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篇1

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在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凭借其理性原则对市场行为提出了理想假设,通过严密的数学公式,为金融决策提供了逻辑科学的数据参考。然而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金融异像仍无法彻底的解释。行为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理论融入到了对于金融投资者的行为分析中,通过分析其心理变化对于风险管理的影响作用,实现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进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风险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包括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等。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同点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来源相同

行为组合理论是由传统资产组合理论演化而来的,是对传统资产自合理论的延伸。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同样是在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而发展而来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非完全脱离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而是对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不足与缺陷的有效补充。例如,对于理性人假设理论,行为金融学认为人存在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而对于市场有效性理论,行为金融学针对传统金融学理论中套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正。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是有着一致性的。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切入点相同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对于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均是构筑在对市场主体决策行为、市场运行状况、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投资者的市场活动等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同样认为人是对市场活动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并以人为中心,对市场中人的风险决策行为与心理进行分析,采用理论模型实现市场风险管理的量化。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手段相同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手段,均是以一种经济学假设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可靠度均取决于所参照的假设条件是否与市场实际相近似。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方向均是从对市场个体的决策行为,到个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再到市场整体,且均是以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以这种方式接受市场的考验。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不同点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以市场有效性假设与投资者的理性假设作为理论依据。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投资者的理性使其能够在投资市场中,抓住任何一个非理性投资行为所带来的套利机会,进而造成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投资中出现利益损失,最终从竞争市场中淘汰。然而行为金融学则与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其认为非理性投资者与理性投资者之间,由于存在市场信息披露不均衡的情况,使两者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不相等。因此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市场有效性假设并不成立,该假设并没有满足成立的条件。市场是非有效性的构建了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市场中所有参与的投资者均是理性的。理性的投资者以资本资产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作为决策依据,在资本市场中谋求利益的最大值。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进行投资时所暴露的情绪与心态即是投资者的价值感受。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则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存在四类不同的情绪与心态。这四类情绪与心态包括避害大于趋利、减少后悔及推卸责任、追求时尚及从众心理、过于自信。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这四类情绪与心态的支配,进而影响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使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备一定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存在多变性与多元化,且这种行为通常形成于投资决策的过程当中;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行为的性质与决策的环境会对投资者的决策方法与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更趋于满意性,而非最优化原则。这些特性导致投资者往往不愿意按照金融学定义上的最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投资决策。因此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中投资者是理性的假设并不成立,其认为投资者应是基于价值感受的非理性。因此非理性的投资者构建了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以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则在此基础之上,对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理论进行了借鉴。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主要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决策行为与心理因素等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假设投资者是在风险规避、理性预期的前提下,将预期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投资者决策行为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则主要是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是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不同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该模型认为投资者可以被分成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分别为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与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不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往往会导致其出现各种认知上的错误与偏差,进而受到各类错误与偏差的影响,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而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则是在严格遵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对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均值进行关注,不会遭受自身投资认知偏差对自身投资的影响,进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与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定价趋势。当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成为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时,市场将呈现无效率的状态;而当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成为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时,市场将呈现有效率的状态。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认为,证券市场的预期收益决定于均值方差有效组合的切线斜率。然而在证券市场受到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的影响时,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市场组合将不相等。

四、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比研究的启示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过程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同时结合现实中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行为金融学已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赖。投资者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自创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投资决策手段,并且通过该手段在市场中的应用,实现了一定的收益。这些投资者通常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建立在假设市场其他主体不变的前提下,而当市场其他主体应用与其不同或相反的投资手段时,投资者往往会处于十分被动的不利位置。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现象,对投资者未来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大力推广,使广大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理解,使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对心理因素的依赖逐渐降低。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对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金融市场的投资管理、金融资产的创新经营带来正面与积极的影响。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仍会逐渐向市场有效性假设的方向发展。这时,资本市场将慢慢转变成客观存在的有效性市场,这一客观事实将导致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金融市场的引导作用慢慢消亡。按照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结果,投资者在接受到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后,由于自身的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往往会根据发行者的宣传效应,过高或过低的对市场上发行的金融产品进行估价。而根据资本市场的验证结果,投资者往往会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行为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差。因此投资者应清醒的认识到,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基本假设中投资者是理性的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往往会受到来自心理、自身经验等较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对自身在投资决策中的情绪与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掌握自身情绪与心理对投资决策过程的影响。投资者应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在投资决策上的失误,将导致自身的利益损失将成为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与利润。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应通过坦诚自身非理性的弱点这一事实,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投资者应针对每一次投资决策,充分的做好事前的风险预测与风险控制。在投资决策实施后,市场出现波动时,投资者应努力学会对自己的情绪与心理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自己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决策。在实际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存在着较高的复杂性。不同的投资者会按照自己过去的投资经验,对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做出自己的初步分析与判断。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投资者的心理决策变化同时也在不间断的发生。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不仅仅会受到自身心理变化的干扰,同样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包括市场规范、市场其他个体等。因此风险管理的决策过程也具备着一定的复杂性。针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可变因素,不能仅仅参照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结果,其研究结果往往对于市场异像无法进行有效的解释。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应从市场环境等外在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得风险管理理论不断的被应用于市场实践中。证券市场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使得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框架、理论内容、管理结构等各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改革。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应从更全方位的视角,通过不同的理论体系,开创新的研究思路,使原有理论体系得到完善与发展。

五、结束语

篇2

论文摘 要 有效市场假说诞生来,已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然而现代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无效率现象,使得标准金融学的理性分析框架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emh的权威地位。  

 

一、有效市场假说(emh)的基础及其异象 

1.emh理论基础 

有效市场假说是标准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基石,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所有的可以获得的信息都已经在价格中体现了,市场上没有人能够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证券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价格就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好估计。 

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基础有三:“经济人”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随机交易假设:即使存在不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都是随机的,之间存在相互抵消的关系,也不足以影响资产的价格;有效套利者假设:即使存在不理性的投资者,且他们的交易也不是随机的,但是当他们遇到理性的套利者时,会被消除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2.与emh不符的异象 

emh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却出现了股价异常现象,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基本面异常、日历效应、规模异常等。 

基本面异常主要指的是从历史数据来看,投资价值型的股票比投资增长型的股票拥有更高的收益率。日历效应是证券市场上存在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异常现象。对日历效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月效应、月末效应。规模异常是指根据实证研究发现,投资小盘股的收益率通常比投资大盘股的收益率高。 

二、行为金融学对emh的修正 

1.对emh理论基础的修正 

首先,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理性人”假说很难成立。该理论认为现实中投资者都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主观判断。中小投资者容易被证券分析机构和分析师的意见左右,不会分散投资,经常自以为是地交易或频繁变更投资组合。这些行为都是非理性的。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随机交易假设也不成立。kahneman指出,人们的行为偏差其实是系统性的,许多投资者倾向于在相同的时间买卖相同的证券。该行为产生的“羊群行为”,使资产价格进一步偏离其价值。 

对于有效套利者假设,shidfer认为套利行为对价格的修正力量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mullainathan 指出套利本身具有风险,套利能否成功不仅要取决于是否有完美的替代品存在,还取决于套利的期限,如果这两者不具备,套利就会失败。 

