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吉林省承担农村金改试验任务之后,时任东北亚国际投资集团总裁的胡斌被调任吉林省金融办主任,接手金改工作。39岁的胡斌被称为最年轻的省级金融办主任,之前的履历均在金融系统,曾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经历多岗位锻炼,担任过吉林银行副行长。年轻、富有改革激情、专业能力过硬,他被认为是执行这项重大改革的合适人选。
新官上任的胡斌第一个重要任务是起草《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在那些日子里,胡斌带队去各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交换意见,专家学者也常常被邀请到吉林省金融办,共商细则。
《实施方案》出台之后,胡斌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坦言,农村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的成功与否绝不仅在于金融体系,而是需要凝聚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步调一致地瞄准一个方向共同使劲。
《中国经济周刊》:吉林的农村金改方案中提出要构建主体多元、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在您的理解中,理想并且符合吉林农村实际的金融机构体系应该是怎样的?吉林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现状如何?
胡斌: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金融完全隔离在现代金融体系之外,仅在少量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现代金融才有所涉足。我们一直努力打造一个普惠均等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这个体系应包含供给充分、市场健全、主体多元、产品丰富、便捷高效、风险可控等鲜明特质。
一直以来,吉林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加快金融改革、加大政策保障、加强财政激励,使得农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仍然是影响和制约“三农”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支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国家批准吉林省成为首个全省范围的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全面补齐短板,抢抓超越,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两权”抵押难题:资产定价难、处置难,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
《中国经济周刊》:过去几年,吉林省曾在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现行的制度和法律框架内,您认为做好农村资源要素活化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胡斌:从长远看,吉林省农村物权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草场权和水域权。初步统计,全省登记在册的耕地面积约1亿亩,林地面积930万公顷,还有大量的水面、草场和宅基地等不动产资源。以土地经营权融资为例,按耕种玉米的纯收入测算,每亩约为1000元,吉林省耕地每年收入总额约为1000亿元。如果将其耕地面积的1/3用作“口粮田”,拿出2/3即700亿元的未来收益用于“保证贷款”,金融机构如按70%发放贷款,则农民每年可融资约490亿元,如用3到5年的收益做保证则可融资1470亿~2450亿元,仅土地物权融资上限一项就已接近吉林省现阶段5334亿元的涉农贷款余额的一半。如果加上林地、水面、草场、宅基地、畜禽产品等物权融资潜力,融资规模更为可观。根据推算,目前吉林省农村物权资产存量及其未来收益资本化率(信贷规模/资产现值)平均不足5%,蕴含着巨大的物权融资潜力。
但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面临的挑战包括:一是农村物权登记信息综合利用难。农村物权涵盖范围广泛、种类多样,登记机关分散,抬高了融资成本,对金融机构控制成本、提高效率、防控风险均造成了负面影响。目前可登记农村物权的直接登记机关主要集中在县域,个别权限在乡镇。各地、各部门农村物权登记管理标准和程序不一,与金融产品标准化开发相矛盾。二是物权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有待提高。以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为例,部分县(市)政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协调整合地方资源力度不够。大中型金融机构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农联社和邮储银行是主要的参与机构,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由于农村网点少和开展业务收益低、成本高等原因,参与程度不高。三是物权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部分地区物权融资公司存在人手少、业务能力不强、经费不足等问题,金融服务难以向偏远村屯辐射;农村物权流转交易市场不发达,受地域保护和信息化水平限制,大部分农村物权目前不能跨区域交易,变现难度较高。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活化资源要素的重要形式,“两权”抵押贷款目前进展如何?您认为还需要怎样的制度保障?
胡斌:吉林省作为国家“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重要试验地区,15个县(市、区)分别参与了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我们从省内外各地开展情况看,“两权”抵押贷款在试点市、县扫清法律障碍,但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定价难、违约后处置资产难等问题,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土地流转交易体系和信用体系尚不成熟的阶段,吉林省自身探索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作为过渡产品是“两权”抵押贷款实践过程中重要的操作方式。
未来我们将着重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发挥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的增信和风险处置作用,发挥省级惠农信贷周转保障资金的风险缓释作用,在两项贷款业务重合区域修改融合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与“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业务流程、操作办法,推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与“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业务的衔接。二是构建“三大支柱平台、两大综合市场”即构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物权登记信息归集平台、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平台,以及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农村“信贷综合批发市场”,通过三大支柱平台与两大综合市场相互间的协作运转,探索解决“三农”守着江湖没水喝的难题,缓解涉农主体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丰富涉农主体的增信手段,降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三是继续稳步拓展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覆盖的地域和领域。
“土地银行”是破解“三农”难题的突破口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的农地信托仍处于较为稚嫩的阶段,虽有所尝试,但仍以地方政府主导为主,市场的力量参与不多。在您看来,农村土地金融在未来如何才更能发挥市场效应,进而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篇2
信贷支农力度持续加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完备
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涉农贷款2.63万亿元,占全年全国7.59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的30%以上。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以来,银监会一直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力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农投放力度。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395家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349家,另已批准筹建11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县域经济,83.9%的资金投向了“三农”和中小企业。
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完善,金融产品有所创新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银监会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各类农户、农村小企业、农民专业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村市场主体的生产发展。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达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3%,每年得到贷款的农户数在6500万户左右,受惠农民3亿多人。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产品――“小额信用贷款”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推广,受到农民欢迎。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3111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515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31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已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尽管“十一五”期间“三农”金融服务快速发展,但受农村经济天然弱质性和农村改革发展滞后性的影响,加之农村金融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据了解,受城乡金融业务风险收益差异影响,我国的信贷资源仍过多地向城市倾斜,仍然存在资金向大银行集中的“虹吸现象”和资金向城市集中的“马太效应”。
对于农户相对大额的、长期的、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不少地方还存在“贷款难”现象,农村金融服务在提高农户信贷覆盖面和满足度上仍然还有很大空间。
尽管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但目前全国还有2312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部分采取流动金融服务方式的乡镇仍不具备“存贷汇”基础服务功能,无法充分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此外,农村金融业务的成本和风险远远高于城市业务,特别是面向广大分散农户提供的普惠式金融服务,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的问题尤为突出,未来还需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相关政策。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说,“十二五”期间,银监会将着力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金融支持。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继续发挥好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改变,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切实增强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培育步伐,积极探索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
――强化大中型商业银行支农社会责任。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网络、信息等优势,在稳定现有县域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三农”金融服务。
――着力拓展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按照农业政策性银行方向,引导农业发展银行深化改革,增强在商业性金融难以覆盖领域的信贷服务功能。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支持;农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06 ― 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改善和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对优化地方资源配置,服务功能还不健全,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现状
