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帮扶转化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困生帮扶转化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困生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特殊群体,如果忽视学困生群体的教学活动,整体教学成效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认真分析,首先要准确定位学困生属于什么类型,对学困生进行画像。其次要对学困生分类制定帮扶计划促进其转变,要综合运用情感激励、基础回顾、技巧辅导、分层要求,以及结对帮扶等方式,让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技巧、夯实基础、得到帮助,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提供良好条件。
二、立足学困生实际状况,落实综合转化推进措施
1.情感上予以关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许多学困生由于自身语文学习成绩滞后,或是存在抵触畏难情绪,语文学习投入程度不高。对此,教师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多加关心帮助,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使他们逐步融入到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对学困生要保持和蔼的态度,交流的语气要亲切,在课堂提问方面予以倾斜,课后辅导指点方面也要充分关心到这一群体,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环境的温馨,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2.基础上巩固夯实,弥补语文学习缺陷。许多学困生由于在上一阶段,或是上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基础薄弱,导致现阶段学习存在较大难度。对于这种类型的学困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头看,通过基础知识测试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学困生语文学习基础方面的薄弱环节,从而使复习巩固更具针对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要挤出时间帮助学困生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技巧上予以指点,增强语文学习效率。许多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绩滞后,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要领。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强化学习技巧的指导,例如作文是许多学困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从选题立意、间架结构、材料布局、表现手法、情感思想等方面,总结一些形象直观、简单可行的经验,让学困生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他们作文写作能力,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正是由于技巧的匮乏,才导致部分学生成为了语文学困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强化知识点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习技能的指导,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
4.要求上分层分级,注重开展因材施教。学困生群体暂时处于班级的后列,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具有一些差距,如果以统一的要求开展语文教学,不利于积极情感的激发。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目标设置的方式,为这一群体单独设置教学目标,在教学难度方面适当降低,倾向于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整个教学活动按照分层设置的目标进行,从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考试考查、能力过关等方面同步推进,这一点对于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转化效果方面意义明显。
5.帮扶上整合资源,校内校外联动开展。对学困生的转化,既要教师亲力亲为,同时也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时间与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多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弥补基础知识短缺,尽快赶上班级语文学习的步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发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作用,要求语文学习优秀生、班级干部和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还要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技巧。除了在校内进行帮扶之外,在假日尤其是暑假、寒假等较长的假期内,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电话联系等方式,继续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将帮扶的触角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形成对学困生帮扶的立体体系。
三、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注意点
篇2
>> 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中职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小学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谈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班主任如何教育和转化学困生 班主任要善于转化学困生 例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小学学困生 班主任如何寻找转化学困生的闪光点 班主任老师要关注学困生的转化 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策略探究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小学班主任如何面对学困生的问题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体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试论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试论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梁桂珠")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而且还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学困生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必须将学困生转化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从而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本文从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入手,对小学生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学困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55-02
一 学困生的特点
1.学习方法不正确
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正确与否不但关系到知识的掌握效率,而且对学习结果也有一定影响。绝大多数的学困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不会理解记忆,习惯死记硬背;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总结整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的安排也不合理;常常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总是习惯自己解决,不愿求助教师和其他同学。