2.行为金融学对emh的创新 

(1)行为金融理论对emh的范式转换 

行为金融理论与emh有不同的范式基础。emh的范式基础是以人的决策基于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为假设前提,同时认为市场是有效的,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淘汰非理性投资者;继而运用均值一方差的风险测量方法最终确立投资者的最优决策。但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认为,人的实际决策过程并不能很好地遵从于最优决策模型。因此,不但需要讨论人们应该如何最优决策,而且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反映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用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来讨论投资者行为。行为金融理论范式认为人的行为心理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行为金融理论对emh的理论创新 

目前为止行为金融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其理论先行者在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基础上,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些理论创新,这其中主要有行为组合理论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sv与dhs。行为组合理论是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现实中投资者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及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状的行为资产组合。bsv和dhs 模型主要是用来解释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 

(3)行为金融理论对emh的方法变革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决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面易变的,这种偏好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决策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环境的不同选择过程或技术;决策者寻求满意的而非最优解,更趋同于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佳原则等。行为金融理论在借签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投资者行为心理决策中的一些特点,如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过度自信和控制幻觉、锚定效应和羊群效应等。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对投资者行为心理决策的分析,成功地解释了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动量效应、季节效应、小公司现象等各种异常现象。行为心理决策分析方法也成为行为金融理论有别于现代金融理论的显著特征。 

三、结束语 

行为金融理论已经从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方面对金融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行为金融理论并不拒绝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些健全和合理的概念,某些行为金融的理论模型正是在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正是一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扬弃过程。尽管目前行为金融理论还有很多缺陷,研究的范围还相对狭窄,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无疑行为金融理论是顺应科学范式的转换趋势的,代表了金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柳思维,刘根凤.有效市场理论及其作用、缺陷和发展趋势.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44—47. 

篇3

(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与基础

现代金融理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60年代,成熟于70年代并成为主流金融理论。1952年,Markowitz发表“Portfolioselection”一文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该文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把量化研究引入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研究领域,对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Fama(1970)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并建构的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有效市场理论由三个逐渐弱化的假设组成: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更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交易随机产生,交易相互抵消,不至于影响资产价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并非随机而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将会遇到理性的套期保值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二)现代金融理论的缺陷

实际上,有效市场假说三个方面的假设在理论上存在着较严重的缺陷。

首先,“理性人”假设的合理性一直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现实世界中,人类理性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人类认知的局限决定了人类存在着许多理性之外的情绪、冲动和决策。即使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因为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时候未必能够实践理。真实的金融市场当中,往往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客观障碍,局限了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的行为。

其次,有效市场理论认为缺乏理性的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将会随机进行,他们的错误会相互抵消。心理学的研究了这一论点,表明人们并不只是偶然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偏离,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策略都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而不是相互抵消。

最后,有效市场假说认为理性的套利者将消除散户投资者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从而将价格稳定在基本价值上。但事实上,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一方面,套利作用是否有效,关键要看能否找到被非理性投资者。对于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替代品比较容易找到。但大多数情况下,证券并没有明显合适的替代品,

上面分析的结果从有效市场假说最关键的三个方面对其提出了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和实践的进展已经在动摇EMH的绝对主导地位,一个新的金融研究领域开始出现,这就是行为金融学理论。

二、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开拓了应用实验将投资模型与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相结合的金融新领域。

在对标准金融学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当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不断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理论为公司财务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为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行为金融学的主要成就有预期理论、过度自信、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等。不同的行为金融学家发表的理论比较分散,仍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基本上以由DanielKahnemanSNAmosTversky提出的预期理论为核心。预期理论是一种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针对解释的是传统理论中的理性选择和现实情况相背离的现象,它DanmlKahneman和AmosTver2sky共同在1979年提出来,并在其后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修正。

三、行为金融学对现代主流金融理论的挑战与批判

(一)期望理论对预期效用论的挑战

预期效用论在现代主流金融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预期效用论认为:在决策人理性、市场有效的假设下,通过决策人对价格变化的理性预期能使投资决策行为不断实行最优化。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标准的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其投资决策并非按预期效用论假定都是理性的,其风险态度和行为经常会偏离预期效用论的最优行为模式,并得出人在决策过程中不仅存在直觉偏差,还存在框架依赖偏差,经常会在不同的时候对问一问题做出不同的相互矛盾的选择。根据这一事实,Kahnman和Tversky提出了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突破了预期效用理论只重最优决策模型、简单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使人们对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应该怎样做决策”转变到“实际是怎样做决策”的研究,为人们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二)行为组合理论对资产组合理论的挑战

Shefrin和Statman提出了行为金融组合理论,试图代替Markowitz的均值一方差组合。行为金融组合理论则认为投资者具有金字塔层状结构的资产组合。每层都有特定的投资收益目标,并与特定的风险态度相联系。一些资金投资于底层,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贫困,因而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另外一些资金则投资于顶部潜力层,其目的是在富裕之后更加富有,因而承受风险的能力则相对较强,而层之间的方差则可忽略。这样将原来的所有资产按均值一方差统一组合的投资决策模型变成按不同心理账户分层结构的每一层资产组合投资决策模型,后者比前者更符合实际。

(三)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挑战

Sharp和Lintner继Markowitz之后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理论除保留Markowitz模型中的三个假设外,还假设:①存在一种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可以不受限制地借入和贷出,一般用国债代替这种无风险资产,②所有投资者对证券的期望和方差均相同,市场上的效率边界只有一条;③投资者的信息和交易成本为0,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所有投资者相互作用使市场达到均衡,并用D值来衡量预期收益的风险。

与CAPM模型不同,BAPM模型认为投资者并非都具有相同的理性信念,而被分为两类,即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是按CAPM行事的理性投资者,他们从不犯认知错误,而且不同个体之间表现良好的统计方差性-噪声交易者是那些处于CAPM框架之外的投资者,他们时常犯认知错误,不同个体间具有显著的异方差性。

四、结 论

(一)从现代主流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由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做决策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决策的,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投资决策框架,为人们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篇4

关键词:金融;投资策略;投资心理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行为金融学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着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不断发生着冲突,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和不完全理性的现象,证券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各种偏激和情绪化特征;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出股票价格的各种“异象”。

二、行为金融投资决策的心理、行为特征

1.过度自信

De Bondet 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可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资金管理人、投资顾问和投资者都对可能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过度交易的产生。

2.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描叙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总会有所偏离。过度反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没有出现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事实时,投资者由于主观判断失误,以为事实已经发生并采取行动而导致投资损失。

3.反应不足

当市场上有重大消息时,股价通常未见波动,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股票市场却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波动且幅度较大,这表明股价对信息反应的滞后。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反的是,职业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们更多的表现为繁衍不足。他们通常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依据,而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从而错失赢利的良机。

4.非贝叶斯预期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贝叶斯规律来不断修正投资的预期概率,而是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在决策和做出选择时更注重近期事件的影响。

5.后悔厌恶

投资者在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通常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而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投资者会非理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后悔厌恶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才使得人们会感到后悔。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他决策方式。比如很多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积极购买市场中受追捧的股票,而一旦股价下跌,投资者考虑到还有大量其他投资者也同样遭受了损失时,自责和不快会相应得到减轻。

三、行为金融投资策略

任何理论都是为应用服务的,行为金融学也不例外。行为金融学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对传统投资实践的挑战。如行为金融学的大师Richard Thaler,他既是理论家,又是成功的实践者,他和Russell Fuller一起发起成立的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5亿美元资产。他认为他们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利用由于行为偏差引起的系统性心理错误。投资者所犯的心理错误导致市场未来获利能力和公司收益的偏差期望的改变,并引起这些公司股价的错误定价。发现投资者心理上的系统性偏差,是基金获利的基点。其基金业绩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从1992-2001年,其基金的报酬率高达31.5%,而同时期的大盘指数收益仅为16.1%。总体而言,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没有成为投资专家们广泛而普遍的制导理论。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完全成熟;二是利用这些理论测定各种各样影响价格的心理变量时,会遇到很多操作难题。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在金融市场中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投资策略可以一直获得超额回报。行为金融投资策略让投资者具备了战胜市场的可能,但永远也无法具备打败市场的保证。

