,开始广泛采用会计准则这个概念进行会计研究和政策设计。

二、会计准则的性质

会计准则的性质这个命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什么,主要是给会计准则定位。

80年代初,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有多种表述。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是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从会计准则以理论为指导、用以指导和规范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它始终并没有说明会计准则到底是什么,既然是桥梁,就既不是理论,又不是实务,它到底是什么呢?它没有回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实务在理论上的概括"。从字面上看,它实际上认为会计准则是理论。因为对实务进行理论上的概括,还是理论。显然,讲会计准则是理论,是无法让人接受的。这个观点还可以作另一种理解,即,会计准则即便不是,也是按照理论的原则制定出来的。确实,会计准则的较高境界是按照理论进行推演,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确实作出了许多努力,使会计准则服从理论上的要求,而避免成为政治较量的结果。但实际情况是,在许多国家,会计准则是不同利益之间政治较量的结果,在另一些国家,会计准则是对各种经济后果和政治后果进行估量后作出的选择。因此,说会计准则是理论推演的结果也是不符合当今会计准则的现实的。也有同志认为,"西方的会计原则产生于审计的直接需要,他们的会计原则实际上就是审计原则"。从西方会计准则起源看,情况恰恰是这样,因为会计原则几乎都是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服务的。但作为对会计准则的定位,显然是不够的。

会计准则作为一个体系和人类实践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概括,目前可能不好定于一答。就目前能够认识到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

从会计准则的形成和实际应用看,可以把会计准则看作是一种行政规范。在中国,会计准则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是行政法规的一部分,属于《会计法》所指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作为法律制度的一部分,会计准则属于上层建筑,它产生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从会计准则所达到的经济后果看,会计准则是一个分配标准。从实际过程来看,会计准则所解决的问题是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但究其实质,实际上一种分配标准,执行全社会总产品的确认职能和分配职能,比如,收入确认标准解决的是总产品的总量边界,固定资产折旧标准和存货计价标准解决的是总产品中的C的数量边界,有关人工工资的确认和计量解决的是总产品中V的数量边界。所以,会计准则搞不好,社会产品的计算以及分配都会失之紊乱。这已为我们的财务会计实践所证实。

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新理论对会计准则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对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会计准则的本质,开阔了思路。

篇6

一、会计准则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一)会计准则性质的契约观契约理论的兴起,使得很多学者利用契约观点和契约思想来揭示某些经济现象,站在契约角度,会计准则的性质可综述为: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合约、会计准则是一种经济合约或会计准则是一种政治合约,这也是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关于会计准则性质研究的观点。站在契约理论角度,每一种会计准则契约观点都能找到很多理论支持者,但这些契约观又各执一词,仍然使会计准则性质得不到统一。郭敏(2006)站在契约论角度把会计准则看成是一种集技术契约、经济契约和政治契约于一体的契约混成体,是对会计准则性质研究的一大贡献,但由于没有提出在这个混成体中各种契约的重要程度排列顺序,也没有用一个新的术语来统驭各契约观,限制了其实践应用。

(二)会计准则性质的经济机制观谢诗芬、彭玉龙(2003)将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归纳为“技术观”和“非技术观”两大类。“技术观”强调客观性,“非技术观”强调社会经济性,涵盖了“经济后果观”和“政治程序观”。这种观点分类的减少更有助于对会计准则性质统一的研究。他们后来又提出了“经济机制观”,认为会计准则本质上是政府用来保护外部投资者信息产权,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发展的一种经济机制。这种观点既具有“技术观”目标明确,便于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优点,又兼“非技术观”对各相关利益集团冲突的考虑,也具现实可行性。该观点的贡献就在于真正统一了会计准则性质的属性,会计准则属性的唯一性有利于对会计准则目的、职能等的研究,同时,该观点极大程度坚持了会计的“决策有用”性。但该观点具有明显不足:(1)该观点特别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是以民间组织机构为主体的情况。同时在“规则为基础”和“原则为基础”尚无定论的情况下,“规则为基础”的倾向使其推广有一定难度。(2)该观点坚持认为“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营者总有违反会计规则的动机”,因此准则的机制制定别强调对投资者的保护,忽略了准则执行者的经济利益,尽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但其目的也只是“保证会计准则所确定的会计规则不致受到经营者的抵触”。这种立场不一定能使会计准则的目的真正实现,因为“有激励就有寻租,有约束就有道德风险”。