1.对齐市农村整体金融形势分析
(1)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覆盖面低
齐齐哈尔地区管辖7个区9个县,管辖区域内能够办理存款、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五百多个,金融从业人员一万余人。其中,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平均每个网点贷款余额为三千万左右,农村每百元GDP拥有贷款不到五十元。齐齐哈尔市目前有县级以下乡镇金融机构网点四百左右,只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仅占乡镇金融机构网点的不足百分之一。
(2)增加齐市村镇金融服务机构网点
在齐齐哈尔所管辖的乡镇中,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大部分在乡镇一级,行政村屯没有金融网点,农民办理存款、贷款、汇兑业务非常不方便。据资料调查显示,一百位农民中,认为金融机构网点少,办理存贷款,结算业务不方便的占九成,认为金融机构单一、办理贷款时利率高、贷款手续过于繁琐、担保难、期限短等。
2.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得到改善
(1)政策环境得到强化
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融主管部门积极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抓住机遇变危为机,形成保增长促发展应对金融危机的整体合力。在金融危机发生后,齐市各界对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
(2)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机构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008年以来,齐齐哈尔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贷款投方面占有贷款需求的八成以上,全力支持农民备耕,促使农民的粮食大丰收。齐市农村信用社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贷款限制条件过多
据不完全调查,对齐齐哈尔市农村的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影响农民致富的首要因素是资金缺乏,使有的想致富都没有致富的条件,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普通顾客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单独的模式,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宽松的放贷条件,一个小的信用贷款因为额低,不能灵活的农村农民满足施工需要的季节性,大笔钱抵押贷款固定资产,由于土地制度的缺陷,无法来满足贷款。
二、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1.服务产品单一缺乏理念创新
齐齐哈尔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主要提供小额短期贷款,限制解决短期资金需求,不能满足信贷需要农村多样化。不同收入水平和生产类型的农民对金融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一些农民不仅需要生产信贷产品,但也需要多个信贷产品,和种养大户,企业需要有一个多元化的信贷资金支持,产品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2.农村信贷管理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齐齐哈尔地区的贷款风险具有深度的村庄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更大的资金需求。作为小金额周期长、时效短等现实的贷款产品和贷款利率系统让农民承担能力严重受挫。
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障不完善
(1)政策环境得到强化
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融主管部门积极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抓住机遇变危为机,形成保增长促发展应对金融危机的整体合力。在金融危机发生后,齐市各界对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
(2)资金支持力度增大
招商银行为齐齐哈尔市向借款人发放的可循环使用的授信,支持齐齐哈尔的经济发展。除了项目融资外,招商银行还通过公司金融、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金融方式进一步推动双方在传统信贷、直接融资、政府财务顾问等推动经济发展。
(3)农村信用社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齐市农村信用社全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贷款投方面占有贷款需求的八成以上,全力支持农民备耕,促使农民的粮食大丰收。齐市农村信用社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金融环境尚待优化
(1)农村金融政策环境不宽松
目前齐齐哈尔市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不舒适,如利率自由化,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金融政策仍然偏紧,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
(2)农村金融不规范
齐齐哈尔市的农村金融环境较差,大部分农民对农村金融环境缺乏认识,一部分农村企业和农户拖欠债务,甚至部分乡镇政府也是如此,严重损害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5.地方金融机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齐齐哈尔市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地方金融服务机构目前还只是初级阶段,仍有较深层次的问题还未碰触,因此,齐齐哈尔市地方财政在金融机构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弱势地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不够明确等。
三、齐市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解决对策
1.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的政策环境
齐齐哈尔市应该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盟,加快形成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协会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统一法律改革,力争年底前完成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在农村或屯设立合作金融机构扩大农村地区网络覆盖面。农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综合农业推广,农业科技为先导的贷款品种,积极尝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和技术改造贷款发放新贷款。邮政储蓄将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和资金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商业银行会选择集中在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农副产品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战略的实施“走出去”。
2.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信用担保体系
农业“贷款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信用担保。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仅能为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解决这个难题的贷款担保,并能使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提供金融服务。然而,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特定的金融集团,传统融资方式无法改变他们的贷款难。为此,我们需要在农村现引入动产抵押,信用担保模式的创新给齐齐哈尔市市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农业、农村、农民”开发一个新的融资渠道。
根据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形式应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展农村微型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推广移动电话银行网络,相互保险,农民工银行卡业务;积极推行农村财务咨询,保险销售及相关金融服务等。通过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使广大农村和农民更方便和高质量的现代金融服务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内部经营管理
齐齐哈尔市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经营效益低下,历史遗留问题较为严重,要提高我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整体的发展,应积极解决高风险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发展的问题。可以优先选择中心城市、经营状况较好、师范效应较大的农信社,组建农商行,以壮大资金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改制,真正减少和消化历史包袱,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水平,形成经营新机制,提高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从而促进我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4.建立多层次惠农金融服务机构体系
(1)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
齐齐哈尔市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政府,企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联合体,通过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推动企业信用不足,微观信用体系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经济手段解决问题,使用传统的信贷资源,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的主体,使金融业逐渐多样化和市场。
(2)发展面向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
根据具体情况在齐齐哈尔地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服务和一些的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拓展政府政策性金融业务,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通过经济手段解决金融财政问题,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的主体。
(3)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发展齐齐哈尔地区民间金融组织,形成多元化的金融产权模式的具体路径应该是在农村地区。如在县级区域一下开展农村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系统,产生在底部自下而上的改革进程。通过人们不受“衍生交易稳定的结构,并提供交易费用更节省的制度规则。
5.全面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1)完善外部监管
加强外部金融监管力度,提高银监会、外部审计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管,改善地方金融监管方式。把事后监管提高到事前防范与提醒,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的手段监管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风险评价指标,及时发出预警通告,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出现危机和问题前,及时准确的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低最低。同时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及时作出惩罚,审计出现问题及时警告通知,并提出解决措施及时化解。应积极营造舆论环境,要通过积极宣传,推介产品,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在地区同业中的营销力和公认度。
(2)加强内部监管