2.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态度本身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的多个方面,如果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会使学习事半功倍,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则会对学习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学困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喜欢被教师提问、不愿主动思考问题,有的甚至不做作业,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他们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淡、厌烦的态度,上课想着下课,下课想着放学,从不理会教师和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正是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
3.学习基础差
学习既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个连续的活动过程,承接性是学习较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若是在入学的初期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增强,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法做到有效的承接。通常情况下,学困生所掌握的知识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并且条理也不是非常清晰,由于持续的不良积累,致使其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导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大量的习题不会做等情况出现,更有甚者会出现学习障碍。因良好学习习惯的缺失,加之学业无成,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进取心,从原本的想学习,逐渐演变成怕学习,最终成了厌学、不学、弃学。
4.学习习惯不良
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学困生在该时期却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经常溜号,考试还有抄袭现象,课后不认真复习。
二 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的转化手段之一。首先,班主任应当让学困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可以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为他们多创造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情境,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相应的课外活动,借此使学习轻松化、游戏化,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快,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从其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引导,逐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学困生对学习以外的兴趣引导至课堂上来,在对他们已有兴趣进行肯定的基础上,找出这些兴趣与学习的共性,由此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兴趣。
2.激发学习动机
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帮助学困生认识到学习活动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困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含义,并将学习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班主任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困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巧妙地引导学困生进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道路上。同时,班主任还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学困生表达出合理的期望。如班主任可通过贴心的话语、真切的交谈等,让学困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殷切期盼,进而与班主任产生情感上共鸣,提高学困生学习热情。
3.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精神感受,产生独特的心理效应。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一同建设积极的班级氛围,加强生生交往,使学困生感受到来自同伴的肯定和激励,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在同伴努力学习的氛围下,也会促使学困生做出相应的积极行为,进而产生“森林效应”。首先,班主任要转变对学困生的消极看法,以善意的态度、积极的情感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公正地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引导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其次,班主任要增加与学困生交往的机会,给予学困生充分的信任,如让学困生担任班干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班主任重视;组织各种活动,给予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困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获取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再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建设班级文化。班主任要利用黑板报等交流途径,向学生传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使学困生获取前进的动力。
4.建立帮扶学习小组
出于工作的关系,班主任很难一直关注学困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够弥补师生交往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增强学困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帮扶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帮助转化学困生,具体做法是建立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帮扶机制,将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制度化,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组成两人的学习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帮助学习。同时,学优生可以参与到班主任与学困生交往计划的制定当中,进一步明确转化目标,了解学困生的弱点和优点,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学困生在遇到学习难题时,可先与同组的学优生进行交流,如果没有得到答案,则可再与班主任交流。在课堂学习中,学优生要积极带动同组的学困生,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一旦发现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要及时进行提醒,借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班主任可组织帮扶团体竞赛,评选出优秀团体,并进行奖励,增强团体内部成员的帮扶积极性和主动性。
5.适度批评和惩罚
目前,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犯错时,班主任的批评和惩罚必须适度,尤其是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更要适度地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本着公正、尊重、宽容的原则,按照个体的承受能力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惩罚方式,既不能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又要让他们在惩罚之后改掉不好的习惯。如对学困生的惩罚和批评不要过分张扬,尽可能单个进行,使他们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班主任要积极了解学困生犯错的原因,并与他们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班主任在对学困生进行惩罚和批评时,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触摸学生的头和手,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这样可以使学困生更容易接受批评,并将惩罚转化为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动力。
