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

篇1

特 征

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的商业银行体系迅速实现了所有制的多样化。目前,按所有制形式分类,在打破了国家对银行业的垄断之后,只有中央银行、储蓄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工业建设银行等仍主要由国家出资,这些银行的经营活动从属于国家利益(如通过银行体系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通过国家商业银行体系为部门或地区发展提供资金)。

在国家所有制的基础之上,还有一些属于部门的银行,包括石油化工银行、石油天然气建设银行、渔业银行、通讯银行、化学银行、航空银行(它们中的大部分是金融工业集团)等等。这些银行的资本由股份组成,但不影响这些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国有特征,国家是它们最大的股东。因此,这些银行仍然对其所对应部门的企业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

商业银行最广泛的所有制形式是股份制。以封闭式有限责任股份公司存在的商业银行,其最低法定资本规定为500万卢布;采取开放式股份公司形式的商业银行,其法定资本最低线为2500万卢布。1995年初规定法定资本最低线为40亿卢布。

为了创造吸引外资的条件,俄罗斯打开银行业的大门,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俄罗斯。它们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基本与国内银行没有区别,俄罗斯中央银行只在外资银行的资本规模上有所限制(外资银行资本不得超过俄罗斯银行业总资本的12%)。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一限制也被取消,外资银行资本占俄罗斯银行业资本比例已超过25%。从外资银行数量看,100%由外国资本构成的银行在16家左右,外国资本参与在50%以上的银行接近上百家。外资银行在俄罗斯银行业中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俄罗斯商业银行的数量增长也很快。1989年1月1日时共有43家商业银行,1990年1月1日时有224家,到1991年初已变成1357家,1995年1月1日则有2486家有资格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其分支机构达5460个。俄罗斯储蓄银行的网点有31200个。由于经济持续滑坡,1995年以后出现大量商业银行倒闭事件,使得商业银行数量开始减少。到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共有信贷组织1697个(包括商业银行),分支机构8050个。

从商业银行的地区分布看也极不均衡。有43.6%的商业银行集中在中心地区,其中莫斯科就占37.7%;北部高加索地区占13.4%; 西西伯利亚占8%;而东西伯利亚只占3.3%。这种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商业银行在总行所在地以外较少开办自己的分支机构所致,如一半以上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都设在总行所在的地区内。

除了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外,从1994年起,俄罗斯商业银行走向综合化经营的步伐加快,仅这一年就有73家银行获得综合经营许可证,78家银行获准经营贵重金属,10家银行获准经营外汇。

1996年以后,俄罗斯银行大规模进军国家债券市场。1996年~1997年,银行投资国家债券市场的规模增长了2倍多,不仅积极购买卢布债券,而且也包括俄罗斯政府的外币债券。据估计,俄罗斯政府发行的欧洲债券的10%以上、财政部外币债券的40%以上都掌握在俄罗斯商业银行的手中。国家有价证券成为银行体系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1996年银行体系收入的40%来自于国家有价证券收入,1997年为30% 。与此同时,银行来自贷款投资收入的比重与世界各国银行相比都属于很低的: 1996年~1997年的贷款利息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约占35%。如此低的比重,是因为贷款投资占银行体系资产的比重只有35%~40%。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吸收资金,主要形式是以俄罗斯外币债券或所属企业股票作担保所获得的贷款。

一方面,在卢布汇率能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对外债务的利息水平就较低;另一方面,国内储蓄的严重短缺从客观上促使银行不得不从外部吸收资金以扩张自己的业务。其结果是,俄罗斯商业银行成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对象。目前,外国金融组织的资金已成为俄罗斯商业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到1997年底,银行间外币贷款的大部分已来自于非居民银行,占全部商业银行负债的12%。同时,随着政府债券市场向非居民开放,俄罗斯大型商业银行外币债务迅速扩张。这使得俄罗斯商业银行体系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因而汇率风险对其影响也相应增大了。

问 题

目前,俄罗斯商业银行体系在改革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首先,弱化了银行传统的储蓄向投资转化功能。从银行体系集中的资本规模看,与波兰、南朝鲜几乎相同,而银行体系的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俄罗斯只有24.1%,波兰为49.1%,南朝鲜为91.1%。即俄罗斯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只有波兰的1/2,南朝鲜的1/4。而且,在银行总资产中用于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资只占很小一部分。

篇2

长期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始终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有力地推动了储蓄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但是,由于体制等原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邮政储蓄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各地的重视程度不同,推进力度不一,邮政储蓄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着定位不明、传播不广、认同不高、脱离经营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上存在“四个误区”:

一是企业文化虚无论。认为邮政储蓄银行最要紧的是搞好经营,搞好服务,防范化解风险,企业文化只是挂在嘴边、写在墙上的口号,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营发展和金融服务没有什么实效。其实无论人们是否做出主观表达,企业文化都隐含在企业的市场定位、经营手段、员工言行当中,通过企业产品的销售、服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渗透,客观地表达着其特有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并不虚无。

二是企业文化定格论。认为企业文化既然是企业的某种行为规范,应该把它制度化、程序化、纪律化。实际上,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范畴,其发展变化决定于经济基础。企业文化必然因市场和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进,任何祈求企业文化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三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等同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两者各自在目标、方法、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外部亲和力、综合竞争力,使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都能认同和接受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主要目标是使内部员工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使企业保持遵纪守法的经营方向。

二、全面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文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邮政储蓄银行现有资源条件下,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培育团队精神,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从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经营和市场定位出发,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深入推进。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以人为本”即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生产形式下,任何一个生产环节在产品的形成过程中都显得不可缺少,大家在一起相互支持,即可大大减轻工作中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的管理搞上去了,效益自然也就会提高,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也将大大增强,处处维护企业形象的信念也会随之增强,从而达到外树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要重视智力投资,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

现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建设一支思想作风正派,业务技能过硬的员工队伍就成了每一个管理者的必然选择。要全面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要通过专题研修与学术交流相结合,行际交流与本单位业务岗位交流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资质考试相结合等形式,培养和造就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队伍。这对于构建邮政储蓄银行卓越的企业文化,把银行办成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让学有所长的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要增强员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建立一支思想活跃,职业敏感性强的员工队伍,这样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完善各种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士气,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合理的惩罚机制,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三是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合规文化;四是建立合理的福利机制,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宿感。通过建立一整套能被员工广泛接受、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注重视觉效果,树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外在企业形象。

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除了靠自身的发展实力,还得靠自身的形象设计。为此,邮政储蓄银行自身除了在发展业务、增强自身实力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外,还得在网点标识、员工的“包装”方面下一定的功夫。首先,应注重对员工内在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员工素质培训教育,除了对员工进行业务知识、规章制度的培训外,还要对其进行服务礼仪培训,要求员工除了要能及时、有效地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为顾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外,还要做到举止得体,认真践行服务公约,让客户很愉快地接受服务,让邮政储蓄银行员工的服务形象深入到客户心中。这除了能有效地维护好邮政储蓄银行的自身的形象外,还能逐步增进客户对邮政储蓄银行服务理念的了解,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拓展服务空间。其次,还应注重员工的外表形象的塑造。衣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止有度,话语入耳的业务员比那些大大咧咧,我行我素的业务员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

篇3

(一)实践

社区银行(CommunityBanks)一词来自美国,主要指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经营、资产规模小(1979年以前,资产规模在3亿美元以下的银行被称为社区银行;如今,广为接受的标准是10亿美元)且主要服务于社区内中小企业和居民的中小商业银行。最早的社区银行可追溯至1867年成立的LykensValley银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银行金融服务内容日趋广泛,组成形式也不断变化,但其服务于社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社区银行一直蓬勃地发展着,成为美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约占全美银行资产总额的20%。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并购使社区银行总数在减少,但新的社区银行仍不断产生,所占比例并没有减少(见表1)。值得一提的是,资产规模在1亿-1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数量一直在增加,呈现出逐步扩张的势头,这充分说明了此类规模的银行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从表2可以看出,社区银行的经营规模虽然与大银行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但经营效率与大银行非常接近,显示出相当强的生命力。这被国外许多研究银行规模经济的学者的实证结论所证实:中等规模银行的规模有效性较强,1亿美元左右资产是银行获取规模经济的最佳规模(Rose,1989;Humphey,1990;Berger,1993)。

社区银行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大银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社区银行始终以社区居民金融需求为己任,以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为目标,拾遗补缺,承上启下,为社区的繁荣、地方经济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见表2);另一方面,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并不一致,社区银行在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方面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农村地区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被其他地区纷纷效仿。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银行经营面临困难,不少银行纷纷实施网点撤并计划,于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出现了“金融真空”状态。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建立类似美国的社区银行。英国、苏格兰掀起了一场“社区银行服务运动”(CampaignforCommunityBankingServices),旨在为社区提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消除银行网点撤并可能给社区带来的不利后果,这场运动为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德国的银行业向来以“全能银行”的经营模式著称于世。2000家左右具有社区功能的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约占银行业总资产的27%)业务尽管也向全能化发展,但主要服务于当地中小企业、居民、市政建设和公共事业。法国虽然由于银行垄断程度较高导致社区银行较少,但也有100多家。亚洲的日本具有社区银行性质的地方中小银行也有60多家,主要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这些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贷款比率一般占其全部贷款的70%—80%,其平均收益率水平一般都高于大银行。

(二)启示

1.正确的市场定位。社区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迷失方向,始终坚持为当地居民、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不断增强建立在社区关系网络基础上的自身优势,不仅巩固了其在地方信贷市场上的地位,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经营效率。

2.社区银行一般实行股份制,产权明晰,产权结构设计合理;政企分开,一般不会在政府机构的影响下经营,不会提供政府导向性的业务,也不会将社会目标置于银行的财务目标之上,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经营。