(三)会计准则性质的公共合约观谢德仁从解决“剩余计量障论”出发,认为会计理论是广义企业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会计准则产生的原因,认为会计准则本质上是,一份公共合约,该观点认为“之所以需要一份公共合约是因为契约各方通过签订私人契约来约定会计规则交易费用太高,因此参与各方以隐含的方式委托代表各方共同利益的政府制定一份规范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即会计准则”。刘峰(2000)从制度变迁角度考察了会计准则与交易费用之间的关系,借用制度分析中的分类方法,他将会计准则描述成一项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刘峰的观点本质上同谢德仁相同,都是基于交易费用角度。他们的贡献在于引入交易费用理论给“经济后果观”与“政治程序观”提供一个根本的理论支持,也使两者更有逻辑地融为一体。但交易费用本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兼有难以计量的特性,用交易费用最小化作为目标仍难以给会计准则的制定以直接指导。况且由于交易费用难以量化的特征,并没有确证表明会计准则降低了交易费用;此外,该观点对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的规范记录、披露等即技术性的需要没有提供说明。

(四)会计准则性质的产权制度观基于产权理论的观点,毛洪涛、张正勇(2008)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产权效率和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产权制度。”其理论贡献在于:从产权的视角对会计准则性质进行研究能够开阔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同时,也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比如其建议“会计准则制定应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来降低因产权各方力量不均衡所招致的负面影响,尽量保护各产权主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准则产权的不清晰性并提高其公正性和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取产权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最终认可。”这对现实准则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五)会计准则性质的博弈均衡观宋英慧(2005)站在博弈论观点认为,“会计准则本质是产权利益主体为了保护各自的产权利益进行重复博弈而自发演进形成的结果,即博弈均衡规则。”该观点是在分析了会计准则演进过程后得出的结论,其贡献在于强调了会计准则本质兼具经济后果和政治程序的性质,并且论证中也体现了会计准则的规范性。其结论“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的制定采取冷漠的态度,这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缺乏管理当局的博弈,带来了会计准则缺乏自我实施机制的问题,从而加大了会计造假的空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不足之处在于只是强调会计准则性质是最终的博弈均衡,博弈的具体过程如何则没有明示,对具体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缺乏可操作性。

在现有文献基础上,笔者认为通过引入契约理论研究会计准则性质是较为全面的视角,因此本文也站在契约角度来分析会计准则性质。

二、社会契约分析

(一)契约分析所谓契约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对交易各方权利、义务进行规制的一种制度装置,有了商品的存在,契约的出现就有了可能,契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契约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契约使用源远流长,古文献中与契约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内容很多:据史料记载,我国尚有许多少数民族使用的契约形式叫做判书,是原始社会末期比较普遍采用的契约形式。西周至两汉时期,已用文字书写契约,这时契约的形式比原始社会所使用的判书有很大的进步,此时契约的形式因用途不同分为三种:借贷契约用傅别、买卖契约用质剂、授予牧受契约用书契。古人对书契的描述为“书契‘…’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此番描述已与现代所

描述的合同有相同之处。魏晋以后,纸契的使用日广,判书也起了变化,“傅别、质剂之制”逐渐不用,合同形式在产生发展,合同形式脱胎于书契,又吸收傅别之长,发展而来。另外在契约发展过程中,官府为了保障人们合法的权利,消除财产等纠纷,维持社会秩序,很重视契约的内容书写和形式制作,契约开始日益规范化。

当前,人们对契约的认知又有了极大地拓展,从而使契约理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很多理论研究和实践人员均站在契约的角度来看待已有问题,以期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二)社会契约分析契约是两人以上相互间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契约的效力只作用于个别契约参与人而不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样的契约可以称为私人契约。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尤其是当自然状态中,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时,卢梭(1762)认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叉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共同体的约定,即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因此,社会契约的一个特征应是关于一个共同体的合约,是一种公共合约,体现人类生产活动的普遍约束性。

