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本文在现代金融学和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分析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现状、各改革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的成效,总结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评价两年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研究;杨凌示范区
0 引言
长期以来, 由于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盈利压力和股东约束,往往都更倾向于参与到竞争激烈而利润率更具吸引力的城市金融领域。在从专业银行体制转向商业银行体制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县级以下机构,加上农村信用社普遍强调商业化转型,使得农村金融对县域以下市场的服务逐步萎缩。事实上,许多县域以上的区域已经处于金融竞争日益充分的状况,而多数县域以下的、亟待金融支持的区域,却一直难以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对此,应该在金融机构布局、业务重点等方面努力改变这一局面,构筑多层次、广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本文在现代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分析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现状、各改革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的成效,总结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评价两年来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成果:
从历史演变的过程来看,国外理论界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别从信贷补贴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政治化、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以及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出发点,探索了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演变过程,并且指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信用需求的夸大和信贷有价证券购买力的损失,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研究基础。
1.2 国内研究成果: 按照周小川(2004) 的划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的农村金融包括国家对农村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等;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具体是指当前所进行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近年来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论述越来越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
1.2.1 对广义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 很多学者从制度变迁的层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诸多问题。其中,代表性的有张杰,尚长风(2006)从农村金融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强调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制的内在均衡逻辑1也有的学者认为只有金融体制创新才能改善农村金融市场,如李建军(2010)认为正规金融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供给不足,合作性金融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制度缺陷也会影响其金融支持作用
2。因此,必须要从根源上把握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向,加速金融深化,才能推进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1.2.2 对狭义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改革至今,热点的问题突显为产权结构和历史包袱两个问题,同时这样的问题不单单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农村金融需求、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无疑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论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文献很多。何广文(2009)提出,农信社改革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约束机制,就要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创新农村信用社机构体系;在强制性制度供给体制下,张国(2009)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由于惯性,在省联社的管理模式、各基层分联社人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4。从发展环境来看,改革金融资源错配和管理链条的长短都将影响改革的绩效。
在实证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谢平、徐忠(2006)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5。
1.3 文献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研究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会发现,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对于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研究多集中在信用需求、产权结构、制度变迁和市场机制等因素上,针对特定区域,从农户层面通过案例分析对农村金融改革成效进行理论总结的还很少。
2 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以上农村金融改革理论基础上,结合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情况,本文基于系统论基本原理构建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分析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特殊性和普适性。
我们认为在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系统由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农村金融改革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和农村金融改革制度保障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其中,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处于基础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主体,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子系统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农村金融改革保驾护航。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建设途径和支持政策子系统和制度保障子系统三者处于整个系统的,三者相符相依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持(农民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承载着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责任。基于上述观点,我们给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2-1所示)。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农村金融改革基础条件子系统是整个农村金融改革系统的起点,在整个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广提供了先决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载体,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更是农民改善生活的保障。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子系统位于金融改革系统的核心位置。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需要良好的基础条件、政策支持和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组织,还必须要政府提供足够的制度保障,这不仅能给农村金融改革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金融扶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和发展。
3 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分析
在农村金融改革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现状、改革主体关系和改革成效三个不同维度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综合客观评价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以期望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3.1 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现状分析:
杨凌示范区全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目前,杨凌示范区共有工、农、中、建、长安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共8家银行机构,1家证券公司,12家保险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截止2012年6月底,示范区人民币贷款余额29.43亿元,较年初净增1.88亿元,同比增长17.42%。其中,涉农类贷款余额16.6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6.36%,同比增长67.34%。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6%,同比增长82%。
3.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关系分析:无论是农户的经济行为,还是政府的调控行为,都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农户是经济行为主体,政府通过引导和规范农户行为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则是联系农户与政府之间的纽带,是调节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政府出台相关金融扶持政策以后,农户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和期货期权合约等形式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最终完成生产资料筹集、风险管理和生产销售活动。在整个传导过程中,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当媒介的作用,成为政府相关政策实施的载体和渠道。因此,一套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必须集农户、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职能于一体,集中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才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3 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成效分析: 杨凌示范区金融改革试点成效显著,2011年示范区区内金融机构全年贷款增速达24.65%,位列全省首位。从此杨凌示范区走出了一条极富“杨凌符号”的特色农村金融创新的崭新道路。
截止2012年6月底,杨凌示范区共成立3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8700多户,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公司+基地+农户”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创新银保富、订单贷款等模式,通过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风险补偿金,构建全方位涉农担保体系,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杨凌示范区还积极探索,在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土地银行,推行合并调整、反租倒包、企业租赁、自愿互换、入股合作五种土地流转模式。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的介入,而且成功带动传统农业产业化转型。
4 综合评价
自2009年,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了杨凌示范区发展战略定位以来,杨凌示范区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建设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全新目标。改革试点两年多来,杨凌示范区以解决金融体系不健全和涉农企业融资困难两大难题为突破口,抓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金融机构、农户和政府三个层面上都取得显著的成果,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4.1 农户视角:
农户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一方面杨凌示范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作为破解农业融资难题的一种大胆尝试,将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农业生产设施、活体动物即果树等资产纳入农村产权抵押物范畴,最大限度盘活农业生产资料资产,基本解决了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促进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不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另外,杨凌示范区成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与各家银行紧密配合,创新开展“集合担保贷款”,同时积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将创业投资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来,通过资本的力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也涌现了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2 金融机构角度: 目前,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的很大成功,集中表现在金融机构设立和改制取得突破、集合担保的创新、金融生态的改善三个方面。2008年10月份以来,邮政储蓄银行杨凌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杨凌示范区支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杨凌支行、杨凌农村商业银行都相继成立,标志着杨凌农村金融开拓创新、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杨凌示范区的信用环境,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构建诚信和谐的银企关系,示范区金融办、人行杨凌区支行多次在社区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并通过建立优先放贷、差别利率等优惠信贷政策,鼓励农户形成诚实守信意识。从而规范了企业与农户行为,创建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4.3 政府层面: 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首先,为加强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示范区管委会明确加大了解决 “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努力创建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技能改革创新试验区。其次,为了破解杨凌金融改革难题,管委会努力争取多家金融机构落户杨凌,不断深化银政和银企合作,而且创新担保模式,推动企业直接融资。这些举措有力支持了科技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特别是为杨凌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4.4 客观存在问题: 但是,由于杨凌农村金融改革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改革当中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农户自身来讲,一方面由于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民只想着“利益共享”而不愿接受“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规模化不强、法律主体不明确以及推广难等诸多问题。从金融机构层面来说,农商行改制的遗留问题、各商业银行支农政策性与企业效益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农发行对新型农业扶持力度不强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
6。从政府的政策效应来看,由于政策传导机制过于冗繁,造成传导动力不足、政策信号失真,政策扶持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政府一直倾心于大刀阔斧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忽视了土地流转负面效应
7,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孤寡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问题。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后续工作中,政府和金融机构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还富于民、让利于民,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张杰,尚长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制度的二元分离与融合: 经济发展视角的一个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60-65.
[2] 李建军,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改革路径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1):77-80.
[3] 何广文.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 50-54.
[4] :张国.制度变迁下农信社改革的路径依赖与选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9):30-32.