3.强有力的政策扶持。美国1864年颁布的《国家银行法》(NationalBankAct)规定银行只能在单一的行政区域内经营,这种限制银行跨州经营的规制于1927年以《麦克法登—佩伯法》(McFadden-PepperAct)的形式正式成为联邦法律,又在1933年的银行法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这种州际业务规制限制了大银行的扩张,成为保护社区银行生存的一道有力的法律屏障。1977年颁布的《社区再投资法》(CommunityReinvestmentAct)要求金融监管当局定期检查辖区内的金融机构是否满足了当地社区的金融需求,并就金融机构对社区的贡献度进行定期评估并公布,其评估结果作为审批该机构申请增设存款分支机构、开展新业务甚至金融机构之间并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该法律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次修正后存在至今,对于保护社区银行的生存和防止贫困地区金融资源的外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许多社区银行在兼并浪潮中消失以后又有不少新生的社区银行崭露头角的一个重要条件。日本政府从存款保险制度、相互援助制度、信用保证保险制度、税收优惠或免征等方面对社区银行的运营与发展进行扶持;法国政府采取措施帮助社区银行进行创建以及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4.有序的金融监管。社区银行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外部的有效监管。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社区银行的外部监管体系以监管部门的专职监管制度为核心,以行业自律组织为依托,以社会监督为补充。监管部门的监管强调风险性监管与合规性监管并重;行业自律组织是社区银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组织,是连接外部监管与社区银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避免监管真空,并大大减少外部监管的实施成本;社会监督机构独立于社区银行之外,具有监管的独立性、公正性、公平性与一定的权威性。

二、社区银行模式存在的经济学分析

(一)适应金融专业化分工的需要

将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拓展到金融领域,则可以发现,金融分工专业化可以提高金融交易效率。金融发展是由金融分工所决定的,并随着金融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社区银行经营模式是与大型银行在金融交易活动中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必然结果。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特征体现在:从服务对象看,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而大型银行则主要面向大的企业。从资金来源与运用看,社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当地,运用也主要在当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大型银行则在全国或跨区域范围内调配资金。从服务品种来看,社区银行主要提供一些个性化金融服务产品,而大型银行则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贷款的审批来看,社区银行除了关注财务数据以外,还会考虑借款人的性格特征、能力以及信誉等难以传递的“软信息”;而大银行则只是根据一些财务指标等“硬信息”做出结论,基本上很少考虑借款人的个人因素。从发放的贷款品种来看,社区银行一般发放基于软信息基础上的“关系型贷款”,而大银行则发放基于硬信息基础上的“市场交易型贷款”。可以看出,这种专业化的金融分工使得社区银行与大银行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二)拥有信息比较优势

信息是金融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借贷发生之前会产生逆向选择,在借贷发生之后会出现道德风险。我们知道,中小企业是社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突出,潜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很大。要克服这两个问题,银行就必须搜寻关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并进行评估、使用,而这些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与大型银行相比,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要低,具有信息上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一是社区银行土生土长,与中小企业一样,遵循市场经济运作的轨迹,有着制度、地缘、人缘上的亲和力及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低成本地了解到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项目前景、信用水平,甚至业主本身的能力、信誉等所有的信息;二是由于社区的相对狭窄性,社区银行也容易及时掌握信息的动态变化,如某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要及时催还贷款或增加抵押等,从而降低自身经营风险;三是社区银行的总部和分支机构都在当地,结构简单,委托少,信息传递相对较快。由地域性和长期的合作带来的信息优势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根据麦金农(Mckinnon,1973)等人的分析,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千种“被分割的经济”(PragraentedEconomy)。由于其市场的分割性,信息的传递受到了阻碍,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发展社区银行更具有客观必然性。

(三)具有交易成本低的比较优势

在信贷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等因素,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对于每笔贷款,银行都需要进行事前信息审查、谈判签约及事后监督。相应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这些是银行在信贷交易中所直接耗费的成本,称之为“显性成本”,除此之外,银行还间接耗费了一些“隐形成本”,如由于发放贷款可能造成的不良资产,银行内部进行贷款决策所需耗费的成本等。

发展社区银行有利于发挥其对中小企业贷款上的交易成本比较优势:(1)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相对较低。(2)由于社区银行规模较小,组织结构较简单,决策的周期相对较短,因而从开始谈判到贷款合同的最终签订所耗费的谈判成本相对较小。(3)由于社区银行根植于社区,信息了解相对充分,对社区内中小企业贷款的使用情况了如指掌;同时在近距离内,企业的违约信息局限在狭小范围内,非常敏感且受人关注,传播速度快,监督成本相对较低。(4)社区银行由于与中小企业联系密切,能够动态地掌握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在与中小企业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把非系统风险降为零,从而有利于控制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损失的可能性。(5)社区的成本低。一方面,成本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企业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反之,则越小;另一方面,结构不同的组织中,解决问题的成本也不同,结构越复杂、层级越多的组织,链条越长,信息传递越慢,其成本越高。这样,与大银行相比,结构简单的社区银行由于链条较短,解决问题的成本就会低很多。

三、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分析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社区银行的发展很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居民家庭的资金需求,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充满着生命力的经营模式。因此,国内学者在谈到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时,都把它当成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供选择路径之一,对此我们表示赞同,但这还不足以概括社区银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加快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社区银行能够很好地弱化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成分。要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近年来农村金融支持呈现弱化的趋势。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坚持商业化改革,调整发展战略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银行”三大目标转变,大量收缩面向农村的金融业务。在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设在县以下的机构网点都在撤并和收缩进城。设在县及县以下的现有机构网点,大多只有吸收存款权而没有贷款权。二是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流于形式,多年来按照商业银行模式经营,对社员的贷款程序跟其他商业银行一样,贷款投向没有体现“社员优先、社员为主”的原则,缺乏为社员服务的约束和动力,背离了合作制的初衷,因而,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其实是“官办”的农村信用社。不少农村信用社不愿发放小额信贷,违规“垒大户”现象严重,服务功能“异化”。三是邮政储蓄在改成邮政储蓄银行之前,是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与国家鼓励资金投向三农的政策相反,邮政储蓄将农村资金集中后流向了城市,造成了地方资金的“失血效应”,削弱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应有力度,进一步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社区银行根植于农村社区,专注于农村社区,利用自身的信息与交易成本上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传统农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弱化二元经济结构。

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也比较突出。大型银行更多地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这造成了中国资金流动的“虹吸现象”,即本来急需资金的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被转移到资金已经比较充裕的发达地区,导致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另外,一些偏远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大型银行不愿全面涉足,加速撤出的步伐,导致局部地区“金融空洞化”。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主要运用在本地,因而能够缓解虹吸现象及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大型银行撤出的地区设立社区银行,也可以填补金融服务的缺口。

四、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

按照上面的定义来衡量,目前国内还很难找到一家真正的社区银行。一个健全的银行体系不仅要有大银行,而且要有为数众多的社区银行。大银行有大银行的优势,社区银行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并且覆盖城乡的社区银行体系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将现有的地方中小银行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1.城市商业银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资产规模、经营状况差别很大,改造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模式,应坚持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改造的重点应是中小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许多规模雄厚的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已不再适合选择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它们地处发达地区,经营状况良好,已具备与大银行竞争的实力,已发展成为跨区域甚至全国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之下,中小规模的银行则适宜走社区银行的道路。其次,改造应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循序渐进思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这些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也良莠不齐。为稳健起见,可以先选择一些位于发达地区且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社区银行改造试点,比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这些地区中小企业发达,民间资本较为充沛,具有发展社区银行的优越条件;同时,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充裕,行为较为“开明”,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不合理干预较少,对改造试点的积极性较强一些。试点成功取得相关经验后,再在欠发达地区全面推广。最后,改造之前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社区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产权明晰。城市商业银行要改造成社区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产权制度方面的缺陷。我们知道,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之时就规定地方财政为最大股东,也即地方政府,其人股比例占30%左右。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对东、中、西部地区三个有代表性省份的20个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持股比例为24.2%,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通过其他企业或机构间接持股的数量,则国有资本(包括地方政府)的持股比例达到76.3%左右,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拥有绝对控制权。其他的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私有企业所占股本的比例很少。这样,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普遍存在,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城市商业银行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为此,要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为其向社区银行转型创造条件。一方面,地方政府股份应逐步从城市商业银行退出,当然,地方政府退出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从直接操持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中脱身,彻底实行政企分开,并不是放弃支持,地方政府应该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营造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增资扩股,引进具有良好动机的民间资本和运作规范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使其产权结构真正多元化。

2.城市信用社。从规模大小和服务对象来看,城市信用社应该是社区银行最主要的改造对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城市信用社是依附于非国有小企业发展起来的,90年代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信用社开拓了广阔的潜在市场。但目前的城市信用社面临着股权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不良资产比例高、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将城市信用社改造为社区银行,必须鼓励外资和优秀的民营企业人股,优化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同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解决历史包袱。

3.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当适时对其经营目标、业务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步改变政策支农的主要性质。2006年中国银监会表示,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要坚持市场化、商业化趋向,10年内将分批逐步过渡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银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改造不能整体推进,要分步实施。我们认为,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改造成社区银行,而落后地区的信用社仍然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社区银行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是不够的,需要相关各方给予大力支持。

4.邮政储蓄银行。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其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的储蓄网点改造成社区银行能更好地实现这一定位。因为邮政储蓄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的竞争优势在于,与当地客户熟悉,吸储的资金用于当地经济发展,与当地经济休戚相关。有数据显示,全国45万个邮政汇兑网点中有70%在农村,遍布各大居民小区,有将近70%左右的汇款交易流向农村。全国办理邮政储蓄的网点达到3.6万多处,邮政储户数量达到2.7亿户。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成社区银行后,要很好地发挥这一功能,需尽快积累在农村发放贷款的经验,建立成熟的经营机制,并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

(二)将新建的民营中小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

金融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入世后,我国政府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地推进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银行业开放程度已超过了当初的承诺。而对内开放方面,监管当局却表现得异常谨慎。当前民营资本组建民营银行的强烈愿望受到抑制。一旦监管当局放开限制,民营银行将会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这些新建的民营银行由民间资本控股,产权边界明晰,没有历史包袱,能够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经营,将其定位于社区银行有利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要防范民营资本由于趋利动机而导致过度扩张造成的金融风险。

(三)将民间金融组织引导规范成社区银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非正规金融活动盛行往往体现了一国金融深度不足,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融资需求。我们应当承认这些民间金融组织为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积极贡献。金融监管当局与其屡禁不止,还不如因势利导,通过引导使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成规范化运作的小型社区银行,同时对组建的基本条件、管理制度、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监管办法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市场准入和利率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这样既方便了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能够满足农民等小规模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对于培育分工协作、竞争充分的村金融市场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篇4