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分摊成本,从而达到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即成本平均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割有关。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普遍采用并广受欢迎的投资策略,同时却又被指责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策略,而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明显相悖。

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行为经济学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主题之一。当然,行为金融理论远非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其对投资实践的指导能力也因时因地而异。

参考文献:

篇5

(一)两种金融学研究内容差异

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研究内容来看,现代金融学其主要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在资本市场中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现代经典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在资源配置上是统一的,这也就意味着研究必然以市场均衡和获得和合理的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那么现代经典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其差异主要表现点值得深入研究,曾经有学者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分析法和框架。现代经典金融学其主要分为参照系、视角以及分析工具等组成部分,金融研究过程中由于两者研究的问题存在着差异,经典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具有差异性。当代的经典金融学主要是以继承传统经济学的假设作为研究的基础,并且建立起完善的现代金融学完整体系,但是其在研究的范式和研究的模型上仍然存在着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而不注重微观个体的决策行为。两种金融学对于风险和无风险情况下对于人们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其核心价值的心理物理学效应会造成人们柱塞盈利的时候出现反感风险,而且在亏损的时候会出现追求风险。心理物理学效应则成为了人们过分偏执定性可能和不可能事件的主要因素。

(二)现代经典金融学提供了自身参考系

我们以有效的市场理论和理性的人性假定作为参考系,那么在此参考系下并不是要求能够准确的描述现实,而是在金融活动中是否能够建立相应的规矩和标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EMH理论基础上进行理论验证,非有效市场已经成为了行为金融学研究主题,而且传统的资产定价和组合理论均建立在预期效用理论基础上。由于在现实的研究中,总会出现对预期效用理论产生理论上的质疑,因此在此研究过程中就产生了两个新的研究方向。即,我们所看到的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预期效用理论来对技术进行替代和修正;另外还存在着一部分学者独自去寻求对预期效用理论的合理解释,并且出现了两位学者共同创建的期望值理论,而且该理论还获得了长远的认同。如此以来,以市场非有效性和期望值理论作为研究的参照对象,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金融学分析工具介绍

现代经典金融学之中具有一套分析工具,其主要是由不同的数据模型和图形模型组成。其主要通过简单明了图像和数学结构来对繁杂经济行为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这些除了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进行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实现在金融学上的研究突破。由于金融学被一度看作为非实验性科学,但是其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却属于经济学,而且是还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假设而来,使得我们在进行金融学的研究时,更加符合和数据收集。

二、现代经典金融学困境

(一)噪声交易解释困境

为了保全一种完全的竞争状态,引入“噪声交易者”来对整个价格系统进行控制,使得价格均衡,且不会揭示私人信息。往往噪声交易者不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作为非理性或者流动性的交易者则会追求,因此这也会造成在整个现代经典金融理论框架下难以取得理性预期平衡。噪声交易者常常会使用外生变量来对证券的需求总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在经济学家看来,仍然是理易行为。但是没有对噪声交易者和理性预期者的差异进行探讨,由于理性预期交易者对于证券供应成立随机变量,因此不能够使得其确定性的维度增加。因此整个证券价格就会由于随机变量出现,而造成私人信息不能够完全揭示。

(二)不完全竞争困难

所谓的不完全竞争,其主要是在实现均衡价格的同时还具有完全揭示直接获取私人信息的动机。在不完全竞争研究之中,决策者的行为受制于交易者的信念,交易者价值不仅存在于预期时的优势,而且还具有其他交易者对此交易获取信息的猜测。每个交易者在衡量自己是否会对均衡价格的配置产生影响,可以有效反映出具体信息,这就可以有效避免在交易中出现“搭顺风车”的情况。假设,一些股票教育者,在发生交易的过程中,若不去获取哪些隐私信息,那么自己很可能陷入被动,使得自己处于困境之中。从不完全竞争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要求交易者具有理性的认识,在交易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理性的认识,而且需要有意识的决定别人存在的影响。

(三)经典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研究困境

由于现代经典金融学理论存在着一些不能解释的问题,例如,经典金融学常常会假设一些异易者具备同性质的先进理念,这就使得市场有效预期理论处于平衡状态,可以使得证券持有者与交易者均会各自承担风险,使得其分担来自金融经济的风险。证券交易所产生的原因其主要由于交易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风险承担能力,这就是同种信息的先验信假设所带来的缺陷。相关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对于证券的收益不同预期应该是证券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种性质的共同知识先验信念差异主要是由于私人信息的不同,当交易的唯一动机是信息优势的时候,此时属于预期均衡状态,该状态下不会存在着交易。因为理性预期交易者虽然认为愿意承担交易,而且还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信息,不会使得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而发生交易。现实股票市场中,交易量非常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会呈现出非理性的交易。现代经典金融学关于投资者在进行个体交易的时候,存在着未解之谜包含:投资股票的倾向效应。

(四)股票溢价解释困境

股权溢价与波动率之间的相关问题一直困扰着金融学家,其中股权溢价主要是由于美国股票市场总体收益率水平高出了无风险收益率,部分很难是由于消费者资产定价模型所解释。从消费者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研究,消费边际代替率和收益协方差之间绝对了股权溢价,即实际的消费增伤水平比较稳定,高股权溢价隐含了高风险厌恶水平,高风险的厌恶水平与高风险的实际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虽然得出的这个结果与实际的利率水平之间存在和极大的不相符,而且该问题也会看作为无风险利率问题,若假设按照他投资者的期望折现率为常数,则较之价格利比和红利增长率波动应该相似。但是在相关数据整理的时候发现,价格红利比的波动远大于红利增长率的波动。

三、行为金融学的崛起

(一)基于信念行为的金融模型

基于信念行为模型的解释主要是以投资者作为解释的主体,投资者中出现过度自信则可以被看作为过度交易现象,由于过度自信使得人们始终相信自己的信息就完全可以实现对整个交易的掌控,而实际上这些信息对于是否盈利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这种信息对于投资者无疑你一种鼓励,使得其在交易过程中始终相信这些都信息就是其盈利的根本,于是就产生了过度自信交易状态,这种过度交易自信尤其是在男性投资者中更加突出。使得男性投资者交易更加频繁,投资的收益也较低,这就证明了过度自信心理倾向解释。(二)极端股票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的股票应运而生,而且均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出现,于是就有许多投资者进行炒股,但是其炒股行为更多是一种极端炒股行为,常常认为这种极端方式炒股主要是因为股票在以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认为利用股票可以获取更高额利润。极端股票行为主要表现在使用可利用法则驱除投资者的关注表现最好或者最好股票。

