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

篇1

根据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优势,而逻辑思维才开始建立的时期,以及课堂实际情况,个人认为课堂实验教学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反应的现象要明显,最好有颜色,气味,放热吸热,有声音以及有沉淀生成,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手眼耳鼻感受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效果更直观形象。(2)反应的时间要快,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浪费时间。为了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1)认真研读教材,选择更加直观的演示实验,2)弄清楚教材所提供的课堂探究实验所要的实验仪器是否齐全,仪器是否方便使用,以及药品量的多少,酸的浓度大小,反应时间以及是否需要加热,以及预期的实验现象等方面进行思考。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在课前亲自做做实验,这样你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课前实验对于每一位新老师来说特别关键,因为很多像我一样的新老师刚走上讲台,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备课,需要准备什么,等走进课堂才发现,这个仪器不好用,实验现象出现了偏差却又不知道什么原因,无法给学生解释,不仅如此还浪费课堂教学宝贵的时间。为了实验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我通过自己的上课经验以及听其他老师的课,对如下实验经验进行了总结

1.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实验探究。

1.1 盐酸浓度与氧化铁氧化铜的质量

盐酸与水的浓度比为1:3,而氧化铁的量越少越好,最好取二至三粒,当酸的浓度合适时,氧化铁越少反应越快,现象越明显,药匙不方便取几粒,最好用一支长的吸管尖端取,既方便取又方便送入试管底部。而盐酸与氧化铜的反应不仅氧化铜量越少越好,而且盐酸的浓度不能太大,在1:3即可,反应生成的溶液为蓝色,如果酸浓度过高,反应会生成络合物使得溶液颜色为蓝绿色,这样会误导学生,如果给学生解释涉及高中知识,不解释学生又不知其所以然。此时教师可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少量蒸馏水,你会发现溶液颜色慢慢变为浅蓝色,此处可解释为酸浓度过高产生了影响。

1.2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通常情况下,如果不加热反应需要大约半个小时,这样既浪费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能让学生及时的获得感官上的收获。因此给液体加热三到五分钟,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这样学生对实验现象才更加深刻。

而硫酸与氧化铁的反应与盐酸相似,但是硫酸与氧化铜反应要慢一点,不过现象不会受到酸浓度的影响。

2.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最好选择颗粒较大且坚硬的氧化钙,保证它没有变质,我们通常取药品放在蒸发皿上,然后加入适量水,此时要过三到五分钟才会观察到实验现象。这是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加入水后没有明显现象,我以为实验失败,当我继续讲了五分钟的课后,学生惊呼起来了,大家都看到有大量白雾产生,紧接着我让学生亲自感受下蒸发皿的外部,发现它很烫,此时的白雾是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热,水分蒸发产生的。我又重复做几次该实验,发现都要几分钟的反应时间,对于像我一样没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出现像我一样的错误。

3.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探究镁条与氧气反应时质量增加时,如果用托盘天平很难反应出质量的变化,为了让学生真真实实的看到质量增加了,我们可以采用电子天平,同时采用投影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还可以让学生亲自上讲台观察质量的变化。白磷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同样也可以用电子天平演示更加直观,当然为了让学生学会使用托盘天平,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还应该用它来做一次。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教学领域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教学,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课堂效果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应该一直关注和不断摸索的一个话题,它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不给学生压力,又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知识。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上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不仅能够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还能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并在进行实验中发现问题。

二、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教师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教师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并且掌握着实验教学的节奏,而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决定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要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教师实验操作的可行性

在备课时,教师要亲自进行实验才能全面掌握整个化学实验课堂,实验的设计、实验工具的选择以及所要用到的辅助设备等都是教师要亲自选择,并且先进行实验测试,才能保证课堂上实验的顺利进行,为实验教学排除阻碍因素,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实验前进行导学

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对这堂实验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才能正常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化学实验进行时,有可能也会存在一些危险性,因此导学能够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并且能够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对要开展的实验给学生制定相对应的预习学案,并且标注重点和关键点,让学生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三、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案例

1.实验室制取氧气

装置:酒精灯、试管、导管、水槽、集气瓶、铁架台

这是最常见的三种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操作,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并且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

2.实验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装置:试管、导管、集气瓶

二氧化碳的制取,需要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特征。然后在实验中观察所出现的现象,之后进行总结、分析。

3.案例评析

利用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新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学之间也形成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精心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喜爱。实验中是我们呼吸所必需要有的氧气,但学生对氧气的熟知很少,通过实验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利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验,帮助学生对知识获得新的认识。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猜想,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知识。

4.总结

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大多数是参照课本知识,缺乏对实验的二次开发,明显还存在一些不足。注重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且从生活中提取化学元素,将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是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独立进行实验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帮助,这样才能促进自我的成长。化学实验教学能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化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还需要化学教师不断进行探索研究,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天海.浅谈初中化学如何有效进行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16(6).