关键词:社区银行;关系贷款;核心存款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2-0071-04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经济结构、功能比较完善,产业类别比较齐全的区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高速发展的县域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国外经验来看,设立社区银行是解决农业资金支持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县域社区银行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我国县域社区银行发展的可行性

社区银行就是从当地住户和企业吸收存款并向当地住户和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金融机构[1],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资产规模不大,二是在有限区域内服务和运营,三是属于现代商业银行,四是具有独立性,即自主决策权。发展社区银行,有助于减少县域信贷资金外流;有助于引导、规范民间借贷,促进其向正规金融转化;有助于促进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业领域,减缓“房贷”的增速。因此,在我国县域经济体系中,探讨县域社区银行设立的可行性尤为必要。

在我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主要包含农村信用社、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地方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合作银行等)。而在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虽然银行种类很多,但农村信用社一直是资产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工作人员最多,与农户联系最紧密的县域金融机构。从机构网点情况看,2007年全国共有12.4万个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其中县域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为2.6万个,从业人员为43.8万人;中国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10.6%;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41.5%[2]。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有银行在县域经济中的逐步退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等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支农情况看,截至2007年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余额13 998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 618亿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 884亿元,农户联保贷款达到1 137亿元。获得贷款支持的农户数达到7817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2.8%,占有贷款需求农户的60%,受惠农民超过3亿人。

从社区银行的特征来看,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最接近社区银行。一是资产规模因县域经济总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规模不大,在几十亿至几百亿元之间;二是在有限区域内服务和运营,主要是在当地县域范围,虽然上级行业管理机构(市级办事处、省联社)对多余资金可以跨地区调剂,但也需要取得县级联社同意,且一般都是有偿使用。三是县级联社属于一级法人,具有独立性和自主决策权,具有信贷产品决策权。四是正在向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目前按合作制原则管理。合作制具备四个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的基本特征: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赢利性,所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还不完全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主要是股份制改造还不彻底,但和商业银行一样,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开始按市场经济原则运作。

(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县域的发展情况

1998年后,随着商业化改革的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国有大型银行大规模从县域、农村撤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特性使其不愿承担巨大贷款成本,而从县域经济大量退出,且县域设立的国有商业银行都是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决策的能力,随着流程银行的发展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扁平化管理,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具体的执行机构,对作为主营业务的贷款业务,仅有建议权、推荐权,而无审批权,不符合社区银行特性,也不会成为区域性社区银行。

就目前状况来看,邮政储蓄银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属于由原来的纯储蓄机构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初级阶段,受到资本充足率、风险防控能力、员工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一些商业银行的正常业务还受到严格控制,小额贷款虽然快速增长,但占比依然很低。就将来发展状况来看,股份制改造并择机上市的长远规划使其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模式转变,如中国农业银行模式,虽然其县域分支机构将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可以成为服务于县域社区的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但依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县域社区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城市信用社逐批改制、组建而来,至今全国已有147家,遍及除以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10年末,城市商业银行资产78 52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3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部分受地域限制,资产规模不大,大部分在500亿元以下,属于中小银行范畴。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主要是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以城市经济为依托,在市区范围内经营为主,虽然近几年有发展到其他城市和下延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的趋势,但由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将其定位为中小银行,以支持本地经济发展为主,而且其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市场影响力也无法在短期内达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水平,横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纵向发展到县域也是采取股份制银行的策略,仅选取经济发达的县(市)设立分支机构。截至2010年底,河北省县域城市商业银行43家,覆盖率仅32.2%,全部为不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分支机构,所以城市商业银行更适合建设成为以市区为主要经营范围的社区银行,而不适合打造成为县域社区银行。

(三)县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情况

“2006年12月21日,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机构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末,我国共有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6家。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65.5亿元(5.1万农户),小企业贷款91.2亿元(0.5万户),分别占贷款余额的36.2%和50.4%。根据银监会规划,2011年末要在全国35个省(区、市,除外)设立1 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 027家”[3],约占90%的份额。目前村镇银行大部分设在县城,根据银监会有关规定,设立10家以上村镇银行的主发起商业银行,可以在中心城市设立管理总部,但总部不能从事金融业务,设立30家以上村镇银行的主发起商业银行,可以探索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控股公司。总体上讲,村镇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县域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仅300万元,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仅100万元,属于一级法人,是为当地农户或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在工作效率、服务态度、贷款审核条件、利率决定机制等方面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所以县域村镇银行符合县域社区银行的条件,可以考虑纳入县域社区银行来规划和发展。但由于国外金融机构逐步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可能出现非本国公民控股的村镇银行,如中国银行目前就与淡马锡控股子公司――富登金融控股公司开展设立村镇银行的合作。

二、国外社区银行发展情况及借鉴

国外银行业中的绝大部分银行是中小银行,而这些规模较小的“银行绝大部分属于社区银行,大都是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如在美国,45%的银行资产规模不足1亿美元,48%的银行资产规模介于1亿美元~10亿美元”[4],截至2004年,美国银行业中,93%(超过7 000家)的银行可以被划为社区银行,而仅7%的银行被认为是大银行。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而社区银行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以美国为例,平均来看,社区银行资产中的81%~86%是由小企业存款形成的。

(一)国外社区银行发展优势

第一,经营效率较高。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多年。1987年,伯格、汉威克、哈暮夫雷认为,资产高于1亿美元时,银行通常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问题。1989年,劳伦斯提出总资产少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具有规模经济性。根据2004年的数据,小型社区银行盈利资产回报率是5.65%,中型社区银行的盈利资产回报率为5.73%,而大银行的盈利资产回报率仅为4.82%。这说明社区银行的经营效率要远高于大银行。从不良贷款率及租赁比率看,中小社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及租赁比率仅为0.2%,比大型银行低0.14个百分点,这也证明社区银行的经营效果要高于大型银行。

第二,产品服务费用较低。从2003年度美联储报告,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中小型银行“在支票账户、可转让的支付明令账户以及储蓄账户上可以使银行账户的费用降低18%~42%。在账户最低余额要求方面,小型银行在无利息的支票账户可以使得银行客户节约36%的成本,在存折账户可以比大型银行节省58%的成本。这说明在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社区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较少,对银行客户的吸引力强于大型银行。”[4]

第三,具有较强的关系信贷能力。对于大型银行来说,信贷客户的“硬信息”是其考量的最重要依据,如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收入情况、债务情况、财务报表、信贷报告等,对于信息不透明的借款人则不大愿意放贷。这样大型银行所追逐的客户自然成为体制健全、运营规范、账务明晰的大型企业。但在社区内的个体投资项目一般都属于不透明的借款人,如小企业、农场主等,而对于这些不透明的借款人的“软信息”处理需要了解本地情况,熟悉本地人脉关系的业务人员来做,这恰是社区银行的优势所在。近期的研究也指出“当关于个体投资项目的信息内在地是软信息时,大型组织的公司就处于比较劣势”。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社区银行提供了70%的农业贷款、40%的小额房地产贷款和1/3的小企业贷款。

第四,可以获得较大份额核心存款。核心存款主要是指业务存款和短期存款所组成的存款。2002年底,社区银行持有的10万美元及以下的账户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24%,但持有的金额更高的账户的存款仅占存款总额的15%。前面已提到,大型银行的核心存款占所有存款的34%,而中型银行占39%,大型社区银行占44%,中型社区银行占57%,小型社区银行占65%,乡村银行占67%,这说明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小,其核心存款所占比重就越大,这些存款在较短时间内不会流出银行,也为银行和客户建立稳固关系创造了条件。

(二)国外社区银行面临的发展问题

第一,金融业的并购是社区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银行并购可以为银行带来地区性互补、业务互补、产品交叉销售等便利,同时扩大了市场占有量,而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信息科技技术在银行内部的应用和创新。虽然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利润总量的增加、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但如前文所述,其盈利资产回报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资产运用效率在下降,并没有实现帕累托效应。目前,通过并购来实现银行规模的扩张依然是扩大银行规模的一条便捷之路,这也是美国银行数量减少,但银行经营场所增加的重要原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中小型银行倒闭破产数量急剧增加,这也为经营稳健、资金充裕的大型银行创造了扩张的机会,诸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巴黎银行等以较小的代价壮大起来。

第二,社区银行发展对政府依赖程度过高。政府外在推力是社区银行发展的保障。从国外社区银行发展历程来看,政府的扶持政策是社区银行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自1837年诞生第一部银行法以来,美国连续出台的多部法律都为社区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严禁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严禁竞争等政策。法国也曾出台措施帮助社区银行进行创建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日本政府从存款保险制度、相互援助制度、信用保证保险制度等方面对社区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给予扶持。这些都说明,除了众多中小企业广泛发展带来的巨大需求外,政府扶持成为社区银行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也具有较高的风险,不利于自身风险防控能力的提高,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保大弃小”的政策是小型商业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偏弱。社区银行相比大型银行不稳定性较高、信用度较低,在金融危机过程中,随着实体经济和房屋贷款问题的不断恶化,尤其是房地产企业不景气,开发商欠贷不还,致使资产规模较小,且涉足房地产行业的众多中小型银行倒闭。2010年美国共有157家银行宣布破产,是近18年来破产银行数量最高的一年,但破产银行资产总额为921亿美元,远低于2009年的1 697亿,多为资产不到1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

三、我国县域社区银行发展及路径选择

我国现阶段扶持和发展与县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区银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社区银行在为民营中小企业、农业提供融资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且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本文上述对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的分析,县域社区银行的设立和优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深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将其改造为社区银行。国外很多国家社区银行“最普遍的设立方法也是先有信用合作社,然后才逐步转化为社区银行。”[1]原来的信用合作社作为基层社区银行,在基层社区银行的基础上成立地区社区银行。考虑到我国县域银行业体系中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地位,将县级农村信用联社转制成为符合社区银行特征的农村商业银行是首要目标。