提高内部监督部门独立性,充分发挥审计体系监督效能。第一要加强内部审计的职权,充分发挥其监督监管的职能。各个部门要积极配合,审计部门要对辖内机构新放贷款质量开展经常性检查,确保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对存量贷款要彻底摸清底数,落实债务主体,形成不良的,必须监督落实形成责任和解决责任及措施。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严格监督监管,审计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确实加大审计工作力度,以查促改,帮助被查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有效遏制各类风险和案件发生。第二,完善内控评价制度,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推进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参 考 文 献〕
〔1〕王煜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与发展定位:解析村镇银行〔J〕.改革,2012,(04).
〔2〕邱玉兴,等.健全农信社运营模式――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金融,2013,(12).
〔3〕文桂禾.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9.
篇4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因此对于农村金融的研究就具有较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村金融是指农村地区涉及信用与货币关系的活动,而这种活动与农村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金融业是推动我过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将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因此要发挥金融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重构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168-01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金融体系主体支农乏力
中国现有金融体系组成,按照金融理论普遍的认同观点一般分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一般指民间金融形势,或非国家出面建设的金融形势。正规金融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农行自1996年起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其农村信贷规模曾仅占其总规模的6%。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大量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没有开展起来。在商业银行从县域经济逐步退出和政策性银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支农作用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就被推到了支农的前沿阵地,成为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支农信贷90%来自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由于经济规模小、金融产品单一、资金筹集难、不良资产比率高、产权制度不完善、员工素质低等诸多不足与缺陷,难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信贷需求。而邮政储蓄的“抽水机”效应,将其从农村吸收的大量资金转移,加上不能够发放商业贷款,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因为农户和乡镇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他们不得不选择具有融资速度快、信息费用低、利率具有灵活性的非正规金融机构。
1.2 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尖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升级,农业的商品化和专业化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比重下降,蔬菜水果、花卉、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比重提高,必然会带动金融需求在质和量上的变化。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的较快发展,对融资的规模、渠道、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有限,支农后劲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系统内资金上存,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使得农村信用社筹资难度加大。虽然农村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自身管理不规范,加大了农村金融的金融风险,再加上借贷利率较高,加大了农民的债务负担。
1.3 金融环境欠佳
目前保险公司提供的农业保险很少,保险品种到目前为止也不足30个。商业保险公司因为农业生产风险较大,一般不愿涉足。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农业保险领域仍然是空白。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滞后,非银行金融组织包括典当行、担保公司等,基本上都是商业化运作,以营利为目的,缺乏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因此,当前缺乏保障造成的贷款难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
2 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府主导下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极强的外生性,与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不相适应。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是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安排,具有很强的外生性。这种金融制度的安排不是依据农村金融参与主体的特点,而是把政府作为推进金融成长的主力军,金融机构和微观的金融企业作为被动接受者,使其制度本身缺乏和制度主体的融合。这样农村金融的参与者均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自然不能从主观上促进其经济利益的提高。
(2)农村经济的特性,造成正规金融退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健全。
一方面,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居住分散、收入低下、生产季节性强,自身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很大,单位存、贷款规模小,又缺乏必要的担保与抵押品,这些农村经济与生俱来的特点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本身具有超出一般金融服务更大的风险。这样贷款的供给方由于缺乏有力的风险保障而无法授信;资金需求方因无法提供有效风险抵押物而主动放弃贷款,这样就对借贷双方都产生了影响。而商业性金融机构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正规金融机构都会因为无法盈利而推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市场缺乏信息透明度,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成本非常高,信息不对称造成道德风险问题突出,信用风险较大。
(3)农业保险行业空白,缺乏对农户的有力保障,保险涉足农业的内在动力不足。
农业保险是指转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火灾、暴风、雷击、冰雹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保险合同内的损失,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农业是自然再生产的产业,参保对象是种养殖业,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地域广泛,空间分散,而面临的各种自然灾害、重大突发疫病不可预测,在遭受巨灾时,损失集中,覆盖面大。因此,农业稳定生产经营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在技术上难以回避风险,保费自然高于其他险种。商业保险业务不可能在亏损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如果按全部农险成本来向农户收取保险费用的话,对于农民的经济水平来说难以接受,现实有效需求就很难满足。如果以低于农险成本向农户收取保险费用,商业保险盈利水平就会大大降低,涉足农业保险的动力就会不足。这是世界各国大规模发展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3 重构农村服务体系的对策
3.1 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制度
首先,必须以法律保障农村金融主体的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法律规范要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要利用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能够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政府应放松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对非正规金融机构加以扶植。给予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合法的地位,创造条件让其正规化、规范化。其二、要依靠法律的力量,维护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不但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还要加快农村诚信制度建设,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理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破坏金融环境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法律环境。
3.2 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体系,拓宽农村金融信贷渠道
首先,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要保留其必要的营业网点留驻农村,提供支农服务,划定其支农贷款比例。鼓励其加大对一些科技养殖、种植的技术性农业的贷款力度,减轻政策性金融的压力。其次,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对其进行改革。宏观方面,要明确产权结构,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微观方面,要加强资产管理质量。同时,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放宽信用社服务领域,允许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从事保险、证券等中间业务的金融服务工作,实现由负债式向多元金融支农机构的转变。第三,改革邮政储蓄,控制农业资本流失。确保邮政储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能够返还农村,再投资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另外,也可以规定邮政储蓄银行购买一定额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
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强化信息披露
想要打消正规金融对农户的贷款顾虑,就要对农户进行信用评价,来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农村借贷的积极性。信用好的农户也会很容易获得贷款,这样会给农村创造一个守信安定的融资环境,使农户和金融机构实现利益的双赢。在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中,首先,农村要以农户为单位,在所属的村委会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登记制度,将农户的贷款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且一经记录不得更改;其次,由于村委会具有人缘、地缘优势,可以在农户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第三,村委会上级机关要对农户信息登记的真实性进行监督;第四,逐步引入商业信用公司进入农村市场。在建立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信息的披露。对于失信者要进行惩罚,提高其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很难再贷款,甚至是做不成生意。为了加强信息披露,各金融机构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的个人及机构,可以联合建立贷款的黑名单,使得失信者无机可乘。
参考文献
[1]沈杰,马九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J].经济纵横,2010,(6).
