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实验项目;开发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以及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每一个实验项目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正确地处理实验数据,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和态度,最终逐步养成科学实验的习惯。由于无机化学实验程是基础实践课程,而且涉及的内容多、面广,但是难度不高、深度不够,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总觉得无机化学实验课就是些瓶瓶罐罐的,稍微一捣鼓就可以了。加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大部分的实验项目从结果上来说并不能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结论。然而正是这些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才能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高难度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1]。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从每年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师的教学评价可知,学生对所开设的实验项目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兴趣也较高,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别实验项目的现象不够明显,内容有些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因此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作出必要调整和优化,甚至是开发新的实验教学项目,从而改善实验效果,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

1目前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

目前多数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都设置在大一年级,总学时多在48136之间,学分为24学分,时间分布为大一整个学年,且分上、下学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材多达146本,包括中文和英文,其中一半以上是由各类高校出版社出版,其余的分别由化工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在众多教材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制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应用最为广泛。这主要是由于这本教材不但出版的时间最早,其实验教学项目的设置也最合理。不管多完美的教材并不能适应所有的高校,这是因为每个学校的教学情况不同,所拥有的实验室的资源也差别很大。因此每个学校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项目的安排[2]。每一本无机化学实验教材虽然差异很大,但是几乎都无不包括五大部分内容: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实验、基本原理实验、元素性质实验、综合无机制备实验等。这些实验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大类型:验证类型实验、综合类实型验、研究类型实验。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实验和元素性质实验多为验证类型的实验,而基本原理实验和综合无机制备实验多为综合类实型验或者研究类型实验,且这些实验的过程比较复杂,又要结合之前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元素性质等的内容。对于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实验和元素性质实验这些验证性质的实验项目可以安排在教学过程的前期,这类的实验项目主要是验证基础知识或者熟悉基本操作,开发这类新的实验项目意义不大,并且这类实验项目无法把新的实验教学手段、方法加入进去。基本原理实验和综合无机制备实验往往综合性较强,还可以把一些新技术、新仪器加入到实验项目中,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眼界,因此这类实验项目的可开发性很强,学生也很容易感兴趣。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实验和元素性质实验不具开发性不代表可以不开设,这些实验项目是专业基础,必须开设。学生只有打好了专业基础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具有难度的、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无机化学实验虽然是专业基础课程,但是随着化学专业的迅速发展,目前高校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习前沿知识,不断删减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尤其是地方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这门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也不例外。我校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八十学时,与广东其他地方性高校项目还是较少的,更不能与211的重本院校相比。虽然有课程学时的限制,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教师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东西。实验室可以把实验项目分为必开和选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实验和元素性质实验这些实验项目作为必开,为学生夯实基础;而基本原理实验和综合无机制备实验作为选开实验项目,并且多开发一些这类实验,每年可以轮流开设,对不开设在课程内的选开实验项目,可以在课外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让一些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实验,以满足学生不断学习的需要。因此目前无机化学实验的现状课程学时限制、学生需求增加要求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发

由于要开发的实验项目是用于教学,因此首先要了解目前实验室的条件包括实验室的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硬性条件主要是实验室目前拥有的固定资产、基础设施、低值易耗等[3]。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有几间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一般要包括大的实验课室、实验准备室、天平室、仪器存放室等;而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一些基本仪器,如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仪、恒温水浴、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离心机、循环水泵、电热、冰箱炉等;低值易耗主要是目前实验室常存的试剂、易耗品、小型玻璃仪器、办公设备等。而软性条件主要是指自身所开设的实验项目概况、教材、任课教师等的情况。教学实验项目概况主要是指目前无机化学实验室所有开设的实验项目,无论必开、选开、开放实验等。

2.1教学实验项目开发的内容选择

掌握了实验室目前的条件以后,要开发新的实验教学项目进入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如何选择要开发的实验教学项目的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几点:(1)内容设置要侧重于方法和理念的创新。这里所说的方法和理念的创新,不仅仅指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应用。也可以是对一些经典的、强调知识点、缺乏探索性的实验项目,在不增加设备投资和不改变实验性质的条件下,通过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来实现改变实验项目。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实验项目能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要求,尽可能贴近实际[4-5]。(2)要考虑难易程度适中。由于要开发的实验项目是用于教学的在难度上不能太难,否则会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做不出来,这样效果反而不好。(3)考虑目前实验室的条件和课程的课时安排。在我校一天安排十节课程,上午、下午各四节,晚上两节。由于实验课程一般都大于三课时,通常实验课程的排课都安排一整个上午或者下午,有必要时安排下午和晚上一起。因此要开发的实验项目一般不能耗时超过一天,否则课程教学时的学时安排不过来。(4)注重实验过程和绿色化。实验教学项目与科学研究实验不同,它不需要十分的精准,但是大部分人都能实验成功,因此在实验教学项目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实验的过程。另外,考虑到实验的环保,要设计好实验的绿色化。如通过有害试剂的替换、试剂用量的微型化、推行链式实验系统、发展封闭性实验和重视三废的回收等加以实现[6-7]。开发的实验教学项目不一定是发明创造,重要的是要适合本校、本实验中心、本课程的教学。根据我中心的目前可以从科学研究的实验中选取一些较典型的素材,降低实验难度。另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小型仪器,如光谱类的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子荧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仪、超声机、微波发射仪等。

