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讨论 有效性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主要提倡“交流及合作”,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及合作的主要方式即为课堂讨论。所谓的“讨论”即为借助于教师的合理指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彼此补充与启发,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课堂讨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能力,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每位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探索,寻找科学方法,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一、精选课堂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精选一些适合学生讨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首先,这些问题应该属于数学教材中的关键点及重难点,也就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而且所选的问题必须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愿意积极地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所选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大部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1]。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现实状况与问题的具体内容,从而对此进行合理的安排,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不断实践与交流,进而有效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二、合理组织课堂讨论
借助于灵活多变的组织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实施多元化的分组,如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组,或者根据学生的座位进行随机分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由的组合等。在每个小组内部,可以让成员分别担任主持、记录及汇报等不同的角色。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选用自由发言及有序发言彼此结合的方法,在开展有序发言的时候,所有的成员都要将个人观点如实地表达出来,而且在每位学生进行自我发言之前,都要先简单地总结一下上一位学生的发言内容。在有序发言结束以后,就开始进入自由发言环节,此时所有的成员都能进行自主的发言。这样不但能使得全部成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使高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为了开展大范围的讨论,可让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将个人观点阐述出来。在平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讨论机会,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养成一定的讨论习惯,从而提高讨论的高效性。
三、创建有分歧的论点
在众人都持有一致的观点或者意见的时候,就无需进行讨论,或者是即使开展讨论也无法产生新的观点或者结论。因此,只有在具有争议或者分歧话题的前提下,才能开展讨论活动。一些教师担心具有争议及分歧的问题会对课堂纪律造成影响,所以就会禁止学生进行此类讨论,然而高质量的争论通常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2]。诸如:“已知函数g(x)=x5+ax4+6x3+bx,其只是在x=0处存在极值,请求出a的具体取值范围。”在这道题当中存在的主要争议为能不能取Δ=0,其中存在两类不一致的观点,于是非常有必要进行讨论。在具有分歧与争议论点的情况下,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产生新的观点与结论,实现讨论的意义。
四、把握恰当的讨论时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问题被提出之后,需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诸如让学生学习几分钟,使得教室处于的寂静状态,这时仅有学生的思维在高速运转,之后开展小组讨论,只要这样才会形成具有较深内涵的讨论内容,开展高质量的讨论,这只属于时间上的准备。假如将需要在课外完成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则必须让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从而保证讨论的具体性与翔实性。对于毫无准备的讨论而言,其仅仅属于仓促应战,只是走过场,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无法有效发展及锻炼学生的思维,无法达到讨论的根本目的。
五、讨论后给予及时与合理的评价
在结束讨论环节以后,应该对讨论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价工作可以由教师完成,同时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评或者自我评价。教师必须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遵循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地找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点,根据发言次数、见解的创新性、讨论质量及投入程度等进行评价。而且必须如实指出学生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发展[3]。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艺术,数学课堂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位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科学有效的数学课堂讨论模式与方法,将学生看做课堂的真正主人,增强课堂讨论的高效性与热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思维创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徐骏.提高数学课堂讨论有效性的教学探索[J].中学数学月刊,2010,12(03):56-57.