[5] 谢平,徐忠,沈明高. 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2006 (1) : 23-39.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一、国外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研究的演进
1938年马考勒(Macaulay)提出久期的概念。它是债券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是各期现金值在债券价格中所占的比重。在债券分析中,久期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概念,投资者更多地把它用来衡量债券价格变动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并且经过一定的修正,以使其能精确地量化利率变动给债券价格造成的影响。久期的概念不仅广泛应用在个券上,而且广泛应用在债券的投资组合中,他是债券投资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策略----“免疫策略”的理论基础。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马科维茨提出了的投资组合理论即马科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该理论不仅揭示了组合资产风险的决定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揭示了“资产的期望收益由其自身的风险的大小来决定”这一重要结论。马可维茨的风险定价思想和模型具有开创意义,奠定了现代金融学、投资学乃至财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pe)在发表《对于“资产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一文中提出单因素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当市场股价指数上升时,市场中大量的股票价格走高;相反,当市场指数下滑时,大量股票价格趋于下跌。据此,可以用一种证券的收益率和股价指数的收益率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模型:r it= Ai + βi rrmt+εit 该式揭示了证券收益与指数(一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970年威廉・夏普又在他的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指出只有一种原因会使投资者得到更高回报,那就是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该模型主要应用于证券定价。
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费希尔・布莱克( Fischer Black)和迈伦・舒尔茨(Myron Scholes)提出了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金融经典模型布莱克舒尔茨期权定价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出现和发展对实践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1976年斯蒂芬罗斯(Steven Ross)从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市场均衡角度出发,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模型表明,资本资产的收益率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GDP的增长、通货膨胀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受证券组合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
1993年G30集团在研究衍生品种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衍生产品的实践和规则》的报告,提出了度量市场风险的VaR(Value at Risk:风险价值),该方法已成为目前金融界测量市场风险的主流方法。稍后由J.P.Morgan推出的用于计算VaR的Risk Metrics风险控制模型更是被众多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目前在已有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中,VaR风险管理技术最受瞩目,运用最为广泛,并且已经从最初的运用于市场风险管理扩展到信用风险、交易风险等多种风险的管理。
2002年10月1日,巴塞尔委员会了修改资本协议建议的最新版,同时开始新一轮调查(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QIS3),评估该建议对全世界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可能影响。从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跨度长达30年。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推出意味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过渡。由于监管思想的深刻、监管理念的新颖、考虑范围的全面以及制定手段和方法的科学合理,这个报告成了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监管准则。此后围绕银行监管产生的核心原则或补充规定等,都是在报告总体框架下对报告的补充和完善。尽管巴塞尔委员会并不是一个超越成员国政府的监管机构,的文件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各国的监管当局都愿意以报告的原则来约束本国的商业银行。
2004年9月,美国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赞助委员会COSO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BM),即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已从制度安排上着手建立以风险容量控制为中枢的相关风险全面管理框架,如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7年3月全国工商联《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二、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得到极大的应用,温涛(2005)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无论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内部风险问题,抑或是外部风险问题,从深层次来看,都属于体制性风险;沈冰、李晓玲(2006)从金融脆弱性的角度提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方法;陈军、曹远征(2008)阐明,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是构建竞争性机制和筛选机制;石敬勇(2009)提出了运用现代金融衍生工具规避环境风险中的市场风险,探索“银行+合作社”的模式来应对信用风险和无担保的弊端,选择先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铺垫前期工作,再由非正规金融机构替代以拓展市场的路径;杨大光,陈美宏(2010)只有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才能走出农村金融的融资困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长期落后的格局,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充足的金融支持;蒋定之(2010)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进一步培育诚信文化,努力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着力培养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观念,这是农村金融机构管控化解风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根本上改善经营风险状况的必由之路;白继山、温涛(2011)认为通过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控可以对农村金融风险起到预警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方法构建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模型;陆远权、张德钢(2011)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阳(2011)认为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同样可以实施巴塞尔协议,资本量的要求只是一个表面的要求,Basel II的精髓是提高资本监管对于风险的敏感度,要求更准确的计量,但这些只是技术层面上的,Basel II本质是将资本的作用和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只要朝着本质的方向去做,那么就是在实施巴塞尔协议;张文学(2011)从时间的角度,认为农村金融贷款的定价应该考虑农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以上所提只是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著述中有代表性的少数文献,国内理论界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研究在不断深化。
三、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一)国外的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近几年国外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到: 风险管理如何对股东分散化的公司运作产生正面影响;损失控制的适当决策规则在何时选择损失融资的方法和这些方法又如何应用;在企业的风险规避上,采用投保和期货或期权金融工具的选择标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合约和保险公司的运作意义;政府应如何推出相关政策来帮助公民避免风险等等。
(二)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的趋势
基于入世后的形势, 我国也加快成立风险管理学会、协会, 并由保险学会和协会共同合作,推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在风险管理的研究上,我国学者目前较为重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去进行探讨,结合哲学、法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来对风险管理进行探讨,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比如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尝试运用周易的思想来进行风险管理(如在风险预测和风险决策上),这样既可开拓风险管理技术上的新思路,又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益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总的来看,近年来风险管理的研究更注重微观层面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注重个体,更多的针对个人、企业、决策或金融工具等微观主体;在研究方法上力求多角度,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想结合,做到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J] 法规政策,2008 (08).
[2]高凌云、刘钟钦 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思考[J] 财政与金融 2008 (05).
[3]郭田勇、陆洋 当前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与对策[J] 农林经济通讯 2008 (10).
[4]陈雨露、马勇、杨栋 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06).
篇3
金融生态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是金融界普遍重视的难点问题,现有研究大多是从金融机构的发展与赢利水平角度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李扬[1]等从法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金融部门独立性、企业诚信、地方金融法治、地方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诚信、中介服务和社会保障九个维度对我国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并排名;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2]以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假说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这些研究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方法。然而,对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却不多。易可君等[3]认为建设新农村必须重构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胡愈等[4]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究。黄庆安[5]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评价的必要性。Yaron[6]及Navajasetal.[7]曾用社会福利理论评价农村金融市场的绩效。Thillairajah[8]提出自我持续力和社会公平是评价农村金融市场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
Yaronetal.[9]认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评估应包括:政策环境、法律和监管体系、市场失败因素、政策干预的效力。所谓农村金融生态是指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农村金融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的子系统,包括农村金融运行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基本制度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基本的法律、诚信文化、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农村金融生态失谐问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最显著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人为性、脆弱性,集中表现在: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失衡、农村金融生态调节失灵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谐。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是金融的基础。构建现代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合理改善现代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明确现代农村金融功能定位,优化现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考虑社会公平覆盖面、自我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福利的增进程度等方面,研究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指标体系、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指标体系等方面,构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农村金融生态是由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调节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这三个层面上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在确定评价农村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指标时,须特别关注以下诸方面:一是反映金融业在农村的覆盖面及其发展水平的指标。覆盖面是一个混合指标,一般包括:营业所和员工数量及其占比、储蓄与贷款账户的数量及年增长率、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及其年度增长率、平均贷款额和贷款额度的范围、服务的灵活性和持久性、服务网络等。发展农村金融是为农村经济增长服务,而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以及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二是反映金融业自我持续力的指标,它是农村金融市场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包括对存款动员的强调程度;对存款者的激励程度;贷款发放标准;贷款组合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成本覆盖;金融中介的有效管理;政府干预和政策介入的水平;贷款锁定目标的程度;对贴现再融资的使用等。三是反映农村社会福利增进程度的指标,表现为重视人文关怀,能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使人们的收入平等,生活质量提高,福利增加,社会进步、安定等指标,如生活保障水平,员工的精神状态等。此外,体现环境改善情况的指标,包括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信用、法律制度的建设,监管体系的建设等指标。
三、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一)农村金融生态主体评价指标的选取
金融生态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包括广大参与金融业务的行为者,如各类企业、个人等。狭义的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是指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与提高并作用于环境的农村金融行为主体或组织单位,如银行、证券、保险、民间借贷等金融机构和组织[2]。本文侧重研究狭义的金融生态主体指标的选取。在设计农村金融生态主体指标时,重点从银行业发展水平、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选取指标。一是银行业发展水平方面,所取指标应包括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占比、从业人数占比、各项存款占比、各项贷款占比、各项存款增长率、各项贷款增长率、银行发展深度(贷款余额占GDP比重)、金融市场发展(直接融资占比)、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民间融资总量占比、补贴依赖指数(补贴额/利息收入)等指标,其中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占GDP比重指标,其指标值越高,反映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程度越高,从而金融机构贷款的可选择余地越小,贷款结构调整的难度越大;二是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方面,所取指标应包括股票证券直接融资总量占比、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保险收入占比、承保额占比等指标;三是盈利能力方面,所取指标包括人均利润率、贷款收益率、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等指标;四是抗风险能力方面,所取指标应包括各项准备金计提充足率和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这些指标从金融功能要素来说,体现了农村金融结构合理性的本质特征指标;从金融运作效率来说,也充分反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发展效率和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等方面。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