2.2教学实验项目的成型

选定好实验项目的内容以后要把实验过程整合起来,理顺实验流程,从而形成完整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成型以后先有实验教师试做,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实验教师通过试做实验和教学经验把实验中学生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关键点也要列出[8-9]。另外,对成型的实验项目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首先是实验安全规范化。由于实验的操作者为大一的新生,基本的知识还不全面和基本的技能还不熟练,在这里要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考虑到位。其次实验项目中的专业术语的使用要规范。由于开发出的实验项目的使用者为大一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对一些专业知识还不能记住和熟练使用,在这里规范用语,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最后是实验中用品的用量准确化。由于大一年级学生对一些模棱两可的用语理解不到位,往往会进行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例如取10.0mL溶液与取10mL溶液,这里的操作是不同的,前者准确度高要用吸量管来取,而后者较粗略用10mL或者25mL量桶即可。

2.3教学实验项目的评估

实验教学项目开发完成以后还要在列入实验教学大纲之前对实验教学项目进行评估。评估人员主要是由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组成,因为这些人员对实验室的情况非常熟悉,能够全面、客观的对开发的实验项目进行评估。对实验教学项目的评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实验项目的安全性。实验教学项目通常是较多人一起进行的也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要考虑实验项目的安全性,这是最重要的也是首先要考虑的。评估人员要对实验项目中可能产生的、对学生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都一一列出,以防在以后的实验中发生安全事故。其次是实验项目实行的可行性。评估人员都是长期从事实验室工作的老师因此他们对实验项目能否进行大规模的班级教学可以提出客观的评价。最后是实验项目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评估。能用于实验教学的项目不但要在实验内容上规范、典型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10]。

2.4教学实验项目的完善

通过教师的试做和一系列的规范、评估以后,实验项目的内容基本成型。此时实验项目可以作为开放实验给少部分学生试做,但是实验做完要求学生提出实验项目的不足、改进意见等。在这里试做的学生最好选择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这样才能对实验项目的各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实验项目经过作为开放实验的阶段以后,内容上基本完善,就可以列入实验教学大纲中。虽然可以列入实验教学大纲但是首先是作为选开实验经过几年的开设,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设定为必开实验。

3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发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新开发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项目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总之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要基于自己本身的人力和物力情况,不能一味的追求新,这是由于用于实验教学的项目是要多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都得以锻炼。开发新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项目是使老牌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也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周贤亚,聂丽.无机化学实验项目改进创新-以“碳酸钠的制备”为例[J].化学教育,2014,35(14):37-38.

[2]马云梅.关于化学课程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校本教材的开发[J].陕西教育(高教),2012(10):64-75.

[3]陈新丽,林碧霞,刘聪,等.高校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初探[J].广东化工,2013,2(40):137-138.

[4]徐宁,牟建明,王玫,等.化工专业精品实验项目内涵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5-26.

[5]王峰,黄薇,朱洪龙,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15,38(3):94-97.

[6]王高花.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s2):49-50.

[7]吴汉福,田玲,李志,等.基于科研项目开发的仪器分析综合性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75-177.

[8]胡锴,刘欲文,陶海燕,等.开设无机化学研究性实验的实践和总结[J].大学化学,2014,29(5):10-14.

[9]海华,赵玉清,李光浩,等.无机与分析化学精品实验项目的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4(1):89-91.

篇2

关键词:化学实验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培养学生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标志和根本任务。化学将成为未来世纪的中心学科,化学教育中更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1]。所以,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探索一条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学生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装置及药品,按有关实验操作,规范有序地独立完成。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能力,能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保证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全面实现。

2 切实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在于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能力的提高,始于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必须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高中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需经历从理论到模仿操作,最后到熟练操作三个阶段,因此,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中,务必做到“三要”。