篇2
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一.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1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2 听同学发言 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
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二.学习中的“读”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包括:
1读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读书刊 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学生数学》杂志等。即如读报也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然而,与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习题集相比,渗透现代科技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外读物实在太少了。
篇3
建设的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市场位于四路,始建于,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有固定工商户110多个,临时摊位30多个,年成交额近千万元。社区农贸市场在市、镇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率先按照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
一、先行一步,建设有落实
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社区对农贸市场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在积极响应市政府提出开展样板市场建设工作前,社区已对市场进行了多次的改造升级,努力营造良好市场商贸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认识水平。早在去年,在市经贸局和镇委、镇政府的引导下,社区率先提出市场列入了建设样板市场的第一梯队,着手探索建设样板市场工作的开展。在“经贸局-镇政府-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下,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样板市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投入,升级有成效
在4月7日在常平镇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暨散装水泥中转库整治工作会议以后,社区认真落实《东莞市建设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积极与镇经贸、工商等部门协调沟通,组织社区领导、村民代表等人员多次到其他镇街优秀样板市场参观学习,并邀请专业公司按照《东莞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的设计。社区总投入120多元万完成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经改造后的市场分布合理,日常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完善,经营秩序良好,并顺利通过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验收工作。积极与镇经贸、工商等部门协调沟通,组织社区领导、村民代表等人员多次到其他镇街优秀样板市场参观学习,并邀请专业公司按照《东莞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的设计。社区总投入120多元万完成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经改造后的市场分布合理,日常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完善,经营秩序良好,并顺利通过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验收工作。
三、强化督导,成果有保障
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师生互动;有效;高质量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方式可分为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情感互动是指双方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之中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在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实施有效师生互动,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
互动式教学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能力。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出色,又不脱离本课的学习主题,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恰到好处。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或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二是教学生活化,活动设计要围绕学生生活,走进生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三是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要反对那种轻过程重结果的做法,消除那种对持有不同观点、看法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的现象,尤其要珍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的异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也应该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创设互动情景
创设情境,是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起始环节。创设情境,可采取三个步骤:第一步,创设情感情境。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送给学生。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素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用情绪感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振,使其进入“愤”“悱”的最佳学习状态。第二步,创设学习情境。及时把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习情境的种类有问题情境、任务情境、案例情境、讨论情境、表现情境、操作情境等,不论是哪一种学习情境,都要突出问题性,使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实现目标。教学中可能需要几次创设学习情境,这应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定。第三步,提供引导性材料。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每个学习者都“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例如,在学习“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时,笔者先给出一个案例情景:14岁的刘丽丽遭受父亲的残酷虐待而自杀未遂。接下来创设问题情景:你怎样看待她的行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因为情境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龄相仿,其遭遇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所以,问题一出,学生的主动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反驳他人的观点,学生在互动中明确了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后,教师就让学生列举身边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事例。有几个学生采用表演的方式进行,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十分投入,即兴发挥也相当得体,作为“观众”的学生觉得十分有趣,不时发出议论,不时露出笑脸,表演者与旁观者都进入了角色,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高涨,“三维目标”水到渠成。
三、设置有梯度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互动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既要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既要体现具体案例的个性,又要体现知识的共性,并且有一定的梯度。例如,在学习“做理智的消费者”时,针对初中生的消费现状,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话说你我他的消费”,主要是围绕下列两个问题展开:(1)想一想你平时的零花钱从哪里来的?(2)你是怎样花这些零用钱的?这是学生生活中消费现状的呈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消费经历与体验,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有机地发生互动,为进一步的探讨作好铺垫。第二环节是“面对消费诉真情”,设计的两个问题是:(3)在每次消费前你有什么考虑?(4)同学中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又是欠合理的?这两个问题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加以了概括和判断,有自己的消费反思,也有同学间相互的评价,初步有了消费要有合理性的意识。第三环节是“消费心理大家谈”,笔者设计了学生世界与成人世界对待消费的心理比较:(5)小组探究初中生的消费心理有何特点?(6)结合你们父母平时的消费情况,说说他们的消费心理又有什么特点?人们的消费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定的消费心理。从中让学生明确要合理消费必须建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与意识。在这三个环节中,一是紧抓问题,层层深入,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克服单向说教,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学生个体间、学生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互动。