篇5
关键词:西北地区;金融机构;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西北地区农村金融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局限于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小修小补,必须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完善西北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小额信贷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所以,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从农村信用社开始,使其成为真正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1.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定位和产权制度改革
现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原则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济实力考虑其可能的发展方式。为此,中央银行应制定相关的转制标准,以规范其改制。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西北各大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的势力较强,对这些信用社的重组,取消两级法人制度,将若干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近的信用社合并组建、转变为地域性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与目前西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造类似,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和合理的选择。
对广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地区而言,如果农村信用社实力较强,可参考上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做法,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重组为商业银行。贫困地区信用社的业务主要应是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脱贫工作,带有政策性业务的成分。因此,它们的出路可以是:转变成股份合作制信用社或互助式信用社,或转制成国家政策性银行即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机构。当然,后一种做法的前提之一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将国家政策性长期融资、短期融资和扶贫等政策业务完全担当起来。此外,可以考虑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储蓄存款利息税,减征或免征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城建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陕西省政府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了财政贴息政策的有益探索,三年来财政共为农户小额信贷贴息1000万元,带动信用社小额信贷、联户担保贷款、农民自身投入和龙头企业投入的资金达1.88亿元,使示范区62.8%的农民直接受惠。
2.以扩大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鉴于农村地区资金短缺,储蓄成本、贷款和管理成本都较高的情况,应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2004年10月28日,央行取消贷款利率的上限,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货币政策手段。根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要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利率就必须能够覆盖储蓄和贷款的管理成本、行政成本、违约成本、机会成本等。如果不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各正式金融机构、非正式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就不能展开充分的竞争。另外,根据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经验,小幅度放开存款利率是无风险的,因为金融机构的变相高息吸储在许多地方已经是公开的做法,农户和企业可以直接从中受益。据统计,到2004年9月末我国最早进行信用社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为7.38%,比改革前大大提高。
3.大力推行小额农业贷款
小额农业贷款,大有可为,这是很多农村信用社用实践得来的经验。国家在农村最主要的两项金融政策是信用社小额信贷和支农再贷款,这正是通过信用社来执行的。2002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并要求农村金融部门要改善金融服务,要求信用社“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式”。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贷意义重大,它将促进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丰富信用社的真正内涵和完善其体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有利于抑制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社会稳定。《金融时报》2002年1月22日报道,西北五省区农村信用社到2001年末,共发放给农户贷款244亿元,开办小额信贷的农村信用社占五省区信用社总数的68%,开办联保小额信贷的占总数的39%,这两种贷款合计余额为39亿元,本息收回率平均在85%以上。加大对农户小额信贷的支持和服务,是一个积极的、可喜的趋势。
二、加强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支农的作用
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失灵”将使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其中利用政策性金融实施保护是重要举措,是其它方式和渠道不能替代的。在目前西北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极大困难的新形势下,应该加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1.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措渠道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改变目前资金来源渠道过窄且不稳定的现状,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其一是增发农业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发行金融债券是规定中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为了保证农业发展银行债券的顺利发行,可以考虑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或者强制要求保险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必须用于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债券,并由中央银行予以保证。其二是允许农业发展银行公开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农业开发建设债券,筹集个人、企业手中的大量社会资金。其三是将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通过中央银行划归农业发展银行使用。其四是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农业贷款项目和扶贫开发贷款,统一由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转贷。其五是统一国家支农资金的管理,特别是国家预算拨款用于农业的资金和其他用于发展农业的专项基金,都必须存入农业发展银行。
2.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应在继续支持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同时,通过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投向,在农业产业布局和农业区域布局上对农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达到帮助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农业发展银行尤其要扩大农业开发贷款,把主要力量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上,使农业发展银行真正成为农业“发展”银行。
第一,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应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扩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贷款。一是支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西北农村干旱地带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注重支持西北各地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三是作为信贷扶贫的主力军,农业发展银行应对西北贫困地区的各种扶贫经济实体进行支持,特别是那些既和本地资源相结合,又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第二,强化对农业服务领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的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发展银行首先应为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业开发组织等提供资金支持。西北农村地区严重缺乏科技人才,通过科技教育投入,为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合格劳动者。其次,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对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西北地区新、优、名、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与农业科研成果鉴定转化的政策性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支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主要是以公路、电网、供水、通信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可以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而这种环境的变化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项目,使农村的农业和非农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分享到农村发展带来的好处。
第四,支持西北地区农村的生态建设。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以及生态资源保护的投资力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水土整治,退耕还林还草,防风固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要支持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应该着眼于支农,为了满足西北农村地区的金融需要,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由于西北地区农业的明显弱质性和“三农”的特殊性,完全商业化的正式金融机构必然不能够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因此,主要为“三农”服务的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就不应该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相同的模式,必须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即中央银行把中国农业银行的赢利性指标压低,以便于补贴其从事“三农”业务所带来的必要亏损;另外,中央银行还可以设立专项贷款,作为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其次,中国农业银行应该切实建立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信息掌握,增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力度。第三,要完善和规范中国农业银行设在县及县以下农村经营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取消单纯吸储的网点。