2.1演示要规范,具有示范性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的时,学生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学生的实验操作又是结合理论知识从模仿教师操作开始,由于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对于教师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实验操作往往一看就会,且难以纠正。因此,要使学生对教师的操作领悟透彻,模仿准确,教师一定要首先加强自身的实验操作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示范操作能力,做到既规范有序,又熟练准确,给学生以美的感受[2]。教师必须在课前作一次自练,切实掌握好演示实验的要领,便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改进,使每个实验都万无一失。即使是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做过的实验,再次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演示操作时,也必须提前自己再做一遍,以防仪器、药品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影响实验的规范性、连贯性,不能达到预期的的效果。在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演示“黑面包”实验前,无论做过多少遍,都必须先到实验室试做几遍,将所需蔗糖量,滴水量,浓硫酸的量把握好,还要把搅拌的力度、程度均调整好,确保“黑面包”在正确的操作下出现应有的现象,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该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提高独立实验的能力。

2.2练习要循序渐进

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由于练习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因此,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练习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实验操作的最初阶段:以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教学内容,采用教师先讲操作要求并示范;再将操作分解成几个简单、局部的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训练。例如:人教版第一册化学课本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中,要求在使用容量瓶之前检查是否漏水。由于该基本操作步骤比较多,要求比较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演示时,将该操作分为几个简单、局部的操作:(1)向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2)用食指摁住瓶塞;(3)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4)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5)如不漏水,将瓶正立;(6)将瓶塞旋转180º后,塞紧;(7)重复(2)――(5)的操作。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以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按照教材设计好的实验程序,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以熟练操作技能。

2.3练习要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技能的形成靠练习,但练习的效果与练习的次数、时间并不成线性关系,一般来说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集中好,这不仅在时间上较为“经济”,而且可以提高每次练习的效果,在技能的保持上也较好[3]。因而,要有意识地把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散于有关的学生实验中进行多次反复的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例如在高三实验复习中,实验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一轮复习中,就要将各个章节中涉及到的实验分析清楚,积累知识,将其中的由实验目的引出的反应装置、性质验证等各项操作细化、吸收,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将题中问题解答出来。

3 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

要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能力,一条基本的经验是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3.1增加实验的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鼓励学生在科技活动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到实验室做一些实验。对于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做得不好的实验;一是在课堂上未观察清楚,需重新“验证”的演示实验;作了改进的实验;学生自己设计(经过教师审核)的实验,应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另外,可通过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操作技实验能力在有趣的、富有探索性的课外活动中、在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中得到提高。例如:学生在进行读数中的仰视、俯视误差分析时,就可以自己到实验室做一做,既提高了操作能力,又可加强学习中的薄弱部分。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适量增加实验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做补充实验。实验的内容可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薄弱环节和知识教学的需要编拟。

3.2简单实验改为随堂实验

将教材中有些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如药品的取用与称量、常见气体的制备、溶液配制、中和滴定、物质检验、性质实验等改为随堂实验,或由学生上讲台操作。这样既比单纯由教师唱“独角戏”生动活泼、印象深刻;又可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4]。

3.3让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讲课时,有意识的把某些实验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在一旁检查学生操作情况,纠正错误,结束时及时总结。起初让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显然这些学生沉着老练,操作熟练。后来在这些同学的启发带动下,多数同学都敢于上台做实验,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6]。在我的教学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并操作演示实验。这样的实验举不胜举:焰色反应,Na2CO3和NaHCO3与酸的反应,SO2漂白品红,等等。在一些典型的通过实验来学习的课程中,如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等,可将班级中的同学分为若干组,在课堂中由学生亲手实验,分组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学习课堂内容,充分锻炼学生的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常磊.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5.

[2]龚维新. 中学化学实验大全[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6.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化学;创新实验

随着现代教学发展的不断改革创新,以教师个人演示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所以,以启发性、探索性为主的个体微型实验应运而生,它在尊重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帮助学生获得能用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一、通过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新教材在实验内容的呈现形式上还安排了大量的“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家庭小实验”作为学生课外实验的一种形式,可以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及实验方法.这类实验的趣味性比较强,内容与实际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教科书中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实验,目的是鼓励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实验.例如,在学习完软水和硬水的知识后,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把用久的旧毛巾变软;学习完乳化和溶解之后,可以在家里用清洁灵去体会它的乳化功能;学完盐与酸的性质后,还可以在家里体会用苏打和小苏打与醋反应,去体会它们与酸的反应速率快慢,等等.这类家庭实验习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实验的步骤、用品、操作方法等,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由于家庭小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家庭小实验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搞好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中学化学课程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化W实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体会化学实验的价值.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材料与实验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效率,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做“渗析”这一实验,“半透膜”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学生会想到鸡蛋内膜、鱼鳔等,那么不妨拿来逐个试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实验这一独特优势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要改进实验,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化学实验,如用墨水瓶可改装成酒精灯,喝水的无色玻璃杯可代替烧杯,矿泉水瓶的上部分可做成漏斗,用输液气管代替导管,用一次性注射器做量筒,用眼药水瓶做滴管,包装药片的塑料凹槽作点滴板等.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不仅知识性强,趣味性也强,对于学生在学习化学技能及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有着突出的效果,微型化学实验的仪器因其设计灵巧!制作精巧!安全易用的特点而使学生爱不释手,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微型实验既安全又节约,教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以可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化学概念,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微型化学实验无污染,现象明显并且成功率高,使学生解除了心理障碍,敢于做实验,喜欢做实验,改变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袖手旁观$的被动角色,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三、微型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仪器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些微型实验仪器例如六孔井穴板和九孔井穴板都是聚苯乙烯或有机玻璃制造,不能直接加热,加热能使它融化。化学活性不是十分钝化,当遇到能与聚苯乙烯反应的物质则不能用。而且这些材料制成的井穴板使用时间太短就容易造成透明度变低而使使用效果下降。