第一,将基本达到监管当局改制标准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直接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尤其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拟通过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村信用社必须符合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审慎性条件,如不良贷款率低于5%,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6%,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所有者权益大于股本,按规定提足贷款损失准备金等银监会规定的各项指标;同时,对于发起人,也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随着县级农村信用社“达标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信用社将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农村商业银行将成为我国县域社区银行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10年底,我国先后在张家港、常熟、江阴、上海、北京、深圳、天津等地区建立了85家农村商业银行。但“改制农村信用社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现代企业规范化改造难,民间资本由于对沉重不良资产包袱有畏惧情绪,积极入股有一定难度等。”[5]

第二,对目前不符合监管当局改制标准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后改造为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时间较长,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和业务基础,但由于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股权分配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盈利能力低下,风险依然较高,距离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基本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对于这类农村信用社应该先按照股份制的原则对其进行规范,首先“将资格股全部转化为投资股,然后按股份制原则对其规范,建立灵活的股权配置机制,从根本上改造和和完善股本结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为其进一步改造成为社区银行做好准备。”[5]

2. 引导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型社区银行。组建村镇银行是一种引导民营企业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尝试。当前,“民营企业没有历史包袱,产权明晰,市场定位比较准确。但由于民营企业资本受利益驱动可能存在过度扩张的冲动,从而产生金融风险。由于银监会规定筹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必须是商业银行,且在村镇银行的控股比例不低于20%,其他自然人、法人及其关联方投资所占股份不得高于10%,这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企业股东控制社区银行,从而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但仍然存在民营企业股东联手控制社区银行的可能。据了解,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普遍存在。”[5]

3. 将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与现有银行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式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更高,并且对当地小企业创业、发展贡献更大。”[5] 以河北省为例,截至2010年末,全省已经开业并纳入统计的小额贷款公司161家(开业3个月后正式纳入统计范围),注册资本(实收资本)92.39亿元,全部实现了盈利,实现营业收入(利息收入)63 408万元,净利润23 420万元,上缴税金及附加6 139万元;年末贷款余额88.06亿元;全年向17 192个客户发放了20 168笔贷款,累计贷款156.98亿元。“积极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走上正规化、合法化道路,通过组建社区银行将民间闲散资金组织和运营起来,则更符合市场化发展规律。这种发展方式虽然短期难以实现,但从长远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参考文献:

[1]王涛.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2]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10.

[3]沈杰,马九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J].经济纵横,2010,(6).

[4]林显强.中国中小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5]张淑芳.浅析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路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5).

Development Path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ounty Community Bank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Foreign Community Banking System Comparison

Kang Shu-sheng,Zhao Liang

(School of Economics,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篇5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 逆向选则 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公司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政府或金融主管部门为了存款人的利益和金融机构的稳定而设置机构,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强制或自愿按一定比例将所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交给该机构作为保险金,当金融机构陷入支付危机时,由该机构代其兑付的一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从各国金融实践来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维护存款人利益。当存款类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或破产时,依照存款保险法的规定,受保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存款保险公司获得支付,从而使存款者的利益受到保护。

化解挤提压力。这样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储户信心受挫,发生挤兑风波,银行会出现支付能力不足,导致危机。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稳定存款者信心,减轻挤兑风险。

加强监管力度。在存款保险体系下,存款保险机构不仅起一种保护作用,而且居于一种监管地位。存款保险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经营范围的监管,促使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防止和减少金融风险。

承担倒闭风险。当一家金融机构陷入危机或倒闭,通过存款保险机构对其妥善处理,并承担兑付责任,能起到控制危机蔓延,避免个别银行危机而诱发的连锁反应。

但是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事后的防范体系,也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储户来讲,当其存款被保证支付时,就会失去对银行监督的积极性,市场自发监督机制随之生效;对金融机构来讲,该制度也会诱导其从事高风险、高收入的投资,经营成功后的收益归自己,失败后的支付由保险公司承担。

总的来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保护作用。

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长期形成的金融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额比例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使大量银行贷款沉淀、死滞,银行资金不能如期回笼,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信贷质量和支付能力。目前银行依靠源源不断的大量存款和国家信用支撑,短期不会出现大面积支付困难,但随着我国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风险机制的引入以及居民消费回升、储蓄下降,银行可能出现局部支付困难,进而严重威胁银行体系的安全,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以及一些中小银行发生的挤兑风波,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要按照协议开放金融市场,届时会有大量国外金融机构涌入中国市场,这会使竞争加剧。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国内各银行也要利用金融创新的成果,借鉴其他国家做法,提高服务质量。而就资产业务来讲,存款保险制度确立与否是储户选择储蓄银行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能和国外银行平等竞争,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此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国内各种所有制银行展开公平竞争,提高经营水平。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方法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及其他国家的经验,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保险机构的设置。从各国实践来看,不外有三种:政府机构设置;私人机构设置;政府机构和私人机构合办。从我国实际状况来看,人民银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及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决定我国保险机构的设置应由政府主导,由人民银行出面设置为宜。

保险准入。为了防止金融市场连锁反应,展开公平竞争。在保险准入上须采取无差别原则,同时通过政策手段,保证各种性质的存款类金融机构进入存款保险体系。同时为了降低银行追求高风险的冲动,也有必要制定一些量化标准,如资产充足率和风险资金比率达到一定要求时方可进入。

保险费率的确立。应将保险费率的确定同银行经营风险结合起来,实行区别费率,遵循“高风险、高费率,低风险、低费率”的原则。

支付范围的确定。应规定存款保险支付的最高限额,以防止逆向选择问题。这样做,既可以使大量没有能力或无足够能力监视银行行为的小额存款者利益受到保护,又可以充分发挥大额存款者监视和制约银行行为的积极性。

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定位。存款机构不仅是事后补救机构,同时应是高效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报告制度,可以使存款保险机构全面准确地把握各银行经营和风险状况,对不同信用等级的银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对于严重低资本化的银行(银行资本净额低于2%)采取关闭措施,从而减少保险机构的损失,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风险传染;风险溢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29-03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头寸调剂的场所。由于同业拆借期限短、风险小,很多银行都把短期闲散资金投放于该市场中,在保持流动性的基础上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利息收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自1984年我国建立同业拆借市场以来,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该市场已经成为银行进行日常交易的重要场所,并且交易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逐年提升,各银行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也越来越密切。同时,自2000年监管机构允许证券公司参与同业拆借市场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该领域的交易规模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交易量的扩大以及交易对象的多元化为银行风险传染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风险及风险传染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系统性金融危机与非系统性金融危机。前者是指可以波及整个金融体系甚至经济系统的危机,因此,具有明显的全局性特征。系统性金融危机源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我国来说,银行业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其系统性风险是我国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风险传染方式主要有直接风险传染和间接风险传染两种类型,其中直接风险传染是指风险主要通过银行间由于业务关系形成的信用网络进行传染。直接风险传染的主要渠道之一即为银行间市场渠道。

银行在日常交易中会形成复杂的债务债权关系,而这些借贷关系一般既无担保也无抵押,是一种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交易。银行间的这种关联方式使得局部风险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并迅速传染到整个银行系统。一家银行的风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其他银行。一是对债权银行的影响。如果某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可能造成其债权银行的流动性困难,甚至偿付性困难。二是对其他债务银行的影响。如果某银行是其他银行的潜在资金供给方,那么,该银行的失败可能减少资金需求银行的资金融通渠道,导致该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银行风险的传染路径及传染范围由三个因素决定:银行间市场债务债权网络结构、银行持有的流动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第一个因素决定了银行风险传染路径,而后两个因素决定了各家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二、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特征及风险传染

2008年底,我国银行体系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众多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构成。各家银行同业拆借交易情况主要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放资金、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资金四项科目中。每个科目按照交易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境内同业、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同业三个子科目。根据各家银行机构信息披露状况,本文选取50家代表性银行并分析其2007年和2008年银行间市场交易情况。50家银行包括所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共17家)、26家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7家农村商业银行。这些银行机构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系统资产总额的80%,因此,可以大体反映出我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的特征。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存在以下特点:

1.货币政策与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与2007年相比,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资金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明显上升,但供需差额呈扩大趋势。2008年,两类银行是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资金需求方。从资金来源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同业资金净融入为9 269亿元,比2007年增加6 478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净融入5 920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为3 349亿元。在17家银行中,只有3家是资金净拆出。银行同业资金的主要供给方为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城信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而在2007年,两类银行的同业资金净融入分别为2 267亿元和524亿元,有5家股份制银行是资金的供给方。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银行业的资产扩张。银行间市场交易量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原因之二在于货币政策的影响。2007年和2008年后半年,央行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银行同业拆借的资金需求和供给在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别。2007年,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展压力较大、物价涨幅上升的情况,央行进一步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该政策的引导下,货币市场利率较高,而且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初,央行仍然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年终及时调整了货币政策重点和力度,特别是9月份以后根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受宽松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在第三季度基本保持平稳,而在第四季度明显下降。利率的波动对货币市场交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2007年相比,银行间市场拆借成交量明显放大。同业拆借日均成交600亿元,同比增长40.2%。

2.银行规模与交易对象的多样性。银行资产规模对银行同业拆借对象选取以及交易金额的影响很大。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与其他银行同业存在信用关系,因此银行是该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减小,银行其他交易对手会越来越少,交易金额也会减少。

首先,从各银行资产方交易情况来看,2008年银行与其他主要交易对手的交易额比2007年有明显增长。随着资产规模的缩小,交易对象会越来越单一。除境内银行同业外,大部分银行都与境外同业存在存放及拆放交易。其中,交易金额占比较大的银行包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浙商银行,与此同时,这些银行的负债方则主要为境内金融机构,因而银行外币资产持有量十分明显。银行外汇资产和负债的币种头寸、外汇资金来源以及资金运用期限错配都会导致汇率风险。当汇率发生变动时,外汇敞口将影响到银行价值。因此,这些银行不仅容易受到境内同业的影响,境外银行同业的破产清算或者汇率的剧烈波动,也会对其资产带来损失,甚至有可能造成银行的偿付性困难。

其次,从银行负债方交易的情况来看,2008年银行负债方交易额的增长十分剧烈,其中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减小,银行的交易金额也会减少,交易对象会越来越单一。除银行同业外,银行的交易对象主要是境内其他金融机构,而且交易量十分庞大。部分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融入额已经远远超过银行同业。这些银行主要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交易对象只限于境内同业,这个特征在城市商业银行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对于那些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密切的银行来说,其风险更容易扩散到其他金融组织中,从而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波动。