[2]国洪斌.初中化学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 化工中间体,2015(11).

[3]孙冬梅.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心得体会[J].新课程,2016(1).

篇3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结合初中化学的基本价值。本文在研究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方法 思维

一、初中化学概述

从化学课程的结构来看,初中化学的全部内容都属于理论前教材,理论前教材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化学实验的基础地位。初中化学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整体性,即指该模型中的每一个单元在结构中是有机联系的,而不是独立的混合,它们有规律、有秩序地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第二是动态性,是指结构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发展,随着初中生知识的丰富、方法的完善、品质和能力的提高发展,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整体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变化的是具体内容。

第三是自调性,结构由于自身的规律而自行调节,并不借助于外在因素,所以结构是自调的、封闭的。结构内某一成分的改变必将引起结构内其他有关成分的变化。

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内容为主架,选择了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等七个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作为典型代表,采取如下培训措施:

⑴熟悉常用仪器和药品

要求学生对中学化学实验室中接触到的仪器能进行分类,了解它们各自的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对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常的药品能够进行分类,认识它们的性能,知道它们的作用和保存方法。

⑵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

要求学生能做好实验准备工作,掌握仪器的安装拆卸与洗涤方法,药品的取用与加热方法,实验操作技能,连贯程序与反手演示操作方法。

⑶学会对现象的观察

要求学生会观察所用仪器及装置,试剂的颜色和状态,物质发生的变化和现象,教师的示范动作,对观察所得到的感性材料能及时进行记录。

①观察的内容

初中化学观察是以化学实验观察为主,每一个实验观察的内容,要根据每一个实验的目的来确定,在观察反应物质时,不仅要看它的颜色、状态,还要观察它的硬度、溶解性、溶沸点和气味。在观察现象时,要看颜色、物态、气味变化等。力求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由此我们把初中化学观察内容总结为四大部分,包括物质性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基本涵盖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所应观察的各个方面。

②观察的方法

初中生对反映到自己意识里的观察现象感到兴趣或疑问时,他们的思维将会强烈地活动,人脑通过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形成化学事物的印象、表象之后,经过形象分析、综合,产生了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系统化和具体化等一系列新的、高级的、复杂的、主要是在人脑内进行的操作能力,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得以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初中生进行化学观察必定有思维能力的参与。在化学观察中这些有机地联系,合理地发展,就使得初中生的个体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思维得以发展。使得他们的观察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

③观察的思维品质

化学观察能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化学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或因果关系,在观察时不仅在注视而在搜寻着、比较着、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观察过程总是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观察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思维品质是思维强弱的反映,是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化学观察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个体智力特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批评性、敏捷性和独创性五个方面。这些品质是衡量初中化学观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初中化学观察能力的结构中,应包括反映化学观察能力的观察思维品质。

④观察的自我意识或监控

化学观察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观察活动的监控。其含义是在原有的化学观察经验的基础上,来确定新的化学观察目标,调节化学观察过程和策略。化学观察意识越高,目的越明确,化学观察活动越容易成功;无意识、无目的地观察,效果必定不好。

三、培养化学思维

科学思维能力是用辩证观点和逻辑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化学教育学家曾经说:“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这说明我国老一辈化学家是多么重视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思考,是对学生科学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从师范教育的超前性看,未来的初中化学教师现在的学生就有一个先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过程,这需要在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开放实验课中来完成。

例如,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二氧化碳(纯净)很容易使澄清石灰水浑浊而二氧化硫(纯净)却很难,我们在《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中查得碳酸钙和亚硫酸钙均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教科书上的解释是二氧化硫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的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溶解度很大的亚硫酸氢钙。这种解释是否合理?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的不溶碳酸钙继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钙溶解度也很大。对上述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就必须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比较(浓度),碳酸和亚硫酸的酸性比较以及碳酸钙和亚硫酸钙的溶解度比较中得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维过程。最后得到二氧化硫不易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结论。利用化学实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可分为两步:观察—对实验现象的感知,思维—对实验现象本质的认识。

科学思维的形成,是自觉地、深刻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只要我们在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开放实验的教学中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思想敏锐,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初中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谢飞.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 (09).