(二)现有微型实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 化学实验教学 环保教育

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中,有八个同化学与工业污染直接相关。因此,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化学工作者要把化学教学同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结合,使自己成为环境保护的教育者、倡导者以及实践者。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一、化学实验教学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1.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与危害

(1)废气污染及其危害。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如氯气、苯及其衍生物及二氧化硫等,很多都通过通风口排放到了室外,导致了烟雾污染现象的出现,最为明显的后果是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二氧化硫会与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硫酸等,遇到降雨会对建筑物及石灰石雕像造成严重破坏,硫酸等在进入河流后,会直接对河流生物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到人类。但是如果化学实验室没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就会导致室内有毒气体的堆积,直接影响室内进行化学实验的师生,有毒气体会刺激眼睛与黏膜,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头痛以及呼吸系统的病变。

(2)废液污染及其危害。化学废液分成无机废液与有机废液两种。如果任由废液不经区分处理,丢弃到废液缸里,只经过最为方便的酸碱中和处理、化和分解处理以及氧化还原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会造成对下水道的腐蚀,情况严重时甚至会污染河流与地下水源,危害水中的生物,如果人畜长时间饮用污染水源,会中毒致病。还有人不对化学废液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2.操作不规范引起环境污染与危害

(1)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很多学生欠缺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此外,部分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随意碰触化学物品,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

(2)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规范称取药品,没有预先估计药品的使用量,发现药品多余后也没有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处理而是随意丢弃。这样不但浪费了药品资源,还造成了污染,甚至还导致了安全隐患的产生。

(3)部分学生做事不细致,常常人为地损坏玻璃器皿,事后又没有进行及时清理,导致了污染的发生。此外,部分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后把废弃物随意丢放或倒入下水道,造成了对下水管的腐蚀和河流的污染。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有效实施

1.环境保护从教师做起

在提升学生个人环保意识的过程中,教师的环保知识、环保技能与环保意识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养成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还要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与个人能力,使学生具备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与环保意识。再者,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自觉进行环保教育的研究,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结合教材与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定期开展化学专题讲座,不断渗透环保教育

在“植树节”及“戒烟日”等环保日到来时,进行环保教育专题的讲座,如“吸烟,危害的不仅仅是你的身体”“还地球一片洁净”“蓝天,我爱你”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黑板报、橱窗展览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拓宽,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同植物之间的一些基本知识,深刻感受环境污染对于生物所造成的危害,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当前白色污染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并学会正确使用塑料袋势在必行。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塑料袋的不同用途,真正明白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环保教育是发展的要求,是化学教师肩负的重大责任。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环保教育,是一项历史性课题,是化学工作者终身的追求。通过职业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保护环境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文育.化学实验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

篇5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71-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探究性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因为它不但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成功的化学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从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

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为确保新课程的实施,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是把学生的头脑当作知识的容器,把学生的品格发展当作待雕的塑像,认为只要能培养出考高分的学生就是教育的成功。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化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和归宿。为此,教师要与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仅仅传递知识,而是作为一位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在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教师要全方位的参与新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作为新课程条件下新课堂的建设者和设计者,教师在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增删,突出核心知识,优化教学内容,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片段都充溢着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获得有效的有生命力的知识,使学生个性得到尊重和张扬,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实现教师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的转变”,由“静态的教科书教学”向“动态的知识教学”的转变。

二、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NaOH溶于水要放热的实验,学生需用手触摸才能感知到,这给学生观察现象带来了很大的局限。笔者在化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它进行了改进,演示时先将试管里的水煮沸,然后移离火焰,水立即停止沸腾,迅速加入两小块NaOH固体,水又沸腾了。一个小小的改进,不仅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且让他意识到了创新是多么的奇妙和必要,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维阶梯要合理,学生经过努力、讨论能够回答出,不要设计得太难,跨度太大,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解决新问题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喜好,将喜好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同时教学目标是高层次的。探索性实验的设置,使学生通过设计、讨论、实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室环境保护知识。由于微型实验既安全又节约,老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随堂实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活动实验等都得以开展。在进行实验前,老师除了介绍常规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外,重点介绍以多孔井穴板、井穴塞、多用滴管为核心的微型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在开展课堂探究实验时,尤其要注意安全问题,同时解决普通教学的供水、洗涤、废液回收等事项,还要注意教室的通风。