卢梭(1762)同时认为,“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有了这个契约,“人类就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从本能状态进入道德和公义状态。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是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得到的一切东西的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卢梭,1762)”由于卢梭的政治意图,他所谈到的社会契约后来有了代表政府或公共意志的特点,但从其对社会契约的初始描述,很明显呈现出来社会契约与自然相对立的色彩,是反映人类所特有的包括各种经济、政治活动及行为规范等在内的一种制度装置。总之,社会契约的另一个特征应是反映人类生产活动的非自然性。

三、会计准则的社会契约分析

(一)会计的契约分析契约论认为,“企业是若干契约的耦合体”,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缔约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会计作为企业契约耦合体的内部游戏规则,可以确定企业组织内部火的权利,明确人业绩的评判标准及其报酬支付方式,从而成为企业整体契约机制的核心内容。因此,会计契约不仅是企业总体契约结构的重要组成,也是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主体,在企业契约耦合体中居中心地位。

(二)会计准则的社会契约分析依照契约论的观点,从会计本质到会计核算对象、目的、过程和结果,都体现着某种程度的契约属性。而会计准则在这些契约的事前制定、事中监督和事后反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因此会计准则构成了会计契约的主体,规定了企业契约参与主体的行为约束和利益分享边界。无论是我国以政府为主导出台还是西方国家以民间组织为主导颁布,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契约机制,约定了所有有关会计主体在反映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各种规则,其约束对象均具有普遍性。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合约,体现人类会计活动的普遍约束性。

站在契约论角度,郭敏(2006)认为“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会计主体行为的制度装置,实际上是各利益相关者彼此争斗和相互妥协的产物,是经过某种程度充分协商而形成的社会合约,即社会契约。”虽然,按照契约论可将会计准则性质分为技术契约、经济契约和政治契约,但郭敏(2006)认为“会计准则不仅说明具有技术性,更说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契约各方相互博弈的过程。”契约博弈过程决定了会计准则的技术特点,因此会计准则应该是“社会的技术契约”。同时又提出“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配置手段,天然带有一定的经济性,但对这一手段进行规范则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加以完成,因而会计准则最终又体现着一定的政治性。由此会计准则实质是企业内外各主体通过谈判而达成的有关会计具体规定的一份约定,是与有关利益体进行博弈的结果,其制定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是一种‘社会的政治契约’。”此外,葛家澍(2006)认为,“在西方社会中,经济和政治是一组很难区分的概念。经济人为了实现自身的目的,往往会利用政治手段。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区分会计准则的经济性层面与政治性层面,意义不大”。事实上,尽管有会计准则是经济合约的观点,但主要是为了研究会计寻租,站在契约角度,会计准则仍然是公司契约各方互相斗争的一个结果,是各方相互妥协的产物,由于其能带来经济后果也就具有了经济契约属性,因此会计准则实质也是一种“社会的经济契约”。总之,基于契约论视角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分析,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契约、经济契约和政治契约的混成体,(郭敏,2006)”其制定过程也就是一份契约的签订过程,是契约各方相互博弈的过程。会计准则是人类社会多方参与博弈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会计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行为规范及各种经济、政治活动的综合表现,会计准则体现了人类会计活动的非自然性。

会计准则具有的普遍约束性和非自然性说明了会计准则的社会契约属性。站在社会契约属性的高度研究会计准则性质,凸显会计准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会计活动关系,屏蔽了关于会计准则中技术规范、经济后果及政治活动孰更为重要的争论,避免了会计准则的契约属性之争,使得会计准则契约属性的研究趋于统一,有利于会计准则更深层次的研究。