(三)波动率解释

由于一些人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对私有信息极度自信,使得经典金融理论对于波动率难以作出正确合理解释。首先,如果投资者没有公开信息,那么对于未来资金增长的先验信念进行公开,然后再对收集一些极度自信信息,这样投资者就会高估私有信息对于整个波动率的影响,难以达到准确显示。如果所获取的私有信息属于正面信息,那么投资者很可能将股价推到红利相对较高价位,致使红利价格比波动率快。在对红利波动过小进行解释的时候,其始终属于认知代表,而且始终坚信平均红利增长会比实际的波动率大。投资者在购买股票的时候,如果看到红利增长,则投资者就会信任红利增长率不断提高,那么就会买入行价格,逐渐将价格推到一个与红利水平不一样的位置。当看到红利下降的时候,投资者会认为红利收入会低于平均水平,那么投资者也会出现抛售现象,将股票抛售使得价格低到与红利相宜的水平。

(四)横切面股票收益率解释

经典金融学对于横切面股票收益率的解释存在着困境,其主要因为我们在对横切面股票收益率研究的时候,主要是以信念模型作为基础,研究过程中将其分为动态和经验模型,静态模型则是根据特定的投资者心态引起心里因素偏差。有专家学者曾经构造了CAPM静态定价模型,而在此模型之中存在着两个交易者。一种交易者为极度自信投资者,一种为风险厌恶理性套利者。CAPM模型结果显示,其主要功能为对资产进行均衡,这种均衡不仅与定位偏差有关,而且与风险因子有关。定位偏差则主要是变量,属于股票市值和价值型的变量。造成这类变化的根本原因则是当股价上升,BM值下降,此时如发生投资者过度自信事件,则很可能造成过度反应。由于风险厌恶套利者可能会产生消除投资者厌恶套利者的系统因子影响,于是静态模型就会对股票溢价进行解释,那么此时虽然风险厌恶套利者可以消除一些特定的因子下被投资者过度自信,但是其对于系统因子的过度自信影响却难以消除。

(五)溢价之谜解释

溢价之谜,从行为金融学观点进行解释为投资者厌恶可以解释为股权溢价之谜,因为其他投资者不能够明确知晓股票收益分布。如若这种模型的收益部分被公布,那么人们则会做出最坏打算。从Maenhout的实验中不难看出,投资者为了弥补使用错误股票模型所带来的风险,势必会要求更加高的股权溢价。我们在对股权溢价之谜进行研究的时候,通常会采用BHS模型,该模型从直观上能够轮子损失厌恶程度发生差异,还可以观察股票价格过度中的波动,但是其损失厌恶本身就会使得投资者不愿看到股票下跌,因此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时候势必会要求更高的股权溢价,这样才能够满足投资者的心理平衡。

(六)基于偏好的行为金融模型

对于股票购买者出现倾向效应,其推出了一个基于偏好的解释。如果投资者的偏好是由瘦构架组成,而且符合前景的理论描述,那么投资者在购买股票的时候,股票价格为50,则现价为55,如果前景理论的盈利和损失以买卖的差价来衡量,那么此时卖出的股票的价格为v(5),投资者选取下一期进行售出。因此,将前景理论运用到股票的一般均衡定价模型之中,而BHS假设投资者的偏好则可以细分两个部分,其一为投资者消费获得效用,其二为投资者持有风险资产的价值变化所带来的效用。曾经Johnson针对损失厌恶程度依赖、以前的收益和损失之间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认为人们在赢得一次赌博之后,通常不会参与赌博,若输掉之后则会拒绝参与赌博。

四、总结语

篇6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投资行为;投资风险;投资策略

金融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市场,由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货币等多种市场组成。在金融市场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无论是给金融理论发展还是投资者都造成了巨大阻碍。如何对这些异常现象做出有效的解释,一直是人们探索研究的主要课题。而行为金融学的建立为金融市场异象的解释带来了生机。它从人类行为角度出发以有限自利、有限理性和有限控制力为根据,对金融异常现象进行解释,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1行为金融相关概述

20世纪80年代,股票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不符合有效市场理论的异常现象,为了解释这些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行为金融学以应用心理学为基础,是通过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理论融入到金融学理论当中所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通过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及促使这些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动因,如心理动因、社会动因等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金融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1]。行为金融学依据的理论基础包括价值理论、前景理论、行为组合理论、认知偏差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等多种理论与模型。其中,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奠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行动决策以行动期望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和行动后果的偏移为依据,在评价心理感受之前,通过决策分析,初步确定有效的行动,并选择自认为适合的参考点,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

2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行为与投资风险

2.1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行为

与标准金融理论观点不同,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为非理性人,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的存在使投资者无法做到理性的预期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不仅如此,投资者的非理还会降低市场有效性,导致资产价格偏移其应有的基本价值,反过来又给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投资行为带来影响[2]。以现实投资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行为金融视角下,投资者在认知与行为上存在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成功的个人因素,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低估或忽视机会和运气的作用。当失败时将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这是过度自信的表现与可能带来的后果。(2)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羊群行为在证券市场上、在投资行为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受其他投资者投资影响,投资者可能采取与其相同的投资策略,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影响当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3)启发式偏差。启发式是人脑在解决不确定、不规范、无现成算法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决策方式,一种高效的思维范式。就证券市场而言,投资者依靠自身经验来进行投资决策,但这种启发方式很容易出现系统性的认知错误,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与决策。常出现的启发式偏差主要有可得性偏差、代表性偏差和调整与锚定偏差。(4)动量效应与处置效应。动量效应是指就某一持有期的平均水平而言,若某只、某些股票前期涨幅较好,则后期也将会有较好的涨幅。这是几乎所有投资者都会存在的心理,也是投资者的一种认知偏差[3]。处置效应是行为金融理论下投资者认知和行为偏差中的一种典型表现,具体指的是投资者对投资失败、损失的厌恶心理和对投资盈利的确定性心理。当股票等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不甘心的心理促使其产生强烈的继续投股欲望,行为上表现为亏损股票争取转机心理;当处于盈利时,为了尽早锁定利润,投资者想要尽快将持有股票卖出,行为上表现为急于卖出心理。

2.2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之上,以此来获取利润,达到赢利目的的一种投资活动、投资行为。相比于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往往能够取得更高的收益率,这是促使有价证券市场活跃度高于普通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证券市场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使证券投资面临着比银行存款更大的风险,而且证券投资对国家经济宏观政策的调控、金融市场的变化、经济形势的波动、上市公司的业绩、利息利率等因素尤为敏感[4]。这些因素的变化给证券投资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证券投资风险发生概率。为了规避风险发生,证券投资者往往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即按照预定计划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多个项目上,以降低或规避一次性投资所能带来的较大风险。在投资风险规避方面,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所形成的多种投资策略,为证券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更多的选择。

3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理论为证券投资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等。

3.1动量交易策略

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对股票交易量和股票收益预先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交易量和收益同时满足所设定的过滤准则时,投资者便对股票进行买入或卖出。它主要是针对动量效应所提出的一种投资策略。行为金融理论视角下,投资者对于动量交易策略的采取,应以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作为出发点和基点。这是因为行为金融理论指出,在一定持有期内,若某只股票前期具备较好涨幅状态,那么后期也将具有较好的涨幅[5]。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股票基本价值的变动或市场对不同信息的反应不足即可通过实施动量交易策略来实现获取利润目标。

3.2反向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理论下的反向投资策略主要是对投资者过度反应、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一种纠正策略。即对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进行买进,而对表现好的股票则卖出,以这种反向、逆向的投资方式来达到套利目的的一种投资方法。在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影响下,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做出过度的反应,这就容易造成盈利者对股价进行高估,损失者对股价进行低估的现象发生。针对这种现象,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大多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中的冷门股票往往不会存在较高的预期,这样在实际的投资行为中若通过采用反向投资策略来进行投资决策,则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为理想、正确的投资行为[6]。即以公司近期表现为依据对其未来进行预测,激发投资者做出持续的过度反应,形成对业绩较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业绩较好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从而为投资者通过反向投资策略来获取套利的机会。