从而真正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到消费知识,反思消费行为,增强合理消费意识。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自主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的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同时自学能力也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因此,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并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师生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在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提供有效的话题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充当着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有效的话题供学生自主讨论,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但众多学生的观点难免会有一些冲突,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提醒和合理的化解,并将它们往正确的教学中引导,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合适的契机下,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做一些适当的引导,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文本需要科学选择
阅读文本是一堂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的基础,是学生开展讨论的立足点。因此,在一堂阅读讨论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做慎而又慎的选择,以保证阅读文本的质量,在选择阅读文本时,需要从文本内容是否适合当前年龄阶段小学生阅读、文本难度是否适合当前年级的小学生、文本信息是否可以引发讨论、文本信息是否能够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文本主题是否深刻、文本的文学素养如何等方面考虑。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课不是单纯的为了讨论而讨论,它更加注重学生在这种讨论活动中提高的学习能力。因此,阅读文本必须具备涵义深刻、文学素养较高、语文技巧明显等要求。但对于文本的选择范围,我们并不做太高要求,这些文本可以来自于报刊、书籍、网络等渠道。
3讨论工具与技巧需要灵活使用
在进行自主讨论时巧妙的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辅助工具有阅读反应日志、快速笔记和自读提示单三种。阅读反映日志记录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思路和想法以及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自主讨论的效率可以被有效提高。快速笔记是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阅读疑问以文字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此在讨论时,便能对学习中的疑问和重点内容作更加集中的关注。自读提示单由教师提供,是辅助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材料,在自读提示单中,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在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同时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三种辅助工具的运用,学生可以将阅读体验和感受进行实时的记录,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并融入发问讨论之中,由此,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得以提高。
通过对讨论技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令讨论的质量更上一层。而提问、倾听、和回应是讨论技巧的核心与基础所在。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先导条件就是提问环节,提问对于整个讨论过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质量高的提问势必会引起一个课堂气氛活跃且高质量的讨论。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此时,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倾听对于自主讨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小学生可能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别的小学生的想法,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此,学生们才能在倾听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问题,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最后是回应部分,试想一堂自主讨论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回应,该是多么失败的一种“讨论”。因此,学生不仅要会倾听,还要有回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要求了学生在倾听时要保证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高度的精神集中下,学生的思考必然会更加深刻,回应环节也会更加活跃。
4讨论规则需要精心制定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很容易在兴趣被引起之后,将有目的的讨论课变成随心所欲的发言,而在出现学生观点不统一的情况下则更是容易由于观点的争执不下而导致课堂的混乱,由此讨论必然会偏离预定轨道。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程时,课堂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对于发言顺序、发言时间、分配原则、礼仪规范和内容要求等都要有一定的规定,当然,教师在制定规则时,还是要根据阅读文本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状态做合理的安排,保证讨论活动可以正常有序的完成。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全程规则和纪律的关注者和约束者。一个合理的讨论规则势必能使一堂阅读讨论课开展得更加顺利,能使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完成。
5结语
自主讨论式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但这一教学方式的开展依旧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准备和课堂引导。因此,虽然不同于传统教育,但教师的作用依旧很重要。通过这种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都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自主讨论式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曾楣媚.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文房四宝,2014,21(09):89-90
篇6
一、呕心沥血,为每一名学生打好英语基础
本期我任教xx级3--8班的英语,每周有12课时的工作量。我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朴实高效,力图把每一节课都上精彩。本期,我有根据教科所"变革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的有关研究,认真审视并改变自己的课堂现状,以"培养学生自主认读能力为核心",通过"预习--尝试--校正--巩固--总结"五大环节,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通过细分学习小组、同伴互助,单元任务激励等辅助手段,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竭忠尽智,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所能
本期,学校各项事务繁多。开学之初,我首先制定了《本期学校科研计划》,《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抽测计划》,并组织申报了万州区科委立项课题《小学生文明守纪与个性张扬和谐发展研究》,我还承担了"万州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评估"汇报材料的撰写和资料准备工作,以及"万州区第二轮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中加分项目的材料准备工作,为学校顺利通过这两项评估尽了一份力。同时,我还为晏校长参加"万州区特色学校建设校长高峰"撰写了近万字的交流材料,三易其稿,历经7次大型修订方定稿,参与提炼了演讲稿,又组织信息组教师制作演讲课件,通过团队协作,使我校晏校长的发言名列前茅,在全区更好地树立我校形象。
三、不辞辛劳,推动全区英语教学提升
四月初,我精心准备,在全区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做"万州区小学英语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专题讲座,获得了全体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五月初,我被重庆市教委聘为"重庆市直属小学和主城部分示范小学教学技能大赛决赛"英语学科评委。
从二月开始,我与教委基教科一道,下到我区最偏远的8所明德小学,进行"攀登英语实验"督导,三月中旬的北师大评估验收中,我们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北师大所有专家的高度评价,我撰写的"攀登英语--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阳光"发表在三峡都市报上,后上报到教育部,在北师大《攀登英语》内刊上发表。六月,我还指导了两节课攀登英语课参加重庆市的评优。
篇7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教研活动