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是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要素,这些要素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与发展。
(1)经济环境指标。经济决定金融,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首先要看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稳定程度。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可供支配的金融资源越丰富。因此,评价农村经济环境可从农村经济总量、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生活及保障水平等方面来全面反映农村经济状况,其指标重点选取GDP占比、财政收入增比率、财政收入占比、税收增长率、税收占比、人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乡村城镇化率、教育科技经费支出占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社会基本保障等。#p#分页标题#e#
(2)政策环境指标。农村地方政府行为规范与否、政府干预和政策介入的水平、政策干预的效力、是否因地制宜地出台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政策的稳定性、政务的公开性、决策的民主性如何,以及支持农村地区的金融投入时的有效传导机制等,这些指标与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评价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时,重点选择农村财政收支缺口比率及其财政支农投入增长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3)法制环境指标。农村金融法制建设直接影响着银行贷款质量,影响农村金融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农村法制环境应从两个层面考察:一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是否制定了较完善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在金融行为、金融机构和个人以及监管方面立法是否完备,司法是否公正。考虑到指标的可量化性和资料的可得性,其指标重点选取金融债权维护率、经济案件结案率、诉讼案件增长率等指标,因为不同的执法效率产生不同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4)信用环境指标。农村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金融资源流动的结构、质量和效益。信用环境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信用水平,它受农民的文化素养、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金融企业诚信服务、依法合规经营,以及金融企业干部员工廉洁奉公等感知的影响。、违规经营等不良行为频发的金融机构可能更多地受到社会的质疑。因此,选取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等逃废银行债务率,信用农户、信用乡镇、信用企业占比等指标衡量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三)农村金融生态调节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防止和纠正农村金融竞争中的盲目行为和恶性竞争倾向,使金融生态主体与环境趋于协调,农村金融生态调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调节,即由生存竞争、赢利动机所引致的自主选择调节机制,包括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准入与退出机制,兼并、破产机制,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等建立的情况,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网的建立、征信体系的建设,信息披露的情况等;二是外调节,即政府的行为方式及政策措施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包括对金融中介的有效管理、政府干预和政策介入的水平等。如对农村信用社税收减税,保值利息贴补以及财政贴息贷款情况等指标。
篇4
摘要:金融市场营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必需的现代管理理念,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和运用。文章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概括了学者们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能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
市场营销理论在金融业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国内最早的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胡树鲜(1990)最早提出了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问题。范钦建(1991)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李汀(1991)是国内第一个使用“银行营销”概念的。郝子文(1994)是国内最早使用“金融营销”概念的。由此开启了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
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成果则出现的相对更晚一些。杨兴东(1998)在对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信用社运用营销技术开拓业务问题,重点介绍了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果。此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成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研究
营销观念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处理自身、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的态度、思想和意识。有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就营销意识而言,黄胜(2000)认为金融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继而探讨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提出了制定人才战略、区域战略、服务形象战略的建议。朱清(2007)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认为农村信用社要在开放的新的农村金融领域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实施金融营销。魏明、马基民(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市场营销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建立新的市场营销观念;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手段等构建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邹璐(2007)以银行营销理论、“五种力量”模型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强营销管理的必然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特色的业务营销管理。
就营销理念而言,周志太(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必要条件。实施贷款营销要增资减息减债减税,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再造股份制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客户经理制度,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袁军(2003)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贷款营销,找准市场定位,制定战略规划,开展调查研究,树立营销品牌,创新产品营销等问题。赵祺(2006)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认为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取向,树立信贷营销的全新理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信贷营销战略,稳固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经济效益。张小荣(2007)提出农村金融机构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营销,要通过转变观念,培养营销意识、准确市场定位、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发挥营销合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唐锦虹(2009)认为应将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领域,并针对客户群特点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还必须解决贷款产品如何抵达目标客户群、如何评估控制风险以及如何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必须根据成本效益观念,对销售渠道、风险评估和审批操作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优化。湖北经济学院村镇银行调研课题组(2009)以湖北省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职员意识、资金、产品、营销渠道、营销效果等方面总结了当前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全员服务意识,拓展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创新,凸显村镇银行特色;拓展营销渠道,更新业务推广方式;坚持市场定位,提升银行良好形象等对策建议。
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营销战略是从总体上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规划、指导、约束。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是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就营销战略和策略而言,丁全喜(2000)在阐述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推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营销战略选择,剖析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营销管理的理论依据,分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提出加强和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营销管理的措施。陈卫东(2000)阐述了中国农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发展过程,概述了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归纳了中国农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七个组成部分,并描述了目标市场策略。庞灵久(2002)简单介绍了农村信用社的营销概念,以及搞好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进而分析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竞争战略的运用。雷新宇(2002)分析了湖南农业银行进行市场营销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营销发展阶段和经验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比较,对湖南农业银行的总体营销战略和具体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围绕营销战略和市场定位,对营销制度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营销人员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和公共关系等营销组合策略的研究,从整体上对市场营销进行规划,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冯冬梅(2003)、陈汉源,熊少美(2003).袁军(2006)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等营销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实现其战略目标。
就市场定位而言,张丽明(2006)认为农村信用社自身实力先天不足,要想拓展生存空间必须优化市场细分,科学界定目标市场,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吴建亚(2008)认为农村商业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差别化定位和差别化经营,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在分析现有金融格局和农村商业银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牛艳梅(2009)在对市场定位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基于西部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从市场定位的视角阐述了农村合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即提出了区位定位、客户定位、功能定位的定位策略。葛君(2009)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市场定位存在的缺陷,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实践经验,提出农村合作银行要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定位,认清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面临的经营困难、存在的不足等,扬长避短,为自己拓展出一片独特的发展空间。李秀茹,郭庆海(2009)从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绩效水平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实现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序竞争与协调发展。四川银监局课题组(2009)针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定位不明、支农职能不强、运行效率不高、资金循环不畅等问题,尝试借鉴国际政策性银行发展经验与国内的有益探索,从我国农牛水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出发,提出应进一步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并据此研究确定业务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
围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市场定位方面的研究成果最近两年较多。郭艳艳(2008)运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定位的建议。刘宛晨,段泽宇(2008)认为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一定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熊玉军(2008)提出我国村镇银行应明确自身定位,重点营销自己的目标客户群;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零售服务;深入农村群众,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大胆创新信贷决策、利率定价、风险控制机制。章芳芳(2008)、伍昆(2008)、阮勇(2009)、张笑尘(2009)、程昆,吴倩(2009)等对村镇银行市场定位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2008)提出了小额贷款公司应明确市场定位,服务农户、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目标客户。陈玉娟,孙利荣,吴伟中(2009)提到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定位问题。
三、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营销策略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是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具体运用的营销技巧。李树彬(2002)针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现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营销策略。汪腾(2006).黎玲英(2008)进一步阐述了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市场营销策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
(一)、农村金融产品策略