3.3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

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指的是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投资者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能力将逐渐下降,根据这一关系,投资者年轻时适合将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在债券上的投资比例。这种投资策略是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一个重要结果结论,是依靠时间对投资风险,具体是对股票风险进行分散的一种策略。行为金融理论利用股市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有所下降的特点而得出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为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指导。投资者在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投资实践时,应避免交易的过于频繁,否则将出现不理性投资行为。

3.4成本平均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为了规避由一次性投资所引发的风险发生、摊低成本,而将投资成本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进行分批投入的一种投资策略。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投资者采用成本平均策略,其各期买入股票所花费的平均成本将低于股票的平均价格[7]。因为,这种策略下投资者每期可以买入固定金额的股票,而股票数量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若股价下跌则购买数量就多,若股价上涨则买入的高价股数量就少,因而整体上投资者的低价股数量要多于高价股数量,这样一定时期内每股的平均成本便低于总购买股票的平均价格。行为金融视角下,它主要是针对处置效应的一种投资策略。

3.5行为控制策略及小盘股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行为控制策略,主要是针对投资者恐惧和过于贪婪心理所制定的一种投资策略。相比于上述几种投资策略,行为控制策略更具强制性和约束力,适用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广大投资者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就国内证券市场而言,证券投资者存在的几种典型行为偏差可以通过行为控制策略来得到较好的控制与约束,帮助投资者加强对自我的约束与管制,规范其投资行为。小盘股投资策略有着非常显著的一月效应,投资者采用这种投资策略应在一月初买下小公司股票,并在一月末转让卖出。尽管对中国证券市场小盘股投资策略的一月效应不甚明显,但其较高的收益率使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行为金融理论视阈下。

4结语

综上所述,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多种学科的行为金融理论,不仅理论基础雄厚,还可以为金融市场和金融学理论发展提供相应理论支撑,而且能够为投资者投资提供更为科学、适用的投资策略。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应加强对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投资者应依据自身实际和所投资项目对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各种投资策略予以合理的选择,这对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玮.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2]唐蓓.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投融资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张力公.基于投资者有偏信念的中国股票市场风险行为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

[4]梁宇.行为金融视角下证券投资风险度量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4(15).

[5]胡才泓.机构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行为对股价同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6]周焯华,黄珂.行为金融视角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2009(11).

篇7

关键词:金融 人才 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

1 重新确定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以“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思路为指导,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其中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改革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与金融在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无关系,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必须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的确定,犹如厂家对自身产品规格、型号、功能、质量、包装等各方面的控制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产品能否实现“惊险的一跃”——转变为货币,同样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服务于社会,为市场所欢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类学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管是哪一个层次一般都定位于为政府、国有企业培养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确立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我国的金融一直是在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环境中发展的,没有真正完全与国际接轨。其次,高等教育尚属精英教育阶段,高等院校经济类学生一般都按计划统一招收、录取,学生有干部指标,入学后有城市户口并享有公费医疗待遇,毕业后由政府按计划分配到与专业对口的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再次,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都按部门、行业划分得很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本专业政策、制度、规定、计划编制的执行、管理方法与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那时高等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强政府主导性、专门性与计划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与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已确立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并且处于一个相互依赖的一体化世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40%,并且我国已加入WTO,所以我国的经济会越来越成世界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越来越作用于宏观调控方面,许多国企退出市场,经济成分多样化,特别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以历史上空前的规模与年俱增,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这与从前坐享“天之骄子”的情形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金融教学的培养目标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2 应以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

结合21世纪的时代特点和我国的国情国力状况,在以国家教育方针确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总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金融学本科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近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便是抛开专才教育的培养目标,转而实行通才教育。过早进入专业化阶段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大乱,精细的专业教学应当放到研究生阶段进行。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现象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占绝大多数,导致现有的金融教学中专业设置存在过窄过细过专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所需投入的相对不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打破大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格局,学校为了吸收生源,哪个专业“火”,哪个专业好分配,学校就办相应的专业教育,且招生人数大大超过师资力量,这在金融领域犹为明显。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急需的专业人才,但给金融学专业教育带来了更大压力,因为如果毕业生日后工作适应能力差,不能随时吸收新的知识,与跟上时代步伐,无后劲,那么该专业的吸引力是不会长久的。

金融领域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领域,俗话说:“最优秀的人才去了美国,美国最优秀的人才去了哈佛,哈佛最优秀的人才去了华尔街。”金融领域知识宽泛,竞争激烈,变化更新令人目眩。金融学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全部解决,其中大部分只能在实践中去学习。因此,本科生的学习是应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从事实际工作适应能力。本科教育应是宽口径,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主,是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世界有名的多伦多大学开设的商业和金融学本科课程,就强调其培养目标并不是提供一种类似工商管理一样的职业训练,而是打下一个较宽广的人文基础,为将来可能接受的职业训练或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3 素质教育的内涵

金融专业的素质教育应强调以下几点:

3.1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专业理论知识也即金融学的理论功底,要首先注重经济学基本理论功底的培养,其次才是金融理论。打好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唯有这样,才可以对不同经济理论融会贯通和娴熟地运用,并独立思考与分析经济现象。许多世界有名的经济学家莫不花了相当精力学习与掌握前人留下的基本经济理论,再提出自己的理论的。

3.2 宽厚的通识性的基础知识

它既包括与金融学相关的原理知识,还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科学的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知识,其中语言表达、书面写作、英语、数学与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知识都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经济工作中各个专业具有较大的相互关联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

3.3 一定的金融实务工作能力

篇8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引发了银行、证券、投资及一些相关行业的深刻的变革,刺激了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的飞速发展,这一变革通常被称为“华尔街的两次革命”。金融信息化专家已经成为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我国在加入WTO以后,金融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迫切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金融投资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一门既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背景的课程。从理论上看,金融投资研究涉及了代数、概率、统计、随机过程、偏微分方程等许多数学分支和金融学的知识;从应用上讲,金融投资分析以资产定价、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等问题为核心,需要人们具有很强的实际建模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是金融数学理论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金融投资分析决策的重要目的之一。

金融部门每天的业务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利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的手段,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运作必然存在金融风险,风险管理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重要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不但可以从这海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后的规律,而且可以很好地降低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

2 程序化期货交易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

在一个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技术的创新,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电脑技术进行交易,而程序化就是一项金融领域的革命性的创新。

程序化交易(Program Trading),又称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无人管理的自动化交易,这样能帮助投资者同时卖出不同的股票,因此通过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投资市场的交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欧美,程序化交易已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但是在中国大多数的投资者还是在利用网上,柜台和电话等传统的交易方式,而程序化交易对中国投资者还是很陌生的。

3 计算机技术在金融投资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迈入,大量信息的处理技术更加离不开模糊化分析科学的支持。传统的以“精确化精确”为特征的信息处理技术,像传统的经济计量学,在大量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面前常常是束手无措。与此相对照,以计算机强大计算能力为依托的模糊化分析技术,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像美国最近建立起的指纹档案库、DNA档案库、人体特征分析模型,等等,都是以模糊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为特征。