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正在不断地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代呼唤改革,我们的幼儿园也正顺应潮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地向前迈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最终的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的办园方向也正在响应新《纲要》的号召,因此,新《纲要》的学习是我园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首选材料,也是我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参考与依据。下面就我园教研活动开展的经验,谈谈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有来自教材的、有来自教法的、有来自幼儿的,也有来自传统观念的阻碍等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困惑如何解决?由谁来解决?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优势,创立自己的特色。教师在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根据本园的实际和幼儿的特点自己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得靠教师自己的不断学习与实践。而要做到这些目的,必须进行园本教研活动。
二、 要明确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的
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是让教师去研究理论,而是倡导教师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开发出一个个适合本园特点和幼教资源优势的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学案例,并提升为符合《纲要》精神的教育策略,不断实现具体教育幼儿园活动和行为与《纲要》的对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幼儿园活动设计能力和教育实践的驾御能力。
三、幼儿园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策略
1.e极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幼儿园不能只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忽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又直接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者就应抓好、抓实教研工作。首先教师要做好自己角色的定位,即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幼儿教师。我们每个教师不能只做一个单一的“教书匠”,而应该积极地向“研究型”和“多元型”教师转变,来适应当今社会和教育的需要。
(2)教学管理者要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幼儿教师每天工作繁琐,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不高,这些都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热情。因此,要想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学管理者或教研活动组织者就要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愉快、平等的教研氛围。如在活动前与教师交谈一些她们感兴趣的话题,适当的游戏活动等,这样来消除教师对的教研活动的抵触情绪或紧张情绪,使教师真正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充分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教学管理者或组织者才能了解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问题,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反思。
2.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
(1)教学管理者要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可先向教师征集问题或困惑,同时,教学管理者还要深入一线观察教师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分析教师备课等等,然后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当前主要工作拟定出教研专题,最后教研组根据教研专题拟定出具体的教研计划,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使教研活动具有实效性。
(2)幼儿园教师是教研内容的组织者,作为组织者,在确定教研内容前,一定要根据实际内容来确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比如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一些实际情况,可以是平时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作为选题。 同一主体不同的时期,他们的教研任务也是不一样的。尽可能选择一些老师和家长们普遍关注的一些内容,比如早期阅读与识字的区别、农村幼儿园和大班额人数区域活动的开展等。
3.教研活动开展要多样性
(1)参与式教研。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尽可能让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这里讲的参与不是让教师被动的坐在那里,而是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如我们在早操活动中推选了一名教师组织实施早操活动,其他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中,针对研讨问题围绕施教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观摩、研讨、交流,最后形成解决研讨问题的好的方案来。大家通过研讨活动对早操主题的确定、音乐的选定、轻器械的使用、队列行走、师幼互动、运动量的安排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讲座式教研。这也是一种参与式教研,改变以往只是教育管理者讲,教师做笔记的现象,让教师自愿或者轮流担任主讲者,负责活动内容的选定,活动形式的安排,以及在活动中的引导发言和总结性陈词等。我们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教师的特点,如老教师就进行一些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年轻教师就进行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交流,如怎样制作课件、如何使用现代教育信息等,使每位教师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从而增强了教师们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大家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3)园本特色教研。我园以课题为依托,在实践中研究,深入探讨“手工活动”游戏研究,形成园本特色。改变了以往“为做而做”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手工制作活动变成了社会化、生活化、主题化的具有多元价值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动手做”的最大价值。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情绪情感及能力。
四、结语
总之,教师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就研究什么问题;教师需要研究什么问题,我们就研究什么问题。真正做到研究的问题来自本园的实践,研究的目的在于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使园本教研活动更加有效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篇8
关键词:优化;合作;教学;激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为此,应该采取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本文拟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采用小组活动的几个问题。
一、运用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尤其是难以使学生的个性、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为了改革外语课堂教学,许多学校试行了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成绩大面积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都是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强化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每次活动可从几分钟至一节课不等,视需要而定,每个小组的规模以4人为宜。通过我校两个班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方法,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运用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现代外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贯彻积极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出语法规则,进而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维持有效的课堂学生小组活动的应是活动内容、方式的吸引力和高质量,而不是靠规定学生的行为。结合外语教学的特点,活动内容应尽量多样性。
1.开展小组表演,进行真实的场景演练
教科书中安排了很多交际性的活动,如信息交流、猜谜、做游戏等。运用小组演示法,设置情景,让组员按角色扮演书中的人物。在小组共同讨论作出完整的演示方案后,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2.适当进行小组探索与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探索与创造在课堂上的体现是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自己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总结语法规则,进而举一反三。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写作课时,表达Simon上周生病了,有的小组的学生采用了以下两种表达方法:
(1)He got ill last week.(2)He was ill last week.