[2]葛璟璐,耿珺. 关注生活 体验化学——人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材浅析[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 (09).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教学 问题 对策

化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其研究成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为了加强化学人才的培养,初中化学历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化学未知领域的方法。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活中一些相关的化学常识,还能为将来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育观念陈旧且方法过时。教育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观念也不断地进行更新,但是教育观念往往受到一些原来的思想的影响,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现在还有一些学校和教师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只要考个好成绩就是把化学学好了。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教学时,教师往往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实验现象、结论等,严重偏离了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的深度把握不准。初中化学课程的内容都是非常基础的化学知识,在讲解时,由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的问题,对于初中化学知识应该讲解到什么深度把握不好,造成了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讲得太深,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 对实验教学没有足够重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但是,很多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还是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化学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实验室老师,甚至连最起码的演示实验所需要的试剂、仪器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的效果,很难实现化学教育的目的。

4 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初中化学由于是一门初三年级增加的新课程,课程内容有很多都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难免会提出很多问题。但是一些化学老师对于学生的问题不能作出正确的反应,更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问,帮助学生解答,极大地制约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策

1 加强学习,促进教师转变陈旧观念。陈旧过时的教育观念虽然转变起来有难度,但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促使老师和学校领导尽快摒弃落伍的,甚至是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以便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研讨会、新课程知识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促进老师通过自主学习、集体学习等多种渠道来接受新课程的理念,加深对全新教育观念的理解与认识,更好地指挥教学实践。

2 完善实验室人员和设备的配备。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学校应该从上到下给予重视,不仅需要建立专门的化学实验室,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实验室老师,为学生提供化学实验的条件,做好实验的准备,确保学生可以安全地完成初中化学教学规定的实验。最好还可以提供一些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的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

篇5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习效率;初中化学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学科,它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初中学生学习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产生原理,并懂得灵活运用这些化学知识,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实验教学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巩固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应用能力。

1.营造活跃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

教学研究表明,实验环境的活跃性直接关乎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尤其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初中生。传统的实验教学过多依赖于教材中有关实验步骤的重复性操作,很容易使学生对所接触的实验产生抵触感,致使化学实验教学环境显得非常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实际上,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化学实验均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与学生已形成的生活经验存在反差的化学实验现象,比如,借助氨水和氯水生成氯化铵的“滴水生烟”、西红柿导电来验证电解质导电实验、借助过氧化钠滴水引燃棉花团的“滴水着火”现象等等,这些趣味性化学实验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热情,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师需要充分借鉴这些兼有趣味性和“奇怪”特性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好奇心,为学生开展初中化学实验奠定良好的教学基调。

例如,在讲解“盐类水解”部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借助试验台上的各种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来开展如下实验:在分别盛有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以及醋酸钠溶液的烧瓶中或者试管中滴入石蕊溶液,并仔细观察滴加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通过该实验操作,学生会发现三种溶液在滴加相同物质之后,所产生的溶液分别变成了紫色、红色和蓝色。针对该种实验现象,学生的思维会同其已有的知识产生强烈矛盾,并且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为什么不同盐溶液会具有不同的PH特性?如此一来,借助该实验的合理开展,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出“盐类水解”该部分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盐类电离出的离子是否会对水电离平衡造成破坏来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

2.创造更多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机会

除了注重化学实验操作要点之外,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教学机会。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学科,它来源于实际的生活,是历代优秀的化学专业人士在生活中发现、研究、探索、总结从而得出的更为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为初中学生创造更多的化学实验学习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固然可以锻炼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也有助于辅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从而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有关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化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其本身是辅助化学教学的重要工具,不可过度依赖初中化学实验开展教学而忽视了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从而全面发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为初中学生创造更多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机会:一方面,初中学校方面。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器材的购买、实验室基础设施都是由学校方面来进行统筹管理,所以学校需要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合理购置化学实验基础设施,及时更换那些老化或者损坏的化学实验器材,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来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另一方面,从初中化学教师角度来看,教师需要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来合理分配化学课理论课堂以及实验教学二者的时间分配工作,确保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践行化学实验操作,否则如果分配给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时间比较短,那么很容易因时间短而使学生匆忙地进行实验,来不及进行思考,效果也势必会大打折扣,起不到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3.严格控制初中学生化学实验的细节