在农村金融与经济的渐近式改革中,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抓住我国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使农村金融和西北农村各项改革更加有效。农村金融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保护农业,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够共同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桂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3,4:45-47.
[2]宋维佳.我国西部地区投融资策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2:56-58.
篇6
关键词:构建;“三农”问题;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074-0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表现
目前,黑龙江省的“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二是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发展缺乏有效的企业拉动力,缺少较强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三是农村建设问题。主要是三个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文化落后、乡村面貌落后。这三方面的问题实质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尽快解决上述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将大大影响黑龙江经济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在解三农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及其有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农信社自身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目前,黑龙江省市(县)的农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已全面收缩,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经营业务伴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粮食流通市场化已逐步萎缩,邮政储蓄不断从农村抽吸资金,已经造成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一社难支‘三农’”的局面。
(2)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与其商业化经营模式之间存在矛盾。黑龙江省农信社的发展历史证明,在经过多次的重组和长期的行政计划管理之后,农村信用社从内容到实质都不再具备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经变为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农信社又承担着部分政策性的支农任务,并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农村信用社成了一个矛盾综合体,多元目标冲突。农民对农信社既没有控制权,也没有管理权和收益权,导致农信社产权关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寻租现象严重,最终发展偏离了设立时的初衷。
(3)农村信用社农贷业务以粮食生产贷款为主,规模化养殖及农产品加工营销难以得到贷款,农村中小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种植业小额贷款为主“春放秋收冬不贷”,贷款方式为3―5户联保,额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间。养殖业贷款占农业贷款额的比重在10%~30%之间,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发展禽蛋业、奶牛养殖业,最高额度在1―3万元之间,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多为一年期。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筹资更为困难。
2.农村消费型贷款处在起步阶段,民间借贷比较普遍。除农业扩大再生产外,农户迫切需要的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等分期偿付的中长期贷款,目前仍然很难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贷出。民间借贷(当地称“抬款”)现象比较普遍,一般由亲属、朋友担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少,地方财政基本上为“吃饭财政”,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量微弱。目前,中央与省级财政对市(县)支持主要是转移支付项目,包括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人畜引水补贴等,而农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硬化、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持渠道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总之,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支持作用,仅处在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推进阶段,与广大农户、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强烈需求极其不相称,由此形成了三个不衔接,即“零风险贷款”供给与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农业产业化资金强劲需求不衔接,农村金融机构的“恐贷”、“惧贷”行为与农户、企业强烈的贷款作为不衔接,农村金融自身发展壮大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不衔接。这种由于金融供给方式不合理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衔接、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制的建议
充足到位的资金供给、高效便捷的信贷经营模式和基地企业规模带动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效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关键。构建一种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为主体,以其他金融组织为补充,以担保、保险企业为保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必将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1.明确全省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理顺相互间的资金关系,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落实各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义务,按其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发放支农贷款,对投向龙头企业的贷款比照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办法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进一步发挥农发行的政策性信贷支持作用,调整职能,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开办“三农”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业务,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农业银行要继续坚守农村阵地,按商业化原则做好农业信贷工作,转变观念,讲求效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机遇,创新思路,办好信贷扶贫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等等;人民银行要继续运用支农再贷款提升农信社支农后劲;农信社要结合双流农村居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新情况,把服务“三农”作为业务经营的第一要务,把农民增收作为业务经营的根本出发点,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业务经营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贷资金,结合优惠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增加贷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实现支农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2.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3.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政府要解决农信社的政策性亏损。建议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保值储蓄而多付的利息给予补贴,并对农村信用社历史遗留的和因承担政府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给予剥离。在税收政策上建议适当给予一定的扶持。调整信用社的税收政策,减征或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以减轻其经营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地方财政应对支农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4.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在大部分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缺乏担保抵押品的情况下,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的乡土信用资源,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服务。此外,还应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农村存款保险机制,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支农方式。
5.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民间借贷现象普遍存在,证明切实存在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有利可图。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部分农户、企业先富裕起来、手中握有资金,一部分农户、企业急需发展资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间借贷。因此,应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着手建立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紧张问题。
6.抓住契机,从根本上缓解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担保问题。积极促进各级政府和财政落实预算,安排专项贷款担保基金,尽快成立农村贷款担保机构。根据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尝试推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精简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镇、信用乡、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及信用个人为主线的农村信用资信、信用等级体系,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条件下,便利农民担保与受贷。其次,鼓励支持建立“会员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金融企业,采取“自愿入股、滚动发展、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过去单纯的“资产抵押”为“资产资金双抵押”,为股东提供股本多倍的贷款担保额度和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
7.建立和创新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农村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一些费率比例低、农民又急需的养殖业、种植业、抗灾、农业运输等方面的险种,既可使其成为农业保险新的业务增长点,又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杨雍哲.论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之道[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汪金敖.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及宏观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2,(9).