三、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搞好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中学化学课程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化学实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体会化学实验的价值。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材料与实验方法。从而加深对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效率,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例如,在“渗析”这一实验前,“半透膜”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学生会想到鸡蛋内膜、鱼鳔等,那么不妨拿来逐个试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实验这一独特优势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要改进实验,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化学实验,如用墨水瓶可改装成酒精灯,喝水的无色玻璃杯可代替烧杯,矿泉水瓶的上部分可做成漏斗,用输液气管代替导管,用一次性注射器做量筒,用眼药水瓶做滴管,包装药片的塑料凹槽作点滴板等。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面对新课改,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反思、总结出一条更好的途径贯彻落实好新课改,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翟远杰.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究[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06.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操作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07

化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主要表现为,很多化学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也因为如此,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化学实验,学生不仅能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

一、创新化学实验方法

把干巴巴的化学理论知识融入到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中,不仅能够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因此,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不长,对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方法等还没有很好的掌握。如果此时教师一味地以书本为教材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化学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理论知识开展实验教学。

开展实验教学,应该以教材上的实验为侧重点,因为课本中的实验和所学习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既可以通过实验来得出化学结论,又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化学结论,这对于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很有作用。此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辅导书籍中的实验,这些实验一是作为对课本上实验的强化,二是作为课本上实验的延伸。学生通过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拓展所学,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高。当然,如果学生有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实验,这既是对学习的检验,又是对学生更全面能力的培养。

当然,要达到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基本的、简单的化学实验,为以后的更深入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初中化学教师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这不是要教师固守课本,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教。要知道,教材是人设计的,这就决定了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的实验也是如此,并不是都设计得很完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方法,弥补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使实验的设计更趋于合理,更加充分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二、进行演示性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而化学实验中,有的现象一闪而过,如果没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很难发现,那我们的实验目的也就无从说起了。因此,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也要观察教师准备的实验器械、材料,观察教师的实验步骤,器械的用法、材料的用量,以及实验结束后收拾化合物的生成、器械材料的拆卸存放等。其实,化学实验是一项要求极高的工作,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出现偏差,得出的结论也许会“谬以千里”。因此,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细致观察,更要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实验演示时,做到有条不紊、细致入微,以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去深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判断。

此外,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相对于只讲理论来说教学效果更好,也比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更节省时间,有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以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事故,保障学生的安全。

除了教师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演示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如实验教学视频等。借助视频可以把瞬间即逝的化学现象用慢动作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化学关系等。在视频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停下来向学生提问、讲解,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加以解决等。

三、开展学生操作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只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还应适当开展学生操作式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结论,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在学生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尤其要强调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确保实验安全。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器材的安装是否正确,材料的准备是否齐全,物品的用量是否有把握,要允许学生尝试,允许学生失败,并教给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操作实验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严谨细致,在实验中既倡导自主观察、分析,又鼓励相互交流、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肃的治学态度,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篇7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实验基本素质 危险案例 解决方案

引言

基础化学实验是针对非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该课程分上下两个学期,共72个学时。内容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常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详细介绍了仪器的洗涤和干燥,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和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加热与冷却,分析天平、pH计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基本操作技术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实验部分涉及操作练习和制备实验、化学常数的测定、性质与定性分析实验、物质的定量分析、林业化学基础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为将来在本专业的具体应用提供基础。但学生在参与上课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比如:(1)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吵闹喧哗,看手机,或者离开实验台找其他同学聊天。(2)做完的实验很快就会忘记,下次实验需要结合上次的实验内容时,一片茫然。(3)实验安全意识不强。这些问题教师在每学期开课前都有强调但收效甚微。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本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指定了方案加以运用,并在教学实践反馈的基础上再次加以修正,最终获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加强实验基本素质考核

基础化学实验一般以班级形式开展,每班35人左右。跟课堂授课不一样,教师在讲解完实验原理、内容及注意事项后,整个实验过程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和纠正操作错误。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说话,很多人在一起说话就造成了喧哗。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互相间说话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对实验的预习不充分或者根本没有预习,因而对老师刚刚讲解的过程没有理解,或者是虽然预习了,但还是有些问题没明白或者需要跟同学确认一下。另一种情况容易发生在加热时间或者反应时间较长或需要静置等待的情况下。学生感觉长时间都只是观察就很无聊就会互相讨论或者看手机上网。