篇6

微课程教学方法的微型学习与微型课程拓展及深化,是一种主题性、独立性较强的微型教学及学习资源,其呈现形式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也可以以文本及音频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教学方法,可使化学微课程内容多元化.现探讨初中化学微课程教学设计方法,以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一、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微课程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充分的了解及领悟,确定学生的课堂上的学习目标;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学生可以学到什么;分析出课题的难点及重点,总结学生应该学什么.如运用微课程对“用实验证明黑色粉末里含有氧化铜”课程时,教师从标题就可确定本微课程的学习目标.在运用微课程学习“金属与酸反应可得多少氢气”课题时,教师可将“金属与酸反应可得氢气多少的相关因素”通过微课程平台将相关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不同条件下金属与酸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量.

2.选定教学内容

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化学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一样的,但化学微课程因其特有的性质又可分为以下2种类型.(1)知识型.化学因素、氧化反应、化合物及微观粒子等概念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此类中运用微课程教学,即为知识型微课程. 在制定此类课程的教学方案时,应结合课程重点及难点,教师将化学分子、元素、原子及纯净物等概念制作成微课程后,之后将知识点构建成“微课程知识树”,学生在课余时间可随时运用微课程复习及巩固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2)方法型.方法型的初中化学课程,进行微课程教学更加侧重学习策略及方法的运用,强调知识的迁移及运用.如在学习“等量思想”、“整体计算思想”、“转化思想”及“极值法”等此类常见的化学思想及方法时,教师应研发“还原剂及氧化剂”、“有机物及无机物”、“氧化物与含氧化物”等相关微课程进行教学.例如,进行微课程“物质的分类”时,教师应从其概念、微粒变化、本质特征及宏观变化等方面等课程内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间辨析法进行学习.

二、微课程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运用

1.微课程教学在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主导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危险因素很多,许多化学药品及生成物具有腐蚀性或毒性,进行此类课程教学时需要在规范的实验室中进行.如,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S+O2点燃SO2,实验产生SO2有害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要在通风及实验设施齐全的实验室进行.如使用微课程教学,利用相关资料或视频代替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教学过程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又如,学习氢气的化学性质时,2H2+O2点燃2H2O,实验过程中爆炸现象十分震撼,安全隐患较大,实验中容易伤及学生.运用微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在确保化学反应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实验危险性.

2.微课程可直观、生动的表现抽象的微观世界.

初中化学课程中有很多概念及化学物质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想象,更加难以理解.运用动画微课程教学可恰当的解决学习化学时抽象的问题.如:水的解.2H2O通电2H2+O2,学生可通过微课动画,形象的直观的看到直流电将水分子破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过程,氧原子怎样结合成氧分子,氢原子怎样变化成氢分子的,使学生直观的看见微观世界,提高理解能力.又如,学习原子结构时,很多学生认为原子就是实心球,将电子想象成运动员在轨道进行运动,误导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此类课程教学时,可制作多种不同的原子结构解剖动画视频,将原子结构及电子运动的特点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

3.运用微课程适度弥补学校实验教学不足带来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课 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44-01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设置一方面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在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增强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不同于常规的试验课程,探索性实验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因此在内容设置上要选择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试验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鉴于初中化学的教学对象,探究性实验课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方法、提高素养,规模如果较大会给教学对象增加难度,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基于以上几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的课前准备

第一,实验预试。相比于实验演示和讲课与实验同时进行的预试,探究性实验课的预试难度更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进行实验预试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影响此次实验顺利进行的多种因素,而且要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着重进行演示,使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制定好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指导方案,注意事项可以每个学生发放一份,包括仪器操作、药品配置、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废物处理以及安全等方面的事项,而指导方案是教师用以巡视用的,包括巡视的路线、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的需要指导的内容等。

第二,实验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器材等,在准备的过程中要确保仪器与器材的可操作性,并且要保持实验室干净、卫生。

第三,实验分组。实验分组的依据是实验的内容及其难易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实验仪器的数量等情况。分组的原则是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主操作的机会。

二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确保学生掌握本次实验的相关事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进入实验前的自由讨论时间,使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有关实验的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之后进行实验仪器及药品的检查阶段,由学生自主进行,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最后进入到实验阶段,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操作,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三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教师指导重点

第一,实验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果成功呈现、学生人身安全的根本保障,因此长期以来,实验操作问题一直是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应在巡视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教师要耐心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的后果。