姚胜(2001)认为金融产品开发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农业银行腻得市场、吸引客户的前提。应加大创新力度,改进营销方式,采取有竞争性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抓好超前开发、整体运作、批量营销、捆绑服务四个环节。谢磊,田柳(2005)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和推广创新的信贷产品是发展的关键。梁婉霞(2006)对中国农业银行外汇理财交易类产品市场的战略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外汇理财产品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彭健(2008)、朱灵芝(2008)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特点,探讨了银行卡产品的创新策略。张洪刚(2008)从农村信用社产品开发与创新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品创新不足的根源,提出了产品开发与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彭思敏,余香东等(2009)介绍江西省星子县农村信用社推出农户联保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收费权抵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分析了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制度缺失、市场缺失、产品缺失、监管缺失等问题,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大力开发有本土特色的信贷产品,建立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相匹配的监管体系,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与建议。张秀倩,张锦等(2009)介绍了河北省唐县农村信用联社与唐县南店头乡政府、合作社联合创新担保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剖析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王波(2007)简要介绍了网上银行等金融电子产品的发展、特点以及风险控制程序,对扬州市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环境特征、市场营销机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弊端。根据网上银行的产品特点,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建立新的市场营销综合管理模型,制定出新的市场营销方案,并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其中的流程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简要介绍了实施营销方案的配套措施。王艳晖(2009)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网上支付业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网上支付业务7PS策略组合及具体实施方法。强调运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组合,以可盈利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最终实现网上支付的经营目标。
(二)、品牌策略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2001)认为通过发现和评价品牌市场机会,实施品牌目标市场营销,开展品牌营销组合策略,执行和控制品牌营销计划等才能建立起中国农业银行自身特色。李和平,马恩利,黄新涸(2002)认为农村信用社应该策划、打造、经营好小额信贷品牌,要加强宣传策划、营销和服务。涂印平(2003).骆颖(2008)提出塑造中国农业银行品牌问题。王德平(2005)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品牌形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提高小额农贷品牌认识,强化小额农贷品牌优势,拓展小额农贷服务功能,加大小额农贷品牌营销,强化小额农贷风险管理,加大小额农贷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品牌效应。
(三)、分梢梁道策略
崔健(2002)认为发展功能完善、手段多样的“金融超市”已成为中国农业银行更新经营理念、拓展业务空间的必然。这就需要引进“自助式”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自由、舒适的服务;发展“在线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理财服务;提供“套餐配送”服务,使客户真正体会实惠的服务感受;创建“仓储式”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采取“网络式”经营方式,消除区域、条块分割固有的掣肘。王瑞华(2005)从商业银行分销渠道的迅猛变革着手,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有形网点形状,提出通过对传统营业网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对现有网点功能进行全面整合、对现有网点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米加快分销渠道的变革。
(四)、促梢策略
赵兰(2003)认为中国农业银行创新促销策略主要是对促销组合四种主要方式的整合与再造,即把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四种基本促销方式组合为一个策略系统,达到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果,从而顺利实现促销目标。李高帆,马先国(2007)对中国农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广告策略、人员促销、公共关系等促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广告主题的确定、广告媒介的选择方面确定广告策略;在人员促销中注重新式柜台服务、差异化个别服务;在公共关系中通过新闻媒介,宣传银行形象。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系,定期做好回访。
四、农村金融市场客户关系研究
客户关系是指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发生、发展的信息归集。客户关系管理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维护好自己的客户资源,保证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羞金泉(2002)以郑州市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整合营销理论、激励理论等对如何推行客户经理制进行了研究。王春生(2003)概括了农村信用社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客户信息管理、客户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提出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要求:设置理财业务的“值班经理”和咨询专柜;进行“农村信用社再造工程”,整合内部流程;开展金融信息咨询、信用评估和专项顾问服务业务;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立健全客户经理制度;制定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陆宇明(2005)从客户关系营销的角度,对农村信用社公司业务客户关系营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促进公司业务发展的新营销策略:明确营销战略目标,找准正确市场定位;加强服务质量控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加强品牌形象的策划宣传,密切与客户的接触和沟通。乔颖慧(2006)在对客户关系营销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推行客户经理制中实施关系营销策略的实际,提出加强客户关系营销及管理的改进措施。高云(2007)在系统地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客户经理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客户经理制的内涵、理论基础、组织模式及组织架构等,针对电子化建设设计了一个辅助信用社客户经理进行客户管理的软件系统。同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度现状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陈飞(2004)、王娟(2009)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实施客户经理制以及客户经理管理问题。
卢德勇(2004)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状况进行了阐述,从多方面分析了重庆农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思想认识层面,应该解决领导重视、唯技术论、分步实施问题;从具体工作方面,应成立相应机构,着重分析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加强电子渠道的建设,配备相应人员,加快机构扁平化和服务特色化,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等。薛玮(2005)从客户管理的角度对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分行内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实现手段,对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做了详尽描述和应用说明。谢晓林(2006)结合连云港农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重点论述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高层次市场营销体系,再造业务办理流程,实施完善的客户经理。邢松(2004).陶景慧(2006)、钱旭潮(2007)对中国农业银行客户经理制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寮婕(2006)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客户资源状况,提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稳妥地培植新生客户;建立客户征信体系;优质客户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科学的客户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公祥旭(2006)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条件和基本构架,剖析了目前实行客户经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发展银行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具体措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2006)分析了客户战略的含义、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施客户战略的目标、原则、途径以及配套措施。赛婕,孙大旺(2006)、郑承枝,傅智勇(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营销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客户营销的建议。刘海(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机遇及职能定位,提出了补缺者营销战略。其服务营销管理的策略包括:以客户为展服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五、农村金融市场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研究
营销的根本目的是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更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要并使顾客满意。顾客满意直接决定和影响企业的盈亏。许斌(2004)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及其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南省农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采用面谈调查法和留置问卷调查法,经统计、计算,测算了湖南省农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并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的途径。沙永红(2005)对中国农业银行顾客让渡价值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顾客让渡价值管理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提升顾客让渡价值的策略和原则,最后对提升策略进行了实施评价。鲍胜龙,田彬(2005)对中国农业银行徐州市分行营业环境、服务设施、服务水平、金融产品、品牌形象、客户建议栏等方面进行调研,进而分析了客户满意度情况,提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对策。程祯(2006)认为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高顾客满意度来自于提供高的顾客价值。金融企业通过不断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获取竞争优势。分析了如何提高顾客价值,减少顾客成本。李广海,陈通,王磊(2006)建立了农村信用社满意度的模型,以此来检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建设和满足农民信贷需求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改善绩效提出了理论指导。
林昌华,吴肇光(2007)根据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农村金融服务顾客差距的产生,以及如何弥合。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需要逐渐培养服务营销管理的理念,领会顾客差距的原理和本质,不断改进金融服务的质量,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促进顾客关系,使组织实现差别化,增加对客户的附加值。把战略思考和管理决策的重心放在服务上,从影响顾客差距的内在因素入手,利用服务设计的准确传递实现金融组织之间的差别化,增加顾客的附加价值,从而维系与顾客的牢固关系,才能确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总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一些学者和实践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这对于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金融风险;非正式金融;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88-04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1],区域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已经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旺盛需求,大规模的投资需求预示着农村商业金融发展的巨大潜力。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的弱质性特征,导致农村金融业务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依然高于城市业务,如何将服务“三农”与提高农村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统一起来,推动金融组织机制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1.1强调市场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
强调市场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主要有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罗纳德•麦金农[2](Ronalde I. McKinnon,1973)、爱德华•肖[3](Edward S. Shaw,1973)认为,以政府人为压低利率、汇率、实行严格管制的金融政策为特征的“金融抑制”会阻碍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过低的利率,使落后地区的消费者降低储蓄意愿,导致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受阻。麦金农和肖提出的解决“金融抑制”的方法是采取“金融深化”政策。政府要放弃利率、汇率管制和对金融业的干预,让储蓄恢复到合理的水平,让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使金融市场真正发挥其优化资金配置的作用,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赫尔曼、墨多克和斯蒂格利茨
[4](Hellmann,Morduck and Stiglitz,1996)等在汲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金融约束”为核心的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进程中,金融自由化并不可取,“金融约束”才是适宜的政策选择,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创造租金机会。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通过金融市场很难合理有效地配置资金,因此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干预。由此可见,“金融约束”理论认为选择性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但应注意的是,“金融约束”理论仍然是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的,主张政府选择性干预是为了使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更加完善,以此推进金融深化的实施。
1.2强调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
强调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理论主要有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使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盈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金融市场论取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倡利率市场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储蓄,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和东南亚等地相继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学者们认识到要培育稳定有效的金融市场,减少金融风险,合理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就形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金融市场成为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无法使资金达到优化配置。为了解决这一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应积极介入金融市场。同时这一理论明确指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政府不能取代市场。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控制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标准。