篇7
【关键词】信贷政策 农村金融供求情况 调查与分析
2007年以来,央行启动紧缩货币政策,多次对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上调,虽然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在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支持农村金融机构适当控制非农贷款,优先保证“三农”信贷需求,切实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且近期以来,这一紧缩货币政策开始松动,出现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但这一信贷调控政策的实施,对欠发达地区“三农”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当前农村金融供求特点分析
寿宁县是闽浙边界的一个山区县,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属沿海主要经济欠发达山区县之一。此次调查以寿宁县南阳镇、武曲镇、斜滩镇三个乡镇为抽样调查样本,三个乡镇为该县农村人口较为密集的居住地,农业产业较为集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64份。
1、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
调查显示,当前农户一方面需要灵活的信贷服务。调查反映农户在办理贷款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利率高、贷款手续过于烦琐、担保难、期限短、额度小、评估抵押费用高、上门服务少等,其中反映手续烦琐和担保难的近50%;73%的农户希望提供信用贷款;20%的农户希望提供消费贷款,表明了广大农户与信用贷款和消费贷款的迫切期待。另一方面需要综合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一是通存通兑服务,尤其是希望农村信用社提供农民工银行卡的全国联行结算业务;二是理财服务,现今农民的腰包鼓了,闲钱也逐年增多,自然需要提供相应的理财服务,实现存款增值;三是日常结算服务,比如提供家庭水电费、闭路电视费、电话费等的结算服务。
2、农村信贷用途消费化
由单一的生产需求向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并举的方向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借贷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过去借贷多是“借钱生钱”的生产经营需要,目前消费性借贷,如受教育、建房在农村已成为时尚。随着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农户急需贷款来支付子女在本地或外出求学的费用。调查显示,寿宁县农村贷款需求列前五位的主要是:子女上学、经商、其他用途、盖修房子、买种子化肥。
3、农村信贷需求“粗短”化
过去在春耕时节,农村信用社贷款可谓门庭若市。而近几年,大部分农户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经济收入日渐丰裕,其生产资金基本上都能自给解决,农贷资金需求逐渐向规模经营型倾斜,额度也随之增大。以往,农民贷款的数额大都在几百元至千元左右,而时下农户贷款一开口就是几千元、上万元,甚至要十万元之多,同时贷款期限以一年内的居多,呈现出“金额大、期限短”的“粗短”型信贷需求。调查显示50%以上的农户信贷金额需求为1万元以上,60%的贷款期限为半年到一年。
4、农村信用社仍是金融服务主力军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相继推行了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贷款方式。截至2008年9月末,全县农业贷款余额21124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达20887万元,占全县农业贷款的近98.88%,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正常的资金需求。调查显示,近78%的农户向农信社贷款,其中89%的农户获得贷款,82%的农户对农信社的信贷服务表示满意,可见广大农民对农信社的信贷服务还是比较认可的。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1、小额农贷已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小额农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资金紧张状况,但仍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主要是额度过小。信用户的平均贷款限额一般在两千元左右,小钱终归难办大事,只能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维持最基本的简单再生产,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不过是杯水车薪。
2、利率高增加农民信贷成本
目前,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标准“一刀切”,其贷款利率上浮较大,高额的利息负担将直接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2008年,寿宁县农信社的执行利率有7.65‰、8.0925‰、9.18‰、9.765‰,浮动区间维持在[1.5,1.965],其中执行7.65‰利率的主要为小额信用贷款,占全部支农贷款的5.14%;执行8.0925‰和9.18‰利率的主要为人行再贷款利率,贷款量为1400万元,占比为5.4%;其余均执行9.765‰的利率,贷款量占比达89.45%。可见在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上,虽然该县农村信用社执行的贷款利率与周边县市相比为最低,但农村信用社因“一社独大”而渐呈垄断经营之势,使得农户只有被动接受高息贷款。
3、金融主体单一无法满足农户对金融服务“城市化”的需求
收入增长、思想意识转变后的农户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存取款服务,对保险、委托理财等中间业务提出了要求。调查的三个大乡镇中,农信社、邮储各3个,农行营业所1个,但提供农户信贷的仅为农信社一家,显然农村信用社业已独占了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的“鳌头”,少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展示舞台,致使农村中咨询、委托理财、保险等中间业务缺失。因此,广大农民对要求农村金融组织多样化的呼声很高。
4、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散和保障机制,影响了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旦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或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就会有大批农民和农产品企业因遭受严重损失而无力偿还贷款,这就决定了农业贷款较其他商业性贷款具有更大的风险性。而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又缺乏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因此高风险的农业投入使信用社顾虑重重。如2006年遭受“桑美”台风影响,全县受灾贷款户达1230户,损失1083.7万元。涉及受灾贷款户贷款本金912.4万元,预计信贷资产损失167万元。
三、有效缓解当前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
在农村建立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商业性金融机构,地方金融、邮政储蓄并存,民间金融辅助配合的多元化、适合农村经济特色、有保障的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一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健全制约均衡机制,提高经营能力,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在其商业化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二是加快农业银行的改革上市,重新发挥其服务“三农”的作用,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担当其农村金融“老大”角色;三是充分发挥邮储银行的支农作用。要充分利用其机构网点、网络优势及农村金融工作经验,创新金融产品,使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尽快回流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形成金融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三套车”。
2、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支农新途径
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
(1)创新信贷产品。一是积极探索大额农贷的管理发放办法,大力扶植农村种养加大户,发展农庄经济,加大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的投入力度,把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发放支农银团贷款,共同培植当地大型的农业产业集群,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拉长产业链条中寻求新突破。实施“公司+农户+市场”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有特色、有销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比如寿宁县的茶叶产业、花菇产业和正在推广的毛竹产业等,构建大规模的产业带,使农民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订单农业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三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及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2)创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农村金融要立足“三农”,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利率价格,既要防止利率过低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又要防止利率过高“伤农”,影响农户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还要防止贷款利率不合理造成银行信贷业务萎缩,致使金融业务走入“死胡同”,因此要建立灵活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保持一个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水平,维护农村金融稳定,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对农户、农村企业短期贷款资金需求,利率要少上浮。对采取质押、抵押和保证等不同担保方式的贷款,在利率上浮幅度也应有所区别,综合评估贷款的风险状况,据此确定上浮档次。对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照评定的信用等级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利率浮动幅度;认真落实社员和信用户利率优惠政策,尽可能地给农民以利率优惠,千方百计减轻农民利率负担。
(3)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发展中间业务,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投融资咨询、委托理财、保险等全方位、多功能、一条龙服务,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