四、会计准则社会契约属性启示

(一)会计准则契约属性的唯一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目的的唯一性契约的目的是出现帕累托最优,社会契约的目的就是出现签订契约的社会参与方帕累托最优,由此,会计准则目的就不能仅仅站在某一个具体契约属性来说明,会计准则目的不仅仅为了技术层面规范会计程序、不仅仅为某个或某些集团带来经济后果,而是一个综合会计准则各参与方的帕累托最优。目前会计准则制定尤其是要给会计执行者及监督者以充分的参与空间以表达他们的立场,真正体现会计准则的社会契约属性,真正实现会计准则社会参与方帕累托最优。

(二)会计准则社会参与方对会计准则性质认识不够使得会计准则的效果没有达到最佳吴联生(2005)在调查企业经营者、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作为债权人的银行、职工和社会公众等时,得出如下结论: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经济后果性的认识不够。只有会计准则社会参与方充分认识会计准则的性质并按社会契约规律行动起来,才能有可能进行“社会契约帕累托改进”,也才有可能真正发挥会计准则的经济、政治包括技术规范等功能。

篇7

【关键词】 现行会计准则; 薪酬管理; 职工薪酬; 股份支付; 企业年金基金

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比较,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战略性,人们从观念上也越来越认识到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最主要资源之一是人力资源。而作为人力资源重要战略管理工具的薪酬管理,在与企业战略联结、激发员工积极性、培植企业文化和发展员工能力等方面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现行会计准则涉及的薪酬管理的内容

在深入探讨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薪酬管理之前,我们必须先清楚了解有关薪酬管理的基本问题。现在通过三大点来进行具体了解。

(一)薪酬

现代企业更注重其中的无形报酬,包括对员工的尊重、发展机会和对员工做出贡献的承认,它不同于有形报酬在员工做出贡献后把钱扔给员工了事,它更注重培养员工的满足感从而能消除有形报酬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总而言之,薪酬就是指雇员由于雇佣关系的存在而获得的各种报酬。现代人力资源教科书中普遍认为薪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直接经济报酬(主要由工资、薪水、奖金、佣金和红利等形式支付的薪酬)和间接经济报酬(雇主支付的保险、廉价住房、带薪休假等福利)。

(二)薪酬管理

所谓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构成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后不断予以完善。

(三)现行会计准则涉及的薪酬管理内容

2006年2月中国财政部颁布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至此,我国又朝会计准则国际化方向迈进了一步。现行会计准则涉及的薪酬管理内容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职工薪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简称“股份支付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简称“企业年金基金准则”)。

二、现行会计准则下薪酬管理的变化

现行会计准则多方位、多角度地规范了会计的内容,丰富了薪酬管理的内容与方式,这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进行薪酬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6年的会计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八项内容,并说明其中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如此明确的定义在会计准则中尚数首次。定义的明确使得企业在薪酬管理时更规范化和明晰化。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对薪酬管理会计问题一直都十分关注,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现使得薪酬管理会计有了明确的依据。但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新准则在运行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显现出了其中潜伏的问题,这导致很多企业的薪酬管理会计不是很合理。

(一)职工薪酬中存在的问题――披露信息不够详细

国际会计准则IAS19不要求对短期雇员福利和其他长期雇员福利作出特定披露。但对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权益计酬福利的披露分别做了规定。与之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披露的范围要比IAS19更广一些,但是不够详细。

(二)股份支付中存在的问题

股份支付是新形势下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而如何有效应用股份支付,不仅存在观念问题,也同样存在应用上的技术问题。并且,股份支付从2010年开始被纳入会计师考试大纲,有必要作相关研究。

(三)公允价值计量困难,估值模型难以选择

根据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规定,无论何种股份支付始终是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但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在任何国家都是难题之一。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调整后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同类或类似的可比市场交易,可采用其他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如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根据我国现状,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般不存在“活跃市场”。因此,应采用“估值技术”进行计量。但对于采用什么模型作为“估值技术”,《股份支付》准则和《公允价值》准则均未做出明确规定,《股份支付》准则只要求企业表外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由此看出,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估值模型是由企业自行选择的,而不同的估值模型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计量出来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可能相差极大,这无疑使企业产生利用估值模型操纵利润的动机。