2.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
2.1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般而言,衡量一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通常使用三个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从表1看出,我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在0.5以下,而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在1.49以上,这表明农业的生产效率远低于非农产业。与此同时,二元对比系数总是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而且有降低的趋势,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严重,二元反差指数在0.29~0.37之间徘徊,表明我国经济结构并没有朝着一元化的方向发展,刚性很强。
表1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指标
年份第一产业
GDP比重(%)劳动力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
第二、三产业GDP比重(%)劳动力比重(%)
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由于我国二元结构现象的存在,使农村地区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亦即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01年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系统性负投资”进行了测算,发现在1979―2000年间,农村地区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机构净流出资金10 334亿元[5]。表2进一步测算了1990―200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贷款余额和系统性负投资额,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的“系统性负投资”在逐年增大。
表2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性负投资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1991―2007年《中国金融年鉴》。
毫无疑问,存在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本来就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低工资经济体中,融资困难,再加上长期的资金外流,使农村地区产生了巨大的资金供给缺口。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口巨大,而又不能通过正式金融的渠道来解决,于是便孳生了大批的非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的产生虽然在短期内解决了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但由于其在秩序框架外运作,必然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冲击。
我国的货币金融制度安排是以城市为基准的,而二元结构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资金一定会流向利润率较高的地区,这会使众多商业性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存款再向城市放贷,以获取更多利润;同时,置于一个框架下的统一的金融组织制度使农村金融发展的空间受限。从若干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它们大都有一套区别于城市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农村金融系统,如美国的农村合作信贷系统和日本的农协系统金融。只有建立起独立的农村金融系统,才有可能更直接有效地对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专门监管,达到预期的目的。
2.2非正式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本文选取一些相关指标,对其作用后果进行实证分析。
2.2.1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1)金融发展指标:首先,考虑到由于目前我国农村正式金融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其金融表现方式单一,并且我国缺乏农村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本文选取农业贷款(ND)作为衡量正式金融发展的指标。其次,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公开的农村非正式金融统计数据,所以本文采用的是非正式金融估算值(FG),估算方法的参考文献在数据来源中说明。最后,农村经济增长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财政因素必须考虑,本文采取的指标是各年财政支农(CZ)金额。(2)
经济增长指标:衡量“农村经济增长”(NGDP)的指标本应该采用“农村国民收入”,但由于没有统计资料,所以用《中国金融年鉴2007》中农村居民总消费支出(支出法计算的农村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作为代替。本文的数据分析是借助于Eviews5.1软件完成的。表31995―2006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指标单位:亿元
年份农村经济增长农业贷款财政支农非正式金融估算
数据来源:表中农村经济增长、农业贷款、财政支农的数据摘自《中国金融年鉴2007》。非正式金融估算1997―2002年的数据摘自《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7],其他各年数据是按同样方法并参考《中国金融年鉴2007》估算所得。
2.2.2实证分析。
根据著名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f(K,L,F),假定劳动力投入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经济就会面临规模收益不变,总产出就会取决于资本投入和金融发展的水平。
注:NGDP为农业经济增长;FG为非正式金融估算值;ND为农业贷款;CZ为财政支农金额。
由表4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看出,各个指标变量均表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显著性水平下均表现出平稳性的特征。因此,通过检验可以判断各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
(2)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FG、ND、CZ三个变量分别对N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下表:
表5格兰杰因果检验表
通过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三个指标中有两个指标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果是明显的。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其变量ND和FG的系数同为正值)。也就是说,农村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的发展从总体来讲对农村经济的增长都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非正式金融的作用效果要比正式金融强一些(FG的系数大于ND的系数)。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没有法律保障的借贷行为会给农村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当然,我们对非正式金融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既要看到它的不利一面,也要看到它的有利一面。政府应该把非正式金融的不利作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它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要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使之成为正式金融的有益补充,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
2.3政府行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经济转型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权改革,导致地方政府在掌握本地区财权的同时,开始积极地介入金融,竞相扩建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政府的介入使原来大一统的金融结构被分割成块状,各区块间国有金融组织的布局都基本相同。这样一来,国有金融机构的独立组织结构完全被分割,成为了分层从属于各级政府的附属机构。农村地区就主要表现在乡、镇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干预上。一方面,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有很多业务受乡、镇政府的直接管辖,就连其职工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的改善,对乡、镇政府都有很大的依赖,因此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就不得不听从乡、镇政府的安排;另一方面,我国又没有相应的法律规章来规定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行为,这方面的监管机构也不存在,这就使得乡、镇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发展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乡、镇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干预极大地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市场化进程。如果政府不能转变行为方式,把干预变为指导,我国农村金融永远也得不到根本性的发展。
3.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3.1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行为边界
我国农村经济整体上落后,农民收入偏低,大量农户没有能力获得商业金融服务,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政府必须向农村提供金融公共品。现阶段农村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至少应满足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农户脱贫金融和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需求[9]。合理的金融公共品供给,是我国“三农”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决定了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行为边界。在城乡二元经济转型的政策干预过程中,不宜只是使用财政政策,而应给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注入资金,增加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内生能力。首先,应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以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尽快立法,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提供债务担保,吸引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到农村中去;其次,需要提供更多的农业信贷支持政策,激发农村现有金融机构的活力。国家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和技术支持是必要的,应尽快实施起来;最后,我国有必要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
3.2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的规范化成长
建立在血缘、亲缘、业缘和地缘背景上、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关系,是农村非正式金融产生发展的内生基础。这种机制可以节约信息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与实物抵押品相比,更具有制度上的自我实施机制。政府应因势利导,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在这一框架下鼓励其发展,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由于非正式金融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内生性,一味地强调风险,强行管制,实际上丧失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更为明智的选择在于放宽管制,给予非正式金融合法地位,创造条件让其自发地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3.3制定适合于农村的区域金融政策和相关法规
唯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规范立法才能保障农村金融的健康运行。特别是在区域经济等级分化严重,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我国,更应该进一步加大政府支农力度,在金融和财税政策上应有别于城市的金融机构:(1)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在比例上应低于城市商业银行。(2)向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在利率上应适当优惠。(3)在存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的灵活权。(4)在资金来源上提供支持,必要时可提供担保。(5)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的金融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农村金融的法制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于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法制化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必由之路,所以应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农村金融的法律体系。
3.4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
在这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和相互援助制度。我国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应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中央银行参与、各涉农金融机构入股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存款保险公司。公司的资金应由多方共同提供,但在经营时要保持其独立性。该存款保险公司应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经营存款保险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援助制度可以由农村各金融机构自发组织建立,不必政府出面。这一制度可以以共同基金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会员制。如果是以共同基金的形式存在,就要由各参与方共同出资组建专门的管理公司。如果是会员制就要选举出委员会,相互援助基金由委员会统一管理,管理费用由会员分担。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资助;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批准号:05FJL001)、2007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707MS0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239.
[2]Mckinnon,R.L..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 Bookings Institution,1973.
[3]Shaw,E.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4]Hellman,T.,Morduck,K. and Stiglitz,J.. Deposit Mobilization though Financial Restraint[A]. In: N. Hermes and R. Lensink.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eory and Experienc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M]. London: Routledge,1996.
[5]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59.
[6]谈儒勇.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J].甘肃社会科学,2001(02):42.
[7]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J].中国农村观察,2004(02):21―25.
[8]郭福春.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4.
[9]王志宇,周其伟.农户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08(03).
篇6