三、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风险传染控制

(一)同业拆借市场政策风险监管

政策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对于银行间市场来说,货币政策的制定对其交易规模以及各银行的资金供给和需求都有显著的影响。在2008年,随着资产规模的降低,银行的同业拆借头寸由净融入逐渐过渡到净融出。这说明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别的银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经营范围广和业务的多样化,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对于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银行金融机构来说,由于受经营范围的限制,因而不会产生大额的资金需求。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大型银行的影响可能要大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扩大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缺口,进而造成这类银行过度负债,增加整个系统的违约风险。因此,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应对大型银行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进行进一步监控。

(二)商业银行同业拆借汇率风险管理

银行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首先要找到合适的风险识别分析方法。早期的分析工具是缺口分析,即将汇率敏感性资产减去汇率敏感性负债,再加上表外业务头寸就得到该币种的“缺口”。这种计算方法只考虑重新定价风险,而没有对汇率波动幅度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目前,比较实用的方法包括在险价值(VaR)、压力测试及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衡量汇率风险对银行可能造成的威胁。对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中存在的外汇敞口所导致的汇率风险,可以通过资产负债配对进行有效管理。在尽可能对外币资产负债的币种、期限和金额进行匹配的同时,可以选择远期、掉期、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

资本金作为最终偿付手段,其价值的稳定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大小以及银行体系的稳健性起重要作用。银行的资本金由外币和本币两部分组成。在一般情况下,本币资本应该占主导地位。而在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特殊时期,境内银行的外币资本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的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国家外汇注资以及海外上市使其持有大量外汇资本。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资本金的缩水不仅会减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而且会影响银行价值,加大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爆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对于资本金存在的汇率风险,银行可以利用两种方法进行规避,一是银行可以通过将外币资本结汇直接降低外币资本金的比例,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外币资本进行投资,获取收益弥补汇率损失。

(三)对交易额及交易对象的监管

鉴于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监管机构在对银行监管时需要对不同类别银行区别对待,分清风险的不同传染源以及银行风险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范围。例如,对于2008年底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资产方交易情况,按照与境外银行交易额占比的不同,可以将银行分为三类:第一类交易占比在50%以上,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第二类交易占比介于30%―50%之间,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浙商银行;第三类交易占比低于30%,包括其他所有银行。对于前两类银行,监管机构不仅需要关注境内其他银行破产对该类银行造成的影响,还要关注境外银行作为风险传染源的可能性。为了明确各家银行可能的危机传染源,监管机构可以要求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中的具体交易对象及相关的交易额进行详细的信息披露,例如,银行需要分别公布交易金额在前十位的境内和境外银行同业的名称、分支机构及交易头寸。

对于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负债方交易情况,按照与境内其他金融机构交易额占比的不同,可以将银行分为两类:第一类交易占比60%左右,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大多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类交易占比低于60%,包括其他所有银行。对于监管机构来说,由于第一类银行出现问题能够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造成更广泛的影响,因此,应更加关注该类银行在宏观经济风险发生负面冲击时的偿付能力,同时关注该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的详细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各银行作为危机传染源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在信息披露方面,监管机构可以要求各银行分别公布交易额在前十位的境内银行同业和前二十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名称、分支机构及交易头寸。同时,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又分为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因此,还要对各个领域的交易情况做更加详细的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 Douglas W. Diamond and Philip H. Dybvig. 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 vol. 91: 401-419.

[2] Frankin Allen and Dougles Gale. Financial Contagion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 vol. 108: 1-33.

篇7

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所做的《2003-2006中国银行市场广告投放分析报告》显示,从2003年开始,银行业广告投放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广告投放总量的增长每年都保持在30%以上,2006年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9.6亿元,是2003年的2.4倍。银行业广告市场规模呈现迅速高速增长的趋势充分反映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论文百事通国有银行保持在广告投放总量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在四年广告总体投放中,占比为44%。而股份制银行作为市场最为活跃的一群,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竞争意识最为强烈,从广告投放总量上看,已经逼近国有银行四年总体投放,占比达到37%。广告作为一种非人格化的沟通策略,已在国内各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中得到广泛而频繁地使用。

一、从广告投放看银行业的几个变化

(一)经营理念的转变。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已发生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变化:一是国内同业竞争局面已经形成。新型股份制银行已成为商业银行行列中的重要力量。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占有份额也逐年加大,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不容忽视的有力竞争对手。二是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态势业已显现。作为世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约国之一,我国已将银行业作为优先开放的行业清单提交相关国家和地区。因而,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国同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三是国内金融市场需求多样化已成为现实。随着社会公众现代金融意识不断增强,买方市场的形成,金融市场上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呈多样化,如何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具有独家特色的金融服务去满足各个层次的客户需要,是各商业银行所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面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各银行都意识到需要在营销观念和策略上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求得在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银行必须走出去,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观念,让人们充分地了解、熟悉其银行企业,进而接受它。广告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二)品牌意识加强。所谓品牌意识就是指一个企业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它是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观、品牌资源观、品牌权益观、品牌竞争观、品牌发展观、品牌战略观和品牌建设观的综合反映。当一个企业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企业、他的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在消费者中间的影响力,以及这种影响力所造成的认知度、忠诚度和联想度,并能够采取适当的战略将品牌融入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生活过程”时,他也就在一定的意义上培育了自己的品牌意识。品牌能有效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新的利润来源。品牌意识为企业制定品牌战略铸就强势品牌提供了坚实的理性基础,成为现代竞争经济中引领企业制胜的战略性意识。

由于银行机构越来越多、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商业银行需要借助品牌来塑造个性,扩大知名度,增强识别性和消费者的认同性。所以品牌营销在银行营销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经营成功将依赖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层理解,而银行品牌的广告宣传恰恰是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理财服务为例,招商银行将他所有的理财产品,统称在这个品牌下,无论在平面和影视,都是以这个品牌来宣传,让消费者容易记住和形成视觉记忆,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品牌推广。

(三)产品多元化,盈利能力增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及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居民个人对银行产品和需求也开始涉足贷款领域,消费信贷、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个人贷款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各类信用卡业务也日益增多。另外,由于股票市场与基金市场的高收益,各银行也推出了与股票、基金挂钩的各类理财产品。这些产品信息通过广告传达给消费者,给消费者提供了广泛的理财机会,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盈利能力。银行广告的投入规模与增长幅度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银行业广告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营销策略选择

广告是现代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营销策略。广告与人员推销、公关活动、直接销售以及赞助等都属于促销策略,广告策略只是营销策略的一个分支,其实施不仅要与同一层次的策略配套,还要与比它高一层次的策略协调,从而发挥营销策略整体的系统联动作用。广告策略的准确运用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在自身的发展,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的银行广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广告没有全局观,各省区各自为政,缺乏正确的企业定位,造成消费者无法形成一个连贯的品牌认知;广告投放的随意性强,目标消费群体不明确等。

如何充分利用广告上的投资,来加强产品的吸引力,更好地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从而在目前混乱的广告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广告策略的基础

1.准确的自我认知,形成统一的全局观。自我认知是指详细了解企业内部条件,包括企业拥有的人、财、物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等等,了解本银行企业在该市场中所处的地位,是处在市场的导入期、成熟期、衰退期中的哪个阶段。因为处在不同时期的银行采取的广告策略有很大不同。分支行广告要与总行广告风格保持一致,总行要对分支行广告监督管理,分支行在全局观指导下,又要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广告策略。

2.做好客户市场调研,有的放矢。客户市场调研实际上就是对消费者进行研究。首先应该对市场进行细分,这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如按客户性质标准把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团体客户;按地域因素分为本地客户和异地客户;按客户对银行的忠诚程度分为忠诚型、不坚定型、变化型和游离型;按行为因素分为追求利益型和规避型等等。通过对市场细分,了解市场规模、位置和未来发展趋势,为银行选择目标市场找出依据。其次要对消费者心理进行研究。广告要创造消费者内心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使消费者达到一种内在的满足。相反,广告创造了与人们期望不相符的东西,就会使其产生一种严重的失落感,被推销的产品就会陷入困境。

3.竞争对手分析,知己知彼。竞争分析包括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和当前定位,并把本企业目前的状况与竞争对手比较,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自身企业的广告定位上突出自身优势,并与其他企业差异化。

(二)广告定位

定位理论的创始人艾?里斯和杰?特劳特曾指出:“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准确的广告定位是说服消费者的关键,并有利于本企业与它企业的产品识别。现代社会中的企业组织在企业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中,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企业必然为自己的产品所针对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以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企业形象定位又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所开展的企业经营意识、企业行为表现和企业外观特征的综合,在客观上能够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不仅是对产品功能和价格的选择,更是对企业精神、经营管理作风、企业服务水准的全面选择。

1.企业形象广告定位。企业形象是组织的识别系统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是企业物的要素和观念的要素在社会上的整体反应。一般而言,不同的企业,经营理念、经营风格、价值观、企业文化等等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企业形象广告定位应该突出本企业在风格、理念、文化上的特征,更关键的是展示一种文化,标示一种期盼,表达一种精神,奉送一片温馨,提供一种满足,从而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著名银行品牌——瑞士银行,其竞争力不仅是产品赋予的,更是其卓有特色的品牌内涵铸就的,它在1934年制订的《银行保密法》,在瑞士的大小银行中得到了严格的执行,从而使瑞士金融界在全世界树立起“安全、稳妥”的品牌形象,使其成为世界各地资金聚集的安全港,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保险箱。我们国内的某些银行并没有深入探究自身的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所以在宣传定位上意义模糊,缺少一种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和清晰的品牌聚焦力。如中国工商银行的口号是“您身边的银行”,原本是突出自身的网点优势,但随着电子银行的普及,这种优势也面临挑战,从而造成定位的不准确性。建设银行的“建设现代生活”、中国银行的“全球服务”等形象定位都显得空洞,缺乏精神内核。但是国内有些银行的在企业形象定位上还是比较清晰的,如农业银行的“大行德广、伴您成长”、浦东发展银行的“笃守诚信,创造卓越”、广东发展银行的“创造卓越、追求超越”、中信银行“承诺于中,至任于信”、招商银行从“水因时而变、山因势而变、人因思而变、招商银行,因您而变!”到“我思,故我变。”等口号都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文化风格。

2.产品广告定位。现在各行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品种繁多,拿人民币理财产品来说,就有农行的“金钥匙”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民生银行的“民生财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以及中行的“中银理财”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银行卡业务。在如此众多的产品推广战中,如何让消费者认知自身的产品呢?