3、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治理信用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是良性循环的两个方面,因此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一是要在全社会培养“守信必兴、失信必惩”的诚信理念,从根本上治理信用环境差的现象;二是继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的评比工作。关键是严格标准,对评出的信用户、信用企业,简化贷款手续,并在利率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争当“诚信人和守信户”,营造良好的争创信用村的氛围;三是政府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和倡导诚实守信行为,以实际行动,打造过硬的投资环境,以增强金融部门的投资信心。
篇8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什么是“城乡统筹”?综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在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差距的前提下,以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为指导,所提出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其核心在于把城市融入到以农村为基底的区域体系中,利用城乡空间、产业及要素的互补性,以统筹兼顾的方式来解决城乡二元问题,并以其为统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统筹发展。
成都作为国家的第一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试验区设立以来,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成都城乡统筹的经验给西部地区甚至于全国都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在城乡统筹的建设过程中,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城乡统筹的金融支持,成都农商银行必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以服务城乡金融市场为使命的成都农商银行
2009年12月,成都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次年组建成为商业银行。改制后的成都农商银行坚持在国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成都市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背景下,围绕着金融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服务“三农”、助推中小企业的经营目标,迅速发展成为成都城乡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发挥主力军的金融助推作用。从农村产权融资,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进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再到为农户提供各项发放等结算业务,成都农商银行始终努力将现代金融的发展成果带向广大农村地区,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金融服务,助推成都市统筹城乡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成都农商银行支持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必然发展壮大。在国家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将使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几年前,大型商业银行因其逐利的秉性而撤离欠发达地区。而今,作为成都市城乡统筹建设中的成都农商银行,在服务城乡经济的同时,抓住成都市城乡统筹建设的契机,乘势而上,积极配合软环境的营造,形成自身具有鲜明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成都农商银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城乡统筹建设,既可提升其形象也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首先,经济是金融的基础,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与纽带,金融服务于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反过来,只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提供足够的金融效率。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好“三农”工作,支持农村小康建设,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是成都农商银行的特殊历史使命,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成都农商银行作为一个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影响力的银行,积极发挥信贷投放的导向作用。依靠成都农商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广阔渠道和市场覆盖,更好的发挥其提供快捷畅通资金渠道的城乡纽带作用。将资金引导流向农业生产及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形成对整个产业链的资金支持,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综合发挥其在城乡统筹建设中的作用,其自身发展也能够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最终形成引导资金反哺农业与巩固农村市场良性互动的局面。
最后,根据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不断推出多样化的结算、、保险、咨询等中间业务产品以及花木贷款、商汇通、票据贴现等形式金融服务,丰富农村金融市场。既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三农业务”的服务水平,又改善了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与支持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式相适应,成都农商银行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整体规模和资金实力,增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加强和改善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成都农商银行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和服务“三农”的比较优势,进而可以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
四、成都农商银行支持统筹城乡建设的政策建议
1.坚持现代化商业银行改革,努力实现自身发展
经济发展决定金融的发展,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成都农商银行必须抓住机遇,争取早日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经营稳健、效益良好,并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也只有成都农商银行自身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城乡统筹建设。
2.服务城乡不偏废,积极发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优势
成都农商银行在农村地区有大量的营业网点,其战略品牌“小额农贷”等涉农金融服务产品在服务“三农”上发挥出显著的作用,这是成都农商银行服务城乡统筹建设、在农村站稳脚跟根本的措施。服务“三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这也充分体现了成都农商银行这个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履行的社会责任。
3.成都农商银行要紧紧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建设这一战略定位,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统一起来
在城乡统筹经济发展过程中,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发挥信贷投放的导向作用,在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支持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产品在多层次、多环节中增值,从而在实现自身信贷资金收益的同时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并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城乡统筹的国家政策为成都农商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把握机遇,转变观念,让自己成为城乡统筹坚实的推动力量,在发挥自己应有社会作用的同时使自己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王家传,《中国农村金融;观察与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篇9
2003年,国家开始启动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十年过去了,应该说农村信用社支农的能力大幅度增强,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能力等明显提升。全国2400个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支农能力、不良贷款比例等发生很大变化。农村金融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经过改制、上市和设立三农事业部等改革,支农能力大大增强。
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大幅度发展。目前全国拥有村镇银行800多家、小贷公司650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8000多家,服务组织体系更加多样化;农村企业到银行间市场发债达到4000多亿,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融资多元化渠道拓宽。
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建设方面,这些年中央银行和商业机构也做了很多努力。截至去年底,涉农贷款约为18万亿人民币,在过去5年年均增长24%,比全国贷款年均增长速度高出近5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表明,过去十年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国家对农村金融支持的强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农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供给和需求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这里面有金融本身的问题,也有超越金融的问题。因为,农业是相对弱势产业,很难为商业银行传统融资提供必要的合格的抵押担保品,即便有这些东西,计量和确认抵押品的成本也是非常高。违约以后,这些抵押品很难处置。另外,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对于金融资源的争夺,对微型企业和农村金融产生很强的挤压效应。