(四)企业年金基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企业年金的认识不足、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不足、投资回报率不高、管理不够规范、企业年金发展区域差异过大、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四、我国会计准则下薪酬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与上述现行会计准则涉及的薪酬管理所存在问题相对应,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完善薪酬管理。

(一)详细披露与职工薪酬相关的信息,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现行准则在职工薪酬的信息披露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广泛的覆盖面有利于我国对企业的监管,也保障了广大职工的利益。但是在覆盖面广泛的同时,我国还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详细披露与职工薪酬有关的信息。而信息披露与准则的内容和条文有关,相对于IAS19而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和条文过于简单。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也要进一步完善。譬如:IAS19把雇员福利分为五种类型分别进行了规定,且把辞退福利列为其中的一种单独进行规范,这样让人们看起来更加清晰、明确。我国便可借鉴这一方面,使准则更完善。

(二)对股份支付的建议

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契约是不完备的,已有的会计准则不会一劳永逸。更何况准则制定得合理与否、实施效果如何尚需实践的检验。可以肯定的是,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将来一定需要重新修订,以适应经济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而针对股份支付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只有一点点改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准则及其应用指南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涉及到很多会计准则,如《公允价值》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和《股份支付》准则,建议对上述三个准则的相关内容同时加以完善,主要包括:准则指南或解释明确规定可供企业选用的估值模型,以及不同估值模型适用的范围,减少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如采取的估值模型、模型中无风险利率的数据来源、预期股票价格波动率的测算方法、预期股利率确定依据等;制定详细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或者规范,通过审计的方法保证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若准则制定部门对上述三方面进行详细规范,则能大大提高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确定的透明度,能压缩利润的操纵空间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对企业年金基金的对策

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性养老制度,在完善职工养老体系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企业年金还不能普及到大多数企业职工身上。对此,我们应该克服企业年金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要有理性认识和科学规划。

结束语

本文结合会计与薪酬管理两门学科,从会计角度出发,在“职工薪酬”“股份支付”“企业年金基金”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促进薪酬管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分析了在现行会计准则的使用下薪酬管理的变化、不足及对策。为进一步的会计准则改进,薪酬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由于笔者学识水平有限,对国内外准则的研究不够深入,观点还有待辩证,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动态与成果,掌握更多知识,提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玲爱,闫建磊.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2011(1).

[2] 孙凤勇.对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反思[J].中国总会计师,2010(10).

[3] 李明晖.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0(19).

[4] 朱泰凡.企业年金基金的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及其经济后果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0(8).

[5] 李金环.关于职工薪酬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J].现代企业教育,2010(4).

[6] 王继红.中美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比较[J].经济观察,2010(2).

[7] 郭庆然.企业年金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J].理论探索,2010(1).

[8] 柳光强,王攀.“十一五”时期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大事[DB/OL].省略.

[9] 潘鑫茹.企业薪酬管理会计问题研究[J].总裁,2009(10).

[10] 程冰冰.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09.

[11] 黄新.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问题中外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

[12] 韩俊杰.股份支付会计准则问题研究[D].重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 李卜.企业年金的基金会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4] 姜彤彤.股份支付会计准则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财会通讯,2008(11).

[15] 陆明.对职工薪酬准则会计核算的几点认识[J].商业会计,2007(2):10-11.

篇8

一、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提出新的挑战

国内外会计舞弊案件的层出不穷及其危害之大,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危害之深远,会计监管不力难逃其咎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会计监管的思考。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各界一方面忙着寻找罪魁祸首;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应对危机的举措。人们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产品,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进而牵扯到会计准则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原凶之一,会计准则也成了金融危机的救“市”主。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进而政府如何规范会计信息、是否修订会计准则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到底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甚至与全球经济危机有何关系成为我们不得不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时至今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于政府规范会计信息规则的必要性普遍赞同,特别是在本次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日益漫延的现实情况下,对会计准则的质疑和加强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特别是企业风险信息的披露的呼声日渐增强。但是对于如何规范以及规范的范围、规范的强度则众说纷纭,仍无定论。特别是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执行三年的实践,是否如各界所望规范了会计信息、进而避免了或减少了资本市场上大量的财务舞弊或盈余管理行为就成为一个现实研究课题。同时,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刚刚实行一年多,即遭遇一次全球性的金融以至经济危机,危机对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准则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无论从理论研究出发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新会计准则的完善与会计监管模式何去何从值得人们探讨,而且迫切性日渐增强。因而,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学分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性质的规范经济学分析