(1)市场细分法。广告在进行定位时,要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进行广告产品市场定位,而且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定位对象区域。只有向市场细分后的产品所针对的特定目标对象进行广告宣传,才可能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比如可以按消费者的年龄、抗风险能力财力和实际需求来细分,再针对目标对象制定不同的产品推广计划。中国建设银行的房贷产品的口号“要买房,找建行”,非常鲜明地突出了产品特色。

(2)品质定位法。如花旗银行为了实现“花旗永远不睡觉”的响亮承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稳定的应用系统,确保每一个客户打电话到呼叫中心,任何时刻都会有人接听,而不只是电话录音,虽然付出的代价不少,但花旗银行由此获得了巨大成功。

(3)功效定位法。在广告中突出产品的功效,比如产品的收益性、安全性、便利性。金融产品与普通商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质量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安全性、便利性和收益性三个方面。安全性是人们对金融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即保障资金安全,规避金融风险;便利性是指如何让消费者享受到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收益性是指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消费者对于获取更多回报的要求。如今,银行为了抢占营销制高点,在金融产品包装上可谓煞费苦心,“金钥匙”、“乐得家”、“圆梦宝”等金融产品品牌相继步入老百姓的视野。奇怪的是,多数公众能说出产品名称,却无法说清产品的内容。可见,银行新产品的宣传只停留在介绍产品名称的阶段,产品所包含的服务内容却未向公众广泛介绍。银行促销缺少通过产品广告宣传让客户了解产品内容,引导客户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创新产品的环节。所以在广告宣传中有必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加强产品内容、功效的介绍。

3.选择恰当的媒体组合。在广告定位完成以后,银行就应根据目标选择符合要求的媒体。其标准是花费的广告费用最少而效果最好。广告媒体是银行进行产品广告宣传的物质手段,是广告信息的载体。广告媒体主要有报纸和杂志、电视和广播、计算机网络、公众传媒、高层建筑顶部和道路两旁的灯箱以及机动车辆的车身等户外广告媒体。这些媒体各有利弊,因区域、对象不同以及自身的局限性,有的广告媒体出现和影响的地区很广,而有的广告媒体则很小,且受众的针对性也不同,因而在宣传效果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例如,报纸和杂志的发行量大小和阅读者广泛程度、广告在电视和广播中的播出时段、路牌广告的地点和车辆广告流动路线的选择、高层建筑的地理位置和醒目程度、计算机网络在不同区域的覆盖和使用情况等等。银行在选择广告媒体时必须把这些差异综合考虑进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选择。

例如招商银行在电梯平面媒体的运用上,可以看出招行新的品牌形象推广策略。招行的目标受众是生活在城市中,收入很好、生活无忧,追求从富到贵到生活品味的人。而电梯平面媒体覆盖高档小区和写字楼中的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高消费这四高人群的特点,和招行的受众恰好符合。电梯平面媒体恰恰为影响他们提供了一条高效的渠道。调研数据显示有71%的目标受众在看过招行框架电梯平面广告后,提升了购买招行金融产品的意向。同时很多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反映,在无聊的电梯等候时间看看广告是一种消遣。CTR对北京市场的调查显示出该广告投放对品牌认知带来了积极作用。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也是网络称雄的时代,网上银行、网上营销、网上购物,都已走进寻常百姓家。现在全国网民已经突破1亿人,银行应当积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宣传银行对外形象和金融产品。

另外,我们还不能忽略自身媒体的宣传功能。银行营业网点的液晶显示屏、银行给VIP客户定期投寄的内部刊物等都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在营业网点,液晶屏幕上及时的全球股市汇市的最新动向及财经新闻可能会比反复放着一个穿着靓丽的美女说“XX信用卡”之类的广告更让整个银行网点的形象高大起来。内部刊物中财经类的内容会比生活类内容更受客户欢迎。像花旗银行的《花旗财富贵宾专刊》,是被很多专业人士奉为重要参考的。而我们的自媒体也应借此传达和体现银行独有品牌和业务的特质。新晨

4.及时测定广告效果,广告计划稳中有变。广告宣传一段时间后,银行要及时测定广告的效果,依据效果调整产品或广告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市场中顾客的需求。

广告效果比率=业务量增加额/广告费用增加额广告费用收效率=S2-S1/P×100%(S1——广告前的平均业务量;S2——广告后的平均业务量;P——广告费用)

西方商业银行曾有一例产品广告很成功的案例:英国储蓄银行以397280英镑的广告支出换取了5000万英镑的投资,其中有3/4来自新的投资者。按以上公式推算,英国储蓄银行的广告效果比率为93.75%,收效率为94.4%。

我们国内银行进行产品广告也要经常及时地测定广告效果,若效果比率、收效率偏低时就要好好总结问题出在哪儿?是定位不准,还是和消费者沟通不够?找到问题症结,及时调整广告计划,而不能一味求稳,对效果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味求变,从而影响产品形象的认知。

参考文献:

[1]LynnBUpshaw.塑造品牌特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Bertrand 模型;Hotelling模型;差异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0-0004-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0.01

2012年6月7日,中央银行宣布降息,并且扩大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上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中央银行首次打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实质化的推动阶段。目前,大部分银行主动上浮了1年期及以内期限的存款利率。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力度要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将全部期限的利率上浮至区间上限。至此,商业银行存款争夺的“利率战”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我国银行存款市场特征

(一)明显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

我国银行存款市场寡头垄断特征明显,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占全国存款50%以上。刘蜀曦(2011)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华夏银行15家市场份额最大的银行进行了存款的CR4和HHI两个衡量市场集中度指标的测算,得出:2006—2010年存款CR4的平均值为72.41,HHI的平均值为0.1452。根据贝恩的划分标准,我国存款市场属于高度垄断的市场[1]。雷震、彭欢(2009)使用推测变分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市场结构进行测算,认为我国存贷款市场均为介于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之间,且存款市场的竞争低于贷款市场,他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2]。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银行间揽存大战更趋激烈,关系营销、派送礼品、存款返点、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等是主要的竞争手段。

(二)存款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

在存款利率浮动化之前,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相同,存款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同质化竞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存款客户定位同质化。各家银行都集中于大项目大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往往被忽视,导致热点市场过度竞争,而某些市场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存款产品定位同质化。各商业银行推出的存款产品功能、服务内容相差不明显,不能从目标客户群的具体需求出发,切实为顾客提供便利,缺乏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三是区域定位同质化。各家银行不论规模大小都实施跨区域经营,而且各家商业银行都将经营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市,出现了全国性银行向海外发展, 区域性银行向全国及海外发展,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及全国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城市发展的趋势,盲目追求规模,欠考虑经济效益。

(三)价格竞争面临“囚徒困境”

假设市场上只有银行1和银行2,他们在存款竞争中可采取“提高”或“不提高”利率两种策略。存款市场具有典型的“拔河效应”,当只有一家银行采取“提高”利率的策略,可获得从其他银行分流来的新增存款,意味着更多利润。表1表示两家银行采取不同策略组合下的收益。基于博弈双方都是理性人的假设, 双方都会考虑对方采取的策略对自己收益的影响, 于是都不约而同地采取提高利率作为自己的占优策略, (提高, 提高)成为该博弈模型的惟一纳什均衡。尽管双方采取(不提高, 不提高)的策略带来的收益要大于采取(提高, 提高)策略的收益, 但银行仍然竞相提高存款利率,陷入“囚徒困境”。存款利率不断攀升,将促使银行在资产业务上从事高风险项目,风险积聚的同时利息支出增加,行业利润下降,银行不稳定性增强。

二、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的博弈模型

(一)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和服务无差异——Bertrand模型

Bertrand模型描述了在完全信息下,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无差异时的价格竞争情况。即假设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和服务是同质的、无任何差异,存款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Q(r), 满足Q’(r)

假设两家银行的存款边际收益率R是相等的。商业银行i的利润函数为?仔i= (R-ri)qi(ri,rj)。在Bertrand模型下,(r1*,r2*)=(R, R)是纳什均衡,即各银行的存款都定价于边际收益率,垄断利润为零。因此,各银行将竞相提高存款利率,直到存款利率等于边际收益率。此时,若继续提高存款利率,则存款利率高于边际收益率,银行将蒙受损失;若降低存款利率,则该家银行存款量为零。

(二)商业银行提供有差异的存款产品和服务——Bertrand模型的拓展

由于品牌、营销、服务质量、广告等原因,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与服务是不完全同质的,但又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定义一个系数?兹表示银行间存款的替代程度。若?兹接近0,则一家银行存款利率变化对另一家银行存款量影响很小,表明这两种存款存在极大差异;若?兹接近1,则两家银行的存款产品和服务越趋于同质。

假设市场只存在两家银行,即n=2时,

有上述可知,若?兹=1, 两家银行的存款产品和服务无差别,则r1*= r2*=R,?仔1*=?仔2*=0,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这和Bertrand模型结论相同。若00,即随着两家银行存款产品与服务差异的扩大,银行获得的利润就越多。

(三)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和服务存在空间差异——豪泰林(Hotelling)模型

虽然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和服务是同质的,但若存在空间差异,也会对银行存款定价产生影响。假设有银行1和银行2,其提供的存款产品和服务分别位于区间[0,1]的a1和a2处,且a2> a1, 存款者对于存款的偏好h服从[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即对于[0,1]上任何一点位置没有特殊的偏好。存款者若选择a1,需要支付交通成本t(h-a1)2;若选择a2,需要支付交通成本t(a2-h)2。当h=h*时,存款者偏好在a1处和a2处是无差异的。h*满足:r1-t(h*-a1)2=r2t-(a2-h*)2,从而得到:

存款者对银行1的存款需求为:q1=P(h≤h*)=F(h*)=a+, a即为银行1的稳定存款来源, 表明当两家银行存款利率相同时,存款者对银行1的存款需求; r1-r2称为存款价格优势,竞争强度越大,价格优势对存款量的影响就越大。

存款者对银行2的存款需求为:q2=1-q1=1-a-,1-a银行2的稳定存款来源。

两家银行的利润函数为:

?仔1=(R-r1)(a+),?仔2=(R-r2)(1-a-)

求解利润最大化:=0,=0

得到两家银行的利率反应函数为:

r1R=(r2)=-ata, r2R(r1)=-(1-a)ta

两条反应曲线的交点给出由(a1,a2)出发的子博弈的纳什均衡,称为Bertrand-Nash均衡: r1*=R-(1+a)ta, r2*=R-(2-a)ta。

利润为?仔1*=(1-a)2ta,?仔2*=(2-a)2ta

当a=0时,两家银行存款不存在空间差异,这时有r1*= r2*=R,?仔1*=?仔2*=0,仍然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与Bertrand模型结论相同。

在第一阶段,两家银行可预期到r1*与r2*及?仔1*(a1,a2)和?仔2*(a1,a2),若同时选择位置,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函数。对于银行1来讲,即求解最大化问题:

maxa1?仔1*=(1-a2)ta maxa2?仔2*=(2-a2)ta

可证0即银行2越往右移,利润越大,最优位置为a2=1。即两家银行位于线性城市的两个极端,通过定位于远离其对手的位置,使产品获得差异性,从而获得垄断利润,弱化价格竞争。

相应的均衡利率和利润为:r1*=r2*=R-t;?仔1*=?仔2*=

当t趋于零时,两家银行的存款产品和服务变得无差异,均衡利率趋于R,利润为零,再次与Bertrand模型结论相同。当t越大时,银行间存款产品和服务的空间差异越大,均衡利率越低,利润越高。

三、结论与启示

对于“存款立行”的商业银行来讲,存款的规模和结构制约了银行其他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根基。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高位,中央银行降息使商业银行存款竞争更趋于白热化。鉴于存款的不稳定性和存款竞争中的“拔河效应”,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存款竞争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差别化的道路:从传统、单一的银行存款服务, 发展到个性化、多样性、差异化服务, 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多功能集合的金融服务,避免陷入“囚徒困境”。

由上可知:>0,产品和服务差异越大,银行获得的利润就越多。差异化战略的优势在于:首先,由于产品具有某种特殊性,提高了某一细分市场顾客的忠实程度,从而使该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进入障碍或因此会导致额外的转换成本支出。当这种产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顾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因为这种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而降低。也就是说银行通过存款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可以增加税收性存款a,同时降低竞争程度,存款的利率敏感性降低,不会因为没有提高利率,从而导致存款流失或流失过多,避免了可能的价格竞争。

银行存款差异化战略可以从产品差异化,市场和区位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入手,具体策略如下。

(一)产品和服务差异化

一是将单一的存款服务不断延伸,由一项存款服务延伸至多项金融服务,不断进行各类金融服务的捆绑组合、开发和创新。例如为储蓄存款客户实行存、贷、汇、信用卡、国际结算、证券交易、缴纳水电话费等一条龙、个性化的综合服务。二是将存款服务在时间和空间延伸,开发数字化的金融产品。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虚拟银行等多样化客户自助终端的建设为客户提供的快捷服务。三是将存款服务层次的不断延伸,根据存款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客户,建立重点存款客户分级管理制度,对存款客户在经营资源投入及管理方式上采取差别服务,甚至制定差别利率和费率。可根据客户存款月均余额、资金变动频率和交易活跃程度等设计不同功能、不同特征的创新型的存款产品,这些存款产品分别是不同的最低余额要求、存款利率、免费交易(包括取款、转账和票据业务等)最高次数和额外交易手续费率的各种组合。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款产品,最大化满足客户的需求,维系客户的忠诚度。

(二)市场定位和区域定位差异化

豪泰林(Hotelling)模型的结论表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空间差异,则均衡存款利率会低于边际收益率,可获得垄断利润。银行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区域定位,可以拉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空间差异。在这方面运用最成功的就是美国的社区银行。2009年,美国社区银行家协会( ICBA)对美国700多家社区银行进行调研,报告显示:55%的社区银行由于大银行客户转移而新增了存款,只有17%出现下降;57%的社区银行新增个人客户数量的速度增快,47%的社区银行新增公司客户数量明显上升;只有11%的社区银行放贷能力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美国社区银行成功的重要原因是采取了典型的“求异型战略”,即采取了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及区域定位。美国社区银行市场定位较低, 主要关注当地的家庭、商人和农民, 侧重于服务当地社区居民、中小企业以及邻近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它们并不寻求大量客户,不试图发展成为一家大规模的银行,更没有向全国扩容的意向。与全国性的大型银行优先服务大城市大公司大客户相比,美国的社区银行虽然规模小,但是具有较强的地域优势,容易融入所在社区。正是凭借其深厚的信息积累和优良的服务,通过简便的手续和快速的资金周转,深受美国下层社会和中小企业的欢迎。

美国社区银行的差异化战略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和复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 任何一家银行的人力、物力与资金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满足市场所有需求,不要盲目追求规模,更应注重利润。大银行则以大中型企业为目标客户群, 以大中型城市为主要业务区域, 提供规范的批发型服务;中小银行以中小企业、居民个人为目标客户群, 服务于地方经济, 提供个性化的零售服务,通过这种市场补缺和避强竞争的市场定位战略和区域定位战略,弱化竞争。大中小银行形成一种互补之势,扬长避短,将差异性和互补性得到最好的发挥,获得各自的市场势力。

(三)银行形象差异化

银行形象差异化重点是品牌营销管理,形成品牌忠诚度,建立自己的忠诚客户群,是更高层次、综合性的差异化。银行存贷款等产品和服务通过学习极易被模仿,但银行多年的营销活动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持久积累的印象,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卓著的信誉和优良形象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首先,要根据自身特色,充分考虑顾客需求,确定能带给顾客的核心品牌价值来确立差异性,正确定位品牌。其次,要切实履行品牌承诺,建立恰当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联想,并赋予品牌以服务、技术、产品创新等内涵,重视品牌要素设计,品牌要素互补,做好品牌等级和品牌组合的战略规划。最后,要突出品牌文化营销的理念,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沟通方式,通过网络营销,公益营销等增加品牌资产。银行品牌是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重要标志,是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手段。缺乏品牌和文化的差异化,银行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3]。

参考文献:

[1]雷震,彭欢.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存贷款市场结构分析

——基于推测变分的结构模型[J].管理世界,2009(6).

[2]刘蜀曦.基于市场结构的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策略研究[J].新金融,2011(11).

[3]肖遂宁.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J].中国金融家,2007(10).

篇9

关键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业务;法人授权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顺利推进,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日趋庞大、客户数量日益增多、分支机构迅速增加。一些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设点布局,完成由区域性银行到全国性银行直至上市公众银行的转变;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迅速扩大业务区域、增设分支机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及机构层级迅速增加,由过去简单的总分行二级管理,扩充至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一级支行、二级支行甚至更多层级。随着分支机构层级日益复杂及业务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部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原先相对简单的业务授权管理制度已落后于业务发展的要求。健全完善的法人授权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良好而恰当的权限设置能在提高业务审批效率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因此,构建完善授权体系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前重要而迫切的一项工作任务,各商业银行应树立发展意识,处理好集权与放权的关系,合理确定贷款权限,实行信用授权的分层次管理。

一、信用业务授权的含义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必须建立法人授权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在法定经营范围内对有关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关键业务岗位进行授权”,由上述规定可知,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一级法人体制,全行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分支机构是授权经营的经济组织,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业务授权是指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在法定范围内,对各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关键业务岗位授予相应的信用业务经营和管理权限,各机构必

须且只能在总行的授权范围内开展信用业务。

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业务授权体系的构建

(一)信用业务授权体系的基本框架

商业银行授信对象可分为公司、个人、同业客户三大类,因此,信用业务授权由公司客户、个人客户、同业客户信用业务授权组成,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应根据各机构风险控制能力、地区经济环境和资产质量等,授予各机构一定额度、不同类别的信用业务审批权,各机构应在权限内审批信用业务,授权体系通常由总、分、支行三个层级组成,层级越低业务权限越小,业务范围越窄,中小商业银行应认真评估各层级受权人业务授权执行的规范性及尽职履责情况,并及时调整授权。

(二)信用业务授权额度的计量

授权体系基本框架确定后,随之需要明确的是授权额度的计算规则。信用业务授权实际上是对风险业务的授权,授权权限的大小应以风险敞口计算,即信用业务授权额度是以风险敞口的大小进行衡量,应将低风险信用业务从授信总量中扣除,用公式表示,信用业务风险敞口=信用业务总量-低风险信用业务量。此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将集团客户、关联客户视同单个客户合并计算风险敞口,将客户提供的保证担保与该客户的直接融资一并纳入风险敞口。

1、信用业务总量的计算。信用业务总量等于客户在银行的直接信用业务量加上间接信用业务量。直接信用业务指银行给予客户直接资金融通或是信用支持的业务,包括各项贷款、票据融资、进出口押汇等表内信用业务,以及承兑、信用证、贷款承诺等表外信用业务。间接信用业务是指客户为其他客户在银行授信而提供担保的信用业务,通常仅计算客户提供保证担保的信用业务量,不包括提供抵押、质押担保的信用业务量。

2、低风险信用业务量的计算。低风险信用业务是银行认为风险较低或是无风险的信用业务,通常包括以下五种类型:一是借款人资质很好的信用业务,如客户信用评级达到银行最高评级的信用业务;二是以全额保证金、国家债券、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质押办理的信用业务;三是由国有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资信良好的金融机构签发的存单质押、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或质押办理的信用业务;四是指定保险公司开出的具有储金性质或投资分红性质的保单质押办理的信用业务,或由其提供连带责任见索即付保证保险的信用业务;五是委托贷款业务。