关键词:农信社;农户;金融服务;满意程度;Logistic模型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5-0024-03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成立最早的、发展最迅速的、体系最完善的、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的、覆盖范围最广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占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现阶段,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主体,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农信社担当起历史使命。农信社有责任、有义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这既是农村信用社办社宗旨及其性质决定的,也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农信社的发展、壮大必将会对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以及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农信社服务农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支付结算手段较落后、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农户对农信社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影响到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对农信社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通过2007年河北农业大学暑期开展的实践调研活动对农户对农信社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调研,以期对农信社满足农户需求、提高农信社综合实力以及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有所裨益。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农户对农信社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参考消费过程中顾客对提供服务商家的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奥立佛(1980)认为,在消费过程中或消费之后,顾客会根据自己的期望,评估产品和服务的实绩,如果实绩低于期望,顾客就会不满;如果实绩符合或超过期望,顾客就会满意。美国学者韦斯卜洛克和雷利(1993)提出了“顾客需要满足程度模型”。他们认为:顾客满意感是顾客的消费经历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产品和服务的实绩越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越满意;越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越不满意。汪纯本(1990)认为与实绩和期望之差相比较,顾客需要满足程度对顾客满意程度的影响更大。基于金融行业,张松洁认为,临柜业务人员的表现、附属设施与服务能力、营业环境与业务品种设计、大堂经理或咨询员服务、企业形象、宣传是影响银行储蓄业务顾客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张德栋等认为,银行形象、预期金融产品或服务质量、感知金融产品或服务价值影响顾客的满意程度。
(二)研究假设
理论上推测,农户自身的条件不同也会影响其满意程度,如农户随着年龄增长、学历提高极可能会认识更多新事物,对原有的事物会产生新的看法,比如当他们得知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及其服务情况时会与农信社进行比较,对农信社的服务就有更高的要求,故其需求在数量和水平上会有所提高。直接影响农户满意程度的如手续是否复杂,这里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贷款手续进行分析,如果手续复杂很可能不会令农户感到满意;如果认可信用社服务的农户很可能有向其申请过贷款的历史;如果认为农信社的保险业务完成的比较好,也很可能会对其服务感到满意;如果网点合理、信誉好、从业人员服务质量高等也都易使农户满意。
三、样本说明及模型设计
(一)样本说明及变量描述
本次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涉及河北省11个主要城市55个县,针对农户对农信社的存贷款、支付结算手段、金融产品及从业人员的服务等方面做了较细致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91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占全部收回问卷的96.9%。本次调查涉及范围广、农户类型全,有较强的代表性。
农户对农信社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假设农户满意的概率为P,那么不满意的概率相应为1-p,故可以采用Logistic模型对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农户对信用社贷款手续的繁简、网点分布是否合理、信誉是否比其他银行好、从业人员的服务是否满意、是否可接受其农业保险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当然农户的年龄和学历作为农户的个体特征也会根据其自身变化影响到农户的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农户的满意程度。我们选取“农户对农信社服务是否满意”作为因变量Y,如果满意赋值为1,反之为0。拟选了8个自变量并对每一个自变量进行赋值:X1为户主年龄,X2为文化程度,X3为是否认为贷款手续复杂,X4为是否向农信社申请过贷款,X5为是否认为农信社网点设置合理,X6为是否认为农信社信誉比其他银行好,X7为是否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感到满意,X8为是否可接受农信社农业保险。拟设计各变量解释及预期作用如表1所示,各变明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对农信社的服务满意;贷款手续复杂与否的系数统计检验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贷款手续越简单农户越易感到满意;网点设置是否合理的系数统计检验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网点设置越合理,农户越满意;信誉方面其系数统计检验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为正,说明农户越肯定农信社的信誉,越容易感到满意;对于从业人员服务的质量和农业保险方面,系数统计检验均在0.01的置信水平显著,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农户对从业人员的服务、农业保险业务越认可,越容易满意。是否向信用社申请过贷款与满意程度联系不大,主要可能由于有部分农户虽然向农信社申请了贷款,但在贷款过程发现农信社的某些方面服务不到位,本文没有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得以论证。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SFA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5;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33-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2
伴随着创新性金融的发展,金融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引导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农村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村镇经济资金的分配效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
本研究结合相应的金融理论基础,对村镇经济资金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运用随机边界前沿分析法(SFA)对村镇经济资金分配和它的影响因素在区域内进行了实践角度的分析。研究地区农村经济资源分配效率,对于地区经济宏观调控、消除农村金融资源分配阻碍、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注意。Mike[2]通过评价农村银行结构的动态模型,实证了美国的农村银行业市场含有不完全竞争的因素,提出农村银行政策应促进已有的和可能的市场竞争。Jose等[3]认为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Claudio[4]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一些主要方法,包括切实改善市场发展的政治、政策、宏观经济环境,增加金融服务的功能,增加金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Kellees[5]对印度和中国的村镇金融组织进行研究,得出宏观金融仍然在相当程度上贴近于非正式的一些经济组织的结论,把非正式村镇经济组织形成原因总结为国家贷款的政策能力不足、正式贷款投资供给不足、地方经济的政治要求较严重、部分宏观经济组织在制度上存在着缺陷等。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针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定量分析的文献较少。李明贤[6]采用随机边界前沿分析法对中国中部省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对比和测定,并在此层面上解析了影响中部省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提出政策性建议。应该重视对农村金融资源本身的配置效率的分析和研究,去除农村资源配置的阻挡因素,增加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刘艳华等[7]认为农业信贷配给的效率低于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匹配效率。向琳[8]通过研究农村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整个国家东北地区的经济在整体表现上高于西北部地区。本研究应用了随机边际前沿的分析方法来对区域性农村社会经济和影响它的阻碍因素做出实证分析。
2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2.1 模型的建立
2.1.1 指标设计 各研究因素见表1。
2.1.2 模型构建 根据各项指标,建立以下模型:
Y=AK■L■R■ (1)
式中,β1、β2、β3为农村的资金、农村的工人、农村的贷款的生产能力。根据式(1)建立对数函数:
lnYit=β0+β1lnLit+β2lnLRit+?着it ?着=vit-uit (2)
TEit=exp(-uit)
?酌=?滓u2/(?滓u2+?滓v2) (3)
mit=?啄0+?啄1HHIit+?啄2RFIRit+?啄3RFDDit+?啄4RLDRit+?啄5CSRRit+?啄6RLTRit+?孜it (4)
式(2)中,Yit为在i个生产单位在第t时期的生产能力,β1、β2、β3为等待参数,β0为距离。TEit=exp(-uit)为第i个生产单位在第t期的生产规模能力。 ?酌为农村贷款数。式(4)的变量为预期值,δ为待估参数,反映财政支持对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
2.1.3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的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其中t是农村资金持有量的第一部分,第s期农村原来资金拥有量。对于初始资本存量是过去农村资本存量加上总投资的第一阶段,投资时间序列可以近似为:
I■=I■e■
取对数得到:
lnI■=lnI■+?姿t,t=1,2,3,…,T
对上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I0和?姿的估计值,于是初期农村资本存量可以表示为:
K1=■Itdt=I0e?姿/?姿
农村资金占有量CIP按农村资本存量的5%计算。
2.2 实证分析
2.2.1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运用EVIEWS 6.0软件,得到黑龙江省和全国农村资金构架的相关数据,见表2。
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输出变量,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黑龙江省平均值是0.660 99,最大值是0.998 76,方差是0.008 33,全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727 59,最大值为0.999 87,方差为0.016 87。以农村GDP为输出变量,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平均值是0.646 38,最大值是0.999 89,方差是0.002 23;全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方差是0.033 93,最大值为0.999 84,平均值是0.722 27。上述数据表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平均值小于全国的平均值,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配置效率值在方差方面较小。
进行支农效益分析(图1、图2)可见,黑龙江省农村每人的收入和农村GDP资金拥有量的程度曲线,是在全国农村每个人的收入和农村GDP资金拥有量的程度曲线的下方,表明黑龙江省资金拥有量的水平低于全国。1990-1996年与1998-2003年两阶段呈平缓趋势,2004-2007年阶段呈明显上升趋势,1995-1996年和1997-1998以及2003-2006年升高情况比较迅速。结合两个图可见,1998、2001、2004年发生了农村资金拥有量程度的变化分歧。
2.2.2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最大相似估计,运用Eviews软件得到表3的结果。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当农户的每人纯收入作为生产数据的时候,LR的检测数据是89.587 25,当农村的GDP作为生产数据的时候,LR检测值为90.543 52。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产出变量时,?酌=0.001 97,当农村的GDP作为产出变量时,?酌=0.007 85,说明从农村的贷款的生产情况来看,农村贷款每增加1%,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收入增加0.197%,农村GDP增加0.785%。农村的贷款对农村GDP的增高效果要强于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高效果。
当农村GDP作为输出变量,显著性水平为5%的时候,农村资金的集中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农村的GDP数量的生产能力就会下降39.665%。以GDP为输出变量时估计值-0.396 65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表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相对规模对农村GDP产出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重要;若在5%的水平上输出变量为?啄2=-0.328 94,这表明农村的资金深度每增加1个单位,农村的居民每人的生产水平都要下降32.894%;若在1%的水平上?滓=45.820%,表明农村资金发展架构指标每增加1个单位,农村居民每个人的收入水平会升高45.820%。以GDP为变量,在显著性水平为1%时?滓=0.657 06,这意味着农村资金发展构架每增加1个架构,农村的GDP生产能力就会升高65.706%。
增强农村金融中介效率和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指标,可以显著提高农村资金资源配置的效率。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相关影响因素为农村金融中介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
3 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策建议
3.1 政府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和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的角度来看,需改变对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态度,在完善商业化、合作化和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鼓励发展民间金融,缓解农村金融压抑现状,让非正规农村金融成为农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9,10]。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第一,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发展农村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增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第二,适时推进民间金融合法化,从法律的角度将其纳入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第三,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允许投资者以私人资本在农村经济的特定范围内进行投资,积极扶持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经营灵活,加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有利于提高农村资金资源配置效率。
3.2 政府要加强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
第一,对以往有欠贷或信用问题的企业、单位和个体户一律杜绝对其发放新贷款,严格禁止跨地区、跨区域发放贷款,并完善内部风险评级制度。要制定一系列具有识别、监测、计量和管理风险的内部风险制度,对风险评价做到动态化、全面化和系统化。加强对大额贷款、不良贷款和关联贷款的监测[11]。按照综合评级结果,对不同贷款进行分类处置、重点监控,并建立风险动态跟踪体系。第二,要加强对非正规金融整体运行情况(包括利率、非法活动、金融欺诈、洗钱、高利贷等活动)的管理,要严格惩处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集资行为,构建以银监会金融监管为主,行业管理、自律管理为辅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第三,建立监测通报体系,由当地统计局对其进行定期调查,纳入金融业的整体监管体系,这样可以及时掌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并向社会进行较准确的信息批露和提示。严格的监管体系可以防范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从监管角度来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 RONALD J.Agricultural Policy[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 MIKE D. Local characteristics,contestability, and the dynamic structure of rural banking: A market study[J].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1995,35(3):271-287.
[3] JOSE D G,KIM S J.Credit markets with differences in abilities: Education, distribution,and growth[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0,41(3):579-607.
[4] CLAUDIO G V.Macro economic policy and reality deepen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s:Macroeconomic,policy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paving the way forward for rural finance,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est practice[J]. Rural Finance Program, 2008,21(3):54-71.
[5] KELLEES T.Imperfect substitutes: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l finance and microfinance in rural China and India[J]. World Development,2011, 32(9):101-119.
[6] 李明贤.中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J].农村技术经济,2011(7):75-81.
[7] 刘艳华,王家传.中国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5):20-35.
[8] 向 琳.农村金融效率随机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征信,2014(10):83-86.