关于农村金融的未来发展,我谈谈几点看法:
第一,发展微型金融组织。这几年农村城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微型金融组织发展速度比较快。大家深知发展微型金融机构非常重要,但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微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农村金融组织出现过很大风险,所以大家一谈到这个问题,还是心有余悸。现在很多微型金融机构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金融暴富的心态很明显,而且存在很多违规经营、扰乱金融秩序的现象。所以,发展微型金融机构要有配套措施跟上。比如,存款保险制度,对微型金融机构产生征信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另外,限制经营范围,不能做大一点就搬到城里面。
第二,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我在这里要讲关于农户金融的问题,农户金融和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企业有很大区别。前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强度不太一样,大体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基本的金融服务,存款、取款、结算;第二类小额信贷;第三类投资理财。实际上,这三类人群的需求范围和需求强度是逐层递减的,首先是基本的金融服务,所有的农民都需要。其次是小额信贷不是所有农民都需要。最后是投资理财,以东部地区农民偏多,他们很富裕,有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这些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和我们的金融机构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包括农业银行的惠农卡,在农村支付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生态环境。这些年,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还是财政部,出台了不少政策,有些政策需要形成一个长期化的制度化的政策安排,来稳定市场的预期。在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包括农业保险体系,这里面主要是农业的灾害的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农村的担保体系。现在全国融资性担保公司8000多家,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在中国县域地区,完全商业性的融资担保公司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在农村地区能不能多成立一些有政府背景的融资担保公司,不完全以商业趋利性来作为经营目标,值得探讨。
篇1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问题;制度;产权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农村信用社初创以来,一直在不停地发展、改革。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始独立运行始于1996年的行社分离。自2003年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但是改革尚未实现预期目标,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仍然处于关键时期,任重道远。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
(一)改革目标不明确,定位模糊。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在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时需要将信用社自身商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2003年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里明确提出:“一是要按市场经济规则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二是要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①从这个《方案》里就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具有双重目标,一是农村信用社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需要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盈利成为其首要的商业目标;二是农村信用社有承担扶持“三农”的政策性金融义务,服务“三农”是其政策性目标。如果政府将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糅合在一起,将使得农村信用社出现无所适从、定位模糊、经营错乱等问题。
(二)产权主体缺位,产权模式难抉择。我国农村信用社50多年来几经整合,产权关系变得十分复杂,产权主体模糊不清,甚至出现主体缺位。1996年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提出以合作制来规范农村信用社,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导致产权主体缺位,影响了成员的积极性,合作制难以推进。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产权模式,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艰难的抉择。2006年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指出,“股份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总体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导向,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现代金融企业。”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推进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步伐。然而在改革过程中,设定投资入股的比例虽然能够防范单个股东或利益集团集权,但同时也导致了股权的分散性,使得股东利益没有保障,不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就不利于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商业目标的实现。
(三)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之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比如:政策性银行“不能”,商业银行“不为”合作金融“无力”,邮政储蓄“抽水”,农业保险“缺位”,民间金融“活跃”。②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必须对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及农村信用社进行重新的功能定位和调整,以提高其服务水平。另外,农村信用社未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从内部管理来看,职工素质低下,不具备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从外部管理来看,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具体的业务和经验活动干预过多,不利于权力的下放。
(四)沉重的历史包袱。农村信用社改革经过50多年来的发展,不断累积的历史包袱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与稳定,在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不得不解决历史包袱问题。2003年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政府通过发行160亿元央行专项票据和减免税收、拨补保值储蓄贴补等手段,已经消化掉一部分历史包袱,然后部分农村信用社开始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谋求其稳定发展。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贷款、亏损、非信贷资产等损失的逐年累积,使得全国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仍然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
除了上述四个问题之外,农村信用社改革还存在较大的风险、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省级联社职责定位不明晰、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市场监管不足等问题。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但同时也要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政府给予农村信用社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然后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发挥民间金融的小额金融供给作用。
(二)确定单一经营目标。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产权模式分为股份制与合作制,部分农村信用社因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条件而选择完善合作制,但是农村信用社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是股份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该确定其单一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就应该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故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如果想要农村信用社配合服务“三农”的政策,那前提则是政府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三)防范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一方面要提高资本的充足率,增强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实施多元化战略,提升经营业务的多样性和领域的广泛化。同时还要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其市场、风险意识。
另外,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还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其产权关系;完善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的“扶贫助农”作用。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文件。
②黎贤强:《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8期:64。
参考文献:
[1]黎贤强.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5(08).
- 上一篇: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 下一篇:财务部标准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