三 结论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帮扶;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初中英语,同学们初学时是热情高涨、充满兴趣,再学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学生变得垂头丧气,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成为了“学困生”或者叫“后进生”。这一现象已成为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关于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许多英语老师作了大量的尝试,结果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我结合自身的英语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转化初中英语后进生谈谈自己的意见。
一、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方面
首先是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不懂为什么要学,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中怕苦、贪玩,学习不努力。其次是学习方法不得当。部分学生想学,但方法不对,成绩上不去。遭遇多次失败,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由厌学成了弃学。第三是学生素质。有的学生很喜欢学习英语,但接受能力差,反应也较慢。第四是学科多,任务重。学好英语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背诵,为了学好其他学科,就放弃了英语,造成偏科。第五是周边环境影响。有些本来学习不错的学生,但受他人影响也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2.教材方面
现行的人教版新目标教材,起点高,内容较多,任务偏重。对于没有一点英语基础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一开始就接触大量的词汇,便无从下手。老师们为赶进度,应付考试,加快教学进度,部分学生掉队。或者由于班额过大,面对集体授课的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和信息反馈不及时、不通畅,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同学,致使有的同学被老师“遗忘”。
二、针对学困生应实施的帮扶转化策略
1.加强思想教育,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1)进行学习目的、意义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掌握英语是当今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当今互联网络是全球信息资源,若不懂英语,上网也是寸步难行。另外,个人升学、就业也必须学好英语。
(2)注重情感投入,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由于成绩落后,学困生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这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爱,特别是对一些受到父母关系不和等家庭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后进生,我们除了要通过家访、与其家长通话等途径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协调,要求他们关心好自己的孩子外,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还要更多地与这些孩子接近、交流,更多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受伤的心灵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尽快走出家庭的阴影,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作为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把爱心献给学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弄清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到每学困个学生的长处,及时激励并表扬他们取得的成绩。
2.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英语成绩落后,不是因为智力不好,而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而造成的。学生初学英语时,教师要从“严”字上狠下功夫,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好英语的根本所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减退。在英语入门教学时,教师要遵循语言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勤学好问、大胆开口、读音准确、书写规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善于总结、勤于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学法指导,搞好帮扶工作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平时要积极大胆地说英语,要多动口、动手、动脑来加强英语的学习。
要利用好小组合作,利用好优等生的帮扶作用。我校本学期举行的手拉手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手拉小手”即各年级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师生双方自愿原则,确定帮扶对象。“小手拉小手”,即根据英语成绩的差异组成学习小组:四人为一个小组,一名优等生为组长,一名中等生担任副组长,两名学困生为组员。把学困生分配给优等生。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好。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介绍方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对英语语言点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基础上不断提高能力。组长督促并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共同参与情景对话的设计表演,克服恐惧心理。形成组组竞赛,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练好势头。
4.重视语音教学,把好语音关
学困生由于语音没有学好,往往在学习单词时注上拼音或汉字,使读音不准确,所以语音是英语入门教学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学习48个音标时,可以适当放慢进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读出每个音标的读音,尽量多抽出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以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5.注意音形结合,使学生过好拼写关
学困生记单词时往往死记硬背,使记住的单词不牢固,容易忘。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英语字母与音素之间的联系,找出发音规律。如元音字母a、e、i、o、u在重读开音节、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律,辅音字母的读音规律等,力争使每个学生做到见到音标就会读,见到单词就会拼。
6.使学生看到成绩,产生成就感
篇4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每个班级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分散,经常说话打闹,严重影响课堂纪律。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唱歌没有音高音准概念,节奏感差;有的学生不参加音乐活动,对音乐持无所谓态度,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遗传、家庭环境等原因,在音乐课堂上出现学习困难现象,这些学生称为音乐学困生。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总结了如何转化音乐学困生的一点经验。
一、充分利用班级音乐骨干,和学困生结对子,组成“一帮一、一对一、共进步”的帮扶小组
我在音乐教学中,把班级的音乐骨干和班级的学困生组成小组,共同合作,实现小组目标。每个组的成员不但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这样,每个组的音乐骨干必须要为自己组的差生进行帮扶,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一种氛围。
二、为学困生提供表演展示才能的机会
我曾经安排过一些学困生在课堂上唱他们喜欢的歌,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形式,他们课前就找了自己喜欢的歌,上课的时候为全班的同学演唱。抓住他们喜爱演唱流行音乐这一特点为突破口,让他们在多次的表演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价值所在。同时引导他们正视音乐课,知道在音乐课上既能学到许多知识,同时又能帮助自己唱好歌。
三、分类分层,因材施教