有关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本文认为有关准则性质的观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技术规范观

该观点流行于会计准则产生之初,认为会计准则就是一种客观标准。持“技术观”的学者认为,会计准则是纯粹的技术性规范手段,是客观的约束机制。如杨纪婉(1992)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的规范化要求。葛家澍(1996)也指出:我们已经明确,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从这种观点的出发,会计准则制定者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一致的会计原则,并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他们相信,只要借助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有效的制定程序,会计准则就应该或能够达到完善,并发挥理想的规范作用。

(二)政治程序结果观或分配标准观

“经济后果”作为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该观点认为会计准则安排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按照曾任美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成员的泽夫(Zeff,1978)教授的理解,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他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为“经济后果”。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

(三)产权安排观

该观点认为,“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范畴,它是产权制度的一种或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会计准则作为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规范,其基本结构是产权经济模式的自然反映,产权关系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而出现了不同的会计准则规范,以维护其特有的企业产权关系。“显然,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度,它是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的,并且,其运行是否有效、作用发挥是否正常,也有赖于其产权界定恰当与否。”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对某些特定主体产权(财产权利或经济利益)的保护。

(四)公共合约观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该观点是把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是调节社会利益集团经济关系的会计行为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于其公共物品性,政府在其制定与执行过程中要考虑各个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最终成为多方博弈均衡的产物,在性质上也就表现为企业利益关系人共同“签署”的合约的一部分,是一份关于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它的产生是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缺陷,对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以一种公共的合约安排来替代原先的单个企业的私人合约安排以节省社会交易成本。

上述四种观点各有所长,都有可取之处。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是将会计准则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只是看到了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技术规范这一外在形式,而没有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及实施后果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它是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性质。该观点由于其目标的单一性和明确性,更易用于指导准则制定并能突出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独立作用,但由于其忽视了准则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和政治程序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过分夸大准则的作用而影响对准则功能的客观评价。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该观点比较客观地揭示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是一个政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对某些特定利益主体的保护,但该观点更多地是对准则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关注,而非准则的实质反映。第三种产权安排观主要从产权的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背后的产权诉求,强调了会计准则对产权主体的保护,实则是准则功能的体现;而第四种公共合约观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它所依赖的核心概念是“交易费用”及“公共物品”等,即会计准则是一项节省交易成本的制度创新的结果。会计准则这一公共合约是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而进行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创新的结果,是对准则性质的较为宽泛的认识。

本文认为,对会计准则性质的理解应建立在上述四种观点的融合之上:正由于技术规范观强调准则应该客观有序,因此我国新会计准则应从技术规范的角度考虑构建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概念框架指导下的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而经济后果观的直接推论就是准则制定程序的政治性,该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另一方面又要看清各方背后隐藏的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角逐的本质,尽可能维护多数主体的利益。从产权安排观出发,可以使我们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时充分考虑社会产权制度的稳定和对产权的保护。从公共合约观出发,我们知道政府拥有一般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这种准则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公共合约之所以得以达成是由于政府强制力的作用和其能节约交易费用,但如果出现政府“创租”或“寻租”,或者由于公共合约的强制性执行而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超出了交易费用的节约,那么就将是对市场的扭曲而得不偿失。

三、结束语:新会计准则的性质分析

本文认为,在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时,应该遵循一个由核心向逐步拓展的思路:

首先,新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现实会计实务并指导会计实务的行为规范。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种规章制度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交错的规范体系。不同市场主体通过财务报告对外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规范或标准,而是各行其是,则信息使用者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表达将会无所适从。因此,必须有一套统一的规范或标准来指导和约束市场不同主体的信息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会计准则首先应当是一个纯客观、技术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指导和检验实务的标准,这是会计准则的基本职能体现,是它的核心特征。正是基于此,当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当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之时,种种新的经济业务要求有新的会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指导,我国财政部适时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对企业会计实务的指导和行为规范。