模糊化分析科学和方法,不但在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传统的“软”科学中,同样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例如心理学。美国联邦调查局一个特别的犯罪心理研究小组利用模糊化的犯罪心理分析模型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从作案现场特征推导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进而推导犯罪分子的体态特征、职业特征、习惯特征及社会分布特征的科学方法体系。以该科学理论为指导,这一专家小组在短短数年内,已协助侦破了数百起震动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大案要案。有些曾是多年未遭破获的积案。

在这一场新的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革中,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证券期货投资领域,作为传统的以保守著称的社会科学领域,也已经开始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这一场挑战。一些投资家和投资机构,从80年代末起,就已开始斥资研究模糊化分析技术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并且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投资界不但开始实质性地介入现代分析科学方法的开发,而且开始反思对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认识。

这就是为什么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证券期货投资中的技术分析方法开始重新得到投资界的关注。

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间,随着经典投资分析理论的发展,人们用经典数学的研究方法证实了证券期货市场的随机性特征,并且认定这与技术分析流派所倡导的模式分析原则水火不相容。因此,投资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学派实质上是判定了技术分析流派的“死刑”。

但是,随着以Chaos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理解了事物本质上的混沌特征、无序性或随机性特征,不但不与其外在表现的有序性相矛盾,而且是其有序性的存在基础。而技术分析流派所强调的模式关系,正是这种有序性的表现之一。这样,技术分析方法所强调的模式分析原则,不但没有失去严格的科学理论的支持,而且可能直接建立在更为先进的现代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正是基于这种以现代分析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技术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一些研究者开始注意到传统技术分析体系与现代分析科学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及相应的突破性的应用前景。我认为,这一努力方向,不但应当是证券期货投资中技术分析流派的发展方向,而且应当是其他分析流派的发展方向。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对技术分析方法进行革新改造的进程也大大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显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一条为“革命”方式,即按照现代分析科学的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扬弃传统技术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进而逐步形成以“通过模糊化分析手段达到电脑化决策”为基本特征的新的技术分析方法体系。另一条路线为“改良”方式,即通过应用现代计算技术,使传统技术分析方法得到更有效率的应用。这两条路线所形成的方法目前都被称之为“计算机化的技术分析方法”。

尽管目前存在着上述概念上的混淆,但我认为,只有上面指出的第一条路线所代表的方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化的技术分析方法”,而上面指出的第二条路线所代表的方向,更确切地说,应当定义为“传统技术分析方法的计算机化应用”。

4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验金融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针对金融市场的定量仿真实验就成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实验金融学便产生了。

试验金融学只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际金融市场,这样能够让投资者更加宏观的了解金融市场,而目前试验金融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

篇9

[关键词]金融学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77-0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改革逐渐深入,新的金融模式兴起,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范围更广、要求更高、期待更大,高校金融学教育一致把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和领导型人才作为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特色和实际的精英人才的需要使得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国际接轨,重视创造能力成为主流趋势,而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和结构正是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最直观的反应。

我国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术界对金融的认知程度而不断变化。早期我国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金融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的理解和学术倾向主要集中在宏观范畴,金融学课程设置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两大主线,与传统的观点相符合,视金融机构为金融运行的中心,自此金融学的核心课程长期以宏观金融学课程为主,而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很少。随着对外开放和加入WTO,宏观金融理论不能充分地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中国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微观金融课程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国内高校增设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的趋势成为主流,公司金融、投资学等课程由于与实际联系密切,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符合学生的职业预期,也备受推崇。然而,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多而广但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因此,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值得重视,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了给金融学专业学生后续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调整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统观我国金融学课程设置现状,一方面,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比较严重,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课程以理论讲述为主,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匮乏,具有启发性、培养能力的课程较少或者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构建知识体系,课程门类众多,内容重复现象较多,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反而不够扎实。教育部对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有规定,专业基础课程由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等组成,专业核心课程由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财政学等组成。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宏观金融学理论课程的倾向是明显的,与当今金融学的实用性和微观倾向并不一致,也与社会对现代金融人才的需要相差甚远,不利于高校自主增设微观金融学课程。其结果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与实际应用接轨,进而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了金融人才质量。

近年来,随着对国外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学专业的推崇,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为弥补课程设置的缺陷主动增加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二是金融学相关的本科专业五花八门,如财务、财政、国际金融、农村金融、城市金融、货币银行、国际投资、证券投资等在各个大学都有成为独立的专业的例子。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呈现了以下现象。

(一)微观金融学课程仍然不足,课程设置选择有局限性

高校虽然努力增设投资学、公司金融等方面的课程,但微观金融学的课程数量和种类仍然非常有限,常常取决于在校教师的开课意愿和授课能力,并且容易出现忽略培养学生在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简单增加,整体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金融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之间存在互补性和整体性,本科阶段的学生只有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获得系统的专业训练,才能适应进一步深造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要求。然而微观金融学课程以增设或专业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原有的课程设置安排,没有解决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和对金融认知的不完全。

(三)教材内容陈旧,难以与国际接轨

国内金融专业的教科书普遍缺乏灵活性,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案例和习题老套。教材再版、改版时增改的内容变化不大,新增理论难以融合到整本教材体系中。教材的知识性和系统性被弱化,介绍性和描述性的内容较多。借鉴和使用国外教材的情况较少,教材内容难以与国际接轨。

三、中美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差异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由通识课、公共核心课、专业核心课与选修课四部分组成,基本原则是把本科教学作为专业基础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文化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认知。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美国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先修读公共核心课程,保证学生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以及统计、会计等金融学基本分析技能与工具。公共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原理等课程。美国各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丰富,专业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只有三到四门,数量很少,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银行学、公司金融、投资学、国际货币和金融、各类金融机构的介绍等方面;另一部分是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丰富,特点是灵活性大,动态性强,有学校个性化特色。

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普通公共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所组成。普通公共课主要是高等教育统一要求的思政类课程和体育类课程,以及数学类、计算机类基础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指所有财经类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课程,通常由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等必修课程组成,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符合教育部所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基础必修课和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硬性规定,占据了课程整体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这部分学分的比重也比国外高校高。金融专业课程通常主要有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等,基本涵盖了主要金融学科的分支领域。近年来,逐渐增加了公司金融、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内容。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丰富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如果仅从总体课程的名目上看,我国与美国的差异不大,但比较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

(一)对微观金融学课程重视的程度不同

金融学科的微观性被重视主要是由于西方金融理论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变化,因此美国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侧重于体现微观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对于证券投资领域的投资工具,通过按照类别设置固定收入证券、基金投资、期货与期权等课程供学生学习。我国的金融学教学中以上投资工具主要是通过证券投资学一门课讲述的,深度与透彻性有差异。美国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重视与实际热点和经济趋势相结合,比如针对房地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热点的实际,美国很多大学开设房地产金融课程,专门讲授房地产投资的融资结构与策略以及税收特征。我国高校开设课程仍侧重于宏观金融学,一门课程的信息含量大,内容广泛而深度较差。

(二)人才培养的导向存在差异

美国大学对金融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本科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毕业生受市场的欢迎。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倾向于设置不同的经济学研修班、专题研究小组,开设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两到三门修读。以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为例,其开设公司财务、新兴金融市场、投资学、企业家金融的研习班,让学生阅读相关学术期刊,并以参与课程讨论、撰写论文、在课堂上交流和汇报学习情况以及相应的研究成果的方式,使学生从知识学习与运用、技能训练、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

而我国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多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的愿景和方向是好的,但本科教育只能成为目标实现的基础,所以目标因为难以实现而略显空洞。虽然多数高校在保留传统的授课方法之上,开始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盲目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要求而忽视过程培养,反而得不偿失,使学生“学艺不精”。现在我国高校逐渐将目标转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课程结构的变化处于探索期,正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的阶段。