对于大部分的学困生进行欣赏教学。欣赏课的内容学困生容易接受,在教学中加大听的力度,给学困生介绍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讲一些音乐家的故事,开阔学困生视野。
对于音准差、嗓音不好而又活泼好动学生,注重表演。鼓励他们参与律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通过表演提高音乐感受能力、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对于节奏感好但音准差,不善于表演,嗓子又不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器乐方面发展。
篇5
首先我们应该反思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我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是父母正常温暖关爱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影响很大,父母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期望有何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么去学习的指示器。没有父母的疼爱、关怀、表扬、鼓励,学生会提不起学习兴趣,成绩、课堂表现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二是家庭、学校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厌学是一种正常的不良情绪,是常见的消极情绪。产生厌学心态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如家长的逼迫施压、教师的不重视、性格内向不与人交流,等等。
三是课堂学校单调、乏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毕竟是件艰苦的事情,虽然新课标设计得人性化、趣味化、生活化,但它不像童话故事那样有趣,如果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就没有学习的兴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找到了学困生身上出现的“病根”就要“对症下药”,从而让学困生健康成长,下面简要总结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的方法。
一、用“兴趣”创新教法,增强政治学困生的学习愿望。
学习是一件苦事,也是一件乐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及对待学生。有的教师信奉“严师出高徒”,这诚然不错。但如果将“严”理解为“严厉”则不妥,学生只是在外在压力下被动机械地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厌学”,逐渐沦为学困生。为此,我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力求有一定的趣味性,寓学习知识于趣味性活动中,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我的做法是: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政治史料,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观看,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既让他们学习知识,又让他们受到理想信念教育,从古人名人身上汲取营养,从而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具有责任感。带学生到校外亲自实践,让他们开阔视野,注意实践,并在教师的点拨下,独立完成政治学科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受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生活,从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还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定期向我汇报情况。对学生成功的地方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便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引进知识的乐园,让他们把学习当做一种心理享受。
二、生活、学习上要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和鼓励。
学困生因为成绩差或者其他缺点,长期不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得到表扬的机会少,而得到批评和训斥却很多。因此,他们大多数消极后进,和师生关系很紧张,也不愿意学习,但他们希望被关心和尊重,更渴望鼓励和表扬。对于学困生,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锁”,给他们“偏爱”,使师生关系融洽。
其次,要给他们处理好和同学关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得到集体的帮助。
最后,对学困生表扬鼓励之时,也要注意表扬的客观性,符合实际,这样有助于他们的自信心提升。
三、客观评价学生成绩,以情感唤起政治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学困生同样关心自己的成绩,关心自己的分数,但他们基础差、底子薄,尽管在全体师生的帮助下取得进步,但难免在考试和测试中“垫底”。这样的打击大,教师一定在评价时不仅要“偏爱”,还要找出他进步的方面。我班有一个政治成绩很差的学生,刚开学我就笑眯眯地问他:“你希望在期末考试中多少分?”他回答考及格。我就抓住这一点,表扬他有决心,想进步。随即我让他说说以前为什么考不及格,他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如上课不专心,怕作业等。我立即表扬他勇于承认缺点,然后问他有没有奋斗目标。他抬起头,看到我充满鼓励的目光,说:“有。”从那以后,他的政治成绩逐渐上去了。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融洽了,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为了让学困生快乐学习,老师不要吝啬你的一张笑脸,两句鼓励。也许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声表扬,会成为学困生一生的转折点。
四、教师帮扶要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成效。
篇6
2021年我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区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根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和法治讲座,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局领导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责任,检查督促,适时调整,制定了《区教育局2021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
二、主要工作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学校协调辖区所在社区、派出所扎实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并通过法治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未成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1、在课堂教学中,各校要求授课教师在备课中要把德育内容反映在教案当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同时利用每周一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环保、礼仪、诚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题班会,在教育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2、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选出部分优秀的学生对学校进行监督反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3、每周一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活动。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教育学生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老师各家长还有社会人士的真确指导下,引导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更为红旗高高飘扬而奋斗。4、开展行为规范实践活动,进行礼仪教育。每班每两周给学生上一节礼仪课,所讲的礼仪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況编排的,让学生模拟实践,表演怎样才能做到待人接物有礼貌。我们坚持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养成训练,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开展“三个弯弯腰”活动,进行环保教育。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环保的意识是不能没有的。我校首先在学生当中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见到果皮弯弯腰:见到纸屑弯弯腰见到塑料袋弯弯腰”成为自觉行动。