其次,新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规范,具有权威性。会计准则要能普遍被接受和认可,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的支持。所谓权威性支持,即国家政府强制力的介入。因为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使得信息的提供者必然有所保留,从而影响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使得流传于市场上的财务信息容易失真。然而,公共物品的利益属于社会大众,不当的公共物品将有损于公众的利益。因此,为了避免因会计信息的误导而发生大的市场波动,推动社会经济秩序正常有序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强制性手段,促使企业提供“公允恰当”的公共物品,以维护财务信息的质量,确保公众整体的利益。可见,会计准则应当是规范各利益方行为的公共规范,应具有强制性。新会计准则正是我国政府基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立场而主导制定的,要求市场经济体系利益各方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威慑力。

篇9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财务管理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求,新的会计准则应运而生。从2006年2月起,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度由财政部正式,将会在上市公司范围内从2007年1月1日进行实施,同时鼓励其他公司企业一同积极参与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核心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建立一种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决策有重要运用的会计信息服务理念。这次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建立了与我国社会这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相统一、覆盖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往来并可独立进行实施的新环境,这次改革同时会为国际财务报告的准则规范提供良好的经验和有利条件。这将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历史性的突破,因此,分析新会计准则的特点,探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将会对我们工作的进行有积极的实用作用。

一、新会计准则特点分析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其中,在新会计准则中其主导作用的是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具体准则是在基本准则的相关原则规定下对相关的工作业务进行具体或直接的规范;而应用指南作为指引,则只是对具体准则进行相关引导。新会计准则的及时实施,不仅填补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的漏洞和不足,而且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规范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企业信息质量、企业财务管理透明度等方面也得以提升,也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创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会计信息的提取平台。进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对境外投资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国际化,他们可以准确掌握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降低投资风险,增强相互理解。增加他们投资的信心,这对我国吸引外资创造便利条件,让我国更自信地迈向国际经济舞台。

一般而言,新会计准则有以下特点。首先,以前的会计准则重视利润表,相对而言比较忽视资产负债表,新会计准则提出了重视资产负债表的理念。其次,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基本上体现出与国际准则的一致性,借鉴了一些国际会计准则优秀的内容。同时,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损失以及企业成本估算等方面做了新的规定。事实证明,自新会计准则出台及实施以来,在我国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不约而同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企业有关的各方面的利益主体,比如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等都比之前更加重视和关心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下面,我将结合身边财务管理工作,分析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主要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主要影响

相比较以前的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确立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从重当前利润的观念中突破出来,更加重视和提倡长远发展。这一注重点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升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益。有效的避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为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1.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影响

所谓公允价值即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都应提前熟悉情况。且交易双方进行的资产交易或债务清偿都是自愿的。新会计准则不再将权责发生制度和历史成本法作为核算的基本原则,而是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确认与计量。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方面都已运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即公允价值的引入和计量将大大提升会计信息的使用质量。在准确性和真实性要求方面,很大程度上都能满足内外部会计使用者。它将从原则上对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行为进行规范。自公允价值计量使用以来,会计报表的报告信息变得更为准确,也为企业财务管理者在会计计量属性方面有更多的选择。相比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新会计准则在确定公允价值的范围时,充分全面的考虑到了我国的特殊国情。没有全盘接受,在改进方面做得比较谨慎。

2.新会计准则在规定财务资产减值、核算企业成本方面的影响

通过与企业旧会计准则相比,我们会发现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减值计提方面以及会计处理上做了相对比较严格的规范。为了将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新准则要求购买法不能适用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股价上升的情况下可转化债券不能够确认损失等。其次,对于部分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后,要进一步确认实现收益和损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没有现金流量支撑此部分损益,这一结果可能会引起收益本质上的超分配,从而使企业财务经营风险增大。