(三)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层次不同

美国高校注重分层次安排课程教学结构,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金融学的研究内容。专业基础课门数不多,但在进入金融学专业课学习之前,保证学生通过前置课程在修读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循序渐进。众多金融学专业选修课程一般都有严格规定的选修前提,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适合自身的选择。为了提高金融学本科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素养,我国高校增设了不少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但课程的体系性安排较差,课程间缺乏必要衔接,一些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都会涉及,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容易出现遗漏知识点的情况,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

(四)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同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多,充分体现了灵活多样的特点。各校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相应的开出大量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选修课开设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紧密联系实际;紧跟金融学前沿理论进展;国际化色彩鲜明。课程内容比较新颖,更新速度快,为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例,其沃顿商学院金融学专业开设了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银行业、城市财政政策、公司财务、高级公司财务、投资管理、投机市场、证券分析、跨国公司财务、房地产投资、城市房地产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国际住房供给比较、基金投资、行为金融、风险资本与私人权益、财务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共政策、投机市场、投资管理、金融机构、金融学中的实证方法介绍、持续期金融经济学、跨期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金融领域的实证研究等近三十门课程,充分体现了以上的特点。而我国普遍存在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的现象,并且金融学专业课程更新较慢,内容相对陈旧,时效性差。

四、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调整策略――基于安索夫矩阵的分析方法

安索夫矩阵是管理学经典模型,由策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博士于1975年提出。矩阵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两大基本面向,区别出四种产品市场组合和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是广泛应用的策略分析工具之一。其模式如表格1所示。

表格1

可以看出安索夫矩阵的核心是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层次,用途是基于实现一定目标进行策略分析,矩阵反映了结构性的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有两个核心,一是宏观与微观课程之间的比重问题,二是课程系统性不强导致的学而难以致用问题。所以,本文借鉴安索夫矩阵并进行修改,把两个维度改成课程属性和课程应用,以期为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提出科学的建议。修改的矩阵模型和课程设置选择与调整的策略分析如表格2所示。

表格2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的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合理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

五、启示和建议

(一)提高课程设置结构系统性,丰富选修课课程内容

将微观金融学核心课程纳入基础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课程设置结构系统性,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现代金融学观念。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利用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仅仅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而将它列入课程体系的做法并不科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门课程应放到什么阶段开设,重点讲授哪部分内容,学生接受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哪些知识作铺垫等问题。同时,鉴于目前选修课数量较少的现状,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实际结合并体现本校研究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选修课,并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集中修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内容。

(二)提高课程设置动态性和灵活性,重视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新的理论和应用常以补充内容的形式加入原有的教学内容,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夯实和启发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加研讨类型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紧跟时代潮流。同时,可以借鉴和使用国外金融学专业教材,增设英文或双语课程,重视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殷孟波.金融学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7).

[2] 刘玉平.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海峡两岸金融教育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6).

[3] 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篇10

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相对应,现代金融学的发展也与数学方法的介人密不可分。从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1944)建立期望效用理论以来,一批杰出优秀的成果相继诞生,建立了现代金融学严密的科学化体系,这其中包括利息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莫迪哥里亚尼和米勒(MM)定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尸T)、期权定价公式(BS公式)、有效率市场理论、托宾(Tobin)一q值理论等。这些理论的绝大部分都因为其杰出的贡献已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金融体系的这种完善化也带来了矛盾,这就是科学化的金融理论距离金融学的原始目标一解决现实金融问题越来越远。金融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现代金融学的理论根基和基本假设。行为金融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对现代金融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一、行为金融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金融理论假定参与者是理性的。理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参与者的信念是正确的,即在预测未知变量的未来值时,他们根据的未来变量的分布是正确的,他们根据的分布与未来变量的发展遵循的分布完全一致;二是在上述信念下,参与者的决策是规范合理的,即他们的选择符合萨维奇(Savage)期望在参与者是理性的假设下,现代金融理论获得了巨大发展,建立了自己明晰而严密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如果这些理论成果能够通过实证检验,获得市场认可,这是一个相当完美的结果。但是实际情况与现代金融理论的结果在某些方面相差很远,甚至截然相反,这些领域包括股票市场总体发展变化、股票市场横截面收益及股票市场上单个投资者的行为等等。

就解决现实问题而言,行为金融理论是一种新的方法,它对构成现代金融理论基础的假设一参与者是理性的作出了修正,即运用参与者不理性的模型可能更好地解释一些金融现象。具体地说,一些行为金融模型假定投资者的信念是不正确的,这可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运用贝叶斯法则;一些行为金融模型假定投资者的信念是正确的,但投资者据此作出的决策不是规范合理的,也就是说不遵循萨维奇期望效用理论。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内容

行为金融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套利的有限性;一是心理学理论。

(一)套利的有限性

在现代金融学的假设和模式下,证券的均衡价格等于其基本价值,基本价值是证券未来预期现金流按一定折现率得到的现值和。未来预期现金流基于投资者对证券价格未来走向的分布的正确预期(即理性假设的第一方面含义);折现率基于投资者的与萨维奇期望效用理论对应的偏好(即理性假设的第二方面含义)。证券的均衡价格等于其基本价值(换句话说,市场价格永远是正确的)是有效率市场假设(EfficientMarketsHypothesis,EMH)的核心内容。EMH还认为,证券的均衡价格是由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决定的;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会使证券的交易价格偏离其均衡价格,但受利润驱使的理性投资者的强大的套利交易行为会使证券交易价格迅速回到均衡价格;任何投资战略都不可能使投资者获得超过与其承担的风险水平相对应的收益,即市场没有免费午餐。可以用图1、图2表示。

行为金融学认为,即使证券的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不一致,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是有限的,它不能使不正确的市场价格很快回到基本价值,不正确的市场价格能够长期存在。换句话说,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正确与市场没有免费午餐是等价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价格正确不等同于市场没有免费午餐,当市场价格不正确时,市场同样可以没有免费午餐。为什么市场价格不正确时,市场同样可以没有免费午餐呢?为什么市场价格不正确时,试图校正市场价格的理性投资者构筑套利组合也非常危险呢?行为金融学从四个方面来解释。

1.基本风险

当遇到不正确的市场价格时,理性投资者会构筑套利组合,一方面卖空一个与被低估的证券非常相近的替代证券,同时买进同等金额被低估的证券。如投资者发现上海汽车被低估,则在买进上海汽车时,可以选择卖空与上海汽车非常相近的一汽轿车,这样投资者可以预防整个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风险。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非常相近的替代证券是很难找的,所以套利组合要想完全规避基本风险是不可能的。二是被低估证券真存在某类单个风险,这时套利组合将完全失败。

2.噪声交易者风险

噪声交易者风险由德隆等(De助nget.al.,199oa)首先提出,施莱弗和威斯尼(shieifer,vishny,1997)作了进一步研究。噪声交易者风险是指套利者构筑套利组合后,由于噪声交易者的行为,市场更加悲观,从而使价格更远离基本价值的风险。显然,如果套利者确认市场价格是错误的,市场价格必然回到基本价值,那么套利者可以不理会市场的短期波动,而选择一直持有组合到市场价格必然回到基本价值,这样自然不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但实践中这样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从事套利的都是一些职业基金经理,他们主管的资金并不是自己的,这被施莱弗和威斯尼称为脑和资本的分离(seParationofbrainsandcaPital),由于资本所有者并不具有专业知识,他们对职业经理的评价只参考其取得的成绩,如果出现业绩不佳的情况,就简单认为职业经理无能,并解雇他。这使得职业经理的行为看上去更象短期投机者,追涨杀跌,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大了噪声交易者风险。