在找出原因之后,我们分别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学生的平时成绩入手,明确告诉学生,其在实验过程中的基本素质计入平时成绩,占10%的比例。共包含三部分。一是实验前要预习,对实验的基本原理有大概认识,教师在讲解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原理进行提问并计入成绩。二是实验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老师,但不能互相讨论。有大声喧哗者将扣掉平时成绩。三是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例如是否获得了较高产率,并给定相应分数。

通过以上三种考核方式,学生在试验过程中的基本素质明显提升。不但避免了喧哗,而且学生对正在做的实验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甚至开始思考实验的意义和在专业上的应用方式。对老师提问的问题也更多了,看着学生将之前吵闹的时间用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教师心里更欣慰。

2.应用案例讲解加强印象

学生对于做过的实验缺乏深刻印象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课题组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原因在于多数学生都是一直在被动接受,而缺乏对所接受知识的具体应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当知识被用于实践的时候,印象会更深刻。但学生在真正实践的时候就是踏上社会作出贡献的时候了,那时候再学就太晚了。为了减少这之间的矛盾,我们提出一种应对方案:对于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查阅资料,找出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具体应用。在上课讲解时,教师在讲解完实验原理和内容后,再花5分钟左右时间,挑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应用实例加以讲解。通过应用发现,每次在讲解实例的时候,学生都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再联系他们在预习时所了解的实例,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知不觉间就对本次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带着兴趣做实验,实验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3.危险案例加强安全意识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单薄是较普遍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在实验正在加热的过程中离开,有的学生会徒手取用浓硫酸,有的学生会将冰醋酸在敞开环境中操作。尽管课本对于一些特殊化学品的取用有相关规定,而且对于误操作也有相应措施。教师也会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但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由于拥挤和嘈杂,再加上学生做实验心切,往往会忘记。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老师提出了相应方案。在每次实验讲解时,专门针对所用到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药品和试剂的操作方式加以讲解,并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反复强调。对于学生在加热时离开等现象,坚决杜绝并提出严厉批评,并说明此种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尽管教师只是将课本中已经说明的问题加以强调和实施,但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作用却很显著。学生的实验基本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结语

篇8

化学学习始于初中三年级,这是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也是培养化学基本能力,掌握化学学习方法的关键阶段。初三的化学教学至关重要,是为高中阶段更加深入的学习化学机理奠定基础的时机,只有通过背诵、理解、练习、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动手创新能力,才能够实现目前化学教学的要求。在各个科目的学习中,创新都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旋律,是学生培养竞争力的有效保障,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仔细思考的目标之一。为了全面提高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老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2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问题

2.1 “填鸭式教学”学习效率低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与老师来说,初中化学学习是为了中考成绩,为了奠定良好的高中学习基础,因此在教学上,化学老师更加重视书本知识的讲解与背诵,如最基本的元素周期表,氧化反应现象以及反应方程式等知识,课堂讲解通常以书本内容以及例题为主,鲜有添加大纲之外的内容,而学生往往需要在课后进行背诵以及练习,才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化学课堂中,往往由教师充当主讲角色,按照大纲计划按部就班的教学,而学生只能?x择听课,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氛围下,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化学的乐趣与意义,难以对化学课堂产生认同感,从而降低了化学学习兴趣。

2.2 动手能力培养环节重视程度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以及创新为主的学科,许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学习,实验能够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可观察的现象,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础概念。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光是蓝青色的,与平时看见的红黄色火焰不同;将二氧化碳充入澄清透明的氢氧化钙溶液,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而继续通二氧化碳,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又会消失不见。这些都是初三学生在最初学习化学时难以理解的反应现象,大纲提出应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记忆。而许多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化学实验设施,从而忽视的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过程,不利于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化学思考方式。

2.3 化学教学资源不一致

我国是一个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许多地方中学的初中化学老师并非化学专业科班出身,老师自身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就不够,更不用说教育学生了。目前,我国许多初中化学老师都是大学专科或者师范非化学专业毕业工作的,只负责完成“讲解书本”的环节,并不能够解答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遇到的疑问,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化学能力。但是在省会城市及一线城市,许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在初中教化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除此之外,这些地区的学校拥有充足的教育资金,可以购置大量化学仪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

3 初中化学创新教学方案

3.1 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师主讲形式“填鸭式教学”难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随着网络课堂、多媒体课堂的兴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讲课质量有保障的名师教学视频共课外自学参考,通过网络资料,学生可以掌握许多课堂中学习不到的知识,扩展知识视野。除此之外,教学方式也可以逐渐从以老师为主体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将不同成绩层次学生分为不同化学学习小组,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激励学生自由讨论,自行解决学习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提高主动学习积极性[1]。