第二,实验观测。教师要针对实验过程中需观测的现象及要点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以依据这些现象让学生判断实验是否成功。实验成功后引导学生结合观测的现象以及实验原理对实验的内容进行理解,使学生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在生活的什么地方有应用等,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若实验不成功,则依据失败的现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原因,并依据可能出现的原因重新对实验进行调整,直至实验成功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到实验后的分析、结论以及学生对此次实验的感受等都属于实验记录的范畴。

四 实验总结

实验结束之后,学生需做的工作包括实验仪器清洗、实验药品整理、实验废物处理、实验室打扫、实验报告填写等。教师需做的工作包括:(1)总结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看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其归入注意事项内容中;(2)总结实验过程中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指导之后依然效果不佳的问题就要列入重点内容,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3)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实验操作是否具有自主性、是否成功将理论运用到实验过程中、是否从实验中学到了知识等;(4)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或药品等问题造成实验失败的现象,对仪器或药品予以调整。

总而言之,按照以上几点进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的设计,不仅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科.谈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课[N].甘肃日报,2012.4.16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84-01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规律,而且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也起着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案。那么,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落实和开展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呢?

一、合理运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就给我们充分的阐述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的前提和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研究,并释放巨大动力。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为主。因此,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想有效、有序的开展演示实验教学,我们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的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根据学生的爱好、习惯、性格等各方面特点,如实的结合化学实验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挖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用学生的实验兴趣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金属的性质》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跟学生讲 “点石成金”的故事,使学生内心充满好奇,迫切地想要看到这样的实验,也很想知道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此外,教学中也可给学生演示“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这样,通过合理的利用各种趣味实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充分的做好准备,科学合理的给学生进行演示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作为一种过程化的教学,我们注重的应是教师有效演示、学生有效吸收的这一过程,因此,充分的做好实验准备,科学合理的给学生演示尤为重要。为此,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演示实验的备课工作包括编写教案和做预备实验两项内容,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课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透彻领悟其精神,弄清具体演示实验在本章节的作用等等。在有效的备好教案后,接着教师还应对实验进行熟悉,尽量在课前多做几次。在演示实验过程中,为了充分飞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教师无论是仪器的使用或是实验的基本操作,都要一丝不苟地、严格地按规范要求进行,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对于每一个操作都要准确示范,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使用仪器要整洁、规格。要教育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实验时使用的仪器一定要洁净,否则会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其次,操作要严格规范,快慢适中。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观察教师所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最后,演示实验中还要注意安全。教学中,只有教师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科学、合理的给学生进行演示,我们演示实验教学的目的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三、改部分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来”。而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想要学生有效的“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演示。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的包办操作不如让学生参与进来,尽量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参加到演示试验中来,可以是直接动手实验,也可以是和同学分组讨论或者是对实验方案的改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会放手,放开学生的手脚,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演示,让学生代表到台上演示。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做必要指导。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演示,不仅可以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注重与家庭小实验相结合,课外延伸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给我们设置了很多的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延续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 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课本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我们在演示实验课时,也应体现这点。因此,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应积极的注重演示实验与家庭小实验的结合,课外延伸,要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就在身边,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做化学实验。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服从于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的研究总结,不断的创新提高,我们的演示实验教学效率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一、 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很多初中学校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化学实验室的设备不够齐全,很多时候都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也没有重视到化学实验的功能,化学实验课上,只是让学生乐呵乐呵就草草了事;对于学生来讲,老师没有重视,那么学生更加不重视,化学实验课就是滥竽充数,学完就完了,并没有真正领悟到化学实验对学习的重要,甚至有的学生讨厌上化学实验课,觉得实验课是在浪费上课的时间。

现在的新改课程,比较重视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课学习的重点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可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只是徒有其表,初中班数多,但是实验室和实验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新课改注重的是实验能力,可是教师在进行课件整理的时候,只注重实验的探究与自主性,可是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对实验进行必要的讲解,在实验结束后,也没有做出结论,这样使得整节实验课非常热闹,热闹过后什么作用都没有起到。

二、转变观念,树立初中化学教学的素质观

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初中化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素质观。