(三)抓学困生帮扶促后进生转化提高德育工作感染力
“学困生”帮扶工作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大而言之事关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事关教育方针的全面贯落实、事关社会的和诸稳定。小而言之影响学生未来、个人前途、家庭命运我们充分认识“学困生”帮扶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提出了让“学困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总体要求并要求各校认真制定并落实“学困生”帮扶管理制度精心策划帮扶教育活动做到真心爱护学困生,充分尊重学困生对贫困生在师生中开展捐赠活动予以资助对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有偏差的“学困生”坚持鼓励、引导为主的正面教育不刺激、不歧视、不放弃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答疑、优先检查、优先表扬:落实“四个环节”即发现寻找进步、肯定表扬转变、树立转化典型、感染后进同学:和学困生建立平等、融沿的师生关系和学困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消除他们的心理顾虑以利把握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效果。
(四)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截止目前,各社区、派出所配合辖区学校开展“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深化学生“做小小志愿者”“红领巾爱绿护绿”“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等活动共计15次,对中小学生乱闯 红灯、乱穿马路、翻越栅栏、随地吐痰、乱丢杂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引导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完善自我。
(五)拓展社会教育。1、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各司法所加强与学校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强化家庭、学校、社会 “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建设。利用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大手拉小手等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 2、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国旗下讲话、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崇德 向善、尊法守法。在各中小学校举办系列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图片展览、征文、演讲、 手抄报等普法宣传方式,扩展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3、开展青少年假期实践法治教育系列活动。各派出所轮流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青 少年假期实践法治教育宣讲活动,培养了青少年法治意识,提高了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小公民道德思想。 4、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区各中小学严格实行聘请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截至目前,法治副校长到学校上法治辅导课已达到36次,做到了人员、教材、教案落实到位。
三、活动效果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小组;学困生;学习状态
教师都喜欢好学生,但要切记不能让后进生成为爱的死角。后进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作为班主任不能放弃他们,而是应该坚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好的,要对他们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爱。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我非常关注学习小组中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下面笔者来谈谈小学阶段“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转化“学困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
一、本班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46名学生,班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在自主学习课堂上,无论是同桌互动,还是小组合作交流,很多后进生总是很少发言,呆呆地听着别人讨论,经提问发现他们什么也没学会。
我认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聪明但自律能力差
有的学生自制能力差,缺乏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懒惰贪玩,上课不注意听讲,放学不完成作业。
2.中途插班,基础不扎实
有些学困生基础不好,接受知识慢,以前的知识没消化,不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对所学知识接受不了,不知如何下手。
3.注意力分散的,学习能力薄弱的
有些学困生探究时思想总是开小差,自己不发言也不听别人怎么说,很多问题老师讲解数遍仍然记不住。不爱主动动脑思考问题,学习上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导致学习上也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家庭作业总是完成得很糟糕,遇到困难就放弃。
4.父母监管不利
在家庭方面,家长对子女溺爱,有的学生家庭作业完不成或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有的学生对电脑很痴迷,放学回到家就开始玩电脑游戏,父母却没有及时教育和制止。
三、在小组学习中采取的方法
教师除了自己直接教育外,还要培养学生骨干,使学困生成为优秀学生的帮助对象,并经常了解情况,安排内容,指导方法,及时总结表扬。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学困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内学生结对子
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我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把“学困生”平均安排在各个小组中。我安排学生6个人一组,一号是小组长,是小组中学习最好、能力最强的学生,六号是小组中学习最差的,让1号和6号结成帮扶对子,二号是副组长,让他帮助5号,3号和4号坐在一起,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这个小组中,正、副组长一起负责组内的纪律、学习和卫生。
2.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展示自己
我给小组长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耐心地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我给学困生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每次小组交流、讨论时必须发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小组讨论时只有优生发言的局面。
3.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我悄悄告诉组长:小组展示时,多安排学困生代表小组展示。小组讨论时,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先发言,来树立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难点的问题安排他们后发言,让他们先听一听别人怎么说,再发言,不管他们说的对还是错都不能嘲笑他们,要多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4.课堂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
我会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鼓励他们要思考要发言。
5.给后进生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我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篇8
一、强化学困生的自我控制力
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多是由于自我控制力较差造成的。有很多学困生不是不想学好,但就是做事“三分钟热血”,虎头蛇尾,如果让他们玩,基本都能玩出花样来。他们之所以不能集中精神,主要是不能控制自己,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这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往往同习惯养成、课堂兴趣等诸多因素有关。针对这类学生特点,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强化其主动性,增强其自制力。其次,教师把好教材的难易关,让他们及时跟上教学进度和整体学生前进的步伐,并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于学习。