(三)信用业务授权额度的分配

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实行分级授权,授权额度逐级递减,主要包括总行层面的权限设置、总行对分行的授权、分行内部转授权三个层级。

1、总行层面。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根据业务的风险特性及受权人风险控制能力,区分公司、个人、同业客户业务不同的风险程度,对总行副行长、专职审批部门、职能部门负责人、关键业务岗位分别设置不同的审批权限。

2、总行对分行的授权。应以类别行为基础,根据不同分行的业务发展状况、资产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内控状况、风险控制能力、负责人素质、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等因素实行区别授权、差别授权。

3、分行内部转授权。分行行长可分别给予分行副行长、专职审批部门、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关键业务岗位一定的业务审批权限;对分支机构审批权限实行严格的控制,分行对支行的转授权事项,主要是低风险业务、经批准的授信项下单笔业务等。转授权的权力不得大于被授予的权力。

(四)特殊信用业务审批权限的分配

除按照信用业务风险敞口设置审批权限外,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可从期限、品种、担保、特定行业客户等不同维度设置特殊业务审批权限,适时调整控制全行业务发展策略。一是期限方面,如要加强中长期信用业务的控制,可以规定期限超过一年的授信业务上报总行审批;二是品种方面,如要拓展零售业务,可以授权分行审批较大数额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三是担保方面,可将风险较大的无担保的信用业务审批权限上收;四是特定行业客户方面,如欲增强对移动、电信、烟草、电网等优质客户的服务效率和竞争能力,可以授权分行自行审批较大额度的业务;同样的,可将某些风险状况不佳的行业客户的审批权限上收,规定分行不得自行审批。

(五)信用业务授权的方式和层级

篇10

摘要: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许多行业在这次“海啸”中被淹没,但同时也有些行业经受住了考验,小额信用贷款就是这些剩下硕果中的一颗。一直以来我国的小额信用贷款在扶贫工作中展现其特有魅力,在活跃城乡经济方面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回顾并思索我国小额信用贷款成长经历,对比他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其成功背后的原因,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小额信用贷款成长,还能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小额信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信贷扶贫

我国的小额信用贷款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成立“扶贫经济合作社”;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倡导商业性小额信用贷款的试点;200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开始试行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中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时间要比外国晚十多年,但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尤其在扶贫和活跃城乡经济方面效果显著。同样地,它也存在供给不足、机构整体水平不高,面临政策、管理能力和资金来源的限制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当前我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之路,拓展小额信用贷款,成为我国信贷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1小额信用贷款的含义

根据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给出的定义,“小额信贷”(Microfinance),从国际流行观点看,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以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是小额信贷项目区别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常规金融服务以及传统扶贫项目的本质特征;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第二,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小额信贷的完整要素,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是完善或规范的小额信贷。从本质上说,小额信贷是将组织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信贷活动与扶贫到户(或扶持到户)项目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2中国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情况

2.1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阶段

1994~1999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实验和示范,主要是以项目的方式来推进;同时,该阶段主要是把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和工具来看待,人们重点探索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式小额信贷项目。

1999~2005年为第二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较,该阶段政府开始介入小额信贷。同时,正规金融领域特别是农村信用社领域,开始利用小额信贷的一些机制来开展信贷活动。从2002年开始,借鉴农村信用社经验,政府开始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发放自主创业贷款。

从2005年开始至今为第三阶段,该阶段具有了小额信贷只贷不存的特点。这一阶段政府积极介入,监管部门推出了很多有利于小额信贷发展的框架。从整个行业来讲进入了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供给和需求都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200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始试营小额信贷业务,标志着商业化信贷的形成。

2.2中国小额信贷组织形式分类

(1)利用双边或多边项目成立专门的机构(办公室)来管理和操作外援资金,按照出资机构的要求和规章进行运作。按这样的组织机构来运作的项目有UNDP的项目、世界银行资助的项目、UNICEF的项目、执行期间的澳援青海项目、加拿大CIDA的新疆项目等。

(2)利用民间机构(非政府组织)来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由这样的组织机构运作的项目有社科院的“扶贫社”项目、香港乐施会的项目。

(3)三是由政府部门成立专门机构的管理和操作扶贫贴息贷款。由这样的组织机构运作的项目有陕西省、云南省、四川省和广西自治区等政府扶贫项目。

(4)由金融机构直接操作的小额信贷项目。例如,河北省滦平县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项目、澳援青海项目执行期满后交到地区农行执行的项目。以及从2002年开始全国范围农信社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不同组织机构实施的项目有各自的特征:一般说来,民间机构和外援项目重视社会发展和持续发展目标;政府项目注重发展速度和规模;金融机构的项目多数注重持续性和风险控制。

2.3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取得的成效

在监管当局的引导下,截至2005年,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总额3.26万亿元,其中小企业数量为485.53万户。通过对已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数据的分析,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贷款余额大致在4-7万元之间,平均年利率约为18%,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有助于信贷结构优化,降低了信贷集中度、推动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

3对比他国小额信用贷款

小额贷款在国外大大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然而在我国小额贷款虽然引入时间较早,但是它发挥的作用却远远低于外国,以下几个国家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和思考。

3.1经典模式

3.1.1GB模式

GB(乡村银行,GrameenBank)是孟加拉国小额信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其特点是专为贫困群体主要是农村贫困妇女,提供存、贷款、保险等综合服务。获得GB贷款的借贷人从得到贷款后的下周起,每周分期还贷一次,贷款期一般为1年,每周还款率为总贷款本息的2%。GB贷款实行连带责任制,借贷人需参加由不含直系亲属的5人组成的互助互保贷款小组,再由6-8个小组组成一个中心,分别选出组长和中心主任。为了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和监督,发挥联保作用,形成组内制约机制,要求借贷人和GB各拿出少量资金,共同建立救济基金,用于紧急情况时帮助借款人;同时双方还再拿少量资金,为借款人办理医疗保险。中心主任每周(或每旬、每半月或每月)召集中心会议,检查贷款项目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办理放、还、存款等手续,并交流经验。GB目前基本能自我实现持续发展,贷款回收率达98%。

3.1.2孟加拉国的GB实行的是NGO模式的典型

GB的基础是以贷款小组为单位的农户组织,贷款小组由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农户自愿组成。小组成员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监督项目实施、承担还贷责任;在小组基础上建立中心,作为贷款交易和技术培训的场所,提供小额信贷,但要求贷款农户分期还款,定期参加中心活动。对于遵守GB规则、在项目成功基础上按时还贷的农户,给予连续放款激励。GB实行商业化经营,内部推行以工作量核定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建立依赖于市场化经营的组织体系。

3.2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

主要有:为小额信贷建立良好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低收入者为对象,提供以免担保贷款为主体的综合服务;以自愿为原则,建立借贷人自己的组织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建立依赖于市场化经营的组织体系;以政府支持为前提,主动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和良好关系。

3.3引入中国后产生的问题

第一,所有小额信贷几乎都直接模仿了孟加拉的GB模式,但未能有效地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小额信贷体系化,没有确立可持续发展宗旨,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第二,我国小额信贷一直被作为一种扶贫方式,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第三,与国际上普遍通过适当提高利率,来排除非小额信贷对象贷款人的做法不同,我国政府一般规定其利率不得高于法定利率。第四,政府和农业银行共管的正规金融小额信贷存在政策属性和商业经营的体制性矛盾,责、权、利关系模糊,经营成本高,贷款回收率低。第五,小额信贷机构服务规模小。一是贷款余额规模非常小,二是覆盖范围小。第六,小额贷款出现多而滥现象。

4分析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问题

4.1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发展

中国地理、经济、社会环境和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充分地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发展战略。孟加拉、印度等国家的小额信贷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这些地方与中国的地理、社会条件差异很大,这些国家处于低纬度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度高,农业人口巨大,农业占GDP比例较大,社会闲置劳动力较多,具有极强的生产潜力,非常适合小额信贷的培育。而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东西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社会闲置劳动力很少,政府注重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活跃。中国家庭注重高存款、低消费,对于通过借贷来进行生产和发展并不习惯。

4.2思想上正确对待借贷人

中国是由数千年封建思想古国转化为社会主义文明国家的,许多人的意识中仍存在一些阶级等级思想,在与农村和城市贫困借贷人的接触中,不自然地就在思想上划分了阶层。贫困借贷人需要通过借贷获得生产资料,从事高效率的生产使自己走出困境,这点正与小额信贷分配公平和提高生产效率相符。

4.3如何摆脱金融市场垄断

中国小额信用贷款问题的产生和金融市场的垄断有着极大的联系,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运行和变革,由于走的是一条“机构路径”,长期以来只注重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忽视了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和农村金融制度整体功能发挥,机构改革举措不少,但固有问题却总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方面,由于没有实现金融功能的相应途径,农业发展对某些金融功能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过度集中于正规途径,商业金融对利润的追逐使某些金融功能又发挥过度,其结果必然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双双受到损害。如农村的4万亿元存款只有1万亿元作为贷款返回农村,其他都流到了城市。而返回农村的贷款又被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关系户或富裕户截流,难以起到农业贷款的作用,降低了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热情。

4.4政府要加大对小额信贷的投入

小额信用贷款是一项对扶贫工作和活跃城乡经济有极大帮助的经济行为,但是它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政策、资金方面的困难,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信贷业务就没有国家给四大国有银行一样的政策补贴,导致其小额信贷的高利率而缺乏竞争力。小额信贷的活跃性同样不足,目前只有几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所以政府拓宽小额信贷,加大对其资金投入,才是解决其发展滞缓的关键所在。

5对小额信用贷款的几点建议

第一,打破信用合作社和少数几家商业银行一统信贷市场的局面,鼓励各家商业银行加信贷体系建设,吸纳资金入股,并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实现金融的多样化,从而完善市场金融的竞争体制。第二,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小额贷款条件和程序。要以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金融监管方面应采取相对灵活的政策和做法。第三,关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通过满足小额信贷的多元目标,如小额信贷资金的持续回收和不断扩大,小额信贷的受益人实现就业和摆脱贫困等,最终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对小额信贷进行宣传,教育、培训相关工作者,合理发放和运用小额信贷,减少风险,实现致富。

参考文献

1孙若梅.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焦瑾璞.探索发展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J].中国金融,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