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了其他的表达方式:
(1)He fell ill last week.(2)He became ill last week.(3)He was in bad health last week.
由于各小组学生相互补充,对于同一内容用不同语言结构进行表达的问题,在几分钟内便能圆满解决。
3.开展小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性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历来就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训练就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与吸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阅读训练是让小组成员在一起共同钻研书本及有关阅读材料,强化巩固知识和阅读技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小组阅读后,通过笔答、口答、讨论、信息转换、测验、应用等渠道,把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果不断传递给教师。采用小组阅读训练,可使这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馈变得更及时、更详细、更确切,且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组活动尽量多样,及时了解反馈情况
实践证明,外语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小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小组活动内容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效应;
(2)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关系,又能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
(3)有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2.小组活动形式
(1)小组竞赛。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听写单词、翻译句子、讲故事、演短剧等,竞赛的内容可以是单次成绩赛、累计成绩赛、速度竞赛、语言表达能力赛等;
(2)小组互测。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互出试题测试对方,目的是检查学习效果,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教师必须及时指导检查,以保证检测质量;
(3)小组帮差。在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时,让全组学生共同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如果教师有选择地将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按比例混合编组,其效果更好;
(4)小组交流。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向全组报告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得到反馈信息,进行校正性复习;
(5)小组轮答。小组成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轮流回答,或者就事先布置的命题轮流发表演讲。一般让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先发言;
(6)小组对答。小组活动时,一人提问,其他人抢答,然后轮换,或者组员两两结对,轮流进行一问一答。
总之,小组学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有效的小组学习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力争让每一节课变得更加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03.
篇9
【关键词】生本教育 语文教学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105-0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对学生的阅读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有幸参加了郭思乐教授的团队在承德开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听了几次生本教育研究课,我对“语文教学推进了阅读没有”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阅读是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语文的生本课堂里,学生自由的发言,无不体现出他们宽阔的阅读视野,活跃的思维特性,流畅的语言表达。而这些无不体现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生本课堂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靠课内的阅读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外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领悟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在听课的兴奋之余,我不仅思考:“生本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推进学生的阅读呢?”
首先要阅读经典,解决学生读什么的问题。对于经典,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这样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他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者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他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背后拖着他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为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名著,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掌握。我们高一语文组在四月初开展了以“自我救赎,从读书开始”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活动的宣传语中,我们着重指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可是我国目前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2009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识字国民中平均每人每年阅读图书5.2本,相对于日本的40本,美国的5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差距非常大。”经过全体高一语文备课组老师的斟酌筛选,本着经典、励志、多样化的特点,最终为学生推荐了二十本适合高一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叔本华认为:“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所以有人主张读那些“稍微超过自己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书”,以激活感性、启发知识、磨炼理性。这也是我们主张学生阅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顺应,就是对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最好保护!”这就解决了学生怎么读的问题。学生懒于读书,不喜欢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老师每次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都要附带一些硬性的条件。例如只能阅读老师指定的书目,读完书后一定要做札记、写读后感等。当学生的阅读成为了语文老师布置作业的组成部分时,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也会随之消失殆尽。我这里所指的顺应是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选择,不以这样或那样的阅读目的限制束缚学生,语文教师只有静静等待学生阅读之后自然产生的沟通表达欲望强烈以后,再进行有益的适时引导,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校高一年级的读书活动,在学生的阅读活动逐步展开之后,老师还要先以班级为单位,然后在全年级进行名著欣赏课、讨论课等形式的交流报告会,进行名著的诵读比赛、征文比赛等。为学生阅读之后搭建好沟通、展示的平台,这就会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系统构建
[作者简介]杨克平,武汉工程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硕士,湖北武汉430073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98-03
一、“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案例教学是指“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从对案例教学的概念界定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它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掌握原理和概念,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第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核心是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教师不再独霸课堂话语权,学生有更多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案例教学是“基础”课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它以真实案例的现实性、感染性,以课堂讨论的直观性、生动性,以师生共同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有机结合,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有利于变“接受”为“合作”
“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主要注重“讲”的功夫,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条理性和科学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它缺乏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相互交流。案例教学从信息传递模式上看,是一种双向传递模式,有助于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以前的处于学生情景之外转向与学生情景共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活动,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2.有利于变“灌输”为“探究”