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好奇心,并且这种好奇心会使得学生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尤其对于化学的实验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变得直观,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化学反应后的一些现象更是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向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立刻由无色变成红色,明明两种溶液均为?,为何一接触即变成了鲜艳的红色的呢?然后,再逐滴滴入盐酸,不一会儿,在滴入一滴盐酸并振荡后,溶液又由红色变成了无色,然后再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又变红了,可以重复多次,如同刘谦手上的魔术。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相比一些理论的教学有很大的优势,不像理论教学那样死板,没有激情。化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这些好奇心有效的领到化学的学习当中。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挥充分的想象力,然后不断的求知与探索,这样的学习兴致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能力。尤其对于新入初中的学生来讲,由于化学课是新接触的课程,千万不要,刚上课就讲一些理论,这样会让学生从心里产生对化学课的惧怕,要在第一节课就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化学上来,让学生从心里喜欢化学,让学生有对化学探索的欲望,这样在学生的心理便奠定了化学学习的基础。

四、创新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那做,学生看,仅限于课本上的实验。化学老师应该大胆的带领学生创新,大胆的实行创新教学,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化学实验的功能。例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改进实验:用两个矿泉水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分别加入约占矿泉水溶积四分之一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对比矿泉水瓶的变瘪程度,可以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避免了只做一个实验时,可能存在友为是二氧化碳溶于水而造成矿泉水瓶变瘪的问题,使得实验更加准确,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与思维。此实验还可以再作进一步的设计,向加入了氢氧化钠的那个瘪得特别利害的矿泉瓶中用注射器从木塞中向瓶内加入盐酸,又将会看到瓶恢复原状,让学生分析其原因,起到对旧知的重温。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例子,老师应该多将生活中的实验带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课本中的实验模式几经都非常清楚的写在书上了,只要按照树上的模式进行演示或者是让学生来进行实验就可以了,这些实验对于化学知识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化学知识是广泛的,老师应该进行创新教学,在创新教学中要求化学老师要有相当丰厚的化学知识,以及广泛的实验基础。化学老师也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行化学实验,进过学习后,把这些知识与实验带到课堂中,演示给学生,并且把其中的理论问题与化学原理都讲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刻记住化学知识,多多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与探求知识的能力。把生活中的有关于化学方面的问题,可以结合到课堂中,和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共同进行,让生活中实践来支持化学的理论,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更深刻掌握了化学的相关知识。在化学考试中,会有相应的方程式生存题目,给出一个方程式,然后再写出一个同样生成物的方程式,这样拓展课程就给学生带来了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都不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方面知识的应用。在教学中进行举一反三的实验方法,优点很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能够记忆深刻的实验。

篇10

关键词 农村中学初中化学课堂 实验教学 探讨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打破了中学化学一本教材统一天下的格局。但不管哪一种教学理论或模式,没有一位教育专家会否定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教师也都能认识到: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作者在农村中学化学教育战线上战斗了二十多年,综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和做法。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一)农村教师大多对实验教学意识淡薄,由于实验设备和条件落后,又没有实验教师,化学教师只应付性做做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既麻烦又费时,则很少开出。如果规模在四个初中毕业班级的学校,多是一个化学教师,教师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内完成初中化学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课时多,升学质量压力大。化学教师以说实验,讲实验,学生背实验为主。最多做几个演示实验,以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许多学生表现出对实验的兴趣,往往处于“好玩”、“有趣”,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思考和分析变化的实质。死记硬背结论,但这很快又被遗忘。“读书无用”论几乎笼罩着绝大部分学生,化学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启蒙学科,知识点繁杂,记忆量大,一段时间后他们对化学学习索然无味。

(三)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灾后重建,学校实验室建设更趋完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更加齐全。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很落后,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实验教师要么是化学教师代替,要么是接近离退休人员来管理,要么是其他科任教师代管,造成了实验教师的实验能力差。

由于以上原因,当前农村中学实验教学效果不大理想。

二、加强化学教师化学实验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建设

当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急需培养和建设一支爱岗敬业、训练有素、开拓奋进、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特殊素养是人类为实现本阶段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实验教师素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它决定着实验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向,态度与工作效益,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是实验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思想道德素质包括:

(一)实验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实验教学工作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实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尽管学生可能记不住你的名字,但作为一名“园丁”,一定要竭尽全力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实验教师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实验和探究实验是一种以验证科学理论和研究探索客观规律为主的实践活动。实验教师作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与引领者,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论的思维方法和敏锐的洞查能力。在准备实验时,必须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安装调试仪器设备,必须做到认真、准确、真实;不能主观臆想,应以科学的态度做出判断和总结。

三、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演示实验,教师要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要充分重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农村初中学生在中考化学中实验题和实验探究题失分率较大,究其原因,在动手实验操作上的缺失。在分组实验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实验七: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家庭小实验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不仅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还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农村化学教师和化学实验教师应切实行动起来,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教学。