2.促进学困生的学习精神,增强其学好知识的信心。学困生大部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情绪变化大,缺乏恒心,害怕困难,不敢面对挫折。针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把战胜困难、钻研问题当做一大乐事,让他们在相对合适的训练中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循序渐进,合理上升,产生向上攀登的信心。通过教师不断引导、鼓励,不断战胜学习上的困难,逐渐提高学科成绩,勇攀高峰。
3.教会学困生听课,培养其学习品质。学困生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注意力不稳定,常常溜号自娱自乐或者被某些与课上无关的事所吸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困生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堂目的清晰,这样课堂注意力才能集中。
(2)注重加强新课激趣导入,并组织协调好上课各环节。坚持降低难度、多方反馈、勤于指导、适当鼓励的原则。
(3)教师教学要思路清晰,学生有困难教师要进行适当指导,逐渐培养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4)力争教学直观性,增强课堂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
(5)灵活改变教学方式,多开展有益活动,实行相得益彰的动静搭配。
二、努力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困生无论是在心理上、身体上的成长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宽松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促进学困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和家长要齐心协力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班集体中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学困生的分组、帮扶都要有规划,使其受到优秀学生的正面影响。家庭要有正效应,教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一,使学困生教育产生合力,紧张有序,不会反复。还要为学困生搭建平台,培养信心,使其有同正常生竞争并超越的机会。
三、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学困生智力的不足,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改善学困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努力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会学困生阅读教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困生学会听课,发表见解。
3.帮助学困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4.引导学困生学会作知识总结。
5.引导学困生自我检查,及时矫正错误,查漏补缺。
6.帮助学困生改变盲目的学习状态,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
7.引导学困生主动帮助别人,建立自信,强化知识。
四、注意严慈相济,热情关爱,严格要求
篇9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表现;成因;建议
数学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数学的能力较弱,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较为欠缺,数学成绩相对落后,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一群学生。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应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论是从贯彻课程改革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数学学困生的各方面情况,选择了高一年级共100名比较典型的数学学困生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的对象,分布均匀,男女比例相近。从问卷的设计上,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调查:(1)学习兴趣;(2)学习习惯;(3)课余学习情况;(4)学习及考试心理;(5)老师及师生关系;(6)班级学风及人际关系;(7)家庭环境。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自己平时对一些数学学困生的了解、观察,发现多数数学学困生都有一些相近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数学学困生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提出的要求,能拖则拖,能混就混,课余时间从不会主动去做与数学有关的练习或看相关的书籍。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困生普遍把数学看成是一门令人讨厌的学科,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能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困生不善于或者根本不愿意去思考和总结,只关注一些问题的结论,把数学的学习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记忆,对解题的规范格式和书写要求也不认真对待。
4.缺乏自信心。数学学困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不愿与别人讨论与数学有关的东西,也不愿意与数学老师进行交流。
5.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数学学困生很多都是遇到困难就躲,而不想办法去克服。学习数学的毅力和耐力都比较差,习惯于走马观花似地学习。
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成了数学学困生呢?科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要远远小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我们重点分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学困生都是因为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存在不认真、不努力的情况,导致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乏。
2.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总结归纳,往往只停留在单纯模仿的程度,学习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
3.缺乏自信心。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遭受过多次挫折,使得他们很害怕学习数学,认为自己一定学不好,甚至对学习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4.考试技巧与考试心理不佳。有部分学生平常在考试时,经常因为紧张、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发挥大失水准。
5.教师方面。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完全照顾那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留下很多问题不懂,而课后又没有及时问老师。
6.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班级(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我们应如何去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呢?结合前面总结的原因,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1.课堂上,教师分层教学的设计要更加细致,要多关注学困生,了解他们听课的情况。可以由学困生来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加以表扬和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
2.课后教师要多与学困生沟通,辅导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老师在思想和生活上也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各个小组既有优等生,也有中等生,也有学困生。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优等生会更加主动地帮扶学困生,而学困生也会增强学习的动力。