[9] 高 帆.基于供求视角下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篇8
(中国人民银行汝州市支行,河南 汝州 467500)
摘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事关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未来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基于河南省汝州玉川村镇银行个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村镇银行的现实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构建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该村镇银行乃至其他地区村镇银行的健康、良序、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微金融;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093-03
一、引言
农村小微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地区在资金上的严重“贫血”。村镇银行作为小微金融,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实践,它的设立为建立多种形式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金融需求,补充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支持。但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自身发展不足,配套制度不力,竞争能力偏弱,企业的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村镇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影响到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未来,而且事关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河南省汝州市玉川村镇银行个案,深入进行调研,并系统分析了该村镇银行的现实困境及可能的原因,构建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该村镇银行乃至其他地区村镇银行的健康、良序、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
汝州玉川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汝州玉川村镇银行)是由河南省济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该行于2013年1月24日在河南省汝州市正式开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济源农村商业银行出资2000万元,本地14家中小企业和自然人出资共3000万元。
截止2014年3月底,该行资产总额14978万元,负债总额10137万元;各项存款9069万元,较年初减少3315万元。各项贷款11782万元,较上年初增加786万元,各项贷款中涉农贷款余额11782万元;利润总额-158万元;资本充足率41.94%;存贷比129.91%;流动性比率24.52%,略低于达标值≥25%;备付金比例为3.94%,低于达标值(达标值≥5%)1.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贷款集中度风险指标符合监管要求;资产利润率-12.36%;资本利润率-39.64%;成本收入比97.64%。
三、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吸收存款困难
从汝州玉川村镇银行的实际运营来看,吸收存款困难是目前村镇银行的最大难题。为增大存款资金来源,该村镇银行虽采取了一系列吸存措施,但本地存款特别是储蓄存款增长缓慢且不稳定,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造成吸存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因而所选择的设立地点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资源环境、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发展规模等因素影响,农民和乡镇企业的收入有限,闲置资金较少,客观上限制了储蓄存款的增长。二是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品牌形象尚未树立,公众认知度不高,无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累积的信誉。特别汝州曾是三会一部”的重灾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农民对这个植根于农村的“草根”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三是村镇银行营业覆盖面小。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只有一个经营网点,而且设在县城,在乡镇没有网点,存取款不方便,农民更倾向于周边存取款方便的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银行,一般不会选择到村镇银行存款。
(二)业务品种单一,金融创新不足
根据《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村镇银行可以办理银行的存、贷、汇以及各种中间业务,在满足所在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后,还可以用富余的资金投放当地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然而,汝州玉川村镇银行的实际情况却远非这么乐观。目前该村镇银行还没有开办信用卡业务,中间业务更加无从谈起。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按规定申请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但由于这个“条件’’至今未明确,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尚无法以直联方式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导致其客户无法在银行之间直接划账、全国支票不能结算,企业愿意到村镇银行存款的很少。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开业到现在,当前仅仅开办了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质押贷款业务和票据转贴现业务。目前该村镇银行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业务和产品上,没有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对于农户教育、购置生活用品、房屋建设等消费类贷款的探索还较少,对电子银行、保险、发行、兑付、承销及买卖政府证券、金融信息咨询、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开发较少,缺少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农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三)专业人才匮乏,人力资源不足
村镇银行基于立足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一般都设立在地区偏远或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要想吸引优秀的人才比较困难。虽然汝州市在地域方面没有存在天然的弱势,但是从汝州玉川村镇银行的员工构成上来看,该村镇银行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该村镇银行现有员工18人,其中,副行长、行长助理为控股商业银行外派的管理人员,而基层业务人员主要在当地招录,全部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本科学历以下的4人,本科以上的为11人,但大部分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全面技能。
(四)支付系统、征信系统不健全
支付结算系统不顺畅。支付结算系统,是指人行的支付系统和银联网络两个系统。到目前为止,我国村镇银行的支付系统还没有实现和人民银行的直联,人民银行没有给村镇银行提供专门的接口。即便与人民银行实现了支付系统对接,但自身资金规模小、地位孤立必然造就其支付结算的高成本。目前,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主要依托控股金融机构或协议机构,资金汇划费用比较高。另外,加入银联网络系统对该村镇银行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高昂的接入费用使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对银联网络望而却步。
征信系统不健全。汝州玉川村镇银行虽然地处经济发展较好的汝州市,但是多年来,农村的信用环境一直不好,农民的信用体系建设覆盖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满足不了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目前为止,当地人民银行还没有提供给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征信系统接口,在办理贷款业务时,该村镇银行为了获得客户的征信报告,只能派工作人员到平顶山市人民银行,在人行限制的时间内检查客户的信用信息,这种方法非常费时。且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在成立时间短,存在工作人员不足、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的情况下,再去人行查询征信信息时,由此减少的人和村镇银行其它的工作造成别的员工工作量的增加和业务处理时间的延长,都极大地降低了该行业务处理效率和村镇银行灵活短小的业务优势。
(五)风险控制任重道远
从内部控制看,尽管村镇银行有背后的控股商业银行进行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成熟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两者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事务,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也与商业银行有所差异。村镇银行的其他法人股东,缺乏对金融机构管理的经验。另外,由于村镇银行与其控股机构存在空间的不连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受到地域的限制,管理成本较高,为村镇银行违规经营埋下隐患。
另外,根据制度的安排,村镇银行主要从事农业信贷业务,其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加之农村担保资产的缺失,造成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同时,从该村镇银行的资产结构来看,资产主要是贷款和票据贴现,其他金融资产几乎为0。单一的业务范围限制了多元化资产配置,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挑战,无形中加大了该村镇银行的市场经营风险。从数据看,2014年3月底,汝州玉川村镇银行的存贷比达到了129.91%,潜在的经营风险已经很高。
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提高村镇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率
针对汝州市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支持不足的现状,应积极引导村镇银行提高农村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率,增强村镇银行吸收储蓄的能力,扩大贷款的范围,增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可以实现以规模取胜。村镇银行应本着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立足于以农村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可持续的基础上保持旺盛的“下乡”动力,真正服务于“三农”。
(二)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组织资金的能力。汝州玉川村镇银行要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信度,让广大群众了解和信任村镇银行,愿意把手头资金存放在此;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完成行里分配的存款任务。
地方政府要做好正向引导工作。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要引导当地居民正确认识这些新生事务,通过存放财政存款,工资等形式,增强村镇银行的资金组织能力,提高其经营水平。
人民银行要加大支持力度。在从严监管的基础上,在头寸再贷款、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方面给予村镇银行积极支持。适当降低村镇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上缴比例,增加可使用资金头寸,增强抵抗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三)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可以从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挖掘。根据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客户群体需求,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客户细分,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例如,对于农户,可以提供贷款、理财、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开展家庭房屋改造贷款、子女助学贷款,购买大型生产资料贷款;针对高新科技产业和电子商务领域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充分考虑企业经营记录和未来成长空间,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探索新的贷款模式。引进担保公司或实行小额无担保贷款模式,解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对供应链产业上的企业可实行“公司担保、分户贷款、封闭运行”的贷款模式;积极开办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农户(企业)联保贷款,有价证券质押贷款等品种。在经营方式的创新方面,汝州玉川村镇银行可尝试与当地政府部门、当地企业、保险公司本着“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的原则,进行合作,实行联保贷款,减少信贷风险。此外,村镇银行在大力发展信贷业务的同时,还要加快发展如信用卡、汇兑等中间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之时,农村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增多,人才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根据汝州市玉川村镇银行员工的几种来源情况,对一线员工除了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外,还要加大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增加员工对村镇银行的认同感,培养提高工作的各项能力;而对中层管理者应该侧重团队协调能力、服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各项能力的提升;高级管理人员要会选人用人,注重管理的创新,做出正确的领导决策,起到带领团队、发掘团队最大潜力的作用。只有不断的培训,才能使村镇银行的员工掌握到最新最实用的东西,才能切实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各项能力,才能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
村镇银行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必须遵循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突破原有的传统模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切实增强各岗位的风险管理意识。在日常业务操作中,强化分析应用能力,抓住管理的重点目标,寻找和把握村镇银行经营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并通过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制度、运行机制、资源管理、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构筑起全体参与、协调配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管理体系,以此来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六)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力度
加大村镇银行的税收减免力度。村镇银行在成立之初的若干年内,对提供的“三农”贷款应免除所得税和减收营业税,税收减免可用于核销“三农”贷款坏账。
改善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政府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
建立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专业工作委员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协商交流与信息共享,通过召开“村镇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镇银行+小微公司+农户”对接会等多种方式,积极向村镇银行推荐重点项目,向优质客户介绍金融产品,实现银企双赢。
篇9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DEA;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111-02