3.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是指套利者在套利过程中为克服各种障碍而付出的代价。首先,由于套利组合涉及卖空,因此风险很大,有关法律禁止一些机构如养老金和互助基金从事这种交易,因此即使这些机构是理性投资者,法律限制也不会使他们作出更正价格的行为;其次,如果投资者被允许从事卖空行为,为了能是低估的市场价格回到基本价值,必须有足够的市场购买力,因此卖空者必须能借到足够数量的被卖空的证券,这一点是有疑问的;第三,套利过程完成的标志是套利者能够平仓,因此必须有适宜的条件使卖空者最后能买回被卖空的证券,实践过程中这一点很难保证。实际上,在被低估证券价格上升的过程中,被卖空证券的价格同样上涨,甚至幅度更大,因此套利者构筑套利组合风险很大。

4.模型风险

理性投资者要发现套利机会,必须知道证券的基本价值,通过比较证券基本价值和市场价格判断有没有套利机会。投资者判断证券基本价值要借助一定的模型,因此当套利机会出现时,投资者无法确定这是否真是套利机会,他也可能怀疑是自己的模型出现了错误,被低估证券也许没有被低估,其价值就是其当前的市场价格。这种由模型而产生的风险称为模型风险。构筑套利组合的上述四种风险使由于套利而产生的买卖行为对价格的调整作用大打折扣,从而产生套利的有限性。

(二)心理学理论

有限理性认为,即使非理易者引起价格对基本价值的偏离,理易者也不总是有足够的力量消除这种偏离。为了说明这种偏离的结构,行为金融学经常需对非理性的形式作特别假定。为了进行这种假定,行为金融学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家关于人在形成信念(Behefs)时的根据和人的偏好(PreferenceS)的大量实验证据。

1.信念

(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ee)

经验证据说明,人们在形成自己的判断时,经常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大结果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二是缩小可能发生的结果的范围。

(2)乐观主义和想望型思想(OptimismandwishfulThinking)

许多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前途抱着非常乐观的想法。基于这种认识,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综合报告,许多人认为自己很快就能完成。

(3)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许多时候,代表性是一非常有帮助的逻辑。但是它也容易产生一些严重偏见。

(4)悲观主义(Conservatism)

与代表性产生的偏见相反,悲观主义倾向过分依赖已知基础证据和数据。

(5)形成性偏见(CollfsrmationBias)

一旦人们形成某种认识或者作出某种假设,他或她就会在某种程度抱定这种认识和假设,即使有新的证据说明他的认识或假设可能是错误的。这种心理有些类似与悲观主义,在这两种心理下,人们对新的信息都缺乏足够的注意。

(6)寄托性(Anehori飞)

人们在形成认识时,总是从一个初始的任意值开始,然后不断进行调整,直到最终认识形成。实验发现,这种调整总是不充分,人们的最终认识受初始值影响很大。

(7)记忆型偏见(MemoryBiases)

在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人们总会在记忆中寻找类似的情况,通过对比给出可能性,这容易引起偏见。

2.偏好

(1)预期理论(prospeetTheo汀)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的决策是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即VonN~一Morgenstein效用函数),在理论上趋于完美的现代金融理论却对现实中的许多金融现象无能为力,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谜等,于是出现了许多非期望效用理论。预期理论(Kah~n,Tversky1979)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与其它非期望效用理论不同,预期理论的立足点就是对通过对市场的深层次研究,深人了解人们对风险的态度,解决市场现象,它不刻意保持期望效用理论在理论上的完美性,不追求规范化,而仅关注描述性。实际上,卡尼曼和特弗斯基(1986)说明,在解释金融现象方面,规范化的金融理论注定要失败。期望理论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投资者的决策是基于投资过程可能带来的收益或损失,而不是投资过程最后的财富;二是价值函数的形状,对于收益价值函数是凹的,对损失价值函数是凸的;三概率变换是非线性的,小概率常被给予更多权重。在参考了更多经验证据后,特弗斯基和卡尼曼(1992)给出了预期理论的一般形式,它适用于有三种以上结果的风险决策问题。如果结果的概率为,值函数为万二iv(xi)其中{xal口果x勤V一}一“一x,’“口果x<”t北i=w(片)一w(Pi’)w(p)Pr(Pr+(l一P)r)今其中Pi(Pi,)指结果至少同x;一样好(严格好)的概率。特弗斯基和卡尼曼(1992)用经验证据估计出a==0.88,入二2.25,丫=0.650(2)模糊规避(Alllbiguity彻ersion)模糊是指决策信息的一种状态。模糊规避是指相对于不喜欢客观不确定性,人们更不喜欢主观或模糊不确定性。

三、金融学的现实化趋向

自从产生的那一天起,行为金融学就以起鲜明的特色获得广泛的注意,这就是以市场行为或现象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市场结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分析市场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到现在为止,行为金融学模型对许多现代金融理论不能解释的金融现象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给出了投资策略。这包括对股票市场溢价的解释,对变动性溢价的解释,对股票收益预测性的解释,规模效应,长期翻转效应,动量策略,事件研究等等。行为金融学获得广泛认可其实存在必然性。我们知道,金融市场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博弈市场,博弈双方是买方和卖方,即多头和空头,博弈筹码就是手中的股票。同一般赌场筹码不一样的是,股票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它是上市公司价值的代表,因此本身也具有价值。博弈双方基于自己对股票的理解而出牌。现代金融理论过分强调参与者对股票的理解,而忽略了股票市场是买卖双方行为共同作用形成的市场,因此市场许多现象无法解释,而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是股票市场是一个博弈市场,因此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揭示了现代金融发展中的现实化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金融学不同于一般科学型学科,因此通过建立一套公理化的指标体系构建整个金融学体系违背了金融学科的要义,这样虽然会使整个金融学显得更趋近于科学,但也使金融学更加远离其诞生的土壤,也使金融学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弱。金融学在本质上更象一门社会学科,从本质上看,驱动金融市场发展、造就金融观象的是参与者的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对金融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对人的研究。

2.金融研究不能讲本本主义,而应该针对具体的金融现象和问题,对市场发展逻辑和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剖析研究,揭示金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金融市场发展规律。逻辑推理不是金融研究的决定性方法,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即通过行为模型去解释金融现象是金融研究的正常逻辑。

3.在现资实践中,定量分析占据主流位置,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定量分析的缺陷,即缺乏对金融市场运作的深刻理解。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实验研究各种金融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金融市场运作的规律,从而回避金融风险,追求最大收益。

四、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市场,新兴市场一方面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又面临发展障碍。影响在新兴市场证券投资的因素或障碍有很多,比如外资政策上的限制,资本市场发展慢、水平低,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等,但是应该辩证地、发展地看这些因素或障碍。首先,在影响证券投资的因素中,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一个基本因素,高经济增长率能够给证券投资带来高回报。第二,新兴市场的信息披露和会计准则暂时还不尽完善,但正在不断完善之中。第三,随着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和更深入地参与金融全球化,其公司的竞争力将愈来愈高。最后,由于许多新兴市场正处于转轨时期,相关政策和法规常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但是这些调整大部分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