5.学生要调整好心态,克服懒散和自卑的心理,在学习上更加认真和主动。重新定位,承认暂时的落后,不要总与别人比,要与现在的自己比,认识到能够比现在有提高就是成功,而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犹豫、回避甚至放弃。
6.学生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包括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巩固。学习中一定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每天的任务及时完成,如果难度大,完成不了,可以降低要求,减少习题,但不能有反正都做不完,就都不做了的想法。
7.学生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注重细节,强化规范的格式,仔细审题,要养成课后、题后及时反思总结的好习惯。
8.考试心理的调节及考试技巧的提高。要多关注自己平时的学习过程,把每天的学习任务落实好,不要总是去想考试的结果会怎样,考试时,只要按照平时的做法去做就行了。遇到难题,要学会放弃,把心态放平和了,才能发挥出比较高的水平。在平时要注意限时训练,分配好各题的答题时间以及难易题的答题顺序。
9.家长的配合。学困生的转化,学生是主体,老师是重要的辅助力量,但家长的重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篇10
【关键词】学困生 关爱 合作学习 主动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策略。两年来我县教育系统在大力推广"生本教育",我校师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之中,共同构建"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为宗旨的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初步实现了由传承式教学向创新式教学的转变,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
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过于注重小组活动的结果,忽略了小组活动的过程,尤其是学困生的主动参与;学困生存在自卑心理,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优生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学困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结果造成小组内两极分化严重。如何让学困生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呢?面对问题,我们认真分析,大胆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子,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探索体会: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划分学习小组,为小组合作和竞争奠定基础。前后四人一组,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至二个学困生,让品学兼优的两位学生来担任组长、副组长,成绩在中等以上。活动中组长和副组长每人关照一个学困生,组长关照较差的那个,这样班内的学优生人人都有帮扶对象。这种方式,无论是学优生或是学困生都有收获,都会得到发展,这不正是我们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吗?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如一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小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样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还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这次讨论的报告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记录员,这样,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锻炼能力。
2.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重点关注学困生
教师首先要放下权威思想,了解学困生的个性,认识他们的价值。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困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使其能扬起自信的风帆,从而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其次要对学困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被他人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个基本需求,学困生自尊心强,尤其需要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尊重他们,他们自然会对教师有好感,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很照顾、没有放弃他们,那就会大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课堂上不能只关注小组活动的结果,要注重小组活动的过程,尤其是学困生能否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中,教师应该以学困生为重点,及时给予指导。如: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可以轻轻地走到学困生面前,悄悄地询问:"怎么样,想好了吗?"如果这个学困生还未理清思路,可悄悄地给予指导。注重引导学困生进行知识建构,逐步呈现"建构-内化-建构"的学习特点。
3.转化学优生的学习理念,乐于帮助学困生
教师要对学优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主动帮助学困生,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课堂上把帮助学困生作为合作学习的一个目标,并实施组间竞争策略,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在全班交流时,让学困生代表他们小组汇报,并以此作为小组的成绩,把学困生的进步直接与小组的成绩挂钩,使得小组的其他成员能更多地关心和帮助他们。通过小组活动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使得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更为密切和谐;同时也为学困生的学习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给予学困生一种从未有过的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进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4.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力争实现自我提升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为鼓励困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合作技巧,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4.1 让学困生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学困生在这发面尤为重要。鼓励他们肯听、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此,我逐步要求学困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4.2 锻炼学困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会表达。学困生由于发言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行为表达能力,当他们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可引导他们借助手势、动作、图画等完成其中的表达过程;活动中人人动手;课堂讨论时,通过小组间的评比方式,看哪个小组做的正确,哪个小组的效率高,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在全班交流时,学困生优先选题、优先发言、优先提问、优先评价,逐步培养学困生的交际、归纳、总结等能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给予学困生重点关注,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活动中人人动手,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优秀生的指导,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坚持学困生优先,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通过小组评比,体现学困生的价值等。我们深深地感到如果能实施好这些方面,就能充分调动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并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 上一篇:班主任实习具体工作计划
- 下一篇:企业宣传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