3.企业财务管理概念的强化

就我国目前而言,非上市公司规范为我国企业发展规范的主流,所以新会计准则制定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这是一种新思维,从本质上加强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新准则在企业财务报表列表、合并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的规定,使得企业价值的会计信息从多个角度呈现出来。

三、健全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1.树立现代企业价值观,对绝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进行进一步强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树立新的企业价值观,类似于公允价值等,与国际观念接轨的局势越来越不可逆转。知识资产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这将会深刻影响企业管理的点滴。

2.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完善

对于新准则中经济业务事项的相关工作进行,比如确认、计量、报告等的详细规定。这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因为好多计量属性的实现必须依靠财务系统的内部信息。

3.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加强财务的控制

为了使新准则顺利实施,应该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监控制度。要认证对待企业资金的使用,对资金管理和支出严格控制。企业各个部门应转变观念,将认识提到新的高度,认识到对资金正确控制的重要性。(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风华.试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1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读与思考

目前,事业单位逐渐朝着企业的方向发展,事业单位自身也开始不断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意义,财务管理改革成为企业的主旋律,但是由于财务管理改革过程缺乏统计性,缺少监督,因此整个过程中缺点明显,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理解不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新的《准则》出台后,企业如何解读新的准则,就成为决定事业单位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新《准则》中体现的优势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劣势逐渐体现出来,主要问题在于会计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挥存在偏差,制度不够完善,会计科目的设置也较为简单。另外在事业单位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管。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其具体的优势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会计报表体系

旧《准则》中,关于企业报表的制定并未给出具体的规定,导致的问题就是不同企业的报表差异较大,很多报表很难正确的显示资产特征。新的会计准则在这一基础上采用了固定的表格,并要求每个单位必须定期进行负债表和相关费用表的建立,并给出了适当的策略,从而帮助企业正确的收集和反映自身的资产使用状况。

(二)新准则的目的性较强

新准则的出台从事业单位的现行管理制度出发,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我国会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会计法为基本准则,提出了更科学、更准确的会计信息,并且加强了对会计行业的监督。政府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资金流动和去向得到了更好的把握。

(三)完善预算体系,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经济市场是快速变化的,会计核算也应与时俱进。旧的准则对于变化因素的考虑不足,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劣势就逐渐体现出来。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后,事业单位必须对资金流动状况进行把握,并且及时的进行公布,并且公布的对象较为全面。

二、新《准则》中具体规定的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对财务报告的作用

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税收上将原有的事业成果和经营成果,这使得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的准则优势还体现在资金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财务报表制度对原有的资金管理进行强化,并且增添了诸多的新项目,包括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相适应。

(二)收入及支出的转变与作用分析

在收入方面,新《准则》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转变。其中主要的表现就是事业经费代替了政府拨款这项进步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走向更加明确,也使得社会保障和住房改革也作为收入出现,很好的规避了资金的重复支出。

三、新《准则》未来发展趋势

新《准则》已经在各大事业单位得以推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当然其实现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在保证收益群体的基础上,如何查找原因,逐步促进会计新准则的实现,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如下。

(一)计量属性的单一性将得到改善

随着我国新的会计准则的推出,计量属性更加丰富。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计量属性较为单一。新的会计制度则不同,出现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以及重置成本等,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少,新的会计准则弱化二者之间的差距。多元化的计量体系是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财务管理的高效性提供基础。

(二)资产的定义将进一步拓宽

我们知道,财务管理完善的基础在于资产的正确分析。而新的会计准则的出台正是从原有的企业中的管理问题出发,使得资产的定义更加广泛,未来这一范围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拓展。我国资源具有多元性特征,事业单位的很多资产是无法只应用有型资产进行阐述的。因此,未来企业单位会计准则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也随着更改。

四、结束语

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新的会计准则使得企业资产流动方向更加明确,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在新的会计准则指导下,资产的货币计量得以弱化,但是事业单位对于新的会计准则的影响认识不深,因此对于我国事业单位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解读新的会计准则,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进行调整,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沈俊玲,肖海英,等.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读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