小额贷款公司于2005年开始,先后在山西、四川、贵州、陕西、内蒙古五省区开展了商业化小额信贷组织的试点。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又于2008年5月4日联合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规章的形式允许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创立既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又可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解决当前资金供求矛盾。黑龙江省政府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是新型的专门为三农和微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服务的法人组织,只以其注册资本和不超过注册资本50%的银行融资发放小额贷款,不吸收公众存款。
“只贷不存”小额机构的产生,符合中央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中国农村金融业在多方面的创新。何广文在其《“只贷不存”机构运作机制的特征与创新》一文中指出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四个创新:一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对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二是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创新,“只贷不存”小额贷款机构试点,实际是民间金融的阳光工程;三是对传统非政府(NGO)小额信贷的创新;四是对正规金融制度的创新。的确,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无疑在备受压抑的金融需求中催生出了一个活跃的民间资本借贷市场。从《指导意见》出台至今,各地申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热情有增无减,甚至掀起了一场小额贷款公司牌照争夺战。同时,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农户等提供了巨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的信贷需求。以温州市永嘉县瑞丰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在开业当天就签下了2 900万元的贷款信用额度。
但是,小额贷款公司自身运营的效率如何呢,能否真正促进金融市场的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问题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运用较为成熟的前沿效率分析方法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效率进行定量分析。
一、效率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方法,对样本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考察期间的效率进行比较。
DAE是将数学规划模型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DMU)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王振江等,1992;莫剑芳等2001)。这里我们把通过一系列决策,投入一定数量生产要素并产出一定数量产品的生产部门称为决策单元。DAE模型是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基础上的,如线性规划及其对偶和锥对偶理论,半无限规划及其对偶和锥对偶理论(魏权龄等1989)。同时,DAE方法又可以看作是处理多输入输出问题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为方便选择评价对象,ColnagB与RollY在1989年指出,同一系统中不同的DMU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具有相同的任务和目标;(2)具有相同的市场环境;(3)具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只有同时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决策单元才有可比性。
DEA方法是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并通过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在某一视角下,各决策单元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并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DAE方法可以得出每个决策单元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并据此将各决策单元定级排队(罗道平等,1996),确定有效的(即相对效率最高的)决策单元,并指出其他决策单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给主管部门提供管理信息。
下面为本论文要应用的DEA方法中的模型:
假设有r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n种类型的“输入”指标,有m种输出指标,用(Xj,Y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DMUj,v表示输入指标权重,u表示输出指标权重,每个决策单元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标指数:
■j=1,2,…,r
我们总可以适当地选择权系数v和u,使其满足ηj1,j=1,2,…,r。评价第j0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是以权系数为变量,以全部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约束, 1(j=1,2,…,r),以第j0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目标。其C2R模型为:
■
其中: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的输入量;yk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k种类型的输出量。这个规划模型是分式规划可以将P转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即
■
这个模型的对偶线性规划为:
■
■和■分别为约束方程的松弛变量。
二、样本与指标选取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黑龙江省10个地区为样本,共计36家小额贷款公司。由于黑龙江省的小额贷款公司于2009年初才开始批准营业,2009年1月至10月为考察期,所以根据2009年的数据计算其效率值,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效率值进行横向比较。这10个样本地区为齐齐哈尔、牡丹江、哈尔滨、鹤岗、黑河、鸡西、佳木斯、绥化、大庆、伊春,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金融办,由于伊春的小额贷款公司未正式营业,所以伊春的数据为零。
(二)指标选择
本文对黑龙江省9个地区,36家已经正常营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评价。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是只贷不存,并且业务单一,主要是放贷款业务,所以其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经过实证分析研究,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最后确定了5项评价指标,其中输入指标3项,输出指标2项。选择小额贷款公司的总资产、职工人数、地区人均GDP,作为输入指标,累计贷款总额、营业收入作为输出指标。
三、实证结果
本论文对黑龙江省9个地区的2009年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原数据略。以齐齐哈尔地区为例,建立C2R模型。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
经过对每个地区数据的整理和输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所有决策单元的数据计算,得到结果如表2。
由表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哈尔滨、鹤岗地区外,其余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总体都是非DEA有效的,DEA有效的地区只占所研究地区的22.22%。这说明,黑龙江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资源的配置也没有达到最佳,市场良性竞争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目前还不宜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应实行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控制经营规模,控制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的经营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振江,龚国光,王晓波.企业技术进步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魏权龄,岳明.DEA概论与C2R模型――数据包络分析(一)[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1):58-69.
[3] 罗道平,肖笛.数据包络分析(DEA)在电力工业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4):60-66.
篇1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问题:对策
1.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内涵和特点
当今,作为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小额贷款项目上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解决一些农户小额贷款的困难,不仅为农户提供了他们急需的资金,还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贷款对象以中低收入农户为主,主要是对其进行金融活动,其次其资金的投放具有规定性,最后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具有广泛性,品种繁多,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农信社小额信贷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信贷环境不理想
在农村,一些农户信用意识淡薄,拿信用社的善意当作自己诈骗的“资本”,面对信用社小额信贷“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是越多越好,但是他们却不考虑个人的还贷能力,以至于到还贷之时,就开始东奔西跑,四处躲债。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只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方面原因,国家法律缺失也使得这一现象更加恶化。如国家对债权人保护不足、对债务人约束欠缺等等,从而造成欠款户的赖债心理,更加剧了社会上还贷还息信用意识淡薄。
对于农村的小额贷款,政府给了许多优惠政策,尽可能多的为农民服务,减轻农民负担,但并没有解决高发行成本的问题,小额信贷在运作过程中缺少有效地补偿机制。我国的小额贷款利率受到严格的限制,跟国外小额贷款的高利率是无法比拟的,从而也造成了高于国外小额信贷同机构的发放成本。
2.2贷款管理水平低
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作为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经营主体,其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员工素质以及管理水平上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并不能有效地进行持续的小额信贷业务,从而造成了贷款管理难到位。一是欠缺一套合理、有效的评定方法,从而无法对农户的个人信誉、还款记录、生产经营活动等内容进行合理评定。而当前的方法由于它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对农户档案的填写较为粗糙,并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坏账。准备。
2.3缺乏有效风险分担机制
农信社的小额信贷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的发放与还款,影响了收益的取得,这就需要农信社建立良好的风险补偿机制。对于当前的农信社来说,恰恰是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农业投入效益低下,同时面对各种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收益风险、信用风险等,越发突出,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良性的发展。
目前的农信社虽然有了一些惠农支农政策,减少各种风险,如减免信用社支农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既可以减少信用社支出,壮大信用社的支农实力,同时也可以减轻农业负担,但并没建立有效全面地风险补偿机制来面对各种信贷风险,需要我们进行调查研究来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补偿机制。
3.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建议
3.1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民对小额信贷的具体业务、贷款要求、偿还水平等认识不清,此外,对于农民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诸如跟风借款等错误的做法,农信社的信贷人员既要耐心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如利用电视、报刊等,让农民了解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初衷以及各种利害关系,只有他们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法制化的国家,我们需要跟进时代步伐,加强法制化建设。对于加强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法规。例如针对农村信用社的实际状况,出台的《合作金融法》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大司法、执法力度,加大了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提高了欠贷者的违约成本,进而为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3.2加强农村信用社自身建设
领导者对于一个机构或者组织的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各级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就存在着用“一只脚”走路的情况,即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不扎实。因此,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用更好的理论指导他们的实践,让他们学会用“两只脚”走路。同时,应该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不同层次的农业生产有不同的需求,我们需要建立以需求为主导的小额信贷服务,真正从农户出发,加强业务创新,拓展小额信贷的品种。
是信贷员也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对于符合农户小额贷款要求的贷款者,信贷员要积极发放贷款;二是对于信用户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或者激励,如可以降低贷款利率、加大放贷力度等等;三是建立动态评定机制。通过建立动态评定机制,及时掌握农户信息,从而及时调整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对于不合格的信用村,实行强制退出。
3.3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政府扶持力度
目前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有6900亿包袱,如果单纯依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我化解的话,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富农的责任,政府应该帮助其化解历史包袱,所以政府应该加紧构建积极有效、协调的政策扶持机制,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方面来发挥扶持作用①。在货币政策上,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将对农村信用社执行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可相对增加收益。在财税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贴息,通过合理补偿的方式提高农信社抵御风险的能力。商业保险公司的加入不仅能够帮助农户规避和转嫁一定的风险,而且对于培养农户的保险意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为了让商业保险公司积极进行农村市场,政府应该给予商业保险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让商业保险公司有利可图,有“因”而为之。(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2] 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殷俊华.金融缺口—非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J].金融研究,2006(8)
- 上一篇:财务会计平台实训报告
- 下一篇:保护海洋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