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它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知识,它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实践能力的载体。但掌握知识不是终极目标,精通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案例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当实践者,去认识、分析和处理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有利于避免“教师讲、学生听,铃声一响各西东”的局面,从而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变“苦学”为“乐学”
“基础”课教给学生的应该是生活的真谛,是对人生的启迪。“意义”的东西是很难通过“告诉”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体验、内省来完成。案例教学与大学生乐于面对挑战、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善于表现的特点相吻合,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课前阅读准备、课堂上的分析辩论、课后分析报告的撰写,无不渗透着学生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通过这一系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学生的角色和任务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观众”或“配角”变为案例教学中的“演员”或“主角”,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在担当课堂主角的过程中品尝探索的快乐、创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基础”课案例教学动态系统的构建
我们可以把“基础”课案例教学看作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施客体是“基础”课案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形成一个动态教学系统(见图1)。
1.教师的角色定位及主要工作
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有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角色定位是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负责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组织、引导、启发、记录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并予以归纳总结。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吃透教材讲授要点。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进行必要的讲解,把握好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完成。如果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通过这种信息沟通与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有助于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案例。
(2)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案例应是教材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延伸和拓展,它使教材更加典型化和贴近生活,便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的选择是一个收集、整理、阅读、分析、编辑、加工的综合评价和制作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案例时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精”。选用的案例必须贴切地说明教材的概念和原理,引起学生兴趣,具有说服力。如果对案例不加筛选,“信手拈来”,仅仅是为举例而举例,那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新”。选用的案例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比如,教师在阐述“大学生要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内容时,如果选用“张衡发明地动仪”这个案例,虽然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这个案例毕竟有些陈旧和遥远。如果选用“袁隆平是怎样成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这个案例,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开拓进取”的深刻内涵,而且更具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近”。选用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多选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如果所举的案例远离学生、远离现实,这样的案例就没有说服力,会大大削弱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真”。选用的案例要有事实依据。捕风捉影、哗众取宠的案例,如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但会弱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还会大大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3)指导学生课前准备。除了案例选择外,学生在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为此,在实施案例教学前一周左右,教师要把选择好的案例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和思考。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材料中列出一些参考书目,供学生查阅。将案例材料印发给学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点,查阅所列的参考资料,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写出案例分析的发言提纲,为课堂案例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4)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学生是案例讨论的主角,但教师决不能袖手旁观。教师应事先了解学生预习准备的情况,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准备一系列问题用来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议题积极辩论,从而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
(5)案例分析点评总结。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因此,在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之后,教师要进
行恰如其分的点评总结。如发言的热烈程度、论题的集中程度、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指出学生分析结论中的优缺点,以鼓励为主,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质量。
2.学生的角色定位及主要任务
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具体来说,学生应该做到:
(1)理解掌握知识要点。在理解并掌握老师讲解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应对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自学,如有疑难问题,可及时向老师请教。通过听课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基本认识,为以后的案例教学打下基础。
(2)查阅资料拟定提纲。在掌握了基本知识以后,学生应认真阅读教师印发的案例材料及参考资料,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况中发现线索,抓住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料并作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确定自己认为可行的优选方案,拟订课堂讨论的发言提纲。
(3)课堂讨论分析案例。根据课前拟定的发言提纲各抒己见,相互辩论。不论是主题发言还是自由辩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不能放任和混乱。通过辩论使自己的观点经受挑战,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除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还能锻炼团队协作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了有效地参与讨论,学生一方面尽可能把大量的笔记留在课后完成,以便能集中精力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对每一次案例讨论都要积极争取发言。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学习,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案例分析讨论后,学生应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也不是自问自答式的思想总结。一般在报告中应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并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新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基础”课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案例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不是替论阐述,也不可能替论阐述。理论阐述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阐述的补充和完善,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传授知识系统性、严谨性的优点,有助于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传统教学方式容易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求异思维的培养。案例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弥补传统讲授方法的不足,推动传统讲授方法的改进,它更适用于实践性强的知识点。例如,对于“人生价值”这部分内容可以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后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总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配合
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质量要高,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另外,还需要适当控制授课班级人数规模,学生人数以不超过40人为宜;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学校在教学设施上要创造条件,建立并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将案例教学与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利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质量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