3.2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过程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教育部门及化学相关协会应该加强对于地方中学化学资金的投入,赞助学校购买更多的化学器具试剂,保证学生可以按照大纲要求,动手操作所有的基础实验。化学实验操作问题在考试中占据的分值也越来越高,相关的工具使用,实验安全须知等常识,仅仅通过背诵与记忆不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掌握知识,避免犯错。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2]。

3.3 提高化学教师知识素养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初中化学老师短缺,化学老师专业能力欠佳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定期推出化学教师培训课程,利用暑假以及平时的假期,邀请附近高校以及相关化学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前来传授知识以及教学技巧,要求该地区的所有化学老师参与到学习培训中来,并定期考核培训教育的效果,对化学教师进行测试评价,保证化学教师的知识素养符合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答题提倡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毕业后参与到各地的中学化学教学中来,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新鲜的血液,提高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3]。

篇9

作为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实践课程,无机化学实验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结合河套学院教学实践,从重视实验预习、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绿色化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以期适应当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办应用型品牌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1]。河套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积极进行转型发展,坚持“立足西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着力构建“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自治区西部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无机化学实验是河套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第一门实践性课程,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于无机化学理论课程。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接受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化学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后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学生将来从事化学化工实验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传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河套学院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作为实践课程及教学改革的一点探索。

一、重视实验教学前预习环节

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实验的预习、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是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预习是学生在实验开始前就对实验的基本内容、操作方法和步骤,以及涉及到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有一定的了解,并以实验预习报告的形式呈现,这样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有整体的认识,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因此,有效的实验预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2-3]。但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大部分学生把重点集中在实验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上,对实验的预习重视不够。在对学生的预习报告的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为完成任务而写,达不到预习的真正目的。为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验预习的重要性,改变以往每做一步实验都要看一下实验教科书的状况,实验老师在课前应做以下工作:(1)及时通知学生实验项目,留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并对实验内容进行简要的描述。(2)针对不同的实验类型,设定相应的实验预习报告书写要求。例如,对于验证性实验,需写出试剂的用量和滴加顺序,明确试剂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预测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将化学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制备性实验,将实验步骤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层次清晰,简明易懂。(3)将实验中的关键步骤或注意事项设置若干数量的思考题,帮助学生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根据学生书写的实验预习报告质量以百分制形式进行评分,及时记录并作为期末考查成绩指标之一,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预习报告的重视程度。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在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中,通常是实验老师详细介绍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讲解“照葫芦画瓢”。基本上只要学生认真听讲,根据老师的思路和要求进行实验,都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但是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更谈不上开拓创新了。为改变这一状态,我们采取了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勇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措施。(一)精简讲授环节,还学生思考和动手操作时间。由于学生在实验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并书写实验报告,因此讲授重点可以集中在预习报告中的预留思考题,以讨论式或问答式的形式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二)适当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老师由原来的“指挥者”变为辅导者,并且辅导人数以15人左右为宜。这样改革的好处体现在:首先,能够及时处理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其次,根据学生参与及操作规范情况打分,并及时记录,作为学生无机化学实验考查的参考成绩之一。以此可有效增加学生实验的紧张感,减少“浑水摸鱼”的学生,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实验,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再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错误,予以纠正。对于普遍性的错误可以立即提醒全班学生加以防避;最后,转变角色有利于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探讨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优化教学资源

在传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较少,浪费了大量网络资源。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体会无机化学实验的神奇与美妙。例如,在无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教学中均已采用了多媒体形式授课。形象直观的动画和图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嘴巴加黑板讲授的缺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一些污染较大、耗时较长、有毒有害的合成类实验制作成视频进行播放,以及播放网络实验视频,增加了在实验室现行条件下无法开展的实验。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同时也扩大了课程容量、丰富了学生知识储备,保证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实证支撑,完备理论知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渗透绿色化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近年来,绿色化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倡导环境教育开始,学者们日益认识到绿色教育应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他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近年来,关于绿色化教育重点集中在推广微型实验和使用绿色化学试剂两个方面,可以达到准确、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4-6]。例如无机化学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完全可以在点滴板上进行,化学试剂的取用量与对应的常规实验(试管中进行)相比可以减少90%以上。这也是河套学院无机化学实验室积极改进和探索的方向和目标。此外,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取用药品和试剂“贪多贪大”、轻易反复实验的问题。以小见大,从细节入手树立学生环保意识,节约能源,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上是根据河套学院无机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情况从实验预习、实验操作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教学中的辅助设备和融入绿色化概念四个方面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验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但是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要满足当今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地区发展的化学专业人才。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仍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刚,吴雪梅,焦宝娟等.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1).

[2]马占营,孙家娟,范广,等.浅议无机化学实验预习记录[J].实验室科学,2015,18(3).

[3]徐玲,王丽辉,王艳丽,等.高等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4]陈容,刘春.高校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探析[J].广东化工,2016,43(4):134.

[5]陈建平,黄月琴.浅谈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

篇10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化学 实验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Curriculum Innovation Program Research

LIN Yonglian

(Lechang No.2 Middle School, Lechang, Guangdong 512229)

Abstract Chemistry experiment cours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hemistry courses, it not only allows students to observe a more intuitive response in a variety of chemical reactions phenomenon can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timulate the inherent potential, so that cultiv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emistry, applied chemistry scientific literac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ain courses f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urse for chemistry experiments to explore some innova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innovation

1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创新问题的提出

化学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课程教与学的最主要的方式,因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研究基础的一门开放性学科,化学实验设计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化学物质的化学性理解。所以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化学课程的设计对着整个化学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化学实验课程的创新设置,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动手动脑设置化学实验的能力,最终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学生化学课程的成绩。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教学,采用课堂和实验相结合的综合渗透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课堂教学的渗透、创新和鼓励等机制,来诱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意识,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及时巩固。

2 实验创新教学实施过程

2.1 实验创新教学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实验,都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科学性原则,这是实验的灵魂。那么中学的化学实验同样也不例外,教师引导学生的一系列的认知和学习都必须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条件下。同时,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我们也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个化学实验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实验设计的原理。

(2)探究性原则。实验的目的就是一个探究和解惑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当然也少不了要遵循探究性原则。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将实验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例如,在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一个介绍NH3性的小实验,教材上主要是为了体现两个实验现象,一是NH3的喷泉实验,二是NH3遇浓盐酸冒白烟的实验。这时,看到这样的实验装置和探究的目标,其实很容易让我们对比HCl和NH3,如果教师这时想到如果能将前而学习过的HCl的性质联系起来,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之上再设计一个联合喷泉、冒烟的实验,一定就会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NH3及HCl性质的理解。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先收集两满瓶的HCl和NH3,将他们按照如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连接,在B瓶的滴管内事先先吸满水,开始实验时,关闭C水夹,先由滴管向烧瓶B内注入少量水,此时,由于B烧瓶内产生负压,造成A瓶内HCl气体进入B烧瓶,并形成大量白烟,然后立即打开C水夹,此时,见A瓶内产生红色喷泉,B瓶内产生蓝色喷泉,红、蓝色喷泉同时进行,现象颇为壮观。

(3)简明性原则。考虑到实验安全和成本的原因,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都是朝着更加简便的方向,这样从一方面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来讲可以更容易完成教学的目标。

2.2 创新仪器应用,提高实验效率

新课标下的化学课本上有很多介绍新化学物质的概念以及理论原理,为了学生们很好地掌握,课本中都是逐步将学生引入化学物质的具体性质。所以在学习有关的基本知识之前,课本首先会让学生们先看看即将要学的化学物质的实验反应,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运用到试验中,为高中的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开发一些简单的仪器装置,在化学教学中也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例如高中必修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操作是用试管作反应仪器,带导管的塞子塞住试管口,操作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乙醇,且若钠放入的量也必须较多,造成很大浪费,若放少了,则收集的氢气不纯甚至很少以致无法点燃,操作过程中也可能塞子气密性不好而漏气,导致实验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改用废旧的注射器作反应容器,先把钠表面的石蜡切去,然后放入干燥的注射器中,压缩注射器使空气排出,再吸取少量乙醇,把注射器倒立,马上可观察有气体产生,可立即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实验成功率100%,现象明显,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又如选修4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测定”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如下问题:

(1)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有哪些?产生气泡的快慢、固体质量的变化、温度的变化、颜色的变化、浑浊程度的不同。(用气球看多少气体,将气体通入装有水的U型管看液面变化高度,用指示剂判断反应的情况,等等)

(2)如何从定量的角度来表示化学反应快慢?

产生气泡的快慢:测定气体的体积或体系的压强、测定物质的质量变化、测定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测定体系的温度或测定反应的热量变化。

颜色的变化:测定物质或离子的浓度变化、测定溶液的导电能力的不同。

2.3 展示方案示例,启发学生思考

在中学化学教材上,基本上都是已经给出了实验的方案,这样一来其实对于学生来讲会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直接向他们灌输这样的一个实验方案,而不是循序渐进地引入这样的一个设计。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抛砖引玉逐渐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再提出这样的一个实验。

2.4 交流评价,实验反思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交流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要依据创新设计的教学目标来评价,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中创新色彩最浓的方面,独创性明显的地方,要充分肯定、鼓励、表扬。评价过程中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同时指出不足和改进方法,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他们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创新成为掌握知识的动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3 结语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实验气氛,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颖.高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几点设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